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实用17篇)

时间:2023-12-12 02:45:05 作者:书香墨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彩范文范本,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教育论文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高职数学课程的理念应体现“三个面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主旨,体现世界上相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课程标准的共同趋势或先进经验。当前,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数学教育自然也要实现开放。把数学教育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中,才能避免“数学孤立”现象的发生。当前的国际竞争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科举考试文化就是一把双刃剑,数学教育因考试而获得坚实的“数学双基”,却带来“为考而教”的弊病。关注数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及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具有全球意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教学准备。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教育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等多种关系。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将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作探讨。

二、渗透数学思想,建立数学观念。

当前,国家正在酝酿一场空前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期待着课程改革,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提出了挑战。新课程体系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以适应这场改革。

1.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必须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必须注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巧,加强数学方法的训练,从而使数学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或材料。

2.建立全新的高职数学教学观念。

对高职数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态度是要建立数学观念。

数学观念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要让数学关系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数学学习提倡实践,提倡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但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解决了一道题,解决了一个局部,不代表理解了数学的全部。数学的思想有时隐藏得较深,需要做深刻的思考才能发掘出内在的意义。在数学的各种题目的机械练习中如果只知法则不知策略、只知推理不知道理,那么这时的数学学习就变为了一种机械的、本能的反应。近几十年来,数学课程的内容在变化,数学目标和要求也在提高,数学教学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它具有更高层次的、更重要的方面。例如: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思考策略的把握、创新意识的培养、各种技能间的协调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部思维过程考察分析,作出判断;此外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动机、态度等等。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根据他们的现状和认知水平,向他们提供适当的认识情境,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寻找和建立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三、以课程理念为导向,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数学与各专业的联系。

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不断变革高职数学的教学工作,优化课程改革,要与专业设置相结合,调整培养计划,使培养计划进一步适应各专业的特点,改变以往传统的设置内容,重点以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相关专业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主。

可对授课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专业层次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学时,主要介绍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不追求过分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过多的解题技巧,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把高等数学中的主要结论较好地应用到相应专业知识中。

如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授课内容除了讲透无穷级数知识外,可适当增加变换、傅氏变换及拉氏变换的内容,为有关专业课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医用仪器维修专业,常微分方程的有关内容就相对更为重要,可应用于电路图的求解。这样数学基础课程与各专业的联系就更加密切。

2.创设问题情境,推进理念更新。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作为数学的教学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在讲解质量控制有关内容时,首先要设定检验条件、样本容量、检验方法等。

对这类检验,人们关心的是要小于或大于等于提出的标准值。

进而向学生进一步提出单边检验的适用范围,单边检验拒绝域的确定的方法,并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种方法为什么不能完全照搬到其它检验中使用?能否将这种方法加以推广?进而指导学生总结出可以适用的类似的方法。为此,对我们数学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要让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从死板僵化变为灵活机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应该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和,把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好,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更注重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要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有许多学生不会从具体题目中概括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同时要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各种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推广,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一般说来,应注意启发学生领会和运用一些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价变换的思想方法等等。化难为易、以简驭繁、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经历着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我们教师要避免直接给出现成的答案,可以通过如下的活动:引导学生独立解题和证明定理;让学生回答比较灵活的问题;鼓励学生每解一个问题时要寻求最简单的或独创的解法。在进行上述活动中,不要怕学生出错,要善于利用正误对比,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另外,布置的作业也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思维活动发现一些新现象、新特点或创造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精神,增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使它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新课程理念将对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学生和我们教师的观念都在发生着一场具大的变革,我们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让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投身到这场变革中去。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

根据课改理念,本学期我在历史课改实验中初步尝试了新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由五部分组成:学生平日表现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纸笔测试的分数、教师评价,最终结果从定性、定量分离走向二者结合,采取“分数+等级+评语”的综合评定。评语要实事求是,体现出个性,要综合评价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而非以前的只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的掌握上。

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重点指课堂教学的评价,由师生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结果记在教学簿上,这个分数不以知识的正确与否为唯一标准,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个性。例如有的学生很腼腆,很少发言,偶尔一次也是说得词不达意,嘴快的学生就说:“你讲的是什么,坐下吧,零分。”通到这种情况,我及时发表个人见解:虽然此题他没有答完整,但今天他敢于站起来发言,这是不是进步呀?这就是他的优点、闪光点,从这点出发,他就不应该得零分。我还对学生讲,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应抓优点、闪光点,评价应对他起鼓励、促进的作用,而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如果给他得零分,他今后可能永远都不发言了。假如你是发言者,你会怎么想啊?经过反复的引导,学生的课堂打分都会抓优点,抓长处,这样一来学生们都争先发言,表现自己,不仅课堂活跃,学生也得到锻炼,动手、动嘴、动脑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们尝试每两个星期抽出课堂五分钟时间进行学l生互评,依据是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档案袋中的记录,1评价结果以评语方式出现,放入学生的档案袋,学生写1的评语有:“你的画画得很棒!”、“你知道的太多了”、“评价秦始皇的小作文为何没写?补上好吗?”、“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就是字太差了,练练字吧!……”这些评语切中要害,具有趣味性、鼓励性、建议性、批评性,但学生能接受,因为说出了事实。而不象以前你给他三分,他马上会反问:“凭什么给我三分,他五分,我哪儿比他差……”这种评分制没起积极的作用,反而伤了师生间的感情。而评语性的评价弥补了这些不足。小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这一评价在期末进行,小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六至七个小组,先由川学生自评半年的表现,而后小组成员发言,评价耍一分为二,不足之处以希望性的建议方式提出,以免伤害学才生的自尊心,不利今后学习。

纸笔测试: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这也是课改后1的一个新亮点,此方式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探究分斗析、动手、思维、创新的`能力。

纵观本学期的评价方式和结果,我认为优点在于:

