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贪吃的小熊教案(热门18篇)

时间:2023-11-27 08:29:59 作者:FS文字使者

在编写大班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班教案的特点和编写要点,小编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大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猫下》

活动目标:

1、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掌握语言与词汇的表达,能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的能力。

3、理解新词: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发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并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难点: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意思,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随着音乐将幼儿带入多媒体教室。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三、ppt演示,学习故事《小猫钓鱼》。

1、老师边讲故事,边放ppt课件。

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师连续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三个问题,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连续回答,能力稍差的幼儿可先回答其中1-2个问题,根据老师的再次提问进行补充。

3、再次看ppt课件,听故事。

4、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故事情节:

(1)、开始时,小猫为什么总是钓不到小鱼、后来它是怎样钓到鱼的呢?(学习并理解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2)、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我们做事时应该怎样?

四、分组比赛看图讲述故事(让幼儿尽量丰富语言,组内可交流)。

五、小结。(表扬今天在活动中认真、专心学习的幼儿,提出在平时的各项活动中都应认真、专心的要求。)。

六、延伸活动:

1、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认真、专心的态度。

2、在语言角提供《小猫钓鱼》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和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很好,能够安静的听完故事,并能用较为丰富的语言看图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发了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我还特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示了“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字样,帮助幼儿在听故事懂道理的同时,也进行了识字。由于幼儿本来就认识“一”、“二”、“三”的字样,在听了故事后,很快就掌握了这两个新的成语。一些小朋友还马上学以致用了起来,看见其他小伙伴因为分心没听见老师的问题,便指着说道:“你三心二意了!”“你不一心一意!”……可见,孩子们已经清楚的理解了成语的含义。在以后的各环节中,可以通过这次的活动提醒幼儿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并鼓励幼儿多将学到的词语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大班语言小熊嘟嘟教案

2、指导幼儿简单讲述故事大意,用"如果……就……"说话。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猜测。

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熊嘟嘟及小动物们是怎样想的。

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猜测并表述。

1课时

观察法、引导提问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幼儿用书、小熊头饰或布绒玩具。

1、组织教学,提出课堂常规要求;

2、出示小熊玩具,向幼儿介绍故事主人公。

1、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三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三个小动物都在想"如果……。就……"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线索提问:小熊、小老鼠、小蜗牛它们可能在想什么?

3、鼓励幼儿讲述故事大意,根据想象可以有不同的`讲法。

4、指导幼儿用"如果……就……"说话。

5、指导幼儿看书,自由进行讲述。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片内容,了解小动物们是怎样想的;

2、大部分幼儿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3、还需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故事含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熊砍树

一、情景表演熊:(熊扛着斧子上场,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熊:大家好我是小熊,我准备要造新房了。

熊: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四处看看)好,就砍这一棵。

鸟:不行不行!

熊:(指另一棵树)那我就砍那一棵!

松:也不行也不行!

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为什么呀?(小熊急的跺脚)

二、问题导入

师:小鸟为什么不让小熊砍树?小松鼠为什么也不让小熊砍树?(幼儿自由讲述)师总:对呀。树林都是小动物们的家,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乱砍树木会有很多危害:动物都死了,绿色越来越少,河水也会变干了,沙漠越来越多,地球也越来越热。

师:小熊告诉我说他不砍树了,可是它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帮小熊想个办法,好吗?

师:你们给小熊想了那么多办法,那它到底住哪里呢?过会你们就知道了。

三、学习儿歌

1、师:许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听。(师第一次朗诵儿歌)

提问:a: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小熊为什么要砍树?

b:儿歌里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再来听一遍。

2、再次欣赏儿歌提问:a:是谁不让小熊砍树?(小鸟,小松鼠)小鸟是怎么说的呢?小鸟看见小熊要砍自己住的树,心里会怎么样?(着急)很着急的时候说话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引导幼儿把小动物着急的样子表现出来)。

b:小熊到底住在哪里?它住在山洞里舒服吗?你是从儿歌的哪个词语知道的?

(丰富词语:甜甜美美)

3、整体朗诵儿歌师:我们一起来把儿歌完整的朗诵一下。注意:要把小动物着急的样子给表现出来哦。

四、表演儿歌师:学了这首好听的儿歌许老师也想来表演表演。我来当小熊,谁来当小鸟,小松鼠。

(师幼一起表演2到3次)

三、引导幼儿思考并创编

师:小熊要造屋,上山来砍树。除了小鸟、小松鼠们,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不让小熊砍树?它们会对小熊说写什么呢?请你回去和教室里的小伙伴一起想一想,说一说。

反思:《小熊砍树》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义于一体的儿歌,它的情节性较强,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它又蕴涵着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多媒体课件和图谱的运用,使儿歌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我为本次活动设置的目标是: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看图谱念儿歌;

2、知道要爱护树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本活动我通过儿歌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情境故事内容,儿歌图谱是我们幼儿第一次接触到,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怎样看图谱学念儿歌,将已往传统的跟读跟念转换为幼儿自己看着图谱帮助记忆诵读儿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然学会儿歌。

