最新乡镇财政论文(实用18篇)

时间:2023-12-13 15:57:02 作者:笔砚

范本可以作为写作的参考和借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写作专家为大家推荐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农村住宅建筑不仅仅是房屋形态的展现,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北京城郊农村住宅设计应该体现出地域特色。农村中很多地方自然环境优美,有的还具有历史文化,农村住宅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的优势,在利用自然、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设计住宅,在建设中应该保留原来的地形结构、历史遗迹,使自然环境、人文建筑、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和谐之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产的建筑材料,在住宅建筑中不妨利用这些本地的建筑材料,结合传统的建筑手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宅,还能够节约外运建筑材料的费用。

2住宅设计应该满足人们居住质量的需求。

对农村进行住宅设计首先要了解当地人民生活特点,一般农村家庭的住宅具备生产劳作的功能,能够在家庭中进行小规模的种植、生产活动,还要方便邻里之间的聚会,因此,住宅中一定要有院落,可以利用屋顶或者底层空间设计室外庭院。另一个较多行为的发生地是炕上,炕在农村住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起居、睡眠、用餐、待客的作用,人们普遍喜欢在炕上聊天,因此,对炕的设计也应该重视。住宅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农村居民一般相处比较融洽,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在住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为人们的交流创造足够的空间,在对住宅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让农民参与进来,这不但更能够满足农民对住宅的要求,也能够使住宅更具有个性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3住宅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大量采用节能设计,节能设计主要是针对冬夏两季的节能,冬季保温,夏季降温。冬季的保温可以采用设置门斗的方式,用北向墙体做保温墙体,南向墙体做集热墙,南向窗户与温室结合,尽可能多的收集热量,并使热量尽可能小的散失,可以在传统火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新型火炕;夏季的降温主要是增加穿堂风,可以在南院种植乔木,达到遮阳、净化空气的效果,从而控制了气温。农村地区的建筑密度比较低,自然资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等自然资源,降低建筑成本。

4住宅设计应该重视对空间功能的设计。

住宅空间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针对目前农村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应该增强空间的功能性,农村住宅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功能、社交功能、环境与文化的功能上。随着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住宅在承担传统农业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承担副业生产、旅游接待等任务,在住宅设计上要考虑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居民重视人际交往,无论是亲戚之间还是邻里之间的交往都比较密切,农村住宅的空间分隔能够反映出家庭成员关系,同时满足社交活动的要求;农村住宅设计应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同时应该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为人们设计出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

总结。

北京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受到很高的重视,也有很多的设计师、建筑师参与到新农村住宅的优化设计中,但是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设计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反复的拆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因此,应该在分析背景城郊农村住宅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重视人为住宅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居住空间。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乡镇财政欠缺一些较为有效的监督,进一步致使行政的成本太过高。确保我国行政机构自身的行政费用也会越来越高。在分税制进行改革之后,会有大多数的乡镇进一步展开了较为综合性的财政预算或者是零户统管的试点,但是那些较为传统的粗放式财政管理的观念却一直没有得到较为根本的改变,故而无法对自身所属的单位采取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因为在实行分税制的财政机制以及农村税费的改革之时还没有实行有关的配套改革,因此导致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自身的配套资金、独生子女上的费用、畜禽防疫上的经费以及农村环境需要的整治经费、绿化的经费等等都呈现出了更加快速的增长,继而致使了乡镇财政自身的社会负担也就越来越严重。

二、乡镇财政税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财政的制度不健全完善,乡镇财政欠缺有效的制度保障。

中国基层政权不仅仅需要提供出义务教育、乡镇范围之内的基础设施、民生社保、或者是行政管理等等较多种地方的公共产品,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层工作自身的投入都能够有财政的支持,故而制度上面就会致使乡镇财政出现很多的困难。此外国家的政府之间,财政的转移支付机制以及分税制机制的配套要求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故而欠缺规范、科学又稳定的要求,特别是无法适应农村税费在改革之后乡镇财政运转的需求。

2.乡镇欠缺严格的债务管理或者是约束制度。

从一方面来说乡镇领导自身对政绩的不断追求,热衷在政绩形象工程上面的成本。虽然只是一些全民的招商、零地价的用地或者是无底限的优惠,都会导致一些地方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债务。在另一方面上看,大多数的乡镇都是因为上级的政府所下达的收入任务已经脱离出了实际但是没办法进一步完成,故而为了可以进一步应付考核,就只可以拉税或者是买税,利用借款缴税来满足举债交税或者是虚增的收入,这样不仅仅造成了财政收入的虚假,而且进一步增大了债务。欠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预算的约束一点也不严格,但是因为乡镇的人大或者是上级的审计部门,都会对乡镇的举债行为仍然进行欠缺的审计以及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镇的债务增长。

3.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落后,财政“越位”和“缺位”共存。

国家的机制在改革之后,乡镇却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实施所说的“六套班子、七所八站”,而且,由于向下或者是横分流渠道自身的欠缺,造成了约束以及监督的机制有所缺失,尽管精简了一些机构,但是所执行起来的却也产生了减机构不减人的状况,使得机构的精减只是流于形式上。此外,乡镇政府依然还没完全从那些私人的经济领域之中退出来,有的仍然是把财政资金进一步投放到了一些竞争性的领域之中,有的甚至直接去干预经济。这不仅不利于政府对财政以及税收的管理,而且不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

1.健全地方性的财政管理制度,有效的去规范地方上的分配关系。

第一,一定要去依据财权、事权相互统一的这个原则,进一步去合理的界定地方上每一级的收支范围,进一步去确保基层的政权可以正常的.运转以及每一项事业都可以健康的发展下去。第二,在分税制的财政机制的总框架之下,一定要去有效改进并且进一步去完善转移支付的这个方式。确立起一个较为规范、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最终,需要完成非常完整的分税制度,进一步保证健全的地方税收制度,进一步去确保地方税的主体税种,确保较为合理的税收管理权限。进一步强化中国地方税的体制建设,确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地方税权,进一步去完善优化地方税的结构,保证规范的地方税征管亦或是其保障体系。

2.精简乡镇政府的机构,加快速度转变政府自身的职能。

全面去取消农业税,为了该乡镇机构的精简能够进一步提供出更为前所未有的宝贵良机。利用农业税免征的这个政策所产生的效力,能够进一步的大力到乡镇机构以及其人员的有效精简,进一步压缩乡镇的财政支出负担,确保乡镇财政能够有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在总体上面一定要能够本着优化乡级财政性的资源去进一步配置,确保建立起较为廉洁又高效的政府管理组织机制的原则,减少里面那些不必要的机构或者是一些财政人员的供养,进一步去节省节约行政费用所需的开支;进一步加快该事业单位自身的机构改革,将那些具备了条件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地推到市场里面去;同时必须要清理出一些县乡财政的供养人员,进一步去增大人员分流的力度,保证有效的实施“减员增效”这一战略,进一步去减少行政的成本。

3.必须要立足于地方税,将已有的小税种进一步培育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在没有开征新的税种的情况下,应当着力于将现有的地方小税培育为地方主体税种。实际上,小税种的收入比较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税收征管的水平和强度,如能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征管工作,其收入组织潜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

4.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大培植乡镇的税源。

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状况开始出发,进一步去建立起并且有效扩大每一种农副产品专业的批发交易市场,为了该产品紫色还能的销售提供出一个更加大的服务平台。

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思考论文

现代乡镇财政管理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关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度,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关系到当地政府的职能实现,也关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实施乡镇资金全程监督,通过绩效评价,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的使用效率,是探讨和研究乡镇财政管理的关键。

随着农村建设和发展资金的不断增加,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把握和加强乡镇资金监督管理已经成为了乡镇财政管理的重要职责。现在许多乡镇将自身财政管理定位在“管精、管细、管实、管严”上,但是从乡镇财政管理的监管角度角度来看,依旧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问题,结合笔者的管理经验,乡镇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在探索和发展的道路上,创新思路,解决困难,实现乡镇财政管理的现代化转型。

绩效评价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支出管理活动,从本质来讲是政府通过内部控制行为,实现职能高效运转,优化资源配置。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上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国家财政支出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政支出实施“追踪问效”,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发现乡镇财政管理漏洞和问题,并及时的解决相关问题。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能够大大提高对乡镇财政管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对于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效能,及时发现财政资金支出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加以解决;有利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速“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政府绩效评价,能够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刺激人民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从而进一步实现人民对政府的重大财政支出决策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乡镇财政管理实施绩效评价,首先需要了解和明确自身工作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乡镇财政管理中作用。将各级财政安排和乡镇的所有资金纳入到财政监管的范围,并进行合理管理,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的绩效。除此之外,做好财政预算工作,充分认识预算工作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预算编制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保证资金的足额、有效发放,并重视过程中资金的安全性。对于乡镇财政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虚假立项以及挪用资金的现象要严厉打击,切实维护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对于乡镇财政管理资金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乡镇本级的财政性资金;上级财政直接管理资金;项目类资金;上级下达并纳入本级财政管理的资金。对于这些资金要制定资金有效运行管理办法,并积极落实各项制度的贯彻实施,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的制定乡镇财政运行重点及考核目标,并赋予合理的分值,指标细化和量化工作要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核,并在公正、公开、公平的环境下,保证资金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实施绩效评价要建立资金监管台账,从而保证各个环节可查、可追溯,并落实各个环节的责任及责任人,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和政策的落地性。

(三)落实绩效评价在财政工作运用。

乡镇财政管理的绩效评价不仅要实现全程监督,还需要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的反馈和处理,把绩效评价的'结果和乡镇的财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对于绩效靠前的项目,优先安排,并及时的公布绩效评价结果,公开乡镇的财政数据,使乡镇财政管理能透明的接受社会监督。

四、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建议。

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构,并安排专门人员对于乡镇财政进行管理,要重视县乡两级财政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近管理优势,在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从而提升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落实各项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实施。

面对大量的会计信息和财务数据,需要结合工作特点,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分析软件和绩效评价工作信息资源分享平台,从而实现对财政管理全程监控,提高监管的效能和增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进一步落实评价结果反馈。

绩效评价的目的是监督和指导财政管理工作,其评价结果的反馈是实现绩效评价职能的关键。目前很多地方存在有绩效评价,无结果反馈的尴尬现状,所以要建立结果反馈机制,把绩效评价结果和项目申报及资金使用挂钩,真正意义上实现绩效评价的作用。此外,针对目前乡镇财政管理的发展实际,对于财政管理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使得绩效评价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例如,现在村级财务由乡镇代管,这无疑增加了乡镇财政的管理压力,而村级财务由于管理相对混乱,在绩效评价时,就需要着重进行设计和加强监管,保证乡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五、结束语。

