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神农氏的读后感范文(15篇)

时间:2023-11-29 11:06:46 作者:影墨

读后感不仅是一种对作品的评价和思考,更是对自身知识、经验和见解的一个检验和展示。为了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读后感,下面是一些经典作品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本课复习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中诸多矛盾的两个聚焦点,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只有把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代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的宗旨等问题。

讲透这一重点,一要解释和平问题的概念及其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和原因,讲清楚和平、发展不等于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二要解释发展问题的概念及其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三要阐明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任务。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能否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综合国力,说到底就是国家力量,即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正确认识综合国力的竞争,有助于坚持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和“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突破这一重点、难点,首先要讲综合国力的含义、主要内容;其次要讲清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决定的因素;再次要讲清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意义;此外,要讲清当代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以求增强综合国力。在讲解这一重点、难点时,还要适当补充有关综合国力竞争的实例性材料,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掌握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首先,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和延伸,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其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反映,而且是实现国家对外职能的手段。因此,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屈辱外交的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新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不仅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又是一个现实问题并且与日常的国际政治息息相关,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讲述这个问题,要注意归纳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基本点。

4、作为复习课,讲解时不必面面到,应该突出重点,抓住常考考点,大胆放弃没有考过的考点。

5、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加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练习的挑选应结合高考题或模拟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6、作为复习课,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说的机会少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需要加强。作为农村高中的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引导,让他们逐步体验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引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提问学生应该多一点。

7、在质疑环节,学生没有积极回应,也不知他们是否存在问题,或者本课内容真没有什么过难的知识盲点。高一的学生还是自信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首篇。

教材分析:

本文以《当代神农氏》为题,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文章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10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学生分析:

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已经熟悉,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结构特点鲜明,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可以概括每个片断内容(或拟小标题),并通过合作探究可以总结这四个片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体现教材的思想情感教育价值:培养青少年从小立志报国,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通过教学发挥杰出人物的榜样作用和本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2、体现知识传播教育价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查阅资料,对水稻育种知识,袁隆平、神农氏等人物有一个再认识。

3、体现技能训练价值: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通过四个片断中重点词句理解,来体会如何表达文章中心,同时学习通过几个生活工作片断来写人和倒叙的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等词语。

(2)学习袁隆平具有的坚持不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

(2)抓住关键词,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袁隆平具有的崇高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袁隆平具有的科学严谨、执著追求的精神。激发学生培养自己的怀疑、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五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宝鸡是炎帝故里,你们知道炎帝的传说吗?(学生讲有关炎帝神农氏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当代神农氏指的是谁吗?(板书:袁隆平)。人们为什么称袁隆平为当代神农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学生互相交流,扫清文字障碍。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介绍袁隆平的事迹。

5、教师简介袁隆平。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熟悉内容。

2、根据每部分内容。

3、分四个片断来分析。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握其内容。

(片断一:奇思妙想;片断二:迎难而上;片断三:艰难寻找;片断四:终获成功。)。

同学们可自行设计小标题,但要注意每部分的小标题要能够概括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标题力求简洁、有吸引力。

四、自主学习,提出质疑。

1、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学习。

2、同桌互相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3、提出质疑:

(1)为什么说袁隆平是“当代神农氏”?

(2)学生根据题目讨论、交流。

(3)反馈学习讨论情况。

(将袁隆平比作神农氏,是运用比喻的方法,体现他对人类贡献之大,这是对他的高度赞美和评价,同时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吸引读者兴趣。)。

五、学生感悟。

1、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2、简单谈谈对句子和人物的感受。

3、读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原因是什么吗?找出具体说明的句子来。

4、一起朗读这句话。

5、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袁隆平是一个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人,他的发明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

6、你知道“奇迹”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

(“奇迹”:出乎意料的不平凡的事。)。

7、为什么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奇迹呢?

(因为在全世界,这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在此以前,没有人取得成功。现在,我们中国的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出人意料、举世瞩目的,所以称为奇迹。)。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收集有关袁隆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2、学习科学家们科学严谨、执著的态度以及献身精神。

3、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德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本文为什么以神农氏为题?

