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报告(专业19篇)

时间:2024-01-10 06:39:03 作者:GZ才子

范本还可以提供不同主题或不同领域的范例,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精选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创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拓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的成功开拓和不断开展,谱写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壮丽画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芒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推动创新开展的不竭动力,而改革开放也深刻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改革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强大活力我们今天已经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现在进行回忆,仍然感到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这个风险值得去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会不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吞掉,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开放大门翻开后被腐蚀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会不会被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根本颠覆?这些担忧一直伴随着我们,但我们战胜了这些疑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今天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这些风险,成功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是始终跟踪世界潮流,回应时代主题,追寻历史节拍,有着坚决正确的大方向。

二是坚守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底线,尤其是坚决不移地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

三是实行了正确的战略策略,包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把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建立大胆试、大胆闯和及时总结评价的试验方式及纠错机制等。

中国式现代化与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研究报告范文

每一位青年人都是有理想的,但是理想最好要远大,要把自身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连接起来,才是一位青年人该有的理想。只有同社会需要与人民利益相一致,理想才会有意义。人的一生很短暂,所以青年大学生现在就要树立理想,把小我融入到社会大我之中,这样人生才能获得升华。

孙中山先生说过,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如何爱国。爱国是必要的,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的本领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事业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民族复兴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如果一个青年畏惧探索和尝试,把为国奉献当做吃亏,这种青年将不能够成才,实现价值。

奋斗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往往会有坎坷。现在社会复杂多变,有很多阴暗面,国外邪恶势力热衷于对青年人进行思想上的腐蚀,我们的生活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充满荆棘的。身处于这种时代,青年人要想做一个有能力的人,就要有坚定的信念目标,要有奋斗的精神,坚定自身的信念,才能在充满荆棘的世界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自身的品格。同时,要想学好技能不仅需要学习书面知识,还要学好自身的品格,在生活中能管束好自己,拒绝诱惑,养成良好习惯。

品德修为是立人之本,人无德不立。一个人要是没有品德,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个社会与世界都是复杂的,所以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拒绝诱惑,保持定力,守规矩讲分寸。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本学期的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颇深。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

毫无疑问,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在上个世纪之初轰轰烈烈开展地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此后,直到现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才发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古典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孔子非常注重仪容礼节,把看作为人处事的重要一面。其实我们不论对任何人都十分注意行为规范养成良好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知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千教万教,学做真人”。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另外,传统文化中强调严教齐贤,见贤思齐。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以严字当头,强调以进德修身,反对溺爱、宠爱。

中国式现代化发言提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贡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方向,必须深刻领会、牢牢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一条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始终是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为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国际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工作,不断提高执行水平。要将正风肃纪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强大政治凝聚力和发展自信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推进现代化进程,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了“社会主义”这个大方向。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未来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更好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迈向前进。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工作,要紧紧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十年来,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实践充分表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路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使我国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坚持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内涵式经济增长道路;坚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坚持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保持协调均衡,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建设和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增进民生福祉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唯物史观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全体人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保障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民主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经济工作中,完善民主决策机制,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将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要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将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和良好文化条件。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倡导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积极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体现新时代我们党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勤劳致富,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的赓续传承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代阐释,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要坚持全面推进共享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补齐民生短板,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注重机会公平,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既尽力而为满足实际需求,又量力而行保障持续供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重点放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上。要坚持分阶段循序渐进,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把握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发展策略,分阶段扎实推进,确保阶段性目标的可及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我国是有着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更好承载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基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质上抛弃了人对自然的掠夺性思维,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更广意义上的和平发展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顺应人民群众呼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统筹好“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将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动、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依法保护外资企业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探索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现代化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进程,在为文明发展提供舞台的同时,也使各种文明接受现代化的冲击和洗礼。只有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化成功实践,才可能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肇始于欧洲、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使一些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未能给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提供可行的现代化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艰难曲折的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引领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交融共生,创造出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相结合,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打破了人类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持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明,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如何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特征?又该如何解读?大家对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有哪些见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如何解读,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我们所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的现代化有五个前置词,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应的是建设‘五大文明’,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韩文秀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外殖民血腥掠夺、对内残酷剥削人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和秉承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而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一开始就坚持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始终遵循着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在领导制度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国体和政体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意识形态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切足以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定走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苏联模式”。这一模式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实曾推动苏联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度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争相效仿的“先进模式”。但是,随着苏联解体,这一模式宣告失败。

汲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中国式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要求相结合,创造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这条新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独立自主,又实行对外开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又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鉴别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这一切表明,这条道路,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照搬“苏联模式”,而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论文字