第一,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发1展的评价,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平时的努力是有用处的。现在实行这样的评价制度,学生查资料、上网、办报、课堂发言都特别积极,所以这种评价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评价结果以评语的方式出现,激励、鼓励、建议性的评语,使学生们乐于接受,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看到了希望,利于学生发展。

第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尤其是自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懂得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好与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而非教师和学生说的。

第四,评价的优点还体现在期未备考阶段,因为是开卷考试,可以带资料进考场,学生均能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压抑感。

半年的实验教学使我们深深地体验到了开放性的、激励性的评价制度的优越性,它留给。

[1][2]。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出切实中肯的分析与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下,必须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评价的视野,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本文试结合体育课改实践,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简要的阐述。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努力达成体育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同时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学习评价历来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1.学习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切实可行。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目标的达成统领一切的,所以目标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不同水平目标的设置,就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所以说这目标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作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载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看它是否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选择的内容不仅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平等受益。同时,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也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教师可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使所选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并尽量做到简单易行,以便学生能在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学习与参与,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

2.1对教师“教”的评价。

新课标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施教学过程评价中,要关注教师的“教”,如:在教学环境的实施中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条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形成合作与交流、民主、平等的和谐学习环境。在教学方式的实施中是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否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并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是否充分指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之真正受益终身。

2.2对学生“学”的评价。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转向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学生是否真正能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探究思考,有较高的参与热情,有很好的情绪体验呢?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中看到。

2.2.1自主学习。

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练;是否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相应的方法、手段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有的体育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如有的教师在上篮球课中,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到每一组辅导甚至把手放在身后站在旁边看着,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由学生一练到底。虽然有的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但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没有思、没有悟也是不行的。所以,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

2.2.2交流合作。

看学生之间在学练过程中能否友好的分工与合作:学生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是否语言得体;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等。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误解。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二分钟,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就结束,然后教师拍板定音,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其真正意义并没有达到。所以在评价中要注意合作交流的本质意义。

2.2.3探究、思考。

我们可以看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是否积极地投入观察、分析、对比、探究;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争论;还可以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具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在有的课中,有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探究,这是没有意义的。

2.2.4情绪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学生有无浓厚的学练兴趣,对学练内容有无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学练兴趣,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练情绪;学练过程是否愉悦,学练的愿望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2.5参与热情。

看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练,是否兴致勃勃地自觉进行练习(学、练、创等);看有没有学生参与“教”,如在小组学练、讨论时给予别人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3.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充分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要看一节课是否很好达成三维目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各类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体育技能方面达到教学要求,形成有关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使自己达到适宜负荷,学生练习密度在30%~40%左右,平均脉搏每分130左右。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学生认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进行体育活动,增强自尊、自信,能调节情绪克服困难;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运动水和效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标中,学生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与成功,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愿望;能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与健康的关系;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完成体育锻炼。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促使我们在一线的体育教师不断探索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也是促进我们提高专业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管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还是在教学中,我们都要淡化形式主义,要很好地把课标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教育论文

(一)以学生为本。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觉地学习。例如,在讲散文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主要的线索、中心句以及文眼等。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养成良好习惯,还能培养分析能力和赏析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教师要努力实现教学的民主化,优化语文的教学组织。语文课上,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与时俱进,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活力。

二、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效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要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地取得实效。

(一)组织小组进行合理的讨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启发性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组内的探讨交流过程中,学生自我评判,自我讲解,相互交流,有时候也争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针对性的启发讲解,一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完后会为自己的正确思维而自豪,一部分学生则会顿感恍然大悟。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总结错误原因,及时地帮助学生巩固新学习到的知识。

(二)让生活指导教学。

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死板的知识,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学以致用。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就应该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能够让知识变得灵动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细节相联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情感。例如,我们在学习《徐霞客游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者对本地的文化进行调查,促使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去解决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将课堂内外连接在一起,促使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教师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准点,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教育论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乘着东风迈出前进的步伐,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空间广阔了,资源丰富了,学生愉悦了,课堂活跃了。我们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应该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些现象还值得忧思,需要对其进行冷思考,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教师的引导作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下面,就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并肤浅谈几点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认知目标遭遇冷落。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设置教学目标,目的是唤起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并在教学实践中整合起来落实目标。

由于传统教学受抨击过多,社会、专家不断批判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导致很多教师片面的理解,认为新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要让学生参与过程,结果不那么重要了。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1、基础知识教学走过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将来的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决定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必定要加强基础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把重点落实在课的新颖上,重视课的结构创新,而忽视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如在“生字教学”这一目标实施上,教师往往只重视在初读环节提醒学生自学生字,而且通过检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生字的读音。在之后的教学中,虽然生字会经常复现,却不引起重视,甚至不再矫正学生错误的读音。这样的教学表面上是重视的,而实际上却是“走过场”,最后学生的基础会越来越不扎实。

2、缺少有效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上,教师总习惯从问题入手,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朗读,体验情感进行有感情朗读,忽视了文本语言表达方面的引导与发现,学生也自然不会去探究文字的表情达意作用。如课堂上很少有教师会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推敲、品味语言。再如“读写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迁移的训练,现在的课中已经不多见了。

3、忽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教学(渗透)。如“标点符号”的知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知识,段篇结构的知识很少在课中被关注。

(二)人文精神强行越位。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具体到“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我们也能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内涵。分析一下《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我们看到,第一学段关于人文性要素体现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这些要求都集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并从情感层面上促进学生对语文工具的需求。第三学段关于人文性的要素则体现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这时已需要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综合加工,能否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则需要一定的语文理解和运用能力,这说明学生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应该能够发挥语文的工具价值来实现文本透发的人文价值。不难看出,因为年龄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不同的内涵,但它又是血脉一体,不可分离的。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学段:用语文的工具价值挖掘、实现人文价值,并使工具价值不断增值;

