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案(精选18篇)

时间:2023-11-23 18:35:06 作者:字海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相信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充气雨衣》教案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口、动手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案

1、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3、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2、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

3、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互相对读(同桌每人读一段),相互检查,遇到读不准的字音,纠正,碰到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

1、朗读课文,想一想,当大家看到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后会怎么称赞他?

2、你对小林的充气雨衣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请你在小组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互评。

3、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

4、小组推荐好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评价。

1、再读课文说说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对你有什么启示?

2、你打算亲自动手做个什么小制作?

小朋友们,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明,去创造吧!

《充气雨衣》教案

1、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

3、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2、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

3、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互相对读(同桌每人读一段),相互检查,遇到读不准的字音,相互纠正,碰到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

1、朗读课文,想一想,当大家看到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后会怎么称赞他?

2、你对小林的充气雨衣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请你在小组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互评。

3、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

4、小组推荐好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评价。四、动脑、动手,学会实践

1、再读课文说说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对你有什么启示?

2、你打算亲自动手做个什么小制作?五、小结

小朋友们,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明,去创造吧!

本文的主人公是与学生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与学生生活无形中拉近了距离,因此本文对学生的触动力更为现实,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

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后一课,是一篇默读课文,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充气雨衣》这篇课文描写了小林在下雨天穿雨衣弄湿裤脚而想到要把雨衣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边想边做,终于制成了“充气雨衣”的过程。小林是一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而且勇于付诸实践,值得我们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学情分析】。

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要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各段在内容上的联系。

4.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2.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

1.大家在下雨天都使用什么雨具?穿雨衣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举手回答)那同学们想不想改变这种让人烦恼的事呢?接下来我们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小林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发明了一种新式雨衣,名字就叫做“充气雨衣”。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次默读,整体感知。

1.指明默读的要求,(指名回答)。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默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谁能告诉大家默读的要求?

生: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默读完之后提问:课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给大家说一说。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课件)(提问反馈)。

三、学习生字1.出示带拼音词语。

充气、膝盖、联欢会、旋转、暑假、游泳、气囊、剪刀、塑料膜、压成、内胎、差不多、粘在、用品、嘿哟、真棒(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不带拼音生词。

充气、膝盖、联欢会、旋转、暑假、游泳、气囊、剪刀、塑料膜、压成、内胎、差不多、粘在、用品、嘿哟、真棒(同桌互读)。

3.出示生字。

充膝联旋暑泳囊剪膜压胎差粘嘿棒品(学生领读、开火车读。)。

重点是“囊、粘、差、假、膝”几个容易出现错误的字。

4.和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a.拆和法识字:联暑剪胎粘嘿棒(出示课件)。

b.组词记忆:囊(图片展示)旋膝(实物展示)。

c.出示多音字:差假缝称(出示课件,做选一选)。

四、再次默读,感悟课文内容。

1.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小林遇到几次难题,分别是什么,他又是怎么解决的?请在文中画出来。

2.全班交流。

问题一:

ppt展示: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1)这是充气雨衣制作的(原因)。

(2)他是如何解决的?

ppt展示: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就做成了。

(3)他是如何想到这个办法的呢?

ppt展示:“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女同学表演了舞蹈。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摆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a.大家说这些语句描写的好不好?好在哪?(指名回答)那谁能给大家读一下?(指名读、齐读)。

预设:徐徐、渐渐;比喻句。

(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这些句子描写得也很优美,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积累优美的词汇和语句,在以后写作的过程中加以运用。)。

b.这样的雨衣好用吗?为什么?

预设:不好用,无法折叠。

ppt展示: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问题又来了:这样的雨衣怎么折叠呢?

问题二:新式雨衣无法折叠。

(1)那对这个问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ppt展示:用能够充气的塑料塑料环代替铁丝环代替铁丝圈,不就折叠起来了吗?

(2)这个办法好不好用?他是如何想到的呢?

(3)想到这个好办法后,他有没有付诸实践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了?

ppt展示:他没心思游泳了,换好衣服往家跑。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摸,有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忙做成一个气囊。气囊吹起来,和充了气的自行车内胎差不多。爸爸帮着小林把气囊粘在雨衣的里面。

a.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动作描写。

b.小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爱动脑筋、爱动手。

c.到现在为止,小林最初的问题解决了吗?

ppt展示:充气雨衣做好了。充起气来往身上一穿,嘿,别提多棒了!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你觉得大家会怎样称赞小林呢?