2、课文中四个描写袁隆平克服困难,成功为杂交水稻育种的事情,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二、探究学习,理解重点内容。

1、过渡:同学们,这篇课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那么,课文中哪些重点词句体现出袁隆平的科学精神?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教师引导。

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你知道“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3)这两个词语表现了什么?

(“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

3、重点品读。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

(1)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2)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两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

4、教师引导。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1)你从上面的三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2)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一是要体现时间的漫长,二是要体现袁隆平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来。)。

5、重点品读。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

(1)这句话,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

(2)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指名朗读这句话)。

6、重点品读。

“像慈母似的抚摸着。”你体会到了什么?

(比喻句再现袁隆平当时兴奋、喜悦、失而复得的复杂心理。表现他对自己研究成果的珍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7、重点品读。

“不论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1)你从这个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能够体现他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

(2)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

(不论……都……守护、精心。)。

三、总结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1、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全篇采用倒叙手法,开篇先突出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伟大意义及获得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更能突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品质。)。

3、学生朗读最喜爱的段落。

四、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

3、把袁隆平的事迹讲给父母或朋友。

板书设计:

萌发奇想。

当代神农氏        艰难寻找      热爱科学  献身科学。

袁隆平           迎难而上 。

终获成功。

当代神农氏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学完《当代神农氏》这篇课文我对袁隆平有了新看法了。

《当代神农氏》主要讲述了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的故事,表现了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

袁隆平,最后还不是成功了吗?虽然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虽然成功总比失败和挫折少,但是只要愿去闯,一定会成功。你在做什么事的时候,请记住要有恒心和毅力,记住一句话:“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记得有次,我在上作文课,写一篇作文。我信心满满地提笔开始写,可写了一会,我就开始抓耳挠腮了,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老师走到我身边,看了看我的作文说:“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我反复的思考了一下这句话,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我静下心来,仔细的又读了读自己写得,终于发现问题所在,我修改的一下,后面写的顺利多了。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我,它一直作为我成功的座右铭,时刻提醒我。

风雨后总会有彩虹,这句话是我读完《当代神农氏》这篇课文的最大感受,因为凡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坎坎坷坷的,但是经历过风雨后,一定会有彩虹的,这是真理。

当代神农氏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当代神农氏》是我们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虽然简短,但是明确的叙述了“当代神农氏”这个伟大的人物。

远古时代的神农氏他制造了一根神鞭把人类能吃的食物和不能吃的食物分开了,后来因为人口的增多,人们吃饭成了问题,袁隆平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他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小刀似的稻叶划在脸上,是多么痛苦呀,有一次我在郊区外婆家就不小心摔在稻草丛中了,手上被稻叶划了很多条小伤口.一碰就痛的要命.那时的我发誓再也不碰稻叶了,可是袁隆平仍然在寻找,在成功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呀,从青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中年人,虽然他老了,可他并没有虚度青春.

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在成功的背后,袁隆平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和时间,他常常是把一分钟当两分钟来用,是呀我们只知成功却不知在成功背后那些发明人员是多么辛苦呀!

我太佩服袁隆平了,在炎热的夏天,在烈日下辛勤地工作着,寒冷的冬天在凛冽的寒风里寻找着.即使在十年动乱中几乎失去了信心也没有放弃!

但是命运是会冲着努力者来的,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对自己说行,那你就行,说不行,那是你没自信心!

