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应用设计教案(汇总19篇)

时间:2023-12-17 13:02:41 作者:笔砚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用于指导和管理教学过程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时间和资源。下面是一份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范例供大家参考,请密切关注。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我本意是通过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相关问题的复习,引出本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而后通过对问题1的讨论切入正题,重点研究“数”与“形”的互相渗透,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应用题。在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教学设计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目标教学的第一环节,前测激趣,但没有达到激趣的目的,这种引课方式,在课堂反映出来显得非常平淡,没有新意,没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在导探激励环节中,问题设计较好,但问题的处理上操之过急,没能让学生切实做出函数图像,通过问题迫使学生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问题,达到真正看图说话,因此就数形的内在联系学生体会不是很深刻。

为了一开始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我就上面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改进。

在整个题目的处理过程,鼓励学生画出函数图像,更好的认识整个过程自变量和应变量变化的整体情况,处理好题目中的量与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关系。

作以上改进,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并且会根据反比例函数求应用题。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1)29—7—15。

(2)还剩多少个果冻?(2)15—7。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3)7+15。

2.根据算式补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7x5=35(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

列式:9x5-15。

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

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题。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队主场得分是3x4=12。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x2=6。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

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阿曼队的总分是6分。

3.妈妈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

4.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6.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19个,还要做多少个?

7.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百分数及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巩固求百分率的方法,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能应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等活动,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经历回顾、梳理、反思所学知识的过程,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探究欲望,养成善于回顾和反思的学习习惯。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难点:掌握关于“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设计:通过复习,系统、全面的整理了本学期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概念、意义和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节课对百分数及百分数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做了系统的复习,只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突出核心知识,围绕重点展开复习和训练。

本课时的复习紧紧围绕百分数的认识及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这两方面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交流,进一步巩固对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抓重点,带相关”的复习方式展开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课通过对比血虚,进一步明确了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3、数形结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一)教材地位:

本小节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领域,是我们在。

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领域,通过本小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函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效模型,同时,本小节的学习内容,直接关系到后续内容的学习,也可以说是后续内容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2、能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能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及比例系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学:

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四)教学难点:

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二、分析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二)学法: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概括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三、分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育大全。

1、由于学生所学过的反比例关系,一次函数等概念时间已较长,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对这些知识加以复习,以换取学生以以有知识的记忆。

2、在情境中,列举大量实例,让学生装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为学生的探险索创造条件。

(二)探索过程。

1、学生的探索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列出的'大量函数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考。

2、通过一系列的探索,让学生概括出反比例函数的共同特征,从而给出概念。

3、在学生得出反比例函数后,再进行深化,给出比例系数为负数或分。

(三)小结和作业:

在学生的自我小结中教师加以完善,对反比例函数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教案设计

执教人:上海市兴陇中学李炯。

教学目标:利用代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思想列方程解应用题;并创设情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知识的综合灵活应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正课: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一下如何用列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应用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计算方法。

5.计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

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练习三1~5题。

教学反馈:

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案设计

1.巩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掌握此类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巩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投影)。

1.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

2.出示准备题。

(1)读题,请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3)老师指导学生画图。老师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人数后提问:谁和美术组比?怎么画?(生物组和美术组比,可以画在美术组上面。)谁和生物组比?(航模组和生物组比,应画在最上面。)。

提问: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请一名同学列式解答,然后订正。

(二)讲授新课。

老师把准备题进行改编。

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1.指导学生画图。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个量?需用几条线段来表示?(有三个量,用三条线段表示。)。

提问:和准备题比,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给了航模组人数,求美术组人数。)。

老师按学生的回答,把准备题的图示进行修改。

2.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进行分析。

(3)这道题中有几个单位“1”?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根据三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5)这个式子的等号两边相等吗?为什么?

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设谁为x?(设美术组人数为x。)。

老师板书:

解设美术组有x人。

答:美术组有30人。

看方程提问:

(3)为什么要设美术组人数为x?

