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的论文(热门16篇)

时间:2023-11-29 13:25:38 作者:文轩

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经管类课程为例论文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后,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具有标志性价值的重要工作.高校体育教学担负着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担,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时尚体育运动,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文以贵州财经学院健美操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加快和完善高等院校健美操精品课程的建设,分别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入手,深入探讨,结合优秀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当前健美操课程发展的时代性,分析了各方面建设的重点和要求.为贵州高校健美操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夏肖林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体育工作部,550004刊名:金山英文刊名:goldmountain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高校健美操精品课程

普通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约束与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鉴于酒店管理专业较强的涉外性以及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双语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极为迫切。文章通过分析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在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指出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模式,便于高校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借鉴参考。

引言。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1]。教育部早在20就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4号)的文件,明确提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这一背景之下,各高校逐步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教育部再次出台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号),文件指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由此看来,高校的双语教学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将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已经在不同专业开展了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的双语课程建设项目“国外先进课程与教材的引进与应用”荣获了教学成果特别奖,取得了显著成效[2];同时许多研究者[1-4]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于我国高校自身的双语教学模式。本文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对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意义、模式和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1.酒店管理专业自身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发以来,酒店管理专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涉外性,这就要求酒店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涉外语言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外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不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强,属于典型的“哑巴式英语”。即使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但交流还存在困难,尤其是涉及到专业英语领域的交流则更困难。因此,从酒店管理专业自身建设的角度考虑,进行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国际化背景下的工作环境。

2.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而随着我国入世的成功,我国逐渐向“大旅游方向发展”,但是要真正发展成为国际接轨的旅游大国,必须要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这就有必要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国际型专门人才便是当务之急。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正是我国顺应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3.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需要。

与此同时,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对青年教师的一项检验与鞭策。目前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多为硕士以上学位,在校期间已经通过了国家四、六级考试,如果不及时开展双语教学,教师的'英语技能将会逐渐退化,这也是一种间接的人力资源浪费。通过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在查阅资料、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英语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相长,也使自身教学逐步和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发展模式。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国外理论如加拿大的法语沉浸课程,美国的淹没式双语教育等已经较为成熟[5],而国内关于双语教学的应用并不是很多,尤其将其成熟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还有诸多不足,文章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酒店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理论模式如下:

以本科阶段学生为例,根据双语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学校、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制订相应的双语教学培养模式,模式基本体系为“1.5+1+0.5+1”。首先,学生利用1.5年时间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双语教学奠定一个基础,使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有初步认识,以及理解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利用1年时间进行穿插渗透式的双语学习,在此期间师生共同应用双语教学体系,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置酒店情景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再次,利用0.5年时间进行酒店实习,实习期间发挥双语教学后的优势,在真实场景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实习期间的双语应用水平及表现作为自己教学后的效果评估,验证一年教学成果,根据评估结果对自己的双语教学进行改进以求达到更高的水平。最后,再利用1年时间追求自身提高与发展。通过0.5年的酒店实习经历,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继而有效利用最后一年时间提高自身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求将来步入社会有更好的发展。“1.5+1+0.5+1”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实质上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共同培养的问题,通过双语教学达到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两个育人环境中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可使用性。

双语教学是教与学双向的过程,这个过程需有相应的配套资源才能顺利进行。教,需要配备良好的有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虽然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但是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素,同时兼具专业知识和语言水平于一身的教师队伍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保障。而优良的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工具也是毫无用武之地,教学工具既包括用于充实学生大脑所需要的适合的教材、教辅,也包括情景模拟所需要的设备场所,如前台收银需要的计算机设备、客房模拟需要的客房实验室等,有了这些教学资源的支持才能使抽象的课堂内容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专业术语的记忆变得更加轻松。

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的极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较高,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教师水平很高,学生听不懂英语,双语教学也将无法进行,因此双语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学生。为此,在推广双语教学的同时应该适当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强化训练,以便保证学生更容易接受课程内容。

开展和推广双语教学还有待于国家教育理念的转变。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各不相同,因而双语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国家应该放手让学校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理论模式;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各个专业探索自身双语教学道路,根据专业特性设置相应的教学过程。

总之,双语教学的尝试在专业教学中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适用成功,将会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受益匪浅,也为酒店行业培养了更专业的人才。但是语言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双语教学的实践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投入不能急功近利,必须本着长期发展的原则探索并指导实践教学,使酒店行业双语教学取得真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5]王昕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6):2-5.

试析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论文

一、课程简介。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教学效果、顺应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改革发展,开展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显得十分必要。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内容包括:绪论、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钢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砌体材料、屋面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和建筑功能材料。其中重点介绍了这些材料的基本组成、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在介绍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知识的同时,力求反映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间的本质关系,并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标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材料科学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材料(包括建筑钢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砌体材料及屋面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建筑功能材料等)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用途、质量检测和评定的标准,具备针对具体工程合理选材与用材的分析能力。(2)了解各种常用材料的试验方法,并通过实验环节的学习,掌握主要材料的试验方法和基本试验操作技能,具备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评判的能力。(3)了解各种材料的生产方法、常用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及改善材料性能的途径,具备对各种配合比进行设计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校核的能力。

三、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1.国内外教材的互补。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依据,是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中首先面对的课题。为实现教学内容与国外教学内容接轨,本课程主讲老师根据国外的学习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异同点,选取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和拓展。2.双语课件ppt的制作。本课程课件ppt在中文课件的基础上,完成了全英文课件的制作。ppt课件中设计穿插大量实验室及工程实践图片及大量视频及flash动画演示。详细展示了各种工程材料内部组成与结构间的关系,材料性能在工程中的应用等特性。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工程适用情况。本课程双语课件的一大特点是融合了国外相关建筑材料的课程信息,让学生能更生动地熟悉相关工程材料的发展史及研究进展,夯实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3.双语课程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形式不同,本课程双语教学形式吸取了国外相关教学模式的经验,采用“启发式”及“提问式”等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这一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受学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学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学生去掌握各知识点的作用,一改原先单调的介绍及讲解等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授课效率。

四、双语教学实践及问题处理。

双语教学在实践教学初期由于教学模式新颖,课件内容丰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们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因对专业词汇的不熟悉而跟不上课程节奏。由于大学英语授课内容与专业英语关联性不强,即便是英语基础好的本科生也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来进行双语授课。为此,本课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专业词汇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国内外由于工程特点及发展历程的不同而出现的标准规范的差异性。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穿插相关背景发展的介绍,让学生能从根本上了解其异同点。

五、总结。

双语教学对本科生而言是一个具有挑战也充满兴趣的教学模式。《土木工程材料》由于其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专业面广,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不少实践性问题。归纳总结这些问题发现,双语教材的选择、教师水平的提高及学生基础的夯实是三个关键性因素。此外学校应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为双语教学提供相应的安排,帮助教师及学生克服上述几个短板。

参考文献:

[4]郭咏梅.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69-71.

