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论文小学(优质17篇)

时间:2023-12-16 18:09:42 作者:翰墨

优秀的作文,应该能够真实地展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小学生科学论文

1题名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忌讳皮大馅小、盲目拔高、词语重复、语序错乱。

1.1准确恰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1.2简明扼要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常见的繁琐题名如:“关于饮用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饮用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2个安减少为13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1.3醒目规范便于检索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题目中使用的词语要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表中的规范词语,以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科技论文除总题目以外,一般还有层次标题。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其实就是所谓的“提纲”。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号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

2署名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注意: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小学科学类的论文

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将自主化、人性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得更加深入,活动型教学法作为对学生自主能力激发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课堂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小学科学有着逻辑紧凑、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开展科学的、多样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为课堂添彩增色。

活动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指向性是极其强烈的。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有着最开放的空间,对科学学科来说,正需要学生在宽松的自我空间里释放出大胆、独创、探究的精神素养,因此科学活动教学必须更有吸引力和启性力,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启自主意识,锻炼自主能力。在实施中,教师不能按照套路,只重形式,而是要贴合小学生的认知世界,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让课堂活动别具一格,活力充实。

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乏味的叙述。”如何构建魅力小学科学课堂,如何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对刚接触科学课程的小学生来说,活动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将学生引入符合其认知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探究热情。为此融入游戏元素是最合适的,游戏对学生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它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而且还能让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时,在规定实验开始前,教师先设置了一个游戏活动“谁最快分出”,即让学生用塑料勺子将与胡椒粉混在一起的粗盐粒分出来。游戏让学生的参与情绪高涨,一边纷纷感叹着“太难了”,一边摩拳擦掌做准备,一轮比试下来,学生都觉得十分辛苦。教师又提出让动作最快的学生和自己再比一次,教师利用摩擦起电的原理,将塑料勺在毛布料上摩擦,轻易就吸住了胡椒粉,分出了粗盐粒,让学生惊奇不已,在游戏体验的放松和趣味感知中,教师顺势引出了“生活中的静电”学习内容。活动教学不能被条规所束缚,需要展示更多的灵活与乐趣,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有科学味的游戏有着全员引导性,能激起探究欲望,让学生因投入而迸发出学习的兴趣。

现代网络化、信息化等科技力量的增强,令课堂教学也多有助益,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活动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情景,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感受更加直观、全面,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深入。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聚集更多自主感受,启发更多自主意识,强化科学实践能力,在这其中,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带动能够起到深化、催动的作用。以情境为辅助,融入多媒体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感知更加深刻、丰富。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教师为学生安排了探究活动“解密乐器如何发声”。毫无感知启发的活动当然无法有大收获,因而教师同步用多媒体展示了交响乐团演奏时的情境,让学生先是感受乐器的美妙与震撼,接着拉近的镜头展示了音乐家们操作乐器的细节,小提琴琴弦的颤动、钢琴键盘的变化等都清晰地呈现出来。视觉、听觉的立体感染让学生的感知体验也尤其丰富,有的学生若有所思,有的学生拿起尺子模仿键盘弹动,“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发出”的科学概念无形中得到了渗透。多媒体情境引导脱离了书本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认知的机会,让学生从书面定义跨越到多彩生活中,从熟悉的印象和放大的感知中优化了学习体验。

课堂活动开展并不一定要让学生一味去“做”,还可以“想”与“说”,活动教学的宗旨是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思维上同样如此。学习科学最需要的就是求真的韧劲和个性的追求,因此课堂活动也要延伸到思维领域,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活动便是不可或缺的形式。长期以来,在科学教学中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听”,而少了自主的说。因此教师要处理好个别活动与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地说,大胆地质疑,在自主讨论中挖掘个性,求得真知。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冷水与热水》时,教师提出:“将热水和冷水混在一起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引得学生纷纷猜测,这时教师开启了自主讨论活动,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求证问题。讨论过程十分热烈,教师随即引出:“既然是不同温度的水,就应该有所区别才对。”学生立刻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根源,讨论出不少方法。有人提出把热水染色,得到了一致认同,也有人提出把冰块染色投入热水,却有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反对者质疑冰块本来就容易浮起,即使染色已经不具有实验的科学性了。学生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思维也越来越活跃。自主讨论活动让课堂不再死板沉闷,让学生在主动掌握的交流中尽情释放思维潜力,让学生充分端正大胆、个性、严谨的科学求真态度,自我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课堂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且常常以小组形式展开,在以自主为前提、创新为目的的活动开展原则中,特色是不变的要求。不少的课堂活动开展都是在直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问题讨论或动手实践的,这样对学生的自主空间还不能做到完完全全地开放,只有开辟全新的主题空间,让学生从思维到实践连贯地发挥,才能将小组合作的热情激发到最大,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到最强。因此教师要适当地重组教材,提取鲜明、特色的主题内容,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创新。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在流逝》的教学中,教师抓住时间这个令学生感到近在身边又抽象难解的主题,为学生设置了“别让时间溜走”的表演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创意、编排,不同常规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动力,创意十足的表演集合了学生集体配合能力、理解表现能力等综合素养。有效的科学学习不仅仅是消化知识,更在于学习方法和学习素养,课堂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主动尝试突破自我,打破常规,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体验感知来重塑对科学的认识,拓展看待科学的思维,享受参与、创造科学的过程。一堂具有魅力的小学科学课堂,应该用充满“童趣味”的活动方式,带着“求真”的本质,时刻关注科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结,关注学生好奇心、责任感、合作能力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巩固和生长。