(因为只有知道美术组的人数,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航模组又和生物组比,所以设美术组为x人。)。

师小结:对于含有两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条件的复合应用题,首先要找准单位“1”,在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情况下,根据题中条件,准确设定其中一个单位1的量为x。

(三)巩固练习。

(投影)。

先讨论以下问题,再动笔做:找出单位“1”,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2.看图,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1)说出这个图所反映的等量关系式。

(2)师小结:这道题出现了“小汽车是大汽车的4倍”,而不是几分之几,但它们的数量关系不变,解题思路也一样。

师:这道题和前两题比,前两题是不同数量相比较,这一道题是同一数量相比较,我们可以画单线图分析数量关系。(老师指导画图。)。

三好生4人。

学生动笔做,老师带领学生订正。

的高是多少厘米?

根据题意填空:

是()厘米。设()为x。

果树有多棵?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今天学习的是由过去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组成的复合题。)。

这类题分析解答时应注意什么?(弄清有哪三个量,它们之间什么关系?找出等量关系,确定设哪个量为x,再列方程解答。)。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讲的是分数连除应用题,是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逆解题,所以本课由分数连乘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使之转变成一道分数连除应用题,为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基础。本教案还重视分析思路的训练,通过设计提问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为学生自己解题奠定了基础。在练习的设计中,采用不同形式,由扶到放,不但一步步强化了学生的分析思路,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

一、看图填算式。

(1)上图有组和()组。

可列乘加算式:()×()+()=()。

(2)上图有()组再填上()个就可。

以凑成再加上原来的()组后,

凑成()组。由于开始我们凑上了一个。

所以最后还要减去一个。

可列乘减算式:()×()-()=()。

二、改写算式。

()×()+()=()。

4+4+4+2=()。

()×()-()=()。

()×()+()=()。

5+5+5+3=()。

()×()-()=()。

三、有多少个球?你能分别列一道乘加、乘减算式吗?

()×()+()=()。

()×()-()=()。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一、导入。

教师提问:

“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将怎么办?”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当有学生说要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时,接着提问:

“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你们知道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利息的知识。

板书课题:“利息”

二、新课。

出示例题:小丽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到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5.67元,共105.67元。

先请学生读题,然后教师再说明:题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一般来讲。储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额存款等方式。所谓活期存款是指储户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种存款方式。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小丽存的是“定期―年”,即小丽在银行存的100元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银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提取。

教师:在银行储蓄要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小丽在银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说她的本金是100元。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存款到期时,小丽到银行取回105.67元,银行多付给小丽5.67元,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这5.67元的'利息是根据什么给小丽的呢?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利率计算出来的。板书:“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这是由银行规定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小丽存的是定期一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67%,也就是说如果存100元,在银行存一年可得100元的5.67%的利息,即5.67元的利息,再加上本金100元共105.67元。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利率是5.67%,二年期的年利率是5.94%.三年期的年利率是6.21%。五年期的年利率是6.66%。

按照上面的利率,如果小丽存300元钱定期存款二年,到期时她应得利息多少。

元?提问:

“二年期的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5.94%是什么意思?”(到期取款时每100元可得5.94元的利息。)“小丽的本金是300元,到期时她每一年应得利息多少元?”(300元的5.94%。)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00×5.94%。

“二年应得利息多少元?”学生口述,教师接着板书:×2。

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可以得到的利息是35.64元。

“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335.64元。)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和取款的凭条。

三、巩固练习。

做第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共同订正。

四、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案设计

我们这堂课主要有五个特色:

1、学而时习之。

2、新课当旧课上。

3、重视引导学生再创造,再发现。

4、突出学习和强度,角度和反思。

5、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一、学而时习之。

二、新课当旧课上。

三、重视引导学生再创造、再发现。

b组训练题较a组灵活,适用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第(4)题,学生要考虑两种情况;目的是通过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四、突出学习的速度、角度、强度和反思。

例如:课前训练一和作业中对新旧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多次巩固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另外,我们设计了强化a组题,在学生完成a组训练题后,可以自由选择是进入强化a组题还是进入b组训练题中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和为在a组训练中未能形成基本技能的学生再次创造一个条件和空间,务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再次有机会形成基本技能,充分体现学习强度和分层教学。

五、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案设计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500,

所以x=50000.