浅析板壳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经济理论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一国内部均衡同时实现的教学内容需要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既不同于普通的外语教学,也不同于用母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双语的教与学架设一座由母语专业知识体系到外语专业知识体系的桥梁,双语教学的'实践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探索,是在师生互动中展开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摸武.双语教学实施与开展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重点,分步骤的进行、突破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中面临的“三大难关.、有计划的规划双语课程有助于切实加强双语教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琛君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刊名:网络财富英文刊名:intemetfortune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双语教学实施成效对策规划

普通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约束与对策论文

1、该门课程本身的需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要是参照和借鉴现行的国际贸易惯例、通则、条约以及有关的国际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实践性、操作性、涉外性一体化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理论和良好的商务习惯,并主要借助英语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开展外贸活动。因此,在该门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外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相分离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兼备外语能力的外贸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目标定位于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外贸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商务应用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相结合的运用能力,可以解决外贸和商务操作的实际问题,满足市场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符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

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最新的该门课程原版教材,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等,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的内容以及体系进行重新的整合。此外,开展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为了能很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通常会更加积极地编写和制作有特色的教学课件、教辅材料等,进而推动该门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和创新。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的困难。

目前,市面上真正具有学科特色且适用于的《国际贸易实务》授课的双语教材不多,而且数量有限的国外原版教材虽然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正宗的外语,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其针对性不强,价格偏高而且难度过大,教材内容也不完全适应我国国情,这样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吃力,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更多是将之前的中文版简单的翻译成英文而已,在语言的使用上并不地道,很难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此外,仅有教材而缺乏其他的参考书籍,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教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

2、教学方式欠佳。

由于对双语教学认识的不足以及受传统外语授课方式的制约,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译代讲”,更多是将精力投放在对原版教材的字、句翻译和讲解上,从而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讲解,使得双语教学变成英语翻译课程。此外,在双语教学中盲目加大英文授课比例,使得多数学生难以理解授课内容,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受到重大影响。

3、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比较低,尽管已经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但是听力水平、理解能力、词汇量等还是非常的欠缺,而且课程中出现的专业词汇更是他们难以理解的,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目前的教学状况是,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双语教学的授课模式,能很好的将英语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学习;而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在短期内无法快速的提高英语水平,因此难以与课程产生共鸣,从而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将会受到挫伤。笔者对所处高职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1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仅有30%的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示赞同;而超过60%的学生表示难以接受。显然,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

4、师资力量不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授课的顺利开展,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仅仅具有专业知识或英语能力都不能胜任双语教学。而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多数讲授该课程的专业教师,尽管他们的专业水平高、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但英语的运用能力相对欠缺,难以用英语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他们的外语水平距离双语教学还有一段差距;而英语专业的教师虽然具有很强的外语授课能力,但他们不懂得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专业教学的要求。所以师资问题是阻碍双语教学开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障碍。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建议。

1、大力培养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强弱是决定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培养和加强双语教学师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走出去”,即选派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通过国内培训或国外进修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和双语授课的能力,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二是“请进来”,即积极引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或在外贸领域专业人士来充实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利用他们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水准,通过辐射和带动,帮助双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重视学生英语程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为了让双语教学可以顺利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极其必要和关键的。在课程的安排上,应加大基础英语、公共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函电等公共及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双语授课的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破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在学生的管理上,应通过早、晚自习强化训练学生英语口语、听力;此外,学校应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如举办英语角、英文歌曲大赛、英文演讲比赛、英语文化周、增加外籍教师的授课数量等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3、整合教材资源。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存在的弊端,以及目前市面上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版教材主要适合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现状,要想真正解决教材问题,高职院校应鼓励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结合自身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或者组织具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课程专家组按照“理论够用、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高职才培养理念,对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现有的英文教材进行的整合,编制出符合高职院校适用的`双语教材。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获得外语教学资源的办法,如专业书籍、外贸网站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后开展双语学习的自学活动,进而巩固双语教学的效果。

4、采用循序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的。授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双语授课的接受程度,在不同阶段调整中英文使用的比例,由简变繁、由少到多的开展。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中文为主,少量英语为辅。通常的做法是用英文讲解比较简单易懂的内容,用中文讲解的重点难点,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5%—10%。这不仅是让学生在视听上对双语教学的适应,也是避免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第二阶段:慢慢增加英语授课的比例。通常的做法是用英文讲解多数的授课内容,用中文讲解难点内容,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20%—40%。这是由于经过了前一阶段的磨合,师生已经熟悉双语教学的模式,学生在专业术语的英文词汇上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外语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这一阶段应逐步加大英语授课比例。第三阶段:英语教学为主。此时学生已经对专业词汇、专业知识、课程的整体框架较为充足的了解,对教师英语口语讲授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能够敏感捕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自由地分配中英文的比例,逐渐过渡到纯英语教学模式。

5、建立完善双语教学制度体系。

首先,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应实行双语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教师只有通过一定的测试和评价才有资格进行授课;其次,为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学校应从政策、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提高双语授课课时的薪酬补贴;在教研课题立项、教学成果评审上给予政策的倾斜等等。再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对授课老师的评价,为了避免只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单一评价,我们可以通过督导组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或教师自评等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考核,我们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商务英语口语成绩+专业知识笔试成绩=总评成绩”来考核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如上所述,虽然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这种教学改革将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真正的外贸复合型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从自身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资源优势出发,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双语教学,并为双语教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经管类课程为例论文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同时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专业学习和思考,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在中国高校目前还处于尝试之中,为了适应这一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实践和理论总结以探索适合各类课程的建设办法。文章以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为例,分析“城市经济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介绍了双语课程建设的实践,并对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建设进行了思考。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城市经济学;实践;思考。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紧跟时代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分别在20、、发文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中国的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具体到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情况又有差异,笔者基于在省属高校城市经济学课程上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适应学科发展背景。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1965年编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的诞生为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引进“城市经济学”的,之后大量翻译国外“城市经济学”的著作,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也就短短三十年左右。基于城市经济学诞生在国外,在国内发展时间短,学科的发展还在不断引进国外理论这一学科背景,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习国外学科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

2.符合双语教学要求。

我国本科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原创国语言准确地学习该学科的内容,并将所学应用于国内和国外的交流中。“城市经济学”在中国发展时间短,中文文献中许多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都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使用英语更准确地理解那些原本就译自英文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这也恰是双语教学的目的。

3.利用英文教材和语言优势。

“城市经济学”英文原版教材语言地道、阐述详细生动、案例多,比中文教材有优势,而且要获取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最新的学术理论、最新的参考资料等都必须研读一些原文的专著、教材、期刊和杂志等。

基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在该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

二、“城市经济学”双语课程建设实践。

1.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笔者在“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采用的模式基本属于“过渡模式”。所谓过渡模式,是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英语板书,教师交替用英语和汉语讲授,学生的作业、考试用英语出题,部分用中文回答。这种模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专业知识,对教师的要求也低一些,特别适合双语教学初步摸索阶段。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事求是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综合来讲较好。