五年来,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春天里的中国,一片片新绿绽放,装点着中华大地,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图景正在绘就。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努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绿色经济运行,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蝶变折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福建任职期间,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让绿色种子悄然扎根东南沿海。各地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保护优先,全面治理,各地区各部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从坡耕地众多的长江上中游,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从“有水存不住”的西南石漠化片区,抑或侵蚀沟严重的东北黑土区,兴修梯田、打坝淤地、固沟保土、恢复植被,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越来越多的山青了、水绿了,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愈发鲜明。当前,荒凉沙漠现绿洲,童山濯濯着锦裳,茸茸新绿勇生长,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实现了从浊水光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嬗变。

强化系统修复,全面夯实美丽中国生态根基。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__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__的系统思维方法,不仅体现在对不同阶段时代课题与时俱进的回答上,也体现在对同一时代课题持续不断的深化上,彰显出对新发展理念的洞见,体现出领袖对绿色发展的深刻认识,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进入植树造林的快速发展期,无论从义务植树、科学绿化、还是重点工程、城乡绿化;无论是草原保护、湿地保护,还是防沙治沙、林长制体系建立,抑或是资源管理、绿色富民、林草碳汇、支撑保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生态主色调由“黄”变“绿”,城乡生态面貌得到改善,生态福祉不断增强,广大城乡居民从中受益,一个荒山披绿、浊水变清的生态治理传奇,在中华广袤大地上不断演绎精彩篇章,美丽中国建设正迈出铿锵步伐。

保生态富口袋,书写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篇章。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党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京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等绿化工程,山西开展黄河流域、太行山生态屏障建设,安徽启动实施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这些重大举措不仅给城市居民带来良好的生态福利,植树造林本身同时形成的绿色产业,让广大农民直接受益。在植树造林中,各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竹藤花卉、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区域发展“富生态”、群众“富口袋”,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民众享受更多绿色发展成果,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人民不仅感受到领袖对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贯之的关注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定调明向、描绘蓝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道必答题。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论文

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中国前程正似锦,青春奋斗正当时。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当代青年干部要尽情绽放“青春之花”、用“心”奏响“中国式现代化之曲”。

秉承一颗“为民心”,以人民至上“填歌词”,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民者,万事之本也。”在党的__报告中,提到“人民”二字高达一百余次,“人民”两字贯穿始终,“人民至上”饱含在字里行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广大年轻干部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跟党走,永葆为民初心、牢记为民使命,把人民当“心上人”,将群众事当“心头事”,将人民情化为“血肉情”。“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年轻干部要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中知百家情,在一件件小事、纠纷中解百家困,在一场场促膝长谈中暖百家心,这样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致江河。

秉承一颗“奋进心”,以踔厉奋发“作节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风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杂交水稻到青蒿素,中国科学在一次次实验中探索“新出路”;从青藏铁路到中国高铁,中国交通在一代代的接力中跑出“加速度”;从嫦娥探月到祝融探火,中国航空在一个个零件的堆砌中创造“新高度”。这一项项成就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埋头苦干、笃行不怠、矢志不渝的精神。“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要向优秀前辈学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要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在国家需要之时要有“召之即来”的觉悟,在困难面前要有“来之即战”的勇气,踏上征程要有“战之必胜”的决心。

秉承一颗“清廉心”,以两袖清风“奏旋律”,唱响中国式现代化华章。“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要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广大年轻干部要明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求侧”,将“政治过硬”当作首要标准,以“清正廉洁”绘就履历“最美底色”,精准对接干部队伍“供给侧”。广大年轻干部要筑牢“清廉根”、勤上“政治肥”、常修“贪欲枝”,严格遵循“八项规定”,扣好人生中“第一粒扣子”;要以一颗“清廉之心”做好群众工作,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保持“两袖清风”的政治态度;要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个人作风建设,砥砺品格操守,自觉接收各方面监督,保持“中国式现代化之曲”的“小清新”。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1、同:都是工具机械化,现代城市化。

2、异:西方的现代化是自主进行的,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推动英国现代化;而中国的是被动进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中被迫打开大门,成为西方的殖民地,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被迫开始现代化进程。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三个时期。

学技术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创办了近代军事企业和近代民用企业;学制度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

中国先是学技术(洋务运动),让后学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后倡导学习文化(新文化运动)。

西方正相反,是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法国大革命),然后政治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工业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范文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开诚布公的‘逐利’行为,也没有具有尊严的‘逐利’方式”,因此一个人考虑的总是自己,那么他的利己行为是不合理的,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不得不躲躲闪闪、格外小心。但是也有那么一些特例存在,比如东方犹太人--温州人。网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段话--一温州人对一北京人说:“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可依赖的人,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接着就是具体的帮助内容。北京人说:“你听见了吗?这就是温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温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闹翻了,又觉得这人够朋友,会很“务实”地化干戈为玉帛。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这便是温州人。然,这样的直白的“私”也已经被大多数“含蓄”的中国人所“不耻”了。

在中国社会中,一个人若是“有私”,那么他便有所畏。然畏何,又为何畏?

