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专业15篇)

时间:2023-11-25 07:56:47 作者:ZS文王

教学计划分为年度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周教学计划等不同层次,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这些教学计划范文覆盖多个学科和年级,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范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学习,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启发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准备:

井图一副。青蛙和小鸟的图象各一副,头饰各一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齐读课题思考: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3、师:那么天到底有多大呢?(生回答)。

那你们想知道这两个小动物(青蛙和小鸟)有什么看法吗?

二、范读课文。

1、师:请听老师读课文,要求:边听边看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做上记号.(生汇报有几个自然段)。

2、听完课文,你知道了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在争论?引导学生说出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

师:你们愿意帮助青蛙和小鸟解决这个问题吗?就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开火车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有没有读错?(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全体齐读,要求读得流利。(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都想读一读对吗?,那就我们大家一起读,会读的就大点声音,不太熟练的就小点声音.)。

四、教学生字词。

1、请小老师教读生字。

师:刚刚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很响亮,可是有些字音还不是很准确,谁能来当小老师再教一教大家?(准备小黑板一面是生字,一面是词语)。

2、认读词语,解释词语意思。

小老师教得很认真,同学们学得也很认真,老师发现你们进步多了。谁来接受老师的检查?(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信-相信抬-抬头蛙-青蛙答-回答错-说错了。

还-还有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那里吗?到黑板上指出来。(井沿就是井口边)际-无边无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大海、沙漠、天空等)。

3、四人小组谈论交流识字方法。并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师:同学们识字这么快,能不能把你们的好方法和老师一起分享呢?

五、再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你们生字已经认识了,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了。谁愿意再来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也有要求,(要求:找一找青蛙和小鸟一共说了几次话?或者进行了几次对话?)。

生汇报,2、3是第一次对话,4、5是第二次对话,6、7是第三次对话。

2、师:找得非常准确,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课文第那一段?请女同学把第一自然段读一遍。

3、谁来帮助青蛙和小鸟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师:对,青蛙坐在井底,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于是两个人为了一个“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了起来。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再次走进课文,了解它们的对话,来帮助青蛙和小鸟解决问题。

二、学习2、3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到2、3自然段。

(1)引读:青蛙先问了什么?小鸟是怎样回答的?

(指导朗读)。

(3)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4、5自然段。请同桌之间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思考这些问题:

(1)青蛙对小鸟说:“别说大话了”,这里的“大话”指什么?(指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它为什么这样认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3)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为什么?理解:无边无际。

(4)解决问题。

(5)男女同学分角色读4、5自然段。

(6)提问:总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起来了?

5、学习6、7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度第三次对话,想一想:

(1)青蛙认为小鸟是对的吗?为什么?

(2)小鸟又是怎样耐心的和青蛙讲道理的?

(指导感情朗读)。

(3)读课文,引导学生领会青蛙和小鸟在这里各自的“笑”的含义。

生1、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

生2、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

生3、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

生4、小鸟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师:说得太棒了。

生5、我觉得“天天”“不会”要重读,这样就读出了青蛙很傲慢的语气。

生6、我觉得“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要读得很有耐心。

师:你真是一只聪明可爱的小鸟。

三、拓展: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可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师总结:是啊,所以我们看问题、认事物要全面,可不要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劝告。

四、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青蛙说什么?

五、指导书写。

(1)(小游戏:帮助青蛙跳出井口)认识我会写的生字。

师:那我们就来帮助青蛙跳出井口。请你们认读这些词语,读对了,青蛙就会跳一跳。

(3)同学们刚刚说的很好,那就请你自己在书上练习写一写。

生自由联系,师下位置指导。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

四、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

三、默读课文:

(一)想一想:

1.故事讲了谁和谁?

