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教案苏教版六年级(模板18篇)

时间:2023-12-17 23:29:29 作者:紫衣梦

教案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六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小草和大树》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活初读经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小草和大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读了课题后,你会想到谁?

3、激趣导入: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感情诵读课文,走近洛蒂﹒勃朗特,

走进夏洛蒂﹒勃郎特的内心。

(由读课题想到人物,此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是模糊的,对课题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读课题,联想人物,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情境。)。

二、通读课文,感悟人物精神。

1、激趣导读: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夏洛蒂﹒勃郎特是怎样一个人呢?静静地默读课文,写下自己的感受,完成填空:的夏洛蒂﹒勃郎特。

2、生讨论交流。结合交流,引导学生选择文本价值取向的感受。

三、精读品味,丰满人物精神。

1、激趣导读:同学们,能通过你的读展示你心目中的夏洛蒂﹒勃郎特吗?

2、指名分节读,结合读,引导孩子品味语言,走进文本:

2节:

(1)指名读。

(2)联系生活体验: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每天都是怎样度过的?与我们的童年。

生活相比。夏洛蒂﹒勃郎特的童年怎样?再读体会。

(3)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她们想过放弃写作吗?坚持了一天吗?两天。

吗?读“他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体会。

3节:

(1)指名读。结合读,引导体会:

“1837年冬,21岁……提携。”

a、夏洛蒂会在信中说些什么?

b、信寄出去了,夏洛蒂的心情怎样?她想到了些什么?读“惴惴不安”体会。

c、读上句体会夏洛蒂满怀希望的心情。

“在大自然里……事业”。

a、“训”是什么意思?“诫”是什么意思?“训诫”是什么意思?读出训诫的语气。

b、“傲慢地冷冰冰的口吻”你感受到了什么?再读体会。

c、在骚塞的眼中,“小草”指的是什么?“大树”指的是什么?从骚塞的话中,你读出什么?再读体会。

“她在一阵……一条路来。”

a、读了骚塞的信后,夏洛蒂会怎样想?

b、读上句体会。

6节。

(1)指名读,读后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

(2)三姐妹还会怎样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

(3)再读体会。

7节。

“她们的路走对了……大树。”

(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们钢铁般的的意志?从哪儿感受到她们付出的“汗水和血水”?读体会。

(2)去掉“硬是”可以不可以?为什么?再读体会。

(3)“小草”指的是什么?“大树”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再读体会。

四、拓展想象,升华情感。

1、激趣:夏洛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小草”浇灌成“大树”。作者是怎样评论她的?生齐读1节。

2、品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1)同学们从电视、电影或者画面中见过沙漠没有?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沙漠的环境怎样?谁见过仙人掌花?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仙人掌花怎样?当你知道仙人掌花开在恶劣的沙漠中的时候,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作者为什么说夏洛帝像仙人掌花?再读体会。

(2)在作者心目当中,夏洛帝是一朵怎样的仙人掌花?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傲“是什么意思?仙人掌花为什么骄傲?夏洛帝为什么骄傲?再读体会。

(2)在作者心目中,夏洛帝是“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通过品读课文,我相信我们每位同学深深为三姐妹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打动,此刻,静下心来细细回味,你心目中的夏洛帝会是一朵怎样的花?模仿句式“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

3、结语:但愿夏洛帝这朵不屈不挠的精神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练习题

最近,我上了一节六年级互听互评课,内容是《小草和大树》的第三课时,是写夏洛蒂三姐妹在遭受重重打击后,改写小说,最终成功的故事。整节课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比较热烈,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亮点有三点:

1、新颖的课前导入。为了让开头不落俗套,为了让开头能串联起整个课堂,我想了多种方式,最终确定从所讲的三个自然段中,选取夏洛蒂三姐妹从改写小说到轰动文坛的过程中的关键词进行听写。它们分别是“反思、权衡、争分夺秒、孜孜不倦、脱颖而出”,代表了三姐妹的三个不同阶段,有机地串起了整个课时的内容。在学生听写完毕,我引导大家学习这几个词,并思考它们与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有什么联系。这样,不仅掌握了生字新词,还让学生对整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这种导入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课堂的合理争鸣。在讲解夏洛蒂三姐妹改写小说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小说之路好走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绝大多数认为小说之路不好走,但有几个同学认为这条路好走,才写了一篇文章,就发表了,并轰动文坛,这不是好走吗?真的是这样吗?我让学生们再读读,再想想:是不是每个人一写作品就可发表?夏洛蒂三姐妹写小说真的没有遇到任何挫折吗?经过反复读书,学生们不仅明白了小说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还明白了成功是需要大量的积累。在上课结束之时,我号召学生们向传统的偏见宣战,马上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反对,认为她们三姐妹的精神是好的,但不应该向传统的观念宣战。这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主题,这说明孩子受封建思想毒害颇深。我便告诉孩子,这是封建卫道士的所作所为,是对妇女的歧视。“妇女也顶半边天”,在现实社会中,女性在各行各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事了很多男人所从事的事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有效的课堂争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发展了学生敢于质疑的个性。

3、以一字带动全段。在讲述夏洛蒂三姐妹创作小说时,我抓住一个“抢”字,来进行全段教学。她们为何要抢?她们在抢什么?她们是怎样抢的?让学生研读本段,结合“争分夺秒、孜孜不倦”进行理解,设置情境让其想象三姐妹是怎样“抢时间、抢精力”的。一个个场景在孩子的话语中再现,一幕幕画面在人们的头脑中渐渐清晰起来,在回答中,大家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三姐妹那孜孜不倦创作的精神。

不过,我觉得本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理解“权衡”一词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没有更好的联系实际,导致解释出现偏差。还有整堂课在读的方面,指导不够,时间不够充分,致使最后一段的理解不够深入。还有问题提得过细,显得琐碎。这些弊端都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吃一堑长一智”,通过这课的教学,能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这是非常好的事。我相信:今后,我会不断完善自己,使课堂发挥更大的效用。

《小草和大树》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从课题表面来看,写的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事物。初读课文后,便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成材故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词义以及学习课文呢?本次教学设计,我在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一段。

默读课文,理解“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讨论:

1、在这句话中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3、她生命中的“艰辛”表现在哪里?“壮丽”呢?

三、学习第二段。

(一)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文,说说夏洛蒂遭遇到了什么?

2、面对这些不幸,夏洛蒂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

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1、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又遇到了什么挫折?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4、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四、学习第三段。

1、在沉重的打击下,夏洛蒂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

五、课堂总结。

夏洛蒂姐妹的坚强的意志征服,启发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奋斗自己的一生!

六、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有着深刻的含义,学生只有对文中的“小草”和“大树”的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能轻松的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个紧扣中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一一解决疑难;并抓住了重点句来突出中心,让学生在理解重点句时一并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坚强的意志力。但教学上也有不足的地方,没能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教学观念上转变得还不够,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些都有待改进。今后,我将继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为学生带来更精彩的课堂。

《小草和大树》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一、导入课文。

1、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同学们,你们信吗?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读一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2、师导读第一节。

(1)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

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

二、学习课文。

1、自学课文,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经历了生命的艰辛困苦呢?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2、交流引导。

3、指名回答,开放交流。

(一)学习第二节。

1、交流。

师评价语:a“1816年……度过的。”--她身处的这个穷牧师的家庭是多么贫困啊!

b“母亲不幸早逝……。”--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c“除了……还要……”--年幼地他过早地承担起重任。

2、小结:家庭的贫困,使得她的生活艰辛而困苦。相机板书:生活的艰辛。

3、面对这样艰辛的生活,她又是怎样做?的呢?在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呢?

4、交流:抓住“尽管……却……”。

5、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经历了生命的艰辛困苦的?

