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旋转的教学设计(优秀18篇)

时间:2023-11-22 12:07:51 作者:MJ笔神 最新旋转的教学设计(优秀18篇)

教学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分享的教学计划样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旋转》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上册第24—26页。

1、让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两种运动方式即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图形,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3、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思考方法,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4、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距离。

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刘老师是骑车到的学校,那么平时你们是怎么到学校上学呢?(生——)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所说到的步行、骑车、坐车时,人和车的移动都是一种运动,其实人和物体都经常处于一种运动状态,都是在运动的,只是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时的样子有可能不同。

3、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游乐场,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

玩的?

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感知、分类。

(1)依次出示4幅物体运动的画面。(高空缆车、摩天轮、风车、小火车)

(2)回忆刚才看的物体运动的录象,想想自己做的手势,你能按运动的方式分类吗?

(3)反馈分类,并提出“为什么把他们分一类呢?,电脑出示分类后的画面。

(4)师小结:像风车、摩天轮这样的运动是旋转(板书:平移)

像小火车、高空缆车这样的运动是平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旋转与平移。(板书课题)

三、探索旋转和平移的特点。

生说,师板书“旋转:绕一点

转动”。(举例风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

5、刚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平移的画“——”,旋转画“o”)

(1)依次出示(手推窗户时窗户的运动、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轮盘转动和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运动)

(2)小组讨论

(3)小组反馈(电脑演示不同的判断,让画面动起来)。

(5)生举例,师小节:看来同学门都善于观察生活,其实不仅生活中可以见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我们还能动手做一些平移运动。

四、探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出示方格纸上的三角形图。

师:瞧!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三角形做平移运动静止后的画面,虚线图是平移前的,实线是平移后的位置。

(1)想想:三角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师“说说通过观察三角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2)用三角形卡片在小鸟图方格纸上动手移移看到底向左平移几格。

(3)电脑演示移动的过程。(边移,边数几格)

(5)小组试在小鸟方格图上看一看、找一找。

(6)反馈采用什么方法?

生反馈师小结:通过找一个点的方法(板书:移点),通过找一条线方法(移线)。

(7)请找出哪点或线平移到哪了,怎样移动的?

师:小鸟嘴的点平移到这点了,这点叫小鸟图平移后的对应点,像这样的两个点我们叫小鸟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板书:对应点)。

(8)找对应点,探索对应点间的距离。

师:你也能找出对应点吗?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呢?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说师板书:对应点等距离。

(9)小结:看来一幅图到另一幅图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找对应点,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

2、出示房子、小鱼、飞机图。

(1)观察图,找出一组对应点,并思考:

房子图向()方向平移了()格 鱼图向()方向平移了()格

飞机图向()方向平移了()格

(2)展示完成的情况并说说找到哪组对应点?

(3)观察平移前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3、出示鱼图。

(1)思考“哪几只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

(2)提问:“为什么能重合?”

(3)小结:刚才咱们通过一次或两次的平移也能与这只小鱼重合,现在让大家动动手,画出图形平移后的位置。

4、出示三角形图、和小船图

(1)你能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吗?

师:这个三角形大致移到了什么地方呢?,具体的位置怎样确定呢?

(2)小组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3)小组试画一画。

(4)展示交流,说说是怎样画的?(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汇报)

五、小结延伸。

1、2、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对什么事情的印象最深? 欣赏利用平移和旋转画出的美丽图案。

《旋转》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在参与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并充分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这两种完全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对于圆柱和圆锥,学生已经能够直观辨认。本节课则是将学生的视角由平面的立体图形引向含有曲面的立体图形,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这不仅是对面和体关系的学习,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时将重心前移,把“面动成体”这一环节作为重点,给学生的思维以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由“整体辨认”到“局部特征刻画”的转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播放音乐喷泉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音乐喷泉,发现水珠的运动形成线。

活动2【活动】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

(一)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1、体会点动成线。

课件演示:。

水珠的运动形成线。

2、体会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教师引导学生拿一支笔和长方形纸进行线动面动的操作,领会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预设:线动:平移——长方形;旋转——圆形;斜移——平行四边形;波浪面。

面动:平移——长方体;旋转——圆柱体。

3、结合生活现象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课件出示“流星、雨刷、转门”图,引导学生说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知道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板书点线面体)那么面如果旋转又能形成什么样的体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面的旋转。(板书课题:面的旋转)。

