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作风建设调研报告数据分析(专业15篇)

时间:2024-02-21 01:25:04 作者:HT书生

调研报告的意义在于提供决策的参考和改进的方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对调研报告的写作有兴趣,请看下面这些实际的案例,也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启发。

干部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我们党在其83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作风。它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戴和支持的“法宝”。干部作风是党风的直接体现和反映,是衡量党风好坏的晴雨表,对我们的党风政风有着重要的标识作用,人民群众正是通过体现于干部身上的作风来鉴别和了解我们的干部乃至党和政府。农村基层干部身处一线,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其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疏密,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人民的事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各地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切实改进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一、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们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宗旨意识牢固,具有较强的群众观念和扎实的作风,能够身在其位谋其政,为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处于转轨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强烈地冲击着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致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脱离实际,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主要表现是:一是缺乏调查研究的浓厚空气,凭感觉,凭想象,乱拍板。有的干部对国际国内大环境和本地小环境及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愿深入困难的地区、企业和农村去调查研究,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仅仅根据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在那里发号施令,“闭着眼睛说瞎话”、“瞎子摸鱼”;不少干部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忽视客观实际的存在。或作报告滔滔不绝,不着边际,华而不实,不是用生动形象的“土话”,而是千篇一律的“普通话”,因缺乏对本地实际的深入了解,对本地的指导性大打折扣;或作汇报,洋洋洒洒,纸上谈兵,讲成绩夸夸其谈,讲问题蜻蜒点水,讲对策泛泛而论;有的干部“下车伊始”,不了解熟悉情况就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而这种议论或批评,因没有经过周密调查,根本没有针对性,不过是无知妄说,让本地执行的干部群众感到无所适从,既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的推进。二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说假话,办假事,搞浮夸。一些地方和部门出台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和奖惩标准,单以“数字论英雄”,从“速度看政绩”,加上各级评比考核繁多,这个要一票否决,那个要影响晋级提拔,无形中给下面造成了一种互相攀比、恶性竞争的不良风气,滋长了“你吹我也吹,不吹白不吹,吹了总不亏”的不良风气。一些干部不在扎扎实实办实事、任劳任怨作奉献上下功夫,而是大耍花拳绣腿,报喜不报忧。有的“坐劲”不够,跑劲有余,“一年看,二年干,三年忙着换”是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的心态;有的不是捉摸事,而是专门捉摸人,无事生非,飞短流长;有的干部整日在做表面文章上动脑筋,从作假浮夸中比能耐,“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有的移花接木、杀鸡取卵,搞短期行为,或者打肿脸充胖子,显示自己的政绩,骗取奖励和荣誉。也有些机关的干部作风不扎实,下基层了解情况、检查如蜻蜓点水,“小车一溜烟,群众不沾边”,结果是“水分淋淋”的情况很难察觉,实事求是者“政绩平平”遭批评指责;吹牛浮夸者“成绩显赫”,受提拔重用。三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搬本本,套框框,套公式。有的干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就照抄照搬,削足适履,完全脱离本地实际;有的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融汇贯通,就生搬硬套,铁板一块;有的则保守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气魄。

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打算不询问,不了解,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此人民群众意见很大。特别是有的干部对一些贫困地区,对一些矛盾和问题较多的企业和单位,不是为群众鼓与呼,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是遇到问题绕道走。凡此种种,极大地损害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关系,导致当前群众上访人数和次数与日俱增,党群、干群关系空前紧张。

3、脱离组织,自由主义、利己主义膨胀。主要表现是:一是各自为阵,搞本位主义,忘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部分干部大局意识不强,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所管的局部,总希望让大局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上互相推诿扯皮,副职推给正职,部门推给政府;该自己办的事情推给别人办,该马上办的事拖到以后办;遇到问题踢皮球,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问题就调“主”,或者政治上错位,要这级别,要那级别,就是不要出政绩;要金杯,要银杯,就是不要老百姓的口牌;要金奖,要银奖,就是不要老百姓的夸奖;要这位,要那位,就是不要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在位子、房子、孩子、票子上讨价还价。二是自由散漫,腐化享乐,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的干部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的干部事业无追求,无计划,生活无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的干部贪图安逸享乐,赌博抹牌,公款吃请,公费旅游。三是忌疾讳医,不敢、不愿和不善于作批评与自我批评。表现之一是好人主义盛行,批评变调。表现之二是形式主义严重,搞假批评,对问题和错误采取保护的态度,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表现之三是作风霸道,压制批评。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民主,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有的还伺机报复,给批评者穿小鞋。表现之四是方法不得当,影响批评效果。有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同志进行批评时,不讲究方法和策略,态度生硬,措词偏激,使被批评者接受不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或源于思想观念,或源于社会环境,只有深入剖析,寻找病根,才能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1、思想根源。一是宗旨观念淡化。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忘记了坚持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一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这一最高标准;忘记了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就能从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可以战胜的困难,取得党人民事业的伟大胜利这一历史的经验和真理。二是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那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官本位意识、家长制作风、封建宗法观念,沉淀在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灵魂深处,化作潜意识,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他们的实际中。三是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吹进了新鲜空气,也飞进了蚊子苍蝇,一些干部经不住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沉缅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忘记了党的优良作风,丧失斗志,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2、社会根源。一是机构改革的震荡,引起了思想上的动摇。乡镇合并后,有的因岗位调整而感到失落,有的因待遇降低而心中不平,有的因苦乐不均而产生埋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合并后的乡镇控管上尚有空档和缺位现象,使得部分干部感到无人管,无人问,而陷入茫然。机构撤并,人员分流,不少干部感到前途渺茫,不知何去何从,因而上消极,纪律上松驰,存在“干一天是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扭曲了人生价值取向。少数干部把经济收入作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甚至把市场经济利益原则引入,搞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讨价还价,一些职能部门的干部,把服务变成收费,变相为捞取个人和部门利益的手段。一些企业法人代表用共产党的钱学了见识,长了才干,掌握了客户,羽翼丰满了,就不再愿意为企业干,而是另立山头,为个人发家致富。三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欠缺,导致了某些农村基层干部行为的偏差。党的干部本应是人民的公仆,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但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主要是实行任命制,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负责人主要是由上级指派或安排的,因而他们一般只对上级负责,围着上级的指挥捧转。而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又缺乏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因而很难抑制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行为的偏差。

作风好坏与事业成败息息相关。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党的事业发展同党的作风状况密切相关。干部的作风怎么样,同群众的关系怎么样,对党风状况乃至党的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十分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和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予以克服。

1、坚持一个宗旨。我们的党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要坚持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增强党的宗旨观念,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的智慧和创造集中起来,变为党的政策决策,在群众中加以贯彻实行,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作风。

2、推行“两化”管理。即推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民主管理方面,逐步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的要求,增强政务透明度,有条件的部门和行业进一步扩大社会公开承诺服务的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大力推行部门领导离任审计制,积极开展行政监督,并注意发挥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和行业系统的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和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法制化管理方面,在党政机关,主要是建立起制度健全、纪律严明、民主决策、按章理事的组织、管理和日常行为三个规范;在企事业单位,要着重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

3、狠煞三股歪风。一是狠煞以弄虚作假为核心的浮夸风。首先要加强教育,营造求真务实的浓厚氛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是非观,自觉抵制浮夸风的侵袭,同时强化舆论宣传和法制教育,大力表彰那些廉洁奉公、勤奋踏实者;对浮夸弄假者批评不含糊,曝光不留情,处理不手软。其次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铲除弄虚作假的土壤。第三要按照《统计法》严格执法,堵塞浮夸风的源头。二是狠煞以唯我独尊为特征的“官爷风”。“官爷风”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之风,是“官本位”思想的具体表现。“官爷风”的存在和蔓延,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行,损坏党的形象和威信,对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必须用机制的、舆论的和教育的手段予以清除。三是狠煞以骄奢淫逸为重点的腐败风。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纪律约束干部,扎牢篱笆,关紧闸门,堵住漏洞。以严明的纪律促使广大干部真正做到慎独慎微,谨言谨行,多做点,少搞些应酬;多办一些实事,少来一些应付;多想一下群众,少想一点自己,不以权重而贪敛,不以位高而谋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为民掌权,为党奉献,自觉规范自己的范围,约束自己的生活范围,净化自己的社交范围,始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脱离群众。作风不正的种种表现,归根结底都与脱离群众有关。各级干部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始终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克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事做起,从人民群众期盼、急需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项之中。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发扬民主团结的风气。“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团结牢,事业兴”。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不如一个班子的本事大;一个班子的本事再大,也不如一支队伍的本事大。一个班子的团结,一支队伍的团结,所迸发的创造力和产生的战斗力是难以估量的。各级干部都要大力发扬民主团结的风气,做讲团结的模范。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思广益、集体决策,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补台中增进团结。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正确对待组织、对待同志、对待自己,不讲影响团结的话,不做有损团结的事,形成心齐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二要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并坚决与损害团结干事的人和事作斗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世界观、人生观,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一切听从党的安排,真正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全身心地投入到中。三要以身作则,做增进团结模范,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善于团结,以团结为重,以大局为重,平等、真诚、友善地对待同事,营造心齐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风气。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做好一切的基本原则。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具有好的作风,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实际中,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每一件事,都要脚踏实地,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真正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决不搞那些劳民伤财、于发展无益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替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一个决定、决策制定以后,要大力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一步步实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真正把党的政策、决定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把重点放在狠抓落实,真抓实干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抓紧解决那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对涉及全局、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行专门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5、创新五大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严格规范干部行为。要坚持“三项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对党员干部谈话、函询、诫勉等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司法等机关的职能监督作用,并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惩诫机制,严肃查处干部违纪案件。加强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建设,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形成强大的惩诫阵势,震慑违纪者。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对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那些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予以表彰、提拔和重用;对不注重作风建设,问题较多的干部加强警示教育,进行重点整改。四是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领导问题,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转变作风,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实事求是,带头清政廉洁。五是建立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培养担当新世纪重任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要坚持正确的用人观,在干部选用方式上要靠机制选人,用制度管人,凭实绩用人,逐步实行领导干部的选用采取实绩考核的办法,中层干部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科技干部采取评聘上岗的办法,机关新增人员采取公开考录的办法,企业法人代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确保选准人才、用活人才。

