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咏柳教学设计(优秀19篇)

时间:2023-12-18 21:32:13 作者:字海

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计划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和投入精力。

三年级教学设计

1、知识技能:通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迁移与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通过学习理解商的位置确定的意义,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学生演示小棒、课件等。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为什么要植树?

师: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过几天就是3月12日,某学校三四年级的同学为迎接植树节的到来,到山坡上去植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15页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你们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生1: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生2: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提问: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算式该怎样列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并板书:42÷2=并说一说想法。

2、试着口算,并汇报口算方法。(指名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尝试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是否正确呢?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来验证刚才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提问:42÷2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理解把4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师:请一名同学用准备好的小棒分一分,看是怎样分的,每份是多少呢?并把你的分法与大家说说。

【设计意图:着力训练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2)让学生演示分法并说明每份的结果。

(预设:)

方法1:先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再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并起来是21。

方法2:先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再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2个十和2个一合并起来是21。

师:比较两种分法,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更合理?说说你的想法。

2、学习新知探究笔算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分小棒的方法再一次验证了42÷2的结果,那竖式怎样写呢?(师边板书边结合提问完成竖式)

(2)、结合课件小棒的分法扮演算式并说说笔算的过程。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再次演算。

(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都是从高位算起的。如果第一步计算有余数又如何计算呢?

3、自主探究、尝试练习

师:四年级两个班共种52棵,平均分成2份,该怎样分小棒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分的过程。(课件演示)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巡视辅导并及时了解情况)让算得快而好的同学板演并汇报计算过程及想法。

(2)教师及时改正有问题的地方。

(3)比较例1和例2和刚才这几道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练习反馈

找学生到黑板上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道题

66÷3=92÷4=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请跟同学们说说。

三年级教学设计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孩子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

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并付诸行动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多媒体课件。

教师:孩子们,在这个世上,我们最亲的人是——(爸爸妈妈),最疼爱我们的是——(爸爸妈妈),最值得我们信任的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播放视频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学生看完谈感受。

教师: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你和下面的小朋友有过同样的感受吗?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例: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呀?

例: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的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

例: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妈妈能回来看我们吗?我想他们了。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你了解父母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

学生交流:我是问了外婆才知道妈妈的生日。

学生交流:我爸爸是种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学生交流:我妈妈喜欢吃蔬菜,这是我平时观察到的。

学生交流:我爸爸爱运动,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他常说:“运动使人健康。”

教师:我们了解父母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的“我为父母写档案”)。

请同学们拿出课下调查结果“我为父母写档案”,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教师: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交流:妈妈做钟点工,一天要做好几家。爸爸开出租车,别人回家吃饭时却是爸最忙的时候。遇上刮风下雨就更不用说了。爸爸妈妈真辛苦。

学生交流:……。

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呢?

生:父母对我们的爱恩重如山。

师: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数也数不清,生病时,父母对你悉心照料;犯错时,父母对你谆谆教诲;失落时,父母给你鼓励……点点滴滴都透露着父母对你们的爱,父母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母爱似针,父爱似线,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串联。”是啊,无论我们长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都要牢记心间。

教师: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你为父母做过什么呢?

学生交流:帮妈妈做家务;陪爸爸聊聊天……。

学生交流:自主阅读思考。

教师: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

教师:阅读电子教材p74页“爱的味道”。奇奇关爱父母有哪些表现?想想你平时是怎么做的,还可以怎么做。

学生交流:爸爸累了,我帮爸爸捶背;妈妈烦心时,我会……。

教师: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习惯呢?

