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论文(实用20篇)

时间:2023-12-13 18:32:50 作者:灵魂曲

英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对您的英语总结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祝您写出一篇优秀的英语总结!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淄博职业学院作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提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发展目标,人文素质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措施。

作者认为,英语教学应采取人文性的教学定位,本文从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质定位内容途径。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淄博职业学院国际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三个英语类专业,同时,全院17000余名学生也分别开设英语课程。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国内主要存在两种英语教学定位:把英语作为达到某种实用交际性目的的手段,或者作为一种人文启蒙来帮助人们对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学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作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英语教学采取人文性的教学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对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和途径进行探讨。

一、人文性的教学定位。

人文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定位上。

高职英语的教学大纲更应该强调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明确提出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要求,明确反对过早进入纯科技英语的教学,使语言学习目标的内涵更加全面和丰富。

比如,对课文的讲解,不应该只把重点放在生词和语法上,而是应该注重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对产生文章背景的分析和对文本本身细节的挖掘。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且把教学定位放在人文性上而取得成功的经典范例不论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在19世纪欧洲教育学大讨论时期都有所体现。

强调人文模式,就是强调教学过程本身,强调文学素养的培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这种教学是非功利性的,但却真正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借助美国耶鲁大学一位学院院长津瑟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一种看到事物之间关联的综合能力,一种权衡和比较因果关系的能力,和一种客观全面地审视事件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通过学习而开阔眼界、培养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辨识错综复杂的事物之潜在关系的思想习惯。

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作品来获得。

有人过分重视对学生口语等实用技能的培养。

诚然,一个人的口音就如同人的外貌一样是外界评判的重要依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英语学习者梦想着能讲出标准地道的口语,能用英语自由流畅地和他人交谈。

但这只是学习英语的手段,而非目的。

如果没有任何文化文学底蕴以及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一个人英语讲得再流利也只是像一个木偶人,外表美丽而内心空虚。

的学习,人在思维和文化意识深层次上的兴趣应该被激发,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并具有更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这也就是人文性教学定位的目标所在。

二、人文性的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中对人文性的探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不教、教什么和如何教。

既然采用人文性的教学定位,要“教”,下一步就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的问题了。

这里先谈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的教科书一直都在改版和更新,着实使一大批一线的英语教师忙得不亦乐乎。

从上外版的一支独秀,发展到今天上海、北京、浙江、吉林等多家出版社在大学英语教材出版上群雄割据,教材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难,量也越来越大。

但是,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并不尽如人意。

笔者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放弃“工具型、技能型”的定位,而选择人文的定位。

在人文精神的指导思想下编写出的教材,其选材应该涉及广博的知识面,应该让学生接触到经典的具有文化影响力的英美作者的好文章。

文章的内容并不一定局限于文学,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也可包括在内。

如果文章的语言难度大,可以适当地改写以降低难度。

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到调动构成课程心理的四种重要的情绪。

首先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俗话说“智”起于好奇,正确的引导和内容广博的涉猎面会引起这种好奇。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稳定的“好奇”。

再次,要赋予学生适当程度的焦虑。

教学的心理本质就是体验适度的焦虑。

这需要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地增加课文和练习的难度,使学生不会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而只能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学习后才能掌握,这也就是教学研讨中常说的“x+i’模式。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然这种焦虑心理一定要适度。

一方面不能没有焦虑,那样就会使学生逃避课堂;也不能赋予过多的焦虑,那样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灰心丧气,产生挫折感。

最后,还要考虑到愉快的因素,就是说要使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感觉到自身知识的增加,有成就感,从而感到学习英语的愉快。

应该说,愉快是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是学习的本质。

总之,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也正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三、人文化的教学途径。

解决了“教什么”以后,就该讨论“怎么教”的问题了。

高职英语在教学途径的选择上也应该强调人文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注意和考虑到学生的反应,要摆脱教师“独白表演”式的教学模式,不论是讲解课文还是做练习都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学生也应该随时对老师的讲解给予积极的回应。

其次,要强调“参与式”教学,这是高职英语教学区别于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标志。

学生在课堂上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上课要带着问题去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这样才能增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做到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因为英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

再次是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总是急功近利,非常在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乎在考试中拿多少分,在乎听过一门课后课之后自己能提高多少分,这一观点在学英语上是应该避免的。

英语学习是一个过程。

英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而是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

无数成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扎扎实实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注重学习过程的人,才可能在英语学习上最终取得的“质”的飞跃。

最后,谈谈合作学习。

萧伯纳曾经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也有一个苹果,假如我们互相交换的话,我们各自还是都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再进行交换的时候,我们就会各自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英语时,可以把学生按照性别、能力、思维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分成小组,形成相互依赖的合作学习关系,这样分工学习的成果明显要比学生单独学习的成果大得多。

四、结语。

以上从教学定位、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讨论了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要强调人文性的教学思路。

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学好它离不开人的活动和参与,不能机械地传授和学习。

重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英语的教学应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了这一工作,对做好我们的示范校建设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大有益处,也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韩敏中.北大英语精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摘要: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本文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出发,就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

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亩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时,应教会学生考虑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综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在语境,从对话者的反应判断出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并努力使受话人明白并接受自身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要告知其对话发生的相关背景。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例如,西方人将年龄、身高、体重和收入等个人问题视为隐私,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应当避而不谈的话题。

教师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其中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初中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构建真实的口语交流氛围,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使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口语交流,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进行对话,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环境。使学生在频繁地口语锻炼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初中英语教师可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口头或书面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失学出版社,.

