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专业17篇)

时间:2023-12-05 20:59:04 作者:GZ才子

通过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有序和规范,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锻炼与提高。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五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五年级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富有含义的句子,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系其读书体会,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理解作者反复阅读的理由及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不同的选择及理由,然后设置一个悬念:但是有一个人啊却做出了一个坚定的选择,你们想知道他的选择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吗?及时地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解释题意。

1、老师:来,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课题。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指着“侣”字问,认识吗?)“哪个小聪明能大声地告诉大家,”侣“字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字典等工具书来理解生字词,接下来的生字就让学生自主通过工具书去理解其意义)。

2、那么谁又能帮老师说说你对课文标题是怎么理解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书为他的伴侣呢?(让多位学生起来回答,说说不同的见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播放ppt的朗读链接)。

1)老师: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的生字词,并注意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正确,读完后将自己认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相互跟同桌说说,提请同桌应该注意什么。

2)老师: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几个新生字词(在ppt上展示本课的生字词)。

2、理清课文的脉络。

五年级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课件。

1、填空:熟()无()以()当()以()抵()彬彬()()。

2、理解难懂的词语:。

1.读通课文。

2.写出课主要内容。

1、、读第一段,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2、为人按摩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画出描写大象为人按摩时的'句子。

4、从词语中你体会出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

5、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6、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小练笔: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做《同步精练》一、二、四题。

作者的游记散文并非异域猎奇,而是充盈着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在泰国,大象和人类的关系是和谐的,这种和谐并非是人类在刻意地保护大象,而是大象已经融人了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邻居一样。象的庞大体形和温顺性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人们并不怕它们,仿佛和大象心灵相通。这样的“与象共舞”当然有人类训练的原因,但何尝不是人与大象和谐共处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阅读提示中的“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年级教案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会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师:学是为了用,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数字的数字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应用广角。

1、完成第25题。

学生将收集到的用统计图或分数表示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汇报并说说从数据中看出了什么?了解了哪些情况?

2、完成第26题。

(1)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2)学生在小组中尝试完成。

(3)汇报交流操作情况。

3、完成第27题。

(1)集体说出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哪些?它们的和是多少?

(2)每人先两个整数,并写出用这个整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并求出和。

师:你有什么发现?

4、完成第28题。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5、完成第29题。

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表述。

6、完成第31题。

师:谁有必胜的策略?说说你的想法?

7、分组完成第30题。

1、在小组中说说每项指标的意义。

2、自我评价。

(略)。

整理与复习第28、30题。

五年级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2、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并掌握。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1、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

2、从神鸟讲的三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一、自主探究。

1、默读课文,找到描写神鸟的语段,想一想: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

在哪儿?新|课|标|第|一|。

2、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

(用“_”标画出依尔特戈尔可汗叹气的三句话)。

二、合作学习。

1、学习1-3自然段:找关键词句,说说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学习4-16自然段: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那里逃脱的?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的从可汗手中逃脱?(抓要点:有约定。故事中的动物遭遇。可汗叹气。)。

3、你对这些小故事里的人物和动物是什么?通过读这些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6、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感受表达出来: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可汗叹气话语里的同情与善良,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品质的赞美。

三、汇报展示。

小组按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汇报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四、达标检测。

1、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1)、他们()派出很多人捉神鸟,()谁也没捉到。

(2)、狗()对猎人很忠心,()猎人却将它打死了。

(3)、乌鸦()牺牲自己,()让阿尔拜被毒蛇的口水毒死。

2、修改病句。

(1)、发现前边不远处有一个石崖裂缝。

(2)、读了《神鸟》这课文,使我深受教育。

3、拓展延伸。

《神鸟》这课文,小故事里的一个个动物品质高尚,可都被错杀了,令人痛惜。请你参照故事,结合自己的感受,为其中一只动物写一悼词。

五年级教案

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写一篇记人记事的文章不是很困难,但要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就很困难了,原因主要是你们的文章没有触动人们的心灵,缺乏对生活的敏感。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经历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生,你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你们了解的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不缺乏体验,就是缺乏积累和梳理,在心灵触动的瞬间有冲动,但没有动手的冲动和习惯,擦亮的火花稍纵即逝。

