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端午节小学生(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5 12:47:11 作者:雁落霞

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串联,更是一种思维的展示和思想的碰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借鉴和提高。

记忆中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端午,是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的小憩的日子。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饭,在晒谷上围城方阵。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尽情的跳舞、对歌,给平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晚上,乡亲们会在晒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边围成一个圆圈。火光照亮了村庄,点缀着夜空。乡亲们各自从家里拿来粽子,鸡蛋,煮蒜互相品尝、赠送。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风情风俗令我至今忘怀。当送出最后一个粽子时,自己的身边已堆了一大堆。这种古朴纯正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的山民。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长满了又大又紫的脓包,疼的我不的安宁。这时,爷爷说:“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叶和老鼠刺回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沸腾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过了几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后我问爷爷。他说“你小子走运,逢上端午节,要不,够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

其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有甜有软,每一次过端午节,我就要求爷爷给我买粽子。

哎,现在长大了,不怎么吃粽子,总觉得小时候是那样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回到童年是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范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记忆中的端午节。

作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节将至,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在喜庆中,我不得不感慨时间的稍纵即逝。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似乎更多了一份期待,希望可以重温往日端午的那份快乐与温馨。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现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出了许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冻粽,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

端午是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的吃粽子、龙舟竟渡等风俗。

但是,现在的社会端午节不在是吃粽子这个传统风俗了,发短信祝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你听,妈妈的手机响了,哦,原来是有人发短信了。

我迫不及待冲上前去,打开手机看到的内容是:

“送你热腾腾的粽子:我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宽厚的包容当叶,调以真诚的祝福,再用祈祷煮水,吃出一年好运气,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气!端午节快乐!”

看了以后觉得这个短信不仅有趣还很温馨,让人读了心里暖融融的。随即妈妈也发了一条过去“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你端午节快乐!”哈哈,这短信是我帮妈妈发的,这个短信很富有诗意。

听,铃声又响了,准是又来短信了。赶紧去看哦!要说我端午之所以这么快乐,都要感谢这些短信啊。

呵呵,最后我也送大家一条短信:“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归你,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幸福记忆中的端午节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了,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很快乐的。早晨起床,我都会惊奇的发现手上、脚上戴上了漂漂亮亮的五色线,这五色线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妈妈才会在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给我戴上,那时候我还在梦乡呢!可想而知我看到手上、脚上突然多了漂亮的五色线,会有多么的高兴。

端午节这天,妈妈还会准备我喜欢吃的粽子,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豆沙的……吃着粽子优秀作文专注写作作文人,我还把在幼儿园里老师讲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讲给爸爸妈妈听。我看到爸爸妈妈吃的津津有味,我讲的也津津有味,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我还发现学校里无论男女,手上、脚上都会和我一样戴上五色线,有的脖子上也戴着。这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女孩就会在一起比一比谁的五色线好看。在我的记忆中,总是认为妈妈给我做的最漂亮!可是,唯一让我不明白的是什么时候才可以把五色线摘下来。于是我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五色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当端午过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才可以摘下来,寓意所有的坏运气都随着雨水冲走。”听了妈妈的介绍后,我反而期盼着快点下雨,这样我就可以让身上的坏运气快点儿远离我。

现在,不用到过端午节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但戴五色线却只有在端午当天可以戴,所以我依然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文档为doc格式。

记忆中的端午节

20xx年的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个粽叶飘香的日子里,在我离开家乡十几年后的又一个端午节,由于姐姐的到来,我终于又尝到了家乡风味的粽子,虽然已经没有了儿时吃粽子的兴奋,但是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回想起童年的端午节。

儿时的我们,对节日的期盼那是相当地渴望,不为别的,一切都源于那个“馋”字,那个时候好像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食品,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煮鸡蛋、插艾蒿、给小孩子戴五彩线。

在五月节的前几天,父母亲就会收集五彩丝线,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五月节的那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拴上五彩线,据说是保佑孩子们平安、为孩子祈福的。