(二)学习第三节。

1、交流并相机出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失望的回信。”

2、师导:等待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可夏洛蒂在苦苦等待……。

3、出示训诫。

(1)指导朗读。

(2)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相机小结。

(4)相机板书:世俗的偏见。

4、面对这样一封充满偏见的回信,夏洛蒂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5、交流,抓住词语“昂起头”、“随时刺激、鞭打”“偏要”……。

6、师小结:夏洛蒂钉在床头的不仅是一封信,更钉下自己坚定地信念。

7、相机板书:坚定地信念。

(三)学习第四节。

1、生交流。

2、师渡。

3、相机小结:文学这条道路对于他们来说毕竟太艰辛了。板书:创作的失败。

5、交流出示第6节。

6、师过渡:姐妹三人就是在这样充满荆棘地创作道路上不懈地努力着。板书:不懈地努力。

三、拓展练习,课外积累。

1、出示句子:她们硬是用……硬是……“。

2、指名读。

3、说说你的体会。

4、出示《简爱》的影响。

5、再读句子。

6、此时能说说看像夏洛蒂这样的小草是怎样变成大树的吗?

交流引导。

7、她们三姐妹给你们哪些启示呢?

生交流。

四、总结全文,齐读课题。

五、作业布置。

《小草和大树》教案苏教版六年级

1、常见的小草。

2、比较大树和小草。

3、整理相同和不同。

设计理念。

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

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

课时。

教学目标。

1、意识到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明确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知道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会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5、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狗尾草。

茎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叶颜色。

形状。

软硬。

大小。

气味。

果实颜色。

形状大小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小草和大树》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大树和小草》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后压力下,发奋写作的事。他满怀希望的寄诗给当时著名的作家罗伯特·骚塞,却遭到巨大的打击。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更加努力写作,最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文坛的作家。

设计思路:

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结合文本语言细思量哪些语句体现了她的生命“艰辛”,哪些语句体现了她的生命“壮丽”?在读中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在思考中感受到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感受到要让生命绽放绚丽的色彩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的深刻含义,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3、通过抓关键词感受夏洛蒂面对逆境时坚强不屈的品质和聪明过人的智慧。

4、领悟在逆境中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

1、品味夏洛蒂·勃朗特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是如何靠钢铁般的意志和聪明才智绽放生命的“壮丽”的。

2、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懂得“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体会夏洛蒂·勃朗特被罗伯特·骚塞训诫这个打击很大,从而理解她们成功的深远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课题《大树和小草》,教师引导交流大树和小草的差别。

2、可是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中就有这样一棵“小草”,“它”偏偏不信命运,心中一直梦想着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相机板书:小草大树)“它”的梦想能实现吗?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二、抓住主旨,直奔中心。

1、学生默读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交流:这棵“小草”指谁?她的梦想实现了吗?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评价她的?

2、直奔中心,有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夏洛蒂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a、学生齐读。

b、交流: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好处?

c、你认为可以抓住哪些词语有感情朗读,尝试朗读。

三、生命的“艰辛”

1、学生默读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夏洛蒂所经历的逆境;用波浪线画出她面对逆境时的表现。

2、交流感悟。

(一)逆境一:家庭不幸。

学生交流第一个逆境,朗读相关句子,相机板书。

配乐《小草》,想像说话:

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

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夏洛蒂的童年()。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学生交流:(身世坎坷、日夜操劳、勤奋好学——————)。

小结:是的,就是这样一个出生贫穷、生活艰难的女孩却不放弃学习、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她的生命因(富有理想)而壮丽!师引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

(二)逆境二:请教遭训。

抽生读,交流:她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锥心之痛、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自由读,想:信中哪些字眼让你感到刺心的痛?通过你的朗读来体现。

出示:时代背景资料,想象在当时如果别人看到她在写作会怎么说?她又是怎么做的?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学生交流:(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小结:是的,就是这样在世俗的嘲讽中她没有哭泣,而勇敢地昂起头来坚持写作!她的生命因(不屈不挠)而壮丽!师引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

(三)逆境三:写诗失败。

学生交流:好运并没有眷顾夏洛蒂,她又遭遇的逆境是什么?