学生交流:我和妈妈监督爸爸戒烟;妈妈不爱运动,我每天陪妈妈跑步……。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呢?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三年级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美术课是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喜欢动手操作,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是很强烈的。本课中所用材料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使用单件材料进行拼贴、剪等学生基本能掌握。但是对于同时运用几种材料组合设计,及色彩、作品造型的搭配等方面还是会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设计和引导。

教材分析:

树叶、草、豆类、石子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触它们,但很少刻意去观察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学生收集接触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渗透利用拼贴、剪等基本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精美的装饰作品。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

2、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教学难点: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教具学具:

1、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2、胶水、剪刀、纸。

3、各种贴画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团结合作本领大。

根据学生学生猜出的谜底板书:手

2、歌曲《巧巧手》。

1、课件出示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用植物叶子或植物籽粒等实物做成的贴画,引发学生对这些物体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2、、出示精美的实物种子粘贴画作品:

(引导学生近距离的观察种子粘贴画作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思维空间及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且也及时的带领学生走出图片做进一步的观察,在用手触摸过程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真实的自我体验。)

3、观察这些贴画所用的材料,他们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种植物籽粒色彩、造型的不同,大小也有变化,越仔细看变化越多,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4、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材料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5.说说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大家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点、线、面造型的方式。从而引出设计制作的步骤,在师生讨论交流中总结方法和步骤。这一环节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平等、民主、快乐的接受知识、感悟知识。)

6.你认为还有那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利用。(这一环节更实际的落实到制作的设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回合的比拼,让学生从本质上来认识原材料、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了解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想象。为后面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1、教师示范阶段------教师为学生示范一作品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感受美之后,学生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的欲望。但如何表现美呢?学生光有情感上的欲望可不行,还得有技术上教师的重点示范。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对贴画的制作过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示范一幅画,使学生学习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等,并使学生掌握点、线、面、的粘贴技巧。

2、奇思妙想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动手制作。

教师提出要求:(1)要知道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几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希望你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

(2)可用各类材料单件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混合材料来制作,这样作品的效果会更好。

(4)提醒:告诉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5) 学生制作开始----课件循环播放各种种子粘贴画作品。

(课件播放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和参考依据,并,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有趣的创造。)

1、 学生自评: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设想?并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这样的目的不但给学生创造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使学生共享了他人艺术成果、共享了快乐、共享了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得真棒,大家用自己的巧巧手创作了这么多幅优秀作品,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勇于实践,我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年级教学设计

设计应用。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三年级咏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咏柳》。

1、透过对诗歌资料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潜力和欣赏美的潜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情绪一齐来学习一首。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潜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状况。

3、检查自学状况:透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透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那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7、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齐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资料,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透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貌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透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能够明白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貌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此刻,你们应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能够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能够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3、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潜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述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能够《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 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 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三年级教学设计

1.熟读并背诵四个字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3.向客人介绍学校情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景色,抓住景色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1.理解“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2.怎样进行口语交际。

3.怎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习作。

词语卡片,学校平面示意图,电视机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们读一读,背一背,有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旭日东升:早晨的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形容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景象。

艳阳高照:明亮的太阳当空高照。

霞光万道:阳光穿透云雾射出的彩色光芒。

夕阳西下:傍晚的太阳从西边落下。

炊烟缭绕: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回环旋转。

二、教学诗歌《帐篷》

1.自由读,说一说有几小节,每小节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建设者的艰苦创业,祖国的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的面貌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2.同桌或小组读一读,背一背。

流动的住户 探索 修 架 盖

最早 荒凉变繁华

荒原野地人家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校平面示意图,请同学们说说对校园最熟悉的地方

老师引导:对校园的熟悉不能光是爱去,要细致观察那个地方的特点。请同学们选择一两个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进一步引导:假如有一批客人来参观我们的学校,请你当导游,就要把最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重点介绍出来,这样留给大家印象才深刻。

二、介绍校园应该注意什么呢?请大家讨论讨论

1.同桌或小组讨论讨论。

2.每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三课时

一、文题分析

请你以“早晨”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是一篇以写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文题要求写“早晨”的景色。可以写春、夏、秋、冬任意一天的早晨。

二、写作指导

1.早晨,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早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做的事情也不一样,这需要仔细观察,留心周围的一切事物。

2.早晨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录像,(此时,老师可播放不同季节的两个早晨,激发同学的写作兴趣)然后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早晨”这篇习作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发生在早晨的事情或某个场景,也可以写早晨的景色。

三、习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确定要写的内容,仔细观察。

2.在观察的基础上练习说话。

3.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4.注意写出你对早晨的感受。

第四课时

学生动笔写草稿,老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修改作文

一、总评本次作文草稿情况。

作文得优的小朋友很多,其中这些同学的作文最优秀:

他们共同的优点是:

最突出的优点是

二、评评这些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评评这些作文哪些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

1.指名读文,以优秀作文为主。学生听后自由评。

板书学生用得好的词:

2.指名读文,以进步作文为主。学生听后自由评,以鼓励为主。同时指出问题所在。

三、小结作文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四、学生修改作文。

第六课时

誊写作文,老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透过理解诗歌的资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潜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潜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这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能够提出来,我们大家一齐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齐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此刻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这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诗人;

2、理解诗题;

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

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6、体会诗的意境;

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状况并作巡视。

问题:

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此刻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述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能够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三年级教学设计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活泼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电子琴、绳子、多媒体课件。

1、导语:今天我们要举行快乐的音乐会,在这个快乐的音乐会上老师要带给大家一首快乐的音乐,你们想听么?(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伴奏音乐,师做拍手表演)。

2、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啊?

生:欢快活泼的。

师:那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呢?

(师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3、师:老师也想来表达快乐的心情,下面请你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表演的。

(师根据乐句做不同的拍手动作)。

4、师:你们能发现老师的表演有什么特点么?拍手方式都一致么?

生:略。

师告诉学生相同的乐句拍手动作一致的特点,并请学生根据音乐来模仿师的动作。

(设计意图:从开头就出现《我是小音乐家》的音乐,并通过简单的律动来表现乐曲、感受乐曲,旨在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情绪,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为后面学习歌曲作下铺垫)。

1、师:刚才我们正在享受快乐的时候,有三位小音乐家带着乐器想来加入我们的表演,你们看,第一位小音乐家给我们带来什么乐器?(师用绳子来表现吉他)。

师:你们知道刚才第一位小音乐家带来的是什么乐器么?

生:吉他。

师:那你们知道吉他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吉他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它的音色)。

师:吉他的音乐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学书上表现吉他音色的乐句。(师弹琴请学生来唱)。

2、师:第二位小音乐家也迫不及待地想来展示了,你们看,她带来了哪种乐器?

(师用绳子表现小提琴)。

师:你们知道她带来了哪种乐器么?

生:小提琴。

师:那你们知道小提琴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小提琴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小提琴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去学学书上表现小提琴音色的乐句。(师弹琴生唱)。

3、师:第三位小音乐家早已做好乐器表演的准备了,你们看,是什么乐器呢?(师用绳子表现圆号)。

师:知道是什么乐器么?

生:圆号。(师提示)。

师:那圆号的故乡在哪里知道么?(课件出示圆号的外形图,师简要介绍圆号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圆号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来学学圆号的音色吧!(师请生找出书上表现圆号音色的乐句,并弹琴请学生来唱。)。

(设计意图:用绳子来表现乐器,教师亲自演示,用课件介绍乐器,旨在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了解三种乐器的特征,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三种乐器;用先听乐器的音色来学唱歌曲,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真正的用聆听法来学唱歌曲。)。

1、师:三位小音乐家要出场为我们演唱歌曲了,让我们用歌声来迎接小音乐家。(播放录音范唱《我是小音乐家》)。

2、师:你们能来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唱第一段。(师根据学生的演唱及时纠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师:看到你们唱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唱唱,但是在老师唱的时候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听歌曲中连音与跳音的区别。(师提示连音与跳音的含义,并提示通过看师的动作来区别连音与跳音)。

(设计意图:用动作来提示学生跳音与连音的区别,旨在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的掌握歌曲中活泼与舒展的旋律的对比,同时很好的解决了难点,也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4、师:我们来加入动作表演吧!(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演唱第一段)。

5、师: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唱唱第二段么?(师弹琴请生唱第二段)。

6、师:完成了前两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师要提出一个新的任务,你们看到“我吹起法国号”这个乐句了么?老师想在这个地方锻炼一下你们的嘴皮子,看谁的嘴皮子最快。(师弹琴范唱,请生模仿,直到唱对为止。)。

7、师:你们三段都会唱了么?下面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把三段完整的来唱一唱,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在遇到乐器的乐句时,我们用演奏乐器的姿势来完成。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表演吧!

