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铅笔教案(优秀17篇)

时间:2023-12-01 09:45:52 作者:字海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合理安排课程进度,提高教学效果。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时,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案例,融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画铅笔的教案

价值取向:了解铅笔盒里一般有哪些朋友。

教师:再过3个月我们就要上小学了,我们的爸爸妈妈都给我们准备好了上小学的学习用品,前一段时间因为手足口病的原因我们把小书包都带回家了,今天我们都带来了铅笔盒。

重点提问:请小朋友说说铅笔盒里一般会有哪些朋友?他们都有什么本领?

幼儿:铅笔盒里有铅笔,铅笔可以用来写字;(小铅笔,一笔一划来写字)。

还有橡皮,可以用来擦掉写错的字;(方橡皮,擦擦改改真清洁)。

直尺,可以用来量东西,还可以用来画直线;(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

卷笔刀,可以用来卷铅笔。(卷笔刀,转转卷卷笔头尖)。

画铅笔的教案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每人一支铅笔,在铅笔上,教师将铅笔分成三截,从上至下分别贴了蓝、黄、红三色的小贴贴;一根铅丝,铅丝的中间绕了一个圆圈,刚好供铅笔钻入又不会掉出来,两端向下弯曲;塑料夹子若干。教师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后,找到使铅笔能够站立起来时铅丝在铅笔上的位置,利用小贴贴让幼儿明确地说出此位置——铅笔的底部。但是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紧张,并没有提出请幼儿在铅笔上贴着小贴贴的这些位置都尝试一下,违背了科学活动让幼儿大胆探索的原则。

画铅笔的教案

一、开始部分:

猜谜语,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带来一件文具,小朋友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个仔细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他帮忙。(谜底:铅笔。)。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安全使用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铅笔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铅笔细又长,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画画。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不能拿着铅笔与同伴打闹,不用铅笔时要把铅笔放入笔筒。

2、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励幼儿发现同伴的不安全行为。

师:“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把铅笔含在嘴里,拿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你应该怎么做?(提醒他或告诉老师)”

3、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图片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如果不对,哪里做错了?该怎么改正呢?”

三、结束部分: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铅笔。

以安全使用小铅笔为命题,让幼儿用铅笔在画纸上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铅笔。

画铅笔的教案

一、欣赏铅笔,感受铅笔花纹的多样性。

1.打招呼入座,3个幼儿一组。

出示铅笔:老师手上有什么?(铅笔)。

平时用铅笔干什么?(写字、画画等)。

(2)每人一支铅笔,说说你的铅笔上有什么图案?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

(3)出示老师制作的铅笔图示。

二、小小设计师。

这些铅笔都是别人设计的,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铅笔。

1.观察提供的材料,该如何制作?(按图示剪下圆锥形粘成帽子,然后进行装饰;卡纸两边剪下两个圆,模特手臂从里面伸出来;设计师开始在模特身上画画)。

2.讨论:谁愿意做设计师?谁来做模特?提醒幼儿:一个好的设计师如果没有一个模特来穿,再好的设计也没用。

3.幼儿三人一组,分工合作。

提出要求:毛笔蘸一种颜色后不能蘸别的颜色,如果要换颜色,毛笔洗干净后再蘸别的颜色。

三、铅笔秀(音乐:快乐崇拜)。

一组一组出场展示走秀,让幼儿说说设计的图案。

一起感谢给你们掌声的观众,铅笔展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大班美术教案:铅笔狂想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2、根据观察的细节画出同伴。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艺术家的儿子保罗》。

纸、笔。

活动过程:

一、名画欣赏请幼儿欣赏毕加索作品《艺术家的儿子保罗》,提问:

小朋友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他骑着什么动物?动物身上有什么佩剑?

动物身上柔软的'毛怎么画出来?

