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读后感(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0 13:42:48 作者:XY字客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名人读者的读后感,他们的感悟和体会或许能够对大家产生一些启迪和借鉴。

散文读后感

历代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字风格描写过泰山,赞誉过泰山,为此也曾留下过无数流传千古的佳句名作。

梦林《冬季的泰山》这篇散文是以冬季来描写泰山,感受泰山的,读后感觉非常清新、流畅、大气,有情的感触,有景的描写,真是触景生情,令人难以忘怀。梦林无论对山的描写(怪石嶙峋,丛林森森的群峰,象一把把锋利的宝剑,高耸入云,直刺蓝天……),对景的描写(那满山遍野的苍松翠柏和缭绕不尽的青云薄雾,更增加了泰山的秀美。俯瞰泰山的风采,只见群峰低首,白雪皑皑,松枝叠翠,逶迤连绵。我面前云缭雾绕,飘飘渺渺,清幽静谧,蔚然壮观……)以及引用名人佳句(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天门夜上宾日出,万里江波半天赤”……)还有抒发自己的`情怀(我轻抚唐摩崖,极目远望,眼前烟景迷离,远山如黛,松涛荡漾,好一幅“北风催叶折枝,寒冰挂山涧”的山水画啊!我站在泰山之巅,迎望着日出的方位,凭眺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禁感慨万端……)都恰到好处把冬季泰山描写的尽善尽美,而且还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赞誉。

因此文章既大气、恢宏、又细腻感人,犹如一幅气贯长虹的山水画卷,不逊于名家之笔,值得借鉴品味。

散文读后感

林语堂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写的散文包含着许多哲理。

就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林语堂散文集》。

书里许多文章中的精辟话语使我受益匪浅。

令我最难忘的还是《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一文。

《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认为人类的快乐是享受。

人的一生就是给自己制造最大的快乐。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林语堂不愧是语言大师,一语惊醒梦中人。

人的一生,无论是干什么,都是为了追求快乐。

我认为快乐分为两种:一是享受,二是工作。

享受中的快乐是很普遍的,它能给人轻松,使人避开烦恼,比如坐在草坪上野餐、睡觉等等。

工作中的快乐只有少数人才拥有,他们一般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成功地把生活与快乐结合在一起。

比如画家,他们不象大多数人一样把工作看成是一种累赘。

他们的作品既可以为他们创造画画的乐趣,又可以带来不菲的经济利益。

这种职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们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

但只有“苦尽”才能“甘来”,只有付出了才能有所回报。

光阴似箭,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只有好好把握住时间,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朋友,“一寸光阴一寸金”,请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人生的基础,将来你才会收获更大的快乐!

散文读后感

夜深人静,我却有些浮躁不安。

在台灯的指引下,我不耐烦地拿起枕边那本淡黄色的书一一《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这封面就把我的“心”牵了过去一一潇洒的“林清玄”三个大字显赫地印在纷纷扬扬飘落的蒲公英上,颇有一种芳芬之感。“林清玄大概是个温柔的女子吧!”我想着,便翻开了书。“天啊!‘她’竟是一个修行过的男人!”我惊叹着看了他的简介。

我皱着眉,摇了摇头。

无情之人背弃有情之人?

每每读到林清玄的散文,总觉得他恬淡自然的散文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并且透着几丝禅味,小故事大道理也是他散文中必备的风格。

读着林清玄的散文,就好似在听一位禅师的谆谆教导,在安抚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灵??

散文读后感

上海,这座在几十年前就早已以繁华享誉全国的大都市拥有着一种光怪陆离的神秘气息,在这里的人,都被一种名唤做“欲望”的力量所驱使着,极力地追求著名与利。也正因为它这种纸醉金迷的朦胧美,才孕育出了张爱玲这样一位下笔浓墨重彩的作家,这里五光十色霓虹灯下的生活就是她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在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却有这样一位作家用他灵动优美的文字奏响了一曲闹市之中的天籁。他,就是赵丽宏。

