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2 19:55:14 作者:紫薇儿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一些心得体会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例,能够激发大家撰写心得体会的灵感,同时也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记住,每个人的心得体会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心得体会水平。最后,祝大家撰写心得体会的旅程愉快!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学习《塘约道路》,有几个方面的深刻体会。一方面是理性的回归。农村需要重建,如《塘约道路》的作者王宏甲老师所说:需要重建的岂止是广大的乡村,岂止是道路、房舍。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活理想,世道人心、公序良俗、民主法治都需要重建。物质匮乏,不怕。精神和公义缺失才可怕。今天的贫困村,我们说的贫困,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定,人文指标却没有引起重视。塘约实践,重新唤起农村的念想,我们的乡愁。塘约实践,让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与未来。为了生活,许多人一出去就是十多年,有的甚至几十年,尽管我们呆在城市,但我们所建设的城市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始终不是主人。然而,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父母没有得到很好赡养,我们找不到来时的路,我们的家在何方,我们的根在何方,我们在为谁奋斗?另一方面是终极的道路。面对贫困“硬骨头”,也有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对困难和问题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塘约村穷则思变,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带领全村跃入小康村行列的成功做法,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为各地扶贫攻坚做出了示范。塘约村之所以能够攻破碉堡,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干群齐心、同心协力,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从而一举拔掉了“穷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我是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读到王宏甲这本新书的。当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作家说,王宏甲的名字我知道,但这本书的名字我看不懂,我知道有协约、违约、公约、条约,不知道还有个“塘约”。我告诉他,塘约是贵州安顺的一个村,一个带着泥土气息的名字,村里应该是有塘的,不光有塘,还有两条河,一条叫洗布河,一条叫塘耀河,洪水一来两条河的水就暴涨,把村里的田地都淹了。“塘约”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约定,一个由村里共产党员带头、老百姓共同响应,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盟约。靠着这种约定,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道路,一条实现富裕幸福梦想的道路,一条具有农村发展典型意义的道路。塘约道路既不同于华西村模式,也不同于小岗村模式,但两者的成功经验都在这里得到借鉴。塘约是革命老区,是红军走过的地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王宏甲通过塘约困惑、塘约经验、塘约模式、塘约道路,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基层的成功实践。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关键词――中国道路。

王宏甲是讲故事的高手。书中有这样一段:“当晚,(左二牛的)父亲主持家庭会。父亲问儿媳妇:这个村主任,你同意不同意他干。儿媳妇说:他想做的事就做吧,我从来都没拦着他。父亲说:村干部要付出的,没有你支持,他干不下去。儿媳妇问:咋支持?父亲说:你就支持他两点,一是他有事,随时要走的,你不能拖后腿;二是有人来找,端椅倒茶要及时,找你吵架,你也必须先倒茶。儿媳妇说可以。然后问二牛什么态度。二牛说牛还在。父亲说:没必要老想着挣钱……你有机会给大家做点事,是福气啊!……第四天,二牛就把牛全部卖了,开始当村主任。”一段朴素的白描,描绘了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共产党员、老农民、老父亲形象,描绘了一位敢于担当的年轻村干部形象,描绘了一位朴实、明理的农村媳妇形象。这个家庭会的故事让人想落泪。像这样的故事,书中有很多。王宏甲的白描功底很深厚,字里行间,让我们似乎读到了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孙犁的《荷花淀》。通过一本书讲述一个村庄的故事,讲述中国社会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普通百姓的故事,展示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塘约道路》的意义。这是我讲的第二个关键词――中国故事。

