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礼仪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全(15篇)

时间:2023-11-01 08:28:39 作者:翰墨

教学计划的编写应该注重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小编特意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编写有所帮助和指导。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下大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日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道其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

“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受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形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方荣耀收获满满,赞不绝口。

近来,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人文中国、智造中国、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

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

上海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

作为“4+1”思政课中的“1”,形势与政策课在部分高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课程,把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该课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6类内容建成10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配套文稿与课件,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前不久,姜斯宪讲授第一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和奋斗历程,让学生大呼过瘾。“这是交大学子的必修课,目前已面向大一和大二的8000名学生开展,不久后将推向大三学生,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

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对话交流,甚至不避“尖锐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说。

通识课上感受中国自信。

“为什么学生喜欢‘大国方略’课?因为他们喜欢科学家、工程师那种不说教式的讲解,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渴望理解中国道路,感受背靠国家的那种自信乃至‘霸气’。”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首席专家顾骏教授说。

上海多所高校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这些课程包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治国理政”课聚焦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为国共反腐史鉴、从计划治理到市场治理、文化自信哪里来等15个专题。专家搭建课程框架,主讲教师准备教学提纲和完整的教案,由本校骨干教师或相关领域校外专家担纲授课。如首讲直面学生疑问“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回顾国共两党治党历史,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上海大学“大国方略”采用“2+1”师资搭配模式,1名授课者为来自非限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工程师,讲述个人科研感想、服务国计民生的历程,2名课程主持人负责串场、点评,把握课堂的主流方向。顾骏这样总结课程的特点:“用故事说清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

该课程已开设6学期,受益学生超过1000人。课程还产生带动效应,采用相同模式的第二季“创新中国”也已开设3学期,第三季“创业人生”即将启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支持为‘治国理政’课程开发提供了‘第一桶金’。课程随即进入良性运作轨道,已进行12个专题,120人的班额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容。”

专业课透出人文情怀。

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上海高校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首批10门课程立项,新增13门,另有28门作为院级项目培育建设。这些课程已占全校500多门专业课总数的10%。

“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急救医学”课采用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教学模式,在培训急救能力的同时增加医患沟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等教学元素。

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中外时文选读”课,将外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学篇目不仅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的专家文章,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20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

张智强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主动建构、积极作为,这是落实党委在立德树人中主体责任的举措。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自身综合素养。”(记者董少校)。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经过了这些日子对思政基础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知道了简单的法律的制度,增强了法律的修养;了解婚姻家庭,为以后奠定幸福基础;懂得了努力学会感恩,须真情回报社会;理性对待爱情给我的人生增添了动力;我会去弘扬社会公德,去倡导校园文明;我还要坚守诚信原则,去创造人生价值,绽放我生命光芒;我知道该怎样爱国,实现民族复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环境,让我树立理想信念!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除此之外,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在学校里面,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锻炼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一世,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文化知识,掌握到必要的生活技能,摆脱蒙昧无知的围困,提高做人的品位和素质。人从出生来就是一无所有的,有句话是真么说的:“每个人都是两手空空地来,最后也将两手空空着去。”要知道,两手空空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们,不仅带来了一颗可以为使世界变得更完美而坚强搏动的心,而且还带来了为实现美好心愿担当保驾护航重任的无穷智慧,更其重要的,人们还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通过不同程度的学习,人们掌握了不同程度的知识才能,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出了力,添了光,加了彩,心灵和精神世界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净化,这一切都成了人们留给世界的无价财富,生活沃野上从此留下了人们一面学习,一面求索,一面拼搏奋斗,一面进取奉献的闪光足迹。

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以前为了考试不断的做题目,现在发现,分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如何走进社会。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这才是最实在的。

以上是我对学习思政基础课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刚体的定义;

2、掌握刚体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思政育人目标:

2、从刚体模型深入挖掘爱国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利用物理之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育人目的。

二、教学策略。

1、导入新知,剖析新知。

从前面已学习的质点模型谈起,辩证的引出刚体的概念。同一个物体,当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模型;当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且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时,就可以看作一个新的模型—刚体。