第三学段:用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的工具价值,并使其从中获得人文的启蒙。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交融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把握却出现了人文性越位的状况。

1、教学实践从重工具性到重人文性的倾向。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强调“训练”,各种形式的练习贯穿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新“课标”颁布以后,教师听到比较多的是语文的人文性,看到的是“课标”里新提出的“人文性”特点,这种新事物很快就被强化了,为了突出学科的人文性,教学实践从“重工具”转向“重人文”,这又偏离了“课标”精神。

2、对人文性的片面理解。人文性是具有丰富的内涵的,但不部分教师对人文性的理解仍停留在思想性很强的课文主题上。课堂中虽然有了学生更多的读书感悟时间,但教师总自觉或不自觉的把领悟文章的主题作为重中之重来组织和引领。对“人文性”的理解明显是“穿新鞋走老路”,如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引领基本没有顾及,课堂中的人文关怀还不能面向全体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认识上的到位。

3、人文性游离在语言文字之外,与工具性分离。语言文字与人文内涵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离开了语言文字,人文内涵就没有依附,犹如无本之木,最终走向消亡。语言文字必然会承载着一定的情感,蕴藏着人文内涵。但很多教师把这两者独立开来,往往是初步读了文章,获取一些信息后,就围绕“人文”这一“法宝”,天马行空地空洞交流,有时学生信口开河,教师还表扬学生有创意,这是不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也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做法。

(三)价值引导趋向含糊。

语文学习主观性很强。面对同一材料,不同主体解读,反应极具个性化。珍视独特与多元,是真正素质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内在要求。其核心的理念就是对人的关注,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充分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过去的那些“教师专制”、“唯一答案”等现象不见了,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了,重视学生的多元理解了。这对于学生成为主体的人、有个性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我们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学不是学生“自然性”的发展,而是追求“和谐”的发展。

1、断章取义,误会《课标》的精神。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多元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但并不是学生怎么理解就怎么对,怎么说就怎么对,它必须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才能适应社会。

2、盲目“多元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

3、对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放任自流。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能很好地判断学生发言中存在的弊端,听之任之,不能及时干涉,进行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如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赏识,忽视了文本语境,学生的有些信息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无依无据地空谈,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

4、缺少正确的引导,造成前所未有的尴尬。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造成价值紊乱,不利于个性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师作用逐渐虚化。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学提倡“二主一线”,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课堂上,教师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可喜的变化。但另人担忧的事随之而来。我们看到,很多时候,老师在发挥学生主体的过程中,自己的有效引导被忽视了。认为生成的课堂是无法预料的,放松了设计上的指导,导致课堂上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以至于学习活动变得效率很低,一堂课下来,目标没有达成。

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任重道远,我们应针对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力争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实践,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正处于认识上新旧交替的阶段。继续营造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氛围,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实践,从而准确把握新理念、新要求,才能有效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科学制定“三维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预设教学活动、诊断教学效果的依据。全面、和谐的目标制定,有利于组织学生体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落实“双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引导正确认识人文性主要集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而感性认识来源于对文字直接的印象,基于学生的感性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学生不掌握这个工具,就无法实现人文价值。引导老师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通过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从“会读”到“爱读、乐读”。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整合起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中感受其传达出来的人文内涵,在不断感悟的过程中反观语言文字的作用,如此循环,使学生掌握语言,受到文化的熏陶。

(四)强化学生的言语实践,在实践中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言语实践的机会,在对语言的朗读、运用实践中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及其蕴含的人文内涵,在言语表达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学会传达自己的情感。

(五)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激励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理念的落实,离不开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

首先教师要正确解读文本,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组织,引导学生去发现。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钻研与预设能力,要为学生提供有结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为学生组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有效参与,在实践中领悟、发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第三,要处理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引导的关系。前面提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问题,也提到了学生必然会在学习中出现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并不一定是合理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选择大家赞扬、孰视无睹,还是厉声呵斥?从新课程理念的追求出发,显然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并不是赞同,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意见与学生探讨,在交流过程中引领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呵护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实现体验的加深过程,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教育论文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基本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阵地,是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但是,长期以来,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未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难以到位。为此,本文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式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如何优化,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育观念不变,课堂教学优化无从谈起、课改难以实施。所以,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1.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虽然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在不少教师的眼里,“主导”就是“领导”,课堂上仍然居“统治”地位,学生仍是操纵的对象。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核心就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既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起步策略,又是学生自在主体成长为自为主体的终极目标。

2.要确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课改中的重大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与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新课程下的教学论认为,教学应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课堂教学过程则应当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互教互学的过程。

3.要确立科学、全面的课堂教学任务观。

课堂教学任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任务观是否科学、全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任务应该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维度的有效整合去关注学生,实施教学。即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理、自悟、自主观。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地去构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学习方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自己学会提出问题,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渠道,也是挖掘、发现、提高学生潜能的出发点。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环节),就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原有不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造,将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成为一个优化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1.导入要先声夺人,引人入“戏”

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对每一节课的成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运用多种导入技能,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尤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气势,来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很快入“戏”。

2.讲授要精心安排,广泛参与。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讲析、传授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性情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最中心的环节,教师须精心安排。既要善讲,又要精讲,还要巧讲;既要抓住关键,又要巧妙点拨,还要重锤敲打,以确保讲授内容的顺利完成。

3.练习要形式多样,灵活善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达标训练,既要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练习。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练,也可以是书面练、板演;练的`题目要具有多样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练的内容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形式多样、灵活善变。

4.结课要收束有度,余音绕梁。

课堂的结束和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和导入相呼应,一始一终,一开一合,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因而,教师要讲究结课的艺术性,既要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给学生精要、深刻的印象,还要起到卒章显志、总结升华等功效;既要保持课堂结构的整体性,收束有度,又要给学生留下思索、回味无穷的空间,做到课虽终而意无穷。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样才能改变以封闭、单向灌注为主的传统教法,才能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1.着眼于导趣,诱导学生“乐学”