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

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

(二)找一找,说一说:

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

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

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5.总结寓意:(略)。

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

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七、课外作业:

把你讲述的青蛙出井后发生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0.坐井观天。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狭小见识少。

天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目光远大见识多。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教师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带头饰表演。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结课。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观()沿()百()。

开()现()没()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长)。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_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张老师已经带着你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教师随即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听听朗读,看看动画,感觉一下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听完后想读一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

2、下面张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张老师读旁白。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张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张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弱小的青蛙。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孤独的青蛙。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我觉得它很可怜。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我觉得它是一只有礼貌的青蛙,我喜欢它。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他太可怜了。

六、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七、这只得到你们救助的青蛙为了感谢小朋友们,它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看么?那就是我们的生字宝宝,快来和它们做朋友吧!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课件、头饰。

2课时。

2006.4。

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

(一)想一想:

1.故事讲了谁和谁?

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

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

(二)找一找,说一说:

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

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

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5.总结寓意:(略)。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

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把你讲述的青蛙出井后发生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狭小见识少。

天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目光远大见识多。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翁田文苑小学张岸柳*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教具的准备。

生字卡片,问题卡片,圆直筒,相关录音,彩景图,动物形象。*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1.导入,板书课题。

2.卡片出示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信、沿、抬、际、蛙、错、答、还),指名学生认读。3.游戏激趣。

(1)出示图片,学生用圆纸筒观察。

师(过渡):今天,动物朋友来我们班做客啦!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呢?生:(想)。

师:赶紧拿出圆纸筒,对准黑板,仔细看看谁来了?(师变魔术般在黑板上下对顶的两角落贴上青蛙、小鸟的图片。)。

(2)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比较“用圆纸筒看黑板”和“不用圆纸筒看黑板”,看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吧!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件什么事呢?(卡片出示问题一)2.指名回答。

3.师相机板书:天有多大?(竖着写)。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品析二——七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各自的观点。(师巡视指导)。

师:天到底有多大呢?为此,青蛙和小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我们也去参加好不好?

生:(好!)。

(1)指名说“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师相机板书:青蛙不过井口大)。

(2)引导学生理解“天不过井口大”。

(3)图文结合:青蛙这是在哪儿看到的天呀?

(师相机板书:井里)。

(4)谁愿意当一回青蛙,来读一读第四段?

(5)全班交流评议,读出感叹号及问号的语气。

(6)生齐读第四段。b.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说“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师相机板书:小鸟无边无际)。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无边无际”。

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其实就是说天——(怎么样啊?)。

(3)练习说句: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4)图文结合:小鸟这是在哪儿看到的天呀?

(师相机板书:井沿)。

(5)谁愿意当一回小鸟,来读一读第五段?(6)全班交流评议,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7)生齐读第五段。

3.自由辩论,学习三、六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师:口说无凭,得有理有据,才能使人信服。嗯,赶快读读课文,为你喜欢的动物找找理由吧!

(2)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指导。

(3)自由辩论,师相机指导朗读。

(抓关键词,重点体会“一百多里”、“天天”、“不会”)。

4.讨论小结,理解寓意。

(1)关于“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赶快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找找原因,说说理由。(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

(3)全班交流。

(4)小结(结合板书)。

师:是啊!青蛙天天坐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了,所见有限,只看见井口对上去的一小片天,这就是“坐井观天”!而小鸟落在井沿上,它站得高,所以看得远,看见了天是无边无际的。到了今天,人们常常用这个寓言故事来批评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在刚上课时,老师让大家拿着圆纸筒看黑板,同学们的视线被纸筒的壁挡住了,所以大家没有看到全面,有的只看见了青蛙,有的只看见了小鸟,这简直就是“坐井观天”啊!

四、质疑拓展。

1.学生自由邀请小伙伴,分角色再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谁想再读读?赶快邀请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吧!

2.引导学生质疑,体会两个“笑着说”。

(1)师:再一次读课文,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老师可以直接提出来。)。

生a:(我发现课文中有两个“笑”字,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青蛙的“笑”和小鸟的“笑”一样吗?)。

(2)指名说,指导朗读第六、七自然段。

生b:(我认为青蛙是在“嘲笑”,因为它觉得井口大的天要飞一百多里,太可笑了!小鸟肯定弄错了。)。

师:你能读出青蛙嘲笑的语气吗?

