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振兴乡村心得体会总结(实用14篇)

时间:2023-11-23 12:06:44 作者:MJ笔神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机会,通过文字表达和整理思绪,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和表达。

乡村振兴学习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20__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首要问题是需要分析乡村的定位(远郊种植、畜牧、景点周边的服务群,田园城市理论每个区域各有作用)(近郊为城市提供防护林、防风林、隔离带、为人群提供周末的短途休闲,同时推动乡村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城中村发展特色村文化,城市的绿肺、改善热岛效应,类比纽约中央公园,因为绿地面积多、土壤和水系多可以承担海绵城市作用,是城市工作人群的休闲场所)。

还要规划制定乡村的发展方向,多条产业链结合,因地制宜;各方面结合,比如景观、采摘园、生态效益。从人民利益出发,村子缺少什么,交通的便利性,简单的配套设施,减少人口流出,防止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乡村建设并非消失乡村,而是优化,城市人口农村人口相协调,不能失调。

要让乡村人致富;扶贫政策的红利,而不全是人口流出,乡村与城市相辅相成(城里人到乡村消费水果动物和旅游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为城市提供良好环境,乡村劳动人口流出减少可以释放城市承载压力);城市人口压力减小,相对人均收入提高,增加了消费力,消费在农村(消费导向促进);乡村因为供需关系增大,可以更好的致富,有更多可以致富的方向,经济水平提升后消费城市产业链的产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未来的发展形势:乡村与城市只是相对居住的地方不同,城市有日常娱乐的便利,乡村有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城乡发展相平衡时,城市与乡村都有高度发达的经济收入。城市与农村只是不同社会分工的居所和工作场所;文化。教育。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交融互通和平衡。

这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希望将来我们风景园林从业者运用自己的所知所学为我国的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学习心得体会

xx的乡村振兴同样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同样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谓之“乡村综合体”,将带给我们各级干部怎样的考验?

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也就是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这五方面实施全面振兴,整体推动,激起乡村内生动力。重点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是关键,以乡村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为依托,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手段为支撑,打造一批特色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文化振兴要把乡村的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华文化,支持、鼓励农村自主文化组织的发展,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政府必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资,完善和升级乡村教育基础设施,从小抓起。

“三农”学者到农村去,农民到学堂去,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养;进行观念革命,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筑绿色政策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党和国家政策落地,保障党员带头,政令畅通,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扶持农民自治组织,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取决于干部和党员的带动和引领,取决于群众的响应和共鸣,上下一致,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坚信,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观念、更有力的举措,共同发力,定能获得开启xx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

学习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创新是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创新结合形成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越来越推进乡村振兴从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20。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2005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惩治“微腐败”,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乡村振兴学习心得体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身为新中国新一辈的传承人,一定要以爱护祖国为自身己任,为祖国复兴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五四青年节的这一天,我们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青年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事迹颁奖表彰大会,这是所有当代中国青年人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崇高荣誉,只有为祖国做出卓越贡献,自身拥有高尚品德的年轻人,才能获得这一崇高奖项,是当代青年最高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xx年第xx届中国青年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事迹表彰大会,有着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与人才,他们不仅是祖国发展进步的新基石,也是我们对照自身,反思个人不足的一面镜子。通过观看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以往不曾了解的知识,丰富自身知识面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个人眼界得到远大的拓展。作为新中国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积极在当年五四事件中汲取力量,在新世纪的未来中,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身为一名刚刚踏足社会还没有多久的年轻人,我们自身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们还非常的年轻,可以去不断学习,不断去丰富自己的个人才干,只要拥有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那绝对可以在未来祖国需要我们的那一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四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我们一定要传承好当年革命先辈们大无畏坚强勇敢的精神,在祖国发展的路途中,深刻的贯彻于个人的行为之中。以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事迹获得者事迹为参照,以这些优秀的五四奖章获得青年为榜样,不断的学习创新,在今后的工作发展中,更好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深刻将我们所需的知识牢牢烙印于自己的心中,我们要敢于学习,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我们青年人的青春风采。要有犹如旭日初升,雏鹰展翅的无畏劲头,来为我们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让我们一起牢记当年为祖国崛起而发动的五四运动,传承五四青年们高尚的爱国情操与那真挚的民族情感,一起为中华民族崛起这一目标努力,一起建设出那个属于我们的美好富足新中国!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6日,我参加了市党校组织的“乡村振兴战略”培训会。本次培训会分为两个内容,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课程及现场教学考察。兰德培训中心为这次培训作了精心准备,结合乡村振兴主题,xx省委党校罗副校长做了“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主题教学,讲述乡村振兴之“新”与“兴”,罗校长围绕为什么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和“兴”以及精准脱贫的“塘约经验”案例三部分内容展开讲解。