干部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4个调研组,于20xx年11月27日至12月7日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对象有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部分领导同志、市直部门及其二级单位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人大代表、企业家代表、村(居)民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商会负责人、普通群众等方面人员。调研组共召开各层次座谈会33场次,参加座谈人员660余人,并发放问卷调查表份,广泛征求和收集了调查对象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领导机关主职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各级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绩效明显提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襄阳气场业已形成并在不断壮大;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管理创新、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广大干部发展第一、企业家老大、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效率和服务市场主体的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查违拆迁、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历练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工作能力。

通过开展对标管理、“即时记功”、“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等活动,提升了干部的创先争优和进位意识;通过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选贤任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规模轮岗交流、大规模引进人才、大规模改革创新,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四个襄阳”建设论坛、“学讲评”、“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开办干部夜校、举办干部规划读书班等措施,强化了干部学习之风,提升了干部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通过开展治庸问责、“市民问政”、纠风治乱、查办典型案件等,严肃查处庸懒散软问题,惩治腐坏,政风恶习得到局部控制,有效遏制了腐坏案件的发生。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不断转变,我市干部作风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进而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社会发展信心得到明显增强。

20xx年,我市经济逆势而进,主要指标在全省份额明显上升;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新城新区框架拉开,未来发展空间明显扩大;政策体制效应充分显现,市场影响力和资源集聚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广大干部的努力密不可分。对此,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给予了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这次调研中,共收回问卷调查表1712份。统计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对象对我市干部作风的总体评价为:满意749票,占43.75%,基本满意858票,占50.12%,满意和基本满意票合计占93.87%;不满意82票,占4.79%。其中:调查对象为企业人员、居民、农民的问卷调查表780份,对我市干部作风的总体评价为:满意338票,占43.33%,基本满意367票,占47.05%,满意和基本满意票合计705票,占90.38%;不满意54票,占6.92%。

调查对象在充分肯定我市干部作风已经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指出了干部作风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的问题,一些突出问题还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整治过的问题又出现反弹,还有一些问题从公开变为隐蔽或以新的形式出现。大家普遍感到,我市干部作风与以往比有变化、有提升,但横向比,与先进地区、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实现跨越发展的任务相比,与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相比,与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相比,尤其是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调查对象反映的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办事效率不够高。调查问卷中,“工作程序繁琐,工作流程不科学,办事效率不高”选项高达42.29%,反应最为强烈。目前,我市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审批网上集中)不彻底。32个市直单位的行政审批科仅有规划、文化新闻出版等2个单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批科,大部分单位内部科室的职能并未完全整合。市行政服务中心20xx年加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的牌子后,在招投标市场监督实施上与纪检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能界定不太明确,职能交叉和“打架”现象较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五统一”,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有的部门审批之间前置条件互相交叉,增加了服务对象办事的难度。如工商、质检、食药监管等部门常常出现前置条件互相交叉的情况,谁先谁后难以定论,行政服务中心每年总是协调多次,增加了协调工作量。

在县(市)区层面,还有不少单位的审批事项未进行政服务中心,有的进了作用也发挥不好。不少服务相对人反映,过去干部作风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如今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但办事还是难”。有些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干;把“急件”拖成“平件”、“快件”拖成“慢件”、“易事”拖成“难事”。有的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有的把审办要求不一次性告知,让群众跑冤枉路。一位农民到基层派出所办理户口手续,上午去了说有事下午再来,下午去了又说手续不全推明天,引起争吵。市铸铁管厂就已改制,安置费20xx年才到位,养老保险至今未到个人账户,职工意见很大。某县一位企业负责人反映,公司在变更一个登记事项时,到海关部门跑了多趟也没有办成,工作人员说领导出差没有回来,最后他发火后,该部门才给盖章。一个企业的厂房用地测量,县规划和土地部门的测量数据不一致,企业多次奔走,部门“推磨转圈”,耽误了半年还没有落实。一名企业负责人感慨:企业办事难,当老总要少活几年。一名企业负责人在描绘有些干部作风时讲了简单六个字:“卡壳”、“拖拉”、“盘剥”。

(二)担当意识不够强。群众反映,一些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淡薄,不敢担责、不敢担当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一是“二传手”现象。有的干部缺乏干事勇气,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问题时,不敢硬碰硬,不敢担当,对基层出现的难题、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去研究解决,不敢拍板定夺,只是一级转一级,一转了事。

牛首镇一位群众上访,材料转到当地村支书手上后,村支书又批示:“请××组长办理”。还有的领导干部对基层、一线请示的事项,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拿主意,职责范围外的事不提解决意见,只“请领导阅示”,层层上传。二是“踢皮球”现象。一些部门和干部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位于襄城的一家企业,因排放的废弃物堵塞排水道、污染汉江,应当关停搬迁,但区政府与环保、水利部门始终相互“踢”来“踢”去,问题多年悬而未决。不少部门把“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一股脑”推给社区,社区干部反映现在是“白天扫地保洁,晚上安保值班”、“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感到很无奈。一些社区干部反映,违规建房问题社区反映上去没人管,违房建起后,又追究社区的责任。

三是“绕道走”现象。有的干部满足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工作缩手缩脚,对待损害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敢正面回应,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在诸如查违拆违、搬迁、信访、招商等急难险重的工作面前,不是挺身而出抢着干,而是推之绕之。一位人大代表反映,市豫剧团改制,因房产纠纷,有关部门总是“绕道走”,个个不敢承担责任,耽误了6年之久没有解决,改制工作至今无法完成。四是“和稀泥”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队伍管理上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批评人,对损害大局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对歪风邪气放任自流,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三)大局意识不强、部门利益至上。有的部门和干部对需要联办、协办的事项总是强调自己的难处,怕犯错,怕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部门之间难沟通、难协作,遇到稍难一点的事情,就报请市领导开会协调。有的部门对国家政策和上级规定,有利(益)的就执行,无利有责的就放一边。一名人大代表讲,对早餐监管,原来部门可以收费时,各个部门都来管,现在不收费了,各个部门相互推诿,都不管了,“脏、乱、差”令人堪忧。一公司负责人反映,公司上市需要办一个必备手续,襄阳的相关部门说按法律规定不能办,但公司咨询省里相关部门说能办,转回来再找市里部门才给办。一名商会负责人反映,因建筑装饰职能部门设置的“门槛”太高,全市几十家装饰企业,没有一家“一级资质”,而宜昌、随州、十堰等地都有不少家,外地的企业还不如襄阳的大,就能获得资质,而在襄阳办比登天还难,襄阳的公司只有借外地公司的证,才能参与竞标,襄阳的企业觉得脸上无光。不少企业反映,如今部门不能乱收费了,有些职能部门借助所属的中介机构或下属事业单位来收费,作推手,为部门谋取利益。还有不少企业反映,供电、消防等垄断部门要求用户使用“指定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如果不用其“指定产品”,则办事“刁难”、“卡壳”,用户敢怒不敢言。

(四)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服务对象反映,有些干部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瞎办事。在办事过程中“吃、拿、卡、要、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形式上由明转暗,办事时“拖一拖”、“放一放”或故意“设障”,迫使办事人“表示心意”。不少服务对象讲,在襄阳办事前的“第一要务”是托熟人、找关系、承人情,公事也得靠私人关系办,否则解决不了问题。一企业负责人说,在上海办事,事情办好了还没有见过办事的干部,而在襄阳办事,事情还没办成就已“结交”了一大圈干部及其亲朋好友。还有一商会负责人讲,在福建做了两年生意没有一个部门上门要钱,在襄阳刚开张的小门店,三番五次受到“盘剥”。

有的部门和干部在执法中,重处罚轻教育、重收费轻服务,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不及时制止,而是以罚代管,只罚不管。自由裁量权过大,有关系的可以不收或少收,没有关系的就多收。一位企业负责人反映,在企业不景气时,职能部门躲得远远的。当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时,有的部门人员就来了,挑出点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是要罚款。“招呼”好了就少罚,“招呼”不好就按上限罚。不少商户反映,城管部门在审批广告和招牌时,不按规则行事,对符合审批规定的,设障“卡壳”,引导你去找关系,说好话,变相搞“猫腻”。不少企业反映,有的'单位干部卡饭点下去检查,在企业面前官味十足、逼喝酒、说狠话。群众反映,城区城管执法在处罚乱停乱靠时简单一罚了事,很多地方既没有设置禁停标志又无人明确告知,停车人遭罚款却申诉无门。某出租车队想在出租车上贴一个“爱心车队”宣传标示,客运管理部门认定是乱贴乱画,开口就要罚款。