刚体定义: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板书)。

通过刚体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分析实例,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作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哪些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可以看作刚体?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领略我国在领先世界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095型攻击核潜艇、“复兴号”高铁、东风-41战略导弹、“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嫦娥月球探测器等高科技产品,这些实物都可以看成刚体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刚体模型理解。同时利用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总结拓展。

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强大的科技保障了我国的和平和繁荣,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力量,但同时也使那些图谋世界霸权的国家开始打压我国的科技发展。而我们学生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纲要》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表述精准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领航作用。这一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既确定了宏伟目标,又明晰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方法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视野、高远眼光和科学谋划。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把国家发展战略讲得如此清楚,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织的挑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如果应对不好,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疫情是一面镜子,在疫情面前,照见了真正的中国:她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执政党,为人民谋求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她的初心和使命;她有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每个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更有无数勇敢的人愿把同胞挡在身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万千志愿者奔赴战役一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往往是这些最平凡渺小的瞬间,深入人心,刻骨铭心……她有伟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敢于壮士断腕,承受重创而担负起大国责任。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的援手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强大,祖国的友好邻邦。我们不仅在为自身的国家抗击疫情,我们都生存在地球上,积极的抗击疫情,为世界贡献了我们的力量,彰显了我们的大国责任。如今,中国已在大考面前交付试卷,而其他国家面对着巨大且严峻的考验,我们的国家也会对其他国家伸出援手,这是我们身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生于中国,愈发自豪,万千志愿者奔赴战“疫”一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未来不免会出国或是与外国同胞交流,但我相信我们无论以后身处何地,祖国永远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她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体验到荣幸!“生于种花家,何其荣幸!”

愿: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凯旋归来,世界其他国家可以成功渡过难关,我们一起等武汉的花开!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利用周末到西安参加了两天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来自重庆大学的鄢显俊教授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孔军副部长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有关经验。回来这两天利用零散时间下载了几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复习,这里把几个关键的收获及时记录下来。(由于过去几年里,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自己也总结了几条经验,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对于参加培训,可以把面对面的培训当成是专家的点拨和指导,现场记录下一些关键的信息或者关键文献,回来再慢慢下载学习这些文献,同时对照专家的介绍,结合自身的经验尽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在培训期间,找各种机会和专家进行交流,及时解开一些疑惑点(中场休息期间就不要去找了,那是专家喝水润喉的时间),比如在培训的交流环节或者有机会和专家一起用餐的时间。)鄢教授的专题是《“思政课教育实验”与“课程思政”操作方法:实务与评估》。在鄢教授的分享过程中,我主要有三点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一个启发,关于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开展教育实验研究的启发。鄢教授用做项目的方法去开展教学改革,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教学研究项目,开展“前后测非对等准实验”。第二个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鄢教授给出了问卷调查法和教育访谈法(最好是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且给出了宏观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四个核心指标: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获得感;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学生对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可;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第三个收获是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鄢教授介绍,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发挥需要从“三全育人”的范围系统的考虑。而且,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是专业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起码需要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三个关键主体的参与。孔部长的报告专题是《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在报告的过程中,孔部长系统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场还点评了几个真实的课程思政大赛视频案例。在一天的报告中,我同样有三个关键收获。第一个收获是北京联合大学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总结出教师层面的三项基本功: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特别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一关键的问题,他们有整体部署,稳步推进。第二点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北京联合大学关于这个方面的经验是开展“工作评价”,不急于对“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而是对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的规范化水平,考察是否开展、是否落实、是否规范等方面。第三点收获是关于依托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在“课程思政”建设初始阶段,由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解决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很多教师有想法没思路、有思路难组织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途径,使党支部的活动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关联起来,实现了良性互动,积累了重要实践经验。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阶段,都回归“‘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在育人上是一体的”这一基本常识,在发挥专业负责人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当然两天的培训内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上述几点记录,主要是从个人经验的角度,记录了感触特别明显的地方。两天的学习中,还听到了不少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和理解,以及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相同的地方验证了我的理解,不同的地方我也理性看待,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变换视角看问题,多数情况下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开始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人经验,逐步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核心素养要求,加强素质资源整合,通过合作探究、多元评价等途径开展以生为本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教学实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是新课改之下完成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落实基本育人方案的重要措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新一轮课改以核心素养教育为背景,要求在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思维培养、教学目标、评价依据等多方面升级,探讨课程设计的新原则与新方向。高中语文课程本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强调文化传承,也强调家国情怀,既强调个人修养,也强调社会关爱。为此,开展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是引领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可为其他学科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具有普适性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一)学生观:由知识储存转向以人为本。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学习体验,这是对传统语文课堂学生地位的颠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知识与技能已不是判断课堂效率的唯一标准,甚至学生个人兴趣与态度的培养也不能算作高效课堂的完全依据。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转化与运用,同时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从个人需求与实际体验出发,进行针对性吸收,且不满足于确定的知识和标准性答案,而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要,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配合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进而收获个性化学习成果,逐步构建自身经验体系。