绩效评价是管理的方式方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较为成熟,但是在乡级财政管理中运用较为滞后,地方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绩效预算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评价,保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乡镇财政管理的有效开展,并且有利于指导乡镇财政管理的改进和创新,对于乡镇财政管理发挥着非常积极地作用。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执行不严格。乡镇在财务审批、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引发了群众和干部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是财务审批没有“联审联签”。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部分支出票据只有“一把手”的签字。其次是财务监督不规范。部分原始凭证上只有自己的签名,没有主管领导的签字;甚至没有第三人佐证。最后是财务公开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公开内容不详细,透明度不高;公开的数据与代理核算中心的数据相脱节,部分财务公开仅根据报账员的流水账公开,没有根据代理核算中心核算后的数据进行公开;财务公开栏设置不规范等。

1.顺应经济发展,抓好增收工作。

强化市场经济意识,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多种经济。巩固城镇建设、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等渠道扩大经济含量,培植主体财源。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提升基础财源。结合自身潜力,做好品牌效应,提高经济附加值,同时向规模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升值,不断壮大群体财源。

2.加强预算,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年初预算时,要明确具体收支项目、划清收支范围。同时对税款及时、足额的收取,以发挥预算的统驭功能;严格按照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和变化,以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和法制化;乡镇财政要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约束机制,做好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按照工程管理法规要求,规范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工程管理法规的要求,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每个环节,包括招投标、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审计等方面,并严格遵循相关规章流程,规范工程建设档案。工程项目资金管理部门严格履行报账程序,规范审核制度,在拨付工程款时提供中标书、合同文件、竣工验收手续等相关资料,并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对不合规的票据和依据不充分的发票,坚决不予报怅结算。通过对工程款项的管理约束,促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在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和基建财务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明确工程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和审核人员的职责,对违反相关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规范、透明。

4.加强标后项目监督。

针对部分投资少、数量多的标后项目,考虑到是国有资金投资建设,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监管不力。但笔者认为乡镇工程项目事关国有资金绩效和地区社会稳定,对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促进和规范建设市场。同时监管主体在工程交易、审核过程中,要严格审查程序是否合规,注重内容真实性,对违规操作的应该终止合同履行,收回中标书,重新组织发标,让挂靠、转包失去滋生的土壤。监管和监督部门要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或制度为标准,查处违规行为,提升制度执行力。

5.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量化财务管理指标,农业、民政部门及乡镇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经常性检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督,发挥专业优势,尽责尽职,帮助乡镇财务搞好整改,规范乡镇财务管理行为。对招待费、小车费、招商引资等一些较混乱、难检查、无参考依据的支出项目进行量化,制定合法合规的费用限额和标准,科学考核,规范管理。完善乡镇部门内控制度,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强化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盘点现金,及时结算业务,依法理财、依法用财、依法聚财,坚持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对严重违反乡镇财务制度的人员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对不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和违反财经法规的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并作为年度考核、干部提升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6.规范考评体系建设,重视经济责任审计。

坚持乡镇党政“一把手”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乡镇部门目标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评体系的建立、经济责任的划分,促进乡镇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收支,促进乡镇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为组织部门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三、结语。

适应经济发展,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规范预算调整程序;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结算票据,杜绝“白条”支付形为;严格标后项目管理与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通过考评体系建设,有效控制乡镇财政。

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思考论文

摘要: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转换乡镇财政管理职能,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培植财源,规范乡镇财政支出行为,是解决乡镇财政管理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财源建设规范支出。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财政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三农”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乡镇财政收入渠道不多,总量不大,负债沉重,财政运行艰难,大部分乡镇财政属于典型的吃补助财政。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是每一个财政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答的课题。笔者认为,稳定乡镇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强财政管理效益,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立财政意识,转变财政职能,深化财政改革。

乡镇财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清新形势,紧紧围绕上级财政工作的安排布署,切实履行财政职能,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大财政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做小财政供养系数,做优财政资源配置,做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的目标,加强财政监管,在财政支出与管理做到量出为入,量力而行,力求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转变自身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团队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建设,创新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有节有力地推进乡镇财政改革。

二、加强财源建设,优化税收结构,依法理财治税。

保证机构运转和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管理的主旋,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要合理划分收支范围,明确乡镇财权与事权,调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升本级财政实力。一是向税源结构挖收入。对税收增减影响较大的'税种深挖盘活,如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餐饮娱乐业等营业税税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财产税、行为税征收面广的税种,优化税收结构,广聚税源。二是培植财源,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要把握机遇,紧跟国家产业方向和政策投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切实加强财源建设的领导,着力研究发展本级财力,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和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协同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向税收管理要收收入。加大财税宣传力度,坚持日常与集中相结合,大力宣传财税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宽松的纳税氛围。同时,把好税收减免关,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对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查办到底。开展专项税源调查,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利用费改税后的政策做好难管村、钉子户的工作,尽量减少税源流失,杜绝税费改革后出现新的尾欠。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广大群众协税护税的作用,做好税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

减轻财政负担,合理支出。一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乡镇行政体制的改革,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事业单位如农业、水利、建设环保、畜牧、广播电视等与政府脱钩,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结合“撤村并村”,使乡镇机关人员向村级流动,并鼓励乡镇人员兴办、领办企业和实体,减轻乡镇财政负担;二是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控制报刊订阅费用,严格控制外出参观、考察,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离任审计制度。在审计结论没有出来时,乡镇领导不能提拔、调动;纪检、监督、审计等监督部门检查出的违纪违规,不能以罚代法、以罚代纪,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格执行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的规定。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四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的调节功能,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效益。在乡镇财政改革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逆流,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乱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使得财政资金大量流失。具体表现为:制度执行不严,超标准发放各种奖金、补贴;相互攀比,滥发钱物现象较为严重;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经常移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自提高非生产性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等。乡镇财政要建立专帐,搞好跟踪与监督管理,防止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贯彻执行《会计法》,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检查票据的使用是否正确,收入是否按收支两条线要求全部入账,支出条据是否合法,本着“基本满足工作正常开展”的原则,核定经常性经费,确定财政支出基数,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当前,一些乡镇存在着对财政债权管理认识不够、机制不全、手段欠缺等问题,债权管理风险日益加大,导致债权保全、保值、增值的目标不能实现,甚至已经形成事实上的损失,亟须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针对当前乡镇财政债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从事乡镇财政监管工作方面的经验,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一、当前乡镇财政债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债权形式五花八门。有的乡镇将本来属于财政拨款性质的资金,却由受款单位出具借条,挂暂付款,形成虚假债权;有的乡镇将预付性质的项目建设资金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借出后,就不管后来项目有无建成、有无办理竣工结算,将资金长期挂账;有的乡镇对财务交接中出现的资金资产盘亏,不作追究,直接将盘亏的资金资产挂暂付款,形成空头债权。

(二)债权对象难以找寻。由于个人死亡、失联,单位撤并、变更,以及区划调整、单位改制、人员调动等原因,债权债务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有些债权由于当事人变动、当时的记录不完整、记载不明确,已成为“无头官司”,使得个别乡镇现时账簿中登记的部分债权对象难以找寻。比如,在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中,改制工作机构对乡镇企业欠的财政债务,往往考虑不多,部分财政债权在改制中丧失,只留下财政账面上的老户头。

(三)债权价值难以考量。个别乡镇长期未对债权进行清理、结算,一些债权挂账时间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其实际价值已难以衡量。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促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镇财政发放了大量财政支农周转金,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有少部分周转金形成沉淀,长期挂账,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余年,其账面价值已不符合现时实际情况。

(四)债权核算时有偏差。个别乡镇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债权的实际情况。有的债权业务登记对象不准确,将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或领取的备用金记成单位债权,有的债权业务不设置具体的明细科目,只有“暂付款”总数或写成“以前年度结转”、“某某账往来”、“其他”等明细账户,不能准确地反映债权发生的背景。比如,在乡镇区划调整后,将被拆并乡镇的债权仅以“原某某乡暂付款”总数登记入账,不再设置明细账。

(五)隐性债权“时有忽略”。债权有时不一定体现账面上,却事实存在,往往被忽视。比如,个别乡镇在企业改制中,以原有国有资产参股新企业,合同约定每年收取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额的管理费、占用费,但部分企业却以各种借口久拖不缴,加上有关单位合同管理不善、催收不力,这些管理费、占用费就形成了新的隐性债权,却很少有人问津。

(六)债权管理混乱粗放。个别乡镇债权管理程序不清、工作不细、责任不明、监督缺失。比如,有的乡镇领导人一个电话就将钱借出去了,事后无人过问,领导也不及时补全借款手续,造成程序错乱、责任不清,留下后患。有的乡镇借出财政资金时,未明确还款期限、借款责任,结果借款人长期不还款,也无人追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债权也就成了“滥权”。

二、乡镇财政债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领导,包括总预算会计,对债权管理主观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个别现任乡镇领导对以前的债权不愿触及和清理,存在着怕得罪人、“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特别是对涉及干部职工的欠款清理工作不敢动真碰硬,没有认识到债权管理不善可能会给乡镇带来损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个别总预算会计法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敬业精神不够、思想素质不高,在债权日常管理中,还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要么会计核算粗枝大叶,要么只满足于账务的记载,疏于参与债权的具体管理工作。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未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债权管理机制,既没有债权管理的工作程序,又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更没有考核奖惩制度。合同执行、清理催收、年度清查、坏账核销等日常债权管理制度严重缺失,对债权经办的程序,经办人员的责任,以及相关责任人定期对债权进行清理未作出具体规定,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甚至无人过问。乡镇考核更多的往往是收支和债务,对债权管理的考核很少涉及。制度缺失、权责不清,是造成债权长期挂账的主要原因。

(三)业务交接不全面。通常情况下,乡镇领导及总预算会计对自身任职期间发生的债权来龙去脉是清楚的,但在平时工作中疏于对债权的管理,资料保管不善,会计核算不清,为日后移交工作埋下隐患。在业务交接中,只是进行简单的会计资料交接,对相关债权项目形成的背景未予详细说明。新接手人员仅凭有限的资料,对债权形成的背景难以完全理清楚,往往也不愿去清理前任留下的账。几任交接下来,接手的人员就很难理清这些债权了,有些债权就成了无头案。这种情况在乡镇区划调整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树立正确理念,重视债权管理。乡镇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识到债权管理不仅是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乡镇化解财政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债权管理工作中,要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总预算会计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理财、规范理财的意识,积极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高度重视债权管理工作。

(二)重新认定债权,全面清理回收。乡镇要成立专门的债权清理小组,严格清理工作纪律,保证清理工作质量。要摸清家底,挤干水分,防止以简单的债权统计代替清理,注重债权清理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对以前年度债权要重新认定,清理小组成员要在债权清理材料上签字确认,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项清收,为今后的管理奠定基础。清理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方针进行,区别情况,大胆实践,该清收的就清收,该核销的就核销,该补登的'就补登。对清收的债权可按照先收本、后收息,先单位、后个人,先干部、后群众,先新债、后旧债的方法进行,对积极还款的,可给予一定的激励,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还款的,可诉诸法律。