在图谱的教学上我通过简单的`示范让孩子了解了图谱上的图片文字一起组成了儿歌的内容,可以帮助记忆儿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由于地域的习惯,“屋”他们总是习惯的念为“房”,我在此进行了多次的纠正,课后也有老师提出疑问:是否有必要为此进行多次的纠正能否就能按照孩子的习惯用语念成房即可。我的个人意见,儿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押韵的u,念成“屋”时能够体现儿歌的押韵的美,因此在这我产生了疑问。另外我在情境表演中我结合了环保的教育,将没有树木的危害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告知幼儿。

大班语言小熊砍树教案

参与相应情境,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

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每人别上胸饰扮演松鼠或小鸟,教师扮演松鼠妈妈。

2、准备头饰和斧子道具,请配班老师扮演小熊。

3、挂图一幅。

4、活动室布置成森林场景。

一、自由创编动作在抒情的音乐声中,小鸟、小松鼠坐在大树上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理理羽毛、抖抖翅膀、说说悄悄话,等等。

二、进行儿歌描绘的情景

1、听,什么声音?

2、小熊扛着斧子进来,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3、提问:谁来了?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通过情景对话熟悉儿歌内容。

小熊: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好,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不行,不行!小熊:(指另一棵树)那我就砍那一颗。

松鼠妈妈:也不行,也不行!

小熊:(再指另一棵)那我就砍那一颗。

松鼠妈妈:呀!它要砍大树了

大家齐说: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

小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为什么呀?(小鸟、小松鼠告诉小熊不能砍的道理,如大树是我们的家等。)

小熊:我不砍树了,可我住在哪儿呢?

松鼠妈妈:小鸟、小松鼠们,一起来帮小熊想想办法,好吗?(小鸟、小松鼠互相商量合适的办法,并告诉小熊)。

松鼠妈妈:小熊,朋友们给你提了这么多建议,你认为住在哪儿最合适?

松鼠妈妈:小熊让我暂时保密,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三、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生活在树上的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为什么?

2、出示挂图,提问:小熊住在哪它住在洞里舒服吗?

3、教师借助图片完整地朗读儿歌一遍。

4、请幼儿边跟老师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5、带领幼儿分角色学念儿歌,其中幼儿念小鸟、松鼠的诗句,教师念有关小熊的诗句。

6、启发幼儿仿编第二、三句诗,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表达。

7、我们又多了一个好朋友,真开心!咱们一起来唱个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庆祝一下吧!

儿歌:小熊砍树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小鸟说: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的屋松鼠说:不要砍,不要砍我要树上住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小熊不盖屋,小熊不砍树夜晚睡在树洞里甜甜美美打呼噜评析: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情境,通过情景表演吸引幼儿参与相应情境,并顺其自然的提出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互相交流,积极想办法,给幼儿提供了敢于表达的空间,以上都为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目标服务,我认为本课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并渗透了环保的理念!

1、 在本教育活动中,我以幼儿“乐学”为前提,注重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活动中,自己创设语言情景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使幼儿如临其境,在整个活动中都是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很好的教育目标。

2、在活动中,自己充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稳定性不是很集中,因此提供给幼儿的图片直观又突出重点,这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能使幼儿专注于活动的表演,提高学习效率。

3、在活动中只有极个别幼儿(约2-3个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经活动中的`观察和活动后的了解,得知这几名幼儿本学期刚从农村转来,父母外出打工,在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因材施教,针对个别幼儿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好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感到自信、成功、快乐!

《小熊赏月》大班语言教案

1、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能大胆运用连贯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会运用丰富的词汇。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到小熊做事执着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

1、懂得做事要执著不灰心的道理。

2、如何积累生活经验和运用丰富的词汇。

1、根据故事情节制作5幅画面。

2、幼儿人手一套与画面相同的图片。

3、幼儿熟悉的歌曲吉祥三宝,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一、开始部分。

(一)幼儿与教师随着《小熊和洋娃娃跳舞》的音乐入场。

(二)“昨天晚上小熊出去赏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请幼儿集体观看五幅图片。(请幼儿仔细的一幅一幅观看,把内容记在心里。)“老师把其中的五幅图片给你们排一排,看一看,说一说,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讲述部分:

(一)幼儿用老师准备的图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讲述。

(二)幼儿之间相互讲述。(三三,两两讲述)。

(三)师生互动(将创编的故事讲给老师听)。

(四)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在每个幼儿讲述完后予以评价。(1、提问:这个故事有趣吗,什么地方最有趣了?2、启发运用了丰富词语的孩子,运用了丰富词汇的孩子进行表扬。)。

