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方案(通用15篇)

时间:2023-12-09 09:44:24 作者:曼珠

一个好的计划书需要有详实的内容,逻辑清晰,合理性强,并且具备可行性。如果你正在写一份计划书,以下范文可能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使你的计划书更具说服力和可行性。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

1、初步感应乐句短短长,并能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2、在通过触感游戏和情景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1、幼儿学具:枕头、纱巾。

2、音乐:不同曲风的摇篮曲,《小枕头》vcd音乐碟。

3、图片:《捣蛋精灵的动动鼓》故事图

一、幼儿入场。

二、故事引导: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捣蛋精灵的动动鼓》

三、肢体感应乐句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和枕头玩一个游戏,请你们哄枕头宝宝睡觉,记得哄枕头宝宝睡觉的时候要拍拍它们,亲一亲它们!(播放两遍音乐做哄枕头宝宝睡觉样)谁的枕头宝宝睡了呢?一起去看看吧!走到别人的枕头宝宝面前的时候要轻轻地蹲下来看,不要把别人的枕头宝宝吵醒了!(播放音乐)我们的枕头宝宝都睡了,请你们轻轻的'把它放在我们的小登子上睡吧!

四、触感游戏

五、情景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累了吧?现在老师来当妈妈,你们来当宝宝,宝宝每个人拿一条纱巾当被子盖在肩膀上,闭着眼睛像睡着的样子,妈妈来唱摇篮曲给你们听,看看哪位宝宝睡得最好、最香,等会才有精神跟妈妈去外面玩游戏哦!(教师唱歌曲“小枕头”哄宝宝睡觉)

六、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起床了,你们睡得好吗?那想不想跟妈妈到外面玩游戏呢?(想)那我们一起学小鸟飞出去玩游戏吧!(播放“小枕头”音乐出场)

年幼儿音乐教育方案

目标:

1.尝试边看舞蹈视频边模仿其中的舞蹈动作,丰富舞蹈动作语汇。

2.能协调地做动作。

3.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变换舞蹈队形。

准备:

收集适合中班幼儿模仿学习的舞蹈视频,保存在u盘中,并制作独立式电脑ppt节目菜单,方便幼儿点击播放。

玩法说明:

幼儿选择想要学习的舞蹈视频,自主点击播放。在舞蹈视频的带动下,幼儿尝试模仿学习视频中的舞蹈动作,感受舞蹈动作的丰富性,并初步尝试合作实现简单的队形变化。

指导要点:

1.活动初期,如果有幼儿仅仅是观看而没有跟随视频做动作,教师要耐心等待,给幼儿时间安静欣赏、细细品味。当幼儿开始投入地学习视频中的舞蹈动作时,无论做得好不好,教师都要安静观看,不打扰。

2.当幼儿在舞蹈中尝试合作实现简单的队形变化时,教师要予以关注。可在舞蹈表演结束时,引导幼儿及时讨论反思舞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空间的共享等,从而分享队形变化方面的经验等。

小贴士:

1.为中班幼儿选择舞蹈视频时,可以选择两两结伴的舞蹈或者有简单的队形变化的舞蹈,以满足中班幼儿合作舞蹈的需要。

2.可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专注度等情况,更新舞蹈视频。此外,需注意在电脑ppt节目单中,除了舞蹈外,歌唱活动、打击乐活动、韵律活动等都要有相当的比例,以保证音乐区活动类型的多样化,便于幼儿自选。

幼儿音乐教育方案

1、学唱歌曲,接触京剧旋律,对京剧感兴趣。

2、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并学唱歌曲。

3、激发表现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1、京剧录影vcd。

2、小竹篮若干。

一、欣赏老师表演“捡豆豆”(动作提示附后)。

议论: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提示孩子感受京剧。为了让孩子比较鲜明地感受京剧,老师在表演的时候,应该穿上相应的服装。

二、欣赏京剧片段。

议论:京戏和我们平时的唱歌、跳舞有什么不同?

