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优秀17篇)

时间:2023-12-12 05:33:37 作者:雁落霞

读后感是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进行总结和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读者写的感人而深入的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共鸣。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诗人杨朔曾这样赞美朱德军长: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无数的事实证明,朱德军长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在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阅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山上粮食不多,常要派人到山下挑粮,朱德也常和战士们去挑粮。他晚上还要研究战事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战士们心疼朱德,于是便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朱德很快又修了新的扁担。没过几天,朱德发现他的扁担又不见了,他便知道是战士们爱护他,可是他觉得他还是要跟战士们一起艰苦奋斗,于是他又修了一根扁担,并在上面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字,大家看了越发敬爱朱德军长,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朱德是一个人民的好军长,战士的好伙伴,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靠众多像朱德军长这样的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换来的。

朱德军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车校长,她身上也带着朱德这种美好的品格,车校长本来事务就繁多,可是植树节的时候她却能不辞劳苦,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领我们师生一起参加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活动,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亲切,从心底生出了对校长的爱戴。还有我们组的卫生小组长,他也具有这种优秀的品格,每次搞卫生,他总能走在最前面,带领组员并和组员一起认认真真把卫生打扫好,而不是站在旁边发号施令,我们大家都很尊重他。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好朱德军长这种美好的品格,和大家走到一起,一起努力,艰苦奋斗,开创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教学时间:第14周。

重点难点: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突破举措:

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

4、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出示句子: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教师小结: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他。

6、学习写字。出示会写字,读一读。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五六十里(路远)。

穿草鞋挑粮戴斗笠。

山高路陡(难走)满满。

藏(连夜赶)。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了朱德军长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白天要上山挑粮,夜晚不仅要审阅文件,还要和毛泽东主席研讨革命斗争形势。红军战士们怕他累坏了,一位小战士出了一个主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红军战士每藏一次扁担,他又重新削了一根扁担。最后,他在扁担上写着“朱德记”后,红军战士再也不好意思地藏他的扁担了。以此同时,他郑重地对战士们说:“谁藏我的扁担,我就要批评他。”

从朱德军长的言行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勤劳能干的革命好干部。我跟他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在学校,我是一名班上的干部,对班级工作敷衍了事,不闻不问,失职不作为。有一天下午放学,我负责检查值日的同学打扫班级卫生工作,却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对有垃圾的地方视而不见而急匆匆地回家。第二天早晨,我来到学校,不但没有赶紧清扫垃圾,还若无其事地去玩耍,被同学告状,心里真不是滋味。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无忧无虑地生活,却不懂得替他们分忧。他们不但要管理鞋厂,回家还要做家务活,够劳累的。我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里,只知道看电视,跟邻居的小孩玩。有时,妈妈叫我打扫地板、倒垃圾时,我总是溜之大吉,不见踪影,真是一个“懒惰虫”。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和意义。我要向朱军长学习,在学校,要尽职尽责,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在家里,要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家庭为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评语:这篇读后感,该生赞颂了朱德军长以身作则、勤劳能干的高尚品质,检讨自己对工作的失职,对劳动的不重视,从而得到了反省。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深刻认识到劳动的真正意义。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了朱德军长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白天要上山挑粮,夜晚不仅要审阅文件,还要和毛主席研讨革命斗争形势。红军战士们怕他累坏了,一位小战士出了一个主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红军战士每藏一次扁担,他又重新削了一根扁担。最后,他在扁担上写着“朱德记”后,红军战士再也不好意思地藏他的扁担了。以此同时,他郑重地对战士们说:“谁藏我的扁担,我就要批评他。”

从朱德军长的言行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勤劳能干的革命好干部。我跟他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在学校,我是一名班上的干部,对班级工作敷衍了事,不闻不问,失职不作为。有一天下午放学,我负责检查值日的同学打扫班级卫生工作,却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对有垃圾的地方视而不见而急匆匆地回家。第二天早晨,我来到学校,不但没有赶紧清扫垃圾,还若无其事地去玩耍,被同学告状,心里真不是滋味。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无忧无虑地生活,却不懂得替他们分忧。他们不但要管理鞋厂,回家还要做家务活,够劳累的。我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里,只知道看电视,跟邻居的小孩玩。有时,妈妈叫我打扫地板、倒垃圾时,我总是溜之大吉,不见踪影,真是一个“懒惰虫”。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和意义。我要向朱军长学习,在学校,要尽职尽责,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在家里,要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家庭为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从古至今,以身作则是领导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就比如开国元帅朱德,就能处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述了作为军队总司令的朱德常常与普通战士们一起穿草鞋、带斗笠,扛着扁担和战士们一起抢着去挑粮的故事。当时朱总司令白天要挑粮,晚上要开会到半夜,战士们怕他身体撑不住,就偷偷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知后来朱德总司令又削了根扁担,并写上“朱德的扁担”五字。后来经过几偷几削,朱总司令才明白了战士们的用心良苦。

