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论文(实用15篇)

时间:2023-12-03 22:09:52 作者:念青松

思想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世界,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困惑的源泉。这里整理了一些思想发展的重要资料和资源,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校园公益广告不仅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促进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重视相关策略的运用.

1.传播作用.校园公益广告具有传播信息,启迪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日常行动的功能.同时,校园公益广告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涉及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道德准则,保护校园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与安全等内容.这些不同的信息以校园公益广告的形式传播出来,能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味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2.优化作用.校园公益广告通过校报、宣传栏、互联网、手机等形式进行宣传,这些媒介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利用校园公益广告的娱乐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不仅改变了以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一、抽象的方式,改进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实现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合理利用校园公益广告,能够强化工作效果.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能够增强公益广告的趣味性、生动性.制作水平高,富有哲理的公益广告能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就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相关的内容,并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进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动,达到校园公益广告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尽管在心理上受到相关知识的熏陶,但这种熏陶和影响是浅层的,难以持久发挥作用,而校园公益广告正好能够巩固和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学生在收看公益广告的时候,一旦对广告内容产生认同,就能够从心理上引起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学生注意公益广告的内容,就会刺激到在大脑里存在的相关内容,已经存储于大脑的信息将会再次被提醒,从而起到强化作用.

4.塑造作用.优秀的校园公益广告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学生则在公益广告相关内容的指引下,通过自我审视、潜在改造或者是教育重塑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促进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二、充分发挥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策略。

正因为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公益广告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得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结合校园公益广告的特点和功能,笔者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掌握科学的公益广告宣传方法.通过合理利用公益广告,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为了促进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掌握合理的宣传方法.

第一,理性与情感的结合.在公益广告的应用上,通过将理性和情感结合起来,提高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在这里,理性主要是指在运用公益广告的时候,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式,达到说服学生的目的.而情感主要是指通过合理选用公益广告的内容,运用感性的力量感染对象,从而实现特定的目的.例如,在图书馆、教室、阅览室等学习场所,为了达到感染和鼓励学生的目的,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可以设置名言警句,“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等等.设置这样的格言警句,通过运用说理的方式,能够让人受到启迪,也能够催人上进,为学生的学习创新更好的条件,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的言行,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公益广告中如果运用感性的力量,改变格言警句的严肃性,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启迪,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起到利用公益广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例如,在洗手间、洗衣房等,为了唤起学生节约用水的理念,可以将广告语设置为“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在这则公益广告的设计上,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从而让人产生联想,领悟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并且在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共鸣,从而提高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为提高工作效率,应该注重将理性与情感巧妙的结合起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对其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加工,并赋予一定的艺术手法,然后以公益广告的形式说服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中,通过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有利于起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广告具有为学生提供娱乐的目的,如采用文学性、艺术性的形式,可以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求.而学生又是一个善于模仿、渴望新知、勇于创新的群体,追求的是自由,厌恶呆板的说教方式.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公益广告作为载体,在广告主题和宣传词等方面进行创新,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将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享受到娱乐,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公益广告不能过多的包含通俗娱乐或者一些表层信息,以免影响工作效果.学生在接触不同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长时间沉溺于通俗娱乐和表层信息中,会降低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或者丧失社会行动力.而如果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式,即在公益广告宣传中,提示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从而促进学生迅速采取行动.例如,在劝说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养成刷牙习惯的公益广告当中,在广告宣传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强调牙病的痛苦,展示齿槽溃烂的画面,并配上文字说明:“如果不刷牙,你也会这样.”该校园公益广告在设计中,通过采用警示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看到这则广告的时候,能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增强了学生的爱牙护牙意识,有利于实现广告设计的最初目的.

第三,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方法.明示是指校园公益广告给出明确的结论,所表达的观点鲜明,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通过学生的.学习之后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学校的走廊、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公共卫生公益广告当中,可以设置以下广告用语:“痰纸一挥间,风度尽逝矣.”通过设置这样的广告词,明确指出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行为有失风度,强调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讲卫生,讲文明,有风度,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提高行为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而暗示是指在学校公益广告宣传当中,给出提供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将观点和要说明的问题隐藏于材料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而给出判断,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2.整合多种媒介形式.不同的学生在获取的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校园公益广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校报等媒介,而不同学校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差异,如果设施不完善,必然影响到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传播媒介,对不同的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促进校园公益广告更好的发挥作用.

3.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适应新形势,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校园公益广告.互联网、移动电话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中加以合理利用,不仅能够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有利于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校园公益广告的熏陶,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行动,提高校园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另外,微博、微信也逐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应该加以合理利用,建立信息获取、分享、传播平台,以扩大校园公益广告的覆盖范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各党总支:

为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前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2019年度思想政治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名单详见附件)。

希望受表彰人员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希望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专职思政工作人员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全面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血有肉,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年轻,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极强。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和课堂上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接触和参与社会活动。假如他们发现自己接受的思想教育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撞车时,他们就会迷茫、徘徊、怀疑,甚至极力排斥正面教育。

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平平庸庸,唯唯诺诺虽不是坏学生,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品德要求(开拓、进取、创新素质)。

只有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规范经个体分析、判断、选择、尝试,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知行统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自觉行动,而真正的权威也正是来自于人内在的精神力量。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决定自律的不稳定性。

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自处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从而培养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开放需要挫折教育,社会呼唤挫折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呢?当学生遭遇失意、失败时,教师要增强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从跌跤中学会走路,在水中学会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学生中开展负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当代西方德育课大多数都引进美国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采用道德难题讨论方法,把培养判断力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一是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要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善恶作出评价;二是德育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在班级中,让学生明白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承担各种对集体负责的角色,引导他们对班级负责,激发学生履行道德责任的动机,强化因履行道德责任而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对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培养较强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和交往协作能力等。自身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品德发展也存在自我构建的问题。主体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学生应该自育,而又想塑造学生品德,那只会是徒劳,因为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发挥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给教师的建议》1984年版,p348)。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抓在实处,要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要坚持重心下移、虚功实做,提倡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当前,思政工作要特别做好的几件主要事情有:一是要坚持“五位一体”工作思路解决好贫困生的生活问题;二是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每一个人都是人才,一个学生心理不健康,思想就会出偏差,行为就会出偏差;三是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好学生课外生活问题;四是要加强后勤保障服务;五是要加强与辖区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在这所寄宿制的学校里,怎样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利用“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召开主题班会、过组织生活、参观革命纪念馆、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这些具体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受到各种教育,不厌其烦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每次犯错误之后,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犯错误,找出各自之间的共性,以促使其努力改正。这并不排斥适当的纪律处分,因为处分也是教育手段的一种。另有一部分学生,明知这样做不对,可就是这样做了,究其原因,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这部分学生,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会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如有异常,随时提醒,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政治合格离不开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离不开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长期培养。

思想政治论文

环境问题不仅是个生活质量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影响人尖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环保虽如此重要,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可是在社会上仍有一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去破坏环境,有的救灾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为此,我特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应在学生中普及环保教育,开设环保科目,并规定为必修课。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对环保作出贡献。如规定每个学生一年必须种一棵树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对于环保,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也应该出一份力。

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不定期对各个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对那些违反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单位实施重罚,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从污染源上加以控制、治理。

再次,对在环保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这样能更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对于全民参加环保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国家应拨款建一些环保设施,如建一些污水处理站,保证流入江海湖泊的水的质量;采取“垃圾分类回收”措施,并在行动之前加以宣传,以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

环保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应该为环保做点什么。愿人人都为环保出一份力,让美好的环境永远伴随着我们!

思想政治本科毕业论文

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分层次和分时段地对该校各年级在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00%。

2.研究方法: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方面的访谈、会议等收集学生专业认知的初步资料,再结合现有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后以克特5点量表法设计出《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专业认知情况调查表》。此问卷共设11个题,4个分量表,56个选项(包括45个单项选择和11个多项选择),其内容包括专业认识渠道、专业认识度、专业认同度及专业认识行为4个维度方面的问题。

3.样本的构成情况:男生102名占53.13%,女生90名占46.87%,缺失值8名占4%;大一年级学生42名占21.88%,大二年级学生51名占26.56%,大三年级学生35名占18.23%,大四年级学生64名占33.33%。

二、结果与思考。

1.专业认识渠道。

2.专业认识度。

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在专业学科性质及特点认识方面,有43.2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及特点具有一般了解,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专业性质及特点上的认识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有33.33%的学生和13.02%的学生分别表示对所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及特点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说明46.00%以上的学生还是对所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及特点处于认识缺失状态,且个体专业认识差异性较大。

在专业培养目标认识方面,有40.10%的学生和46.36%的学生分别表示对专业培养目标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这表明近86%以上的学生都了解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但据了解这其中由于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政治教师,基于这些理解偏差,学生未能真正全面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专业学习计划及要求认识方面,有25.00%的学生和27.60%的学生分别对专业学习计划及要求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这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校计划及要求还是进行了了解。但有45.8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计划及要求不太了解,这反映了近一半的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对其专业学习计划及要求处于不了解状态,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原因首先还是在于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积极主动的专业认识动力;其次是学校在专业学习计划及要求的落实工作方面亟待加强。