故事的主角当然是人物。《塘约道路》的故事是从村支部书记左二牛、村委会主任彭远科、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写起的。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使三位基层干部不期而遇地集中在一个画面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什么叫赴汤蹈火义不容辞,什么叫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庄是中国社会一个最基本、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终端、执行终端、受益终端,基层组织、基层政权至关重要。在11人的干部会上,大家对合作社、就医、就学、基本建设、土地流转中心等问题的认识,使我们看到,中央一号文件是如何落地的,习近平在小岗村提出的“四个不能”是怎样实现的,农村深化改革、基层民主建设是如何推进的,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在基层是怎样落实的。一句话,《塘约道路》让我们看到,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复兴民族伟业,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关键词――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力量,是王宏甲这部《塘约道路》最突出的三个主题,是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注解和诠释。前两年,王宏甲曾有一本《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一书,书里梳理了从尧舜禹、汤文武等中华先圣的民本思想,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再到习近平的人民观,视野宏阔,思考深邃,思想性强。这部《塘约道路》可以说是《人民观》的农村版、基层版、实践版。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舞台的主角,是书写历史的主人、推动进步的主力,讴歌人民就是赞美英雄。我认为,王宏甲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笔,再一次为我们塑造了人民的群像、英雄的画卷。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塘约道路》变革发展的故事是从一场大雨开始的,其间的几个点给我感触很深,一是百年不遇水灾后面的互助共建家园;二是当市领导问及群众灾后需求时“先帮我们修路”胜于粮食、物资期盼的渴望;三是在“为什么不成立合作社?”的问询中立行立办的行事作风与公决会上的全票通过;四是扎根群众依靠群众的抱团发展模式创收的惊人成效。总观全书,塘约村由“贫困村”变身“小康村”是新时期“三农”变革发展的缩影与典型,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几个支撑点。塘约村的乡村治理与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旗帜与样本意义。

一是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是引擎发展变革的支撑点。塘约村两委敢闯敢试的决胜勇气,使塘约之路在短短的两年就突围贫困、脱颖而出。可以这样说塘约道路不仅是走出来的,而且是干出来的,是支书左文学、主任彭远科与塘约村干部群众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的共同成果。面对一个“穷”字,面对百年不遇的灾难,塘约群众没有“等、靠、要”,而是自发组织互助互帮,直面守旧三农思想所至的“贫穷”环境这个不争的事实,不忘“要致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在面临房屋毁坏、粮食紧缺的现实中渴盼的不是物资与金钱,而是修路的期盼,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群众。面对发展二字,不等待不回避,在“为什么不成立合作社?”的问询中当机立断,马上就办,左文学当天就召开了“村支两委”11人的专题会议研究“建什么样的合作社”,成立老年协会,两天做工作,第三天召开大会对成立塘约村合作社,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一事进行公决。短平快,不拖不等的行事作风,为引擎发展变革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点,为后期的塘约道路快速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是群众信任触动发展脉搏是助推发展变革的支撑点。在“穷”的事实面前,转变群众的“观念”至关重要,塘约群众面对穷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只要是有发展机会,他们都会全力支持,在成立塘约村合作社,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一事面前毫不含糊,86人全票公决通过,这是对村两委的信任,更是对“富”的期盼与渴求。而这个信任铸就了塘约村干群同心圆,从,22天拓宽洗布河,28天修建宽8米长4公里的柏油路等不难看出群众的信任就是付诸行动,因为他们个人盼“富”与共同致富的目标是相同的、一致的,需要村支两委的带动,需要改变过去每户农家单打独斗的模式,需要凝心聚力在所思所想中敢作敢为。塘约人民把发展的希望寄予村集体,把发展的命脉交付村集体,就在于他们深信塘约道路一定会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也正因为如此,塘约村从建立合作社到“七权”同确,从“三权”促“三变”实现村级“一清七统”,一路走来既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加强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构建出“村社一体”重组抱团走集体化道路的新模式,精品水果、浅水莲藕基地逐渐形成,运输队和水务公司依次诞生,变化和成效都令人惊叹。在这里群众信任是关键,是触动发展脉搏,是助推发展变革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成就了塘约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成就了塘约人民共同致富同步小康之路。

