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羿射九日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2-06 09:18:08 作者:梦幻泡

教案的评价是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经典二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范文

知识能力:(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1)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2)学习积累语言的方法,学习观察生活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因此,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放在识记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从而体验发现的快乐。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与文中的小朋友年龄、动作、语言相仿,让他们更容易感受到文中小朋友的快乐、细心。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时我通过歌曲、小诗让学生感受春天,在脑海中留下一幅关于春天的记忆模块,由课文联想到整个春天特有的景色,然后随着文中的小朋友去寻找春天。在教学时,“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句子间的停顿和整篇课文的诵读节奏,掌握朗读技巧,为今后诵读散文诗奠定基础。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画一画春天来自主探索春天的奥秘。

2.教具准备:《春天景色》视频;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ppt课件。

3.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本课主要使用ppt课件,同时运用视频朗读,视频欣赏等资源。课件是由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的。主要用于激发学习兴趣、直观呈现课文、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让学生更直观的感悟春天、体会寻找春天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要用你觉得最美的语言来说出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想一想,春天都来到了哪些地方?你。

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天呢?请大家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课件展示)。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竹林里:

春天的雨一阵又一阵,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田野里:

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

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柳条跳舞,桃花脸红。

天在哪里? 春天在草原上:

春天的雾轻轻细细,

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

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再抽读。(课件出示词语,对读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脱掉、冲出、奔向、寻找)。

2.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用动作演示害羞、躲藏、遮遮掩掩更词语。

(3)学生间相互解决。

3.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你们跟随小作者找到了吗?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然后小组汇报。

感悟春天的眼睛、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琴声、春天的音符等句子。(课件展示。)。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教师板书: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柳枝 。

风筝 喜鹊  杜鹃  桃花  杏花。

6、再读课文后回答: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视频展示找到的春天)。

四、欣赏图片,拓展练习。

播放《春天》视频,学生观察春天,用自己觉得最美的词语说一说。

通过欣赏视频朗读,直观的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

在脑海中留下有关春天的记忆模块。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培养读书的好习惯,体现新课程理念。

以问题为主线,通过朗读、思索、演示、交流来体验找春天的心情。

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利用图片、动画直观的呈现眼睛、眉毛、琴声、音符等,更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比喻句。

出示动画,让学生跟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通过剪辑的视频录象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寻找春天,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同桌抽读、互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三、指导写字(课件出示)。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交流识记的好方法。

3.重点指导“溪、摇、野、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

溪:右半部分多,要写紧凑;

冻:偏旁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野:右边不要多写一撇;

躲:“身”作偏旁,第六七两笔右边不出头。

4.学生练习。

四、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出示有关春天的词语和图片。(课件出示)。

六、画一画(课件出示)。

春天有哪些变化?把图画涂上颜色。你还发现了什么?也来画一画吧,并写上一两句赞美的句子。

通过互考生字、朗读的方法巩固生字、课文,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升华。

自主展示好词佳句,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解,再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运用新奇、多样的方式达到掌握生字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向学生出示词语、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积累词句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画春天,感悟春天,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写话能力,激发写话兴趣。

1、找春天。

看到了    小草、野花、树木。

找    。

听到了    小溪、喜鹊、杜鹃。

春    。

闻到了    花香、春的气息。

触到了    荡秋千、摇啊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范文

以下便是第二天的教学情景:

生:找过了。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生1:从早开的野花上找到了春天?(一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孩子说)。

生2:我从嫩绿的小草上找到了春天。

生3:我从粉红色的桃花中找到了春天。

孩子们的回答很合我意,我觉得这课堂我肯定能上得很圆满,忽然一个平时很顽皮的孩子站起来说:

这不是与我唱对台戏吗?听到这孩子的回答,我先是一愣,而后,又平静地问其它孩子。

师(问生1与生2):你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生2与生3(吞吞吐吐):我们从书上看到的。

师:你们其他同学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生:我们看到的跟生4看到的一样。(胆大一点的孩子)。

这堂课我发现孩子的回答很苍白,举手的人也不是很多。这时我感到有点矛盾,是避开这一问题的焦点,就事论事,上完课文呢?还是暂时放着这篇课文,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采取了第二种方案。过段时间,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

大约三星期后,我先去体验了一下,去公园走了走,我又让孩子重新体验,而后又开始了《找春天》的教学。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去找春天,你们都去找了吗?

生:去找了。

师:这次你们看到的与上次有什么不同?

