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汇总21篇)

时间:2023-12-09 06:07:22 作者:文轩

通过写一份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此处为大家展示一些有关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牲畜安全越冬渡春、接羔育幼、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重点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就当前各项畜牧业工作汇报如下:

(县里基本情况各种数据省略)。

目标任务:在稳定牲畜存栏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出栏育肥畜比例、大畜比例(主要在农区提高牛的比例)、母畜比例、良种畜比例。以加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改进饲养管理方式,加大“良种、良法、良料、良舍”为中心的养殖技术开发利用,提高个体单产和畜产品质量为主要措施,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畜产品品牌,改变畜产品的销售方式,促进畜产品销售。以牧民定居为基础,种养结合,积极抓好牧民劳务创收,多种经营,努力实现畜牧业增产增收。全县畜牧业为农牧民人均增收的贡献额在93元以上。

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畜牧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州、县农村工作会议和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这个总目标,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牲畜品种改良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突出抓好依法行政,大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以草定畜、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牧业科技示范、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年初,根据州、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和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州、县、乡、村层层签订了农业农村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目标任务依次分解落实到位,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深入抓,使各项畜牧业工作扎实有序进行,从组织上确保了畜牧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动物防疫工作扎实开展。

根据自治区、自治州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我县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签订了县、乡、村防疫责任书,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把动物防疫工作摆在了畜牧业的首位。根据动物防疫规程,重点做好了禽流感、口蹄疫强制免疫工作。

--。

-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开展顺利。我县继续采取“先农区、后牧区,先牛后羊再其它易感牲畜”的方针,于4月1日开始口蹄疫免疫注射工作。春季口蹄疫应免各类牲畜362457头(只)(其中:牛25634头,羊333033只,猪2808头,驼982峰)。截止目前,我县共购进口蹄疫疫苗33.2万毫升,已免牛6064头,免疫率达23.6%;已免羊12166只,免疫率3.6%;其它易感动物防疫工作将于4月20日全面开展。目前,疫苗注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

--。

--。

春季禽流感防控工作接近尾声。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均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机构和应急预备队。

二是开展全方位禽类普查登记,为防疫工作开展做好了准备。

三是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和旬报告制,并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四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五是继续对禽流感疫苗和注射服务费用均实行免费。

六是加大督查检查工作力度。

七是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按照“政府保证密度,部门保证质量”的要求,力争做到禽类免疫“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免,免不漏卡)。

据统计,截止4月17日,全县购进禽流感疫苗4.9万毫升,完成免疫禽类66550羽(只),免疫率达82%,其中免疫鸡62394只、鸭1821只、鹅917只、鸽子1295羽、其它禽类123羽(只)(注:因免疫期间由于出售、自食自宰禽类达14657羽[只],故实际免疫数较普查登记数低)。

(三)接羔幼育形势喜人。

去冬今春,我县克服了干旱、雪灾、天气变化异常等天气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草料储备、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和接羔育幼技术服务的工作力度,提前对大畜、怀孕母畜、瘦弱畜进行了补饲抓膘,有效地增强了牲畜抵御疾病的能力,使羔羊生产呈现出高成活率的大好形势。全县应产母畜23.52万头只(农区6.57万头只、牧区16.95万头只),目前,已产母畜17.02万头只,占应产母畜的72%;全县已产羔17.9万头只,繁殖成活数17.8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9.3%。

(四)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及草料消耗情况。

20xx年秋冬,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和备草备料工作,切实做到早安排、早动手,通过召开备草备料工作会议,签定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和备草备料工作责任状,向广大牧民进行宣传动员,提高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抗灾自救意识。同时,及时下拨和发放退牧还草兑现粮款470余万元,使牧民购买草料资金得以保障,确保全县牲畜安全越冬渡春。

据统计,全县牧区共备草97395吨,标准畜均备草308公斤;共备料10531吨,标准畜均备料33公斤。截止目前,已消耗草90605吨,标准畜均消耗草290公斤,消耗率为93;已消耗料9780吨,标准畜均消耗料31.3公斤,消耗率为93。

(五)黄牛改良工作措施得力。

今年,全县黄牛冷配任务4900头,目前完成冷配母牛547头,完成任务的11.2%。全县已购进冻精1325粒、液氮390升,使用冻精928粒、消耗液氮140升。为全面完成冷配改良任务,我县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场)、兽医技术人员,现已在农区开设冷配点21个,均配备有液氮罐、显微镜、输精枪等改良设备,并保证每个冷配点配备1名技术过硬的黄牛改良技术人员。二是本着“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服务”的原则,实行了自行购进黄牛改良器械设备方式,现已将第一批购进的冷配器械设备以成本价分发给各乡镇场冷配技术人员,保证了黄牛改良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强化科技服务,提高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增强工作责任心,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向社会公布服务程序,实行明码标价,统一收费标准,实行技术员分片、分区负责制,技术员随叫随到,上门服务。四是继续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养牛户实行“一户一卡”,良种畜实行“一畜一卡”,切实做到牲畜底数清,情况明。

一是加大接羔育幼服务力度。县、乡畜牧兽医部门要切实加大服务力度,推广先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降低幼畜死亡率,保持接羔育幼大好形势。

二是加快黄牛改良工作步伐。保证冷配器材设备的及时供应,加大冷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做好养牛户宣传动员,推动黄牛改良工作尽早完成。

三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春季禽流感集中免疫工作要于4月20日全面完成,春季牲畜口蹄疫集中免疫要于5月20日全面完成,要在秋季集中免疫来临之前,做好月月补针工作,切实做到强制免疫率达100,实现“春秋免疫、月月补针、免疫常年化”。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今年我团的畜牧业生产,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师党委会议精神,按照近抓羊、远抓牛,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的要求,全力实施无畜户连队建设,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坚持走规模化饲养、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之路,使畜牧业步入快车道,全团牧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职工养畜热情高涨,牲畜总量稳步增长,科学养畜水平不断提高。

1、牲畜存栏:全团牲畜存栏65081头(只),完成师计划的100%,母畜存栏42711头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其中羊存栏63396只,比年初增加13880只;牛存栏742头;猪存栏911头。

2、仔畜繁育:全团共繁育各类牲畜36388头(只),成活35670头(只),成活率98%,繁育率113%。其中羊繁殖31156胎,产羔36041只,成活35326只,成活率98%,繁育率113%;牛繁殖184头,成活184头,成活率100%,繁育率47%;猪繁殖胎数17胎,繁殖162头,成活159头,成活率98%,繁育率935%。

3、成畜死亡:全团各类成畜死亡83头(只),死亡率0.1%。其中羊死亡83只,死亡率0.1%。

4、畜产品完成情况:截止目前,肉类总产1114吨,完成师计划的101%,其中猪肉239吨,牛肉115吨,羊肉721吨,杂肉39吨;羊毛完成130吨,完成师计划的108%;牛奶270吨,完成师计划的104%;禽蛋180吨,完成师计划的106%。

5、饲草收集及加工工作:截止目前,全团累计进行饲草收集2.68万吨,完成师计划的116%,粉碎11500吨,完成师计划的115%,三贮一化7600吨,饲料贮备5300吨,完成师计划的106%。

6、畜牧业重点工作及技术推广。一年两产母羊试验5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当年羔配种完成250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绵羊人工授精600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双羔素注射100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全年舍饲羊群2群,每群150只;草原鸡饲养12000只,其中大户3户;塑料暖棚完成18166平方米,完成师计划的519%;苜蓿种植完成53874亩;应用混合饲料1200吨;肉牛改良381头,其中牛细管冷配381头,完成师计划的100%。

7、截止目前各类畜禽防、检、驱、治任务完成总计694512头、只、口、匹、条(次),其中防疫301353头次,检疫7356头只/次,其中布检6710头/次,结核检疫646头/次,生猪屠宰检疫968头,活畜流通检疫14533头次,羊驱绦93620只,犬驱绦2585条(只),猪驱虫1237口。

8、牧业贷款发放情况:贷款金额为146.71万元,贷款户240户,第一次贷款户数147户,第二次贷款户数83户,购买羊只5370只,落实师扶持贫困职工贷款86万元,86户已全部发放。

9、全团十个农牧连队从一连到十连基本实现“家家户户见牛羊”。目前,全团牲畜存栏6.5万头只,全团具有养畜能力的户数有845户,养畜户835户,全团养畜户占具有养畜能力户的98.8%,饲养20只羊以上户数有785户,全团饲养20只羊以上户占养畜户的92.9%。

1、加强牧业管理。

围绕一个目标(存栏8万只细毛羊)、抓好两项工程(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建好两个万只小区(农科站、种畜站)、实现三个突破(饲养方式上、良种推广上、产品流通销售上)、搞好五项服务(技术推广、品种改良、产品流通、疫病防治、信息引导),做好今年的畜牧业各项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党委会议精神,团场制定了畜牧业发展计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成立了发展畜牧业领导小组,以加强对畜牧业的管理,并出台了《20xx年畜牧业工作安排》、《20xx团绵羊品种改良实施办法》、《20xx团畜牧兽医考核办法》及《20xx年畜牧业考核实施方案》。

2、“家家有畜示范连”开展情况。

全团共有10个农牧连队,在六个单位实现“家家有畜示范连”的基础上,今年%连、%连、%连、%连四个连队达标,同时抓好连队的台帐和牲畜建档立卡工作。继续实施“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充分利用好师600万资金贴息扶持600户有生产能力的贫困职工发展庭院养殖业的政策,抓好团50万元支持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的资金使用,确保了今年一连、二连、九连、十连四个连队按时达标。在饲养方式上,要坚持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大力推行工厂化养殖和畜牧业十大主体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行小区养殖加快牧业发展,两个万只小区(农科站、种畜站)已初见规模。

目前,全团牲畜存栏6.5万头只,全团具有养畜能力的户数有845户,养畜户835户,全团养畜户占具有养畜能力户的98.8%,饲养20只羊以上户数有785户,全团饲养20只羊以上户占养畜户的92.9%。

3、全面优化畜种结构,从品质上突破。

经过近几年的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广大职工对经济适用、见效快的塑料大棚、双羔素应用、秸秆“三贮一化”等技术已完全接受,并能自觉的加以应用。一六八团党委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坚持“农牧并举,优化畜种结构,全面推进产业化发展”的方针,大力实施成果转化,以科技输入为手段,使科技强牧成为带动团场畜牧业发展的催化剂,同时把品种改良作为提高牲畜品质,增加职工收入的关键措施。团场以细毛羊改良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种结构,全力实施种畜工程,推广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增加配种站(点),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同时建立优质细羊毛生产基地(生产七连和生产八连)的契机,做大做强细毛的平台,加快团场细毛的发展进程,通过良种引进、扩繁、推广,提高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和资源的利用率,使牲畜繁育率、出栏率、羊毛品质得到提高。为促进我团养羊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品质,现根据团场安排,在去年成功推行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团范围内开展绵羊人工授精工作,为做好绵羊人工授精工作,团场在去年绵羊人工授精工作的基础上,抽调10名技术人员组建了绵羊人工授精服务站,常年开展此项工作,发展效益畜牧业,确保团场养羊业健康发展。引进细毛羊种公羊65只,进行品种改良,大力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xx年开展绵羊人工授精总数6000只,主要是以优质细毛羊(新疆军垦型)中国美利奴及肉毛兼用道赛特和罗姆尼西尔斯,目的是提高羊毛品质和繁育率;同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在全团组织细毛生产母羊,连队养殖户将断奶生产母羊交给畜牧工作站进行“托管”,畜牧工作站负责饲养、抓膘、预防、配种等系列全程服务,以解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保证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确保羊只繁育率达到120%。同时在团种畜站养殖小区发展全年舍饲工厂化养殖,试验群2群,每群150只羊,年初有方案,年底有总结和效益报告并已上报师畜牧局。

4、人工草地建设。

全团所有苜蓿地主要品种是紫花苜蓿,共有苜蓿地面积5.38万亩,其中水浇苜蓿地1.75万亩。第一茬苜蓿地5.38万亩,水浇地平均单产370公斤(干草),旱地平均单产160公斤(干草),总产12180吨;第二茬苜蓿水浇地全部实现收割二茬,旱地可根据雨水情况,部分可实现二茬,可浇二水,平均单产170公斤、总产4000吨;第三茬苜蓿地1000万亩、可浇三水,预计平均单产100公斤、总产100吨,十个生产连队均有100亩攻关田,干草单产平均800公斤以上,苜蓿地的划分办法和承包形式是固定到户。

5、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疫病防治服务是发展畜牧业的前提。

疫病防治是一项社会化的工作,发展现代畜牧业,只有建立完善的防制体系,才能降低疫病危害,确保畜牧业产品安全和质量。根据《农%师动物防疫管理办法》,20xx年我团又出台了《20xx团动物防疫管理办法》和《兽医考核办法》,我团自1998年开始推行动物防疫费用统筹办法,同时收取单位管理(使用)费,畜牧兽医服务费,这对保证团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收费体制的诸多矛盾也体现出来,尤其是目前全团牲畜已达6万余只,防疫、检疫、重大疫病防治、技术推广等工作推行的难度逐渐加大,必须确保团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健全和稳定。为此,我团将动物防疫费用、草场管理(使用)费、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费用“三费合一”统一征收。应用写作参考征收费用内容:三费指动物防疫费(6元/头只),草场使用费用(1.2元/头只),畜牧兽医服务费用单位平均3000元。根据单位的牲畜数量、草场面积、土地面积加权测算,进行平衡;山区10000只以上牲畜的单位,按6.5元标准参照征收,5000只以上按7.5元参照征收;农牧连队5000只以下的按8.5元参照征收,3000只以下的按参照10元标准征收;团直单位按全团平均数交纳。各单位按团财务计划下达收费指标,于年初一次性上缴团财务科。兽医人员12人,平均收入11500元。

6、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流通工作。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做好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是引导农户小群饲养与大市场接轨的桥梁。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健全以畜牧公司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五项服务(技术推广、品种改良、产品销售、疫病防治和信息引导),确保我团的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团场做好扶贫贷款资金购畜工作,目前已发放贷款资金102万元,有144户职工购羊3025只,畜牧公司充分利用扶贫贷款资金30万元,为职工群众做好服务,为连队职工购畜1240只和3头荷斯坦牛。

(一)虽然今年各连队都加大了对畜牧业的领导,但仍然存在管理比较薄弱,具体措施落实不够扎实,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对工作的统筹安排,年初生产计划连队分解到户不够详实,部分连队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还有差距,双羔素应用等技术推广项目落实不到位,示范连建设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畜牧业建档立卡工作也存在填写不规范现象,如饲草贮备、粉碎等项没有填写清楚。

按照师党委xx届xx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要求,20xx团“十一五”计划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始终坚持近期以养羊为主,中远期以养牛为主,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的总体思路。实现优质细毛羊存栏8万头只,递增200%,主要畜产品产量总产1105吨,羊毛总产320吨,计划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亿元。

(一)在加大引导力度上求突破。

(二)在实现科技兴牧上求突破。一是要提高从事畜牧业生产职工的整体素质。二是要与科研机构、院校联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使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得到应用和推广,形成规模。三是要建立健全科技体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形式,建立和完善团、连、户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网络,不断增强科技服务功能。

(三)在增强市场功能上求突破。一是要依托小城镇,有计划地建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二是转变团场职能,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具体怎么调,发展什么要由职工自己决定,不能搞“官逼民富”,不能搞一个模式。三是要鼓励职工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培养经纪人和营销组织,让职工产得出、销得掉。

(四)在提高服务质量上求突破。一是要加强对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领导,进一步完善领导责任制,加强督查、指导,做好协调和宏观调控等工作。二是要改变工作方式,鼓励党员干部、科技人员走出机关扎根基层创办科技服务基地。三是要为职工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五)以畜牧业“种子工程”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全面提升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