小学科学论文

随着能源的减少,人们逐渐变得重视节能了。在我还上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节约能源,是为了让我们人类能在地球上永远的生活下去。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大多数人仍不清楚怎样节能,让节能只是一个说的到,却不能完全做的到的事情,往往还因缺乏科学的节约常识和“小窍门”,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此刻我来就家庭节电方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小窍门。

一。电饭煲节电小窍门。

电视机节能能够透过如下几条途径:首先控制好比较度和亮度。一般彩色电视机最亮与最暗时的功耗能相差3o瓦至50瓦,推荐室内开一盏低瓦数的日光灯,把电视比较度和亮度调到中间为最佳。其次控制音量,音量大,功耗高。另外,一个省电的办法是观看影碟时,最好在av状态下。因为在av状态下,信号是直接接入的,减少了电视高频头工作,耗电自然就减少了。其次是看完电视后,不能用遥控器关机,要关掉电视机上的电源。因为遥控关机后,电视机仍处在整机待用状态,还在用电。一般状况下,待机10小时,相当于消耗半度电。最后是给电视机加防尘罩。这样可防止电视机吸进灰尘,灰尘多了增加电耗。

三。电脑节电小窍门。

不用电脑时尽量把电源开关给关掉,这样能够降低耗电量。不用电脑的时候要用一个套子把它套住,不要让灰尘进入电脑,降低用电量,还要不定期的把主机内部的主板和*部件拿出来清洗,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降低用电!!能尽量不用电脑的时候就不要用电脑。

节能是很重要的,人人都就应用这些小窍门,不就应因嫌麻烦就不去做这些事。这些事对谁都有极大的好处的,仅仅需要举手之劳而已。有关部门也就应加大节潜力度,多多宣传。让人类都来节约这并不是永远都有的能源吧!也让我们每个人为造福我们的后代而加油、努力吧!

小学科学论文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是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学生具备了数据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数据意识;培养策略。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常会遇到相关数据的观察与测算问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使学生形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数据意识是学生搜集数据、整理与分析数据及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在提出的教学目标中,有多项教学目标直接指向数据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观察统计数据信息,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与解读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对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因此,小学科学活动中应把培养学生数据意识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活泼好动,探究活动给他们带来了乐趣,但是学生探究活动完成,需要在实验表格中填写相关实验数据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关注数据,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便应付了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不了解实验数据的重要性,不会通过数据来深入思考问题。另外,由于一些探究性活动属于验证性实验,数据已经明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常朝着“已经明确了的数据”去搜集,在实验结束回报成果时,学生往往表不自己的实验所得出的数据与验证的数据相同或相近,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在探究活动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通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在获取实证的过程中,主观心理因素往往会成为左右他们行为的诱因,这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数据的取舍与分析,导致数据的失实,这些问题制约着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二、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策略。

(一)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欲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探究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分析数据的习惯。例如,在教学“抵抗弯曲”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带来了学具:支架与纸条,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一座“桥”。我又出不了多个垫圈,并告诉学生,老师想把这些垫圈放在纸桥的中间,并让学生猜测纸桥能够承受几个垫圈而不至于塌下来。学生匕嘴八舌,有的说能承受1个,还有的能承受2个、3个等。接下来,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实验看纸桥到底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我放一个垫圈,学生发现纸桥弯曲了,放两个垫圈纸桥更加弯曲了,当放上第三个垫圈时,纸桥被压塌了。我问学生,这座“桥”能承受多少个垫圈?有的学生说能够承受三个垫圈,我进一步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有的学生说桥能够承受两个垫圈,因为放三个垫圈,纸桥就塌了。以上教学片段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机会,我首先让学生预测,但是预测往往是不够准确的,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说明问题,才是科学的。

(二)动手操作,学会采集有效数据。

在探究活动中,我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学会采集有效数据,在对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中,增强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摆的研究”这一探究活动中,我让学生动手做摆,并让摆摆动起来,明确摆动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小组记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并如实做好数据记录。学生探究活动之后,我让学生汇报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如有的小组三次测得的数据是59,60,59,有的小组是47,47,47,有的小组是51,50,48等等。我然后问学生数据是否准确,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不当的地方,致使数据出现较大误差,并分析一下原因。有的小组说在实验时,摆撞到铁架台了,有的说自己小组的摆好像越来越慢。我提醒学生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再进行实验,收集有效数据,再让学生汇报小组的数据。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对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进行了多次测量,以期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对于数据不可靠的情况,就要找出原因,反复进行实验,才能取得比较有效的数据信息。我还要求学生将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或者实验报告本上,并且进行分析、比较与整合,排除十扰因素,切忌拼凑虚假数据。

