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心得感悟(汇总14篇)

时间:2023-11-30 13:13:42 作者:笔尘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到的知识,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

春节档电影《中国女排》观看心得体会,《中国女排》观看心得

1月9日,酷狗重磅上线电影《中国女排》推广曲《不分昼夜》,由易烊千玺惊喜献声。复古潮流席卷而来,一曲点燃人们胸中沸腾热血,迅速引发热议,酷狗评论秒破2千+!

由陈可辛导演,巩俐、黄渤、吴刚等大咖戏骨主演的电影《中国女排》将于大年初一上映,通过展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唤醒人们心中对女排精神的敬佩和景仰。电影推广曲一经曝光便引爆全网,复古disco旋律年代感满满,热力十足的歌词搭配易烊千玺磁性嗓音,超强回忆杀引人飙泪。

曾被央视网评选为”青春榜样“的易烊千玺,演唱这首歌简直不要太合适。他用音乐传递中国女排的热爱与初心,以及为国争光的骄傲之情。”在我心中一片大好河山,我怎么能辜负她的爱。年少不顾一切地想要,全世界祝福也好责难也好,不怕,还早。“振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女排姑娘是我们永远的偶像,你们的正能量,永远有少年接棒。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中国女排》电影观看心得体会

中国为什么行?因为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小编整理了《中国女排》电影。

观后感。

心得体会。

欢迎参考借鉴。

世界杯中这9个瞬间,或许就是你要的答案。

中国女排在每次暂停时都会讨论在场上的得失,不只是主教练会指导队员,女排姑娘自己也会和队友沟通。当再一次准备上场时,她们总是士气高涨,杀气腾腾。必胜的信念,这是女排精神。只有敢于胜利的人才能获胜。

在一次防守中有两名队员因为救球倒地,自由人王梦洁在比赛中多次鱼跃救球,小身板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每场几乎都会遭到对方主攻手的重击,但她却从来没有倒下,这种坚强和默默奉献就是女排精神。

每次进攻开始之前,中国女排队员都会严阵以待,彼此通过声音传达信息:我已经准备好了。

排球。

是一项。

体育运动。

但在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时你甚至会感觉她们就是在打仗。

这样的感觉来自于女排主帅郎平。有铁榔头美誉的郎平,天生就有一种狠劲,这种劲头让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坛上的劲旅。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郎平就是中国女排的火车头。

中国女排还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这种气势能压制对手的进攻势头,能掌控场上的比赛节奏。排球就是抑制和反抑制,只有自己掌握主动权才你才能获胜。朱婷、张常宁等队员多次在比赛中展现出超强的实力和这种霸气,对阵美国队的比赛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国女排在争取胜利的过程中一直注重人才培养,保持球队总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就是中国女排能一直保持竞争力的原因。在对阵肯尼亚的比赛中,中国队以年轻队员为主,只是派了张常宁和龚翔宇两名老将上场稳定局势。王媛媛和李盈盈都是新人,张常宁等于是在陪她们练级。

朱婷和袁心玥在比赛结束后庆祝胜利,这是她们之间最特别的庆祝方式。女排队员之间的感情也是她们能获胜的原因之一,彼此之间没有猜忌,肝胆相照,这样才能在场上共同面对强敌。

郎平旁边的这位是国家队助教赖亚文,她从1999年开始就担任中国女排的助教,先后经历过胡进和郎平两个时代。她是中国女排第9任队长,曾在郎平麾下效力,现在又成为了郎平的左膀右臂。比赛中她一直坐在场下观战,时不时和郎平交流几句,更多的时候她是那个“郎平背后的女人”。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有许多像赖亚文一样的人在为中国女排的荣誉而努力。

“女排夺冠的过程和登山过程非常像,都会碰到很多困难,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北大山鹰社社长赵万荣向中国女排讲述了这个有着27年历史的社团。35次攀登,22座山峰,是他们已完成但不会停止的目标:2018年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他们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北大山鹰社社训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远,融鹰之神在山巅,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脉,张扬的是北大风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况,永不言弃”,展现了当代青年最自信昂扬的姿态。

与女排姑娘同样身着一袭红衣,摇着轮椅的矣晓沅早已是清华园里的小名人。这位只能生活在轮椅上的清华学子凭着自己的坚强与努力拿下了清华本科生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了同样也曾饱受伤病困扰的女排队长惠若琪:“在荣誉和努力之外,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运动员总会遭遇很多伤痛。您有没有想过选择另一条道路,去追求另外一种轻松些的人生?”“我选择了排球,就是因为它是我最热爱的事业。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热爱之中,就会觉得放弃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庞清秀的惠若琪一脸坚毅,“虽然路途上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当一切过去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它没有解决之前叫困难,解决之后叫经历。”

3:0完胜美国队!23日的2019女排世界杯“天王山之战”没有想象中胶着,中国女排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实现七连胜,同时在卫冕冠军的道路上迈出最坚实的一步。这是中国女排的胜利,更是女排精神的胜利。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的壮举,在国门初开的那个时代,女排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缩影,也激励着一代国人发愤图强、锐意进取,不断谱写时代壮歌。3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迈步前进。当此之时,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强大,但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争先的顽强拼搏精神,永远是振奋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力量。此时此刻重提女排精神,不仅是因为过去五年里中国女排勇夺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奥运会冠军、2017年大冠军杯冠军和2018年世锦赛季军,始终位列世界顶尖行列,更是因为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不断地丰富和扩充着自己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次世界杯,中国女排已经迎来七连胜,战胜了美国、巴西等主要争冠对手,距离卫冕又近了一步。但郎平和中国女排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对她们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从零开始”,每一次比赛都要拼尽全力,惟其如此,才铸就了强大的中国女排和传承至今的女排精神。说到底,女排精神之所以为女排精神,最根本的正是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女排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把为国争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赢要赢得光明磊落,就算输也永不放弃、超越自我,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来。美国队我们已经赢了,但世界杯还没有结束。中国女排,加油!

3:0零封美国队,打破了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历史,取得七连胜,这是23日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第七轮比赛中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

零封韩国队、喀麦隆队、俄罗斯队、多米尼加队、日本队,战胜巴西队。中国女排是整场比赛截至目前唯一一支保持不败的队伍,接下来还有4场比赛,总教练郎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个目标让无数中国人沸腾,赢得全网刷屏级点赞,听起来简单的目标,要付出的却不止汗水那么简单,不止是取得的骄人成绩。这些背后的。

故事。

更令人心潮澎湃——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七连胜这个战绩让人想起:1981年11月16日的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紧张时刻整个国家都安静了下来人们紧张地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中国女排和号称“东洋魔女”的东道主日本队正进行惨烈的冠军争夺战:“中国队把球传起来!”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主攻手郎平顶住压力瞅准来球高高跃起一记重扣“铁榔头”扳平了比分。中国女排最终以3-2战胜日本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17: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跑在一起!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的冠军!这是主持人激动到哽咽的声音,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是热泪盈眶,他们高呼:“中国万岁!”

然而,这只是一波五连冠的开头一个属于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才正式拉开帷幕。

1982年第9届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完胜东道主秘鲁女排,首次摘得世锦赛桂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逆境中不可思议地扭转了局势,中国女排摘得金牌,五星红旗又一次在赛场上高高升起。

响彻中华大地。天安门前人潮人海的欢呼,优秀队员被印上邮票,女排姑娘们参与国庆游行,接受山呼海啸的致敬,只有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排,能穿透黑白电视屏幕变成彩色。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意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我们和世界强国相比都存在不小差距,必须奋起直追,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振兴中华”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女排精神也成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追溯历史,女排精神是在艰苦奋斗中磨练出来的。

1951年11月,新中国第一支中国女排在北京成立,当时条件艰苦,没有特定的训练场地,全队就进行全国拉练,据首任主教练马启伟回忆:他们背着行囊“行军”,相当于游击队,可以说是另一种长征。

1964年东京奥运会,大松博文率日本女排夺取奥运会冠军,1965年4月,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来华训练中国女排。

当周总理询问女排训练情况时,大松毫不客气地说:“我正在训练的中国选手,连日本一半的训练量都不到。”周总理严肃地说“请你把大松精神移植到中国女排的训练中。”大松博文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姑娘聪慧勤劳,将来中国女排必定超越日本队,她们总有一天会夺取世界冠军!”