他确实是在上海长大的,这一点不容否认,而他的文字却像一泓深山中的清泉,平淡而隽永。他极力追求美的感受却不矫揉造作,与张爱玲的浓墨重彩相比又是另一种平淡的美。

童年时期的赵丽宏经常在家门外的一条河流中凫水嬉戏。每当他从水中探出头来时就会望见对面城楼上所雕刻的石像。灰蒙蒙的石像给了幼小的他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连他自己也说不出来那是怎样的一种触动,只觉得那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的石像所带给他的一种莫名的威严的感受便是所谓的“艺术”了。艺术的种子也在这时播种在了这个幼小孩子的心田里,日后竟出人意料地长成了一棵参天巨树。童年时期的赵丽宏其实与我们并无两样,他亦和我们一样喜欢幻想。他总是喜欢在夜阑人静之时望着头上的天花板,将上面红红绿绿千奇百怪的菌落想象成各种稀奇古怪的形象,这或许也是他日后能写出许多有趣的童话和小说的原因之一吧。

也许是厌倦了上海的繁华与喧嚣,赵丽宏之后便开始四处旅行,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游览了无数的醉人美景,也写下了许多清新脱俗的文字。跟随着他的文字,我赏阅了黄山在风景区之外的动人美景,也为他与那只本要杀掉做成晚餐的小狗的故事而泫然……我仍是不敢相信这些追求自然与本真的作品竟是出自一位上海人之手。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做作的雕饰,文章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一般。

散文读后感

这几天晚上睡觉前一直在读白落梅的散文集《林徽因传》,那清丽的文字就向甘甜的泉水,令人耳目一新,久久不能忘怀。对里面的观点也深深认同。

人总是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行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惊心度日。既是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许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

生活中,我们时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许多貌美如花的女子为何会选择一个平淡无奇的男子。但这个男子一定有某个方面将她打动,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长处。许多时候是我们一相情愿在感叹,而别人其实很满足、很幸福。

诗情画意只能偶尔地点缀日子,并不能当做生活的全部。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实的烟火幸福,琴棋书画诗酒花只可以怡情养性。

走过那段多梦的青春岁月,我们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思想也更加理性。爱也不再轻浮,而是稳重深沉。爱一个人,未必要拥有,只要知道她在,知道她好,就足矣。

散文读后感

《垂钓》是《余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余秋雨夫妇在海参威的见闻,情节十分简单。一胖一瘦的两个垂钓老人,因为个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次下钩不到半分钟他就起竿,次次都会挂着六条小鱼,他忙忙碌碌地不断下钩、起钩,从来没有落空,落日余晖的时候,总是快乐地满载而归;瘦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钓钩只有一个,而且硕大无比,即使没有大鱼上钩,他都倔强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苍茫了,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

两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胖老人归去的时候已是盆满钵满,快乐的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虽然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北,但他毕竟鱼桶空空,一个人在暮色渐浓的大海边寂寞地等待,孤独地守候!

余秋雨在散文中说道“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类”。的确,人类在演绎故事的时候,皆因为不同的人生观而丰富了结局,让旁观者更觉意味无穷。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不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那种孤单寂寞的对峙并不能显示崇高,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发现自己,脚踏实地的面对和解决,才会象胖老人一样,面对人生自如地下钩、起钩,而且次次都是满载而归,撞开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乐之门!

读着《余秋雨散文》,就如同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书。书里更有人间百态,有爱恨情仇让人们去品味,去欣赏,从中获得心灵的升华。

初次接触他的文章,是语文课本上那一篇《信客》。读毕,平淡的语调,朴实的语言却描绘得如此生动,令我不经心生敬佩。专业点说,就是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余秋雨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我欣赏《苏东坡突围》。正如苏辙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谏臣有了嫉妒的目标。然后苏轼就被你一拳我一脚的批判,甚至贬损。八百多年前苏东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尘封于历史之中,然而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对曾经攻击过苏东坡先生的人经行强烈的反驳。用词之尖刻,情绪之激昂,在文字之中尽显铺张。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个性、乐观豁达的气质,都是我们对这位大才子苏东坡的认识。