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行程问题应用题教案设计参考

_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案例。

知识目标:

2、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材分析:

教法:知识的迁移、对比法、尝试法等。

教学案例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引子:

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投影片1)。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下载。

(一)小数加法的意义。

(1)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2)小组讨论: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735+4.075(板书)。

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二)探究小数的计算法则。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例1、3.735+4.075。

(1)结合整数的计算法则,先试述自己的思路,大家讨论。

(2)通过列式的过程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证书加法的意义一样。

(3)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4)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没有什么小技巧――小数点对齐,就是数位对齐)。

例2、计算12、03+0、875。

(1)大家商讨。

(2)试算,二个人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也板书12、03。

+0、875。

(3)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的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迁移法对小数减法进行推导)。

2.教学例2:

出示例3(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下载,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2)通过列式,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一样。

(3)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试算,二人板书,教师板书(错误的)。

(2)观察、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强调出小数点对齐的重要。

(3)延伸思考:教师提问:咱们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大家讨论,发表意见。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练习:

1、个人班级aa制比赛(书写漂亮、计算正确)。

反馈练习:7.81-4.0750.4-0.3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练习:教材第11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5.3470.4-0.125。

2、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例3。

2、出示例36.08+12.3+9.72=。

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3、每个小组推出一名学生板书。

4、集体订正。

3、计算器速算赛。

先发表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

速算赛:每人手拿计算器,老师和学生一起计算,老师一边说数,一边和学生一起输入计算,老师说答案,对的学生马上起立,再算再起立,如此反复。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谁能说到点子上?这节课你要嘱咐大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探究活动)。

《小管家》。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2.通过让学生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计算.

3.通过让学生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并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结合自己家里,设计一个家庭一周开支记录.。

××家庭一周开支记录。

×年×月-----×月×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总计。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

-----。

-----。

-----。

-----。

-----。

-----。

-----。

-----。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桶里装有一些油,用去了60%,恰好是48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多少千克的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条绳子长48米,剪去全长的75%,还剩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条绳子,剪去全长的.75%,还剩下12米,原来绳子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产车间上个月制造零件1280个,本月比上月超产15%,本月制造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产车间本月制造零件1472个,比上个月超产15%,上个月制造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丽身高126厘米,正好是父亲身高的70%,父亲身高多少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程问题应用题教案设计参考

[分析]出发时甲、乙二人相距3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都缩短6+4=10(千米),即两人的速度的和(简称速度和),所以30千米里有几个10千米就是几小时相遇。

解:30÷(6+4)。

=30÷10。

=3(小时)。

答:3小时后两人相遇。

〔分析〕甲的速度为乙的2倍,因此,乙走了4小时的路,甲只要2小时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求出甲的速度。

解:甲的速度为:100÷(4-1+4÷2)。

=100÷5=20(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为:20÷2=10(千米/小时)。

答:甲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0千米/小时。

延伸阅读:

基本数量关系应用题:

【练习巩固】。

针对练习:

提高题: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教案设计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应用题阅读量大、建模难度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也很吃力,很多学生看见应用题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于是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试着运用表格分析法来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有章可循,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学案例展示。

分析:题中涉及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量关系,甲、乙两种状态。根据题意,设乙每分钟能输入x名学生的成绩,则甲每分钟能输入2x名学生的成绩,用表格分析问题。

步骤一:列出表格。

步骤二:依次填写表格信息。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重点:

1、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2、解决打折销售中的有关利润、成本价、卖价之间的相关的现实问题。

难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学习指导:

一、知识准备。

1、通过社会调查,亲历打折销售这一现实情境,了解打折销售中的成本价、卖价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而能根据现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谈一谈:

请举例说明打折、利润、利润率、提价及削价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算一算:

(1)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元;

(2)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元;

(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元。

二、学习新课。

一)思考:

1、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九折八八折七五折。

2、你是怎样理解某种商品打“八折”出售的?

