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得笔记中班(精选21篇)

时间:2023-11-24 20:31:21 作者:雅蕊 幼儿园心得笔记中班(精选21篇)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通过游戏和活动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接下来是一些幼儿园中班学生总结的典型案例,供您参考。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纸版乐(纸版版画)。

产生背景:

该活动产生于我们的特色课程《美丽的版画》中,版画在我们幼儿园随处可见,室内、室外,哥哥姐姐、老师的,中国名家、国外名人的,纸版版画、吹塑纸版画……等到处是版画,孩子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很有必要让他们来了解版画、尝试着做一做版画。为此就有了这个《纸版乐》的活动,让孩子在同伴的合作下剪剪、贴贴、印印中了解版画的制作过程,感受版画的乐趣。

案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呀,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我们开着汽车出去转转吧。(听音乐,做开汽车的动作)”

“小朋友快看这边在办画展呢,我们下车看看吧。”(幼儿观察范画。)“经过刚才的欣赏,你觉得这些画漂亮吗,你觉得那些地方漂亮?”

二、幼儿操作,并指导幼儿在规定范围内粘贴。

(在这里我通过让孩子大胆的玩版,剪剪、贴贴,通过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装饰图案,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大胆的表现,每一幅作品都有他们的想法,当作品印好后,孩子们的脸上都呈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三、学习刷色、转印的过程。

(在这里我运用小组的作品进行人手一份的转印,在这个过程我给予每个孩子不一样颜色的纸、不一样的色彩刷色,虽然作品的图相似,但每张作品给人的效果又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色彩给我们带来的愉悦,造作带来的快乐。)。

四、作品展示。

“你们的版画真漂亮啊,我们来布置一个美丽的画展吧。”

(把幼儿作品贴在展示墙上,)。

“我们的画展真漂亮,都是我们小朋友自己设计的。真棒!”

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背景:

可欣小朋友是一位非常可爱聪明的小朋友,平时很乐于帮助别人,爸爸妈妈都是高知识分子,对可欣的教育非常的重视,要求也很高。但是大人的愿望在孩子身上没有很好的实现。从小可欣妈妈由于工作很忙都是阿姨带的,阿姨对孩子很细心,但是在自理方面,阿姨却帮的很多,比如吃饭,为了让可欣能吃好,阿姨都是根据她爸爸提供的菜谱来烹制的,然后吃饭一直由阿姨喂,但是等到上幼儿园了,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也很快转变观念,觉得是应该配合老师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吃饭,让阿姨放下手来让孩子自己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的吃饭问题却时时没很好的解决,在家每次都是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吃完的,大人一走开就不吃,有时干脆就坐着不动,大人爱批评就批评,催促的太多就没反应了。因此我觉得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如何让她主动、快乐的吃饭,将是我们需要反思和做出解决对策的。

描述一:

下午接送时间,可欣阿姨一踏到教室看到我就问:“老师,可欣今天在幼儿园饭、菜吃光了吗?”因为可欣爸爸是医生,非常注重孩子的健康,也就很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每天家长回家都会问阿姨,因此阿姨每天过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问我们可欣今天吃饭的情况。

“哦,今天可欣吃的有点慢,饭、菜还剩一点没吃光”。我如实的回答孩子的吃饭问题。

“嗨,这孩子就这样,在家都是我喂的,我喂她才吃一下,不喂就一口也不吃”。阿姨无奈的回答。

“最好还是鼓励让孩子自己吃,这样她在幼儿园才会主动吃”。我用诚恳的口气跟阿姨说。

“那好吧,今天回家试试看”。阿姨点点头然后把可欣接回家了。

描述二:

第二天,可欣阿姨过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主动的跟阿姨询问:“阿姨,可欣昨天在家吃饭怎么样?”我关心的询问。

“昨天我让可欣自己吃,刚开始不吃,后来他爸爸过来了,爸爸生气了才吃”。

“是不是他们家吃饭太早了,可欣肚子不饿?”

“不知道,一回家我们怕孩子肚子饿,给她吃了一点点心,晚上吃饭胃口不是很好,吃饭的时候是家里最苦恼的时候。”阿姨回答说。

“那你今天试试看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先给她吃点水果,不要吃那种难消化的点心”我建议的说。

描述三:

可欣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平时基本很少到幼儿园接孩子,因此我们跟家长直接的交流很少,于是我觉得有必要跟可欣家长更深入的来探讨孩子的吃饭问题,让孩子爱上吃饭。利用空余时间,我打了一通可欣妈妈的电话。通过了解我发现家长很重视孩子吃饭的量,为了让孩子营养均衡,他们要求孩子把家长提供的食物都要吃光。

“现在孩子吃饭真头疼”,可欣妈妈有点无奈的说。

“现在最主要让孩子能够喜欢吃饭,自己主动的吃饭,刚开始我们要求不要太高,量先少一点,不够再添,营造良好的就餐气氛,我们一起多配合,孩子的吃饭应该不成问题”。我鼓励的说。

案例分析:

孩子不吃饭在当下成了许多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不少家长为此忧心忡忡,为了孩子吃饭真是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各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发育正常,身体健康,家长所认为的“不好好吃饭”可能就需要打个问号。我认为现在孩子吃饭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有些家长观念没转变,不少家长特别是老人喜欢把孩子养的胖胖的这样才觉得健康,孩子长的瘦,就是不好好吃饭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的饭量都有差别,有的孩子天生吃的比较多,有的孩子则天生吃得比较少。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一味的追求孩子胖一点,反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当然,如果孩子吃的特别少,长的特别瘦,那就应该带孩子去看看医生,在确诊孩子没有肠胃问题的基础上,再去看父母养育方面的问题。

二、家长的不停关注造成的。瑞可斯医师认为:当我们知道幼儿不吃饭的心理原因是无理要求父母"不停关注",那么,当父母避开幼儿这种不当的要求,主动忽略幼儿吃饭时闹别扭的行为,幼儿就能改变不肯吃饭的坏习惯。可欣在家吃饭是三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吃的,不停的催促孩子,建议孩子吃这个、吃那个,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感。

三、孩子吃饭没规律、随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父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让孩子尝到饥饿感,常常是孩子想吃就吃,因此一放学,不到就餐时间就给孩子吃一些点心和零食,到了就餐的时间孩子就会觉得不饿,食欲不好,然后不好好吃饭。

四、就餐气氛过于严肃,影响了孩子的食欲。每个孩子内心都追求自由,如果父母吃饭前或用餐时批评孩子或者孩子吃饱以后,总以为孩子没有吃饱而强迫他继续吃,结果长期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厌食。

反思:

一、就餐时转变方式家长变“管”为“不管”。

吃与不吃,饿或不饿,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吃多吃少孩子自己会控制。要是孩子已经饱了,家长强硬让孩子吃完规定的食物,就会促动孩子的不良情绪。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对这一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东西?主要原因是喜欢催逼孩子吃饭的家长也不少——这句话把事情解释的很清楚孩子不喜欢吃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家长长期的催促还会导致孩子的厌食,孩子的正常食欲被当下物质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大人好心的破坏了。因此,当孩子饱了以后,孩子有权利拒绝。案例中我们发现可欣的家长对孩子的吃饭太关注了,干涉过多,对于有独立意识且比较叛逆的孩子就会很容易发生抵触,吃什么要是吃得不高兴,下次吃就会讨厌…….导致对吃饭有消极心理。

二、营造良好就餐气氛,增强孩子的食欲。

孩子喜欢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吃饭,因此在饭桌上家长应尽量营造良好的就餐气氛,少一些责骂和不满,可以讨论孩子喜欢的话题,慢慢的孩子就会觉得吃饭时间是一家人快乐的时间,他们就会喜欢坐在餐桌上和大人一起吃饭。

三、合理调整孩子的饮食时间和饮食结构。

检查孩子是否饮食次数偏多,正餐和点心之间时间间隔过短或零食、甜食过多等等,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饮食时间和饮食结构。如果孩子吃零食太多,可以减少甚至取消零食,让孩子的胃有排空的时间。此外,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色香味俱全、又富于变化的饮食,刺激孩子的食欲,通过这些就可以改善孩子的就餐行为。案例中,可欣的家长担心孩子肚子饿,没到餐点时间就给孩子吃东西,正餐和点心之间时间间隔过短,孩子正餐时间就不好好吃饭。于是我建议如果孩子正餐吃的不好,家长可以根据情况减少点心的量,或者可以不用吃。

四、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

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饭,因此对于上幼儿园的家长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辛苦喂孩子吃饭。经常喂饭会影响孩子食欲,而且影响儿童手部技能和肢体技能的发育。如果之前已经喂惯了,那么家长的方式要立即改变,告诉孩子长大了要自己吃饭,如果刚开始孩子不习惯不肯吃,就饿几顿,肯定饿不着,只有从根源抓起,才会真正让孩子自己主动的吃饭。

五、不要让饭桌成为谈判桌。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吃饭,多吃一点,总喜欢用一些物质的条件和孩子谈判,比如要是你好好吃饭,妈妈就给你买玩具或出去玩,孩子很聪明,下次他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会不断的和家长谈条件,用无理的要求和吃饭交换,吃饭成了谈判的对象或者任务,造成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在案例中,家长喜欢用孩子好好吃饭来换取孩子喜爱的玩具的方式,来促进孩子能更好的吃饭。可能刚开始能让孩子吃的快一点,但是这种方法会让孩子变得功利,把吃饭变成了任务。

五、用语言暗示,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偏食的好习惯。

有些孩子不爱吃菜或某种东西,家长千万不要说出来,更不能当面教训孩子,也不要急于找替代品。就装作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什么东西拿出来,家长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津津有味的吃着这样东西,然后用非常“诱惑”的口气跟孩子说,引起孩子的食欲:“今天的菜好吃极了!”有些食物你可以引导,比如胡萝卜,你可以先吃一口,认真的品一下然后说出自已的感受,接着让宝宝也试一口。一起品尝食物的美味比硬喂宝宝吃效果要好得多。

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宝宝非常渴望自已长大,这种渴望的表现之一就是学大人的样子,大人经常做什么他也会去尝试。所以想让宝宝有一个饮食的好习惯,那么大人首先也得有一个正确的饮食习惯。

吃是人的一种天性,“让孩子吃饭就是香”其实并不难,经过两个星期的调整。可欣小朋友在家能够独立吃了,吃饭不在成为她们家头疼的问题,从可欣父母轻松的笑容中我知道他们已经找对了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你是个很棒的宝宝。

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中,老师大多喜欢“安静”、“乖巧”、“听话”的宝宝,可中班的宝宝们用俗语来讲,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久而久之“调皮”、“捣蛋”的孩子就会容易被“另眼相待”。

每次写教育笔记,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想出一个小主人公——刘磊磊。刘磊磊性格比较犟,并且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容易从他身上发现问题。我记得他妈妈跟我说过:“我这个孩子性子犟,你不对他凶一点儿他是不会听的!”我听后笑着回答:“我来试试看!”

一次,我上课呢,有位小朋友刚从兴趣班回来,站在外面打不开门了,刘磊磊第一时间跑过去打开了门。我亲他一大口:“宝贝儿,你真棒!我看得出你是个乐于助人的乖宝宝!”我这一表扬,他一下子变得很害羞。时间一长,我发现他喜欢干一些让老师高兴的事情。比如:上课时,有小朋友打闹,他会主动去制止那些小朋友、看老师的杯子空了,去帮老师打一杯水等等。在他的心中,他知道,我只要做对了,老师就会非常喜欢我。

其实每个孩子天性都是善良的,只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不同。换一种方式与其交流,结果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我刚刚接管这个班的保育工作时,也许孩子们不认可我这个保育老师,我对孩子们也不熟悉,所以每次在午睡之前,孩子们就像欢乐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一时不能安静的入睡。怎么办呢?为此我也绞尽了脑汁,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有一次离午睡的时间还早,老师就让孩子们看电视,我突然发现孩子们出奇的安静,小眼睛都一眨不眨的盯着电视。原来他们都在看,《猫和老鼠》。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猫和老鼠,我为何不利用这个游戏来让孩子们安静的入睡呢?于是我提前到休息室把孩子们的小被子弄成一个个小洞,然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今天老师来和你们做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好不好?”孩子们一听说做游戏,可高兴了,“老师扮猫,你们都是小老鼠,现在小老鼠们都要悄悄的到洞里藏好,一会儿老猫要去抓老鼠,如果哪个小老鼠出声或睁着眼睛,老猫就会抓住他,把它吃掉。”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都乖乖的,一声不响的走到休息室内,脱鞋、脱衣服,静悄悄的躺到各自的小床上闭上眼睛,等孩子们都躺下之后,我一边说:猫来抓老鼠了,一边走到了休息室,这时休息室内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孩子们都屏住呼吸躺在被窝里,一动不动,我也静悄悄地转了几圈,不一会,孩子们都安静的入睡了。从孩子们进入休息室到安静的入睡,前后只用了不到十几分钟的时间。没想到利用这个游戏,效果特别好。到了第二天吃午饭时,孩子们还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今天你还抓老鼠吗?”从此以后,只要老师说一声:“猫要抓老鼠了”孩子们都会很快的入睡。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案例描述】:

情景一:

早上的晨间活动,是孩子快乐一天的开始,我分给每个孩子一个皮球,启发孩子球的多种玩法。孩子们玩得可起劲了,却见陈子超小朋友一个人独自在教室里玩,怎么“请”他,他都不出来。小朋友有时和他一起玩活动时,玩着玩着他又一个人孤伶伶地。我走到他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玩,你看好朋友们都等着你。”“我不想玩”他翘着嘴巴说。“怎么啦!能跟黄老师说说吗?”“我不高兴,我想一个人在家里玩。”