通过考察学习,我深刻感受到xx省“三变”改革适应了当前发展的大趋势,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效益为一体,走出了一条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为我们贫困县创造了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一路走来,在xx看得最多、感触最多的就是乡村。xx农村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是生态好,到处是青山绿水,很少看到垃圾和污水。其次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村部、学校、卫生所建设标准都比较高。农村老百姓的房子多数改建成了楼房,特别是湄潭县对全县民居进行了统一的`风格设计,保留了传统的民居特点。“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大元素合为一体,白墙灰瓦的民居镶嵌在黔北的青山绿水之间,好像一幅幅山水画,美不胜收!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xx通过“三变”,把农民的土地通过合作社集中起来,发展经济作物和旅游等产业,尤其是茶叶、花卉、猕猴桃、野刺梨等产业发展的非常好,走出了一条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看到先进就看到了差距,也启迪了思路、鼓舞了我们的信心。下一步的工作规划我有几点想法:

一是积极投身到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之中。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打好“五大攻坚战”,不断加快追赶超越的步伐,努力使自己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中的积极分子。

二是积极投身到“三变”改革的实践之中。“三变”改革是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在“三变”改革中,是主导,企业是主体,群众是主角。具体的来说,就是要搭台,企业要唱戏,农民要参与。要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做农民愿意做的事情,给农民真正要的东西,帮助农民掌握挣钱的技术,找到挣钱的路子,引导农民用的积极性和热情参与“三变”改革,实现联产联营、入股分红,增加收入。

三是积极投身到脱贫产业的培育之中。进一步发挥我县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特点的优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大力发展核桃、养蜂、烤烟、食用菌、中药材、高山蔬菜、林下养殖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好农业特色产业,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扎实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结合起来,抓好“一红一黑一白”特产品牌创建,让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力争卖得出,能致富。

学习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_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最近,“针不戳”一词火了。该词因谐音“真不错”,深受广大网友喜爱,一时间成为“流行词”,被广泛用于认可、满意、点赞的场合。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想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获得群众“针不戳”的评价,就要“一日三念”反求诸己。

一念为党谋而不忠乎?当好“领头雁”,引领乡村从“散沙”到“聚合”。

“天下大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_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当前,一些村级党组织还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整体不高、软弱涣散、组织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也导致农民群众缺乏“主心骨”,干部群众的力量不能有效汇聚。所以,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将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争当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以广泛团结各方力量,汇聚成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团旺火”,从而不断攻下一个个“火焰山”和“腊子口”。

二念为民忧而不切乎?当好“急先锋”,助力乡村从“死水”变“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乡村振兴来说,只有振兴产业,才能打通“源头活水”。_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当前,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成为困扰乡村振兴的重要障碍。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立足地方实际,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乡村生态旅游业等产业,譬如香菇、茶叶种植,虾蟹养殖,农家乐等,这样就能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从而搅动乡村“一池春水”,让农民“生活有奔头”,能够通过自身劳动增收致富,“钱袋子”真正鼓起来,“腰杆子”真正硬起来。

三念为道计而不远乎?当好“压舱石”,推动乡村从“空心”向“实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长远谋划、久久为功。_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大量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他们或在城市务工,或在城市安家立业,导致农村人口大多为老弱病残的留守者,农村“空心化”较为严重。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没有人气的乡村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实践,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断充电提升,努力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农村“土专家”,不断淬炼过硬本领,克服“本领恐慌”,真正成为乡村振兴舞台上能干大事、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这样,才能推动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让乡村人气更旺,更具吸引力和号召力,广袤的乡村大地才能真正焕发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勇当乡村振兴的“拓荒者”和“扛鼎者”,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成长成才、谱写新篇。

乡村振兴学习心得体会

xx年5月26日,我参加了市党校组织的“乡村振兴战略”培训会。本次培训会分为两个内容,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课程及现场教学考察。兰德培训中心为这次培训作了精心准备,结合乡村振兴主题,xx省委党校罗副校长做了“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主题教学,讲述乡村振兴之“新”与“兴”,罗校长围绕为什么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和“兴”以及精准脱贫的“塘约经验”案例三部分内容展开讲解。

