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大班教案(通用13篇)

时间:2023-12-15 05:40:10 作者:GZ才子

大班教案是指为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准备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它有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大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希望以下整理的大班教案案例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大班端午活动教案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大班端午活动教案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音乐端午教案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1、端午节一些习俗的图片或实物。

2、屈原图片。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没有来上幼儿园呢?你们家昨天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2、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东西,庆小朋友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在哪里看过它们?(向幼儿介绍端午习俗:农历五月初一讲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端午节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粽子的做法和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5、出示赛龙舟的图片:除了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会干什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赛龙舟的场景。)。

6、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插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呢?

1、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都是为了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图片,引导幼儿从外形、衣着等方面了解这个人是古代的人。

3、介绍关于屈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没有人听他的,他还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出去流浪。后来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欺负了,他很伤心,就跳江自杀了,他跳江的那天刚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爱他,怕江里鱼会咬他的身体,所以渔夫敲着锣鼓去打捞他的.身体,还一边把准备好的粽子和雄黄酒倒进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大班端午活动教案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能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验。

3.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体验游戏的乐趣。

1.赛龙舟的图片、鼓。

2.大粽子。

3.端午节ppt。

一、开始部分:故事导入。

有一位花婆婆,他有四个孩子,虽然这四个孩子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但都很孝顺,一到过节都会回家来看望自己的亲人。(小朋友你们都知道有哪些节日呢?)忽然有一天花婆婆的四个孩子都回来了。他们每人给花婆婆带回来了一件礼物。花婆婆非常高兴,惊奇的问:“你们怎么回来了,还带礼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因为今天过节呀?花婆婆说“今天什么节日啊”孩子们说,打开礼物你们就知道啦。

二、基本部分: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出示第一个礼物盒――艾蒿。请幼儿观察猜节日。

2.依次出现香包、划龙舟的图片、粽子请幼儿猜节日。

3.师小结:现在你们告诉花婆婆,过的是什么节日呀?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一天人们就会用这些特别的方法来庆祝。

4.请幼儿交流:你们过端午节都干些什么?随机介绍端午节的`习俗。

――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插在门上。)。

――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

5.幼儿尝试包粽子。

6.播放端午节划龙舟视频,幼儿游戏:赛龙舟。

划龙舟出场。

大班端午节教案模板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

2、指导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

3、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一个大粽子,幼儿每人一个小粽子。

3、教学挂图《屈原的故事》;教学音带《屈原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大粽子,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是什么味道?过什么节日要吃粽子?

介绍节日名称的"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就要过端午节。

提示语: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表示什么意思?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出示挂图,播放录音《屈原的故事》。

提问并小结:现在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划船是为了寻找投江的屈原爷爷,粽子是扔进江里喂鱼的,是为了鱼儿不伤害屈原爷爷)。

3、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是紧张、欢快的气氛。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看赛龙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了解相关风俗活动。

5、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请幼儿自己动手剥粽子,吃粽子。

请幼儿交流粽子的味道。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此活动安排在端午节的前一周在开展。

2、组织幼儿自由阅读相关才来哦,了解粽子的来历、端午节里的民间风俗。请幼儿用橡皮泥报纸、绳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个粽子展示会。

3、如果条件许可,活动前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的端午节的活动录像,如赛龙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端午节里的民间庆祝活动。

4、请家长与孩子进行娱乐游戏"划龙船",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教学反思:

通过“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端午粽教案大班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3、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端午节教案大班

在近期的业务学习中,园长曾指出我们老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缺乏时代性和时尚性,活动设计不能很好地贴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确平时可能过分地依赖“学习”一书,把以往比较重视的节日教育等方面都抛之脑后了,有的时候也只是在晨谈活动中偶尔提起一下,以为孩子记住节日的名称和日期就行了,却不曾想到,就在这一次次不重视中,孩子丧失了无数获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机会。因此,趁端午节来临之际,赶快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做法,设计并实施了这样一次端午节活动。

其实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老师的信息量和知识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只有当老师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不误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动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寻找到一些课件,希望通过这些资料,让孩子更好地获取到有关端午节的知识。整个活动,因为自己事先做的准备比较充分,因此对孩子的回应比较游刃有余,同时对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较到位。

纵观整个活动,我觉得涵盖的知识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每一个点并没有挖得很深很透,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环节最后我没有实施,把它当做之后的一个延伸活动来进行。

从孩子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兴趣很高,能够投入到活动中,通过这个活动,他们知道了屈原,了解了粽子的制作过程,这两个点是他们比较关注的,我想如果把这些环节设计成几个小活动,可能会更好,毕竟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在一个活动中解决太多的问题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是我考虑不周的地方。

大班端午的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titi和ta的节奏,区别拍子和节奏。

2、感受民族艺术美感,了解民族节日。

3、在情境律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cd、录音机、打棒人手一份、图谱一张、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小老鼠在河边遇见了龙舟爷爷,就问龙舟爷爷:“什么是端午节?”

2、了解和感受民族节日的气氛。

教师根据图片中的粽子、香包、龙舟以及初夏的植物,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二、通过学习儿歌感知节拍和节奏。

1、语词律动。

师:说着说着小老鼠就唱起了好听的儿谣,你听……。

2、感知拍子。

师:老师每到一句都会点一个地方哦,你们跟着我做哦!幼儿随教师肢体拍拍子,感知拍子的重拍点。

3、感知节奏,××。

(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拍手加油吧!

三、乐器感知。

1、介绍乐器——打棒。

师:这个乐器叫什么名字?能发出什么声音?

(介绍打棒的正确用法及音色特点)。

2、利用乐器干支节奏及拍子。

(1)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拍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节奏。

四、律动,导出活动。

师: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过端午节吧!

大班端午节教案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自己国家明间节日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粽叶、废纸团、画笔、画纸、剪好的香包纸、艾叶、幼儿材料、课件。

1、教师出示粽子,引出课题。

2、教师,引出下一环节。

1、让幼儿重点认识粽子了解端午节。

(1)认识粽子的不同形状。

(2)认识粽叶。

(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

2、了解吃粽子的习俗。

3、了解其他的纪念方法。

4、端午节习俗。(看课件)。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过端午节,你准备怎么过呢?

2、知道今年的端午节。师:那今年的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3、教师介绍准备材料。

重点介绍:香包、包粽子。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5、教师。

大班社会端午节教案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大班端午的教案

活动目标: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过端午有一定印象。

课件准备:《端午节》动画视频;“端午习俗”组图;《过端午》儿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端午节》,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你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和谁有关?

小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

出示组图“端午习俗”,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教师也可出示粽子、艾草、香囊、五彩绳、彩蛋等实物)。

――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你家过端午还有什么其他习俗吗?

――图片上的习俗你知道哪些?说说看是什么。

小结: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配香囊、戴彩绳、挂彩蛋。

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过端午》,带领幼儿诵读儿歌。

――我们把端午节的一些习俗编成了一首儿歌,来听听看吧。

――跟着老师念一念。

端午节到了大班教案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大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大班《端午节》教案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己的想法。

老师: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