2.教材的选定和中英文讲授的比例。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鸿懋先生认为“一般的理论研究与编著城市经济学教材应有所区别。前者的任务侧重于理论创新,后者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研究成果和提供研究方法”。根据郭鸿懋先生对教材编写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专业、英文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可获得性,教师选定美国学者阿瑟・奥沙利文第4版英文版的《城市经济学》作为主要参考教材。这本教材分析问题结合了大量的城市现实,并有自己独到的经济学解释方法,论述深入浅出,而且语言简洁、生动、通俗易懂,英文难度和专业难度同时适合授课对象,不仅具有可获得性,而且能很好地贯彻研究型教学的思想。因此,把这本书作为英文主要参考书目。同时,以吴启焰先生的中文版《城市经济学》为配套参考书目。

根据学生英文学习程度调整中英文讲授的比例。“城市经济学”课程是开设在第六学期,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英语,而且多数学生已经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初步具备了开展双语教学的条件,因此在上课时英文讲授的比例通常超过50%。为提高教学效果,实行了小班教学的形式上课。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此前学生学习过大学英语课程,但是没有开设双语课程,这是学生初次接受双语教学,还是习惯于英语―汉语―英语的心理翻译过程,“城市经济学”是一种抽象思维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不可能用英语去思维较抽象的原理。所以在课堂讲授时,采用了中英文结合的方式:相关的图示、图表和较容易理解的部分,以及源自英文的专用术语、概念及对其解释的部分,尽量摘自英文原版教材及文献;而抽象和较难理解的部分,则取自中文教材,并同时提供英文翻译内容,也就是同时采用两种语言。

此外,还通过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比如结合当前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经济学问题,适当地给学生发放一些难度适中的英文课外阅读材料,安排课后的思考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文简单回答并进行讨论,以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形式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尽量多采用图片的形式,并且在课件中将“城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比如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等辅以英文注释,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这种直观形象的授课方式,使教师能够较轻松地用英文解释问题,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深化记忆,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4.课程资源网络共享。

充分把网络资源应用于城市经济学的教学中,使网络成为师生共享的资源。利用教学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开放英文版的教学大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各章节重点习题、国内外学者介绍、最新研究进展、中外文参考资料、相关中外专业站点链接、网上教学辅导与讨论区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城市经济学”双语课程建设引发的思考。

1.充分认识国家推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

国内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是有分歧的,笔者认为高校的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应当是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重的,而且以掌握专业知识为前提,专业课双语教学不是英语教学,不能本末倒置。高校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了解国外的专业体系和专业理论知识,将英语应用于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以专业教学来推动英语水平的提高,并将专业知识用英语来推广和交流。但是基于各高校师资、教材、学生和管理政策等情况各不相同,执行国家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时,应该因地制宜。比如笔者所在的省属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过分强调英语,在保证课堂信息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使用英语授课,不能盲目追求双语而忽视教学效果。当然在国家重点高校,教师使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而且学生接受双语教学能力也强,就应该更严格执行国家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

2.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保证双语课程的开设。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读写与交流,而且还要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可以说运用英语授课的口语水平是判断一个教师能否胜任双语课程教学的标准。但是目前能用英语上专业课的教师还是很少,像笔者这种经过“哑巴英语”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写作能力差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双语教学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用英语授课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要尽量使用英语口语作为教学语言,用英语讲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内容并回答学生的提问,这样才能保证双语课程的顺利开设。这就要求加大对一线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校内培训的基础上,尽量把优秀教师送到国外高校去进修学习,以提高教师的英语能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建立提高双语教师英语水平的机制。

3.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双语教学不仅对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从事双语课程学习的能力。比如教育部要求双语教学要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这就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即具有使用英语学习较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那无疑是在学生获取知识时多了一个障碍,使其无法顺利进行学习,从而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要继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以视、听、说为代表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考虑在一、二年级实施英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在三、四年级进行双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为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年级进行双语教学的衔接性,可考虑为三、四年级学生开设后续英语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校四年的英语学习不间断。

4.加强教材的建设力度,保障双语教学的推广。

教育部对双语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使用原版外语教材,因为原版教材可以使师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知识,因此教材成为双语教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有些课程找不到原版教材,或原版教材不适合学生的双语学习,而且由于原版教材在版权、引进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引进教材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因缺乏系统性规划而对接不良,再加上配套教参及辅导资料的开发滞后等原因,使得双语教材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加强教材的建设包括:学校可以在教材建设上划拨专项资金,解决外语版教材经费问题;至于引进教材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因缺乏系统性规划而对接不良,可以考虑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配以中文教材作为参考,并结合国内的特殊制度背景,对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还可以考虑编写出版双语教材,编写时邀请外籍专家参加,参考或选用国外教材的部分内容,做到语言地道,篇幅适当,符合我国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借鉴日本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采取“把母语教材译成外语教材”。这种教材最大优势是,既能避免学科损伤,又能满足教学要求。总之,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通过引进教材、编写教材、翻译教材使课程设置的结构科学合理,有助于学生前后知识学习的`衔接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保障双语教学的推广。

5.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由于双语教学授课教师在备课和授课工作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比非双语教学产生的工作强度大、资料取得难等,教师一般不愿意开设和讲授双语课程。而且如果学校考核体系将双语教师等同其他教师进行无区别考核,就会挫伤双语教学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学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时,可以适当考虑提高双语教学课程工作量计算的系数,笔者所在学校是2.0,吸引力不强,可以考虑定为3.0;二是在技术职务聘任时,学校可采取倾斜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任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三是学校每年进行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时拨出一定的立项指标和经费,推进双语课程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四是学校教学质量考评要区别双语课程和非双语课程,建立双语教学课程考评标准。同时,要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开设资格审查和教学环节督导工作,以保证双语教学的授课质量。

6.营建语言的学习环境,创造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从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可知,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是国内缺少英语环境,特别是笔者所在的省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很少,家庭成员之间用英语交流的可能性更不大,这种不够理想的社会英语环境影响了英语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学校营建浓郁的语言学习环境,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定时播放英语节目,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影视节目;购买和引进英语学习软件,通过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在校园网上为学生学习英语、查阅资料提供平台;以双语形式组织课外兴趣活动,比如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总之,语言环境的创建需要多管齐下,使学生在校内拥有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保证提供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四、结束语。

通过在城市规划专业开设“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笔者从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以及作业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双语教学。笔者还对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从推行的政策、师资情况、学生能力、教材建设、激励措施以及语言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认为中国高校双语教学还处于初级试验阶段,为达到“能够使学生用外文思想并和母语随意切换”的目标,高校要加大双语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教师要逐步提高双语教学的水平,真正达到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经管类课程为例论文

论文摘要: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需要。作者从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出发,分别就双语教学目标与双语课程体系的制定、双语师资的建设、双语教学方法的改进、双语教学激励机制的建立、双语教学氛围的营造等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阐述了体会与做法。

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语课程体系基于对教育部双语教学文件精神的理解,我们将本科双语教学的目标确定为两点: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双语课程的学科知识及能力;二是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英语使用水平,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能阅读本专业领域的英文文献,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初步具备用英语表达自己专业观点的能力。

我们确定开设双语教学的科目为该专业领域比较前沿且内容更新较快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通过使用与发达国家本科生相同的原版英文教材,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同步。