三、学唱歌曲。

1、提着小竹篮,跟着老师边唱边舞。

——如果孩子对京歌的歌词旋律,不太清晰,可以听钢琴伴奏的歌曲。但是表现时,还得用京胡来伴奏。

钢琴伴奏时,孩子如同唱一般歌曲一样,但是,京胡伴奏,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嗓子提起,这时,京歌的味道就很浓了,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变化而兴奋,于是兴致大增。

2、孩子表演,老师配上京剧的锣鼓节奏。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角落学习中继续把玩,直到可以为i大家演奏或伴奏。

活动中,许多孩子对京胡非常感兴趣,所以,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玩一玩京胡。

幼儿音乐教育方案精选

一直以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呈现小学化现象,重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幼儿整日围着教师转,对教师的话唯听是从,机械地记诵不感兴趣的东西,是被动的沮丧的学习者。教师也好象是知识的传声筒,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上课是基本活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指示,幼儿做”,总是很认真的教唱儿歌,让幼儿记住歌词、旋律、以及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较重视唱歌的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幼儿自主学习的培养;因此,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严重束缚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创造思维,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认知,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学习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呢?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除了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也适合幼儿歌唱。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那些歌曲一出现,如《老鼠爱大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他们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们在教学中对歌词或一些旋律进行适当的改编,将音乐与美术整合,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自然启动美好情境,提高审美情趣。幼儿在学的过程就会学得更加快乐。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比较难掌握的问题,如:符点音、顿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时的感情,在此时便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下来,孩子们还不记得歌词,更不用说什么有表情,有感情了。在音乐教学中不是对幼儿死板的填鸭,我们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他们营造积极、自主学习的氛围。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小红帽》、《小狗抬轿》这些歌曲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角色,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融入角色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2、音画转换法。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幼儿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鼠画猫》中,我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画的“怪猫”,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怪猫”的外型并欣赏歌曲。结合挂图幼儿很快就理解、熟悉歌曲内容。

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如《摇篮曲》、《小河之歌》、《夏天的雷雨》等歌曲。

经过我们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大胆创新,使幼儿在有效的激励和唤醒中,去感受、欣赏、表达,使幼儿学会了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其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音乐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尽量减少对幼儿统一的约束和要求,应发散幼儿的思维,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教师在上音乐活动课的时候,首先要有丰富的感情,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教师应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个幼儿,在师生互动中幼儿愉快轻松,主动积极,形成一个良好、温馨的氛围。这样才能达到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热爱。教师只有改变观念,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倾听幼儿的愿望,其次在可行情况下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对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发现、创造给予鼓励,让每位幼儿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允许幼儿提出意见,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真正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成长。

幼儿音乐教育方案

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发现歌词重复的规律,并学唱歌曲。

2.感受数量递减的规律,理解其含义,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与合作表演的同伴相互支持与协作。

1.在活动室地面上用线画两根“圆木”。

2.磁性教具1套。(包含池塘背景和3只小青蛙)。

3.号码牌2套。(数字为1-3)。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集体复习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1.师:让我们一起来唱《头发、肩膀、膝盖、脚》这首歌,边唱边整齐地做动作。

2.师:这一次,我们把歌词“头发”藏起来不唱,用拍手来代替。

(二)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师: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新歌,唱的是什么小动物呢?请你们听一听、猜一猜!(教师弹奏旋律,只唱歌词中“啊呜啊呜啊呜”和“呱呱呱”)。

师:你们猜是哪种小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听我来唱一唱!(教师边范唱歌曲,并演示磁性教具)。

(三)幼儿感受歌曲内容,并初步学唱。

1.师:小青蛙去游戏,开始的时候,共有几只青蛙坐在池塘边的圆木上?(教师出示3只青蛙,放在磁板上)3只青蛙已经准备好了要去捉虫玩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带幼儿学唱全曲)。

