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心得(热门14篇)

时间:2023-11-27 18:28:38 作者:书香墨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我校认真贯彻《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5.12”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举行一次启动仪式。5月12日,组织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蔡副教导作动员讲话,在全校形成必要的宣传舆论氛围,扩大社会宣传效果。

2.召开三个专项会议。5月12日上午,陈校长主持召开学校行政人员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安全工作;随后,召开安全工作领导组会,分析近阶段校内外的安全现状,部署近期安全工作;下午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传达、学习安全方面的文件,严肃值护纪律、细化任务、明确责任。

3.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提高师生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4.出好一期安全宣传主题黑板报。各班出好一期交通、消防、应对突发事件等安全宣传主题黑板报。内容有自我防范与自救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卫生与预防传染病教育、环境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内容。

5.举行一场主题班队会。各班队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举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会。

6.扎实一次常规教育。各班利用班队会、晨会、放学一句话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特别是安全方面)的教育和检查、督促工作。

7.悬挂三条横幅宣传标语。在校园显要位置悬挂三条安全标语横幅。

8.观看一片安全教育宣传片。5月12日至5月16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不溺水》教育短片,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9.做好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学校、各班于5月16日前,再一次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开出整改通知单,要求相关人员整改,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震局全省防震减灾活动周宣传教育方案》精神,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加强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及师生防震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围绕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从5月6日至12日结合本园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组织领导机构。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提高意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组织开展一次防震演练。演练过程按照事先制订安全疏散路线进行疏散,整个活动中有秩序、有纪律、无发生安全事故,圆满地完成。通过演练活动使幼儿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主动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

二、观看安全教育片,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组织幼儿观看专题片,这堂特殊的课以防震知识教育为主题,为幼儿讲述的是地震知识,应急避险教育。通过观看,不仅让师生学会了避险知识,还提高大家的生命意识和逃生意识。

三、以教育讲座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广播、看专题片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为阵地,向幼儿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2、组织全体教师及幼儿听“防震减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加知识。

3、利用安全宣传栏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意识以及led屏滚动等形式多样的宣传。

这次宣传教育、知识讲座、观看教育影片、实际演练活动既是对我园师幼的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全体师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们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撤离。

防震减灾教育宣传活动总结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地震科普工作,把防震减灾教育列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学校成立了地震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主任、各年级主任任成员,教室领导具体组织这项工作的开展。为保证地震科普教育有组织、成系列的深入下去,不走过场,学校制定了地震科普教育教学方案。

二、强化阵地建设,广开教育渠道。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

1、本学期开学以后,学校重点在初一年级开展抗震减灾知识教育和专题活动。建立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阵地,学校在宣传栏中开辟了专门的宣传栏,楼道内张贴了有关抗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图片以及自救自护常识,广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2、学校定期由科学课教师担任辅导员,开展地震的成因、破坏、预防等知识讲座,增强师生对抗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普及科普知识。

等,还利用校园网,搜索部分地震危害和预防的教育片,组织学生集体观看。

4、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组织评选,并将部分优秀的作品制成专栏张贴出来,进行展评。

5、团委专门安排各班出了一期地震科普黑板报,进行了评选,成绩记入教室考评分数中。

6、学校广播室专门制作了防震减灾专题节目,利用饭空、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宣传教育。

7、开展了地震科普教育知识竞赛和抽测等活动,考察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并将考查成绩记入教室考评。

8、举行了教学楼疏散演练,增强学生的防震认识和防震能力。

9、学校专门配备有一口30多米深的井,每学期定时有专门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井水分析,普及地震常识教育。

10、宣传月效果显著。在“防灾减灾日”宣传月活动中,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举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观看了电视专题片;二是5月12日,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演练;三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播放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视频。

另外,还通过兴趣小组等阵地,利用一切渠道,开展对师生广泛的地震科普教育,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自救自护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是全体师生基本掌握了有关地震的一些常识和遇震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增强广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技能,提高学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现将总结如下:

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十分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做到主题明确,措施适当,方法正确,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1)5月6日,在教学楼悬挂横幅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5月6日下午第三节课,各班围绕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活动,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3)各班出一期以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防灾减灾黑板报。

(4)5月8日,由蔡艳美分管副校长进行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防灾减灾教育专题会议。