面对逆境,她是怎么做的?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学生交流:(聪明智慧、开拓创新、——————)。

小结:面对失败,她能果断抉择,另辟蹊径,这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呀!她的生命因(开拓创新)而壮丽!

师引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

三、生命的“壮丽”

对夏洛蒂来说一切需要从头再来,她的选择对么?她成功了么?用你最响亮的声音告诉全世界!配乐《怒放的生命》齐读6、7自然段。

她们为什么会成功?谈谈自己的想法。(对梦想的坚持;钢铁般的意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

从她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总结延伸,推荐阅读。

1、感受文题的巧妙,体会作者的写作写法。

2、交流生活中逆境成才的例子,师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3、推荐阅读《简·爱》。

《小草和大树》教案教学设计

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目标: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四、教学重难点:

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

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

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

小草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遇打击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大树。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

适当点拨。

5.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3.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小草和大树》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

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二、新授。

1、比较小草和树。

(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6)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花生、玉米、高粱、柏树、槐树、爬山虎、榆树……),让学生分类。并相机纠正植株很小的植物一定都是草本植物,高大的植物一定都是木本植物的错误观点。

2、给植物分类。

(1)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植物,需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下面也让我们制定标准,给第5页插图中的植物分类吧!

(2)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些植物,再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给它们分类。

(3)小组合作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图中植物分类。并将本组的植物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上。

(4)全班交流,并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了出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说出理由。

(5)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三、布置作业。

收集当地的植物,并通过书本、上网搜集植物的有关资料。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故事。

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材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制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组织交流一下。(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自己认真读课文。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

3、3、小组讲故事。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

三、重点研读。

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

1、自读自悟,思考: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帮助从“食物、住所、安全、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

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

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酌情点拨。(要有生存的勇气,积极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

五、推荐原作,拓展阅读。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的长篇小说,情节曲折,向来拥有众多可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原作读一读,情节将比克文协的更具体、更有意思。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不畏艰险。

险机智坚强。

聪明能干。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1、出示以灯塔为中心的平面图。

(1)以灯塔为中心,灯塔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相机指出:东——e西——w南——s北——n。

(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灯塔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是清凉岛,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清凉岛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六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

一、激情导入.

1、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624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并且残酷地奴役着台湾人民(电视录像)。

3、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当时驻军厦门的郑成功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受,他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郑成功。

二、读书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画面读一读、划一划并且想一想,能读的也可以演一演。

(2)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学交流;把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向同组的同学介绍介绍;你可以用读书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3)课堂读议交流:现在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

a、当学生读到第3小节时:

a学生可能会先读、再讲。

b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演一演,做一次自信的郑成功。

b、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学生先读、再讲为什么感兴趣。

b再指名感兴趣的同学读。

c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指名读、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b再指名读、介绍,感兴趣的一起读。

d、当学生读到第5、6小节时:

a先介绍战斗的场面。

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节,再次感受战斗经过。(准备讲故事)。

c谁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个战斗画面。

d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述: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们高兴吗?台湾人民更加高兴,大家一起感受台湾人民对收复台湾的高兴心情(听录音)。

e、当学生介绍到六到八小节时:

郑成功不仅收复台湾,而且(引读)……。

(以读促讲)。

2、哪个画面又使你感到最气愤呢?你也可用读书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a指名读、抓住重点词语讲。

b还有谁气愤,再指名读。

c气愤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三、自主练习,课外扩展。

2、学生思考刚才学习、理解的画面。

3、你准备向大家用什么方式介绍你的拍摄过程。

5、你此时想对李登辉、陈水扁之分裂主义者说些什么呢?

6、假如时光会倒流,现在郑成功还活着,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1、希望同学长大以后努力学习,能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2、描绘一个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画面。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

style="color:#125b86">《列子两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3.感受这则寓言告诫人们的道理,读书、学习浅尝辄止的人,不可能有大成就。学识技艺,是永远没有穷尽的。

教学重点:借助书下注释,查找的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文中每句话的大意。

教学难点:部分句子的理解以及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传为战国时期的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民间故事。)。

2.齐读课题。

3.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就是薛谭学习歌唱。)“讴”就是歌唱。

4.再齐读课题。理解了意思,再来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

1.练读。学古文,读通是第一步,课前预习了吗?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自己先练习着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谁愿意先来读一读?