我们大家的写作情况大概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情商不够,对于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情不敏感,不能从平凡人和事中捕捉到触发点;一类是思维僵固,就事论事,见山说山,不知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三类是情感丰富,对于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情较敏感,只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火候。

有很多同学考完试后感到不解:老师,某同学平时练笔不勤,可是这次考试时作文写得那么好?其实是这次命题作文触动了他的感情,引起了他的兴趣,加之考场的动力,所以他写出了通顺感人的文章,引起了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得了高分。

我们就是要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敏感性,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学习目标】。

1、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作文写。

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2、观察生活,精心选材,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写法,让动人的瞬间定格。

3、体味人间真情,珍惜幸福生活。

【导入新课】。

走进春天、迎来夏天、迈向秋天、步入寒冬。人生有许多图景也像四季的风景一样美丽,但我们的眼睛却常常熟视无睹,为什么呢?因为心灵的麻木。触动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双眼饱含感动的泪水,只有这样,心中才会有美丽的彩虹,而你的笔下才会流淌出动人的文字。

心灵的触动,诱因是外在的,但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光辉;心灵的触动看上去是偶然的,其根源是常怀感激之心。心中有爱,眼中才能有泪。

一、自学感知。

21.“白血病少女掩镜飘逝”

武汉市12岁的小涓涓,不幸患上了白血病,而治愈的机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可是为了这几万分之一的希望,妈妈的求助电话打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打到了台湾,但终因出现了各种并发症,20xx年12月13日,她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图片所展示的是20xx年4月17日,美丽可爱的小涓涓在病榻上照镜子,7小时后,她离开了人世,在离开人世之前,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不行了,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2.“苦难天使”出生之后。

小姑娘今年19岁,名字叫宋蕊,看上去只有八、九岁,智商只在正常婴儿一两岁的水平。她出生后的第三天,被诊断为“abd”溶血症,她的'生存,全靠别人输血来维持。旁边坐着的是她的母亲:陈丽明,这是世界上最执著的母亲。19年来,面对宋蕊无数次生命垂危,面对丈夫的离去,她坚强地挺了过来。其实,宋蕊每次发病,只要稍微迟缓抢救或少喂一口水,她都会丢命。可陈丽明说:“我是母亲,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都要让她活着。”

3.“爸爸,咱们回家吧”

云云,今年17岁,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在16年前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牺牲了,并且埋葬在边疆。16年来,母女俩相依为命,中途云云又患了眼睛肿瘤,几近于失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云云瞒着妈妈,16年来偷偷积攒了178元钱,说这是去看爸爸的路费。当云云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见到父亲坟莹的时候,小姑娘云云发出了世界上最深切的呼唤:“爸爸,咱们回家吧!”

4.选自“让藏族盲童和我一样快乐。”

女青年今年29岁,是一位德国姑娘,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她是一位盲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竟毕业于德国最著名的波恩大学。而她对人生的选择竟几乎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她潜心研究藏学,并且视觉障碍促使她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打字方式,而这种打字方式能够使藏族盲人轻松地进行藏文阅读。当有人问及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高原的时候,这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说:“爱心是没有国界的,友情是没有国界的,我的梦想就是让藏族的盲童和我一样拥有快乐。”

5.“生死婚礼”

23岁的“新娘”邓洋一身白色婚纱,双目紧闭,安详地躺在冰棺内,簇拥她的,是27岁的“新郎”夏军特意为她购买的999朵玫瑰,这是20xx年4月13日,在重庆市福家园小区内演绎的一个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夏军和邓洋恋爱三年,今年4月12日,邓洋因为肿瘤猝发而去,夏军大喊:不,她没死。我要和她马上举行婚礼!一家婚庆公司为夏军的一片真情所打动,于是操办了这场婚礼。

照片上,“新郎”半蹲在“新娘”身旁,一次又一次地抚摸着她的手,絮念着那个熟悉的名字。此时,礼棚里回响起了苏芮的那首深情的歌: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也许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11时40分,所有来宾依次从邓洋身边轻轻走过。“新娘”身上,撒满了鲜花。