通过考察学习,我深刻感受到xx省“三变”改革适应了当前发展的大趋势,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效益为一体,走出了一条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为我们贫困县创造了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一路走来,在xx看得最多、感触最多的就是乡村。xx农村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是生态好,到处是青山绿水,很少看到垃圾和污水。其次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村部、学校、卫生所建设标准都比较高。农村老百姓的房子多数改建成了楼房,特别是湄潭县对全县民居进行了统一的风格设计,保留了传统的民居特点。“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大元素合为一体,白墙灰瓦的民居镶嵌在黔北的青山绿水之间,好像一幅幅山水画,美不胜收!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xx通过“三变”,把农民的土地通过合作社集中起来,发展经济作物和旅游等产业,尤其是茶叶、花卉、猕猴桃、野刺梨等产业发展的非常好,走出了一条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看到先进就看到了差距,也启迪了思路、鼓舞了我们的信心。下一步的工作规划我有几点想法:

一是积极投身到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之中。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打好“五大攻坚战”,不断加快追赶超越的步伐,努力使自己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中的积极分子。

二是积极投身到“三变”改革的实践之中。“三变”改革是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在“三变”改革中,是主导,企业是主体,群众是主角。具体的来说,就是要搭台,企业要唱戏,农民要参与。要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做农民愿意做的事情,给农民真正要的东西,帮助农民掌握挣钱的技术,找到挣钱的路子,引导农民用的积极性和热情参与“三变”改革,实现联产联营、入股分红,增加收入。

三是积极投身到脱贫产业的培育之中。进一步发挥我县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特点的优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大力发展核桃、养蜂、烤烟、食用菌、中药材、高山蔬菜、林下养殖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好农业特色产业,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扎实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结合起来,抓好“一红一黑一白”特产品牌创建,让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力争卖得出,能致富。

乡村振兴学习班个人总结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而且也把这个战略写进了《党章》(修正案)。十九大报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条专门讲了“乡村振兴”战略。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农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

我将借这个机会,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给大家谈五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

再比方说,从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来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农业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既要做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着农业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过去的一产到现在的三产融合发展。这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提质增效。

第三个方面,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说,过去我们要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我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渡假、投资、兴业。

第四个就是从农民的收入来看,过去我们讲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现在我们不仅要满足这些要求,还要满足农民的就学、养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总体来看,新时代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带着寻师问道、推动乡村振兴的强烈愿望,我于2020年6月22日在组织部精心组织下,认真观看了乡村振兴学习课程。

一、主要收获及感悟。

一是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认识。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培训,使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真切的认识,提高了进一歩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路,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能有幸从事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一名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乡镇干部的幸运。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独具特色,充满魅力,完全具备加快推进实施乡树振兴的条件。通过此次学习,我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

二、四点启示。

一要高度重视生态提升。农村美不美,关键看治水。发展快不快,关键看生态。结合实际,在工作中,我们要固树立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环保、经济、社会三者关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生态环境保障镇有丰富的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资源,在下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将把绿化、硬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污水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尽可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的,通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庄绿化的目标是村在林中,同时还要注意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打造以生态文明为恃色的美丽多村。

二要解放思想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深刻反思,我们在开展多项工作特別是重大工作时,时常出现各部门干部都是一定要找到法律法规及文件政策依据后才去落实、实施,如果没有找到明确的依据宁可不去落实,秉承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不作为路线,从而导致好多机遇在大家寻找依据的过程中已悄然逝去。其次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就没有乡村振兴的持续健康发展。实事求是的讲,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事关乡村振兴战路实施的成败。为此,我们要抓住农村社区的三大关键群体一一党员干部、妇女和青少年,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乡村振兴利大家、搞好振兴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三要有"敢闯创"的创新精神。在乡镇党委班子层面要全力抓好自身建设,在民生工程、乡村治理等方面大胆作为,党风带政风,形成善创新、勇作为的干事环境,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团结实干、奋发有为的工作环境。在村级班子层面要选优支部书记这个关键人,配强村两委班子这个关键事,将一些思想先进、能力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班子队伍中。推进村干部管理制度,将工作细化、量化,实现可比较、可评价,提高村两委干部执行力。