继续继续实施牲畜“种子工程”建设,把畜禽品种改良、提高个体生产性能、畜牧业提质提效作为科技兴牧的主攻方向。建立自己的种羊基地(以德国美利奴肉毛兼用羊为主要发展品种),培育细毛羊、肉毛兼用羊核心群,实现种畜生产专业化,逐步形成团、连、户良种繁育推广网络。新建综合配种站2座,流动配种站8个,并有计划开展良种肉羊杂交繁育。具体要确定重点生产区域,在生产%连、%连、%连、%连、%连的细羊毛集中产区,大力发展优质细毛羊,扩大优质细毛羊群体,形成羊毛批量生产,20xx年组群人工授精每个单位1500只,分配细毛种公羊每个单位6只。%%连以发展肉毛兼用羊为主,20xx年参加人工授精每个单位1000只,分配种公羊每个单位5只。

(六)积极实施畜牧业牧草种子工程,进一步完善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实现牧草的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全团新播苜蓿实行统一供种,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牧草尤其是苜蓿质量低下的问题。

(七)积极开拓畜产品市场,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要采取引进、挂靠等多种形式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好绿晨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团设立基地的优势,带动团场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职工经济人队伍和各种中介组织,促进养殖户分工分业,使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真正解决职工目前出现的销售问题。

(八)继续实施“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是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抓好团50万元支持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的资金使用。鼓励职工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实现“六畜兴旺”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充分依托我们的资源优势,引导职工发展以草原鸡为主的家禽生产。

(九)全面加强兽医卫生工作,提高动物防疫水平,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的安全卫生。

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点强化强制免疫制度和主要疫病监测制度,切实落实防疫工作行政、技术双轨目标责任制和疫病分级管理办法,加大防疫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把好检疫质量关,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深入推进"放心肉"工程的实施。加强基层兽医卫生工作,制定严密的工作制度和责任目标,强化执法主体地位。在重大疫病防治上,坚持执行“五强制”、“两强化”,确保疫苗注射密度和质量。全面推行动物免疫标识挂牌工作,走依法制疫、依法灭病之路,为畜牧业发展发挥保驾护航。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潘家庄镇20xx年草地生态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想县人大监督、关心下,在草地中心的指导下,以及全镇干部和全镇各村、组干部的密切配合下,我镇20xx年草地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各项建设任务完成得较好,现总结如下:

根据县里面的要求,我镇20xx年被列为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养羊项目乡镇,我镇在年初成立以黄松镇长为组长,杨睿副书记、黄一峰副镇长为副组长,各股室站所负责人及畜牧兽医站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并以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各村及项目办人员手中,即潘府发[20xx]27号,由于制定了实施方案,在20xx年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养羊项目进展顺利,工作开展有序。

(一)宣传发动。

在20xx年初,我镇被列为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养羊项目乡镇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即召开全镇职工和个村、组动员大会。会上有贵州大学的何胜江教授为大家讲了有关种草养羊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意义。会后,我镇职工分扑各村、组召开群众会。宣传种草养羊的相关政策及优惠政策。通过全镇干部职工的大力宣传,最后决定把潘家庄村和扯尼姑村作为种草养羊项目村,以带动周边村寨,并在扯尼姑村建立一个办公室,并有专人值班,负责扯尼姑村及全镇的种草养羊工作。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并成立项村、种草养羊协会。

在20xx年2月28日,成立了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办公室规章制度,搞好宣传发动、土地协调等工作,在3月又成立了项目村种草养羊协会,制定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实施人工草地、改良草地、羊舍建设等区域内的农户、土地、资源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指导农户土地翻耕,召开项目区群众会议,着手项目区技术服务点建设,落实种草养羊农户名单。

(三)种草情况。

由于大家的宣传发动,大部分村寨的农户都报名,4月底,总的种草:4610亩,主要分布在潘家庄村、扯尼姑村以及下溪村、鸡场坪村、坪寨村、弥勒屯村、粑铺村等部分村组。其中潘家庄村2500亩,扯尼姑村800亩,其它村寨1310亩,种草之后,项目负责人随时督促农户,管理好种的草,要掌握随时除杂草,到20xx年中,我镇总的草场长势较好。

(四)羊舍修建和养殖培训。

根据县草地中心的安排,在进羊子前,必须搞好羊舍的修建和农户对羊子疾病的培训。在6—7月,我镇项目办工作人员分扑项目村农户及其它村、组农户指导羊舍的修建,到7月底,羊舍的修建基本结束,并在9月,我镇分管领导黄一峰副镇长组织相关人员对羊舍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羊舍总的有5638平方米发放补助金218000元,在8月份,我镇又组织全镇的养羊户在姑屯中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培训人员300人次主要培训羊只饲养管理和羊只常见病的防治,以及草场的合理利用情况,之后又到各农户家中进行培训。总的培训人员约为1200余人次左右。

(五)引进种羊和预防接种工作。

根据县草地中心的安排,在8月中旬,由于羊舍修建已基本结束,以及农户对羊只常见病基本了解后,就开始发放羊只。到10月中旬,我镇总的引进种羊2903只,其中种公羊210只,同时对羊只进行五号病、胸膜性肺炎、羊痘等疾病的预防接种,到20xx年12月底,总的死亡230只,死亡率为8%,居全县其他项目乡镇最低。

(六)越冬饲草饲料的准备。

由于冬季大部分的草都会干死和草长势差等问题,在草地中心的指导下,在9—10月份,我镇技术干部指导农户储备了大量的青干草并组织农户播种了一年生黑麦种。种的播种面积为1000亩,由于饲草饲料储备充分,我镇在20xx年年底和09年初没有发现羊只被饿死现象。

草地建设计划:4000亩,实际完成4610亩,占计划数的115%,羊舍修建计划4000平方米,实际修建5638平方米,占计划数的141%。

水池任务是50口,但由于资金的缺口,最后才完成32口,占任务60%,草场公路任务3.9公里,由于土地一直协调不通,再加上上拨资金又不够,故到现在为止,还未修建。

(一)由于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是首次在我镇推行,有些农户不理解,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由于羊子是从其他省市和地区引到我县,对环境生存很不适用,导致少部分的羊只死亡。

(三)大部分农户养殖水平低下。还是传统的饲养模式,离科学饲养还有一定的差距。

以上不足,我们将在09年中加以改进。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我镇畜牧业按照年初计划,紧紧围绕全区生态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政府及县局发展生态畜牧要求,结合我镇实情,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以畜禽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无害化、环境生态化建设为目标,加大畜禽良种引进,兽药、饲料监测,疫病防治,疫情监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以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据资料统计全镇牲猪年末存栏3933头,大牲畜年末存栏2176头,山羊年末存栏1800只,家禽年末存栏55918只,生猪出栏1.42万头,大牲畜出栏2166头,羊出栏3096只,家禽出栏12.61万只,肉类总产量2537吨,禽蛋产量201吨。水产品产量181吨。

(一)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制定牧渔业工作责任制,对全年工作任务实行业务干部分片包村养殖大户(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二)加强猪、羊、牛品种改良宣传与指导,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

一年中在全镇共完成蛋鸡小区建设一个(共计73户5127只),完成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一户(现有存栏生猪217头),林下养鸡示范户21户,全年全镇共引进鸡苗13.28万只;新发展养羊户13户,新发展养牛户7户;引进良种猪89头,优质商品猪推广12057头,对其大户定人定点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户济效益。

(四)加大科技投入。

1、全年共组织311人次养殖户参加培训学习,发放养殖资料1335份,全年共组织122人次到新业乡实地参观学习林下养鸡技术;先后两次组织养牛大户8户、散养户11户65人次到木黄太阳牛业与板溪镇参观学习杂交牛养殖,使养殖户真正学有所用受益匪浅。

2、邀请畜牧局技术人员到对全镇养殖户“传导、授业”,深入到养殖户家中实地指导。提高了养殖户的“养、防、检、治”技术。

(五)动物防疫工作。

切实抓好养殖小区场(户)的程序防疫工作,面上做到“不漏村、不漏组、不漏户、不漏畜”

1、认真宣传《畜牧法》与《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全年猪瘟注射密度达应免的100%,五号病、禽流感、猪蓝耳、牛炭疽达100%,挂免疫标识达96.7%。

2、加强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购上健康畜禽,全年检验肉尸1306案,检疫上市活畜禽3078头(只),开展补针1296头,检疫外运活畜197头,消毒车辆2车次,疫情监测1201户,死亡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死亡标准之内。

(六)提高执法力度,加强畜药、饲料的监测管理。

全年共对市场进行三次大检查,共查处无证经营户2户,经营伪饲料1户,经营过期变质饲料1户,查处并没收过期伪劣饲料8包、兽药33合、添加剂5包,规范了我镇的兽药、饲料市场的经营秩序。

(七)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的其它中心工作。

作为一个全镇畜牧战线上的“领头羊”,应当好本镇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好参谋,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多谏言献策,应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干的主人翁思想去更好服务生态畜牧业。

1、继续巩固好投入使用的养殖小区、场(大户)的使用率和效益。

2、进一步组织好和培训好业务人员和乡村防疫队伍建设。

3、加强技术引导,对养殖户实行定期“充电”“补液”。

4、抓紧选好选准20xx年养殖业发展指标的落脚点。

1、村级防疫员报酬低,无工作积极性。

2、群众对预防工作的意识不够。

3、用于预防工作的设备简单,不利预防工作的开展。

4、预防反应死亡牲畜补偿机制不健全。

5、单位职工少,很多工作无法及时开展处理。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农业局正确指导下,我们按照《乡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乡20xx—20xx年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思路、转变观念,圆满地完成了年度畜牧产业发展目标,先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全年来,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疫病防治工作极为重要,我乡对疫病防治的认识有了极大地提高,加强了乡、村兽医工作人员的管理,确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主要是:

一是突出重点病种,抓好高致病禽流感,猪、牛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狂犬病、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全乡全年猪瘟脾淋苗注8000头,猪口蹄疫注射8000头,牛口蹄疫1700头,鸡新城疫滴鼻16000余羽,蓝耳病注射8000头。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防制疫情。在各村公路沿线抓好重大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对全乡7个村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动物进行造册登记、建档,消毒,特别是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是兽医跟班作业,亲自防疫注射。兽医亲自进行登记造册,具体负责防疫注射工作,社长监督,坚持“五统一”,做到“五不漏”,确保“五到位”,扎扎实实开展好防疫注射工作。

四是加大对疫情监测力度。站长亲自负责,重点对辖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大户、小区、肉市的监管,消除疫情隐患。使监测与免疫工作相结合,做到准确监测、及时上报、及时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一是对我乡调出的生猪、耕牛严格检查耳标,查证验物,是否与免疫档案相符。并逐头实施临床检查,严防疫病输出。全面完成非税收入任务,无一例病害畜禽输出。二是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培训屠工、饲料经营者20名,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讲解,严格病死猪肉上市销售,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三是对生猪养殖规模户督促建卡立档,重点病重的防制、消毒,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督促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对辖区养殖场的病死生猪进行深埋、清理,建立无害化处理档案。四是对辖区内的兽药饲料摊点进行拉网式的检查,严防“瘦肉精”在市场上销售流通,兽药gsp已达标一个。

我们把科技培训列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要发展,科技培训是关键。我们邀请专家授课、现场讲解、集中培训、院户培训、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共培训农户520/人次,发放培训材料1180余份。培训内容除青贮饲料、饲养技术外,特别把防制牲畜传染病知识列为重点,采取上门一家一户,边讲解,边防疫注射疫苗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的畜牧科技意识。

通过政府支持、部门主导、信贷扶持,鼓励农户大力发展以巴山土鸡、黄羊、空山黄牛和生态猪为主的特色养殖,今年新发展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牧场)25户(其中牛存栏20头以上2户、猪存栏150头以上3户、羊存栏80只以上20户),专合组织2家。全年实现生猪出栏3705头,牛出栏481头,家禽出栏113280羽,实现畜牧总产值800余万元。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畜牧局的具体指导下,皮窝乡畜牧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促进群众增产增收为目标,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回顾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立足“五个到位”,认真做好畜禽防疫工作。一是思想认识到位。由于我乡地处“官大”公路沿线,极易引发动物疫情输入,同时为消除个别村社干部的侥幸心理和部分群众“防与不防一个样,防多防少一个样”的认识误区,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由全体乡干部和村社干部参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二是人员培训到位。为进一步提高防疫员的技术水平,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以会代训”形式,重点就生猪防疫及牛羊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防疫和消毒灭源作了详细讲解,使村级防疫员进一步掌握了动物防疫技术操作规程。三是任务落实到位。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动物防疫目标任务,努力提高防疫密度,力求应防尽防,各乡村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和“张贴标语”等形式,明确了各村社的防疫目标任务。四是责任界定到位。我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张燕任组长,乡长陈天贵、党委副书记侯君臣任副组长的皮窝乡动物防疫领导小组;按照“五统一、五不漏、五到位”的要求,同时各村落实了“四包”(驻村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防疫员包操作)和“四定”(对村社干部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制。五是疫病防治到位。我乡全年完成猪瘟免疫4600头份、牛出败550头份、鸡新城疫免疫36000羽份、牲畜口蹄疫免疫36000毫升、禽流感免疫60000羽份,猪蓝耳病15000毫升,全年目标任务完成100%。

(二)防狂工作。我乡高度重视防狂工作,今年来,共防疫犬只500只,灭犬45只,全乡犬只接种达100%。

(三)坚持依法办事,认真做好动物检疫工作。我乡全年产地检疫160头,并100%完成全年检疫调节费上缴任务,使“放心肉”的惠民工程得到全面落实。全乡全年清静无疫。

按照“突出发展生猪,大力发展山羊,积极发展黄牛,全面发展家禽”的思维定势,狠抓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实现了畜牧业稳定增长。一是生猪持续发展。培育养猪大户(50头以上)5户。二是山羊稳定发展。培育养羊大户(100只以上)2户,(50只以上)4户。三是黄牛稳步发展。培育养牛大户(年出售量10头以上)2户。四是家禽迅速发展。培育养鸡大户(2000只以上)1户。全乡家禽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技能。今年来,我乡注重对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深化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工作。与其他驻村干部一道,认真做好乡党委、政府安排的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做到了工作与学心、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兼顾。

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市畜牧局的指导下,我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实绩,但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里,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市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紧急会议精神,扬长避短,查漏补缺,扎实工作,使全乡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年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全年来,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疫病防治工作极为重要,我乡对疫病防治的认识有了极大地提高,加强了乡、村兽医工作人员的管理,确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主要是:

一是突出重点病种,抓好高致病禽流感,猪、牛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狂犬病、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全乡全年猪瘟脾淋苗注8000头,猪口蹄疫注射8000头,牛口蹄疫1700头,鸡新城疫滴鼻16000余羽,蓝耳病注射8000头。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防制疫情。在各村公路沿线抓好重大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对全乡7个村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动物进行造册登记、建档,消毒,特别是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是兽医跟班作业,亲自防疫注射。兽医亲自进行登记造册,具体负责防疫注射工作,社长监督,坚持“五统一”,做到“五不漏”,确保“五到位”,扎扎实实开展好防疫注射工作。

四是加大对疫情监测力度。站长亲自负责,重点对辖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大户、小区、肉市的监管,消除疫情隐患。使监测与免疫工作相结合,做到准确监测、及时上报、及时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今年我区畜牧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畜牧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我区“五大中心”战略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稳猪鸡、上质量,增牛羊、扩规模,大力发展草食畜,突出发展奶牛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畜禽良种繁育、畜禽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工作进程,促进畜产品竞争力增强、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xx年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165吨,同比去年增长14.85%,畜牧业新增纯收入1256万元,为农民提供总收入达到3.25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516元,同比去年468元增长了10.3%。

预计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同比去年增长4.3%;蛋类总产量12165吨,同比去年上涨了24.5%;奶类总产量10000吨,同比去年增长23.2%。生猪存栏90000头,同比下降3.2%,出栏155000头,同比下降4.4%;鸡存栏120万只,同比下降6.9%,出栏鸡125万只,同比增长0.6%;羊存栏130000只,同比下降4.4%,出栏110000只,同比增长17.5%;牛存栏14000头,同比增长22.8%,其中奶牛存栏5600头,同比增长30.6%。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扭转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被动局面,为畜牧业生产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总体上看,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全面上升,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畜牧业可实现稳定增长。