(三)规范会计核算,遵守财务制度。总预算会计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做好本乡镇的债权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注重会计手续,规范账务记载,科学设置明细科目,详细说明债权背景,原始单据必须齐全,债权合同必须完整,要定期与债务单位进行函证,确保账实相符。对“以借代拨”、“以借抵费”等资金要及时进行清理,调整会计科目,避免长期挂账,形成虚假债权。根据债权清理结果,及时进行账务调整,并附详细的调整分录文字说明。办理业务交接时,交接资料要完整,并将账面债权数额与债权人相应的数额进行函证,确保一致。

(四)完善管理制度,狠抓日常管理。乡镇要建立健全债权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一是建立出借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加强风险评估,规范出借行为;二是建立债权台账管理制度,确保每笔债权原始明细记录的清晰完整;三是建立出借资金催收责任制度,对到期债权,及时提醒债权对象依约付款;四是建立债权年度清查制度,每年年终时,组织专人全面清查各项债权,并与债务人进行核对;五是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债权,报经批准及时清理核销、及时调整账务。

(五)加强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债权监督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经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当年对其财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并取消各类奖励和评优评先资格,对重大债权损失,应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相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考核时,要侧重乡镇新增债权、清理历史挂账等方面的考核,乡镇应及时提供年度债权台账和相关会计资料,以及有关债权情况的说明材料,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思考论文

摘要:财政管理是政府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府管理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乡镇财政管理是财政管理的基层表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又是乡镇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这两者的分析与思考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现今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由于缺乏一个成熟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提出了几点建议。

财政管理是指政府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管理,是政府为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对所需的物质资源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活动的总称,简言之,就是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如今的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要加强对两者的改进和完善,实现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化、准确化,避免因此而造成资金得到不良利用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结果。

一、统一政策,精准定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税费等各方面的改革,乡镇财政管理基本都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核算电算化也基本上反映出乡镇财政管理资金活动,但在实际运行中也不排除少数情况的发生。例如预算10万元救灾款通过授权额度拨到民政零余额账户上,发给农村贫困户上,因没有卡号,只能通过提出现金发放,而财政会计软件中设置了现金业务每日3万元提现额度,与实现财政管理资金活动存在一定偏差,未体现出救灾款发放的时效性。会计核算中个别业务做到灵动性,特事特批,尽量与乡镇财政管理相适应。由于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工作还没有相关的统一政策与文件,没能正确指导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使两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能、内容、方式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针对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国家也好,各省市的财政部门也好,最紧要的目标就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给出一套切合实际的关于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管理体系,把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与职能,促进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优化运行。

二、完善运行与监督机制。

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必然离不开其运行与监督机制的优化。一方面,要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多纳入素质高、业务精或者财经类专业人员,提升财政队伍的整体的专业化水平,这样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工作队伍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象征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在纳入专业性人才,优化人才队伍以后,还要对相应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性培训,定时更新其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素养,更新其对本职工作的认知,促使工作人员随时对工作保持一个新鲜的充满激情的状态,这样才能够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完善乡镇财政体系的监督机制,来监督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行。由于财政体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常常与国家拨下来的资金“打交道”,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的话,那么乡镇财政机制的运行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国家拨到农村的各项资金,基本上都具有紧急性,所以很有必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对资金的去向以及资金的运转给与严格的监督,避免因为监督不利导致资金管理出现问题,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改善乡镇财政办公条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单位是整个财政系统中最基层的单位,因此在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方面相对落后,或者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虽然近十几年来乡镇财政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与完善,但是与标准硬件设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计算机老化、数量少、配置低运行慢等情况,都需要必要的改善。这不仅是优化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必要手段,还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改变以往沉闷、死板、没有激情的工作状态。因此优化乡镇财政办公条件,引进先进的、全新的办公设施对于优化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管是国家还是各省市的相关部门,都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不应该放任不管,要主动走进乡镇财政与会计核算部门进行实地的考察,对相关的硬件设施与办公环境进行记录,然后着手对此进行改善,避免因为这些不必要的问题,影响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及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也避免因此导致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无法正常而高效地进行,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

四、结语。

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进展是否顺利,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对于国家财政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它关系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村一系列问题是否能够顺利解决,更高层面上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因此不管是国家还是各省市政府,都应该把这两个问题放在显著位置,并着手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牛洪常.适应新形势工作需要不断加强乡镇财政管理[j].科技信息,(29).

[3]宋文斌.我国乡镇财政体制重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摘要: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是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工作问题。本文结合现阶段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实际情况,首先对财政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改进措施以及健全内部控制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达到完善乡镇财政工作,促进内部控制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现状;改进措施。

现如今,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发展进度也在日益加快,伴随而来的是各乡镇财政资金的增加,在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加强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是确保乡镇财政经济稳定长远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乡镇财政所在内部控制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乡镇财政长期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完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目前乡镇财政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现阶段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财政资金意识缺乏。

由于乡镇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相较于城市地区来说,乡镇地区的财政管理工作相对落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在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工作中普遍存在相关工作人员对财政资金缺乏内控意识的情况,由于缺乏对财政资金的内控意识,使得许多乡镇财政所在内控制度上面存在缺陷,工作中财政管理状况混乱。另外,由于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缺失,使得财政负责人在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管理与监督时缺乏制度支持,长此以往,逐渐趋于管理松懈,致使乡镇财会人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呈下降趋势,对乡镇财政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发展隐患。

(二)乡镇财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乡镇财政所有效内部控制开展的前提在于乡镇财政所配备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加上日常工作中深入财政状况进行调研,通过对日程乡镇财政状况的深入调研与分析之后根据当地财政发展实际需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乡镇财政计划。但是,就目前乡镇财政人员情况来看,各乡镇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上普遍存在较大的不足,个别财会工作人员仍然存在对财政内部控制缺乏重视的情况。

(三)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各项技术的进步,我国许多乡镇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在不断加快,但是反观乡镇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却迟迟得不到完善。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乡镇财政内控制度与财政管理相关要求不适应。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涉及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财政资金的分配、投资到后期的获利等各个环节,但是乡镇财政的内部控制工作存在遗漏,并未完全覆盖到整个工作内容。二是乡镇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流于形式。在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更多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将其挂在墙上,根本未能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使得该项制度无法发挥其存在的价值。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

思维意识决定人的行动,因此乡镇财政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同时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除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之外,重中之重就是树立他们的意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给可以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和规章流程进行操作。

(二)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会队伍。

只有全面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会队伍,才能保障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保证较高的执行力。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人员选聘时必须要加强对两个方面考核的重视,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选聘方式必须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选拔方式。对于全体财会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的培训,采用持证上岗制度,只有通过严格培训考核的人员才能持证上岗。除了加强对专业能力的培训之外,更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高效、高素质的财会队伍,从根本上提高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更加有效提高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以及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本地的财政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制度可依。在制定制度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结合当地乡镇的实际情况对乡镇财政预算在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相关人员对于工作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全面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加强对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审批力度。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自身管理的各基层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对其预算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批,同时实时监督其执行情况。第三,加强内部控制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制约,共同进步。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错,进而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综上所述,乡镇财政单位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基本组织,其在工作中加强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乡镇经济以及乡镇财政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各乡镇财政所相关负责人员必须加强财政管理体系,增强财政资金内部控制意识,不断提高专业财政人员工作素养和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从而有效规范乡镇财政机构工作情况,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范化使用,为乡镇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会妮.浅析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xx(21).

作者:孙雪艳单位:沂水县人民政府沂城街道办事处财政所。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还有相当一大部分领导对于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直接导致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表现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配置、硬件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低下,缺乏规范性,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无力或无法实施。

2.财政档案管理专业队伍不强。

调查表明,乡镇财政部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档案管理专业技能普遍不高。大部分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或者由年龄偏大、退居二线的老同事担任,这些人员普遍存在没时间、精力和能力学习研究规范管理和操作技能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

3.硬件投入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标准化建设硬件建设的差异。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所没有单设档案室,或者档案室面积不达标,甚至存在没有单设档案柜使财政档案和其他文件混放的现象,防火、防盗、防虫、防腐、温湿度控制等物品更是投入不足,规范管理失去硬件支持。

4.财政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财政档案管理同样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管理法》等一些针对于档案管理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但是作为特殊类型的档案管理还应该制定符合行业特点、具体的规范管理规章,包括操作规章和考核管理细则等并应严格遵照执行,而当前被忽视的恰恰是这些规章的制定。

二、规范和加强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认识,引起重视,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乡镇领导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规范化管理的程度。财政档案参与管理人要不断向主管领导反映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上级财政部门和档案专门机关也要不断强化基层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要求必须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抓好落实;乡镇相关领导也要主动加强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知,工作上多过问,经济上多投入,人员上多支持,感情上多倾注,通过以身作则来带动周围干部群众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档案管理员要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财政档案管理质量,加强研究,不断创新,遇到问题向主管领导常请示,勤汇报,需要向上争取和解决的问题及时申请支援和帮助,以此形成良好的齐抓共管新局面。

2.配齐人员,加强培养,打造过硬的专业人员队伍。

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和必备资源。为提高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乡镇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人员数量上配齐,人员素质上配强,人员管理上规范,人员待遇上倾斜,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安心工作、善于创新的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要配齐配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实现年轻化、专业化。要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技能和本领,不仅要牢牢掌握传统归档管理规程,更要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评优奖励上要多向一线倾斜。

3.加大投入,配齐设施,满足档案管理的硬件需要。

乡镇政府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还要体现在标准化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在部门财政预算中要有所体现和侧重。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独立的工作环境(装订和查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按照大于等于标准面积的规格设置专用的档案室,对于档案室的其他硬件如防火、防盗、防尘、温度、湿度、防虫、防腐等必须的投入要按照标准要求配齐配全,同时对于信息化网络管理软件、打印、复印、装订、扫描、拍照等必须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扫描仪、复印机、照相机等硬件也要加大投入,保证日常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要作出一定预算,用于软件的更新和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升级换代。

4.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保证规范管理的有效落实。

在充分执行档案管理通用规定的同时,各级财政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保密、信息安全和监督、考核制度,保证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考核内容要符合工作实际,便于考量,上级考核指标不仅要针对档案规范管理和档案员的考察,还要注重运用科学的指标和灵活的方式加大针对乡镇及乡镇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考察,以推进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要加强对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加大表彰奖励的力度,促使乡镇重视,激励专职管理人员能够安心工作。加大对于乡镇财政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创新的激励和推广,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作者:牛颖单位: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财政所。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中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公开的状况,梳理目前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根源,对乡镇财政预算公开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预算制度;预算公开。