(五)利用五幅图片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我故事里的小熊赏到了月亮吗?老师以前还讲过一个什么小动物也去捞月亮了?(小猴捞月)。小猴捞到了月亮么?(没有)为什么?那我的小熊就能捞到月亮呢?(动脑筋,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或他是怎么动脑筋的?(用了手,箩筐,盆子。)用手捞上来了吗?为什么?箩筐呢?盆子呢?为什么用盆子就能捞上月亮来呢?小熊用盆捞到了月亮,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盆端到家里月亮就没有了呢?(盆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为什么在外面又能看见看见月亮呢?小熊捞月亮遇到了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呢?(执着、不灰心、坚持。)故事里的小熊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赏到了月亮,我们应该学习小熊什么呢?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难做的事,你们又是怎么做呢?(可以让孩子举例说。)引导幼儿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很小熊一样想着自己的运气真好。

我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你们喜欢的歌曲,你们先听听,下次再交给你们唱。

四、延伸部分:

回家做平面成像的实验。

这一活动我把目标定位在:

一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用连贯较完整语言进行讲述。

二是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

三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小熊做事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一、在实践中我基本上做到了:

(1)、准备为目标服务,过程围绕目标展开。

(2)、遵循了《纲要》的精神,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3)、以语言活动为主,科学,社会,艺术活动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体现整合精神。

(4)、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差异,创设了一个让幼儿有机会说,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氛围。

二、活动过程中落实目标的反思。

(一)教师引导、鼓励不够。

在生生互动这个环节,我让幼儿之间推选出一个代表讲述最有趣的故事时,幼儿表现出胆怯,不主动,都想把这个任务推让给别人,就是被推选上去的幼儿也是硬着头皮去讲,讲述的时候也比较拘束,不敢大声的'说,语速很快,平淡,情节的描述也不够生动,讲完后犹如释重负的感觉。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诧异,这与《纲要》中要求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远,当时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得很紧张,一时忘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随机教学的能力。说出的话也显得生硬,没有用积极的语言进行引导。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这和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有关。我在活动中没有很好的关注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没有察觉到他们的需要,没有及时的鼓励孩子积极的表达。没有很好的体现《纲要》的精神,在活动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

(二)在师生互动环节,孩子和老师之间有比较好的配合。通过我有感情的将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体验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学道理。使得孩子的兴趣顿时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紧张情绪也消除了,带着轻松的情绪与孩子在聊天式的提问中,孩子们积极动脑筋,争先恐后的回答而且还运用了很多丰富的词语,活动达到了**。

(三)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

最后一个部分我想让孩子从歌曲中体验小熊遇事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本来也是这个活动的亮点,可是在活动中,效果没有体现出来。这和我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有关。在活动前我自认为《吉祥三宝》这首歌曲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孩子也应该很熟悉,所以在平时我也没有花时间让孩子去感受这首歌曲。在活动中,反应出孩子们对《吉祥三宝》旋律还不够熟悉,另外我自己也省略了互动对唱的环节。所以这个部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

我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乐趣。由于我情绪紧张,使得我说话就象背书一样,所以自己讲了什么,提出了什么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导的过程语言不够精练,话说不到点子上,关注启发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够,显得孩子不够配合,使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都不够活跃。

通过这个研讨活动,使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纲要》的精神,让我在“集体活动中如何准确把握活动目标”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将理论的精髓,转化为实践行为。

大班语言《小熊过桥》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看图讲述故事。

2.尝试续编故事。

3.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图讲故事。

难点:是让幼儿尝试续编故事。

背景图画三幅、小白熊头饰一个、小黑熊头饰一个、实物礼物两份、小桥一座。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背景图片(一)、(二),请幼儿认真观察,提问幼儿: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上都有些什么?举手告诉老师。

2.教师引导幼儿:你觉得这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二、新课讲授。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小熊过桥》。

2.教师边讲述边出示背景图片(一):有一条小河从东村和西村中间流过。东村住着小白熊,西村住着小黑熊。

3.教师边讲述边出示背景图片(二):有一天,小白熊带着礼物要去西村看爷爷,小黑熊带着礼物要去东村看奶奶。

4.教师边讲述边出示背景图片(三)它们俩走到小桥上遇到了……。

5.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两只小熊会怎么做呢?

8.教师出示小白熊头饰、小黑熊头饰、实物礼物两份、小桥一座,请两名幼儿扮演小白熊和小黑熊,表演两只小熊在桥上相遇的各种情景。

三、新课巩固。

2.教师提问:让一只小熊先走会怎么样?两只小熊都不让会怎么样?