我真佩服“当代神农氏”———袁隆平。

《当代神农氏》读后感

袁隆平想过失败吗?当然。在那个战火满天的时代;那个岌岌可危的时代;那个所有人都只能听天由命的时代……袁隆平偏偏不要这样,他并不是想和别人与众不同,他并不是想非同凡响,而是想挽救那个即将衰亡的'时代。因为在荆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他必须要拯救人们,就像神农氏一样拯救人们。然而,这将不再是传说。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当我接过小提琴的那一刹那间,我就注定要好好学,将它学会、学懂、学透。可,我不认谱、我不会唱谱、况且对于音乐我一无所知。面对着身旁那些自信、高昂着头的女孩,我卑微极了。然而,下课,她们兴奋地谈论着“我去年已经电子琴十级了”或是“我姑姑是小提琴老师”等话题时,我更是躲到墙角,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最可怕的敌人,莫过于你自己!没有勇气,谈何成功?”妈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自信,将别人的冷嘲热讽抛在脑后。就像袁隆平一样,不顾一切,全身心投入。

是啊,伟大的作品不只是靠力量完成,更是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让信念给我勇气吧!

当代神农氏

1、会读写“神鞭恶魔小心翼翼坛坛钵钵馥郁气人心脾晨曦初露阴雨菲菲郁郁葱葱”

2、读课文,通过研究杂交水稻,体会不畏艰苦,热爱科学事业,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3、揣摩文章首尾呼应,倒叙等手法对激起读者兴趣的作用。

4、领会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二、重难点。

重点:给每个片段拟小标题,并探究四个片段分别从那些方面表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预习探究。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并积累词语。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通过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过程,学习他不畏艰难,献身科学的精神。

(4)、给文中四个片段拟小标题。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理解。

(1)、袁隆平是在什么情况下研究水稻的?

一、国内面临严重饥荒。二、西方断言不成功。

(2)、研究中遇到那些困难?

1、条件差2、西方舆论压力。3、植株的寻找困难4、“文革”期间人为破坏。

(3)、他是怎样对待的?

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4)、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人类对其赞誉?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5)、总结文章的写作顺序:

1、首尾呼应,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2、中间四个片段按时间顺序组织在一起。

3、教师指导。

(1)、通过品味文字来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1、“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硬骨头、偏偏”表现他在迎难而上的决心。

3、“他迎难而上的决心——挖出来”表现对成果的珍爱和成功的喜悦。

4、“夜色下——抚摸着”表现了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2)、学习“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这三句话极短却又都独立成段,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写能起到强调作用。

4、达标测试。

(1)、从那以后,不论是------,或是--------,不论是-------,或是---,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天边,精心培育。

补充句子,并用带点词语仿写一句话。----------------------。

(2)、仔细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这时,---------找啊。”

1、本段主要写的是----------。

2、填空后,读读所填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3、读完片段,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下面。

赞誉。

研究背景。

遇到困难科学品质。

寻找植株。

获得成功。

《当代神农氏》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特别是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

2、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

三、认读生字新词。

1、师:哪些字容易读错、容易写错,请同学们提出来。

教师提请学生注意这二个字的书写:虐、曦。

注意分清这二个字的读音:焚fen萌meng。

2、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十分忧愁的心情。

急得心里像火在燃烧一样。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历尽灾难后幸运地活下来了。

各种声音都安静下来。

四、小组讨论:

师: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勤奋学习,立志攻坚;

第二部分:反复研究,大胆设想;

第三部分:苦苦寻觅,苍天不负;

第四部分:历尽劫难,终告成功;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3-5句。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思考:

师:国际友人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请在课文中划。

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第五大贡献。

二、深读课文,思考:

师:袁隆平的成功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的,但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又是充满艰辛的,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1、难度大--许多外国研究人员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袁隆平知难而上。

2、时间长--整个研究历时十多年,其中单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就化了六年之久。

袁隆平矢志不渝。

3、挫折多--"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试验成果。

袁隆平坚持不懈。

师:找出课文中那些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体会,并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三、讨论交流:、

袁隆平的成功经历给你什么启示?你有什么话要说?