不可否认的是,人并非生来就是社会人,他首先是一个人类有机体,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被社会文化拼塑其个性与通性。可是,中国深厚文化历练而成的“良知系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体系。基督教认为,个人的生命是有上帝创造的。因此,人人生而平等。而儒家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父母所生,是历代祖先生命的延续;子女的生命便是个人生命的延续,整个家族的生命应当构成一个延绵不绝的整体。这也难怪华人总将亲子关系称为“骨肉”,兄弟关系称为“手足”。在这种整体化的大家庭中,个人的努力是为了大家,个人的面子会影响大家的面子。一旦你有“私心”,便很难在这样的一个信奉“一体”的集团中存活。

子女幼小时,父母不仅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且有教导他们的责任。他们通常会训练儿童压抑任何形式的攻击行为,并且要相互帮忙以增进家庭中的团结与和谐。当父母年老不能工作时,子女已有赡养的责任。这样的感情关系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

然而在中国青少年过十八岁,仍会依赖父母而活,“啃老”现象普遍存在。父母养育儿女,企图获得晚年的安度。这样的供求模式本身就包含的利己目的的驱动。青少年则以日后“回报”为名享受当前的“寄宿”,仅是一种预支的平等交换。暂且不提其血缘关系所引发的情感因素,双方具有精神性之“身”,在社会伦常的规定的“义务”与“责任”的粉饰下才取得的了正统的认可。中国人“二人心”之“心”方是大公无私的,这样一来也难怪“中庸之道”千百年盛行不止了。一人之道不可行,居中者方可“名正言顺”。近期,中国交通法对行人的要求愈加严格。杭州地区首先实行了“闯红灯者罚款五元”的规定。虽有细微成效但也引来诸多民怨。然北京交通部似乎更为“聪明”,仅“率先闯红灯者罚款五元”。当人们对这条不公平规定感到无奈时也不得不承认,后者是更加“合理的”。中国人历来的处世之道是“不要好出头”,“若万不得已出头也不要先出头。”

笔者仍记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拾荒者陈贤妹的出手相救反遭他人怀疑其初衷是否有“私心”。被社会批判着,痛心地称呼为“冷漠的中国人”的是一整个明确而又模糊的社会“集团”。它是如此的庞大,以致于社会正面力量所抛出的抨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成了蚍蜉撼树之举。但陈贤妹不同,首先她是作为个体的形象在这件悲剧中闪耀出现的,并且她的这种“善举”是背离大多数路人麻木意识的举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首当其冲”。不管她是出于何种意图走向了被多次碾压的小悦悦,明显区别于其他“冷漠的中国人”行为造成的结果给她带来了过多的与其职业、社会身份所不符的社会关注度与荣誉,而这些又是个体不能够担负的,以致于个别人质疑她的初衷。也许造成中国人愈加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人”自己。

这种“退一位”的'行为似乎早已化成一种血形融进中国人的骨血之中。他们是“胆小的”、“怯懦的”,因此他们无法表现“个体”。在传统的儒家之道中的最高境界也只是二人之“仁”。长久以来,强调社会和谐及人际关系的合理安排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显着的特性之一,其典型例子便是中国无言中有些本土性的概念“人情”--中国社会中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

“有来有往,亲眷不冷场”,说的便是“人情”所维系的社会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蕴含“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之意。当关系网中的某个人遭遇疾病困厄或者生活上遇到重大难题时,其他人应当有“不忍之心”,同情他体谅他并且帮助他,变相的“做人情”给他。笔者并非否定在这样情况下援助者的善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今日“人情”送出,希冀他日相还的“私心”是存在的。“受点滴之恩,须涌泉相报”。这样的社会规范的运行构成了所谓的“人情法则”。