(设计意图:用与前面不同的动作来表演,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乐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一)。

8、用多种形式来演唱,但乐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齐唱。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组唱、领唱与齐唱,旨在进一步巩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二)。

师: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当中肯定能产生出一个音乐家,下面老师要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愿你们的音乐梦想在歌声中实现!(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离开教室)。

三年级咏柳教学设计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潜力。

训练学生自学潜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这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能够提出来,我们大家一齐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齐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此刻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这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诗人;

2、理解诗题;

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

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6、体会诗的意境;

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状况并作巡视。

问题:

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此刻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述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能够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三年级咏柳教学设计

1、透过对诗歌资料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潜力和欣赏美的潜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课件。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潜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状况。

3、检查自学状况:透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透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那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7、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齐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资料,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透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貌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透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能够明白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貌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此刻,你们应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能够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能够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3、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述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能够《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

1.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流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咏柳)(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以前还读过一首古诗,叫咏??

(生:咏鹅)。

(生可能会说: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师:(示范写“咏”字)写“咏”字的时候,要注意“永”的第三笔是“横撇”,不要写成“点”“提”。

(生书空,并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

师: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生自由读)。

师:(出示生字词)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教师正音)。

师:谁愿意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我们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生可能会说“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生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三、研读古诗。

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边听边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生谈自己的感受。有可能说仿佛看见了满树碧绿的叶子;也有可能说柳枝婀娜多姿,随风摆动。)。

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碧玉绿丝绦。)。

师:是啊,诗人用“碧玉”来碧玉柳树,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

师: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在诗人的眼里,这棵柳。

树难道仅仅只是一棵树吗?

(生:对着河水梳妆打扮,那随风飘扬的柳枝仿佛是柳树姑娘的长头发)。

(生想象说话)。

师: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垂下。

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千万条。

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绿丝绦。

师:如果这时候,一阵微风吹来,那又会怎样呢?

(指名读——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师: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读。

三四联诗,多读几遍。

(生自读。)。

师:“二月春风似剪刀”,能不能说成“二月春风似菜刀”(生可能答:不能,菜刀不是用来剪东西的,不能把叶子裁漂亮的。)。

师:“二月春风似剪刀”里有个“剪“字,“不知细叶谁裁出”里有个“裁”字,合在一起就是“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诗中指的是:裁剪细叶。由裁剪,我们还能联想到春姑娘用灵巧的双手把柳树的叶子裁剪得细细的,嫩嫩的,我们再把这句诗来读一读。

(指名读生读。)。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宫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指导写话。

师: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小组内说——指名生说,教师从通顺、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评价。)。

师: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生写。)。

师:我们将对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的赞美集于柳树一身,柳树成了春的使者、春的化身。

五、课外拓展。

师:描写柳树的诗句还有很多。(出示:新柳)。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生读。)。

师: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中外有名的诗句,我们可以从课外书、网站上查找。

六、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我想不能吧,一来,

三年级教学设计

1.通过欣赏全国各地各种名山大川的图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

2.了解简单的浅浮雕知识,尝试用各种纸材,学习撕、剪、拼、贴等纸造型技法,表现重叠的山峰。

3.进一步认识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本课教学分欣赏和立体纸造型两部分。旨在通过大量的自然风光、名山图片的欣赏,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用纸雕拼贴组合的形式再现山的美感,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爱国热情。

重点: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用立体纸造型表现重叠的山峰。

(学生)收集中国各地名山的摄影图片,纸材、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师)课件、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1.欣赏导入,启发谈话。

(1)出示有关黄山的图片和画作: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及对黄山的认识。引入话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看图提问:你们去过这美丽的地方吗?这是哪儿?(黄山)。

(2)出示黄山其他景点的图片,学生谈谈感受。

(3)说说自己熟悉的山区景色,谈谈印象深刻的景点。

(4)小结:各地的山都有不同的美感。

2.揭示课题:用纸造型表现重重叠叠的山。

3.示范制作,讲授纸造型的创作方法。

(1)边示范边讲解纸造型的制作步骤。

(2)讨论如何组合纸造型山,感受不同的美感。

(3)学习重叠排列的方式。

4.观察分析,交流表达。

(1)出示课件,播放全国各地的名山图片。

(2)欣赏美景,感受不同的美感。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不同的山景都可以用纸造型的方式表现。