1、生猪产销两旺,市场价格看好。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仔猪价格的走势与以往不同,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活猪价格保持在8.5元/千克以上,仔猪价格21.5元/千克,猪肉价格保持在15元/千克以上,其价格已创历史新高。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禽肉产品消费下降,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刺激了猪肉价格的上涨,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和仔猪短缺等。目前,农民养一头商品猪可获利250元,效益明显高于往年,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较高。

2、家禽业恢复稳定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我区家禽业生产的影响不大,随着禽类产品价格的逐步回升,农民养鸡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鸡蛋价格已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3.5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公斤5.5—6元,淘汰鸡价格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4.5元,上涨到今年的平均每公斤8.5元。

3、奶牛业发展势头强劲。奶牛养殖业继续保持突飞猛进,成为畜牧业生产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目前,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受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奶牛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所下降,目前农户养一头奶牛年盈利在3000元左右。

4、肉牛生产稳中渐升。今年以来,肉牛市场价格同比去年有所上涨,同时随着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在我区的实施,农民养肉牛的积极性很高,去年我区新建的肉牛小区今年开始大量补栏,肉牛存栏达8000余头,同比增长了18%,农民养一头肉牛可获利450元左右。

5、肉羊生产平稳过渡。今年我区实行了禁牧政策,对我区养羊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羊饲养量略有所下降,禁牧政策对养羊业生产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主要是我区积极扶持农民舍饲养羊,引导养羊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了养羊业的经济水平,据统计,舍饲养羊农民出售一只羊可获利70元左右。

今年我区畜牧业围绕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势区域布局三大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以防治禽流感为重点,抓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今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发挥疫苗优势,提高防疫效果,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家禽业的健康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区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得到了阶段性胜利。今年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大了禽流感防治力度,禽流感防治是今年我区动物疫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10万元防治经费,购置了75万头份禽流感疫苗,3.5吨消毒液,150套防护服以及手套、口罩、雨鞋、编织袋等,对我区重点防护区的鸡群全部进行了免役,鸡舍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全面的消毒,确保了我区鸡群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二是加大布病防治力度,根据省市按排,我们对辖区10个乡镇64个疫点村的28500只羊进行布病检疫,检出阳性羊570只,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扑杀深埋处理,消除了传染源;三是在继续加大对口蹄疫强制免疫的同时,对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免疫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确保我区没有发生重大疫病;四是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今年全区检疫动物:猪84626头、羊47250只、牛867头、禽629300只、其它动物2479头(只),动物产品:肉类7845吨、种蛋255万枚、皮2400张、毛类50吨、奶类200吨。共检出动物疫病8种:口蹄疫、羊布病、鸡新城疫、猪瘟和猪丹毒,染疫动物7145头(只),不合格动物产品1850公斤,全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2、以发展奶牛业为重点,抓了畜牧业结构调整。

一是抓了畜禽结构调整,按照我区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奶牛养殖业突飞猛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奶牛业作为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将成为我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二是抓了畜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抓龙头企业建设,特别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畜产品结构调整,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奶达1800余吨,民信屠宰厂年加工猪肉达5000余吨;三是抓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蛋白质和经济效益产出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优质紫花苜蓿和青贮饲料专用玉米的推广力度,以种植制度改革来推动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区优质牧草种植保留面积已达6万余亩。

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

我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积极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州、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业,逐步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方向转变。积极推广标准化舍饲圈养和规模化养殖,逐步实现“人畜分离”,突出抓好牛羊育肥增值,稳步发展奶牛业,提升畜禽产业化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示范村和示范户,带动全乡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进一步提升我乡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截止12月底,全乡各类牲畜饲养量达4.5头(只),其中牛2666头,高产奶牛130头,实现产肉2600吨,产奶195吨,完成计划的25%,产毛63吨,产山羊绒3吨。充分发挥新建设的4个村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防疫点的优势,完成黄牛冷配230头,牵引交配265头。从3月10日起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全乡应防疫的各类牲畜25112头(只),其中牛2666头,小畜(绵羊、山羊)22348只,骆驼98峰,实防的牲畜达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13000只,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协调服务意识。

今年,乡党委、政府把畜牧业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州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畜牧业重点工作计划》,签订《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大了畜牧业工作在综合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比重,在全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继续加大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以农促牧,发展畜牧业经验观摩交流会。通过现场参观大泉村饲草饲料种植情况、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算细帐,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全村农牧民指明了以农促牧、实施以草定畜,进行品种改良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同时请养殖示范户现身说法,邀请市有关领导作专题报告,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逐户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牧民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二)加大疫病防制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疫工作,乡上成立了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对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疫病防治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农牧民的防疫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按照招得到,稳得住,能服务的要求,配强村级防疫员,实行竞聘上岗。目前全乡共竞聘上岗村级防疫员4名。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监测,建立动物防疫台帐。各村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防疫部门,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春季防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全乡一次防疫共领取疫苗4700毫升,防疫各类牲畜2.5万头(只),补戴耳标1.1万头(只),实际防疫各类牲畜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13000只。并对全乡所有禽类进行了监测,对重点养禽户入户进行定期观察,确保不出现疫情。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对检疫员实行严格管理,签订责任状,截止目前,产地产品检疫牲畜654头(只)。

(三)加强草原保护以草定畜工作。

为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草场退化,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安排季节,实行统一转场,防止滥牧、抢牧和过量放牧,我乡分四个阶段稳步开展了以草定畜工作。截至6月底,共签定以草定畜责任书565户,签订率为100%。为保障以草定畜工作成效,利用牲畜转场这一良机,在xxx河沟、xxx等地设检查站,对进入草场的转场牲畜严格进行检查,即检查有关部门发放的转场通知书,核定载畜量手册和防疫证书,规定统一转场时间,规范作业组转场顺序,截至6月25日顺利完成了以草定畜牲畜转入夏季草场工作。以草定畜工作开展后,初步达到了草畜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冻精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

结合村级防疫人员的选配工作,新选拔和培训了5名村级防疫技术员,配备到州、市畜牧兽医部门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同时对冷配技术实行责任状管理,依法加强冻精来源管理,实行冻精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的措施,明确冻精种牛谱系相关信息。今年我乡兽医站购进优质冻精x余枚,重点抓好了牛羊品种改良工作。

另外,为了改善兽医站的办公条件,申请资金40万元,准备新建畜牧兽医草原站,并增添一些办公室设施,进一步改善乡兽医站的办公环境,稳定了技术员队伍。为加强品种改良工作,乡政府对农牧民进行品种改良、引进种公畜制定了优惠政策,凡引进购买纯种种公羊,每只乡财政补贴1000元,引进一头种公牛补贴1000元,引进高代杂交肉用种公羊,每只补贴300元,从而增强了养殖户对通过品种改良增收致富的信心。

(五)进一步加大饲草饲料基地开发利用和养殖小区建设力度。

大泉村获得4000亩饲草饲料基地整理项目,五疙瘩获得20000亩退耕还草项目,已开发利用2000亩,西台子喷灌草场更新补种3500亩。今年全乡计化种植饲草料面积1.1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7015亩,保留和新种苜蓿1250亩,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投入2万元维修了西台子喷灌草场灌溉设施,工程预计7月中旬完工,此工程将解决西台子130户牧民的牲畜饮水和500亩饲草料的灌溉问题。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确定xxx村西台子为早冬羔和奶牛专业村,大泉村为奶牛养殖小区和牛羊养殖专业村,五疙瘩定为牲畜舍饲圈养示范点,xxx河和东沟为养殖绒山羊小区。全乡早冬羔达1.1万头只,优质品种奶牛130头,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暖圈、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全,为实施新型模式化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部分村干部和农户对发展畜牧业信心不足,没有真正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对待。

(二)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低,管理比较粗放。

(三)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防疫员队伍需要壮大,技术和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四)养殖贷款申请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县商务局发展现代物流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我局工会工作在局党组的重视与支持下,得到了较好地开展。

一、主要成效。

1、加强了工会工作领导。今年,县工会确定成立局工会组织以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在单位分工时,就明确了具体专抓负责人,同时,也明确由局党组书记主管工会工作。从而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

2、加强工会工作建设。局里专门安排办公场所,与计育、综治一起办公,每年决定工会经费投入3000元,以保证工会办公和活动的开展。

3、支持了工会活动的开展。今年,我局大力支持开展工会活动,据统计,共约支持工会经费投入开展活动达3万余元,特别是组织参加县政府办系统篮球比赛,就投入了2万元。

二、存在问题。

由于单位刚刚新组建,千头万绪,很多工会还未能及时开展。特别是我局工会组织机构还不是很完善。对于我商务系统的工作支持力度还不够,未能较好地发挥商务局系统工会的职能。

三、明年工作设想。

明年,我局的工会工作,将在局党组的领导下xx县总工会的指导下扎实开展工作,主要达到两大目的:一是建立健全商务局系统工会组织,充分发挥系统工会的职能,引导商务系统员工支持商务系统各项工作。二是通过开展活动,凝聚人心,聚集力量,支持和带动商务工作,为领导分忧,为群众解难,为需要帮困的人士送上温暖。

以品牌引领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首届中国畜牧业品牌发展大会侧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职工同志们:

我叫来自跃进矿,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

阔步前进大发展,建设美好新义煤。

义马是一座因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义煤是不仅是义马乃至全市、全省、全国的支柱企业,去年它成功地跨入了全国500强,这不得不令我们义煤人感到荣幸与自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那是几代矿山人不懈奋斗的结果,那是几代矿山人拼搏流汗的结果,那是几代矿山人创新安全发展的结果。有了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有了他们的艰苦奋斗,才使我们的企业从一个年产几十万吨的小企业,发展成今天年产1600多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有了他们的辛勤耕耘,才使我们的矿山变得越来越美。我们今天的发展,曾经是老一辈矿工们的梦想与希望,我们今天的建设,曾经是老一辈矿工们描绘的蓝图与未来。那么我们作为新一代矿工,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又是什么呢?那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又能为义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做些什么呢?这是我们这些新时代的矿工必须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必须承担起的重任。在今年集团公司召开的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会、党委工作会,对义煤明天的发展蓝图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团结稳定,继承发展,求真务实,创新未来”的工作思路;围绕“和谐友好科学发展,两大跨越又好又快;大型集团行业聚集,外向拓展相关多元;煤化基础结构升级,运转高效现代制度;企业增效职工富裕,本质安全平安义煤”总体目标;领导班子要有感召力,广大干部要有执行力,职工队伍要有战斗力,企业发展要有凝聚力,经济建设要有支撑力,是我们党委工作的目标任务。财务、销售、采购三统一的突破,“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确立,创建“五优”矿井,实行主辅分离,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企战略思想的部署,“讲正气、树新风,建和谐、促发展”主题教育的开展,都为义煤明天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思想、纪律、制度、人才保证。每一个义煤人都是描绘这个美好蓝图的主人,每名义煤职工都是描绘这个美好蓝图的精彩执笔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去等待观望;思想在解放,青春在流逝,科技在提高,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继续承载前人的梦想;祖国在召唤,世界共蓝天,星光更灿烂,我们没有理由落在他人的后面。我们是英雄的'义煤人,我们的口号是:建设美好新义煤,阔步向前大发展。职工们说:“可以用七点概括咱们矿山的发展建设,一是现在咱们煤炭企业发展壮大了,企业面貌与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了,当个煤矿工人感到格外自豪了;二是企业发展健康和谐,煤炭产量与日俱增连年翻番,走路可以挺胸抬头了;三是看到企业一天比一天好,广大职工工作生产的干劲更大了,热爱生活憧憬明天的信心明显更足了,平时学习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的积极性更高了;四是咱们煤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井上文明生活,井下文明生产的矿区形成了;五是企业经济总量增加,企业有了强大的发展后劲,科技兴安的观念在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中树立了,平时对保证职工生命安全的培训增多了,井上井下的煤炭生产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加大了,职工们在矿井上井下服务起煤炭安全生产、搞起煤炭生产更加安全舒适了;六是随着煤炭安全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炭生产产量上去了,职工们搞煤炭安全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了。”

最后青允许我用一首《义煤明天更美好》诗歌,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义煤明天更美好,

这是五万矿工,

二十万职工家属的祈祷。

义煤明天更美好,

它靠五万矿工,

二十万家属的共同创造。

义煤明天更美好,

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也是燃烧在大家心中的烈火。

义煤明天更美好,

每个人的力量付出,

就如同条条山涧溪流,

它汇聚在一起,

就形成了那咆哮奔腾的江河。

义煤明天更美好,

它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也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我们的矿工扛起它,

全身力量会更大,

我们的矿工喊着它,

创新奋进的步伐,

会迈的既好又快既快又好。

亲爱的工友们啊!

让我们团结起来,

继续扛起自己的旗帜,

喊起自己的口号,

为义煤的美好明天,

描绘好蓝图,放飞了理想,

贡献出智慧,

创造出新高!

《又好又快发展煤炭公司演讲稿》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又好又快发展煤炭公司演讲稿。

云南省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SWOT分析

宜宾是世界银行咨询报告确定的21世纪长江流域最具开发投资价值的25个城市之一,成渝经济区沿长江发展带的重要依托城市,四川省“7+3”产业规划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基地。近年来,宜宾抢抓发展机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向家坝水电站、福溪电厂、珙县电厂、13个工业园区等一大批战略性项目加快推进,积蓄了支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强大动能。一是区位优势独特。宜宾市位于西南地区四川盆地的南部边缘地带,是西南三省四川、云南、贵州的交接地带,西控四川大凉山、小凉山,南近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北连成都平原,岷江与金沙江从境内穿过,且在翠屏区交汇,始称万里长江第一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利交通,使得宜宾自古以来就是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贵州西北部一带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更是重要的战略交通要道,号称西南半壁古戎州。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宜宾成为国家“五纵七横”交通规划中南北干线与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是川滇黔结合部和攀西六盘水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成渝经济区连结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重要枢纽港之一和金沙江水电滚动开发的依托城市。被列入国家成渝经济区规划重点支持发展区域,是四川建设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带、川南经济新增长的重要支撑城市。

二是交通方便快捷。宜宾配套衔接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港口”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逐渐形成,高效、便捷的集、疏、运物流体系日趋完善。从铁路方面来看,途经宜宾的'内昆铁路是四川至广西防城港的陆上最短出海通道;成都经宜宾到贵阳的成贵高铁建成后宜宾到成都和贵阳仅需1小时,到广州仅需4小时;未来宜宾将有6条重要铁路相互交汇,成为成渝经济区连结珠三角、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铁路次极枢纽。从公路方面来看,市内“半小时核心圈”、“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宜宾至内江、宜宾至水富、宜宾至乐山已通车,宜宾至攀枝花、宜宾至叙永、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项目正加快推进,未来宜宾通过公路可在3小时内直达成、渝、贵、昆等特大城市。从水运方面来看,宜宾港现已建成4个集装箱泊位,1个重载滚装泊位和1个工作船泊位,具备50万标箱、滚装10万辆的作业能力。公用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已投入运营。已初步成为金沙江、岷江流域利用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重要港口。远期规划货物吞吐能力可达500万标箱。

三是资源富集配套。宜宾位于攀西—六盘水地区与长江联结的主要交汇点,有“西南立体资源宝库”之美称,正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已探明矿产资源44种,其中天然气储量约600亿立方米,煤炭储量约53亿吨,硫铁矿约15亿吨,石灰石、岩盐矿、石英均在100亿吨以上,居四川省前茅。目前宜宾可开发水能资源716万千瓦,可开发装机655.7万千瓦,被国家确立为水电、火电、综合发展的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此外,宜宾立体气候明显,物种丰富多样,高等植物5000余种,有动物资源近千种,是“香料之都”、“药物宝库”、“植物王国”、“天然竹海”、“茶叶世界”。宜宾旅游资源禀赋极佳,有国家4a级旅游区兴文石海,蜀南竹海。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33处,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四是产业基础雄厚。宜宾具有建设和发展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以及建材、造纸等产业的先天优势和有利条件。目前已形成了以酒类食品、能源化工为主导,轻纺、机械、建材、造纸、电子等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工业经济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四川前茅。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酿酒企业“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公司,全国效益最好的氯碱化工企业天原集团公司,全国规模最大的维卡纤维企业丝丽雅集团公司,全国唯一的核燃料组件生产企业国营建中化工集团公司,全国首家生态环保型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惊雷科技股份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