四、给自己立一句勉励自己的成功格言。

如:

成功贵在坚持。

五、以"走近科学家"为主题,要求同学在课外搜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在班内作一个交流。

当代神农氏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籍江西省德安县。

袁隆平的童年正处在中国时局动荡、国难当头的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8岁的袁隆平随父母从汉口经湖南桃源、湖北宜昌去四川,1939年抵达重庆。先后在汉口扶轮小学,湖南弘毅小学,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复兴初级中学、赣江中学、博学中学读书;1948年2月,袁隆平进入南京中央大学附中读书。

在求学阶段,袁隆平肯动脑筋,不读死书,善于思索,被老师称为“爱提问的学生”。一次,参观园艺场的偶然机会,引起了袁隆平对大自然神奇的幻想而立志学农。1949年,袁隆平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西南农学院)。

1953年8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讲授俄语、植物、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课程。1964年2月,与农技干部邓哲结婚。在安江农校长达18年的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面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实践,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带领学生下农村生产实习,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的现状,决心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入手,探索科技兴农之路,与饥饿和灾荒作斗争。

1964年,袁隆平在我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但工作刚刚起步,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避开干扰,依靠社会主义的大协作精神,带领助手刻苦钻研,克服种种困难,经过10年奋战,终于攻克了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中的难题。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二九南1号”,并于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选育成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由此,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将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

1980年以来,袁隆平又先后育成“威优64”、“威优49”等几个大面积推广的早熟、多抗新组合。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袁隆平挂帅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1998年,袁隆平主持的长江流域两系法杂交早籼稻选育研究获得突破,育成优质、高产、早中熟的两系早籼稻组合,为解决长期以来长江流域早籼稻米质不好、产量不高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袁隆平出任首席责任专家;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现正朝着百亩示范片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努力,计划到2010年实现。

由于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需要,袁隆平1971年2月从安江农校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工作。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1982年和1985年先后被湖南农学院和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任中心主任。1995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主任。

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当代神农氏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氏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熟悉这位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袁隆平,知道他在科学事业上取得的杰出成绩,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了许多与袁隆平有 关的资料和他在我国乃至国际上获得各种奖项的图片,使学生对这位“水稻之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这 篇课文的篇幅很长,所以,第一课时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略读、默读课文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了杂交水稻的重大意义和培育杂交水稻的百劫 千难,并为课文的四个部分添加了小标题;然后,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从“百劫千难”入手,理出了“难度大”“时间长”“挫折多”这三大学习点,于第二 课时再进行深入的学习。第二课时的学习除了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主人公的科学精神外,还要渗透“写人文章如何选材组材”的教育。课上,我用“为了写清楚 ‘难度大’(‘时间长’‘挫折多”’,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写?从中你体会到主人公身上的什么优秀品质?”的话题导入。让学生从“偏偏要啃‘硬骨头’”等 关键句子来感受袁隆平知难而上、坚忍不拔、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等科学精神。不但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且体会到了文章表 达的思想感情——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以及作者对他的歌颂和崇敬之情。在“小练笔”的设计上有两步考虑,课堂上,我主要的意图在 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正确选材——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材料(事例)才能更充分地表现中心;选材后,怎样有条理有主次地表达出来,则留 待学生家庭作业交上来后的再次评讲中落实。

通 过教学,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多读多悟上存在着较大的遗撼——课堂上的读不够、也较单调。我们知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 习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课中,科学精神的培养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学生的自读自悟不容忽视。

首先,我通过尝试自解自己先对这篇课文进行分析理解,提出问题并试着在课文中去找答案。培育杂交水稻,涉及很多深奥的科学技术问题,课文又对原文进行了删节,适当的回避科学术语,重点记述袁隆平的研究过程。本来这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篇很熟悉的写人的文章,但加入对人物精神品质、尤其是科学精神的解读,就使文章变得难以理解了。为此,我找来刘东升老师,让他对我就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培训。因为我明白,要想使学生“昭昭”,自己就不能“昏昏”。

这篇文章选取了一系列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课文结构清晰明朗,分为四个部分,按袁隆平科学实验的过程安排为下决心——设想——第一步——过程——结果。教学时,我通过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办法,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独学。先通过读每一部分内容,再抓重点词概括每一部分段意,最后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提炼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或品质就会水到渠成。对于学生单纯复述课文内容或不能提炼的问题,教师此时能做到适时打断作指导,避免以读书冒充答案的倾向。