纵观人情运行过程,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周到考虑”。不同事件、不同地点、别样身份、别样对手,“中国人”始终在摸索最恰当的角色扮演。人情资源的的支配者在面临人情困境时,常会考虑自身必须付出的代价以及各种预期的得失,权衡之后,方能决定是否要送出人情。同时,在多数情况下,有求者基于维护人际关系和谐价值的考虑,不管结果如何,在人情支配者面前仍表现的泰然。双方都想带着面具的演员,相互“利用”的同时又要顾全大局。“人情留一线,日后好想见”。对于中国人而言,“撕破脸”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因此,个人和其关系网内的其他人交往时,往往特别重视“面子”和“表面功夫”。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功夫”是演技的体现,每一次的演绎,都是“中国人”在“私心”与人情观的综合考虑后的角色扮演。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扮演一系列各异的角色,尤其是在中国。我们在惊叹中国人情世界中角色扮演的“神奇”之时,也必须承认它的延续性必将支撑其顽强的生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故意在那里装腔作势,随意产生某种行为,任何一种角色的不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他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决定的。一个人想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学会角色扮演。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本学期的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颇深。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

毫无疑问,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在上个世纪之初轰轰烈烈开展地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此后,直到现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才发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古典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孔子非常注重仪容礼节,把看作为人处事的重要一面。其实我们不论对任何人都十分注意行为规范养成良好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知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千教万教,学做真人”。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另外,传统文化中强调严教齐贤,见贤思齐。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以严字当头,强调以进德修身,反对溺爱、宠爱。通过我院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是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在探索。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学服务。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不敢说自己是个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多读书养智气,重情义养人气,能忍辱养大气,温处事养和气,讲责任养贤气,系苍生养底气,淡名利养正气。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的自由、尊严,讲得不够。更多的是帝王的权利,而不是百姓的权利;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如评职称,重大课题立项,各种评奖,均离不开人情。人情是这个社会得以运转的'万金油。集权,即大权独榄,什么事都由有关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是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破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回望历史,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展望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的__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的冲锋号角。坚持是最有效的发展,奋进是最有力的回答。新时代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肩负光荣使命,勇担历史重任,坚定信念、敢于斗争、担当为民,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阔步前行。

迈开“对党忠诚”的坚定步伐,走得正。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坚持党的领导是对党忠诚的根本要求和鲜明体现。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无数次从困难中站起、于磨难中奋起,没有被压垮,没有被打倒,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然需要信念的领航、忠诚的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对党忠诚这一首要标准,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坚持把__作为必修课、主修课,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新、常用常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政治历练,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时刻保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以对党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气象、新作为。

迈开“顽强斗争”的勇毅步伐,走得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每逢攻坚克难阶段我们依靠斗争“渡难关”,每逢闯关夺隘时刻我们依靠斗争“化风险”,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踏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坚定战略自信、保持必胜信念,始终做到道不变、志不改,勇于迎击狂风暴雨、战胜惊涛骇浪。要保持战略主动,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敢于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意识和本领,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迈开“人民至上”的稳健步伐,走得远。党的__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寄托民族梦想、承载人民期待,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人民情怀,时时依靠人民、事事为了人民,处处造福人民,始终将人民群众在心中“置顶”,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要常念“民之所忧”、常行“民之所盼”,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确保让“干的事”精准对接“盼的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在各个发展阶段披荆斩棘,在不同历史时期迎难而上,跨越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在既定的奋斗征程中马不停蹄“接力”赛跑,呈现出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现代化宏壮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和指示精神,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信念密码”“奋进密码”“民心密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蹄疾步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读懂“许党报国、矢志不渝”的忠诚之道,解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密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回顾百年__,从呕心沥血传播真理的《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模范夏明瀚,再到战功显赫却60余载深藏功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对党忠诚是他们永葆一生的政治本色。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有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读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之道,解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进密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回望百年__,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得来的。延安时期,毛泽东为延长石油厂题词“埋头苦干”,为党的七大纪念册题词“实事求是、力戒空谈”,激励了全党和边区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夺取胜利。通过苦干实干,共产党人一路“大步流星”“风雨兼程”,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员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勇于“当主攻”、敢于“登险峰”、善于“破难关”,积极主动勇往直前、奋发图强,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担当,不负韶华、披荆斩棘的气魄,夺下一个个“腊子口”、攻下一个个“娄山关”,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早日变成现实。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读懂“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为民之道,解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心密码”。“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回望百年征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就是因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心为大、民生为重、民苦为忧,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明白“我是谁”、弄清“为了谁”、弄懂“依靠谁”,主动走进群众、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说真话、见实情,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真正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广大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当自觉沿着在“开局之年第一课”上指引的前进方向,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定决心、信心、恒心,铆足干劲、闯劲、韧劲,“心心”奋“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下定“坚为必成”的决心,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干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产党人凭着“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干奋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干担当方能大展宏图。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大力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自觉主动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艰苦环境、斗争一线去磨砺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续写更大辉煌。