努力建设一支满足双语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双语师资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英语水平高。具备纯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口语发音标准。二是专业水平高。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维,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三是教学水平高。双语师资必须是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他应该熟悉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好。当前,双语师资在我国还比较稀缺,各大高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网罗双语教师。获得双语教师的途径不外有三种,其一是把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送到海外进修,提高其英语水平。其二是鼓励外语教师调整专业研究方向。其三是聘请海外专家教授做双语教师。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只要是满足上述分析的三个条件的教师,就可以胜任双语教学。

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双语教学决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几个英文专业术语和概念,而是要切实达到双语教学目标,我们从多年的双语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包括查阅词典弄清涉及的专业术语及生僻词,以及通过查阅相关中英文资料预习授课内容。这样,上课时学生就能专注于英文表达的专业内容,专心听预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且,教师也不必花大量时间讲解专业术语。

2.课堂讲授。课堂上教师可先用少量时间,用中文简介本次课内容,简介的内容多少可视学生英文水平进行适当调整,要确保学生能听懂该堂课的授课内容,避免部分英语水平较差或预习不到位的学生“听天书”。在授课技巧方面,作者的经验是,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实例来展开并带动教学内容的讲授,这样可使得授课内容形象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高。关于授课语言,由于中英文思维及表达上的差别,如果教师频繁地在中英语言之间切换,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利于课堂高效进行。所以,主张采用先中文后英文的讲授方式。使用中文主要是帮助对英文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英文水平高些,则教师讲的中文可少些,如果学生英文水平足够高,则双语教学将过渡到纯英语教学。

3.课后环节。由于受到英语听力及专业知识等难题的制约,学生很难全部听懂课堂讲授的内容,因此,课后复习则成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课后,学生不但要查阅各种中英文参考资料帮助理解授课内容,还要查阅大量文献来完成作业,并用英文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是极大的挑战,而往往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会得到很明显的提高。

我们对双语课程的考核确定为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而往往平时作业占总成绩更大的比重。这是由于平时作业完成时间较长,学生可以查阅很多专业资料,通过查阅词典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题目的难度较高,灵活性、主观性及综合性较强,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由于受到考试时问及形式的影响,一般以考核基本概念、定理及简单应用为主,客观题相对较多,学生可定性定量作答。

制定合理的双语教学激励机制。

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要付出比其他课程多几倍的工作量。对教师来说,他们要撰写英文版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验计划、实验指导书、教案及讲稿等;要准备用双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用英文解释某个难点知识,还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他们要经常学习英语,最困难的是,他们要对英文原版教材中的难点知识作出正确的翻译,否则,他们理解上的错误将导致知识的误导。所以这需要他们付出比其他课程多很多倍的时间和精力。而双语教师通常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往往是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骨干力量,科研任务和各方面的担子比较重,因此,学校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来激励中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参与到双语教学中来。

从学生来讲,双语课需要付出比其他课更多的预习时间和课后复习时间,不但要学习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如何用英文学习、表达、甚至研究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适当增加双语课的学分并制定一些鼓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对于英语基础确实太差的个别学生,应允许其选修其他课程作为替代。

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为双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开展双语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应随着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学生对英语掌握的不同程度来安排双语教学。也要根据本单位开设双语教学的情况,逐渐增加开设科目,开设学期也可逐渐提前,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双语教学经验。讲课内容应由浅人深,讲课速度由慢到快,中文比例由多到少。总之,双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双语教学需要在浓厚的双语环境中方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学校可视具体情况创设双语环境。譬如,邀请海外教授到学校进行英文讲学或做学术交流;与国外大学交换培养本科生,拓展学生的学术眼光,提高他们学术知识国际化的意识;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提高英文在校园中的使用频率;另外,积极开展英语学术论坛,组织英语学习小组及英语演讲等活动都将促进学生学习双语课的积极性。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经管类课程为例论文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进人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在此发展进程中,知识和信息是主要要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将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新的热点。因此,强化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整合管理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环节。伴随该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之中。尤其是自我国正式启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已经是高校当前的主要工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其中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教学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及各院系等部门,教学资源陈旧并且比较分散,因此,加快构筑与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是高等学校课程整合改革与发展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把原有传统的教学资源经过计算机采集、压缩、编码等数字化加工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它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处理数字化。

所有的教学材料经过采集转换与抽样量化后使用二进制符号来记录,其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纠错性强。

2、显示多样化。

主要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存储、传输、处理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而且可以实现多种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3、传输网络化。

信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网络远距离传输,而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4、使用便捷化。

多个学习者可以同时、重复、任意地使用或者复制教学资源。

5、教学智能化。

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使教学过程多彩纷呈,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教学资源具有下列优势。

1、组织形式为非线性结构。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可以随意进行复制、传输与再编辑,不受传统线性顺序限制。

2、存储形式多媒体化、数字化。

所有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多种形式存储,可以存放在硬盘、光盘、u盘等多种存储介质上。

3、网络化传输教学信息。

所有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传输得以应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整合的概念与前提。

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把数字教学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这里的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一个有价值、有效率的新的整体。数字信息资源与高校教学的整合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从技术层面上可以理解为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二是从内容层面可以理解为计算机技术与教学过程优化组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为了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的完美整合,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做好整合工作。首先要有专业的理论、技术人才团队作支持,应该有专业教师、主管教学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等,所有人员各尽其责,为实现数字化资源与课程有机整合承担保障作用。其次要把创新推广理论引人到整合中来,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数字化资源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与高校课程整合的途径。

1、以数字化资源为基础,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并非“书本搬家”,也不是简单地将文字、图像与动画等在计算机中的集中反映,而是由这些多媒体元素,通过独特的连接方式组成有序的开放信息集合体系,是教学理论、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多种类型的教学过程迫切需要利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来讲授,以使学生在同等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元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类型的现代化教学用具也涌现出来。如: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电子教鞭、电子讨论版等。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传统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建立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多种媒体元素能灵活有机地结合应用,活跃了教学过程。

2、建立数字化社区,搭建新型的网络学习环境。

数字化社区又称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教育平台与学习者和教师组成的人机教学系统。由于虚拟学习社区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自网络得到广泛普及以来,其在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功能。该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而且具有方便开展计算机网络协作模式的学习形式。因此,在高校研究充分使用数字化社区,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学科知识,而且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技术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配套资源。

图书资源数字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料无可比拟的优势。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使信息的表达和传输出现了质的飞跃,使全球化的图书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同样还可以促进信息资源的多次开发利用。

数字图书馆作为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与课程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并且融人了web2.0的相关理念,所有用户共同来建立资源、利用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完全开放,使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整合过程起到纽带作用。

综上所述,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来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充分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探索过程,有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与高校课程整合不是一践而就的,而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有可能进步。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经管类课程为例论文

摘要:阐述了高校双语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总结板壳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对双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板壳力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教材。

双语教学的意义。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强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经验互通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急需既掌握多门科学技术,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的部分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迅速与国际接轨。同时,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外语的学习,实现了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之间的衔接。