[2]王力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以及路径,以培养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内涵。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自古至今,除了权力之外,文化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扮演着一个地位突出、显而易见的角色,而对什么是文化,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尽管这些解读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分歧,但总的说来,文化可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以及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的总和。英文“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也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所以,通常来讲,我们所讨论的西方“文化”即指广义的文化而非狭义的文化。目前,文化已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生活的一切侧面,无不受文化的触动和改变。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层面,它与文化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同时语言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该民族文化的内涵,即语言之中隐含文化,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正如美国已故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就体现在了解文化必须理解语言,而同时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主要内容是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的指导思想是外语教学理论,同时辅以各种教学模式和各种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由于英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跨文化交际”翻译成英文即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他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指所有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交际或一种互动。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物质生活、社会及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因而语言环境的不同就导致了语言习惯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体现在交流沟通中,就是人们总喜欢用自己民族的说话方式或思维模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导致对非本族语者的话语做出错误的推论,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对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达到交际者能够在跨文化这一活动当中自觉排除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惑和困扰,并进而有效、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1]。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大学国际化的需求,众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对它开始产生兴趣,这一变化也充分体现了当前我们大学英语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顶多是表达不准确、不清楚而已,但文化错误则会导致两个人的误会甚至决裂。交际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外语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力增加学生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使其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获得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外语学习的目的。第一,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其实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此外,客观上,本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应试性的要求也让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学、宗教文化等经典名著,而这些则是语言学习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2]。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主动学习英语的目的。第二,能够消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减少语用失误的比例,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可能性,并继而推进文化融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之主动学习他国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上,学生自身文化知识的丰富上,从长远观点看,它更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学生对多元文明的理解,从而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途径是很多的,但最好的途径则是要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当中,因为语言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而恰巧我们的学生甚至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机会到目的语国家去学习或生活,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根据现有的学习环境,并通过网络等教育资源手段,同时辅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我们知道,教学相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因为教师在教学当中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方面的教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后,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文化素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如果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那么作为教师,首要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修养,或有必要参加一些跨文化教育培训[3]。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任务。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教材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并能够适当地让学生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化素养。其次,利用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产生的兴趣,教师要适时地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对比,并进而评价文化以及思考文化差异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比如,中西方颜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节日风俗文化的不同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他国文化风俗的不同,又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本国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了他们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和适应性[4]。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会话和角色扮演操练,即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中西文化,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时、生动有效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他国文化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模拟交际中加深了对本国以及他国文化的理解,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创造具有文化包容性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工具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室以及当前网络资源里面丰富的文化场景或事件,以之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以这种直观的观影方式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次,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当前所发生的时事政治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并陈述自己理性的文化理解以及文化判断。再次,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政策去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比如,教师可申请开设与文化有关的选修课程,或者申请与文化相关的拓展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教师可自由且能充分地进行专业的文化教育教学。同时,学生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西文化差异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精心细致的规划以及长期的努力与坚持。教师要尽力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语言以及语言所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言以及语言文化的兴趣。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教师则更容易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并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及最终达到语言的实用性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j].外语界,,(5).

[3]郝平.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2.

[4]陈岩.文化理解能力———21世纪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谈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该文对国际商务活动中所面临的`较明显的商务文化冲突进行分析,明确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强化商务文化意识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周超英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湖南长沙,410205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2007”“(8)分类号:h3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商务文化冲突文化意识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具备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首先论述了中西方在价值观念、词汇文化内涵以及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根据这些差异提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即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构建语言知识与社会文化知识相结合的课堂模式及合理选择教材、教法。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学习一门语言,也是了解一国文化的过程。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环境不同,因而各国逐渐形成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总是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必然会造成语言应用失误,因此要想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首先应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这些差异总会隐性地多方面地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交流、阅读和理解。

一、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

1、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群体意识、无私奉献、谦虚谨慎、造福后代等观念是我们普遍认同的道德基础,而西方民族特有的价值观是“自我表现”、“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上”。在日常的语言交往中,由于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交流障碍比比皆是。例如下面一道选择题让你选择那一个是正确的:以下那个问题你可以问你的朋友?a.你一个月挣多少钱?b.你为什么不想要孩子?c.周末我能用一下你的小汽车吗?对于中国人来说哪怕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只要交流地融洽,这三个问题都可以问。但在西方,一般而言,三个问题都不合适。因为这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又例如中国人请客时,无论菜多么丰盛,也要谦虚几句:“没什么好菜,别见笑,请多包涵”,如果对中国文化不了解,西方人便会理解成不用好的菜来招待客人,这是对他的不重视、不尊重。