几百年来,其诗词文赋吟诵不绝,相传至今。我欣赏苏东坡先生桀傲不驯的个性,乐观向上的情感,却每每心痛其人生频频遭遇的坎坷。苏东坡是中华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伟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正是促进他成为伟人的原因。这些,在《苏东坡突围》中详细又透彻的体现了出来。

余秋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结合。将历史写的活灵活现,把文化述的铿锵有力,引起我们反思。正如专家们所评价的,“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这,就是余秋雨。这,就是《余秋雨散文》。

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曾说:“余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为他在自然景观面前,将激情的抒发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结合了起来。”读《文化苦旅》,读《山居笔记》,我们都会鲜明地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艺术个性,即以自然景观为核心意象,使激情与智性相互渗透,把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文化景观的阐释统一起来,《都江堰》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

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开篇就奠定了一种厚此薄彼、褒贬分明的情感基调:“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我以为”“最激动人心”“不是……而是……”这些字眼,将作者的理性判断镀上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它统领下文对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观(水)和文化景观(李冰之于水利建设的杰出贡献)等的描述与议论。

激情的抒发需要具体形象的铺垫,否则感情势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画角度多变,生动空灵。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正面描写,或从听觉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以极度夸张的比喻摹拟江水惊心动魄的声响;或从视觉角度摄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叠叠或合聚飞奔或分流直窜的动态镜像,突出其规整中的强悍的精神,展示它“壮丽的驯顺”的个性。

侧面烘托,有欲扬先抑,如写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为主的偏见、懒懒的心绪、散散的脚步,来反衬之后亲睹真容的震惊与叹服;有对比映衬,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与江水的“精神焕发”相比照,突出江水“踊跃喧嚣”的气韵。这些自然景观形象的描绘,饱含钦敬欣羡之情,为下文文化景观的智性反思张本。这些感性的丽句里潜藏着作者对都江堰内蕴的精神风度之历史价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体形象的承载,否则思考势必单调枯燥。文章在从声、形、神韵等多侧面写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观的壮美之后,接着将视线聚焦于“李冰”这一形象及其历史文化的内涵上。作者对李冰形象的刻画是粗线条的,主要用夹叙夹议的手法,纵横今古,浪漫飘逸,充满诗情。

作者先是遗貌取神,“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以类似速写的笔法,寥寥数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后叠加上“画外音”:“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再点缀以妙语连珠的议论,展开与人文景观的对话。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这些潇洒出尘的智性判断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内涵纵深挖掘出来,坦呈在读者面前。这些智性的睿语中奔涌着作者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资源的敬重与热爱之情。

智性的沉思,不仅要借助于思接千载、心骛八极的想像,更须有纵横捭阖的联想,从而让议论的锋芒更犀利。本文第三部分,在阐释李冰的治水韬略时,作者顺水推舟的点到:“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这是借题发挥的神来之笔,换句话讲,这才是都江堰这一人文景观的核心隐喻,它与长城所象征的“保守、僵硬、封闭”形成一种潜在的对照。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因少总多的选材与立意的运思方式,是秋雨文化谋篇布局的常规。本文着重从都江堰这一人文景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层面来抒情议论的,因景及人,因人及事,因事及理,如抽茧剥丝,将其精神个性、文化人格、政治理想的追求跃然于纸上,感性与理性交融,谱写了一曲浩浩荡荡的激情与智性的二重奏。

散文读后感

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

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

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被那百年烟波水气湿了一身。张晓风喜欢读古书,将它们视为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她这样写自己读《尔雅》:世界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我读她,亦如此。

散文读后感

至此我将海伦的故事作了简述,因为我更多地关注她走上社会前的生活,以至于我并没有把她的一生完全叙述下来。在我的眼里,她的生活竟是那么充实,尤其是当她叙述到自己那些划船、狩猎的时光的时候,我甚至于忘记了她是一个失去视力与听力的人,只是在一些细微的字眼里,才会发觉她是用敏锐的触觉和感知来接受大自然的恩惠的……在她叙述他的学生时代的文字里,我简直不敢相信,她是以怎么样的毅力和努力去获得那些常人辛苦得到的知识,仅仅是以触觉感知那些文字,令我难以想象那是何等的艰难……“当我向一个从树林中散步回来的朋友询问她的见闻的时候,她却告诉我“没什么特别的。”我简直难以想象,我可以想到各种有趣的事物:各种各样的树,花,温暖的阳光还有溪流……如果我能够看见,将会有多少美丽的事物展现在我面前,而看得到的人,却什么也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视力仅被当作一种便利而不是丰富生活的工具,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