三是新理念构建村民自治是实现贫困蝶变的支撑点。塘约的发展变革是突破固有发展的新模式,是探索确权、赋权、易权之路,以“三权”促“三变”激活农村沉睡资源,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和发展红利的创新,两年时间实现蝶变更加证明塘约道路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是可借鉴或复制的发展模式。“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是左文学的理念,但更多的是在这个理念中看到了村民自治的公平与公开。贫困有根,一个老党员一年要贷款一万两千多吃酒,举债吃酒何谈发展,又如何去谈脱贫,这种状况滋生了“红九条”,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把全村酒席统一办理,把权力交给“村民代表大会”,使村民自治在发展中的作用名符其实。穷则思变,正如作者所言:“农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而塘约发展之路正是从一个即将毁掉的家园换发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的村庄,在团结协作的干群关系面前,在诸多新的理念构建与形成面前,塘约村的村民自治得以凸显,是实现塘约贫困蝶变的有力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唤醒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形成一种新时期“三农”发展典范,聚集着满满的正能量。

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这样评价《塘约道路》:这篇报告文学,树立了一个中国当代扶贫攻坚的典型,让人震撼思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给人民以希望。塘约的脱贫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真正脱贫。在当下的农村脱贫攻坚的重任面前,塘约道路具有一定的旗帜与样本的意义,是一块难得的“他山之石”。塘约道路是关心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发展模型,开启农村改革之窗,这条道路上的故事值得我们品味、值得借鉴与学习。

在这里,重温5月24日,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的一句话: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农村如何脱贫?农村基层党支部该发挥怎样的带头作用?需要牢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每个农村地区都将有切实的`合作发展模式、也会有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塘约道路》由报告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所创作,是记录贵州安顺一个穷山村在党组织带领下,如何从灾难之后的一穷二白中,通过重拾集体化道路,重拾乡约民俗,重拾村民自治,实现惊人蜕变的一篇写实报告文学。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对文中所提及的诸项事宜,感触尤深,不由自主的联系所包村的实际情况,借鉴经验,走出符合本村的脱贫致富、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路子。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农业持续发展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繁荣稳定乏力等问题和困难;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组织化程度低,利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村集体经济薄弱,集体经济匮乏,严重影响和削弱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甚至影响到了党群干群关系,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是集体统一经营滞后,农村集体经济匮乏。因此加大集体统一经营力度,发展集体经济,有利于解决农村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级政权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才能得到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也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才能真正实现加强党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一直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对农村经济发展而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经济基础,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作用是上层建筑。而如今,在农村存在软弱涣散党组织,发挥村党组织带头人作用效果不明显,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急需增强的局面,这就使得农村党支部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导致在脱贫攻坚中被动局面。依我看,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就要对之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加以改革,使得适应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xx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的部署,结合农村实践,主要是两步走:一是清产核资,摸清楚村集体的家底,包括集体土地(集体经营和承包给农户)、库存物资等;二是管理运营,壮大集体经济,运营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发展集体合作社,也可集体土地等资源入股到公司参与分红等。

我相信通过农村产业制度改革,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华丽转身,我也希望我们村大胆尝试,取得更大突破,为我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插上腾飞的翅膀。

村书记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学习塘约道路,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当前农村发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也有一些思考。一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突飞猛进,包产到户在之初带来的农村经济活力每况愈下,大多数农民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自谋生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或者说“小生产在大市场面前的弱势”得不到转变,组织的力量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发展副业化问题日益凸显。“穷则思变”,农村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改革势在必行。二是农民重组迫在眉睫。塘约村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路径,以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重新有效组织起来,进一步激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极大程度地释放了改革红利。大方县凤山乡自去年年初开始推行的“村社共建、产社共融”模式,也是通过农村三变,重新组织农民,构建农村“利益命运共同体”。三是产业发展刻不容缓。无论是此前提出的“三权”分置还是塘约实施的“七权同确”,无异于是农村改革的“深水区”,更是农村供给侧改革和农业产业发展能否成功的核心。