(三)实验观察,学会分析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析是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过程,采集数据,严格地做好记录。如课前资料的收集、对物体进行观察中提出的问题、学生个人或者小组提出的探究计划等内容,都可以采取文字记录的方式,特别要注重相关数据的详实记录。用文字表述不清和不能用文字描述的观察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表来进行记录与呈现。例如,在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内容时,对于凤仙花的生活习性、种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植株各部分的作用的资料信息,学生都可以用文字做简单的记录或摘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相应表格对凤仙花的植株高度、数量、花、果实、叶的形状、种子的形状用图问和文字做持续的记录,用曲线对茎的生长状况进行记录。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对凤仙花生长过程中植株高度的变化,结合气温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凤仙花生长的特点,提高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仟务之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探究内容,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欲望;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学会采集有效数据,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学会数据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学会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与猜测的正确性,牢固树立数据意识,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提高科学综合素养。

小学科学的论文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当中,有关于声学的文献相当丰富,这些文献资料同时也是音乐文化的典籍。内容主要有音乐史、音乐理论、乐器史、乐律学、乐器制造及演奏等方面。《四部全书》中经部的《书》、《诗》、《周礼》、《礼记》、《春秋左传》等都能在其中找到与声学有关的早期内容;史部中的《律历志》或《音乐志》是必读的声学史料;子部艺术类的音乐之属是与律学、乐器学、音乐声学关系密切的著作。

乐器的制作离不开声学原理,我们都知道,凡是声音都具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特性,一件乐器所使用的物质材料不同,那么它所发出的音色也就不同。在物理学上,音色与发声频谱、波形、振幅有关。《礼记・乐记》中叙述了金、石、丝、竹、革五种物质材料做成的乐器音色:“钟声i”,“石声磬”,“丝声哀”,“竹声滥”,“鼓鼙之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对“中声”进行过讨论,“中声”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代钢琴中央区的发音问题。在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中有这样的观点:“夫音亦有适”;“太钜、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只有高、低、强、弱适中的音才能称之为“中声”。从这些记载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规定“中声”有两个必备因素:高低、强弱。

二、乐器制作中的选材。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总结了琴材特性与琴的音色密切相关,同时他也第一个认识到材料的传声没有选择性,它可以传播任意音调的声音。他的“材中自有五音”,是指物质材料本身能发出诸多乐音。“又应诸调”是指该材料能够传播各种调式的声音。任何一种天然材料都有能传播声音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一特点,琴弦发出了声音,而它的面板材料不予传播,共鸣箱体不与之呼应,那这种声音将是音乐欣赏中的一大悲哀。在沈括后,宋王室之子赵希鹄在其著《洞天清录集》中详细叙述了琴材与其发声的关系。琴声效果与其选用的木料的关系,就像今天选购钢琴,总要仔细挑选钢琴各方的面板是否“纹理条条如丝线密达而不邪曲”。如果面板好,琴槌和琴弦又没毛病,那么这钢琴的音质、音色就属上乘。

不同的乐器都有其所要求的不同材料,沈括和班固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为什么古人制乐器,用铜制钟、用石制磬?在《汉书・律历志》中,该书作者班固征引刘歆的话:“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温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这句话前半句意思是:铜不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胀缩现象。这显然不对,因为铜的膨胀系数比铁大,按此原理,应该是“铁为物之至精”。然而当时的科学家们正确地看到,铁容易生锈,其危害要大于铜的热胀冷缩。同理,现代钢琴中的高、中音琴弦都由钢丝制成,低音琴弦由钢丝加紫铜缠丝制成,而非选用其他金属制。

三、乐器与振动。

我们从分析乐器入手,从物理学角度来认识一下物体的振动。古代中国人早在春秋末期已经知道声音的来源及音调的高低是由振动决定的。《考工记・凫氏》在述及钟体的设计与制造时,曾写道:“薄厚之所振动,清浊之所由出。”这说明最晚在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到公元前5世纪初已有“振动”一词,而且人们已将“振动”现象与钟壁厚薄、音调的高低联系起来,正确地认识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钟壁的厚薄决定了其振动的缓与烈或振幅的大与小,而这又是音调高低的依据。由此可见,振动产生声音的看法,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古代人们创制了很多弦乐器,他们都有着丰富的调音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都遵循一个弦振动原理,弦长、张力、丝线的密度与弦振动的频率密切相关,改变弦长、张力、丝线密度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弦振动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同一弦线来说,当张力固定不变时,弦上音调的高低仅仅决定于所取弦长。这正是古代乐律学和定律法的物理依据。宋代何e《春渚纪闻》说:“缓其商弦,c宫同音。”改变弦的张力就可以改变其音。古代文献中大量的有关记载,表明古人在演奏实践与理论中都认识到张力与音调的比例关系,准确地说,音调与张力平方根成正比。他们还直接将线密度看做弦粗细,并做了一系列的规定,以组成弦线的丝数保证其粗细有序。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音调与线密度的比例关系,准确地说,音调与线密度平方根成反比。唐代司马贞指出:“宫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商弦“用七十二丝”;角弦“用六十四丝”;徵弦“用五十四丝”;羽弦“用四十八丝”。他所记述的是古代传统定弦粗细的方法,各音所在弦的丝数与其三分损相生的长度值相同。此外,古人还以“缠弦”法解决线密度问题。沈括曾指出:“琴中宫、商、角皆用缠弦,至徵则改用平弦”,“琴虽增少宫、少商,然其用丝各半本律”。缠弦即指在弦线外再用线缠绕之;平弦指不再外加缠弦的弦。弦乐器的低音用缠弦,这个方法被今天的钢琴等弦乐器所普遍使用。