6.“俺是妈妈”

3老妈妈名字叫陈荣,家住北京朝阳辛庄,可以说,陈荣是当今社会中最具博爱精神的妈妈。陈荣和丈夫一直靠拣垃圾为生,几年间,竟拣到7个弃儿,再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孩子,一共9个。但是,陈荣没有退缩,她历经着世人无法想象的不耻与艰辛,竟然把9个娃娃全都养活了,并且成长得很好。陈荣老人说:“俺从前就是一个孤儿。如果把这些孩子送到孤儿院去,那里是阿姨,而他们在俺这里,俺,就是妈妈。”

7.骇世亲情。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8.西安有个王副教授,即将坐火车出发给远在户县的学员上辅导课。因为时间太紧没来得及买票,就请求检票的同志先放他上车,然后再补票,不料检票员硬是不答应,他只好苦苦求情并拿出工作证和随身带的一百多元钱,说以此做抵押,能不能让我先上车,等上完课回来再说,不料捡票员仍不答应,眼看时间来不及,被逼无奈的王老师只好把心一横,说了句:“为了学生,我给你们跪下,行了吧!”说着,这位55岁的副教授,果然扑通一声跪下了!那么,从西安到户县票价几何?才一块八!

1、阅读教材中“话题探讨”和“写法借鉴”中的两个片段,思考怎样写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筛选教材中信息)。

2、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4(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不经常写作,或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地去体味生活,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比如,一个善于观察、体味生活的人,当他因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却看到一个同样的失败者向他微笑时,他就会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乐观的看待失败,失败才会转变为成功”这样的道理;当他看到一个雨天,就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同样,一阵和风,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2)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创作者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生活,用爱来表现真、善、美,用憎来表现假、恶、丑。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并用自己笔去表现生活,启发读者。

(3)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

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而写文章大家就要善于避开人们共同的感受,抓住与众不同的感受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比如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像盲人一样黑。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

3、怎样才能做到提炼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

提炼素材就是对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反复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然后,在写作上才能在写作上寻找到最佳立意、恰当的表现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简单说就是要反复思考,不断深入,要抓住生活中的感动点。

共性问题:素材中的意蕴发掘不足。

例如:有一位同学的作文大意是:“他到集市上去遇到了一个少年,坐在地上,右腿缠着绷带,绷带周围有些血迹,皮肤晒得黝黑,乱糟糟的头发上还有几棵杂草。面前放一破旧铝盆,等待着施舍。人们纷纷将自己的零钱给了少年,他也给了少年5元。后来发现少年正站着与一位中年人在墙角兴高采烈地数钱。发现这竟是一个骗局。”作者发表的议论是“我开始怀疑,怀疑这个世界。”

作者的议论过于简单。根据这个材料,从少年的角度看,小小年纪的他已成为不劳而获、骗人钱财的社会渣滓;我们愤慨万分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思考:这个少年也是一个受害者,一个青春少年没能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却坐在集头上行乞骗钱,试问,中年人有没有责任?为人父母者养育孩子的责任在哪里?社会有没有责任?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到底有多少漏洞、隐患?……从这些方面提炼一下,升华一下,本文还是比较优秀的习作。

5大家阅读“写作练习”的一、四两则材料,进行提炼素材练习,并写出你从中所提炼出的观点:

3.怎样写好细节?

共性问题: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只有冗长的平淡的叙述,文章缺少感人的力量。

例如:有同学的选材是自己人生路上比较重大的一件事——中考。写到查询中考分数时,他是这样写的:“中考分数查询那夜,我告诉爸爸说晚一些查吧。爸爸说不要紧。他拨了号码,我心里非常害怕。”

这段文字写查询中考分数时的紧张心理,写的不细致,不生动。请看修改后的文字:“记得那是一个静得令人可怕的夜晚,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因为今晚就能查询中考成绩。我低着头请求爸爸说晚一些查吧。爸爸却说不要紧。他开始拨号码了,平日优美的拨号声现在显得格外刺耳,每一声都敲击着我怦怦直跳的心。”

