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春节高三大全(15篇)

时间:2023-11-30 12:36:26 作者:紫衣梦 家乡春节高三大全(15篇)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圆和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春节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灵感。

高三春节家乡作文范文

每年春节回老家时,高速公路上都会堵成长长的车龙,成了名副其实的低速公路。但今年春节我们提前三天回老家,避开了车流的高峰,只用了二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当天,爷爷奶奶为年夜饭忙碌着,妈妈负责带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则开始贴春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春节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计划着等我长到一米六时,让爸爸当我的助手。春联贴好灯笼挂好后,满院都是红通通、喜气洋洋的。

我再往巷子里瞅瞅,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左邻右舍全都贴好春联挂好灯笼,整条巷子顿时映红了天空,让上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晚饭后,我们开始敬香、放鞭炮,整个村子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也不时亮起绚烂的烟花。

八点整我们全家开始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就是开车子那个小品,我们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当然,睡觉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个大红包,并叮嘱大年初一见人一定要讲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声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给爷爷奶妈爸爸妈妈拜年,讲了好多吉利的话,然后洗脸刷牙后开始敬香、放鞭炮。吃过早饭后,我便把爸爸妈妈的手机抢过来开始抢微信红包、发红包,忙得我的手酸痛酸痛的。

大年初三,爸爸妈妈带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妈每个人都给我和妹妹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呢?当然少不了讲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吉利话。大我十五岁已经工作的哥哥也给我买了一大堆我爱吃的零食,我可开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这个年过的可真快,我多么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我眼中的春节就是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跟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开开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长辈的红包、拜年。哈哈!

高三:走进家乡的春节

过年还要吃桔子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吃花生寓意新的一年添丁;吃糖果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过去,在爷爷年少时代,没有现在的科技,没有电视机,全村老老小小就一起在祖先古建筑的大厅生一大堆火,所有人围成一大圈,大人们就聊聊天或是讲讲故事,小孩们就在旁边听或是一起打闹。很温馨,很美好。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家家户户都添了电视机。大家吃完年夜饭,发了压岁钱,就开始放烟花炮竹,等春晚开始,全家老少就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零食边看电视。很幸福,很美满。到了十一点五十九分一起倒计时,十二点一到就点燃鞭炮、放烟花。大年初一早上要早早的起床,新的一年,又大了一岁。吃过早饭全家就一起拜年去了。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欢快的气息,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幸福之间。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团圆,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相聚,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家人幸福的热泪,最永恒的事情莫过于合家欢乐。家是最美的词,春是很美的词,团圆是最有爱的词。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和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幸福的落下热泪。happynewyear!也祝大家新春快乐!

我们家乡的春节春节的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期盼已久的新春佳节到了,同学们都非常开心,大家都摆脱了学习的烦恼,开开心心地回到老家去过年。

大街小巷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向对方道祝福,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样子,变得热闹起来,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将这个城市装点得五彩斑斓。

过年的一天基本上都是这么度过的:早上早早的起来,与父母一起去长辈家拜年,到了我的奶奶家,我们都先向对方道祝福,接着我的奶奶会给我们茶叶蛋,寓意是新的一年里能平平安安。如果你想要要到红包,这时你的小嘴就得甜一点了。晚上的烟花也是那么的美妙,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让平静的夜空变得五彩斑斓起来。在被窝里看着新春佳节联欢晚会,到了困的时候便就睡着了。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过年饱含着大家的情感,同时也让大家变得开心起来。

我们家乡的春节春节的作文

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也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节日。

渐渐地外面的热闹声平息了,我们一家人也聚到电视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个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如痴如醉的歌舞……睡在床上的我,久久难以入睡,因为明天我又要大一岁了。

年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起床了,穿上妈妈为我准备的新衣新鞋,开心地对家里的大人们说:新年好!很快我便得到几个压岁包。爸爸又带着我挨家挨户去拜年,吃着香甜的零食、拿着沉甸甸的红包,我好开心喔!