二、画一画我的朋友。

1、请幼儿选择一位好朋友,仔细观察对方,画下他的样子,并请老师写上好朋友的名字。

2、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画好朋友吃饭、跑步、玩游戏时的样子。

三、好朋友大展览将幼儿的好朋友画像布置成“好朋友大展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猜猜画上的人是谁,他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说出好朋友的外形特点,如大大的眼睛,有条小辫子等。在绘画前,我要求幼儿先确定眼睛的位置,然后再画上嘴巴、鼻子、耳朵,女孩子的话还可以画睫毛等等。所以绘画时,大部分幼儿都能根据要求来画,所以效果不错。个别幼儿还需区域游戏时重点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铅笔狂想曲》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活动准备: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活动反思:

《分铅笔》是让幼儿“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能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标记”。在上一次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已做过“找出相像的两组作上标记”,因此,幼儿结合7的分合,很快地就完成了作标记的任务,但有部分幼儿给三组相像的数做的都是同一个标记,经过引导幼儿马上明白并进行了修改。在第二环节分铅笔并记录时,我强调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准”,并让幼儿完成后进行交流。我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从相像的二组数字中受到启发,能从一组分合数字中推导出另一组,这样的话,7的分合共有6种分法,只要分三次,就能得出6种结果了。从幼儿交流的情况来看,所有幼儿都运用了数字变大变小的规律进行有序记录的方式,说明幼儿已很好地掌握了数字渐变的规律,这和前几次活动一直在强调“有序”记录,发现记录中的秘密分不开的。在幼儿交流结束后,我展示了一组运用交换数字的方式进行快速记录的方法,给下次活动留下了伏笔。

画铅笔的教案

教师能够从一支极其普通的,幼儿异常熟悉的铅笔入手,以如何使铅笔站立为主线设计这个科学活动,借用铅丝,让幼儿在与铅笔的互动中一步步提升,了解平衡这个知识点,应该说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画铅笔的教案

价值取向:通过欣赏儿歌,知道铅笔盒里的各种学习用具及其用途,并能正确地使用。

教师过渡:原来铅笔盒里的朋友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听一听。

(一)教师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幼儿欣赏。

(二)讨论和操作。

1、握笔姿势和坐姿。

教师:刚才老师念的儿歌里,先说到了谁?。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带铅笔?

重点提问:我们马上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到了一年级每天都要写字的。那你知道怎样来正确地握笔吗?谁来介绍一下。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写字,请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他的坐姿。

教师小结: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牢记:一尺一拳一寸。

2、直尺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儿歌里还说到了,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你们会用直尺画直线吗?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画一下。

重点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直尺画直线需要注意些什么?

幼儿:a.直尺要按住。b.直尺不能动的,否则线要歪的。

教师小结:我们如果要画直线,就要把直尺按住,然后用铅笔沿着直尺的一边轻轻地画出直线。

3、操作:

老师请小朋友去使用一下你自己喜欢的文具,有要求:

a.请你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操作。

b.操作好以后请你说出,你用了什么和什么,做了什么事情。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刚才我用了铅笔和直尺,画了一条直线。

刚才我用了卷笔刀,卷了铅笔。……。

请我们小朋友说说用卷笔刀卷铅笔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用卷笔刀卷铅笔时要注意:卷铅笔时要稍微用点力,但是不能太用力,卷一点看一看卷好了没有,如果一直卷的话,笔芯会断掉了,而且也造成了浪费。

5、使用橡皮的注意点。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把直线画歪了,怎么办?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用橡皮帮忙。

教师:那我们在用橡皮擦时,该怎么做才能擦得又干净又能让纸平整?

幼儿:用手按住本子,然后用橡皮轻轻地擦。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铅笔盒里的朋友可真多,他们都有自己的本领,而且他们的使用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老师发现刚才我们小朋友在操作以后都把自己的文具收好了,我们的小朋友都已经养成了爱护自己文具的好习惯了。(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收好的话,及时提醒。)。

画铅笔的教案

此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抛出问题,激发兴趣,以如何让铅笔站在手指上很好地调动了幼儿探索的欲望。第二环节第一次尝试:借助铅丝,使铅笔站立。在此环节中,教师了事先准备好的绕了圆圈的铅丝,幼儿只需要将铅丝套进铅笔,然后上下滑动就可以了。在此环节中,教师比较急躁,没有让幼儿探索将铅丝套在铅笔的不同位置,而是在发现有一个孩子成功后,马上请他进行展示,请其余幼儿进行学习,因此,多数孩子都是在没有经过探索后就得到了结论。第三环节第二次尝试:利用辅助材料,使铅丝平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了夹子,而且在有个别孩子保持平衡后就请上来说明了理由,再一次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铅笔狂想曲》

活动目标:

1、感受照镜子画面中人物的相反动作,体会表现左右对称的图像。

2、能大胆表现人物的动作。细致均匀地涂色。

活动准备:

范画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主题师:小朋友,上个星期我们学了照镜子,现在我来考考小朋友,你会不会做镜子里的人。