6教材59页,写作练习第三题。选能触动心灵的事,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个片段。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800字左右。

在雨中,我读懂了你。

我还未见识过太平洋的浩瀚与博大,也未识过珠穆朗玛峰的崇高与庄严,但是,在雨中,我读懂了我的母亲:母爱似海,母爱似山。

记得上初中时,秋天的一个早晨,天阴沉沉的,秋风乍起,黄叶纷飞,不一会儿,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来。我打开窗户,一阵寒意袭来。我这才发现我穿的短袖衬衣已经很不适合了。气温越来越低,我使劲地抱着自己的两只胳膊抵挡寒意,但还是不住地打冷颤。“要是妈妈现在给我送件厚衣就好了”我心里默默地想。可这怎么可能呢?妈妈有病,正在家里挂吊瓶呢!“可也真是的,母亲不会托人给我捎来一件吗?”我心里有些岔岔不平了。

“丁零零......”放学时间到了,我极不情愿地走出教室。忽然,听到了妈妈那熟悉亲切的声音:“你可出来了,我在这等你好一会儿了。”她手里抱着衣包,身子向前探着,遮挡着凄冷的雨。妈妈的头发早被雨水打湿了,眼圈发黑,眼睛布满血丝,充满着怜爱。我惊异地说:“妈,你怎么来了?”“噢,我觉得天气有点凉,给你送件秋衣。”说着她把衣服给我披上,并嘱咐我要好好学习。突然,我发现母亲只穿了一件短袖衬衣......刹那间,一种负罪感涌上心头,我的眼前模糊......“道道皱纹岁月痕,缕缕白发儿女债”,我想起了我对妈妈唠叨的厌烦,我想起了我对妈妈做饭菜的挑剔,我想起了我对妈妈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我想起了我对妈妈的种种误解和怨恨......直到今天,在雨中,我读懂了我的母亲:

母爱似海,包容我的快乐,包容我的忧伤,包容我的不满……。

母爱似山,给我安慰,给我力量,给我信心与勇气……。

五年级教案

1.教师配乐朗诵改编诗《故乡》。

2.学生谈谈从诗中感受到的思乡之情。

3.引出课题《小桥流水人家》,齐读课题,问: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4.配乐欣赏江南小景图片,跟随作者一同走近心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边读边划出直接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

2.检查读书情况:

a 读生字新词,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

清澈见底的小溪 依依多情的杨柳

潺潺地环绕 随风飘动

细细的流泉 柔软的柳枝

粼粼的波纹 婀娜的舞姿

灌溉田园 清洗衣物 采摘茶叶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b 谈谈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

c 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读一读。

1.出示: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思考:“那段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概括出

溪中捉鱼虾

事 桥上送野花 (趣) 找出描写这些趣事的语句,品读感受。

茶山摘茶叶

【重点感悟】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学生体会说话:流水把野花送到了远方,也把( )送到了远方。

指导朗读: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结合板书:事----趣。

3.师:文中除了这些童年时代发生的趣事,还有哪些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引导学生概括出:

景 小溪 垂柳 水鸟 老家 村庄 (美)

4.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家乡的景的呢?请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a 【重点品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师:想象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

师生合作配乐朗诵改编诗:

师:家乡的景色如诗如画,

生:怎能不叫人如醉如痴?

师:我陶醉了,

生:陶醉于(潺潺环绕的溪流);

师:我陶醉了,

生:陶醉于(垂柳婀娜的舞姿);

师:我陶醉了,

生:陶醉于(水鸟悦耳的唱和);

师:在那段日子里,那美好的印象,

生: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b 作者的老家与我们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还那么喜欢呢?谈谈理由。指导朗读。

c 村庄的人们----勤劳、互助。从“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看出。

1.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景物和事情的描写来表达的。

读课文中相关语句。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平淡,更真实,更感人。

3.小结写法:

?通过描写美景来表达爱的情感。

?直接抒发对家乡的爱、怀念。

?通过回忆有趣的往事来表达情感。

1.范文引路(学生平时的日记):

还想和爸爸一起开心地在小河边玩打水漂的游戏。爸爸玩打水漂可是一流的高手,他捡起一片碎石片,使劲一扔,“嗖”的一下飞出去,在水中就能打出了五、六个水漂,真厉害!可我学了好久还打不出一个水漂来。爸爸说:“这就是乡下孩子的乐趣,我小时候经常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小河边玩这种游戏。”

噢,原来乡下孩子也有着我们城里孩子不同的乐趣!

