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船教学反思汇总

时间:2023-06-26 10:17:44 作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租船教学反思汇总篇一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出示预习提纲:

认真阅读课本第10页,思考以下问题:

3、想一想:通过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经过知识的探究,孩子已经对解决方法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区别就在于方法是孩子没有想到的.,或是孩子没有找到这种问题解决的途径。

课上交流:

每个孩子都非常高兴的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们分享。有的孩子全租小船,有的孩子全租大船,有的孩子大船小船合租,通过这些方法的比较,师适时的问: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七嘴八舍,我们共同选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

成功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成功,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孩子们理解的不错,学的也高兴。

租船教学反思汇总篇二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1.教师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

1课时。

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作用。在学生独立完成基础上发现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这个班共来了22人等信息,并举手发言。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列式,然后小组交流,交流时要围绕:你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2)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进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3)确定租几条船?

(4)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9=21。

4.小结。

师: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p11“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

答: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2.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

四、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回忆,我们都考虑到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寻找可以用今天知识解决的问题。

租船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30÷9=3(小时)……3(元)

答:租一条船最多可以划3小时。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

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

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

租船教学反思汇总篇三

这节课是对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而设计的一节复习课。旨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怎样寻找租金最少的租船方案,能说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策略,感受优化思想。

本节课亮点:

1、加强对学生的防疫知识宣传教育。课堂上由假日出游引入租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租船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虽然我们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但是我们面临的疫情依然比较严峻,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到外地旅游,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的健康好习惯。

2、对学生的表扬更具有针对性。在直播一开始,对迅速进入直播间的同学进行表扬,赞扬他们守时的好习惯。在学生进行连麦时对学生的连麦分享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在学生发图片或者发文字时,及时用手机查看,进行点评。

3、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间。课堂上我们采用了连麦,图片,语音等形式进行课堂上的互动,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了课堂。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2、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解列表法时,目的是想通过对比,让学生观察到当我们坐满或者空位较少时,所需要的费用才比较少,但是由于这时老师讲的过于啰嗦,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所以就看到很少学生在进行互动,不过后来有学生进行了解释说,有的是因为网络有延迟现象,当学生发言之后,老师这里收到信息比较慢,再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精确地设计好教学时间,保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之后济宁连麦讲解,因为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已经能够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虽然不是按照列表法的思路这说明教师在上课时缺少课堂生成的能力,不会灵活转化,也可以现讲方法二,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到最省钱的方法,在根据列表法进行调整,得到空位越少,费用越少的规律。

3、课堂设计上练习较少,不足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在巩固练习环节,还是这道问题,只不过改变了总人数。第一问“如果有40人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够说出结果。当学生面对第二问时“如果有41人呢?”学生发现41÷8=5(条)······1(人)这时学生有了不同的见解,有的直接说应该租5条大船,1条小船;有的学生对此提出异议:说这样空位比较多,浪费钱,应该租4条大船,2条小船;又有学生提出异议:这个方案也有空位,可以租3条大船,3条小船,这时仅有1个空位,当我看见学生有这样的发言之后,我认为学生已经开始了思考,而且是带着问题“怎样租金最少,没有空位”来思考。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进步。

但是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前面我消耗了很多的时间,所以在此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于是我留作一道思考题目,让学生课下思考,等到作业答疑时进行讲解。

在解决租船问题时,我们需要第一步先判断哪一种船更加便宜,第二步假设所有的人走坐大船(大车),第三步:如果不够坐或者没坐满,我们需要济宁调整,尽量做到不空位。

总之,这节课虽然是复习课,但是从之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有思路,但是思路不是很清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可能有的孩子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可能还有孩子还是不够清晰,在接下来的答疑和教学中,我一定要做到备课更加充分,灵活机智的应对孩子的思维,像这样有难度的问题不能单独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应该是由教师的引导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还应该减少思维定势,这样不至于错过孩子们思维的火花。

租船教学反思汇总篇四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通过问情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1、情景再现《乘船》让学生在经历乘船的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在情景再现后,我让学生估计一下,两艘船能不能装下?并说说为什么?意在让学生把两艘能装多少人合起来。再与92人相比,从而推断出:装不下。紧接着问:那么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呢?学生很快发现:92人中上和谐号44人,上希望号26人,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写出算式:92-44-26= 在算出得数后,说说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一时半会没反映了,我也感到有些着急了,沉思片刻后,我让学生想想:你们先前是怎样估计两艘船装不下的呢?是怎么想的?学生豁然开朗。哦 先把两艘船上的人数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2减去两艘船的.上一共的人数 就等于剩下的人数。紧接着问:哪艘船返回接剩下的人最合适?这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需要把剩下的人数和两艘船各装多少人比较。学生就缺乏了这点生活常识,不知道哪艘船回来最合适?也许是学生对最合适少了点理解,课堂变沉闷了,是没听懂我的问话?还是生活经验少了点?没办法只有在我指导下进行了。告诉学生哪艘船装的学生最接近22,这时学生方才恍然大悟。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我力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观察思维的良好习惯。