导趣,就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主动获知的状态之中。实践证明,兴趣是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它使每个学生能够把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变成最大的乐趣和精神满足。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2.着力于导思,启导学生“活学”

导思,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学起于思”,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规律、提高能力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事实证明,出色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奥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去创设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总结规律,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学”为“活学”。

3.着手于导法,指导学生“会学”

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教”,两者互促互进、共生共荣,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要掌握灵活多变的教法,而且要指导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但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怎样学”的问题,既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4.着重于导成,引导学生“善学”

导成,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风格和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它是学生形成最优学习方法的途径,是学生“善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并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品质和肯于钻研、善于学习的品行,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变“乐学、活学、会学”为“善学”。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abstract:reformingclassroomteachingandimprovingclassroomeffectistherequirementofcurriculumreform.hence,thispaperprobesintohowtoachievetheoptimizationofclassroomteachinginthelightofnewcurriculum.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此,在新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构建新知;信息提炼,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能力;创新反思,及时总结和升华知识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此在新的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如下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化学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创造悬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究各种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通过分析《化学》可以发现,教材通过选取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社会经验、实验事实、有意义或有趣的事实、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等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依次为经验情景、实验情景、事实情景、问题情景或综合性情景)。这些情景可有力地激发学产仁的探究动机和探究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为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起到定向作用。例如,在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一节中关于胶体的性质时,课本首先提出问题:“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分,用什么办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接着通过“科学探究”的三个实验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通过设置问题来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产生疑问,能够很好地激发开展后续探究的兴趣。

2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构建新知。在新的理念下,师生间己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授”“受”关系,而是能动的、平等的合作者。师生双方都是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参与者,其直接作用就在于促成学生的主动;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化学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自主、协作、探究相交织共同构建新知的过程。在合作互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解决化学问题为纽带形成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这种联系中可以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合谐氛围中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合作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安全时,利用“思考与交流”—根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经验,想一想在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将注意事项写在不同的卡片上,与小组同学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在班上交流。你能举出经历过或所了解的发生安全问题的例子吗?很明显。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在于学生明确实验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实验和探究的经验,归纳总结目前所学的和以前实验与探究中遇到的“实验与探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3.信息提炼,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精选一些化学材料,指导学生选择判断,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提取有效信息。从收集文献资料到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到构建论据得出结论,使学生的阅读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研究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所以信息提炼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4.创新反思,及时总结和升华知识。“创新”是对所学知识重组和改造,以内化成学生新的认知结构:是学生依据有关资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化学事件和现象作出富有个性的认识和判断;也是在己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升华。“反思”是师生对课堂行为进行的总结,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能动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的反思能够有意识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过程作出评判,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新课标教材中“思考与交流”是所突出的栏目之一。“思考与交流”内容的设置不仅大大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和视野,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思考与交流”栏目设置强调学生自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条件。而且栏目强调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讨论,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同时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评价,如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等。而且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与反思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改进和完善。

因此,“思考与交流”栏目很好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通过反思比较,优化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思”实质上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师生达到共同进步,体现教学相长的真谛。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

[摘要]新课改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该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各类新课程培训,把握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与做人的促进者。[关键词]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角色[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75-01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势头在全国推进,这次改革步伐大,速度快,程度深,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了令人振奋的改革潮流,也体会到教育事业所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学习新课程思想,实践课程目标,新课程改革即将带来的崭新局面振奋人心,推动着全民族教育力量的发展。当然,实施新课标还存在着许多难度,因此,笔者有了以下几点思考:一、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大力推展教育工作,基层学校新课程培训力度很大,多次举办新课程培训班。同时,学习新课程新思想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要工作,一线教职员工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学在先。但是,在教育领域的必要学习和培训的同时,我们感到来自教学领域以外对新课程的不了解、不认识、不理解,尤其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学生家长,他们是与新课程改革有直接关系的人群,也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生力军。学生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会减小课程改革的难度,他们认识新课程改革,会使课程改革真正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事情。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与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每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是有尊严的人、有发展的人,他们都有权利得到关注。一个学生群体,无论学校还是班级,学生总是呈现出各种不同状态。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关心、注重着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对象特有的关注。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有重大转变,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师与教研关系看,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研究者;从学习、社区关系看,教师应是社区型开放教师。以上四个转变是指教师角色的转变,而这个转变不是令其转则转,想其变就变的,它需要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做前提,所以,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才会有教师角色的转变。试谈,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从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那么想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便没有可能。因为,这个“促进者”不仅仅意味着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一个重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人的能力培养、忽视人的发展的教师是难当此重任的。试谈,教师还习惯于教学与研究分离,只管教学不问研究,或不主动研究,那么,他怎么会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学之中,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呢?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以观念的更新为基础的,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参考文献】[1]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5]陈旭远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7]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如何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教育论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的,通过教学后学生可以达到并且能够用现有条件或手段测评的教学效果。它是学生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结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具有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选择和激励学生学习等功能。

1.教学目标设定应高度尊重学生。教学目标系统中的主体教育的承担者是教师,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最高追求和归宿,再加上学生的最佳发展紧密联系着他们自己的基础、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等,新课程改革的本质特点在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高度尊重学生的群体与个体。

2.教学目标设定应关注“整体的人”。教学面对的是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由各种素质(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简单叠加而成的人,这就需要以整体的眼光来思考教学目标,不能把目标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目标上,不能只专注于某些能力的发展,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关注“整体的人”,而不仅是人的各个部分。

3.教学目标设定应更加开放。教师目标不能只以一种预定好的形态呈现出来,还应包括在这种教学相长的互动中设立,并以一种“随机性形态”出来。在这一系统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探究者和引导者,是知识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平行中的首席,学生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同样是知识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开放,不断地保持师生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设定时保持开放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生成。