四、新课结束。

1.教师提问幼儿: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小结:两只小熊互不谦让,就打起来了,最后都掉进河里了。但是两只小熊相互谦让,就都过了河。

联系实际生活,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替别人着想。

大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猫下》

通过观察图片。图画。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现象力。幼儿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能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能够懂得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2、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和感受能力。

3、尝试通过图片。试述故事。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重点难点。

幼儿不能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够配合老师完成过程,不理解某些过程的做法。

活动准备。

1、钓鱼竿。

2、自制蜻蜓,蝴蝶和小猫头饰。

3、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钓鱼竿。放音乐,引出课题。(2个钓鱼竿)。

2、老师头戴自制的小猫头饰。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

3、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是怎么做的。、

4、蜻蜓飞走了,小猫捉住了没有,它又回到了哪里。

5、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又是怎么做的。

6、蝴蝶飞走了,小猫空手回到河边,发现了什么。

7、小猫说些什么,猫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8、小猫听妈妈说的话来没有,它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9、小猫和妈妈钓到鱼后,干什么去了。

教学反思。

经过这次的活动有以下的总结:

1、在这次的活动中,大多数的幼儿都对此活动很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达到了动手的目的。

2、幼儿能够很好的理解老师说的做法,提升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3、在准备的过程中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没有考虑周到,以至于有的孩子对有的过程不能太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够重视。

4、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活动,让孩子能够多动手,多动脑筋,这样更能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认识事物。

小熊砍树大班教案语言活动小熊砍树

活动目的:

1、参与相应情境,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知道要爱护树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3、能积极参与,大胆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2、准备好头饰和斧子道具,请配班教师扮演小熊。

3、幻灯片。

4、创设情景。

活动过程:

一、自由创编动作。

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小鸟去树林里去参加音乐舞会.

二、摄影师为这美丽的树林拍了一张照.出示图片一。

提问:1、你觉得这里的树林美不美?

2、为什么美?

3、你觉得会有哪些小动物来这美丽的树林呢?

三、进入儿歌描绘的情景(配班教师情景表演)。

1、听,什么声音?

2、小熊扛着斧子入场,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小熊(自言自语):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好,就砍这一棵。

小鸟妈妈:不行,不行!

小熊:(指另一棵树)那我就砍那一棵。

小鸟妈妈:也不行,也不行!

小熊:(指幼儿坐着的那棵大树)那我就砍这一棵。

小鸟妈妈:呀!他要砍大树了,你们说行不行!

齐: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

小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我不砍树了!可我住在哪儿呢?(小熊灰溜溜的走了)。

四、出示幻灯片,学习儿歌。

1、出示图片二:提问:图片上的小熊准备干什么?

2、出示图片三: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哎呀!树上是谁的家?他们会怎么说啊?小熊砍不了树,盖不了屋,,没地方住了,谁来帮帮小熊?你们为小熊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熊接受了你们的帮助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5、师:刚才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说儿歌一遍)。

6、请幼儿也一起和老师学一学儿歌.

五、创编儿歌。

1、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生活在树上的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为什么。

(幼儿讲到的小动物可以用幻灯片点出来)。

2、请幼儿边跟教师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六;结束活动:跳舞庆祝.

1、师: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住在这美丽的树林里,小熊没砍树,保护了小动物的家园,树林还是那样的美丽,我们又多了一个好朋友,真开心!咱们一起来唱个歌(旋律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庆祝一下吧!

小熊要盖屋,

上山来砍树小鸟说:

不要砍,不要砍。

树是我的屋。

松鼠说:不要砍,不要砍。

我要树上住。

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

夜晚睡在树洞里。

甜甜美美打呼噜。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幼儿最喜欢看图书,听故事,故事启迪幼儿的智慧。《小熊住山洞》是一篇拟人化故事。小熊为了留住美丽的树林,情愿住在山洞里,这种美好的情感为幼儿共识。

如今全球资源日益减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为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地球,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又因我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汉字的敏感度较高,故设计了本活动。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能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起来,尝试阅读故事全文。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图书一本、童话内容人手一份、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砍等)

1、出示巨型图书,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看这本书和你们平时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

幼:这本书很大;这本书是老师自己做的;师:这是一本老师自己做的巨型图书,书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幼:小熊住山洞师:你们想知道这本书里讲了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

2、集体看图书,理解内容

幼1:很没劲;幼2:如果我一直住在山洞里,山洞里很潮湿,我会生病的。

幼3:晚上天很黑,我会害怕的-----师:你愿意住在山洞里吗?

幼:不愿意。

师:小熊一家也不愿意,它们会有什么愿望?

幼1:他们想搬家;幼2:他们想盖新房了。

此处,引出小熊一家想盖新房的愿望,为后面的阅读埋下伏笔

师:猜猜小熊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

幼1:小熊说:“爷爷,我们不能砍树,树砍掉了,会发大水的。

幼2:小熊没有去砍树,去找朋友借房子住。

幼3:我认为他会去砍树的,因为不能老借别人的住,要有自己的新房才好。

2.3、师:你们猜对了吗?我们接着往下看:听了爷爷的话,小熊走进树林,它看到什么季节的树林?(出示字卡:春天)春天的树林是怎么样的?请你用好听得话来说说。

幼1:春天,树林里的树都发芽了。

幼2:小树在春天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幼3:春天的树林真美,小树长出了绿绿的嫩牙,象小树的两只小眼睛。

师:那你们猜猜到了夏天、秋天、冬天树上会有哪些变化?(出示字卡:夏天、秋天、冬天)幼1:夏天到了,叶子变成深绿的,人们都来乘凉;夏天的树林很阴凉,小动物们都来做游戏了。

幼2:秋天,树上会结果,红的黄的真好看;秋天,树上的叶子都落了,象蝴蝶在空中飞舞。

幼3:冬天,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

师:是发生了这些变化吗?我们来一边看一边听。

听听录音机里是怎么讲述这四幅图的。

我们也来学着用优美的语句讲讲春夏秋冬树林发生的变化,好吗?