散文读后感

寒假,我正觉得无聊,就拿起了一本冰心散文《寄小读者》来读。读着读着,我感到十分感动。冰心的母亲逝世,今天整整了,年年日日,她不敢任自己哀情的奔放。今天却要凭着“冷”与“静”,来细细的忆念她至爱的母亲。

嗯,母爱确实很伟大,不能为了一两件小事而与母亲争执;不能忘恩负义;更不能去惹母亲,去做不该做的事,要明白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母爱犹如一片天空,母爱犹如一个“避风港”,让我们向冰心奶奶学习,珍惜母爱,回报母爱,赞美母爱!

散文读后感

我热爱书籍,因为读书仿佛是与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从中获益匪浅。我仰慕名人严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阅读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动,贯穿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细胞,在我的血液中遨游。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迷恋,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周国平。在他的世界里,我深深沉迷。

周国平的散文极为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命运仿佛对他不公。他女儿出生不久,刚开始牙牙学语,便夭折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遗憾、自己对女儿的爱与祝福,他写成了一部回忆录。我们可以想想,当周国平面对病床上只会喊“疼”的女儿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心非木石岂无感”,一般人已经临近崩溃了,何况是心理如此细腻的他。他内心深处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他内心将会承受多大的打击?不知有没有资格,我想说:“我懂”。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许多的道理与哲理,他有许多作品都劝勉大家人生要有执着的精神。他说悲观只是一时的,人生总要执着。执着会拯救悲观,执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能否有机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生命需要执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执着。执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说悲观主义是一条错误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虚无的,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乐趣。但是他也说,并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也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当时,我还不懂。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话,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人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便会产生悲观,悲观的心理产生愈多,就愈不能执着。这怎么办呢?他说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让他去执着,不顾一切;另一个则现实,让现实去生活,让执着去追求,超脱一切,变得忘我。

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国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散文读后感

在暑假中,我读了《朱自清散文》,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视窗。我沉醉于其中,朱自清用他唯美的笔调描绘出了一个完美的意境,不论是美景还是一切生灵,在他笔下,都显得格外生动。

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就是《匆匆》中所提到的,朱自清用对比的方式来突出了岁月流逝之快,不错,世间万物虽有毁灭的一天,但总会有重生的时候,而我们人,在这世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不能重来,岁月又何尝可以倒流呢?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但在指尖流过的岁月,谁又会在意呢?所以,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就会加倍地珍惜仅剩的时间,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一句真理名言,在朱自清的笔下,就更衬托出了它的价值。

朱自清的文字不仅包含深刻的道理,而且还十分优美,他对景物的描写可谓是淋漓尽致,仿佛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了。

散文读后感

他是一位乐观,爱好生活的美食家,作家——汪曾祺。他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美食的经验全都倾注在了笔尖上,写在了我读过的这本书上。

在他的家乡,高邮,承载了他对美食的最初看法。在我读完“端午的鸭蛋”的那段后,想着那蛋壳泛着淡青色;入口如嚼石灰;蛋白柔嫩,蛋黄如朱砂般的鸭蛋,我拿着书就让我妈妈买一些高邮的鸭蛋。当我尝了几口后,果真如此!后来几天,我学着汪曾祺去探索美食的世界。慢慢的,我便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吃完小龙虾后要把指头上的油嗦掉,或者是吃大棒骨的时候一定要把骨髓吸出来。就算看似可笑,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美食的趣味。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篇章还是“跑报警”,这一段写的是他在上学时躲避日军轰炸的场景。文中说到,跑报警的时候,人们都是往水渠里跑,但是汪曾祺却每次都往松林里跑,因为那里有买松子的。虽然面临着日军残忍的轰炸,但是汪曾祺却能闲逸地磕着松子,去乐观的面对。虽说幽默,但这绝对是常人少有的。