1972年中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建成,所谓的排球场就是搭建的竹棚,每天姑娘们进去是个人,出来却是一团泥。一天至少8个小时的训练,衣服破了,球鞋开口了“三合土”场地的沙粒,嵌进队员们的皮肉中,要用小镊子才能拣出来,女排老队员回忆说:“每天训练完,我们就开始相互拔刺,并乐着比谁身上的刺儿多。”

低谷期的坚持,她甚至都不敢抱自己女儿,时间回到90年代,中国女排在经过五连冠的战绩之后陷入了新老交替的阵痛,中国女排主教练和队员更换频繁,此消彼长,十余年间,中国女排再没能站上三大赛世界之巅,在低谷时,中国女排一直在奋力坚持,从未选择过放弃。

1995年退役后赴美。

留学。

的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女排主教,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郎平心力交瘁。

1999年之前,包括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郎平昏厥了好几次,医生在给郎平做手术时,发现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

“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发出的无奈感叹,不到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作为主攻手,郎平的两个小指断是经常断掉的。

此时女儿已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刻,郎平考虑再三,主动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

好在女排精神已是一个烙印,一直在姑娘们心中流传。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因伤退赛,决赛对阵俄罗斯队时,在先负两场的情况下实现激情澎湃的惊天逆转。

中国女排在低谷中,逐渐找回自己的状态,第二个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2013年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国仅列第五位。很多人把这时的中国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4年换了3位教练,已经没有第二个能够接手或敢于接手的教练。

“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同年5月郎平在中国女排最危难的关头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

但郎平上演了王者归来。

2015年亚锦赛,中国女排战胜韩国队,重回亚洲巅峰。

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千万台电视机前,裁判的最后一个哨声响起解说员喊道“中国队冠军”!无数中国人相拥而泣,心中的热血前所未有的汹涌翻腾!

2019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上,中国女排以三战全胜的战绩第一时间拿到奥运门票,如今在奥运前最后一次大考——2019女排世界杯中,女排姑娘们又赢得七连胜!

看比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复杂,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个球都重若千钧!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平时训练时郎平经常亲自上阵,不断地给队员喂球、指导训练细节,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一个快60岁的老太婆都还在拼,没有人好意思偷懒!

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更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执着坚持的女排精神!

30年前女排精神激励,振兴中华!30年后女排精神已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为什么行?因为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相关。

文章。

2.

国庆电影中国机长观看心得及感悟

对于这样一个“起死回生”的事件,除了偶尔有表彰英雄的新闻和翻拍电影《中国机长》的消息,其真实面貌似乎渐渐被淡忘了。

同时,英雄机组已经“重返蓝天”,执飞了多次航班,机长刘传健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大家淡忘自己,中国民航不需要英雄。

但是,淡忘不等于遗忘,对于我这个一年坐四五次川航的乘客来说,就完全忘不了。

5月14号当天,右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万米高空、零下40度、副驾驶徐瑞辰被吸出驾驶室外,每个细节都惊心动魄,死神似乎都已经亮出了镰刀。

危急关头,机长刘传健展现了极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全机128名机上人员全部幸存。

后来又陆续了解到一些事件相关的信息,机长刘传健平时在家就有练习憋气,所以才能在那么低压低氧的情况下保持清醒,而且当时高空的风速达到了百公里(超级台风的时速不过250公里),噪音极大,震动也很剧烈,能镇定地操纵飞机安全降落,刘机长真的太牛掰了。

此外,许多报道中还提到了事件背后的紧急处置,比如塔台控制室的协调、地面保障人员的准备等等,“世界级民航史奇迹”的达成绝不是偶然。

不过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因为它不常发生,大多数的航空险情都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聚焦全球重大航空事故的《空中浩劫》已经拍了十九季了)。

我看到有些论坛把《萨利机长》里的“哈德逊奇迹”和这些特情作比较,列了不同的难度等级,细节很详尽,引发了很多讨论。

且不论专业度如何,这类复盘似乎忽略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无法客观地比较难度高低的,处于那些英雄机长的特殊情况下,任何的模拟都无法还原他们的.真实心理和情绪,他们直面的是生死。

生死面前,没有难度高低。

很多豆友把《中国机长》对标《萨利机长》,当然片名容易让人联想,但是我觉得刘传健和川航3u8633航班英雄机组,他们并不是中国版的谁,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作为一个在飞机遇险时拯救了全机119名乘客(和他们自己)的机组,他们以自身高度的专业素养创造了这次奇迹,他们值得、也必须拥有姓名,他们将与“世界级民航史奇迹”一起,被永远记录在世界民航的史书里。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悟及心得【

看了《雷锋》这部电影,雷锋叔叔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一个星期天,雷锋叔叔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叔叔发现发现自己的衣服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后来他在她找着了衣服袜子仍然没找到。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叔叔说:“这总比我以前光着脚上山砍柴强多了!”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丢脸吗?千缝万补的”“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从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叔叔的节约精神。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工资,他却把钱存在银行。

战友王大力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中说他母亲病了,家里等着钱用。雷锋知道这事后,就用王大力的名义静静地寄往了20元钱。当人民有困难时,雷锋就挺身而出。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灾难,雷锋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100元钱偷偷的捐给了灾区的首长。

今天下午,我们全校师生再一次观看了《雷锋》这部电影。我不禁暗暗佩服起这位小战士——雷锋。

雷锋,他是湖南长沙人,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60年参加解放军,同年加入共产党。他认真认真毛泽东著作,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多次立功受奖。1962年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我最佩服雷锋的还是他那份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精神。影片中讲了关于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这天雷锋和几个同伴在打球,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雷锋和同伴们一起打完了球,脸上的汗一滴一滴地向下流着,嗓子里不由得冒了烟。这时,他们看到有卖汽水的,他的同伴们二话不说便跑去买了几瓶,几下就喝光了,而雷锋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同伴们问他为什么不喝时,雷锋却说:“汽水不解渴,还不如喝凉白开呢!”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雷锋很小气,连1角5分钱的汽水都舍不得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雷锋他自己虽然从不舍得花一分钱买吃的、喝的、穿的,可他一听说哪里有水灾、旱灾,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捐出。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呀!他自己舍不得买一瓶1角5分的汽水,却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捐给灾区人民,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了敬佩之情。

雷锋叔叔那勤俭节约、一心为他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想想自己平常总是大手大脚的,把父母挣得血汗钱花了,而且总和人家比吃比穿,真是惭愧不已。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国庆电影中国机长观看心得及感悟

前《紧急迫降》打开了中国探索灾难片之路,之后《惊涛骇浪》()、《超强台风》(),再到今年同导演的《烈火英雄》,因为主旋律尝到了甜头,又有中国民航鼎力支持保驾护航,政治正确的保障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发动群众买票赚的盆满钵满了。

有网友说《中国机长》可以对标《萨利机长》,实在除了呵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的意思不是我崇洋媚外,而是豆瓣8.3分的《萨利机长》也不怎么样。有人又白眼了,品味这么刁钻这么叼,有本事说几部你觉得好的。好不好,仁者见仁。我只能说推荐我认为可以的、我自己喜欢的。《空中营救》()、《卡桑德拉大桥》(1976)、《诺亚方舟:创世之旅》(2019),这几部是我觉得是可以的。觉得这几部都不好看的,可以默默点一下网页右上角退出就好了。

北师大路教授在评价《烈火英雄》时认为:真人真事,尤其是救灾题材的故事,其价值表达不仅要有对牺牲者和施救团队的尊重与褒扬,还应洞悉和表达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和想象的重大挫伤和情感遭际,尽力引导观众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幸存者、生还者被灾难伤害的心灵多一份深切的同情与深刻的理解,在细腻且真诚的讲述中,对人性的闪光点形成高度认同,铭记和尊重每一位为救灾付出巨大代价的普通人,在反思中前行。

可以预想到《中国机长》一定会有英模人物张涵予机长,有沉着冷静的空姐,有训练有素的机组工作人员,有干净整洁的机组客舱,凡是你想到一切应有的正能量都会有,然而就是没有人性,没有个性,没有真实的情感温度。就不能让空姐手忙脚乱一次?就不能让客舱恢复到普通民众坐飞机该有的真实样子?就不能让机组人员粗心大意犯点错?仿佛只有正能量是真实的,值得表现的,负能量都应该被拉出镜头之外枪毙。好电影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既有人性闪光的部分,也有人性中不可触摸的不忍直视。我们可以想象,真实的灾难发生时,必然有人为了活命不择手段伤害他人以获得生存,也会有极少数的英雄可以镇定地帮助他人疏散。只有各类性格角色与人物交织在一起,故事才会真实可信、有血有肉,否则唱高调永远都是唱高调,喊口号永远都是喊口号,拍成电影,实在可笑。硬要装傻充愣,老外拍你脸上个大号。