2.找出文中写景、写事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练笔:每个人都有自己怀念的故地,或城市,或农村,请你也用学到的方法,选取一处美景,或一件趣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吧!

4.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展示。

8*小桥流水人家

景 小溪 垂柳 水鸟 老家 村庄 (美)

小桥流水人家 溪中捉鱼虾

(一辈子难以忘记) 事 桥上送野花 (趣)

茶山摘茶叶

五年级教案

将一个正方体摆放在墙角处,会有几个面露在外面?若将4个正方体按不同的摆法摆放在墙角,又会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呢?今天我们将探索其中的规律。

1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关于求物体的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掌握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的方法。

重点:能计算出多个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难点:探索堆放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

自研课本第20~21页。

学习新知一:堆放在墙角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分析:摆放在墙角的4个正方体中,最里面的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其它3个正方体各有()个面露在外面,即一共有()个面露在外面。

也可以这样想: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3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每个角度分别能看到()个面,一共有()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问题2:若将这4个正方体换一种方式摆放,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呢?你还有哪些摆法?

小结:摆法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学习新知二:找规律。

问题1:按课本所示方式水平摆放。1个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2个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比1个正方体增加个露在外面的面,3个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比2个正方体增加个露在外面的面,以此类推,6个正方体会有个面露在外面,每增加一个正方体就会比前一个正方体增加个露在外面的面,n个正方体按这样摆放,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问题2:将以上正方体竖直摆放,1个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2个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比1个正方体增加个露在外面的面,3个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比2个正方体增加个露在外面的面,以此类推,6个正方体会有个面露在外面,每增加一个正方体就会比前一个正方体增加个露在外面的面,n个正方体按这样摆放,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问题3:思考21页第3题,找出其中的规律是什么?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归纳总结】。

五.实战演练,我最棒!(完成课本第22——23页的“练一练”)。

六.课堂总结,整理学案。

五年级教案

竖心旁:不懈恒心。

“浅”右半部分:饯行一盏灯深浅。

“富”下半部分:逼迫福气一幅画副班长。

六、扩词。

绚凛伦宏刹浊。

七、写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见各练习)。

八、写本册中表示“看”的意思的字。如“瞧”。

九、整理学生作业中的易错字集中复习。

五年级教案

1. 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 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1、 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课外阅读老舍的文章数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 、布置学生观察猫。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完成作业第一、二题。

1、 板书:猫。知道猫吗?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 指名说。

3、 揭示课题。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揭示课题。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

4、 齐读课题。

5、 说说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1、要求: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2) 读读想想:你喜欢这些猫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

2、 交流反馈

(1) 做作业本第一、二、三题。做完后集体交流反馈。

(2) 你们喜欢这些猫吗?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 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自然段

第二教时

精读课文,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 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 指名说。

方案一:学生能直接说出“猫的性格的古怪”。

1、 知道“古怪”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猫的性格特别,难以捉摸)

2、 再反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写了猫的性格的古怪的?

3、 集体交流

指名说。每说一处,教师投影出示。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老师、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读美,读出感受。(加点词语为教师板书)

a、 猫很老实: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 猫很贪玩:出走一天一夜、任凭……也不……、要不……怎么……呢?。

c、 猫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不可……。

d、 猫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蹭、抓痒、踩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

e、 猫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无论……

f、 猫很胆小: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g、 猫很勇敢:不要说……就是……。

4、 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5、 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

6、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1)比较:(男女生分别读一句)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读出了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指名读这句句子。

(3)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体会“尽职”、“闭息凝视”的含义。

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7、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8、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五年级教案

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

1、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灵活处理教材。

尝试让学生根据一些现象,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假设,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参与活动的神经。再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验证、修正自己的假设,通过探究,弄清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神经分布情况。