四、钢琴的发声原理。

众所周知,钢琴是一种击弦打击乐器,在它的制作过程当中,很好的把科学性和音乐性融合在一起。钢琴制作师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这一装置是手指通过触键来直接控制琴声的变化,使钢琴的声音更富有表现力,同时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所以早期钢琴的标志与象征便是弦槌击弦发音。后来制造师对击弦机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原来的机械当中,安装了一种起动杠杆,这种装置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几乎是一样的,它可以使击弦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10倍,可以连续的快速弹奏;并且扩大了音域,增加为4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钢琴的雏形。简单的说,钢琴的发声原理就是用手操作键盘驱动打击钢丝线产生声音,可以通过踏板的方式调轻声音或使之持续不断。

钢琴发音原理最简单的解释便是,手指触键通过机械传导的榔头去击弦而发音。在实验当中,当我们弹某一个钢琴键时,和它相对应的弦槌则会被带动去敲击相对应的琴弦,从而引起琴弦的振动。这一振动通过弦码,传递到音板和响板上,响板是钢琴琴体内最后面的一块大的金属钢板,它会使声音产生双重共鸣,声音通过响板反射并且扩大出来。音板是一块比较大的薄木板,当琴弦振动时,音板表里两面的空气就会形成疏密不均的波,这就产生了我们感官上所能听到的音。琴弦振动包括全弦振动与分段振动两种,全弦振动所产生的是基音,分段振动所产生的是谐音。谐音的多少以及其相对的强度决定着一架钢琴音色的优劣。

弦槌对钢琴音色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副好的弦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钢琴的音色。弦槌的作用是使钢琴上的共振系统,由理论转化为实践,钢琴的音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槌头击弦的位置。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设计师们对中音以下的琴弦的击弦点做了规定,他们通常把击弦点定在弦长的1/8处。这个击弦点并不适用于较高的音,根据实践经验,从中音向高音,击弦点这个数字应该逐渐成为一个较小的分数,在最高音的时候,一般会采用1/14到1/16的点位。

我们都知道琴弦是钢琴的声源,但是音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没有音板对琴声的共鸣和反射,我们听到的声音将会是微弱的钢丝振动的声音。正是因为有音板,它的结构、选材以及制作工艺才使钢琴发出美的声音。例如:古筝和古琴、长笛和竹笛音色完全不一样,就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材料的共振体。世界上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材质,同样也就不可能有两件音色完全一样的乐器。而就手工制作来说,更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手工工艺。因此,音板的好坏决定着钢琴音色的优劣。而音板的好坏则取决于它的材质和加工过程的制作工艺。

我们前面说过,钢琴的音色要受琴弦分段振动所产生的谐音的影响,而这个谐音也同时受到音板和弦码的影响,比如音板各部位的薄厚、框架的固定程度,肋木的安装位置、粗细、数量、以及两端的形状,弦码材质的软硬、形状、高度、衔接部位的连接方式等等,都影响着音色。由于弦码、肋木、音板振动、手工制作的复杂性,导致世界上没有一架音色完全相同的钢琴。

五、关于新型钢琴声源结构的探索。

当前,国内外都普遍采用在码桥上使用的弦码钉,钢丝经过弦码钉处会形成一个角度,钢丝经过弦码时有一个向下的压力来达到发声。比如在一个名称为“立式钢琴音源系统结构”的申请文件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技术方案:包括铁排、琴弦、弦轴钉、弦轴板、音板、肋木和码桥,218个弦轴钉分别固定在弦轴板上,弦枕包括高音上弦枕、高音下弦枕、中音上弦枕、中音下弦枕i、中音下弦枕ii、低音上弦枕,码桥包括中高音区码桥和低音区码桥,中高音区码桥和低音区码桥上共设有上下两排钉,琴弦的一端固定在弦轴钉上,另一端固定在铁排下弦钉上,琴键标号1号至琴键标号30号对应的弦轴钉位于低音区,琴键标号31号至琴键标号58号对应的弦轴钉位于中音区,琴键标号59号至琴键标号88号对应的弦轴钉位于高音区。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发音板震动频率有限,使钢琴的发声无法完全释放出来,限制了钢琴的音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钢琴的声源结构,可以减少低音琴弦对声源音板所产生的压力,从而使钢琴的音板得到更充分的震动。这种声源结构的技术方案为:码桥下端安装有一弹簧层,弹簧层由若干弹簧构成,每个弹簧的钢丝外均套接有硅胶套,每个弹簧都竖直安装,上端通过上螺纹杆与码桥下底面螺纹连接,下端通过下螺纹杆与音板上地面螺纹连接,码桥上端设有弦码和琴弦,琴弦通过过桥结构与弦码相连,过桥结构包括支架、琴弦固定轴和卡扣,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弦码上,支架为弧形结构,两端设有凸起的弧形支点,卡扣位于支架上方,琴弦固定轴外套接有软胶套,卡扣内设有琴弦固定轴,琴弦设置于内卡扣并通过琴弦固定轴进行固定。软胶套上设有琴弦固定槽,与琴弦大小相匹配。卡扣为金属构件,呈弯钩状。