4.教学目标设定应具生成性。教学目标的本质特点应具生成性,这意味着目标寓于过程之中,在活动中不断生成,一旦过程结束,目标自然达成,这就要求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自然进化,充分保证学生的个性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创新思维与行动等多方面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5.教学目标设定应具有创新性。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阅读学习材料,而是积极性及能力反映,他们会通过自己对知识疑问、对问题关注、对解决行动、对结果评价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创造能力。因而,有选择地设定目标,根据内在过程的把握而创新地设定目标,且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强调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弊端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表述上的会知性和描述性而让其无法观察、测量和具体操作;(教学论文)二是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更多提出的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而不是对学生学习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要求。

1.就其可观察性的行为特点,要避免使用描述性词汇,如“掌握”、“理解”、“知道”、“适用”、“应用”等,尽量使用行为动词,如“列出”、“写出”、“解答”、“举例”等。

2.就其行为发生的条件而言,应指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所要求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去评定学习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如“按照已知条件”、“根据参考书”、“借助英特网”、“按课文内容”、“在老师引导下”、“在四人一组时”、“独立完成”等。

3.就其可接受的行为评价标准而言,目标达成评价应考虑可测性,在表述时可用如“80%正确”、“15分钟内完成”、“至少达到500字”、“误差在2厘米之内”、“提供一篇英语短文,至少找出其中的复合句,再……”等。

4.就其心理变化而言,虽用一些动词去描述,如“记忆”、“理解”、“欣赏”、“创造”,更应加上一些行为性要求。如“完全识记……”“进一步理解……”、“基本掌握……”、“初步应用……”、“灵活运用……”、“初步具有……”等。

三、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1.教学目标设定主要基于教师真正理解本节教学内容。以一堂英语课为例,首先应明白文本提供了哪些谈论角度、哪些主题谈论信息、哪些主题性表达等,再者,应明白文本与课标要求还差哪些支持性资源和语言支架等。

2.对学生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比如:一节英语课的某话题,至少要明确落实话题对学生是常见话题还是生疏话题,学生对该话题了解多少;学生在理解话题角度不够全面具体时,可能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相关词汇和表达量小,谈话和表述中可能会遭遇怎样的语言障碍;为保证顺畅言语活动,在学生活动前教师究竟需要给学生搭建怎样的话题信息、文本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学习支架。

3.教学流程方面应关注的几点。活动形式是否适应某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任何活动如忽视对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体特点高度重视,那将是无效活动、或是说害了学生、损了自己。(1)知识信息是老师硬塞的还是学生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在信息知识自主建构的活动中,多关注一活动设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活动中到底想让学生干些什么,避免过程就是简单的填补空格,塞给学案内容、学生肤浅表述“我喜欢……”、“我欣赏……”等一些貌似神合的师生互动。(2)每项活动后,行动上真正意义上关注学生活动效果。关注学生能否真正完全识记,能否理解深层含义,能否思考怎样在已知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能否举一反三,还存在着哪些障碍,朝着目标还需得到哪些发展。(3)真正意义上把握学生知识及信息输出的机会。教师过渡到让学生对已有新知识进行运用,进行提高性活动安排或进行各类信息输出时,不能一味以课堂活动时间的预设而转换,需把握好时机,需依据学生对知识生知识认知、积累和信息建构、能力提升等的反馈实况。我们不该赞美现实“优质课”上教师对流程的一板一眼的“掌控”,因为他们形似流畅、富有节奏、环环相扣,缺乏对学生知识及信息输出的真正把握,缺少课堂结构、学生参与活动发展、教师组织学生前行的内在主线。

总之,师生发展与进步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如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编排,教学板书的运用等,但一切应以课前教学目标为基础、为指向,并共同思考“教学是什么”、“教学目标该怎样去实现”。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科研现状及思考论文

1.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每天学数学,用数学,但由于课堂过于空洞和不切实际,学生们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就教学现状,让小学数学做生活化的改革。2.现有教材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还很困难,发展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多增加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造并充实教材内容。

1.过分追求生活的原型。教育者普遍认为教育应该做到与实际生活接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一部分数学老师认为数学教学应当生活化,如果小学数学教学没能联系生活,就不是成功的教学。在有些公开课上,一些老师生硬地表达自己理解的新理念,并且想让别人也接受,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硬生生地戴上生活化的帽子,严重地误导学生。事实上,的确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化不是要求必须每节课、每个例子都与现实相结合,而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是否适合所决定的。

2.生活化变成形式化。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嘴上虽然很赞同生活化,但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并不一样。有时只是应付地将知识与生活简单挂钩,表面看起来接近现实,但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知识背景和发展经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运用所学或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思考与建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是必须与现实生活相适应,不能为了生活化教学而生搬硬套。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进入生活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尝试联系生活实际。

三、总结。

面对新形势和新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数学联系生活如何把握好限度,是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和探究的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误区论文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探究物理问题最适当的物理环境,学生能否学好物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就是是否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就“物理实验教学功能”做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求知欲望;直觉兴趣;感悟方法;培养能力;创新精神。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物理的教学目的提出: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探究物理问题最适当的物理环境,学生能否学好物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就是是否能在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结合物理实验本身的特点以及物理教学的目的,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的特殊功能是显然的。

一、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考问题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首先,物理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尤其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学生在刚刚接触物理时,都有很强的好奇感,物理实验教学极易唤醒他们的直觉兴趣。例如,让学生观察“隔掌吸钉”“煮金鱼”等生动有趣的实验,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实验现象常常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能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操作行为。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很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操作的欲望。物理实验教学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小实验、课外实验,一些小实验和课外实验容易被教师忽视,其实做好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恰恰是培养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学生不仅能意识到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做,课后也能利用瓶瓶罐罐等简易材料自己做,而且还能从中发现不少问题,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把这种兴趣贯穿与学习过程的始终乃至终身。