这下,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都都纷纷举起了手。我让上次与我“唱对台戏”的那孩子说。

师:请钱杭杰回答。

生1:这次,我和妈妈又去城市广场找春天了,我真的找到了春天。我发现春天在树枝的嫩芽上,我发现春天在广场的绿草坪上。

生3:我去斯宅老家找了,我发现春天在山坡的野花上。

生4:我去浣江公园找了,我发现春天在公园里笑红了脸的茶花上。

生5:……。

生(很开心地):好。

(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学习课文)。

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带着真切的感受走进了课文,这堂课,我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第一,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内容的沟通,拉近学生生活和教材内容的距离。大自然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本活的“书”。我们教师应巧妙地利用这种课程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这比我们平时花费很大的精力、物力去制作课件要强锝多。通过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又将课文的学习与其相联系。教学的形式一下子生动起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也一下子充满了活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第二,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努力追求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

以上两个正反不同的教学案例,都能体现这一点。在第一个案例中,当学生的对话与教师的意愿相违背时,如果教师不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而是居高临下地给予简单的否决或搪塞。那就会扼杀孩子探索自然的自信心,如果没有孩子对自然的探索和感悟,也不会有案例二的精彩。教师的一言一行,课堂上每次偶发事件的处理等,都折射出教师新型的角色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就会显得学习自主,心理放松,思维活跃。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意识和生命活力得到全面的拓展。这是我上这堂课后最深的一点感悟。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羿射九日教案

知识与能力: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想象,讲故事等。

态度情感价值观:

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查阅资料:

查找关于《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还记得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吗?(指名讲故事)。

2、师:今天咱们再来看一个神奇的.故事。

板书课题:《羿射九日》。

过渡语: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到底有多神奇?

提示:请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1、提示:看看谁来考你了?

先指名读后齐读。

2、引导:请你再读课文,找出你不懂的词语,集体讨论。

3、引导: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激发兴趣: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5、激情读:真的吗?那就读出来吧!

1、这么棒的故事,如果只有自己知道多可惜呀,你打算怎么讲给别人听呢?

2、讲给同学听一听。

自己搜集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

一、导入  :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br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

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br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加油。)。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

大家一起来读,好不好?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时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三)、教学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我们再齐读本段好吗?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六、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生抄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所摘抄的内容。

16葡萄沟。

水果多,最喜爱葡萄。

葡萄长得好。

人好。

葡萄干有名。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3课时。

[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羿射九日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想象,讲故事等。

态度情感价值观:

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查阅资料:

查找关于《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还记得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吗?(指名讲故事)。

2、师:今天咱们再来看一个神奇的故事。

板书课题:《羿射九日》。

过渡语: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到底有多神奇?

提示:请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1、提示:看看谁来考你了?

先指名读后齐读。

2、引导:请你再读课文,找出你不懂的词语,集体讨论。

3、引导: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激发兴趣: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5、激情读:真的吗?那就读出来吧!

1、这么棒的故事,如果只有自己知道多可惜呀,你打算怎么讲给别人听呢?

2、讲给同学听一听。

自己搜集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二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课件、动物图片和头饰。

一、导入

1、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说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蝌蚪)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和小蝌蚪有关的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回答:为什么找?怎样找?找到了吗?)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指名学生开火车带读,要求每个词语读一遍拼音,读一遍词语,读对了全班跟读,读错了举手帮助他。

(2)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读。

(3)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4)学习多音字“教”。

(5)学习“皮”字,讲解皮字的演变过程,给皮字组词。皮字加一个提手旁就是“披”,把兽皮盖在肩背上就是披。

2、检查和巩固生词。

游戏:我会读。

四、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这群小蝌蚪忍不住想见大家了!播放视频,它们生活在哪里?

2、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就是这样写的?(第一自然段)

3、谁来读一读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指名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尾)

4、课文中这两个词语是用来形容小蝌蚪的,给你什么感觉?(生答)对,用来强调小蝌蚪的脑袋特别大,尾巴特别长,这样的词叫叠词。

5、句子中哪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

7、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五、整体感知

过渡:这群快活的`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它们为什么要去找妈妈?

1、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时,在路上遇见了谁?

教师板书:鲤鱼、乌龟。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

(2)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它是怎么做的?(迎上去)假如我是鲤鱼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面对面主动打招呼,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小蝌蚪。所以,你有什么问题就说吧!