这样的声源结构可以减少低音琴弦对声源音板所产生的压力,使钢琴的音板得到更充分的震动。在实际制作过程当中,还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改进。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科学论文

学习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此刻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一样类型的纸。那么你统计过吗?你每一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树木不仅仅能够用来造纸,还能够带给木材。大面积的森林能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我们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此刻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我们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此刻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此刻已步入冬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能够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能够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为我们遮风挡雨。节约纸张,从我做起。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科学类的论文

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面对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课堂上出现“优生食不饱,后进生学不到”的情况。断层现象导致教师难以顾及两头,经常出现教学滞后的情况。笔者近年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探索,把“填鸭”式课堂转变为学生自己知识内化、互动答疑、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做作业的自主课堂。

翻转课堂;课堂改革;科学。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兴起,为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契机[1]。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胶着状态的我国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2]。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结束时布置家庭作业,第二天才可以检查到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完成知识的学习,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检测,而在课堂中通过提问、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方式,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中正是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支持的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能使这种依靠网络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翻转课堂”把课堂改革的着力点聚焦在结构性变革上。课堂结构上的颠倒,促使一贯认可的师生角色换位,也促成课堂以知识传授向问题解决的转变。《科学》这一门课程涉猎面广,趣味性强,动手机会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变当前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爱动手、爱动脑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综合素质,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改革意愿,也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样的变革,对于改变小学科学课程中讲一讲、做一做、考一考的“无为”现状,构建科学探究、动手实践为主的科学课堂,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景象。我们尝试把40分钟课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0分钟的微课观看及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部分:30分钟师生、生生间利用网络互动提问、答疑,同时学生再次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做作业、剩余时间为师生间、生生间进行答疑。

下面以《八大行星》一课为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探讨。

(一)“翻转”让上课不再是“填鸭”

浓厚。视频的阅读以及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占用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大约占十分钟。正式讲课了,教师可以舍弃传统教学模式下,把原本需要由教师讲解的基础知识,转变为教师根据学生网上提问及讨论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有的放矢讲解,把要讲授的基础知识转换为通过学生之间的提问交流形式来进行,尝试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源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借助同伴的帮助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把还不明白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讲解,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让能力强的学生起来作答或补充,最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做引导。如果说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知识灌输式教学,那么这节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课,已经从老师单纯的“讲”转变成了学生的“问”与“说”,一堂课大约2/3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视频,自己在提问,在交流,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这就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最大变化。接受为主的认知性活动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内涵,学习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创设学习情景,发现问题——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如探究能力、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学习方式已经转变为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有别于传统个人的单打独斗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合作伙伴,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翻转”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听,甚至是盲目地听从,他们很少有自己的思考,不善于提出个人的想法,更不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问题,缺乏问题意识。“无问题学生”的出现,一方面是教材、教师权威的慑服,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的都是“无可置疑”的教材知识,教材是专家制定后在全国统一实施的,是课程实施的唯一蓝本,只能遵从复制,不能质疑创新。面对“无可置疑”,学生能有什么问题,敢有什么问题。二是教师教学的遏制。灌输式教学,教教材,教教案,奉行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模式,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三是应试教育的误区。“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刚开始上课,教师就列出了一连串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水星为什么没有水?地球自转为什么比金星快230倍?等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还没上课学生咋就提问题了?这些都是学生观看视频后,在网上与同学讨论后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同伴交流后还是不明白,不能自行寻求到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着重解决。于是小组讨论、操作摆弄实验器材(各行星与太阳)等等,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参与积极学习。过去都是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回家做题,现在是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作业,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翻转课堂就是这样把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前置,让学生自主、互助地在网络上学习。学生由于已经提前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以解决问题为主,学生在课堂不再只是“听”,而是提出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并思考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如“水星为什么没有水?”这一问题,学生经过分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甚至还有同学摆出了水的蒸发温度来说明水不存在的原因。这样的课堂,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学生的`交流,时时训练着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意识。课堂更具针对性与互动性,包括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同时,由于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3]。

(三)“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由于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一个班的学生水平自然参差不齐,有的非常优秀、表现突出,有的普普通通,有的对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感到困难。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出现的重要困难就是教学不能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而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能做到无论是从教师、学生还是从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来看,都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如“八大行星”一课中,学生需要独立的学习机会,他们更希望在他们遇到问题时教师能给他们一对一的帮助,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早已在视频当中学习了相关知识,但每个学生掌握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师的作用应该发挥在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当中去,为有疑惑的学生进行解答与帮助,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其次,在翻转教学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暂停和回放教学内容,这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每一节科学课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通常情况下教师希望学生理解他们的讲解。然而,即使再好的教师或讲授者都有学习上跟不上的学生,他们不能理解或学习所要求的知识。对有的同学而言,教师的讲授进度可能太快,而对其他学生而言却太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理解快,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却要花更多时间才能跟上。因此在课堂中不可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切换幻灯片时,小部分学生会发出尖叫并要求回到前一张。但在这节“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八大行星”科学课,学生手中掌握有“遥控器”——平板电脑,那些学习进度相对慢的学生使用回放功能实现反复听讲,如果他们这样仍然不能理解,在课堂里教师可以一对一辅导或以小组来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也可以按照适合他们的进度学习,有部分学得快的学生就会省下很多时间,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或学习其他内容和思考其他问题。这种做法相对于传统课堂里教师主导教学内容和进度而言是一种真正的创新和突破。

