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快乐学习论文(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8 09:39:39 作者:GZ才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现在请看一些精选的学习总结范文,它们将为你提供很多有用的参考。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论文

教师这时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认识自我、养成好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幼儿一开始以“认识自我”为目的设计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来创设班级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一走进教室就耳濡目染得感知知识等来激发小班幼儿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自觉性,就没有内在动力。浓厚兴趣是最有效的学习动机,我们要激发小班的学习兴趣,它能影响着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我们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还要因应年龄而异,激发小班幼儿学习兴趣,还是我们今后所探讨的问题,我以一下几点来探讨。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让幼儿先了解自己的班级,了解自己的同学,了解上幼儿园的目的。首先让幼儿知道我们是哪个班级,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我们要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生活,我们要爱护我们的集体。如果哪个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走丢了,我们可以找其他的老师告诉她我是哪个班的带我回到那个班级。在组织活动时要举例和幼儿说,他们会出自自我保护的意识,而记住自己的班级叫什么。这样跟幼儿自己有关的事他们就会记住,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知道其他幼儿的名字让他们自我介绍,互相了解。让幼儿在活动中互相拥抱,让他们都能成为好朋友。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活动,使幼儿提高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上幼儿园的目的,幼儿园是干什么的。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带他们到大班去看看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上课的,上课是为了干什么的!幼儿都有好奇心,好胜心,他们也想在幼儿园学习知识,学习本领,从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当代儿童心理学理论特别强调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去学习和发展,通过环境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符合幼儿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的年龄特点,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幼儿的教科书和良师。班级环境指的是活动室内的墙饰、空间布置,可以对幼儿进行自然随机的布置。我们要积极挖掘班级环境的影响作用,对小班幼儿多感官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每月布置班级环境时,根据当月设计的主题来布置,幼儿一进教室就能看见,即增加了乐趣又让幼儿无意识的记住了知识,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有人说,教师优美的语言是通往幼儿心灵的桥梁,是引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往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极易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活动,达到教者乐教、学者乐学的教学效果。以故事教学时为例,教师的故事语言夸张、生动,富有趣味,如用又粗又低沉的声音扮演大象伯伯,用恶狠狠的语气演绎大灰狼,用尖声尖气的声音表现狐狸等,这样自然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得顺利且充满活力。相反,如果语言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定然会使幼儿昏昏欲睡,毫无兴趣。因此,我们只有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而又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激起幼儿学习、活动的兴趣。生动的教学语言还包含了幽默的语言、神秘的语言和表情语言。

1、幽默的语言。

它能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而有趣地学习知识。记得在一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特别兴奋,大家唧唧喳喳,怎么也停不下来。教师灵机一动,说:“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我们教室里好象有许多小蜜蜂,看看在哪呀?”小朋友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咦,小蜜蜂怎么不见了?可能是看到我们小朋友们这么安静,它们不好意思来打扰我们上课吧?”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

2、神秘的语言。

神秘的语言能引人想象,令人回味。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就像手中握着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有一股巨大的力量牵引着幼儿听讲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兴趣。比如引题的时候,教师用神秘的口气对幼儿说,“今天数字城特别热闹,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顷刻,便激起了孩子们探究数学城的浓厚兴趣,个个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期待着老师继续下去。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了一半,这堂课小朋友们学得特别专心,自然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表情的语言。

教师的表情语言对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蚂蚁搬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目光应具有自然、亲切、柔和的美感。眼睛里既要包含丰富的情感,又要有特殊的暗示作用,即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况,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鼓励、赞扬、惊喜或制止,唤起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美好的面部表情,也能使幼儿产生良好的心态,使学习氛围轻松和谐。如教师讲故事时,应根据情节的变化表现出相应的、适度的喜怒哀乐,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手势的运用也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形象思维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教师说,“小猫来了。”幼儿可能不会很有兴趣,而如果边学小猫的动作,边说,“喵喵喵,小猫来了。”幼儿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还会和教师一起做动作呢。

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小班幼儿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在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教学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这样幼儿很多时间都生活在游戏的环境之中。将幼儿活动游戏化,把教育目标、内容融于各类游戏之中,让小班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相关知识。如:在玩游戏活动“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时候,就能够让幼儿儿点数“大灰狼”抓到几只“小兔子”,这就让幼儿在玩游戏时候不知不觉接触数概念。在搭积木时候,我们老师能够随时问问幼儿,你搭的积木用了多少积木?,积木是什么颜色的?,这样也在不经意中让幼儿数数和认识颜色了;还有,在活动中设计开水果店游戏时,幼儿在玩时候,我们要规定小朋友去买东西要说出“你要买几个××”这样就使幼儿在买卖中进修到数的概念。在游戏活动中,教幼儿知识,能够让幼儿玩的开心,学积极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全部使用游戏形式,也能够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使用游戏形式,幼儿在这类自在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习,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结尾。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它还影响着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因此,小班的教学同样应该受到重视,特别是如何激发小班学习兴趣是今后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以“认识自我”,班级创设的环境,教师生动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文档为doc格式。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