一、乡镇财政预算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1。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当前体系中,对财务收入与财务支出类会计项目的反映一方面体现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另一方面体现在财政收入支出表当中,这样不单导致内容在财务报表之间重复出现,并且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虚增基金、虚增债务以及虚增财政资产总额。

2。针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没有使用统一的核算方法,导致其会计报表存在弄虚作假。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在总账中日前只有太过于简单的会计预算之外收入的科目,不能满足核算管理的实际需求。

(二)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相对粗放。

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相对粗放,一方面很多会计项目继承了以前先切块然后打捆的初级编报方法,根本不能按照会计要求能够细化具体到核算项目,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管理中采购等管理制度很难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衔接上。

(三)乡镇财政预算的监督机制有些不到位。

由于我国财政预算公开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也同时面临公开步伐迟缓,公开程度不够透明、预算报表公开不能够及时等共性的问题和实践挑战。一方面是预算公开步伐迟缓,公开程度不够透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公开步伐偏慢,一些乡镇财政预算部门对预算公开持有保守态度。另外一方面是某些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不能及时公开其预算报表。根据我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条例》的财政政策要求,各个级别行政事业单位都必须在当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公布本单位预算信息。然而很多地方预算财政单位很难做到按照公布公开,往后尽可能长的拖欠。

(四)公众的参与观念有待提高。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工作上公众的参与观念有待提高。首先表现在思想意识上,很多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官员预算公开认识薄弱。并且受到以往长期计划经济制度的深远影响,再加上政治文化相对有些封闭,财政预算开放程度相对比较低,多数财政预算官员习惯了会计信息不公开保密进行的工作模式,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比较抵制。

(一)健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公开的相关法律制度。

财政部一方面需要对有关财政会计信息公布的各个会计法规进一步细化,做到政策能够逐步快速落地,另一方面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公开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对其公开的实质性内容作出规范,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在实施政策时候有可能产生的这样那样的误解详尽的进行相对完善的阐述,这样就可以避免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公开工资人员的对政策误解的产生,最终能够很好的落实财政政策。

(二)改进财政部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的基础编制工作。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机关在进行开展财务人才成本会计核算时,一方面其预算管理体系中总账与明细账都需要采取权责发生制度与收付实现制度的双管齐下制度,另一方面其他会计业务的核算需要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理论基础,严格按照会计收付实现制度体系内进行会计核算。

(三)加大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的公开监督监察制度。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大大完善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的公开监督监察制度,其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通常是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会计机构和预算部门会计人员;受到监督的对象则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针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缺乏监督的现状,可以在财会部门增加监督职位。该职位可以由会计事务所会计人员担任。同时,会计监督职位、会计、出纳三方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以保障企业财会工作有序进行。

(四)完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体系。

1。转变预算编制观念,增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意识。

预算编制状况直接影响到单位目标完成状况、经济效益状况,所以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极其重要。首先,剔除传统预算编制观念,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树立新型预算编制观念;其次,丰富单位各级人员预算编制知识,促使其正确认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不断加大其预算编制意识;最后,需要完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组织管理,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工作关系,集中开展会审编制预算工作,推进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顺利进行。

2。保证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的可预见性。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应坚持“早准备、早安排、早计划”原则,为保证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的可预见性需落实好下述工作:第一,结合各项业务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估算各项业务所需资金;第二,结合上年总的支出水平进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有针对性、有计划性争项目、铺摊子;第三,确定单位的业务重点,并依据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对其分配资金。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支出控制力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这就要求单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该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起保障会计信息准确、完整,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另外,单位加强对资金使用状况的实时跟踪,一旦发现资金使用漏洞及时弥补,最大限度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培养预算编制人员创新意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单位定期组织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使其业务知识、预算编制技术不断更新,持续提升其职业素质。同时,培养预算编制人员创新意识,鼓励其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和市场需求,开发更为高效的预算编制方法和途径,规范预算编制行为,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综上,论文通过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公开的概念及理论梳理,分析目前乡镇财政预算公开情况存在的如法律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基础不严谨、口径不统一,预算监督弱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加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公开工作,可以从健全法律制度、改进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加大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公开监督力度、推进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综合预算工作、发挥社会公众监督力量、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王立金。完善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探析[j]。预算管理与会计,20xx(11)。

[2]王春梅。谈如何加强中小学财政预算执行力度[j]。新经济,20xx(02)。

[3]彭京涛。论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xx(07)。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由于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盐津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监管意识薄弱。

部分乡镇财政干部习惯于把注意力投放在资金的分配支付上,对于资金的使用和运行的过程监管不到位,其没有深刻意识到资金监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我们的乡镇领导看,也更多地是注重跑项目、争资金,资金使用和管理意识也很淡薄。所以,监管意识的缺失导致乡镇财政资金存在重分配、轻监管的现象。存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意识薄弱问题的原因,既和部分行政领导的本位主义思想有关,也和他们重政绩、轻绩效,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的错误理念有关,还和财政资金管理权责不统一、责任难落实有关。

1.2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从人员配置来看,财政所的工作人员较少,除了正常业务工作外,大多还要配合乡(镇)政府的其他工作,加上财政干部年龄老化,财政所的人手紧张,对财政资金管理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人员的素质来看,财政所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乡镇财政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无法核定诸如补助性资金、项目建设性资金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低的业务技能与新形势下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难以适应。从监管手段看,乡镇财政所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乡(镇)政府,难以真正有效行使县财政局赋予的资金监管权力,对乡镇领导干部分配使用财政资金的违纪现象。

1.3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滞后。

由于上述乡镇财政所机构人员配置和业务指导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适于乡镇财政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仍未有效建立和发挥作用。从财政所的硬件设施看,也存在办公条件差、办公设备不全的问题,因此大大降低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效率。从监管信息平台看,乡镇缺乏系统的网络平台,监管信息的收集、传递效率低下,现代网络平台建设严重滞后。有些如粮食直补资金涉及核实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补贴涉及核实还林面积等资料信息在乡镇财政所与主管部门之间未实现资源共享,导致乡镇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缺位,一些项目资金游离于乡镇财政监督之外。现代网络平台建设滞后,和投入不够、财力不足有很大关系。

1.4监管工作难推行。

首先,财政资金种类繁杂、层级多,几十个种类的资金拨付到乡镇使用,加上管理部门的不统一,给财政所的资金监管带来了难度;层级上看,纵向层级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横向涉及众多部门,职能重叠,权力交叉,环节太多,加大了资金监管风险。其次,资金来源渠道多,监管信息闭塞。目前各乡镇基本上只管住了通过财政所直接拨付的资金,比如惠农补贴类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对于其他拨付渠道的资金很难介入参与监管。最后,补助性资金补助对象不易确定,自由裁量标准监管难。部分补助性资金补贴对象有一定的随意性,加之资金主管部门的分配权过于集中,补助对象不易确定,无形之中加大了资金监管难度。

2.1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意识。

乡镇财政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要站在维护财经纪律的高度,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充分认识做好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乡镇财政的涉农资金监管职能,支持并督促乡镇财政所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乡镇财政所要准确定位自身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目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效益”问题。

2.2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监管能力。

首先,适当增加乡镇财政所人员编制,招收一批经济、会计和计算机类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中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镇财政队伍。给予乡镇财政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对乡镇财政职能范围内的事,乡镇财政所要有处罚权,对授予委托监管事项,乡镇财政所也要有处罚建议权。其次,强调乡镇财政所对于资金的掌控。政府部门应强化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权限,建立以乡镇为中心,分行业、分层次监管的立体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具体来讲:一方面,区分直接管理项目和间接管理项目。对于一些大型的以乡镇、村支部为中心的专项资金项目由财政部门直接参与管理,并实行全程监督控制;而对于一些小型的例如卫生院,学校为发起单位开展的项目,乡镇财政部门则采取间接管控的模式或是受托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区分技术项目和非技术项目,对于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应由县级财政负责,乡镇财政参与。而对于非技术项目,财政部门则可以根据项目资金的规模大小适当放权。最后,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和师资力量,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训,以满足对各种专业资金的监管需要,提高财政所人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兑现相应的监管补助、经费,以提高乡镇财政人员对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积极性。

2.3夯实监管基础。

首先,适当加大投入改善乡镇财政的办公条件。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财政所在资金监管中的重要性,尽可能投入必需的资金改善其办公条件,提升财政资金监管效率。除了改善办公场所环境外,重点关注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等的投入和开发,打造现代化的网络监管平台。其次,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财政局在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的文件中要明确规定乡镇财政的监管责任,明确信息通报制度,把下达的资金管理办法和拨款文件等逐级抄送传达到乡镇财政,使其掌握开展监管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对于乡镇财政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要建立反馈渠道,逐级上报至负责资金和项目分配、管理的上级部门,以利于完善有关政策,规范财政管理。

2.4完善制度,齐抓共管助推监管工作。

首先,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将对象相同、作用相近、基础数据相似的资金整合,并在财政内部上下尽量归口管理,并增加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减少项目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在制度建设上,划分项类监管,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分项监管包括: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上级和乡镇本级安排并由财政所直接管理使用的项目建设资金,对县级财政局直接管理或县级财政局与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且用于乡镇的项目建设性资金等。分类监管包括:村委会和个人直接向乡镇财政所申报的补助性资金,乡镇有关单位和个人直接向主管部门申报、且要求乡镇财政所在申报环节予以签章的补助性资金,乡镇有关单位和个人直接向主管部门申报、且要求乡镇财政所支付或发放的补助性资金,县财政局和县直主管部门直接支付或发放、且委托乡镇财政所实施监管的补助性资金等。其次,建立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创新乡镇财政资金公开方式,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实现自上而下的全节点公开,把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在受益地区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再次,建立齐抓共管的资金监管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纳入议事日程,财政部门要把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作为重要的财政工作职能加以落实,除了明确有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外,还可以将财政监督专员办事处向县级延伸,并增加其负责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职能。同时,把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与转移支付、竞争立项挂钩。最后,明确乡镇财政监管职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将涉及所属乡镇的所有资金全部纳入资金监管范围,包括村集体资金,并针对每一项项目资金制定一套职责清楚、内容明确、格式统一、方法得当的操作流程,用于具体指导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项目主管部门及时协同财政、审计、纪检等政府监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配合的联动监管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严格执纪执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监管发现的问题要加大处理处罚力度,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触犯刑法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财政监管的权威性。

3结语。

总之,我国整个财政体系最基础的是乡镇财政,它是财政资金管理与政策执行的重要环节。盐津县各乡镇财政在资金监管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资金监管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是光靠基层财政部门的职能所能完成的。只有通过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意识、提升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夯实监管基础、完善制度,建立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资金监管机制,才能稳步推进我县各乡镇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真正发挥基层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乡镇县财政局财政工作总结