预设:小林,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真爱动脑筋,我要向你学习……。

那这句话应该是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预设:满意、高兴(用你的语气来表现你们的满意与高兴吧。)。

五、回顾总结。

1.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小林制作充气雨衣的全部过程,谁能总体来说一下小林制作雨衣的全部过程?大家先讨论一下。

2.课件展示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并由学生(或老师)讲解。(重点第5段剪下游泳圈的气门儿,买塑料膜,压成气囊,给气囊充气,粘在雨衣上)。

3.介绍小林。

大家想不想知道小林是谁?

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小林发明充气雨衣时仅仅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可见发明家并不是距离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远,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动脑,多思考呢?)。

《充气雨衣》教案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知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俺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充气雨衣》教案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知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俺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案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案字

1、“帮你识字”里的字我们大家都认识了,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组词。(领读词语)。

2、“我会组”和“我会填”的部分最后留出时间做。

3、思考一下“我会想”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先自己思考一下,在同桌之间交流你的想法,最后提问同学站起来说。

4、“快乐阅读”:先齐读一遍,再请学生站起来分别读,最后分角色读。

5、“智力游戏”以开火车的形式提问。

三、学生做剩余题目,师巡视指导。

《充气雨衣》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知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俺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原文教案

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四年级的小林和同学们一起,顶着大雨往家走。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衣流到裤腿上了。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放暑假了,小林和同学去游泳,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他没心思游泳了,换好衣服就往家跑。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摸,有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忙压成一个气囊。气囊吹起来,和充了气的自行车内胎差不多。爸爸帮着小林把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里面。充气雨衣做好了。充起气来往身上一穿,嘿!别提多棒了!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充气雨衣》

(板画)。

(板画)。

作业布置: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本文较长,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由于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直到复述这一环节,学生才死灰复燃,活跃起来。可能自己高估了学生,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也有关系。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旨在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

《充气雨衣》反思总结

文章较长,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因此识字环节中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如:“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这样针对本课生字字形复杂,字音难记的特点,采用多种复现方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在感悟课文时,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有效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默读课文时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成了统领全文的一个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如果一次没读懂,可再次默读思考。同时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粗知课文大意。再抓住课文重点,通过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内容,学生深刻感悟到“小林爱思考”和“勤实践”的好品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通过这样的指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勇于实践的好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开发文本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

气雨衣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

(3)交流识记字形。

(4)引出多音字转假缝差。

(5)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岁)。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朗读这一段。

(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这个难题指什么?

“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

(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

(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

(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

(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

(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充气雨衣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在理解课文上,我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由于课文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于是在感知课文内容时我设置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怎么了?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什么?

3、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又是怎么样的情景?给了这么一条线索学生能条理清晰看到了课文的脉搏,在复述这一环节时,学生的发言有了一种锋回路转的感觉。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更在于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学反思

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学习课文后,说一说小林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他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并从徐徐张开的裙子和吹气的救生圈上受到启发。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制成了。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自己解决。

在教学最后,我说:“你们生活中有遇到问题的吗?”孩子们提出了很多,用一个小朋友说:“我每天系红领巾,我都系不好,我想发明一种带拉锁的红领巾,只需一拉,问题就解决了。”我马上启发说:“就有这样的领带,叫易拉得。”这孩子真聪明,能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来动脑筋思考,看来每天系红领巾,也确实成了他的一大难题。但愿他能按照这一想法来试一试。由此,我想到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有许多孩子,红领巾系不好,带在脖子上,不美观。如果真的发明了易拉得红领巾,这一问题不就解决了。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会认读“充、膝”等14个字,并能熟练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大意,培养初步的语言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发明制作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勇于思索、运用自身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2、激发学生对探索实践,发明创造的热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描写小林思考过程的语句

预习课文、做字卡。

一课时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邮票齿孔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明的故事。出示课题《充气雨衣》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课件上有些生字,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

3、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2分钟时间,之后分南北半球读词语,比比哪边声音大)

4、同桌互认字卡,看看你能记住哪些字

5、检查记忆字形

三、指导朗读

1、听录音,默读课文,课文中给大家说了件什么事?谁能说一说?

2、在故事中,小林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解决的?结合课文,说一说。

3、在故事中,小林一共想了几次,根据课文找一找。把体会到的感悟读出来?

4、自读课文,说一说你还有那些感悟,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找课文,指导感悟朗读)

5、同学们,谁自己想到了新发明?举手说一说,写在课本上。

四、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