歌颂英模人物我们过去已经做得够多,而我希望该歌颂下小人物了。

毕竟,再微小的个体都是有着心脏跳动的鲜活生命。

《中国机长》(thecaptain)是由刘伟强执导,于勇敢编剧,李锦文监制,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领衔主演,张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的剧情片。此片根据20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古时候人们对于飞翔的期待。飞上天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梦想,如今人们再也不用借着鸟儿翱翔蓝天,飞机的出现让人们梦想成真。虽然飞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因为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飞行依然是一项挑战,稳定中的意外总会不期而遇。

机长,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称呼。每一架飞机上都会有一个机长,我们乘坐飞机时都会听到机长的名字。可是,对于他们的了解,我们仅仅止步于称呼。虽然之前的《冲上云霄》让观众们了解到了航空飞行员,可是谈情说爱的戏份让机长和乘务员的工作变得寡淡。这部电视剧让我们看到了机长的帅气和乘务员的优雅美丽,却没让我们看到他们背后的坚守和执着。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机长,一机之长,他所担负的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呼,更是生命的守护。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亦或因为奇遇有幸获得了超能力,或是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脑。可是,今天我相信说的英雄是机长,一个用坚守和执着拯救生命的机长。

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还好安全带将他拴在了机内。“冷风如利刃,凛凛狂风折”,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这就是英雄,他不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风利刃艰难险,定护生命备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守护了119条生命。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机长》为了还原这个真实的故事,剧组不仅1:1造了一个模拟飞机,还辗转重庆江北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拉萨贡嘎机场实地拍摄,记录机场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态。为了拍摄副驾驶被狂风吸出舱外的情景,拍摄现场使用了6个巨大的鼓风机,风力大概八级,吹得演员差点飞起来,而饰演副驾驶的欧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肤过敏。《中国机长》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那些商业片该具有的元素:紧张点、爆点、泪点,它一个不少,甚至丰富。可是“文以载道,歌以咏志”,除了影片应有的外壳,《中国机长》还将一种精神、一种坚守的内核展现给了观众,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初衷,还原真实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中国机长”的魅力。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111分钟的电影,119条鲜活的生命,是中国民航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是对规章的敬畏和执着、更是对责任的敬畏和执着!这就是中国机长,这就是中国坚守!

没想到这么快,川航5·14事件过去了一年了,有些话也想说很久了。

对于这样一个“起死回生”的事件,除了偶尔有表彰英雄的新闻和翻拍电影《中国机长》的消息,其真实面貌似乎渐渐被淡忘了。

同时,英雄机组已经“重返蓝天”,执飞了多次航班,机长刘传健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大家淡忘自己,中国民航不需要英雄。

但是,淡忘不等于遗忘,对于我这个一年坐四五次川航的乘客来说,就完全忘不了。

2018年5月14号当天,右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万米高空、零下40度、副驾驶徐瑞辰被吸出驾驶室外,每个细节都惊心动魄,死神似乎都已经亮出了镰刀。

危急关头,机长刘传健展现了极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全机128名机上人员全部幸存。

后来又陆续了解到一些事件相关的信息,机长刘传健平时在家就有练习憋气,所以才能在那么低压低氧的情况下保持清醒,而且当时高空的风速达到了八九百公里(超级台风的时速不过250公里),噪音极大,震动也很剧烈,能镇定地操纵飞机安全降落,刘机长真的太牛掰了。

此外,许多报道中还提到了事件背后的紧急处置,比如塔台控制室的协调、地面保障人员的准备等等,“世界级民航史奇迹”的达成绝不是偶然。

不过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因为它不常发生,大多数的航空险情都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聚焦全球重大航空事故的《空中浩劫》已经拍了十九季了)。

我看到有些论坛把《萨利机长》里的“哈德逊奇迹”和这些特情作比较,列了不同的难度等级,细节很详尽,引发了很多讨论。

且不论专业度如何,这类复盘似乎忽略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无法客观地比较难度高低的,处于那些英雄机长的特殊情况下,任何的模拟都无法还原他们的真实心理和情绪,他们直面的是生死。

生死面前,没有难度高低。

很多豆友把《中国机长》对标《萨利机长》,当然片名容易让人联想,但是我觉得刘传健和川航3u8633航班英雄机组,他们并不是中国版的谁,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作为一个在飞机遇险时拯救了全机119名乘客(和他们自己)的机组,他们以自身高度的专业素养创造了这次奇迹,他们值得、也必须拥有姓名,他们将与“世界级民航史奇迹”一起,被永远记录在世界民航的史书里。

而且我发现一个小细节,《中国机长》里的演员名字与人物原型的姓名基本上只差了一个字。

机长:刘传健——刘长健。

副驾驶:徐瑞辰——徐奕晨。

第二机长:梁栋——梁鹏。

乘务长:毕楠——毕男。

乘务员:黄婷——黄佳。

乘务员:周彦雯——周雅文。

乘务员:张秋奕——张秋悦。

乘务员:杨婷——杨慧。

安全员:吴诗翼——吴言。

在那之后,那些乘客或许都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轨道,英雄机组人员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如今一年过去了,我倒不是觉得一定要再次给他们送上鲜花掌声,只是在想到这个事件的时候,如果能够记得他们的姓名,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创造奇迹的不是一个人、一瞬间,而是一群人和一辈子。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什么是英雄?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亦或因为奇遇有幸获得了超能力,或是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脑以及富可敌好几国的钞能力。可我们不能忘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英雄存在的。

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却能以肉体凡胎创造奇迹、拯救生命。

这些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最燃的英雄大片!川航机长刘传健就是这样一位创造了奇迹的英雄,虽然他的传奇经历就发生在一年多以前,但是已经被改编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

2018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刘传健根本来不及拉住他,还好安全带将他拴在了机内。

冷风利如尖刀,这时已不再是形容,而是事实,从下图副驾驶着陆后的上衣和长裤残片我们就可见一斑。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两位驾驶万幸仅受轻伤,一位空乘被重达150斤的餐车砸伤了腰部,但这已是创造了国际飞行史上少有的奇迹。是不是只是听着形容就感觉令人热血沸腾?这样的故事简直就是天然的电影剧本!在《中国机长》最新发布的“紧急呼叫”预告中,便能管中窥豹的了解到影片对于事件的高度还原,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看预告,感受一下这份身临其境的紧张。

预告一放出,无论是在豆瓣还是微博,都是好评如潮,网友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就是“好燃”和“泪目”。

这款预告之所以能将时间的凶险展示的如此淋漓尽致,和它精缩呈现了片中各个角色的多样角度有着不小的关系。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的多是机长的驾驶舱视角,而在影片里,我们能近距离的感受当时飞机上乘客的恐惧与惊慌,以及了解到机组其他成员在事发之时又做了哪些事,从更加丰富的角度呈现了飞机上的惊魂时刻。

影片更是将副驾驶飞出机舱的惊险场景都还原到了我们眼前。

直接的危机场面,加上乘客的惶恐不安,有人痛哭,有人呕吐,有人丧失理性,让观众即便在知道事件会有一个完满结局的情况下,依旧紧张的手心捏把汗。预告中还突出呈现了事发时不断与刘传健联系的民航管制中心管制员的一声声呼叫,李现扮演的管制员一次又一次喊出飞机的编号,却无法得到回应,就如同一个倒计时一般,失联时间越长,状况便越危险,越是让人心里没底。

在现实中,也的确是管制员的快速应变为飞机的安全降落提供了保障,他们要在联系不到刘机长的情况之下,仅凭雷达讯息,清空飞机前往备降机场航道上所有可能经过的航班。角色原型: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员罗天宇(李现饰演)。

光是机场附近的区域就有8架飞机的航线临时变动,在8633着陆前,因为没有办法确认将在哪个跑道降落,机场塔台更是协调清空了所有跑道。整个过程中,管制员对8633的呼叫从未间断,不仅是为了尝试重连,同时也是不停将地面现状和航道情况报给机组人员,哪怕是可能压根没有人能收到。预告中张涵予饰演的刘机长和李现的对话,也完全还原了事发当时的录音,刘机长语气的淡定至极和逻辑清晰,与当时的凶险程度和其他人的惊恐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强大的心脏,刘机长才可以当机立断化解了这场看似无解的危机。张涵予成功诠释出了这种波澜不惊的沉稳与老练,只是看着他的脸就让人有种安心和靠谱的感觉。

预告中其他空中飞机在收到管制员帮忙呼叫的请求后,不同口音的呼叫声音顿时让人心头一暖!

飞机周遭虽然只有一望无际的天空,下面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但这一刻机上的人并非孤立无援!