高三写家乡的春节作文字

自从六岁来到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后,就一直都没有再回到家乡,直到有人问我:你想回你的家乡吗?我才自己问自己想不想念回家乡看看。

自从来到深圳后第一次回家乡是在九岁的那年春节,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五年了我却还能记起,仿佛这件事是刚刚发生的,记忆犹新。

回家乡的前一天晚上,我特别地兴奋,晚上根本睡不着,我也从来都没有晚上不睡觉第二天早上却还有精神的经历。

终于到了第二天了,爸爸一叫“起床啦!”虽然当时是冬天天很冷,但是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被子一掀就起来了。但是这种精神过不了多久就消耗完了,一上车就呼呼大睡。

“对呀!”然后她们全都叫着我的名字,而我却一脸疑惑地看着她们。她们也看出来了我不记得她们了,一个个都说“我是…呀!你不记得了吗?”大部分的人我都忘了,倒是有三位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忘记,就是我从小一直到我离开故乡的好盆友,目前我和她们还是好盆友,但很遗憾的是在她们中却没有她们。我有些失望,但后来一想说不定人家拜访亲戚了呢!毕竟过年嘛!但后来一想说不定人家不知道我回来了,还在家里呢!于是快到家了的时候我把我的行李丢给了我爸爸然后很急切地说:“爸爸,帮我拿回去,我要出去一下。”爸爸听了有些疑惑地说“都快要吃饭了你要去哪?”等他说完我就已经跑地老远了。

我凭着儿时的记忆,找到了我第一个最重要的人的家,她果然在家,会没进去就听见她的声音,他爸爸看见我立马就认出来了:这不是蕾蕾吗?我有些惊讶地回答:是的,您还记得我呀!叔叔笑着回答:当然啦!你是来找萍萍的吗?她在楼上,你快去找她吧!我笑着点了点头就跑上人家的楼上去了。他爸爸就冲楼上大喊了一声:啊萍,蕾蕾回来了,她来找你咯!

她应该是听到了叔叔叫了,就走下了楼。当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有些不敢相信她居然比我高好多,天哪,好可怕!但是这可怕我并没有说出口,只是微笑的说了一句:还记得我吗?她很淡定地说了一句:记得呀!蕾蕾!

这时她的妈妈抱着一个小男孩走出来走出了房间,看到我特别惊讶微笑地说:蕾蕾,你回来啦!好久不见咯!这一下长高了不少。还没说完,怀里的小男孩便哭了起来,然后阿姨立马哄小男孩,便哄还边说:那你就跟啊萍要吧,阿姨要去喂他吃迷糊了!对了,快要吃饭了,要不你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吃?我微笑地拒绝了:不了。家里有煮我的饭,我回去吃!然后阿姨就走回了房间。我就转头向我的好盆友:“陪我走走吧!”

“好啊!”

就这样我和她在周围走了走,很久都没有见面了,不知要说些什么话题,于是我就问了很基础的一些问题,没聊多久,手机就响了,爸爸打电话过来叫我回家吃饭了。我们就这样暂时分开了!

高三春节家乡作文范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到了,人们为民间的习俗忙碌着:比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压岁钱、吃年夜饭、放爆竹、守岁、拜年等。可我最期待的就是三十晚上的笼旺火(放炮竹)和大年初一吃包有硬币的饺子。

好不容易盼到了除夕夜,这一夜允许孩子在除夕夜晚一点睡觉,让他和家人一起守岁。

家乡还有个习俗,就是在饺子里包一枚硬币,谁吃到谁就会有好运,谁吃到谁就最有福气。合理统筹,于是爸爸弄陷,妈妈和面,我找几枚硬币,用开水消了毒。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一家人一起包饺子,爸爸说咱家就4个人就包2枚吧,我们边说话边包饺子,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不知不觉饺子包完了。我就出去和小朋友们去玩了。

传说中为了驱“年”兽,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笼旺火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得在火堆旁烤火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快12点了,村落里有零星的放炮声,我们一家人也开始准备,在院子里弄一堆儿柴禾,时间差不多了就点着柴草,与此同时,新年的钟声也已经敲响,整个村子里的人们不约而同的也点燃了爆竹,噼噼啪啪!听听嗵嗵!响声震天,天空中五颜六色,有的像瀑布一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而有的呢,却像流星雨一样,瞬间消失,有的---------把节日的天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我和爸爸也迫不及待的放起了飞天宝马、太空人、春蕾火箭、天女散花和大礼炮等,我先放的是飞天宝马,我先把捻儿拽出来,然后用打火机把捻儿点燃,最后便快速地跑向远处,防止被花崩着。过了两秒钟,只见花先像一匹宝马似的向空中奔去,然后在空中爆炸,像百合花一样在空中绽放,最后像小星星一样落下来,消失在无边的天际里,让人们对着天空充满着美好的遐想。最后放的是大礼花,随着“嗵”的一声巨响,天空中绽开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正当这五彩的花朵象流星一样慢慢从空中滑落之时,紧接着又一声炮响将另一朵彩花送上了天空,十分壮观,我和家人随着四十九朵礼花的绽放欢呼着、雀跃着……鞭炮声、烟花声此起彼伏,地上到处是放炮剩下的外壳。回到屋里,有一点困意,躺在床上依然是刚才放炮的情景,放“魔术弹”时,引线点着后,只听“嗵”的一声,一个火球窜上高空,“红的”、我叫了起来。