在开学的这几天里,我都观察到子超的脸上,没有笑容。经过家访,知道他的父母都在国外,把他寄养在一位年迈的老人家称他为“伯伯”。那位伯伯是性格内向的老人,受他影响。子超也变地越来越内向。没有交流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特意每天都和子超谈谈心,让小朋友们多多找他玩。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语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慢慢地子超的脸上有笑容了,有时和小朋友玩时都发快乐地笑声。有时还会跑到我的身边说:“黄老师,我喜欢你,喜欢小朋友。”“你快乐吗”“我到幼儿园,我很快乐,我很高兴。”

【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们尝试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标准去要求他、鼓励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并争取更大进步。

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只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我感觉到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小心的呵护,或许你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教师过分一点也没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教师在孩子的生活中占居着特殊的地位,孩子通常从教师的言行中来判断老师对自己是否满意,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他们终生受益,反之则会在其心灵中投下阴影。

1、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多表扬他,鼓励他,和他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把对自己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愿意和老师亲近,喜欢听老师说话,能高高兴兴来园。

2、教师应为幼儿多创造游戏的机会,在游戏中教会幼儿如何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如何搭积木,如何游戏等,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记得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案例描述】。

情景二:

片段一:一天,朱子妍正在进行晨间活动,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范俊凯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子妍呆呆地站着,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我不喜欢幼儿园,我生气了,不高兴了!”子妍大声地哭起来。

片段二:一个丽雅走出活动室,恰好一个亮亮往里跑,亮亮把丽雅撞倒在地上,忍不住大哭起来。我忙跑过来,对说:“哎呀,亮亮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我转向亮亮问:“怎么办呢?”亮亮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时丽雅想哭又忍住了。我对丽雅说:“脸被泪水弄脏了,来,黄老师用纸巾替你擦擦。”我帮丽雅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让老师看看,哟!真漂亮。”丽雅笑了。

【案例分析】。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受到责备惊慌失措,一个得到安慰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之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案例反思】。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地步人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马斯络的五个层次需要的理论说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幼儿在心理方面有哪些基本需要呢?情感需要、独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成功、智力刺激。《纲要》也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穿脱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上的不协调,不象在家中可任意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着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纪律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

二.建立良好的顺生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努力接纳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活动。”纲要着重提出了教师应对幼儿尊重、理解,体验、感悟幼儿行为的要求。

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言动作等,使幼儿对老师充分信任,主动和老师接触,乐意听从老师的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控能力。同时要形成民主、热忱、欢迎的班级气氛,创设良好的与同伴、老师交往的环境,满足幼儿内在的心理需要。实践证明,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教师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在活动过程中发掘各人的长处,在得到同伴。老师的赞许和尊重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集体中的位置,当幼儿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积极情绪,激发其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别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

你期望孩子快乐吗?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目标,让他自己去努力。当你挪开双手,把孩子能做的事情还给孩子时,你会发现:独立的孩子很快乐!

此案例的成功之处—把爱的教育融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用观察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爱”,用细腻的心灵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记得有这样的句话——“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生命与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一名班主任,让我快乐。

做班主任很累,但我为每天能与这么多活泼的心灵接触而高兴,为每天能在不同程度上与那么多富裕思想的生命沟通而激动,为每天都能提升自己而兴奋不已。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案例:

《格子手帕》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吹塑纸版画的活动,目标是学习用笔在吹塑纸上刻画出直线和竖线交叉成格子的技能。由于是第一次开展吹塑纸版画,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很多,由于事先我料想到孩子可能会出现刻画的太轻,于是在学习的时候我多次强调要求孩子刻画的重,要摸上去有小沟沟。于是在刻画的时候我发现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一把抓现象很多。有些孩子也用劲了力气画交叉的线,可却把纸也画破了。而有些没画破的孩子却画的根本没有凹凸的感觉。而吹塑纸版画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线条连贯,而且凹凸感要明显。对于孩子有一定困难。

活动反思:

给予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首先小班的孩子年龄还小,他们对握笔的正确掌握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孩子的力度还不够,太重把纸弄破了,太轻凹凸感不明显,不能很好的与纸产生互动。当然对于吹塑纸我们还是应该接触的,但应该换一种方式,平时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放一些刻刻、画画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刻画的技能。同时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转印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吹塑纸,了解吹塑纸版画。通过一些分解的活动让孩子有所收获,更好的与中班活动向衔接。当然在选材上,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以有经验。小班的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熟悉的、生活化的、游戏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我们的版画活动就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让孩子把它当成开心的游戏,把线条、色彩当成一种语言,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认识。制作版画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为什么我总是被“欺负”

实录:

分析:

由于受伤事件一直发生在浩浩的身上,于是我试着更多地去观察浩浩。没一会儿我就发现了问题。浩浩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在与同龄的小朋友交谈的时候,浩浩喜欢用手点着小朋友。这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行为,难免有些孩子会对他进行“反击”。另外,仔细观察浩浩,我发现其实浩浩有点毛手毛脚,比如一个孩子坐在他的身边,浩浩喜欢用手碰碰人家。有的孩子会对这个行为出现抗拒性的推打动作,甚至出现咬人的动作;有些幼儿觉得好玩,也去碰碰浩浩,有时孩子的手脚重了,浩浩自己“打”不过那个孩子,他就会来告状。所以,就发生了浩浩经常来告状的情景和他经常会被“欺负”。

反思:

通过这次与家长的沟通,我切实感受到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与难处。但总的说来只要我是真心实意的,我相信家长能感受得到。而要做到与家长就个别孩子的探讨,就必须要仔细观察孩子,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而在沟通交流中,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职责孩子的不足与缺点,可以有褒有贬,使家长觉得孩子在教师的心中是有闪光点的,这样家长会较能接受我向他们提出的建议与意见。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集锦

壮壮小朋友每天到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着不让妈妈离开。而且哭闹的很厉害,是什么原因使他这么不愿意到幼儿园?我进行了调查:

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到幼儿园?

壮:我不愿意睡中午觉。

我说:不睡午觉不好,会影响下午的游戏活动的。

壮:妈妈说:不睡中午觉。

问:妈妈真的这么说了吗?