四要突出抓好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富民强村是表现,产业支撑是关键。我镇要利用开展美丽多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激发乡村振兴的内涵式增长潜力,以美丽多村建设带动美丽经济发展,实现村美民富集体强,风正家和万事兴,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学习班个人总结

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乡村振兴学习心得体会

三月九日,党校派我和周琦同志参加了由第一片组组织的到宁国云梯民族乡和仙霞盘樟村“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活动时间仅仅只有一天,但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终生难忘的,通过参观畲族风情园、中共宁国特支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让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每个同志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

宁国云梯民族乡千秋畲族村是我市极具特色的一个的农村村寨,这里世代居住的是以少数民族畲族居民,千秋畲族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建设试点,在村口建造了特色村寨门楼,村庄按照民族风格进行了改造,对有历史价值的民居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已成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这些年在党的农业农村政策的指引下,大力发展“三竹两果”为重点的高效经济林,运用规模经营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把早竹从庭院内零星拓展出来,进行成片开发,按照“山顶种植用材林,山腰种植经济林和山脚种植早竹林”的布局,大力开发高效林业。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该村立足辖区内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发展旅游进行着周密地筹划。今天的千秋畲族村正昂扬走在党的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参观考察深深感受到党的乡村振兴政策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必将给我国广大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午在仙霞盘樟村参观中共宁国特支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使我再次受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的思想教育。更使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在今年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之际开展这种形式的党性教育活动,以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显得尤为亲切和新颖。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勇于使命担当,在工作上一定要精益求精,高质量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站好岗,不断适应新时期党的工作需要。创造一流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乡村振兴学习班个人总结

一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方针,对照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经过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同心同德的真抓实干,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回顾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员学习制度,抓好基层队伍建设。

今年是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为了丰富党员的学习资料,保证学习质量,确保学习效果,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采取常规教育学习和电化教育学习的形式。

一是组织党员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使命,用全新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升,使每个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发展和培养新鲜血液,在发展上坚持标准,严格把握发展质量,坚持做到“一测评、二公示”制度,理解党内外群众监督。今年已为一名预备党员办政转正手续,使我村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争做勤廉好干部。

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化。在廉政自律上结合_生活会,对照廉政建设职责书的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提高克服缺点的勇气,增强自身抗腐拒变的潜力,使全体党员干部在勤政廉洁,拒腐昌廉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三、抓好民心工程,为民办好实事。

1、抓好村组二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由于我村征地面积较大,利息加补贴的经济分配量增大,分配状况复杂,支部着重做好分配前的调查研究,制订比较公平合理的分配意见,对照有关政策,编制分配方案,并进行全面公示,理解群众监督。增加了在分配中的合理性,减少了矛盾的发生。全村13个村民小组全面透过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没有因经济和分配问题发生矛盾,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2、抓好社会事业工程,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个性是群众关心的修路问题。在村委和广大群众的配合协调下,筹资20余万元,对名个村民小组道路全面进行了补修,使广大群众和学生不存”天睛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现象,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村振兴学习班个人总结

肩负着县委县政府的期望,带着寻师问道、推动乡村建设的强烈愿望,我于x日至x日在浙江大学参加了x县“乡村振兴”专题研讨班。在短短的几天学习时间里,我与全县来自各岗位的x名科级领导干部一道,在百年名校浙大的求是创新课堂里向名师问道,赴x个示范村求教,并在热烈的小组研讨中交流思想、分析问题,探讨着推动x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路举措。

一是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认识。不管是在课堂上专家授课不断反复强调的“浙江乡村建设的今天就是中国其他地区乡村建设的明天”,还是特色乡村建设现场教学中的实践案例,都让我实现了视觉上的冲击和思想上碰撞。

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美丽乡村的首创地,总书记在浙工作期间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整治,浙江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培训,使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质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真切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深化对乡村振兴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在浙江短短几天里,我们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每一个特色村镇,其产业都体现“特而强”,乡村垃圾实现分类处理,村庄前后无一不是山青水绿,村干部能力强、群众热情诚信、乡风文明,x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多元,基本达到了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所见所闻所思,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央和自治区、市、县委高度重视,能有幸从事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一名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县、乡干部的幸运。“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相较于浙江乡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素有x之称的x同样独具特色,同样充满魅力,完全具备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的条件。通过此次学习,我们要扑下身子学习浙江精神,借鉴浙江经验,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x样板。

学习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