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房地产政策调控、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全市财税收入形势严峻,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我市各级财税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认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依法理财、统筹兼顾、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为核心,积极主动组织收入,均衡进度安排支出,确保财政平稳运行。针对税收增长缓慢的趋势性变化,大力挖潜增效,提升财政收入总量和增幅;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和公共财政投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强化管理,开拓创新,财政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

一、今年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9亿元,较上年增加18.7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3亿元,较上年增加22.6亿元,同比增长11.8%。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理顺工作环节,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时,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经济与民生政策,加快重点项目资金拨付,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落实好省委市委提出的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要求,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的各项任务。

1、强化预算管理基础工作,促进各项要素标准、规范。

加强部门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建立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动态数据库。在编制明年部门预算时,推行基本支出“实名制”管理。人员经费编制实行定员管理,严格按照市编委核定的编制内实有人数及市人社部门核定的人员实际工资、津贴、社保缴费标准编制经费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实行定额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定额标准并结合预算单位人员和资产存量情况编制经费预算。探索项目库建设,完善预算支出项目分类管理,选定18个预算单位进行明年部门预算编制项目库管理改革试点。通过项目常态化申报和项目库立体分类管理,建立动态项目库,防止了项目申报的盲目性、随意性。

2、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继续严格执行预算执行按季通报、预算追加财政内部联席审议、年终指标结余甄别清理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四项制度,促进预算执行的均衡、有效。二是探索规范二次分配的办法,试行xx市财政专项资金二次分配改革试点。重点选取农口线的.农业、水务、渔业部门预算安排的纳入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项目及市地方公路总站危桥改造项目资金试行二次分配改革试点。通过制订资金分配量化指标,并对纳入试点范围的专项资金,按其项目性质分别实行按标准数量系数法、综合因素法、竞争性分配等方式进行分配;组织项目联审,联审后形成的二次分配方案按照规定的预算信息公开途径向社会公示,有效推动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形成科学分配的新思路,实现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三是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审核工作范围,深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提高评价质量与评价效率。年初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批复工作,相关的项目绩效目标作为项目支出事后绩效评价的依据,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对50万元以上政务信息化项目实行绩效预算管理,对大型政府投资项目试行预算绩效审核。明年度绩效预算共审核项目315个,涉及金额11.5亿元,核减3.56亿元,核减率31%。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在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建设乡镇财政,乡镇财政赋与了新的职能、新使命、新任务。新时期的乡镇财政建设目标明确,不是原有乡镇财政简单的复制,也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必须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需要重新界定乡镇财政的职能范围、作用重点,顺势而为,高起点、高标准要求乡镇财政、建设乡镇财政,以巩固财政的基础。第一,把乡镇财政建设成民生型财政。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质是民生需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我国的财政已向民生转型,财政支出的主要方面或者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乡镇财政必须按照民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向民生型财政转型和发展,把职能和工作目标定位在民生服务上,为“三农”服务,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上,并根据财力的可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第二,把乡镇财政建设成服务型财政。乡镇财政扎根基层,面向“三农”。如果说乡镇财政建设初期是以征收农业税为重任,属于征收管理型的基层财政,而如今的乡镇财政工作目标和重点已发生根本变化,主要任务是服务“三农”,工作重点在财政支出管理上,主要职责是为群众办事提供方面。乡镇财政必须按服务型财政的要求,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统筹安排财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为农村建设提供帮助,为农民增收提供服务。第三,把乡镇财政建设成节约型财政。按照“经济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既不是机构改革精减的对象,也不是乡镇人员分流的场所,必须是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的管理机构。一方面,乡镇财政的机构要精简,工作流程要简化,办事要顺畅,和节约型的机关相适应;另一方面,乡镇财政的人员要精干,素质要高,要懂业务熟悉政策,是政府理财的行家、能手,能兼任多岗位的工作需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从而把乡镇财政打造成节约型财政。第四,把乡镇财政建设成效益型财政。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使用的是否得当、是否合理效果是不一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用好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好、最佳的效果是理财的要求。财政资金的筹集、使用、监管是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财政资金分配不是财政工作的结束,还必须考虑财政资金的使用,使用以后产生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是衡量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乡镇财政必须从财政预算、执行、监督每个环节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把乡镇财政建设成效益型财政。第五,把乡镇财政建设成公开型财政。乡镇财政是以服务“三农”为职责的基层财政,要服务好“三农”,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百姓肯定,乡镇财政必须是公开型的财政。政策要公开、制度要公开、管理要公开,让群众知晓。也只有公开了,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否则,“暗箱”操作是不可避免的,乡镇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就不能客观公正;也只有公开了,乡镇财政才能自觉接受乡镇人大、社会舆论、社会公众的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才不会偏离方向,才不会浪费流失。因此,必须按照公开型财政的要求建设乡镇财政,使乡镇财政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第六,把乡镇财政建设成数字型财政。理财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科技进步为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条件。新时期下的乡镇财政不再是传统的记账型的财政,建设起点要高,必须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到乡镇财政管理中。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方式,和县市财政、乡镇政府和部门的信息要保持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使乡镇财政做到依法理财、政策执行到位。同时,要按照信息化的要求,乡镇财政必须把乡镇范围的公共服务,乡镇财政供给范围的资料库建设好,做到资料完整、数据真实,随时满足管理需要,实现乡镇财政管理的数字化。

从乡镇财政的发展过程看,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不是新生事物,乡镇财政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任务不断加重,这样加强新时期的乡镇财政建设不是原有乡镇财政建设的简单重复,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乡镇财政建设的职责、任务、重点必须作相应调整,以发挥好乡镇财政职能作用,适应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1.在思想上重视,推进乡镇财政可持续发展。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财政支持的重点,是各级政府不能回避的问题,经济社会越发展,“三农”问题越重要,政府越重视,也越有能力解决“三农”问题,而由于我国农村的`广阔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乡镇政府和乡镇财政的参与和作用的发挥。乡镇财政面向农村、面对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发展和服务农民增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只有更好的发挥和利用乡镇政府和乡镇财政的优势,解决“三农”问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级政府必须按照预算法规定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要求,高度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一方面要严格要求乡镇财政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理财思路,安排乡镇财政预算,保持乡镇财政收支平衡,避免乡镇财政出现赤字或负债,实现乡镇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求乡镇财政转变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财政支出管理上,用好财政的支农资金,实现乡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作为基层政府的乡镇财政,固然财政所应有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监督管理等职能,乡镇财政同样具备,同样应该拥有,无非是重点和方向不同而已。如果说乡镇财政建立之初,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筹集资金是乡镇财政主要职能的话,随着农业税退出我国财政发展的历史舞台,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用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资金不断增加,乡镇财政的职能重点已从财政收入管理转向财政支出管理,从经济发展转向社会事业发展,乡镇财政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重了,职能不是弱化了而是强化了。强化乡镇财政职能必须从支出管理着手,通过加强乡镇范围内的资金管理来强化乡镇财政的职能,使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一方面要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资金安全是用好财政资金的前提,乡镇财政必须强化资源配置职能,把财政资金用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或方面,防止财政资金被截留、被挪用、被私分,导致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以及资源配置的低效。另一方面要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乡镇财政资金包括经常性资金和项目资金,经常性资金主要满足乡镇政府经常性支出需要,用于通常说的“人吃马喂”;而项目性资金用于专门的事业发展需要,有特定的用途。乡镇财政必须强化财政资金的分配职能,用好财政资金,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满足乡镇事业发展需要。同时要保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财政资金的分配不是财政资金使用的终结,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如何,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体现在哪里,这是财政资金使用必须考虑的。乡镇财政必须强化监督职能,建立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核心的监督体系,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得最有效,以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绩效目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在体制上要合理,增强乡镇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财政体制实质是财权的划分,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事权的实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制定财政体制应该遵循的。在财政体制的调整过程中,上级财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作为最基层的乡镇财政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话语权。分税制以来,为了理顺中央和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力向上集中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公共财政不断向农村延伸,财政的支出责任不断增加,这使得基层财政尤其是乡镇财政出现了困难。根据国家审计署对全国33091个乡镇审计,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有3070.12亿元。乡镇财政不同于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出现困难可以发行债务或增加下级财政的上缴比例来解决困难,而乡镇财政的困难是真正的困难,难有解决办法,主要靠上级财政来解决。根据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在乡镇财政体制设计上,为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县市财政要把财力适当向乡镇财政倾斜,尤其是向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倾斜,使乡镇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适应,使乡镇政府的事权得以实现,满足乡镇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或者,县市政府适当上收事权,减轻乡镇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也是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有效方法。

4.在管理上要加强。

由于自然、历史等客观原因,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管理不规范、管理薄弱是乡镇财政的通病。乡镇财政不同形式存在管理基础的薄弱,资料不齐全;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有些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在乡镇财政管理中不是个别现象,影响了乡镇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的加快,以及乡镇财政从收入管理为主转向支出管理为主,乡镇政府事权的扩大,乡镇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和支出任务的加重,乡镇财政的管理必须加强,把公共财政要求的现代管理方法延伸到乡镇,提高乡镇财政的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加强乡镇财政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把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公共财政的管理办法在乡镇财政中全面推行,已推行的要结合乡镇财政的实际,对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提高乡镇财政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乡镇财政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乡镇财政的预算制度、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各种管理制度,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同时,要提高乡镇财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把乡镇财政管理的专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推进专业化,改变传统的手工和经验主义的做法,改革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巩固财政管理的基础。

5.在服务上要改善,创新乡镇财政服务方式。

随着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国家涉及“三农”的政策多、涉及的部门也多,涉及财政、民政、农业、教育、劳动社保、卫生、计生、文化、科技、城建、土管、环保、广电等多部门。有涉农的,如“农机直补”“、种植大户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有涉及公共事务的,如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型农村养老等。如何确保国家的公共政策和“三农”对接,解决公共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各部门都有向乡镇延伸的愿望和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以保障公共政策落地,否则,必然会出现乡镇机构设置的重复,即导致机构的重叠,职能的交叉,即不利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也不利于农民办事的便利,不符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节约型政府建设的要求。而政府公共政策的共同特点,都涉及财政资金,由乡镇财政来统筹管理是符合财政资金管理要求的,乡镇财政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因此,乡镇财政必须按服务型财政的要求,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树立服务意识,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确保政府公共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做好服务“三农”的基础性工作,对涉农的有关政策、制度、管理办法要公开,自觉接受乡镇人大、社会舆论、社会公众的监督,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群众知晓。另一方面统一提供公共服务,要整合乡镇行政事业服务资源,构建乡镇公共服务平台,使与财政支付关联的乡镇民生服务相关事项能够实现统一提供,形成高效、便民、快捷的“一站式、一条龙、一卡通”式乡镇公共服务新模式。

