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中的比教案(精选17篇)

时间:2023-12-20 07:26:30 作者:琴心月

编写小学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进行明确,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对于小学教案的编写,教师需要持续关注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教学资源的更新。

生活中的比数学教学教案

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应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

联系实际体验概念。

表格、情境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

(1)出示4名同学的比赛情况,这里4名同学的比赛场数是一样的,都是各赛8场。

二、情境延伸感悟新知

(3)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4)出示图形分类的情境。

三、结合情境教学概念

1、在以上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出比的概念。再次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学生回顾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

2、介绍比的读法和写法。

四、拓展应用加深体验

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谁?它表示什么意思?课后继续找一找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比?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字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90~p91。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课堂练习。

学具准备:1、数据收集表。

2、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一)、信息交流: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数,例如: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产生了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这些都是自然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生活中的负数。当然有关负数的很多知识留待我们以后慢慢学,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温度。

2、信息交流。

真不错!同学们有这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调查的结果。

(1)、分小组交流收集的数据。

(2)、小组汇报你们调查的结果。

(二)教学负数的意义。

大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了一些城市的温度。谁注意了温度的表示方法?

出示课件:

对零下温度我们用负数来表示,比如零下12度我们就写作-12℃。

谁能说一说-12℃代表什么意思?(-12℃所表示的温度比0℃还低12℃。)。

(三)教学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以温度计为载体,抽象出数轴。

(四)课堂练习。

(五)小结。

温度。

零上26度0度零下12度。

写作:+26℃0℃-12℃。

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

1.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重点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对“面动成体”的理解。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察和讨论了生活中的一些几何体,今天再一起来寻找构成图形更基本的元素面、线、点。

1.展示投影(建筑、生活实物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

2.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图形的例子吗?

二、新授。

1.由观察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投影展示正方体和圆柱体。

议一议:

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到:体由面组成,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

3.投影展示课本p6想一想图形(动态)与学生共同填写: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4.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

教师用投影动态演示旋转情况,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化解难度。

三、小结。

1.生活中图形丰富多彩,点、线、面都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p7习题1.2.

五、课外作业。

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经过裁剪围一个三棱柱(不必粘贴),再围一个四棱柱及一个五棱柱。(注意:可先找一些实物研究)。

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让幼儿知道数字宝宝和水果宝宝的数量一一对应的关系。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

师:

﹙1﹚幼儿用手指表示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2﹚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继续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张奖状﹖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像小棒;像小鸭;像耳朵。

﹙4﹚新年快到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字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1、重点: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难点: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3、关键: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清晰的数位概念,了解和掌握数位的意义。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数学活动,认识万以内书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完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课时。

第6~7周。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字

活动目标:

通过在参观数字展览区的情景中,幼儿获得按照数字内容归类的经验.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参观数字展览区。

1,回忆。

1)在哪里看到这些数字宝宝?

2)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2,归类。

1)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这么多数字,它们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2)这么多的数字贴在一起,看也看不清楚,怎么办?

幼儿教师讨论。

总结:按照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这样的一样的内容放在一起就能看清楚了.

3)幼儿操作:

把相同内容的资料粘贴在一起。

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

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1、完成第42页练习八第3。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完成第42练习八第3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42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先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4、完成第42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都有直角。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完成第43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教师作必要的指点。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加强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教材中安排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

1、温度。这部分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2、负数。这部分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负数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引导学生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当学生对负数有了感性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后,教师要让他们带着这种理性认识去观察生活中的负数并组织学生交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温度(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课本第84页“温度”教学内容及“试一试”;课本85页“练一练”1、2两题。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让学生经历调查气温的活动过程,从中积累感性认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作业,对全国各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

一、引入课题。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负数。

让学生说说课后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的调查结果。引入负数。

2、认识负数的读写法。

(1)举例说明谁能说说-2°c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2°c表示零下2°c,即比0°c还在低2°c。(教师边说边板书,-2°c,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2°c。)。