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有利因素,充分把握外部机遇是宜宾市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一是政策扶持。实践证明,政策优势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落后地区而言是最大的外部机遇,政策的倾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现包容性增长。从国家对长江沿岸的政策扶持来看,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其中在“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一节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宜宾港建设。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交汇处,万里长江的始点,国务院政策的出台,对宜宾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政策扶持作用。宜宾市八县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在争取项目和财政转移支付方面享受到一定的政策优惠,各县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弥补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国家惠农政策来看,国家惠农政策的施行有利于宜宾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差距的扩大,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期,开始对农民施行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村镇银行等多方面措施扶持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国家实行优惠的农业政策有利于宜宾市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市区辐射作用。近年来,宜宾市市辖区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翠屏区经济总量高,增速快,有望进入四川省前30个强县市区。市辖区是宜宾市的增长极,根据增长极理论原理,市区能够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宜宾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市辖区工业、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吸纳八县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附近县域,带动了县域经济的提高。江安县的竹业加工区就是依托翠屏区的竹产业向外转移形成。从宜宾市县域行政区划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宜宾市二区位于长江沿岸,八县呈半圆形排列,能够让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市区较好的带动辐射周边县区。目前宜宾市正积极打造市县间1小时生活圈,密切市县经济联系。

三是沿海产业的转移。金融危机之后,沿海产业纷纷向内地迁移,一方面是受大城市土地、劳动力、能源价格提升和资源紧缺的挤压,另一方面是受中小城市廉价成本和优惠政策的吸引。宜宾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在吸引沿海、沿江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宜宾市各区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外地企业多方面优惠政策,吸引许多大型企业在宜宾市县域投资设厂。例如宜宾县积极承接重啤嘉士伯、氧化铍陶瓷、威力化工等大型企业迁入,带动了区县经济的发展。

规范化管理与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饲养方式、健康安全、标准化规模化、市场。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

正文:

析全国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尹成杰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他指出在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饲养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式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

3.畜产品质量问题的突出。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

5.疫病防止困难。

6.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小型规模化农户从事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法上马,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1.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同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在我国现行的政策。

制度下,农户手中拥有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它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它手中拥有多少资源,就力所能及地搞多大规模。不贪大求洋,不大兴土木,不大量举债。由于是种养结合,种植与养殖互相配套,农户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组合。农户有了支配权,有了选择权,有了组合权。可以看菜吃饭、量身裁衣,充分发挥微观经营主体的作用。

2.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形式紧密相关。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需要采。

取企业化经营方式,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农户家庭经营与企业化经营相比较,具有内部组织成本低、沟通协调成本低、内部环节少、运行费用省等优势。农户家庭经营机制灵活,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强。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管理层次简单,责权利集中统一。不需要庞大的管理机构,也不需要众多的管理人员。适合农民的管理素质和驾驭能力。

3.家庭经营门槛低,关卡少。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政策相配套。农户。

内部与农户之间,靠亲缘关系进行沟通协调,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信用成本低。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技艺,技术培训成本也最低。我国农村“家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但现代企业制度文化基础却十分薄弱。如果采取企业化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在农村中往往会形同虚设,最后会跑调走样,被家族化、家长制、亲戚网所取代或发生变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另一方面要转变养殖户的观念,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环节薄弱的弊病。畜牧养殖生产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方法和态度,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管理体系,是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的畜禽养殖。

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郊区畜牧业和农业专业户的发展对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出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最初的目的是为解决城市畜产品供应问题,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2o世纪8o年代初,在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畜禽饲养专业户,把畜禽饲养从家庭副业转为专业饲养。畜禽饲养专业户的出现和增加成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目前,在农区建设养殖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已经成为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然趋势。

结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都归根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业土地的流转,势必造成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与劳动力的城市化,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在短短三十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可以说是真正的日新月异,中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本身。中国的额畜牧业更应该积极顺应神色会发展趋势,利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突破行业养殖发展瓶颈,整合价值链,合理分配资源,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借以发展自身,真正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4.张存根著《畜牧业经济与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5.北农学院主编《畜牧业机械化》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

6.水生,张志华主编《畜牧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乡镇防疾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带领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充分利用地域和自然资源的优势,着重打造“特色”有机产业,抓住生态作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就我镇20xx年有机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涉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我镇高度重视有机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全镇各干部为成员的有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构建起主要领导亲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组织框架。

(二)深入宣传组织动员。

我镇经济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近年我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思考,总结思路。讨论出走“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在原有产业发展的同时,深入开展有机产业发展工作,前期通过悬挂横幅、下发宣传资料,包村干部下乡入户宣传等宣传达3000余人/次,并通过合作社路线继续做好组织动员,继续做好我镇有机厚朴和有机猕猴桃的转换认证工作。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有机厚朴和有机猕猴桃发展。就有机猕猴桃而言,我镇组织新江村两委深化与川西猕猴桃果业有限公司的合作,在已发展基础上争取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预计项目成功后,预计年最低产量280吨,按今年市场最低价8元/市斤计算,收入达到448万元。

(三)依托灾后重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芦山”地震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规划,抢抓宝兴三年崛起机遇。按照县委“精一强二优三”和“一主四辅”的发展思路,大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镇累计完成新修厚朴产业公路2条共9公里、硬化厚朴产业公路3条共计8.5公路、新修田间作业道7公里,另外大圆包至青草坪8公里新修带硬化项目正在努力施工,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支撑是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发展有机厚朴、有机红心果产业提供了基础的保证。

(四)着力打造两个“基地”建设。

一年来,我镇坚持“引进良种,优化布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思路,明确以厚朴产业和红心猕猴桃为主的果蔬产业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继续做好两个“基地”建设,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打造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基地,今年8月投入120余万元顺利完成两个“基地”的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工作,为我镇有机厚朴产业和有机猕猴桃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完成大圆包厚朴产业基地生态停车场、游步道、观光平台和观光厕所等的建设工作;成功在新江村有机猕猴桃园区完成停车场、休闲广场、游步道和河堤护栏等建设。

(五)继续做好有机产业转换认证工作。

20xx年继续镇新江村160余亩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有机转换认证工作、崇兴村余亩有机厚朴基地的有机转换认证工作,星火村680余亩有机核桃种植基地的有机转换认证工作。切实保证有机转换率,为我镇有机产业发展树立良好榜样。

乡镇防疾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总结

我省强势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牧业兴则农业兴、牧业强则农民富、牧业安则农村稳。省委、省政府在精心绘就的我省“十一五”时期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夯实基础、壮大基地、深化加工、开拓市场、提高服务五个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实现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市场由局部向国内、国际大市场拓展转变。不断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为了开好局、起好步,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详细制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培育和壮大畜牧业区域经济,促进畜牧业协调发展。今年要在建设好雁门关生态畜牧业经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晋西北及太行山种草养畜区、中南部优势畜牧业生产区三个大区。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要新增草地面积100万亩、肉类产品达到28万吨、奶类产量达到4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700元。在吕梁山及太行山地区要大力开展种草养畜建设工程,完成保护天然草地1800万亩,建设饲草基地200万亩及相配套的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吕梁山区绒山羊存栏达到85万只,羊绒产量达到328吨;太行山区羊出栏达到90万只,羊肉产量达到1.32万吨。在中南部优势畜牧业生产区要以猪、鸡、肉牛为重点,发展城郊型和外向型畜牧业,生猪出栏达到570万头、禽蛋产量45.5万吨、肉牛出栏51万头、牛肉产量7.5万吨。发展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一批成本低、效益好的标准化养殖园区和养殖小区。力争全省新建各类养殖小区500个,其中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150个;改建完善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其中在雁门关生态畜牧区改造建设50个。开展无公害标准化认证工作,全省计划新发展30家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要统筹解决好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公益性基础设施、畜牧兽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有关问题。要促进家禽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

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全省将全面完成117个县的县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50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任务,抓好全省17245个村的3万名村级防检员配备工作,开展“动物监督执法年”活动。

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良种化进程。扩建改造19个省市级重点种畜禽场,完善种畜禽场的生产和水利设施,引进国外良种。充实完善20个县级畜禽改良站,160个乡镇改良站。要研究制定我省地方良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完成晋南牛保种200a级胚胎的任务,扩建马身猪资源保种场,培育山西优种雁门关肉用绵羊品种。认真贯彻执行新颁布的《畜牧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

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推进草地建设。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畜配套化。在全省11个市建设11个草畜平衡试点县,分区域、分类型进行奶牛、肉牛、绒山羊草畜配套示范。全省新增草地面积182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23万亩,改良草地59万亩。

以监管监测为重点,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要加大对饲料、兽药投入品的监测力度,加大对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管,加强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考察报告

200*年7月2日―24日,由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四川省草业科技培训中心,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勘察设计所,内蒙古草原资源监测管理站,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牧厅外资办,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新疆区畜牧厅,湖南省保靖,古丈,永顺县畜牧局,湖北省宣恩,咸丰县畜牧局,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24人学习考察团,参加了在加拿大举办的第二期牧草研习班。学习期间,在加拿大国际谷物学院听取了加拿大牧草业,牧草种子生产,干草及青贮饲料生产,草食家畜饲养,加拿大农业技术推广,农场经营管理,农业气象等19个专题讲座;在加拿农业及农业食品部平原农场复兴管理局,斯威夫特卡伦特农业研究中心,莱斯布里奇农业研究中心和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参观学习;参观了有代表性的农场,肉牛育肥和奶牛养殖场,农机制造和干草加工出口企业。这次牧草培训,使我们对加拿大的草业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草食家畜养殖以及农场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加拿大的牧草业。

加拿大地广人稀,国土面积1030万公顷,人口只有3000万,从事农业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2%。加拿大有2635。4万公顷人工播种草场和天然草场用于放牧,其中天然牧场1561万公顷,人工牧场440万公顷,生产干草和青贮饲料621万公顷,用于种子生产18。3万公顷。从产值来看,加拿大牧草种子约1亿加元,脱水牧草1。25亿加元,出口干草8000万加元,农场用干草/牧草25亿加元。加拿大94%的草地属于私人所有,由牧户单独所有或共同所有,可以自主经营和管理。国有草地由国家出租给牧民经营,经营时间为33年。

牧草种子生产。

牧草种子是加拿大牧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生产中以紫花苜蓿为主,其制种授粉采用生物授粉方式,即在种子田里饲养切叶蜂,依靠切叶蜂授粉,提高了授粉效率。另外,红三叶和杂三叶也是主要的收获种子的豆科作物。草地早熟禾,匍匐紫羊茅,高羊茅是主要的草坪草种。

加拿大牧草种子可以进行认证生产或简单的普通种子生产(没有特定的品种名),认证生产一定要通过严格的政府检验标准。牧草种子的认证,分级和检验已经形成一整套机制。一个牧草品种在加拿大注册前,必须进行试验以确定耐寒性,产草量和抗病性等品种性状。系谱种子的生产和认定要经过法定机构的质检员进行种子检验。出口用种子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并由认定的机构负责检测。作物认证由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和加拿大种子生产者协会(csga)合作进行。对全国种子生产者,加工商实施第三方检验审定。csga是加拿大多种农作物唯一的种子系谱认证机构。某些高质量的种子采用特殊的质量保障和身份识别体系。

牧草及饲料作物种类及混播组合。

加拿大人工草场种植了多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及饲料作物,种类因地而异。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主要包括猫尾草(也称梯牧草)(timothy),无芒雀麦(smoothbrome),草地雀麦(meadowbrome),沙生冰草(crestedwheatgrass),苇状羊茅(tallfescue),鸭茅(orchardgrass),俄罗斯野麦(russianwildrye),燕麦(oats),秋黑麦(fullrye),青贮玉米(silagegrass),大麦(barley);豆科牧草品种主要有紫花苜蓿(alfalfa),红三叶(redclover),红豆草(sainfoin),百脉根(crowfoot),鹰嘴紫云英(cicermilkveth)。

加拿大的牧草混播技术很发达,为了实现高产和提高草食家畜对草地的利用效率,在人工草地建设中常常采用牧草混播(mixture),已开发出一些用于牧草混播的技术软件,大大方便了农民和销售牧草种子的公司。常见的混播组合有:紫花苜蓿+梯牧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沙生冰草;紫花苜蓿+鸭茅。

干草生产。

在加拿大,苜蓿用于生产脱水苜蓿草块和草颗粒,猫尾草用于制作干草捆。加拿大以压缩猫尾草为基础的干草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行业,猫尾草干草主要分为一般干草和高糖分干草。大部分加拿大压缩干草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太平洋周边国家。干草生产中,苜蓿和沙生冰草,苜蓿与梯牧草和无芒雀麦混播的方式较多。目前,分级标准主要依靠买主的目测,也可以用机器设备检测。压缩牧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外观特性,颜色和水分含量是主要指标。干草分级标准已由加拿大干草协会和几个大型干草生产企业共同制定。干草生产中的收割,凉晒,打捆(压缩打捆),包装,搬运,储藏各个环节实行了机械化,技术含量很高。

青贮饲料生产。

加拿大为了满足奶牛和肉牛等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对牧草及饲料作物的青贮技术作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青贮用的牧草及饲料作物主要有大麦,秋黑麦,猫尾草,苜蓿与沙生冰草混播,在加拿大东部积温较高的地区有青贮玉米,草等;青贮的形式有:直立型青贮塔,槽式,壕式,袋贮,堆贮等。青贮时牧草的水分在55%—60%左右。

草地保护和管理。

加拿大非常重视草场的可持续利用。一是重视草地健康评估。萨斯卡彻温省委托萨斯卡彻温大学用了十年时间制定了草地健康评价体系(grasslandhealthyevaluationsystem),这种方法不需要实验室,简单易操作,在放牧草场生产实际中应用非常方便;二是实施围栏放牧核定载畜量。加拿大90%以上的草场都有围栏,也有采用电围栏,实行划区轮牧。为了防止过牧退化,保持牧草的再生能力,许多省根据不同的情况规定了控制载畜量的标准,还规定天然草场放牧强度不得超过产草量的50—60%,人工草场放牧强度不得超过产草量的80%。如果载畜量和放牧强度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国家有权进行干预,收回租给私人的草场。

家庭农场为加拿大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经营形式,草食家畜数以百万计,共有牛(包括育肥牛)1550多万头,其中,肉牛580万头,奶牛159万头。加拿大还有1200多万只绵羊和山羊,近100万的其他家畜(马,野牛,鹿等)。其中,奶牛和肉牛养殖业最为发达。目前农场总数约为25。4万个,平均规模在300公顷左右。10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5%,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总数的10%。机械化程度高,其中大功率的农业机械占很大比重。各种大型和高功率的农机具互相配套,许多田间作业可以一次完成,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就全国平均来看,目前大致是每个农业劳动力配备有两台拖拉机,负责120公顷耕地。

奶牛养殖业。

加拿大拥有159万头母牛和后备母牛,畜群的平均大小为62头,奶牛农场为21911家,81%的农场分布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西部省和大西洋沿岸省份分别拥有14%和5%的农场。牛奶年销售量为73。1亿升。

加拿大在奶牛生产中采取了配额制度,避免了恶性竞争,从而保证了牛奶的质量。同时,非常重视科学的饲养管理,给奶牛提供高品质的干草和青贮饲料是保证奶牛健康和高产的关键技术。青贮饲料是奶牛生产的主要饲料。