8633上有尽职尽责的空乘,有临危不乱的机长,地面上也在为迎接降落做着万全准备,空中的伙伴也在一刻不停的尝试通话。

在预告的最后,备降成都机场的地面保障部门,消防、医疗也是全员出动,等待8633的归来。

在这款预告中,我们还能看到《中国机长》对于事件的呈现角度之详尽,甚至还包括了机组成员和机上乘客的家人与朋友,他们就像是此刻我们这些观众,忧心忡忡的密切关注着事态,却也无法帮上什么忙。在事件过去之后,刘传健机长曾被央视邀请参加《开讲啦》节目,主题是“从平凡到非凡”。刘机长在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时表现的异常淡定,就像他是在讲述别人的不凡故事。直到节目尾声,一位小姑娘哽咽着像刘机长表示感谢时,刘机长也一时间湿润了眼眶。这位姑娘事发时正和自己的男友一起坐在8633的机舱中,体验了一把生命的大起大落。

她说虽然自己第一次和刘机长面对面,但除了父母外,刘机长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刘机长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两人激动相拥时,我明白了虽然两人从未谋面,但一起意外让他们拥有了同样不可磨灭的记忆。当刘机长提到重新回到岗位后有什么感受时,他说:“我觉得我的责任更重了,对生命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敬畏生命。”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这辈子都无法亲身经历这样的危机与奇迹,无法体验到当事乘客和刘机长那跌宕的感受,但《中国机长》给了我们身临其境体验这样一次死里逃生的奇迹之旅的可能。这样一部影片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刘机长等奇迹缔造者们为什么能成为英雄。

9月30日,让我们走进影院,在向这些平凡又非凡的英雄致敬同时,也能够跟着《中国机长》一起,重新审视一下生命的分量。

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时,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驾驶舱失压,气温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机长刘传健凭着20年的飞行经验和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飞机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这场堪称“民航史”奇迹的川航备降事件被搬上了银幕,《中国机长》的电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徐展开。

《中国机长》由刘伟强执导、李锦文监制,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领衔主演,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对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备降的真实事件做了还原和改编,9月30日国庆档上映。

一,主流文化价值的呈现。

“主旋律”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0多年,从产生的背景,存在的必然性到的扩大化,主旋律电影的境遇变迁和“中国时代特色”是分不开的。

随后,《战狼2》《红海行动》等一系列的具有广泛号召力的主旋律电影的问世,为观众呈现出了全新的文化景观,影片中浓浓的中国元素,也掀起了观众高涨的爱国情绪。

从丰富题材主题,彰显魅力到抛弃脸谱化的人物形象,代之以真性情的平凡人物,从生活中的真实细节,让观众被一个个活生生的“性情中人”所感动,做自己能够和观众共情的事情,来达到和观众进行对话和深度沟通的目的。

最近的一部《烈火英雄》,让主旋律再次回到了观众视野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消防员英雄,却很少有人能够真实了解到这些人的可敬和可爱,只有通过电影屏幕,才让我们真正地了解到了这些“逆行中”的战士。

《中国机长》也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文化潮流,对5.14川航备降的事件进行了高度的还原,在飞机遭遇极端险情的生死关头,中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的应对措施,不仅确保了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创作了中国乃至世界民航史的奇迹。

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在推动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促进海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正向效能。

二,“中国骄傲三部曲”

206月19日,博纳影业“中国骄傲三部曲”发布会正式召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携手阿里影业等出品方,以及华语影坛顶尖的电影人与制作团队,精心打造了《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三部电影巨制。

《烈火英雄》根据发生在中国大连的7.16事件真实改编,以此致敬中国的消防战士,上映8天斩获了9亿的好成绩,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完美的视听体验,也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有网友称:“消防员家属不容易,希望大家注意消防安全,让消防员战士可以早点回家。”

而作为压轴之作的《中国机长》长达一分钟的预告片,引发了极高的热议。

乘务人员怎样协调和配合机长的决定,安抚慌乱的乘客?

乘客们怎样克服内心的恐惧,配合乘务人员做好应对措施?

影片备受考验的不仅是对大场景的呈现和把控,更重要的是对不同角色的人心理的渲染和细节的拿捏,对此,创作组也是投入了极高的心血和精力。

该片拍摄得到了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支持与协助,在中国民航宣教中心的协调组织下,来自民航系统各单位数百名专业人士参与了电影的创作与拍摄工作,配合影片主创在双流机场、贡嘎机场、江北机场进行史无前例的实地实拍,力求让观众在大银幕中拥有更真实的“飞行体验”。

三,“张涵予+欧豪+杜江”三人铁汉组。

近几年来,张涵予以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的精神为大家奉献了无数经典艺术形象,也奠定了自己的“国民英雄代言人”形象。

在拍摄《智取威虎山》的时候,忍受着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在拍摄《湄公河行动》的时候,他不畏40度暑热,摸爬滚打,坦言自己“被导演折磨掉了一层皮,把一辈子的汗水都流光了”。

此次为了完成《中国机长》的拍摄,张涵予更是拿出了绝对的敬业精神,组在片场配备了高压液态管和高强度风筒,拍摄时会释放最高达10mpa的气压(相当于100公斤压力),最高时能喷出接近于8级大风的风力,张涵予坦言:“每天喝风喝到饱,根本不想吃饭!”

尽管如此,张涵予依然坚定了要把中国机长这个角色塑造到最好的信心,因为:

“刘传健机长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作为演员,我会使出十二分的力量来把这个戏给演好。”

在《烈火英雄》中饰演枫林中队队长徐小斌的欧豪,这次在《中国机长》中,他饰演的副驾驶员徐奕晨被吸出窗外,身体紧贴在飞机外侧承受着强风和低温的重压,体力和意志力也都达到了极限。

除了经受狂风考验之外,他还需要化三个小时的特效妆来让自己更加贴近剧中的角色,右眼几乎完全被特效妆给盖住了,脸部过敏情况越来越严重,长出了很多红色的疹子。

但他却笑着调侃“这样下去不用化妆也可以了。”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四,“中国式”的温暖和高光。

“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轰”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旁边的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人们都称刘传健是“英雄”,是“中国版萨利机长”。

然而,在人们心中,“机长”这个名词离我们略显遥远,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在观众心中,他们身系全机乘客的安危,他们是英雄,是天空中的战士。然而,普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工作到底承受着怎样的危险。

作为5.14川航事件的机长刘传健,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当时的情况:

“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当我们身处和平,宁静的时光掩饰了很多人看不见的黑暗,我们似乎觉得英雄离我们略显遥远。

然而,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却从未停止过:

那些甘于孤寂,攻坚克难的人,

那些缉毒反恐、守卫平安的人,

那些献身国防、戍边卫国的人……。

英雄,从来都没有真正远离。

他们大多平凡,不那么高高在上,不愿被编印在教科书中,

只有在困难的时刻,他们会发挥自己的“中国式温暖”和高光,

用一生的正言正行和“逆行者”的姿态捍卫着身边的人。

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悟_观看中国机长心得感想

6月22日下午,实小全校师生观看了《虎兄虎弟》这部电影。

电影讲述了两头小老虎兄弟在丧失母亲,离开父亲,分别一年多后在格斗场上成为敌人,又互相认出了对方,重新回到森林,找到了父亲,过着父子团聚的生活的故事。

看了《虎兄虎弟》,我心中感触极深。动物间的感情太深了,竟使两个生死对手一下子成了患难兄弟,使它们认出了对方是自己的亲人!以后,我再也不会伤害动物,去破坏它们的家庭了,它们也是有感情的。

我的感触不仅是动物感情,更重要的是生态环保。电影结束时出现这样一句话:目前,老虎已从100000多只减少到7000多只。

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它完完全全地反映了人类对待动物的罪行与罪恶。

亚洲象是温驯善良的庞然大物,可现在,在拥有960万平方千米面积的中国也己所剩无几。尽管大象己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行列,但丛林中,枪声依然频频响起。1994年,一伙非法盗猎组织猎杀了几头亚洲象,打伤了4头,迫使亚洲象群离开了这洒满同类鲜血的地方,迁移出境了,给人们留下了那滴着鲜血的惊叹号。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倡导绿色生活:不使用一次性筷;使用再生纸贺卡、明信片;杜绝猎捕野生动物;不随地乱扔垃圾、吐痰:少使用塑料袋等一切有利于环保的事。

春节档电影《中国女排》观看心得体会,《中国女排》观看心得

在中国众多的体育队伍当中,中国女排以强劲的实力和优异的成绩占据着国人心中重要的地位,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中国女排终于又站上了世界之巅,为了向国人弘扬女排精神,以国家女排队伍发展为原型的电影《中国女排》已经拍摄完毕,并且即将要在今年的大年初一上映,让许多观众都非常期待。