据老人们说五月节的`艾蒿要在太阳没出来时带着露水采是最有辟邪驱瘟效应的,所以五月节的那天早晨我们会早早地起床,和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去采艾蒿。那个时候的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早起的痛苦,还一个个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而去,生怕采不到带着露水的艾蒿,回来的时候个个都是满载而归,赶紧把艾蒿悬挂在自家的房门上方,全然顾不上湿到膝盖的裤子和带着尘土的鞋子,就一头钻进屋盯着锅里热气腾腾的粽子和粽子锅里煮着的、皮上透着粽子叶颜色的鸡蛋、鸭蛋和鹅蛋,嘴上不停地咽着涌上来的口水。这个时候老妈还要讲究一番,把各种蛋从锅里捞出来,还要在坑上来回骨碌几下,说是吃了这样的蛋不肚子疼。此时的我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什么淑女形象,什么绅士风度早已荡然无存,一阵狼吞虎咽之后,还不忘在书包里装上几颗特别壮的去学校和同学进行各种蛋的比武,胜了继续撞,败了就剥皮吃了,所以五月节之后的几天的校园里撞蛋比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的深刻,幸福、快乐的童年记忆里有传统节日习俗深深的烙印。如今,我们已年近不惑,岁月老人早已将童年给了我们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孩子关于童年的幸福记忆会是什么,他们的童年里已然不会有我们童年记忆的复制。希望孩子们在热衷于过洋节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祝大家开心、快乐!

记忆中的端午节散文

小时候,端午节总是不期而至,因为,我们已习惯了月份牌上记数的方式,不能弄懂阴历和阳历的换算计法。然而,总有那几日,街头巷尾忽然平添了几分热乎,起早买菜的妇人们菜篮子里多了平时不常有的粽叶,我们这才知道,又要过“粽子节”了。

那时节生活贫苦,平日难有鼓励肠胃蠕动的美味佳肴。傍晚时分,粽子的清香从各家厨房里飘散出来,弥漫着楼道和院落,沁润在忙碌了一天“抓革命,促生产”的人们的脸上,仿佛这时,生活的本质才回到苦撑已久的人的笑容里。有古趣雅兴的人家,还会弄来苍术白子或艾条在屋子里点燃,一股股浓浓的草药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熏出星火微微。每户人家门头上还会挂上菖蒲艾草,以驱除五毒。外婆说,夏天就要来了,蛰伏一冬的毒虫害物都会跑出来祸害娃娃,用草药驱赶,孩子和家人就能避开邪毒,五毒不侵,洁净平安了。包粽子是一门学问,如果包裹不好,米粒会跑漏出来。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在粽子里配放红枣,赤豆,咸肉丁或鲜肉丁,真是味美香异;节俭的人家,会把用食过的粽叶清洗凉干,高悬门廊,以备来年再用。

南京是个文化多元的城市,南北交际,在这个都市里生活着多样的花儿般的女人。虽然那是个禁“美”的年代,但却藏不住女人们心头的那点点波动,好像她们的心思全用到了这小小的粽子的样式花色上了。街坊四邻拿出煮好的粽子换食品尝,女人们相互揣摩包粽子的手艺技巧:江南女子的秀巧,北方姑娘的朴实,更有那岭南女人的玲珑雅致,在那一个“革命”的年代里,其乐融融的场面真不多见。孩子们更是互相攀比,嘴里吃着用线穿成串的煮熟的蚕豆,在彩线编织的网兜里装盛煮熟的咸鸭蛋,垂挂胸前,一个个捧着相互撞击,看谁不被击破,以证胜败。老人们也不甘寂寞,拿出针线,戴上老花镜,用硬纸板折剪成立体三角形,然后把五彩丝线一层层的缠绕上去,斑阑剔透的小粽子就做成了,端午节当日,再把这一个饱含老人家美好祝愿和希冀的工艺小粽子佩挂在孩子的颈项上、床头边,保佑小孙儿快快长大。