从本学期来,学生对于“121模式”的导学案已经比较熟悉,在搞好导学案编写的同时,我非常重视班级的小组建设,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规范和修正教学流程。比如,为了防止学生一拿到导学案组长就针对“展示单元”进行分工,假预演这一现象,在“四人互助”进行讨论交流时,我深入到每个小组中去听去看他们是否在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到“八大共同体”预演时,导生和我再确定所有“展示单元”都进行过后,再抽签决定哪一组展示哪一“单元”,只有每个组都对“展示单元”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后,在别的组展示时,其他组的质疑和点评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质疑的问题,才会确保高质量。

此外,我觉得这节课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如《当代神农氏》这篇课文中的许多细节描写,它往往能增强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感受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进而去体会这样写对表现人物起到的作用,从而剖析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样会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再者,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会意识也在增强,在进行点评质疑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掩盖或者回避许多实质性问题,点评是不痛不痒,为此,我选用掌声来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又往往会扼杀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希望这一困惑能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得到解决。

西街小学 胡潇燕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20世纪60年代到1975年这十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 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重点一:“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 重点二:“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本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方法,比喻的修辞,表现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

重点三:“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重点四:“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

重点六:“不论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

时刻都能够体现他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 通过讨论,学生对袁隆平有了深入地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西郊小学廖甫

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结合我校的“同行同悟-我学我教”阅读教学课题,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点设计一个问题:面对困难,袁隆平是怎样做的,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答案,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上批注,和同桌交流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第一天,没找到……”,当学生反复有感情地读着这些句子时,自然而然感受到袁隆平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移、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读着这样的句子,学生本身也深受鼓舞,达到“情感的迁移”。读的目的性明确,层次也十分明显,不是为了读而读。学生的梅一边朗读都有每一遍的收获,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足之处,在过渡语的处理上,应更精简,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以《当代神农氏》为题,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文章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10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重点语句和词语准确概括,从而体会人物性格。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感受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性格。

2、理解课文中对袁隆平科学精神的描写。

第二课时

一、设问导入 整体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当代神农氏》。

板书 当代神农氏

课件出示问题

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袁隆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带着这种自豪之情读句子。指名朗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袁隆平的科学精神。板书 科学精神

二、细读课文 体悟精神

课件出示句子

师朗读

看到这样的情景,袁隆平的心情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生接读

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句子

他决计要像传说中的神农氏那样,制造一根神鞭,驱走在中华大地肆虐的饥荒恶魔。

指名读句子。

过渡:袁隆平下了决心要培育杂交水稻,可是这条路会一帆风顺吗?(不会)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用“——”画出袁隆平遇到的困难,用“﹏”画出面对困难时他的做法。

指名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句子

板书 迎难而上

课件出示:

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

1、 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 带着体会朗读课文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

读到这些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面对惨状,袁隆平痛哭流涕、辗转反侧,夜夜无法入睡。当听到助手藏有稻苗,他顿时喜出望外,捧着稻苗又喜又悲,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体会袁隆平的感情变化。

课件出示:

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日落黄昏;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你从这个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一丝不苟

过渡:正如文中所说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郁郁葱葱的杂交水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友人也称颂他为“当代神农氏”。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颁奖词

1、 请推荐朗读高手读一读。

2、 请你为袁隆平写一段颁奖词。

3、展示颁奖词。

板书

当代神龙氏

忧国忧民

迎难而上 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

《当代神农氏》教案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20世纪60年代到1975年这十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教学中从他的科学精神入手,重点体会文章内容,我重点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哪些重点词句体现出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本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方法,比喻的修辞,表现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

“像慈母似的抚摸着”。比喻句再现袁隆平当时兴奋、喜悦、失而复得的复杂心理。表现他对自己研究成果的珍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不论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时刻都能够体现他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

通过讨论,学生对袁隆平有了深入地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四部分定了小标题,迅速抓住主要内容,效果较好。围绕问题学生品读词句,深入品析,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悟袁隆平的科学精神,感悟他的人格魅力,又是比较成功的。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品味人物形象,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以及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能够写出对他的评价。

在我的开场白介绍的感染下,将学生带到詹天佑的“画像”面前,使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做到激发动机时入情。而且在整堂课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让学生看课件,充分感受詹天佑的伟大和杰出。

“命运,总是朝敢于向他挑战的人微笑。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读完《当代神农氏》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在成功的背后,袁隆平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和时间,他常常是把一分钟当两分钟来用,是呀我们只知成功却不知在成功背后那些发明人员是多么辛苦呀!