就在排球球迷以及粉丝们翘首以盼,等待电影上映的时候,网上却传出了一条国家女排功勋主帅陈忠和反对电影上映的消息,陈忠和认为,该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不符合他本人,他在电影中的形象变成了丑角,脱离了实际。对此,陈忠和还与陈可辛导演进行了两次沟通,都没有改变结果,如今,陈忠和只能通过向国家体育总局反映情况,希望能够阻止电影上映。

据了解,前国家女排队员赵蕊蕊也为恩师陈忠和鸣不平,听闻陈忠和对《中国女排》里面的陈忠和角色不满以后,赵蕊蕊主动发声,她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动态,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到这起事件,却被网友们一眼看出这是在暗讽他们欺负陈忠和这位人走茶凉的老实人,虽然外界一直在传陈忠和与赵蕊蕊关系不和,可实际上,他们两人之间确实存在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为了不让电影扭曲恩师的形象,赵蕊蕊也非常努力。

陈忠和执掌中国女排整整8年,不仅培养出了女排黄金一代的队员,还带领着中国女排走出迷雾,勇夺奥运冠军。在那时,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处于巅峰状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排球实力能够和中国女排相匹配,成为了国际大赛上的夺冠热门,中国女排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受到了国人的爱戴。

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典奥运会之后,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女排黄金一代队员的伤病逐渐增多,球队的整体实力难免会受到影响,于是,中国女排迎来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成绩不断下滑,陈忠和在那时想要改变现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后就离开了女排主帅的职位,交由郎平带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如今中国女排终于找回了巅峰状态,再次创下辉煌。

观看电影《宠爱》心得体会感悟_《宠爱》电影观看感悟

电影《宠爱》由六段暖心宠物故事组成,其中“永远爱你”中陈伟霆和钟楚曦饰演的新婚燕尔的两人想要亲热,却每次都被钟楚曦的狗狗豪七打断。令人啼笑皆非的捣乱背后,其实是狗狗对钟楚曦忠诚的守护。小编整理了20xx观看电影《宠爱》。

心得体会。

12月22日,电影《宠爱》在北京举办了首映礼,监制徐峥,导演杨子携众主演亮相。

《宠爱》汇集了于和伟、吴磊、张子枫、钟汉良、杨子姗、陈伟霆、钟楚曦、檀健次、阚清子、郭麒麟、李兰迪等11位主演。影片由6个跟宠物有关的故事组成,其中钟汉良和杨子姗饰演一对恋人,在与宠物猪的共处之下领悟到了爱的真谛。钟汉良直言非常喜欢片中自己养的宠物猪:“它是一只肤红貌美的上镜猪,非常讨人喜欢。”

陈伟霆、钟楚曦和狗狗豪七的故事也成为了影片的泪点。据陈伟霆透露,拍摄《宠爱》的第一天就要完成一场哭戏,让他没想到的是,钟楚曦看着刚刚认识的狗狗就能瞬间飙出眼泪,这也让观众更容易被她的情感带动。

郭麒麟在影片中饰演在外打拼的外卖小哥,意外和一只自带导航功能的流浪狗巴顿成为了好朋友。由于分到的故事线主要是和狗狗互动,郭麒麟也被调侃是“孤家寡人”。导演杨子爆料,郭麒麟通过拍摄《宠爱》,已经变成了一名“短跑健将”:“因为每天被狗狗追着跑,我们发现拍到后来,他越跑越快,也比进组的时候瘦了。”

据悉,电影《宠爱》将于12月31日上映,监制徐峥和导演杨子表示,“希望能让大家带着被宠爱的感觉跨过20xx年。”

电影《宠爱》由六段暖心宠物故事组成,其中“永远爱你”中陈伟霆和钟楚曦饰演的新婚燕尔的两人想要亲热,却每次都被钟楚曦的狗狗豪七打断。令人啼笑皆非的捣乱背后,其实是狗狗对钟楚曦忠诚的守护。而豪七病重等着钟楚曦回家的一段,更是戳中大家的泪点,让不少观众看哭了。故事中所阐释的爱纯粹且坚定,与宠爱国际"选择宠爱,承诺一生"品牌精神不谋而合。

爱从来都是双向的,我们爱着宠物的同时,它们也在悄悄爱着我们。虽然生命终有尽头,唯有爱没有终点。宠爱国际动物医院始终秉持着守护毛孩,为毛孩的健康付出一切的使命荣幸地成为了电影《宠爱》的官方合作医疗品牌,针对宠物医院部分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并参与了拍摄。

首映礼现场,宠爱国际动物医院ceo李雪女士在观影后也分享了自己与毛孩的情感历程:“我家老大(爱犭)已经10岁了,前两天也刚刚做了一个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是想象中面临宠物的离开内心是无法接受的,希望我们宠爱国际能够竭尽全力给予毛孩更长久的生命周期。”作为五个宠物的妈妈,也是一名资深的养宠人士,更是宠物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她能深切体会宠物主人对宠物的情感依赖。

电影《宠爱》由6段温暖的故事组成,主要讲述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宠物的陪伴和守护中,收获爱、发现爱,更重新学会爱的故事。影片中,吴磊饰演的击剑少年因疾病意外失明,他的青梅竹马就将自己的狗狗训练成导盲犭帮助他。

首次出演盲人的吴磊坦言压力很大。他告诉记者,前期接到电影《宠爱》剧本时,因没有信心演好这个角色,所以内心有些担心和抗拒。在导演的鼓励下,吴磊最终决定出演,并通过查阅资料、拜访盲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来理解角色。

“因为太入戏,拍摄后留下‘后遗症’,眼睛不知道往哪里看了。”吴磊分享说,导演要求拍一场失明前少年击剑的戏,他还习惯性地进入盲人状态。

导演杨子告诉记者,一开始就选中吴磊饰演该角色,因为他拥有一双好看的眼睛。杨子说,找一位眼睛很好看的演员来出演盲人,是一次具有突破性的尝试。“眼睛好看对于吴磊来说是优势,当我们把这个优势拿掉后,他如何诠释角色,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据杨子介绍,作为电影《宠爱》监制,徐峥在剧本打磨、演员阵容等方面投入很多精力。杨子说,电影《宠爱》在剧本阶段耗时约十个月,“我们主要是希望通过宠物,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串联起来”。

据悉,杨子、吴磊此前曾多次来到重庆。作为重庆女婿,回到“家乡”的杨子十分开心。他说自己很喜欢重庆美食,老麻抄手、小面、火锅里煮脑花是他的最爱。

22日,电影《宠爱》在北京举办了首映礼,监制徐峥,导演杨子携众主演亮相。电影《宠爱》由6段温暖的故事组成,讲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宠物的陪伴和守护中,收获爱、发现爱,更重新学会爱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有感动的地方,中间哭了好几次”,看完片后,“戳泪好哭”成为大家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尤其是陈伟霆鐘楚曦和狗狗豪七的故事,本来以为两人是电影中的甜蜜担当,却意外承包了观众的泪点。豪七临终前,静静望着主人鐘楚曦,最后一次拼尽全力告诉她“我最爱你”的一幕,让不少观众瞬间泪崩。和陈伟霆在医院告别前的不舍,更是让现场抽泣声一片。

于和伟和李兰迪这对别扭父女,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爸爸不用跟女儿小心翼翼,爸爸就是要哄女儿的。”电影中李兰迪的台词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而最后机场于和伟敞开心声,跟李兰迪道歉的画面,也让大家看红了眼眶。

郭麒麟和流浪狗的故事也令人动容,两颗塬本孤独的心遇到彼此,在诺大城市中相互取暖。尤其是最后郭麒麟对狗狗的真情告白,“你相信我,我会永远陪着你的”,戳中了许多孤单年轻人的泪点。

此前预告和海报中,演员间的cp感就让大家印象深刻。看过片后,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不仅甜,更暖暖的。鐘汉良和杨子姗因为一头宠物猪闹出不少矛盾的同居生活,因为爱对方而选择改变自己,让不少情侣观众很是感慨,“像是一本爱的教科书,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的爱就是接受对方的一切。”

另一对cp檀健次和阚清子的暗恋,更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尤其是两人为了跟对方接触,不断制造巧合的小心机,看着对方眼底藏不住爱意的模样,不仅让人看得少女心爆棚,还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中国机长》电影观看心得

20xx年5月14日6时27分,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载有包括机长刘传健在内的9名机组人员和119名乘客。

激烈的爆炸声,外面狂风的呼啸声,还有客舱里乘客的哭喊声,顿时混杂一片,我的心顿时揪起来,当时我心里有一个声音:这是真实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啊,如果当时我在飞机上,会是怎么样一个状态?会恐惧到什么样子?在这条航线上飞行了上百次的机长刘传健,也许他也从未预料到他驾驶的飞机竟然会出事故,即将可能面临一次空难的灭顶之灾,机上128条生命啊,还有什么责任比保护人的生命重大呢?我很敬佩机长的勇敢、智慧、沉着、冷静,正如机长所说的: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这样的机长,不愧是英雄,好样的!