这个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而不是像教材那样直接陈述结论。

从一些现象,推测物体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并且进一步验证,也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解暗箱"。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神经系统。

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神经系统的工作要经过大脑的判断和指挥。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抛开整体,片面地研究一部分的做法。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课程编排以及科学教育理念层面上的问题。

3、树立大的科学观,不能局限于课本上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有些学生的思维会很有建设性,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指挥前臂举起的神经作用于前臂,在测试人接住下落物体时神经反应的速度时固定手的位置防止作弊,这些都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科学素养,是最可宝贵的。

教师的教学要从科学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与全班学生共享。

4、通过活动建立动态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设计了一个活动,让一队队学生模仿神经,传递信息、做出反应,效果很好,比简单的画图、多媒体更生动,更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

1.交流。

过程与方法:能够参与辩论活动,能写出一篇辩论稿。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表。

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向科学家学习。愿意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以中立的客观立场倾听和记录正反两方的意见。

教学过程。

1、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辩论的资料,辩论的题目是: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二、探索和调查1.对于“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这个题目进行辩论。2.让每组都选择学生做记录。

3.结束辩论,双方各自整理辩论的资料。4.教师讲怎样写辩论稿。5.小组完成辩论稿。

6.科学家也经常为了一些话题进行辩论。这是他们交流自己想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0.讲解几种图表的注意事项。

三、回顾和解释课后尝试再利用其他的方式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质疑。

层次1:不知道什么是质疑,也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层次2:知道什么是质疑,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层次3:知道什么是质疑,也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2: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

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3: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能够尝试设计合。

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五年级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明确竖为列,横为行,在描述位置时要先说列后说行,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用语言描述数对表示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准确找出指定的位置,能够用语言描述路线图。

3、使学生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重点: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电影票、班级座位图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位置

提问:假如你的家长要来班里开家长会,你怎样告诉他们哪个是你的座位呢?

(第几组第几排……)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确定位置的例子呢?

(举例……)

师:以上这些,只要说明是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座位。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吕全同学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吕全同学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

(4)讨论

师:同样都是吕全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

老师左手起竖排第一竖就是第一列…,横排第一排就是第一行…

(5)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吕全在第6列,第3行就可以写成(6,3)这样的一组数对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自己数学组长的位置。

要求:

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对表示;

c、归纳: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两个)

这两个数分别表示怎样的含义?(前一个表示列数,后一个表示行数)

(6)学生根据数对(6,4)找出是哪个同学的位置。

2、教学例2

(1)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

观察示意图,说一说这张图分成了几列几行?

师讲解:横着数0~6表示从左往右数有6列,竖着数0~6表示从下往上数有6行,0表示原点。

(2)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

熊猫馆(3,5)海洋馆(6,4)

猴山(2,2)大象馆(1,4)

(3)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

a:出示要求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

c:反馈练习结束

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

(4)练习

a:第21页第3题

(1)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2)按照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

b:第22页第5题

(1)观察棋盘,与第3题方格图比较,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黑方的“车”所处的位置。

(3)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4)完成题中第(2)小题,并和同学交流。

三、全课总结

(2)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第23页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等。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0页、第21页“做一做”。 

五年级教案

1.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

2.经历对金属共同特点的探究过程,能利用简单的表格整理实验现象。

3.意识到人们在认识到金属的共同特点后,就能够更好的利用金属为人们服务。

1.教师准备:

分组材料:铜丝、铁丝、铝丝、砂纸、导线、电池、小灯座、电池夹、小灯泡、烧杯、热水、小锤子等。演示材料:金属制品的实物及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铜、铁、铝。

一、了解铜、铁、铝的用途。

铜、铁、铝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许多用品都是用它们制成的。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铝制品、铁制品、铜制品三组插图。“除了这些之外,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这三种金属制品呢?”