在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认识方面,有11.98%的学生和21.88%的学生分别对其所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及设置表示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这表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还是对其所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及设置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样的专业认识程度是远远不足的。与此同时有51.04%的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及设置不太了解,这说明专业课程的结构及设置不被一半以上的学生所关注。这其中原因首先是学生自身对专业课程的结构及设置缺乏认识欲望,甚至对所学专业的课程不感兴趣;其次是学校对专业课程的结构及设置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或以生为本的理念;再次是国家教育部门对该专业的课程结构及设置缺乏人性化的考量,以行政方式硬性规定专业课程的结构及设置。这就需要学生自身在专业认识程度这方面进行反思,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上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安排。

在专业教学计划及安排认识方面,有8.34%的学生和26.04%的学生分别对其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安排表示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这说明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对专业教学计划及安排还是进行了了解的。而有49.48%的学生和14.58%的学生分别表示对专业教学计划及安排的认识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这说明近60.00%以上的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安排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认识缺失。这首先与学生消极对待专业学习计划及安排认知态度有关,存在学生顺其自然、逆来顺受、理所当然、按部就班、消极等待教学的现象;其次由于学校对学生专业学习计划及安排的相关工作的滞后性所致。这就要求学校需提前做好关于专业学习计划及安排的工作,让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到专业信息,为学生提高专业认识度做好必要的准备。

在专业就业择业方向认识方面,有34.38%的学生和45.83%学生分别对专业就业择业方向认识表示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这表明近80.00%的学生对专业就业择业方向认识处于高水平状态,尽管由于个体差异对专业就业择业的认识理解差距较大,但总体情况是良好的。有9.37%的学生和5.21%的学生分别对专业就业择业方向认识表示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对专业就业择业的认识态度存在十分消极的状态,所以这部分学生应当在学校相关引导下加强自身专业认识态度的反思,争取提高自身在专业就业择业方面的认识程度。

3.专业认同度。

调查数据表明,在专业选择原因方面,有35.42%的学生因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所学的专业,有15.63%的学生因亲朋推荐选择所学专业,这也表明应当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其所学专业视为其理想专业。有13.02%的学生非常认同其所学的专业,有25.00%的学生比较认同其所学的专业,有35.94的学生一般认同其所学的专业,这也恰好印证近70.00%的学生还是总体上认同所学的专业的,这也说明了个人兴趣爱好对学生认同自己所学专业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数据同时也表明,有50.00%的学生由于分数限制选择了所学专业,有25.00%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因素选择了所学专业,有19.79%的学生和6.25%的学生分别表示不太认同和非常不认同所学专业,而这也表明分数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存在对学生认同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负相关影响。

另据调查数据得知,有25.00%的学生认为绝对不会轻易转换所学专业,有33.33%的学生认为应该不会轻易转换所学专业,总体反映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轻易转换自己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的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证明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同时还说明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决定着对所学专业的忠诚度。而有14.06%的学生和9.38%的学生分别认为应该会和绝对会转换其所学的专业,这也说明还是有近25.0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太忠诚。这就需要学校加强这部分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教育,帮助其树立信心,正确引导其找到自身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点,增强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对所学专业的忠诚度。

4.专业认识行为。

专业的认知过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静态过程,而是由最初形成的对专业的“情萌芽认知”,随着其学习的逐步深化逐渐向“理性认知”转变的动态过程。因此,对学生在整个学习和就业择业过程中的个人专业认知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由一个“感性专业认知状态”向“理性专业认知状态”的转变。

据调查数据得知,有67.71%的学生会根据自身兴趣制定符合专业要求的成才计划,有45.83%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拓展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储备,有34.90%的学生会在今后学习或工作中发挥本专业的学科优势,有87.50%的学生会依自身性格特点和发展方向制定就业择业规划,有51.04%的学生会在毕业或就业后继续进行本专业的深造,有22.92%的学生会通过其他方式的行动对所学专业进行认识。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和就业择业过程中以不同方式的行动对所学专业进行认识,这也是学生自身和学校相关部门所期待看到的。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生因个体差异的原因不愿通过自身行为对所学专业进行认知,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惰性,积极主动性未完全调动等自身因素弱化和剥夺了以自身行动加强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三、意见和建议。

1.拓宽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渠道,加大专业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

首先,针对该校作为西南地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的特点,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创造和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学校的招生就业部门和各教学院(系)应重视学生所学专业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全面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业信息认识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建立,不断拓宽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渠道。

其次,学校招生就业部门和各教学院(系)应当通过改进招生简章和宣传手册的宣传方式,例如增加宣传篇幅、及时更新内容等以完善学生对学校和专业信息的认知渠道。同时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正确有效的渠道对所学习专业的相关信息进行认识。

最后,学校应当配备专任教师及时有效地同学生家长进行专业信息上的沟通,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互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信息的介绍推荐力度,并积极主动地争取补充更多行之有效的专业认识渠道,让更多的学生有足够的专业认识渠道,以提高专业的宣传效果和知名度。

2.加强学生专业认识度的教育,提高学生专业认识能力。

学生首先在对所学专业各个方面的认识态度亟待端正,专业认识的积极主动性亟待加强,专业认识能力及条件亟待提高和创造,只有这样对自身专业认识程度的努力,才能在内因层面消除专业认知障碍;其次,学校或院(系)相关部门应当完善专业各个方面认识教育体制机制,应当按照各个年级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各个方面信息认识需要的程度不断重视和加强专业各个方面的认识教育;最后,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就专业认识程度的需要和学生的认识需要,对专业各个方面的认识教育创造条件,形成一个具有统一的指导意义的专业认识度标准,并督促学校及时贯彻和落实,同时应形成专业认识度的评价机制。

3.狠抓专业认同度培养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首先,学校应当主要从加强和引导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专业匹配程度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要抹杀学生兴趣爱好对专业认同程度的重要性。具体在于学校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兴趣爱好与学校各专业匹配程度的科学指标体系,让匹配度较高的同学继续认同所学专业,帮助匹配程度较低的同学尽快树立信心,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点,逐步深化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

其次,需要学校狠抓学生专业认同程度的教育,帮助其树立信心,正确引导其找到自身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点,增强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对所学专业的忠诚度。

最后,学校应当以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专业认同感为培养过程,专业忠诚度为结果,使三者形成一个合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程度的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以及新课改的要求的不断提升,各个学校纷纷开始寻求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以及对策。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1前言。

自新课改提出,我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本质性的改革。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注重于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忽略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偏低,常常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丧失兴趣。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调节课堂的教学氛围,实现民主性教学,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寻找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既能解决该类问题,有很很好地满足新课改的要求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思想政治

道德需要是道德敬畏感生成的内在根基。康德在《纯粹理论批判》中有力地证明了上帝只是一种假设。但在《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又为上帝腾出了一席之地,把他请了回来。这是因为康德认为上帝虽然不是理性的对象,但在实践理性中,若缺少民众对上帝的信仰这一因素,道德终归不圆满。在今天的西方社会,宗教信仰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对上帝的敬畏造就了大多数西方人的道德境界,赋予了他们履行道德的自觉性,这是源于道德的他律作用。

通过对孔子直至宋明理学等儒家主要道德思想的考察,我们明确了敬畏之于儒家道德传统的重要意义。对于道德的敬畏之情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传统,确立道德敬畏是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孟子通过人与“夭”关系的设置,确立了德性的内在需求。在孟子,仁义礼智源于内心,由于内心的仁性,人有了自然向上的力量。本心认识到正确的,自然就会行;认识到错误的,自然就会加以阻止。这是道德的自律在发挥作用。

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认为:“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首先是对他者(theother)的追求。”“他者”是一个外延十分宽泛的范畴,不仅涵盖他人,而且包括人类社会、自然宇宙。人类必须像朱熹倡扬的那样:“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才能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睦。对“他者的尊重”、“敬畏”,有助于人类的“狂性自歇”,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虽然孟子自信人类最终能够通过“尽自”、“知性”而“知天”但是我们还是应当保一份对天命或天理(自然和社会之必然律令、人类安身立命之内在本原)足够的、应有的“敬畏”。因为敬畏之心的拥有,不仅是进一步“尽心”、“知性”、“知天”的基础,更是人们修身养性、培养理想人格不可或缺的条件。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敬畏伦理”的范导,以符合人性深处蕴含着的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内在祈盼。

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各教学学院:

为提升我校学生工作人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学工部组织开展了20**年第八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优秀工作案例的评选。

各教学学院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经专家组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4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14篇;评选出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4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6篇(获奖人员名单附后)。现对论文、案例作者予以表彰并奖励,一等奖每篇奖励400元,二等奖每篇奖励300元,三等奖每篇奖励200元,优秀奖每篇奖励100元。