生命当中很多时候只有你即将面临失去的那一时刻,才会懂得珍惜,这样一个普通的早上,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然而和他人却又是千丝万缕的,却又是如此宝贵的,当时发生危险的时候,多少乘客或许内心深处在想,也许这辈子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了,他们该有多伤心,而当飞机安全降落之后,乘客喜极而泣的场面,让我泪流满面,我相信这些经历过生死一劫的乘客,将会更加珍惜他们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们拥有的一切。有一句话说:在生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是啊,还有什么比生命宝贵的呢,这些乘客与机组人员从鬼门关走了一次,人生没有什么经历比这个更宝贵的了!

而这也让我想到自己,我们每个人能活着,不就是一件幸福值得感恩的事情吗?每个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我坐过很多次飞机,但是这次看这部关于民航的电影,却让我看到,当我们可以安全地坐上飞机,从一个地方安全到达另一个地方时,我们要感恩多少在幕后默默工作的人员,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机场里面有这么多不同职责的部门,有地面控制部门,有塔台,有机组人员,特别是机组人员出发前连手表上的时间都要全部仔细检查过,我深深为他们的敬业而敬佩,虽然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例行工作,但是每一步不落下,每一步检查仔细到底,发生危险的时候,乘务长和乘务员一遍遍地安抚慌乱的乘客,这些都彰现了这些人员高尚的职业精神,也即工匠精神,因为生命安全,不容得半点马虎!正如这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我要感恩我拥有的一切,感恩我还平安地活着,感恩我的家人,我的亲人朋友,感恩所有为我做出服务的人员,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敬业与付出,我如今不会活得这么好!不要等到将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醒并吸取教训的就是:为什么机长飞行了上百次的航线没有出问题,单单这次出问题,单单这次飞机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爆裂呢?是不是飞机正式使用之前的检查不到位?这些责任也是要追究的!如果空难是天灾不能怪人,但如果是人的失责导致的呢?则要一究到底,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向创造生命的上天致敬,向保护生命的英雄机组人员致敬,向每一个默默为我付出,关注,鼓励,肯定,鞭策我的普通人致敬!

观看中国机长电影感悟体会

即将于9月30日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9月20日在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的指导与顾问下,顺利地在符合安全规定的流程中举办了万米高空首映礼,出品人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导演刘伟强、监制李锦文,领衔主演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主演雅玫、杨祺如、高戈一同亮相,还有院线经理、媒体等几十名嘉宾出席。活动当天,主创们还聚集在了重庆的人民解放纪念碑前,参与“重庆光荣中国骄傲——电影《中国机长》礼赞楷模致敬英雄特别活动”,向中国民航英雄机组致敬。

作为“中国骄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中国机长》改编自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于冬表示:“今天我们选择在飞机上来做这个空中首映礼,也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我们中国民航人为了我们的平安出行,一直在付出着不懈的努力,他们值得我们电影人用一部好电影来展现他们,宣传他们,让更多人认识他们。谢谢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9月30日都能来影院看《中国机长》。”

9月20日,从北京飞往重庆的四川航空3u8803航班上,电影《中国机长》开创性地举办了万米高空首映礼!首映礼上,张涵予领衔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等主演为乘坐航班所有嘉宾和旅客赠送纪念礼品,随后,张天爱和李沁配合客舱乘务员发餐,两人还准备了川航的特色食品“老干妈”。

航班落地之后,主创一行人还赶到了重庆的人民解放纪念碑前,参与“重庆光荣中国骄傲”向英雄楷模致敬的活动。

电影《中国机长》是博纳影业“中国骄傲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影片根据20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据悉,影片由刘伟强执导、李锦文监制,张涵予(饰刘长健)、欧豪(饰徐奕辰)、杜江(饰梁栋)、袁泉(饰毕男)、张天爱(饰黄佳)、李沁(饰周雅文)领衔主演,雅玫(饰张秋悦)、杨祺如(饰杨慧)、高戈(饰吴言)主演,还有黄志忠、朱亚文、李现、杨颖、陈数、焦俊艳、吴樾、阚清子、余皑磊、小爱、李岷城、冯文娟等友情出演。

今天,《中国机长》上映,我们再次回顾了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这一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和了解机长刘传健28年飞行生涯的心路历程,不由从中感悟到了一些党员干部在基层“生长”的道理,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基层亦课堂,学不可以已。刘传健言道,我们在学校学的很多东西,在平时生活中、工作中用得非常少的,可能不到10%,但在关键时候,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90%就是用来解决这个时候的问题的。我们常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基层干部的状态,每天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来到基层后发现在校园学到的很多知识用之甚少,难免心生白学之感,然后在繁忙的工作中疏于学习,甚至不愿学习。刘传健这段话很好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学习。在基层工作过程中,会不断遇见新的问题,人民群众也会有更新更高更具体的期盼,我们必须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的厚度和宽度,这样才能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候,有底气站得出来,有能力顶得上去,圆满地解决好各种问题。

起点非“终点”,把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凡。刘传健说,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飞行。部分基层年轻干部,在学校是天之骄子,满怀抱负地来到基层,一心想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到了基层,发现并没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激荡和光鲜,反而可能因为不懂方言、缺少经验等原因弄得灰头土脸、满身泥泞,心里难免产生落差,心生委屈,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此时,何不想想杨善洲,专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种树;想想王继才夫妇,30余年专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守岛;想想王有德,40多年,专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治沙。他们平凡吗?他们平凡,也是普通人,然而他们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极致,于是便成就了不凡的一生。所以,作为基层干部,不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也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立足于本职工作,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之热爱,用坚守与执着书写属于我们不凡的一生。

小事并不小,在“小事”中锤炼出“大本领”。在“5·14”事件中,面对当时的极端情况,刘传健能冷静果断地应对,平安将飞机降落。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他言道,飞行不能有半点的含糊,只有一丝不苟地把每一个动作做好,才能保证安全。作为基层干部,我们经常面对人民群众关于田边地角或家庭矛盾的纠纷、鸡鸭鹅猪牛羊的增收或水稻小麦玉米果蔬的增产期盼、产业如何发展如何兴旺的焦虑等各种“小事”,然而这些“小事”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所以我们绝不可敷衍了之、应付了事。“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人的优秀都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们在干各项工作的时候不能仅满足于干了就行了,还要千方百计干得快、干得出彩,在“小事”中锻炼出“大本领”,慢慢便会生出优秀的“惯性”;做好为人民服务这件“大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不能仅满足于解决了就行了,还要想方设法地解决好,解决地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小事”中获得“大认可”,渐渐我们便会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朋友、亲人。

基层是天、是地、是那星辰大海!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当不负时代,不负春光,一起在基层这片丰沃的热土葳蕤“生长”、拔蕊怒放!

近日,根据川航航班备降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在国内火热上映。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飞行期间,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在驾驶舱内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仪器多数失灵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处置突发情况,飞机最终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28人全部平安落地,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中国机长刘传建凭着梦想、坚持与担当,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英雄,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学习的榜样!

“翱翔九天、初心不改”的梦想。对直冲云霄的向往,对穿梭于云间的想象,使刘传建苦练本领,从观察员到副驾驶,再从副驾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机长。梦想的实现需要的是本领的扎实,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枯燥无趣的训练,只有在成为伟大之前无尽漫长的平淡,方能成就梦想,成长成才成为英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复兴同样如此,它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喊喊口号、呐喊助威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党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需要我们时刻坚守梦想、坚持奋斗!