壮;说了。

我说;如果妈妈真的这样说了,那是妈妈的不对,我明天会问你的妈妈的。

班级的老师说;在小班的时候每天到幼儿园的时候就哭闹。现在升到中班了和在小班的时候一样,每天到幼儿园总是大哭大闹,抓住妈妈的衣服或是头发不松手,根据着个情况,我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壮壮现在升中班了张大了,明年还要升大班上学,天天到幼儿园哭,多不好。班里的小朋友不哭,你一个人哭多难看,再说: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哭的孩子,你想让老师喜欢你吗?”“想”“好,我们从明天开始到幼儿园不哭好吗?”“好”“我相信壮壮小朋友会做到的,同时老师和小朋友都会欢迎你的,会和你交朋友的。而且我明天一定要找你妈妈谈话,是不是妈妈真的说不让壮壮睡午觉了,还要看见一个不哭不闹,高高兴兴到幼儿园来的好孩子。”

第二天,壮壮的爸爸送他到幼儿园,我看见他虽然没有哭,但是脸的颜色不怎么好看,而且还是躲着我进了自己的班级。

我找到了他的妈妈问了一些壮壮情况:“是你不让孩子睡午觉的吗?不是,壮壮不愿意睡午觉。他不愿意到幼儿园,为了让他到幼儿园我就同意了,没想到让小孩子骗了,钻进了孩子的圈套了。”

今天,我看到他到幼儿园没有哭,是因为我昨天批评了他,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孩子今天做到了,所以我向你了解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教育孩子。但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分析是否正确、有理,不能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思想情绪,以至影响孩子一天的学习、游戏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小钟(快乐舞台活动室)。

今天快乐舞台活动的内容是:弯腰、转腰。我请孩子们欣赏音乐《小钟》,我问:“音乐里唱的是谁?”孩子们兴奋地说:“唱的是滴答滴答的小钟。”我便追问:“如果要我们用肢体动作可以怎样表现小钟呢?”

有的说:“我用两只手转圈作小钟里的时针和分针。”

有的说:“我盘腿坐在地上身子左右摆像我爷爷家大钟下面的摆动锤。”

(欣赏音乐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用肢体表现。)。

孩子们说了那么多,于是我请他们欣赏我带来的舞蹈并提出要求:“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我随着音乐跳了起来。

孩子们看后说:“老师做了左右摇摆的动作,你还朝左转朝右转了。”

我说:“你们看得可真仔细,你们说我做了左右摇摆的动作在舞蹈里叫‘弯腰’,我朝左转朝右转的动作在舞蹈里叫‘转腰’,记住了吗?”

(教师示范幼儿将所看到的动作说出来,我起到梳理的作用规范舞蹈术语,提高孩子们的舞蹈素养。)。

首先我请孩子们交叉盘坐,旁按手准备,出示图片两张。

于是,我请小朋友跟着图片做一做。我来回的巡视了一遍,发现大多数孩子已经知道弯腰的动作要领了。可是她们对转腰都没做到位,我便进行示范并强调:“转腰的时候,两手还是旁按手,手不动,是转腰时带动手也转过去了。”

(根据幼儿做的动作,我利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指导,让幼儿掌握转腰的动作要领。)。

幼儿听后,我再次巡回指导,发现天天在转腰时还是手在摆动,我手扶着他的肩,并请他转腰,手不动,用腰去带动。他成功了,我再请他自己做,他掌握了动作要领,他笑着对我说:“我会做转腰了。”

(针对天天的问题,我进行了个别指导让他感受到了动作的要领。)。

反思:

1、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的形象去启发幼儿。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要鲜明,要用饱满的舞蹈激情去感染幼儿。如:在舞蹈《小钟》中,我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可爱的小钟,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表现出来,从而使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也能更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舞蹈种类繁多,动作也各有不同,我在教幼儿新舞蹈时,先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并遵循有简到繁的教学原则,将组合分解成单一动作。较难的部分我分解成局部动作,然后经过局部练习、单一练习再进行组合练习。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用爱来感动孩子,用心去和她们交流。”每个宝贝都是那么天真可爱,我要拿出爱心爱孩子,帮助他们成长。

刚接中班的时候,对这班孩子感觉很亲切。因为每个孩子见了我很高兴,很亲我。每天我陪他们上课讲故事,小朋友都很认真。户外活动和他们玩游戏,渐渐的我非常爱他们,他们也非常的爱我,我的付出有了回报。

一次户外活动,孩子们在玩轮胎。姿懿推了一个轮胎过来说:“陈老师坐下休息一会吧!我心里感到非常的温暖、很感动。幼儿在生活中要渗透每一个细节,拿出我们的爱去爱他们,我们的付出会有相同的回报的,让我们在爱的海洋里相遇吧!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案例:

涛涛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信,说话、做事情都比别人慢一点儿,孩子们都不喜欢和他做朋友。为此,他很不高兴,常常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故意去做一些让老师头痛的事情。比如,无缘无故就跑出来大声说话,不愿遵守游戏规则。老师和他进行了交流,并鼓励孩子们和他做朋友,但效果并不见好转。

一次音乐活动中,老师要孩子们和音块做朋友。老师灵巧的双手简简单单地就将一曲“我的身体真有趣”敲得悠扬动听,但小棒拿到孩子们手中要敲出连贯的歌曲却显得很难。“老师,太难了。”一个被邀请上前试一试的孩子说道。老师接二连三的请了好几个孩子,但几乎每一个都遇到了困难。此时,涛涛已经忍不住走了出来,一边举手,一边大声喊着:“我要来玩。”老师轻轻地说了一句:“走出来说‘我要来玩’的孩子我才不邀请他呢,我喜欢坐在小椅子上,举手等待的孩子。”涛涛听完老师的话,马上坐回小椅子上,乖乖闭上了嘴巴,高高举起小手,依然一幅迫不及待的样子。看到涛涛愿意听从老师提出的要求,老师便对全体孩子说道:“这一回涛涛坐好了,还会举起小手,我们一起请他来试一试好吗?”孩子们欣然同意了。涛涛高兴的从小椅子上蹦起来,然后仿佛意识到自己跳起来的动作不太礼貌,于是又坐了下来,重新站了起来,这一回,他可是迈着端正的步子走到老师的身边呢。拿起小棒,涛涛看了一眼老师,发现了老师期待的目光,再看一眼其他小朋友,同样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期望。“叮——咚——叮叮咚——叮叮咚咚叮叮咚”,美丽的乐句诞生了!老师高兴得搂住他,称赞道:“涛涛真厉害,抱抱你。”其他小朋友也雀跃起来,毕竟,涛涛是第一个尝试敲音块成功的孩子。“涛涛,请你把‘我的身体真有趣’完整的敲一遍,行吗?”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没问题!看我的!”涛涛带劲儿的回答着,满脸笑容。“老师再帮你请几个小帮手,和你一起来演奏。”于是,之前几个能够敲出节奏的孩子被再一次邀请上前。等大家都准备就绪时,老师承诺道:“要是你们合作成功的话,老师用钢琴给你们伴奏。”在之后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但敲出了完整的歌曲“我的身体真有趣”还能够边敲奏边演唱,这使得这次的活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涛涛不但能够敲准节奏,还能够敲准每一个音。所有在场的老师们都为他的表现感到不可思议,而所有的孩子对于涛涛惊人的表演露出了羡慕的神情,涛涛一下子成了这次活动的主角。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他显得格外高兴,一个劲儿的向我们挥手说再见,从他上扬的嘴角和满脸的笑容,我们看到了自信。