希望受表彰的个人继续努力,再创佳绩;希望全校学生工作人员向获奖者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工作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我校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思想政治论文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往往在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上,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带来经济改革的开端,当时着重农村经济改革,后来改革扩大到城市,并延续到今日。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召开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个观念的确认,为中国带来了时至今日的10年经济高速增长。

今天,人们亦寄望十六大能够为未来的中国改革拿出新的思路。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代表大会。至此,中共已拥有81年党史、53年执政史,以及从1979年算起的23年的改革史。这23年对中共而言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没有任何先例可循,遭遇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邓小平南巡后召开的十四大可以作为这段历史的分界线:之前的改革解决的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之后的改革则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定为目标模式,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国际环境,解决与政治体制相关的经济及政治的深层矛盾。

从十五大到十六大,中共领导的这场改革,在许多中国人察觉或未察觉之间也让执政党自身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切变化围绕着一个目的:尽快完成自身的现代化,牢牢把握执政基础。

从十五大到十六大面向现代化的执政党。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政治民主的策源地。

中共中央党校,坐落在北京郊区昔日皇家园林颐和园畔。翠绿的草地、成排的树木、漂亮的建筑,使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但是,大门旁神情严肃的武警会提醒你,这里是中共最高级别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中心,外界称之为“中共高干摇篮”。

2002年7月的一个早上,有“中共少壮派理论智囊”之称的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前往参加了一个以“中国的政治变化”为主题的研讨会。他讲述的是欧洲社会主义政党的“第三条道路”,以及墨西哥、韩国和新加坡的执政党是如何巩固政权的。其它来自国内外的政治学者,亦将在此讨论曾被视为“禁忌”的民主、新闻自由以及领导层交接等问题。

此前更早,4月初,香港殖民地时代的最后一任港督、现在的欧盟外交专员彭定康,应邀到中央党校发表演说。此举在海外反响颇大,中央党校被外报视作“中国研究政治改革的一个主要团体”。

海外媒体指出“最近几年,中共中央党校确实非常活跃,几乎成了一个研究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机构,包括对外关系的研究、让社科院美国所长王辑思到中央党校兼职,还请原香港总督彭定康到党校做报告,以及最近同哈佛大学达成的合作协议”。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被视为“如果没有其支持(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过去控制非常严格,教师要集中备课,无论什么问题都要事先写好讲稿,集体讨论。讨论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要讲的东西应该怎么讲。但是1979年我到中央党校时,这个问题基本上没有了。”1979年起就在中央党校任教的王贵秀,今已退休,回想起当初的中央党校,他颇有感慨。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中央党校曾就其教学改革提出著名的“三不主义”: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后来胡耀邦把“三不主义”改成了“四不主义”,加了个“不装袋子”——不装档案。

到今天,很多问题可以自由讨论,使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作教材,编写诸如《20世纪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这类书籍,已经“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另一个巨大的变化是老师和学生。

最早到中央党校培训的“老革命”们,文化功底差,在党校接受的第一阶段教育是文化补习。现在,党校的学生越来越年轻,学历越来越高,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硕士、博士。王贵秀说:“现在上课难度比以前大多了,学生会经常找你讨论问题,你讲的东西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会被哄下台。”

更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11月,100多名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私营企业老板踏进了这座执政党的最高学府,就如何应对入世等热点问题接受培训。

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中国科协、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最高人民法院部门的高层领导,被邀至此开设系列讲座。一些外国教授也陆续被请进党校。英国议会的议员曾到此讲授工党如何成为政治主流,法兰西电力总裁应邀前来演讲,介绍法国的国营能源、动力企业如何与私有企业竞争。

最初被视作“红色摇篮”和“革命熔炉”的中共中央党校,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悄然无声地成为中共政治民主的策源地与理论创新的加速器。

十六大重头戏:修改党章。

中共自十二大以来,每次党代会都会修改党章,例如,十二大取消党主席改设;十三大修改十多处党章;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路线”;十五大则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此次十六大,将加入江泽民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高州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但在很长时间内,其理论含金量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人一时之间并未领会它的真实所指。

2000年10月,江泽民提出“四个如何认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与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一理论以其导向之新在海外被称为“四个重新认识”。

2001年7月1日,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次阐释“三个代表”的理论,强调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生产力”以及“广大的人民利益”。

2002年7月,在十六大召开前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中,胡锦涛明确提出“要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三个代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干部思想教育层面,而且涉及到了干部的去留。不少干部拿着《条例》,比照自己是否合格。

随着十六大“三个代表”被写入党章,这个理论将被确立为中共“第一政治”。

与此同时,中共已开始改写自己的政治实践。

在新出炉的“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100富豪排行榜”中,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共计19人,约占二成,其中3人是十六大代表,一位甚至曾位至当地市委副书记。一项统计表明,1994年中国县以上的人大代表私营主已达7200人,政协委员12000人,现在当然远不止这个数目。

2001年,在中共庆祝她的第80个生日的时候,江泽民在举世瞩目的“七一讲话”中明确宣布“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讲话明确提出“要把社会其它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对以私人企业主为代表的中国有产阶层而言,这个讲话意味着他们被正式允许入党。

同期,北京市规定,只要任职满3年,股份制、“三资”和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均可以参加副局级领导干部的公开竞聘。

中共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北京市的私营企业主90多人很快提出了入党申请。深圳最大的台资公司、台湾鸿海集团投资兴办的高科技集团富士康,不但积极接受党进入公司(其企业员工中有144名中共正式党员),还于去年组建了党支部。鉴于富士康是大陆最大的台商之一,此事一度引得台当局高度紧张,担心台商亦会加入中共。

面对这些变化,海内外媒体的反应近似两个方向:海外概括为“老板入党”,而内地媒体的宣传中,更像是“党入老板”。南方某大报在报道一位民营企业家出身的某位十六大代表时,写道:“他的一个做法是:提出了‘企业一线在营销,党建阵地在前沿’,在营销公司中成立了8个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并将特有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事实上,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调查,私营企业主中中共党员的比例,已经由1993年调查时的13.1%,至1995年提高为17.1%,加上近年来有一些国营、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使得私营企业家具党员身分者日增。据统计,全国通过各种形式入党和长期保留中共党籍的民营企业家,至少有近万人,其中许多人还担任了民营企业的“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

近看中国的私企老板乃至豪富阶层,会发现他们早已不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现在中国至少有221万户私营经济、8000万户个体经济,他们每年上缴利税2000多个亿,并提供了2亿个就业机会,而所有国有企业的职工不到7000万。

面对这种变化,中共不能不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并且以渐进的方式在政治实践中一步步跟进。

“我们正在期待下一个阶段的到来——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说,全国工商联已经连续多年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立法保护私有财产的提案了,媒体称之为“第一提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康晓光更习惯用自己的“精英划分”来分析近几年来的变化。他说:“任何一个执政党都要解决执政基础的问题,只有建立了一定的联盟,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

外界观察家认为,自邓小平南巡十年来,江泽民逐渐建立了自己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形象后,还是致力于政治改革这一重要领域改革的推进的。事实上,一段时间来,江泽民从提出“三个代表”开始,一直到提出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均被解读为谨慎启动政治改革的信号。

据透露,中共北戴河会议重点讨论并确定的议题,将成为中共江泽民在十六大所作的政治报告的一部分,这项报告中三项重点之一即是:探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执政党改革政治体制的可行性。

其实,无论政治体制改革会否成为十六大的主题选择,为适应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中共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将被提上中共领导层的议事日程。虽然中共强调中国绝不可能走西方多党制,但中共自身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政治活力同时为绝大多数民众所认同,却是中共领导层必须面对的挑战。

中共也为此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但不能不说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的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慎重的一部分。

在去年下半年中共厦门市委选举中,一位官员在差额选举中落选,中组部辖下的《党建研究》杂志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呼吁中共官员面对差额选举,要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落选就“感到脸上无光,压力很大”。

思想政治论文

1.思想政治工作定位错误现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存在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人们更加重视物质利益,而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第二则是,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以往的“主导”转化成为“服从”和“服务”,并且随着部门的精简,人员也在不断的减少,甚至很多林业部门的干部和职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可有可无的,这对思想政治工作顺利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2.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的林业部门,干部的年龄都比较年轻,这些干部本身的思想比较活跃、工作量也比较大、工作节奏也比较的快,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比较重视思想引导以及非权力性的影响,仅仅是依靠一些道理是无法真正做好林业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而,行政领导能够帮助干部和职工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当干部职工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需求反映给政工部门,却得不到问题解决的时候,很多职工便会认为思政工作不能帮助自己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3.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方法运用不够正确现在很多林业部门,政工干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比较的被动,一味的根据上级的布置来开展工作,并且也没有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方法的创新。经常会出现构思比较的多,在实施的时候,方法却比较的少,很多政工干部都觉得自己花费了大的力气去开展工作,但是效果却不够明显,而干部和职工则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的枯燥乏味,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4.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现在很多政工干部的培训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很多干部长时间的得不到培训,这就导致了干部本身的知识老化比较的严重,自身的专业素质也比较的差,开展工作的时候比较的滞后,工作方法也比较的单一,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缺乏动力和创新精神,林业部门中也缺乏不但懂政治工作还懂林业部门具体工作的人才,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转变林业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