二、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必要的感生材料,体验过程,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客体(物理世界及物理规律)的过程。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首先要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这种认识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和自然界中学生熟悉的物理事实、现象以及过程的实例或问题,唤起学生的表象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去寻找身边应用大气压和气体性质的事物,并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介绍钢笔是怎样吸墨水的,有的介绍用吸管吸饮料的例子,还有的学生介绍了茶壶盖上的小孔、塑料挂衣钩、打气筒等等。有的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提出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钢笔杆上为什么有一个小孔,笔头上为什么有一个小孔?笔头上为什么用根细管伸入橡皮管内?另一方面,教师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运用仪器、设备,使物理现象反复再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在观察、验证、搜集、整理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知识技能通过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实验教学改变了学生只是从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要手脑并用,经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对象、处理实验结果等一系列步骤。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不但喜欢“看”实验,更喜欢亲自动手做实验,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认真组织学生实验,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加以适时的指导,通过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前,教师要布置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每次实验都要有明确的实验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原理、目的和方法以及所需实验器材有清楚的了解,熟悉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讲清实验原理,注意观察哪些现象,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等;学生操作时,要求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正确地使用仪器,加强学生对仪器规范化使用的训练,重视操作中技能技巧的培养,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指导,指点迷津,要求学生遵守实验的安全规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测量,并及时记下所取得的数据和实验现象,要尊重客观事实,绝不允许根据标准值而改动观察结果来凑数据,然后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归纳、推理,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要根据一定的要求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对仪器进行整理等。

三、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本身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要想获得实验的成功,必须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并且必须把各项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十分有益。例如,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来说,有时学生连接好电路后,合上电键,会出现各种电路故障:灯泡不发光,电表无示数,电表的示数总不符合要求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满意”的结果。应当使学生认识到,改一改数据,凑成一个“满意的”结果是十分错误的,或者把“不满意”的结果简单地归结为仪器粗糙,对自己是无益处的,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经过和实验条件,找出产生的问题的原因,必要时重做实验。学生认真对待了一次挫败的实验,收获很大,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它要求学生要能善始善终,具有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追求科学的精神,从而做到陶冶情操、锻炼性格,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肓出版社,-12.

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04.

新课程背景下校园文化重建的几点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放任、随意与浮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自主:既要凸显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案例1]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公园里卖气球的场面,孩子们在买气球。

师: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生b:10-9=1,1+5=6;

生c:因为9+6=15,所以15-9=6;

生d:9=5+4,5-5=0,10-4=6。

……。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略)。

[反思]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目前,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不管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想、如何表达,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或者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教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一个“导”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人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二、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反思]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

[案例3]教学片段: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二册《三角形的外角和》。

引入新课后,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出两个三角形;第二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两个角,拼放在另一个角的外角上,正好重合;第三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拼放在一起,三个外角组成一个周角。

部分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共三条,余略)。

[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学生都在探索和体验,动手"做数学",过程由学生完成,结论由学生得出,教师基本上没有讲授,没有进行分析和推理论证。然而数学知识单靠学生探究、体验就能获取吗?这样获取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吗?另外,许多学生第三个结论还未得出已经下课了,过度的探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允许。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改变了以往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但学习方式的改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一种方式去代替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每节课都去亲自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既无必要,更不现实。一些名词、概念、事实等只能用陈述和讲解的方式传授,如负数的表示,在数字前面加"-"号,告诉学生就行了;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也是不好操作和体验的,这类知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

四、整合:数学课别变了昧。

[案例4]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应该肯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将使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

现在的活动有相当部分是随意和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须要改进的。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科研现状及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以及课后练习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运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奠基阶段。在这个关键性的学习阶段,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提高课堂质量,使他们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农村教育的背景下,由于农村教育本身软硬件的不足,更要求教师能够开动脑筋,开发学生智力,挖掘潜力,将数学这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以生活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这来回往复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他们体验到了课堂上原本抽象的东西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能够更好地改变生活,从而更加热爱数学,热爱学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将一直以来农村教师沿袭的只根据课本内容一丝不漏地讲给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转变为富有生活情趣、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动化教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包涵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知识传授的具体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案例场景,变抽象为形象;二是将学到的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一课前预习,以生活化的例子将学生兴趣引导到新内容上。

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程的重要步骤。做好预习功课,事先接触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掌握对新课程的理解情况,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形成有缓有急、有主有次的听课节奏。对于数学课而言,因其自身与别的学科相比,需要有较为缜密的思维贯穿整个过程。因此,没有预习直接听讲,便极有可能因某一处的理解失误或思维停滞导致不能与随后的内容有效链接,从而影响听课效果。因此,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基于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工作之一。

课前预习往往不是在课堂中进行,经常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自行进行,由此教师便很难掌握学生的预习状况,不知道他们是否进行了课前预习,预习的效果怎样。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要求“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前预习的情境中去。例如,在学习“体积与容积”一节时,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后,观察一下吃饭用的碗与妈妈洗菜用的盆哪个装水更多,然后动手试一下,要用几碗水才能装满一盆;坐在同样的沙发上看电视,如果只坐小朋友,能坐几个人?如果大人能同时坐几个等。通过这样的.体会,使他们形成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上课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很容易将新知识在活泼热烈的气氛中引入。

二课堂授课,以生活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大部分家中有果园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问题,耳濡目染,很容易理解,经过教师的讲解,明白了利润的含义和折扣的实质。这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提炼出来,上升为数学定义后的,只有将其还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意识。在通过通俗化的生活案例引导理解后,很容易将日积月累的数学经验转化为可供思考、操作、交流的学习资料,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亲切感,刺激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课后练习,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强化知识体验。