“永不放弃,守护誓言”的坚持。成为“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的刘传健说他仅仅是履行了机长时的宣誓誓词——成绩源于勤勉、责任重于泰山。近万米的高空、副驾驶半个身子被甩在窗外,身体结冰并被狂风和压差撕扯,人体的承受力已经到达极限,刘传建的内心却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证乘客和飞机安全”,最终冷静指挥机组成员,成功降落。中国共产党人亦是如此,始终要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哪怕道阻且长,哪怕被误解、被怀疑,也要“明知不可为而为”,因为那是我们入党宣誓时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舍生护民,九死无悔”的担当。“以生命的名义,保障飞行安全”,这是刘传建的担当,他认为,就像军人保家卫国、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一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必须始终牢记、忠诚践行。“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恰如担当之所在,虽面临生死抉择,亦能慷慨前行。英雄机组对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意识、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坚定不移地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最终确保了航空安全万无一失。我们共产党员更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成为不为一己之名、不为一己之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近日,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9月30日正式上映,对于这部流量大片我一直期待了许久,趁着国庆小长假和家人一起去观看了这部影片,该影片讲述的是机组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机组工作人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选一贤人,则群贤毕至,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应该从《中国机长》看出收获,在干部选拔中要优选“中国机长”式的党员干部。

奇迹源于过硬的技术,优选“本领机长”式的党员干部。在影片《中国机长》中有一个细节,当灾难来临时,驾驶舱前风挡玻璃先是出现裂纹,随后脱落,驾驶舱内瞬间释压、温度骤降、风流极大、仪器失灵、副机长一度被吸出机外,载着119名旅客的航班千钧一发、危机四伏。在紧要关头,机长刘长健临危不乱,在这样的极端险情中,机长依靠精准手动操作实现了安全备降,机上无一名乘客伤亡。看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对的阻力前所未有、遇到的问题前所未有、肩负的重担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有本领的党员干部来努力跨越艰难险阻,续写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好学才能上进,笃行才生本领,组工干部在选拔党员干部时,要优先选拔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知识不足的“饥饿感”的党员干部,要大兴学习实践之风,不断解决前行路上的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问题。

感动来自对使命的坚守,优选“担当机长”式的党员干部。《中国机长》中的毕男,在无法联系到机长,飞机失去压力的那一刻,她通过专业经验判断,迅速采取紧急状况处置措施,不断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戴好氧气面罩。正是机组人员对使命的坚守和对乘客生命安全的负责,才能从惊心动魄到转危为安。看到机组人员在危急时刻的责任担当和对使命的坚守,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大肆收敛财富,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的享受,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作为组工干部要带头担当,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接最烫手的山芋和啃最硬的骨头,带着使命和责任做好干部的选拔工作,把“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的党员干部选拔出来,把不作为、不担当、不为民、组织纪律涣散、政治立场动摇和理想信念缺失的党员干部清除出去,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专注才能铸就辉煌时刻,优选“专注机长”式的党员干部。在《中国机长》中,欧豪饰演徐奕辰这个角色,他在影片中挑战了从影以来最“惨”角色。在危险发生时,因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他饰演的副驾驶徐奕晨被瞬间吸出窗外,除了经受狂风考验之外,欧豪还需要化三个小时的特效妆以贴近角色遇险后受伤的状态,且伤势会随着剧情进展越来越加重,他敬业和专注的表现获得剧组上下称赞。对于我们党员干部何尝不是如此,在把党的政策带入寻常百姓家,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时候,难免会遇到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是埋怨。如果因此就退缩,就不专注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正如孟子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就是告诉我们下棋只是一种小技巧,如果不专心致志地投入,也是学不到的。精通一科,神须专注,组工干部在选人用人时,应优选专注主动深入基层,听民声、访民情、化民怨和解民困的党员干部;要把俯下身子前往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和社区街道同百姓同吃、同坐、同劳动的党员干部选拔出来,让专注为民成为选用干部的硬性指标。

春节档电影《中国女排》观看心得体会,《中国女排》观看心得

大年初一,中国女排大电影即将和观众们见面,关于这部电影,虽然最近大家议论纷纷,关于电影丑化陈忠和的话题不停地被球迷们讨论,但是从电影本身来看,由于邀请的很多都是现役的运动员拍摄,相信这部电影应该还是非常精彩的。其实,女排大电影最近又有好消息,因为又有一位娱乐圈的巨星加盟了这部大电影。

这名娱乐圈的巨星就是备受年轻人喜欢的流量小编易烊千玺,易烊千玺会为中国女排的这一部大电影演唱推广曲。关于易烊千玺,相信球迷们不会陌生,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拥有很多的歌迷和粉丝,由他来演唱推广曲,相信这会一定程度增加中国女排大电影的热度。

看到易烊千玺演唱女排大电影推广曲,大家肯定会想到前段时间朱婷观看电影少年的你,以及同易烊千玺的合照,看来朱婷当时太有预见性了,没想到和朱婷合照后不久,易烊千玺也参与到了女排大电影之中,只能说他和朱婷真的非常有缘分,能够由易烊千玺来演唱推广曲,我们不用担心这首歌会不火。

在女排大电影中,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是影片中的重要角人物,女排队长朱婷则在电影中扮演了自己。虽然朱婷在赛场上威风八面,但是作为演员,球迷们并没有见过她的演技,大家非常期待朱婷的银幕首秀,希望她能够将一个更好的自己展现在球迷们面前。

当然,球民们除了关注朱婷的演技以外,也会用心去倾听由易烊千玺演唱的女排推广歌曲,相信这首歌一定能够将中国女排的精神完美展现出来,作为娱乐圈中唱功非常不错的流量小编,我们不用担心易烊千玺的演唱技巧,相信他演绎的这首歌曲一定可以爆红。

虽然女排大电影还没有同球迷们见面,但是这部电影已经提前火了起来,网络上关于电影的负面消息不会影响球迷们对这部电影的期待,相信这部大电影一定会带来不一样的中国女排,让我们期待这部电影的上映吧,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观看中国机长电影感悟体会

说到情节,本片紧凑到从平缓的飞行到事故发生直至最后降落基本都没有空闲。(我为了得瑟看首映礼发了条朋友圈,整部电影只有两次低头看手机刷评论可见一斑)。

因为知道整个事件经过,可能高潮部分我没有太揪着心。我左手边的朋友不是民航业内人士,我留意到她一直双手紧握捂在眼前,差点以为是在看惊悚片一样一直揪着心那种。

本片一开始有不少轻松俏皮甚至搞笑的镜头,我其实是特别喜欢的。一部反映英雄机长的电影并不是要所有人都严肃的,我们的民航人也不是一脸严肃的工作,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才是正常的。这一点上《中国机长》没有一味的讲究主旋律而把这些人情因素抛开,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展现开场,即是对后面高潮的铺垫,又是良好展现民航人活泼形象的一方面。我相信大家也不是只为了来看一场史诗式般营救场面来影院的。

起飞前是欢快活泼的,起飞之后没有太多冗长的情节马上就进入正题:风挡破裂了。随后就是一系列的紧张的情节,揪心紧张。没多久我就第一次被感动了,乘务长在问5号位乘务员的时候,她被餐车撞到一直没有回音,直至她躺在地板上举起大拇指回复的那一刻真的很感动,这也是很真实的情况。飞机上的乘客包括飞行员大部分时候都是坐在座位上,系上安全带的话也是最标准的状态,而乘务员需要站着给每位乘客服务的。所以原则上说,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最危险的是乘务员。飞机颠簸有可能最先被甩出去的就是乘务员。

1988年4月28日,夏威夷的阿罗哈243号航班执行的波音737-200飞机起飞后客舱顶部破裂一个大洞,56岁的乘务员科莱博·蓝星(clarabellelansing)当时就被吸出舱外,她也是当时事故唯一的遇难者。《中国机长》中除副驾驶因为风挡玻璃破裂这种极罕见的情况被吸出驾驶舱身处险境之外,乘务员就是当时第二危险的岗位了,因而影片中也给了相当多的镜头在乘务员身上。

所以很多场合面对很多人对于乘务员职业的不理解,我都会跟他们说,乘务员真正的职责不是在飞机上替乘客端茶倒水送餐,他(她)们每飞行一段时间都要经过严格的复训和考试,因为他(她)们是在关键时刻救你命的人。飞机迫降是他(她)们指导乘客做防冲击姿势,降落后是他(她)率先打开舱门组织撤离,国航前段时间因为假火警备降俄罗斯阿纳德尔机场,全体乘务员都是最后撤离飞机的,有的甚至还为乘客带着毛毯御寒。

《中国机长》其实不仅仅反映了机长的优秀,把乘务员面对乘客的镜头都表现的很到位。坐我右边的资深乘务长也是在乘务员的那段看哭了。其中有一个乘客离开座位跑出来质疑时乘务长毕男一改服务的和颜悦色严厉的制止他时,也真实的反映了乘务员在紧急时刻作为客舱安全员和指挥员的角色。我旁边的乘务长说其实突发情况下,乘客远比电影中难以安抚,乘务员嗓子都喊哑了也很难让整个客舱的乘客稳定住情绪。

因而我觉得这也是这部电影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的原因。正如电影所说,机组人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乘客在应急情况下必须听从他们的指挥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危机的方法。

情节上的唯一的遗憾,我认为就是对机长刻画的很少。片名叫《中国机长》,而且事故原型的刘传健机长也是真正的英雄,将一架风挡破裂的飞机从高高原飞回来挽救了119名旅客的生命,尤其是驾驶半个驾驶舱仪器失灵的飞机靠准确的判断和丰富的经验目视飞回来,整个过程冷静果断。这份伟大要通过简单的画面其实是很难刻画的。我举一个相同的例子吧,《空中浩劫》第二季第一集讲述与川航此次事故非常近似的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中,机长被吸出窗外,副驾驶驾机返航。事后他们做了一个测试,将8名飞行学员安排在减压舱做模拟当时环境的测试。其中两名学员模拟客舱在当时高度失压之后缺氧的情况下的反应,两名学员马上出现反应迟钝甚至接近昏迷的状态,要知道那还是静止的减压舱的测试。刘传健机长同时还要面对的是是八九百公里/小时的高速冲击,而且是在9800米的高度!

