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说课稿(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19:32:01 作者:薇儿 早晨说课稿(大全8篇)

环保不是口号,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环保宣传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的范围。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我们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环保宣传语,供大家参考。

早晨说课稿篇一

(配上悠扬的音乐,师深情地朗读,生闭上眼睛欣赏,想像。读完——)

生:我好像看到草原上羊儿在跑。

生:我好像看见牧羊人在唱歌。

(老师在旁边一边以鼓励的眼光看着学生说,一边点头微笑。学生受到鼓励就说得更有劲了。)

生:我好像自己也来到了大草原……

师:小朋友的想像真丰富。那么真正的大草原是不是和我们想像的画面一样美丽呢?

(看根据课文内容剪辑的草原风光片段。)

画面上风景优美,牛羊成群,牧羊人歌声缭绕,学生看了纷纷惊叹不已。

师:小朋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啊?

(学生各抒己见。)

生:草原真大啊!

师:你说得真准。确实,草原很大,老师要把你这个“大”字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向你学习。

(学生深受鼓励,热情高涨,争着举手说。)

生:我想送给草原一个字,那就是“美”!

师:你说得真精彩,老师要用彩色粉笔把这个“美”字写出来。

生:草原看上去非常舒服!

师:你的词汇真丰富,老师要把“舒服”介绍给大家。

生:草原非常的辽阔。

师:老师很佩服你,送给了草原一个非常合适的词。我要把这个词语写在中间,让大家都能看见。

生:草原上的牛羊真可爱!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觉得你和草原一样可爱,所以老师要把这个“可爱”写得大大的。

(学生很开心地笑了,意犹未尽,恨不得站起来抢着说。)

这是一堂气氛热烈的语文课,本片段所记录的是达到了高潮时的情形。本来,草原对于江南水乡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教学时,教师普遍感到要让学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进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往往会出现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反应冷淡的冷清局面。

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像草原景象,再让学生欣赏一段优美的草原风光片。这两次感知,一虚一实,前者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让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后者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像的缺憾。这样虚实结合,两次感知,层次分明,帮助学生自己用心参与,逐步构建起草原的概念,因而感触是深刻的。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教师正是捕捉了这一点,将学生发言时运用的`准确优美的语言一一写在黑板上,书写时还加上了简洁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这样做,将学生的语言当作了课堂评价的资源,一方面使发言者得到充分肯定而深受鼓舞,一方面又激起了其他学生的竞争热情。全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同时,板书的语言也是一种示范,能更充分地发挥师生交流的作用,又避免了小学生发言易重复的问题。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独特的词语从学生的口中迸发出来。

本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心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因而,课堂教学的推进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早晨说课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校园的早晨》。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校园的早晨》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节唱歌课。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充分体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描写了校园早晨的美好与祥和,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歌曲的旋律跳跃,歌词朗朗上口、押韵,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同时有助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丰富学生的内涵。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该学段学生的一些基本的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习成长,大部分同学对音乐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经过前几个学期的音乐课程的熏陶和生活中对音乐的接触,已经开始产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并且在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方面也都有所提高,在教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并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丰富教学活动的的内容、形式,加强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和思维习惯,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加音乐创造活动以及演奏技能的培养,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懂得珍惜校园生活珍惜时间,并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练习,提高对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从头反复记号的用法,并能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难点是对从头反复记号的熟练掌握。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堂中我特别注意学法的引导,因此课程中学生的学法有:

教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所以,在本环节我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校园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吗?"请同学们来描述自己眼中校园早晨的景象。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新课《校园的早晨》。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早晨说课稿篇三

城市里的早晨是被短促由刺耳的喇叭声惊醒的,而小镇的早晨则是被一阵阵亲切悦耳的叫声唤醒的――“卖豆腐了!”“灌煤气啦!”“纸板旧书,废铜烂铁,又买2的嘛!”

小镇的早晨是宁静的。在柔柔的霞光中,小河闪烁着片片银粼,河水清澈见底,犹如一条美丽的带子。河上有4座大小不一的桥,桥上,人们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桥下,一只只游船悄悄钻出半月形的桥洞,在缓缓流过的河水中悠然飘过。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不到六点,菜市场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卖菜的笑容满面的招揽生意,卖菜的精明的讨价还价。菜市场里的菜多地让人目不暇接。瞧,嫩绿的黄瓜,鲜红的辣椒,紫得发亮的茄子;活泼乱跳得鱼,活灵活现的龙虾,神气十足的螃蟹......应有尽有。小贩的叫声一声高过一声,一阵盖过一阵:“我的青菜没污染,没打农药!”“看,这鱼多新鲜,买两条吧!”