端午节的食谱必备“五红”和“五黄”,可能是与“五毒”相对吧。这“五黄”首推黄鳝,其次是黄鱼,“五红”有烤鸭、苋菜和咸鸭蛋等。苋菜煮食的方法着实讲究,关键点在要吃淡、吃烫、吃烂。当然,这“五黄”是必不可能备齐的,或许更多的“吃法”只能停留在传说中。我当时生与活的年头不长,没有遥想,食物不丰,想象力也没法超越和离奇,但有一事今天想来也委实奇特。70年代中前期,资本主义的尾巴已被割刈得不见屁门星了,但每逢端午节来临,街头路口的拐角,总能见到卖烤鸭的商贩在街面上设摊,样子有点像80年代街头卖卤菜的摊点,但是,端午一过,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今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洪武路上宰牛巷口那一家烤鸭店,用一块钱,就能剁斩一大蓝边碗,顺手捡拿一块放入嘴中,激得满口油汁,回味无穷。那种满足和愉悦是今天食得山珍海味也难能敌得。90年代初还去过那家店,名字起的雄劲超牛,直把一个个体工商户威逼成一个国家科研事业单位――“南京烤鸭研究所”。

明天又要过端午了,街面上加紧地热闹起来,我适时地买了一把艾草菖蒲悬挂门头,用币一元钱。

记忆中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中有一条小河,继承了海的激情,湖的晶莹,是那样美,那样令人难忘。随着泥泞的小路,眼前出现了一条隐约朦胧的银线,啊,这就是那条小河。越发走进小河如同进入仙境一般,风儿飘过,河面立刻又一层又一层的水花泛起,接着小于如珍珠般颗颗贱在河上,一圈水波展开优美的舞姿,再加上环绕着的.绿树,似展开那温暖巨大的双臂护起一潭“圣水”,所以他才会如此美丽,虽然不能与西湖相媲美,可在我的记忆中童年的小河更可爱、朴实。走过一段用各式各样石子铺起的小路,登上具有独特韵情的小船,低头,更加与心近一步的交错,从看见它的第一眼我就发出了对小河的一种痴迷,甚至见到它后我才明白爱的真正含义。清澈见底的小河吸取了天地的精华、日月的培育,美而不老的传说,因为这些结晶所以让它变得更加神秘。

鱼儿像是太胆小,他们身穿红衣、黄衣、黑衣在水中游来游去,却从不露出水面。水草很绿,长长的水草遮掩着鱼儿的去处,它们在“水宫”中翩翩起舞,高超的技艺引人注目。船快靠岸了,回头望去,那绿色的的小岛,点缀着小河,天上的白云笑了,这是在对小河轻微的打招呼,似乎说着再见,抬头一看原来天边太阳的踪影消失了,不过一丝光辉还会陪同我们走下小船。记忆中的大海早已模模糊糊的不见了,可埋在心中美丽、朴素、神秘的小河却永久保留。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今天我们来说说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每逢五月初五,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米饭投进江中,让鱼虾吃饱,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不光是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区的人们也过端午节,也非常敬佩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作文:记忆中的端午节

记得去年端午节,爸爸讲了关于端午节的好多故事,端午节这天如果爬到山去趟露水。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知道了这个传说的秘密,我便要着去爬山,学者传说中的方法,也认认真真的捧起猫眼睛一样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过后好像真亮了许多。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记忆中,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以下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记忆中的端午节优秀。

作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节将至,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在喜庆中,我不得不感慨时间的稍纵即逝。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似乎更多了一份期待,希望可以重温往日端午的那份快乐与温馨。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现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出了许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冻粽,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

端午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占有一席很重要的位子。尽管我们已经步入了高科技的时代,但是我们依旧保存着这份传统。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今天的端午节对我而言意义颇大。它不仅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了解到了许多的民间习俗。

端午是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的吃粽子、龙舟竟渡等风俗。

但是,现在的社会端午节不在是吃粽子这个传统风俗了,发短信祝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你听,妈妈的手机响了,哦,原来是有人发短信了。

我迫不及待冲上前去,打开手机看到的内容是:

“送你热腾腾的粽子:我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宽厚的包容当叶,调以真诚的祝福,再用祈祷煮水,吃出一年好运气,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气!端午节快乐!”

