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汇总14篇)

时间:2023-12-22 12:03:51 作者:琉璃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和学段的要求、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经过周密思考和科学安排,制定的一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指导方案。它能够帮助教师提前规划好整个教学过程,明确目标、确定任务、选择方法、安排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详细和系统的示例,供大家参考。

学习《少年王勃》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关键: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三、课时划分: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

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教学第3自然段。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

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三、教学第4自然段。

(1)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自读第4自然段。

(3)齐读诗句。

(4)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四、教学第5自然段。

齐读第5自然段。

学习《少年王勃》教案

有一年,少年王勃到远方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学习《少年王勃》教案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雾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2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9、少年王勃)。

3、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南昌滕王阁都督宴会一篇秋景突然朗读邀请文章共同拍案叫绝《滕王阁序》千古传诵。

2、讨论:你从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习第一、二节。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自由读1、2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怎么说?

(2)简介《滕王阁》。学“阁”。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4)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齐读)。

五、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学生再读生字。

2、分析字型、结构。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督、宴、叔、序”的写法。

4、学生描红,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总结。

《少年王勃》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搜集滕王阁和少年王勃的资料。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朱德元帅和李广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你对滕王阁了解多少?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让学生说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字音。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音、听情。进行评价。

3.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

(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5.(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学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才华横溢”板书:才华横溢)。

学生也可能会说王勃聪明,也可能其他,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华出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讨论:少年王勃被邀请参加宴会,说明了他当时非常有名,也具有一定的才气。)。

指导朗读。

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2)、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a、指读第3自然段。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c(出示)。

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有感情地读第2句。

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4)自读第4自然段。

齐读诗句。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他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指名说)。

师: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复述全文)。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设计

1、质疑。

2、板书:有才气。

出示:

wu。

落霞与孤鹜齐飞,

gong。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自读,找出“落……色”的意思。

2、(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gong。

3、指导朗读,学习生字:共。

4、这幅图上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美吗?(出示:秋景、迷人)。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诗句。(读)。

2、王勃怎么写出的?自读第2段,指读第4段。

[出示词语: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动作)]。

学习生字:绝。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共、绝。

《少年王勃》的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的设计一直是我们教师努力追寻出新而又时刻离不开的话题,教学设计不应为教而设计,应该为学而设计。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但作为教师怎样的设计才能达到促进学生简简单单学习、扎扎实实发展的目的?我以为: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教师要围绕主题设计教学,寻找中心话题,有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可以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老师要做的只是适时地煽风点火。

本课教学,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是教学的重点,但我以为,紧紧抓住这个问题,显然不够,学生很简单就能体会到王勃的很有才华,似乎没有悬念,没有悬念的前提下为找寻答案而去答案,似乎没有什么深度探究的价值,那所谓的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中去探究、发现、思考也就是水中望月。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本课教学,我首先从课题出发,引导出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一个开放式话题,虽然,这个问题,也许没有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很有才华的人?风平浪静有保障,但我以为:少年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研读文章,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运用自己的力量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神,且能够让不同起点的学生能有自己的收获,拥有一片自己发展的空间,并且孩子们抓住后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一话题后一定会学得简单,学得深刻。

二、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处理读与讲的关系。

我们主张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再开讲,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精当,通过老师的讲,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不求面面俱到。

如:本课第3、4自然段,描写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些文字应该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很多教师会忽略第1、2自然段,而在这里也许花上很多的时间,我以为,本节理解也许不必要放在第一位,因此我没有过多地去解释、理解,而是通诗句与叙述文字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领会诗句、领会美丽的秋景。这一段有也很多词语含义深刻,因此,需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采用手势、比较等,让学生体会到缓缓地、轻轻地体现了野鸭的悠闲自在和云彩飘荡的轻柔。另外,像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胸有成竹等词语,我又采用动作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词义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

三、感悟写作过程,把学生带入习作殿堂。

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在研读教材和备课时,我发现课文中有这么两句: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这两句也许并不是课文的'重点句,容易被忽略,我想,课文通篇反映王勃是奇才,但他为什么能够很快地写出千古传诵的文章,是因为,王勃善于观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观察,静静的思考,方能胸有成竹,这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所以,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把这两句用心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一下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我觉得,这段文字应该让学生记在心里,模仿王勃写作的这一形式,因为习作离不开这样的观察与写前思考。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

四、相机拓展,促进课内外的有效延伸。

本篇课文,简短的叙述了王勃路过滕王阁赴宴而写下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的经过,其实,背后的花絮很多,滕王阁的介绍、王勃的传奇与佳作、《滕王阁序》全文资源极其丰富。

