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读后感(模板7篇)

时间:2023-10-07 02:32:42 作者:JQ文豪 刘胡兰读后感(模板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胡兰读后感篇一

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对刘胡兰感到深深的敬佩。

故事讲的是刘胡兰在她15岁时被两个国民党用铡刀害死的,那几个坏蛋逼着刘胡兰说村里还有几个共产党员?刘胡兰说就我一个,要杀要剐随你便,但我警告你,你不许伤害村里的老人。那些坏蛋的军长说:“刘胡兰要是再不说,就把他和那个村民一起杀了。”

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安全,在敌人的屠刀前,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收买和威胁,毫不动摇,宁死不屈,仅15岁就牺牲了。

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是无数个刘胡兰式的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做一个人更要自尊,自爱,自强。当遇到危险困难的关键时刻,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命。不顾别人的生命安全,要想到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要敢于同坏人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英雄少女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小小年纪就协助游击队员镇压汉奸,积极向党靠拢,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平时碰上一点困难,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叫苦叫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启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用勇于挑战困难,勇于拼搏忠于党和国家的人。

刘胡兰读后感篇二

星期六,我要爸爸找篇爱国文章,并询问爸爸是么是爱国。爸爸说“爱国,就是热爱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我不解,我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更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国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我为了爱国就要献出生命。爸爸听完我的话,脸当时阴的就象能滴出水来,我很害怕,怕爸爸打我。

爸爸把我拉到电脑边,打开电脑很快找到一篇文章,恶狠狠的对我说“自己看,看完自己再说话”。

这是一篇介绍刘胡兰的文章,我心情沉重把文章默读了一遍,又一遍。读着,读着,刘胡兰牺牲前那一幕幕令人潸然泪下的情景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我读了红色经典书籍里的英雄故事,对刘胡兰感到非常的敬佩。

读到这里,我对照了一下自己,觉得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为了不辜负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像刘胡兰一样,做一个敢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读了关于刘胡兰的书,我知道了她的本名是叫兰子,是她的后妈给她起了刘胡兰这个名字,她14、15岁时就参加了革命。

她是个勇敢、善良、坚强、正义、和平、执着的一个小女孩,虽然四五岁时亲生母亲就死了,但她还是和妹妹,奶奶爸爸在贫苦中坚强的生活,她爸爸后来又给她姐妹俩找了个后妈,这个后妈对小姐妹俩可好了,处处为她们着想,后妈看兰子到上学的年龄,不但让兰子去读书还帮她改了名后妈姓胡,爸爸姓刘,加上自己的名叫兰子,“刘胡兰”。

如果没有这些先烈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安定美好的生活!

刘胡兰读后感篇三

刘胡兰——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看完了《刘胡兰》这本书,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刘胡兰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的牺牲却重如泰山,她的英雄事迹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被后人所忘记。

刘胡兰是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共产党员,因为叛徒的出卖,她和村里的人被敌人抓捕。刘胡兰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下不屈服,毫不惧怕恶如豺狼的敌人,革命意志毫没动摇过。当敌人问她:“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决不投降。”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让敌人恼羞成怒,就这样刘胡兰成为了敌人的刀下英魂。但她的忠心耿耿,她的坚贞不屈深深感染了每一位爱国人士,毛主席也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同志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光荣牺牲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碎了,一位多么伟大的姑娘,为了祖国贡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抗日战士知道后,来到了战士们死去的地方,报了一些血土,去攻击日军,为死去的人报仇,一番苦战,日军落荒而逃,战士们怀揣着云周西村的血土欣慰的倒下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都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回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要严格要求自己,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祖国争光。

我们还要学习刘胡兰姐姐勇敢、坚强的精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低头,不要成为懦夫,要勇敢向前进,打败它们。

刘胡兰读后感篇四

暑假里,我在图书馆阅读了《刘胡兰》一书,刘胡兰读后感。看完书,我很感动。刘胡兰牺牲时只有15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在那个战争年代,不知道她经历了多少苦难。在被敌人杀害前,她在想什么,她是以怎样的勇气来面对死亡的呢?我想应该是她绝不背叛同志,坚守信念的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但能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很重要。刘胡兰面对阎匪军的威逼,坚持住了自己不背叛同志,忠于共产主义的信念。那么小的年纪,真是令人佩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我也有自己的信念:多帮助别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如何去坚持呢?目前,好好学习,汲取有用的知识,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应该是最重要的。自己有了本领,才可以去帮助别人。能够帮助别人,才会对社会有贡献。

坚守信念,虽然有的时候会感觉很累;但想想刘胡兰的事迹,这些苦累好像又算不了什么。并且有了信念,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想着这些,也就不会感到那么辛苦了。

坚守信念,有刘胡兰做榜样,我更有力量了。

刘胡兰读后感篇五

很偶然,看到一篇题为《刘胡兰》的文章,怀着敬意,我开始读起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刘胡兰从小热爱党,立志要为共产党做好事。入党后,她动员全村的妇女,帮助战士做军鞋,军袜。帮助党抓住了两个汉奸,立下不少功劳。很不幸,有一年,日军包围了村子,抓了几个人带进寺庙里审问拷打,刘胡兰也在其中。在审问她时,敌人要她当众“自白”以后不为共产党做事,若是不说,就要杀头,读后感《刘胡兰读后感》。“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刘胡兰的回应激怒了敌人,他们残忍的杀害了刘胡兰,我们的小英雄刘胡兰壮烈牺牲你。

读完了故事,我惊呆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个15岁的小女孩,竟能有“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要换成我,还不早就吓得半死,说不准会选择“自白,单刘胡兰没有,她不怕,因为她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决不做“卖国贼”。我敬佩她!敬礼!

但我又感到惋惜。15岁,正是一朵怒放的鲜花,就这样被残酷的敌人无情地杀害了,她的家人一定伤心欲绝。但她的死却是值得的,我们永远记住她!中国人民永远记住她!

刘胡兰虽然不在了,但她的心还在,她为祖国争气的心还在,她宁死不屈的精神还在!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抗日小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读后感篇六

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里,出现了一位少年女英雄刘胡兰。小说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少年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十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妇救会干事。

1947年1月12日在云周西村土改时,被阎锡山军队逮捕,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党的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与刘胡兰相比,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平时碰到一点困难,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从一名少先队员成长到大学生,变得成熟,变得勇于担当,但不变的是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跨世纪的建设者、是创造祖国奇迹的栋梁!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刘胡兰读后感篇七

是谁开辟了新中国?是谁建立了新中国?是谁建设了新中国?是英雄好汉!是共产党!更是无数中华儿女!

“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今朝梦想成真了,会忘了这些英雄好汉吗?不,永远不会,有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这天的新中国;有了他们的卓越奋斗,才有了我们当代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甘霖,滋润了大地;他们是阳光,温暖了世间。

我爱戴英雄好汉,在《刘胡兰》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被她那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感动。

刘胡兰自幼失母,是她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得把她和妹妹抚养成人。再想想自我,有父母的爱,竟还不珍惜,肆无忌惮的浪费那大山般的爱。

刘胡兰从小便在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中华抗日献一份力。使她有着与其他孩子与众不一样的意志、智慧。在她当上儿童团长后,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如狂风般地袭来,在只是孩子的刘胡兰面前,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每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行动,但她从不退却。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誓死保密党的机密。刘胡兰死了,但她的英雄事迹,永远地让我们铭记着,思念着,赞颂着……毛主席也赞许“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虽然此刻国富民强了,但我们还是不能忘记我们中华民族过去遇到的耻辱,要让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想成功,就要努力,让我们一齐发奋读书,树立信念,成就理想,建设中华!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