2、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3、社会文化习俗的差异。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在问候语和称呼语的使用上,中西方就存在很大的差别。据估计,英语中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问候语。hi和hello到“howareyougettingon?”或“howiseverythingwithyou”。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选择适当的问候语来与他们所碰到的不同的人打招呼。大多数中国人倾向于用“你吃了吗?”或者“你到哪里去?”来问候熟人。

很明显,如果用这种方式问候英语本族语言者,肯定会造成误解,此外亲属关系同项的延伸是汉语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像“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这些词被用作对年长的人或陌生人的敬称。如称“李奶奶”、“张叔叔”,英语的本族语者如果被直系家族之外的人这样称谓,他们会感到迷惑不解。

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可采取措施。

1、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英语教师不具备跨文化意识,要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跨文化意识,完全是一句空话,现有不少英语教师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对英语语言所反映的英语文化自然也就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要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使每一位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到英语文化素养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其次,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多种资料及网络,充分了解与教材相关的文化背景;第三,充分利用继续教育的学习机会,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师范英语教师的交际能力,在继续教育中要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

2、构建语言知识与社会文化知识相结合的课堂模式。

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创造出和谐的环境。教师不应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而只注重在一些对话和短文中,硬抠出一些语言点讲解分析,牵强地要求学生造一些合乎语法规则,但毫无意义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句子。把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首先可采用“文化点”和“文化包”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文章涉及到颜色这一内容,如“blue”,可向学生介绍“blue”表示多愁善感或不快乐的感觉,如在“blue,blueismylove”或“heisinabluemood”中,同时“blue”也让人联想起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是贵族。如在“heisablueblood”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blue这个词可只介绍这些,过一段时间随着相关内容的增多,可把一个个“文化点”归结成一个“文化包”,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扩展延伸使学生充分理解中西方文化有关颜色的不同理解和象征意义。

其次在教学的环节上注重文化的渗透。比如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概括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听英语、用英语的习惯和能力。

3、合理选择教材、教法。

目前中等师范学校所采用的教材多是以语法为纲,词汇的选择和阅读材料的内容不从实际交际的角度考虑而是服务于语法教学。现有教材和教法深受社会环境、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有其必然的合理性,但是现有的教材、教法存在许多不足,为了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教师可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交际能力的文学作品、或是选择一定比例的英美原版教材,也可选择一些与本族文化有一定差异的作品,或选择当代最有影响的、人物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容。

总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认识到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英语教师应不断把这一认识融汇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国外外语教学(2)。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实行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英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eshock)现象屡屡出现,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体验和实践,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每个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1。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关键。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还是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来获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时刻明确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利用周围一切条件,不断为学生组织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比文化差异。

董亚芬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文化差异包含的内容庞杂繁多,下述四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1)词汇差异。

词汇是英语表达的基础。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喜欢把每个单词都与一个汉语词汇联系在一起,以便记忆。然而我们在使用某个英语单词时不能只注意其语意层面,还要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揣度。比如“red”(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被赋予喜庆和吉祥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带有“危险”、“激进”、“流血”、“暴力”的意思。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为了保留“红”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把标题直译为adreamofredmansions,引起英美读者对“red”一词产生不好的联想。后来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将该标题意译为thestoryofthestone(《石头记》)。因此,在平常的词汇积累中注意从文化异同的角度加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语用差异。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差异。中国人在彼此见面时常常会问对方:“吃了吗?”“去哪儿啊?”这样的问候在中国人看来非常亲切,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却非常难以理解甚至是气愤。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能体现对对方的关心,而外国人则认为中国人想要了解他们的隐私。还有“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很难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就会导致交际失败。可见,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先了解该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

(3)思维差异。

文化的不同通常引起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含蓄、谦让、儒雅,而英美人崇尚自由,勇于表现个性。所以,对别人的`赞美,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了”,西方人一般说“谢谢”;表示感谢时,中国人往往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等,英美人则会说:it’smypleasure/thankyou。这都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文化,一个是以“你”为中心,一个是以“我”为中心。

(4)体态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也是人类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中西方不同的肢体语言体现了不同的体态文化。如拥抱、握手、亲吻、手势语等属西方人的体态语言,而中国的体态文化不包含这些过于亲昵的动作。了解并学会运用体态语对文化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如耸肩表示“idon’tknow”;掌心向上伸开双臂则表示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