(二)探究“面的旋转”

1、小组活动。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选取平面图形和小棒制作小旗,然后快速转动小旗。

2、组内交流:小旗以哪条边为轴,快速转动后形成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关注并辅导学生们的动手实践情况)。

2、学生汇报。

(1)圆柱的形成。

a、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短边为轴、对称轴为轴快速旋转,形成一个圆柱体。

b、三个学生一起转动,观察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以不同的边为轴进行旋转,都得到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样子不相同。

c、引导学生发现以长方形一条边为轴进行旋转,其他几条边旋转后形成的图形。

出示转动器转动小旗。

学生汇报。

(预设:两条短边旋转变成圆形,另一长边旋转形成一个弯曲的面。)。

d、出示几何画板演示圆柱形成过程。

认识曲面。(板书:曲面)。

(2)圆锥的.形成。

a、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以另一条直角边、以斜边为轴,快速旋转形成圆锥体。

(出示两个倒扣的圆锥实物)。

b、引导发现以一条直角边为轴进行旋转,另外的两条边旋转后形成的图形。

学生想象回答。

c、几何画板看圆锥形成过程。(课件出示)。

3、练一练。

(1)学生先想像每个图形旋转后的立体图形。结合立体图形想象由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2)整体出示立体图形,学生判断。

(课件抽象出圆柱圆锥)。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动手转一转、动脑想一想,探究出一个平面图形绕着轴进行旋转,就能得到一个立体图形。接下来我们要探究这些立体图形当中——圆柱和圆锥的面的特点。(板书:圆柱圆锥)。

(三)探究圆柱和圆锥面的特点。

1、举生活中的例子。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和圆锥,你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圆锥?(生举例)。

2、探究面的特点。

学生互动交流。

3、学生汇报。

圆柱的特征: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电子白板演示上下两个底面完全相等)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圆锥的特征: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成。

4、圆柱圆锥面的区别。

圆柱和圆锥的面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区别呢?

学生汇报交流。

师小结:刚才我们结合生活中的物体,探究出圆柱圆锥面的特点。

活动3【活动】三、课堂总结,微视频深化理解。

1、谈收获。

师:同学们,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收获,说体会。

2、微课:面的旋转。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微课:面的旋转。

3、结束语。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学习。

《旋转》教学设计

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判断、举例等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同学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正确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运动。

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实质。

课件、大小转盘、做风车材料。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1、在游戏中发现。

谈话:这是无锡融创乐园,现在谢老师带领大家再去玩一玩。

小结:同学们玩得好开心啊,我们开始上课吧。

2、在模仿中发现。

引导:同学们,玩过模仿秀吗?比比谁模仿得更像!

二、感知运动,发现分类。

(一)在感知运动中发现。

1、感知运动。

2、尝试分类。

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相同吗?你能将它们分一分类吗?

(二)在探索平移中发现。

1、分一分。

2、你能给这些物体的运动起个名字吗?

3、平移是怎样的运动?你能用手势表示吗?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5、这些平移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揭示:像这样,沿直线的运动都可以看成平移。(板书:沿直线运动)。

6、游戏环节。

小结:只要物体沿直线运动,都可以看成平移。

7、这些平移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小结:平移时,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位置改变。

(三)在探究旋转中发现。

1、像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旋转。

提问:你会用手势来表示旋转吗?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提问:这些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揭示: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可以看成旋转。

3、同桌活动:转动转盘。

提问:刚才的转法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我们可以这样转,也可以这样转,都是绕着一个中心在旋转。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移和旋转。

三、巩固内化,练习发现。

1、第一关:小宁的一天,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播放视频)。

小结:平移是沿直线运动。旋转是绕一个中心转动。

2、第二关:哪些智娃可以通过平移和最右边的智娃重合?

问:2号智娃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是呀,物体平移时,大小形状是不变的。

3、第三关:棋子游戏。

(1)平移2格。

提问:都是平移2格,为什么你们的棋子位置会不一样呢?(生答)。

揭示:原来,是因为平移的方向不一样。

(2)向东平移。

提问:都是向东平移,怎么棋子的位置又不一样呀?(平移的格数不同)。

揭示:哦,平移时不仅要注意方向,还要注意平移的距离。

(3)向东平移3格,再向南平移2格。

提问:平移后的棋子,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呢?(东南方向)。

四、全课总结,发现生活。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作用呢?