看了以后觉得这个短信不仅有趣还很温馨,让人读了心里暖融融的。随即妈妈也发了一条过去“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你端午节快乐!”哈哈,这短信是我帮妈妈发的,这个短信很富有诗意。

听,铃声又响了,准是又来短信了。赶紧去看哦!要说我端午之所以这么快乐,都要感谢这些短信啊。

呵呵,最后我也送大家一条短信:“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归你,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记忆中的端午节散文

如果说我们家乡最热闹、最好玩的节日,那就数端午节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的家乡都会举行热闹的“赛龙舟”活动。看,一条长长的龙出场了。那一条长长的龙舟上,站着二十几个人,就好像屠龙者一样威风凛凛。看他们英俊潇洒,好像他们不是在赛龙舟一样,就像是在天上骑着一条龙和另一条龙打架一般的场面。

龙舟活动一般进行到下午,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第二个重头戏——点雄黄酒要上场了。一般到点雄黄酒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我们把全家人都消了毒,这样就会觉得整一个世界焕然一新,特别的舒服。

接下来,压轴好戏出场了——包粽子。和以往的粽子不同,在这一天包的粽子里,我们会提前准备一枚洗干净的硬币,放到其中一个粽子里。谁吃到就是今年最幸运的人。在包粽子这件事情上,外婆堪担大任。只见包粽子时候的外婆就像一位工匠,熟练地摊开粽叶,放上准备好的材料,再将粽叶一折一裹,最后系上绳子,粽子就像一份艺术品一样在外婆手中诞生了。而后放入大锅蒸熟就好了。一般这个时候,我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吃粽子。去年吃到硬币的人是我弟弟,希望今年吃到硬币的人一定要是我哟。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一个热闹无比的日子,一个粽味飘香的日子,一个让我念念不完的日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记忆中的端午节

当布谷鸟清脆的歌声飞过门前的皂荚树,村东头的山坡上,小麦已是一片金黄,期盼的端午节就要来了。

乡村的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在人们的翘首相望中姗姗来迟。每天放学回家,我和小伙伴们常常相约经过那片麦地,看着笑弯了腰的麦秆,妈妈的话就在我的耳边响起——麦子熟了,端午节也就来了!

村东头的小麦地里人影匆匆,一浪赶着一浪的金黄在人们的脸上闪烁,生产队正组织人力在收割麦子。布谷鸟掠过人们的头顶,叫声依然那样清脆。爸爸说,快割吧,你听,布谷鸟都在吆喝“割麦插禾,割麦插禾”呢!妈妈望着趴在草地上抓蚱蜢的我笑着说,你还不起来,布谷鸟都在骂你“龌龊哥哥,龌龊哥哥”呢!我那时并不知道布谷鸟在说什么,但我只知道等小麦打出来分到各家各户,端午节就来了,我就可以跟着端午节,美美地吃上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还可以扬起妈妈亲手蒸出来的馒头,一边吃一边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生产队的仓库门前人头攒动,金黄的麦粒把悬着的大钩秤笑得前俯后仰。家家户户都挑着箩筐来分麦子,大人们忙着过秤称麦,小孩子在人缝中穿梭,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妈妈的身后,看着妈妈将自家分到的麦子倒进箩筐(其实也只有三二十斤),我自告奋勇地抓起扁担的一头,让妈妈将绳子一道道绕在扁担上,然后,我在前,妈妈在后,将麦子倾斜着歪歪扭扭地抬到村子里的一间大磨坊。

初四的夜晚,山村一片静寂,妈妈已经在准备明天的端午节了。爸爸常年在外为生产队创收,最早也在第二天上午回来。厨房的香气诱得我难以入眠,悄悄起来,煤油灯下,妈妈正系着围腰在悄然忙碌。灯光昏黄闪烁,新出磨的面粉倒在一个大脚盆里,妈妈用水轻轻地调和,一会儿弯腰双手用力揉搓,一会儿用两个指头捏起面团,高高拉起,当面团能拉起一条线的时候,妈妈拿出一块老面(其实就是酵母)将其碾碎,均匀地撒在面粉上,然后又一次揉搓。昏黄的灯光在跳跃,妈妈额头上的汗珠滑过脸颊,我伸出小手轻轻地帮妈妈拂拭脸上的汗珠,看见妈妈微笑着将揉和均匀的面团盛在瓷盆里,盖上簸箕,再用旧棉袄蒙上。“睡吧,明天早上就有馒头、包子吃了!”我咽下一口唾液,跟着妈妈回到房间,枕着端午节的馒头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什么时候,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揉揉惺忪的睡眼,星星依然在窗口眨眼——妈妈已经准备蒸馒头了。端午节的'阳光穿过门缝,厨房里正弥漫着浓雾一般的蒸汽,五双圆圆的眼睛滴溜溜地盯着锅里冒着香气的馒头。父亲一清早就赶着毛驴拉着板车回来了,我们一人举着一个馒头小鸟一样将父亲围成风景,等到父亲在板车上取下久违的鱼肉,端午节也就真正来到我们家里。