3。重视本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

了解并熟知本民族文化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前提。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曾经指出:“文化教学,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西方文化,而且要懂得本族文化,二者并重。”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我们必须在了解和熟知中国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传统文化,宣传本族优秀文化,让西方人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比如中国的太极拳(taiji)、武术(wushu)、功夫(kongfu)、气功(qigong)、衙门(yamen)、曲艺(quyi)、二胡(erhu)、麻将(mahjang)等。我们要夯实本族文化的功底,不失时机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时效性。

中西文化的比较性学习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关键。跨文化意识敏锐度是一种对有别于母语文化的他国或他族文化的反映度和感知度,它是以母语文化为参照体系。敏锐度的加强有赖于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同步提高。然而敏锐度的高低并不与文化知识的多少成正比,而是有赖于对中外文化的对比性研究学习。

(1)讲解法。

讲解法是课堂文化教学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直接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讲解。

(2)对比法。

对比法是文化教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了解异族文化的特殊性。比如从称呼、招呼语、告别、做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敏锐度。

(3)阅读法。

阅读文学作品是文化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因为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所以,要想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实践法。

实践法是实现文化教学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宗教信仰、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所了解,然后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既教授语言,又传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跨越文化差异障碍,减少文化休克现象,增加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交际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徐冰。试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英语教学,2009。

[2]王宗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谭玲。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成人教育,2009。

谈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及课程的特点,接着从商务语言与商务文化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

谈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来描述国际商务人员的核心能力——跨文化能力的内涵: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跨文化管理能力。并以clackworthy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蓝本,阐述不同阶段下跨文化能力发展的特点。最后简单介绍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与distefano(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3.冯毅.跨文化交际视角中的企业沟通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3)。

4.周锰珍.论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跨文化经济交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黄华.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生产力研究,2004(2)。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培养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欠缺,主要体现在:教材的选用主要围绕语言知识点的开展;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倾向于把上课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或翻译能力的提高上,导致学生的课后实践也是围绕于教学内容的反复练习和巩固上;加上社会和学校对语言学习者采取的主要考核方式主要是能否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等各种考核测试。以上情况说明当今英语教学和实践存在相当明显的认识误区和教学实践问题,那就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技能始终放在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而跨文化学习的素质受到了忽视。

大学英语课程从语言教学本身来讲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课程。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进行有效交流,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文化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辅助成分,也是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具有深远的育人价值。回归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英语教学以语言知识和沟通技巧传授为基础,以跨文化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为重点。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应把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和语言背后所展现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进行完整的呈现。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所阐述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情感行为都有某种类别的认知行为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将英语作为单纯的语言进行教学的误区,从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出发,西方文化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以下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的途径:

所谓教学大纲是指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自然离不开教学大纲的制定,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同样必须采用教学大纲为主要标准。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学大纲忽略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那么语言教学之支撑的交际习俗、礼仪、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将无法实现语言学习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从而达不到外语学习的根本目标。

教材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离不开基本纲要—系统语法知识、二个中心—语言知识和技巧、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为一体的培养宗旨。教师基于教材内容的设置和安排,实现学生学习异国的历史背景、习俗习惯,人文景观、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的`呈现,让学生感知语言学习背后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熟练标准的语言语调,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情景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接纳语言文化,还原语言学习的真实语境。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的目的。通过比较,取舍、参考和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有利于学生提高其语言交流能力,有利于教师从某种程度上引导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思想的,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文化传承者和宣传者。

4.学生实践环节跨文化素养的重视。

积极开展学生的课程实践活动,合理分配教学实践,开展语言课外活动、实习活动、文化实训和论文的撰写,具体表现为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讲座的开展、英美文化选修课程的增设,如:“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概况”、“西方文化导论”、“英美诗刊选读”等,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观,从文化的多元性去欣赏和接纳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其次,引导学生通过书刊阅读、网络资源等途径自觉获取文化信息,把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实现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有效转化。

5.学生综合评估中跨文化素养的涉及。

鉴于我国大部分地方院校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综合性评价现状,他们主要倾向于采用期中测验、期末考试等终极检验方式,以成绩高低来判断和决定学生的近期学习效果,从而造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模式误区,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众所周知,一个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应把跨文化素养拓展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提高测试的广度和深度,增加考核的方式和模式,全面衡量学生的考核环节,让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其教学效果,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1号文件.

[2].[美]洛林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d].海教育出版社,:352.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渗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中说到:“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英文文章,而且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然而长久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以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一、我国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学外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向交际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指出交际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但层层的升学选拔制度和以分为纲的教育坐标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围着中考的指挥棒团团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功利思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蕴涵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往往按照汉语的文化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表达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有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意识教学的障碍

由于初中英语的语言知识量非常有限,能力要求绝大多数也停留在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而且为了考试,重在读和写,学生没有怎么涉猎到文化的内容,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去看看他们平时的练习题和考试试卷,你能清楚地发现这一点。

学生的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中国英语教师,即非母语是英语的英语教师。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学生一样,学生之间也没有大的文化差异,他们之间英语交际还算不上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环境,这就很难形成跨文化意识。偶尔有机会与外国朋友交流,也因为他们特定的年龄和语言的能力,即使有文化干扰,会得到外国人的谅解。