兴趣源自学生学习中思考和创造的实践过程,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源;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学习兴趣;关爱;培养;信心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 余2 不对!应该商2 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08 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是可以迁移的。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

摘要:历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提升思辨能力、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音乐;检测;微课;接龙;猜猜看。

一、加入音乐旋律,烘托教学氛围。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而这样的历史事件,只是通过教师枯燥的讲解很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难体会到当时人们的所想和所需,从而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在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媒体加入一定的音乐元素,如进行“楚汉战争”的教学时,播放《十面埋伏》表现楚霸王已经身陷绝境,那种孤立无援的情境,此时再通过歌曲《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种,我独爱爱你那一种……”表现出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霸王情怀,便可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又如,在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教学中,可以引用《抗敌歌》《救国军歌》《松花江上》《长城谣》……这些抗战时期的歌曲,一首首承载了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铿锵战歌,鲜血谱就,这些响彻神州的歌曲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将这些歌曲引入到课堂,每每听来,依然使得学生热血沸腾,情之所至,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引入学习检测,增强学习的信心。

作为初中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具体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些许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能够通过自己阅读,或者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初步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一定的题型,如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简单的材料分析题等,帮助学生夯实这些基础知识,增强他们对这些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一方面给教学的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这些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他们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把师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为进一步的知识探究奠定了基础。

三、微课再现历史,感染学生情感。

现代教育媒体,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资源,微课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微课就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者视频。由于微课讲解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的知识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化学习的需求,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中,由于许多历史事件已经不可再现,只有通过微课的形式,在模拟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实际情况,诸如爱奇艺、搜狐和爆米花等网站,如果在联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直接播放,达到教学的目的,否则,需要教师在课外筛选下载,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媒体播放,如匡衡凿壁偷光、商鞅立木为信、苏武执节牧羊等一些历史小知识,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赘述,只需播放相关资源,学生自然一目了然,其中所讲述的内容、反映的问题、得出的结论,随着故事的进展,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和生成,从而结束了学生在课堂上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讨论和交流自然就能做到有争辩、有交流,更有新的知识的生成!

四、巧用知识接龙,提升学习效果。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通过了音乐感染和微课学习,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但这只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不复习巩固,很难将暂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但如果复习的时候,不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只是简单、机械地予以问答,学生势必会对学习感觉味同爵蜡,久而久之,自然失去了对历史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这个时候,如果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行复习,其中知识接龙就是其中的一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意义或者影响,可以以个体,也可以以组为单位:(1)开始前,给学生3-5分钟的准备时间,这是活动的前提;(2)推选出记录员和监督员,便于赏罚,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3)以时间、速度和争取率作为评价的标准,判断胜负的依据。游戏开始,学生紧张而有序的.参与,不仅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学生的某个知识点或者说某些内容掌握不够扎实,就会输掉比赛,这对于爱面子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和挑战,不用说,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参与,不用问,这种活动肯定会使他们将历史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历史教学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五、适时用猜猜看,加深知识记忆学习。

并不是进入有围墙的学校才进行的,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等多种形式获得,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者教学过程中,出示提前准备好的纸片,上面有历史人物、事件、意义等内容,同时将学生分组,利用背对背的方法,一个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在卡片上所看到的内容,但在描述中不能出现卡片上的字眼,另一位(组)学生针对描述学生的表达,猜出所描述的相关内容。比如王羲之,学生描述的时候、可以用他的字、代表作及生活的时代,王羲之的喜好等,但描述中不能出现王羲之,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得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方面,无论是能力还是兴趣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历史在发展,历史知识在积累,历史文化在积淀,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中,广大教师一定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历史教学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如何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论文

音乐教育中对钢琴的学习不仅可以培育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美感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然而现实中的钢琴教育,并不一定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成为每一个钢琴教育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贝尔认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具体地说,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内驱力。”这一思想对我们研究、指导钢琴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所谓认知内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就是一种求知的需要,它主要发自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需要开始时只是潜在的,这种潜在的动机只有在不断取得成功时才能表现出来。

幼儿期指的是年龄在三岁到六七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体现为认知内驱力较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具有好学的态度。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对钢琴的好奇心来教授知识。儿童在接触、学习钢琴之前,可以先让他聆听一些优美的钢琴曲,当他观察到弹奏钢琴的美妙之处,产生强烈的弹奏欲望时,再让他接触、学习钢琴。