回来的路上我和几位朋友也都在讨论这个遗憾之处,后来我们作为泛民航人士,并没有想到一个能以这种事后对比的例子之外的方法在电影里反映出刘传健机长经历的环境有多恶劣以及他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驾机备降有多艰难。是的,真实情况远比电影来的更惊险。

因而我能理解为什么用了更多的戏份去刻画客舱乘务员和乘客的反应,可能是电影想从旅客的侧面来烘托出惊险的气氛吧。因为要拍机长的专业和沉着应对是很难用电影语言实现的。《萨利机长》是在电影末尾用事故调查组请其他飞行员模拟现场事故返航纽约而失败告终,才对比出萨利机长的处置有多正确,这是一个很高明的方式。而《中国机长》电影采用的是顺序拍法,要在平铺直叙的过程中用电影镜头反映出刘传健机长的沉着冷静专业精准的应对,太难了!后来我跟乘务长开玩笑说,这部电影从戏份上应该叫《中国机组》。

《中国女排》电影观看评价,《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

她们,一群可爱的中国姑娘,曾经书写过一段传奇,她们让赛场沸腾,让中国沸腾。这群可爱的姑娘便是中国女排。从1981年至1896年,中国女排曾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上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中国女排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球队。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最后一场比赛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女排的对手是东道主日本队,中国队只需赢两局便可拿到冠军。中国女排凭借高超的球技、默契的配合轻松地拿下了前两局。姑娘们激动地抱在了一起,提前欢庆由她们拿下的这中国三大球的首个世界冠军。此时,金牌已经到手,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三局。前所未有的激动让女排姑娘们个个兴奋过头,赛场上的她们竟然连输两局。最后一局,比分咬到了14:15,中国女排仍然落后一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教练袁伟民喊了暂停,他深知,冠军虽然已经拿下,但是如果最后的这场比赛以失利告终,中国女排站在领奖台上并不能完美谢幕。他紧紧盯着围聚在身旁的每一个女排队员,沉默不语,气氛格外紧张。突然,他大吼道:“不获全胜,我们算什么世界冠军,我们可不要往自己的脸上抹黑啊,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教练的话让队员们瞬间清醒。再次上场后,凭借郎平的重扣和周晓兰的拦网,中国队连得两分,上演了大逆转,总比分3:2,姑娘们将金牌完美地揽入怀中。此时此刻,守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的中国人民更是热血沸腾,大家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女排姑娘们带着为国争光的信念,带着这股爱国的力量,刻苦训练,奋力拼搏,一次次站在世界女排的冠军领奖台,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热血一次次沸腾。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诠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至今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奋勇前进。我想,淑女的品质,不一定仅仅是在举手投足之间的大小姐风范,而是一定要有一颗爱国的心,一颗有着责任的心,像中国女排一样,奋发图强,勇敢拼搏。

提起中国女排,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在世界排球史上,能够取得“三连冠”已是寥寥无几,而中国女排却取得了“五连冠”,创造了奇迹,在世界排球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是什么令中国女排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当我细细阅读了《迎奥运,促和谐》读本后,我被女排精神深深震撼。

每天练球就是七八个小时,每堂课扣球要重扣300多次,翻滚400~500多次。这是女排姑娘集训期间每日的必修课。因为她们懂得:“苦是一副灵丹妙药,她们要强大起来,就得每日吃这副药。”正是这种一丝不苟,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终于开出了“五连冠”的胜利之花。

谁也无法忘记20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勇夺金牌的惊心动魄场面。是什么使中国女排一次次的生死逆转,一次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自救?是女排精神,是大家能够团结协作的忘我拼搏精神。

好一个团结协作、忘我拼搏的女排精神!它不仅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是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我清楚地记得,20年冬天,中国南方遭到了一场百年未遇的大风雪。在和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不屈不饶、顽强拼搏、英勇奋战:在天寒地冻中,铲除冰雪;站台广场上维护治安;危难之时,紧急救援;徙步踏雪,运送救灾物质;攀爬电线杆,抢修电路;奔走冰雪路段,疏散交通……一支支突击队,一群群志愿者,一个个紧张的工作身影,一张张劳累、疲倦的笑脸。正是由于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困难中大家团结在一起,能够忘我,抛开自己的一切。我们终于战胜了雨雪冰冻这个恶魔。它再一次告诉人们:团结协作、忘我拼搏,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看看中国女排,再想想自己,我真是羞愧万分!在困难面前,我常常选择退缩逃避。班级没获得流动红旗,就互相指责、埋怨。身为班长的我,不是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而是寻找理由,推卸责任……这样的态度怎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怎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向着宏伟目标团结协作,忘我拼搏,共创一个辉煌美好的明天!

里约奥运会进行了女排决赛,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塞尔维亚队夺得银牌。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三次夺得奥运金牌。

当最后时刻替补上场委以重任的张常宁,成功的发球过网后急坠破坏了对手的一传,惠若琪的探头给塞尔维亚人致命一击之时,如你,如我,如电视机前13亿中国人,都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咆哮,人说看中国女排需要一颗大心脏,坚持着看完里约奥运决赛,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紧张,更多的是热泪盈眶!

当伦敦奥运中国女排2-3被日本挡在四强之外时,那时的女排跌入谷底,我们以为还要等待下一个20年。

幸好,我们有郎平,这个30年中国人永远兴奋的女排图腾!她上任后,给中国女排带来了全新一代的“朱袁张”组合,你能想象一支在伦敦仅仅进入八强的球队,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站上世界之巅吗?20年世界杯夺冠——这竟然和郎平此前给出的时间表完全重合,在她连续发掘了朱婷、袁心玥和张常宁、龚翔宇之后,给出了这支女排出成绩的时间表就是20年!

真的,除了这个团队,没有别的任何一支球队能够配得上“精神”二字——请记住,她们的名字叫中国女排,她们30多年来激励国人的叫“女排精神”。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在这个网络化、娱乐化充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女排精神的归来。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是目标太难,而是你还不够努力!加油,每一天!

女排精神常在,共筑泰山不屈斗志!

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电影观看评价,《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

目前,中国女排正在漳州集训,这是女排第46次回到“娘家”漳州参加封闭集训,目标是打好今年一系列国际比赛,尤其是东京奥运会预选赛和世界杯。漳州不仅是中国女排最早的训练基地,更是孕育出“五连冠”队伍的摇篮,一支支队伍在早已有些破旧的训练馆里洒下青春汗水,奋力成长,让它成为“初心”所在。因而《中国女排》选择在漳州开启自己的征程,与国家队共同出发,竭力打造属于所有国人的女排故事。影片将在明年春节上映,并以这部电影为美好祝愿,为中国女排的东京奥运征战加油鼓劲。

陈可辛及前中国女排主帅陈忠和一起再度走访了漳州训练基地。陈忠和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女排腾飞馆相关情况,而且带领记者参观了位于腾飞馆一层的女排纪念馆,陈忠和和基地领导介绍了相关历史故事。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仿佛都讲述着当年中国女排艰难起步的故事,它们穿越时空,再度来到我们面前。

随后,记者来到女排训练馆4楼训练场地,与中国女排主帅郎平及队员见面。郎平介绍了女排的训练情况,并和陈可辛沟通了电影内容。

陈可辛说:“我看中国女排的时候是1978年曼谷亚运会,我正在上高一,在现场看了中国女排比赛,看到她们如此热血,记忆犹新。今天,我愿意接下《中国女排》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也是为了传承‘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非要每一场球都取得胜利,而是哪怕无法取胜也会一拼到底。那么多年以来,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再到郎平,每一次拼搏都十分不易,我有责任记录这段历史。”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