双语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掌握专业动向、参与国际交流、直接接触学科前沿的广阔空间。目前,全世界的科技论文和书籍70%以上都是英语表述,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应具备在第一时间里汲取世界上最新专业知识和资料的能力。通过在力学领域开展双语教学,可以培养未来的力学工作者迅速接触力学发展前沿。

现代西方力学教材与我国力学教材相比,具有学科渗透性强、习题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的特点。让工科院校的学生直接接触和学习这些原汁原味的西方教材中的力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势的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使学生获得更为系统全面的'专业外语能力。

板壳力学课程是我校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的专业指定选修课,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此时,绝大多数学生已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生已过了英语六级。并且学生对专业知识已有了较深入地了解,适宜开展双语教学。同时,这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外语水平进行课程的选修。

基于教育部启动的“双语教学课程改革计划”的精神,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双语教学教材,基本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教师和学生能直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笔者选用的是timoshenko的《theoriesofplatesandshells》这本教材。此外,我们将徐芝纶的《弹性力学(下册)》作为学生学习参考书,让学生对中、外力学书兼收并蓄,通过比较、分析,以取得最大的学习收益。

具体教学措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板书全部用英语,课堂讲述内容穿插使用英语,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英语的使用量。

(2)每次课前,将本次课用到的专业词汇书写在黑板上,并对较特殊的词汇进行详尽的解释。在讲解过程中经常强调和解释一些重要的专业外语单词。

(3)在授课过程中适量地给学生布置用英文表述的作业,要求学生用英文完成;或者布置三次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大作业,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英文文献完成,让学生学以致用。

(4)为了使学生不用对授课内容死记硬背,同时能适当借鉴一些正确的英语书面表达方式,考试采用书面开卷方式。为了检验双语教学的效果,考试试题和答题全部采用英语。在考试题量和难度与传统教学相同的情况下,考试时间适当延长。

教学效果及体会。

从考试成绩和课堂练习、作业等情况来看,大约有60%的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程的授课内容,大约有30%的学生对板壳力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另有10%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通常是力学基础和英语运用能力均较差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读写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阅读的能力提高明显。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阅读教材时都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够,生词太多。但到本课程将要结束前,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快速阅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反馈,双语教学对学生报考研究生和攻读相关领域硕士学位有所帮助。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实施双语教学方面,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通过板壳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1、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双语教学不是语言学习,因此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强调课程内容的学习是主题,语言仅仅是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力学教学放在首位,英语教学方式放在第二位,即把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力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放在塌重要位置,不能片面强调课堂英语使用量,否则学生可能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2、探索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板壳力学为例,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侧重公式推导,一方面,为节省板书公式的时间,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应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另一方面,为了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课程讲授又不能全部采用多媒体,因此,探索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3、注重研发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授课过程中,教材的问题是一个令我感触比较深的问题。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双语教学教材,基本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教师和学生能直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但英语原版教材通常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材衔接性较差,不适合我国教学大纲要求,并且许多比较有权威的原版教材内容繁多,教学时只能由教师选择性的进行讲解,这就使原版教材的作用被大打折扣。另外,有些专业课程在西方大学中并不单独设课,因而很难找到与其对应的原版教材。可见,研发合适的力学类课程双语教材成为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针对我国的教学规范和教学大纲,组织相关专家对经典原版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选取教学时必要的章节组织成双语教材。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对知识要点和难点进行汉语注释,这样既能在双语教学中增强西方文化含量,又能系统引人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从而充分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双语课案例教学法论文

摘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让学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和用法的人,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要把特定的法学原理和生活中相应的的案例结合在一起,可以利用法学的原理和规则来进行分析和解决。

一、选择典型性的案例。

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的时候,要进行大量的案例筛选,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大纲的感悟,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尤其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找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作为案例的引导。比如,我们可以用“东方团伙”抢劫犯的案例来进行分析,通过这个案例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通过不良环境的积累,接触到不良的人,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过程。这类案件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学生通过这个案例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的分析案情,看到这些同龄人是怎么走向这条道路的,这样学生就会引以为戒,避开犯同样的错误。

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

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理由的讨论当中,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来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如,“网吧纵火案”中两名初中青年因为和网吧营业员发生冲突去蓄意纵火,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开展讨论:该行为将会受到什么样的一个惩罚?因为一时的冲动这样做值得还是不值得,或者说我们在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学生在讨论中对青少年的纵火案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对于青少年犯罪这个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途径。

在枯燥的法学课中添加案例教学法,把过于理论的学习内容变得有了趣味,这样学生可以在阅读小故事、小案例的过程中开始不断地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屈玉霞.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

双语教学模式与师资的培养论文

动漫设计产业,即是将以动漫作为主体,对于其完成设计等一系列流程,最后通过产品的形式进行展示和销售,一般这类产业主要以工作室运作模式较多,除了减少投资成本以外,还将运作模式集约化、便捷化。由于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动漫设计专业,但是缺乏实践性是目前普遍教育存在的弊端。特别是对于一些应用性专业来说,更加应该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本文就是基于工作室的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1“工作室式”教学的意义。

2“工作室式”教学实践。

2.1工作室的用途设定。

相对于传统的统一量化教学来说,“工作室式”教学即是一种本质的创新,即体现学生的自主以及教学的灵活。而一般工作室的用途主要是专门用于专业企业生产项目以及策划的开展,即借用场所、设施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势,然后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展开教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作用。同时,工作室本身属于一个开放性平台,对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是十分有利的,还能方便师生完成研发、项目启动、实地工作策划以及实践工作设计。

2.2工作室的管理方法。

由于本身具有开放性,工作室的管理除了体现出传统管理的约束性以外,还需要体现出管理的自主性,即相对于管理负责人员而言,主要管理责任人需要根据一般教学的设定、教学的规划以及整体的管控入手,同时还需要对整个工作室群体成员进行二级管理,而教学队伍则主要需要规划学习任务、项目目标以及校企合作对象等。此外,工作室团队则需要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完成教学、研究以及合作等主要的内容,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范畴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完成项目的研究与规划,让教学能够更符合服务的理念。

2.3工作室的教学实践。

工作室的教学实践将会比传统教学更具专业化,即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信息详细化。教学则通过相关的平台进行实现,而师生的关系也顺利转变为师徒的关系,同时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逐渐增加。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根据学校的类型来进行侧重,如专科类院校应当要符合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此外,理论教学除了普及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手段以外,还需要代入一些实践操作,仿真练习以及明确项目的课程。在真正的实习中,则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目前市场行情的有效信息,并对于项目的内容进行探究、剖析、探讨以及策划等操作。教师要进行教学还应当对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方案探讨教学、实践操作教学、仿真模拟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等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所学的教学手段能够尽量与目前社会的一些企业密切接触或者合作。

2.4工作室的教学评估。

3.1教师对于“工作室式”教学的作用。

“工作室式”教学需要教学的创新,还需要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所以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工作室式”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则需要通过职称、学历、素质几个方面进行切入。但是客观来说,学生在“工作室”式教学中获得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但是教师则能在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所以“工作式”教学对于教师的培养价值更加明显。

3.2强化市场联动,保证教学热情。

市场的联动性可以保证目前的教学方法的正确,强化对于市场和行业信息的了解,而教师则可以根据所收集到的市场需求进行项目的选择和方案的制定。同时,教师还能在与市场联系的过程中对比自身教学的不足,并且思考相应的改进策略。唯有市场的刺激,才能够大大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并且提升他们信息收集能力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作、策划、编导、制作技术,并逐步了解动漫市场的运作规则和过程,然后分析通过何种教育手段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将人才培养的效果提升到最大程度。另外,强化与市场的联动性可以帮助教师与广告公司、传媒公司以及动漫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网,对于学生毕业的就业也是有效的提升。

3.3推崇校企合作,全面提升素质。

4结束语。

“工作室式”教学对于动漫设计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工作室式”是教学面向市场竞争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所以在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了解市场信息和动向。

参考文献:

[1]吴利锋.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以长沙师专创意产品研发基地视觉艺术工作室为例[j].设计,(02):192-194.