再则,英语只是诸多学习科目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中的一门学科而已,要合理分配各科时间学生不可能花多少时间去学习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至多了解一下非常简单的与考试有关系的部分情景会话中涉及到的一些礼貌用语、文化习俗。他们或许忙着记单词、短语,背课文,做练习题都来不及呢!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际化语言的英语越来越得到重视,全国大、中、小都开设有英语课,还有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学校,这无不对英语教师形成巨大的需求。一时内英语教师的语言素质符合要求的就不多,具有较好有文化素质的就更少,有跨文化意识的简直就是少之更少。很多初中教师在教学上,只注意教那些考试要求的内容,此外的东西好像不是他的任务。结果呢,哑巴英语(cannot speaking english )、聋子英语( cannot understanding english by listening)、音变英语(poor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英语交际综合症(afraid of communicating with english-speaking foreigners)真可谓是遍地“开花”。这些状况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反思。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人才呼唤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和较强的文化素养的教师。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渗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想要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商务文化素养。首先,英语教师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对不同的商务环境、顺畅地与外宾进行交涉为目的。让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在实践中加强商务文化的培养。另外,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在教学中商务文化知识的渗透。好的老师必然有一套针对大部分同学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只有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保证有丰富的理论储备传授给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

3.2注重范文的讲解。

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语法、结构等方面对一篇范文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内容上对范文进行分析,这样在老师对范文的解析引导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对文章加深理解,强化所学的知识,还能够了解到一些范文中介绍的国外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让他们在以后的商务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

3.3重视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本土语言特色。

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讲解和渗透由于这种差异导致的不同的语言文化,可以从语法和词汇两个方向入手,因为词汇和语法不仅是商务英语,也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词汇和语法,才能更好地为之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通过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商务文化的理解,所以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重视木土语言的特色是培养学生形成系统准确的商务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务文化。

3.4为学生创造多方面的商务文化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各种各样的教学软件,平台的推出和推广,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获益良多,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在商务英语的授课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国外的风土人情,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的商务文化意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生养成纯正的英语发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老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中进行实际演练,模拟正式商务活动的场景,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会到商务文化对商务活动起到的重大意义。开展合理的评估,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给予相应的指导。

3.6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总结出想要得到的结论。所以教师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记得以学生为主体,从各个方面考虑尊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运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适合学生的商务英语情境,模拟商务活动场景,分配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4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注重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商务活动的展开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作者:仇迪。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商务文化,使语言与文化脱节。

而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以及历史、宗教、民俗等因素对文化理解所产生的影响,商务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所谓文化,即一个国家或是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全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由此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混合体,人们对于它的认识往往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侧重点的。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文化所涉及的是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以及价值观等。而文化意识指的是文化知识、对文化的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等,是能否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评价标准。跨文化意识则是指对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之间异同的敏感度和在运用外国语言时根据其国家的文化来调整对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跨文化意识也表现在对自身文化影响的行为意识,对他人受文化影响的意识以及对自身文化表现出的观点的理解能力。目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外语的学习领域,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文化以语言为载体,要学好一门外国语,完全抛弃其文化是不可能的。同样,在认识外国文化的前提下学习一门外国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们所接触最多的外国语是英语,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因为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得学生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初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接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有利于对英语的使用和理解的,而且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对文化知识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并且要尽量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使得他们的视野得以扩展,从而提高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一、在词汇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词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词汇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所以教师在教授词汇时,除了要使学生掌握词汇的标准读音和本义以外,还应该重视词汇包含的文化意义,有必要将其相对应的汉语词汇进行比较,使得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对应现象,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利的。比如“红色”在汉语中有着“吉祥喜庆”之意,中国习惯用红色饰物来象征平安和谐,而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red”有着恰恰相反的内在含义,它往往与“危险、暴-力”联系在一起。在词汇教授过程中,教师充分讲授像这类词汇在中英国家其特殊含义上的差别,从而使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得到丰富,也使得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得到提高,在遇到陌生词汇时,不仅探究它的本意,还有挖掘它内在含义的意识。

二、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英语阅读的训练,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各方面信息,如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因此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来达到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要对学生感到困惑的阅读材料之外的异域文化进行讲解介绍,并鼓励学生自主将这些文化与本国文化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其异同点,使得跨文化意识得以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大量的阅读材料中找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在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当然是使得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口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口语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而且要适当培养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只有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使他们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知道该怎样表达内心的想法。比如说对西方人来说,个人身高、体重以及年龄都是隐私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告知学生这些问题是要避讳的。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将这些英美人交谈过程中的禁忌进行适当归类,使学生加深印象,从而避免在交谈过程中出错。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即兴英语对话和表演,模拟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并且把抽象的文化和语言表达进行结合,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在实践中感悟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异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时刻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管是讲授英语的.哪一方面知识,都应该把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作为根本目的来看待,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url#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