(2)练习。让学生写出一个用负数表示的温度,并说一说这个负数表示的意义,再读一读,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一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试一试。引导学生完成课本90页“试一试”练习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1、2题。

四、全课小结。

1、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2、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91页“小调查”。

2、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课本第92页至93页“正负数”教学内容及“试一试”1、2题;“练一练”1、2、3题。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银行存折卡、天气预报图。

一、引入新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生活中的负数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正负数。

出示教学情境挂图。让学生观察。

(1)提出问题怎样把图中出现的温度进行分类?,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

(2)组织交流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温度有零上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我们刚认识的-2,-5,-20等负数可以表示零下的温度。

(3)归纳概括。

教师指出:像5、7、6、20、100……都是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7,+6,+20,+100;像-2,-3,-4,-5,-20,……都是负数。

教师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教学正负数的读写法。

(1)举例说明。

教师以+5和-2为例子说明正负数的读写法。

(2)自主练习让学生随意写出两、三个正负数,并读一读。

3、试一试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2页“试一试”中的1、2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87页“练一练”中的1、2、3题。

四、自学“你知道吗?”

(1)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第87页“你知道吗?”

(2)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五、全课小结。

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还用到负数?

六、布置作业。

大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三、观察、交流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1、师: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2、师:你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他表示什么意思?

1、师: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也有数字,我就发现了很多,我还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组织幼儿看课件,并讲解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五、数字游戏。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添数字、猜数字。

2、组织幼儿操作画册。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及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课前两天,我给孩子下发了调查表,当时我还在想,应该不会找到很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的。今天早上,孩子们带来了他们的调查表,调查表中呈现的内容让我刮目相看,他们竟然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红绿灯要用到数学(数字),买东西要用到数学(钱币),看时间要用到数学(时间),玩扑克牌要用到数学(顺数、倒数)等等。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简单的数学学习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等。”这些都强调了“学”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用”数学。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把数学内容设计成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让幼儿“用”数学。今天的活动,我和孩子就在自己身边“用”数学。我和孩子一起测量桌子,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些自然测量材料:小本子、回形针、吸管、绳子、铅笔等,通过不同的材料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让孩子了解测量工具的不同,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同时重点解决了测量的方法,如起点、终点、首尾相接、记录的要点等。在孩子尝试用不同工具进行测量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都用尺子来测量相同长度的本子,得出的结果也是一样的。使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了大家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有了统一的标准,生活中才有了共识。

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更大的操作平台,不只在教室中,我们还走到了操场上,如量量滑滑梯、花儿、大树等,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且做好记录,满足了孩子的测量需求。他们在操作中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幼儿与同伴足够的交流和解决问题的体会,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今后我们应该努力尝试的方向。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生活中的数字数学教案

1、通过在参观数字展览区的情景中,幼儿获得按照数字内容归类的经验。

2、体验到生活中各种数字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参观数字展览区

1、回忆

1)在哪里看到这些数字宝宝?

2)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2、归类

1)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这么多数字,它们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2)这么多的数字贴在一起,看也看不清楚,怎么办?

幼儿教师讨论

总结:按照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这样的一样的内容放在一起就能看清楚了。

3)幼儿操作:把相同内容的资料粘贴在一起。

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都会被打乱或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本次《生活中的数字》就以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字为内容,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也培养了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大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要生活化,课程要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并且《纲要》中科学领域这样的价值取向已清晰可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使儿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当前的社会已步入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已随处可见,并正日益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孩子,也每天接触着出现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作用的数字。

生活中的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20【设计意图】:

《比较》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比较物体多少的问题。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

首先通过情景导入引出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20以内数数的基础比较物体多少,比较过程中引发出新的解决方法——一一对应,从而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一一对应的思想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方法,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呈现生活中的特殊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殊物体的对应。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4.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比较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

教师:手套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

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

(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

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板书:比较。

【利用故事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

时直接点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本课。】。

二、动手实践,体验方法:

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一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生:同桌合作进行比较。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较结果: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

问:你们都会比较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生:交流:

三、巩固练习,方法运用:

1、p20题2(左图)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

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生:进行比较,反馈。

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

2、p20题2(右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自己比一比。生:交流。

四、联系实际,拓展提高。

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

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2、联系生活实际:

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生:举例。

3、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

生活中的数字数学教案

1、观察感知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生活中各种带有数字的物品、课件、音乐磁带、画册。

一、律动:数字歌

二、利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出示110、120,提问:这两组数字又表示什么?