[2]刘咏松,王家骐.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80-181.

[3]梁世磊.基于工作室的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02):90.

体育双语教学论文

软件工程内容广泛[6-7],原则、原理、方法和技术很多,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抽象、枯燥是该课程的特点之一,若用双语教学无异于“雪上加霜”,进一步增加了枯燥和乏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趣味性,进行讲课的再设计非常重要。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首先要完成.

2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选取。

软件工程学科最早从国外引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软件工程教育与软件产业紧密结合,出版了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的经典教材,an所著softwareengineering:apractitioner’sapproach被世界上很多著名高校选为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用书[8],该书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软件工程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在国际软件工程界占有无可置疑的权威地位”[6],国内很多985高校都将该书作为教材,我国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纷纷购买该书的版权,目前,该书已经出版第7版,在国内可见到不同出版社的十几个版本,说明该书被业界的认可度高。an的教材。该书内容丰富,价位相对较高,教学中只能用其中的一部分。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本来难度就大,所以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买书也不看书,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在学校的支持下,笔者编写了规划教材《软件工程》,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学生的中文教学参考用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内容则仍然全部为英文。这样,学生们既领略了国际大师的精髓思想和内容,同时也降低了接受难度,课下可以通过阅读中文教材,进一步体会英文内容或不理解的内容。

3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

3.1课前认真准备。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在第一次课将全部英文ppt拷贝给学生,使他们对内容、进度、难点有所了解,便于预习和复习,教学进行中再不断细化和充实。即使对非常熟悉的内容,在每次上课之前笔者都要认真准备,反复思考,对这一次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找出重点和难点,确定时间分配,确定上课时的几个关键时间,笔者一般把上课内容分为2部分,每部分都在一节课(50分钟)内完成。另外,确定几个时间点,对于重点内容和难点多花时间,对于便于接受的内容或者看书能容易看懂的内容,则尽量少花时间。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性知识,教师直接给出大师的原话,让学生们去感受原汁原味的大师思想,如在讲授第6章“软件测试”内容时,直接给出国际软件大师myers提出的3条“softwaretestingobjectives”,以及10条“softwaretestingprinciples”[9],让学生们感受理念性的基本思想,以及科技英语的基本表述。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每一部分教师都介绍一些著名的参考文献,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3.2努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学生普遍对软件工程课程兴趣不大[10],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讲课不能太深奥。一旦学生听不懂了,就更没有兴趣了。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安排讲课节奏,并增加互动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将兴趣重新回到课程上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考虑如何让他们接受课程内容。有些知识本身就很枯燥,如何让这些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和“包装”。为此,教师在幻灯片制作上下功夫,尽量使ppt漂亮、精美、有动画,接近学生,文字中必须有插图,同时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针对双语教学趣味性差,课程本身内容枯燥的特点,尽量增加趣味性,如在讲软件体系结构的时候,要求好的软件结构尽量成为mosque形式,避免pancaked结构。为了使大家印象深刻,笔者举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一个体重40磅的女生能否用重1磅的锤子砸烂一块重1吨的石头”,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不可能,因为女生的体重太轻,力气不够,锤子的质量也太小。可是当笔者给出答案,这块石头形状为扁平的时候,同学们一致认为这个女生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把石头砸碎,同时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软件结构,pancaked结构没有力量,就像一块扁平石头一样没有力度,很容易被打碎,这样的软件结构应尽量避免。

3.3努力使教学内容既有质又有量。

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知识能力以外,每堂课都要内容充实、丰富,不走过场,不让学生感觉这次课来不来都可。每次课要力争达到的效果是,如果学生不来,通过课下自学要比来上课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很难达到上课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听课有价值。为此,教师一方面增加信息量,让大家感觉每次课都有收获,不上课就会有损失,课上增加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对于每项技术、方法都讲它的起源、来龙去脉,为了让同学们听着有趣,笔者每次都要收集很多相关资料,介绍一些人物、故事、技术的起源。另一方面,为了增加信息量,每次都有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实践表明,使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加近一倍,但不能成为黑板的替代品,每一页ppt的信息量也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效果,特别是文字性的ppt不能一闪而过。在多媒体的使用上要重视动画、图片和趣味性。在讲授的.过程中,要让每一页ppt停留的时间能让多数学生完整地阅读完,否则起不到好的效果。为了使ppt美观有吸引力,笔者增加了很多相关动画、剪贴画,自己还拍摄了以校园风光为主的很多标志性的背景照片,让ppt接地气,不但使ppt增加了可理解性,也更贴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3.4正确处理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高年级中普遍存在的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笔者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全方位提高出勤率。单纯点名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人来了心不来等于没来。笔者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内容的故事性、趣味性,讲授时增加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让学生感觉上课值得,不来有损失,自己课下难以补上。二是表扬先进、促进学习,对于作业完成情况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其他人赶超先进。对于抄作业的现象,这本来也是教学中屡禁不止的现象,不可能杜绝,关键是如何处理、如何面对。第一次发现有完全雷同作业时,在课堂上只说现象、不说具体是哪个学生,他感到不妥时就会收敛。此外,在批阅作业时,对抄作业和被抄作业的学生,除认真给他们批阅作业以外,最后在双方的作业本上均写一句醒目的大字“你的作业与某某某的完全一样”。有时三本、四本甚至五本作业都雷同,笔者并不追查谁是原始作者,谁是抄袭者,而是在几个同学的雷同作业上都醒目地用红笔写上“你的作业与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的完全一样”,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抄作业的现象了。虽然作业数量明显减少了,但交上来的作业确实都是原创,原创的人为了自己的作业“清白”,不让别人抄袭,抄袭的人也不好意思再去抄了,有效地杜绝了抄袭现象。三是重视过程考核,增加期中考试,对期中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提前敲警钟,不是等到期末“秋后算账”,可最大限度降低不及格率。对于学习自觉性高,期中考试不理想的学生,则能起到鞭策的作用,使其奋起直追。期中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在享受喜悦的同时会更加积极,以保持领先,并在期末取得更好的成绩。实践表明,每次期中考试后,出勤率都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学习风气也会改进。