学了这篇文章,我更加佩服袁隆平了,在炎热的夏天,在烈日下辛勤地工作着,寒冷的冬天在凛冽的寒风里寻找着.即使在十年动乱中几乎失去了信心也没有放弃!但是命运是会冲着努力者来的,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对自己说行,那你就行,说不行,那是你没自信心。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

自从我看了《当代小学生》,我就喜欢上它了,我最喜欢的栏目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们的小园地”以及“故事连环画”,里面的内容十分精彩,让我爱不释手,拿其中的一期来说吧:

“我最敬佩的人”,里面讲了有一个人生来就爱读书,可是贫寒的家庭使他十几岁就掇学了,可是因为爱读书后来他就制定了一个叫做“破产读书”的计划,从此。他知道的知识越来越广,最后他成为了毛主席最敬佩的老师,他就是——徐特立爷爷,这种在贫穷艰苦的条件下,学业能有卓越成就的人,尤为令我敬仰。

“我们的小园地”,这里有全国各个小学的小学生的优秀文章,有的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卫生,不能乱贴小广告,梧桐树就是因为人们乱贴小广告,叶子蔫蔫的,身体虚弱,还在掉眼泪呢;有的还讲了小金鱼的秘密,它告诉我们小金鱼在睡觉的时候是不闭眼睛的,所以以后不要再把睡眠中的小金鱼当做死小金鱼了。等等。

“故事连环画”则图文并茂,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感觉它讲的故事更生动。

《当代小学生》读后感

在记忆的心扉中,我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又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每当我翻开当代小学生时,我深深地嗅着书页间的墨香,眼光缓缓地扫过每一行字,嘴角不轻易间地微微上扬,心中对这本书的喜爱,不言而喻。

这本书的内容可精彩了!里面开篇的卷首语幽默有趣、主题突出,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而《美丽的山东》这一版块为我们介绍了山东著名的景区、景点,如《济南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一文描写得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伙伴的作品》这个栏目则充分展示了当代少年的写作才能,作品内容丰富、五彩缤纷,读了之后使人受益匪浅;《故事里的数学》更是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故事,将枯燥的数字融入无限的乐趣之中,让我们既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当然还有《佳作赏析》、《数学大观园》、《英语小博士》等系列版块,它们都以另异的特色,让人越看越爱、倍感亲切!

这本书不但能让我们开扩眼界、增长知识,而且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但是,带给我的乐趣和惊喜,还远远不止这些呢!

一天,在上课学科时,我们正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讲课,老师却戛然而止,出其不意地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大家都应该见过枫叶,那么有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枫叶会有青变红呢?”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我四处张望了一下:有的同学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有的咬着笔杆,紧皱眉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却神秘一笑,高高的举起手来,老师果然点了我的名字。我坦然自若地说:“老师,是因为枫树叶中含有叶绿素和花青素,这两种物质会使枫叶的颜色发生变化。所以,在春天和夏天枫叶中的叶绿素占优势,把花青素掩盖了,这时的枫叶呈绿色。而在秋天天气变凉时,叶绿素遭到破坏,呈红色的花青素占优势,因此,枫叶就变红了。”老师对我的回答赞叹不已,连同学的目光中都是羡慕和崇拜。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知道我为什么了解这么多知识吗?那是因为我有当代小学生这个“宝贝”,里面大量的科普知识令我如痴如醉,甚至有一些我都可以对答如流。而且,我平时闲暇时,总爱翻翻它。所以,我才会掌握如此多的知识。

我仔细地读着每一本《当代小学生》,跟着作者或喜或悲,或思索或探究。有时候,我会被“成长驿站”里那一个个伙伴的故事而打动,他们怎么就那么巧碰到了和我一样的苦恼呢?有时候,我会沉浸在伙伴们的优秀习作中,读着他们优美的词句,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苦闷时,我会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得意时,小伙伴会提醒我“谦受益,满招损。”当代小学生成为了我生命中永恒的书香,成为了我最好的伙伴!