(五)人浮于事,苦乐不均。

一是人浮于事。有人用三个“三分之一”来形容机关目前的工作现状,即三分之一的人在埋头实干,三分之一的人在边看边干,三分之一的人只看不干,还有极少数的人在“捣乱”。一部分干部无所事事,不仅“无事生非”,而且严重影响真正干事干部的情绪。调研中,市直部门普遍反映干部“提职改非”后遗留的问题。这批干部数量不少,大多数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上班,但仍然占着编制,享受着与同级干部一样的各种福利待遇,挫伤了在岗干部的积极性。由于历史原因等因素导致的人浮于事的问题也较突出,如襄州区财政局系统现有干部近900人左右,远远超编。其中,区财政局有内设科室20个90余人,所属事业单位16个460余人,所属财政所12个330余人,实际上都不需要这么多。鱼梁洲开发区近十年来一直处于停滞开发的状态,数十名干部长期闲置或工作任务不饱满,干事创业的大好时光被慢慢消耗掉了。

二是年龄老化。市直很多部门干部年龄老化问题突出,青黄不接、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不少单位领导班子人数多,有的分工都分不过来,导致具体干事的人少,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市财政局、人社局的科长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人社局最年轻的科级干部是团委书记,已经43岁了。市教育局机关40岁以下的只有2人。市审计局、市供销社机关干部平均年龄达50岁。

三是苦乐不均。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内部科室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苦乐不均。处于一线的部门非常辛苦,而有的单位非常清闲;有的科室和干部“5+2”、“白+黑”,有的干部无所事事,“混日子”、“磨天天”。很多单位负责人反映:拿起钱来觉得人多,干起事来显得人少。很多部门采取长年大量从二级单位或外单位借用、聘用人员的办法来解决没人可用或人手不足的问题。如市直某局本身有36名干部,长年从二级单位借用人员干事,目前还有从下属单位抽调的40余人,有些工作靠抽调人员当“主力军”。

(六)文山会海。多数干部反映,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普遍,大家整天泡在“文山会海”里。不少领导成为“传声筒”、“二传手”,在会上传来传去,在文件上批来批去,耗费了大量时间,没有精力搞调研、抓落实。有群众说“上级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有的干部讲:一开会就是一大摞文件材料,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其实只有写材料的人仔细看。有个部门主要领导说,一天接了5个会议通知,都是要求“一把手”参加,很为难,只有哪个官大就去参加哪个的会。一名基层单位负责人讲,领导天天在忙着上边开会,下边传达,多的时候一天开4至5个会,有时一连三四天开会,根本没有时间调研和抓工作落实。有些干部反映,候会也浪费很多时间。一个单位办公室人员统计,20xx年收到各级各类文件187份,20xx年是380份。调研中,不少基层单位还反映了考核检查评比项目过多过杂的问题。襄州区地税局成立了各种领导小组38个,各种迎检都要形成一系列资料,诸多应付性工作消耗了大量精力。一企业反映,每个月至少要迎接几拨来自不同部门的检查。

(七)作风漂浮、形式主义。调查问卷统计数字显示,调查对象认为“作风漂浮,形式主义严重”是突出问题的,占比达到35。28%。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有些地方领导干部有不正确的政绩观,不谋做事,只谋做“秀”,重“唱”功、轻“做”功,喊大而空口号,耍花拳绣腿。有的为显示“政绩”,就玩“数字游戏”,给统计指标“注水”,造成恶性循环;有的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就把以往的项目拿来凑数,搞假签约、假开工;有的为了迎合上级领导,善于表现,精心设计参观路线,作“遮羞牌”,搭“花架子”;有的好高骛远,好大喜功,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冲动表态,造成损失浪费。种种这些作为,既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增加了行政成本,又损害了党委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八)公信力不强。调研中,不少企业和基层群众对新官不理旧事,前边点头,后边“扰手”,说话不算话,承诺不兑现,朝令夕改,一个领导一个做法等现象甚为反感。城区和县(市)区的拆迁户为多年未住上还建房大倒苦水,政府承诺得好却不能兑现,有的3年、5年住房还没有影子,有的补偿款不能到位,有的一个地方两个补偿标准,引发拆迁户集体上访。修春园西路时拆迁的近百户居民,当时承诺很多事项没有兑现,土地证至今还未办下来。南漳县城关镇一村干部反映,农业部门让村干部动员村民建设200个沼气池,承诺建好后兑现配套资金,如今3年过去了未兑现,村民们认为上当受骗。一商会负责人反映,某房地产企业于耗资6500万元,在樊城沿江大道买了61亩土地,有关领导已经换了好几茬,都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导致现在还不能开发建设,问题年年反映,至今得不到解决。一上市公司买下24亩地,三年过去了土地证还办不下来,这是前任领导协调的事,后来没有人管了,让企业很无奈。

(九)“中梗阻”问题。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干部中最难打交道的是中层干部及一般工作人员的比例占67、41%。服务对象反映部门的主要领导好说话、好办事,问题多出在中层干部。局长说了科长拖,科长过了科员拖。在市直部门座谈时,不少干部反映人社部门审批工资相关手续时间过长,常遇“中梗阻”,多次督催才能得到办理,有的半年一年才办好,有的要找领导、找关系打招呼才能办好。一个部门分管领导说,他分管的科室中,是工作上的事派不动,陪客吃饭一说就到。一名人大代表反映,一名县直机关中层干部在襄阳市酒店与朋友“聚餐”,晚上打电话让县里的企业老总赶到酒店,老总不敢怠慢,只有硬着头皮驾车赶到,并“自愿”给“聚餐”和娱乐活动“买单”。调研中,服务对象谈起这些问题是一肚子“苦水”,但又不敢说出具体的单位和人员,认为讲出来也不解决问题,担心不仅得罪一个人,还会得罪一个单位,以后难办事。

(十)玩风大于学风,能力素质不强。调查问卷统计数字显示,调查对象认为吃、喝、玩、乐不良风气是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占比29。26%。群众反映,如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滋长蔓延,一部分干部心态失衡,不思进取,玩风大于学风,工作作风散漫,纪律性不强,上班炒股聊天、玩电脑游戏、干私活办私事。市区一居民反映,到派出所办理户口手续,排队一个多小时才到窗口,而办事民警打私人电话就聊了二十多分钟,服务相对人憋气、窝火,还不敢提意见。

有些干部热衷于吃吃喝喝、打麻将“卡五星”。吃喝风、赌博风屡禁不止,把时间浪费在饭局和牌场上,沉溺于娱乐活动中。极少数干部通宵“卡五星”,白天精神萎靡不振。部分机关周五下午无人办公现象普遍存在,影响群众办事。一名机关负责人说:有的干部“人在曹营心在汉”,下午一上班就想着晚上的聚餐和娱乐安排,结果是“胀了肚子,空了脑子”。相当一部分干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一些机关和干部在学习上只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干部学习提能风气不浓,导致能力素质不强。在领导干部层面,存在驾驭能力不强、思维方式僵化、开拓创新意识缺乏等问题,对上级的决策部署理解不深,工作落实不到位,面对种种矛盾和复杂问题时,遇到资源约束和瓶颈制约时,拿不出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层面,存在缺乏机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问题,少数干部既缺乏敬业精神,又缺乏专业能力,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调研中,很多领导干部反映,相当一部分干部不是不愿干,而是干不了、干不好,缺乏干事的能力和素质。对这些干部,单位领导也不敢用或不愿用,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干部能力得不到提高,工作受到影响。有些干部“谋事缺想法、遇事没办法、干事少章法”,难以为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位企业负责人讲,公司在江苏常州投入2.5亿元新建企业,当地主管部门为此专门制定了详细方案,其他相关部门提供了贴身式服务,这在襄阳几乎做不到,主要是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还不如企业有些人员的素质高。有位群众说:有的干部花名册上有名单,平时就是看不出是干部,还不如老百姓的能力。

在调研中,调查对象也对干部作风问题的成因进行一些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少数领导和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沉不下心来认真学习,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久而久之,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化,工作热情降低,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情操滑坡等问题。二是领导表率作用发挥不够。领导带头不够、率先垂范不够、以身作则不够,以及不敢担当、管理不严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在有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习惯于搞“文山会海”,自身有为官主义,甚至以权去谋私,致使上行下效,投其所好。三是干部人事制度不科学。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提拔干部凭关系、搞平衡、给照顾、论资排辈等问题,挫伤了能干事的干部的积极性,感觉前途无望,意志消沉;选拔干部要求“第一学历”,使一批因学历低但能干事的干部得不到提拔,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干部轮岗交流不畅,有的干部在一个中层岗位上一干就是一二十年甚至干到退休,消磨了锐气激情;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老化严重,更新缓慢,损耗了活力;干部经济待遇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奖惩机制;干部年度考核“以票取人”,少干事、不干事、不得罪人,多得优秀票;多干事会犯错,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容易得罪人,会丢票,致使干部不敢大胆抓、大胆管、大胆干。

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由,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干部队伍群体自身的原因,又有与整个社会风气相互影响的原因。但从解决问题的需要深入分析,我市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学习提能风气不浓和行为习惯消极,应是产生作风问题的两大主要因素或根本原因。干部队伍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法治精神、职业操守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是这两大因素的集中表现。对此,尚需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找准着力点,推动干部作风问题的解决。

三、建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襄阳来说,扎实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迫切需要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此建议:

(一)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八项规定”,充分表明了实干兴邦的坚定决心和亲民务实的作风。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一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反对和纠正急功近利、虚报浮夸、华而不实、追求表面政绩的行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当前,尤其要处理好抓建设、抓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科学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二是力戒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要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要下决心砍掉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落实“三短一简”的要求,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要进一步简化接待、减少不必要的迎来送往;整合压缩各类检查考评项目,减轻基层负担。要带头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不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调查研究,多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三是强化服务发展和干部作风建设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当前各类矛盾多、困难大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同志要变压力为动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在服务发展上,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真抓实干破解各类瓶颈制约难题;在抓班子带队伍、转变干部作风上,敢于担当,大胆管理,综合运用教育引导、选拔使用、责任考核、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作风转变。