本课教学中,我随着课文精读相机介绍王勃、滕王阁有关知识,在教学结束时,播放孙道临诵读的《滕王阁序》,还预设了:古今中外,像王勃这样的少年奇才,历史上还有很多,你知道那些?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等拓展内容,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为学生在今后学习《滕王阁序》做好铺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让我们的每一堂课更真实、更扎实、更有效是我们当前语文课所最求的目标,教学设计不应为教而设计,应该为学而设计。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教师要围绕主题教学设计,寻找中心话题,找一个关键的问题来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

本课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的课文重点要放在理解诗句及诗句在文中的意思的段落上,在开课伊始,我直奔重点,将文中的两句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作礼物送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字词教学结束之后,我又抛出问题:“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一句诗,你们能动笔在文中划出描写这两句诗意思的句子吗?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文中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了江上迷人的秋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学更为扎实、更为有效,在学习这段时,我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与指导,我尽量创设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机会,我们都知道,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有效方法。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深入体验,积累内化。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如:抓住“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感悟秋之壮美,抓住“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感悟秋之宁静、秋之深远,在我和学生共同创设的这种情感氛围中,学生会用心地去读,自然而然达到了吟背的境界。其实,读好这段话,也为下文学诗句作好铺垫。在读句子的同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并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再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一边看着图片,一边再读句子,这样学生们对诗句的理解和体会会更深刻。

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在研读教材和备课时,我发现课文中有这么两句:“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这两句也许并不是课文的重点句,容易被忽略,我想,课文通篇反映王勃是奇才,但他为什么能够很快地写出千古传诵的文章,是因为,王勃善于观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观察,静静的思考,方能胸有成竹,这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所以,在这里,我决定抓“凝望”这个重点词,让学生体会“凝望”的意思,再提问:“王勃只是在欣赏江上的美景吗?他还可能在想什么?给学生自由回答完之后老师小节:是啊,想着想着,思路如泉水般汩汩而出,看来,王勃不光有满腹的经纶,还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也是他写文章能够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的原因啊。我觉得,这段文字应该让学生记在心里,学会模仿王勃写作的这一形式,因为习作离不开这样的观察与写前思考。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

文中也有很多词语含义深刻,因此,需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采用手势、比较等,让学生体会到“缓缓地”、“轻轻地”体现了野鸭的悠闲自在和云彩飘荡的轻柔。另外,像“拍案叫绝”这个词,我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词义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

但是,因为对整堂课的时间及节奏把握出现问题,导致整堂课不但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赣江“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1、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王勃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生交流。

3、师:我们可不可以再次认真读读《少年王勃》这篇课文之后来讨论王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试用几个字来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才气)。

4、师:将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动人心的是课文的第几段?(第四自然段)。

师:仔细地大声朗读这一段,看看才气在什么地方展现?

1、交流:“奇才,真是奇才!”

(1)都督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生交流。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都督对王勃的赞赏,但是当初都督一开始可不是这样想的,这里还有个故事,课文没有写,现在我讲给大家听听。(讲故事)。

有一年,一位姓阎的都督在整修一新的滕王阁内举行宴会,邀请了许多有名的文人参加。王勃路过此地,也被宴请来参加。他人小年纪也不大,因而被安排在后面的座位。其实,都督早已叫他的女婿做了一篇《滕王阁序》,打算在宴会上大显身手,显示自己的才能,也让他这做岳父的脸上有光,有面子。

宴会开始了,客人们喝酒祝贺,很热闹。这时,都督站了起来,得意洋洋地对客人们说:“今天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实在是非常得开心,你们都是大文人,希望能为这滕王阁作一篇文章留作纪念。”说完,就装模作样地请宾客们做文章。

(4)听完故事,你有何感想?生交流。

(5)请读——“奇才,真是奇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交流。

(王勃不光让都督不敢小看他,而且还非常佩服和欣赏他,他真了不起!)。

(6)王勃让都督从自以为是到很欣赏他,靠的是什么?(才气)。

2、这才气在文中也有详细精彩的描写,谁来读读这一段?生交流。

(1)“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2)“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由来还有个故事呢?北宋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非常有名,那他画竹子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在自己家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他经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所以他每次画竹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后来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3)现在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读出自信来!)齐读。

(4)师:王勃也是胸有成竹的,也就是说他在心中已经写好了,这叫打好“腹稿”了。“腹稿”的典故,就是王勃创下来的。出示这个小“介绍”:

他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并不认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几杯酒,拉起被子便蒙头睡觉,当然他并没有睡觉,而是在静心思考,构思文章。等到思考完之后,他掀开被子,提起笔来就写,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人们就说王勃这叫打腹稿。他的许多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5)引读:当时王勃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同学们,当时王勃心中已经想好了,为什么他不说:“让我来写!”而要说:“让我来试试吧!”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谦虚)。