(5)5月8日早操后,利用校园广播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安排。

(6)5月10日上午早读后扎实开展了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演练后对演练的情况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的逃生方法。

(7)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0日,由学校安全小组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室、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总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和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

近年来,地震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我参加了一次针对防震减灾的科普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具体分享一下。

首先,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很重要。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了解地震的成因,可以有助于我们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地点。同时,地震的特点也很重要。地震会带来破坏性的地面晃动、楼房倒塌等灾难性后果,因此地震时应及时寻求避难和保护。

接着,了解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科普教育活动中,专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防震减灾原则和方法。首先是“减灾优先”。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要立足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此只要放弃一部分的房屋、设施和财物,就是有效的减灾。其次是“科学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非常重要。再次是“符合规范”。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必须按照相应的抗震规范进行,加固老旧建筑也非常重要。最后是“警示预报”。了解地震信息,及时发布地震预警和警示信息,有助于人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然后,提高自身的防震减灾能力是必要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参观灾害应急展示,认识了防震减灾器材和设施。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呼吸防护器、防护面具等应急设备,并进行了实际操作。此外,专家还教给了我们一些基本的自救、互救的方法,比如跳楼时要以脚先着地,减少跌落度,避免受伤;在废墟中找到适当的掩体,及时就医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通过这些学习,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自救能力。

最后,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可以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持续加强地震监测,提高地震预警和警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我加深了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了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提高了自身的防震减灾能力。此外,我也认识到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总结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八周年,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校开展了主题为“弘扬放在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应急避险教育,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提高学校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在突然发事件来临时的生命安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于5月12日当天上午9点,在我校全体师生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应急避险教育与演练活动。活动中,全校师生一听到警报铃声,全员戒备,教师有序指导学生采取相应的避险防护措施,在警报铃解除后,全校继续回复常态教学。

通过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不仅增强了学生们防灾减灾防范意识,提高了学生们自护自救的能力,还提高师生们应付紧急安全事故的能力、应急疏散避险能力。

防震减灾活动心得感悟

通过今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当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带领学生安全的逃离。现把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6)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8)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9)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总之,虽然这次培训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感觉收获很是很多。

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总结

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我所在本周开展了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妙趣横生的科普讲座。

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年级的60多名师生来到我所,聆听由金波副研究员主讲的题目为《地震,一种确定和不确定的自然灾害》的科普讲座。金老师用详实的数字、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表达与听众分享了他多年来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讲座涉及地震基本知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经验、抗震避险常识、土木工程概述及随想等。此外,还展示了汶川8.0级地震房屋、生命线系统等工程震害图片。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发人深省。

防灾减灾日当天,王涛研究员在北京为小学生们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知识讲座。通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理解了形成地震的原因,了解了地震灾害,还学会了如何科学避震逃生。在王涛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对防震减灾有了深刻的认识,领略了科学知识的神奇力量。

生动直观的模拟试验。

活动期间,我所开放展馆迎接公众。我所展馆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由“木工车间”改造成的一座集事业发展宣传和科普宣传功能于一体的科普馆,于改造完成。展厅布设了115块展板,设有十个展区,分别从科研成果、科技服务、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展示,电子自助查询系统可供参观者自助查询科研成果、纪念文集、简介、照片、人物等图片和视频信息。参观者可以从中深入了解我所建所6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参观者还可以观看微型振动台模拟试验和摇摆墙结构无损倒塌模型试验。直观地了解振动台试验的过程、原理和意义,认识不同结构抗震能力的好坏,掌握了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精彩绝伦的有奖竞答。

在展馆的观影区,参观者可以进行座谈和观看科普影视作品。我们为本次活动准备了《地震的秘密》科普视频,在了解一些地震和防震知识基础上,还精心设置了10个地震知识,以有奖竞答的方式与参观者进行了精彩互动。前来参观的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地震模拟试验台的庐山真貌。

12日下午,哈尔滨市163中学200多名师生走进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室。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室拥有我国自行研制的5m×5m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该振动台是我国最大的三向振动台之一。自1986年5m×5m双水平向地震模拟振动台建成后,已进行了数百次振动台试验。这些试验为抗震研究和设计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为我国最新两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立下了卓越功勋。通过振动台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振动台研制及试验相关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振动台设计、制作经验。