课堂知识教授完毕,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生活趣味的题目交给学生完成。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能通过课后的实践操作体验来巩固强化课堂知识。比如,学习了“浓度”之后,要求学生回家根据家人的喜好程度亲手给他们泡一杯糖水,喜欢甜东西的放两勺糖,不太喜欢的放一勺糖,爷爷奶奶身体不允许吃大量糖的放一点点或者不放,分别尝一下每杯水的甜度,根据自己所放糖的多少与水的比例算一下浓度。类似的课后作业十分受学生喜爱,甚至不用监督都能圆满完成。

总之,在新课改的目标下,要达到小学数学寓教于乐,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富有实际意义且非常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尤其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生活化教学一定要坚持下去并不断革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明华.数学教学生活化例谈[j].考试周刊,2011(38)。

[2]王娟萍.用新课程理念构建生活化的数学实效课堂[j].新西部,2010(10)。

航空雷达和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结合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模式下,笔者提出课程体系扩展教学的方式,并举例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具体要点,从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体系扩展教学。

作者简介:杨宇(1976-),女,工程硕士,上海电机学院通信工程系讲师。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对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时压缩、学生基础薄弱、技术技能要求高等矛盾,笔者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课程体系扩展教学。

通信电子线路不仅是电子信息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而且与学科中众多课程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比如,电路分析和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为通信电子线路提供了电路分析的知识基础,信号与系统课程为其提供了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通信电子线路又是通信原理课程的基础。此外,通信电子线路还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磁场与天线等课程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相关基础课程没有掌握,学习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就一定困难重重。应用型本科教学对理论教学没有传统的本科教育的要求高,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只在该课程的立场上理解问题,这导致学生在学习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时感觉压力很大。课程体系扩展教学就是在讲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以一个学科体系为背景,让学生建立课程的知识架构,理解学习内容。在进行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中,适时对基础知识回溯教学,引导学生用已学基础知识解决通信电路问题。同时,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中,讲述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展望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通信电路的认识和实用掌握。在教学中,提出课程体系的概念,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未来的方向,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二、具体措施。

1.精炼基础,引导引入。

由于学生课程基础不牢,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用精炼有效的描述带学生复习回顾基础知识,并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理解分析通信电子电路的知识点。比如,在笔者讲述谐振回路的过程中,对于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的参数等,从其高频应用的模型进行介绍,并结合电路分析课程中三者的特性;在讲解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时,先复习模电中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分析方法,总结知识要点,展示其与高频放大器之间的相同之处,引出高频放大电路的学习知识点,使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引问题,重结论。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又对基础要求高,对于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生来说,一直是难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先缓解学生心中的畏难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有趣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冗长的`公式推导,重要的是问题的结论,要能形象地描述出结论,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怎么理解lc回路的谐振状态?lc回路失谐是呈现什么特性?在讲解时,公式的推导很多,学生懒得看或深究,实际谐振状态就是回路输出参量最大时的状态,可以结合小学自然课上桥梁共振的现象,帮助基础不扎实的学生理解和掌握谐振的结论。讲失谐时回路是容性还是感性,由于学生基础不扎实,容易混淆,可以并联回路为例,讨论电容、谐振电阻、电感三条之路并联,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频率信号选择不同的三条路,频率较低的选择电感,频率较高的选择电容,频率适当的(谐振频率)选择电阻通道,这样学生就较易理解这部分的结论。

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仿真技术迅猛发展,对于电路设计领域具有开拓意义。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此技术,在课堂上展示通信系统模块电路的运行和结果,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通信电子线路作为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地位毋庸置疑。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工作,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希望对课程改革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改革探索[j].科技与企业.

[2]于效宇,刘艳.高频电子线路广义教学法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价版).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误区论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取消了教学大纲,出台了《物理课程标准》,此标准确立了物理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改变以往的教学只是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探索性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开放原则。

要改变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的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逐步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尽相同,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辅导方式也应该不同。

3、循序渐近原则。

教学不能做到一步到位,物理老师要在教学中由最基础的物理知识来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平等互学原则。

每次教学都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次共同学习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课堂外的问题老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而不是不予理会,做到与学生互学共进。

5、师生互动原则。

做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保证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方式,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强师生互动。

6、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1、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突出新课改。

科学探究式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的教材内容,还包括习题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拓展性的课外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应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教导学生应该掌握书上面的.知识点而提高考试成绩,而是真正的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物理定律这些基础知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引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解释和解决。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创新,用创新的教为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即使是老方法,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更新,也是一种探索。在使用探究教学法时,要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留有必要的创新意识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在不同的思维层面上领略创新的乐趣,引发创新的欲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若能提出一个问题,就标志着科学探究的开始,而创造性思维就始于对问题的研究。围绕问题展开相互交流,能形成竞争机制,相互启发能活跃思维,分析物理问题全面,形成合作互动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压力与受力面之间的关系时,我会让学生拿出一支一端削好的铅笔,让他们用大拇指和食指顶住铅笔的两端时,发现削好一端的手指比较疼,这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用较大的力时手指更疼,又说明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2、探索师生换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根据探究性教学的师生互动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探索师生换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传统的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换位思考、思维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训i练,使学生逐渐提高独自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会找一个学生先讲述什么是马德堡半球实验?以及马德堡半球实验中所包含的物理问题有哪些?有的同学最开始不好意思讲解,但是我一直鼓励他们参与,在后来他们能够很好的在课堂上讲述书上的知识点,并且还加入了他们自己的理解。

3、探索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实施物理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和专业参考书、录像片、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会在在课余时间为同学播放科教片,例如有关于气压、光的折射方面的视屏,看后讨论回答,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强化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对于物理这种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为课堂提供了研究性学生的氛围,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再通过导趣、导思、导法,让学生多讲、多动、多猜想、充分自主学习、自由交流,真正体现探索和创新、理论和实践、讨论和动手的有机结合。

结语虽然我国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家和教育机构对探究性教学的不断重视,探究性教学必然会很好的发展起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应该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了解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并能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将新成果、新信息融入物理教学,突出新课改精神,让“三维教学目标”既互相渗透又相互依托,在过程中体现方法和技能,在过程结束时意味着知识的获得,在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以促进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新乡、张德启《物理教学论》科学教育出版社版。

2、王至正、张宪魁、王河《物理教育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杜1994年版。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科研现状及思考论文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足应付高考的.