二、探究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特点。

实验:分别选取铜丝、铁丝、铝丝各一段,研究它们有哪些特点。根据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连接到电路中、把一端置于热水中、用砂布打磨和用小锤敲砸,分别研究的是铜、铁、铝的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四个方面的特点。实验时要求同学们记录实验的过程和发现的现象,然后填写课本上的表格,要求学生边实验边作好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实验完后,分析实验记录,找出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录下来。

三、概括金属的共同特点。

在生产生活中,还可以见到哪些和铜、铁、铝有相同特点的材料?它们有什么作用?除了课本上所列举的这些之外,请同学们说说还有哪些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

光泽、容易延展。

四、利用金属的特点设计作品。

要求同学们根据金属的特点(四个特点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设计制作一件作品,把自己的设想写或画出来。

矿产教学要求:

1.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知道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特点;2.经历对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观察过程;学会制作矿石标本的方法。3.乐于参加观察矿石和制作矿石标本的活动。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小刀、钥匙等。

演示材料:小方盒、玻璃瓶、矿物、有关矿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铁、铝矿石。

铜、铁、铝等各种金属都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1、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光泽、硬度、结构等方面观察铜、铁、铝矿石。

2、教师指导学生用小刀刻比较矿石硬度。

二、了解什么矿产、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教师讲解以及图片、视频资料的展示。

三、学习制作矿物标本的方法。

根据课本上制作矿物标本的过程与方法制作标本。

1、准备一些小方盒和玻璃瓶;

2、将搜集到的金属矿物和能源矿物及其提炼物分别装入小方盒和小瓶中;

3、制作标签。一般有矿物及其提炼物名称、产地、特点、用途、制作人、制作人等几栏;

4、贴标签。对应所制作的标本,把标签贴在小方盒或者玻璃瓶上。

五年级教案

通过小组合作、对比想象,了解反衬法的妙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水的珍贵,知道节约用水,体会母亲的勤俭持家,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生活场景的品读与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学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水的珍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初步了解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养成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一、复习导入:(4分钟)

出示一组词语,指生读;巩固多音字,易读错词。

自由交流读书感受,顺势引导,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锻炼用词语概括感受的能力,并引导下一步教学)

基本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苦”、“乐”、“珍贵”、“缺水”等,顺势把苦、乐、珍贵板书到黑板上。

交流读书方法:我们读书就是这样,有了基本的感受后,还应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样具体生动的来表述的。

二、精读感悟:(默读5分钟,交流指导朗读15分钟,其中第一3分钟,第二雨中5分钟,一勺水7分钟)

默读课文,找到关于水的三个场景,标画出表现水的珍贵的词句,印象特别深刻的词,可用三角号标出。如果有了感受还能用一两个词语表达出来,写在书边上,那你还养成了读书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2、读完后,小组内交流标画的词句,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交流顺序灵活调整)

(1)、十里挑水

(小结:从取水的不易,我们可以看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而且作者巧妙地借助几个数字,就把村里人取水的不易,形象的表现了出来。除了数字,作者还借用了村里人的一句话,同学们齐读,指一学生说出感受)

(2)、雨中洗澡

引导抓住:“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抚摸与清凉”、“吃”谈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大人们也加入了,更突出村里人对水的渴望。

再指生读,当读不好时,老师语言铺垫,指导学生读出村里人洗澡时的快乐

作者用了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孩子们雨中洗澡的快乐,衬托出了村里人对水如此的渴望,也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一勺水冲凉

同学们读标画的词句,抓住:“缓缓”、“滑过”、“倾注”、“吸吮”、“抚摸”等,读出四兄弟对这一勺水的享受。

这一勺水就能带来如此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些水有吗?

作者用了细节描写,像是慢镜头一样,把这份快乐一点点的享受,慢慢的享受。

让我们也慢慢的咀嚼这段文字,品味这段文字,享受这段文字,跟四兄弟一起慢慢分享这份快乐!

一起来慢慢的读,想象着读。

这一勺水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一勺水都没有,人们对水是无比的渴望,而且母亲享受得到吗?“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说明什么“水的珍贵、母亲的伟大,母亲为家精打细算!”