(二)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组织力量对现行的行政审批、行政管理项目、流程、收费进行再清理,取缔整合精简项目,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继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将所有审批项目全部纳入其中,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要积极推行大科室改革,稳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解决职能不清、职责交叉问题,减少部门之间、科室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坚持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不动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多层面、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全面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让思想作风好、能力素质高、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适时得到提拔重用。鉴于我市干部队伍中相当一批干部学历层次不高、年龄偏大的实际,在继续招硕引博,注重知识化、年轻化,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同时,在选拔任用干部时,除政策另有规定的以外,对不同层次学历和年龄的干部给予同等的竞争选拔机会,以工作实绩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把学历低、年龄偏大,但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任用到合适的岗位上。

二是要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及时研究出台科级干部的轮岗交流办法,积极推行单位内部的轮岗交流,把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的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与轮岗交流结合起来,使干部有机会在更多的岗位履职尽责,增加新压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发挥新作用。探索推进部门间的干部交流。针对当前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的实际,结合政府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科学界定部门职责任务,动态调整部门人员定编、动态调配干部,解决人浮于事、苦乐不均的问题,使每个干部有岗位、有责任、有事干。

三是完善干部“改非”制度。一方面,比照省直机关的做法,对达到一定任职年限符合任职条件的干部提任上一级非领导职务,进一步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探索改革对“改非”干部(包括“提职改非”干部)的管理使用办法,对“改非”干部应与其他干部一样进行管理,结合干部轮岗交流等工作,统筹调配,安排相应的岗位和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作用,以解决这批干部在编不在岗、影响干部队伍情绪等问题。

四是探索公务员制度改革。学习借鉴深圳等地实行公务员聘任制的做法,选择试点,对新进的公务员实行聘任制等改革。

(四)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奖励机制。大张旗鼓地对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将市级层面的“即时记功”扩大到各部门、推广到各个党政机关,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财政部门在部门公用经费中列出奖励专项资金,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配套实施办法,重奖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建立正常收入增长机制,根据财力增长水平,适时适度提高干部工资收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改革年度考核以票定结果的做法,解决以票取人、“一团和气”的问题。从多方位来考察掌握干部的工作实绩,制定能力席位标准,确保人人都有清晰的责任、明确的目标,将考评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

三是健全惩处机制。继续加大对庸懒散软等不正之风、不良行为的整治力度,实现治庸问责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及时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干部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应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的管理责任。

(五)切实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干部作风不实,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其根源在于信仰、信念问题没有解决好;其次是能力不足、“能力恐慌”问题突出。为此,要把学习作为干事创业的成事之基,掀起新一轮学习高潮。要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干部的业务学习,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履职能力。要丰富学习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坚持我市实行的“学讲评”、“四个襄阳”建设论坛等学习方式,摒弃形式主义,引导干部结合实际学,提高学习效果。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典型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的浓厚氛围。

(六)坚持不懈反腐倡廉。腐坏问题是对党的事业的致命伤害,也是对干部作风、干部形象的致命伤害。反腐倡廉要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要警钟长鸣。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我市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坏体系建设,加强反腐教育和反腐文化建设。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面对名利得失、进退留转,要保持内心宁静,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不为浮华所惑,不为私情所扰,始终保持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坏;始终保持惩治腐坏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坏问题,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并以此带动整个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蚁穴溃堤”这个词语,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能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它深刻的哲理上,但1998年江西九江发生大洪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的确确是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醒。一个小小的缕蚁之穴,形成渗透,造成管涌,半径可达25米,堵住这一洞穴,堤内堤外需要几千立方米的沙石。一般来说,“蚁穴溃堤”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正是因其“漫长”,谁也不曾注意那微不足道的“蚁穴”。然而,当滔天洪水袭来时,微不足道的“蚁穴”竟和惊心动魄的“溃堤”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漫长的过程,竟是那样的迅捷,于措手不及间就酿成灾祸。一个机关的作风建设又何异于此?一位水利专家说过,蚁穴之害关键在防。怎么防止机关出现“蚁穴溃堤”现象?我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政廉洁、为民务实、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只有把制度执行形成一种行为自觉“险情”就能自然击退;只有把遵章守纪形成一种“工作理念”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之中才能永久“安然屹立”。结合工商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五坚持”方可筑牢机关作风建设“堤坝”。

坚持以加强教育为基础。要通过丰富教育内容,重点抓好工商发展形势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履行岗位职责教育、思想道德作风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工商精神。要运用各种载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扩展教育层面,增强教育效果,着力培养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效能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教育,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坚持以典型示范为引导。要巩固和扩大机关作风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正确引导机关干部特别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窗口岗位人员和一线执法人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促进作风养成,坚持做到“五个决不”,对上级和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在我这里决不延误、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我这里决不囤积、任何差错和失误在我这里决不发生、上门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在我这里决不受到任何冷落、工商机关的形象在我这里决不受到一点影响。

坚持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忌半途而废、“活动止而工作止”。要不断总结先进经验,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建立适应本部门本行业特点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增强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主动性,使制度执行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为,使遵章守纪成为一种“工作理念”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之中,从而保证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坚持以强化监督为手段。在作风建设中,要广泛动员各界各方人士参与到部门作风建设和整顿中来,但是也要防止监督“明真暗假”等现象的发生。要真正将开门纳谏、群众评议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反映工作不足的平台,下真功,敢面对。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强化社会监督,把评判的尺子交给群众,让他们畅所欲言。要真正把那些敢说真话、敢于碰硬的监督员邀请进来,认真座谈和征求意见,切忌用“公款吃喝、赠送礼品”等形式封“他们的口”,唱“指定的调”,搞暗箱操作,“友情”监督,失去作风整顿工作的客观和公正。

坚持以求实效取信于民。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关键看在履行自身职能上是否着眼和实践于为民、高效、公正上。要求实效,应办实事,忌说空话。要通过查找不足和整改,切实把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解决好,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树立部门行业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机关作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根据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前不久,我组织带领市直机关工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政研室有关同志,通过开展万人问卷调查活动,召开市开发区和市辖三区及区直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和创业者代表、民主党派及无党派和新闻界人士代表等多层次的座谈会,走访市行政服务中心、市“1584”政风行风热线和部分基层党员、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普通群众,广泛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掌握了市直机关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高。这次万人问卷调查收回的9317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对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总体评价为“好”和“较好”的占**%,评价为“一般”的占**%,评价为“差”和“较差”的仅占6%;认为近年来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明显改进”的占**%,“有所改进”的占**%,“没有改进”的仅占**%。总体上看,市直机关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作风建设的成效是显著的,社会反响也普遍较好。

与此同时,调研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市直机关干部作风还存在不适应形势变化、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一些新的问题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暴露出来,一些老的问题又以新的形式重新抬头,尤其是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基层、企业和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据万人问卷调查统计,认为市直机关办事效率“一般”和“低下”的接近一半,有**%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我市扶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力度“一般”和“较差”。有**%的调查对象认为要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把作风建设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调研情况看,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点不燃的工作激情。在对市直机关干部精神状态总体评价问卷回答中,有**%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一般”和“较差”。诚然,市直机关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开始从事工作时,往往热情很高、干劲十足,但时间一长,饱满的激情逐渐被平淡的工作磨平,取而代之的是精神不振和不在状态。有的在现实和理想出现反差时,精神上萎靡不振、暮气沉沉,工作被动应付、降低标准,缺乏主动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的热情。有的精于谋权谋位,疏于谋事干事,一旦在感到提拔无望、进步受阻时,对凡是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概不关心,上班混日子、出勤不出力,缺乏对党性修养和人生观的正确认识。有的领导急、办事人急,但经办人漫不经心,对受理的服务项目只强调依规章行事、按程序办事,只强调手续齐全,不愿意主动从办事人的角度、从发展的大局思考问题,且对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不清,导致办事人费时费力、跑“冤枉路”,缺乏在原则和职责范围内“变通”的服务意识。有的甘当“好好先生”,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留得人情好办事”的个人主义,对明显违背原则、有悖发展的现象见怪不怪、麻木不仁,缺少据理力争、拍案而起的勇气和魄力。

得服务等方面相对落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

三是拖不起的办事效率。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现在市直机关的门好进、脸好看、话也好听了,但事情仍是不好办,特别是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令人欲干不能、欲罢不忍。有企业反映,由于近几年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进行了规模扩张,至少要与市内9家税务机构分别进行业务对接,就连企业一些小的改造也要涉及多家管理单位,这让管理人员本来就少的企业很费力、很伤神。一位来宜投资的外商反映,在一次办理有关项目手续中,按规定可以享受政府的收费优惠政策,当企业提出尽快办好有关手续的请求时,得到的答复是“慢一些可以优惠,快一点不能优惠”;紧接着该企业在办理另一手续时,由于管公章的经办人出差了,只好苦等了一个星期,企业实在无法理解个中原由。有位基层负责同志反映,他曾经参加过两次市行政服务中心并联审批会议,发现说话算数的部门领导很少亲自参会,大多是由参加会议的经办人将问题带回机关研究处理,名为“并联”实则“串联”,只要有一个部门卡了壳,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一些市直骨干企业负责人反映,本来一件按正常程序能顺利办理的事情,企业一般办事员出面有时办不下来,企业老总得亲自出马才行,否则会指责老总“架子太大”而有意不给办;本来一件很急的事情,工作人员答复要***个工作日(承诺服务期限)才能办结,但如果通过领导协调,5个工作日也能办下来,这证明承诺期限仍有很大的提速空间。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同样的事情对重点骨干企业如此,要是搁在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或新办企业身上,不脱几层皮才怪。