(四)教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进行表演唱。

1.师:我要请3个小朋友扮演青蛙,蹬在“圆木”上游戏,谁愿意来试试?(教师给请到的“小青蛙”每人挂一个号码牌)。

2.师:你们看,3只青蛙跳水的`顺序已经排好了,谁是第一个?谁是第二个?……现在请按号码牌顺序蹬在“圆木”上。大家来看看,他们蹬的顺序对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唱歌,唱到青蛙“跳进池塘”时,“小青蛙”就按着顺序跳水,然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唱歌。

3.师:你们看,池塘边有两根“圆木”呢!这次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小青蛙来游戏了!

4.教师先请3个幼儿,等他们自主排序之后,再开始游戏。

教师根据幼儿掌握序数概念的情况不断增加游戏难度。在以后的音乐游戏中,有意识地要求幼儿控制排序的时间,总结出更多的合作经验。

幼儿园音乐教育方案

1、学唱歌曲,接触京剧旋律,对京剧感兴趣。

2、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并学唱歌曲。

3、激发表现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1、京剧录影vcd。

2、小竹篮若干。

一、欣赏老师表演“捡豆豆”(动作提示附后)

议论: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提示孩子感受京剧。为了让孩子比较鲜明地感受京剧,老师在表演的时候,应该穿上相应的服装。

二、欣赏京剧片段

议论:京戏和我们平时的唱歌、跳舞有什么不同?

三、学唱歌曲

1、提着小竹篮,跟着老师边唱边舞。

——如果孩子对京歌的歌词旋律,不太清晰,可以听钢琴伴奏的歌曲。但是表现时,还得用京胡来伴奏。

钢琴伴奏时,孩子如同唱一般歌曲一样,但是,京胡伴奏,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嗓子提起,这时,京歌的味道就很浓了,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变化而兴奋,于是兴致大增。

2、孩子表演,老师配上京剧的锣鼓节奏。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角落学习中继续把玩,直到可以为i大家演奏或伴奏。

活动中,许多孩子对京胡非常感兴趣,所以,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玩一玩京胡。

附儿歌:《捡豆豆》

幼儿音乐教育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引进丰富的,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及趣味性,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本节主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图谱为例,分析教学资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利用。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图谱教学素材可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认识,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句式结构。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幼儿教师可以将图谱作为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幼儿进行图谱的学习,加深幼儿对歌曲的认识。比如,在进行《幸福的猪小弟》教学时,幼儿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歌词的内容,可以选择与歌词内容及描绘形象相符的图谱,帮助幼儿了解歌词的内容,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还可以将图谱整合为视频动画,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幼儿体会歌曲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幼儿音乐教育内涵出发,提出了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策略,幼师需要结合音乐特征开展教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进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音乐教学效果。利用资源充足的音乐课堂,可以培养幼儿音乐核心素养,让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形成音乐兴趣,建立音乐审美情趣,提高人文修养,推动幼儿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毛萍.浅论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18(33):209.

-->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

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体验、表现“美”的内涵,从而使幼儿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之美”。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和体会音乐之“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就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情趣。如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选取适合幼儿的音乐教材,带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动手、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小班可采用活泼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如《走路》。中大班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记忆音乐的旋律,使他们真正随着音乐的内容,情绪变化做游戏,如《谁的尾巴灵》。幼儿在听听、动动、说说中,培养和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另外,在选取音乐教材时,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

二、选择适当的教材。

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考虑的是教材的趣味性,如《大马告诉我》、《郊游》、《加油干》这些有趣的教材,幼儿特别喜欢;其次考虑的是教材的多样性,有民族风味的《北京的金山上》、《小牧民》、《送你一朵玫瑰花》、《瑶族舞曲》,有地方风味的《小看戏》、《喜洋洋》、《拔根芦柴花》,有外国风味的《土耳其进行曲》、《水仙花圆舞曲》,最后考虑的是教材的难易度,也就是说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如果教材太难,幼儿学习困难,必然会失去参与活动的信心和兴趣;反之,幼儿一学就会,就感到没劲。所以,每次制定教学计划我们都遵循这几个原则,让幼儿由易到难逐步增强对打击乐的兴趣。