师:春夏秋冬的景色真美,小熊每个季节走进树林看到的是不同的美景,它最后会怎么做?(出示字卡:舍不得)幼:小熊舍不得砍树。

2.4、师:这副图告诉你,小熊仍住在哪里?

幼:小熊仍然住在山洞里。

幼1:小熊住在山洞里看到树林很美。

幼2:小熊没砍掉树,留住了树林,他心里很高兴。

师:那,小动物们对小熊的做法会有什么表示呢?

幼1:小动物们来谢谢小熊。

幼2:小动物们请小熊住到他们家去。

幼3:小动物们帮小熊造砖房。

2.5、师:我们一起来看第八页: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

幼:小动物们给小熊送来了鲜花。

师:它们为什么这么做?

幼1:因为树林也是小动物们的家,所以要送鲜花来感谢他。

师:它们会对小熊说什么?(听录音)(出示字卡:感激)

3、拼字卡,全文阅读

3.1、师:我们一起看懂了这本书,现在重新来看一遍,边看边想想这书讲了什么?看懂了吗?在请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故事以及认识的字宝宝,来试着把“小熊住山洞”的字卡拼成一个故事。

3.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先拼好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地阅读。

3.3、集体阅读

3.4、重点阅读最后一段

4、产生爱大自然的情感

幼1:多种树,多种花草,我们的家园会更美。

幼2:不乱扔垃圾,看到别人扔垃圾要指出来。

幼3:垃圾要归类,河水要保持清洁,蚊子就少了。

师:如果我们象故事中的小动物一样热爱自己的家园,那我们的地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本活动不仅是一个语言活动,它同时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在师生的共同阅读理解中,又让幼儿提高了环保意识,它以早期阅读为引线,整合了语言与科学。在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形式的采用上,都是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积极尝试。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新型的对话式师生关系,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参与性极强。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2.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地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ppt课件:小熊过桥

幼儿园课件

一、导入

交流:

小朋友你们见过桥吗?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幼儿讨论,发言)

二、展开

1.了解小竹桥的特点

(1)小朋友看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小竹桥)

(2)你们知道走在小竹桥上会有一种什么感觉吗?

(让幼儿议一议)

2.理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1)谁来过桥了?

(有只小熊来过桥)

(2)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 (竹桥摇、熊的胆子小)

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3)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4)小熊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谁来鼓励小熊走过桥的?

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6)小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

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7)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

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3.教师朗诵诗歌

让幼儿再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体会作品语言的优美、明快,加深对情节的印象。

4幼儿学习诗歌

小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好吗?

让幼儿有表情地跟读诗歌。

三、结束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勇敢的事例。

组织幼儿到户外走平衡木(独木桥)。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买糖果》

1.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小熊形象一个,图片三组。

一、出示小熊图片导入。

1.今天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是谁呀?你觉得这会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2.这只小熊记性特别不好。什么是记性不好?

3.小熊记性特别不好,还闹出了许多可笑的事情呢,你们想不想来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1.欣赏故事(第一段)。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后提问:

(1)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它去买什么?(出示图片)。

(2)小熊担心忘了,所以一路上都在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把要买的东西记成了什么?(出示图片)。

(3)它是怎样把气球、宝剑、冲锋枪带回家的`呢?(结合图片、动作理解动词“牵、挎、背”并进行表演)。

2.欣赏故事(第二段)。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1)第二次,小熊记住要买的东西了吗?它怎么又没记住呢?

(2)那它买的是什么?这么多东西小熊怎么带回家呀?(结合图片理解动词“夹、顶、抱”并进行表演)。

(3)妈妈见了大吃一惊,只好再给它一些钱,这次小熊会买对吗?为什么?

3.欣赏故事(第三段)。教师讲述第三段故事后提问:

(1)第三次小熊买对了吗?

(2)可是最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4.完整欣赏故事后,引导幼儿交流:

(1)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有趣?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3)听了小熊的故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

三、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记忆“故事,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1.小熊记性不好,谁来帮帮它,怎样才能记住妈妈的话?

2.你们平时有没有因记性不好而惹出一些小麻烦、小笑话呢?

3.今天我们听了《小熊买糖果》的故事,你能记住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吗?到放学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记住故事呢?那就让我们回到教室里再一起来想一想、试一试吧。

有只小熊,记性很不好,什么话听过就忘记。

一天,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小熊到商店里去买苹果、鸭梨、牛奶糖。小熊担心忘了,一边走一边念叨:“苹果、鸭梨、牛奶糖,苹果、鸭梨、牛奶糖……”

他光顾着背那句话,一不留神,“扑通”一下绊倒了。这一摔不要紧,小熊把刚才背的话全都忘啦!