读了这篇《朱德的扁担》,我想到了很多。现在很多人当了干部,马上就盛气凌人、“官气”十足;又有些人当了干部,假公济私;还有些,安排家里亲戚、亲人进公司、单位,这些人都该感到可耻!那时候,朱总司令却总是可亲可敬地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当然不是说现在没有“朱总司令”式的先进人物,但我认为现在许多人官本位思想严,这些人没有丝毫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朱总司令才是世代杰出人物的榜样。另外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奢侈腐化,不节约节俭。不像朱总司令那样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也不完全排除仍然有人艰苦朴素,比如我的爷爷奶奶,生活一直简朴节约,每次为他们买了新衣服,他们都说没穿坏还能接着穿,并把新衣服小心翼翼地收着。

革命先辈们为了今天美好生活付出了巨大代价,今天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将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通过上完这篇课文,我有以下感受:

一、学语文,要扎扎实实。

语文就是语文,不能承载太多的东西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自己,让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能学到一点就够了。教学是,我先从整体入手,通过初读感知文意,通过在读感知人物特点;然后从细节入手,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品析,逐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格魅力。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提倡在生活中学语文、活用语文。上课是,我努力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读、写的训练,达到内化语言、学以致用。

二、学语文,要轻轻松松。

在开课设计时,我以扁担挑箩筐的形式出示课文内容,形式的简单转换传递的是新奇,换来的是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整堂课没有了学习历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老一辈的革命家朱德爷爷以身作则,不怕辛苦,不怕牺牲,和战士们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朱德爷爷工作非常忙,却仍然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路上有许许多多尖尖的'石头,穿着草鞋,一不小心脚就会被石头扎破。还挑着满满一担粮食,就更容易把脚扎破,一不小心还会从山上滚下去。战士们怕把他累坏了,就把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朱德爷爷又做了一根扁担,还在上面刻了自己的名字。

可见朱德爷爷把安全、休息留给了战士们,把危险、劳作留给自己。朱德爷爷真是勇敢坚强的好领导。

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朱德爷爷一样对国家有用的人。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朱德的扁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革命先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被朱德军长那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朱德军长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事迹,一直萦绕在我脑海。

那是在1928年,朱德军长带领红军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粮食等生活用品奇缺,红军发动下山挑粮运动。

朱德军长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但他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他穿着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尽管山高路陡很难走,一天要往返50公里,但每次朱德军长的两个箩筐都装得满满的。

战士们既敬佩又心疼朱德军长,想到他为每晚考虑作战计划,白天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大家便商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让他好好休息。但他又自己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并特地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战士们被朱德军长的精神给打动,再也不好意思藏起来了。

在我身边,也有许多像朱德军长那样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人,特别是我的外公外婆。瞧,外婆的一双拖鞋穿了三十多年,外公的一顶帽子戴了二十几年,却舍不得丢弃。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的新衣服,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我问起来,外公外婆经常说:“没有穿坏就不用买那么多新的。”

想起自己小时候吃饭弄得满桌子都是,就觉得惭愧;刚买了新衣服,几天就划了几道口子;刚穿的新鞋子,几天就张嘴了。我应学习朱德军长那种精神。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自古以来,以身作则就是领导干部必须要遵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作为开国元勋之一的朱德,就能处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看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后,使我联想到现在。有人当了干部,盛气凌人,“官气”十足;有人当了干部,假公济私,自饱私囊;有的人当了干部,安排亲戚家人进单位、进公司。这些人的行为多可耻啊!当然,我不是说当今社会没有一个“朱德”,但我认为“违法乱纪”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没有一点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朱德总司令是世代杰出人物的好榜样。

啊!朱德总司令,您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光荣,您是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像您一样以身作则的伟大人物,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

读完了元帅的故事这课,我感受到朱德身上有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是:朱德身上的精神是晚上开会到深夜还要白天下山去挑粮,同志们把第一个旧扁担藏了起来,下山挑粮的时候,朱德也去拿自己的扁担,可是发现扁担不见了,下山的时候同志们赶在前面,朱德满头大汗的追来了,朱德还削了一根新扁担,朱德削了好几次,同志们藏了好几次,最后同志们才明白同志们是爱护他。

今天我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给我的感想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以生作则,不怕辛苦,不怕牺牲,和战士们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朱德爷爷工作非常忙。战士们怕把他累坏了,把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朱德爷爷却又做了一根扁担,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每天和战士们去挑粮食。

他穿着草鞋,带着斗笠,挑起满满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从这件事我想到了:山路上有许许多多尖尖的石头,穿着草鞋,一不小心脚就会被石头扎破,况且还挑着满满一担粮食,更容易把脚扎破,一不小心还会从山上滚下来。可见朱德把休息、安全留给了战士们,把劳作、危险留给了自己。朱德很勇敢、坚强,真是个好领导啊!