2.1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2.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亩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3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时,应教会学生考虑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综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在语境,从对话者的反应判断出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并努力使受话人明白并接受自身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要告知其对话发生的相关背景。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例如,西方人将年龄、身高、体重和收入等个人问题视为隐私,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应当避而不谈的话题。教师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其中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初中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构建真实的口语交流氛围,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使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口语交流,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进行对话,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环境。使学生在频繁地口语锻炼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初中英语教师可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口头或书面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交际(communi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ommonis一词,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依附于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有效的交际只有在发出信号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统一或相近的语码的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往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但是因为交际行为是社会行为,它必然发生在社会之中,它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并受交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只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必要。交际环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义的交际环境指交际的现场环境和国家、时代、民族、文化等大背景以及目的、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近的语外环境,狭义的交际环境指上下文。交际环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定了言语的含义;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如语气、口气、词语色彩等;有助于突出语言表达效果。说话者如果不注意交际环境,话语就不会协调,难以达到交际效果。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一书的作者唐菊裳认为: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涉及到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条件下,有时即使同一种行为,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电影《刮痧》中,小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但是第二天爷爷不幸出事,而这时小丹尼的头被嗑破,父亲许大同送小丹尼斯去医院急诊。认真的美国大夫在给孩子做全面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孩子后背刮痧时留下的紫痕,以为孩子是受到了虐待,直接打电话报了警。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在医院当场禁止大同夫妇接近儿子,并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又比如,在电视剧《迷失洛杉矶》中,孙子旺在peter家照看他的“孙子”,小孩玩的皮球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孙子旺就跑过去捡球。谁知竞跑到了邻居家的草地上。邻居却认为他不经允许进入到自家草地,严重侵犯了自己隐私权,感到非常愤怒差一点起诉孙子旺,后来经过调节而幸免于一件官司。而孙子旺却感到委屈不理解,认为自己就是为了捡一个球而踩到了他的草地而已。这两次失败的跨文化交际事件说明:交际是一个双向过程,交际双方必须结合交际环境,才能对对方的行为或语言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反应。

二、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一种工具,交际环境(社会文化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交际有依赖于它所处的交际环境。这里所说的交际环境包括宽泛的交际环境和具体的交际环境:宽泛的交际环境指的是文化、民族心理、物理(城市建筑和所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具体的交际环境指的是交际情景、角色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质量,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故障,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上述社会知识;反过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于交际环境认识愈来愈深刻,人们对于交际环境的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交际策略也日益灵活。外语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文化,二是交际文化。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不仅学生是掌握知识文化,.而且又要掌握交际文化,即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图1来表示三者的关系如下:

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查清造成语言表面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利用课堂,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

利用课堂,创设交际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一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知识的介绍。比如在讲解雪莱的名诗odetothewestwind中,这时就要比较thewestwind(西风)和汉语中“东风”之意。这要从中国和西方国家所处地理环境说起:中国西面环山,东部临海,从那吹来的和风叫东风,东风象征新的生机和希望,它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warm”和“hope”。而“西风(thewestwind)”往往给人以凄凉、忧伤的感觉;但英语国家(英国)西临大西洋,东接欧洲大陆,所处地带为海洋性气候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thewestwind)”是温和逸人的。所以这些国家对它的理解与中国人对“东风(theeastwind)”的理解亦如出一辙。这样分析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交际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且逐步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如讲到大学英语精读(thesampler)一文中,在介绍完中国的春节sprigfestival和西方的(christmsa)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人物,通过这种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拓宽阅读面,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毕业后能够到国外并生活在当地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要留在国内,他们了解英美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资料。学习者可以在平时有意拓宽阅读面,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和报刊等。然而关键在于如何阅读。如果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阅读报刊只是了解国外一些新闻动态,那就所得甚少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师生两方面的努力: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从学生方面来说,在阅读原版外国材料时,应从作者所在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人手,有意识地注意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注意收集有关材料。

(三)举办各种英语活动,创设“准交际环境”

如邀请外国朋友或外教举办英语讲座,介绍国外风俗文化,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圣诞晚会等活动;举办国外节日(圣诞节、万圣节)让亲身学生感受国外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也逐渐涉人与外国交往的范围。因此,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语言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实际生活,如文秘、医学等方面内容。教师要注重英语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先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出报告,然后根据所学内容,设置具体社会交际场景。比如讲解myifrstjob时,为学生提供英语求职信的格式,并让学生模拟写出英语求职信,最后模拟求职场合,告诉学生在接受外国(特别是美国)老板的面试时,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一向被国人推崇的拐弯抹角式的提问方式,往往会使对方觉得你不够诚实。

四、结束语。

对交际环境的认识决定着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而且更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外语有效教学的目的。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屡见不鲜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现象,经常成为困惑学生的难题.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不容易接受,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进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许并不止一两个,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缺少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上的贫乏直接影响了对英语语言本身的习得.