还没等红的消失,又出来了一个黄的,接着又是蓝的、绿的……一颗接一颗,划过夜空,异常美丽。

这一时刻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朦胧中有一个声音在叫我,以为在做梦,原来妈妈叫我该吃饺子了,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便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毕,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浮想联翩,突然“咯嘣”一下好垫我牙,低头一看“哇”,我吃到硬币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爸爸说:“你真有福啊,祝你年年好运!”也许是心情好吧,这顿饭吃的很快,帮妈妈收拾完家具,给小弟弟在锅里留了一碗饺子。就和小伙伴出去拜年了。

回来时就听妈妈说:“你小弟我给他把饺子都夹两半,他自己吃,我去厨房拿东西,转身回来时见他用小手在嘴里拽呀拽呀的,以为他干嘛呢?仔细一看是吃到硬币了,看着他一脸疑惑的样子我笑了起来。你们哥俩不错都有福气啊,可苦了你爸我们俩了--------说完会心的笑了。”在这美好的时刻,我祝愿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好想把烟花那美丽的瞬间留住,好想把美丽的心情停留在那一刻,好想--------可是一切都不现实,只好盼望着明年春节的早日到来!!!

家乡的春节

老家位于六盘山下,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鹿塬村。放寒假没有两天,我和哥哥就被爸爸送回了老家。吃过腊八粥,老家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大部分年货都是自家养自家种地,磨面、榨油、杀猪、宰羊、生豆芽、炒瓜子······腊月二十三的早上,奶奶给灶神烙了灶饼献了灶糖,晚上我和哥哥放着“钻天猴”帮奶奶把灶神送上天,老家的小年就开始了。

我的寒假作业还没有做完,大年三十就来了。早上九点家门的大人小孩就聚到一起,浩浩荡荡去塬上的坟地给祖先上坟,然后把先人请回家过年。回到家贴春联糊窗花,让我和哥哥高兴地是可以尽情放鞭炮了。午饭是“搅团”,晚饭是“腊红面”,接着是团圆饭,也叫年夜饭。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到一起,热菜凉菜瓜子糖果,鸡鸭鱼肉,白酒红酒饮料茶水,核桃柿饼,年夜饭是非常丰富的。吃过年夜饭,奶奶和婶婶们包着饺子,爷爷和叔伯们喝着酒,孩子们拿着各自的压岁钱,一家人看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今夜是老家最幸福的一夜。

突然,一声炮响。接着整个山村变成了炮的海洋,万紫千红,缤纷夺目,新年到了。欢声炮声迎接着新的一年,过了很久,炮声才变得稀稀落落,山村才安静了。

初一的一大早我又被炮声惊醒,放过鞭炮,穿上新衣,跟着大人开始了拜年活动。每到一家都要说一些吉祥话,“过年好”和“年过的好”,我却得了许多压岁钱。“破五”和“人七”都过了,亲戚还没有走完,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就这样恋恋不舍的.离开老家。

初九的社戏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及正月二十三的“扫庙”,在开学的许多日子里都让我不由自主的神往。

家乡的春节

腊月二十七,我们一家坐着回家的车踏上了回家的路。车程大概有两个多小时,虽然不长但我觉得已经过了很久了。我都等不及了,一到家我就跳下了车。

干净的小巷胡同,清脆响亮的锣鼓声。

春联。

门神红灯笼都张贴悬挂在家家户户的门口。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

我们老家的习俗就是除夕的晚上要全家一起吃团圆饭。说一说这一年的收获说一说明年的计划。饭后全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每个人都是开心的。然后在凌晨的时候放鞭炮。还有我们这里已经成家的人要在初一的五更天起来去给长辈拜年。而长辈要在这时给没有成年的晚辈压岁钱。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刻。

春节里的村庄是活跃的。鞭炮声、锣鼓声、大人的谈笑声、我们小孩子的嬉闹声。比起平时要热闹的多。今年的初三从傍晚开始下雪。雪虽然很细但是很急。不一会地上便是白白的一层。在灯笼的红光下。白白的雪映着红光,好看极了。空中的飞雪也是别样的美丽。比起城市里的雪到是多了一股清新。清晨,树枝上房顶上院子里都是雪。而村外的田野里也是白茫茫的一片。整个村庄都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雪地里,我和小伙伴打雪仗,堆雪人,拿着玩具枪打模拟cs。我们玩的可开心了。直到该吃饭了才都回家。