按照“翻转课堂”的模式,将会是学生可在家里观看授课教师的教学视频,网络交流互助、完成作业,第二天再到课堂上交流、探索。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习知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课外时间,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接受新知识;而课堂将成为知识内化、互动答疑、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做作业的场所。这种由学生来主导的课堂,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自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传统课堂,教师铺好路让孩子走;翻转课堂,教师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扫清障碍。

小学科学论文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一)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达尔文也是经历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三)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四)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地观察,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效果显然更全面。

(五)观察的选择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注意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的准确、全面、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五、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走进课堂--小学科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朱纪华.现代小学科技教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xx。

小学科学论文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在六年级科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要逐渐的被削弱,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不断的被增强,甚至可以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科学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这一单元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生活中也大都有过体验,所以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生活是知识的沃土。只有让知识回到生活中,才能开花结果。在教学《生活中的工具》时,我引导每一位学生回忆叙述:自己在生活中所使用过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干了什么事情;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你能干成吗?等等问题。学生回忆的热情很高,要求回答的也很踊跃。这样以来,学生即体会了工具的作用,又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科学实验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探究: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课题;组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实验数据;讨论小结实验结论;交流汇报实验成果。这样做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学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知识,同时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教学第一单元要让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择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教学时我出示了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选择工具。例如要打开一个奶粉筒,我给学生了一些工具:手钳、羊角锤、剪刀、螺丝刀。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迅速的找到用螺丝刀开启,即省力又方便。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如果没有螺丝刀,你怎么办?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利用杠杆原理又很快找到了省力的工具。学生在选择工具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许多趣味性的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大有助益。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忽视趣味实验活动的设计,对学生也没有做出明确地要求,导致趣味实验过于形式化,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作用。对此,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确保趣味实验能够有效地开展,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动机)一般来说,趣味化学实验的类型可分为夯实基础型、生活实践型、拓展延伸型和探索创新型。下面将在每个类型中分别列举1~2个实验,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一、夯实基础型。

夯实基础型的实验可以看作是基础类化学实验,其设置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转变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此类型的实验有红糖制白糖和烧不坏的手帕。

(一)红糖制白糖。

活性炭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利用活性炭的这一特性实施红糖制白糖实验,温习《各种各样的液体》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向学生展示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化学仪器,主要有红糖、水、活性炭、烧杯、玻璃棒、漏斗等;其次,将红糖和水充分搅拌混合并加热,向烧杯中加入活性炭,用过滤设备将红糖水滤出,所得无色液体经过蒸发浓缩处理,直到所剩液体为原来的1/4;最后,将烧杯放在常温下冷却,会发现杯底有白糖析出。

(二)烧不坏的手帕。

讲《雨天中的布料》时,可以反向设计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学生既可以巩固原有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实验流程:将2份酒精和1份水制成混合液,手帕全部浸入到液体中,用镊子夹住手帕放在酒精灯下,一边燃烧,一边甩动手帕,此时会发现手帕并没有燃烧起来。教师也可以进行对比实验,将没有浸泡酒精的手帕用酒精灯燃烧,发现手帕会迅速烧起,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产生的实验效果截然不同呢?接下来教师要解释实验原理,虽然乙醇燃烧释放了热量,但是水分和乙醇的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时晃动手帕也会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手帕的温度被一再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理所当然地就无法燃烧了。教师解释过后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之感,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二、生活实践型。

生活实践型实验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类实验的材料易于获取,教师可以将其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比如说碘遇到淀粉会变蓝,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维生素c会变成无色液体,根据这一原理来检验蔬菜和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中需要学生能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及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在实验过后加以总结,明确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通常情况下,生活实践型实验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发掘化学的趣味性,进而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现象,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品质,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化学水平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型。

通过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将学生带入科学知识的海洋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和原理,教师还可以尝试延伸课堂知识,设计一些拓展延伸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化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现象,体验化学变化,教师可以设计“魔棒点灯”趣味化学实验,具体实验方法是:将高锰酸钾晶体研细,放在蒸发皿上,在晶体上滴入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轻轻地将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混合均匀之后用一根较长的金属棒或者玻璃棒蘸取混合物,用其点燃灯芯。该实验的原理是: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mn2o7,该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当遇到易燃有机物时会立即发生燃烧现象。四、探索创新型创新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无论各行各业都亟须创新型人才。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化学实验中引入探索创新型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学生也会对化学实验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比较有代表性的探索创新型实验有透明的铝片和污水变纯净水,这两项实验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一)透明的铝片。

先准备一片高纯铝片,测量铝片厚度,进行清洗和抛光处理,再将其放入到草酸溶液中,去除铝片中的铝基并扩孔。最后将实验所得的铝片放在电镜下观察可以发现,铝片上出现了众多均匀排布的小孔,每个孔径都在0.1μm以下,且铝片的厚度也远远低于最初状态,近似透明的效果,这就是“透明的铝片”的由来。实验原理为,铝片和草酸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阳极氧化和电解反应,导致铝片厚度变薄,同时出现了小孔。