汪曾祺时常在文章中把美食与家乡连接到一起。在《咸菜慈姑汤》中,从小时候厌恶慈姑,到因为久违了家乡的感觉而开始对慈姑有了感情,这些事情其实都说出了汪曾祺思乡的心情。

这位幽默,乐观的老作家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去征服了我们的心,但那些句子又仿佛充满了色彩,流光四溢。这些色彩,便是他对生活的看法。

散文读后感

读林清玄,每一次都好像从城市瞬间落到了田园,满眼的自在,惬意。

可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张摇椅,一点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

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大燥间,街头巷尾便都是议论。

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却是长久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

亲情与乡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题。

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都是一句宝贝不怕,却流露出天下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和关心。

就是那么一句话,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句话更简短粗略,但却实实在在。

我们的眼睛就是要像这样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点点滴滴。

而这些被我们忽略的,都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们心灵最真实的悸动。

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在这些尚在的时间里,也许我们应该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意,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我的老师作文500字)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我其实是没有太多的留恋和感慨的,毕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机会体会到思乡的离愁别绪。

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我忽然就觉得,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意义的多。

作者说,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因为那里面承载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

这是很实在的话,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

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

不知道听谁说过:生命最有趣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

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也许是有流水的声音,也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

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

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

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

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

读秋雨的书,如同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加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风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轻的,却又是迟暮的。

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

所以他的人生是美丽的。

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

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

他追寻的心是沧桑的,他对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尽全力保护但却无力回天的王道士。

历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运也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

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很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他的思牵千载,行云流水的记录,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是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着作,如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

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却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大为浮浅,甚至落入俗套,而今下定决心来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

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是最重要的。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

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简单叙述至此,最后一余秋雨的一句话来结尾。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散文读后感

丢失行李的画家,热心帮忙的女主人公,邂逅之后的巧合,爱情故事的分享,初读依偎时我眼中依偎显得无比卑微,酷似韩剧经典桥段的故事情节,平淡无奇的故事“波折”,如果在文章结局出现男主人公患病辞世,又或者女主人公车祸失忆,那依偎便真的成了一本“韩剧”小说。

“也许,我就是你眼前的藤乡,你就是我眼前的藤乡,我们是彼此的藤乡。”直到细细品味完这句话之后,才对依偎这本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单从行文来看,依偎虽具独家特色却也称不上经典之作,以栾小天和安芬相遇、相知、相爱为明线,以栾小天和安芬互相倾诉各自的生活遭遇为暗线,巧妙的形成了三个对比,男女主人公各自青春期的爱情观和经历风雨后的爱情观的对比,男女主人公之间不同的爱情观对比,可以说文章的看点就在于这些对比点。

依偎之所以能给人以灵魂的感触,不仅仅是因为行文,更在于其在略显夸张的情节中巧妙融入了人生对爱的不同认知。不论是男主人公还是女主人公,都可以算的上是个有故事的人,在两者的故事背后是那缠绵悱恻的爱情,背负故事的人总是生活在压抑之中,直到遇到另一个背负故事的人。

那一句“也许,我就是你眼前的.藤乡,你就是我眼前的藤乡,我们是彼此的藤乡。”不仅道出了大多数人心中对真挚爱情的呐喊,更传述了普通人的普通爱拥有着的至上魔力。

生活中的我们充满太多忧虑,太多烦恼,即使幸运的遇到相知的人,也不过是小小暧昧一番,却始终缺少相互依偎的勇气。一本依偎,一句台词,也许改变不了所有人的命运,但足以成全不少有情人。

散文读后感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这说明,吃东西和喜欢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古往今来,关于描写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独喜汪曾祺先生的风格。究其根本,在于其文字中充满了对这世界的赞美与感激,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

在《故乡的食物》里,作者重点写了一样平常不过的食品—炒米。文章一开头,作者引用了《板桥家书》中的一段话:“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此句一出,顿时让人觉得很亲切!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温暖着彼此的身体与心灵!