成就动机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自我——增强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反映了一个要求凭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需求日益加剧,这与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种外部动机。它与认知内驱力的不同在于,并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及自尊心的根源。

尽管这种内驱力具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特征,但并不是说在幼儿时期没有这种自我——增强内驱力。在同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孩子有时会问老师一些问题,如“我现在学习钢琴,等长大后我也可以像老师一样教学生吗?”或“长大后,我也能像郎朗(国际著名的钢琴家)那样弹得那么好吗?”这恰恰说明在孩子的心中也是具有这种自我——增强内驱力的。尽管这种内驱力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如果能够适当地加以利用,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附属内驱力指的是学生为了保持师长们对他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一般说来,这种附属内驱力在成就动机中的比重成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的。但不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或一句鼓励的话都会给学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初学钢琴的幼儿来说,不论是音乐知识还是弹奏方法对他们来说都是较难理解的,因此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态度要以鼓励或赞扬为主。但是,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应掌握批评与表扬的分寸。上钢琴课时,如果学生弹奏得质量不够好,但听得出是努力练习过的,这种情况下,就不要轻易地批评,最好先予以肯定,之后再指出缺点,并帮助学生改正。如果学生弹奏的质量还不错,但没用功,只是依赖个人音乐素质,这种情况就不能盲目表扬,而应当指出其缺点,加以改正。

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他将来有可能在艺术的道路上发展下去,成为一名钢琴家,也可能成为一名数学家,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偏离钢琴教育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认真地尽心尽力地去教育孩子;其次,不能把钢琴教育当作无休止的对技能、技巧的学习。当然技术是要为演奏准备的,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去弹奏曲子。要让孩子多接触优秀的乐曲,真正让他们体会到弹琴的乐趣,而不要给他们一种弹钢琴就是“痛苦的练习技巧”这样的认识。

“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使学生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钢琴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当真正去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学习,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要枯燥、单一,要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例如,儿童具有爱玩的天性,我们要尊重儿童这种爱玩的天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可适当地与他们做些游戏,但做游戏也不是漫无目的。我们可以在钢琴上弹出不同的音,然后让孩子来猜出音高的音名,目的是锻炼孩子听音的准确性,让他们记住音高,或者,在琴键的上方用张纸挡住孩子的视线不让他看到琴键,然后让他在钢琴上找出do、re、mi的位置,目的是让他们能够熟悉钢琴键盘及每个音的位置,为以后视奏打基础等等。这些方法能给孩子们带来新鲜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此外,还可以找一些简易的钢琴四手联弹曲目,让孩子增加对钢琴的了解,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论文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体育课该如何吸引学生?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仪表默化,美育熏陶。

教师的仪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它是无声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

青少年儿童,具有对暗示的强烈感觉,对美的,表示喜欢和羡慕,同时产生模仿和学习的欲望,对丑的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不愿意接近它,采取回避态度。如果老师注意了仪表美,衣着典雅,美观大方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同时学生对老师产生羡慕、敬重的情感,愿意接近老师,产生向老师学习的动机。这样便为体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反之,如果老师的衣着不齐、蓬头垢面,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快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上课,教师的教导,学生不会心悦诚服接受的,教学效果一般是不会好的。比如,同是一位老师身穿运动服给学生上体育课和穿着西服上体育课,学生的情绪大不一样,前者学生会全神贯注,意气风发;后者,学生神思恍惚,注意力不易集中,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

二、故事引领,竞赛谍奇。

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或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课外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

三、叩拨心弦,唤醒潜能。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个“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耳边风。永帅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曾有一段时间经常逃课。班主任到处找他,但一见到班主任就躲,真拿他没办法。在一次课外活动时,我有意接近他,说:“永帅同学,你的协调性和爆发力很好,欢迎你加入田径队。”一听这话,他来劲了,开心了。然后我话锋一转:“永帅同学,符老师可以跟你聊聊吗?我们到那边草地上坐坐好吗?”他点了点头,跟着我来到草地上。“永帅同学,符老师很孤独,很想跟你交个朋友,你能答应我吗?”说完,我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符老师,其实我也很孤单,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不愿意跟我玩,而且爸爸又外出打工了,我很想念他,恨不得跑到他身边去,可是学校又不让,所以我经常逃课。”“你觉得逃课这种行为对吗?还有,同学们为什么不跟你玩?”“不是的,上次我的手受伤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很关心我,对我很好的,可是我的手好了以后,他们就……”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在草地上坐了差不多一个钟头。经过这次的交谈,永帅同学愿意上体育课了。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后面有一个人大声喊:“符老师,我最喜欢你,也最喜欢上体育课。”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永帅同学。听了这话,我心里甜滋滋的,突然间使我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一名人民教师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自豪,这更增强了我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

总之,通过又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学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论文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也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式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我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