四是禁不住的不正之风。少数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奉行“搞定就是安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甚至做出有损机关形象的事,不仅给政风行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滋生不良社会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层群众对此颇有微词。主要表现为:有的会风散漫,即使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也假借各种理由不到会,即使到会了也往往坐不住、听不进,甚至中途溜之大吉;回去后以会议落实会议,会上讲得多,会后落实少。有的打着招商引资接待的幌子,把请客吃饭当成结交哥们朋友的机会,机关招待费居高不下,而在机关软硬件建设上却投入很少,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有的对机关制度熟视无睹,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看股市行情,午餐“禁酒令”被抛到九霄云外,更有甚者下午就溜到棋牌室去打牌,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城区玩风盛行,造成极坏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倘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势必严重影响我市的投资创业环境,严重挫伤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严重损害**的对外形象。

二、原因分析市直机关少数干部存在不良作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根源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既有队伍建设方面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

显有利于发展但又需要扛点担子的事情,一定要拿到领导批字或者会议纪要之类的“尚方宝剑”,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怕丢“乌纱帽”的心态可见一斑。许多同志认为,少数机关作风不良关键是“一把手”大局观念、服务意识不强,如果“一把手”能换位思考,想企业之所想、急发展之所急,整个机关的服务水平和对外形象会有很大提升。

其二,利益困扰:一些涉及部门利益的突出问题作祟,在利益博弈中全然不顾大局。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到部门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不力,直接影响作风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比如有利于本部门的事情都争着去做,不利于本部门的事情相互推诿扯皮。不少企业反映,一些市直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随意性太大。意见的是河道维护费收取问题,该收费标准根据企业销售收入的1.5‰计收,一方面企业发展越快收费就越多,势必影响企业实施翻番计划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际交费多少由企业老总与有关部门“拉锯式”讨价还价,十万元收费也可一万了事,这样既牵涉了企业负责人不少精力,又不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反映比较集中的还有图纸审查费问题,如市政府已为某企业协调减免,但由于有关部门认为该收费属非行政性收费,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无法兑现市政府做出的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调研中,有些同志反映个别宣传单位单纯地从追求自身利益出发,凡涉及对企业的宣传报道被一概视为形象策划,一律收取“宣传费”,否则就会封杀。由于舍不得“放权”,具有行政审批权的***个市直部门,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只有***个,其中仅有发改、建设、工商、卫生、城管、规划等6个单位“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做得较好,基本实现“一站式”服务。当然,有的部门受制于市行政服务中心场地硬件设施等原因,如市工经委、水利局、港口局等单位提出“一站式”办公申请,但目前仍只能进行预约服务。

其三,本领困乏:一些机关干部面临“本领危机”,机关作风建设乏术乏力。一些机关干部放松学习、自甘落伍,啃知识老本,凭经验办事,其能力与所担负的责任不相适应,出现“本领危机”。表现为政策理论水平不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抢抓政策机遇的意识不浓,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办法不多等等,根本谈不上为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有的部门对抓作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心不足,有的认为推进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抓作风建设作用不大;有的认为改善投资环境制约因素很多,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成效;有的是领导促一下动一下,抓作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不强。有的部门局限于应对“群众评议”抓作风建设,有的群众提什么意见就抓什么,被动抓作风;有的围绕如何少得罪人、少得不满意票,消极抓作风;有的怕失误、怕投诉,工作放不开手脚,片面抓作风。有的部门对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诸多弊端,关系不顺,职责不清,苦乐不均,必然导致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低下。尤其是实行“阳光工资”后,机关缺少干事创业的激励措施,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干部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比如市行政服务中心少数窗口单位,相对于所属部门而言要求严、待遇低,机关干部不愿意去,有的只好用工勤人员或刚分配来的军转干部充数,更有甚者通过“抓阄”的办法确定人选。

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但一些部门没有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机关各项制度都很健全,重要的制度都挂在墙上,其中有不少制度原本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目标考核才制订的。同时由于受思想观念、整体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机关外部的作风建设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群众监督、新闻监督等渠道不够畅通,也是影响作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如除了深受群众欢迎的“1584”政风行风热线、天天直播外,其他舆论监督作用发挥不够,部分行业作风建设监督缺乏长效机制等等。

三、

对策建议机关作风已成为横亘于**追赶跨越征途上一道生死攸关的陡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市直机关作风建设,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发展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针对最为突出的、当前能够加以解决的问题,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政治经济生态,为**追赶跨越提供重要保证。

学习的良好环境,使机关成为学习型组织。继续选派机关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培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升服务水平。要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尤其要引导干部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新出台的政策精神,并迅速将政策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整合经济和研究部门力量,构建对上级决策协作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上级一般政策出台后2-3天、综合性政策5-7天,就能拿出切合我市实际的落实措施,明确努力争取的方向,在第一时间为领导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要强化用人导向和舆论导向,着力支持和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渗透到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等各个环节,切实形成以德才取人、靠公论选人、凭实绩用人的鲜明导向。严把干部“入口”关,大力推行竞聘上岗,同时要让那些能力一般、政绩平平的干部及时腾出位置。要全方位、多角度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引导干部坚持良好的作风、保持的状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干部的成熟、成长、成功,帮助干部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者,格外关注那些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使他们干有奔头、干有希望。根据中发〔20**〕9号文件第十九条规定:“厅局级副职及以下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任职时间和级别达到规定条件后,经考核合格,可以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生活待遇。”建议每年拿出一些副调研员指标,主要用于解决在正科级实职岗位工作十年以上、成绩突出的干部政治待遇问题。要采取上挂、下派、外派、轮岗等方式,强化干部的挂职交流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机关干部在参与中心工作中有为有位。建议借鉴合肥等地经验,大力推进市直机关部门之间科级干部的交流轮岗,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迸发新的活力。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县级后备干部离开原岗位赴经济工作一线进行一段时间挂职锻炼,帮助企业跑办项目,跟踪服务。要广泛开展机关干部每人每年做几件好事实事活动,尽其所能帮助企业和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培养和形成亲民爱民、主动服务的良好风尚,以此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对作风优良、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广泛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要强化绩效考核,着力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少数机关干部之所以养成懒散拖拉的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考核标准“过软”,缺乏有力抓手,难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为此,要进一步提升绩效考核内涵,健全完善机关作风建设评议体系。评议主体要增加企业、投资者、纳税人的比重,评议内容要把市直机关服务企业和群众、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的举措和成效作为重点,引导机关干部真正扑下身子解决问题。建议进一步强化市效能办考核评议和督查问责职能,建立日常考核评议机制,把工作落实、工作纪律和政务公开等纳入机关效能日常监控体系,实行日常评议与明查暗访相结合、定期评议与重点评议相结合,每季度通报一次考核评议结果。进一步健全作风建设责任制,明确单位“一把手”在干部作风建设中的责任,对因单位措施不力、领导履责不到位引发作风问题的,从严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建议对具有审批权的市直部门科级干部每年度实行社会公开考核评议,对考核位次处于前十名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位次处于后三名的,可派员深入该单位做深入调研,具体分析,据绩做出相应处置。同时对连续两年落后位次“花落其家”的单位“一把手”,要实行效能诫勉谈话。

土地使用、项目审批,只要不涉及工作机密,都要面向社会,把工作内容、政策依据、办事程序、相关要求、纪律规定等情况公之于众,切实将干部工作与部门权力运行情况,全方位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建议当务之急是抓好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尽快解决中心选址建设问题,督促具有行政审批权的市直部门必须全部入驻,让“一站式”服务在促进作风转变、优化发展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广泛拓展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干部作风监督员制度,聘请一批党性强、作风实、身体好的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干部作风监督员,对各单位与干部作风进行经常性监督。在重点企业和直接面向群众的重要服务窗口,设立作风建设监督点,对干部服务态度与办事效率进行重点监督。市直各部门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严肃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严禁做出有损机关形象的事。建议由市纪委牵头,进一步整合经济110的力量,加强与市效能办的密切配合,切实加大对行政问责和反腐倡廉等有关制度的执纪检查力度,着力抓好明查暗访,跟踪督查问效,对破坏环境、影响发展的人和事,要重拳出击、坚决查处,决不姑息。每年要办一批有震慑力的案件,并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真正让那些作风不谨的干部失去生存的土壤,让广大干部群众从查处作风问题中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量和水平,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亲民利民惠民政策,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这是摆在区级机关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强化思想建设,为机关作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是否扎实,理想和宗旨意识树立得牢不牢,精神状态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作风建设的根基,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大家时刻胸怀大局,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来,应该成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注重理论武装,切实抓好“三会一课”等组织制度的落实。坚持把主题教育、党课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和“****”重要思想,用党的十*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指导工作。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规范从政行为,增强作风意识。二是注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将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自然溶入到机关整体工作当中,及时发现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不良倾向,及时整改落实,大力营造民主向上,团结共事的和谐工作氛围,形成讲团结、讲工作、讲奉献的良好风气。三是全面树立民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十*大报告通篇闪耀着关注民生的思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教育机关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来解决,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人民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全力抓好监督检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增加透明度,让权力接受监督和制约,权力才能不被滥用。通过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以及作风评议活动,切实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