作者:田春阳作者单位:四川省渠县中学刊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英文刊名:kehaigushibolan(baikeluntan)年,卷(期):2010“”(3)分类号:g63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下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的论文

摘要:“班不好带,学生管理难”已成为众多班主任面临的普遍难题,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形势下,要想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以创新意识和爱心教育来优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创新意识;爱心教育;班级管理。

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学会优化班级管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用创新意识和爱心教育去引领学生。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一点工作实际和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解,谈一谈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和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

几年前,笔者曾深刻地反思了自己“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觉得这种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在近几年班级管理工作中,适时地转变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班级实行民主管理。

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笔者把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分成两条线,一条线为班级主管;一条线为共青团组。然后将上述管理进行分解,之后,要求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特长认领管理内容,这样上至班长,下至寝室长、值日组长等职务都被认领下去,经过笔者的协调后都落实到人,并分别进行了指导,逐步展开各项管理工作。

一年来,全班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全体学生既自我约束,又互相督促,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参与管理,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管理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二、创新教育方法,进行养成教育。

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讲一些长篇大论的大道理,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他们,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笔者大胆的创新教育方法。做了如下的尝试:

首先笔者组织学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指明方向。不久之后,个别同学还常犯错,当笔者询问具体情况时,他们总是说:“我一定改正错误,作一个好学生”,其实,具体该怎么做,他们也不知道。为了使日常行为规范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导,笔者便组织学生讨论编写了《日常行为规范歌》。这些都成了规范学生行为的活教材,学生常把这些话带到嘴边,自律能力也就明显提高,良好的班风也很快形成。

后来,笔者又根据农村学生不善于交流和表达,更不善于和教师沟通这一特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大胆创新,一方面要求学生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并对表现好的大力鼓励,一方面要求自己见到学生也主动的和他们打招呼,以此拉近师生关系,引领学生养成见到师长能主动问好的好习惯,并以此来推动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三、构建活动平台,做好思想工作。

青少年学生大都不太喜欢教条的说教教育,而对参加各种活动却十分感兴趣,笔者便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搞好以下活动。

1.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管理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笔者适时地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上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通过这些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懂得了宽容,知道了父母的艰辛,也有了拼搏的动力,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2.“学做小老师”的活动。

所谓的“学做小老师”活动就是为了鼓励学生大胆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向自己、同学、教师讲解,达到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目的,在同学之间建立友好互助的和谐关系。为了这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笔者做了如下的工作:

首先,为了打消学生们有为别人讲解是浪费自己学习的时间的想法,笔者为学生读了一篇有关学习方法的'文章。

文中的教师曾经带过一个九年级以前数学从未及过格的学生,找这位教师辅导。这位老师只是让学生每周讲一次课,让他把课堂上学的东西讲给老师听,直到老师满意为止。几年下来,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参加高考时,数学取得了149分的优异成绩。通过这个案例,笔者告诉学生:什么叫会什么叫真正懂了,会了是能把这个问题对自己能讲明白,对别人也能讲明白,否则就不能叫会、叫懂。为其他人讲解是一种转换,把学到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无形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相互讲解的热情高了,课堂上听讲也认真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氛围也变得浓厚了,后来笔者又因势利导,每周拿出一节自习课,让学生主动到黑板上为学生讲解例题,这又为学生规范的书写和规范的表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他作为小老师的优越感又增强了他的信心。

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交流意识和协作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互助和谐的学习氛围。期末统考,笔者班的数学平均分高出了其他平行班5~10分。

3.“送你一句话”活动。

“送你一句话”活动就是班主任为了缓解个别内向学生被冷落的心理压力、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反思自己工作得失、密切师生关系,并以小纸条的形式与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为了做好各项工作,笔者经常在班上开展“送你一句话”活动。

笔者欣喜地看到,学生收到笔者这一特殊的礼物之后,有的惊喜,有的沉思,有的暗下决心,有的同学还将它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其心动,其行动必变。

四、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平时,笔者会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只有早出晚归,甚至有病也坚持上课。初中学生,年龄还小,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同学的榜样。笔者曾经在一次班会上课上郑重地向全班同学承诺:“同学们,向我看齐!”在教师和班干部的带动下,班级面貌日益完善:班风正、学风浓,同学们团结互助,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五、真诚的爱,感动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几年来,笔者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学生,热心的帮助学生。笔者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笔者最快乐的一件事!

笔者班的何某某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差,爱演独角戏,课堂上喜欢抢话,经常造成课堂秩序混乱。严厉的批评后,看着他满脸的委屈,笔者是又气又心疼!一次语文课上,笔者又发现他在激情演绎,怪声地抢话说,于是笔者悄悄走到他面前,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别急,老师在等你!”一节课下来,他表现出奇的好!事后,笔者又表扬了他。晚上笔者查看同学们的自我教育日记的时候,他在自我教育日记上这样写道:“老师,我上课只顾抢话,你不让我说,我还使劲嚷嚷,您今天没有批评我,还摸了我的头,说要等我,我特别高兴,我想你一定有点喜欢我,老师,我也喜欢你,以后我再也不抢话了。”捧着孩子的一颗心,笔者久久不能平静。笔者认为只要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就会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六、心理健康,关爱学生。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认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出重点的教育对象,在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后,要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和辅导。对初中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要搞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说教或者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

参考文献:

[1]郑晓光.对初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教育[j].普教研究,(3).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3]袁运开.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4]孙灿成.对班级管理民主化的管见[j].中学教育,(4).

[5]林冬桂.论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运作过程[j].教育导刊,(4).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