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

我再点明课题: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展。

这样的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升了学习数学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从而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数学学习的长效性。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小学生虽然想象丰富,但知识经验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提出的问题较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感,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

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知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新授课结束后,教师诱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启发提出问题,很快就有两位学生分别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我认为三角形还可以按边的特点来分类。

”对于这两位同学大胆质疑和新奇的想法,教师先引导学生分别用两组两根之和小于第三根,两根之和等于第三根的小棒摆三角形,结果可想而知,从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这一质疑不但开阔了同学们的思维,而且为后面继续学习做了知识的铺垫。

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教师在肯定这位同学积极动脑、富于创新求异的精神后,将此问题作为本节课留下的思考作业,在学生心里设置了悬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疑是学的需要,疑是思的源泉,是创的基石。

“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

教学中,把数学知识通过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呈现出来,易于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及各种个性化的理解体验。

当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出现差异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比较,让他们在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优化的方法,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其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尊重儿童生活,发掘“童心”、“童趣”的教学价值(《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重开放性训练,让课堂活起来,从而充分地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

五、创设猜想式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猜想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对于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论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论文

摘要:实验教学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破解中职物理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实践,要重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实验操作技能。

目前,中职招生基本没有门槛,生源主要来自九年义务阶段综合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文化成绩偏低,而且综合素质较低,求知欲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给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关系到中职物理教学的成败。

一、当前中职物理教学困境。

物理是中职众多公共科目中难度最大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好物理是他们心中一道很难逾越的坎。许多学生从初中就开始畏惧物理课了,初中的物理知识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一张白纸。到中职学习时,许多学生上物理课就因听不懂深奥而无味的理论就睡大觉,有的上课就偷偷玩起了手机。因此,物理课在这些中职生的眼中,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有的中职学校不重视物理课,认为物理课是鸡肋,且由于受时间和物理教学设备的制约,每周才安排一节或者两节,对于物理课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学更不够重视,该做的演示实验不做,学生的分组实验更是无从说起,物理实验室形同虚设,实验设备匮乏、实验条件简陋、实验开出率低,甚至有的学校只注重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取消物理实验室。部分物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认为实验很麻烦,上课喜欢照本宣科。

笔者认为,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是破解中职物理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因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就谈不上物理学。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明确物理实验对物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进行物理实验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科学和专门科学技术及在生产中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社会能力都能够在物理课中得到训练、发展和强化。大家都知道,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其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并不低。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体现中职教育“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学合一”的教育思想,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比较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在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现象,判断出实验本质,引导学生逐步地思考、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实验现象的本质规律。

演示实验除了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事先演练,上课演示时正确操作外,很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让学生看得到、看得清。如游标卡尺的演示实验,太小的游标卡尺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笔者就请木工师傅按比例做了一个2.5米长的大游标卡尺,课堂演示效果极好。有的仪器我们不能制作,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放大。

2.认真上好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验操作。

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又有操作,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时,教师可先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在台上做示范,学生在台下跟着教师做,这种方法对于中职学生是合适和有效的。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该实验所给的器材是一只多用表和一个木盒子,盒子上只露出四个没有任何标记的接线柱,学生被告知盒子内的电路元件只有电阻与二极管,要求学生利用多用表对盒子内的电路元件及结构进行判断。这样的实验由于没有指定统一的`实验步骤且结果未知,含有悬念,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受到极大的刺激,实验的兴趣空前高涨。学生在实验中带着探索的心情去确定使用的仪器、测量的方法,有意识地观察具体的现象,进而提出猜想,尝试解决出现的问题并预示新的问题。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中职物理课程大部分都安排在一年级,这段时间学生实训少,物理教师为了增加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外的小实验或小制作。如,在学完电学课程后让学生制作竞赛抢答器、电风扇遥控器等,教师只拟题而不限定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安装、调试。这样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充分调动,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劲头就更大了。

5.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效果的直观性。

多媒体的运用,为物理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一些不易观察的演示实验以及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完成。

6.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职物理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知识的正确与否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认识。但是,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得不到锻炼,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而探索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方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指挥学生统一行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真正体现实验教学的主体思想。如进行“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教师可以陈列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挑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图来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得出数据,分析误差,根据实验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怎样减小误差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三、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中职学校要重视物理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

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配足配齐中职物理课本所列实验的器材。实验室要有专职的实验教师,要提高实验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要制订相关的制度,奖励实验教师制作教具,因为教具制作不仅是实验教学研究的表现,更是“科学就在身边、实验就在手中”教育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验器材的不足。

2.部分物理教师认为实验很麻烦,喜欢照本宣科,上课就是粉笔加黑板。

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增强物理教师的责任感,教育教师,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学生,但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物理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提高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职业技术学校)。