(二)污水变纯净水。

烧杯中加水并滴入3~4滴红墨水,待其扩散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从红色变为无色透明状态。该实验的原理为,红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色素,这是其呈现红色的关键原因,而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将有机色素降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达到了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趣味化学实验不胜枚举,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经过调查了解,我校小学科学教学实际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校小学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很少(16个科学教学班只有2个科学教学班是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大多数教学班没有,科学教师所学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出身的很少。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把科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因此,科学课常存在着挤课、占课现象,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一学期连《科学》书都没见着,谈何科学课的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

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兼职教师影响,科学课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应有的重视。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

(三)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没有经费投人,无科学实验室、教育设施奇缺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导致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大。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要上科学课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走过场”。

(一)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我校科学教学条件。

转变观念,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从而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二)壮大科学教师的队伍,增强科学教师的师资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目前教师中有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不多,科学课教师主要任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知识水平上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所以很大部分教师亟待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

1。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目前我校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我校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科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可是很多小学生表示科学课没意思,学完也没什么印象。这与学校科学课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内容无法开展,但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科学教师科学素养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校长也要重视本校的科学教育教学。这是提升我校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镇、县要常组织一些科学教师培训,努力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镇、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激发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比如进行青年教师科学课堂教学比武、案例设计比赛、现场说课比赛、教师操作技能竞赛、科学教师基础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给我校科学教师提供很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不断地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

综上所述,针对我校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现状,要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是基础,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教学能力是关键,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资源丰富科学课教学内容,这能着实提高我校的科学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导火索,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1、实验导入。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食盐的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2、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更能突出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多媒体展现的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生动的场景之中,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3、悬念导入。

小学生好奇心强,运用悬念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如在学习磁铁时,教师可以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中、口袋中,放于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构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1、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学生的认知是经历从已知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未知的循环过程,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结处最近发展区提问,这样才能基于学生基础,又具有一定深度,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事实,但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探究,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地发展。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提出“一刀切”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能面向全体,只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探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探究。

3、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提出的大多是检测型问题,只限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探究的开展。不能拘泥于标准答案,而要提出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摆脱固有思维的枷锁,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有效的科学探究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爱追根溯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特点,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如在学习《观察土壤》时,我首先让学生课下采集土壤,课上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采集土壤是为了研究,那么我们要研究土壤的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展开认真而积极的思考,结合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提出要研究土壤的成分、是否含有水分等。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探究热情更高。当然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提出的问题难免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不可武断地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课外有着更宽广的探究空间,更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利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如学完《树叶落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随着天气的变化,植物有何变化?让学生展开长期而认真的观察,这样更利于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完《盐在水里溶解了》,让学生探究如何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这些课外探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更利于学生综合水平提高。

总之,我们要发挥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妥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这一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贪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要想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在课堂上坐四十分钟,安安静静地听,对很多孩子来说都很难。一些老师对那些在上课时总是好动的孩子会采取批评的方式,责怪他们“不听话”,其实这样不对,老师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了解孩子们的特点,并且加以利用。这也就是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不应该再采用老方法,只是单纯地讲课,而可以换一种方式,以玩促学,通过一些小游戏、小实验,让学生得以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再觉得上课很无聊,因为他们不需要一直纹丝不动地坐在凳子上,而是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动态的学比静态的听有意思很多。只要学生有兴趣,通过主动参与,在玩乐中学习,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学习、对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会好很多。以玩促学,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是一门走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学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了最科学、最真实的解释,小学开设这门课,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一个劲地告诉孩子们这些知识,学生好像就只是一个接收器,牢牢记住老师所讲的东西,这样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老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对这件事、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为什么?自己去找答案,老师在旁进行指导,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要知道,孩子们自己找到、总结的答案,肯定比老师告诉他们的要印象深刻。这样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此,学生就可以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不仅掌握了老师想要告诉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这种能力,在今后遇到类似事情,完全可以凭自己去解决、发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做学习的接收器,而是主动进攻,积极学习。自己总结,让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老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的思维才不会仅仅局限于老师所讲的某一个点,而是可以扩散开来,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培养,让所有学生都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灿烂绽放。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改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发展。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优秀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开发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新课标;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教学资源。

新课改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落实其大力倡导的先进教学观点以及理念,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所运用的理念进行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奠定了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标理念、贯彻新课标理念、革新新课标理念的重要基调。笔者身为一线小学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新课标所提倡的优秀教育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将个人的一些认识与见解归纳、总结如下。

一、恰当、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最充分的运用。教育界也不例外。《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在其教学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当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笔者认为,新课标之所以如此倡导,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学科中的恰当运用,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以下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人的进化”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出示了一组猫、狗、大猩猩等不同动物以及人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哪一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比较了人与大猩猩外部特征的相似之处。例如,人与大猩猩都能直立行走、五官长相位置大致相同、都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都能灵活地用手拿东西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效扩充了课堂容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使学生对于“人的进化”这一知识点具有更为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高涨的学习姿态下积极、主动地融入“人的进化”的具体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灵活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