4结语。

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卓越工程师,特别是培养学生专业英文阅读能力,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的重要方式,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影响实施的因素有很多,有些课程虽然进行了双语教学,但开设了几次以后被迫又回到中文教学模式。笔者坚持下来的体会主要有三点:一是进行双语教学必须有好的经典教材,业界对该教材普遍认可,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若再有一本中文参考教材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二是要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要让ppt接地气,接近学生,考虑学生如何接受和理解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要利用图片和动画来补充板书的不足和缺陷,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借助多媒体可以化难为易,有效化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是课前一定要准备充分,要比用中文教学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体育双语教学论文

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历史还不算太长。据悉,除上海、北京的一些名牌大学以及西安交大等校在一些课程教学中最早使用了双语教学外,目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在经济、管理、材料等专业部分学科教学中也采用了双语教学。尝试体育双语教学是体育学科走向世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重要之举。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双语教学所取成效还是显著的。英语学习者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能力仍不能满足交际要求,“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普遍存在。体育双语教学的开展转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然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学科更是如此。基于学科特点、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体育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3.2.1观念滞后。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学科教学可以交叉融合,但仍然还有许多人认为,英语就应该在英语课上学,与别的学科没有关系的,各学科有各自的教学内容,理应互不侵犯。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重视知识、技术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这些观念若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体育双语教学就很难顺利开展。

3.2.2师资不足。

目前的情况是,懂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低,而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体育专业知识,能够较轻松地使用英语备课、上课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体育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双语教学者必须是一位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真正称得上复合型教师的凤毛麟角,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2.3学生差异。

体育双语教学开创了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授课、学习方式及体育教学特殊的专业表述。由于班级人数多,加之学生在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英语水平的差异,便形成了学生英语能力与体育学科目标要求之间的落差,影响到学生体育学科目标的实现。目前的高校体育双语教学中出现一部分学生收获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知所云的不平衡状况,甚至还有少数学生感到体育双语学习负担比较重,给学校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2.4教材缺乏。

目前,体育双语教学的教材和内容还不够规范和系统,尚未进行整体规划。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成本贵、代价高,学生难以承受,自编教材则又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很多时间来确定体育专业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学生也要面临大量难懂、难记的专业英语词汇。所以,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

4解决对策与建议。

体育双语教学研究者和参与者应转变观念,进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英语为媒体,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双语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

4.2培养师资,增强体育教师的双语素质。

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对校内教师可进行双语教学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经常进行校际流动,盘活教师资源。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体育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4.3创设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同时,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创设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来优化双语教学环境,使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使英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大纲要求着手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双语教材,从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社会背景及双语教学实际出发,开展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清脉络,剖析原因,揭示规律,探索对策,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与知识体系。

5结语。

双语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应时之举,然而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尚未形成,需经过一定的经验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逐渐成熟,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以改革创新的姿态积极而稳妥地推动这项工作,防止一哄而上或流于形式。成功的双语教学将跨越语言的范畴,成为国民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plant,ndictionaryoflangageteaching&appliedlingistics[m].beijing:foreignlangages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2]吕良环.双语教学新探[j].全球教育展望,,(4).

[3]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刘和臣.高等院校开设体育双语教学课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33.

体育双语教学论文

摘要:首先分析了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然后根据桥梁工程课程特点和学生英语实际水平,从教材与授课内容选定、英语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作业布置等方面阐述了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桥梁工程;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工程建设国际合作日趋频繁,尤其是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对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桥梁工程是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对外工程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为了工程建设对外合作的需要,必须在土木工程领域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英语的涉外人才。采用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尤其是桥梁工程这样的专业课程。

1.涉外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建设国际化日趋明显,外国建筑公司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公司也承接或合作开发大量国外建设项目,“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扩大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其中的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需要技术人员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通晓外语,能与国外工程技术人员有效沟通,并能翻译国际标准、招投标文件、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在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培养。2.对外学术交流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量青年学者出国留学访学,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始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我国学者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多,水平也不断提高。这要求我国学者不但专业素养要高,还要能熟练应用英语,能与国际同行自由交流。我们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虽为应用本科,以培养土木工程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但每年都有部分优秀学生考入“211”,甚至“985”院校,从事学术研究。以2015年为例,道桥方向有2人考入湖南大学,2人考入长安大学,还有数人考入长沙理工和重庆交大等原交通类部属院校,如英语不好,会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低。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文献[1]的结论,需要学生的`英语四级优秀或通过六级,才能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桂林理工大学位于西部地区,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主要生源来自广西,当地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低,不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和足够的词汇量,对他们开展双语教学,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影响部分同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但不采用双语教学,针对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班,因材施教,仅对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开展双语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并不可行。2.合适的双语教材缺乏。双语教材应鼓励使用一体化设计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自编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双语思维的能力[2],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桥梁工程双语教材。桥梁工程属于专业课,中外之间规范不同,度量单位也不一样,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也有所差异。西方原版教材必定是基于所在国规范的,如荷载取值、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均与国内不同,采用原版教材,授课中必须讲解中、外两种规范,极大增加了学习难度,影响学习效果,也导致了学生对中国规范不熟悉,学非所用,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3.双语师资缺乏,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刚学完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与英语教师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学生对我们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不满意。这反映了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外语授课能力。多数院校的教师往往难以达到,如笔者所在教研室,讲授桥梁工程的教师达4人,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科研经历,精通专业知识,但大部分缺少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备一次课需要2―3天,压力极大,需要阅读大量外文资料,掌握讲授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专业词汇。

双语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是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学科教学,既要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又要完成学科教学;而非“语言教学”,理想的双语教学应当做到通过教学和环境,通过强化训练,使英语达到能够替代或接近母语的水平[3]。但鉴于桥梁工程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同时采用中英文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主要目标,只要求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和准备考研的学生阅读英文资料,作业和课程设计用英文做;而英语基础差及不考研的学生,只把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专业英语的补充。

1.双语教学分组。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个人发展规划等,将学生分为a、b组,a组为英语基础好和准备考研的学生,要求认真阅读英语教材,用英语完成作业;b组为学习一般的学生,不作具体要求。

2.教材的选用及课件、例题的编写。笔者中文教材选用姚玲森主编的《桥梁工程》[4],编写的《engineeringbridge》[5],课件用中英文编写,并做好英文例题,供学生参考。在双语教学内容方面,中西方类似的内容,如设计荷载类型、梁桥和桥梁墩台采用双语教学;而中西方差异较大的内容,如荷载效应组合、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等,只采用中文教学,避免加大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

3.课堂教学。由于桥梁工程知识点多,知识点间关联性差,涉及很多专业词汇,且大部分为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跟上讲授进度,在授课前先上传所有课件、辅助资料与相关视频,让学生课前做针对性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授课先以汉语讲解,然后以英语解释,解释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用的词和短语也应尽量简单。讲述重要的关键词使用英文教材中的原词、原句,让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解释原理时,尽量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讲解同一专业知识内容,用一种讲解学生可能听不懂,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甚至于只换一个单词,学生会恍然大悟,提高专业词汇的使用频率,使学生耳熟能详,便于他们听懂和理解。