6.在机构上要健全,巩固乡镇财政发展的基础。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要有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没有机构和队伍来抓乡镇财政建设显然无从着手,要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也无从谈起。但是,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也不仅仅等于建乡镇财政机构,这显然不符合高效政府和机构改革的要求。乡镇财政机构建设还得从乡镇财政的实际出发,按照精简、节约、高效的要求建设乡镇财政机构。一方面要完善乡镇财政机构,对目前不统一、不规范、不完整的乡镇财政机构要作进一步的调整,把乡镇财政机构从乡镇政府有关的机构中独立出来,建立乡镇财政所,大的中心镇也可以建立乡镇财政局或财政分局,行政上隶属乡镇政府,业务上受县市财政的指导,行使乡镇财政管理的职能,承担乡镇财政管理职责。另一方面要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乡镇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靠乡镇财政管理队伍去实施,根据乡镇财政岗位和职能分工需要,乡镇财政应该设置所长、总会计、征收员、行政事业财务等岗位,按岗位职责分工和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需要,确定乡镇财政的管理队伍,必须把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专业知识懂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管理队伍中,以改变乡镇财政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素质偏低、力量薄弱的现状,提高乡镇财政的管理水平和理财水平,以发挥好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

优化农村乡镇财政论文

摘要:我国基层财政改革过程中采取了一连串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措施以目前可利用的组织方式结构为基础,持续完善并且改进不合理内容,确保乡镇经济的发展的长期稳定性,在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前提下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了预期功能,但乡镇财政体制在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体制问题为切入点,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镇财政体制;健全;完善。

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以后中国乡村和大大小小的镇财政处境面临着艰难的局面,由于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备致使上级和基层的政府间联系不够和谐配合不一致,结果导致了省下属各县乡镇的纵向财力难以保持平衡。目前的机制无法引导上级财政将财力发放,并作为有效用的财力。追根究底,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开展不够稳定和均衡,相关策略与组织体系结构不够健全完备、在治理上不够精细化等等。

从以来云南省乡镇财政的收入逐步下跌,包括乡村和镇的经济来源占一般估算收益的比值。云南省乡镇财政经济困顿,消沉,主要原因在于云南省人口数目庞大、村民收入少导致贫穷、乡镇各领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等。现行的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系列问题,首先是对于县各个领域的控制局限以及体制中出现短时间内效益大,长时间内留有危害的疑惑,最终致使从内部挖掘潜力增强实力的功能逐日减弱。需要留意的是与步调趋势一致的是实行县和乡镇收入分享县的数目,换一个方向来看撤销收入分享之后对乡镇财政的增长收入有着较大的影响性,这些方面需要人们积极的去改进。

2.1乡镇政府缺乏自主发展经济意识。

到目前为止,乡镇财政的组织方式组织结构尚不够完善,对经济发展存在过多管束与限制的问题,县、乡财政的关系不够融洽、经济的踊跃性不足。县级政府即使掌握了财权,也会提防乡镇政府消极对待,乡镇财政欠缺独立自主开展本地经济的意识。

2.2乡镇政府缺乏健全的职能体系。

乡镇财政具有以下特点(1)是各县的一级单位管理,(2)对乡镇财政收支没有直接的管理权这必然导致县财政的权利集中度加大。(3)从现在的状况来看,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都是由乡镇一级政府来掌控的。县级财政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对于财政监控地区内的资金和惠民策略实行的末端、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职能各项都有所疏忽,使得公共的资金开支和工作上用的资金开支不够严谨适度。

2.3乡镇监督管理水平较低。

大部分乡镇综合预算管理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各个领域的收支估算贯彻实施监控管理不强,财政的监控管理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资金过度浪费虚用。其次,乡镇财政并没有参与上级部门直接在乡镇实施的专项项目,也并没有参与核算上级部门的资金及用途的审核,可以说从根本上并没有实现乡镇财政监管体制。最后由于各部门管理关系协调不一致,所以乡镇财政的监控管理的职能没有达成强有力的成效。

首先做好乡镇财政体制的革新,这是城乡公共财政体系是否能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要确保县乡镇各级经济和各类社会事业保持稳定有序的开展。其次,逐步构造公共财政体系框架,有效落实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财政职能与责任,是目前县域范畴内急待解决的问题。再次,打造一套相比之下既合理又完备的乡镇财政体制是当务之急,其体制的概述包括四个机制:监控督促管理机制、财力保护不受侵害的机制、乡镇分税机制、绩效考察核对机制。

3.1进一步完善乡镇的分税机制。

3.2进一步完善乡镇的财力保障机制。

首先,想要使乡镇政府的运作的准则和水准能够实打实的提升,就要拟定合理、有所根据的乡镇基本支出保障标准。其次,为了创立一套支出标准体系既体现部门种类详细明确、构造等级有序、又表明了支出水准金额数量的限定化,对乡镇内在的支出需求拟定合理、有所根据的保证。再次,增加预算的'审核以及外部资金的管控。把预算管理外部资金和统筹利用外部资金相结合提升其使用效率。

3.3切实做好乡镇工作人员的绩效考评工作。

绩效考评机制是一种核心机制,是对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控制。首先,为使县级财政的根本财力不受侵害,可对乡镇实施“超收留用、短收自负”等措施,勉励财力雄厚的乡镇主动踊跃的履行财政收益职责,而对相对落后的乡镇要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使难题和肩负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呈向上的趋势转移,经过财政移动支出弥合缺口,提防乡镇财力相差的程度加大。其次是创立拥有威望性的项目预先进行审核的委员会,对每个乡镇呈报的重大事项给予审理核查。

3.4健全并完善乡镇政府的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机制是加强深化乡镇财政治理的有效措施,是以我国公有的财政机制为准则,制定的乡镇管理适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乡镇监督管理机制具有六项基本工作职能,措施如下:将职权和措施授予乡镇财政部门,贯彻预算体系,实现治理管控,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责、完善结构性收益,审核并严格监管财政资金、农村财政治理、财产治理,这些措施能够切实促进乡镇财政体制的发展。

4.结束语。

为了推动乡镇财务体制进一步发展,成功解决目前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我国拟定了一连串的策略手段和措施。我们应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坚持深入贯彻,针对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采取必要改进措施,积极促进我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乡镇县财政局财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财政工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扭住发展不放松,改善民生不惜力”的总体发展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履行职责,培植壮大财源,狠抓增收节支,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财政监督,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1亿元,比上年同期75008万元增长35%,占年预算90000万元的112.5%。

从收入结构看,各项税收完成74589万元,比上年同期55437万元增长34.5%,占年预算68190万元的109.4%,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6%。

分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351万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20.4%,占年预算24000万元的84.8%;地税部门组织收入57832万元,同比增长37.2%,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57.8%,占年预算56000万元的103.3%;财政部门组织收入23103万元,同比增长80%,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23.1%,占年预算0万元的115.5%。

(二)支出情况。

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8359万元,比上年同期159525万元增长30.6%,占年调整预算179552万元的116%。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征管,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一是坚定收入目标任务。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要求,根据全年收入目标和收入完成情况,逐月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坚持财税例会制度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加强对财税收入的督促指导,确保实现收入均衡入库。

二是充分发挥协税护税作用。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全面支持、配合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工作,从8月份开始,联合地税部门对全市餐饮服务业发票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加强了普通发票管理,规范了纳税人自觉依法使用发票行为,确保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三是加强税收征管,挖掘收入潜力。针对我市收入征管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对主体税种、重点税源企业、重点开工建设项目、增长较低的小税种的征收管理,开展专项税收整治,充分挖掘潜力,切实提高增幅和质量。5月份对全市工业企业的税负最低警界线进行了测算,并对税负税负警界线异常企业进行专项整治。

四是加大税收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健康的纳税环境。利用四月份“税法宣传月”这一平台,提高宣传的针对性,进一步强化企业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的纳税观念,增强企业及公民的纳税意识。

五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努力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不断强化以票管收的措施,加强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确保应收尽收。全市非税收入共计完成26697万元,比上年同期19571万元增长36.4%。

六是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征收管理。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今年以来我市共出让国有土地52宗,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9362万元。

(二)加大投入,确保民生支出。

一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教育支出61464万元,同比增长40.4%。其中: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及杂费4062.6万元;结算春季免费教课书专项资金734.3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1323893册;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566万元,累计资助贫困寄宿学生11424人次;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维修改造项目8所,新建校舍面积5240平方米,共计投入专项资金532万元,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之中;资助职业教育贫困学生4628人,资助金额347.1万元;发放中职免学费专项资金132.44万元,资助学生1558人;拨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资金157.6万元,共有1876人享受补助。

二是提高社会保障功能。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6092万元,同比增长45.7%。其中:用于五保供养支出562.12万元、敬老院建设资金226万元、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和敬老院业务费216.9万元;城市低保资金794.4万元,城市低保对象达3055人;拨付农村低保资金1644.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达16168人;拨付救灾资金124万元,整合筹措抗旱资金906.7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08521人,参保率96.76%,其中60周岁以上参保人数87247人,16--59周岁参保人数321274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816.2万元,共发放养老金6134万元,累计发放1005854人次。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拨付再就业资金610.52万元。

三是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全年医疗卫生支出完成21860万元,同比增长57.4%。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参合率,人均年筹资达到230元,农民参合率达97.65%,筹集资金12251.6万元,全年农村合作医疗支出达9184.7万元,有578174人次农民从中受益;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81108人,共筹集资金621.3万元,累计支出604万元,享受住院补助1590人次;合理安排医疗救助资金,有41人获得了农村医疗补助,补助资金37.8万元,有1169人获得了农村医疗补助,补助资金284.7万元;落实离休干部、伤残军人及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资金,切实解决好特殊群体的医疗等各项待遇,共拨付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49万元,离休人员医疗费755.6万元,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费141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11.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制度的实行,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

四是落实兑现惠农补贴。认真做好种粮农民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两项补贴资金共计5943.29万元,同比增长了14%,补贴面积581193亩,补贴农户148644户;全市家电下乡共销售60187台,销售额14062万元,兑现补贴资金1788万元;汽车摩托车共补贴854辆,兑付补贴资金183万元;发放玉米良种补贴资金576.3万元,涉及农户133723户。

五是扎实做好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积极落实村级经费,截止目前已拨付村级经费1422.7万元;编制xx市-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争取财政所建设资金26万元,目前古桥财政所改扩建工程已完成,石固财政所新建工程正在施工;开展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共有176个行政村申报了176个项目,筹资筹劳总额为2302.6万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151.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负担275.8万元,xx市和省以上财政奖补资金875.5万元。目前收到上级财政奖补资金771万元,落实本级财政资金275.8万元;已拨付至乡镇一事一议资金专户资金572万元。