欣赏:它们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播放舞蹈视频)它们还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生产、运输、发电呢!(欣赏图片)。

3、同学们表现真棒!你们想动手做一个风车吗?请看视频。

提问:这两个风车旋转时有什么不同?

小结:的确,这两个风车的旋转方向不同,但他们都是绕着一个中心在转动。你们真是一群善于发现的孩子!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节课是平移和旋转的初步认识,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了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我选用了一些典型的例子和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基本含义。让学生从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积累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儿童的注意力有强烈的直观性和色彩性的特点,容易被生动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开始上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熟知融创乐园为课前导入,让大家动一动,玩一玩,在玩中明确如何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为接下来正式上课做准备。

练习部分,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闯关主题,第一关“小宁的一天”,我将教材上第一题独立的8张图串联成一个小情景,拍摄成视频剪在一起,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更清楚的区分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并强调旋转的中心和平移的方向。第二关,我把教材第二题图片换成学生熟悉的我们学校的智娃,亲切生动,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进去。第三关“棋子游戏”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只给出格数,不给方向;第二层次,只给方向,不给格数。让学生知道,平移时不仅要看方向,还要看距离。第三层次,紧扣教材给出的问题,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判断现在棋子在原来的什么位置。

总结全课时,提到学习习近平移和旋转的作用,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帮助我们生产运输和发电。动手做环节也是学生最期待的环节,在做中学,在玩中学。

这是一节很有意思的课,学生喜欢上,我相信每一节数学课都可以让学生喜欢上。

《旋转》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投影仪、实物展示台、课件、练习纸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出示“大风车”的图片)这是什么呀?这个风车还没有制作好,你能帮着完成吗? 找学生上台完成风车的制作,注意观察风叶制成前后运动方式的变化。

(接着分别出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态画面,如:火车、螺旋桨、电梯、风车、观光缆车、钟摆等等)

(同时出示6个画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划比划。

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三种(即火车、电梯、观光缆车)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而像下面这三种(即螺旋桨、风车、钟摆)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判断下面哪些物体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出示8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幅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者旋转?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感知平移的距离。

三(3)班有一群善于思考的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仔细观察!(播放小房子移动图)

小房子向哪平移?(右)

平移了几格?你是怎样观察的?在小组里说一说

(2)理解平移的距离。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带着学生一起数屋顶的移动格数。再指名学生汇报:

你选的是哪个点?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你愿意带着大家一起数一数吗?(注意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还有好多学生想汇报的,则要求他们与同桌交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6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3)练一练: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几格?你是怎样想的?(先填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四、游戏:“猫抓老鼠”(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研究什么?

六、课后作业

完成书上82页第3题。

七、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 旋转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和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会在点子图上画出平角和周角。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活动角、折扇。角的卡片。

〖学具准备〗:

每生准备一个自治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重温角的有关知识。

(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让我们观察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师出示电脑课件,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

(1)学生复习、发现了锐角、直角、钝角。

(2)学生动手操作,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形成过程。

(3)多媒体出示角的形成过程: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转一转,说一说。

教师:你能用活动角旋转,得到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活动)。

教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1、认识平角。

(1)学生演示教具发现新知,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转动另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

(2)让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角的变化情况,(3)通过旋转,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教师归纳总结:通过旋转,当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又得到一种角,这种角的名字叫平角,(2)请学生说一说平角的'特征。

(3)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平角。

(4)指导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角,注意画角的方法过程,不要将平角画成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点上一点。

(5)说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角。学生交流(如,两臂侧平举、向后传、倒立等)。

2、认识周角。

(1)学生在认识平角的基础上接着演示教具。

(2)周角与0度的角有什么区别。(看它们的形成过程)。

(3)教师总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周角。

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周角。相互说一说周角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画周角。

(2)认识生活中的周角。师出示钟表,折扇等。

(一)、摆一摆、说一说。

1、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一个直角、一个平角、一个周角吗?

2、在摆的过程中谁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桌交流。

3、学生自主填卡,1平角=()直角、1周角=()平角、1周角=()直角?