4.作业、课外阅读资料。课前将相应的英文阅读资料穿上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编写英文版例题,供学生做作业时参考。要求a组学生用全英文完成作业;b组学生可用英文,也可用中文,不做强制要求。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做调查问卷,a组学生反映看外文教材就跟看中文教材一样没什么困难了,都感到收获非常大,不仅在专业知识层面上达到了目标,而且认识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还有学生表示,采用双语教学后,学习英语兴趣更浓了,以前目标是学以致用,现在则是为用而学。

五、结语。

面对桥梁工程中西方设计规范、设计方法差异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于评估的现状,采用分组做作业、考核等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明确双语教学的定位,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语言为载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4]姚玲森.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5],engineering[m].newyork:themcgraw-hillcompanies,2012.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

一、工作目标:

根据《无锡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双语教学实验方案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拓宽双语课程设置,改善双语学习环境,,探索双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

本学年内,要充分重视双语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完善双语教育环境,开设好实验课程,在“健康教育”、“牛津1a口语交际”及其他学科渗透等方面进行实验,初步形成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同时着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富有双语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并通过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交往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二、工作要求:

20xx——20xx第一学期。

1、统一思想认识。从行政人员到英语教师、双语教师直到全校教师学习关于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市教师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积极参与双语教育的自觉性,了解双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本校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的规划。

2、选派教师参加双语教育实验的培训。

3、选定双语教育实验的学科、年级、教材。营造双语教学氛围。

4、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5、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交际课、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双语健康教育课。以这二个年级为先行实验,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探索双语教育模式。

6、利用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契机,进行双语交流活动。

20xx——20xx第二学期。

1、进一步改进双语教育实验环境,优化师资配备。

2、积极开发双语教育资源,创新双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加强化建设,初步形成校本双语教育特色。

3、探索双语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制订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行评估。

4、将原有五月份英语艺术周活动优化为“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5、开展一次区级以上的“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6、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主要措施。

以教学过程管理为着力点,定期抽查双语教师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深入学生、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双语教学工作正常、规范、有效进行。

2、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双语教学常用方法,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化。

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重视双语教师教学,进行互动的随堂听课和专题教研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结合有关部门的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审工作,尽可能多地推荐双语教师能评,力保有1—2位评为市级教学能手。使双语教师的教学工作走向成熟。

双语教学下的医学检验论文

目前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教材大部分是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编写的,有的虽然适合工科专业的学生使用,但是介绍的仪器比较落后,已跟不上现在医学检验仪器精密化、自动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我院《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以朱根娣主编的,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现代检验医学仪器分析技术及应用》为教材。该教材比较适合医工专业的学生使用,内容安排共十一章,基本涵盖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较先进的检验仪器。考虑到课时的限制和医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特点,我们对课程的内容安排主要有光电比色技术及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临床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指标、使用方法及其维护和临床应用。

教材关于检验标本及临床实验室的整体情况涉及的比较少,但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医学知识较为薄弱,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介绍检验仪器,学生总是会问,知道了仪器的结构和原理,但是这个仪器的标本怎么来的,整个实验室的管理是什么样的。因此课程在介绍各论之前,需要增加临床标本的采集、存储及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知识,以便学生对临床检验实验室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另外,临床使用的检验仪器大部分是由国外厂家生产的,操作界面,使用说明及技术资料等都是以英文形式给出的,学生掌握一定专业英语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中也增加了专业词汇的英语表达,为学生以后工作中更好的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动态做好准备。

工科学生的就业的方向之一是从事仪器的销售、维修等。因此学习检验仪器就需要学习其电路知识。因现在各厂家仪器关于电路的介绍都比较少,所以教材中涉及的也较少。但是现在有一些关于检验仪器维修的网站以及其他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对电路部分有一定的介绍[31。我们从中精选了血细胞分析仪电路部分,并把这部分内容增加进教学讲义中。通过介绍这种典型仪器的电路知识,对学生学习其它医学检验仪器的电路知识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为毕业后从事检验仪器保养和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2.增加实验教学。

我院目前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和医学仪器检测两个专业方向开设了医学检验仪器这门课程。课程开设之初的设想是为完善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需求的一门选修课程,因此课程设置学时为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程。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的感受到没有实验课的教学,就好比“画饼充饥”,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抽象难懂,因此增加实验课程势在必行。

目前我院还还没有专门的医学检验仪器实验室,对于实验课程的教学初步计划是和学校其它单位合作,同时配置一批分光光度计。对于实验课程的设置,可分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参观医院检验科室。组织学生分批参观检验科室,对于工科学生来说一方面可以学习检验标本的采集、处理以及存储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对检验仪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对检验科室的工作流程有一个了解。这一内容安排在上完绪论之后,各论之前,通过参观检验实验室,激发学生学习医学检验仪器的热情。第二个层次为验证性实验,因检验仪器属精密仪器且价格比较昂贵,实验室的建设和配置实验仪器需分批进行。在开设实验之初,先选用分光光度计作为验证性实验仪器,后续再扩展到其他检验仪器。因分光光度计价格较便宜操作简单,且它和生化分析仪都是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而设计的。学生在实验中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让其分别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得各自的吸光度值,从而验证了郎伯比尔定律,同时也熟悉了生化分析仪的原理。第三个层次为仪器内部结构分析和故障检修阶段。我们积极跟教学医院联系,把它们淘汰的检验仪器回收到实验室。实验过程中把这些仪器完全拆开,学生通过观察内部结构,熟悉整个仪器的运作流程141。对于一些较简单的仪器,比如尿液分析仪,可以设置小故障,让同学们试着检修,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仪器的结构,将理论的东西具体化。也有利于将来学生在工作中能更准确地保养和维修仪器。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以往医学检验仪器的教学基本上釆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51,虽然对于每种仪器的讲授时都用多媒体给出仪器的实物图片,原理也给出了动画演示图,但这些总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总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如果留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来讲解,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材料的组织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比如说,介绍完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后,我们会留下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自学原理相似的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原理,5人一组,制作幻灯片,每组指定一位同学进行课上讲解,时间限定为10min。同学讲完后,教师再对同学的讲解进行补充和点评。我们在20xx级医学仪器检测专业试行了一次,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这次课程的讲解,对流式细胞术的理解更深了,对后续老师介绍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时,也是更容易理解了,学习热情也增加了。以后我们将继续拿一些原理相似或原理相近的内容让同学们自己讲解,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医学检验仪器的热情,从而学好医学检验仪器这门课。

4.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单一的笔试形式。但医学检验仪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笔试考核一方面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范围,另一方面只能促使学生死记硬背,导致高分低能的规象,极大的影响其以后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把课程的考试形式改为笔试占70%,实验占15%,课堂讲课占15%。这巧考核方式能调动学生做实验和参与课堂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考核成绩能真正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5.总结。

本文从精选教学内容,增加实验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形式等4个方面提出了对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医学检验仪器课程进行改革的思考。但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