(6)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很谦虚)。

(7)我们都知道,参加宴会的有好多人,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8)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着你,谁也不敢答应”?(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相比之下,王勃却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10)什么叫“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生交流。能不能换几个词语来说说看?生交流。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师:这是《滕王阁序》中最为出名的,至今人们还传诵着,成了——(齐读:千古传诵的名文)它到底展现了怎样一幅美景呢?出示图片,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谁来说说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交流(晚霞、孤鹜)。

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景物的?生交流句子,出示。

6、美美地读读这句话,然后将诗句对照起来体会。生自由读。谁来谈谈你的体会。生交流。

1、请大家练习练习,试试将江上迷人的秋景通过你的朗读美丽起来。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2、师:这么美的景色王勃写时就用了一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师: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我们不禁要感叹14岁的王勃真不简单,不只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

4、“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案”有几种意思,出示:

(1)长形的桌子。

(2)提出计划、办法等的文件。

(3)事件。

你觉得这里的“案”选哪种解释?生交流。理解了这个“案”字相信这个词语就理解了,谁来演一演都督当时是怎样拍案叫绝的。

指名表演读。练读,读出感叹语气。齐读。

5、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全文共七段,1017个字,你对比你大两三岁的王勃能写这么好的文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说说王勃为什么会如此有才华吗?(刻苦、爱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机会)。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有哪些人?(司马光、骆宾王……)。

生交流。

师介绍:骆宾王与王勃在小的时候就显现了才华,在文学上都很有成就,并与杨炯、卢照邻一起称为“初唐四杰”。

出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少年王勃如此才华横溢,令人折服,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时光隧道,来到1300多年前的滕王阁前,认识少年时代的王勃,拿起书本,齐读课文。

1、(必做题)写一写“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描写的情景。

2、(选做题)写一段话,比一比看谁能用上“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胸有成竹”这些词语。

少年王勃的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和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时

搜集滕王阁和少年王勃的资料,课前预习。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朱德元帅和李广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你对滕王阁了解多少?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让学生说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词。 纠正字音。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音、听情。进行评价。

3.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

(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中,再去读一读。

5.(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学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才华横溢”板书:才华横溢)

学生也可能会说王勃聪明,也可能其他,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华出众?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讨论:少年王勃被邀请参加宴会,说明了他当时非常有名,也具有一定的才气。)

指导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2)当都督请人写,众人表现怎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a、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c(出示)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4) 自读第4自然段。

齐读诗句。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他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指名说)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你从那里看出王勃的才华来?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画出具体的词句来。

讨论交流:指名说。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4在王勃才华横溢的`背后,你觉得还有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了解他平时会很好学,并且善于表现自己,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决不强加教师的想法)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

三、教学生字。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搜集象王勃一样的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的人。

以问题“王勃是个怎样的人”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争论与思考,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力量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疑问中讨论,在讨论中朗读,在朗读中解疑。我突然发现有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可以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老师要做的只是适时地“煽风点火”。

少年王勃教案

(奇才)。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齐读课题。

学生1:他很了不起,因为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生2:很有才气、才华横溢、才思敏捷。

齐读——“奇才!真是奇才!”

生:难得一见、绝无仅有的人才。

指名读第一节。

生:从“听说”体会到王勃14岁就已经名声很大,连都督都想见见,所以课文中用了请字。

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相关的词语。

学生交流。(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相机指导学生理解。

不是,跟王勃一样至少有点名气的人。

生1:当场写,没有什么思考的时间,太难了。

生2“要是写砸了,那不是叫这么多的人笑话吗?不要砸了自己的金子牌子,以后就不要在都督这边混了。

生3:大家心里都知道孟学士已经写好了文章,今天就是让孟学士出风头的,不要得罪都督,以后吃不了兜着走。

学生根据体会朗读。

齐读。

读句子。

学生回答,理解“胸有成竹”。

读句子。

指名回答。(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理解“拍案叫绝”。

感情朗读。

齐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齐读。

生:写好文章不仅要细心观察,还要会认真思考。

生:应该是平时读书多,知识丰富,刻苦学习。

齐读2、3、4自然段。

生抓住千古传诵体会王勃的才气。

学生自读自背。

学生齐背。

生:学生联系到《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的寇准,《咏鹅》的骆宾王,书法家怀素,破陋习的少年孙中山,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等等,

生:像王勃那样勤于思考,勤观察,敢于表现自己……。

少年王勃的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两课时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

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

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1)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 自读第4自然段。

(3) 齐读诗句。

(4)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 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齐读第5自然段。

少年王勃的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生字写端正、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勃吗?说说你学过的王勃的诗。