请小朋友来当镜子里的我,我来做动作,教师做动作,小朋友模仿。

师:现在我们周围同时面朝大家发现我们的动作怎么样?(是对称的)再请几个小朋友模仿。

(线条少一些,细节的地方不要画得太多。)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画。

出示范画吹塑纸。

提问:她画了哪些东西?衣服上有花纹吗?为什么没有?(因为太细小了,画了很难涂色。)她的镜子是怎么涂色的?(没涂色)。

三、出示完整的范画,作对比,引出两种画法相结合。

出示范画师:我们看看她最后的完成效果,你们发现了什么?(用蜡笔添画上了衣服上的花纹、背景、镜子)师:镜子是怎么涂色的?(用蜡笔轻轻的盖上去的)教师示范。

总结:原来,版画可以用颜料和蜡笔上色,蜡笔可以弥补毛笔的不足,小朋友在画画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四、幼儿作画师:现在请小朋友来画一画照镜子的人。提醒幼儿画的时候人物画大,细节略掉。涂色的时候颜料要薄薄的涂在纸上。

五、作品交流看看外面的画说说哪幅画好看为什么。

版画活动《照镜子》说课稿。

设计意图:

小朋友在给版画涂色的时候用惯了颜料的涂绘,用蜡笔在黑纸板上涂色是一种比较富有创意的方式,蜡笔有相当不错的遮盖力,虽然有逊于颜料,但是他和颜料相互补充一方面能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让细小的部分更容易表达。

说教材:

照镜子是对称画,通过孩子的分析让孩子画出现实中和镜子中的对称人物。这节活动富有趣味,不单单是孩子们发挥想象就可以了,他们还要对画面中的人物做分析。目测出人物的高度、方向才能将画画好。

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在艺术教育的目标上强调: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纲要》目标,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感受照镜子画面中人物的相反动作,体会表现左右对称的图像。

2、能大胆表现人物的动作。细致均匀地涂色。

3、感受用画面表现生活情景的快乐。

说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小朋友玩玩游戏照镜子,让小朋友感受镜子中的相反,把活动中的难点前置,用游戏的方式更能吸引孩子,对难点的把握也更加牢固。

二、教师出示范画,让小朋友在底板与吹塑纸板的对比中分析出本次活动的重点我首先出示了吹塑纸上的构图,让小朋友总结了版画的构图要点:线条少、小的东西省略。

接着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了涂色后的变化,孩子们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得出了蜡笔所做的进一步加工,认识到了蜡笔在版画中的.做用。这为孩子理解各种绘画方式相结的优点,激发孩子创造性绘画的动力。

三、幼儿相互交流作品小朋友把作品放在了一起展示,小朋友在相互学习中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活动反思:

照镜子是一项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从而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并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为宗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贯穿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开心地玩,快乐地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买铅笔》教案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

(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发展练习。

(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有几枝铅笔》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教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2~23页。

【教材简析】学习加法,教材分为三次活动进行。

第一次活动是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初次体会加法的含义。

第二次活动是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学情简析】。

学生初次接触加法,要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加以引导,让学生感知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加法的动机和兴趣。

【相关资源】教师准备相关情景图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小圆片、三角形、小棒。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加法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景活动和具体操作过程中,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3、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qing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新教室来上课,你们紧不紧张呀!

生:紧张!

师:这节课就是同学们喜欢的……。

生:数学课!

生1:有两只大熊猫,又来了一只大熊猫。

生2:树上有一只鸟在唱歌,又飞来了一只鸟。

师:观察得真仔细。它们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生1:小红的左手拿了3支铅笔,右手拿了2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5支铅笔。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支铅笔。

师:这样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师: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我们就用加法符号“+”来表示。(教师范读加法算式,学生自己读。)。

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2+3=5的算式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生1: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有5只蝴蝶。用加法算式表示:2+3=5。

二、实际操作,动手动脑。

(1)出示桃子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边摆边说过程:先出示1个桃子,再出示3个桃子,然后合在一起。

(2)用小圆片摆1+3=4的过程。

同桌交流,小组互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鼓励帮助。

生1:1+3=4。

生2:3+1=4。

(3)分别出示桃子图二和图三。

让孩子们分别用三角形和小棒摆出图二和图本的情景,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同学们,通过动手摆卡片,已经对加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图片,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摆加法算式的吧!(学生们观看课件,说出加法算式)。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的家,小明请大家支他家做客,不过小明说他喜欢聪明的小朋友,必须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才可以去他家玩,谁想来试一试呀!(观看第23页第四小题,说一说,算一算)。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观察的很仔细,说的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在你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加法算式,快认真仔细观察,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

《有几枝铅笔》教案

义务课程标准教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2~23页。

学习加法,教材分为三次活动进行。

第一次活动是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初次体会加法的含义。

第二次活动是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学生初次接触加法,要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加以引导,让学生感知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加法的动机和兴趣。

教师准备相关情景图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小圆片、三角形、小棒。

1、初步感知加法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景活动和具体操作过程中,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3、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新教室来上课,你们紧不紧张呀!