我们的革命先辈,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让我非常感动,同时感到肩上应该担负起历使命和责任,应该为祖国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提高知识,长大后,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加油、努力吧!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这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候的故事。朱德爷爷跟着战士们一起去山上挑粮,山很陡,也非常难走。他们穿着草鞋,山上的路上有很多小石子,只要踩上去,有可能就会扎进脚里。

朱德爷爷白天和战士们挑粮,夜里研究怎样消灭敌人。

战士们不让朱德爷爷再去挑粮,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朱德爷爷又做了一根扁担,上面写着“朱德的扁担,不许乱拿。”大家看了,都很心疼朱德爷爷。

我要向朱德爷爷学习不怕吃苦以身作则的精神。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1928年,朱德爷爷的队伍在井冈山上和毛爷爷的队伍会师了。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想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足够的粮食,要抽出一些人去宁岗的茅坪挑粮。朱德爷爷也跟着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路很长,路上的石头尖尖的,脚容易受伤。朱德爷爷还整夜整夜地研究怎么跟敌人打仗。大家见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爷爷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爷爷以身作则,和同志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决定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朱德爷爷一样对祖国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体会革命领袖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感受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出山路的艰险,挑粮的艰难,读出朱德和战士间的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红军的军长,他的名字叫“朱德”。(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德在革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1928年,毛泽东同志带着起义的队伍来到了井冈山,而后,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井冈山,这两支队伍会合在了一起,(把两面红旗合在一起,板画一面大红旗),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出示图片)大家看,两支队伍会合了,力量强大了,多么开心呀!读好:会师。

3、读好第一句。

4、板书:扁担 指名读 问: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挑东西)。

过渡:朱德是一军首领,带兵打仗,他为什么要用扁担去挑粮呢?

二、学习第一、第二小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二小节。

2、出示第二小节一、二句。交流:

(1)井冈山上粮食不多。

(2)红军要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指导读好词语:

围攻:敌人派出大军包围攻打,形势多严峻呀!

是呀!敌人在山下把红军团团围住,多么疯狂地举动!

但是我们不能让敌人得逞,必须要粉碎敌人的围攻。

坚守:红军誓死也要保住这个根据地,一定要坚持到底,这就叫“坚守”。

点评:读得意志坚定!

很有信心!一定会成功的!

储备足够的粮食:人是铁,饭是钢,要打败敌人,我们红军还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点评:储存的粮食真多呀!

粮食越多越好!

战士们够吃几个月了!

3、连起来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战士们去挑粮,朱德也去挑粮了,大家看朱德军长是怎么挑粮的?

三、学习第三小节。(怎么挑粮的?)。

1、出示图片:说说朱德是怎么去挑粮的?看看他的穿着打扮?(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看:箩筐里、额头汗珠、扁担。

读好:“满满一担粮食”

点评:是呀,箩筐里都快装不下了!

多沉哪,扁担都变弯了!真够多的。

3、读好这句话。

4、朱德和战士们挑粮容易吗?(不容易)。

5、为什么说他们挑粮不容易呢?出示句子。

交流:

(1)路远:五六十里  师解释,读好词语。

(2)山高路陡:(看山图)这山又高有直,爬山非常吃力。读好词语。

(3)想象说:大家在挑粮的时候可能会怎么样?

(4)揭示:非常难走。

(5)读好这句话。

过渡:虽然山高路陡,挑粮非常困难,可大家革命热情高涨,争着去挑粮,朱德军长也和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一同吃苦,这就叫同甘共苦,你们看,朱德还是走在最前面呢,这就叫身先士卒。多么感人的一幕呀!让我们读好它。

6、齐读。“从井冈山到……一块儿爬山。”

7、这么好的朱军长,战士们多么敬爱朱德同志呀!