立足实际选产业,抓住特色建基地,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果的重要抓手。抢抓供给侧改革机遇,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协调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优化组合各种资源要素,以产业发展助推农村改革和发展。四是农村治理不能怠慢。当前的农村工作,必须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农村综合治理,达到共同促进的作用。塘约的“红九条”、全村酒席统一办理等等一系列村民自治措施,为塘约推进改革奠定了群众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本人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学习《塘约道路》的感受。首先是塘约道路的独特性。,塘约村遭到了特大洪水灾难,面临绝境的塘约村,穷则思变,灾后仅仅两年的时间,从一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了拥有200万资产,90%的村民返乡创业的集体化村庄。塘约道路“特”在以村为单位抓精准扶贫。

其次是“人”在塘约脱贫中的积极作用。村支书左文学艰苦奋斗、敢闯敢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诞生《塘约道路》的关键,返乡农民工是塘约巨变的生力军。再次是中央政策在塘约脱贫中的“活用”。用好政策不简单,“用活”政策更不简单!我们在农村抓扶贫工程,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中央政策的落实、执行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干部在抓精准扶贫工作时,对政策的理解力、落实力、执行力三个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塘约在这三个方面堪称对中央政策理解、落实和执行的典范,我们各级干部应该好好学习。最后是启示与思考。

《塘约道路》与“毕节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毕节而言,激活创新因,才能决胜精准脱贫;着力解决思想贫困问题,是推进毕节精准扶贫进程的前提;提高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是决胜精准脱贫的础;找准问题,因地施策是决胜精准脱贫的重点;科学编制严谨的产业规划,是决胜精准脱贫的根本;正确引领舆论是决胜精准脱贫的关键。当然,毕节的几千个村都不同于塘约,在毕节精准扶贫工程中发生的种.种“奇迹”和创新,除了毕节人的智慧和勇气外,更多的可能还是要回到试验区建立以来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要找出“一以贯之”的“历史和人文的因素”。

《塘约道路》不可以搬到毕节的每个村,但他的经验和精神可以复制到每个村。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通过对《塘约道路》的深入学习和到塘约村参观学习,本人有四个方面的深刻认识。一是塘约村在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找准了一条发展路子。塘约村建立了村寨一体的合作社,村民自愿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等流转到新成立的合作社,改变先前土地产出率不高,商品率更低的落后状况,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焕然一新,塘约村巩固了集体所有制,进而实现同步小康、共同致富。二是塘约村特别重视党的基层政权,选举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塘约村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创造出驾照式评分扣分管理模式,塘约村的种种变化,村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塘约村特别重视村庄治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塘约村通过村支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了规范村民行为的“红九条”,实行村民自治。四是塘约村善于改革创新,用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塘约村通过“七权”同确,成立土地流转中心、股份合作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营销信息中心,赋予土地产权流转、入股、抵押、收益权能,探索实施“合股联营、村社一体”发展路径和“稻鱼共生、休闲观光、科技示范”发展思路,创新“金土地贷”、“房惠通”和“特惠贷”等信贷产品,鼓励村民用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合股联营,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了从省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变,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塘约特色的“塘约道路”。结合实际,我们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好基层这个组织。二要用好群众这个主体。三要走好改革这条路子。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我认为塘约道路主要有以下四条路径。

一是坚持“村党支部管全村”的领导路径。塘约村党支部4月升格为党总支。村行政有村委会、合作社、老年协会、妇女联合会、产权改革办、红白喜事理事会六个机构,全部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机构“一把手”都是总支委员。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是“一把好手”,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改变了塘约。正是加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塘约才有今天的发展。

二是实行“村社合一”的发展路径。塘约实行“村社合一”,把村发展与合作社发展完全结合起来,一村一社、一社一村,以发展合作社来推动村发展。6月8日,塘约村成立了合作社,在合作社下组建了农业生产队、建筑队、运输队等各类专业队。通过合作社的方式,集中使用土地,调整产业结构,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此确保所有村民从中受益。