(二)知识观:侧重典型关键知识构建。

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其实用性,即能否让人类有所依据并创造新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因此,教师理应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关键性与挑•学术2022.1战性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研究,实现由全面覆盖向精准突破的重大转变,使知识内容趋向于典型关键知识构建,通过典型学习、典型接受,做到关键探究、关键培养,形成“少即多、少即精”的知识教学观。

(三)课程观:素质发展取代内容本位。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概念、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方面的认识,它对课程设计与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支配作用。传统的课程观多为内容本位,注重课程设计的系统、全面与精确,以便为学生提供充分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学生与教师不再满足于传统教材中单元与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注重将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内容结合起来。目前,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观强调师生在学科探究中的主体地位,迎合侧重于个人体验与主体地位的学生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再以教材内容为唯一标准,而是注重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再单纯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更注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一)课程目标——立足素质发展。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如上文所述,传统的课程目标强调内容本位,而目前课程目标的制定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发展,强调“发展即内容,素质即目标”。为此,当下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整合素质资源,迎合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核心素养要求下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侧重于碎片化的整合,此处不仅指内容的碎片化,也包括素质能力的碎片化,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原有的零零散散的语文能力整合起来,形成系统而全面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整合每一年龄段学生的素质资源,迎合能力教育的要求。其次,要在深入研究学生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要求下,学生应与课堂的内容安排、教师教学形成共生共存、彼此交融的关系。为此,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人经验和主体地位,从学生的个人经验出发,促进课程目标释放内生经验,转化内生动力,进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实现期望。

(二)课程内容——回归语文生态。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强调的内容本位,是以教材的内容线为起点进行系统整合,突出的是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全面性及适用性。这就导致学生可能机械地接受教材知识。目前,语文教育界对“真语文”的讨论正如火如荼,这一概念对转变目前的内容本位有一定的帮助。在真语文生态教育下,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是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需要师生共同进行探索研究。课堂教学也不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而是借用互联网大数据,与生活密切贴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祥林嫂》这篇文章中人物繁多,情节交杂,传统课堂上多靠教师带领学生逐句逐段分析,而在生态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思考探究“为什么柳妈第二次制止祥林嫂时说的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而不是‘祥林嫂,你放着罢’”。这样的生活化细节探究不仅使阅读教学从教材回归到生活,也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对比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从而拓宽视野,提升见识。

(三)学习方式——倡导合作探究。

在传统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导课堂,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知识灌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探究,因而也就缺乏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课堂学习方式,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问题合作探究式课堂模式逐渐流行起来。此处所指的“问题探究”并不等于传统的教师设置问题再进行讨论,而是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环状结构,强调学生在没有传统问题设置的条条框框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理解情况发现个人问题,随后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理解交流、共同促进。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问题设置帮助者与问题后期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分权、放权,激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并形成积极健康的课堂学习新形态。

(四)学习评价——指向发扬人本。

与归纳来发挥其在课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服务终身的素质、品格和能力。它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语文核心素养并非结果导向,而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题、设置问题导入、严格任务落实来不断培养锻炼的。面对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不断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深远持久的阅读分析能力、综合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素养。笔者相信,只要持之以恒,蚌壳里的沙粒终会变成一颗颗光彩熠熠的珍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刘波,黄鹂.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6).