参观中,我所科研人员结合实验室设施对实验室建设和结构抗震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参观者不但可以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和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可以观赏缩放比例的国内一些著名建筑的试验模型,这些模型都曾经站在地震模拟振动台上接受“考验”。

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总结

提高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我们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于第七周开展了防震减灾系列活动。

活动一:南化消防大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宣传。

消防大队郝队长带领指导员为全校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边讲解边示范防火服的穿脱步骤和作用,防毒面具、隔热服、氧气罐的使用,日常生活中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用油以及火场逃生自救等相关消防知识,使全校师生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活动二:消防减灾知识宣讲。

班主任老师进行消防减灾知识宣讲,主要讲解了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我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频发于全国各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0月13日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有利于人们在灾难降临之际能够有效的躲避危险。

地震逃生,把握黄金12秒。

在地震发生时,应第一时间躲避危险。地震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地震发生时会有"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保持情绪镇定12秒内迅速做出正确判断躲避到安全区,就能给自己创造出一个无限活下去的希望。因此,自救的关键在于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落脚点。大地震来得快去的也快,时间不过聊聊十几秒到几十秒间,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能耽搁时间,抓住这十几秒的时间就有更大的希望在地震中存活下来。

遇上火灾,三步走科学逃生。

一要捂住口鼻。当你发现自己置身火灾时,应迅速找到附近可用的毛巾、口罩或者衣服等物,用水打湿,将口鼻捂严,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二要熄灭身上火源。如果不幸身上的衣物着了火,应当立即想法灭火,通过在打滚将火势熄灭,情况紧急时,可脱去衣服自救,一定要记住面子留给别人,路留给自己,活着就是幸福。

三要寻找逃生出口。应沿着一氧化碳浓度低以及火势较小的楼梯通道和火灾应急通道以及建筑外附设楼梯通道等向楼下跑,在此过程中,一旦遇到烟火或人为封堵,应沿着水平方向选择别的可疏散通道,也可临时退守到房间或者避难层内,争取时间,进而采用其他方法逃生。

水灾爆发,记住高处与浮力。

强降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最为频繁,当强降雨酿成惊世洪灾时,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冷静观察水势的流向和地势高低,然后快速向就近的高地转移,等待救援。如果附近没有高地来暂避危险,那就要抓紧时间找到具有强大浮力的器物以便用于逃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进行自救。

如条件允许,记住切断屋内一切电源以及煤气,储备好足够的干粮食品和饮用水,携带好手机,方便通讯及救援。

如果是在山区连降大雨,我们还应该注意防止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

台风来了,注意四要四不要。

四要:车主在开车时一定要将车开进地下停车场或能够有效避风处;若在野外郊游,住在帐篷里一定要立即收起帐篷;若在水面上游泳时,一定要立即上岸;一定要注意用手和胳膊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脖子。

四不要:台风来临时,应迅速关紧门窗,尽量不要外出,并且在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形,以防玻璃破碎,割伤家人;如果是在户外运动,千万不要在地基不牢固的临时建筑物或者广告牌下等附近躲避风雨;千万不要在河边或者桥上行走;若果在举办露天活动,应及时终止,不要把生命置于危险境地。

活动三:防震自护逃生疏散演练。

10月17日早晨8:00,学校全体师生进行防震自护逃生疏散演练,学校先期制定了防震消防应急预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防震消防自救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

学校负责安全陈主任在广播里先进行了安全教育,随后先进行室内防震自护演练。随后急促的警报声中,防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正式拉开了帷幕。正在上课的学生马上在上课的老师的指导下双手抱头、弓着腰,沿着指定的应急通道,有序地、迅速地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集中。最后,全校师生集中到操场,范校长进行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演练,提高了葛小师生在突发性地震、火灾事件发生时紧急避险、应急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灾害对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的危害,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大力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增强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深入持久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开阔全体师生及群众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广大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特制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二、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2015年1月—12月。

四、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防震减灾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学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和公益性的原则,探索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全体师生和广大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不断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公共安全意识,全面加强公民地震科学素质教育,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地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内外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五、工作目标。

1.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教研小组和兴趣小组。2.开辟宣传阵地,加大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宣传力度。3.认真抓好防震减灾日常宣传教育和“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4.组织师生进行防震自救与互救及逃生演练。