1.转变林业干部的观念,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便是一种教育人的工作,以往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经常是通过理性分析的方式,通过言语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思想的灌输,采取的方法也往往是我说你听,希望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来提高被教育者本身的思想认识、思想观念转变其立场。而在当前形势下,仅仅依靠这种办法是无法满足林业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所以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观察,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找到真正符合当前形势的思政工作开展方法,对林业干部职工进行观念上的创新。将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变成符合时代需要的方式,将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将以往的事后工作转变成为主动的去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思政工作的一些规律;真正的了解职工干部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状况,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不良因素的把握,能够尽早的发现并处理问题。

2.进行内容创新,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思想观念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在人们的思想方面出现了很多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新想法和新观念。林业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也应该从工作实际出发,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来对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政工作在内容方面进行创新。真正的把握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保证理论的正确性,并用理论来进行人心的凝聚,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并根据时代精神来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干部和职工本身的思想觉悟。此外,还应该重视宣传工作,进行英雄典型的宣传和反面教材的宣传能够不断的提高人们思想上的觉悟,反响强烈,效果也比较的明显。

3.进行工作方式的创新,将自热社会科学知识运用进去。

(1)关注理论,把握兴趣在林业部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应该真正的掌握好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等一些比较专业的基本知识,对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进行研究。真正的了解每个人的情感和性格,以及人的性格情感给人造成的影响,并进行理论知识的借鉴,将其和思想动态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对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创造性和艺术性进行一定的研究,从而更好的对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保证方式的正确性。

(2)将网络等手段利用进来,提高工作方式本身的科技含量林业部门在转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时候,可以将网络等新的手段利用进来,网络的信息是比较丰富的,能够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素材,并且还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科技含量,覆盖面也会更加的大,并且通过网络知识还能够掌握最新的资料,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时效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此外,利用网络概念,还可以进行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框架的构建,进行党小组、工会小组、团支部的建立,这样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会更加的完善,并且还应该对网络每一部分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一定的明确,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本身的严密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的高效。

(3)进行平等和谐、团结奋进的群体树立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林业部门的干部和职工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特色文化的建设,并将特色文化作为依托来进行服务理念的灌输,根据行为准则办事,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进行思路的拓宽,并且还能够对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更新,进行新工作方法的创造,能够给将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积累一定的经验,这能够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加稳定的开展。

(4)根据时代的需要,增加林业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想要真正的做好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其进行转变,最为重要的便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思想的更新和改革,让林业管理的体制更加的灵活和流畅。将资源开发和节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并将林业管理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这便要求林业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能够转变教育的方式,将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避免以往存在的思想和实际不相符的情况,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工作方法的创新;其次则是应该消除干部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偏见,帮助职工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则应该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各种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会有明显的提高。

4.对社会风气进行净化,做好队伍的建设林业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真正的做到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以及开拓创新,给思政工作更好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想要更好的做好思政工作,进行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进行政工人员的配备,并给政工人员更多提升的机会,这样政工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工作热情才会真正的提高;其次,应该提高政工人员本身的待遇,让其和一些重要岗位的干部享受一样的待遇,这样其工作热情也会提高;最后应该帮助政工人员解决其思想、工作以及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其工作积极性真正的调动起来,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

三、结语。

在新的社会情况下,想要更好的做好林业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便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工作方法的创新和观念的转变,采取措施不断的提高政工干部本身的素质和工作热情,这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才有保证。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把所有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把课堂变成师生双向互动的课堂,给教学课堂注入活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案例教学法的优化运用,可以极大地推动政治课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通过精选教学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与现实社会,使得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使其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使中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1]案例教学法在优化运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力求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极大地推动了初中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2、调动初中学生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内容较为枯燥,理论性较强,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由于政治知识枯燥乏味,案例教学法的优化运用将知识融入到案例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分析,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教学法使理论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收获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参的热情,调动初中生参与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3、培养初中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实际相接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培养初中生从实际出发,认识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初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分析实事案例,把学生带入了具体的案例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理想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初中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1、针对性原则。

案例教学要切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仔细筛选,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最后要回归教学目标。此外,案例的难易也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案例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在案例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也要针对学生,正是这种鲜明的针对性,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2、参与性原则。

案例教学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更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因而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课程的教学。案例教学中学,只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有效的互动以及讨论,才能实现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启发性原则。

通过案例情景及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因而案例教学具有极大的启发性。进行案例教学,教师要及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视野,把思维推向纵深。教师只有坚持启发与引导并进,才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实现教学的目标。

4、难易适中原则。

选择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不能过于简单明了,更不能晦涩冷僻,应该使案例与学生接受能力相符,对学生的知识的扩展起推动作用。将案例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难度难易适中的案例使所有人都能够有理可循,增加了学生的参与乐趣。

教师是案例教学法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合理的运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要引导初中政治课教师认识案例教学法的作用,端正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运用过程中泛滥使用的问题,要优化运用初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不能孤立片面的看待案例教学法作用,要将案例教学法放在具体的场景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提高教学质量。

2、提升政治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

部分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和技能上还存在不足,教师的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首先,要着力提高教师坚定的政治信念。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才能确保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向的正确性。其次,着力培养教驾驭案例教学法的胜任力。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案例知识,还要掌握大量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否则无法驾驭政治课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教师要不断地转换角色,教师要掌握好这些角色技巧,确保案例教学的讨论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3、激发和培养学生有效参与的意识。

思想政治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没有学生的配合,起不到任何的教学效果。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优化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有效参与案例的意识。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学习主动、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当今,为了适应未来的社会,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帮助,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思想政治论文字

《形势与政策》一书以教育部为基础形势与政策最新教学点,与大专院校相结合形势与政策本文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和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和应对政策。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博物馆业多举并进,一面充分挖掘互联网优势,大力拓宽文化传播与教育渠道,一面勇担社会使命,用其独特方式与全国上下齐心抗“疫”。博物馆的创新举措及相关应急管理经验将为“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发展留下启示。

关键词:博物馆;新冠疫情;“互联网+”;社会使命。

1背景。

自2020年1月24日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所有文化展览场所令行禁止,五千多家博物馆随即发布闭馆公告。为应对突发疫情,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特殊时期的文化教育职能,国家文物局于1月27日党组会议上特别指出,各地文博机构需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鼓励利用已有数字资源酌情推出网上展览,向大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

全国博物馆积极行动,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成果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之中,集中馆内优质文化资源,配合国家文物局紧急扩增在线展览两千余项,充分彰显我国博物馆面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灵活性。在开启崭新观展模式的同时,博物馆也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科普防护知识,转发抗疫新闻与感人故事,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推动社会的永续发展。

2博物馆多渠道实现文化职能。

尽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博物馆与大众面对面“对话”的机会,但一代文博人从未停下文化传播的脚步。通过云平台、网络直播、多媒体展示等各类渠道,大力开拓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用“互联网+”的方式为疫情之下的社会带去文化慰藉。

2.13d“云观展”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宅家的文博爱好者纷纷开启“云游”模式。我国多家博物建立起3d展馆,将临展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推出场馆及展品的超清全景展览,同时引入vr、ar技术,在云端为游客打造浸入式参观体验。以南京市博物总馆为例,“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作为国家文物局第一批推出的线上展览之一,全真模拟各收藏馆的立体空间,游客可自行停留在感兴趣的展品前,360度欣赏展品、缩放细节并收听真人语音导览。观展入口发布在博物馆官网、微信小程序、微博等各大平台上,随时随地满足大众“云游”需求。

2.2线上直播展览。

疫情同时解锁了博物馆文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直播。作为公共教育的崭新形式,直播正促使博物馆变得愈加“年轻”,服务更多元的社会群体。2020年2月底3月初,苏州博物馆在淘宝上顺利举行2场直播,分别吸引22万和33万人在线收看。该馆文创部副部长与副馆长分别担任“主播”与“嘉宾”,详细解读苏州博物馆的文物历史与文人生活,穿插介绍文物与文创的关系及文创的开发历史,并在弹幕互动中实时答疑解惑,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资源,不仅创造出万人在线学习、交流的文博大讲堂,也有效带动文创产品的人气与销量。

2.3线上讲座。

线上讲座是博物馆更新文化传播内容、加深群众知识理解的重要形式。疫情期间,博物馆也在第一时间整理出优质讲座资源,并为特殊年龄群体开设“微讲堂”。中国丝绸博物馆于2月2日发布“线上游丝国——2019讲座汇总”,将全年讲座干货进行分类放送,以便群众回看、下载。此外,针对4~14岁的特殊群体,故宫博物院与中信出版集团聯合推出“我要去故宫”系列教育公益课,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纷纷推出系列科普讲座,大大丰富了学龄儿童居家防控疫情期间的文化生活,彰显出博物馆社会责任感和教化作用。