分析:

涛涛原本是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没有成功的体验,没有同伴的信任,对此他选择用一些极端的行为表示自己的不满,但越是如此,同伴越是不喜欢他。然而,在这个音乐活动结束的时候,涛涛满脸的笑容闪闪发光,我们从他身上找到了自信,这正是一个孩子自身价值的体现。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自身价值所在,有的因为善于表现很容易被挖掘,很容易被同伴接受并认可,也有的由于不善于与身边人们沟通交流,往往会被忽视,就像涛涛一样。这样的孩子如果长期被置之于一边,那么他的自身价值很可能就此被埋没,不再发光。然而,假如有一把铲子能够适时地刨开掩盖在他们身上的泥土,将那闪闪发光的宝藏挖掘出来,那么,他们很可能由此而改变。老师,就是这把铲子。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展现每个个体不同的状态,从而挖掘孩子身上独有的价值。不但如此,老师更要设法让孩子自己也意识到自身价值的可贵,建立自信,建立与同伴间的信任和友谊,不断将自身价值辐射开来,不断壮大。

在这样的一次音乐活动中,涛涛的自身价值初露锋芒,在得到同伴认可的同时,他找回了自信。由此,涛涛对于音乐活动的兴趣变得更浓了,相信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他会变得越来越出色。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集锦

这学期,佳佳小朋友插入我执教的中班,刚进园时,我发现她不愿参加任何活动,以不主动和别人交谈,针对她这种孤僻的性格,我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1、佳佳她来自农村,刚来到城市不久。由于农村闭塞落后的条件所限,佳佳从小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熏陶。2、佳佳刚来到新集体,对周围的老师和同伴还很陌生,再加上乡村和城市两种生活环境、习惯的截然不同,使她难以适应。原因如此,造成了她的自卑、胆怯和自我封闭。根据以上分析,我采取了耐心细致的教育措施。

1、时间:2010.3.18。

情况:开学已好几天了,佳佳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呆呆地。

看着前方。今天,我又看见她在那儿傻愣着,就问她“佳佳,你喜欢幼儿园吗?”她瞪大眼睛摇摇头,用稚嫩的声音说:“我不喜欢幼儿园,我喜欢家里。”说完,就再也不愿和我交谈。

措施:针对佳佳这种不合群的性格,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

和她多亲近、多说话。于是,我经常抓住机会和佳佳聊天,内容大多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片,在不知不觉中,佳佳被我所讲的内容吸引,高兴地和我交谈起来。我还暗地里关照一些能说的幼儿主动和她说话,渐渐地佳佳能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交谈了。

2、时间:2010.3.26。

情况:游戏时,佳佳一个人坐在旁边看着,小朋友去邀请她,她。

就是不愿参加。我走过去问道:“你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呢?”佳佳说:“都是假的,骗人的,我才不愿意玩呢!”说完就一个人跑去看自然角里的小动物去了。

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地让她参加游戏是不行的。于。

是,我就带着她去参观游戏角,向她介绍每个游戏的内容,让她知道从游戏中可学到好多的知识和本领,并能了解大人的生活和工作,我还引导她观看每个小朋友玩游戏时那投入,开心的神情,以及热闹的游戏场面,使她产生了想游戏的欲望。

3、时间:2010.3.27。

情况:佳佳到“理发店”转了一会儿,又出去了。我连忙追上。

去问:“佳佳,你为什么不去当理发师呀!”佳佳说:“我不知道怎样理发。”

措施:佳佳想玩游戏,但因为对社会活动缺乏了解,不知道。

怎样玩,我先让她观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游戏的,并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多带佳佳参观周围成人的工作,获得有关知识。游戏时,我跟随她加入到各个游戏中,随时用角色的身份去指导她。这样,佳佳很快就熟悉了各游戏的内容和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那个孤僻的佳佳不见了。现在,她已。

是一个活泼可爱,对各项活动都能积极参与的好孩子了。

从以上的事例,我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教育方法,来帮助象。

佳佳这一类不合群的孩子融入到集体中来。主要归纳如下:

(一)建立亲密的师生感情。

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倾听他们的心里。

话,细心了解其真实的感受、想法,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呵护的温暖,卸下自我封闭的心灵保护层。

(二)尊重幼儿个性,因人施教。

作为教师,应注意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每个幼儿的个性、

能力、心理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应了解、尊重他们的自身水平,并以此为根据进行个别教育。在教育时,还要注意考虑幼儿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等情况。

(三)注重循序渐进的一贯性。

对这种孩子进行教育,必须要有耐心,切不可期望一蹴而就,

而是要长期持之以恒,在每个生活细节中潜移默化地去改变幼儿的性格,对幼儿的点滴细微进步,都及时地鼓励,表扬,激发其与他人交往的自信。

(四)重视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首先,教师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并和家长共同协商应采取的教育对策。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建立互动的双边关系,对孩子的表现及时互相反馈,保持家园教育的同步一致。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经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样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情绪能够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这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透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个性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a是个潜力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齐玩游戏。而且口齿也不清楚。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怎样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a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潜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我们始终透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a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用心勇敢的表现,我们都为他高兴!

老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之处,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老师的小影子,成为有礼貌、有潜力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发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当我说:“小朋友们,下午好!起床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起来了,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去帮一些动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从果果的身边走了过去,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就听惜筠宝贝说了一句:“卢老师,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的。”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心里头温暖极了。这些幼儿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老师,就像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爸爸妈妈都来学一学。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老师要三思而后行!

刚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李毅坤小朋友将教室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没来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见龙龙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块废纸,看样貌是刚刚从图画本上撕下来的。说实话,当时心里很生气,但是转念一想我训他一顿效果会好吗我应对全班孩子说:“李毅坤刚才扫的这么干净,看谁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废纸”。我话音未落,龙龙急忙弯下腰捡起来了。于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动对幼儿进行职责心的锻炼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首先让幼儿明确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好处。我让孩子们群众讨论: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就应做哪些工作透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员,是我们班的小主人,理应为班群众服务,为小朋友们服务。

我对班里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分工,将孩子们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六个人,他们分别负责自然区花草的浇水工作,养殖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喂食工作,整理玩具橱里的玩具和帮忙老师对杯巾进行消毒。另外我还要求每个小朋友早上对自己的桌椅进行擦拭,经过努力,孩子们已经顺利的适应了值日生的工作,每一天早上来到幼儿园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们都能认真地做值日呢。

透过做值日生,为孩子们创造亲自劳动并参与管理的机会。并且改掉了许多的坏习惯,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能够做到珍惜。看着他们在做值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我很欣慰。