“妈妈让我买什么来着?”他拍着脑门想呀,想呀,“噢,想起来了,是气球、宝剑、冲锋枪!”

小熊牵着气球,挎着宝剑,背着冲锋枪回家了。妈妈说:“哟,你怎么买玩具回来啦?”

妈妈又给了小熊一些钱,对他说:“这回可别忘记了!”

小熊点点头说:“妈妈放心吧!”

“苹果、鸭梨、牛奶糖,苹果、鸭梨、牛奶糖……”小熊一边走一边念叨,他光顾着背了,忘了看路,“咚”的一下,一头撞在大树上,撞得头上起了包,撞得两眼冒金花。这一撞不要紧,小熊又忘了妈妈让买的东西了。

“妈妈让我买什么来着?”他想呀,想呀,“噢,想起来了,是木盆、瓦罐、大水缸!”

小熊夹着木盆,顶着瓦罐,抱着大水缸呼哧呼哧地回到家里。妈妈见了大吃一惊,知道他又把话忘记了。只好再给他一些钱,说:“这次可千万记牢啊!”

小熊提着篮儿点点头说:“妈妈放心吧!”

这回,小熊避开了石头,绕过了大树,来到食品店,总算买好了苹果、鸭梨、牛奶糖。

小熊高高兴兴地朝家里跑去。正跑着,忽然,一阵风刮来,把他的帽子吹掉了。小熊连忙放下手中的竹篮儿,去捡帽子。

等他捡起帽子往回走的时候,忽然看见了地上的竹篮儿,里面还装着苹果、鸭梨、牛奶糖呢!他大声喊起来:“喂,谁丢的竹篮子啊?里面还有苹果、鸭梨、牛奶糖呢。快来领呀!”

……。

你瞧这个小熊,多好笑!

本周我们进行主题活动——《克隆专家》。而语言活动《小熊买糖果》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当看到这个故事时,我自己首先就被里面诙谐幽默的风格吸引住了。

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出示小熊玩偶,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孩子们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起到了很好的引题和激趣的效果。紧接着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专心致志,完全被故事吸引住了,当听到小熊买忘记了要买的东西时都不由的发出了笑声。所以,在问题的回答中孩子们也非常的踊跃。在学学“挎”、“背”、“顶”、“抱”等等的动词中,不仅起到了动静交替的效果,又增强的活动的氛围,还丰富了孩子对动词的学习。故事的分段讲述理解更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故事。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帮小熊想办法记忆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积极,都非常乐意为它想办法,而且孩子们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讲述出一些记忆的方式,比如用纸记、用录音机录、记在心里等等。最后买礼物的环节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既玩了,又用到了不同的记忆的方式。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一)谈话导入:

(二)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并提问,引导幼儿体验小熊感情的变化。

1、教师朗诵诗歌第一段后提问。(“小竹桥”——“走到桥上心乱跳”)。

小熊过桥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害怕?(理解立不稳、站不牢、心乱跳)。

2、继续朗诵下两句,体会乌鸦叫声和流水声营造的气氛给小熊增加了害怕。

3、提问:这下小熊更加害怕了,如果你是小熊,你该怎么办?

4、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组织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引导幼儿帮助小熊想办法战胜困难:小熊情急之下,想到了谁?这个办法有用吗?那应该怎么办呢?(“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小结:小朋友们真有爱心,帮助小熊想了那么多办法!小熊知道了,一定会非常感谢!那么,小熊有没有得到他的朋友的帮助呢?我们来听听看。

6、朗诵诗歌并组织讨论,引导幼儿懂得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和有效适宜的方法是最好的帮助。

谁来帮助他?怎样帮助的呢?这样的方法好不好?为什么?(“河里鲤鱼——眼睛向着前面瞧!”)。

7、有感情地朗诵最后一段,引导幼儿体验小熊战胜困难的自豪和开心以及理解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一二三——鲤鱼乐得尾巴摇。)。

(三)操作教具,完整朗诵诗歌一遍,鼓励幼儿大胆跟诵,尝试表现诗歌中角色的内心情感。

(操作策略:慢速朗诵,慢速并且重点操作)。

2、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其余幼儿朗诵诗歌;

3、请幼儿合作操作教具,别的孩子朗诵诗歌;

4、请幼儿尝试合作表演。

(四)边操作手偶边朗诵诗歌,运用肢体的配合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引导语:小熊可喜欢你们这些善良的孩子,它让我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1、教师操作指偶进行朗诵,引导幼儿边朗诵边观察。

2、提问:什么当成了“小竹桥”?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当?