(请学生回答)师:有关角的学问多着呢,如果有兴趣,课下继续讨论交流,也可以上网调查收集资料。

(课尾环节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感受到学无止境。)。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1.结合操作“活动角”的过程,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角,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旋转“活动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和周角,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提升分析与推理能力。

3.感受角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与周角,理解平角与周角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多媒体课件、两张硬纸条、一枚图钉、钟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1.做活动角。

在二年级认识角的时候已经做过活动角,学生在做活动角的过程中回忆有关角的特点。

2.复习旧知。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跟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跟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3)固定活动角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复习锐角、直角、钝角。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认识平角。

问题:如果钝角的一边继续旋转,直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还是一个角吗?

(1)学生讨论思辨,根据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特点,判定这是也是角。

(2)认识平角的特点。

认识周角。

问题:如果平的一边继续旋转,直到两条边重合,这样还是一个角吗?

学生讨论思辨,根据平角是角的判定经验,认为这也是角。

认识周角的特点。

概括提升。

观察比较。新认识的平角和周角与旧知锐角、直角、周角放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平角和周角的认识。

抽象概括。从图中容易看出五种角的大小以及联系,把学生总结的规律文字化,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在钟表上分别拨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和同伴一起做一做。

2.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分别剪出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纸片。

把三角形的各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与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把平行四边形的各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试一试,看有什么发现?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1、结合操作“活动角”的过程,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角。

2、在操作“活动角”的过程中,认识平角和周角。认识平角和周角。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感受角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旋转操作中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描述他们的特征。

活动角学具、圆片、钟表等。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角,那你知道这些小动物的身后都藏着哪些角吗?这些叫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它的两条边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什么线?为什么?今天这节课如果让角动起来,旋转起来,觉得好玩吗?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旋转与角(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操作活动、探究新知。

探究一: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形成什么?(角)你们得到的角的大小一样吗?哪两个人来这儿比一比?(放在一起比一比)看清楚了吗?谁的大?教师也想和他比一比。1:比他的小,再给老师一次机会,好吗?2:旋转成一样大的。问学生,这次呢?(一样大)刚才我的开口小,我认输,但这次我的开口和他的一样大,比边,行吗?为什么不行?也就是说,比边没有任何意义。3:谁来帮帮我,怎样才能赢?(抽生)4:从刚才的游戏中,你认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开口大小有关)具体是什么关系呢?(开口越大,角越大)能把刚才的综合在一起说说吗?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

探究二:在操作中认识平角和周角。

好,现在拿出你的活动角自学课本22页活动二,看看你可以发现哪些角?完成学习指南(一)。

1、自主学习:课本中笑笑和淘气又介绍了()角和()角。利用活动角旋转一下笑笑和淘气介绍的角,想一想这两种角有什么特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2、抽生交流。

3、集体交流:

(1)拿出活动角,一起来旋转,什么角?有多少个?它们的大小一样吗?和同伴比比看。

(2)继续旋转,会遇到什么角?比比看,直角是不是有大有小?

(3)继续旋转,会遇到什么角?有多少个?而且大小也不一样。

(6)再次转一转,体会五种角的大小。(三次旋转)。

拿出活动角,教师旋转学生说角。你在旋转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开口越大,角越大,你能比比他们的关系吗?抽生答,教师板书,学生动手再次转一转、说一说。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一边旋转一边说。(抽生答,教师板书)。

活动三:折一折、了解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在这五种角中,谁比较常见?(锐角、钝角)谁比较特殊?(直角、平角、周角)。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旋转的过程中只有一个。那你想了解这三种角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吗?拿出学具圆片,完成学习指南(二)。

我发现:1周角=()平角=()直角。

(通过集体交流,板书: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活动四:找找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那些平角?周角?打开课本22页,看看书中的插图对你有没有启发?(体操运动员、钟表)看看淘气和笑笑给我们发来的图片:

旋转木马转半圈形成的角是(),转回原位所形成的角是()。

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

摩天轮坐到最高点形成的角是(),下来之后所形成的角是()。

自行车的脚踏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角是()。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23页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好朋友呀?平角和周角。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好: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细心观察、动脑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的数学之美。下课!