二)问题:

1、说说“打折销售”中自己有过的亲身经历。

2、假设你是一个商店老板,你的追求是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商品的利润?

三)新知探讨。

1、你认为商品的标价、折数与商品的卖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结合实际,说说你从打折销售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问题?

(1)某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4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2)一种画册原价每本16元,现在按每本11。2元出售。这种画册按原价打了几折?

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

(1)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2)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3)每件服装的利润为:()。

(4)列出方程,并解答:

四)回顾与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案设计

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得解法,了解销售中的数量关系。

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思想。

方法: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及盈亏中的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及相等关系。

教具资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书、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观察图片引课(见大屏幕)。

二、探究。

探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1、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元.

2、商品进价是30元,售价是50元,则利润。

是元.

2、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元.

3、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20%以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元.

4、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4.8元,则原定售价是.

(学生总结公式)。

熟悉各个量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熟悉利润、利润率售价进价之间联系。

三、探究一。

分析:售价=进价+利润。

售价=(1+利润率)进价。

亏?

(2)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

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交易中的盈亏情况?

(3)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

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元.

注:标价n/10=进(1+率)。

(4)2、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

价格,某种药品在涨价30%后,降价70%至a元,

则这种药品在20涨价前价格为元.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亏损还是盈利对比售价与进价的关系才能加以判断。

小组研究解决提出质疑。

优生展示讲解质疑。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相关的关系式:例题。

课后反思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标价、折扣数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一定清楚,之后才能灵活运用,通过变式练习加强记忆提高能力。

应用设计题

应用设计题5.为了节省电能,居民楼的楼道灯通常由两个开关共同控制。一个是利用光敏器件制成的“光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光线暗时自动闭合,光线亮时自动断开;一个是利用声敏器件制成的“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有声音时自动闭合电路,两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则自动断开。

(1)请将图11甲中的器材连成符合上述楼道灯要求的电路。

(2)小明受楼道灯电路的启发,在爷爷的卧室里也安装了这样一个“聪明”的电路。晚上只要拍拍手,灯就亮了,过一会自动熄灭,给爷爷带来了方便。不过遇到晚上有雷雨,就麻烦了,雷声使灯不断被点亮,影响爷爷休息。还有爷爷睡觉前需要这盏灯一直被点亮。现在再给你两个开关sl、s2,在图11乙中完成对这个“聪明”电路的改装。并分别说明在灯自动工作、晚上打雷需取消自动功能和需要灯一直被点亮时开关sl、s2的断开与闭合情况。

二、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5分,共030分)1.小军的爸爸想拆除厨房一盏灯,并将控制该灯的开关玫成插座。但是他家所有的线路都是暗线(除了电灯和开关的接线盒处,其余部分的导线都在墙内),若将改动后的线路重新铺设成暗线则因工程量太太而不切实际,铺设明线又不美观。小军得知后,又经过认真思考,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首先画出了他家现有接线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并认为只需在原线路上稍作改装,就能达到目的。请你用文字说明小军的改装方法,并在右侧虚线框中画出改装后的电路图。

图6。

6.小明搬进刚装修完的新家,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床头灯,他将这个床头灯插在床边墙壁的插座上。晚上,小明在床上看书时,突然床头灯熄灭了,过了一会儿,灯又亮了,这时他发现爸爸刚刚洗完澡从卫生间走了出来。小明很好奇,亲自去卫生问打开“浴霸”的灯,发现他床头的灯又熄灭了。关闭“浴霸”的灯,床头的灯又亮了。小明很想知道为什么他的床头灯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线路究竟出了什么问题?(1)请你画出小明家装修时连接浴霸灯与床头插座(床头灯)的电路图,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

