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优质18篇)

时间:2023-12-27 13:38:46 作者:FS文字使者

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数都是55人,班级男女生比例谐调,对于新课程教材,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还算比较扎实,思维也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同时两极分化也相当明显,两个班级差生都比较多,尤其五年级,很多差生已经开始妥协,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差生的培养。上课的时候要特别关照后进生的发言,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优等生带差生,帮助差生也能在数学上获得一定的收获。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百分数、比例、比例尺。在前面学习分数及比的前提下教学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比例的意义、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的应用,对于百分数来说,百分数的意义、读写,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圆柱与圆锥两个单元。对于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比之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掌握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学生先弄清楚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对于圆柱与圆锥,要在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与圆锥的面积、体积计算是重点、难点。需要学生好好把握。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中位数、扇形统计图。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原来的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相关知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会把假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会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意义和性质,利用比例的特点以及正反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等。

3、知道圆的有关知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圆的相关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6、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合理利用教材,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增加直观和联系实际,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加强拓展性和知识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精简。

(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一部分学困生,这些学生惰性强,上课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订正。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做题较粗心,计算不用草稿纸,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解决问题不仔细审题,理解能力不够强,需要在复习中加强训练。

二、复习目标。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

本班原有学生46名,。男学生思维活跃,能够主动参加讨论,乐于表达,思路清晰,女同学反映相对较慢,理解能力不强。班上出现了快慢分裂现象。计算有了一定的速度,但是正确率不高,存在抄错题的现象,不善于检查,主动发现问题。个别同学学习习惯不好。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分数乘除运算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应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展开与折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2、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想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的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一个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受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五、教学课时安排。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三、复习内容。

1、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时要使所有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知道一道分数乘法或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及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

3、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算术解答的方法。

4、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复习最基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和实际应用,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加强几何知识内容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灵活掌握。

5、复习统计,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

6、复习数学与购物,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各种策略加以分析比较,选择最有利的够物策略;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复习有关图形的变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加、减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学会使用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2、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

3、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4、以“课标”为本,扣紧“三维”目标。

5、力求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四、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1)四则混合运算方面,重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晚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全面性,指导学生学习。

(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解题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4)其它的知识将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五、复习时间安排:

1、6月16、17日复习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

2、6月18日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

3、6月19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4、6月20日复习简单统计、数学广角;。

5、6月23日第五次检测;。

5、6月24、25日准备期末测试。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这个班有41名学生,包括20名男生和21名女生。从平时的学习和最后一期期末考试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掌握的很好,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可以专心听讲,课后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有的同学做作业很粗心,做完作业不喜欢检查,尤其是计算很粗心;当然,也有学生有抄作业的现象;有些学生实践能力差,比如画画。

西部师范版下期修订的六年级数学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百分比、圆柱与圆锥、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统计、总评。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比,做了如下调整。

1、将“百分比”移至本书。

九年义务教育原教材中“百分比”的内容安排在第十一卷。这次修改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改变,所以把“百分比”移到第12卷,无论是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上,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复习”的调整。

本单元的主要变化是对以前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对相关习题进行相应的修改,如增加“计数与贴现”的相关内容和习题,将相关习题改编成分数加减法、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等。

3、增加“综合应用”。

(1)有奖购书中的数学问题。

(2)设计“六一”庆典节目。

1、让学生理解百分比的含义,熟练计算百分比,解决一些关于百分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含义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可以用比例的含义来判断两个比例是否成比例,并将比例分组。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理解正、负比例的含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正、负比例。

3、让学生认识气缸,知道气缸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气缸的特点。了解圆柱体的侧向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正确使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的侧向面积和表面积。使学生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正确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体积。让学生认识圆锥体,掌握其特性,学会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4、让学生理解扇形果汁图的含义和用途,阅读扇形统计图,掌握其特点,学习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5、系统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含义及其联系和区别。能够熟练读写数字。能够熟练改写数字。能够熟练比较数字的大小。掌握整除、除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成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四则运算的含义和规律,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精通整数、小数、小数四种运算。

6、加深对字母表示数字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字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把握比例和比例的含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对,解比。进一步理解正负比例的含义,正确判断正负比例的大小。

7、通过回顾和整理已经学到的33,354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并使用这些数量关系。

8、掌握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推进率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它可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所学三维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1、走进新课程,赢得新课程。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研究,在课堂中求质量。