三、强化能力建设以高绩效的工作展示机关作风作风建设的核心是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胡总书记在十*大报告中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2007年是机关“行政效能提升年”,从年终的机关作风建设评议看,老百姓的满意率和满意度较之去年有明显提升,因此,好的工作作风注定有好的工作业绩。一是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围绕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抓起,使机关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服务更加“人性化”、保障更加“便捷化”。二是要针对机关工作中存在“中间梗阻”现象,重点解决因同级机关部门接口不畅、非垂直管理部门上下级之间协调不顺导致的服务效率损耗问题。要把规范管理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基础,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作为机关建设的核心,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要深入开展“党员业务能力竞赛”和“创建文明科室”活动,着力提高机关干部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机关良好形象。要确立发展、为民、服务、法治、民主、绩效、科学和持续创新的机关工作新理念,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评议工作和深化“优化投资软环境”竞赛活动。要不断完善评议的方法和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问效,确保评议工作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组织参赛部门开展“走访百企”活动,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措施,不断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为企业营造政策灵活、办事快捷、环境宽松、文明和谐的经营氛围,促进全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四是改进工作作风,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揽我们的工作,指导我们的实践。各项政策的制定不能搞主观主义,要实事求是地抓工作,按科学规律干工作,“真抓”要“抓真”,“实干”要“干实”,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愿望和需求。决策时让群众有参与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决策,让群众有监督落实的渠道;坚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杜绝推诿扯皮。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尽早研究,加快解决,以高绩效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工作成绩,提高政府机关的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机关作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构建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就是形成一种良性的机制,它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党立于不败之地;能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防微杜渐,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袭,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这是机关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

总结。

**县近两年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指出当前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建立**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

短了办理时限,截至目前,共帮助群众解决件难题。三是以监督检查为抓手,着力在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上下大功夫。先后采取定期督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机关干部违规使用公车、赌博、公务铺张浪费、上班期间不遵守工作纪律等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近两年,对***个单位***名违纪工作人员按照机关效能问责办法进行问责处理,对6个单位的违规现象进行了全县通报批评,并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四是以建章立制为保障,促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制定出台了《关于严肃机关工作纪律的规定》、《关于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方案》、《规范化管理八项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了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县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县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干部的履职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全县上下形成了潜心谋事、用心干事、为民办实事的良好氛围。这些成效也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立了较高的起点。但是,从调研中也发现,当前机关作风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存在的问题仍将制约着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员干部对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少数党员干部自我感觉不会出现腐败现象,对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主动接受党风廉政教育的意识较淡薄。

二是联系群众不够。调研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认为,目前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信赖的,基层干部在为群众服务过程中虽然杜绝了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在日常事务中没有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群众作风漂浮,工作不扎实,自我感觉高高在上,脱离干部群众,官老爷思想严重,对干部群众的合理诉求和饥寒饱暖无动于衷,甚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上访事件;有的部门协调配合意识不强,对涉及多部门的事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推诿扯皮较为严重,致使群众该办的事找不到责任的部门、找到负责的部门找不到负责的人、找到负责的人还是办不了该办的事,群众的问题投诉又无门。

三是监督力度不够。调研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认为,近2年来,县里采取了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对机关作风情况进行了多次督查,对广大干部作风改进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但由于对乡镇监管难度大,特别是对村一把手集人权、事权、财权于一身,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也是监督者,公权过于集中,监督难以到位,上级是山高皇帝远,监督不到,同级是你不管我,我不管你,互不监督,甚至同流合污;下级是怕穿小鞋而不敢监督,从县纪委信访室手里的信访案件数量可以看出,基本上近两年反映基层党员干部违纪的案件要占到信访案件总数的**%-**%,其中反映村一把手的又占到**%-**%。因此对乡镇基层干部的监督刻不容缓。

四是奖惩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定性不定量,以软指标为主,评价尺度很难把握,没有形成一个效能考核与奖金、干部提升、晋级挂钩的评价机制。这导致,有些机关对干部的考核、使用存在诸多弊端,有时仅片面看数字、看名声而不顾实绩,导致一些干部在数字上做文章,在创名声上下功夫,更有甚者靠接关系走后门;有些机关奖惩制度不严明、不科学、不合理,缺乏科学的奖惩机制。对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缺少定期和比较规范的检查、考核,存在着流于形式、止于表层和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三、建立**县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一)着眼牢记宗旨、强化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作风建设首要的、基础的、长远的工作还是要抓教育,并形成通过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干部改进作风的良性机制。一是健全经常性学习制度。作风养成离不开教育引导,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定期安排作风建设专题学习,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熔铸到党员干部思想深处,体现在日常工作行为之中,真正使机关干部成为道德的模范、作风的表率。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保障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理论与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具体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每年至少应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次作风建设专题教育培训活动,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不断更新纪检监察知识,不断提高纪检工作的能力素质。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清风电视专栏、**清风网站、简报等媒介,及时宣传报道作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树立典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着眼密切党群、执政为民,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

一是要继续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位县级领导对所包乡镇工作定期调度,带头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对重点工作做到亲历亲为,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督办落实,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针对性。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预约接访和包案解决重点信访问题制度,广泛倾听基层群众心声,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帮助解决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锤炼党性作风。二是要继续健全便民服务机制。目前全县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功能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应立足运行规范、渠道畅通、处理迅速、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将财务支出审批、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信访受理、计划生育等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公开规范办理,实行从受理登记、整理分类、办理反馈到办结回访的一站式办理服务,规范工作流程,要求在5至7个工作日内限时办结,并加大督办问责力度,定期对各部门的办理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对工作不主动、行动不积极、延误最佳办理时机及造成其他负面影响的相关人员严肃追究责任,使其发挥作用,成为面向基层、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平台。三是要继续健全为民办实事制度。建立完善《为民办实事推进措施表》,将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层层分解,确保为民解难题、解民忧。坚持每年向群众公开承诺办好一批实事,全程公开重点项目实施进度,接受群众的监督。整合**清风网、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着眼民主评议、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进行评比。其中电话咨询、明察暗访和整改情况三项实行扣分制,每发现问题一次扣除相应的分值,扣完为止。最后,注重评议结果运用。评议结果实行奖惩结合的方式,对名列前三的科室分别由财政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对符合条件的股室负责人优先向组织推荐重用;名列第一的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及单位主要领导当年优先给予评先评优。对名列倒数后三名的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单位班子成员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扣除不同级别的工资奖金;单位主要领导需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并在县电视台向社会承诺整改措施。属双管单位的,其评议结果和成果运用方式将一并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二是要建立多形式监督及群众评议制度。要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明察暗访等方式,逐步完善采用面上随机查、线上重点查、点上深入查的方式,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全面掌握各单位效能建设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和村级重大事项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乡镇村一把手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民主权力运行程序和村干部施政行为,让村权运行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廉洁问题发生。同时,继续在全县集中开展万人评活动,促进广大公职人员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得到提高;组织**监督员,对部门下基层执法,乡镇村基层站所、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及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并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重视作风建设且成效明显的地方、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抓紧,作风状况差,群众意见多,问题多发的单位,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特别是要把一把手抓作风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内容,每年进行重点考核,对本单位本部门干部作风存在严重问题的一把手,要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或予以组织调整。

(四)着眼问责警示、重在预防,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一是要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各级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单位的作风建设负总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对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承担领导责任。二是要完善作风建设经常性工作机制,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把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根据效能问责办法,对违反党性原则,作风问题严重的党员干部,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对于尚未构成违纪的,充分运用组织处理手段,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对违法违纪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继续围绕万人评活动,对排名最后的部门和单位实行评先树优一票否决,对评议活动中收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对排名后两位的部门跟踪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进入了新常态,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标志着作风建设同时进入了新常态。各级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机关对作风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违反作风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从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我县共发生了13起共70人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案件,22人被,免职,48人当年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不称职。违反作风建设规定人数之多、次数之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引人深思的。反思这些违反作风建设的案件,认真分析我县当前作风建设的现实状况,我们才真正领悟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是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县作风办办公的地点设在县纪委,广大干部职工片面地认为作风办是纪委的作风办,抓作风建设是纪委的事。没有认识到抓作风建设是县委的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没有意识到县作风办是县委抓干部作风建设的日常机构,更没有意识到抓作风建设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是作风建设的最终落实者。

二是领导机关表率作用发挥不好。领导机关或多或少存在"特权"思想,领导机关的"一把手"忙于事务性工作,对作风建设的具体事务抓得少,督促少,没有引起部属的足够重视,而且领导机关的少数干部职工,甚至认为县作风办一般不会督促检查领导机关,存在随意放纵和特权的思想意识。县作风办对领导机关检查少、督促少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三是少数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不好。少数领导干部自身要求不严,经常以领导岗位工作的特殊性作为挡箭牌,将自己不纳入作风建设管理的范筹,个别领导干部甚至自己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带坏了单位的风气,也导致自己没有底气去抓作风建设,没底气去纠正违反作风建设的人和事。

四是"一把手"管理不严格。"一把手"怕得罪人,怕麻烦,怕影响团结,不敢于较真,当老好人,只要工作任务完成了,其他一切好说,明知违反作风制度规定,也是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是一个无原则一团和气,没有战斗力的集体,有的单位甚至认为,只要县作风办没查到其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人和事,作风建设就是抓得好的。

五是缺少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县作风办明查暗访多一点,县城机关的作风建设就相对好一点,县作风办忙一点,督查次数少一点,作风建设就相对松一点。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作风建设停留在县作风办抓作风建设,各单位党委党组还没有卯足劲,用足力抓作风建设,很少督查,很少较真。

六是奖与罚不统一不协调。作风建设制度规定都有,但奖和罚没有达到辩证的统一。制度规定执行的和不执行的,执行好的和执行不好的,该奖的没奖,该罚的除了县作风办处理的外没罚,县作风办不处理,单位几乎不处理。致使不少规定和制度形同虚设。同时,发生违反作风建设的问题后,对其单位的影响和对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追究的力度还不够大。

七是缺乏经常性的教育。对制度规定的学习不经常,宣传教育不经常,提醒不经常,督促检查不经常,民主生活会不正常,导致干部职工对作风建设和制度规定的思想意思淡化,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意识不到,习以为常,麻木不仁。