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名字叫平也,这里山绿水清,风景很美。和其他地方一样,许多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大家都热热闹闹的过,有的还有着独特的风俗,就特别的热闹。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大家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老人说家家的火塘和灶台都由一个神仙管着,叫“灶王爷”,他是不吃肉的,人们要杀鸡宰猪过年了,所以他选择了这一天回到天上去。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晚饭过后,用洗刷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油的锅,炒一些自家产的花生黄豆,装进三个小碗里,将小碗和三双筷子摆在灶台前,再点上几柱香,朝着灶台恭恭敬敬的拜三下,嘴里还要说:“灶王爷,请你好好享用,要保佑我们全家喔”。老人们说:如果你好好招待灶王爷,他回到天上后会帮你在神仙面前说好话、保佑你,让你在新一年里能平平安安,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祭过灶王爷后,大家就开始打扫卫生,也叫做“扫尘”,大人说,这样做是为了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都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了,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里的锅碗瓢盆,拆洗被套、窗帘还有扫天花板、擦窗户,把屋里屋外,房前屋后整理得干干净净的,欢欢喜喜的迎新春。“扫尘”过后,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

从平也到龙胜县城有十几公里,去年铺通了平坦漂亮的柏油马路,交通可方便了。县城的商店里和农贸市场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新鲜可口的水果蔬菜和鸡鸭鱼肉,还有许多漂亮的衣服……应有尽有,大家兴致勃勃的购置年货,回家路上个个都大袋小袋的提着,脸上洋溢着过年独有的喜悦。到了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都开始杀猪,做豆腐,为春节准备丰富美味的菜肴。终于到了大年三十,各家各户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和各式各样的福字,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除夕夜,人们准备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年夜饭。开饭了,阵阵雷鸣般的鞭炮声过后,大家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品尝着美味佳肴,举杯祝愿,所有人都沉浸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

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吃着瓜子糖果,兴致勃勃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非常精彩,时时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时间过得真快,随着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终于到来了。每家每户都响起了鞭炮,好热闹啊。这时大人们都会给我们小孩送上压岁红包,祝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心想事成……除夕之夜就在这样美好的祝福声中,在甜蜜的梦想中过去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全村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新裤子、新袜子和新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开始拜年了:亲戚朋友就开始“走亲戚”了,小孩给大人恭喜,大人给小孩发红包,然后又聚在一起吃年饭。从初二到正月十五,村头村尾男女老少,拿着鸡鸭酒肉去走亲访友,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这就是我们,我喜欢。

家乡的春节

作文。

900字。这一年中的春节中国的人民们都在欢欢喜喜的度过!虽然每个家乡过得方式不同,但欢乐却在他们心中荡漾!

按照我们这个家乡的话,家家户户都会买来许多吃的、喝的、用的。学校还会让小朋友们放假,让小朋友在一起欢乐的玩耍,大人们也忙来忙去的,真是一个繁荣的节日!

一转眼,我们家乡春节除夕夜也到了。

当天晚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公、舅婆、舅舅、舅妈都来到了我家,还有许多邻居家的小孩也来我家玩,我家都快成了一个繁华的市场了!首先来我家的亲戚,以及邻居家的小孩都在我家等着吃爸爸妈妈烧的一桌好菜,大人呢在闲谈;小孩们在打电脑。

不一会儿,菜烧好了。我们来到餐桌前,开始吃了。呀,菜太丰富了。有红烧牛肉、番茄寿司、蟹柳面、炒年糕、麻辣豆腐汤,和炒鱿鱼……我尝了一口红烧牛肉,真好吃,太棒了!这时我觉得有点口渴,就用勺子舀了一口汤,不好了,我的喉咙要遭殃了,太辣了!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全桌的人都哈哈大笑,说:“这是麻辣味的汤。”我恍然大悟。接着爸爸就对我说:“年糕年糕,年年高。儿子你吃一口年糕吧。”话音未落,只见爸爸夹了一块年糕给我吃。这是,奶奶就对爸爸说:“儿子,你家一口鱼吃吧!祝你年年有余!”我又只见爸爸夹了一口鱼吃。

孩子们都在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祈祷,希望祈祷的人能长命百岁!