三是尊重“村民的选择”的动员路径。尊重村民的选择这一理念贯穿于《塘约道路》一书全篇、实践于塘约各项重点工作之中。塘约采取成立各种协会、经常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措施,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发展,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尊重“村民的选择”,塘约在改革发展中拥有了老年人、党员、村民代表、返乡人员等四类帮手,这些人发挥了砥柱中流的作用。

四是严守“红九条和黑名单”的管理路径。塘约结合实际完善《村规民约》,围绕整治滥办酒席、整脏治乱等村级事务,提出了“红九条”和“黑名单”管理方式,在执行过程中“下硬手”,坚持一视同仁,凡是踩红线的一律“拉黑”管理。探索了“村民管党员”的方式,加大村民对党员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

阅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海,昨天退去。

出现在眼前的山,从天上俯瞰,宛若无数远古征战的帐篷安扎在大地。它不像太行山、神农架或者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那样连绵不绝,多是一座一座平地而起。好像有一只上帝之手,曾经在这里做游戏,造了这么多小山峰。

这里的山,便是两亿年前海底世界的景观。在这些高度差别不大的群山之间,曾经有许多海底生物在“山”与“山”之间游弋,是两亿年前海底的自然力量造就了这里特有的群山。

我们今天所说的青藏高原,就在那时候出生。它曾是远古的浅海低陆,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形成今天的“世界屋脊”。最后露出水面的这片海底世界,因无数小山峰耸立于斯,便成为当今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

这里是贵州。我没有想过,工业发展滞后的贵州能在信息时代为全国提供什么经验,但是,现在这远山深土是如此生动地教育了我,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

阅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个典型的山区村庄,三年前还是贫困村,但短短三年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202.45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嬗变,为农村脱贫打造出了“塘约样板”,被学者誉为“塘约道路”。

事实上,安顺市的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前列,早在30多年前,我的家乡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十六个生产队冲破思想束缚,大胆实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道率先闯开“包产到户”的禁地,深刻推进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丰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内涵,激发了农村土地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奏响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30多年后,和我国大多数农村一样,顶云社区解决了温饱,却还不够富裕。

新时期的“塘约道路”,成为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实践的缩影。2014年,塘约村拉开改革的序幕,率先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地集体财产权“七权”叠加一并进行确权登记,明晰了农村产权“身份证”,让农民把产权“揣”在兜里,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村里把利润分成讲得透亮: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

在读了《塘约道路》后,我选了一个周末,约上一群小伙伴,来到了塘约,村寨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在塘约村本部,我看到了很好的道路、很好的广场、看上去很好很新的村民住宅,以及一些人家停在门前空地上的小汽车、大汽车……我确实很难相信,仅仅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二级贫困村,一个“空壳村”。只有被刻意保留下来的几栋简陋、破败的小房子,还能让我实实在在地看到塘约两年前的模样,那是它留给今天和未来的一个见证。刚刚摆脱贫困的塘约,的确已呈现出一种令人振奋的气象。这种气象不仅仅表现在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生活生计迅速得到改善,更表现在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表现为村风民风的健康清新。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他们以这种心态从事不同的劳动,关心村里、社里的集体事务,不拿一分钱也踊跃参与筑路、修桥、拓宽河道;同时相当用心地对所有的干部和党员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评价权、“罢免”权。比较很多地方的农民,他们拥有更多、更实际的民主权利。

乡村是需要民主的。我不敢说塘约村民已经实现了当家作主,但我相信,这正是塘约道路最重要的目标和方向。要是真能实现中国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壮丽景象!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学习塘约道路,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当前农村发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也有一些思考。一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突飞猛进,包产到户在之初带来的农村经济活力每况愈下,大多数农民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自谋生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或者说“小生产在大市场面前的弱势”得不到转变,组织的力量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发展副业化问题日益凸显。“穷则思变”,农村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改革势在必行。二是农民重组迫在眉睫。塘约村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路径,以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重新有效组织起来,进一步激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极大程度地释放了改革红利。大方县凤山乡自去年年初开始推行的“村社共建、产社共融”模式,也是通过农村三变,重新组织农民,构建农村“利益命运共同体”。三是产业发展刻不容缓。无论是此前提出的“三权”分置还是塘约实施的“七权同确”,无异于是农村改革的“深水区”,更是农村供给侧改革和农业产业发展能否成功的核心。