《当代神农氏》教案

1、会读写“神鞭 恶魔 小心翼翼  坛坛钵钵  馥郁  气人心脾  晨曦初露  阴雨菲菲  郁郁葱葱”

2、读课文,通过研究杂交水稻,体会不畏艰苦,热爱科学事业,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3、揣摩文章首尾呼应,倒叙等手法对激起读者兴趣的作用。

4、领会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二、重难点。

重点:给每个片段拟小标题,并探究四个片段分别从那些方面表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预习探究。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并积累词语。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通过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过程,学习他不畏艰难,献身科学的精神。

(4)、给文中四个片段拟小标题。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理解。

(1)、袁隆平是在什么情况下研究水稻的?

一、国内面临严重饥荒。二、西方断言不成功。

(2)、研究中遇到那些困难?

1、条件差   2、西方舆论压力。   3、植株的寻找困难     4、“文革”期间人为破坏。

(3)、他是怎样对待的?

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4)、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人类对其赞誉?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5)、总结文章的写作顺序:

1、首尾呼应,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2、中间四个片段按时间顺序组织在一起。

3、教师指导。

(1)、通过品味文字来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1、“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硬骨头、偏偏”表现他在迎难而上的决心。

3、“他迎难而上的决心——挖出来”表现对成果的珍爱和成功的喜悦。

4、“夜色下——抚摸着”表现了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2)、学习“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这三句话极短却又都独立成段,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写能起到强调作用。

4、达标测试。

(1)、从那以后,不论是------,或是--------,不论是-------,或是---,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天边,精心培育。

(2)、仔细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这时,---------找啊。”

1、本段主要写的是----------。

2、填空后,读读所填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3、读完片段,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并   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下面。

赞誉     。

研究背景。

遇到困难 科学品质。

寻找植株。

获得成功。

《当代神农氏》教案

1、会读写“神鞭恶魔小心翼翼 坛坛钵钵 馥郁 气人心脾 晨曦初露 阴雨菲菲 郁郁葱葱”

2、读课文,通过研究杂交水稻,体会不畏艰苦,热爱科学事业,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3、揣摩文章首尾呼应,倒叙等手法对激起读者兴趣的作用。

4、领会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二、重难点。

重点:给每个片段拟小标题,并探究四个片段分别从那些方面表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预习探究。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并积累词语。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通过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过程,学习他不畏艰难,献身科学的精神。

(4)、给文中四个片段拟小标题。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理解。

(1)、袁隆平是在什么情况下研究水稻的?

一、国内面临严重饥荒。二、西方断言不成功。

(2)、研究中遇到那些困难?

1、条件差 2、西方舆论压力。 3、植株的寻找困难4、“文革”期间人为破坏。

(3)、他是怎样对待的?

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4)、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人类对其赞誉?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5)、总结文章的写作顺序:

1、首尾呼应,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2、中间四个片段按时间顺序组织在一起。

3、教师指导。

(1)、通过品味文字来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1、“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硬骨头、偏偏”表现他在迎难而上的决心。

3、“他迎难而上的决心——挖出来”表现对成果的珍爱和成功的喜悦。

4、“夜色下——抚摸着”表现了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2)、学习“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这三句话极短却又都独立成段,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写能起到强调作用。

4、达标测试。

(1)、从那以后,不论是------,或是--------,不论是-------,或是---,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天边,精心培育。

(2)、仔细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这时,---------找啊。”

1、本段主要写的是----------。

2、填空后,读读所填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3、读完片段,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并 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下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