预设:(读得好)读得很好,尤其是有几个比较难读的字,你都读准了,很了不起!

预设:(读得不好)读得不错,但是有几个字比较难读,要把字音读准。

我们一起来认读这几个字,跟我写:板书饯衢遏(写、谁会读,齐读)。

把这几个字送回古文的句子中,读一读。同桌互相听听他读得准不准。

3.范读。古文的朗读,除了要读准确外,还要读出韵味,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呢?(注意停顿才能读出韵味。还要根据它的意思断句)这样,老师也想给你们读读,可以吗?(你也可以在文中用斜线做一个停顿提示?)好吗?(师范读)。

4.练读。老师相信您能比我读得更好,能做到吗?自己练习读一读。

5.指名读。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1不好师指导(你们也练习读一读这句)。

生2好读得好不好。

6.齐读。读得很好!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三、读懂课文。

(一)课文读通了,第二步是读懂。怎样弄懂古文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看注释、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确实,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先在小组里合作着弄懂课文的意思。

(二)谁来读一读自学提示。自学,小组讨论。

(三)汇报交流。

【一句】。

1.生说。

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

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

4.重点理解:

于向、跟为什么不说“薛谭于秦青学讴”,

谓“自己以为”是从哪些字来的?“自谓”,谓在这里就“以为”的意思。

满意了吗?

【二句】。

1.生说。

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

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

4.重点理解:于“饯于郊忂”中的“于”与上句的“于”意思相同吗?与古诗中的意思一样吗?一词多义,这就是汉语的魅力。记到书上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怎么解释?这句话是形容什么?(声音极具震撼力)。

【三句】。

1.生说。

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

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

4.重点理解:

乃:于是、就的意思,看到“乃”字,你们能想起曾经学过的哪句诗?

意思一样吗?学知识能够由此及彼,这就叫融汇贯通,记到书上。

谢:道歉,谢罪。平时我们常说的谢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感谢)。

【全文】齐读课文。

好,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原文已经译成了一篇现代文,数一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用了多少字?和你们查的一样吗?原文用了多少个字,我们看到现代文的特点是十分具体,你比较一下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言文简约而不简单,几千年来它传递知识,传承文化,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精华!好,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美。

四、拓展延伸。

1.想象。文言文虽然简练,却给了我们很多的想象和补白的空间。看到薛谭回来继续学习唱歌,秦青会说些什么呢?你能想象一下并且试着用文言文表述出来吗?评价:你们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活学活用。真好!

2.第二段。其实,原文中下面还有一段话,想看看吗?老师来读,你们结合注释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大概是什么?(师读故事)。

3.说大意。谁能说说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基本意思说出来了,故事的确如此。

4.成语。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其实我们现在用得很多成语就来自古人的文章,你都知道那些成语出自古人的文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滥竽充数、刻舟求剑)那要是有人问你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薛谭学讴)(意思是形容歌声或者是音乐优美,耐人寻味。)真聪明,其实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也有一个成语,知道是哪一个吗?响遏行云(意思是形容歌声嘹亮。)把这两个成语记在书上。

五、揭示道理、再读课文。

短短五十一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人们,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

2.练习读课文。

同学们,如果我们能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那该有多美,比如说,你就是私塾里的白胡子老先生,或者你就是在温习功课准备上京赶考的书生。你将如何吟诵呢?练读。

3.指名读。谁先来试一试?(不好——好共三人)。

4.齐读。你们也想吟诵一番吗?想读的站起来读,自己读自己的,相信自。

己,你就是最棒的。

六、背诵课文。

1.练习背。读得这么好,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自己先练练。

2.指名背。谁来试一试?(不好——好共三人)。

3.齐背。这么多都背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背好吗?