2.4游戏及表情包。

为纾解大众在疫情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心理压力,许多博物馆潜心设计出一批兼具趣味性与创意性的馆藏小游戏,如明代书房布置、diy山水画、多人在线知识竞赛—“明朝最有才”等。此外,一些地方特色博物馆也推出了基于馆藏文物经典元素的聊天表情包,原本肃穆沉寂的文物因此变得生动活泼、更“接地气”。这些因疫情“催生”的创新尝试,不仅成功激发大众的学习兴趣,更赋予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活力与光彩。

2.5线上文创。

严格的闭馆举措一方面有效阻止病毒传播,另一方面也直接切断了游客在线下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挑选、购买的重要途径。各地博物馆纷纷开启线上渠道,通过网络文创的方式突围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其中,济南市博物馆借助“微店”平台,于2020年3月25日上线文创产品网上专营店,销售包括服饰、文具、居家用品、数码产品等6个系列的商品,并不断丰富其种类和展示形式,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此外,文创设计与开发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济南市博物馆与其签约设计师共同搭建起网络创意交流群,通过“免接触”的方式分享创作想法,对部分高水准的民间创意进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和政府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庄严承诺。

从2015年到2020年,要在5年多时间减贫7000多万人,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人,平均每月减贫100万人。要完成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既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更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考验。

2.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面对当前的扶贫工作形势,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1对照中央要求找差距,着力补齐认识短板。

要做好扶贫工作,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上要做到“两要三不”:

时间上要推进,要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扶贫攻坚,刻不容缓,不能懈怠。古人言:“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精准扶贫时间已经确定,我们要纳入议事日程,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脱贫任务;思想上要扶志,贫困地区发展既要政策扶持,也要靠内生动力。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我们要从思想上和根本上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有一技之长作为脱贫的“加速器”。

扶贫攻坚不走马观花。我们应当认识到,扶贫工作是雪中送炭,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真情实感的倾注;贫困群众更需要关心、关爱。扶贫攻坚不急攻近利。在扶贫工作中,既要迈开步子,想出点子,也不能只顾眼前,要放眼未来。既保持生态环境不破坏,又能让农民安居乐业,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扶贫攻坚不水中捞月。扶贫的要义是全面脱贫,不能只考虑关键中的少数,要考虑少数中的关键。

2.2对照脱贫目标找差距,着力补齐能力短板。

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精准施策,方能取得实效。

(1)做好生产发展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很多贫困地区有特色优势资源,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思路一变天地宽。要抢抓消费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文化教育的忽视不仅降低了贫困群众脱贫能力,还会导致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智关键是要让贫困人口公平享受公共教育资源,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方设法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贫困地区特设教师岗位计划,实施贫困县教育培训项目,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开设网上课堂,落实高校招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贫困家庭子女到大中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政策。

2.3对照“三严三实”找差距,着力补齐作风短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招,容不得丝毫马虎。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严与实体现在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准、实、严”。

“准”即“精准”。这体现在识别和施策两个环节,扶真贫必先识真贫。江西省于都县探索出“四议一公开”办法,经过党员干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和评议结果公开的程序,把谁是贫困人口搞清楚。精准施策就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和贫困户需求,精准制定扶贫规划、拟定扶贫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措施精准对路。

“实”即责任要实、措施要实。坚决落实一把手的政治责任、贫困县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形成有效运转的责任体系,只要有一人不脱贫就不放手。按照中央要求,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决策部署方案化、具体化,不搞大而化之、大水漫灌。细化扶贫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地方实际,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严”即考核结账要严、工作督办要严、工作纪律要严。严格考核程序和标准,加强对脱贫绩效的社会监督,责任要精准到人,扶贫攻坚工作中,从签责任状,到具体的工作明确,都要责任到人,立下军令状,加大扶贫工作中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为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小康生活,已经奋斗了上千年。如今,号角吹响,决胜在即,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向着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美好的图景即将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朱霞梅.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d].复旦人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3).

[2]陈石光.扶贫开发工作刍议[j].乌蒙论坛,2015(03).

[3]苗仁生.对我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摘要:本文主要阐释了目前军工企业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列举适合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现阶段,我们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正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军工制造业的发展将“数字军工”作为发展宗旨,突出了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将为军工企业带来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1影响军工企业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

军工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为国家生产各种军备设施,因此军工企业网络数据具有较高的机密性质,应注重保障军工企业的网络、数据信息的绝对安全。想要访问军工企业的网络系统必须经过授权,同时要做好网络防护工作,防止非法入侵以及破坏网络系统的各种行为,避免系统内的敏感信息数据被非法复制或者被盗取。建立安全的军工企业网络系统,可以避免内部信息被泄露或者盜取。

1.1计算机病毒攻击。

近几年来,伴随计算机软件功能的更新,呈现出对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功能,在功能增多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漏洞也相应逐步增加,这些漏洞造成的非安全节点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内部网络实现直接连接,病毒直接攻击企业内部网络,病毒感染还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1.2外部黑客实施的攻击。

企业网络系统遭受外部攻击,通常是外部黑客采取远程登录、木马的方式攻击企业网络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漏洞之后,收集被攻击服务器的全部信息,从中发现账户授权信息,进而成功入侵企业内部网络系统。

1.3企业内部人员恶意窃取信息。

统计发现,在影响军工企业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中,内部员工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相比较外部黑客来说,内部员工窃取信息更加便利,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

2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

2.1物理隔离方式。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一旦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含有国家秘密,不可以将其与国际互联网、公共信息网络实现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应采取物理隔离方式。军工企业属于涉密单位,考虑到保护涉密信息,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物理隔离方式,这也是防范远程攻击、外部攻击的重要方式。

物理隔离方式包括网闸设备隔离方式以及空间隔离方式两种。空间隔离方式能够在涉密网、非涉密网络之间设定安全距离,数据传输应用专用介质。

2.2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为网络之间实施信息交换设置了屏障,以此来保障信息交换双方的安全,属于访问策略的一种,能够实现将恶意信息流充分的隔离,使受保护系统不会受到非可信任用户的侵入。防火墙同时将对一个内联网段访问另一个内联网设限,类似网络中的关卡,各种通信都将在这个“关卡”中停留等待检查,决定是否通过或者限制。

防火墙包括软件产品以及硬件设备。防火墙可以对经过的网络数据包实施严密的监视,对难以达到安全策略要求的数据包实施过滤。

大多数情况下下,企业能够自行建立防火墙(dmz),将其设置在受保护网络以及未受保护网络二者之间的网段。防火墙设置了缓冲区,处于危险公网和企业内网中,具体由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dns服务器构成。

2.3入侵检测系统技术。

入侵检查系统(ids)是一种防御技術,这种技术具备动态特点,其功能在于利用网络系统内多个观测点实施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保证及时发现违反安全策略、遭受攻击的隐患。

防火墙以抵御外部攻击作为其根本功能,入侵检测系统相对而言对于入侵更具备主动防御的作用,实时监控涉密网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状况,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对内部人员的恶意破坏进行主动预防,而且能够准确监测到外部攻击,成为了完善防火墙缺点的一项重要工具。

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对用户和系统实施监视和分析。对于系统漏洞和配置进行有效审查,对于系统以及数据的完整性进行良好感知,对于外部攻击行为做到有效识别,帮助系统管理员提高审查效率,维护网络安全。

2.4防病毒软件。

防病毒软件将通过特定协议传递的文件、数据、电子邮件进行扫描,比较其中的数据和病毒特征数据二者之间的差异。一旦匹配成功,防病毒软件可以采取隔离文件、发送警告、删除病毒的防护措施。防病毒软件能够对木马、病毒起到良好的防御作用。

2.5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

相关规定要求军工涉密网必须安装主机监控和审计系统,利用usbkey或者ic卡实现登录、认证。其共勒在于控制、禁用蓝牙红外、并口、等各种硬件端口。审计终端用户的操作和资源状况,对终端用户的操作进行有效监测。

2.6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系统和涉密网系统直接连接,能够实现安全扫描操作系统、数据库漏洞,并提供扫描结果。漏洞扫描包括独立式部署、分布式部署两类。

2.7防病毒系统。

防病毒系统也被称为杀毒软件,计算机在感染病毒之后不能正常启动,或者出现文件丢失等现象。系统管理员必须将杀毒软件定期升级,结合审计日志对病毒趋势予以分析,同时针对性地提供防范方式。

2.8身份认证系统。

身份认证系统与终端和服务器保持串接,身份认证系统将应用系统与被信任网段二者隔离,所有用户在访问身份认证系统之后,待符合相关要求才能通过认证,身份认证系统可以向应用系统自动传递用户身份。