作者:王阳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外语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7“”(33)分类号:h3关键词: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1.1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

文化深深植根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存在差异。

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的意思在表面上所指一致,而涵义却不同。

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

1.2商务英语中的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

例如我国的商务人员见到外商时常会递上一支烟。

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表示礼貌和友好,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不少人反对吸烟,向客人敬烟反而是不礼貌的表现。

再如,不同国家民族的送礼规矩也不大一样。

在英国,客户请对方吃饭,带礼物去是不必要的。

如果对方要带酒,事先要问一下主人喜欢什么酒,这才恰当得体。

在日本却恰恰相反,当对方被邀请到家里吃饭,不带礼物去就太失礼,并会被认为行为鲁莽,如果事先问一下需要送什么礼,会被认为行为粗鲁。

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在商务英语中比比皆是。

2.商务活动中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

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

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成败。

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入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

一、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及课程简介。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fbec是的缩写))考试自199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推出,现已推广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60多个国家。该考试是一项水平考试,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特别注重考生运用英语在商务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该证书在全球商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作为确认证书持有者英语能力证明的首选证书,也是在所有举办该项考试的国家和地区求职的通行证。

剑桥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体现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就业的职业性。结合高职院校双证书的要求,针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笔者工作的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在两个学期内分别完成剑桥商务英语标准级和中级的教学。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以相关考试为指导,在讲授基础内容的同时,结合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扩展,学生真实性地体验到未来就业的工作情景,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以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岗位资格证,增强就业竞争力。

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三、商务英语中的常见商务文化冲突。

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涵盖很广,不仅有日常的交流活动,还有营销、财务、进出口业务、公关、谈判等等,由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情况也很多,例如:一位中国年轻的业务员在机场等候并陪同六十多岁的外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时说,sir。you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andiamnottiredatal1。年轻人本意是关心和体贴,按照中国的传统美德表示出尊老爱幼,没想到会惹对方生气,自己也深感困惑和尴尬。又如一位中国客人在美国朋友家做客,当主人问:按照中国的习俗,这位客人客气的说:thatsok,iamnotthirsty。“主人不再继续坚持,而中国客人就会觉得很奇怪,认为美国客人待客礼数不周。这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在西方社会,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第一个事例中的老绅士对中国年轻人的尊老毫不领情;西方人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第二个事例中的美国主人家不能领会中国客人的含蓄与客套。

四、剑桥商务。

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陛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反映文化。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所指表面上一致,而涵义却不同,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商务英语涉及的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因为,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其突出特征就是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esp),与普通英语教学相比较,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交际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是结合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培养具有熟练英语交际能力和扎实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习俗不同,人们的商业价值观、消费心理和经营习惯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涉外活动中商务人员不仅要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会遇到诸多商务文化冲突,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成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商务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中国的商务英语学习者而言,探马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意识程度的高低。

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措施。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

提高商务荚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素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决定文化导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掌握商务基础知识并具备跨文化交际理论与理念以及了解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交际法或其他教学法的综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商务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商务英语课堂上注重文化的导入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途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主动查阅资料,就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让学生以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交际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例如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或通过演讲、材料阅读、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通过邀请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下,企业需要大批熟练掌握外语、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培养涉及诸多环节和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商务英语教学。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而各国有自己不同的背景,如果不知道商务伙伴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只是按照自己的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刻不容缓。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论述语言、文化及大学英语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提出了方法与策略.

作者:黄峥嵘作者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7“”(33)分类号:h3关键词:语言文化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鲁子问先生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其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二是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教学离不开对它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要想充分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笔者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摸索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些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通过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样,如lovelyday,isn、tit?it\'ssocoldtoday,isn、tit?等等。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ouarealucky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odg是“幸运儿”;“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me,lovemyodg;“风水轮流转”的英语表达是everydoghashisday。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在用法上不尽相同,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youhavegotablack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tea,而非redtea,green在英语里可表示无经验、不成熟;而youareblue的意思是youaresad。通过这种对比,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

3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口及主要庆祝方式。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4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

唯一的课堂传授途径不能促成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提高,还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因特网还可以通过阅读报刊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该民族生活#url#态度、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通过它,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而且可以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世相百态,从而增加对该国文化的认识。