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音乐的翅膀论文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

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唱歌课中应该“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为了使这一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唱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想象”这一心理过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唱歌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一、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例如在教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教科书(以下所举歌曲均出于此)第三册《卖报歌》时,可以把音乐家聂耳当年在上海认识了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了解到他的`生活十分艰难后,写下这首歌的一段经历讲给学生听。

通过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报童无依无靠,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想象一下报童忍着饥饿和内心痛苦,在凄风苦雨中奔跑叫卖的情景。从而在学生心田里埋下对报童无比同情之感,为接下来学唱时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又如,学习第八册《闪亮的水晶心》时,可以讲讲赖宁的故事,再现赖宁为拯救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的场面,塑造一个英雄少年的光辉形象。然后在乐声中予以体现、升华,开展丰富的“音乐想象”,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矗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例如第三册音乐教材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了解到了一个王二小把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演唱时不同的感情处理。教学实践证明,由于重视了歌词教学,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学生每每唱到“……可怜他死得这样惨”时,都热泪盈眶,仿佛看到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情景。

三、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如第二册中的《小小的船》这一课,彩色插图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坐在月船上邀游星空,全图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色彩,富有儿童情趣。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边唱边看彩色插图。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随着美妙的旋律,学生的思维就会很快进入神秘的夜空,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又如,学习第八册《草原上》这一课时,重视观看彩色插图,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学生音乐思维形象化,帮助学生感受优美、广阔的草原音调。从而把学生带入那美丽的边疆草原上。

四、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

《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

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例如,学习第五册《鹰》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律动”,编一些雄鹰飞翔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们挥动手臂,如同一只只雄鹰上下翻飞,展翅翱翔。又如,学完了第八册《蓝蓝的天》这首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歌曲中描写的藏族孩子接阿妈回家园的事情,编成舞蹈,自唱自跳,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助人为乐的生动画面,有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唱歌教学只有通过“音乐想象”这一重要环节,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完成音乐教学的任务。所以上好唱歌课不仅仅是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的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推动唱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音乐的翅膀论文

20xx年高考已尘埃落定,但是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打捞”及格作文一事,却久居心怀,拂之不去。9月5日,《中国教育报》“招生・考试”版刊登一篇名为《高考作文,呼唤来自生活的质朴》的文章,作者援引“打捞”之事为话题,阐述考场作文呼唤质朴、真实的观点,表达出教师们对新课标下作文教学新的评价标准的热切期待。

笔者拟从自己作文教学的.实际做法及结果出发,力求找到作文教学过程与新课程改革、高考作文之间的契合点。倡导作文教学以自由写作为主,把学生随笔、周记的写作与交流作为教师传授写作技巧的第一手资料,在引导学生心灵成长、情感丰满、精神充实的基础上,完成作文技法的传授。

自由写作可提高学生的积累整合能力。

新课标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每周笔者除了利用课文内容适时地点拨、启发外,还有意识指导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生活,观察、积累、尝试、体验,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见多识广”是日常积累的最终结果。周记的写作有此作为基础,学生便很快找到写作的头绪、点燃写作的欲望。笔者利用学生自己的作品在评语和个别交流中反复地渗透各种整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积累的方法,帮助学生沟通大脑中的各个信息库,使学生能把积累的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借助某个感悟点经过整合有一定倾向性地表达出来。

新课标对高中作文教学还有这样的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平常授课与训练都千方百计地设计方案,把这些课标转化成能给学生带来效益的生产力。对考场作文而言,考生是否具有思考领悟题意并迅速形成观点的能力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思考与领悟能力,可以在自由写作中得到切实的训练和提高。怀想流年、校园情怀、难忘亲情、世界风云,这一类内容的周记看似平常,但往往能平中见奇,充分体现出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深刻反思、深入理解、透彻领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中培养出的思考领悟能力一定是根深蒂固的,自由写作带给学生的益处不言而喻。

写作训练以提高表达交流能力为目的。

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这是新课标在应用拓展能力方面的要求。写作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具备这样一种能表达会交流的生活能力。

语文教学如何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笔者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搞自由写作,从指导思想看,符合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从认知方面看,做到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方法培养的有效性相结合;从情感方面看,注重了师生双方彼此情感的交流;从调控方面看,信息反馈及时、调控得当、教育机智有效发挥。高中阶段坚持做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拓展能力。

20xx年四川高考题“一步与一生”,题目简练而富有哲理,两个中心词都没有修饰语,不容易产生立意、构思、情景、行文色彩之类的定向诱导,意在引导全面训练。考生由题目起飞,必须尽可能迅速地进入广阔的联想空间,应用拓展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