3结束语。

军工科研单位想要取得军备设施的生产资格,其必备条件是保障涉密网络安全。面对网络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安全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从完善安全体系入手,建立风险分析和控制机制,信息安全工作者需要提高保密意识,增强技术水平,用以防范各种外部入侵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建雄,军工企业信息安全及保密技术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7):99,21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发生了改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为主来开展语文教学。语文是学科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学科,除了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外,还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所以也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究。

引言。

我国是文化大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如果想要将这些文化进行很好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中,也会涵盖很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初中学生,更要多多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最终通过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知识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关于道德、文化观念的总和。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还有道家和佛家等文化的表现形态。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诗词歌赋,民族曲艺、戏剧、书法、灯谜、对联,等等。传统的文化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一个少数民族中也会有很多的节日和民俗风情,这些都是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

1.教师没有将渗透传统文化高度重视起来。

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和家长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是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加重视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忽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虽然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已经有了转变,教学方式有了调整,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将传统文化知识重视起来的话,是很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很好渗透的。即使渗透了传统文化知识,学生也不会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這样一来,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见,教师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2.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让很多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根本无法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因为一旦学生成了教学课堂的主体,才能将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很好的学习,但很显然,现在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会阻碍学生爱国情感的提高,还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教学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准备工作,要将传统文化知识和教学的内容进行完美的融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的印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阻碍了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在课程方面,相关部门也没有设置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这就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展开,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将传统文化很好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创新的方法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凸显出来,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挖掘出课文中包含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最终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文的阅读,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负责总结。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会通过其他同学的解说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同时还能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了深入了解以后,就会深刻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前的艰辛和困难,从而懂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他们也会加倍努力学习,提高他们的民族使命感。

2.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传统文化知识,引起他们产生共鸣。

初中语文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也很难真正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所以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将语文课堂设置得更有趣味,要让语文课堂变得轻松而有趣味,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才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学生也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了解语文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语文教学中,会有很多的教学内容都会涉及我国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要通过这些传统节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很好的渗透,这样不但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并正确认识和重视这些节日。此外,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教学还能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情感意识,并通过情感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精神。

例如,学生在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多讲解一下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然后让学生通过对重阳节的认识和理解去阅读古诗,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体会一下作者当时是何种心情,在何种意境下写了这首古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最终能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还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要加大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对教师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理解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意思就是说,只有学识渊博和道德品行高的人才能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号。而教师也只有做到这种地步,才能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想把传统文化知识很好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只有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更好地展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才能将传统文化知识表达得更深刻,更有渗透力。除此之外,校领导也要将传统文化重视起来,可以在学校内开展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绘画比赛、歌唱比赛,等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实践,如植树,去养老院探望孤寡老人,等等,这些活动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各种比赛和活动中学到更多良好的品质,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结语。

要想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就一定要将初中语文教学重视起来,因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是最好的方法。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的同时,让他们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并将它们发扬出去。

[参考文献]。

[1]李花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7).

[2]王勇.浅析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9(1).

[3]刘晓梅.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8(23).

[4]边艳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5]袭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6).

[6]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

作者简介:张桂香(1983—),女,甘肃榆中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较为特别的一门课,具有最强的时效性、针对性与综合性等特点,不仅要突出体现时代性和政策性的走向,而且更要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本文着重“教什么”进行探讨。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准确;教学内容。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按照“短、实、新”的思路,重点从“谁开课、怎么开、教什么、用什么教、谁来教、怎么教、怎么评、怎么管”八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形式与政策”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教什么”是首先要解决的方面。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重点在于把握教学内容,要义是准确。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准确“烹调”教学内容和讲清楚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教学要点安排教学,主要聚焦于一段时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大势,“内容新”、“内容变”是该课程的统一体[3],使得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教育部列出的内容是各个专题,是既定的教学内容,每学期只能从中选择专题进行讲授。“原材料”已提供,还需要进行准确“烹调”,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易吸收的“佳肴”。授课教师要准确“烹调”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所要讲授的专题之后,还要在所选择的专题下进行分解成各个小主题,笔者根据授课心得总结为“一二三”攻略。

“一”则为坚持一个目标: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真正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二”则为一分为二,将所选择的要讲授的一个专题内容分为两点:主要与次要、难点与重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十分宽广、专业、复杂,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最新思想、观点、论断和要求,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党建、法治、改革、反腐等诸多领域,一方面这些内容对于教师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术业有专攻,上述内容涵盖了不同的学科门类、专业方向;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如此宽泛复杂问题也是一个很大挑战,师生双方面临的艰巨挑战需要彼此联手面对和解决[2]。分清主次、重难点,以更好确定哪些内容需要精心讲授,哪些内容只需要一般讲授,以及精心设计重点内容,通俗易懂讲解难点内容。对于主要和重点的内容,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调查等形式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题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内容栩栩如生,将“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标与学生的思想关注点有效对接。

“三”则为三个结合,精心选择讲授的专题,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时事热点,结合人物事例。“三个结合”如同“原材料”的“调味品”,“烹调”过程中,只有结合正确的“调味品”,才能得到最终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例如,“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专题,首先介绍贫穷、相对贫穷、绝对贫穷、共同富裕等概念,进而讲授中国扶贫开发历史进程的同时引用具有代表性的伟大人物和历史事例进行润色,使学生清楚认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由来,再结合当下时事热点进一步讲授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特点及蕴含的基本经验,力求整个专题的讲解深入人心、回味无穷,从中使学生深刻理解到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深刻感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分散”,每学期既“变”又“新”。每一个专题的背后又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现实表现,有着中国逻辑、国际格局;多变的世界、全新的内容、深刻的背景、复杂的局势、难测的未来等,对授课教师是很大的挑战,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授课经验需要随着课程内容的更新而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知识的更新、认识的更新和授课方式的更新来适应内容的更新[3]。

讲清楚教学内容,教师要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研判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梳理、吸收、消化授课专题中涉及的知识要点、热点难点,深挖现象背后蕴藏的深厚理论与深刻思想[1]。讲清楚包含四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事实层面,讲清楚发生了什么;二是原因层面,讲清楚为什么这样;三是发展层面,讲清楚今后会怎样;四是价值层面,讲清楚大学生该如何认识[3]。

讲清楚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王怀民(2020)根据课程教学归纳了一些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体会:一是设置悬念,通过设置授课内容方面的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形势走向的欲望,激活学生解决国际国内难题的智慧,引导课堂深入进行;二是归纳数字,用数字的方式归纳内容,可以增加内容的层次感、逻辑性、整体感,一目了然把握核心内容;三是设置情境,情境教学是用镜头化、画面化、故事化等方式呈现一定的社会现实;四是问题递进,设计带有递进层次的提问是将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逐层剖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最核心、最深度的部分;五是凝练语言,语言是授课的增鲜剂,能增加授课的口感。独特、精到、洗练的语言有助于增强课程的美感、吸引力,有助于授课内容入脑入心[3]。

总的来说,讲清楚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对授课专题内容历史的、现实的、横向的、纵向的知识和理论了然于心,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在授课中既讲形势又讲政策,既讲现象又讲规律,既讲认知又讲认同,既讲事实又讲价值,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

参考文献:

有一首歌,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从北京房山霞云岭飞向神州大地;它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被人们边传唱边修改,一直传唱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今天,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它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的心声,更是历史的昭示!奋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接续唱响这首经典之歌,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涓滴之力汇聚磅礴伟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目标勇毅前行。

广大群众要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不移跟党走。正如歌中所唱,“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即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依然带领人民实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领航中国号巨轮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奋斗新时代,开创新征程,思想汇报范文广大群众要接续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明天的日子会更加红火,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更加骄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会上下同欲、共克时艰,以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创造一个个新的人间奇迹。

青少年要接续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奋斗新时代,跑好新征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铭刻于心,化作报效祖国之志、刻苦学习之行。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扎实上好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最全面的让这首经典之歌飞驻每个青少年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这首经典之歌在中华大地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一直以来,随着我国对军事行业的建设,我国的军事实力正在飞速提升,成为了军事强国,这与我国军工企业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军工企业:一方面,在军工产品的研发建设中,信息化技术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同时其存在着易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军工企业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综合来看,军工企业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提升我国军工企业信息的安全性,为我国军事实力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军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军事实力是我国立国之道、强国之本,也是我国提升在世界上地位的重要措施。由于军事的相关信息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为此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保密和安全法律法规,以此来实现我国对军事信息保密管理工作的改革。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也加大了对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视,因为军工企业信息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影响到我国的国防实力,决定着我国社会是否能够安全稳定。因此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极为必要的,是保证我国根本利益的关键所在。