六、主要工作。

(一)制定计划,明确工作职责。

在全校广泛宣传动员,成立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将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形成防震减灾工作长效机制。

(二)渗透学科,开展科普教研。

1.在教师中建立防震减灾教研小组(组员不少于3位),负责收集防震减灾常识资料,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研讨活动,分析地震自然征兆,介绍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了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状况,总结地震灾害预防措施,编写《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校本教材,开设防震减灾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和技术,学会保护自己,为自己的建康成长奠定基础。

2.在学生中建立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在各班选拔一部分具有地震知识基础且对防震减灾充满兴趣的学生,组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在“第二课堂”中开设防震减灾科普课堂,开设校本课程,保证每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让学生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习地震知识,掌握地震监测与预报的相关技术,并扩大宣传,学习制作防震模型,学习地震仪器的演示自主开展组内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生命的脆弱,提高对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3.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落实,取得效果。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播放视频素材,学生搜集资料、交流汇报、发表看法、模拟体验等构成教学活动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每学期举办防震减灾科普公开课(班队主题)观摩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重过程、重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自救意识。

(三)突出主题,开辟宣传阵地。

1.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和宣传橱窗,张贴标语、宣传画和学生作品,更好地宣传安全常识、防震常识、自救常识,用视觉效果加大宣传广度。

2.利用好校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教育阵地,撰写有关地震自救、防灾减灾方面的宣讲稿件,利用大课间和升国旗仪式进行宣讲,用听觉效果加大宣传深度。

3.利用班级板报、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学习常识,自己设计内容,在班级内部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

4.召开主题班会、主题队会,介绍防震减灾常识,组织同学参观地震知识的影片或宣传图片,让学生得到更深更广的了解。

(四)全员参与,开展科普活动。

利用“3.1”《防震减灾法》实施日、10月国际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5.12”四川汶川地震纪念日等特殊时间开展全校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1.举办防震科普报告、讲座。聘请有关专家讲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并进行座谈,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防震减灾方面的疑难问题,使学生零距离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措施。

2.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知识问答、读书征文活动,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或班级给予奖励,这样既增强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展览等,观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方面的录视频资料,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使他们进一步受到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4.通过节假日、寒暑假等,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传播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五)多方争取,购置学习资源。联系县教育局、县科协等单位,争取资金,为学校图书室添置一批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光盘等资料以供学生阅读和观看,并将学校图书室分解进教室,建立班级图书柜,方便学生借阅,进一步增长学生防震减灾知识。

(六)制定预案,开展模拟演练。制定《地震紧急疏散预案》,5月、10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演练,包括地震避险演练、紧急疏散演习、自救互救演练等,结合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拓展知识,开展灭火、救护、搬运和包扎伤员等防震自救互救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救助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也要不定期进行地震警示演练,提高学生的警惕反应和应急自救能力,提高教师的应急组织能力。

七、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学校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网络的作用,定期研讨工作,同时支持和保证开展科普活动经费的需要,做到各项活动开展目的明确,时间确定,任务落实,有专人负责。

2.活动多样。为使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将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结合新课程改革有机地进行学科渗透,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从中不但受到教育而且提高实践能力。

3.注重科学。用作宣传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数据应确凿,基本原理应准确,基本概念应清楚。不得宣传违反科学的内容。科普宣传制品应以公开出版的为依据,宣传内容应体现防震减灾的工作特色。

4.形成机制。学校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能及时解决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范围。

防震减灾教育的活动方案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图片,歌谣。

【活动过程】。

一、主题: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文档为doc格式。

防震减灾教育工作活动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__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将于20__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仍然贯彻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同时强调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我校防震减灾各职能部门,要在“5.12”前后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新《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对全体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常抓防震减灾工作不放松。

二、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做好防震减灾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工作。

地震应急处置和管理是防震减灾工作最核心的大事,要切实抓好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一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强化减灾意识。二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部门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保证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进行。三要在上年度物资清查的基础上,抓好地震应急基础装备建设,补充防震减灾战略的储备。

三、做好宣教工作,普及防震避震知识。

要结合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和县局有关要求,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和“5.12”汶川地震纪念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震法规知识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宣传阵地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宣教方案,提高中小学生的防震避震知识;要充分发挥本校地震科普室固定宣传基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科普宣传;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进”活动,把地震宣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加强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