端午节来了!房门顶上的砖缝里插满了我和妹妹割来的艾草和菖蒲,爸爸蘸着雄黄酒在我们兄妹五人的额头、手臂依次圈过,新酿的米酒从锅边溢出香甜。饭前,妈妈还不忘叫我端送一碗水酒,捎上两个馒头给隔壁的“二爹”(二爹是位参加长征的老红军,七十多岁了,仍孤身一人)送去。端午节的午饭比平时丰盛得多,鱼肉虽然少,但毕竟属于我们自己,再也不必担心哪碗好菜要留给客人,飘着油花的猪肝汤无拘无束地在我们的嘴边滋滋响。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地将一桌饭菜吃得精光,妈妈的眼里闪着泪花,她望着父亲笑了。

记忆中的那个端午节我吃得特多,虽然一个下午肚子都在胀痛,但我依然拉着妈妈的手,快活地追赶着布谷鸟,一遍一遍地听着“龌龊哥哥——割麦插禾——”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的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个粽叶飘香的日子里,在我离开家乡十几年后的又一个端午节,由于姐姐的到来,我终于又尝到了家乡风味的粽子,虽然已经没有了儿时吃粽子的兴奋,但是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回想起童年的端午节。

儿时的我们,对节日的期盼那是相当地渴望,不为别的,一切都源于那个“馋”字,那个时候好像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食品,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煮鸡蛋、插艾蒿、给小孩子戴五彩线。

在五月节的前几天,父母亲就会收集五彩丝线,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五月节的那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拴上五彩线,据说是保佑孩子们平安、为孩子祈福的。

据老人们说五月节的艾蒿要在太阳没出来时带着露水采是最有辟邪驱瘟效应的,所以五月节的那天早晨我们会早早地起床,和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去采艾蒿。那个时候的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早起的痛苦,还一个个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而去,生怕采不到带着露水的艾蒿,回来的时候个个都是满载而归,赶紧把艾蒿悬挂在自家的房门上方,全然顾不上湿到膝盖的裤子和带着尘土的鞋子,就一头钻进屋盯着锅里热气腾腾的粽子和粽子锅里煮着的、皮上透着粽子叶颜色的鸡蛋、鸭蛋和鹅蛋,嘴上不停地咽着涌上来的口水。这个时候老妈还要讲究一番,把各种蛋从锅里捞出来,还要在坑上来回骨碌几下,说是吃了这样的蛋不肚子疼。此时的我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什么淑女形象,什么绅士风度早已荡然无存,一阵狼吞虎咽之后,还不忘在书包里装上几颗特别壮的去学校和同学进行各种蛋的比武,胜了继续撞,败了就剥皮吃了,所以五月节之后的几天的校园里撞蛋比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的深刻,幸福、快乐的童年记忆里有传统节日习俗深深的烙印。如今,我们已年近不惑,岁月老人早已将童年给了我们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孩子关于童年的幸福记忆会是什么,他们的童年里已然不会有我们童年记忆的复制。希望孩子们在热衷于过洋节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祝大家开心、快乐!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小时候除了春节最期待的就是端午节了,别问我为什么主要就是喜欢吃粽子。

几年前的端午节比如今的更加热闹,全市的人们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一大早,我就拿了一大把糖果冲向龙舟比赛点,当时,没戴手表,不知道时间。大概等了半小时来陆续来了几位比赛队员,接下来的时间就如同蜗牛一样慢,时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

终于熬到了大中午,此时场上已人大人海。裁判吹响了口哨,哨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冲去,让我想到一个词:二龙戏珠。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阳渐渐向西靠近我像一只在疾驰的黑马朝家奔去,一进门就闻到了粽子的香气,香气扑鼻,不知是太我饿了还是怎么,我一下子吃了6个。吃完之后,我心满意足地平躺在沙发上,想入非非…。