小镇的早晨更是紧张。看,临街小店早早供应早餐了――鲜美无比的豆腐脑,别具风格的粽子,各式各样的面包,白吃不厌的小肉丸……老板眉开眼笑地招呼着来去的顾客。

一家家饭店正忙着洗碗,择菜,杀鸡,煮饭……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不时地从大锅里飘出来,让人好馋啊!而上学的学生,上班的大人们,则在匆匆的赶路,虽然来不及吃了,但是,闻一闻味道,看一看颜色也不错!

小镇的早晨如此迷人,叫我怎么不喜欢?

早晨说课稿篇四

太阳还在揉着自己刚睡起的眼睛,我就已经起来了。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一片朦朦胧胧的雾,笼罩着大地。不一会儿,雾渐渐地消散了,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小草上的露珠。美丽的牵牛花早已吹响了喇叭,微风吹拂着花苞,轻轻摇曳,多像是正在表演的舞蹈家。

看到这美景,我满怀兴奋地冲到了楼下。我看见马路上有大卡车,洒水车……来回奔驰着。人行道上人山人海,有上班的人,有上学的人,有的家人陪同,有的独自一人,有的蹦蹦跳跳,有的急急忙忙。所有的人看起来都十分幸福。

拐过一个弯,来到了公园。一眼就看到了里面有老年人在跳广场舞,还有的在打太极拳。看!篮球架下面是谁!呀,是我的同学们呀!一个个生龙活虎,精神饱满地跑着、打着。公园的另一边,还有一些许许多多跑步的人,我也情不自禁地跟上去跑了几圈。太阳不知不觉地升起来了,天空瞬间被染成了红色,像是披上了一件红艳艳的纱衣。树叶上的露珠,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宝石,显得格外美丽。

来到大街上已经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了,比之前更热闹了,一切都苏醒过来了。我跟着阿姨去了菜场。菜场里十分热闹,有菜,有熟食,有水产……那吵嚷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组成了一首悦耳的交响乐。

走出了菜市场,看到天空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可爱。呀,小镇的早晨,你可真美呀!你可真热闹呀!我爱你,小镇的早晨!

《小镇的早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早晨说课稿篇五

《小镇的早晨》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作者依循由“总——分——总”的描写方法,抓住小镇早晨“恬静”、“热闹”、“忙碌”这三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小镇早晨的美丽。课文篇幅短小,结构清晰,语言浅显、流畅。

依据教材自身特点,新课标指出:“让孩子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于是我把“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材料,领悟描写方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背诵喜欢的句段。

2、认字11个,写字9个,学习新部首四字头,学习多音字“着”,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体会先总后分、由分而总的描写顺序,练习找段落的中心句。

3、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目不暇接”“欢闹”“热情”“忙碌”等词语。

这篇课文文章描写细腻,语言浅显易懂,的散文,叙述方式也特别明朗,。根据本单元本章节的训练重点,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通过探究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从而体会到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以读促讲。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更适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体会文字背后蕴藏着的美。

2、读悟结合。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和体会。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合作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醒、点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优势互补中使得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针对这篇课文内容简单、结构清晰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渗透由 “总——分——总”的描写方法。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小镇早晨“恬静”、“热闹”、“忙碌”的特点;感受的体会到改革开放给水乡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下面,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共分三个环节进行。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小镇的特点的,用横线出。

教师板书:“恬静”、“热闹”、“忙碌”,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品悟质疑板块:

(一)、出示:小组研讨提纲:

1、自由朗读全文,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具体体会小镇“恬静”、“热闹”、“忙碌”这一特点的,用波浪线画出并圈出重点词,小组成员轮流交流,及时补充。

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自己的想法,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学生根据思考题在文中圈圈划划,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汇报交流:

1、指一小组上前来汇报:一人一个自然段,先说自己的感悟,体会,再请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最后朗读。

2、汇报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2)、第一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抓住重点句子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小镇的“恬静”。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配乐朗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把体会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感悟,并引导学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3、汇报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二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小镇的“热闹”。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小组比赛朗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把体会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感悟,并引导学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4、汇报第四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三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小镇的“忙碌”。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男女生赛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把体会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感悟,并引导学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5、汇报第一、五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四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的体会,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总分总”的描写方法。

写作板块:

(一)、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

(二)、1、 围绕中心写一段话:校园(公园、菜市场….)的早晨 的,(热闹、整洁、忙碌……)

2、领着学生阅读同步阅读文库(教师出示),欣赏一篇文章。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因此在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阅读《巷》这篇文章,让学生在品味美文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至此,本文的学习已经结束。但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而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学习完本文后,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优美的作品产生兴趣。所以,最后提倡孩子去阅读更多的作品,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小镇的早晨

恬静、热闹、忙碌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板书课题之后随即提问: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小镇的特点的?学生回答:“恬静”、“热闹”、“忙碌”等,我就顺势在课题下面板书,让孩子们一目了然,能够抓住文章的重点。而后面括号里的内容学生们品读课文后自己的感受。