我国江西省南昌有一座著名的楼,叫滕王阁。唐朝时,有一年的重阳节,一位阎姓都督在滕王阁举行宴会,特地邀请了年少的王勃一起参加。

在宴会上王勃一鸣惊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王勃有了初步了解,对王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学要从审美的角度,写作探究的角度来关照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文字的过程就成了对生活体验的过程,自我探究的过程,寻求个性化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王勃聪明才智的教学上,这可能是对教学的另一种深化,对平日里对作文畏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寻找到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

二、初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字音读正确。

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或。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句子:

南昌滕王阁宴会凝望千古传诵

余晖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3、听师范读课文。

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渲染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与文本相呼应的'学习氛围。

4、生齐轻声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看生字表,学生自学生字。

2、教学生写督、宴,师范写。

生描红、写字,师巡视、指导。

板书:

9、少年王勃

督宴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文章宴会庆贺胸有成竹

才气秋景灿烂文思如泉

二、精读课文。

1、师引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滕王阁在南昌;

(2)王勃还正当少年;

2、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当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的文章时,在座的客人是怎么表现的?(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3、从客人们的表现,我们知道要当场写庆贺文章难不难?

4、而此时的王勃在干什么?自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5、在滕王阁上看长江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指名读课文第三段。指导有感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景色的美,从而形象地感受诗句的优美。我看着学生陶醉在迷人的秋景中,听着学生具有声色之美的诵读,真的不忍心打断他们。由于学生在朗读秋景中体验到了文字背后隐藏的言意象,感受到王勃对江上秋景的独特思考与美好的心理体验,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我早就听我的爸爸说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江上秋景的美触发了王勃表达的愿望,他当然可以胸有成竹的说了。

情地朗读。(体会江上的美景)

6、少年王勃看到这美景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四段)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读好词语: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好好读这一句话,体会王勃在写文章时速度快,文笔流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王勃写出来的文章怎样?你从哪儿知道?齐读写都督的表现的话。这两句的意思你明白吗?联系第三段想一想。写得怎样?师引读: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7、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8、齐读全文,边读边体会,想想王勃是怎样做到的?

9、讨论:学好语文、写好文章要多注重观察、多读书。再读名言。

让学生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是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

三、作业

1、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抄写本课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段。

2、完成课文后面的习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句子: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句子又一次感受景色的优美,特别是王勃横溢的才华。假如教学就此结束,只是让学生通过感知、诵读、体验到秋景自觉地进入王勃的审美世界,变成了王勃的审美需求,总会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在课即将结束时,我又提出了个问题,同样是在观看秋景,为什么王勃能写出千古传颂的佳句,而其他人却不能。学生的议论七嘴八舌,有的说王勃善于观察,有的说王勃勤于思考能够边看边想,有的说王勃王勃读了很多书,迷人的秋景他可以找到美好的词语表达学生说了很多,但真正讲的好的不多。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二、指导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

(3)比赛读第三、四自然段。

(4)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句子。

(1)你怎么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

(2)四人小组讨论。

(3)指名说说。

三、完成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腾()凝()缓()

滕()疑()暖()

3、背诵课文有关段落。

教后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一节节的引导学生读书。第三节教师通过课文的插图着力引导学生感受江上迷人的秋景,第四节的教学,通过胸有成竹一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王伯写诗时的文思泉涌。通过对文本的亲密接触,让学生感受到王勃才思敏捷、文思如泉,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生一次次走进、走出文本后对王勃的品质能真切感知。

在学生对王勃有了一定了解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王勃能写出如此精美的文字来,经过讨论,同学们知道作文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博览群书,要细致观察。同时通过看图体会滕王阁的秀美和气势恢弘。并补充阅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复习王勃的诗。

少年王勃的教案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气。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同学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同学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同学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敬重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气,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

三课时

少年王勃的教案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藤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生字卡片;藤王阁景象视频、图片等。

2课时。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生字,教学第一自然段。

1、长江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十多个省市后流入东海,其中有个省简称为赣,谁能说出它的全名?聪明的.同学们可以猜想江西境内的长江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赣江)。

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板书课题,显示王勃图片)。

1、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疑问吗?

2、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王勃。

3、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4、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5、检查自读情况:

a、读一读。

南昌藤王阁都督宴会文章野鸭披着灿烂读《藤王阁序》才气秋景。

庆贺胸有成竹文思如泉千古传诵。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读全文。

6、尝试分段,理清课文层次:

一(1)主要讲了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邀参加宴会。

二(24)主要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

三(5)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7、朗读全文。

1、指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地点:南昌。

原因:藤王阁整修一新,都督邀请王勃参加宴会。

3、你还知道王勃的哪些事情?

4、结合刚才所介绍王勃的事例,想象都督邀请情景。

5、齐读。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1、朗读课文。

2、抄词,组词。

督都;宴焰;章张;披批;序野。

3、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故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