《旋转》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理解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灵活运用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悟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

1、猜谜语。

师:听说同学们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出一个(唱):会说没有嘴,没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生异口同声:钟表。

师出示时钟:钟表与我们朝夕相伴,想一想,它的指针是怎么旋转的?伸出手比划比划。

抽一生上台播动指针,其余学生用手比划。

师:像这样顺着指针旋转方向就叫顺时针。反之叫做逆时针。

2、游戏——我说你转。

师:下面,我们来玩个“我说你转”的游戏。右手顺时针旋转;左手逆时针旋转;两手都顺时针旋转;两手都逆时针旋转;左手顺时针旋转,同时右手逆时针旋转。

教学过程:

一、图形魔术,揭示课题。

播放课件:依次出示4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得到新图案。

生1:这些图形都是用旋转的方法变出图案的。

生2:有的图形是顺时针旋转,也有的是逆时针旋转的。

生:想(情绪高涨)。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旋转指针,引出度数。

师:课前,我们已经知道旋转有两种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师出示时钟并播动指针:分针从12转到3,怎么旋转的?

师播分针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4次,巩固旋转方向,引出度数。

三、旋转小棒,引出旋转点。

1、转小棒引出旋转点师:指针的旋转有方向、有度数,小棒能不能也这样旋转?

师出示方格纸和小棒:方格纸上有一根小棒,谁能将这根小棒顺时针旋转90度?

师:同样是顺时针旋转了90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师:哪一点不动就是绕哪一点旋转,绕不同的点旋转,结果就不一样。看来小小的旋转点不可轻视。(指板书)我们在描述图形的旋转时必须说清楚这三点。(点、方向、度数)。

2、旋转小棒,巩固三要素。

请学生当小指挥官,旋转小棒。

四、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用学具画图案。

师:小棒大家旋转得很好。那么,例题中的图案用不用老师教大家画?(示图)请大家用学具画出例题的图案,并思考三个问题。

生5:方格纸上横线和竖线都是垂直的,交*的角都是90度。旋转一次正好是一个直角。

师:这位同学多善于思考啊!大家听清楚了吗?

师:哦,我明白了,你是以这条边为标准来旋转的。这条边从这个位置旋转到了这个位置,是绕o点顺时针旋转了90度,所以整个图形就绕o点顺时针旋转了90度。这个方法真好。刚才这个同学是顺时针旋转90度,谁有不同方法?生6:图案的基本图形是三角形,我每次都是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度,也是共旋转了3次。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都能得到图案;旋转时只以一条边为标准,这条边绕o点顺时针旋转了90度就说明整个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了90度。

2、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学具画图案,巩固新知。

师:大家真棒,果然不用老师教,自己就画出来了。这个图案也一定难不倒大家吧。再在3号方格纸上选用合适的学具试试。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你上一次是顺时针旋转的,这次就逆时针旋转;上一次是逆时针旋转的,这次就顺时针旋转。

3、不用学具旋转三角形。

师:借助学人大家会旋转了,不用学具,你还会旋转吗?看4号方格纸,把这个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旋转2次。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找一个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交流。

生7:刚才我们不是说将这个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那么三角形的这条边应该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很显然这个角是锐角不是直角,如果是直角的话,就该在这个位置,也就是在这条边的下面。

师:这两个同学说得太好了,一个运用了想像的方法,一个活学活用,把刚刚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新知识,真值得我们学习。

四、实践体验,拓展应用。

师:不用学具大家也会旋转,现在你已经有资格当小设计师了。下面,就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在5号方格纸上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学具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创作,比比在规定的时间,谁设计的图案最有创意、最具魅力。别忘了给你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哟。学生设计。

2.结课。

师:把一个基本图形旋转,可以增添图形的魅力,使图形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不仅会欣赏美,更会创造美,老师相信:有了大家的创造,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下课!

《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4、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特别是让学生用手势等来模仿表演物体的运动,让数学课堂真正的由枯燥变得活泼起来。

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

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

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

三、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平移。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2)学生举例(学生回答可能有升国旗、开抽屉、商场的电梯、工厂的电动大门等)。

(3)师生一起体验平移现象: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4)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5)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拿出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汽车,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摆一排小汽车。

(1)课件出示例3的三副图: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2)说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学生可能会说钟面的指针、风车、电风扇、旋转木马、洗衣机脱水、厨房的换气扇、拧水龙头等等)。

(3)师生一起来体验旋转现象: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4)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学具表示平移和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了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课件出示图形)。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小结: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设计意图】在“做中学”,让学生亲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实感知平移的过程。通过判断物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和动手画一画,巩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2、欣赏几何图案,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美的魅力。(课件展示中老师进行讲解)。

3、“小小设计师”创作活动。

你们想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这样安排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自觉意识,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开放性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去创造美、感受美。

平移和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

平移现象:升降国旗、开关抽屉、推拉窗户、电梯……。

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一个中心)移动。

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风车、电风扇、摩天轮……。

《旋转》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

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到3,怎么旋转的?