三、创设音乐的氛围。

幼儿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是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引人“入境”的氛围,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来指导幼儿感知、理解活动节奏的音乐;让幼儿通过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的联系,以体验音乐所表现的风格和情绪。在倾听《小牧民》的音乐时,我画了一幅辽阔大草原,远处有隐约可见的蒙古包,由远而近突出牧民骑马的雄姿,幼儿看着图,随着乐曲中的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的展开,仿佛来到了宽广的内蒙古大草原,很快从乐曲中听辨出由远而近的骏马在奔驰,强烈感受到乐曲热烈、欢乐气氛,随即产生“动”的欲望,这种“动”是对音乐感受的深化。因此,幼儿随音乐旋律的节奏、节拍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有的随着音乐哼唱、有的做骑马动作、有的做抖肩、仰看天空的动作……幼儿的种种表现,正是他们感受到音乐形象的表现。

四、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教师在进行音乐活动课时,应以幼儿为主,采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在让幼儿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兴趣的培养及知识的传授。这样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同时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例如,在小班开设音乐课时应以音乐欣赏为主,通过音乐的快慢来做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到了中班就可以教他们简单的节奏,“妈妈”就可以拍两下手,“你很棒”拍三下手。到了大班就可以要求幼儿对所学的歌曲进行打节奏,并教一些简单的节奏型。这样循序渐进的教授可以让幼儿对节奏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幼儿园的音乐课中,应当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音乐的感染力和震慑力是强大的,唱歌、跳舞、节奏、儿歌几乎被所有孩子所喜欢,而且玩起来乐此不彼,成人眼中的协调与美观在快乐的心中是那么渺小,我们所做的就是用音乐打开孩子的心门。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长者”身份和“指令、要求”的口吻来组织孩子们的活动,而是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进出活动室我们用音乐来指挥,就餐、入寝我们用音乐来安抚。在幼儿园中,教师创造多样化得环境,使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休息、游戏都有优美的`音乐相伴。将幼儿的歌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幼儿园分科教学中的缺陷,有助于将各种教育因素全面整合地利用起来,促进幼儿在音乐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

1、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听懂不同的音乐节奏的信号并表现相应的动作。

2、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唱唱跳跳做游戏。

相关媒体制作。

米奇玩具一个。

一、蹦蹦跳跳大声唱——你好,米奇!

1、师:“小朋友,今天有一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明星来看你们了,我们一起喊三、二、一把它请出来好吗?”(请出米老鼠)。

2、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师:“谁来了?”(教师引导孩子用不同词汇打招呼,夸夸米奇。)。

小结:米老鼠多神气多可爱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夸夸米奇好吗?

3、歌表演:我爱米老鼠(引导幼儿大声夸,大胆跳:“大声夸它才会高兴噢”)。

4、媒体:“小朋友一起大声唱歌真好听,真响亮,瞧,米奇真的来了。”(媒体)。

二、听听走走做游戏——妙妙屋,我来了!

1、欣赏录像。

师:“米奇邀请你们去它的妙妙屋玩,你们想去吗?路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可爱的朋友,经过一些有趣的地方,千万跟紧老师哦,别一个人掉队了。”

(幼儿边唱边跳来到小树林,和媒体互动。)。

师:“这是谁?来一起问个好吧”引导幼儿用有节奏的儿歌大声念诵:“__,__,早上好,和各种动物朋友打招呼!”

2、媒体出现一座山。

师:“走了这么多的路,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看看,我们到哪儿了?”