生c:我觉得小鸟跟青蛙不同,它很诚实。所以是“善意的笑”。

师:那就请你“善意”地读一读小鸟说的话吧。3.师生合作读课文。(师读旁白,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

过渡:如果你就是那只坐在井里的青蛙,你愿不愿意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呀?

生:(愿意)(卡片出示问题二:青蛙如果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3.拓展想象。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天的确是“无边无际”的。)。

(1)描述画面,创设情境。

师:你们现在就是一只只坐在井里的青蛙了。准备好了吗?要往上跳了……(放录音,边描述,边出示画面)噔——青蛙跳出井口来(往上移动青蛙图片,出示图片一)。哇,好美啊!绿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有大红的、粉红的、紫红的……各种颜色的鲜花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青蛙跳啊跳,它来到了池塘边。(出示图片二)青蛙看见池塘里的荷叶长得大大的、绿绿的,小鱼儿正在荷叶下捉迷藏呢!青蛙继续往前跳,它来到了稻田里。(出示图片三)青蛙看见稻田里金灿灿的,风一吹,稻子都笑弯了腰啦!

噔!青蛙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出示图片四)哇,大地好像披上了绿毯,天空蓝蓝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青蛙不由地说:。

师:做“井底之蛙”毕竟所见有限。青蛙正是听从了的小鸟的话,在井外发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断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见识。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见识。愿你们能像小鸟一样“站得高,看得远”。送给同学们一句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卡片出示,全班齐读)。

附板书设计、图片:

天(青蛙图)有井沿无边无际。

大(小鸟图)井里不过井口大?

欲穷千里。

上一层楼!目,更。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结课。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中的相关内容改写。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不相信,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本课教学着重引导学生练习朗读,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先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想法,感受寓意,续编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会写“喝、渴”两个字,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样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难点: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样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考一考:过火车读词语。

井沿 回答 抬头 口渴 喝水 大话 无边无际

(二)运用生字,指导写字

1.交流识字方法,学写喝渴两字。

学生交流“喝、渴”时,补充儿歌“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

2.“喝、渴”这对孪生姐妹你能把它们写漂亮吗? (希沃的汉字功能)

(1)它们的结构特点是——指导学生说出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的高低情况呢?学生观察后说出渴左右上边等高,下边左短右长。

(2)重点笔画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小撇都是从“日”的竖画处起笔,竖折从小撇的尾尖处起笔)

(3)教师范写,强调先进人后关门的笔顺规则。

(4)学生练习。

(5)同桌互评,词语正确一星、左窄右宽一星、左右高低合理一星、重点笔画到位一星。

(三)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指名摆放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

3学习提示:自读课文,请同学在文中分别用“——”画出小鸟、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的句子。

(1)推测“无边无际”的意思;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无边无际?体会像小鸟一样飞行。指导朗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2)学习反问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四)分角色朗读,读懂对话

1.分三次对话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中标点的停顿。

2.同桌讨论,加上提示语读。

青蛙(大笑着、摇摇手、摇着头)说……

小鸟(也笑着、大声、拍拍翅膀)说……

3.想一想: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1)说说青蛙和小鸟的有何不同?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到底谁的想法对呢?你想对青蛙说点什么呢?初步感知寓意。

青蛙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啊!多么的愚蠢啊!小鸟见识多广,诚恳地劝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变它的看法。这真是一只见识短浅又自以为是的青蛙。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4)青蛙错了,可它自以为是的总认为是自己对了,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跳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来续编一下故事。想一想说一说看到天有多大之后的青蛙又发生了什么事?