早晨说课稿篇六

田老师开设了一节舞蹈活动课《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歌曲,旋律活泼动听,而也是作为我们舞蹈校本教材七级的舞蹈组合。

首先我拿到教案的第一感觉就是觉得教师很用心,整个课的主题都是围绕着我宫“快乐学习”的理念,教案写很很用心也很精彩。刚开始上课时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所有学生身着蒙族舞服装。在第一部分教师设计为:通过课件图片来介绍蒙族的民俗风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这个设计本来很新颖效果也很好,在由于教师进行了论述过多,所以就显得有些苍白了,而其如果以对话问答的形式来提问学生,这样就更能调动课堂气氛了,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己先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加深学生印象,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第二部分教师的设计也是本节课最为精彩的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两两分组,扮演小姐妹的角色,让两个小伙伴相互商量,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的话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且体现了教学的自主性,两个人可以商量合理安排自己的角色,在演奏时相互配合,弹出最佳的效果。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这一环节,有些学生不能够理解和掌握老师的用意,教师在教授挤奶式的时候,动率的讲解不是很到位。下面一个环节,教师请部分学生上来表演整首曲目,并进行不断的指正。而教师自身精湛的技艺也令我折服。最后并进行了总结;教师最后一部分设计为快乐聆听、情感升华;教师首先播放了图片,然后带领学生共同弹奏,升华情感,最后再次感受乐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师掌控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语言功底深厚。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也和巧妙和细致,体现了现代化教学的多种特性,自主性、合作性等。另外在教学效果上学生也基本能达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成功的舞蹈教学研究课,但在细节方面还需加强。

早晨说课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校园的早晨》。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校园的早晨》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节唱歌课。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充分体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描写了校园早晨的美好与祥和,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歌曲的旋律跳跃,歌词朗朗上口、押韵,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同时有助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丰富学生的内涵。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该学段学生的一些基本的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习成长,大部分同学对音乐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经过前几个学期的音乐课程的熏陶和生活中对音乐的接触,已经开始产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并且在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方面也都有所提高,在教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并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丰富教学活动的的内容、形式,加强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和思维习惯,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加音乐创造活动以及演奏技能的培养,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懂得珍惜校园生活珍惜时间,并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练习,提高对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从头反复记号的用法,并能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难点是对从头反复记号的熟练掌握。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堂中我特别注意学法的引导,因此课程中学生的学法有:

教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所以,在本环节我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校园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吗?"请同学们来描述自己眼中校园早晨的景象。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新课《校园的早晨》。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早晨说课稿篇八

《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草原。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羊的情景。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语文素养、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的整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1)通过学生自由练读、教师范读、指导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生字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打、动、牧。

(3)通过朗读、理解、角色表演等方法、借助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打、动、牧”;能抓住关键词句、在脑海中展现大草原的样子及草原早晨热闹、欢快的场面、去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欢乐、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是:

(1)以基于多媒体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2)以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3)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4)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归宿;

(5)以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为情感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课一开始、我用课件出示“黎明前的草原图”、生动地刻画出了大草原宁静、悠远的意境、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了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体验较贫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当学生谈到“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时、学生对草原醒来了、难以理解、我播放“啪!啪!”的鞭声、响亮、震撼、通过这些形象的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宁静”、体会“草原醒来了”的情景。然后课件出示“铺满新绿的草原图”、让学生说说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明白“春天来了、草原上的小草都冒出了新的嫩芽、而且到处都是、像给草原铺上了一层绿绒绒的地毯。”这就是课文中“铺满新绿”这个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用朗读唤醒同学们的耳朵、让大家感受到草原醒来了。同时、注重了知识的复现与整合、结合之前学过的《小池塘》一课中“醒来了”的理解、初步体会“拟人”这种方法的有趣、生动、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破了教学难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草原的欢乐场面、在学习这一段时、学生对“涌”的理解可能会不到位、因为从没有到过草原的小学生、头脑中对羊儿争先恐后像潮水一般涌出圈门这一景象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语言描述、生动地再现了很多羊儿欢快的“涌”出圈门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一幅鲜活、跳动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假设自己就是那一只只欢乐的羊群、体会草原的快乐、自由、再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能把羊儿的多、羊儿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习“牧民们跨上骏马、赶着那欢乐的羊群。”这句话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牧羊人“跨上”和“赶着”时动作的潇洒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自然段写了远处的羊群和牧羊人的歌声。我设计了过渡语——“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我们向远处望去、又会看到些什么呢?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接着通过欣赏蓝天上白云飘、蓝天下羊群散布在大草原上、慢慢的移动吃草、牧羊人悠闲地躺在草地上的画面、学生再一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羊人的快乐。讲解“回荡”一词时、不是照搬词典里的解释、而是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去“意会”。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拓宽了词汇。其中、还要穿插一个比喻句的小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