生:紧张!

师:这节课就是同学们喜欢的……。

生:数学课!

生1:有两只大熊猫,又来了一只大熊猫。

生2:树上有一只鸟在唱歌,又飞来了一只鸟。

师:观察得真仔细。它们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生1:小红的左手拿了3支铅笔,右手拿了2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5支铅笔。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小红的右手拿了2支铅笔,左手拿了3支铅笔,合在一起共有5支铅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和3)。

生:5支铅笔。

师:这样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师: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我们就用加法符号“+”来表示。(教师范读加法算式,学生自己读。)。

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2+3=5的算式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生1: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有5只蝴蝶。用加法算式表示:2+3=5。

二、实际操作,动手动脑。

(1)出示桃子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边摆边说过程:先出示1个桃子,再出示3个桃子,然后合在一起。

(2)用小圆片摆1+3=4的过程。

同桌交流,小组互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鼓励帮助。

生1:1+3=4。

生2:3+1=4。

(3)分别出示桃子图二和图三。

让孩子们分别用三角形和小棒摆出图二和图本的情景,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同学们,通过动手摆卡片,已经对加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图片,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摆加法算式的吧!(学生们观看课件,说出加法算式)。

生1:停车场上有三辆车,又开来一辆车,一共有四辆车。用加法算式表示:3+1=4。

生2:树上有两只鸟,又飞来了一只鸟,树上一共有三只鸟。用加法算式表示:2+1=3。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的家,小明请大家支他家做客,不过小明说他喜欢聪明的小朋友,必须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才可以去他家玩,谁想来试一试呀!(观看第23页第四小题,说一说,算一算)。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观察的很仔细,说的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在你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加法算式,快认真仔细观察,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

铅笔淡彩教案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画法的特点,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与铅笔淡彩画的接触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艺术,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技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技能。

导入环节:

教师提问:“在课堂开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以前都有接触过哪些种类的绘画?”

1、学生回答:水彩笔画,蜡笔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接触过的绘画有很多,那么今天老师介绍大家来认识一下一种新的绘画方式(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觉得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

生: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2、学生回答:水彩画,铅笔淡彩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阅历都很丰富啊,今天我们要接触的就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一种绘画。

(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它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哪种类型的绘画?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生: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1.(ppt展示两张图片)——对铅笔淡彩画的概念进行解说。

2.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可以知道铅笔淡彩画有哪些特点?(ppt展示解说:以铅笔素描为主,水彩色为辅)。

一、构图,轮廓。要注意远景、近景、中景的构图;

二、表现基本明暗。环境光暗面要一致;

三、上色。上色要淡、薄,且应从淡色入手,逐步转到深色。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含义,且对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教师示范。

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示范一幅风景画,首先让学生感觉水彩厚与薄,水分多少将导致水彩颜色的厚薄度。

其次,用铅笔在水彩纸上进行简单构图,在构图中,将上一环节的步骤解剖中提到的要领进一步解释。

加上明暗。明暗面一致、最后进行上色,上色时再次强调同学们要从淡色入手,比如天空的颜色,且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够让学生对铅笔淡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可以让学生更加好的把握铅笔淡彩的绘画方式。为下一环节:尝试环节打好基础。)。

动手尝试。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创作一幅铅笔淡彩风景画。注意步骤解剖时提过的要点。学生们进行动手尝试,自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创作指导。

(设计意图:实践动手环节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拓展同学们的思维。且对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方式及其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延伸。

反思: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安全使用铅笔教案

绘画习作课。

1.认知目标: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含义、形式与特点。

2.情感目标:感受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美,培养我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3.技能目标:掌握铅笔淡彩画基本表现技法。