2、教与学,多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

3、联系家长,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反馈。

4、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应该因材施教。

5、采取“一对一”的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互相评价,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注重学习和理解教学。

7、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8、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指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记录。并及时提醒有问题的同学,限期改正,逐步改善。

12、积极的考试作风,严肃的考试纪律,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六班共有学生xx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来看,这些学生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其余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差,基本概念掌握不清,还由于贪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本册的内容多,任务重,这些不利因素都给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我坚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各位老师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1、在数与代数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关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直观插图,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螺旋上升。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入手探讨新知识。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

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

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教学时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时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展示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第一周:图形的变换,5课时。

第二周:因数与倍数,2、3的倍数特征,4课时。

第三周:5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4课时。

第四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5课时。

第五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5课时。

第六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粉刷围墙,5课时。

第七周:分数的意义,5课时。

第八周: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5课时。

第九周:约分,5课时。

第十周:通分,5课时。

第十一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5课时。

第十二周:分数的加减法,5课时。

第十三周:分数的加减法,5课时。

第十四周:统计、打电话,5课时。

第十五周:数学广角、总复习,5课时。

第十六周:总复习,5课时。

第十七周:总复习,5课时。

方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对五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1、面积为1.5公顷的土地上种果树,每棵占地12平方米,这块地可种果树()棵。

2、里有10枚黑色棋子和6枚白色棋子,任意摸一枚棋子,摸到黑色棋子的可能性是(),摸到白色棋子的可能性是();摸到黑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约是摸到白色棋子的()倍。

3、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底是12.5厘米,高是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把这张平行四边形纸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a厘米,下底是2厘米,高是h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长10厘米、8厘米、6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是9.7,原来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8、在里填上“”“”或“=”。

9、在3.24,3.204,3.204,3.204中,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10、3.53737…用简便写法写作(),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一、

1.把m个1/3+1/3+…………1/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当m=35时,算式的结果为()。

2.自然数1的倒数是();0的倒数是()。

3.将两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4.绿色小分队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400棵,有10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死亡率是()。

5.一组数据:42,44,44,46,48,48,48,50,51,51,5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二、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2、2/5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

3、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写出分母是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写出两个等于1的假分数()。

5、()÷()=()/()=()(小数)。

6、同时是2、3、5倍数的的两位数是(),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7、()和()是互质数,它们的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把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9、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8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10、一根3米长的方钢,把它横截成3段时,表面积增加80平方厘米,原来方钢的体积是()。

三、

1.1.2升=()毫升7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17.5%读作();百分之二百零一点零九写作()。

3.3÷4=()%=()(填小数)。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它的体积是()立方米。

5.已知长方体的体积是72立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9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分米。

6.同学们植树,一共植了50棵树,有49棵成活,成活率是()。

7.一组数:41、61、31、41、41、51,其中众数是(),中位数是()。

8.50l的牛奶分装在容积为l的小盒内出售可以装()盒。

9.一个正方体木块,棱长为9分米,如果分割成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块。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二班现有学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1、一个梯形面积的上底、下底之和是6m,高是20m,这个梯形面积是()m2。

2、根据24×103=2472,写出2.4×103=(),24.72÷10.3=()。

3、把0.37×0.28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4、把0.03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变成(),是原数的()倍。

5、在3.6464、10.9090……0.55151、0.6251……这四个数中,有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

6、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大了33.3,原来的数是()。

7、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45,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是()。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5厘米,高是2.1厘米()。

9、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10、0.123÷0.18=()÷1829÷25=()÷100。

二、

1、12.6÷0.06=()÷635.05÷7.01=()÷701。

2、1.35×0.67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3.7里面有()十分之一。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5厘米和2.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5、两个因数的积是1.53,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

6、张老师骑车去学校,每分钟骑v米,10分钟骑()米,t分钟骑()米。

7、3.07676…是()小数,用简便记法可写成(),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8、如果2x+8=13,那么8x-13.5=().