让激情与创意在自由写作中迸发。

把新课标下高中作文教学“课程目标”大致划分为“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两大类,发现创新能力是“特殊要求”的核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自由写作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进而调动其他一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打开写作思路。学生写作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立性稳步提高,个性化语言和个性化创意逐步形成。

自由写作可以使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自由写作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天空,也可以让学生把浓浓的情感诉诸笔端。而这一切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的生活,在写作与交流中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得到满足,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还原出质朴的生活,写出像何教授打捞出的考场作文《怀想天空》一样质朴的文章。

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音乐的翅膀论文

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善于形象思维,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于音乐语言表情达意的理解,常常离不开直观视觉的辅助,因此我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联想在电视、图书、动物园中所见到的动物形象。听到沉重有力、浑厚低沉的旋律,学生想象中的视觉屏幕上自然而然地映出了笨重的大象、威武的狮子、凶猛的老虎等形象。然后在听第二遍时,再利用多媒体电脑在大屏幕上展现狮子大王伴随音乐威风凛凛地走路的动画,让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景:有的说是狮子大王在神气地登上宝座;有的学生说是狮子大王头戴皇冠,手持兵器,在向他的'臣民们示威;有的学生甚至跃跃欲试,昂首挺胸、两臂架起,想来学学狮子大王神气的样子。

三.以表演体验音乐形象。

自古以来,音乐与舞蹈常结合在一起。在音乐教学中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借助故事、动画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动一动、做一做、演一演,去亲身体验音乐形象,则更加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例如,在欣赏完《狮王进行曲》以后,我请一个学生穿上披风、戴上面具、手持兵器,扮演成威武的狮子大王,再请几位小朋友扮演几种小动物――狮王的臣民,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伴随音乐的进行,将音乐形象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让乐曲的情绪在学生的活动中更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生的想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一个个都好像置身于密密的大森林中,在参加热闹的动物狂欢节呢!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论文

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乐趣,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数小方块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数数,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再十个十个数,10个十是一百;最后当屏幕上出现杂乱无章的很多小方块时,学生在不由自主地一阵惊叹后,马上想到可以进行整理,然后一百一百地数,10个百是一千。悄悄然经历了从复习到新知的引入。然后花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数数,借助计数器解决数数难点,经历了数1000以内数的全部过程,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比较好。教学中,我时时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所以利用各种素材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数小棒之前,我先让学生估计有多少根小棒,学生估计了很多不同的数,很多同学很自然地想到1000。而当得到准确答案900时,在学生一阵叹息后,马上引导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办法把它变成1000?学生意识到900与1000已经很接近了,只要再添上100就是1000。接下来1000张纸、500粒绿豆、1000粒绿豆、1000粒黄豆……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估数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而且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总之,在教学中,经常这样有目的地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音乐的翅膀论文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也体会到兴趣才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首要条件。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使小学生的眼界开阔,接受能力很强。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音乐课上专门为学生开设了一个欣赏天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广泛接触优美的音乐,深入欣赏优美的音乐,使他们练就一双音乐的耳朵,学会倾听,学会品味。笔者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来创设,有时通过演奏演唱,让学生体味到驾驭音乐的魅力,有时借助录音磁带让学生去聆听悠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使他们形成丰富的音乐想象。

例如:在完成一年级歌曲《小鸭子》这首歌时,笔者先播放录音让学生反复听,使学生趣味盎然,然后又在琴上反复弹奏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学生随着旋律自由律动。笔者发现有的同学会伸出两只小手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有的学生把脖子一伸一伸模仿鸭子叫,这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角色,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听、去想,去感受歌曲愉快高兴的情绪,慢慢地又有些同学随着音乐唱起来,一首新歌很快就学会了。欣赏天地环节的创设,使学生耳濡目染地去接近音乐、熟悉音乐,达到了让学生喜爱音乐、品味音乐、倾听音乐的目的。

美的教学环境是实施美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它能直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欲望,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气氛,比如亮洁的钢琴、标准的五线谱、生动的音像电教设备、经常更换的音乐挂图……都会使音乐教室充溢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诱发其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愿望,使学生沉浸在音乐艺术的享受和创造之中。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有时把教室布置成音乐童话中的宫殿,有时把教室布置成大自然中一个美丽的角落,让学生进入一个五彩缤纷、意趣横生的环境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打开学习之门,点燃学生的求知火把。