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主要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进一步减少和遏制这些问题,确保作风建设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必须一手抓治标,一手抓治本,当前,务必抓好以下几个治标的具体措施。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作风纪律整顿。各单位要选择适当时机,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作风纪律整顿;要以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案件为典型教材,"自照镜子"、"自查炉灶",举一反三,深入查找本单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把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情况作为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检查。

二是明确单位一把手是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一把手"为单位作风建设的总负责人(县人大、县政协的总负责人分别为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常委单位的总负责人为该单位县委常委),对本单位的作风建设负总责。县作风办每次查处对象,由县作风办责成单位"一把手"按要求处理到位。单位一年内干部职工多次违反干部作风建设规定的,要根据违反的情节和影响的程度,对单位党政"一把手"做出相应处理。

三是把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和双文明考核范畴。一年内被县作风办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1次的,在绩效考核和双文明考核的总分中扣2分/人次,一年内被县作风办查处2次及以上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对该单位绩效考核和文明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形成单位重视作风建设,人人重视作风建设,人人批评埋怨违反作风建设人和事的良好局面。

四是全力支持各级各单位抓作风建设。各级各单位要敢于作为,敢于抓作风建设,凡是本单位自行处理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以局党委党组下文通报批评并罚款或给予处分为准),在年终绩效考核和双文明考核总分中加0.5分/人次。

五是强化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实行从严追究参与违反作风建设职务最高的领导责任制度。凡是被县作风办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案件,要从严追究参与此案职务最高的领导的责任,除按照作风建设规定处理外,还要对其给予纪律处分。是处级领导干部的,坚决报市委处理。

六是领导机关要切实率先垂范。县委办、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及常委单位领导机关,要切实抓紧抓好本单位的作风建设,为全县各单位做出榜样。县作风办要定期组织县委办、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及常委单位的纪检组长,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进行明查暗访,确保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在领导机关落到实处。

从目前我县作风建设的现状看,我县的作风建设依然长期艰苦,依然复杂严峻,依然任重道远,全县上下必须认清形势,必须提高认识,必须理清思路,必须敢抓敢管,在影响制约作风建设的"带"、"用"、"管"、"教"、"学"五个字上下真功夫、长功夫、细功夫,切实夯实作风建设基础。

一是要认真抓好"带"字。领导就是旗帜,领导就是标准,领导就是方向。实践和经验一再证明:好作风是一级带一级带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班长,就能带出什么样的班子;有什么样的班子,就能带出什么样的队伍。领导干部自身作风的好坏,决定着干部作风建设的成败。古训有言:"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理就在其中。还有人曾这样比喻过:一只威猛的老虎,它带的哪怕是一群羊,也同样令人畏惧;一只温顺的羊,它带的哪怕是一群老虎,也未必让人害怕。这个比喻就足以说明领导干部带头作用的极端重要性。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牢固树立"我的形象就是单位形象"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身过硬的作风,作出表率。

二是要认真抓好"用"字。组织选什么样的干部当领导,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党员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作风。领导者,国之栋梁,民之精英,理当是全社会的标杆和旗帜,是前进的方向和时代的潮流。因此,用一名干部,无疑就是在社会上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干部选得好,则旗帜树得光彩亮丽、迎风飘扬,党员干部队伍则风清气正,干部作风自然优良;干部选得差,则旗帜树得黯然无光,党员干部队伍乌烟瘴气,怨声载道,心气不顺畅,党员干部作风就不言而喻。同样选准一名干部,能够带一方发展,促一方和谐;用错一名干部,将会贻误发展,祸害百姓。组织政工、人事部门作为替党和人民选干部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在干部选任的每一个环节,时刻践行"树旗帜"的忠诚,始终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公道正派,真真切切用好每一名干部;时刻遵循"树旗帜"的思想,考虑周全、权衡利弊这名干部是否可用;时刻坚守"树旗帜"的标准,不断完善严格的选人用人标准、程序和法令,细化量化"德、能、勤、绩、廉"的详尽规定,让领导干部和老百姓心里亮堂堂,让全社会都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好干部、什么是孬干部,要做到什么样子,达到什么标准,才有机会被提拔重用。

三是要认真抓好"管"字。管好干部正旗帜。"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选好干部更要管好干部,旗帜才不倒,才能成为动力、方向和楷模。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领导抓抓领导、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一方面,要在重考核、重约束的基础上,树榜样、立标兵、育先进;要研究制定切实务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管理,靠制度来管人,而不是凭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个人好恶、主观意志来管理;要注重经常性的管理,不能上级有要求就抓一阵子,高兴了就放松放松,采取"一日曝十日寒"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当好排头兵的同时,要敢抓敢管、善抓善管,不敷衍、不搪塞、不护短,一抓到底,敢于正视、勇于解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特别是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和事,不管后台有多硬、职务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要敢于坚持原则,顶住压力,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处理到位,决不手软,决不姑息迁就。

四是要认真抓好"教"字。没有管理的教育是无益的教育,没有教育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由此说明经常抓作风教育是促进管理的,是非常必要的。换句话说,抓教育就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它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固本之策。然而,当前一些单位从年头到年尾,很少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集体学制度学法规,很少开展党团活动,很少讲党课,开民主生活会是认认真真制定方案措施,扎扎实实走过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蜻蜓点水,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系列的教育环节和机会被忽略了,领导以及党员干部职工几乎接受不到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正面教育。因此,各级党组织都要切实负起对党员干部进行作风教育的责任。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章守纪、廉洁从政、群众路线教育等等,通过学习教育、开展讨论、剖析检查、整改问题,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作风,强化自我的目的。同时,党员干部要相互监督、相互帮助,把作风建设的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绝不要等到干部犯了错误、出了问题,才去教育整顿,才去检查反省。只有每一个党员干部职工的作风好了,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作风建设才会好起来,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才会满意。

五是要认真抓好"学"字。一是要认真学习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好作风,是现成的教科书。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广泛开展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民主集中的作风。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自觉地筑牢同党内不良作风作斗争的长堤。二是要认真学习制度法规。制度法规是一垛无形的墙,有制度法规的存在,才有规矩。加强对制度法规的学习教育,就是要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制度法规意识,在思想意识中把制度法规变成有形的墙,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事情去做了就会撞墙,就会给自己造成损失和伤害,就会失去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三是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是统一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的行动纲领,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加强学习,自觉解放思想,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转变作风,清除私心杂念,在思想上始终做到目标明确,方向准确,在行动上不空谈、不浮夸、不务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将主要精力用在联系群众、狠抓落实上,以优良的作风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抓住了"带",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用",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管",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教",就有巩固提高;抓住了"学",就有补充完善。在以上五个字中,没有"带"字,就没有核心,一盘散沙;没有"用"字,就没有关键,无从下手;没有"管"字,就没有根本,无以类聚;没有"教"字,就没有巩固,难以提高;没有"学"字,就没有补充,无法完善。这五个字是作风建设的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抓紧抓实抓好这个五字,就是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也必将呈现作风建设的新局面。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提出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机关作风建设的要求,我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机关作风建设进行了调研。

目前,我局机关现有股室10个、局基层下属单位9个,全局干部职工246人,其中局机关干部职工58人,党政班子成员12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96%的被调查者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评价较好。这说明3月份以来,通过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局机关作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好转。调查中,大家普遍认为,局机关作风建设有四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1、健全工作规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各股室、各基层单位立足实际,针对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抓好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各股室、各基层单位普遍推行了首问负责、限时服务、行政审批超时默许制等制度,不断优化服务方式,规范职业行为,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今年三月以来,各股室、各基层单位在加大服务力度、改善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在主动服务、优质服务上做好文章,大局意识、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形成了为城乡建设规划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良好氛围。

2、强化依法行政,施政行为明显规范。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动员学习,各股室、各基层单位也非常注重加强法制建设,能够通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定期将工作情况和办事依据向社会公开,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各股室、各基层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也促进了机关干部依法办事水平的提高。

3、突出效能建设,工作作风明显好转。近1个月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各股室、各基层单位抓工作落实的力度得到增强,办事拖拉、梗阻现象大为减少。局党委要求各级股室要做到“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局领导班子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解决城乡建设规划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实行定期通报、定期督查等措施,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4、健全完善制度,廉政建设明显加强。各股室、各基层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促进了机关股室廉政建设。重申了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廉政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我局机关作风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上仍然存在着不平衡,在个别股室和部分干部职工身上有些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习风气还不浓,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有被动应付现象。有的单位学习制度流于形式,被动应付的多,主动系统学习的少。有的单位学习形式单一,不联系实际,教条主义,影响了学习成效。二是有学用脱节现象。有的机关干部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三是学习自觉性不强。有的机关干部不注重学习业务知识,满足于已有水平,凭经验做事,有吃老本的现象,专业化的素质不够高。

2、制度执行还不力,日常管理不严。一是纪律有待加强。有的股室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力,上下班晚来早走。有的机关干部上班时间,串办公室。有极少数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擅离职守,造成空岗,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二是管理不严。有的单位对办公设施、办公设备管理不够到位。有的单位不注意节能、节水、节电、节材,办公成本高。

3、公仆意识还不牢,行政效能不高。一是有梗阻现象。有的单位内部分工不够明确,责任不够清晰,科室之间工作不协调,缺少协作。二是服务意识差。个别机关干部有时不注意执法方式方法,导致群众有意见。

4、作风还不够务实,工作落实不力。一是言行不一的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同志工作不扎实,不能脚踏实地地深入基层,不能扑下身子开展工作,不能面对面地抓落实。有的领导干部接受任务时满口答应,工作落实中拖拖拉拉。二是作风不够民主。有的单位对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细、大而化之。三是工作标准不高。部分干部工作要求低、标准低,抓落实力度不够。在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工作等关键问题上,精力不集中,难以见到成效。