(3)小蝌蚪是怎样问的?鲤鱼是怎样回答的?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答:长出两条后腿)

板书:长后退,贴小蝌蚪图。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继续向前游,接着它又遇到了乌龟,它是怎么做的?(追上去)假如我是乌龟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为什么是“连忙”追上去呢?(小蝌蚪很着急)

(3)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1)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2)戴上头饰进行一至三自然段的表演。

六、小结

1、小蝌蚪还没有找到妈妈,不知道它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找小蝌蚪和青蛙的科学知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部分。

(一)检查课前三到位情况。

(二)课前分钟训练:猜字游戏。

一、创设情境,导入古诗。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听。

1.出示配乐图片,引入小诗。

2.播放小诗朗读录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7。(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拼读课文,然后在小诗里圈画出课文的生字,再把生字放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2.出示带拼音生字。你们觉得这些生字里,哪个字音容易读不准?

随机交流。

3.同桌互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来学习课文的识字部分。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

(一)出示第一幅图。

1.请看书本上的第一幅图,看看图,再看看字,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说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生回答演示亭字的演变过程。

揭示: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4.请看图,由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字?:(课件出示一组字:人——从——众)。

这些图形就像汉字的样子,所以看图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形。

(二)出示第二幅图。

1.边演示边讲:一个人走到小亭边停了下来。人和小亭就组成了一个新字——停。(拼读生字)。

2.看看图,再看看字,这图与字有什么联系吗?

指名说。

3.请你用停字组词。

4.停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5.出示:“亭”和“停”。你能区分他们吗?

指名说。

6.出示课件练习:选字填空。

7.小结(出示课件:学习方法):刚才,我们运用了图文联系、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就用这种方法去学习下面的.几个汉字吧。

(三)出示课文中的后三幅图。

1、请你仔细观察课文下面的这几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1)预设第一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

出示一朵花,演示用鼻子上闻。指名说闻的另一种意思。

出示课件:电视机正做播放“新闻联播”。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意思。

(2)预设第二幅图:这两幅图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过渡:像“闻、鸣”这样看图就能知道汉字的字,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学过的笔。

出示图——笔、尖、看。

(四)小结方法:这节课我们看的几幅图,认识的几个字,都是通过看图认识这些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过渡:把这些生字放进小诗里再读一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齐读小诗。

第二部分。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二、指导诵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读音。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

5.反馈讨论:

(1)这个人来到小亭边做什么?

(2)为什么他只听到鸟叫声,而看不见鸟儿?

6.再次朗读,读出树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三、指导书写。

1.卡片认读,组词。

2.指导书写5个生字:鸣、耳、深、但。

3.认读词语。

4.练写字词。

二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挂图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

(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

(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

(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

(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

(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习。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多音字组词。(出示小黑板)

2、口头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指导“伟、雄”的笔顺。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读一读,抄一抄。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中国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中国台湾岛。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两个?

同学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干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同学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只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放多媒体)。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身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投影展示图片和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的图片让同学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兴盛?(56个民族人民的一起发明)。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和相关词语。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同学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渡、蔽、拼”等7个生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初步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你看,连森林里的小枫树也赶来了。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她看到小朋友这么热情,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喜鹊。对喜鹊了解多少,学学叫声等。

2、教学“鹊”字。

3、齐读课题。

4、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

(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

(3)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

(4)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桌讨论。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同桌教一教。

(3)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

(4)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

(5)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

三、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结构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再评议。

四、作业。

1、书写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二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案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情景教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1.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辨析比较“队”和“对”。对、队。

()号入座()员()不起排()

(引导学生先认真)

(2)铜号:丰富语境识记“号”。

看图认识“铜号”,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的图片;结合一年级课文《青蛙写诗》,引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复习不同的标点符号。在认读中巩固生字“号”的识记。

二、初读课文,了解场景。

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教师:“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开始了!先来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旅游的安排(配乐播放课文录音)。

2.初读课文,交流场景。

教师:借助拼音,读读儿歌,读完后想想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沙滩:读读词语,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

艘、舰:比较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

4.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垂柳: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唐朝诗人贺知章是这样描写这些垂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诵儿歌,积累运用。

1.拍手游戏,背诵积累。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

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

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

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

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

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

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

三、比较发现,指导书写。

观察“巾、队”,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二、情境教学解读课文。

1.看图说话,合作探究。

(2)小组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3)学生看课文,对照自己的答案思考,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的。

2.解读课文

(1)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2)教师逐一展示课文中的各个场景,分别进行讲解。

如:一只海鸥,海鸥是一种鸟,用于描述鸟的量词是只,如一只小鸟。

一片沙滩,沙滩远远看去是一片一片套,所以是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军舰是大型的船,如一艘船。

一条帆船,帆船的个头比较小,量词用条。

(3)教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量词进行理解。学生从事物的特征入手理解“面、把、队、片”。

3.知识延伸

(1)学生说一说“一群海鸥”和“一只海鸥”的区别。

(2)学生讨论、回答。(“群”指很多,一只就是数量是一)

(3)师:通过课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文标题是场景歌?