比如学习歌曲《新年好》,课前,笔者把教室装饰一新,周围的墙上贴满了年画,空飘起了彩带和气球,黑板的两边挂满了灯笼和鞭炮,讲台上也摆放了锣、鼓、圣诞树等,这样一来,学生一走进教室就仿佛进入了过年的那种喜气洋洋的气氛中,顿生喜悦之情,新歌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情境教学就是用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方法把教材的内容、题材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愿望,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笔者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情境,发掘音乐作品的情趣特色,充分运用情境教学,营造氛围,以设景来表现其情,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参与、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引发想象,开拓思维。例如笔者在教学欣赏课《龟兔赛跑》时,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精心绘制了一幅树林以及若干小动物的投影片。欣赏前进行了鼓励性谈话:“同学们,你们会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会用音乐来讲,看谁讲的最生动,最精彩。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就先要了解这个故事。下面首先来欣赏《龟兔赛跑》。”在音乐的伴奏下,笔者一边生动地解说,一边有步骤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此时,学生们一边欣赏着栩栩如生的画面,一边感受着悦耳动听的音乐,仿佛真的.置身于树林中和小动物们一起观看紧张而又愉快的比赛。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眼前的教学情景中。很快有些同学主动站起来,纷纷要求扮演音乐中各个角色。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情景模仿中,同学们很快掌握了音乐旋律,学会了用音乐讲故事。

这种教学情景的感染,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这种设计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把枯燥的音乐欣赏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轻松地掌握音乐技能,增强音乐情感体验。

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所难免,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也不同,如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关键是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熟悉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在广泛的参与中得到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的交流过程,充满着浓郁的感情色彩,为此笔者还重视情感的调控作用,以情感的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教学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意见,及时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能正确回答提问,或能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笔者会及时评价,给他们一个鼓励,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要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必须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深厚的感情,积极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和体验中喜爱音乐,融入音乐,张开音乐的翅膀,在音乐的天堂里自由翱翔。

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音乐的翅膀论文

生:喜欢。

生:夜空中有星星和月亮。

师:能说说你看见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吗?

生:夜空中的星星非常多,数也数不清。

生:有的星星很亮有的星星看不清。

生: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好象许多小眼睛。

生:他说的是歌词!

师:虽然是歌词,但是用的很巧妙,大家同样给他掌声(鼓掌)。下面,我们就一边唱《小星星》一边贴小星星。

师:贴了这么多金色的星星,太美了!看看还缺什么呢?

生:还有月亮。

师:贴什么样的月亮合适呢?

生:贴一个圆圆的月亮。

师:为什么?

生:圆月亮又明亮又好看,像一面镜子。

生:应贴一个弯弯的月亮。

生:因为星星又多又亮,所以月亮应该又小又弯的。

生:他说得对。我平时看到月亮时,如果它很大很圆很亮,星星就会很少。

师:(贴上弯月亮)说得很有道理,你是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师:从古至今,月亮曾给人们许多遐想。现在我们也来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

师:那天空就是等待收割的庄稼地。

生:弯弯的月亮像马蹄儿。

生:马到哪去了?

生:马儿跑了,看不见了。

生:弯弯的月亮像妈妈微笑的眼睛。

师:每一个人都有一位亲爱的妈妈,我们只有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才会经常看到妈妈弯弯的笑眼。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块圆饼干被我咬了一大口。

生:(笑)真贪吃,都吃到月亮上去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趣,想象力很独特。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船。

师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好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了。这首诗写得非常美。(配乐)如果我们把夜空比作海洋,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飞向天空(贴上小女孩图),乘着这只月亮船去遨游太空。看,蓝蓝的天上,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睛,好象欢迎小朋友去探险,这神秘而又美丽的夜空,老师用一首歌来赞美它。(演唱歌曲《小小的船》,在背诵课文)这首诗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写给小朋友的,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评析:

初中化学教学激发兴趣研究论文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联系,而科学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最直接和持久的内动力。学生只有感到有趣才会去探究,去找原因,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改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培养兴趣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1.语言艺术。

教师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机智,俏皮的语言艺术,往往能带给学生愉快的心情,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牛踩轻,马踩重,毛驴一踩一个洞”,形象阐明了压强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现象有趣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其中涉及大量演示实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演示“煮不死的鱼”的实验,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水沸腾起来,管口冒出股股热气,而试管底部的鱼却自由自在的游动,看到这奇特的现象,难道不想解开其中的奥秘吗?这样就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外活动丰富化。

物理知识的学习,要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充分体验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除了课堂教学时要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事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观察、实验和制作。例如,利用针管、吸管、墨水瓶制成一个简易喷雾器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亲身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更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

4.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化。

不同方式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新鲜感,还能以点带面掌握知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一题多解”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自己设问,分析解答后,使学生在比较中选择较为简捷的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根据题目的变化,将知识引向纵深,获得探求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的甜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爱学、乐学、会学。

在为学生创造兴趣的情境下,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不断对学生引导,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猜想和思考,并通过讨论、实验、分析、评估等一系列实践思维活动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1)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且预习要有目的性。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列好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学边思考,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学生就能边预习,边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当主角,遇到问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教师只是稍作点拨,启发学生思维。