3、小朋友自己在自己身上边玩边朗诵。

4、和小朋友合作,和老师合作。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2.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地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ppt课件:小熊过桥

一、导入

交流:

小朋友你们见过桥吗?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幼儿讨论,发言)

二、展开

课件演示

1.了解小竹桥的特点

(1)小朋友看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小竹桥)

(2)你们知道走在小竹桥上会有一种什么感觉吗?

(让幼儿议一议)

2.理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1)谁来过桥了?

(有只小熊来过桥)

(2)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 (竹桥摇、熊的胆子小)

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3)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4)小熊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谁来鼓励小熊走过桥的?

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6)小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

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7)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

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3.教师朗诵诗歌

让幼儿再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体会作品语言的优美、明快,加深对情节的印象。

4幼儿学习诗歌

小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好吗?

让幼儿有表情地跟读诗歌。

三、结束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勇敢的事例。

组织幼儿到户外走平衡木(独木桥)。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买糖果》

1.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小熊形象一个,图片三组。

一、出示小熊图片导入。

1.今天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是谁呀?你觉得这会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2.这只小熊记性特别不好。什么是记性不好?

3.小熊记性特别不好,还闹出了许多可笑的.事情呢,你们想不想来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1.欣赏故事(第一段)。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后提问:

(1)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它去买什么?(出示图片)。

(2)小熊担心忘了,所以一路上都在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把要买的东西记成了什么?(出示图片)。

(3)它是怎样把气球、宝剑、冲锋枪带回家的呢?(结合图片、动作理解动词“牵、挎、背”并进行表演)。

2.欣赏故事(第二段)。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1)第二次,小熊记住要买的东西了吗?它怎么又没记住呢?

(2)那它买的是什么?这么多东西小熊怎么带回家呀?(结合图片理解动词“夹、顶、抱”并进行表演)。

(3)妈妈见了大吃一惊,只好再给它一些钱,这次小熊会买对吗?为什么?

3.欣赏故事(第三段)。教师讲述第三段故事后提问:

(1)第三次小熊买对了吗?

(2)可是最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4.完整欣赏故事后,引导幼儿交流:

(1)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有趣?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3)听了小熊的故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

三、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记忆“故事,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1.小熊记性不好,谁来帮帮它,怎样才能记住妈妈的话?

2.你们平时有没有因记性不好而惹出一些小麻烦、小笑话呢?

3.今天我们听了《小熊买糖果》的故事,你能记住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吗?到放学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记住故事呢?那就让我们回到教室里再一起来想一想、试一试吧。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大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会跑题,有一定的扩散性思维能力,能运用已有经验猜测,叙述创编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1、能用普通话独立清晰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分析模仿各种动物讲话时的语气。

3、 理解儿歌主题,知道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遇到困难要勇敢克服,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

重点:幼儿能用不同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

难点:提高幼儿朗诵诗歌的水平及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小熊过桥》的课件 小熊头饰

1、导入

用小熊过桥的课件引入

2、教师将诗歌编成故事讲述一遍给幼儿听。

3、 教师出示小熊头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用不同语调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说话特点。

4、 教师结合课件中的图画提问:

(1)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

(2)小熊不敢过桥时谁讥笑他?怎样讥笑他的

(3)小熊遇到困难时怎么样了?

(4)后来鲤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

(5)小熊怎样走过桥的?

5、 教幼儿朗诵诗歌:在朗诵过程中,要求读准句子中后面押韵的音,儿童用什么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由儿童自己选择不做统一要求,以发挥儿童的创造性。

6、 引导幼儿讨论:学了这首诗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 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小熊过桥》的目标是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理解诗歌,并用表情、语言和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个性品质。围绕活动的目标,首先我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课件,幻灯片以及诗歌的朗诵音乐,帮助孩子进行理解,教学课件的直观形象引起了幼儿很大的兴趣,对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整体感知—分段学习集体表演的教学方法。

首先,幼儿欣赏课件,整体感知了这首诗歌,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利用幻灯片分段学习,理解每段诗句的内容,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诗歌内容;然后请幼儿一边朗诵诗歌,一边加上自己创作的动作进行表演。

本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课件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为幼儿朗诵表演做了铺垫,幻灯片的图片演示,加深巩固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生动形象,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最后,教师的总结提问激发了幼儿勇敢、有爱心的美好的个性品质。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请客》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熊请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先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拼摆图形,整理4的乘法口诀,去验证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正确与否,再与生活实践联系,进一步感知体会4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及运用。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数学活动也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本校处于市郊,教学设施简陋,本班41名学生,一部分来自矿区,一部分来自农村。有少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初步认识,并且能说出4的乘法口诀;而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还很陌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还有一定困难。通过数、动手拼摆、交流、倾听,使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4个红果串成一串。

师:根据小熊串的红果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串三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

生2:我想知道串六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

生3:串七串需要多少个红果?