作业:

1.搜集名言。

2.预习《纪昌学射》。

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先独立学习,弄懂课文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清楚,具体、明白。

2.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轮流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或者为其它同学做补充。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一、“情境”与“知识”两条主线相互交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抓住“情境”与“知识”这两条主线。在教学情境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学习的背景,作为学习圆周长的切入点,使“情境主线”与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开放的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目的、有思考、有选择、有创造,使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增长智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这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小学六年级《小草和大树》教学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1、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

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1、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

2、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

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2)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3)抓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翁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1)遭遇诗人嘲讽训诫。

2)自费出版诗集,只卖出两本。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抓惴惴不安等,开展对话交流,想象主人翁害怕而又充满期盼的心情。

3、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抓原样退回等词语理解诗人所说话的意思。

4、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抓重点词开展想象,体会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5、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

2、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通过题目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翁与命运和世俗的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全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成功的人生启示。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练习题

学生因为思考而质疑,带着问题潜心会文。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验文章主人公的生活,体察她的心绪;与作者对话--体味作者的情感,体悟表达的精妙。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智慧碰撞中,读懂课文,使学生与主人公、与作者心灵贴近,受到震撼,产生共鸣,获得启迪。

教学流程。

一、由题生疑,带疑读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既不是童话,也不是寓言,题目却叫《小草和大树》。(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谜,赶紧走进课文吧!

二、学词排障,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

同学们,你能把这些词语准确地读给大家听吗?老师提醒,要特别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指名读词语,即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齐读。

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交流。

其实,第二行的四个词语很有意思,你看出来了吗?(带点字与另外两个字的意思相近。)。

3.开火车读课文。

4.同学们,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那么,你现在能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吗?

(1)课文写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接着,指导学生概括本文所写的人物。(方法:抓住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抓住本文写人的关键词"逆境成才"。)。

夏洛蒂逆境成才,课文从几方面来叙述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

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写诗遇挫--不退缩叹息。

创作艰难--不浪费时间。

文中几次提到"小草和大树"?请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引导所有的学生认真听,搜集有效信息。

三、深入研读,感悟精神。

1.读书圈划,咀嚼文字。

同学们,请大家静心地阅读课文,我们一起回顾夏洛蒂的生活,感受夏洛蒂的内心,真正理解了夏洛蒂逆境成才的故事,就会明白题目的含义。

自读要求:用"--"画出夏洛蒂遭遇的困境,用""画出她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句子。边读边想,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体会精神。

(1)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记叙,了解夏洛蒂从小生活的艰苦。更重要的是从"……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语句体会夏洛蒂和妹妹热爱写作,坚强不屈的精神。

(2)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引导学生体会骚塞信中的一句话,体会骚塞的傲慢、讽刺、偏见。

引导学生从"惴惴不安希望得到指点、提携不止失望锥心的羞愧和痛苦钉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激怒发誓"等词语挖掘夏洛蒂的心理历程,感受夏洛蒂坚定的决心。

(3)写诗遇挫--不退缩叹息。

引导学生从"寥寥无几节衣缩食仅卖出两本"等词语感受夏洛蒂艰难的求索,不见光明、成功无望的打击。从"没有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等词句体会夏洛蒂永不言弃的执著。

(4)创作艰难--不浪费时间。

终于迎来一线曙光,看到一丝光明,夏洛蒂又是怎样写小说的呢?

3.综观理解含义。

出示句子: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挑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

"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是什么?(回顾前面骚塞的话加以理解)。

如果骚塞听到了她们的宣战,会怎么想呢?

现在,你能读懂这句话吗?以"小草和大树"为题的妙处在哪里呢?

四、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1.夏洛蒂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注意联系实际谈感受)。

2.本文的学习,对你写写人叙事文章有什么帮助呢?

五、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1.出示《简·爱》,诵读片段。

2.鼓励学生阅读,继续与夏洛蒂面对面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17.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什么叫乘法?什么叫除法?

18.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19.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20.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2.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3.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4.四则混合运算中,第一级运算有哪些?第二级运算有哪些?

小学六年级《小草和大树》教学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5、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读熟课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4)合反思权衡,开拓新路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5)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