“哎!别发呆了!”一个声突然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一接转头,看见几个小伙伴望着我,我抱歉地笑了笑,直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和他们一起踏上了路程。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了,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很快乐的。早晨起床,我都会惊奇的发现手上、脚上戴上了漂漂亮亮的五色线,这五色线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妈妈才会在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给我戴上,那时候我还在梦乡呢!可想而知我看到手上、脚上突然多了漂亮的五色线,会有多么的高兴。

端午节这天,妈妈还会准备我喜欢吃的粽子,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豆沙的……吃着粽子优秀作文专注写作作文人,我还把在幼儿园里老师讲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讲给爸爸妈妈听。我看到爸爸妈妈吃的津津有味,我讲的也津津有味,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我还发现学校里无论男女,手上、脚上都会和我一样戴上五色线,有的脖子上也戴着。这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女孩就会在一起比一比谁的五色线好看。在我的记忆中,总是认为妈妈给我做的最漂亮!可是,唯一让我不明白的是什么时候才可以把五色线摘下来。于是我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五色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当端午过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才可以摘下来,寓意所有的坏运气都随着雨水冲走。”听了妈妈的介绍后,我反而期盼着快点下雨,这样我就可以让身上的坏运气快点儿远离我。

现在,不用到过端午节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但戴五色线却只有在端午当天可以戴,所以我依然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端午的随笔:记忆中的端午节

每当端午来临,童年时“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的儿歌,就会在我的心中萦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在民间的传说中,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小时候经常问爷爷:“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年龄太小的缘故,爷爷只说了屈原的故事。长大后才知道,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甚多,除了纪念屈原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是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曹娥是东汉(公元23—220年)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是端午节的第四个传说。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恶月恶日驱避说,是端午节的第五个传说。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时至现在,老一辈全椒人还有吃“五黄”、佩香囊的习惯。在端午节那天,早晨起来一定要吃粽子和缘豆糕,中午吃“五黄”——黄鳝、黄瓜、海虾、咸鸭蛋、喝雄黄酒。除了吃的外,老人们还会把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这“五毒”形象,绣在儿童的红肚兜上,以此来驱逐“五毒”,预防瘟疫。

全椒的端午节还有家家挂钟馗像、小儿佩香囊、穿虎头鞋的习俗。传说中,钟馗、香囊、虎头有避邪驱瘟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今,与商家在端午节热火朝天做促销相对应的是,端午节的民俗味越来越淡。但是“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景象将会长盛不衰,因为端午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公众号:天府散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演讲稿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最喜欢唱端午节的儿歌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每年端午节,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度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最喜欢过的节日,莫过于是端午节了。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早早起来给我包香喷喷的粽子。他们会采来荷叶,把糯米洗干净,把各种材料如糖、枣、肉等准备好,做成馅;然后用荷叶把粽子包起来,用绳紧紧地捆住;最后放到锅里蒸。美味的粽子就是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分为素粽子和肉粽子,最常见的就是糯米粽子。对于这两种粽子,我都比较喜欢,但更偏爱肉粽子。它多汁、美味可口、入口则化、油而不腻,还有一股荷叶的清香,实在是太好吃了。每到这时,妈妈总是指指我:“你这个小馋虫!”

端午节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文化,也给我家带来了许多欢乐,我爱端午节。

关文章:

1.端午节作文700字左右。

2.以端午节为题目的作文700字。

3.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5.高中端午节记叙文作文700字五篇精选。

6.端午节的作文800字。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我六岁那年,才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艾节、五月节……这一天,家家挂艾叶,吃粽子,人人佩带香囊……。

听妈妈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者,他在楚王身边做官小学生作文你也可以投稿,很有学问,一心为国家的富强出计策,可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发配边疆。后来,听说自己的国家被敌人占领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江边,怀抱一块石头,纵身跳了下去……后来人们为了让鱼虾们别吃屈原的尸体,往江中投入荷叶包着的糯米。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每当到了端午节,我虽然吃着喷香的粽子,观看着激烈的赛龙舟,可一想到这个故事,我就高兴不起来。

萧山区宁围镇第三小学204班陈文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