(2)如果不想让上述“奇怪现象”出现,床头灯的开关能正常控制床头灯的亮灭,请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20.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螺纹灯泡,为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请按题意将图l5的电路连接完整。

20.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为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应该将两个声控开关并联与灯泡连接进入电路。如图所示。

16.图11是某电热器内部的电路结构图,r1、r2为加热电阻丝(r1r2)。下列是电阻丝的四种连接方式,可使电热器提供不同的发热功率,其中说法正确的()a.甲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小b.乙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c.丙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小d.丁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答案:d解析:甲的连接方式只有r2接入电路;乙的连接方式r1、r2串联接入电路;丙的连接方式只有r1接入电路;丁的连接方式r1、r2并联接入电路;所以乙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小,丁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选项d正确。

四.(8分)小明家新买了一条100w的电热毯,他想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热毯的电阻值,于是连接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r。为电热毯的电阻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q。但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不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触头p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不发生变化,且查得电路各图9处均连接无误。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若不更换实验器材,应怎样连接电路,才能在触头p滑动过程中,有效地改变电热毯两端的电压值。

中应用设计模板教案

姓名:赵艳霞。

单位: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2014年6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熟练掌握点、线、面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2、掌握服装款式中点、线、面的含义及分类。

能力目标:将点、线、面设计法则应用于服装设计绘画中,使服装款式更能突出风格特征、符合美学原则,并且能适应市场需求。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于服装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服装款式中点线面的含义及分类。

2、点、线、面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如何将点、线、面合理且完美地运用在服装款式设计当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现场调查的形式来导入新课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引言: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服装款式设计中点线面的组合形式。点线面是构成服装立体形象的主要元素,根据服装款式的变化合理地运用点线面,可以使服装达到和谐生动的视觉效果。

一、点。

款式构成中的点是指较小的形态。

思考:在服装中的很多点的存在,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扣子、珠片、领结、胸花、小面积的图案、兜盖、拉链头等等。

1、点的特点:一是点的大小不固定二是点的形状不固定。

2、点的分类。

一类是几何形的点另一类是任意形的点。

3、通过欣赏图片总结点的主要功能。

二、线。

1、线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服装款式的线是与点相比,线的形态明显使人感觉到“长”。分类:线的形状分为直线、曲线、折线三种。

2、通过图片欣赏总结出线在服装款式中的分类。

从服装款式设计上来理解线,有装饰线和结构线之分。

结构线:在服装上表现出来的省道线、中分线、刀背线等。

装饰线:设计者利用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设计出来的用于服装的“线”。

3、实物展示。

三、面。

1、面的概念。

款式构成中的面是比点大比线感觉宽的大块形态。

2、服装款式中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视觉上感受的面,点作为整体出现时是个“面”,线的加宽也构成了面,各种色块的拼面也可以组成面。

二是从服装造型的整体上来看,也存在着面,即面料。也可以说,服装上被结构线或装饰线包围的不同色彩、不同肌理、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衣片及大贴袋、大面积的图案等均可看做是面。

3、欣赏图片。

四、知识拓展。

1、单一要素的使用。

2、多种要素的结合五、学以致用。

1、理论联系实际。

六、小结。

点线面是互为转变的,如点变大可成面,点的有秩序排列又可成为线,线变大可成为面,线排列又可变成线化的面。熟练掌握点线面这三种元素并恰当的运用,使之赋予服装设计作品以完美的视觉审美和永恒的生命力。

七、作业。

1、完成点、线、面的款式设计各两款。

2、点与线搭配,线与面搭配,点与面的搭配,三者搭配各一款。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