2、在问题出现后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观察发现计算的捷径。

3、 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突破计算的教学难点,连续退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游戏形式,先让学生估计绳子的长度 100cm,用剪刀分两次减下 ,并告诉学生每次减去了多少 再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按老师的动作很快描述:一根绳子长100厘米,减去32厘米,又减去25厘米 ,还剩多少厘米?列出算式:100-32-25,并计算出得数。

4、拓展延伸,通过帮助机灵狗完成弄脏的统计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两个数 求第三个数,可以连续减去这两个数,也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学生在计算中老是出错,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这就要求计算需要多多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租船教学反思汇总篇五

昨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到班级上了一节《租船问题》。虽然,这节课我精心备了好几天。但是心里还是没底,毕竟我感觉这个知识点对于孩子而言有很大的难度,课堂效果如何来我也不知道。课上完了,让我心里有了点小小的happy,真是出乎意料。

情景回放:

我先出了几个填空题,复习了上节的内容。这个环节没问题很快就下来了,然后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租船问题(例5)。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写出解决办法,然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而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汇报。我为之兴奋,也是我特别替他们高兴的地方出现了:在汇报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是值得肯定的。张晶茹同学说:用8条小船省钱。我让她说8条小船是怎么来的,张晶茹说:32÷4=8(条)然后我追问,你怎么想到列这个式子,她回答说是假如全租小船用总人数除以每条小船乘坐的人数就是船的条数。这是一个多好的想法啊。我接着追问:8条小船的租金是多少钱?刘奕说,用8×32=196元,紧接着,我抛给他们一个问题:还有没有更省钱的方法。这时,纪欣蕊同学站起来说: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更省钱。因为假如都租大船,用32÷6=5(条)…2人。把剩下的2人租1条小船,也就是租5条大船1条小船。租金是5×30+24×1=174元,比较省钱。李林颖说,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更省钱。这里的理由是本节的难点,孩子们说了但不是很清楚,我给以适当的点拨:这样把剩下的2人和1条大船的人数和起来,租两条小船。就成了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这时所租的船没空位且租金是168元最少。这时董翔同学站起来给了心要的补充:先求大船和小船每个座位多少钱,比较一下,多租便宜的船。……多好的想法,课前的预设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全部呈现出来。

课后思考: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真是至理名言。做为老师的我们要相信孩子,课堂上力争放手,给孩子更大的舞台,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发散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老师真正走下讲台,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千万不要放不开,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做不好,一切事情都是老师在包办。这样会严重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2、抓住课堂的精彩瞬间,放大生成

精彩的课堂是思维火花四射的场所,我们不可能也做不到限制孩子的思维,约束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只能够因势利导,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我们需要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耐心倾听,抓住孩子思维中最精彩的那一点,及时评价、并给予放大提升。这才体现出灵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本节存在问题:

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仓促,说的还是比较的少,如果再多一些时间会更好。另外,开始复习的内容也偏多,虽然很快下来,但还是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租船教学反思汇总篇六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本节课主要采用课前研讨,课上交流的教学方式:课前提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

出示预习提纲:

认真阅读课本第10页例5:一共有32人。大船限乘6人,租金30元;小船限乘4人,租金24元。

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主题图,题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你能想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方案中哪种是最佳方案?

3、想一想:通过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经过知识的探究,孩子们已经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课上交流:

1、根据船的租金及限承人数,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更便宜。

2、再假设所有人都乘坐租金便宜的船。

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如果没坐满,就再调整,调整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

本节课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多样化的策略和优化思想。

租船教学反思汇总篇七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租船问题”教学反思。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本节总要采用的中课前研讨,课上交流的教学方式,课前提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

认真阅读课本第10页,思考以下问题:

3、想一想:通过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经过知识的探究,孩子已经对解决方法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区别就在于方法是孩子没有想到的,或是孩子没有找到这种问题解决的途径,教学反思《“租船问题”教学反思》。

根据船的租金及限承人数,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更便宜。

再假设所有人都乘坐租金便宜的船。

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如果没坐满,就再调整,调整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

成功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成功,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孩子们理解的不错,学的也高兴。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