生:分针顺时针旋转了90度。(师拨时针逆时针各旋转引出180度)。

2、出示视频广交会会旗。

生:好!(观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

师:前后做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生:学生交流汇报:用旋转的方法变出图案;有的是顺时针旋转,有的是逆时针旋转。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旋转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图案,激趣引入。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欣赏两组由旋转的方式形成的图案,大家看图案美丽吗?

生:美丽。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板书)。

2、学生探究,师生互动,

师:现在就让每组的小组长带领组员们一同旋转出第一个图案。

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师:各组说一说你是怎么旋转成图案的呢?

小组长汇报:。。。。。。

老师小结:同学明确旋转过程中,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并没有变,只是基本图形的位置变了。旋转点、度数、方向都可以使基本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提出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借助学具,旋转图形。

(1)用直角三角形学具旋转图形。(打开书p55.1)。

师:旋转完后,学生交流一下你的旋转方法。

教师指名学生展示。(学生边演示边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现在你能用这个直角三角板旋转出一个风车的图案来吗?同学们再回到小组内研究研究吧!

学生边演示边说:图案的基本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共旋转了3次。

学生介绍逆时针画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旋转会旗图案或风车图案,每次旋转都是先绕某个点,以一条边为标准,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板书)一定要注意每次图形的旋转都要把这三点说清楚。

2、观察、想象、思考,开拓思维,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师:同学们一定要善于观察、思考,加深理解旋转时的方向、度数。那我们一起再完成p55,2题吧。认真观察大屏幕中的图形变化。

生:边看边思考。

师:指名回答。

师小结:如何观察图形旋转的度数?

生:图形旋转过程通过直角和平角完成的。(回答得真棒)。

3、书中习题。

学生汇报。

小结:我们要观察、想象、思考,开拓思维,加深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三、实践体验,拓展应用。

师:现在你已经有资格当设计师了,拿出方格纸,开动你的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今天学的旋转的知识来设计图案,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设计的图案最具创意,最具魅力。

学生操作。

2、作品展示。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设计好了,迫不及待地让我们欣赏。好东西是应该大家分享的,对吧?谁能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全班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其余的同学间相互欣赏,说说设计的意图、用处等。)。

师: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不仅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作品,还能将作品应用于生活之中。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能力啊!

四、总结收获,结束新课。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通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漂亮的图案,请大家回去找找吧!

顺时针90度。

逆时针180度。

《旋转》教学设计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一、活动一。

学生根。

二、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

三、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2——3(球)3——4(圆锥)4——2(圆台)。

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请学生说。

一.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二.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三.认一认。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练一练。

1.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2.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地面的直径和高。

3.想一想,连一连。

4.应用题。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的。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在软件中旋转、裁剪图像。

[教学目标]:会在acdsee软件中对图像进行旋转、裁剪;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在acdsee软件中对图像进行旋转、裁剪。

[教学难点]:会在acdsee软件中对图像进行裁剪与另存。

[教学准备]:一张倾斜的楼房相片。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跟你们说acdsee是用来实现什么用途的软件呢?对了,图像浏览的功能大家上节课已经体验到了。那图像的加工处理功能怎样实现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个软件旋转、裁剪功能的使用吧。

1.让学生阅读课本p66的活动一并完成相应内容。

2.师:谁来说一说^对`话框中这些工具按钮分别代表什么作用。

3.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张图像,你们看看这张图有什么问题吗?那我们让软件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吧。(让学生阅读课本p68的做一做,完成以上内容。

4.师:如果我们要使图像往左倾斜,可以在^对`话框中输入一个负数,如-30。

1.师:现在你们扶正的图像还存在什么不足吗?

2.让学生阅读课本p69的活动三并完成相应内容。

3.师:你们分别试试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与“保存”命令。然后看看使用这两个命令有什么不同。

1.让学生自己上网寻找感兴趣的图片,存在硬盘上后进行修改。

《旋转》教学设计

3、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学习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一、板书课题(1分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

二、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分钟)。

3、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三、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教材第30、31页。

2、“想想做做”的`第1题。哪些物体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者旋转?