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是变化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由语言的民族文化性质决定。作为英语教师,尤其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所谓文化,即一个国家或是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全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由此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混合体,人们对于它的认识往往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侧重点的。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文化所涉及的是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以及价值观等。而文化意识指的是文化知识、对文化的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等,是能否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评价标准。跨文化意识则是指对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之间异同的敏感度和在运用外国语言时根据其国家的文化来调整对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跨文化意识也表现在对自身文化影响的行为意识,对他人受文化影响的意识以及对自身文化表现出的观点的理解能力。目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外语的学习领域,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文化以语言为载体,要学好一门外国语,完全抛弃其文化是不可能的。同样,在认识外国文化的前提下学习一门外国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们所接触最多的外国语是英语,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因为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得学生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初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接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有利于对英语的使用和理解的,而且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对文化知识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并且要尽量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使得他们的视野得以扩展,从而提高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一、在词汇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词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词汇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所以教师在教授词汇时,除了要使学生掌握词汇的标准读音和本义以外,还应该重视词汇包含的文化意义,有必要将其相对应的汉语词汇进行比较,使得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对应现象,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利的。比如“红色”在汉语中有着“吉祥喜庆”之意,中国习惯用红色饰物来象征平安和谐,而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red”有着恰恰相反的内在含义,它往往与“危险、暴-力”联系在一起。在词汇教授过程中,教师充分讲授像这类词汇在中英国家其特殊含义上的差别,从而使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得到丰富,也使得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得到提高,在遇到陌生词汇时,不仅探究它的本意,还有挖掘它内在含义的意识。

二、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英语阅读的训练,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各方面信息,如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因此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来达到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要对学生感到困惑的阅读材料之外的异域文化进行讲解介绍,并鼓励学生自主将这些文化与本国文化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其异同点,使得跨文化意识得以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大量的阅读材料中找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在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当然是使得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口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口语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而且要适当培养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只有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使他们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知道该怎样表达内心的想法。比如说对西方人来说,个人身高、体重以及年龄都是隐私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告知学生这些问题是要避讳的。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将这些英美人交谈过程中的禁忌进行适当归类,使学生加深印象,从而避免在交谈过程中出错。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即兴英语对话和表演,模拟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并且把抽象的文化和语言表达进行结合,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在实践中感悟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异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时刻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管是讲授英语的哪一方面知识,都应该把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作为根本目的来看待,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以及路径,以培养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路径。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内涵。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自古至今,除了权力之外,文化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扮演着一个地位突出、显而易见的角色,而对什么是文化,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尽管这些解读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分歧,但总的说来,文化可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以及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的总和。英文“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也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所以,通常来讲,我们所讨论的西方“文化”即指广义的文化而非狭义的文化。目前,文化已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生活的一切侧面,无不受文化的触动和改变。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层面,它与文化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同时语言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该民族文化的内涵,即语言之中隐含文化,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正如美国已故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就体现在了解文化必须理解语言,而同时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主要内容是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的指导思想是外语教学理论,同时辅以各种教学模式和各种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由于英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跨文化交际”翻译成英文即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他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指所有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交际或一种互动。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物质生活、社会及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因而语言环境的不同就导致了语言习惯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体现在交流沟通中,就是人们总喜欢用自己民族的说话方式或思维模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导致对非本族语者的话语做出错误的推论,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对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达到交际者能够在跨文化这一活动当中自觉排除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惑和困扰,并进而有效、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1]。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大学国际化的需求,众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对它开始产生兴趣,这一变化也充分体现了当前我们大学英语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顶多是表达不准确、不清楚而已,但文化错误则会导致两个人的误会甚至决裂。交际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外语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力增加学生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使其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获得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外语学习的目的。第一,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其实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此外,客观上,本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应试性的要求也让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学、宗教文化等经典名著,而这些则是语言学习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2]。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主动学习英语的目的。第二,能够消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减少语用失误的比例,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可能性,并继而推进文化融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之主动学习他国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上,学生自身文化知识的丰富上,从长远观点看,它更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学生对多元文明的理解,从而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途径是很多的,但最好的途径则是要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当中,因为语言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而恰巧我们的学生甚至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机会到目的语国家去学习或生活,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根据现有的学习环境,并通过网络等教育资源手段,同时辅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我们知道,教学相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因为教师在教学当中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方面的教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后,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文化素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如果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那么作为教师,首要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修养,或有必要参加一些跨文化教育培训[3]。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任务。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教材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并能够适当地让学生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化素养。其次,利用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产生的兴趣,教师要适时地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对比,并进而评价文化以及思考文化差异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比如,中西方颜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节日风俗文化的不同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他国文化风俗的不同,又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本国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了他们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和适应性[4]。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会话和角色扮演操练,即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中西文化,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时、生动有效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他国文化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模拟交际中加深了对本国以及他国文化的理解,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创造具有文化包容性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工具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室以及当前网络资源里面丰富的文化场景或事件,以之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以这种直观的观影方式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次,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当前所发生的时事政治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并陈述自己理性的文化理解以及文化判断。再次,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政策去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比如,教师可申请开设与文化有关的选修课程,或者申请与文化相关的拓展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教师可自由且能充分地进行专业的文化教育教学。同时,学生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西文化差异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精心细致的规划以及长期的努力与坚持。教师要尽力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语言以及语言所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言以及语言文化的兴趣。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教师则更容易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并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及最终达到语言的实用性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j].外语界,,(5).

[2]霍翠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3]郝平.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2.

[4]陈岩.文化理解能力———21世纪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