三、观察、交流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1、师: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2、师:你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他表示什么意思?

四、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师: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也有数字,我就发现了很多,我还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组织幼儿看课件,并讲解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五、数字游戏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添数字、猜数字。 2、组织幼儿操作画册。

《生活中的轴对称》数学教案

教材第82页的内容及第84页练习二十

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

2.会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线。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感知对称、引入新课

今天上课之前我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教师表演剪纸。这是什么?(蝴蝶)

观察这只蝴蝶外形,有什么特点?(左右一样,折起来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在数学上叫做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轴对称。(板书课题)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过轴对称图形,谁来说说什么样

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什么特点?(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对折后,完全重合,能找到一条或多条对称轴)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轴对称的图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图片: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找到它们的对称轴,并画出来。(强调:对称轴用虚线画)

师: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以虎头剪纸为例,谁再来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演示后说明: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它的对称轴。

二、充分感知、探究新知。

(一)、出示书上例1图。

(提示:先看一看再数一数这个图有几个重要的点?这些点也就是这幅图的`关键点)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师说明:将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点称为一组对应点,如a是a’的对应点,也可以反过来说a’是a的对应点,不能单一的说哪个点是对应点。

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填空:

(1)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2)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3)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4)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5)每一组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2、出示脸谱图。

师:这是四个不同的脸谱,你们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学生汇报:

师: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找的又快又准确的吗?

3、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3(二)、出示课件例2。

师:你能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吗?画之前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那么请先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画得又快又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同排两个同学议一议,再用铅笔在书上试着画一画。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画的?

汇报,引导讲解:第一步:找关键点。第二步:标对应点。第三步:顺次连线。

小结:我们在补全对称图形时要先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然后数出

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再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最后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这样就能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出示做一做练习题)

师:学习了方法,现在就来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先想想补全后是什么?然后按照刚才同学们总结的经验,自己动手画出来吧!

展示画法,谁再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画的?根据板书总结方法。

三、知识运用、巩固新知。

1、练习二十第1题。

师:下面这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通过这几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有的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多条对称轴。)

2、练习二十第5题。

师:观察一下,下面的这些图形各是从那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如果用一张圆形纸对折若干次,剪出的图形会怎样?

4、欣赏图片。

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我们去看一看。(课件展示)漂亮吗?

四、全课总结。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去留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我相信你们就是未来的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美丽的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字

1、通过开展数字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数字的乐趣。

2、通过生活实际中找数字,让同学们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感受数学的奇妙,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每人带一个有数字的玩具。并在家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有数字。

2、电话、表、数字卡片、人民币。

活动过程。

1、让同学拿出从家带来的带有数字的玩具,互相展示,互相交流,互相玩。

2、让同学们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有数字。

3、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

2、出示电话号码,让同学们说说它的作用,并用数字卡片摆摆自己家和自己亲人的电话号码。

3、用数字表示数量,说说你有几枝铅笔,你几岁了,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等等。

1、猜数字:找个同学在纸上写一个数字,让同学们,通过大了,小的了方式,让同学们猜,从而让同学们知道数字的比较大小。

2、老师拿出钱,让同学们玩物品买卖游戏。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

本课的教学首先符合《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的幼儿教学要以幼儿生活为基础,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我创设了多个活动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们也都能积极的参与,体验生活经验,学习知识。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同时也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学生物品买卖的活动环节组织的不够好,人员分配上有点问题,另外还应该养成学生收拾整理玩具、物品的好习惯。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