师:“愿意和老师一起爬山吗?看看,我是怎么上山的?现在我在山脚下了哦,往哪里爬?听听音乐怎么样的”

(倾听上行音乐和下行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上山、下山。)。

3、请出小鼓来帮忙孩子掌握节奏。

师:“小鼓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要爬山了,小鼓说的快我们就跑得快,上山。小鼓说的慢,我们就跑的慢,下山。

4、出示小铃。教师变化不同的节奏型,幼儿听见铃声就拍出节奏,听到鼓声就踏出节奏,一路跑跑走走来到米奇妙妙屋。

鼓:____________。

铃:_____。

三、边唱边跳一起来——我跟米奇学本领!

1、媒体出现画面:“看,米奇妙妙屋到了!”

2、欣赏媒体“妙妙屋的表演”。

师:“刚才,他们跳打拍子的舞蹈,是用身体哪个地方打拍子的?”“用脚打了几次拍子?”

3、幼儿和媒体共同互动学跳。

5、引导幼儿可以改变各个身体部位打拍子,边唱边跳。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

音乐和诗歌一样都是美丽的语言,优美动听的音乐会陶冶情操,给人享受和熏陶,最为重要的是,音乐教育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的重要性,本文将对音乐教育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进行分析探讨。

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引领时代潮流的符号,而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引领,才能广受欢迎处于不败之地。因此音乐教育中,教好专业知识是基本,培养幼儿创造力才是精髓,是重中之重。

笔者将分别从: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音乐教育现状、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对策,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想,让其思维更加明朗化,同时能让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美,生活的美。但是,很多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开展的教学中,其教学手法以及内容都比较单一,且枯燥乏味,缺少新鲜感,而且其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根本无法有效激发幼儿兴趣。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音乐教学质量也随之降低。为培养幼儿创造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幼儿审美。

音乐教育还具有培养幼儿自主性的作用,通过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引导,幼儿能够更好发现美并认识美,从而能够让幼儿的心灵美得到一定升华,让其形成新的思维观念,能够更加有效解决问题,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作出了相应的铺垫。在现在社会环境下,创造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幼儿作出相应的创造力的培养,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

我国不论是在哪一学习阶段还是哪一门科目上,其教学模式都完全类似,没有区别,这种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既刻板单调,又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音乐教育也不例外。

本来音乐教学应该是个很轻松快乐的过程,让幼儿能够享受并愿意主动去学习,而目前的音乐教学却把这门课程当做理论课程一样去教,完全没有将音乐的灵魂和精髓讲出来,更别提所谓的创造力的形成,幼儿学得累不说,最终还是没有任何长进,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外,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有些音乐教师还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这种现象尤其在农村幼儿园十分常见,这一问题也为幼儿音乐素养的形成,创造力的提升起到了阻碍作用,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行了诸多问题。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幼儿对音乐课程逐渐丧失了兴趣,教学质量也随之降低。针对这一现象,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就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树立创新思想。

要从源头上进行创新,也就是思想。当思想的结被打开不受任何禁锢的时候,思想才可以称之为思想,它像获得了自由、得到了重生一样,可以天马行空大胆发挥,这样一来新的点子或是奇妙的方法都可以想的出来,打破原有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极具吸引力,这就是创新。有了创新思想,自然而然就可以发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这样有了切入口和良好开端。