肉牛养殖业。

加拿大拥有肉牛580多万头。肉牛快速育肥技术十分先进,每个育肥场规模几千头到1万多头不等,一般用于育肥的牛有12月龄的小牛和架子牛,架子牛的重量在500公斤左右,育肥120—150天后出栏。育肥期间平均每天每头牛增重1—2公斤。育肥场的牛分为两类,一类是育肥场自己购买的牛,另一类是寄养牛。育肥的关键技术也是给育肥牛提供高品质的全价饲料。全价饲料中包括了高质量青贮饲料和精料,一般青贮饲料由青贮玉米或大麦制作,精料的比例由开始的10%增加到最后的84%。整个育肥过程全电脑控制。肉牛育肥出栏后一般通过拍卖公司进行竟价拍卖。在西部省份中一般70—80公里范围内就有一个牲畜拍卖公司。还有一部分牛出口到美国等其他国家。

3值得借鉴的几点做法。

在加拿大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牧业产值的比重占50%以上,其中又以草食家畜的畜产品产值居主要地位。加拿大政府重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对小农户发展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如灌溉系统的兴建,围栏建设等,由国家给予投资;在技术指导,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无偿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到位,为农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度重视牧草产业。

加拿大把牧草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作物来对待。在草业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牧草育种,种子生产,人工草地建植,优质草产品(干草和青贮饲料)生产及草产品市场开发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形成了体系健全的产业化格局。例如,加拿大用于农业的耕地6700万公顷,有2700万公顷用于牧草生产,占作物用地的50%左右,88%分布在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阿尔伯塔,萨斯卡彻温和马尼托巴等省,84%的肉牛也集中在这一地区。有大量牧草种子,苜蓿和猫尾草的加工产品出口,为农牧民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加拿大十分重视草地畜牧业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从事科研工作和技术推广。加拿大有分布广泛的农业科技研究网,每个研究所均设有牧草(草地)研究室,并在草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研究课题大都同生产实际相结合。科研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方向考虑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兼顾了国家的长期利益。如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根据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成果由政府免费提供给农牧民推广使用。大学除为附近农牧场服务外,还同一些公司签订合同,承担一定的科研课题,经费由公司提供,成果交公司利用。由于研究工作的大笔投入,保障了草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极大地提高了草地生产力和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

加拿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十分健全,全国有40个隶属于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的技术推广站(中心)。这些技术推广站由不同专业的4—5个技术专家领衔,采取现场指导,接受技术咨询,开展培训,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为农民服务。这些机构由国家提供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不从事经营活动,一般为无偿服务。非常公正地为农民推荐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和一些农业生产资料,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重视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在天然草原恢复草种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本地生草种。加拿大有关研究中心在原生种的选择和培育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半干旱平原地区研究中心的试验田,研究人员对约15种原生牧草进行评比试验。在阿尔伯塔省的一处沙化草原,利用原生牧草进行改良,植被状况恢复得非常好。在草原上开发矿藏,由开发公司负责恢复草原植被。

对于人工放牧草场,加拿大采取混播耐旱耐寒,返青早,枯黄期短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如冰草可以延长天然草场放牧时间,放牧时间由建设前的3—4个月延长到6个月,从而减轻了冷季饲草短缺的压力。人工打草场和饲料地生产的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可充分满足牲畜冷季补饲之用,达到冷季持续增膘。特别是对退化的天然草场,他们选择当地的优良野生草及其混播组合,进行补播改良,有效地恢复了草原植被。

我们在加拿大期间,所到之处的农牧场和农业科研单位,都把土壤肥料的研究利用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注重使用有机肥,牧场和牲畜粪肥都收集使用到饲草饲料地和农作物地里,使人工草场保持多年持续高产。

实行农业保险制度。

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国内全面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对农民的投资提供了保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法。

4几点建议。

通过研习和参观我们认识到,牧草业是发展我国草食牲畜饲养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从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统筹规划牧草业的市场,生产和技术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设必要的人工饲草料基地,确保农牧业稳定发展。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建立国家草地资源保护区。

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平原农场复兴管理局的做法,结合国内正在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在严重退化的草场上建立国家草地资源保护示范区。先期由国家投入恢复草地植被,逐步形成国家资助和有限放牧经营的模式,搞好技术示范。这样一来,既恢复了草地植被,防止土壤沙化荒漠化,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加大我国草业科研投入。

我国草业科研设施比较薄弱,为了搞好草业科技支撑,建议国家增加对草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投入。统一规划全国的草业科研布局,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地区建立科研协作网,同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坚持科研面向生产的主导思想,加快适应我国国情的草地应用技术的引进和研发。首先,要充分认识地方草种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增加投入加大选育和推广本地牧草品种力度;第二,尽快研发和推广牧草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放牧和收获存贮等配套技术;第三,加速适合我国国情的牧草机械的开发研制和应用。

开发国际和国内两个农产品市场。

农产品既是日常消费物品和工业生产原料,又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规模化高效益低价格的经营,不断冲击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主动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有来有往,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的优势,与国外农产品一搏,以维护国家的食品安全。在操作上可以委托部属的专业服务和培训机构,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加大对国内农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服务,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另外,还要进行全民的营养科学膳食知识的普及,促进国民对动物性农产品的消费,拉动内需,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缓冲能力,保证我国反刍动物饲养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乡镇防疾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为行动指南,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中心,继续紧紧抓住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落实市、县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指导乡镇制定新农村建设年度计划,帮助乡镇、联系村引进基础建设项目,搞好联系村公路建设,扎扎实实地做好扶贫解困、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把农村工作做到实处,完成上级下达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我局成立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职任组长,局综合室具体抓,结合开展“挂包帮”活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农村建设工作。

二、大力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道路交通。

在20xx年度我局在灾后重建中注重落实帮贫扶困活动,局班子结合实际,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帮扶规划到村、帮扶项目到村,认真做好包村帮扶工作。通村公路硬化及维修138.08公里。我局在搞好省、县道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建设项目,继续对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其中:总投资2.8亿元,累计完成产值1.38亿元,占总投资的49.3%。农村公路陇白路和曹家段已完工;旅游公路陇鹿路(东拉山景区)已交工验收;邓和路完成产值4799万元,占总投资的97%;大老路完成产值840万元,占总投资的75.6%;大沟公路完成产值4215.18万元,占总投资的83%;嘎日沟公路完成产值1368万元,占总投资的31.56%。

三、加强联系,找准帮户工作结合点,搞好联村抓项工作。

我局联系村为穆坪镇苟山村,局领导带队经常深入联系村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与村委一起分析村情,制定新农村建设计划,帮助困难户解决困难,选择项目,帮助村上筹集资金,改造村组公路,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我局把联村抓项工作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增强为民意识,加强实践锻炼的契机,把帮扶工作纳入全局整体工作目标,同其它工作一起研究落实,一起安排部署,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帮扶工作,认真抓好帮扶计划的落实。

四、切实开展帮扶活动,做好农村工作。

我局认真开展帮扶活动,以联系乡镇包村,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为重点,以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抓手,紧密结合交通实际,深入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进一步帮助联系村“两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苟山村全面实行政务公开。积极推动苟山村经济发展,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帮助村民寻找致富项目,拓宽致富增收门路,进一步完善帮扶思想,丰富帮扶内容,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乡镇防疾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总结

20**年,我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积极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州、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业,逐步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方向转变。积极推广标准化舍饲圈养和规模化养殖,逐步实现“人畜分离”,突出抓好牛羊育肥增值,稳步发展奶牛业,提升畜禽产业化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示范村和示范户,带动全乡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进一步提升我乡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目前畜牧业生产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截止12月底,全乡各类牲畜饲养量达4.5头(只),其中牛2666头,高产奶牛130头,实现产肉2600吨,产奶195吨,完成计划的25%,产毛63吨,产山羊绒3吨。充分发挥新建设的4个村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防疫点的优势,完成黄牛冷配230头,牵引交配265头。从3月10日起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全乡应防疫的各类牲畜25112头(只),其中牛2666头,小畜(绵羊、山羊)22348只,骆驼98峰,实防的牲畜达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13000只,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

二、发展畜牧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协调服务意识。

今年,乡党委、政府把畜牧业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州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20**年畜牧业重点工作计划》,签订《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大了畜牧业工作在综合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比重,在全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继续加大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以农促牧,发展畜牧业经验观摩交流会。通过现场参观大泉村饲草饲料种植情况、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算细帐,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全村农牧民指明了以农促牧、实施以草定畜,进行品种改良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同时请养殖示范户现身说法,邀请市有关领导作专题报告,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逐户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牧民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二)加大疫病防制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疫工作,乡上成立了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对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疫病防治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农牧民的防疫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按照招得到,稳得住,能服务的要求,配强村级防疫员,实行竞聘上岗。目前全乡共竞聘上岗村级防疫员4名。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监测,建立动物防疫台帐。各村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防疫部门,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春季防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全乡一次防疫共领取疫苗4700毫升,防疫各类牲畜2.5万头(只),补戴耳标1.1万头(只),实际防疫各类牲畜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13000只。并对全乡所有禽类进行了监测,对重点养禽户入户进行定期观察,确保不出现疫情。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对检疫员实行严格管理,签订责任状,截止目前,产地产品检疫牲畜654头(只)。

(三)加强草原保护以草定畜工作。

为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草场退化,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安排季节,实行统一转场,防止滥牧、抢牧和过量放牧,我乡分四个阶段稳步开展了以草定畜工作。截至6月底,共签定以草定畜责任书565户,签订率为100%。为保障以草定畜工作成效,利用牲畜转场这一良机,在***河沟、***等地设检查站,对进入草场的'转场牲畜严格进行检查,即检查有关部门发放的转场通知书,核定载畜量手册和防疫证书,规定统一转场时间,规范作业组转场顺序,截至6月25日顺利完成了以草定畜牲畜转入夏季草场工作。以草定畜工作开展后,初步达到了草畜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冻精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

结合村级防疫人员的选配工作,新选拔和培训了5名村级防疫技术员,配备到州、市畜牧兽医部门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同时对冷配技术实行责任状管理,依法加强冻精来源管理,实行冻精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的措施,明确冻精种牛谱系相关信息。今年我乡兽医站购进优质冻精余枚,重点抓好了牛羊品种改良工作。

另外,为了改善兽医站的办公条件,申请资金40万元,准备新建畜牧兽医草原站,并增添一些办公室设施,进一步改善乡兽医站的办公环境,稳定了技术员队伍。为加强品种改良工作,乡政府对农牧民进行品种改良、引进种公畜制定了优惠政策,凡引进购买纯种种公羊,每只乡财政补贴1000元,引进一头种公牛补贴1000元,引进高代杂交肉用种公羊,每只补贴300元,从而增强了养殖户对通过品种改良增收致富的信心。

(五)进一步加大饲草饲料基地开发利用和养殖小区建设力度。

大泉村获得4000亩饲草饲料基地整理项目,五疙瘩获得0亩退耕还草项目,已开发利用2000亩,西台子喷灌草场更新补种3500亩。今年全乡计化种植饲草料面积1.1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7015亩,保留和新种苜蓿1250亩,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投入2万元维修了西台子喷灌草场灌溉设施,工程预计7月中旬完工,此工程将解决西台子130户牧民的牲畜饮水和500亩饲草料的灌溉问题。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确定***村西台子为早冬羔和奶牛专业村,大泉村为奶牛养殖小区和牛羊养殖专业村,五疙瘩定为牲畜舍饲圈养示范点,***河和东沟为养殖绒山羊小区。全乡早冬羔达1.1万头只,优质品种奶牛130头,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暖圈、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全,为实施新型模式化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干部和农户对发展畜牧业信心不足,没有真正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对待。

(二)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低,管理比较粗放。

(三)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防疫员队伍需要壮大,技术和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四)养殖贷款申请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乡镇防疾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总结

伴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注重商品数量,变为越来越重视商品质量.各类无污染、无残留、对人体健康无损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反之越来越受到抵制.从国际贸易看,各国对畜产品的安全性尤为重视,不仅加强了对畜禽病害的检测,而且加强了对畜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政府和有部门为保障畜产品安全性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畜禽疫病问题和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仍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饱尝”入世”冲击带来的“卖难”之苦,而且还将影响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健康.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蕴育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市场对绿色产品的巨大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的难得遇,全面部署发展生态畜牧业工作,赢得先行优势.

作者:周伟良作者单位:江西省畜牧兽医局刊名:江西饲料英文刊名:jiangxifeed年,卷(期):2000”“(5)分类号:f30关键词:

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规模养殖的正确决策下,继续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不动摇。立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与规模扩展、生产增长与市场开拓、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并重,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下,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畜禽养殖用地难、发展资金短缺、畜禽重大疫病困扰,特别2018年以来受国内“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畜牧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畜牧业产量全面提升。

家禽存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

肉羊存栏xx万只,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类总产xx万吨,同比增长xx%;

家禽存栏xx万只,xx万只;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

肉羊存栏xx万只,存栏xx万只。肉蛋奶总产xx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xx%。

(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长迅速。

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县规模养殖场共计xx家,其中生猪规模场xx家,家禽规模场xx家,肉牛规模场xx家,肉羊规模场xx家,较2014年底分别增长xx%、xx%、xx%和xx%。预计预计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可达到xx%以上。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规范化、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

(二)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县生猪存栏80万头,年可出栏150万头;

家禽存栏800万只,1000万只;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只,出栏60万只;

肉蛋奶总产达到3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县由畜牧业大县向强县的跨越。

(三)主要做法。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头,出栏60万头;

家禽存栏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0个、省级30个、市级60个。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流通。以“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为平台,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抓好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响做强“颍之尚品”、“牧原股份”、“八里河蛋鸭”等商标品牌,提升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1)打造生猪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招商入驻,力争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20家,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以颍上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达到年屠宰生猪300万头,975头/小时,日屠宰生猪8000头,冷却8000头/日,冻结能力540吨,冷藏能力2万吨,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的建设能够提升生猪养殖、屠宰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颍上县农业、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到2025年实现屠宰加工年产值35亿元,宏润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江店孜镇屠宰场产值达10亿元。

(2)打造牛羊产业园区。在六十铺镇建立牛羊交易大市场一个,做好本县牛、羊产业与长三角对接,吸引周边省、市、县肉牛、肉羊在此交易,形成强大的牛羊产业基地。以穆岗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进年屠宰能力20万头肉牛、4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一个。到2025年实现交易、屠宰加工年产值32亿元。

(3)打造禽类产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禽产品精深加工,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以立华集团为重点的800万只肉禽养殖基地,以安徽美佳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到2025年屠宰、分割加工能力达1300万只,销售产值达30亿元。同时,扩大上海多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仓储包装运输能力,形成产、供、销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县200家蛋禽养殖企业与其合作,把颍上禽蛋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长三角”区域。

3、重点养殖项目建设目标规划。

五是县内中小型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万头,出栏30万头。

引进奥丰牧业、新联禽业等大型蛋禽养殖集团在我县建场,进一步扩大蛋禽养殖规模。

(3)牛羊养殖项目。以红星镇牧丰牧业为中心依托沿淮丰富水草资源发展10万头肉牛养殖、2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加大对六十铺镇众兴良种黄牛繁育有限公司、盛堂乡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店孜镇人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星镇鸿丰牧业有限公司、陈桥镇健壮养牛场等肉牛养殖企业及华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江口镇的山河养殖场、五十铺乡的王昌勇养羊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肉羊养殖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示范带动发展牛羊养殖。到2025年达到年出栏肉牛30万头,肉羊50万只的目标。

4、加大财政项目争取力度。紧盯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实现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力争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粮改饲、草牧业试点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5、创建生态美丽牧场。按“规范、生态、美丽”内涵要求,以“种养耦合、无抗无废”为原则,通过设施改善,制度规范,环境洁化、绿化、美化,将畜禽养殖场营造为“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美丽生态牧场。以此来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6、全面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效果,全面推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总结推广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形成典型利用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的目标。

(一)着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传统饲养方式转变。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整合国家和省级强牧惠牧政策资金,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支持散养户出院入区,鼓励养殖大户以区建场,以区带户,以户促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等,加快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和一体化经营主体,大力改善养殖基础设施条件。使传统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经营为主的转型,扩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力争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二)构建现代畜牧业全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在主攻空挡短板、创新产销机制、研发优势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方面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上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一是巩固提升牧原、宏润、美佳康、穆岗等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屠宰加工骨干企业,想方设法解决流动资金和市场开拓两大难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畜牧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合作机会,打造多个屠宰、加工、运输、营销一体化食品加工企业。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畜牧业新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产销对接、农超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加大畜产品营销力度,促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用地、金融、项目推进等协调机制;