昨日,我带领孩子们去操场练呼啦圈时,瑶瑶不留意碰着了佳佳,在瑶瑶还不明白的状况下,佳佳就大声斥呵瑶瑶说:“你干什么要碰我!”瑶瑶这时才明白碰着了佳佳并很有礼貌的对任玉佳说:“对不起,我不留意的。”但是,佳佳还是不依不饶的说:“对不起也不行。”把李旭瑶吼的很尴尬,不知所措。这时,我也不得不参与调解啦,我对佳佳说:“佳佳,李旭瑶是不留意碰到了你,而且她已经向你道歉了,你怎样就不能原谅她呢小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谅解,那样才是好孩子的。”这时的佳佳虽然不再吼瑶瑶了,那是迫于的我面子,但,我能看出她是不服气的。这一场单方的战争暂时平息了。接下来我们继续练呼啦圈,准备休息,收圈时,佳佳想用使劲扔圈来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时,结果,把圈狠狠的扔在了我的脸上,我疼得捂住了脸,佳佳的脸刷的一下变红了,看得出心里害怕啦,这时,旁边的靖老师把佳佳叫过来说:“快向你王老师说对不起”佳佳乖乖的走到我面前怯怯的说:“王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急忙对她说:“没关系的,我不怪你的。”

我必须不能放过这个教育契机的,我对佳佳说:“佳佳,我这么疼也原谅了你,你也要向老师那样,学会原谅别人的,如果我这天不原谅你的话,你心里必须很难受的是吗”佳佳点了点头。“所以,你也要原谅李旭瑶好吗”佳佳使劲的点点头。这时,我能从佳佳的脸上看到她心里的简单。

我们班一个叫王浩强的小朋友,上课不认真听讲,排队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规则的时候总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规则时透过老师的教育他们会平静地理解,但是这个宝贝一旦不守规则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轻则会言语吵闹,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严重影响了活动秩序,也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不管怎样耐心说服都无济于事,而且最近有变本加厉的趋向。

中班的孩子,就应对自己的行为有必须的控制潜力,而且对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就应学会理解才行,可这孩子越演越烈。透过调查明白,这个男孩是第二个孩子,前面有一个不幸夭折了,父母对这个宝贝格外珍视,对一些出格的行为不能及时引导,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吵大闹,通常都会得到满足。所以这孩子把这种方法当成一个法宝,在家用,到幼儿园也拿来用,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但是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不会牵就他的这种行为,老师对他的这种行为也要及时教育。

我首先和家长沟通一下教育方法,同时引导孩子有事情要用语言表达,而不是哭闹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事慢慢说老师和小朋友都及时帮忙他,和他一块儿做游戏、一块儿玩。透过这段时间的教育,这孩子有了不小的改变,缺乏的只是坚持。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下去,这孩子会变成一个好孩子的。

幼儿园观察笔记中班

观察目的:让幼儿学会收拾整理玩具物品,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能保持环境整洁。

收活动区材料了,结束的音乐响了起来,孩子们有的迅速行动了起来;有的还在继续做;有的做一下收一点,整个场面非常乱糟糟。有的孩子收放材料也放的乱糟糟,科学区的材料跑到了益智区;绘画区的白纸筐里塞满了孩子们画完的画,看到这种情况,我想我不能再大声指责了,因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带领值日生封他们为检查员,让大家去寻找问题。在反馈的意见中,有的是桌面脏乱,有的是收放不干净不整齐,有的是材料放错位置的。发现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我提议到:“请大家一起想个解决的办法吧。”

最后有四种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区域标记做的大一点,方便看到什么物品放什么位置;。

二、离开区域时,回头看一下,发现不整齐要及时去整理;。

三、结束音乐放大一点,长一点,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收拾得慢而音乐结束;。

四、绘画区绘画时铺上桌布,保持整洁。听了他们的想法,我为孩子们具有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而高兴。

中班后期的幼儿已有了规则意识,并且已逐渐形成了自控能力,但是持久性不强,自主能力较差,只有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让被动变为主动。

教育措施:

1.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收放材料,提高幼儿自主性;。

2.幼儿参与制定规则,提高幼儿参与性;。

3.增添“卫生检查员”,提高幼儿的责任心;。

4.调整材料摆放位置,便于幼儿活动;。

5.调整标记,便于幼儿收放。

幼儿园观察笔记中班

观察分析:

高_小朋友是我班的一名4岁小女孩,在园性格内向缅腆,见人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户外活动时与小朋友偶尔有交流,但声音细细的,从不肯与老师交流或眼睛对视。每当老师主动与她交谈,她的眼睛就看别的地方,头也扭向一边。问她话,总是一言不发,一副可怜相;要不就点头,摇头。因为小班升到中班,班里的老师换为新的教师,我们以为她可能对教师不太熟悉,但她又告诉妈妈,说喜欢老师。家长和老师都对她这种能力缺陷非常着急。

观察内容:晨间活动。小朋友都自由的在各区角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我在活动室来回走动突然一双小手紧紧地抱住了我的腰。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博宇。我想趁机和和她说说话,没想她一溜烟就跑掉了。

在户外游戏时,小朋友四散在活动区玩大型玩具、滑梯、蹦跳床等。高_和其她一些女孩子捡落在地上树枝、落叶。我一直注视着她,看她玩得挺开心的,而且还不时用眼角瞟我。如果我一看她,她马上就转移视线。我只好又假装没看见她。但她又总在我身边晃来晃去,总想引起我注意的样子。

原因分析:其实,据我们仔细观察,高_是一位很有灵性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强,也有自我表达的愿望,偶尔也很想向老师说什么,可喉咙里像咽了东西,嘴里艰难地发出“咕咕”声。但只要妈妈在身边,她就显得特别的活跃,不但爱说话,说话的声音也变得大了许多。据了解,高_和姥姥、姥爷住在一块。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妈妈在一所中学当音乐教师,平时比较空闲。一家人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尤其是妈妈,一有风吹草动,就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摔着、冻着。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在家里高_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跟妈妈玩,很少出去与小朋友玩,或邀请同伴到家玩,由于社会性交往情境的缺失,久而久之,使她不知如何与别人建立交往关系,如果亲人不在身边就感到没有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加,总怕出错,不敢说话,表现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孩子,行为胆怯,缺乏自信。

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从感情交流和接纳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老师是和家长一样爱她的,增强心理安全感和自信心。

1、每天早上班上的三位老师总是笑脸相迎,向他问早上好,不管她回不回答,我们一如既往,鼓励但不勉强她叫老师。

2、有意识地增加他在班上的表扬率。高_的绘画与手工不错,美术活动时,我总是在其她幼儿面前找机会肯定她、鼓励她,表示对她的欣赏,让其她幼儿羡慕他、接受她、喜欢她,增强他的自我认可和信心。

3、多创造机会让她与人交往,一是通过参与分发碗筷、分发器械、收拾玩具等“工作”,让她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她的集体荣誉感;二是采用幼儿自由组合谈话、看图画书等形式,让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与她结对,带动她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同伴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开阔胸襟。