(一)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人为等原因,造成了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因而加强对信息的安全保密管理力度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于我国军工企业较多,涉及到的方面也较广,所以在信息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现阶段我国军工企业均制定了相应的保密管理制度与策略,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并且在执行保密管理工作时缺少系统化的研究,综合来看,当下我国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二)保密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在现代化的军工企业中,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建立了相应的保密管理制度,对信息安全也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在对军工企业信息进行保密管理时,不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做,特别是为了工作方便而忽略信息的安全性,进而导致信息泄露等严重问题。

(三)信息存储和传递媒介存在安全隐患。现代化军工企业的信息存储及传递都是依靠着计算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来完成的,但是在以往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这些电子设备的安全系数不足,其中存在着较多的漏洞,特别是计算机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如果保密管理人员在工作时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必定会造成数据泄露等问题。此外就是保密管理人员在处理信息时,不能实现涉密网与互联网的完全隔离,进而导致军工企业的信息被泄露。

(一)完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在军工企业信息保密管理中,需要将保密制度纳入常规制度体系内,首先需要保障信息的物理安全。在机房、保密核心部门等重要保密岗位需要安装电子监控、报警装置等。其次对涉密人员实行上岗、在岗和离岗的考核审查制度,确保军工企业秘密信息的安全。根据工作任务分工不同,严格规定并缩小涉密信息的知情人员范围,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和保密职责,参与一些重要会议的人员要填写保密协议,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保密力度。加强每个人的保密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对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进行布置安排,确保各项保密工作任务的落实,杜绝一切泄密事件的发生。积极修订并完善信息保密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保密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二)提高涉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涉密人员需要具备严格规范的保密意识,而保密意识的形成和强化需要长期持续的训练,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开展保密形势教育和保密知识教育,做好保密宣传工作,利用局域网、保密的报纸或者警示片的播放等多种形式,贯穿人员对保密法规和保密知识的学习,加强保密宣传教育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将保密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让全体涉密人员了解并掌握保密注意事项,同时还要自觉接受相关保密监督检查工作,做到“不乱问,不乱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信息安全隐患或信息泄露等问题时及时向上级反映,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三)强化涉密信息介质管理。加强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对涉密信息传递介质的管理,信息介质通常包括计算机、硬盘、光盘以及u盘等,在需要进行文件传输时,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批复,还要对信息的介质进行严格管理,同时做好信息的安全设置。在进行网络形式传输数据时,还要做好保密网络与一般网络的隔离工作,可以通过在服务器及终端加设保密设施来实现。保密管理工作还要对用户软件安装、卸载、密码修改等行为严加管控,避免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带来的危害。

(四)加强保密检查,做好军工企业信息风险评估工作。加强保密检查工作是保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把控信息流动的最后一道监管程序。由于军工企业信息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同时其传递过程也极为繁琐,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信息外泄,留下重大安全隐患。此外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军工企业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出相对完善的保密管理计划,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排除,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而言之,军工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军工企业的信息进行安全保密管理是极为必要的。作为一名保密管理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保密”的神圣感,加强每个人的保密意识,提高法律责任感。涉密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时刻绷紧信息保密这根弦,形成敏锐的保密意识和良好的保密习惯,将保密工作作为信息管理的首要任务,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保密行为,贯彻落实保密管理工作要求,保障军工企业以及国家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习敏.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创新实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201.

[4]胡刚.军工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7.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学校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加强时事政治素材的渗透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而这一点也是新时期内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并致力于研究的教学内容。

首先,时事政治教学是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对于政治这一学科而言,学生们不仅仅是要理解和掌握政治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更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道德素养体系,将在书本教材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以及往后的工作中。如果将教材上的政治理论知识视为经典,那时事政治素材就是代表时代和社会特征的新基因。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既要确保学生们学习到经典的知识,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将政治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的脉搏吻合起来,借助时事政治素材来更加贴合当下。

其次,时事政治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由于政治学科本身的特征,很多学生对此存在固有的思想认知,认为政治学科十分枯燥乏味,都是大道理。在这种固有的理念认知下,学生们也难以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投入到政治学科的学习当中,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十分不利。而社会上的新鲜事件、国家的政治新闻和资讯等时事政治信息都是鲜活的,同时也是发生在我们的周边的。这些信息资讯相对于概念和理论具有更高的情绪感染力,因此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好奇心,继而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政治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三,时事政治教学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力的有利途径。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对于学生具备社会责任心以及情感认知和情感共鸣的能力做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通过时事政治教学可以更好地缩减学生们内心与政治这一学科之间的距离,培养对社会政治事件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力,为他们日后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奠定重要的前提基础。

目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对于时事政治素材的应用和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两大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注意。

1.时政素材的筛选问题。

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大量的信息涌现,但是如何从海量的时政信息中选择出适宜的内容来应用在政治教学工作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部分教师一味追随热点,但是这些素材与课程教材偏离较远,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这样主题不明的来选择和应用会导致时间不够用,继而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负面作用。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素材的质和量,同时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基础情况。

2.时政素材评价标准不科学。

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公平和客观的,不存在学科之间的高低和优劣,同样的,在政治教学中,时政素材也并没有高低等级和优劣程度的划分,不存在好和坏。而部分政治教师在应用时政素材的过程中,带有了主观的色彩,认为一些负面的素材是不好的,对于政治教学没有益处的,这种观念其实是陷入了不科学的评价标准当中。对于政治教学目标来说,学生们不仅要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理解和认同,同时还要对一些负面的信息和观念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们建立全面和系统的政治认知体系,继而更加坚定地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1.将时政信息与课程教材紧密融合。

教师在时事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偏离了课程教学的目标,而应该尽可能实现两者的融合和统一。结合教材的章节和具体内容,穿插丰富的时政信息和最新的资讯,如果将课程教材及教学目标看作是指南针的话,那么时政信息就是其中的重要填充脉络和内容。在筛选时政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掘出其中与课程教材或课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脱离和隔离。通过将时政信息与课程教材紧密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教材内容的丰富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课堂活力,引入新鲜的时政新闻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到政治课堂活动中,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2.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时政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具备较敏锐的时政嗅觉,对于当下国内外社会和政治大事件熟悉和了解。其次,教师要将自身的一些好的时政信息收集和分析方法教授给学生。比如以新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来建立时政信息的学习体系,广度包含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意识等方面,深度指的是时政信息的特征、蕴含的思想和價值观等。有步骤地引导和训练学生们去发现和收集周边的时政信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针对学生政治思维体系薄弱的现状,以及时政信息涉及面较窄的问题,教师应引领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建立系统全面的政治思维体系,提高他们的政治核心素养。

对于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来说,时事政治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在新时代环境下,政治教师必须承担好时政素材的筛选者角色、承担好学生日常收集时政素材习惯的引导者和培养者,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时事政治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潜在作用,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们尽快养成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日后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沥泉.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中华少年》,2017(01).

[2]吴素燕.让时政教学开启理性精神之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旬刊》,2017(10).

[3]李德庆.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才智》,2017(20).

摘要:《军事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利用《军事理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学。

开设《军事理论》课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国防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国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教育对象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本质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1]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就不可能有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在国防领域的集中体现,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积极的国家认同感、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的爱国义务感,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因此,国防意识所反映的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是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

2.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本质任务所在。国防教育实质上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为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形势需要而进行的国民思想教育。国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培养公民为国家安全和发展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其中,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性。[3]国防教育是增进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激发人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

3.国防教育影响着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意识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国防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实质上是国家意识、国家观念。没有国防意识,就没有国家意识,因而就不可能产生爱国情感;没有国防观念的提高,就没有国家观念的强化,因而就不会有爱国主义的升华。[4]历史证明,和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规定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五大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

1.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和平时期,物质充裕,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战争和炮火的洗礼,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国防意识欠缺,国防观念淡薄。大学生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其国防意识和爱国、卫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一方面,对国防事业认知更为积极,情感更为热忱深厚。大学生爱国、卫国、强国的激情更为高涨,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对国防实践,无论认知上还是情感上都呈现出十分积极的变化。中国武装力量建设,尤其是几次大阅兵,使大学生对国防实践情感的认同与体验更为深刻、强烈,而且更具后续影响力。

2.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要系统讲授军事理论课,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心理准备。

1.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加强国防历史文化传统的教学,夯实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国防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思想、爱国事迹,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将爱国之情变成报国之志。这正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最具体、最生动、最感人的素材。通过国防历史文化教育,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尤其是国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和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这些正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的共同底蕴。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蕴藏在国防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运用它教育感化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接受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认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观念。

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坚定爱国主义信念。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播放国庆大阅兵、军事演习等纪录片,深刻阐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展现强大的武装力量,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振奋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从世界军事形势和现代国防、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例中,可以看到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军事。

思想政治论文字

摘要:在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孙中山以其杰出的理论和不懈的实践不仅影响了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实现以自由、平等、宪政民主和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现代化是孙中山现代化方案的核心。孙中山不仅精心设计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方案,而且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关键词:孙中山;民权主义;政治现代化;民主共和国。