4、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四、后教(18分钟)。

1、缆车、小火车、青蛙跳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而旋转木马、观缆车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2.“想想做做”的第1题。哪些物体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者旋转?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小房子是在做什么运动?(平移)向哪边平移的?(右边)。

动手实践,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在左边的小房子图上找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小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说说它向右平移了几格。

指名学生汇报:你选的是哪个点?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还有谁和他选的不一样?(指名三到四名学生汇报,注意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五、当堂训练(9分钟)。

1、学生写作业。

2、生对改、订正。

六、课堂总结(1分钟)。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研究什么?

平移和旋转。

平移: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旋转: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

《旋转》教学设计

1、 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2、 我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

3、 我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1、 正确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课件出示8个运动的画面:升国旗、缆车、小汽车、火车、纸风车、风车、风扇、时钟。

想一想:物体在平移的有:

物体在旋转的有:

1、小组汇报,说出分类的理由。

2、联系实际,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运动着的小汽车、火车、升旗、滑滑梯。

想一想:平移有什么特点?

看来物体不久可以( )平移,也可以(? )平移,还可以(? )平移。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本身方向(? ),物体沿( )移动。

课件出示:旋转又有什么特点?

旋转是物体围绕(?? ? )或( )作(? )运动,本身方向( )。

3、 边说边做。(课件出示)

4、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小组内说说。

5、 全班展示交流。

课件出示:

1、小树向( )平移了(? )格。

2、鸭子向( )平移了(? )格。

3、房子向( )平移了(? )格。

4、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

1、先找对应点或边,后数格数。

2、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只需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移动多少就可以了。

《旋转》教学设计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运用课件

二次备课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的转动;

(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旋转》教学设计

1、借助具体情景和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会在点子图上画出平角和周角。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多媒体课件、钟表、活动角、圆形卡片。

每生准备一个自制活动角。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重温角的有关知识。

(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让我们观察荡秋千的过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师出示电脑课件,荡秋千的过程)。

(1)学生复习、发现了锐角、直角、钝角。

(2)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分类来巩固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3)多媒体出示角的形成过程: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转一转,说一说。

教师:你能用活动角旋转,得到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活动)。

教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认识平角。

(1)学生演示教具发现新知,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转动另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

(2)让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角的变化情况,

(3)通过旋转,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教师归纳总结:通过旋转,当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又得到一种角,这种角的名字叫平角。

(2)请学生说一说平角的特征。

(3)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平角。

(4)指导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角,注意画角的方法过程,强调不要将平角画成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点上一点。

(5)说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角。学生交流(如,两臂侧平举、向后转、倒立等)。

2、认识周角。

(1)学生在认识平角的基础上接着演示教具。

(2)周角与0度的角有什么区别。(看它们的形成过程)。

(3)教师总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周角。

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周角。相互说一说周角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画周角。

(2)认识生活中的周角。(师出示钟表)。

3、发现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一)折一折、说一说。

2、在折的过程中谁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桌交流。

三、课堂活动。

1、跟我做。运用你的身体来表示所出示的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用手或脚来表示)。

2、看谁帮我排好队,(将锐角、直角、平角、钝角、周角,按一定顺序排好,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3、课本25页练一练1、2两题。

四、阅读: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除了钟表外,还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指针的旋转也会构成不同的角度。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的中心,并说说指针在不同位置与在零点时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称。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旋转》教学设计

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

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到3,怎么旋转的?

生:分针顺时针旋转了90度。(师拨时针逆时针各旋转引出180度)。

2、出示视频广交会会旗。

生:好!(观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

师:前后做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生:学生交流汇报:用旋转的方法变出图案;有的是顺时针旋转,有的是逆时针旋转。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旋转问题。

1、呈现图案,激趣引入。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欣赏两组由旋转的方式形成的图案,大家看图案美丽吗?

生:美丽。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板书)。

2、学生探究,师生互动,

师:现在就让每组的小组长带领组员们一同旋转出第一个图案。

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师:各组说一说你是怎么旋转成图案的呢?

小组长汇报:......

老师小结:同学明确旋转过程中,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并没有变,只是基本图形的位置变了。旋转点、度数、方向都可以使基本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提出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板书)。

1、借助学具,旋转图形。

(1)用直角三角形学具旋转图形。(打开书p55.1)。

师:旋转完后,学生交流一下你的旋转方法。

教师指名学生展示。(学生边演示边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现在你能用这个直角三角板旋转出一个风车的图案来吗?同学们再回到小组内研究研究吧!