4、三位老师每天有意识地通过抚摸、拥抱等一些肢体接触,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情感基础上,创造条件让她能与老师开口说话。

5、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敢于放手让她与同伴玩耍,并多鼓励她就同伴交往中的趣事和体验与家长进行交流;带她参加一些亲朋好友聚会,让她观察成人交流的方式,通过“延迟模仿”效应,鼓励他与参与交谈。

面对一些某些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而性格又内向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在充分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主动与家长共同分析和查找原因,不能因为幼儿的看似“怪异”的行为而从感情上远离远他们,应给予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和空间,仔细观察和发掘他们的长处,在生活上体贴照顾的同时,了解和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要求,增强交往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充分利用幼儿园这个有利的集体环境,选择一些合作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有足够的交流机会,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合作交往的能力,让他们永远都充满自信,快乐成长。

获取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高_小朋友有了明显的转变。虽然还是不太与老师开口说话,但上课会举手发言了。每天见到老师总会害羞地笑一笑,或者在老师身边靠一靠。为集体做事也由被动变为主动了。而且也能与小朋友愉快相处,并且还有几个固定的好朋友。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要持之以恒的关爱他,让他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情景一:

早上的晨间活动,是孩子快乐一天的开始,我分给每个孩子一个皮球,启发孩子球的多种玩法。孩子们玩得可起劲了,却见陈子超小朋友一个人独自在教室里玩,怎么“请”他,他都不出来。小朋友有时和他一起玩活动时,玩着玩着他又一个人孤伶伶地。我走到他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玩,你看好朋友们都等着你。”“我不想玩”他翘着嘴巴说。“怎么啦!能跟黄老师说说吗?”“我不高兴,我想一个人在家里玩。”

在开学的这几天里,我都观察到子超的脸上,没有笑容。经过家访,知道他的父母都在国外,把他寄养在一位年迈的老人家称他为“伯伯”。那位伯伯是性格内向的老人,受他影响。子超也变地越来越内向。没有交流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特意每天都和子超谈谈心,让小朋友们多多找他玩。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语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慢慢地子超的脸上有笑容了,有时和小朋友玩时都发快乐地笑声。有时还会跑到我的身边说:“黄老师,我喜欢你,喜欢小朋友。”“你快乐吗”“我到幼儿园,我很快乐,我很高兴。”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们尝试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标准去要求他、鼓励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并争取更大进步。

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只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我感觉到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小心的呵护,或许你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教师过分一点也没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教师在孩子的生活中占居着特殊的地位,孩子通常从教师的言行中来判断老师对自己是否满意,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他们终生受益,反之则会在其心灵中投下阴影。

1、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多表扬他,鼓励他,和他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把对自己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愿意和老师亲近,喜欢听老师说话,能高高兴兴来园。

2、教师应为幼儿多创造游戏的机会,在游戏中教会幼儿如何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如何搭积木,如何游戏等,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记得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情景二:

片段一:一天,朱子妍正在进行晨间活动,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范俊凯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子妍呆呆地站着,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我不喜欢幼儿园,我生气了,不高兴了!”子妍大声地哭起来。

片段二:一个丽雅走出活动室,恰好一个亮亮往里跑,亮亮把丽雅撞倒在地上,忍不住大哭起来。我忙跑过来,对说:“哎呀,亮亮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我转向亮亮问:“怎么办呢?”亮亮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时丽雅想哭又忍住了。我对丽雅说:“脸被泪水弄脏了,来,黄老师用纸巾替你擦擦。”我帮丽雅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让老师看看,哟!真漂亮。”丽雅笑了。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受到责备惊慌失措,一个得到安慰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之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地步人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马斯络的五个层次需要的理论说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幼儿在心理方面有哪些基本需要呢?情感需要、独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成功、智力刺激。《纲要》也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穿脱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上的不协调,不象在家中可任意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着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纪律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

二.建立良好的顺生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努力接纳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活动。”纲要着重提出了教师应对幼儿尊重、理解,体验、感悟幼儿行为的要求。

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言动作等,使幼儿对老师充分信任,主动和老师接触,乐意听从老师的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控能力。同时要形成民主、热忱、欢迎的班级气氛,创设良好的与同伴、老师交往的环境,满足幼儿内在的心理需要。实践证明,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教师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在活动过程中发掘各人的长处,在得到同伴。老师的赞许和尊重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集体中的位置,当幼儿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积极情绪,激发其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别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

你期望孩子快乐吗?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目标,让他自己去努力。当你挪开双手,把孩子能做的事情还给孩子时,你会发现:独立的孩子很快乐!

此案例的成功之处—把爱的教育融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用观察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爱”,用细腻的心灵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记得有这样的句话——“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生命与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一名班主任,让我快乐。

做班主任很累,但我为每天能与这么多活泼的心灵接触而高兴,为每天能在不同程度上与那么多富裕思想的生命沟通而激动,为每天都能提升自己而兴奋不已。

幼儿园中班随笔笔记

班里的孟子茹小朋友每天的衣着都是干干净净的,看上去非常惹人喜欢。有的小朋友衣着邋遢,小手、脸蛋像是早上起床没洗过一样,脏兮兮的.每每看到这几个孩子,总是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给他们倒上热水,再帮他们一个一个的打上香皂洗干净,洗净之后,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精神。有时候我就问这几个小朋友:“早上起床没洗脸刷牙吗?”“起床晚了,忘了……”总之回答的五花八门。

在班里,我就问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不洗脸不刷牙的同学吗?”“不喜欢,不喜欢。”孩子们大声喊到。“既然不喜欢,那我们以后就得每天起床之后先洗脸刷牙,同学们你们说这样可以吗?”“可以。”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那下次我们比比谁是最爱干净的小朋友,谁又是最不爱干净的小朋友。”

自从我说了这件事之后,发现那几个小朋友有了很大的改进,比以前进步了很多,其他的小朋友也是更爱整洁了,我也时常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加油。有的小朋友,早上来到学校之后,先来跟我说:“老师,我洗脸刷牙了,而且妈妈给我擦了香香的雪花膏。”我说:“很好,老师很喜欢你。”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必须让孩子们养成爱讲卫生的习惯,从洗脸刷牙到衣着。好习惯的养成不仅靠家长和孩子,更离不开我们老师的督促表扬。

幼儿园中班教养笔记

观察过程:

龙晓凤是我们班新来的一位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在幼儿园很少和老师小朋友说话。开学已经一周了,我拿出已学的字宝宝让小朋友来认,我先出示一张字卡对小朋友说,看哪位小朋友还认识这个字宝宝?”我一说完小朋友都很踊跃的把自己的小手举起来了,龙晓凤只是看了看我手上的字宝宝,我看着她说:“龙晓凤,你能告诉老师这个字宝宝怎么读吗?她缓缓地站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微笑地对她说:“不要怕,老师知道你是最棒的!”只见她小声地读:“蜜,小蜜蜂的蜜”我让小朋友为她鼓掌,表扬了她。

措施:

1、创造条件,让她多开口说话。

2、多鼓励她,并多开设一些谈话活动。

3、平时在班里我们老师也应该多和她交流主动接近她。

效果:

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龙晓凤的性格活泼活泼开朗了许多,发现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候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容,有时候点她回答问题,也不会向以前那么小声地回答我,和老师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显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乐成长!