历次地震灾害的实例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物的倒塌和场地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因此,后勤处要加强协作,严格抗震设防管理。学校一方面要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组织检查教师的住房,学生的教室,厕所,发现问题及时加固。

五、强化地震避险场所建设。

地震避险场所的建设是地震救援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等内容纳入总体规划,拓展校园,操场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设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六、继续在全校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惨痛教训就是逃生意识的全面缺乏,尤其是学生,成为受地震伤害最大的群体之一,因此加强学生抗震避险意识,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20__年度我校要根据学校教学任务的安排,组织广大师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与常规性的逃生演习,以增强师生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做好媒体宣传。

一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建立一批防震减灾工作教育点,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每位少先队员办手抄报一份。

二是搞好常规的宣传工作,印制地震知识、宣传图片;要利用黑板报、墙报、与其他宣传载体常年不定期地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三是请专业人士开展报告会等各类科普活动。

四是红领巾广播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五是校领导小组要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要抓好安全工作,抓好危旧住房的改造工作,对老师的住房,学生、教师厕所等破旧建筑等要加快改建进度。

总之,要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在全校师生中长期树立灾害意识,人人掌握基本的逃生与自救方法,一旦灾害发生,要使人的生命损伤降低到最小限度。

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总结

今年是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日意识,我校根据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突出安全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狠抓学生安全防范,提高学生安全自护能力。我校为确保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落实,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管理。

我校制订了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方案;在学校安全会上公布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方案及有关通知。并形成文件发到每位教师手中。

三、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活动。

5月12日16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我校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坚持安全知识教育与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制定了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在防灾减灾宣传周中做到防灾减灾日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校园。加强师生的逃生意识和技能训练,以促进广大师生防范灾害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的提高。

切实抓好应急演练的常规化工作。开展一日一小练,每月一大练的应急演练活动。

1、利用学校广播向全校师生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2、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各种灾害的避险知识,提高师生自救能力。

3、5月12日,一到六年级的班主任为学生上好一堂安全教育课。

4、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的阵地,由教师和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纪念汶川大地震的国旗下讲话。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5、5月13日各班利用班会课进行安全系列教育。对学生防火、用电、饮食、交通、游泳、地震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6、5月12日为了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应急避险大演练。在1分钟时间内所有的师生疏散到操场,没有发生一例因疏散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7、__年级出好一期安全知识黑板报,搜集相关安全教育的资料,让学生能够从中引起注意,并获得相关安全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向学生宣传有关应急避险的知识,高认识,共同进步。

四、取得效果。

1、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注意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2、通过对各种灾害避险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更高了。

3、创建了安全的教学环境,形成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大大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建立起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一切安全工作。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和预防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在参加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后,我收获了许多新知识和体会。下面我将从活动的目的、内容、效果、意义以及我的个人感悟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养大家的安全意识。通过组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学校希望以此引起学生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重视,让大家了解如何在发生灾害时正确行动,有效减少伤亡。这一目的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提升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其次,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知识讲座、应急疏散演练、应对自然灾害的技巧训练等。在讲座环节,专家详细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发生规律以及地震破坏力等相关知识,让我们了解到地震对于建筑物和人类的巨大威胁。在演练环节,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正确疏散和避险的技巧,包括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找到合适的掩体、告知身边的人以及逃生的最佳路径等。这些内容的设置非常实用和丰富,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

再次,活动的效果非常明显。参加此次活动后,我们对于地震和自然灾害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以往我们对于地震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的理解,因此对它的威力和危险性认识不足。通过活动中的讲座和实际操作,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自己在面对灾害时应该如何行动,不再是一知半解。活动还在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思考和讨论的热情更高涨,与朋友们一起商讨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其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和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减灾措施减少损失。科普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逃生和自救的能力。这不仅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也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是国家对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只有通过科普教育,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最后,个人感悟方面,我深深体会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深感自己应该为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负责,更应该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负责。通过加强自己的认知和学习,我可以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能通过鼓励身边的人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一起增加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

总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活动,通过参与和学习,我对于地震和自然灾害的认识得到了升华,相应的应对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一次活动不仅在知识上给予了我丰富的收获,更在精神上增添了对于安全的关爱和责任心。我相信,通过这样的科普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