鸦片战争以来,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以与西方列强比肩而立,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和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从早期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到办洋务的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再到维新派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这些"睁眼看世界"、"卓然识大势"的少数"先知先觉"者,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办工厂、设学堂、建海军,或呼吁"商战"进而提出全面变法改良主张。至五四运动,人们寻觅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内在冲动愈加强烈。在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孙中山以其杰出的理论和不懈的实践不仅影响了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他的三民主义理论以及《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等,构成了近代以来至他为止的最为完整系统、兼具中外精华的中国现代化蓝图,化作了整个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矢志不移的宏伟目标与社会实践。在孙中山的现代化方案中,实现以自由、平等、民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现代化是其核心内容。孙中山不仅精心设计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方案,而且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精心设计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方案。

反对封建专制政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主题,也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主权在民是其合法性依据,民主共和是其最高形式。这与中国传统的"君权神授"、"主权在君"的君主专制有天壤之别。

1.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

中国古代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君主集政治、经济、军事诸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尤其是在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政体不断发展和强化,皇权专制越演越烈,到明清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造成君主专制的恶性发展。进入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根源,进而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政治变革的主张或方案:龚自珍倡导"更法"[1];魏源力主"变古今官家之局"[2];王韬强调"变法自强"必须首先改革政治,认为"君主立宪制最合于中国"[3];郑观应、陈炽、陈虬、何启、胡礼垣都主张"开议院"[4];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君主立宪的全面方案。然而,他们又都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不可立即实行。

他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颠覆君主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是"政治革命的结果"[5]74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表示:"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5]82-83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勾勒出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完整轮廓。

2.否定君主立宪制,批判民智未开论。

3.抨击军阀暴政,倡导"人民独裁"。

4.指出西方政体之不足,独创"五权分立"之政体。

5.改"官治"为"民治",倡导平等与自由。

一切平等,国民之权利义务,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9]319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权。"[10]124一方面,平等、自由有赖于民主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平等、自由又巩固了民主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更是一个伟大的实干家。他不仅描绘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蓝图,而且身体力行,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呕心沥血,终生奋斗,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孙中山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呼吁改革遭到拒绝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首先,在组织上先后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以领导革命。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这一革命组织。1905年,他又将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成立了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中国同盟会,确立了同盟会的纲领,创立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其次,在政治思想上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进行论战。孙中山一针见血地指出,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只有推翻清政府,"兴民权,改民主",中国才有出路。他认为改良派维护君主政体,反对共和,实为"中国之罪人"。通过论战,革命派取得了思想上的领导权,从而使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最后,在军事上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于1906年发动了江西省萍乡县和湖南省浏阳县、醴陵县一带的农民和矿工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至3万人。1907-1908年,同盟会在广东、广西和云南接连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1907年,还在安徽、浙江发动了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又发动了震动全国的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流血奋斗的精神,坚定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改元建历、剪辫易服、保障人权、解放贱民、废除刑讯等37项法令,并在各地得到程度不同的推行。黄炎培在《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中回忆说:"辛亥以后,(1)很少见口头上、书面上被称或称人"大老爷"、"老爷"、"少爷";(2)"磕头"、"三跪九叩"、"打请安"都没有了;(3)男子一律剪辫子,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4)鸦片一时没有消灭,但较辛亥以前渐减。"[11]68孙中山在南京还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一律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有请愿、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辛亥革命的一大政治成果。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颁布了具有革命性、民主性的《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和资产阶级民主政府,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从此,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迈出了艰难的步伐。

2.反对军阀独裁统治,捍卫民主政体。

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残酷压制民主势力,建立独裁统治。他派人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以流氓手段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总统。袁世凯当选总统后,又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4年5月,他废除《临时约法》,公布反动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并把总统的权力扩大至无限,实行专制独裁统治。1915年12月,袁世凯经过"筹安会"的所谓"公民请愿团"活动,公然恢复君主制,自称"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孙中山的愤怒和反抗。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1916年5月9日,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痛斥袁世凯"解散国会,公然破毁我神圣庄严之《约法》,诸民权制度,随以俱尽",表示"决以一身奋斗,报我国家,乃遂组织中华革命党,为最严格之约束,将尽扫政治上、社会上之恶毒瑕秽,而后复纳之约宪之治",号召人们"除恶务尽,对于袁氏必无有所姑息"。[5]100-103在孙中山的推动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稍后,黎元洪恢复了《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溥仪复辟。孙中山在上海召集革命党人和军界人士开会,严正声讨复辟势力。后来,孙中山又掀起了护法运动。

历史证明,孙中山反对军阀独裁统治,捍卫民主政体的行动是坚决的、一以贯之的。

3.直接促发国民革命,将民权置于法律、宪法之上。

4.甘当"公仆总统",图谋民生幸福。

孙中山当选总统后,从不把自己看作是高人一等的大人物,始终以"人民的公仆"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总统府举行的就职典礼上庄严宣誓:"倾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就职典礼结束后,孙中山不顾冬夜寒风凛冽,亲自送各省代表至大堂外,大家几次劝他留步,他盛情地对各省代表们说:"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总统是人民的公仆,各位是主人的代表,我应送至阶下。"在封建专制制度刚被推翻,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的第一天,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破天荒地提出了"总统是人民的公仆"这个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至理名言,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空前壮举,它开创了革命领袖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新纪元。

思想政治教学有感论文

踏上三尺讲台即将七年,站在七年的门槛上回望,在高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我的教学经历了从很不适应到有所适应的过程,使我对政治课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2005年迎来了我的第一届高新生,我希望我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我以及我所教的这门课,为此,我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花费了很大心血。在开学之前,我首先从老教师手借来大量的参考书,加班备课。我想,等别人开始备课时,自己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我在上每堂课之前,都要听老教师的课,然后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并且把教案上的东西背得非常熟练,最后才走上讲台。尽管如此,我在教学仍然遇到了很多的难题。

初的政治课,对基础知识要求不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知识储备、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分析事物的能力、政治学科的思维、学习政治的方法等等无从谈起。进入高,政治学科知识陡然变得艰深难懂且对学习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再加上经济学一开始的第一单元大多数知识以理解为主,这些都使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于是我的教学进入了艰难的境地。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刚刚由初升入高;虽然年级高了,但实际上,无论年龄还是心理,仍是初生。由于高生活刚刚开始,学生来到一个新的坏境里,一切都是陌生的,都需要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而且刚刚参加完考,刚从升学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一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我的教学更加举步维艰。

好多学生受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眼政治课就是讲解一些空洞没用的知识,政治课的学习更是只需要背一下就行的。这些观念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我的教学。

面对上述境况,对于我这个教坛新兵来说不亚于当头一棒。

我在思索政治课教学应该怎样在教育的本质上找到注解,怎样促动学生学习,努力使学生的事学生自己想做、愿做、乐做,逐步使学生的兴趣浓厚起来、学习的习惯好起来、自觉主动性强起来,以形成稳定的后劲、很好的学习能力,从而顺利地进行教学。 我不能改变客观事实,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届高一新生我进行了自我改变:

传统的教学,主张“师道尊严”,教师至高无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你整天板着脸,只能与学生越来越远。所以我就改变了这些旧的观念,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触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们的生活、兴趣爱好、感兴趣的话题等等。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也更多地了解了我,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一来我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就先由我说明重点,然后让学生去讲解,自己去搜集资料。这样由原来的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自学能力。

可将知识竞赛引进课堂。譬如在讲货币时,我就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辩论“金钱的作用、人们如何对待金钱和获得金钱”。通过这些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一些理论,而且形成了正确的金钱观。还可将生动有趣的、蕴含哲理的情境及事例引入教学。譬如在讲解系统优化方法时,我以田忌赛马这一寓言故事进行了分析。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每节课我都力求用洪亮的声音、饱满的精神去带动学生的情趣,使政治课变得激情四射,让学生在上我的课时无法入睡。在课堂上我也会时常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为课堂增添一点笑声。

比如在讲解到租赁消费的原因时我以结婚用品为例:对于这些用品一般的人一生只有一次使用的机会,所以咱就没有必有浪费了吧。博得大家一笑的同时也理解了这一知识点。同时我经常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增加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幽默感,比如我常说“老师不是百度,不要什么都问我”,这些都让我的学生更加喜欢我的课。

总之,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在政治课教学这座大山面前,我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但是我将努力攀登,不断创造出新的高度。

思想政治

通过大学四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师敬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在_学院党校第_期学习培训班的学习后,顺利通过党校考核,获得了党校结业证书。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相差得比较大,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二、学习方面。

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一门专业课,基本掌握了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咨询方面的一些实用技巧与技术。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了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现代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能够熟练运用office软件。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虽然即将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

三、工作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他同学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我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过志愿者、促销员、调查员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大大提高了我为人处世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四、身体和心理方面。

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里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我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日常生活方面,我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对于一名大四毕业生来说,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就是人生的一个新旅程,走好这段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也非常重要。通过对这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总结,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地客观地认识,在以后的求职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每一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