(4)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指名回答,(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事物所用的量词不同)

园、孔、桥、群、旗、铜、领、号。

四、课堂小结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指名认读。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五、拓展活动

学生查一查《场景歌》中哪些量词可以用其他的量词代替。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雾在哪里》

2、田字格2块。

3、词卡: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

1、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会写“岸、屋、论、切”4个字,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2、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导入新课,读好课题。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几张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指名回答2)。

1、认读生字“雾”,发现规律。

(1)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的名字吧。(板书“雾”)。

(2)指名读,齐读。

1、你们有没有好方法记住“雾”(生说到“雨”字头)。

雨字头的字我们还学习过很多,谁能来说一说(生答)。

1、出示“雨”字头的字,学生认读。

2、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现象有关。

3、导出课题。

那刚刚小朋友们说到“雾”很美很模糊,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雾有关的课文,这里的雾又会给人什么感觉呢?让我们走进课文———《雾在哪里》(板书课题)。

1、读课题,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怎样才能读好课题,谁来试一试?你读的真好听。

4、是呀,“雾在哪里”是在问你呢?那你来问问看。谁也能来问一问。

5、但是呀标点符号是不常出现在标题中的,所以我们就把问号藏在心中,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怎样的雾?2、全班交流后,出示词语卡“淘气”“顽皮”

(1)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个新的词语朋友。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吧。(带读,指名读词语)。

(2)哎~小朋友们,读完这两个词语之后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意思差不多,是一组近义词)。

(3)那聪明的小朋友们能不能来说一说“又淘气又顽皮的()”

3、检查生字词第一组:岸暗。

(1)那这两个生字宝宝会读了,其他生字宝宝也能读了吗?接下来张老师要来检查一下。

(2)学习生字“岸”“暗”

(3)先来看一看这一组生字,你们有什么发现?(读音相同)。

(4)虽然读音相同,但是字形和意思天差地别。我们先来认识这一个。“岸”

(4)拓展积累:海边我们说“海岸”,那河边可以说——“河岸”湖边可以叫——“湖岸”,河的两边就叫——“河岸”

(5)指名读“暗”

1、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2、是呀,“日”字旁的,没有太阳就是暗,那有了太阳就是——“明”,这是一对——反义词。

第二组街。

1、这个生字宝宝可太简单了,谁来读一读它(指名读,全班读)。

2、张老师拍了几张街道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出示街道图片。

3、每条街的街口都有这样的牌子,生活中到处是知识,只要你们仔细观察,还能认识更多的生字宝宝。

第三组梁。

1、指名读,全班读。

2、解释意思:“梁”古时候是指用木在水上造桥,所以有“水”也有“木”,现在一般指架在柱子上的长木,比如“房梁”、“桥梁”(同时出示图片和词语)。

第四组甚至。

1、这个词语可难读了,老师给它出了个选择题,谁来选一选。

2、怎么样才能读标准呢?(读准翘舌音)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全班读)。

3、这个字的读音太难了,现在我要让它躲到句子中去,它藏起来了,你们看,它藏到了句子中,这个句子好长好长,一共有32个字呢,谁能挑战读好它。(指名读,全班读)。

第五组躲藏消失。

1、读准音(指名读,全班读)。

2、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词语,每个词语中都藏着一个小秘密哦,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发现?(都是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3、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老师请了几组来到了黑板上,一起来读一读。

学习课文,体会雾的淘气,理解内容。

1、小朋友们,雾孩子又淘气又顽皮,在课文中,它还会说话呢。接下来就请你们走进课文找一找,雾孩子都说了些什么?并用横线画出来,你们会画嘛?那我们先一起来画一画它说的第一句话。