亲戚们在我家待了一会儿,我就得到了许多压岁钱,我得到的钱却来越多,一下子就得到了1000元。妈妈叫我不要说压岁钱,但亲戚们却硬要给我,我也装了一副不要的模样,但我心里却想要。等妈妈阻止不了亲戚给我压岁钱时,我却拿着钱笑眯眯的走到了卧室。

对联。

也是红的。这真是一个红色的猪年,希望大家的生活也能过的红红火火。

家乡的春节

在我的记忆中,就像一部放也放不完的纪录片,年年一样却又年年不同。

小年的前两天,我们一家开着车回到那坐落在桐柏山脚下的老家,这里地处湖北随州,是个美丽的地方。小年的晚上,我们恰好赶到家乡。乡里的亲戚正在吃饭,对我们这些“远到之客”感到诧异,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碗筷来接待我们。不过大家嘘寒问暖之后,那种陌生感烟消云散,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毕竟都是一家人。

过了小年,就要为除夕做准备了。大人们忙着买酒、瓜子、鞭炮等;而小孩子则忙着放炮玩,村里面常常有几声炮声,仿佛在着急地呼唤着新年的到来。

五天、四天、三天……我扳着指头数着日子,急不可耐地等着除夕的到来。年二十七晚上,妈妈和奶奶忙着包包子。在这里,每家的包子都有独特的记号。比如我家的:圆头的是豆沙包,多个疙瘩在头上的是肉包。妈妈在包的时候,我已经垂涎三尺了。刚出炉的包子,个个白白胖胖的,透着一股喜庆,让我舍不得下嘴。那些包子和我一起静静地等着除夕的黎明。

除夕的上午要到镇上赶集,这时候的镇上人山人海。可临近中午,这些卖东西的人像约好了一样都早早的收摊,准备回家吃年饭。老话说的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也尽兴而归。

我们家乡的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大相同。我们的中午饭很隆重,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年夜饭,因为之前吃年夜饭吃太多了,影响了肠胃工作,往往有小孩子在大年初一拉肚子,后来就改成在中午吃了。我们在饭前会放一串长长的鞭炮,十二点准时点。等那串长长的鞭炮爆发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平静下来,紧接着,碗筷相撞的声音、祝酒的声音和聊天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年饭一直吃到了下午。

除夕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看春晚。大人小孩们嗑着瓜子,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精彩绝伦的节目,在欢笑声中告别过去的一年。

正月初一,穿上新衣服后,我放了一个小鞭炮,然后就在村里乱转悠。按照老家的习俗,初一到十四都是走人家串亲戚的。其实就是很多亲朋好友一起去有红白喜事的人家里吃一顿饭。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走了人家,还收到了不少红包呢!

初三我们就要回家了,我们惜别了乡里的亲戚,踏上了归程,但久久令我回味。

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虽然每个地区的风俗不同,但过春节那种喜庆的气氛却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里。

当春节将要来临时,大人们总会带着孩子去逛街。逛街的第一件大事是买年货,小孩子们贪嘴,大人们也跟着一起吃。年货还要用来招待客人。第二件大事是买新衣,好在新年时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第三件大事是买饺子皮,为新年包饺子用。春节将来临的大街,就像一幅流动的画,人山人海。你听,大人为了给小孩买一件既称心又如意的新衣,正在“卖力”地与老板讨价还价。你看,当东西又卖出去时,老板脸上那眯缝的双眼。你闻,那一家家视频铺子里传出的醉人香气,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除夕,让我觉得又爱又恨!对除夕的爱,是每当除夕时,我们一家人围在一张小方桌上包饺子。先把饺子皮平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沾点水涂在饺子皮周围。然后用勺子把搅拌好的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接着把饺子皮对折,捏紧边缘处。最好,为饺子添上花边,放入锅子里蒸熟,就可以吃了。吃饺子的方法很多,可以水煮,可以煎着吃,还可以蒸熟了就直接吃。直接吃时不要太着急,否则你的舌头可就要遭殃了!