9、9720平方米=()公顷0.36平方米=()平方分米。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三、

1、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偶数(),最小的奇数是()。

2、根据7×8=56,所以56是7和8的(),7和8是56的()。

3、()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一个数既是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

5、把一张画放在桌子上,翻动一次画面朝下,翻动两次画面朝上,翻动12次画面朝(),翻动53次画面朝()。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底是16厘米,高是()厘米。

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7厘米,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16=()+()30=()×()×()。

10、如果a是b倍数,那么a和b的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初,我们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主线,让日常教学成为教师自身成长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内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5、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各班级的提优补差工作有序进行。

(1)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人、备重点。活动主要内容是:a教材进行钻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b、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c、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教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3)课堂上要结合学科特点突出素质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营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2、加强年级教研。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并围绕学校数学组研究课题,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写好教学计划和总结。开展好小组教研,对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对重点课实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互相观摩教学活动。

3、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其中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4、备课过程中主备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在广泛借鉴优秀教案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设计出适合本校的优秀教案。之后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质疑和建议,一起修正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地表的变化及保护"、"能量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宇宙天体的构成及探索"、"科学探索历程及科技未来展望"等研究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相关主题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本册教科书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随着学生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在教科书中的呈现越来越淡化,相反,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逐渐丰富,这些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条件,并在教科书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从每单元的结构分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并且相互关联得更加紧密,表现出学生知识经验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特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学习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75课时,另有5课时的机动时间。

1、认识正、负数2课时。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0课时。

3、分数的加减法(一)14课时。

4、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6课时。

5、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10课时。

6、爱护眼睛--统计5课时。

7、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1课时。

8、下跳棋--可能性2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根据五年级同学平时学习的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对字词掌握地较好。句式的变化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不够好,修辞的运用部分同学不够灵活掌握,独立阅读只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拓展性的只是抓不住重点,写作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运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方面也不出内容等。

三、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版块。

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生学会的15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阅读版块: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间隔号的不同用法。

习作版块: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叙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不用涂改液。

5、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四、复习措施:

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三、复习措施:

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想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五、复习方法:

分为: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等五个部分。

1、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进行复习。

2、积累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时的练习。

3、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是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探究性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引导、归纳练习为主,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养。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本班共有学生xx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据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上学期期末统考及格率是xx%,相对四年级进步明显,成绩过低的学生(xx分以下)减少了许多。但仍有近xx多名成绩过差,几乎不能达到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欠账过大,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和不写作业的现象。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倍数和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分数加减法和可能性的大小(其中图形的面积安排了基本图形和组合图形两个单元)共计xx个单元。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交通”、“尝试与猜想”和“数学与生活”xx个专题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中的分数和分数加减法、图形的面积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学好分数,倍数与因数的学习内容也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将稍难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部分穿插在分数部分学习,相对于过去教材做出了很的突破。

1、掌握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掌握倍数、质数与合数的特征;会找倍数与因数;能分辨质数与合数,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2、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以及简单的组合图形分析和面积计算。

3、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4、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5、认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表示的必要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都能掌握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期末在数学概念方面的平均错误率控制在xx%以内,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平均正确率达到xx%以上;度量、画图平均正确率达到xx%以上;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正确率达到xx%以上。使学生的分析、概括、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合作获取知识的本领有较大的提高。力争期末统考及格率达到xx%,均分达到xx分以上,综合成绩保持在全县同年级中等水平。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4、抓好每月一次的单元测试,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几个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是,学生的组织纪律较差,班集体没有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不能为数学教学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黄文敏、郭家城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看,本期开学质量检测,综合成绩达优的就有5人,不及格有18人,其余的是中等生。培优辅差的任务比较艰巨。

2、从学生的学习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利因素居多,不利因素也不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灵活、正确地利用各种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行为的指引者。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学习能力的高低、品质的好坏,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教育、正面的诱导、不断的培养。我一定要全面去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园满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简单的统计(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简单的统计(一)部分的调整。

根据审查意见,改编涉及到百分制分数的习题(如,第4页做一做)。

2.约数和倍数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习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5.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三、部分内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地表的变化及保护"、"能量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宇宙天体的构成及探索"、"科学探索历程及科技未来展望"等研究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相关主题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本册教科书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随着学生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在教科书中的呈现越来越淡化,相反,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逐渐丰富,这些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条件,并在教科书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从每单元的结构分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并且相互关联得更加紧密,表现出学生知识经验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特点。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75课时,另有5课时的机动时间。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小数。

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混小数(带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纯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也是无限小数。

分数。

表示把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带分数。

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数与数字的区别。

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0的意义。

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

0是一个数。

0是一个偶数。

0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

0有占位的作用。

0不能作除数。

0是中性数。

十进制。

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

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样做加法结合律。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的其他运算定律。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除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

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乘法的意义。

一道乘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

二、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

一道除法算式,一般有下面几个意义:

1、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

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243,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

整除与除尽。

整除:

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

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

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

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约数和倍数。

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奇数与偶数。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反之,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质数(素数)与合数。

一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反之,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约数,这个数就叫合数。

1是否质数。

由于1的约数只有1个,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公约数。

它的个数是有限的,既有最大的,也有最小的。

互质数。

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而没有其他公约数的,这两个数就叫互质数。

质数与互质数。

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两个质数,不能肯定就是互质数。只有两个不相同的质数,才能肯定是互质数。另外,两个合数既可能是互质数,也可能不是互质数,但不能说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质数叫做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同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它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没有最大的。

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无限个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能被2整除的判断方法。

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末尾是否有0、2、4、6、8这五个数的其中一个即可。

能被5整除的判断方法。

一个数能否被5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末尾是否有0、5这两个数的其中一个即可。

能被3整除的判断方法。

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能否被3整除。

分数单位。

分子为1,分母不为零的真分数,就叫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分数化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

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主要看分母(这里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是不是只有质因数2或5。掺杂任何其他质因数,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就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没有基本单位。

不同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量,就没有基本单位。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通分、约分。

通分:把几个单位不同的分数,化成相同单位,且大小不变的分数,叫做通分。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分子、分母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是特殊分数。特征是分母为100,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百分率。

两个相同量的比的比值,用百分数和的形式表示时,这个比值叫做这两个量的百分率,也叫百分比。通常的率就是百分数。如出勤率等。

准确数与近似数(近似值)。

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的数,叫做准确数。

与实际情况接近而有一定误差的数,叫做近似数(或叫近似值)。

名数与不名数。

量数与计量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例如:7米、18千克、9时25分等都叫名数。

没有带单位名称的数,叫做不名数。如2、4、6、8等,都叫不名数。

单名数与复名数。

只含有一个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例如7米、18千克等都叫做单名数。

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类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例如:2米3分米5厘米,8小时33分,8吨8千克等都叫复名数。

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

计量单位较大的叫做高级单位,计量单位较小的叫做低级单位。高、低级单位是相对的,没有单个的高、低级单位的名数。

公历年的平年、闰年。

平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有余数时,就把这一年叫做平年,计365天。其中二月份有28天。

闰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余数为零时,就把这一年叫做闰年,计366天。其中二月份有29天。如果年份是整百的,则除以400,再看余数。

时刻与时间。

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个特指的时候,例如上午8时30分开会,这里的8时30分这是时刻。时间表示两个是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例如,做作业用去30分钟,这里的30分钟就是时间。

比和比值。

比: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一般地当数a除以b(b0)就叫做a与b的比,记作a:b。也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为a/b。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和比值有本质的不同。如:1/2既可看作是比,又可看作是比值。如果化成小数,则只能表示为比值。

比的化简。

把一个比化为最好简整数比,叫做比的化简。一般情况下,化简以后的比,前后两项为互质数。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其交点叫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角:

锐角(小于900的角)、直角(等于900的角)、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的角)、平角(等于1800的角)、周角(等于3600的角)。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面积和地积。

面积是用来表示一个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

地积就是土地的面积。

体积和容积(容量)。

体积:用来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或容量。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学校、教导处的工作意见,以展示课、上课及课题研究为工作重点,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提高本年级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2、结合教研组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教研活动,并进行阶段小结反思。

3、抓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重点抓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要强化学生的倾听、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工作措施。

1、围绕本年级段的课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1)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本学期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组织学习、讨论、写好教学反思,充分领会其精神,有转变角色的意识,确立教学新理念。

(2)学习理论、案例分析、教学论文。结合教研组所确立的新课题《数学思维的协同美与教学》,学习相关理论。并结合课堂教学写好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在学习、研究、实践活动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2、组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3、重视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期,按教导处布置,我们教研组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组内成员开展优秀课展示,并认真进行评课。具体要求是:开课教师认真准备、认真上课,上课要着力创设使学生会听课、能听课,注重个体差异,真正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分层教学,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分层要求,像给予发言机会,板演的机会,作业的题数等,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重点突出,进行针对性测试对重要易错的知识点,可以用测试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强化,并进行班级评比。强化反思。

6、统一作业的类型与要求:

(1)作业类型有:课堂作业、大小练习册。

(2)作业要求:

课堂作业统一用纯蓝钢笔或水笔书写、格式统一要求(每次作业前要写练习几、题次写在题号格里、答字要写在横格里、每次作业后要画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批分格)、每次错题钉正时要写“订正”后再订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