学习重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铅笔淡彩画作品装饰自己的居室。

学习难点: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色。

讲解、欣赏、讨论、示范、练习。

多媒体课件、范画、水彩颜料等工具。

(一)引导阶段。

1.对比两幅绘画作品,如果分别装饰居室会产生怎样的不同效果?感受铅笔画与着色后的铅笔淡彩画的不同艺术效果。假设让你选择其一用来装点你的居室,你该怎么选?我赞成选铅笔淡彩画的同学的选择,因为他们所选的铅笔淡彩画具备素描的明暗关系和色彩的冷暖。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点题:用铅笔画大体明暗,用水彩颜料薄施色彩。2.教师诱导引出定义(板书):铅笔淡彩画是用铅笔造型与水彩渲染结合的一种绘画,也是素描向水彩过渡的`一个画种。简要介绍素描、淡彩画的含义。(素描: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以单色线条来表现事物。它不重视彩色,而是着重结构。水彩画:绘画的一种,以水调和颜料所作之画。易产生透明感及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3.欣赏作品让学生分析淡彩画的特点。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淡彩画的特点。既有传统素描的素朴典雅、又有水彩画的活泼滋润的效果。铅笔淡彩画有水彩画的性能,但又不同于铅笔画和水彩画。从画法上看,它的素描稿用线明确简练,侧重暗部刻画,可省略中间调子及亮部,颜料明暗效果对比强烈:着色宜用水彩颜料平涂,薄而透明。因此,淡彩画的特点是既有素描体积的塑造,又有水彩画轻快、活泼的艺术表现,是介于素描与水彩之间的边缘画种,常作为由素描向水彩画过渡的一种学习方法。

4.淡彩画的种类和作用(板书)。

学生回答:铅笔素描和钢笔素描、炭笔素描。今天我们所学习的淡彩画也可以根据采用工具的不同也可以分为铅笔淡彩、钢笔淡彩、炭笔淡彩。其中铅笔的细腻、钢笔的洒脱、炭笔的粗犷。

5.淡彩画的作画步骤。

(1)、起稿(构图、轮廓):用铅笔准确地画出物体的比例、形体、结构。

(2)、表现大体明暗调子:重点表现物体的暗部,省去中间调子,线条不要过密,尽量不用橡皮擦。

(3)、着色:调准色彩,不要太浓,趁湿画完。(色彩厚薄要把握好分寸,以不掩盖所画的铅笔线为宜,基本平涂,尽量避免反复涂抹,一旦泛起铅粉,画面就会灰暗而失去润泽轻快的特色)。

(三)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按教师要求的步骤和方法临摹图片的范画,也可二至三名学生合作完成一幅,教师先讲解示范一副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步骤。

作画注意事项:

(1).构图饱满,形体暗部处理是否得当。

(2).设色方法要卧笔平涂,避免笔尖描画。

(四)作业讲评。

1.学生互评,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前边,让学生讨论欣赏,并且指出优缺点。

2.教师点评,教师肯定造型准确,色彩较好的作品,并加以鼓励。

(五)课后拓展。

通过铅笔淡彩画的练习,强化了学生以色彩造型意识。铅笔淡彩画不仅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也是色彩画的辅助练习,在建筑设计、构图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同学课余时间用淡彩画法描绘身边的静物,可以是水果、蔬菜、瓶花、书桌一角等。

(六)、课堂小结:。

铅笔淡彩画以其素雅、清新的艺术风格深受大众所喜爱。对于有一定铅笔造型能力的初中生来讲,进行绘画创作更是易于掌握。用你手中的画笔创作一幅铅笔淡彩画装点美好的生活!

《买铅笔》教案

教科书第2~3页内容。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二、互动新授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在纸上列算式,摆小棒。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明题意,要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理解运算道理。

2、完成教材第3页3-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在教材上完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借铅笔》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图意,能用普通话简单的说说图意,并演一演。

2、通过练习,学会如何借、还东西,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态度大方、礼貌地说话,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

仔细看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课前准备:

1、小猴、熊猫、小猫、小兔头饰。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师:这位小朋友,可以借你的笔给老师用一下吗?谢谢!(加完分)好,老师用完了,把笔还给你,再一次谢谢你!

3、师:小朋友,刚刚陈老师没有铅笔时,老师是怎么做的啊?(借)。

4、师板书课题:借铅笔(汉字加音节)。

二、看动画配音,并演一演。

1、师: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2、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好吗?生:好!