六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申报度财政农业项目3个,其中: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补助项目两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项目一个,申请上级资金80万元;申报财政农业项目4个,其中: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两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两个,申请上级补助资金140万元;与有关部门联合申报项目28个,争取上级资金7463万元。争取农资综合补贴集中使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800万元;为3家企业项目申报财政贴息,申报项目金额为300万元;申报坡胡镇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890万元,实际项目到位资金1344万元。

申报成功省20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项目总投资11038.9万元。共分三年实施,全部完工后,可新增半固定式喷灌面积7.5万亩,小型卷盘移动式喷灌面积1.5万亩,年节约用水900万立方米,粮食增产1009万公斤,增收效益达3029.91万元。

七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多方筹措资金15822.9万元,保证了市容环境工程、建设工程、电力设施、污水净化公司运行、第二污水处理厂、公路局和交通局工程、水利局清溢河治理等城市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八是做好国债项目工程建设。2011年拨付专项资金11110.4万元,涉及农村公路、安全饮水、校舍安全工程、医疗卫生、农村沼气、农田建设、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九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进度。目前,我市一期二期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入住,三期的廉租住房总投资75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57万元,有1111个低收入家庭享受补助。

(三)筹措资金,支持新区发展。

一是规范新区财务管理。制定项目审核、监督制度、采购申报审批制度、现金、银行管理制度、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岗位职责追究制度等财务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全力做好投融资工作。与城市开发办结合,完成农发行土地收储贷款项目申报工作,向金融机构申请上报融资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16.5亿元,计划融资6亿元,到位1.9亿元。

三是做好融资平台搭建工作。金财公司出资3000万元,引入民间资本7000万元,注册成立“xx市产业集聚区正源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途径,建立财政参股,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经营公司,目前公司已对新区循环经济园、综合楼等项目开始投资。

四是合理调配使用新区项目资金。截止年底,新区共投入建设资金64934万元,并对新区承建的37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节约资金4755万元。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合理列支,监督项目资金安全合理使用。通过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有力地规范了财务管理秩序。

五是做好坡杨“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资金的清算、支付工作。坡杨村作为“城中村改造”重点示范改造村,目前已进入最后清算入驻阶段。

六是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建设。按照推进区总体规划要求,集中有限资金,确保已开工的科技创业园道路、标准化厂房工程、丽园名城、国防教育中心、丽园公司综合楼等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的及时拨付。

(四)创新体制,继续深化财政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实事求是、适度从紧、保证运转、留有余地”和保工资、保法定支出、保省、市“十件实事”支出的原则,认真编制市本级2011年部门预算,共有177个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编制中,涵盖行政及公检法、全供事业单位、差供及定补单位、自收自支单位共计18649人。

二是规范政府采购审批工作。2011年,全市政府采购预算金额36338.9万元,实际采购金额32187.3万元,节约资金4151.7万元,节约率为11.4%。

三是继续推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全市累计评审工程项目156个,送审金额87583.3万元,审定金额75466.2万元,审减金额12117.1万元,审减率14%;完成编制招标控制价34项,审定拦标金额11201万元。

四是规范票据审核,严格财务支出。截止年底,核算行政单位收入39914万元,支出39753万元,核算事业单位收入45849万元,支出34511万元;共计核算收入85763万元,支出74264万元。退回不规范票据1315张,累计金额近986万元。

五是稳步推进国库转轨工作。制定出台《xx市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实施方案》,确立了我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主要内容、试点单位范围和实施步骤。同时,对纳入核算管理的单位退回以前年度会计账簿、原始凭证和会计报表等有关会计资料。截至目前,共组织了4场培训,参加单位近180个,参加人数近500人次,并把所有具备退帐条件的核算单位的帐务退还给核算单位。

六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开展局机关2011年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制定《xx市财政局2011年内部监督检查实施方案》,采取内部检查与外部延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局机关8个业务科室至期间的财政资金收支业务情况进行检查;3月底开始,依托政府采购专家库,对20的大型政府采购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数额较大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项目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抽查了22个单位的37个项目;7月—9月,对全市19个企事业单位年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继续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于5月中旬对至2010年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认真展开复查,研究制定《xx市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继续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步骤措施,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七是加强会计人员管理。认真做好全市会计证网上注册登记及2011年后续教育报名管理工作;开展非上市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情况调查、农村会计人员基本情况的`摸底及数据上报和全市农村会计人员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工作;从7月至11月,由市监察、财政、国地税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代理记账治理整顿工作领导组,对全市开展代理记账业务和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治理整顿,促进了全市会计队伍建设。

(五)以人为本,全力提升财政干部素质。

在全力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今年我局开展了“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坚持以“组织领导得力、宣传发动充分、学习安排具体、调查研究深入、问题查找准确、工作落实到位”为目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学习查摆、方案制定、整改提高、全面落实等各阶段工作,全局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转变了作风,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主题活动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为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制定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是积极开展岗位练兵、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狠抓干部职工学习。今年以来,以“金财工程”信息化网络建设、财务与会计为主要内容,狠抓了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举办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文明中原大讲座、责任能力执行力、法律知识、幸福的成功者等专题讲座。开展两次业务知识考试,全面提高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增强了工作创新能力,形成了“抓学习、强素质、促工作”三位一体、互动互促的学习机制;积极组织和参加xx市“爱岗位、强素质、正作风、作表率”演讲比赛和第三届“吟诵廉政诗词”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财政工作宣传活动,利用财政简报、长葛财政网和报刊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全年共编发财政信息70余期。

四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机关职工运动会,设置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跳棋、象棋、扑克和飞镖等多个比赛项目,在全市健身操比赛中荣获集体一等奖,在xx市财政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中荣获优秀组织奖,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

五是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声有色。先后利用国际志愿者日、五四青年节等节日深入敬老院、特殊学校、城市社区和家属院进行志愿服务;并积极组织开展抗旱救灾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我局志愿者服务队荣获xx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队。

六是规范局机关网络系统(设备)管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稳定和长葛财政门户网站的畅通。

七是加强领导,完善措施,查缺补漏。认真做好行政执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无毒社区、“平安单位”创建及工、青、妇等方面的工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收入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快增长,而支出压力不断增加。需要财政落实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多,其中包括落实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津贴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配套,农村养老保险配套,农村公路建设维护,农村低保,扩内需保增长地方配套,落实企业优惠政策(奖励、行业提升),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居民低保等,财政收入的增长不能满足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财政供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乡镇财政所财政年终总结

作为20xx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区之一,在省厅和市财政局的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部门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支持我区石榴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主导产业建设。按省厅部署,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整合推进工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区20xx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总结如下:

区地处平原,辖三镇四办,50个行政村,面积388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7万人。项目区内有耕地2万亩,其中1、7万亩以石榴生产为主,项目区涉及榴园1个行政村,总人口0、29万人,农业人口0、27万人,农业劳动力0、26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充分利用塔山石榴资源优势,发展石榴主导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我区严格按照省厅《关于做好20xx年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钻研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做好支农资金整合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把责任落实到位。区财政局及时将省厅《关于做好20xx年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通知》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召开了涉农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同时结合区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区20xx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努力使思想上达成共识,行动上与省厅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区向省财政厅上报了支农资金整合商请函。整合资金在不违背资金整合原则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整合涉农资金,为加快我区塔山石榴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支农资金整体效应。

(二)认真制定《方案》,把项目落实到位。年度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是做好资金整合的基础和前提,我区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选定塔山石榴产业作为支农资金整合的平台,及时制定出台了《区20xx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方案》对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原则,支农资金整合的内容、形式和规模以及支农资金整合的工作措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方案》的制定改变了涉农资金分而难集的被动局面,为今后资金整合工作机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三)着力抓项目,将《方案》实施到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20xx年我区用于石榴产业示范区建设等财政支农资金和社会投入总投资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总数为10133、1万元。其中:整合财政资金万9818、1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96、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47、9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307万元、区级财政资金5066、5万元),整合社会资金315万元。结合塔山美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所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全部用于塔山石榴产业发展和柳园村美好乡村建设。二是保证项目实施落实到位。目前,对项目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1000人次,引进优质石榴新品种,示范推广3000亩,扶持市镇塔仙石榴专业合作联社1个。已新建续建砂石机耕路15公里,新建续建砼路10公里,新建晒场1200平方米,仓库800平方米。新建深水机井、井房及灌排渠道工程,架设输变电线路4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套),已完成石榴精品园工程、景观及配套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园区内外绿化等工程,其中仅水利、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就达到5700余万元,提高了项目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三是实行项目实施验收责任制。对完成项目一律由区审计局、支农资金整合单位联合审计验收,验收合格后方予以拨付项目资金。

我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之所以能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在区委、区政府认识高度一致,决策高度统一的基础上,由区政府组织实施。区政府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的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财政局、发改委、农林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城建局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积极宣传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通过宣传介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效,使社会各界理解支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推进全区支农资金整合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按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的要求,制定整合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供制度支撑。同时,认真执行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资金专户管理制度、资金报账制度和监督检查等资金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监管机制。

1、加强项目管理。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确保整合项目顺利实施。

2、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区级报账制”,做好整合项目的资金核算工作。同时,发挥财政、审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各项支农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对重点项目进行评审,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对财政支农资金安排的`项目从立项、执行、完成全过程进行审查监督。在立项阶段,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论证。在执行阶段,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并确保项目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

1、经济效益。通过资金的整合使用,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塔山石榴基地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建立专门的品种示范基地,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配备相应的科研设备,提高了石榴品种的质量。同时,把石榴的栽培贮藏、生态旅游等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产业链,石榴产业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项目工程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塔山石榴基地的规模,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同时也使得石榴及其延伸产业链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相关行业高产、稳产,增加产业增加值。同时,通过建设石榴基地示范区,发扬石榴文化,挖掘休闲旅游潜力,增加旅游文化收入,促进相关服务业发展。可带动农民就业800人,项目实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000元,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人均增收4861元。

2、社会效益。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投资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引进优质品种,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提高果农素质,显著提高果农管理水平,提升石榴产量、品质,大大增加果农的收入。以塔山石榴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石榴产业发展,拉动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

3、生态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区蓄水保土效益显著,增强农业生产的综合抗灾能力,农业污染源得到控制,大大提高林木覆盖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1、由于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是区政府领导下的支农资金分配方式的创新改革,需要社会方方面面达成深层次的共识,建立有机的工作机制,建议上级部门以文件形式对县市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出要求,这样做一方面可增加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可减少财政部门为整合工作面临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尽快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2、由于县乡级资金使用部门财力短缺,不能集中更多的的资金用于发展特色示范区产业发展。希望上级财政部门多下拨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3、农民的支农意识不强,不能参与到项目建设中。今后,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把支农项目的规划、建设、资金的使用等都以农民能够理解的形式向公开群众公布,提高农民的支农建设意识。