立足实际选产业,抓住特色建基地,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果的重要抓手。抢抓供给侧改革机遇,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协调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优化组合各种资源要素,以产业发展助推农村改革和发展。四是农村治理不能怠慢。当前的农村工作,必须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农村综合治理,达到共同促进的作用。塘约的“红九条”、全村酒席统一办理等等一系列村民自治措施,为塘约推进改革奠定了群众基础。

阅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塘约道路》这本书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塘约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将一个遭遇大洪水灾难、濒临绝境的山村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的故事。塘约道路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农村未来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路标。

2014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了塘约的村庄。濒临绝境,塘约的村民们却选择了一条组织起来的道路: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起“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组织。由此,塘约从灾难中贫困中崛起。灾后两年,塘约从一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拥有200万资产、吸引90%的村民返乡安居乐业的集体化村庄。放眼中国,太多的村庄遭遇留守、空巢的孤寂,随着生产和生活开支的无情上涨,还有相当的村民陷入增收难脱贫的困境。

作者在书中贯穿了一个观点: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过去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为了追求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往往要求农民有了项目才可以争取到扶贫资金,结果是扶了村里的强者,漠视了村里的贫困者,这就违背了扶贫工作的初衷。而扶持村集体,集体才有能力帮助贫困村民脱困致富。扶贫工作才能落实到根子上。农民有了集体组织依靠,才能制度性地得到政府扶贫工作带来的实惠,扶贫工作也才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长久效果。

阅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塘约村“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干部”的经验,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塘约村党总支统领下的行政组织有村委会、合作社、老年协会、妇女创业联合会、产权改革办、红白酒席理事会6个机构,6个机构一把手都是党总支委员,确保党支部建到协会和专业队伍(公司),强化了党组织对全村的管理和领导核心作用。本人认为,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必须从最基层抓起,使最基层的组织、细胞和普通党员强化在党忧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的意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学习实践塘约村“‘红9条’村规”治“出文明新风”的经验,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塘约村把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利器,将滥办酒席、不讲诚信、不赡养父母等不文明、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写进村规民约,编制塘约村“红9条”制度,凡违反“红9条”规定的村民一律纳入“黑名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管理,考察期内取消享有的荣誉称号及部分优惠政策,考察合格后方可退出“黑名单”。本人认为,农村的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除了抓好抓实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硬件外,还必须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想脱贫、能致富、谋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凝聚正能量,消除负能量,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实现小康梦。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个典型的山区村庄,三年前还是贫困村,但短短三年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的不到4000元提升到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提高到20的202.45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嬗变,为农村脱贫打造出了“塘约样板”,被学者誉为“塘约道路”。

事实上,安顺市的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前列,早在30多年前,我的家乡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十六个生产队冲破思想束缚,大胆实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道率先闯开“包产到户”的禁地,深刻推进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丰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内涵,激发了农村土地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奏响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30多年后,和我国大多数农村一样,顶云社区解决了温饱,却还不够富裕。

新时期的“塘约道路”,成为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实践的缩影。,塘约村拉开改革的`序幕,率先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地集体财产权“七权”叠加一并进行确权登记,明晰了农村产权“身份证”,让农民把产权“揣”在兜里,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村里把利润分成讲得透亮: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