出台招商、奖补等扶持政策。

(三)落实金融支持。依拖“劝耕贷”等政策的实施,及时掌握国家政策,争取政府支持,从政策供给层面调整和完善畜牧业融资机制,协调金融机构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担保方式,提高养殖户信用度和还贷意识。实现“造血”与“输血”功能的良性循环,着力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难题。

(四)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双规责任制,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全区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90%以上。健全疫情测报和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好疫苗等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站硬件设施建设,落实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村级防疫员补贴。

(五)强化科研创新加快技术推广。大力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在生猪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推深度融合。以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猪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推广农作物秸秆发酵垫料、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清洁养殖技术。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畜禽企业等,深化畜牧兽医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推广队伍范围、素质与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本领显得尤为重要。聘请省内外知名畜牧专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调动基层畜牧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思想认识,搞好服务保障。

(六)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明确质量监管责任,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投入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执法监督、完善综合服务、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网络体系,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规范畜禽生产行为。加强产地、运输和屠宰检疫。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力度。扎实开展“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做好渔业监测工作。切实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七)提升涉牧主体守法经营意识。增强饲料、生猪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意识,及时曝光一批违规添加禁用物质的典型案例,处罚一批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经营行为。组织对全县饲料生产企业、无害化处理企业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建立完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高危化学品等重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八)大力推进现代草牧业发展。依托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大力推进牧草生产加工和牛羊规模养殖,着力推进以养带种的种植结构调整,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全县年加工秸秆500万吨以上,努力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强化畜产品产地监测,全区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强化初心使命端正行风政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生猪稳产保供、非洲猪瘟防控、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履职尽责意识,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确保如期完成现代畜牧业发展各项硬任务。加强对生猪生产各类经费、项目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行政,规范开展畜牧类行政许可。强化生猪行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规模养殖的正确决策下,继续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不动摇。立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与规模扩展、生产增长与市场开拓、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并重,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下,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畜禽养殖用地难、发展资金短缺、畜禽重大疫病困扰,特别2018年以来受国内“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畜牧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畜牧业产量全面提升。

截止2020年10月底,全县生猪存栏50.32万头,同比增长3.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7.15万头,同比增长1.2%,出栏75.78万头,同比增长0.89%;家禽存栏420.5万只,同比增长1.1%,出栏522.30万只,同比增长1.5%;肉牛存栏,6.9万头,出栏6.7万头,同比增长2.58%;肉羊存栏24万只,出栏23.2万只,同比增长3.45%;类总产10.99万吨,同比增长1%;蛋类总产3.12万吨,同比增长4.3%。预计“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生猪存栏55万头,出栏90万头;家禽存栏450万只,650万只;肉牛存栏8万头,出栏8.5万头;肉羊存栏25万只,存栏30万只。肉蛋奶总产2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

(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长迅速。

截止2020年10月底,全县规模养殖场共计554家,其中生猪规模场219家,家禽规模场230家,肉牛规模场63家,肉羊规模场42家,较2014年底分别增长25%、75%、13%和31%。预计预计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可达到85%以上。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规范化、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

(二)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县生猪存栏80万头,年可出栏150万头;家禽存栏800万只,1000万只;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肉羊存栏50万只,出栏60万只;肉蛋奶总产达到3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县由畜牧业大县向强县的跨越。

(三)主要做法。

1、标准化规模养殖目标规划。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落实养殖场建设备案制度,到2025年,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800个。实现生猪年存栏80万头,出栏150万头;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肉羊存栏50万头,出栏60万头;家禽存栏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0个、省级30个、市级60个。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流通。以“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为平台,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抓好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响做强“颍之尚品”、“牧原股份”、“八里河蛋鸭”等商标品牌,提升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1)打造生猪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招商入驻,力争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20家,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以颍上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达到年屠宰生猪300万头,975头/小时,日屠宰生猪8000头,冷却8000头/日,冻结能力540吨,冷藏能力2万吨,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的建设能够提升生猪养殖、屠宰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颍上县农业、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到2025年实现屠宰加工年产值35亿元,宏润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江店孜镇屠宰场产值达10亿元。

(2)打造牛羊产业园区。在六十铺镇建立牛羊交易大市场一个,做好本县牛、羊产业与长三角对接,吸引周边省、市、县肉牛、肉羊在此交易,形成强大的牛羊产业基地。以穆岗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进年屠宰能力20万头肉牛、4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一个。到2025年实现交易、屠宰加工年产值32亿元。

(3)打造禽类产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禽产品精深加工,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以立华集团为重点的800万只肉禽养殖基地,以安徽美佳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到2025年屠宰、分割加工能力达1300万只,销售产值达30亿元。同时,扩大上海多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仓储包装运输能力,形成产、供、销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县200家蛋禽养殖企业与其合作,把颍上禽蛋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长三角”区域。

3、重点养殖项目建设目标规划。

(1)生猪养殖项目。一是加快推进颍上县牧原公司年出栏12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建设项目,项目总规划建设16个养殖场,配套年产30万吨饲料厂一个、有机肥厂、无害化处理场等,项目规划总投资1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13个养殖场区,竣工投产10个。帮助牧原集团在我县建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在2025年实现年出栏120万头生猪的目标;二是正大集团在颍上投资6亿元,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建设养殖场项目,确保到2025年实现合作建设60家共存栏20万头,能繁母猪2.1万头的规模猪场,出栏40万头。三是汉世伟集团在颍投资3.5亿元,合作建场30家规模养殖场,确保到2025年可实现存栏6万头,出栏10万头生猪的项目;四是双胞胎集团投资8000万元在颍上建设6家大型养猪场,确保到2025年可实现年存栏8万头,出栏14万头;五是县内中小型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万头,出栏30万头。

(2)家禽养殖项目。不断促进肉禽养殖场与立华集团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养殖项目,力争到2025年与立华集团合作肉鸡养殖场达70家;引进奥丰牧业、新联禽业等大型蛋禽养殖集团在我县建场,进一步扩大蛋禽养殖规模。

(3)牛羊养殖项目。以红星镇牧丰牧业为中心依托沿淮丰富水草资源发展10万头肉牛养殖、2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加大对六十铺镇众兴良种黄牛繁育有限公司、盛堂乡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店孜镇人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星镇鸿丰牧业有限公司、陈桥镇健壮养牛场等肉牛养殖企业及华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江口镇的山河养殖场。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畜牧业、重点扶持规模养殖的正确决策下,继续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不动摇。立足“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与规模扩展、生产增长与市场开拓、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并重,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下,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畜禽养殖用地难、发展资金短缺、畜禽重大疫病困扰,特别2018年以来受国内“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畜牧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畜牧业产量全面提升。

家禽存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

肉羊存栏xx万只,出栏xx万只,同比增长xx%;

类总产xx万吨,同比增长xx%;

家禽存栏xx万只,xx万只;

肉牛存栏xx万头,出栏xx万头;

肉羊存栏xx万只,存栏xx万只。肉蛋奶总产xx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xx%。

(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长迅速。

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县规模养殖场共计xx家,其中生猪规模场xx家,家禽规模场xx家,肉牛规模场xx家,肉羊规模场xx家,较2014年底分别增长xx%、xx%、xx%和xx%。预计预计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可达到xx%以上。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规范化、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

(二)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县生猪存栏80万头,年可出栏150万头;

家禽存栏800万只,1000万只;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只,出栏60万只;

肉蛋奶总产达到3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县由畜牧业大县向强县的跨越。

(三)主要做法。

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

肉羊存栏50万头,出栏60万头;

家禽存栏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10个、省级30个、市级60个。突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流通。以“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为平台,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抓好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措施,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响做强“颍之尚品”、“牧原股份”、“八里河蛋鸭”等商标品牌,提升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1)打造生猪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招商入驻,力争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20家,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以颍上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达到年屠宰生猪300万头,975头/小时,日屠宰生猪8000头,冷却8000头/日,冻结能力540吨,冷藏能力2万吨,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的建设能够提升生猪养殖、屠宰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颍上县农业、畜牧业及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到2025年实现屠宰加工年产值35亿元,宏润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江店孜镇屠宰场产值达10亿元。

(2)打造牛羊产业园区。在六十铺镇建立牛羊交易大市场一个,做好本县牛、羊产业与长三角对接,吸引周边省、市、县肉牛、肉羊在此交易,形成强大的牛羊产业基地。以穆岗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进年屠宰能力20万头肉牛、4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一个。到2025年实现交易、屠宰加工年产值32亿元。

(3)打造禽类产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禽产品精深加工,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以立华集团为重点的800万只肉禽养殖基地,以安徽美佳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到2025年屠宰、分割加工能力达1300万只,销售产值达30亿元。同时,扩大上海多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仓储包装运输能力,形成产、供、销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县200家蛋禽养殖企业与其合作,把颍上禽蛋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长三角”区域。

3、重点养殖项目建设目标规划。

五是县内中小型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万头,出栏30万头。

引进奥丰牧业、新联禽业等大型蛋禽养殖集团在我县建场,进一步扩大蛋禽养殖规模。

(3)牛羊养殖项目。以红星镇牧丰牧业为中心依托沿淮丰富水草资源发展10万头肉牛养殖、2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加大对六十铺镇众兴良种黄牛繁育有限公司、盛堂乡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店孜镇人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星镇鸿丰牧业有限公司、陈桥镇健壮养牛场等肉牛养殖企业及华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江口镇的山河养殖场、五十铺乡的王昌勇养羊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肉羊养殖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示范带动发展牛羊养殖。到2025年达到年出栏肉牛30万头,肉羊50万只的目标。

4、加大财政项目争取力度。紧盯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实现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力争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粮改饲、草牧业试点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5、创建生态美丽牧场。按“规范、生态、美丽”内涵要求,以“种养耦合、无抗无废”为原则,通过设施改善,制度规范,环境洁化、绿化、美化,将畜禽养殖场营造为“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美丽生态牧场。以此来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6、全面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效果,全面推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总结推广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形成典型利用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的目标。

(一)着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传统饲养方式转变。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整合国家和省级强牧惠牧政策资金,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支持散养户出院入区,鼓励养殖大户以区建场,以区带户,以户促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等,加快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和一体化经营主体,大力改善养殖基础设施条件。使传统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经营为主的转型,扩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力争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二)构建现代畜牧业全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在主攻空挡短板、创新产销机制、研发优势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方面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上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一是巩固提升牧原、宏润、美佳康、穆岗等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屠宰加工骨干企业,想方设法解决流动资金和市场开拓两大难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畜牧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合作机会,打造多个屠宰、加工、运输、营销一体化食品加工企业。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畜牧业新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产销对接、农超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加大畜产品营销力度,促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用地、金融、项目推进等协调机制;

出台招商、奖补等扶持政策。

(三)落实金融支持。依拖“劝耕贷”等政策的实施,及时掌握国家政策,争取政府支持,从政策供给层面调整和完善畜牧业融资机制,协调金融机构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担保方式,提高养殖户信用度和还贷意识。实现“造血”与“输血”功能的良性循环,着力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难题。

(四)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双规责任制,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全区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90%以上。健全疫情测报和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好疫苗等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站硬件设施建设,落实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村级防疫员补贴。

(五)强化科研创新加快技术推广。大力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在生猪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推深度融合。以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猪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推广农作物秸秆发酵垫料、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清洁养殖技术。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畜禽企业等,深化畜牧兽医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推广队伍范围、素质与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本领显得尤为重要。聘请省内外知名畜牧专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调动基层畜牧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思想认识,搞好服务保障。

(六)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明确质量监管责任,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投入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执法监督、完善综合服务、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网络体系,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规范畜禽生产行为。加强产地、运输和屠宰检疫。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力度。扎实开展“瘦肉精”和生鲜乳专项整治。做好渔业监测工作。切实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七)提升涉牧主体守法经营意识。增强饲料、生猪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意识,及时曝光一批违规添加禁用物质的典型案例,处罚一批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经营行为。组织对全县饲料生产企业、无害化处理企业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建立完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高危化学品等重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八)大力推进现代草牧业发展。依托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大力推进牧草生产加工和牛羊规模养殖,着力推进以养带种的种植结构调整,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全县年加工秸秆500万吨以上,努力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强化畜产品产地监测,全区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强化初心使命端正行风政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生猪稳产保供、非洲猪瘟防控、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履职尽责意识,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确保如期完成现代畜牧业发展各项硬任务。加强对生猪生产各类经费、项目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行政,规范开展畜牧类行政许可。强化生猪行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牧业成为我县重要。

经济增长点。我县“十五”期末计划存栏42.5万头只,实际存栏40.68万头(只),完成95.7。其中牛计划存栏2.9万头只,实际存栏2.78万头只,完成96;绵羊计划存栏32.02万头只,实际存栏32.14万头只,完成102;山羊计划存栏3.27万头只,实际存栏4.2万头只,完成128;猪计划存栏3万头只,实际存栏0.4万头只,完成13。

农区计划存栏16万头只,实际存栏14.4万头只,完成90,牧区计划存栏26.5万头只,实际完成26.22万头只,完成99,肉类年总产量计划6100吨,实际完成7404吨,完成121,奶产量计划6562吨,实际完成8198吨,完成125,毛产量计划930吨,实际完成740吨,完成80。2004年末,牧民人均收入达2986元。“十五”期间,我县牧民定居率100,牧民全部实现定居半定居。----牲畜品种改良取得明显成效。加大了黄牛改良工作力度,坚持冷配和良种公牛牵引交配相结合。目前,全县牛存栏为2.78万头,良种率53%。农区母牛改良配种率达90%以上。冷配黄牛平均受胎率80%以上。05年全县改良牛5950头,完成计划101;使用冻精8925粒,消耗液氮2100升;落实参配公牛370头,其中牧区新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15头,去势土杂种公牛1585头。狠抓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建立健全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制度;从严把关,引进优势种畜;加强小畜配种,重视科学选配;狠抓鉴定淘汰,发挥良种优势;认真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生产性能;大力宣传推进细毛羊核心群的现代化管理,实现细毛羊产业的“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的战略目标。依托新疆“萨帕乐”品牌将我县优质细毛羊集中起来到南京羊毛市场进行拍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绵羊通过引进肉毛兼用羊杂交,肉的单产有了一定的提高。----动物防疫体系、疫情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行为,形成了以畜牧兽医部门为主体,全社会支持参与的防疫机制。

2、通路100;住房、棚圈、草料地分别为100、100、100;文化室、商店、卫生所服务体系和学校分别为80、100、100、100和95。定居点实现草料地从1995年的1.9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4.87万亩,户均32亩。县乡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和器械装备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自动化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二)情况分析从十五计划指标总体完成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市场价格和农牧民的人均收入。

2、牲畜存栏量的递增受到天然草原载畜量的限制,目前已普遍出现超载放牧现象。要想使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必须在牲畜品质上多下功夫,增加出栏率和商品率。

3、草原畜牧基础设施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牧区畜牧业仍旧以数量型发展为主,而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息闭塞,交通困难,超载放牧现象十分严重,草场纠纷连连不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工草料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牧区人畜卫生饮水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发展道路。

5、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法制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这三个最重要的战略支撑和关键环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指导思想及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县党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温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更上一个新台阶。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产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为机遇,立足资源,开拓市场,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狠抓流通,实现增收。畜牧业发展实行“以种促养、农牧结合,提高效益”的方针,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紧紧围绕畜牧业增产、畜产品增值、农牧民增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三个突破”和畜牧兽医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牧民定居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农区畜牧业,三个突破是:黄牛改良、畜产品产业化和推广科学饲养(饲草料加工利用)。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市场为向导,改革为动力,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牧结合,加强基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着力形成“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畜牧业,努力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畜群周转,使简单数量畜牧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从而提高畜牧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收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重点抓好品种改良,优化结构,实现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科学饲养管理.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品质,提高效益,推进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要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强化农牧结合,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大兴退牧还草工程,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加快温泉县的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发展方向畜牧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农牧并举的方针,逐步把低产、低效益的畜牧业改造为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畜产品数量质量。下大力气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认真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依靠内涵挖潜力,依托生态求发展,使我县畜牧业经营方式由简单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