“学中做”“做中学”的观点,即鼓励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与此相适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持有相类似的教育观点:“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发展、提升自身的自然科学修养及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在践行这一先进教育观点时,应当从所教内容出发,从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精心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充分诱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同时,又要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了“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之后,笔者就将学习的阵地由课堂转移到了校园这一广阔的空间,要求学生利用校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哪些植物是种子植物,哪些植物是非种子植物。这一学习形式新颖别致,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格外高涨,他们全都自觉且积极地投入到了实践活动之中。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学生既懂得了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两大类,同时,更是通过认真观察植物落在地上或者是长在树枝上的种子,对其属性进行了科学、正确的判断。例如,广泛分布在校园中的松树属于种子植物,而潮湿、阴凉处的苔藓则是非种子植物;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在外的,像银杏、云杉等;而有些植物的种子外则有果皮包被着,像玉米、菜豆、向日葵等;有果皮包被的最大意义是能对植物的种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有益于其传播……如此,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与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植物类别进行划分的过程,更是他们回顾、复习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而建立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该项教学实践案例充分证明了小学自然学科灵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益。

三、合理开发一切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统一、划齐的要求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合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践行新课标这一理念的优势在于,能使得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变得更为契合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而显著优化、改善最终的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也能因此得到更好提升。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观点。如,在教学“保护大气”这一知识点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同父母一起,对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大气保护标志、环境保护标志进行充分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社会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使得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环保标志,更使得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教学反响异常良好。又如,“土壤的成分”这一内容涉及“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了相关的内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对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土壤遭到破坏后的严重后果以及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方法等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既有利于学生信息搜集、归纳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切实进步与发展,同时,更能使得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端正的价值观念,而这恰恰正是“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追求所在。一言以概之,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对于优化小学自然与科学的实际教学效果、真正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更好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总而言之,新课标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小学自然学科正常组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对此,小学自然学科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灵活运用。这既是迎合新课改历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又是切实优化、提升小学自然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显著进步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林美玉.“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3).[2]袁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教师角色转变[j].生物技术世界,20xx(8).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由于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极为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但是,这与开设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初衷相背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因此,这样的教学策略更加不利于科学课程的开展。

2、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方法的不断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政策需要被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见许多学校依然没有将学生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由于教师硬性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使得其产生抵触心理。由于学生的不配合,所以,就使教学工作不能够顺利地开展。

1。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争取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发其主动学习知识的想法。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用酒精等加热试管时,教师可以通过酒精灯所发出的蓝色火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其燃烧时所发出的蓝色火焰进行讲解。因为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乙醇燃烧时就会发出蓝色火焰。这样一来,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此,之后再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不但能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中,更能记住实验现象,以便为后续的科学数学学习做铺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从外界得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小学生的观察意识非常薄弱,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帮助其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但是观察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观察力。例如,在教学液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时,教师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步骤则是分别用烧杯称取100ml的水与酒精。然后让学生将其同时放入另一个大烧杯中进行混合摇匀,随即让每位学生说出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时就会发现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而是少于200ml。随后教师告知是因为两者的密度不同,所以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后续的科学学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善于观察的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落实这两点工作内容。

小学科学小论文

于是我跑去问爸爸和妈妈,可他们都说不知道。这可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我家的“无所不知的老师——电脑”。我立刻去查电脑,原来叶子的茎是用来传递水分,吸收阳光。传递根部吸收的养料的。啊!怪不得,我家的茉莉花开的这么多,这么香,!因为我家的外婆出了一份力,她每天给茉莉花浇水施肥。好辛苦哦!我以后也要向外婆学习,多给我家的花花草草浇水,让我家的后花园变得更加漂亮。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生往往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对更加形象直观的事物、原理等更有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妙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浮与沉》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两只大小形状都一样但是重量却不相同的小船,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实验,测试将两只小船同时放进水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在讲解《镜子》这一课时,让一个学生在讲桌下蹲着,使得班内其他学生都无法看到他。选取几个同学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写字,由这个蹲着的同学猜他们写的内容。几组同学实验过后,同学们都会奇怪为什么无论后面的同学写什么,蹲着的同学总能说对。然后,由教师向大家展示潜望镜,讲解潜望镜的构造原理。课堂最后,由同学们轮流使用潜望镜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动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一节课,如果只有教师进行课程讲解,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交流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是辩论,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解《雨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瓶外壁上的这些水珠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水珠。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之后由组长发言说明小组观点。班内同学针对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辩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带领学生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又比如,学习《燃烧的秘密》一课时,在刚上课时由教师提出问题:蜡烛燃烧之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让学生先自己思考五分钟,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二十分钟之后,挑选几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要给予任何判决,针对不同的意见,由学生自己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程的节奏与课堂的纪律。最后,将学生的看法进行汇总、分析,由教师进行问题的讲解。

这样的课堂更有趣味性,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有助于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包含着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心。科学的教学不应只仅限于课堂上书本知识的教学,还需要与生活中其他各个方面相结合。比如,在学习《未来农业》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嫁接、改良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在进行《节约用水》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周围的河流水域进行观察,了解周围河流的使用以及污染的情况,分析污染的原因。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水流污染、水资源缺乏的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水流污染的严重性以及水资源缺乏的严峻性,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节约用水的紧迫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提高他们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去,体会到科学这门课程的魅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加有关科学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小学科学教师应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有组织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真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