5.学生创作,表现创意。

(1)利用不同纸材的特点,设计制作纸造型山。

(2)选用不同的色纸进行创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6.作品展示评价。

可以将作品放置在盆中,添加植物装饰,进行点缀美化。

《咏柳》教学设计之二西师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二、授课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

三、教学过程。

1.朗读三字经前两段。

2.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

3.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

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讲黄香的故事)。

分享同学们的感受。

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4.提问: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

引入:感恩。

实施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和跟着我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家来分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而有的不但配合,还总是睁眼。不过,我觉得当时助教体会得更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5.讲述感恩的心的故事,听看手语歌《感恩的心》。

6.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7.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学习后两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8.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二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

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咏柳》教学设计之二西师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分辨蘑菇的不同品种,了解它们的性质。

2、再现已有经验,把握表现重叠的简单方法,乐意争当采蘑菇的小能手。

活动准备:

1、各种蘑菇的实样及图片。白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鸡腿菇。

2、云南高山的背景图,幼儿人手一份纸剪的高山纸样,白色特种彩棒和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再现经验(说说蘑菇的品种及蘑菇的营养)。

1、用谜语引出蘑菇。

今天有位小客人要到我们这里来,请你们猜个谜语,如果猜对了,小客人就会出来了。(生来像小伞,树下把安家,小伞收不拢,做菜味道鲜)。(蘑菇)。

2、介绍蘑菇的品种。

出示实物1(香菇)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香菇和蘑菇什么不一样呢?(颜色)。

出示实物2(鸡腿菇)为什么大家喜欢叫它鸡腿菇呢?原来是它的柄特别的粗,就像公鸡的鸡腿一样粗壮有力。

出示实物3(草菇)这个是草菇,和白蘑菇比它的个子比白蘑菇矮,是矮矮的。

出示实物4(金针菇),这个细细长长的是谁啊?原来他是喜欢一堆堆的在一起。

出示实物5(茶树菇)这里还有一个朋友,它的样子和金针菇长得很像它有一个和金针菇不一样的名字,就是茶树菇。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菌菇”。这些都是蘑菇家族的朋友。

3、了解菌菇的营养价值。

你们吃过菌菇吗?菌菇可以派什么用呢?(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调整)菌菇的营养也很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能够增加抵抗力。

是不是所有的菌菇都可以吃呢?(出示毒蘑菇),原来颜色鲜艳、花纹排列整理、从来没看见过的颜色的蘑菇是有毒的,颜色越是鲜艳的蘑菇越是有剧毒的,万一误食还会危及生命。

二、观赏讨论。

1、了解菌菇的生长特点--一堆堆、一簇簇。

大家都喜欢吃菌菇,我们现在吃的菌菇大都是人工培养的,真正的野生的菌菇营养要比人工培养的更好!野生菌菇生在在哪里呢?他们的家乡在云南。

2、了解重叠的前后左右关系。

这些菌菇有的排在前面,有的躲在后面,层层叠叠。

三年级教学设计

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重点和难点】。

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读通课文。

2、理解词语:沁人心脾、馋涎欲滴、根深叶茂。

3、思考:“信任”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理清脉络。

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信任”什么意思?(相信而敢于托付。)。

2)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3、小结:桃园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双方互相信任。

板书:信任。

桃园主人客人。

4.双方是怎样信任?信任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一起学习课文。

二、学习2――6节,理解“主人怎样信任客人”

1、读读2――6节,找出最能体现主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第2节第3句句子)。

(1)学生读句子。

(2)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几只竹篮,篮下()一张纸条,上面():“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自己采,然后把钱()箱子里,祝您愉快!”