课文《坐井观天》的第二课时教案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4、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2、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新授讲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练习法。

多媒体课件小青蛙、小鸟的图片。

一、趣味导课。

1、利用数字教材播放动画《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2、学生观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4、理解课题和教学生字“观”,动画播放“观”的笔顺,引导学生批注“观”及课题的意思。

5、理解语言: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课件出示,教师解释。

二、利用优学派课前检测预习情况。

1、课件:小青蛙过河,认读生字。(给读得好的同学点赞鼓励)。

2、课件:我会读。

3、课件:找朋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完成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用“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3)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之间一共有几次对话。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已标出的自然段,让学生对照。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三、感悟对话,角色朗读,领悟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借助课件理解“井沿”。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重点理解“一百多里”,这“一百多里路”,小鸟都飞过哪儿呢?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说话。

(3)教学“渴”及“喝”两个生字。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请男孩子扮演小青蛙,女孩子扮演小鸟。

3、学习第二次对话。

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又累又渴,青蛙信吗?

(1)指名读青蛙说的话,理解“大话”(就是不切实际,夸张的话)引导学生批注意思。

(2)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a。“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b。“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标点,语气不同。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3)教学反问句,谁来说一个反问句。

(4)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小鸟说的话。

(5)重点理解“无边无际”生活中你都见过那些“无边无际”的事物?课件出示填空、草原、大海等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6)引导学生把握角色朗读。

4、学习第三次对话。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理解青蛙和小鸟的“笑”(小组讨论交流:青蛙:取笑小鸟的夸张,误认为小鸟弄错了。小鸟:取笑青蛙自以为是。)引导学生批注“笑”的意思。

(3)青蛙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呢?

(5)引导全班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象,续编对话。

1、组织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则寓言故事中,你认为谁错了?错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发,相机点拨,让学生体会“坐井观天”中蕴含的道理。

六、课堂练习。

1、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选择词语(截屏反馈)。

(1)小鸟说:“天很大,大得看不到边际。”()。

(2)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3)朋友,你言过其实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4)我站在小河的边上,看到鱼儿游来游去。()。

2、推荐寓言故事。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课文以青蛙和小鸟生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和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文章笔调清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对话便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加深对故事深刻道理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以学为主,通过教师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各准备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

(出示“青蛙”和“小鸟”图)。

2、师随机板书课题:坐井观天,老师简笔画“井”,学生认识“井”。是谁坐在井里?

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巡视指导认读。

“际”—无边无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通过查字典理解)(没有边际。)。

3、再读课文。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三、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讲青蛙和小鸟为一件什么事争论?(天到底有多大?)小鸟认为----青蛙认为-----(板书)。

“坐”“飞”“落”强调性重音。

4、过渡:青蛙和小鸟见面了,于是他们聊了起来,谁愿意扮演他们,学着他们的样子进行第一次对话,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课件)。

师问:(一百多里)有多远?你能说出来吗?

5.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思考。

(1)青蛙说小鸟“别说大话了”,这里的“大话”指什么?(指小鸟说的“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别说”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它为什么这样认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它住在井里,只看到过井口那么大的天。两个“那么”充满嘲笑的语气。)。

(3)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不同意。)为什么?理解“无边无际”

带学生体验: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这时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出示课件:大海)“弄错”肯定性重音,否定了青蛙的说法,“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用劝告的语气。

(4)、小组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1)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2)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四、读文悟理,揭示寓意。

1、谁来说说小鸟和青蛙哪个的看法对呢?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

因为小鸟飞的地方多,见识广。小鸟飞了这么多的地方,还是没有见到天的边在哪儿。那青蛙为什么又会错了呢?可以做了小实验。(卷起白纸,看看——)“管中窥豹”.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

五、反思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哪个小朋友能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

六、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右上不要写成“几”。

“蛙”右边是两个土,两竖不能连起来。

教师范写,提醒学生这六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拓展延伸(作业)出示课件。

1、讨论:如果有一天,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会看到些什么?它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写一写。(他们的对话。)。

2、画一画: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板书设计。

小鸟(图)。

天有多大?

青蛙(图)。

无边无际(见多识广)口那么大(目光短浅)。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5、10、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则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并会写。着重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提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意思。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质疑课题,解释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你不会的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

4、在文中找出刚学习的生字的句子读读。

5、范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6、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并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青蛙和小鸟的话。

7、指导朗读三次对话。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

总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板书:

小鸟。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

井口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