在《野鸭、鹌鹑、斑鸠、鵽》里面,作者描绘了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场景:“忽然,砰,——枪声一响,斑鸠应声而落。猎人走过去,拾起斑鸠,看了看,装在猎袋里。他的眼睛很黑,很冷”。短短数十字,充满了对弱者的悲悯,对鲜活生命消逝的愤懑与无奈,只有心中有大爱,才能流露出如此恳切的情怀!

《豆汁儿》描写的则是北京城底层人民鲜活的生活画面:“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最有趣的一段在结尾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5分钱。“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寥寥数语,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顿时让人感到这世界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可爱,如此的让人留恋!

在《端午的鸭蛋》里,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骄傲,甚至带一点狡黠的童趣:“我的家乡是水乡,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字里行间,若有若无地透着一点淡淡的乡愁,宛如茉莉清茶的芬芳,淡淡地弥漫在空气里。

在《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以及《栗子》里,除了谈吃,还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剥蚬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蚬子壳。有一年修运河堤,按工程规定,有一段堤面应铺碎石,包工的贪污了款子,在堤面铺了一层蚬子壳。前来检收的委员,坐在汽车里,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还抽着雪茄烟,连说:很好!很好!”还有这一段:“河北的山区缺粮食,山里多栗树,乡民以栗子代粮。栗子当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当粮食吃恐怕胃里不大好受。”这两段文字,疏放中透出凝重,为国忧思之情,为民慨叹之感,跃然纸上,将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作者自称)”的心灵,抒发的淋漓尽致!

相对于西式快餐的标准化、流程化和工业化,中餐更加像一门艺术。而凡属艺术,都大抵逃不掉绝响的宿命。在《肉食者不鄙》中,作者就抒发了对逝去的时光无比怀念的情怀。其中,作者提到了昆明的锅贴乌鱼时,便大发追慕之情:“护国路原来有一家本地馆子,叫东月楼,有一道名菜锅贴乌鱼,乃以乌鱼片两片,中夹火腿一片,在平底铛上烙熟,味道之鲜美,难以形容。前年我到昆明去,向本地人问起东月楼,说是早就没有了,锅贴乌鱼遂成《广陵散》。”其中,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追思之情溢于言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真正的美食家,绝对不会暴殄天物。罗马暴君尼禄,经常在会见群臣时,手里拿着一个硕大的火鸡腿。我认为,这不是贪吃,而是放肆!西太后慈禧,每餐必有一百道菜,这也不是在吃,而是在摆排场!在《手把肉》里,作者一段话,道出了个中情怀:“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连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净,妈妈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牧民对奶、对肉都有一种近似宗教情绪似的敬重,正如汉族的农民对粮食一样,糟踏了,是罪过。”真正爱吃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体恤民生的!

在汪老关于谈吃的系列散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五味》这一篇。这篇文章,以极其平民化的视角,以一个热爱生活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的味蕾,带着我们尝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文章中,不仅道出了酸甜苦辣的个中滋味,而且,为我们展开了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画卷。

写到山西人喜醋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段蒙太奇式的描写来定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吃醋过年,真是一绝!

谈及南方人爱吃甜食,作者顺便纠正了一个人们心目中普遍存在的认识偏差:“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这段文字,足以为苏州菜正名,岂不美哉!

说到吃苦,作者特举一例:“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不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择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看来,就算是在口味上兼容并蓄的汪老,也有消受不了的东西,实在令人莞尔!

在叙述吃辣时,作者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自得其乐,真个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最后,于酸甜苦辣咸之外,作者特写了一段中国人独爱的口味:臭。关于各种臭菜的做法与吃法,都写得妙趣横生,而最妙的就是一段关于臭豆腐的佳话:“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人世间数十寒暑的沧桑风雨,一下子借助臭豆腐这个最不起眼的俗物,被浓缩在时间的两端,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汪老说过:“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在作者谈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笔调,写出了人世间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处处透着对这世界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惟有这份爱,才能撑起我们的内心世界,在纷繁芜杂的人世中,始终保持一份清明,一份淡定,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用汪老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尽管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散文读后感

林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曾经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边,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平静下来.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