3、请看《借铅笔》(师播放借铅笔动画)咦?这个动画片怎么没有声音?那怎么办呢?哪个小朋友来想想办法呢?你来想想办法。

生1:我们自己来讲。

师:你的办法真好呀!那么小朋友,动画片你们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来说说看呀,讲了什么呀?这个动画片。你来说说。

生2:这个动画片讲了小猴忘了带铅笔了,小猴就问小熊猫借了一支铅笔。

生3:是小猴子没有带文具,没有带铅笔盒,问小熊猫借了一支铅笔。

师:我估计小朋友还看得不够仔细,还好,我们再看一遍,这回你可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啊!

好,你再来说说看。

生4:小猴借了小熊猫一支铅笔,小猴借过了,把铅笔还给了小熊猫。

师:还了铅笔,还有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说说看,把动画片从头到尾说一遍的。

生5:小猴没有带铅笔,他跟小熊猫借铅笔,他说:“谢谢小熊猫。”他用完了就给小熊猫了。

师:他看得真仔细,讲得也非常好!那么小朋友,我们要把声音配上去,老师就建议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演小猴,另一个演小熊猫。我们先自己在桌子上演一演借铅笔,把声音配上去。好吗?开始吧!

谁愿意上来呀?谁愿意来演一演?

第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师:下面的小朋友啊,认真看,仔细听,看看小猴和小熊猫配得怎么样?说得怎么样?

生表演完毕。

师:他们俩演完了,小朋友老说说小猴演得怎么样呢?

生6:小猴说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6:他能说请小熊猫。

师:他用了一个请字,非常的有礼貌。

生7:他讲得非常的好,他用过小熊猫的铅笔说了声谢谢。

师:也是很有礼貌的是吧?还有哪个小朋友想说的?

生8:他借了小熊猫一支铅笔,但是他又还给小熊猫了。

师:能做到及时还也是好的。那么小熊猫演得怎么样呢?

生9:他可以借给小猴一支铅笔。

师:他就是很愿意帮助他的是吧?乐于助人!哪两个小朋友还愿意来演一演的啊?

第二组学生上台表演。

(评价小猴)师:他的声音怎样?

生10:他说话声音很响亮。

师:我们说话就是要把声音说响亮的。

(评价小熊猫)。

第三组学生上台表演。

(评价小熊猫)。

(评价小猴)。

4、换角色演。

师:刚才小朋友配音配得那么好,那么我们同桌之间再来演一演。刚才演小猴的现在演小熊猫,刚才演小熊猫的现在演小猴。把声音配一配,再来演一演吧!

生自由地表演。

5、师小结:小猴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很有礼貌地请旁边的同学帮忙,而小熊猫也很乐于帮助别的同学,他们都是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好孩子。祝贺小朋友,你们的配音非常地成功。

三: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生:小猫。

师:小猫来干什么呀?不知道,那我们来听一听好吧?

师:该怎么办呢?谁来帮帮他。

生:跟他的同伴借。

师:那么小猫在借剪刀时应该怎么说呢?

3、小组讨论。

4、师:小猫怎么说呢?你来说说看。

生1:小猫会说,今天我忘记带剪刀了,请你借给我剪刀。

师:那你来演演小猫。

生上台表演。师演小狗。

5、师:小朋友,你们看谁也来了啊?

生:小兔。

师:是呀,蹦蹦应该怎么对跳跳说呢?

7、小组讨论。

8、师:哪只小兔愿意来表演啊?先说一说吧。

生:跳跳,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尺子弄断了,请你原谅。

9、请同学做跳跳,上台表演。

一生扮演蹦蹦,一生扮演跳跳上台表演。

10、评价表演。夸一夸蹦蹦跳跳。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师:小朋友,在你们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困难要向别人借东西的啊?

生:有!

师:你们都借过什么呀?

生1:我借过剪刀。

生2:我借过橡皮。

生3:我借过笔。

生4:我借过水彩笔。

生5:我借过胶水。

生6:我借过尺子。

……。

2、师:小朋友在下雨的时候有没有借过伞呢?那借伞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3、生小组说怎样借东西。

4、师展示所有的物品,生上台跟老师借东西。

五、采访总结。

1、师:在这一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

2、生说。

3、师总结:我们向别人借东西,用过以后要及时归还。无论是借东西,还是还东西都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有礼貌。借东西时,要说“请”,“行吗?”“好吗”等,还东西时要说“谢谢”。我们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3、出示儿歌。

4、生读儿歌。

5、师读儿歌。(拍手读儿歌)。

6、齐读儿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