(3)给“尽管”换词,理解词意。(尽管――只管)。

(4)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a.把“我们”当作朋友;b。

让“我们”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钱;c。

信任“我们”

板书:让客人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钱。

2.抓住小狗热情好客的句子,体会“主人怎样信任客人”

(2)快速默读读2――7节,划出小狗招呼客人的句子。

(3)师生合作读好这些句子。(读准“吠”的读音,理解“吠”的适用范围)。

(4)用词组概括小狗是怎样招呼客人的。

板书:等待到来。

撒腿领路。

带回原地。

热情道别。

(5)借助词组连起来说说小狗是怎样代主人招呼客人的。

3.通过复述,进一步体会“桃园主人信任客人”。

(1)桃园里只有小动物在代替主人招呼客人而忙碌,这是为什么?

(体现主人充分相信每一位客人,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举动让人感到充满温暖和人情味。)。

(2)将“纸条上的内容”与“小狗的热情好客”连起来复述,体会“桃园主人信任客人”。

三.以读代讲进一步学习2――6节,理解“我们信任主人”,体验“被信任的喜悦”

1.当我们来到屋前看到主人的纸条,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愉悦,在被信任的同时,我们也给予了对方信任,我们跟着小狗――(钻进果林,只见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随机理解“根深叶茂”、“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的意思。

2.正因为有彼此的信任,“我们”才能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

四.创设情境,复述事情。

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会怎样告诉家人由信任带来的有趣的摘桃经历?借助板书复述事情。

五.学习第8节,

1.齐读。

2.“我”为什么禁不住回过头去,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这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根据提示,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三年级教学设计

1、抓住词语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盘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1、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水给村里人带来了“乐”。

2、从文中体会缺水的“苦”。

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7课《水》。(幻灯片)(板书课题)。

2、复习课文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在作者生活的小山村: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着雨天洗澡;在炎炎夏日快要风干的时候,希望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淋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

3、师:有了水,我们可以尽情享受水带给我们的快乐。

任务一、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

策略:默读课文的第二—六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

第二自然段:雨天洗澡的痛快。

1、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雨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幻灯片)。

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人物动作、想象画面。

通过画面想文字背后的声音。

雨中的孩子们在叫什么喊什么?

生:我终于盼到下雨了,真痛快!(评价:老师感受到了。)。

生: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洗澡了,我要痛痛快快地洗,真高兴啊!

学生朗读再次体会。

2、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只是他们还略带羞涩:

男女生读:男生读:男人们穿着短裤,女生读: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小结:这是长久被压抑的力量的释放,这不就是雨中的狂欢吗?

雨天洗澡,我们都痛快尽情地享受。这还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雨水吗?(板书:雨水)。

此时此刻:雨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齐读这句话)。

第四五自然段:一勺水淋浴的舒服。

1、“母亲一手从水窖里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幻灯片)。

2、“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见每个毛孔张大嘴巴的吮吸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读出舒服的感觉。

3、“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让我有舒服的感觉。

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从头顶倾注而下的一勺水滑过了我们的脸,滑过胸和背,滑过大腿和膝盖……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

师:是啊,水是流下去的,这儿的“滑”换成“流”或者“淌”也可以吗?

生:不行。

师:说说理由。

生:滑就是抚摸,让我们感觉到了水的亲切。(评价:你已经走进了文中,和作者共鸣了。)。

师:水就像抚摸,像妈妈一样亲切,带给了我们水的清凉,为我们驱逐炎热。

师:我们齐读第5小节,把一勺水抚摸我们的'舒服透过读表达出来。(幻灯片:出示第5小节)。

小结:这还是随处可见的一勺水吗?

此时此刻:一勺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板书:一勺水)。

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一滴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板书:一滴水)。

生:齐读这句话。

任务二:从句中体会缺水的苦。

策略:浏览全文,找出相关句子。

生: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幻灯片)。

生: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幻灯片)。

师:口中饥渴难耐,身体水分流失,这样的日子太苦了。

生: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幻灯片)。

师:我们太需要水了,这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师:得水之乐更反衬缺水之苦啊!

师:因为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幻灯片)。

师: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从我做起,节约用水,(评价:你向我们提出了行动的口号。)。

生:节约水资源。

生: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评价:你引用了一句公益广告语,发人深省啊!)。

生:我们应该为建立“母亲水窖”,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评价: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还了解“母亲水窖”。大家下来可以自己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师小结:是啊,我们应该让“水,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

大家齐读。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咏柳》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