(三)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牧民基本实现小康,牧民定居建设全面完成,并得到巩固完善和整体配套。实行以草定畜、依法治草、加强草原防火、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改良天然草场2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场2万亩;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进和推广畜牧兽医草原新技术、新成果,羊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肉羊并举为主,细羊毛以“萨帕乐”品牌为依托;牛以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改良当地土种牛为主。“十一五”期间,把呼和托哈种畜场和昆得仑牧场建成种公羊、细毛羊培育基地,把塔秀乡建成优质牛基地,把博格达尔镇孟克牧场和塔秀乡建成牦牛生产基地,把哈日布呼镇、安格里格乡、查干屯格乡建成肉羊和牛肉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加强和巩固牧区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好牧民抗震安居生活条件。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扩大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建立和大力发展养殖村、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专业户)。同时通过“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不断引进技术先进的牧业机械,增加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投入。“十一五”末,我县至少要稳定15万只优质细毛羊,牛的良种率达到85以上,母畜比例达到68%以上,出栏率达69以上,肉产量达8500吨,羊毛产量达1000吨,山羊绒产量达9000公斤,奶产量11000吨。畜牧业产值将达到农业总产值的49。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把农区牧业摆在与草原牧业同等的位置来抓。同时要优化品质,以发展大畜为主,塔秀乡要走在全县的前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稳步推进和发展特色养殖业,以此作为农区养殖业的重点来抓。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比2010年翻一番,占大农业产值的53%,农牧民收入中52%来自畜牧业。

(一)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项目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完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使牧民定居工程发挥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冷季牲畜的补饲和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牧民定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配套完善现已开发的4.8万亩牧民草料基地,同时新开发2万亩草料基地,使全县划分给牧民的草料基地全部得到开发利用,保障牧区越冬牲畜畜均0.5亩草料地。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二)牧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加大牧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机井5座,防渗渠300公里,实现牧区人畜饮水安全。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三)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继续实施温泉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建设总面积200万亩,人工草料地3万亩,改良草地40万亩。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0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重点改善基层畜牧三站办公设施建设。修缮房屋,更新设施,增加实验室设备,配备专用交通工具,配套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县乡畜牧业信息联网,对牲畜存栏、改良、防疫、出售等情况逐步实现微机网络化管理。“十一五”内分期完成建设,8个乡镇站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0万元,地方配套6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五)30万只肉毛兼用羊生产基地建设(其中优质细毛羊15万只)以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肉毛兼用羊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内羊肉产量由现在的2800吨增加到3400吨。以呼和托哈种畜场、昆得仑牧场、塔秀乡、扎勒木特乡为重点,将人工授精、羊毛生产科学化管理、塑棚暖圈、冬羔生产、羔羊早期补饲百日出栏、两年三胎、绵羊疫病防治、饲草料加工、饲料添加剂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建立多胎商品肉用羊生产体系,大力提高肉毛单产,提高养羊效益。同时,以呼和托哈种场细毛羊基地为基础,建设超细型细毛羊示范基地。组建超细型(毛细度70支以上)细毛羊核心群,通过应用现代生物育种措施,使核心群内个体单产细羊毛由现在的4公斤提高到4.5公斤,平均净毛率由58提高到62,66支以上的细毛占细羊毛比例由40提高到60%-70,并繁育生产优质种公羊,促进全县细毛羊的发展。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六)1.5万头肉牛、奶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优质高产奶牛1万头)通过应用冷配改良、胚胎移植、经济杂交、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提高奶产量和肉产量。项目建成后,全县日产鲜奶(上市)量由目前的3吨增加到5吨以上。年出栏肉牛由目前的1万头增加到1.5万头以上。年产牛肉由现在的1200吨增加到1600吨。农区以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为主,全县建立10个千头牛养殖专业示范村(其中,奶牛养殖专业村8个)和标准化家庭养牛场100座(育肥牛20头以上,奶牛5头以上);建立良种牛繁育基地和牛胚胎移植中心。改造建设标准化棚圈3000座;完善建设冷配改良服务站(点)45座;推广小型家庭用饲草料加工机械1000套,大型自走式青贮收割机10台;推广家庭挤奶设备50套,建立标准化挤奶站8座。项目总投资9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七)牧区牧道建设努力实现牧区道路全面贯通,维修建设年久失修牧道,修建必要的引水渠、过水路面、桥函,累计建设牧道200公里。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八)草原防火项目建设为预防草原火灾,建立防火物资库,贮备必要的救灾物资和设备。建库房4座450平方米,购置灭火器、农药喷雾器各20套、防护服、防护面具各100套,帐篷30顶,车辆(小车、大车、铲车等)3辆,贮备必要的防火基金。总投资38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九)畜牧兽医科技推广项目大力推广先进的畜牧兽医科学技术,以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组织现场观摩为主要方式进行。每年进行短期培训养殖户250户,5年累计培训1000户;每年下派专家技术人员下乡巡回宣讲培训,培训人员3000人次,5年累计达到1.5万人次之;每年组织一次现场观摩会,交流养殖经验;每年印发畜牧兽医相关科技手册10000份,5年累计50000份。总投资1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十)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项目根据行政区划、牲畜放牧习惯和本县独特的自然屏障,建立温泉县无规定疫病保障区,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打基础,以此推进温泉县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配置设备仪器和疫情监测车、培训技术人员、设置固定动物防疫检疫场所、监测站等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一)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凝聚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合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为首的“十一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步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准确把握畜牧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因地制宜确定区域性畜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不断完善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畜牧业的氛围,协调各涉牧部门,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建立广泛的联系,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二)加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程。

1、依法行政,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始终把疫病防治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面贯彻《动物防疫法》、《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新政发[2005]102号)、《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新政发[2005]103号)、《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意见》(新政发[2005]104号),按照“防疫先行、预防为主、依法治疫”的方针,切实抓好强制免疫,计划免疫率100,免疫标识佩戴率、建档率100。以检促防,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率100。严格检疫和淘汰处理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牛,防止人畜感染。各乡镇场以及牲畜集中的村队,都要逐步建立规范的肉食品销售市场、活畜交易市场。“十一五”期间,县、乡(镇场)都要因地制宜建设牛羊定点屠宰场,博镇、哈镇要建立家禽定点屠宰场。确保县内无重大疫情发生。

2、加强疫情监测,完善应急机制,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对突发疫情的及时处理。进一步抓好县、乡镇场疫情监测网络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制度,专人负责,保证及时准确按规定上报情况。“十一五”内,要配套完成县、乡动物疫情报告计算机网络建设,推动全县动物防疫工作信息化。同时要完善动物疫情防治应急机制,一旦发现疫情,能快速反应,对出现的疫情、疫点果断处置,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05年到2007年,着力于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网络建设;2008年到2009年,基本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网络建设,完成县级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建设,完成县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建设;2010年加强巩固完善。

3、发挥天然屏障和地缘优势,积极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要积极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程,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畜牧业品种改良体系,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

1、遵循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确定牲畜品种改良的方向。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畜禽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加快发展。草原畜牧业要坚持牛羊为主的格局,积极发展新疆褐牛,重点发展肉羊、细毛羊,以提高产肉量和改善羊毛品质为主要目标,积极引进优质美利奴、陶赛特、巴什拜羊、罗马尼赫尔斯、杜波等种公羊进行选种选配和进行经济杂交,提高品质。细毛羊重点抓呼和托哈种畜场、昆得仑牧场、塔秀乡、扎勒木特乡,加强选种选配和选育工作,认真抓个体鉴定,建立健全档案。核心群90的生产母羊羊毛细度要达到66支以上,平均产毛量达到4.5公斤,平均体重达到45公斤。粗毛羊改良要以提高产肉量为主,改善羊毛品质,提高羊毛的商业利用价值,羊毛品质要达到半细毛、白色同质毛的标准。农区畜牧业要大力发展养牛业,坚持肉乳并重的方向,大力发展肉用牛(安格斯牛),积极发展优质奶牛(荷斯坦牛)和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牛)。通过本品种选育、经济杂交、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养禽、养猪及特色养殖产业。

2、健全县、乡两级畜禽改良网络,完善良种繁育配套设施,加快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和推广中的应用。

3、加大对种畜禽的管理力度。依法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障种畜禽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种畜禽管理条例》实行分级管理。凡需从县外引进种畜禽的,必须经县畜牧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审核,并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引进。对境内的种公羊、种公牛每年要进行一次普查鉴定,对合格种公畜发《种公畜使用证》,对不合格的公畜及时进行淘汰处置。对种禽场要加强监管,保证品种质量。建立种畜禽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4、科学规划布局,正确引导农牧民进行牲畜品种改良。通过畜牧事业服务机构或养殖协会的运作,积极培养和发展牲畜品种改良专业户,实行挂牌经营,有偿服务;公开标准,有序竞争;合同承诺,服务到户。采取人工授精、种公畜牵引交配、胚胎移植等多种形式对集中的、分散的畜群进行改良,为促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天然草原生态保护改良工作,加快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步伐,促进草原生态优化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依托项目,加强天然草原改良工作,加快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把草原工作的战略目标由“经济”转为“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继续抓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和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通过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完善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积极改革放牧制度。随着牧民定居草料基地的配套完善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效益的发挥,牲畜饲草饲料的供给将从温饱型向营养型方面发展。因此,要根据草场的分布、牲畜的放牧特点和生产环节的衔接等方面,不失时机地正确引导牧民改革传统放牧习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调整各类草场的放牧利用时间和季节,有计划地实行轮牧、休牧,使草原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坚持以草定畜,有计划地确定一定时期一定草场内牲畜放牧量。

2、完善草原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先。

以品牌引领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首届中国畜牧业品牌发展大会侧记

突破发展重点增强经济活力。

我们在发展中要牢牢把握“强农、兴工、扩城、活商、固基”的工作重点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选择一批有产业基础和群众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自然村,集中开展以培强基础产业、打牢基础设施、提高基本素质、健全基本保障、建设基本队伍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银行和社会各个方面加大对涉农项目的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自然村的公路建设,在加强大、中型水利建设的同时,建设好一批小水利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二是要以强化合作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立足产业、资源、区位优势,把握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动向,紧紧盯住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工业产业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抓好十大工业项目的落实,务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要抓住云南构建昆楚、昆大经济带,加大重点交通干线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机遇,抓紧做好禄丰、**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和各县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工作,吸引企业入园发展;拓展融资渠道,深入实施重点企业(行业)销售收入倍增行动计划。

三是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推进四大古镇和十个彝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项目建设,集中打造彝族文化旅游的精品和亮点。

四是要以项目落实为核心,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州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大十大重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力度。

五是要以营造环境、增强活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改善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水平。不断强化与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州市的经济技术合作。

六是要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突破县域行政区划限制,集中扶优培强一批具有县域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

七是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持续加大对龙川江等重点流域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城镇交通干道沿线近山、面山森林植被恢复,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构筑产业体系。

做强城市经济。

刚刚过去的,是安徽省**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上升态势进一步巩固。

20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认为,新的一年,以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阶段为标志,全市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要切实把握好多层次的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就业指标要确保达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要实行“上限”控制,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要实行目标管理。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建设工业强市。建设“千亿**”,必须基于工业的强力支撑。到,在全市1000亿元的gdp中,工业增加值必须达到400亿以上。我们要在构筑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上实现突破,要在做强骨干企业、壮大园区经济上实现突破,要在企业自主创新、聚集创新人才上实现突破。今年作为“工业推进年”,要真正做到精力向工业倾斜、政策向园区集中、资源向企业汇聚。

二是实现宜城突破。在安徽省奋力崛起的大格局中,宜城处于第一方阵;在皖江城市带的总规划中,宜城又是重要一极;在**的追赶跨越中,宜城作为中心城市,理应成为区域发展的“火车头”。因此,在城区发展上,我们要在规划建设上突破,着力做大城市规模;要在打造产业高地上突破,着力做强城市经济;要在张扬特色上突破,着力做亮城市形象。

三是扩大投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大力引进市场、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努力做到选择性招商、理性化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力争在园区招商、大项目招商、项目推进机制上实现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城市转型。

辽宁省**市是缘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

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九五”以来,虽然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全市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寻找新的主导产业以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提上日程。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全市重点发展石化、装备制造、塑料和建材、绿色有机食品、服务业等五大接续产业,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使非采油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0,基本形成多元产业共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围绕重点促进五大接续产业发展,全市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全市启动建设了船舶修造产业园、石油高新技术产业园、食品工业园、塑料工业园、精细化工园、晨宇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设立了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产业发展基金,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政策措施的促进使全市项目建设出现了良好发展局面。

“十五”时期和刚刚过去的20,全市已经竣工和开工在建的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接续产业项目597项,项目总投资503亿元,已完成投资160.9亿元。其中竣工466项,完成投资139.3亿元;在建131项,完成投资21.6亿元。在这些项目中,属于石化、装备制造等五大接续产业项目共535项,完成投资146.7亿元,占接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的91.2。已有辽河石化公司100万吨超稠油延迟焦化、宏冠造船等412个项目竣工投产;辽河油田装备制造基地、晨宇集团石油套管加工等123个项目开工在建。一批投资规模大、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取得实质进展。(本报记者李巍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

促进经济发展抓好环境建设。

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6068.41亿元,增长14.7;工业总产值达8102.82亿元,增长16.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29亿元,增长15.1。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8.17亿元,增长15.8。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达36321元,增长7.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50.66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88.27元,增长10。

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市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批创新平台和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动漫网游产业发展基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有力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1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1。

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建设。2006年,**共投入256.28亿元,继续推进了一大批对**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铁路新客站、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白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全市地铁通车里程已达116公里。城市饮用净水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已有60万人喝上了干净卫生的直饮水。天然气利用第一阶段工程以及一批电力电网工程建成投产。为改善居住环境,完成“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建成16条主干道林带、13个近郊林区、119处园林景观,完成613个采石场、采泥场整治复绿工作,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3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中心城区五大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9,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年,**市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十年建成创新型城市为奋斗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三是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四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出口与进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协调发展。五是着力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六是着力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不断加大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本报记者邓海平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刘永忠―――。

发挥区位优势提升综合功能。

江苏省**市是连接东西南北的枢纽,为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紧密合作,重点在三个方面要寻求突破:

一、迅速提升港口综合功能,加快构筑沿线地区物流大通道。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一是扩能增量,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积极把港口建设纳入西部大开发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加强与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航运旗舰合作,加快推进港口深水航道、大吨位生产泊位、专用疏港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力争年前吞吐量达1.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400万标箱。二是统筹规划,大力发展以港口为主载体的物流基地。充分利用港口和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把**建设成为服务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资源配置的信息港。实现区港一体化,集国际转口贸易、保税仓储、进出口加工、金融服务为一体,为陆桥沿线地区扩大开放开发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三是强化协调,不断提高口岸服务水平。加强口岸单位协调配合,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步伐,与西部省区市订立快速通关协议,落实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桥头堡和便捷出海口岸的服务功能。

二、切实扩大对外开放优势。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中心、出口加工区配套服务功能,实现区港联动,努力为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完善陆桥立体交通体系。加快陇海兰新铁路的增能扩运建设,尽快形成现代化、开放型的综合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大陆桥运输协调机制。加快建设大陆桥运输信息平台,协调沿桥各国签署包括运输价格、信息服务、快速通关和运输安全等内容的新亚欧大陆桥多边过境运输协定,进一步增强新亚欧大陆桥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三、有效整合陆桥旅游资源,努力推动沿线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陆桥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整合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整合自然风光资源,把陆桥沿线名山大川串联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

统筹发展全局促进结构优化。

过去的一年,黑龙江省**市紧紧把握城市转型、体制转轨、资源转化、产业转优这一主题,抢抓振兴与转型机遇,把增大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全市生产总值由的93.3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69.2亿元,年均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9亿元增加到32.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5亿美元,比增长6.4倍,年均增长64.6。