幼儿园中班随笔笔记

有一天早上,益辉站在门口主动大声地跟我打招呼,我的心都快飞扬起来啦!益辉妈妈的嘴角上扬,也很激动,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中班了,我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孩子们想说、敢说。首先从自我介绍开始,请小朋友们一个一个地上台介绍自己,益辉又露怯了,我轻轻地走过去,微笑着给了她一个拥抱,在她的耳边悄悄地说“我们益辉现在越来越来棒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然后牵着她的手走上台,台下自觉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掌声里,我看到了益辉慢慢地抬起了头,眼神也越来越坚定,益辉终于大胆地介绍了自己,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让大家记住了她是个爱画画爱跳舞的小女孩!最后,益辉大方地鞠了个躬:“谢谢大家!”然后不慌不忙地走回座位,我看到了她眼睛里的亮光,益辉又进一步了,自此以后,益辉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更积极了,能绘声绘色地表演故事了,看着她一点点地成长与进步,顿时,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们选择幼教没有错!这个学期的元宵节活动,她自告奋勇地代表我们中班组上台跟全园老师和小朋友们送上祝福,迎得了大家的掌声,又给我带来了惊喜!

幼儿园中班随笔笔记

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因为孩子年龄小,为了孩子的安全,每时每刻都有老师陪在身边,不管是室内活动还是室外活动,都由老师带领,统一安排,老师时刻都陪伴孩子们的左右,总怕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少了,总感觉这样有秩序的活动才能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对孩子的发展有利,然而一次的户外活动使我的看法有了改变。

有一次户外活动,孩子们非常高兴,有的说想玩呼啦圈,有的想拍皮球,还有的想踩高跷,我听后便把这些器械都拿到操场上,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打打闹闹到处乱跑,而是拿了自己喜欢的器械三五成群地一起玩,开始的时候玩呼啦圈的,玩皮球的,踩高跷的混在一起。一会儿孩子们便发现这样活动互相干扰,于是就划分了场地,喜欢踩高跷的在场地的东边,中间是玩呼啦圈的,西边是玩皮球。每组孩子在玩的同时,还想出了新的玩法,并互相学习,最后玩呼啦圈和玩皮球的一起合作,练习投篮,听到他们哈哈大笑的声音,就知道他们玩的很开心,很快乐。

这时我想孩子们这样活动不是很好吗?在日常活动中,要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交流,让他们开怀大笑,让他们大胆想象,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还提高了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随笔笔记

观察时间:20_年9月。

观察分析:

高_小朋友是我班的一名4岁小女孩,在园性格内向缅腆,见人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户外活动时与小朋友偶尔有交流,但声音细细的,从不肯与老师交流或眼睛对视。每当老师主动与她交谈,她的眼睛就看别的地方,头也扭向一边。问她话,总是一言不发,一副可怜相;要不就点头,摇头。因为小班升到中班,班里的老师换为新的教师,我们以为她可能对教师不太熟悉,但她又告诉妈妈,说喜欢老师。家长和老师都对她这种能力缺陷非常着急。

观察内容:晨间活动。小朋友都自由的在各区角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我在活动室来回走动突然一双小手紧紧地抱住了我的腰。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博宇。我想趁机和和她说说话,没想她一溜烟就跑掉了。

在户外游戏时,小朋友四散在活动区玩大型玩具、滑梯、蹦跳床等。高_和其她一些女孩子捡落在地上树枝、落叶。我一直注视着她,看她玩得挺开心的,而且还不时用眼角瞟我。如果我一看她,她马上就转移视线。我只好又假装没看见她。但她又总在我身边晃来晃去,总想引起我注意的样子。

原因分析:其实,据我们仔细观察,高_是一位很有灵性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强,也有自我表达的愿望,偶尔也很想向老师说什么,可喉咙里像咽了东西,嘴里艰难地发出“咕咕”声。但只要妈妈在身边,她就显得特别的活跃,不但爱说话,说话的声音也变得大了许多。据了解,高_和姥姥、姥爷住在一块。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妈妈在一所中学当音乐教师,平时比较空闲。一家人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尤其是妈妈,一有风吹草动,就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摔着、冻着。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在家里高_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跟妈妈玩,很少出去与小朋友玩,或邀请同伴到家玩,由于社会性交往情境的缺失,久而久之,使她不知如何与别人建立交往关系,如果亲人不在身边就感到没有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加,总怕出错,不敢说话,表现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孩子,行为胆怯,缺乏自信。

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从感情交流和接纳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老师是和家长一样爱她的,增强心理安全感和自信心。

1、每天早上班上的三位老师总是笑脸相迎,向他问早上好,不管她回不回答,我们一如既往,鼓励但不勉强她叫老师。

2、有意识地增加他在班上的表扬率。高_的绘画与手工不错,美术活动时,我总是在其她幼儿面前找机会肯定她、鼓励她,表示对她的欣赏,让其她幼儿羡慕他、接受她、喜欢她,增强他的自我认可和信心。

3、多创造机会让她与人交往,一是通过参与分发碗筷、分发器械、收拾玩具等“工作”,让她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她的集体荣誉感;二是采用幼儿自由组合谈话、看图画书等形式,让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与她结对,带动她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同伴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开阔胸襟。

4、三位老师每天有意识地通过抚摸、拥抱等一些肢体接触,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情感基础上,创造条件让她能与老师开口说话。

5、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敢于放手让她与同伴玩耍,并多鼓励她就同伴交往中的趣事和体验与家长进行交流;带她参加一些亲朋好友聚会,让她观察成人交流的方式,通过“延迟模仿”效应,鼓励他与参与交谈。

面对一些某些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而性格又内向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在充分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主动与家长共同分析和查找原因,不能因为幼儿的看似“怪异”的行为而从感情上远离远他们,应给予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和空间,仔细观察和发掘他们的长处,在生活上体贴照顾的同时,了解和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要求,增强交往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充分利用幼儿园这个有利的集体环境,选择一些合作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有足够的交流机会,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合作交往的能力,让他们永远都充满自信,快乐成长。

获取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高_小朋友有了明显的转变。虽然还是不太与老师开口说话,但上课会举手发言了。每天见到老师总会害羞地笑一笑,或者在老师身边靠一靠。为集体做事也由被动变为主动了。而且也能与小朋友愉快相处,并且还有几个固定的好朋友。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要持之以恒的关爱他,让他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