[2]梁红伟.基于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7).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xx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xx副主任xx和北京师范大学xx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特制定本指南。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二)政治导向。

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不在课堂上传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三)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教育是对未来从业人员掌握并遵守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即未来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

(四)学习伦理。

“学习伦理”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守的法则,是基于对类、群的伦理性认识和对学习内涵、价值、内容等方面的伦理反思和构建。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五)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理工、经济、人文、艺术等各专业门类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课程思政”不是每门课都要体系化、系统化地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也不是每堂课都要机械、教条地安排思政教育内容,而是结合各门课程特点,寻找德育元素,进行非体系化、系统化的教育。应坚持如下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2.创新思维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4.注重实效原则。

五、“课程思政”的要求。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仅应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而且也应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根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原则,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灌输应注重启发,是能动的认知、认同、内化,而非被动的注入、移植、楔入,更非填鸭式的宣传教育。渗透应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向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向渗透。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就是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主动将之付诸实践。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的,而是应从社会实际中寻找,从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寻找,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理论的形成,依据实际来修正理论逻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未来的历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通过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大势比较、中国特色与国际的比较、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比较,使思政教育元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

4.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二者不是一种具体、单个方法的名称,而是一种类型的方法称谓。其中,前者指的是教师组织实施的,直接对学生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后者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现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此,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5.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融洽。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共性、统一性,个体的独特体验则是事物的个性、差异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正面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教育,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引导学生品德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要:“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普及,使得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提前做好人才教育实践管理布局,提高信息化思维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水平,从而让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能有效适应教育发展的新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现今,“互联网+”信息应用普及,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提供新的契机,紧抓时代机遇迎接时代挑战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对强化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

(一)满足多元化艺术设计人才教育培养需求。

艺术设计是集艺术、技术、科学为一体的专业学科教育,其主要课程包括艺术学、史学及哲学等多项教育内容。由于其涉及教育内容宽泛,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必须基于行业发展做好教育布局。互联网的发展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提供新的契机,同时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亟需做好“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思考,提高高校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对接能力。以现有教育发展现状为载体优化教育体系,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时效性、有效性,保障人才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就业环境,为新时期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工作高质量推进做好充分铺垫[1]。

(二)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弹性。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意义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其本质是强化学生艺术解析与创作能力,使其能更好发挥自身对艺术的理解,从而融入艺术设计实践之中。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更突出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及艺术表达能力,合理调整教育培养方案。在此过程中,保持教学课程内容弹性及教育结构弹性化调整,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核心关键,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融入教育发展新环境的必要条件[2]。除此之外,采取灵活的教育规划布局方案,有利于促进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理论教育培养的双向推进。

(三)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加,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已经形成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进一步将企业教育、高校教育进行一体化融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联动能力。加之近年来信息化教育发展普及,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因而,新时期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势必要结合未来发展形势,从最基础教育管理实践着手,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合理调整高校、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高校教育与行业发展内容联系,使其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能更好为专业教育发展夯实基础。

二、“互联网+”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实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具备良好艺术感知及艺术创作能力。

互联网+时代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概念上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能力将成为衡量专业学生艺术设计能力重要标准。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方向应从满足阶段性人才培养应用需求转向人才教育培养长效化推进,提高专业学生艺术感知能力、艺术创作能力,聚焦教育培养核心重点,不断加强“互联网+”教育体系下人才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利用网络教育突破现有教育条件下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限制,提高高校专业教育对互联网教育资源合理化运用。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实现系统化整合,从根本上将“互联网+”教育思想理念融入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不断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提供多元化教育保障。

(二)掌握各类计算机设计软件操作及使用。

计算机应用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对提升专业能力建设将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专业学生必须能熟练的对photoshop、coreldraw、fireworks、autocad以及3dmax等软件进行操作。同时,切实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操作逻辑,可以保障对各类艺术创作软件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的使用计算机软件功能。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体系的形成,艺术设计专业对人才的应用需求,将朝着更广泛网络大环境进行推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需掌握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也必须达到新的高度[3]。