(如果学生说不出,老师可这样引导:雨水澡带给了人们过节似的快乐,可是,这快乐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在这骄阳下劳动的人们的感觉是……(快要风干了)而四兄弟呢?(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真的被晒干了吗?是谁给了狗尾巴草生命之水?指导读。

小结:作者用了十里挑水、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生活场景的描写,突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中心。

(备注:如果学生说出了很多文辞很好,但不是自己教学的重点时,引导读正确,然后积累下来就可以了,略处理)

过渡:可是,极度的缺水,明明给村里人带来的是无言的苦,作者却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快乐呢?(小组讨论,指生说)

三、感悟写法,拓展提升

1、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有水之乐,反衬了平时的无水之苦;以乐衬苦,正是平时非常的缺水,所以才非常的渴盼水,所以当有水“的时候,才有那么多的欢乐;(2分钟)

2、 直面旱区(3分钟)

配乐欣赏图片,直面感受水的稀少。

欣赏完,说感受,(1分钟)

先让学生说,后写;写完,简单交流。(写2分钟,交流2分钟)

四、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做一期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推荐阅读:《一碗水的愤怒》、《一滴水有多苦》,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

五、板书设计

27、水

最珍贵

十里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冲凉

(细节描写)

反衬

苦 乐

五年级教案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3、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师演示课件。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制作团扇,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自评、互评。

3、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五年级教案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等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有关松鼠的ppt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是一种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松鼠)。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松鼠(板书课题)。

1、昨天,老师请大家搜集了有关松鼠的资料,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收获!

2、请同学向全班介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独立的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个别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

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松鼠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这段话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2、教师小结:这段话采用先总后分的形式,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外形,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手法。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以及繁殖、换毛等。

1、从吃、活动、住分析松鼠的生活习性(出示课件)。

学生总结:(板书)。

外形。

2、吃: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生活习性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住: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分析“住”时,鼓励、组织学生学用“先……再……然后……;既……又……”造句。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1、熟读课文,背诵一段你最喜欢的自然段。

2、摘选本课优美的词语写在本子上。

3、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

1、喜欢小松鼠吗?把你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2、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先让学生读词语,(出示提示词语)。

漂亮乖巧驯良清秀。

矫健敏捷机警玲珑。

光滑帽缨闪闪发光。

灰褐色向上翘着格外漂亮。

4、小组讨论: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松鼠》与《鲸》都是说明文,都是以准确说明为前提的。

不同:

(3)从语言的风格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5、介绍一下作者及其作品。

作业:

1、根据老师上节课布置回去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去写一写。

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2、完成“百年学典”《松鼠》这一课相应的练习。

五年级教案

1、知道幼儿园及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很美,是给大家欣赏的,每个人都要爱护他们。

2、能做到不采摘花朵、树叶。

教学挂图《花儿好看我不摘》。

1、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激发幼儿爱花的情感。春天到了,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你最喜欢什么?这些花好看吗?你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这些花是谁种的?为什么种这些花?小结:幼儿园的花是叔叔、阿姨种给大家看的,有了花,幼儿园就会更美丽。

3、欣赏儿歌。教师有表情地朗读。

小结:叔叔、阿姨在幼儿园、公园、大路旁种了许多美丽的.花、让人们欣赏它们、喜爱它们,小朋友也爱这些花,但我们只能看、不能摘。[附]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说我真乖。

五年级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两节。

教学目标知识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情感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重点通过扮演《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难点通过学习让同学能掌握京剧基本的腔调。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师播放伴奏带。

1.从戏曲知识导入。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2)(3)。

1.“做一个……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示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3.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播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同学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

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唱师生问好歌。

生扮演唱。

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听教师作简介。

5.试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一组同学演奏锣鼓经一组同学随锣鼓点节奏走圆场。然后双方交换。

6.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同学可以轻声跟唱,

2.聆听范唱。

全体同学跟随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

4.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5.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6.分组编排扮演唱《我是中国人》。

聆听。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同学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

5.请基本模唱像样的'1—2位同学试唱。

6.全班角色化投入地唱全选段,设境。

激趣。

(曲谱见课本。打击乐器不够可以用嘴念代替),

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和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演唱时指导同学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

实践体验京剧的韵味和剧中人物的品格。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