8、出示:越发敬爱那为什么说大家越发敬爱他呢?出示句子,自由读。

9、交流: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1)大家劝他不要去挑粮,他不肯,藏了扁担还连夜赶做一根。

(2)为什么劝他不要挑粮?(工作忙)朱德同志忙些什么?(自由说)。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朱德,学生演战士们来劝一劝朱德,让他不要去挑粮了。

(4)有没有劝住他?(没有)于是一位战士偷偷地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师:对,“朱德记”就表示这根扁担是朱德的。

四、总结:

现在,这根扁担就珍藏在军事博物馆。过了这么70多年,当我们来到军事博物馆,看到朱德的扁担,我们还会想到朱德同志穿着草鞋、戴着斗笠,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挑粮的感人画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根特别的扁担“朱德的扁担”。(齐读)。

由于低年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产生的问题多数也是零散的,没有太多的探究价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为其逐步培养的。在教学《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我通过“多读课文”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而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介绍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课文中所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讲读重点段落(第三段)。表现朱德高贵品质的两个关键成语我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提问来突破这个重难点的。“以身作则”学生能在引导下,自己说出来,这使我十分兴奋。可见二年级的孩子知识面还是很宽阔的!“同甘共苦”通过一步一步地引导,也让学生在自己的“读”中逐渐感悟、理解和掌握。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目的是让学生不同的个体真正走进文本,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伟大的革命家朱德爷爷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由于粮草紧缺,为了革命,朱德爷爷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食。战士们为了不让他下山挑粮食,把朱德爷爷的扁担藏起来。为了能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食,重新找来一根新扁担,并在扁担上刻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字样。从此,战士们不再藏朱德爷爷的扁担了。

我深深体会到像朱德爷爷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做什么事情都以身作则,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自我。这些精神我们认真学习,并传承下去。生活在党旗下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锻炼好本领。时刻准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一生。

朱德的扁担

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爱国宣传日,我们老师给我们讲起了革命故事。

语文老师提着笔记本电脑,打开多媒体。他说:“我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叫做《朱德的扁担》”

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和国民党对峙。国民党于是对井冈山进行封锁,朱德为了革命,就和其他同志们一起挑粮食。一张巨大的图片这事被投影在黑板的白色幕布上,上面是一位中年人在挑粮食。中年人穿着灰色军装,帽子上有一个鲜艳的五角星。在脖子间,有一条白色的毛巾,那个中年人正在用它擦汗。接下来另一张图片被投影到上面。那个中年男人正在和其他也穿着灰色军装的人讲话。语文老师说:“朱德要和其他同志比赛……后来,其他同志担心猪的身体。毕竟,朱德晚上要处理公务,白天要和他们一起挑粮食,多累啊。这个时候,一个小同志站出来,他大胆的把朱德的扁担偷走了。”“那朱德爷爷怎么办啊?”我们一起问到。这个时候,有一张图片被投影到屏幕上。上面是一根扁担,在扁担的身上写了三个大字“朱德记”。“这就是朱德朱爷爷的处理方法,他重新用毛竹做了一根扁担,并在上面写字。从此,朱德的扁担再也没有消失过。”老师说道。接着,老师他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拍下的照片给我们看,其中就有这根扁担。

历史正在书写着21世纪,透过照片,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朱爷爷那份爱国情怀。他用自己的人生,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家园。而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爱国人士,才让我们的祖国说得更加强大、繁荣。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1928年,朱德爷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爷爷带领的队伍会师作战。由于山上的粮食不足,战士们要到很远的.地方挑粮。来回要走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崖,有时候还会把脚磨破。朱德爷爷还是坚持带头挑粮。

我们要向朱德爷爷学习,不怕苦,不怕累,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1928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其中,发生在朱德爷爷身上的一个小插曲,正是我刚学的《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当时,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了。井冈山粮食不多,朱德和战士们去茅坪挑粮。当时挑粮的路是陡峭的山路。尖尖的石块很容易就会穿进草鞋,扎进脚掌。路边杂草丛生,很有可能划到手。晴天挑粮都困难重重,就更别说雨天了。满路的泥泞让鞋底打滑,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滚下去。可是朱德爷爷不怕困难,还常常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朱德不仅白天挑粮爬山,还日以继夜地研究怎么和敌人打仗。看到这样的朱德,大家心疼,就藏了他的扁担。想不到,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想:如果我是当时的一名战士,看到这样一位愿意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首长,我也会越发敬爱他。因为他的两个肩膀,不仅能挑起担子,还能挑起中国走进胜利的大门。虽然我不在那个年代,但现在我依然要学习朱爷爷这些美好品德,积累更多丰富的知识,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要做一个像朱爷爷一样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这是在红军长征时候发生的故事。在井冈山时,粮食缺乏,朱德爷爷就和战士下山去挑粮食。一路上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要滚落山下。地上全是凹凸不平的石头,稍不注意也会把脚划伤。

朱德爷爷白天要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晚上还要和同志们商量怎么跟敌人打仗。战士都特别心疼他,于是就把他的扁担给藏起来了。没想到朱德爷爷自己又做了一根扁担,而且上面还刻着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战士们都不好意思再拿他的扁担了。

朱德爷爷不怕苦不怕累,我也要向他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