(三)具有优秀个人道德品质及优良艺术审美水平。

素质教育是我国人才教育培养之根本。学习能力决定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而个人道德品质则决定学生在未来专业岗位中能否发挥出自身专业学习潜力。传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主要利用高校教育平台对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衔接,从而实现学生个人品质的提升。因此,新时期基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培养,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对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方面学习成果进行考验,并结合学生日常学习表达对学生个人品质做出评估。该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理解及革命精神文化内涵汲取,将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提供一定教育帮助[4]。

三、基于信息化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育实践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艺术设计专业对教育实践的设备建设有严格的要求。以photoshop软件为例,该软件实际操作对计算机设备中cpu、内存及硬盘三项基础构件使用有较高要求。根据adobe官方网站公布的photoshop软件使用要求,中央处理器最低运行主频应达到2.5ghz以上,核心数应达到四核四线程或四核八线程,方能保障photoshop软件使用的稳定性。而内存方面,则应满足数据带宽为12.8g/s的使用效率。硬盘方面,传统hdd硬盘并不适用于photoshop软件稳定操作,必须基于硬盘使用特性采用ssd硬盘方能确保photoshop软件正常使用。因此,对于高校而言,根据单一专业教育需求,投入大量资金资源用于教育实践并不符合高校教育发展利益诉求,也无法保障高校信息化计算机设备应用实践有效性。

(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规划布局不合理。

网络艺术创作是未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高校应基于网络艺术创作与教育,充分做好教育实践应用的准备。当前,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院校,对于网络艺术设计重视程度较低,甚至对网络艺术创作在思想上存在歧义。同时,部分高校对“互联网+”教育发展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能力不足,无法将信息化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育培养流于形式。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从教育结构方面做好教育体系优化,提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应用理念的实践普及,有效弥补单元化教育管理不足,开辟网络艺术创作教育的新形式。

(三)课程设计的信息化教育互动能力不足。

教育互动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要求学生能将自身对艺术的理解融入艺术审美及创作中,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学习及探究能力。“互联网+”教育理念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方面的融入,在内容上为专业教育互动创造了新的路径,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互动模式,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对艺术思想进行全面学习。但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部分高校仅仅把“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补给方式,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育的高效化优势,缺乏良好教育互动与教育引导,导致信息化无法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方面起到积极的教育导向作用,使信息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互动能力大打折扣。

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对策及路径。

(一)强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其目的在于将企业资源引入高校教育,完善高校教育实践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高校与企业之间教育发展联动能力,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能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应主动承担起与企业对接,利用互联网平台,聘请专业在岗员工开展辅助教学。同时,采用教育实践方法融入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以网络教育培养及线下教育实践为中心,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学习能力,确保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能处于同一高度,为专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奠定良好教育根基[5]。

(二)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结合在教育方法上满足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要求,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提供必要帮助。产学结合的一体化教育培养实践,可由地方政府部门先做好主动工作,将部分市政项目建设及社区服务工作,纳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体系,提前对部分专业实践内容进行了解,并基于市政工程建设听取部分高校学生设计意见。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设计意见进行分析从而指出高校教育不足;另一方面,亦可帮助学生更好强化自身学习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学习信息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实践学习动向,并为其纠正学习错误,从而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未来阶段进行自我完善创造积极的教育条件。

(三)创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艺术设计多元化教育培养新形式。

高校必须重视互联网信息体系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影响。同时,将网络艺术设计纳入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推动网络艺术教育及线下课程教学的双向融合,以教育创新为载体,创新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形式。以网页艺术设计为例,可将高校学生使用较为频繁的互联网网页作为模板,进行网络艺术创作教育延伸。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专业网页设计帮助,使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实践能更好贴近实际的教育发展环境,切实以行业发展、学生学习诉求为中心,开展多元化艺术设计教育实践。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理念下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应以信息化教育发展为载体,开拓新的教育实践路径,提高教育实践课程与理论教育应用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加强信息化教育培养实践能力,不断拓展科学教育实践布局,进而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切实与行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王倩,路申鹏.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下的实践与反思———“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课堂教学改革中[j].艺术科技,2019,(15):8-9.