3、原来啊前引号和后引号就在提示着我们,那这样的句子我们就把它用横线画出来。

4、后面还藏着好多雾孩子说的话呢,赶快找一找,画一画吧。

2、学生交流。

1、好多小朋友都在书上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全都画好的请举手。找得很准确,张老师也把他们请到大屏幕上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雾说的这5句话中,都藏着同一个字,它是————“藏”

2、那么,雾孩子都把什么藏起来了呢?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眼睛找一找。

3、是呀,雾孩子可真调皮,把这么多东西都给藏起来了,那谁来当一当又淘气又顽皮的雾孩子,读一读这几句话。(指名读,全班读)。

4、那你们说,在雾孩子的话中,有没有漏掉什么——它其实藏了,但没有说的东西?有吗?我估计是在这一段,你们找一找(出示第六自然段)。

5、你们真是有一双火眼晶晶,全都找出来了。那么如果咱们要把这些也放到板书上,你们觉得是放城市好,还是下面这些好?为什么?(请学生上来贴,并且说理由)。

1、指导朗读。

2、雾孩子不仅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这雾孩子真的把大海藏了起来。出示第3自然段并引读——“我要把大海——,于是,它把大海——,无论是——————”

3、这段话中一共有3句话,哪一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雾真的是太大了。

4、张老师也写了两句话,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读完告诉老师感觉哪一句的雾更大。(第一句感觉无论是说到的还是没有说到的,都藏起来了;第二句好像就是说到的藏起来了,没说到的好像就没藏起来)。

5、是的,加上了无论...还是...都...就给人一种雾很大的感觉。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指名读,评:雾好像有点大,谁能更大)。

6、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看看雾有没有变大(范读,指名读)。

7、雾大了很多了,但是,张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诀,如果你们读的时候加上动作,这个雾啊就会更大,你们试试看好不好。(全班起立加动作读)。

8、接下来张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合作读,我们都来当一当雾孩子,我读黑色的部分,我要读出雾的调皮,你们读红的部分要读出雾的大)。

9、(出示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请同桌合作读一读,读红色部分的要读出雾孩子的顽皮,读黑色部分的要读出雾的大,先练一练哦,等会儿请同桌俩来读。

10、是啊,雾真的很大,什么都看不见了。

6、练习说话。

(1)在这两段话中,描写雾大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无论....还是...都...)。

(2)原来用上“无论...还是...都...”能让雾变得更大,那我们也来当当小小作家,来写一写。你们瞧,雾来了。

(4)咱们先选择一个来说一说,这个肯定是你们最喜欢的,游乐场里有什么,去过的来说一说。

(5)接下来请你们选择一个来说一说(出示四幅图片)指名学生来回答。

(6)小结:这雾最后还把自己也给藏起来了呢,把自己藏起来后会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1、出示“岸、屋”观察字形,上短下长的特点,下面部分往外一点点。范写,学生练习。

2、出示“论、切”,观察字形,左窄右宽的特点,范写,学生练习。

雾在哪里。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教案

(一个个正襟危坐,小手随时准备举起,以便争到发言的机会。)。

师: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有。

2、线儿有粗又有细,上起天来下起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3、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4、大小珍珠晶又亮,淅沥啪啦从天降,小儿拣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生:(云、雨、雪、雹子。)。

二、指导朗读,扎趣味之杆。

片断二:

师:要想找到谜底,是不是急切地想读课文啊?

生:想读。

师:自己读读,读课文前,自己给自己提个要求?

生:我想读大声读。

生:我想有感情地读。

生:(一个同学小声说)我想读通顺。

生开始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

三、指导学法,绘趣味之枝。

片断三: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国山河的美好。

感受美、激情创作。

感受美、激情创作。

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水乡歌。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水乡歌齐读课题。

师:通过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水乡在哪。

我想知道水乡什么样。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听配乐诗朗诵配乐录音。你觉得这篇课文里的水乡怎么样?(很美)。

2、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读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三、精读训练,感悟诗歌意境。

1、轻声读诗歌。

思考: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水多桥多船多歌多。

师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找出相应的句子谈感受。

2、水乡怎么样?如果你生活在这里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美,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观察家乡并谈感受,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在问题意识中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体现自主,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师:水乡是这样的美,生活在这里那么幸福快乐,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读这篇课文?

(1)小组合作有感情读课文。

(2)让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的句子、小节读给大家听。

(3)学生评价。

(4)结合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

师:我们的家乡什么多,多到哪种程度?