激励机制的乡镇财政改革运用论文

各位领导:

根据《xxx关于xxxx年深化农村税费xx工作的通知》(x发[xxxx]xx号文件)、《xxx办公x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x办发[xxxx]xx号文件)、xx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关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开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的意见》和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关于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省、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在全省“对经济欠发达、自身财力无法满足需要的乡镇,可以实施县管乡用的统收统支体制,采取‘乡财县管乡用’的方式”。现全省已有xx个县市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省财政厅在xx市xx县试点很成功,并要求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全面推行。我县属于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之列,现将我县实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重大意义。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是解决乡镇“人员太多、收入太少、债务太重(目前乡镇债务xxxx多万元,乡镇负债面达xxx%)、支出太乱”等问题的较好方式,对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基本需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乡镇重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五统、一管、一审”。即“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乡镇举债县级审批”。

(一)核算统一。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两无一统、综合预算”,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统一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乡镇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七所八站)一律无会计和出纳岗位,以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为会计核算主体实行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有收入均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综合反映。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统一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代理。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县城金融机构开设总预算会计的县级“结算专户”,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级“结算专户”,将乡镇原来的“基本经费户”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单位会计“支出户”。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缴入“结算专户”。“支出专户”只能接受来自“结算专户”的拨款。

(三)工资统发。继续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制度,对乡镇机关全额编制人员工资、社保缴费等由县国库每月拨入财政工资统发户和机关社保局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大额采购支出,按照x财采购[xxxx]xx号文件规定,参照县直单位执行。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乡镇财政管理股按照预算计划审核后,交县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服务商。

(五)票据统管。

1、乡镇所使用的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局统一领取,各乡镇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

2、乡镇领用的票据只限于乡镇财政供给单位和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使用,其他“三权”在上的单位不得在乡镇领取票据。

3、对票据实行“缴旧领新、限量领用、专人管理、当年结清”制度,并做到票单同行,即非税收入管理局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六)实行乡镇举债县级审批制度。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帐,制定消赤减债计划报县财政局备案。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原则上乡镇不得再有新增债务,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举债的,要实行县级审批制度,呈报分管财贸的县领导审批。

(七)信息化网络管理。全面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信息化网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设立网络服务器,乡镇财政所设立网络工作站。县乡财政依托公网,以固定ip方式组网连接,乡镇财政会计业务全部在县局服务器上保存,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财政资金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数据网络汇总,资金运行网上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原则。

坚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的收支。

(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对乡镇政府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明确乡镇财政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

(一)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对乡镇财政所“乡财县管乡用”全面工作实施管理监督。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统一由乡镇财政管理股代理核算。乡镇财政管理股全面代理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负责乡镇财务报帐审核事宜。主要职责: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的编制,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拨付预算内、外及其他各项财政资金,准确记录各项财政业务,按时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对帐,按月编制会计报表,按时审核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审核和监督乡镇政府单位会计的支出核算,及时指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乡镇,并按月向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二)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财政结算会计(预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票证管理员岗位。各岗位可以按照规定交叉任职,但必须健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财政结算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财政结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证。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管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结算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代理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负责微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涉农补贴资金基础资料的录入;票证专管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人事、审计、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县财政局长任主任,相关副局长任副主任,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对乡镇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当家理财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从确保乡镇基本运转、有利化解乡镇财政债务,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等方面制定新的统收统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根据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乡镇支出范围,统一和规划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

(五)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乡镇的债权债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作出消赤减债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坚决制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或发放各种津补贴。凡违反规定以政府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新的债务的,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建立化解乡镇人民政府、村债务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债务化解之前,乡镇党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拨重用,不准异地任职。乡镇的债权要及时清收,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收计划,加大回收力度,回收的资金原则上要用于偿还债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订“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依据我县今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管理办法。

(二)清理乡镇资产工作。

1、清理乡镇资产、账户、票据。清理乡镇银行账户、票据和现有资产,取消乡镇银行账户,缴销乡镇收入票据;账户的设立和票据的领用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

2、清理乡镇债权债务,对现有债务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备案。

(三)完善网络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和职责,开设新的乡镇账户,完善县乡计算机网络,组织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对乡镇财政收支的核算管理。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的延伸,是我县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明改革纪律。各乡镇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准私分集体财产、滥发钱物,不准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含存折户)、私设小金库,不准使用非正规票据、坐支收入,否则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在体制结算中划扣违纪金额。

(三)调整乡镇财政所职能。农业税免征以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工作应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到资金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上来。要集中精力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收支结算和对账、报账及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进“村账乡管”工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四)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的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3、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4、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银行账户的管理,并监督其他金融机构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5、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建议与要求。

(一)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机构转变的需要,随着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财政厅农税局经省编委批准已更名为“xx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处(加挂xx省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并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农税局统一更名为“××市(州)、县(市、区)乡镇财政管理局,加挂××市(州)、县(市、区)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为了工作需要,恳请县人民政府、县编委迅速批复县农税局更名请示。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管理,乡镇财政财务业务相对集中到了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乡镇财政管理股需设“总会计、核算员”岗位,参照试点县市的做法,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需设“总会计一人、核算员x人(每人负责x个乡镇的财务核算工作),目前,乡镇财政管理股只有x名股长,还需增加x名,请求予以解决。

(三)请迅速研究审批《xx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xx县“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确保在20元月正式实施。

乡镇财政论文

为了能够减轻农民税务负担,我国政府对农村税费进行了改革,通过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来为人民谋福利。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劳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同时要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乡镇财政压力增大、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尤其突出。从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发展情况来看,财政非常紧张,财政不仅要解决工作人员工资薪酬问题,而且还需要一定资金保证机关政策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就非常困难,一些乡镇出现教育投入不足、辍学率上升、房屋建设滞后、医疗卫生体系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与农改的目标相违背。政府实现农村税费改革的宗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分配公平、减轻农民负担,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仅仅减低农业税已经不能使农民致富,为其带来的优惠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所抵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生活水平低、就医难等问题。若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减轻农民负担。

(一)税收权限划分不明确。

1994年我国政府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初步构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税税制大框架,在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各级财政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突出的一个变化趋势就是财权上移,政府财权呈集中趋势,总体财权和地方财权分别向中央和升级财政集中。而省级以下政府实行分税制改革之后存在着税收权限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对于一些数额且较容易收取的税种一些省份政府都将权利保留在本级财政,对于一些数额较小且零碎的税种则将权利下放到下级乡镇政府。这样一来,虽然全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但是乡镇财政却没有得到缓解,而是呈现乡镇债务严重的状况,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非常不利。

(二)长期的公共支出政策过于偏重于城市。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相对于农村来说更加重视城市的发展,国家对城市公共产品投入数额巨大,而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相当一部分则是由农民负责,基层政府收入根本无法负担如此沉重的支出责任。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长期短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出现自然灾害无法进行妥当抵御,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致使乡镇财政税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形成恶性循环。

(三)分税制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待完善。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平衡的保证,但是我国目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漏洞,相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来说专项拨款占的比率更大,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具有一定的有限性。目前,我国省级以下分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仍然没有全面实现“分税、分级、分管”的格局,转移支付目前也只是测算到省级,至于省级以下的政府部门仍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这样一来乡镇财政在转移支付这块就没有稳定的来源,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政府税收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乡镇政府机构呈膨胀化趋势。

乡镇政府机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负担,财政供养人数过多支配了大量的资源,剩余的资源根本无力支撑农村建设。当然乡镇政府机构程序膨胀化趋势也存在着一定客观因素。首先,乡镇政府工作量较大且繁琐。目前,我国政府政体制下设有五级政府架构,而上机政府更具有主导权往往将任务分配给下级政府,为了能够按照预期完成任务,到乡镇政府就不得不安排更多的工作人员去处理相应事宜,最终造成人员也越来越膨胀;其次,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责任,对于工作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认为自己是管理人员只要动动嘴协调一下工作就可以,总是将工作推给别人,由于踢皮球现象的存在导致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这样就不得不配置更多的工作人员完成任务,加大财政税收负担。

首先,一些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财政税收信息数据的透明都不够,对于一些公共项目工程信息不予以公开,在在实施各类公共事务决策前也没有征求群众的意见。同时,群众也没有树立对财政税收信息监管意识,对财政税收信息这块认识不足;其次,人大监督力度不够。目前,我国一些乡镇政府人大代表监督工作形式大于实质,并没有下到基层去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民的意愿,对于乡镇财政行为只是大体上审核就通过,没有与实际情况相比照,这样就会间接造成乡镇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情况的发生,实现税费改革后更加重了乡镇财政税收负担。

(一)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乡镇之间要实现一般性转移支付。由于各个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各个乡镇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参差不齐,采取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各乡镇可支配财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调节,使得乡镇财政宏观调控功能能以充分发挥,这样在能够确保各乡镇政府机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使得财政税收问题得以缓解;其次,针对一些中央与省调控县乡社会的发展及一些特殊问题可以采取专项转移支付及特殊转移支付方式,这样可以使财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缓解财政负担。

(二)加大政府机构膨胀现象的控制力度。

首先,乡镇政府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大力开展乡镇机关“减肥”行动,要加大对控制政府机构膨胀现象的宣传力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工作上出现问题要落实到个人,严肃处理一些没有责任心、工作效率低下,遇到问题推诿给别人的工作人员。同时,在编制管理方面也要把好关,杜绝权钱交易现象的发生,发现这种现象立刻落实到个人并进行处罚处理,确保财政资金能够被高效利用,间接地减轻农改后财政税收负担。

(三)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

对于在分税制改革过程财权上移的大趋势,中央及省级政府应当重视税收权限的划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来作出新的调整。乡镇财政应当积极与上级政府协调汇报该地区实际经济情况申请一些税种来为本级财政税收减压。同时,上级政府也应通过乡镇财政的实际支出状况来对定乡镇财政的支出基数、乡镇财政上缴或补助项目与资金额进行确定,适当放权给乡镇政府以缓解乡镇财政税收压力,确保当地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首先,乡镇财政应当提高自身公共项目工程信息的透明度,定期向公众通过网络、广播、板报等形式公布公共项目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充分满足社会各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在实施各类公共事务决策前要征求群众的意见,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其次,当地农民群众也应当树立对财政税收信息监管意识,适当关注乡镇财政资金流向;最后,人大也应当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对于一些项目工程应当下到基层去了解当地情况和农民的意愿,与书面材料向对照,对于一些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要给予审核通过,使资金用到实处,间接减轻乡镇财政税收负担。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