学生边演示边说:图案的基本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共旋转了3次。

学生介绍逆时针画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旋转会旗图案或风车图案,每次旋转都是先绕某个点,以一条边为标准,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板书)一定要注意每次图形的旋转都要把这三点说清楚。

2、观察、想象、思考,开拓思维,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师:同学们一定要善于观察、思考,加深理解旋转时的方向、度数。那我们一起再完成p55,2题吧。认真观察大屏幕中的图形变化。

生:边看边思考。

师:指名回答。

师小结:如何观察图形旋转的度数?

生:图形旋转过程通过直角和平角完成的。(回答得真棒)。

3、书中习题。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6页,看第一题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找出答案。

学生汇报。

小结:我们要观察、想象、思考,开拓思维,加深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师:现在你已经有资格当设计师了,拿出方格纸,开动你的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今天学的旋转的知识来设计图案,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设计的图案最具创意,最具魅力。

学生操作。

2、作品展示。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设计好了,迫不及待地让我们欣赏。好东西是应该大家分享的,对吧?谁能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全班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其余的同学间相互欣赏,说说设计的意图、用处等。)。

师: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不仅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作品,还能将作品应用于生活之中。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能力啊!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通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漂亮的图案,请大家回去找找吧!

《旋转》教学设计

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找到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1、师:同学们,你想去游乐场吗?好,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场看一看吧,好吗?(出示有小火车、缆车、大摆锤、翻江倒海、旋转木马、通天塔等视频)。

2、让学生仔细观察汇报。(你们都同意吗?你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孩子,加油!)

3、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分?说的很对。

4、小结:我们把像缆车、小火车、跳楼机、这样直直、平平的运动叫做平移,把旋转飞椅、大摆锤、翻江倒海这样的运动叫做旋转。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一起读一遍:平移和旋转)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平移和旋转、区分平移和旋转

1、学生活动(做平移和旋转动作)

我们刚才说过平移都是———直直的、沿直线运动的,旋转是绕一点转动,请一位同学根据平移的特点做一个平移的动作,他的什么在平移?谁来做一个旋转的动作。再请一位同学。同学们做的太到位了!

2、请看,这里有一组运动的物体,我们来判断一下是哪种运动?用手势表示。

3、举例。

同学们,你还知道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你能像老师这么说吗?旋转飞椅是旋转现象。看谁最积极!

4、判断

(二)、体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平移的特征

这是一辆小汽车,请你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书写:形状、大小、方向、)仔细看,它做了什么运动?平移前后,小汽车的形状变了吗?大小变了吗?方向呢?平移前后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不变,完全一样,那么它们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吗?一起来看看。

2、旋转的特征。

它做了什么运动?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

3、你发现了什么?

这里有很多小汽车,哪个是由一号小汽车平移得到的,(因为形状、大小、放向不变)哪个是由一号小汽车旋转得到的?因为形状大小一样,放向不一样。

三、知识应用

来到数学乐园,你想去哪看一看呢,让学生选题。

1、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谁来回答,为自己的小组添一枚小小奖励贴呢?找一位声音洪亮的同学。

2、小组活动。

卡纸上有一棵小树,把平移后的小树贴到横线上,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贴的方向要一样。看哪一组同学完成的最快最好。(比划手中奖励贴)完成的小组,安静做好(坐姿端正),你们几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贴的,要注意什么?大家看一下这一张对吗?为什么?什么变了?那就成了旋转。

3、下面哪些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

师:因为大小、形状、方向完全一样,这三个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方向不同。

四、知识延伸

1、有许多的美丽图案都是由平移和旋转来创造的,通过平移画出的美丽图案,一个粉色椭圆花瓣,通过———什么?创造了美丽的花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平移和旋转带给我们的精美图案。

五、小结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小结知识:今天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平移是沿直线运动,旋转是绕中间的轴儿转动,知道了平移前后的物体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旋转后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方向变了。(学生自由发言,及时鼓励学生)六、作业:

通过平移和旋转画一个美丽的图案。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十分重要。本课从小学生喜爱的游乐项目(缆车、小火车、摩天轮、轮椅等)引出课题,再让小学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升旗、拧开关、转盘等。小学生的学习背景是生动的生活实例,小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关心、解决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数学学习是活动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小学生“做”数学。本课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小学生用手势、动作,用学具表示平移、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