生交流。(楼多车多人多路多公园多灯多……)。

师:你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学着课文的句式来介绍我们的家乡。

生:先小组内激情创作,然后班内汇报。

五、书写、识记生字。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师生共同交流怎样写好看。

2、生提出自己不好记、不好写的'字生生交流后,师适时指导。(重点指导:绿、就、桥、片)。

3、师生共同仿写,然后交流展评。

学生个性化识字,让学生在兴趣中写字,充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朗读方式不要求千篇一律,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

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抒发了诗人在春回大地时的欢喜、愉快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咏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满人间,婀娜多姿”的画面。

这首诗旨在赞颂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其实,关于大自然的美,不仅仅在于春天,这种美好、蓬勃何尝不体现在夏天,秋天,冬天。《咏柳》重点在“咏”,用“咏”的形式赞颂其他的季节,既承接了课堂中的知识,有感受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精炼的语言组织能力。

1、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优美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吟诗作画等方式来赞颂生活。

3、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检测学生的文化底蕴。

学习古诗文,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趣、学习能力以及习惯、方法的融合。古诗文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不同层次的古诗,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新教学大纲提倡:古诗教学应以吟诵为主。历史时隔久远,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添之以情趣化,以诗引画,以画诠诗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大契机。拓宽思维外溢美感,触类旁通,继而举一反三,倡导学生吟诗作画。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诗理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无声对话交流。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过去的学者赋诗必画,远如苏轼、唐寅,近如徐悲鸿、齐白石,诗画交融,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而古诗教学中,美术素养不可忽略。融意象于寥寥几笔中,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

……。

师:春,是苏醒,是温暖,是成长,是绿色,是生命。《咏柳》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沐浴在春风中的柳树想象成经过巧手裁剪的艺术品”这么一幅生机蓬勃的画面,学了古诗,让我们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多美的春天,多美的大自然。”同学们,让我们耳听着古曲,手持画笔画画着美景。

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学生画《咏柳》春景图。

投影示学生的作品。

理念: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诵诗成画,渗透美术素养于古诗课堂,并非简单刺激视觉美感而已。

生:在夏天里,我们赞荷。

生:在夏风里,我们咏荷。

生:在夏天的池塘里,我们颂睡莲。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在秋风里,我们赏菊。

生:在秋天里,我们颂丰收。

生:在落叶中,我们用落叶。

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

生: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我们咏梅。

生:在银装素裹的日子里,我们赞雪。

生:犹有傲霜枝。

……。

理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

师: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风貌。我们欣赏,我们歌咏,我们赞美。我们是否可以学习《咏柳》这首古诗,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也来吟诗作画,体会诗人的风范。

学生交头接耳,觉得很新鲜。

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选取一个季节,既配诗又作画。希望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开动自己智慧的头脑,搜索佳句美词,谱写出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动人的画。

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交流。

理念: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围绕“吟”“画”展开教学,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除了借助自身的语言优势创设学习情境外,没有加给学生一个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地位。自主选材,合作吟诗作画,效果甚是理想。

……。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往往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介绍讲解,强调字词,逐句解释。学生埋头笔记,学会的标准就以会背、会解释来衡量。学生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无从谈起;究竟得到多少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无从落实。我以为古诗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得到情感的体验,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

教学古诗《咏柳》,我拓宽了学生的视眼,激起学生心中原有的古诗底蕴,重组教学,跨越美术学科,通过吟诗作画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见前人之所见,闻前人之所闻,想前人之所想。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不断向课外拓展。所谓诗,诗情画意;若单单诗文无画又何来情、意?诗歌是以悟诗情为主,学生品读为重;立足读出韵味,悟出品味,达到出神入化的描绘。古诗意境多半渗透于字里行间,并非斟字酌句所能领会。把诗韵、诗情、诗景统一起来,让情感得以回归。使学生、文本、作者、环境实现对话,完成诗歌教学特有的多因素交融的目的。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雾在哪里》

1.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目标:

(1)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大自然。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

课件。

两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的雾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课文,学学生字,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交流:“淘气”、“顽皮”。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知道雾很淘气,那它是怎么淘气呢?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它。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雾说的话。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3.指导学生带着淘气顽皮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

1.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让我们自己再读读第2—7节,想一想:这下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式:“无论……还是……”“都……甚至……”。

3.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4.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

(三)学习雾散时的情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词语:……连同……连同……。

3.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三、教师小结:

四、知识拓展:自然界还有许多性格不同的孩子,他们是怎样的呢?请选一种说一说,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