总之,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和融洽的师生氛围,使学生满怀激情地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克服困难,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他们多方面的正在发展的能力。充满学习兴趣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寓教于乐,学有所成”,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氛围论文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思维教学语言教学行为兴奋焦点。

摘要: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的良好教学情绪,能使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绪,随时调度自己的教学情绪,使每位学生都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来,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保障活跃音乐课堂情绪,从而实现音乐课堂良好的互动效果。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可能有交往,也就不可能有“教学”。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极为重要,互动是促进音乐课生成的必要的条件,但是互动的前提是学生“敢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合作、宽松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注重语言、体态的生动美,态度和蔼、笑容可掬。让学生从教师的亲切中感受温暖,从微笑中得到鼓励。

教师是课堂教学情绪的输出者、引导人。从教学思维的活跃,教学语言的活跃,教学行为的活跃,到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教师的教学情绪都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这种良好的教学情绪,更易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绪的渲染,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需要的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手段。作者就如何在乐理视唱练耳课堂上让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时间保持积极的教学状态,从而改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抵触情绪,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出如下观点。

1、营造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思维。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讲究的是实效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们很少会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对课堂教学情绪的调整和把握。当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可利用安静的环境训练学生记忆旋律短句、模唱内容,由易到难,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听觉进行链接式训练。例如模仿旋律短句《放马山歌》,让学生体验,宛如身临于空旷的山野间,节奏、音高、音量应如何处理,使学生产生想象,引导思维的发散,使学生在练习中自主独立思考,促使他们举一反三,加之语言和动作的结合训练,尽可能使每个学生与老师有一次互动交流,把他们的求知情绪激发起来;最后,在乐理视唱练耳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对比学习和总结,对课程整合前后的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系统地梳理,让学生再次整理学习思路。再如,在加强学生对音的认知过程中,将七个基本音级与色彩中的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进行联想对比,按自己的喜爱将音和颜色配对记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常常令学生情绪高涨、茅塞顿开,能为以后准确听记音高、音程性质等积累感性的认知经验。总之,教师热情而充满活力的教学情绪的投入,可以活跃教学思维,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产生良好的情绪效应。

2、捕捉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语言。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具有教育性、知识性、启发性等特点,还具有情绪化的煽动性功能,包括表述语言和肢体语言,声形结合,更加活跃生动。比如说,如何让学生体会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意义呢?通常我们在表现颂赞的、挽歌、沉痛的回忆等,多与慢速度相配合;田园的、抒情的则多采用适中的速度;表现激动、兴奋、欢快、活泼的情绪一般多与快速相配合。指挥学生试唱不同速度的旋律进行对比,体验速度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让他们自己在体验中得出结论。在举例说明的同时,老师的教学语言可运用速度的变化来形象生动地表现语言情绪。语速的快与慢,在表达情绪时有何区别,教师可用课堂教学内容提炼出要点,来分别用快速、慢速进行表述,让学生体会效果如何。再如流行乐中的rap,如改变说唱音乐的速度,那么音乐所表现的意义就大相径庭了。让学生分组举例讨论,体会“速度”对音乐表现方面的影响力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自由、愉快的语言交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使他们对课程学习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弱,由情绪低落转为兴趣高涨,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知。教师就是依靠敏锐的捕捉,对富有价值资源加以引导,巧妙利用,捕捉无法预定的教学情景,随时调控教学环节,因势利导,才能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奋焦点与教学行为。

整合后的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要求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当然教学实践活动如果过于“活跃”而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把握好教学活动的“度”,由易到难,在不断地鼓励中引导学生分析、思索,同时掌控学生的'情绪变化,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一次课堂里,先由两个特点不一的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讲述自己对三和弦的理解;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述,并按照他们讲述的思路进行梳理、归纳。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会因此获得认同和鼓励,心理上得到满足,学习情绪也会更加积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开始时,学生羞于上台,教师的鼓励给予了他们情绪上极大的安抚;学生们讨论时,教师机智的设问和参与使他们探究的热情不断高涨;最后教师的评述,宽容的态度和中肯的建议以及多元的思维方式,又给了学生们开拓思路,不断求索的信心。再如,在做节奏训练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式练习、分组式练习、合作式练习、游戏式练习等活动,在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行为里,师生间的教学热情得到最大的释放,课堂教学效果也得以保证。

总而言之,乐理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是一门融听、视、练、唱等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理论课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随时调度自己的教学情绪,使每位学生都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课堂上,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训练,保障活跃的课堂情绪,获得良好的互动效果,使情绪效应在乐理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实现。音乐教学与内情感的关系极为密切,教师应该积极把握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发展学生多方面智能,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音乐课堂的重要保障,使音乐教学与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论文

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

作文。

;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

散文。

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