所谓音乐是不是都是唱出来的呢?唱出来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好音乐呢?先放一些唱的比较好听的音乐,举个例子:教师在教授《小雨沙沙》时,教师可以播放下雨的视频供幼儿欣赏,并设置相关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雨唱歌吗?你想知道小雨是怎样唱歌的吗?这是幼儿会积极踊跃,有的说:小雨唱歌是嘀嘀嘀的,有的说:小雨唱歌是啦啦啦的。教师要充分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来,不受传统教学所限制,这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伴着音乐节奏玩“贝壳捉小鱼”的游戏。具体来说,教师要先划定一个自由活动的区域范围,并分配好“贝壳”和“小鱼”的角色,在没有响起音乐节拍的时候,幼儿全部都蹲着扮作“石头”。如果响起某种音乐节拍,扮演“贝壳”的学生就要马上去抓“小鱼”,而扮演“小鱼”的学生就要想方设法“躲避”贝壳的抓捕,直至这个音乐节拍结束,学生再次变回“石头”。在一轮游戏中,也就是某个音乐节拍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段内,“小鱼”一旦被“贝壳”拍到立刻淘汰,当然,如果“贝壳”没能抓到任何一条“小鱼”,也会被淘汰。

在结束游戏之后,教师再对“活着的贝壳和小鱼”进行统计,并给予优胜学生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的游戏具有一定紧张感,在游戏中幼儿必须灵活运用自己的大脑、不被淘汰,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思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

又例如:教师在教授《开火车》这首歌曲时,教师完全可以将游戏策略应用其中,要求所有幼儿站成一排,随着音乐的播放来开展游戏,教师将小铃铛准备好,跟着音乐节奏来摇晃小铃铛,火车开得慢,铃铛敲得慢,火车开得快,铃铛敲得快。通过游戏的应用,幼儿不仅能掌握音乐的节奏,同时还形成创新意识。

结束语。

幼儿阶段是幼儿学好音乐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幼儿形成创造力,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策略及时转变,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开发幼儿头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方案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2.学习唱十六分音符及间奏,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走与跑录音带、《小鸭子的舞》录音带、小鸭头饰。

1.幼儿听音乐,《走着去,跑回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知道走的音乐慢,跑的音乐快一些。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来练习走与跑的动作,音乐反复的变化,加强幼儿对快慢的感受与辨别能力。

3.歌曲:“庆祝六一儿童节”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我们生活在今天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2)幼儿欣赏老师范唱《六一的歌》。

(3)随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唱全曲,辅导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间奏,体验节日的快乐,用歌声表达愉快的情感。

4.复习《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声音由弱到强,表现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领唱,齐唱练习。

(2)《大雨小雨》。

幼儿分组,一组唱大雨,―组唱小雨,分组唱时注意衔接的要紧凑、自然,节奏准确合拍。

5.欣赏:《小鸭的舞》。

(1)幼儿安静的欣赏《小鸭的舞》。

(2)分段听:(1)—(11)要求幼儿集中精力听音乐,从欢快活泼的音乐声中听出小鸭子在高兴的跳舞,速度稍快。

(12)—(20)启发幼儿从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听出小鸭子很高兴的游泳,速度较慢。

(21)—(25)小鸭子们游泳后又继续愉快的跳起舞来,速度稍快。

幼儿戴上小鸭头饰,在老师的引导下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的快慢与表达的内容关系。幼儿自然地离开教室。

幼儿音乐教育

1、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词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2、熟悉游戏玩法,能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通过变“门”的造型,培养幼儿创造、合作的能力。

1、将活动室布置成森林。

2、人手一张报纸。

3、录音机,磁带。

一、音乐能力训练:跟声音走。

1、发报纸,幼儿用报纸挡住眼睛,跟着教师拍出的铃鼓声走。

2、随芝麻开门的音乐跟老师即兴舞蹈。(熟悉音乐)。

二、听辨乐曲结束音游戏。

(幼儿将报纸铺在地上,坐在上面。)。

1、教师弹奏乐曲,要求幼儿听仔细乐曲的结束部分。

2、游戏:听辨乐曲结束音。

玩法:幼儿在乐曲开始时出门去玩耍,乐曲结束时跳回报纸的家里。

(游戏进行2—3次)。

三、学唱新歌《芝麻开门》。

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新歌采用教师先示范演唱,再运用整首跟唱法进行教唱。

3、进行游戏“穿越森林”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小朋友进入森林的路上,有个老巫婆会说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就变成一扇门挡住我们的路,如果我们声音响亮地唱《芝麻开门》的歌,老巫婆就会打开门,我就能从门里钻或爬进去。

b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第一次请配班老师做巫婆变成一扇大门,当小朋友唱《芝麻开门》后,巫婆打开门,幼儿依次用不同的姿势过门。