……

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一数,看看需要多少个红果

师:请打开课本第20页,数一数2串红果有几个红果?3串呢?……9串呢?把答案直接填在这一页的表格中。(学生都在看图,数着,填着;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需要几个红果,各种答案都能在下面的表格中找到。

红果有几串123456789

红果有几个48126

(三)根据上表,学生独立编制4的乘法口诀

师:请看书,注意编乘法口诀时,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答案,接着就相应地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如,1×4=4,相应的口诀是“一四得四”。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一下,如果发现有错,要告诉同伴,由他自己订正。确信自己编的乘法口诀正确无误后,再读几遍,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探讨规律,交流记忆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师: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

生:(齐声)找规律,记口诀。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有助于记忆的规律?

生1: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4。

生2:“四五二十”这句口诀最熟悉,加1个4,就是“四六二十四”;减1个4,就是“四四十六”。

师: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真佩服你,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联系生活,说一说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实例

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4的乘法口诀?让我们找一找,说一说吧。

生1:一张课桌4条腿,我们组4张桌子,“四四十六”,一共16条腿。

生2:我家养了3头猪,每头猪4条腿,“三四十二”,共12条腿。

生3:我们学校每层楼有4间教室,有5层,“四五二十”,共20间教室。

生4:我们每天上午4节课,每星期5天上课,每星期上午一共上20节课。

生5:教室前面国旗一边有4个字,两边有8个字,“二四得八”。

……

师:你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回家以后请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六)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第21页第1题。

(1)独立完成,完成后,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订正,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

(2)请一个学生汇报第1题的算式可以算出几个不同的结果(4个:12,18,20,24),再请4位同学到黑板来,每人写出其中一种结果的乘法算式。

(3)全班交流:你用什么好办法连算式。

生1:我是先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生2:我没有想去计算,而是直连算式,连得很慢,都看花了眼。

师: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先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想到好的办法,事情就会做得又快又好。

2.第2题。请学生独立完成。请先做完的两位学生到黑板来,每人计算4道算式,为全班提供反馈。

3.第3题。

(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全班讨论,交流算法。

生1:*小正方形有20个,4×5=20(个)。

生2:蓝色小正方形有16个,4×4=16(个)。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蓝色正方形比*的少4个,可以用减法算蓝色正方形的个数,20-4=16(个)。

(七)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现在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

生2:我学会了记口诀有一定的方法。

生3: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生4:我们要帮助别人。

生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生6:要学会听别人的意见。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多!回家以后,请把你们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请你们再找一找,并告诉小组的同伴。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数、摆、再数、列乘法算式、编口诀等活动,使学生口、手、眼、脑多种器官参与,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为乐于学、善于学,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得积极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还有许多不足,如在合作交流中,有一些学生还不太积极主动,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研究探索如何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请客》

1、能对一定数量的物体(整体)进行四等分。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ppt 、海带、豆腐干、花生、水、盘子、一次性杯子、剪刀、量杯、刀具。

一、熊小姐生日

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动物朋友看看是谁?今天熊小姐特别高兴,因为她邀请了她的好朋友来做客。

提问:看看都请来了哪些朋友?

小结:熊小姐一共请来了四位好朋友。

二、分饼干

1、引出问题

小结:公平就是4个朋友要分得一模一样。

2、幼儿操作

提问:你们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是不是一样大呢?

小结:这下猪先生和母鸡小姐、山羊伯伯、猫小姐都满意了。

三、分食物

师:熊小姐还为她的朋友们准备其他好吃的东西。请你们帮她去分一分

要求:每个孩子选择一份食物帮熊小姐分一分,把每样分成四份,注意分的公平,而且要把它分完。

1、幼儿操作

第一组:豆腐干

第二组:海带

第三组:糖果

第四组:饮料

2、交流讨论

提问:说说你帮熊小姐分了什么?是怎么分的?

小结:原来我们用折叠、数数等方法帮助熊小姐把食物都分成了四份,这下,猪先生和母鸡小姐、山羊伯伯、猫小姐可高兴了。

四、游戏:切西瓜

师:今天熊小姐可真高兴,朋友们来家做客,我们还帮她解决了难题,她想和我们一起玩个切西瓜的游戏 。

小熊砍树大班教案语言活动小熊砍树

《小熊砍树》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义于一体的儿歌。课件中憨态可掬的小熊,和小鸟、松鼠的对话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儿歌图谱的识读奠定了基础。课件中结合了环保的教育,将没有树木的危害很直观的展现在幼儿面前,沙漠化的城市,风沙的侵略,死去的小鸟给了孩子强烈的心灵震撼!孩子们在活动后还会谈论没有树的危害,他们说:“没有树木太可怕了!”由此看来带给孩子们生动直接的视觉比起老师单纯的说教有更直接的效果。

本次活动的不足是使用课件不够熟悉,造成教师频繁地在操作台和孩子座位前忙碌着,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其次是留给幼儿观看的时间不够。如:在观看环境破坏图时,应先让幼儿猜测,再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小结。在儿歌表演这环节上由于教师没清楚地提出要求,孩子们一哄而上显得比较乱。还有就是当孩子的回答,跑题的时候,自己有些急躁,语言组织也不够严谨。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取长补短,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