坚定“勇攻必克”的信心,以“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闯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敢闯敢干、艰难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没有敢闯敢干的拼劲,我们就会囿于现状,事业发展就会停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勇闯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自觉砥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钢铁脊梁,激扬“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英勇气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闯险关、敢涉深水、敢啃硬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天地。

永葆“笃行可至”的恒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回顾__,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靠的是“跟着走”的韧劲,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我们靠的是“星火燎原”的韧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突破我们靠的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我们事业可成的必要保障。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善作善成的毅力、老牛爬坡的耐性,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计一事之成,敬终如始、绵绵用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担当,以“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从容,以“跬步之积至万里”的坚定执着,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锚定__绘就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事业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开创,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当踔厉奋发“再扬帆”、锐意进取“创佳绩”,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美好明天!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如时光不曾间断,而且越发厚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现代化教育的强大基础;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人力才资源是第一位的;教育强国是立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局的重要战略,加快现代化教育建设,我们正在路上。

多角度丰富现代化教育内容,实现内容上的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高水平的发展状态,是对传统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体系制度等全方位的转变进化。发展教育事业,党的全面领导地位是根本的,要牢牢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更要切实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把握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系好青少年思想上的“第一颗扣子”。注重以德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典型、宣传榜样,传递正能量,实现教育全面发展。

多领域健全现代化教育体系,实现体系上的更高层次。教育工作覆盖面广,是关系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民生大业。无论是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的总体目标;还是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都是教育整体的提升,是各条教育战线和广泛受教育群体共同进步。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让学习强国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落到实处;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让孩子们腾飞的羽翼更丰满;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凸显育人本质;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多举措优化现代化教育队伍,实现队伍上的更高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是现代化教育的基础。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提高优质增量,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抓好青少年教育,打造更多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抓好适宜“娃娃”健康成长的优质教育;提档升级存量,持续推动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以更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鼓励,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培养更多高精尖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将立德为先贯彻到教师培养与准入中,选拔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奉献教育事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更有获得感,教育事业更有幸福感,激发教育工作者更强使命感。

多方位深化现代化教育开放,实现开放上的更高程度。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从凤毛麟角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迈向普及化,改革红利坚定了我们在开放中发展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扩大中外教育“朋友圈”“合作圈”,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找准中外文化的契合点,汲取各国教育精华,培育更多顺应时代大势、世界需要的全能型人才。优化出国留学服务,拓展人文交流领域,构建更加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让中国教育更世界化,让世界教育更添中国色彩。

新时代,兴教育。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推动全体中国人民奔向美好未来的中坚事业。现在,现代化教育的蓝图正徐徐铺开,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责任与担当,“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与坚持,让花朵更鲜艳、让更兴旺、中国更强大。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广大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新阶段的重要论述,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世界之变、民生之变、风险之变,始终离不开的是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理想初心”、须臾不忘的“民生情怀”和前赴后继的“斗争决心”。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薪火相传的“理想初心”。从“新冠精准防控、成效显著”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从“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都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世界发展趋势有着鞭辟入里认识,既结合世界变局,又立足国情。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中不能“缘木求鱼”,要守得住初心,把“小我”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我”之中,尽心竭力的把小事办好、大事办巧、难事办成。要有“问底思想”,既要知道“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又要知道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让中国式现代化成色更红。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须臾不忘的“民生情怀”。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现代化,“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首先,人民生物质生活需求“离不开”以“人民至上”为关键出发点,围绕全民共富绘蓝图、做文章,聚力“群众幸福”当好考生、答好考题,确保我们“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其次,人民办事服务需求“离不开”以“人民满意”为最佳落脚点,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既不拿“我不行、我不会”当挡箭牌,也不拿“花拳绣腿”揽瓷器活,更不拿“空话套话”避难逃责,要让自己坐最硬的板凳、办最难的事、吃最冷的饭,淌最急的河,实实在在做到干一件成一件,接一件解一件,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才能与人民一同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赶考路。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前赴后继的“斗争决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但是斗争决心永不能变。要牢记“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的谆谆教诲,将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融入血脉。广大党员干部要明白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在惊涛骇浪、艰难困苦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就的。要秉持“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的斗争精神,主动到“吃紧吃劲”的岗位上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群众为师、以困难为石,不断学习打磨自己,才能练就一身本领,闯过一道又一道“娄山关”“腊子口”。要展现“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的斗争作风,直面风险挑战,一任接着一任干,绝不向苦难“屈服”,正是这种敢同鲸波怒浪、毒蛇猛兽“较量”的底气信心,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稳扎稳打、成果经久不衰。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对党忠诚、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认真学习领悟这些精神财富,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行动自觉,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经历思想上的“大彻大悟”,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党史为媒介,凝聚信仰的力量,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