第二次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变门。

c发挥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变出各种各样的门。

d和客人老师合作游戏,幼儿变门,客人老师来唱歌,钻过小朋友变的门。

幼儿音乐教育

1、初步感应乐句短短长,并能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2、在通过触感游戏和情景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1、幼儿学具:枕头、纱巾。

2、音乐:不同曲风的摇篮曲,《小枕头》vcd音乐碟。

3、图片:《捣蛋精灵的动动鼓》故事图。

一、幼儿入场。

二、故事引导: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捣蛋精灵的动动鼓》。

三、肢体感应乐句。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和枕头玩一个游戏,请你们哄枕头宝宝睡觉,记得哄枕头宝宝睡觉的时候要拍拍它们,亲一亲它们!(播放两遍音乐做哄枕头宝宝睡觉样)谁的枕头宝宝睡了呢?一起去看看吧!走到别人的枕头宝宝面前的时候要轻轻地蹲下来看,不要把别人的枕头宝宝吵醒了!(播放音乐)我们的枕头宝宝都睡了,请你们轻轻的把它放在我们的小登子上睡吧!

四、触感游戏。

五、情景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累了吧?现在老师来当妈妈,你们来当宝宝,宝宝每个人拿一条纱巾当被子盖在肩膀上,闭着眼睛像睡着的样子,妈妈来唱摇篮曲给你们听,看看哪位宝宝睡得最好、最香,等会才有精神跟妈妈去外面玩游戏哦!(教师唱歌曲“小枕头”哄宝宝睡觉)。

六、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起床了,你们睡得好吗?那想不想跟妈妈到外面玩游戏呢?(想)那我们一起学小鸟飞出去玩游戏吧!(播放“小枕头”音乐出场)。

幼儿音乐教育方案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鲜花)。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白花)。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红花)。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幼儿音乐教育方案

1、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2、在教师的语调、体态动作暗示下,尝试边唱边按歌词内容做动作,学习按乐句变换做动作。

3、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知道小花狗叫过“汪汪”后,“肉骨头”才能逃回自己的座位。

1、“小花狗”头饰3个,“肉骨头”胸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出示小客人导入活动,集中幼儿注意力。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汪汪!(教师清唱歌曲。)。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内容。

(1)歌里唱的是谁?小花狗在做什么?

(2)歌里还唱到了什么是我们没有说到的?我们再仔细听一听。

(教师再次范唱。)。

(3)师幼一起完整朗诵歌词,熟悉歌词的'内容、顺序。

二、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1、教师逐句唱歌,引导幼儿分句创编动作。

2、师幼共同整理动作,并分句练习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

我们边唱歌边把刚才学的'动作做出来。

3、教师带领幼儿共同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教师用表情、体态强调每句句首歌词重音,并运用动作提示幼儿一拍一下地按乐句做动作。

1、介绍游戏玩法与规则。

教师:“小花狗”站在场地的前边,“肉骨头”蹲在场地中间的空地上。大家一起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完歌以后,“小花狗”“汪汪”叫两声,“肉骨头”迅速逃回“家”。(空座位)。

2、教师扮演“小花狗”。幼儿扮演“肉骨头”,练习2--3次。

(1)师幼共同回忆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教师扮演“小花狗”,幼儿扮演“肉骨头”,佩戴头饰玩游戏1--2次。

(2)在教师的提示下,2--3名幼儿扮演“小花狗”,教师与其它幼儿共同扮演“肉骨头”,佩戴头饰玩游戏1--2次。

(3)请幼儿送肉骨头给小花狗吃,和小花狗说再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