2006年,**市在结构调整上步伐加快,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一大批全省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崛起,粮食等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工业经济结构明显优化,200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地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60。城市物流、信息、餐饮、金融、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发展。

2008年全市要全力抓好煤化工、煤电、钢铁、绿色食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山水生态城,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夯实基础。**市要全力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质增效、职工就业增收这条主线统筹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切实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并紧紧围绕延伸煤炭、钢铁、优质安全农产品三大产业链条招商引资上项目,重点抓好一大批产业接续和深度开发项目,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要进一步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商贸加工区和仓储物流区建设,全力推进互贸区建设;扩大对外经贸合作。

同时,要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跨越。

这些年,河北省**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在于我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是走向精深。**目前有三宝,一为原盐,年产量超过200万吨;二为石油,石油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近300亿立方米;三为煤炭,通过神黄公司煤、路、港一体经营生产后,煤炭到黄骅大港的价格比到别的港口便宜。按照这种思路,**先后谋划了华北石化500万吨炼油及10万吨聚苯乙烯等一大批技术改造深度挖潜项目,使得**有10多个化工产品的销量居全国前列。

二是走向集约。我们采取了小企业向强企业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向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措施。鼓励辖区内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兼并其他产业关联企业,使**炼油厂、**化工集团和**大化集团等优势企业实现了做大做强,进入了中国企业500强;实施产业园区化战略,鼓励产业关联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西部高新区、东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等一批工业园区,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集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规划了“三区一县”为主的中心城市经济圈,围绕城市产业集群培养壮大了弯头管件、包装机械、电线电缆、机车配件、裘皮纺织、五金制品等特色行业,使得城市实力大增。

三是走向沿海。**有129.7公里的海岸线,目前**东部沿海区域有着3321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其中最为宝贵的是沿海闲置的50万亩滩涂和170万亩重度盐碱地,这是发展现代工业的良好资源。在新一轮开发热潮中,**把抢抓机遇,建设临港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中心任务。重点抓了化工产销基地、电力能源基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型物流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的建设。经国家批准的化工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就涉及71个项目,通过循环经济的深度开发,所有循环的副产品都能做到物尽其用的零排放。整个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创销售收入664亿元,利税121亿元,利润85.5亿元。除了自身效益外,还能带动周边地区增加gdp232.4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3.49万人。(本报记者雷汉发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抢抓三大机遇。

实施战略推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主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更加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市委和市政府的基本思路是:“把握一条主线、抓住三大机遇、实施五大战略、做好七篇文章”。

把握一条主线。就是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抓住三大机遇。就是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机遇,抓住自治区全面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机遇,抓住**市和昌吉州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机遇,积极争取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外部条件,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工业强市战略,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和外向型加工业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企业,为三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二是服务业提升战略,就是要立足区位和商贸优势,巩固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现代生产型和消费型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质量和层次;三是向西开放战略,就是通过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大力开拓中亚及周边市场;四是环境立市战略,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软硬环境建设,尤其是抓好投资软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争创更加适宜创业、更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五是科教兴市战略,就是通过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整体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做好七篇文章。一是大力发展石油石化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外向型都市型工业,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六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七是大力发展城郊现代农业。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现代农业。

河南省**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以工带农、工农互动发展的路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三个促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粮经比例由70:30调整到60:40,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40,人均肉类产量居全省首位;促进了农民增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856个,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户均年增收3700元左右,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2元;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紧紧围绕畜牧、粮食、蔬菜等产业,大力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0家。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发挥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在农村建基地、联农户,使田间地头成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使农民群众成为龙头企业不在编的员工,进而带动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建设畜牧养殖基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实施以培育100个养殖小区、1000个规模养殖场、1万个养殖专业户为主要内容的“百区千场万户计划”,通过采取对规模养殖业实行免费防疫或补贴防疫等政策措施,促进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

三是健全完善市场信息网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先后投资8600多万元,建立了**农业信息网、气象兴农网、蔬菜信息网等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二县三区5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设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基层信息服务网点54个。开通“农技110”和“植保120”热线电话,及时准确地把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

四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开展农业科技承包活动,全市有926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农业科技承包,承包项目区经济效益平均每亩达到元以上。全市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50。

五是搞好农民培训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强力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去年培训人员7055人,开展技能性培训2.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万人。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

大力调整结构。

加速经济转型。

辽宁省**市既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又是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任务艰巨而紧迫,调整结构是**转型振兴的基础和支撑。

**市将发挥毗邻沈阳的优势,以沈抚一体化为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是调整五大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工业方面,着眼于做大做强传统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围绕“煤油电钢铝”五大支柱,实施“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将**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炼化生产基地;抓住抚铝加入中铝的契机,加大扩能改造的力度,将**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铝系列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钛镁系列生产基地;继续扩大两个电厂的产能,巩固提升电力生产基地的地位;围绕装备制造业,通过招商和企业改制,将**建成船用发动机生产基地、国内规模最大的液压履带式起重机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建筑机械生产基地。农业方面,在绿色、特色和精品上做文章,围绕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区域规模、品种规模和总量规模。三产方面,重点发展旅游业。

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原材料资源丰富,但加工度低。为此,**确定了将**由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深加工型城市转变的思路,重点延长四条产业链:一是石化产业链,大力开发“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下游产品,将**建设成为全国精细化工基地、塑料工业基地和石蜡加工基地。二是装备制造产业链,围绕钢、铝、铜等原材料资源,发展建材、模具、电缆、工程机械、压力容器、炼化设备、船舶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等,形成与沈阳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三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利用东部山区丰富的绿色和特色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四是油母页岩深加工产业链,形成炼油、发电到建材等行业的延伸。为了推进资源深加工,**利用棚改腾空土地和城市废弃地,规划建设塑料深加工、钢铝深加工、石蜡深加工和机械制造等四个工业园区。

三是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驻抚央企、省直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四是调整城乡结构。通过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县区发展积极性,通过强县壮区增强全市经济的总体实力。

五是调整城市布局结构。按照“人居向浑河沿岸集中、工业向外围园区集聚”的思路,加快城市布局调整。改善城市环境和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又好又快发展一把手发言材料》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又好又快发展一把手发言材料。

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九五”以来,虽然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全市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寻找新的主导产业以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提上日程。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全市重点发展石化、装备制造、塑料和建材、绿色有机食品、服务业等五大接续产业,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非采油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0,基本形成多元产业共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围绕重点促进五大接续产业发展,全市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全市启动建设了船舶修造产业园、石油高新技术产业园、食品工业园、塑料工业园、精细化工园、晨宇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设立了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产业发展基金,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政策措施的促进使全市项目建设出现了良好发展局面。

“十五”时期和刚刚过去的2006年,全市已经竣工和开工在建的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接续产业项目597项,项目总投资503亿元,已完成投资160.9亿元。其中竣工466项,完成投资139.3亿元;在建131项,完成投资21.6亿元。在这些项目中,属于石化、装备制造等五大接续产业项目共535项,完成投资146.7亿元,占接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的91.2。已有辽河石化公司100万吨超稠油延迟焦化、宏冠造船等412个项目竣工投产;辽河油田装备制造基地、晨宇集团石油套管加工等123个项目开工在建。一批投资规模大、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取得实质进展。(本报记者李巍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

促进经济发展抓好环境建设。

2006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6068.41亿元,增长14.7;工业总产值达8102.82亿元,增长16.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29亿元,增长15.1。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8.17亿元,增长15.8。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达36321元,增长7.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50.66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88.27元,增长10。

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市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批创新平台和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动漫网游产业发展基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有力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1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1。

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建设。2006年,**共投入256.28亿元,继续推进了一大批对**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铁路新客站、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白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全市地铁通车里程已达116公里。城市饮用净水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已有60万人喝上了干净卫生的直饮水。天然气利用第一阶段工程以及一批电力电网工程建成投产。为改善居住环境,完成“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建成16条主干道林带、13个近郊林区、119处园林景观,完成613个采石场、采泥场整治复绿工作,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3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中心城区五大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9,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8年,**市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十年建成创新型城市为奋斗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三是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四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出口与进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协调发展。五是着力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六是着力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不断加大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本报记者邓海平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刘永忠―――。

发挥区位优势提升综合功能。

江苏省**市是连接东西南北的枢纽,为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紧密合作,重点在三个方面要寻求突破:

一、迅速提升港口综合功能,加快构筑沿线地区物流大通道。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一是扩能增量,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积极把港口建设纳入西部大开发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加强与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航运旗舰合作,加快推进港口深水航道、大吨位生产泊位、专用疏港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前吞吐量达1.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400万标箱。二是统筹规划,大力发展以港口为主载体的物流基地。充分利用港口和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把**建设成为服务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资源配置的信息港。实现区港一体化,集国际转口贸易、保税仓储、进出口加工、金融服务为一体,为陆桥沿线地区扩大开放开发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三是强化协调,不断提高口岸服务水平。加强口岸单位协调配合,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步伐,与西部省区市订立快速通关协议,落实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桥头堡和便捷出海口岸的服务功能。

二、切实扩大对外开放优势。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中心、出口加工区配套服务功能,实现区港联动,努力为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完善陆桥立体交通体系。加快陇海兰新铁路的增能扩运建设,尽快形成现代化、开放型的综合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大陆桥运输协调机制。加快建设大陆桥运输信息平台,协调沿桥各国签署包括运输价格、信息服务、快速通关和运输安全等内容的新亚欧大陆桥多边过境运输协定,进一步增强新亚欧大陆桥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三、有效整合陆桥旅游资源,努力推动沿线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陆桥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整合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整合自然风光资源,把陆桥沿线名山大川串联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

统筹发展全局促进结构优化。

过去的一年,黑龙江省**市紧紧把握城市转型、体制转轨、资源转化、产业转优这一主题,抢抓振兴与转型机遇,把增大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全市生产总值由20的93.3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69.2亿元,年均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9亿元增加到32.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5亿美元,比2002增长6.4倍,年均增长64.6。

2006年,**市在结构调整上步伐加快,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一大批全省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崛起,粮食等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工业经济结构明显优化,200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地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60。城市物流、信息、餐饮、金融、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发展。

2008年全市要全力抓好煤化工、煤电、钢铁、绿色食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山水生态城,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夯实基础。**市要全力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质增效、职工就业增收这条主线统筹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切实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并紧紧围绕延伸煤炭、钢铁、优质安全农产品三大产业链条招商引资上项目,重点抓好一大批产业接续和深度开发项目,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要进一步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商贸加工区和仓储物流区建设,全力推进互贸区建设;扩大对外经贸合作。

同时,要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跨越。

这些年,河北省**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在于我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是走向精深。**目前有三宝,一为原盐,年产量超过200万吨;二为石油,石油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近300亿立方米;三为煤炭,通过神黄公司煤、路、港一体经营生产后,煤炭到黄骅大港的价格比到别的港口便宜。按照这种思路,**先后谋划了华北石化500万吨炼油及10万吨聚苯乙烯等一大批技术改造深度挖潜项目,使得**有10多个化工产品的销量居全国前列。

二是走向集约。我们采取了小企业向强企业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向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措施。鼓励辖区内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兼并其他产业关联企业,使**炼油厂、**化工集团和**大化集团等优势企业实现了做大做强,进入了中国企业500强;实施产业园区化战略,鼓励产业关联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西部高新区、东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等一批工业园区,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集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规划了“三区一县”为主的中心城市经济圈,围绕城市产业集群培养壮大了弯头管件、包装机械、电线电缆、机车配件、裘皮纺织、五金制品等特色行业,使得城市实力大增。

三是走向沿海。**有129.7公里的海岸线,目前**东部沿海区域有着3321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其中最为宝贵的是沿海闲置的50万亩滩涂和170万亩重度盐碱地,这是发展现代工业的.良好资源。在新一轮开发热潮中,**把抢抓机遇,建设临港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中心任务。重点抓了化工产销基地、电力能源基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型物流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的建设。经国家批准的化工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就涉及71个项目,通过循环经济的深度开发,所有循环的副产品都能做到物尽其用的零排放。整个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创销售收入664亿元,利税121亿元,利润85.5亿元。除了自身效益外,还能带动周边地区增加gdp232.4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3.49万人。(本报记者雷汉发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抢抓三大机遇。

实施战略推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主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更加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市委和市政府的基本思路是:“把握一条主线、抓住三大机遇、实施五大战略、做好七篇文章”。

把握一条主线。就是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抓住三大机遇。就是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机遇,抓住自治区全面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机遇,抓住**市和昌吉州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机遇,积极争取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外部条件,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工业强市战略,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和外向型加工业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企业,为三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二是服务业提升战略,就是要立足区位和商贸优势,巩固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现代生产型和消费型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质量和层次;三是向西开放战略,就是通过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大力开拓中亚及周边市场;四是环境立市战略,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软硬环境建设,尤其是抓好投资软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争创更加适宜创业、更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五是科教兴市战略,就是通过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整体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做好七篇文章。一是大力发展石油石化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外向型都市型工业,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六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七是大力发展城郊现代农业。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

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现代农业。

河南省**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以工带农、工农互动发展的路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三个促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粮经比例由70:30调整到60:40,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40,人均肉类产量居全省首位;促进了农民增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856个,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户均年增收3700元左右,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2元;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紧紧围绕畜牧、粮食、蔬菜等产业,大力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0家。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发挥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在农村建基地、联农户,使田间地头成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使农民群众成为龙头企业不在编的员工,进而带动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建设畜牧养殖基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实施以培育100个养殖小区、1000个规模养殖场、1万个养殖专业户为主要内容的“百区千场万户计划”,通过采取对规模养殖业实行免费防疫或补贴防疫等政策措施,促进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

三是健全完善市场信息网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先后投资8600多万元,建立了**农业信息网、气象兴农网、蔬菜信息网等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二县三区5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设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基层信息服务网点54个。开通“农技110”和“植保120”热线电话,及时准确地把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

四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开展农业科技承包活动,全市有926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农业科技承包,承包项目区经济效益平均每亩达到2000元以上。全市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50。

五是搞好农民培训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强力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去年培训人员7055人,开展技能性培训2.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万人。

全国人大代表、**市市长***―――。

大力调整结构。

加速经济转型。

辽宁省**市既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又是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任务艰巨而紧迫,调整结构是**转型振兴的基础和支撑。

**市将发挥毗邻沈阳的优势,以沈抚一体化为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是调整五大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工业方面,着眼于做大做强传统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围绕“煤油电钢铝”五大支柱,实施“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将**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炼化生产基地;抓住抚铝加入中铝的契机,加大扩能改造的力度,将**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铝系列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钛镁系列生产基地;继续扩大两个电厂的产能,巩固提升电力生产基地的地位;围绕装备制造业,通过招商和企业改制,将**建成船用发动机生产基地、国内规模最大的液压履带式起重机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建筑机械生产基地。农业方面,在绿色、特色和精品上做文章,围绕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区域规模、品种规模和总量规模。三产方面,重点发展旅游业。

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原材料资源丰富,但加工度低。为此,**确定了将**由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深加工型城市转变的思路,重点延长四条产业链:一是石化产业链,大力开发“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下游产品,将**建设成为全国精细化工基地、塑料工业基地和石蜡加工基地。二是装备制造产业链,围绕钢、铝、铜等原材料资源,发展建材、模具、电缆、工程机械、压力容器、炼化设备、船舶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等,形成与沈阳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三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利用东部山区丰富的绿色和特色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四是油母页岩深加工产业链,形成炼油、发电到建材等行业的延伸。为了推进资源深加工,**利用棚改腾空土地和城市废弃地,规划建设塑料深加工、钢铝深加工、石蜡深加工和机械制造等四个工业园区。

三是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驻抚央企、省直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四是调整城乡结构。通过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县区发展积极性,通过强县壮区增强全市经济的总体实力。

五是调整城市布局结构。按照“人居向浑河沿岸集中、工业向外围园区集聚”的思路,加快城市布局调整。改善城市环境和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又好又快发展一把手发言材料》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又好又快发展一把手发言材料。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