在读了《塘约道路》后,我选了一个周末,约上一群小伙伴,来到了塘约,村寨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在塘约村本部,我看到了很好的道路、很好的广场、看上去很好很新的村民住宅,以及一些人家停在门前空地上的小汽车、大汽车……我确实很难相信,仅仅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二级贫困村,一个“空壳村”。只有被刻意保留下来的几栋简陋、破败的小房子,还能让我实实在在地看到塘约两年前的模样,那是它留给今天和未来的一个见证。刚刚摆脱贫困的塘约,的确已呈现出一种令人振奋的气象。这种气象不仅仅表现在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生活生计迅速得到改善,更表现在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表现为村风民风的健康清新。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他们以这种心态从事不同的劳动,关心村里、社里的集体事务,不拿一分钱也踊跃参与筑路、修桥、拓宽河道;同时相当用心地对所有的干部和党员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评价权、“罢免”权。比较很多地方的农民,他们拥有更多、更实际的民主权利。

乡村是需要民主的。我不敢说塘约村民已经实现了当家作主,但我相信,这正是塘约道路最重要的目标和方向。要是真能实现中国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壮丽景象!

阅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学习《塘约道路》,有几个方面的深刻体会。一方面是理性的回归。农村需要重建,如《塘约道路》的作者王宏甲老师所说:需要重建的岂止是广大的乡村,岂止是道路、房舍。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活理想,世道人心、公序良俗、民主法治都需要重建。物质匮乏,不怕。精神和公义缺失才可怕。今天的贫困村,我们说的贫困,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定,人文指标却没有引起重视。塘约实践,重新唤起农村的念想,我们的乡愁。塘约实践,让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与未来。为了生活,许多人一出去就是十多年,有的甚至几十年,尽管我们呆在城市,但我们所建设的城市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始终不是主人。然而,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父母没有得到很好赡养,我们找不到来时的路,我们的家在何方,我们的根在何方,我们在为谁奋斗?另一方面是终极的道路。

面对贫困“硬骨头”,也有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对困难和问题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塘约村穷则思变,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带领全村跃入小康村行列的成功做法,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为各地扶贫攻坚做出了示范。塘约村之所以能够攻破碉堡,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干群齐心、同心协力,从而一举拔掉了“穷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塘约村把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利器,将滥办酒席、不讲诚信、不赡养父母等不文明、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写进村规民约,编制塘约村“红9条”制度,凡违反“红9条”规定的村民一律纳入“黑名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管理,考察期内取消享有的荣誉称号及部分优惠政策,考察合格后方可退出“黑名单”。本人认为,农村的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除了抓好抓实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硬件外,还必须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想脱贫、能致富、谋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凝聚正能量,消除负能量,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实现小康梦。

乡镇干部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两年前,塘约全村921户、3393人,依靠仅有的4000多亩土地维持生计,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经济不足4万元。,一场洪水更是让塘约村一贫如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扶下,塘约村拉开改革序幕,率先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建立了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全村土地、林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农村房屋、小型水利、集体财产等七权进行确权,明晰了农村产权“身份证”,让农民把产权“揣”在兜里,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

“‘三权’确立后,我们推动沉睡的农村资源产权进行交易,成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等模式,鼓励村民用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塘约村党总支部书记左文学说,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的收益分配模式进行利润分成,村民变身股东。

“我家生活越来越红火啦。”说到现在的生活,村民罗保华喜笑颜开。他今年49岁,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几年前返家照顾老人,平时承包一些小工程,村里成立合作社后,于去年下半年加入合作社运输队,成为一名司机,每月2100元工资,除了工资收入,他家耕地全部入股合作社,每年可分红3万多元,实现了脱贫。

如今的塘约村,完成土地确权4155.39亩(集体耕地98.23亩),林地2097.92亩(集体林地1252.38亩),房屋482宗(集体房屋1宗),集体水利工程15宗。全村921户农户中,有876户加入合作社,入股土地3843亩。

在合作社带动下,蔬菜、莲藕、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家家户户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红利,每家都建起了新楼房,过上小康生活。数据显示,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不到4000元提升到的800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今年6月的170万元。

塘约村的崛起,成为安顺市“三权”促“三变”改革的标杆,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由分散式向集中规模化方式转变,真正让农民重回土地、立足土地、依靠土地发展,让土地更加集中、生产更加集约、效益更加凸显,初步实现“率先小康、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