[3]胡冰寒.艺术设计类学生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下的教学模式实践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2):864-865.

[4]疏梅,张佑民.“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设计与专业的嬗变—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92-93.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等方面教育。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因此,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必须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国际护士协会指出,护士4项基本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因此,护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我校儿科护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以未来护理职业素养提升及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临床护理专家合作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努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润物无声”地进行育德实践。

笔者作为课程带头人,现将我校儿科护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思考与做法报告如下。

1.1德育为先,能力本位。

能力素质是高职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的,课程团队改变传统的重理论传授、轻能力素质养成的观念,重视能力素质培养,将课程内容合理整合,采用理论与病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2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有效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3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

从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课程团队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同时采取病例分析、临床不良事件反思、仿真实训以及临床见习等方式与前导后续课程相衔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良好职业素养,注重其未来可持续发展。

2.1在课程教学文件中强化价值引领功能。

在教学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中充分体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2.2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强调、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独特作用,与思政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产生合力。教学实践中,我们课程组达成的共识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思政,但不能把课堂变成思政课程课堂。

2.3加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其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儿科护理课程教师应积极通过学校搭建的课程思政工作平台,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组建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撑、形成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并利用多种途径与其他院校同仁经常性交流探讨,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学中的育德能力。

3.1引入正、反向临床经典案例及社会热点事件。

课程组教师和行业专家一道,不断挖掘《儿科护理》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搜集并精选正向、反向临床经典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加强价值引领,如:敬业、奉献、责任意识、视患如亲等。例如,在学习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这一内容时,正向案例选取“林巧稚与五胎妈妈”,而反向案例选择“关键的24小时”。由此来引导学生要敬業,要有爱心、责任心。

3.2小组协同,团队合作。

教学中采用团队学习法,使得每个人责任扩大化,更加积极进取,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以此来促进学生沟通表达、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

3.3设置情境,角色扮演。

对人的尊重、认可、关心、爱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其必要性、重要性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最为突出和显著。教学中,我们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富含人文精神的情景模拟扮演,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三结合。

3.4多元化评价,凸显德育为先。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纳入德育/素质标准,当素质要求不达标时,总体考核结果即为不合格,强化学生对自身的素质要求。

通过探索和实施“课程思政”,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注重价值引领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文件全方位渗透德育元素,落实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保障全过程育人;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师生更加享受每一节课,营造出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打造了一支专技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风优良、具有创新精神、较强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优秀教学团队,为“培养适合临床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我们也期待,改革成果可以在其他课程应用推广,带动更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最终是社会各用人单位和广大患者受益。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98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纲要》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表述精准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领航作用。这一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既确定了宏伟目标,又明晰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方法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视野、高远眼光和科学谋划。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把国家发展战略讲得如此清楚,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织的挑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如果应对不好,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98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纲要》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表述精准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领航作用。这一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既确定了宏伟目标,又明晰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方法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视野、高远眼光和科学谋划。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把国家发展战略讲得如此清楚,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织的挑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如果应对不好,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文档为doc格式。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要: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课程教学设计的角度,介绍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梳理了设计教学的实践路径,旨在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和教员的专业化发展。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非常巧妙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它是联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的纽带,对上承载着人才培养需求,对下衔接着学员认知基础、指导着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同一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策略。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即使是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也不是适用于具体课堂的,更不适用于所有课堂。

(三)开发环节。

开发是根据前期的分析结果和设计方案,搜集、筛选、重组或重新编制承载教学信息、满足教学需要、能够让学员习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材料。搜集、筛选、重组是我们经常做的工作。重新编制教学材料方面的工作,比如辅助教学的文本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教学专题网站建设等,虽然也在做,但总体上不太重视,一般仅限于现有资源,以后应该加强。

参考文献:

[1]钱玲,喻潜安.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徐英俊,曲艺.教学设计: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陈孝均.教学设计技能的构成与形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学校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能仅仅重视文化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让孩子们具备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改进教育方法上来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

“学习伦理”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守的法则,是基于对类、群的伦理性认识和对学习内涵、价值、内容等方面的伦理反思和构建。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五)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理工、经济、人文、艺术等各专业门类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