对除夕的恨,源于那漫长的守夜。漫漫长夜,我昏昏欲睡,可那能睡呢!当天一亮,收了一整夜的我觉得终于解脱了,正向伸伸懒腰补个觉。可大人们连“窗”都没开,何况“门”呢!大人们接着用把”魔爪“伸向我们,让我们穿新衣,去亲戚家拜年。虽然很疲倦,但收到压岁钱后,那种疲劳的感觉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家乡的春节

春节前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春联、灯笼、烟花等东西了。这些一般是舅舅去买的,而春节要用到的食材,都是妈妈和舅妈采购的。

最令人兴奋的当然还是大年三十那天。妈妈和舅妈一起做枣饽饽,我和弟弟帮忙用硬币在上面刻印子,然后妈妈就用手指将那印子挑起一个拱形,再往里塞枣子。我和弟弟趁她们不注意时,就会偷偷往嘴里塞个枣,她们也装作没有看见。最后剩下的枣就成为了我们的零食。当然,每年大年夜饭桌上总少不了一大盘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憧憬和祝愿,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

到了晚上,暖烘烘的炕上一张方桌,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有的菜摆不开只好往上摞,再摆第二层。我和弟弟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姥姥坐在我们中间,妈妈在右面,再外面是舅妈,舅妈对面是舅舅,一般舅舅也在炕边上,因为他和弟弟之间是,那里用被子捂着酒和饮料,这样喝起来不凉。

大人们边干杯边聊着家常,姥姥边吃菜边呵呵地笑着,脸颊红红的,像喝过酒似,实际上她是滴酒不沾唇的。而我和弟弟则是隔着姥姥划拳,当然我们拼的不是酒,是饮料。一张完美的全家福定格在这一瞬间。

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坐在窗边吗?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

听,“咝”,一道烟花划破天空;看,一朵绚丽多彩的烟花在星空中绽放。原本我想用手机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可我的目光被夜空中一朵朵竞相开放的花吸引了,早已忘记我要干什么,直到举在半空中的手臂累到酸麻,才想起收回手臂。

好美的烟花,好美的大年夜,真想让时间永远都定格在这一刻。

大年夜里处处张灯结彩的家乡,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画卷。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家乡的春节

过春节的时候,我的家乡可热闹啦!

农历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有的扫地、有的擦窗户、有的擦书桌……每家每户的房间都打扫得亮堂堂的,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农历三十,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吃着饺子、看着电视、聊着天。家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大家可开心了!

初六开始,就迎来了春节最热闹的社火表演,大街上张灯结彩、涌动着欢乐的海洋。有的舞狮、有的舞龙、有的唱、有的跳,还有的在敲锣打鼓,每个人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

十二开始,街道上的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每条街道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我最喜欢《西游记》故事的彩灯,看那孙悟空走在前面,精神抖擞、栩栩如生。

十五晚上,就开始了烟火表演,街道上人山人海,都涌向放烟火的河边。表演开始了,一束束烟火冲向夜空,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还有蓝的……五光十色,有的像柳枝、有的像流星、有的像菊花……可漂亮啦!烟火把夜晚装扮得比白天更美了!

春节结束后,人们又开始了一年忙碌的生活。这就是我家乡的舂节,我爱家乡,更爱!欢迎大家春节时到我家乡作客。

家乡的春节

很多风俗与外地一样。

腊月二十七,是年集,村子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挎着小篮子去集市上买些东西,备着过年用。而这时,孩子在集上看中了什么,大人一定给买,否则是不吉利的。集市年年办的都很热闹,最显眼的是卖红灯笼和中国结的,听说以前还有卖香囊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要忙活起来了,奶奶蒸一锅香喷喷的大馒头,一掀锅盖,从门前经过都能闻到香气;爸爸准备一条木棍放在门口,迈过这木棍就象征着走向一个新起点,拜托了过去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如意;爷爷在门上贴春联,我就帮忙贴倒喜字。

除夕夜里,吃过丰盛的团圆饭,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到了午夜十二点,就要放鞭,爷爷把一长串鞭挂在晒衣绳上,由爸爸点,我就在屋里,趴在窗前,捂着耳朵,看鞭炮和天上的烟花。放完鞭,奶奶要盛两碗饭,每碗饭上都插上筷子:一碗饭摆在桌台上,供灶王爷;另一碗则要在院儿里摆上桌,放水果,酒菜等,以供祖宗。这种仪式,女人似乎是不适合参与的,每年都是爸爸和爷爷在院子里烧纸、磕头。夜里还要守岁,枕头下面要塞上红包。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先要向长辈行礼,然后就能收到压岁钱,这种时候,我是很主动的。早饭吃饺子,谁吃到枣,明年一定交好运。吃完饭要去亲戚家串门,几乎要把整个村子走个遍。每去一家,主人都会塞糖给孩子,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一年比一年热闹,可是越来越多的人随着工作的日益繁忙而淡忘了这些——最初的、最美好的心灵慰藉。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