5、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不快。一是思想观念陈旧。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面对城乡建设新任务,有的干部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够多,措施不够硬,创新力度不够大。二是缺乏危机感。有的干部“小成即满、小富则安”,易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三是有畏难发愁情绪。有的同志一味强调客观困难,不注重调查研究,不深入思考问题,工作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导致作风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单位和股室,作风建设不被重视。究其原因是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近年来,各单位股室城市建设工作任务都很重,工作压力都很大。有的股室和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抓作风建设与抓中心工作的关系,片面强调客观原因,对作风建设消极应付,没有主动地开展工作,造成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相互脱节。从机关干部自身来看,个别机关干部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认为自己作风很好,加强作风建设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对作风建设不入心、不入脑、不入耳,被动接受教育,不愿接受锤炼。

2、制度落实不到位。在一些股室和单位作风建设之所以效果不够明显,制度落实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虽然近来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但有的单位没有结合实际,照搬照套,内容空泛,导致有的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降低了作风建设成效。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守则,逐步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但一些单位和股室没有及时进行删节、修订和完善。同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时间和精力投放不足,在工作思路上不清晰,在工作方法上不对路,在工作措施上不得力,导致作风建设成效不够明显。

3、监督管理不到位。作风建设监督职能不够落实,措施不够到位,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导致作风建设监督管理不到位。同时,受思想观念、整体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群众监督的渠道不宽,领域不广。

针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的问题,对下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工作重点上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思想教育。大力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宗旨观、政绩观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正确的政绩观同正确的权力观统一起来,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开展民主观、法制观教育,坚持充分发扬民主,重视群众参与,牢固树立行政必须依法、用权必须监督的理念,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从严行政。

2、规范机关行为。坚持依法行政,规范从政行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确保职能到位。

3完善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超时默许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以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逐步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少开会、少发文、多指导、多督办。

4、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要在局机关内部大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科学“赛马”机制。要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局机关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倡导八个良好风气,抓好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建设,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在作风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高审判效能和法院公信力,主要对我院的作风建设作了专题调研,剖析问题所在,提出合理解决对策和意见。

近年来,新河法院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风与廉政建设、学党章、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活动、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树新风正气促廉洁从政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法院干警政治素质和司法能力。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作风与廉政建设和法院文化建设等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倡导两个务必和八种作风,按照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要求,以务实高效为主线,进一步改进法院的工作作风。

一是规范司法行为。

把司法公正体现在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以及司法人员形象公正上。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作风纪律、规范司法行为巡查活动,制订了规范司法行为、端正审判作风和庭审作风等具体措施,严格按照《庭审运作规程》,抓好案件的开庭审理,促进庭审的全面规范。扩大民主司法、公开审判力度,增加审判透明度。通过树立效率就是法院工作生命线的观念,落实案件流程管理,对久拖未结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和追究责任。

二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认真处理重信重访案件,开展法官下访活动。对排查出的四类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处理,院领导分别带队对群信群访、重信重访案件进行下访,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院领导参加县联合大接访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杜绝冷、横、硬、推现象。并做好释明、听证和判后答疑工作,有效降低上访、申诉率。

三是主动与外界沟通。

坚持服务大局和支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常汇报法院重大工作和案件情况,主动接受党委领导。建立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制度,进一步疏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增加群众对法院的信赖,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还主动走进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新河法院以作风效能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学党章,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狠抓教育预防和队伍的管理,全面加强了作风效能建设,广大干警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司法作风有明显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与人民的司法需求和期待还有一些差距:

一是有些干警对司法的人民性理解不透,服务意识不强,贯彻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对社情民意了解不深,缺乏化解矛盾纠纷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坐堂办案。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对法院工作的出发点、根本点没有掌握好。

二是有些干警对政治方向把握不好,大局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认识不深,就案办案,不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只单纯考虑完成任务,对审判工作怎样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思考不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审判工作放在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这盘棋去思考、去谋划。

三是个别干警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

工作作风不扎实,缺乏工作热情,责任心不够强,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工作中屡有差错现象出现,直接影响到司法形象和法院的公信力。如个别法律文书和文件公文出现严重错误,错漏字多,甚至引起当事人的投诉;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不扎实,工作拖拉,该为群众和干警尽快解决的事没有及时解决。主要原因是一些干警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细心;时间观念不强,不讲实效。

四是有些干警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能力不强。

与新时期法院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不相适应。如有些干警知识更新不快,对法律理解不透,凭老经验办案,造成有些案件因为理解和适用法律不当而被改判和发回重审;有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这与能力司法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干警不重视学习提高,没有把握好时代的脉搏。

五是一些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健全、抓落实和监督还不够到位。

如考评激励机制还不能把干警的工作全面反映出来,不利于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交流机制还不够健全,还不能形成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的机制。案件管理和统计机制不科学,造成不能客观反映工作量。在制度执行上,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法院干警是法院队伍的主体,抓好司法能力建设和干警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就抓住了法院队伍作风建设的重点。笔者认为,改进作风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思想政治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法院作风建设的根本。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好坏决定其行为是否正确,行为是否正确就表现其作风良好与否。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至上的思想为指导,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方针,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现代社会活动方式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而多元化又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张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法官的心灵,稍有不慎就会被腐朽思想侵蚀,成为腐败的俘虏。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改进司法作风的根本,是加强新时期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关键,我们要教育干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地位观、权力观及价值观,切实加强求真务实的作风建设,努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培育法官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明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合格法官。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警的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努力提高司法能力,进一步改进法院作风建设,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促进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搞好法院作风建设,重在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良好的作风不仅是教育出来的,更是领导带出来的。领导就是向导,班子就是样子。要求干警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做好,凡是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班子要讲民主、讲大局。民主是和谐发展的动力,是凝聚人心的有效手段。对法院重大事项,院党组应做到公开透明,努力实现法院内部多层次、全方位的良性互动监督。班子应不断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使班子成员在处理问题上认识一致,行动上步调一致,成为团结和谐的领路人,积极推进法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制度,要对在职法官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政治、业务、综合知识方面的强化培训,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业务精通、作风正派,言行端正、德才兼备,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法官。做到司法能力培训与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培训、共同促进,以司法能力提高来改进作风建设,以改进作风来促进司法能力不断提高。注重培训实效,注重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提高,增强法官的理论水平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法官容易产生作风问题的地方着重分析原因,坚持作风问题无大小、无轻重的原则,完善司法作风的行为规范,培养法官的良好形象。

根据我市法院年初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程序,突出把法院作风作为考核的重点,包括出勤纪律、会风、庭审作风、裁判文书质量、信访接待效果等,完善具体的量化考评标准。探索建立法官司法作风档案,将考核结果与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直接挂钩。通过对司法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考评,提高法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法官的忧患意识和职业危机感。对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树立法院良好形象的干警要表彰,要树立先进典型,要提拨重用,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树立了良好的法院作风,就树立了法律尊严,就有了司法公信力。司法活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职能定位的关系。坚持依法独立审判、适当延伸司法职能、以卓有成效的服务保障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同;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态度必须坚决;正确处理自觉接受监督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在审理案件中畅通新闻舆论监督渠道、充分吸收舆情民意,适当宣传先进法官典型,特别是法官良好的司法形象。我们在宣传大案要案时,社会群众关心的是案情,当事人关心的是裁判结果,党委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效果,而我们法院关心的是上述的全部。在宣传过程中,若能将法官在庭审时依法裁判的威严与进行诉讼调解时的亲民形象进行宣传,就能进一步促进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获得群众的赞誉,赢得社会的认同。

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根本,而法院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业务上要高度重视对法官的培训,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好的制度,就要贯彻执行,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追究责任,做到令行禁止。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就是督促落实制度的最好办法,能有效防范某些人侥幸心理的产生。因此,作风上要把司法廉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经常性教育,切实加强监督力度,做到敢抓、敢管、严管,改进法院作风建设,努力塑造我市法院队伍良好的司法形象。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x镇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中,把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思想品质,强化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放在首要位置,确保作风建设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突出“四个结合”抓好各项工作。

一与巩固和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对照在建项目建设、阶段工作安排等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根源,强化措施,通过改进作风,狠抓工作创新提高。二与产业建设相结合,要求干部集中精力指导群众重点抓好蚕桑、畜牧、烤烟、大棚蔬菜等工作。检验干部苦帮是否到位,工作效率是否提高。三与公路硬化、新农村建设试点、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检验干部苦抓苦帮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效果。四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检查每位干部是否遵规守纪,特别是贯彻县委提出的“事不过三制度”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相结合。

二是围绕“三种意识”,坚持做到边学边改边提高。

自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学习日制,并确定每周五为培训学习日,严格把好《干部月通报制度》关,极大程度地巩固了干部的技术技能水平,增强服务水平;切实掌握好市场信息、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做到把巩固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该镇还把“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责任强度、树立一面旗帜”作为一种钢性化考核来巩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三是拉大宣传—动员—服务框架,提升品质,广泛宣传惠农政策、致富信息等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止目前,共发放养蚕、畜牧养殖及防疫、烤烟生产、劳务信息1500余份,组织召开免费技能培训3场次,达100余人,就业59人,借助2022年夏季人力资源洽谈会,当日签约就达140余人。培育产业女能人65户,增强了以户为单位的技术技能水平,今年早晚春两季共发放蚕种2706张,收购蚕茧万斤,今年以来已完成正大圈舍27户,落实千头仔猪繁育基地1个。

四是以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度为载体,作风建设为动力。

结合该镇实际,深入开展“一帮一扶、一帮一改、一帮一带”活动。机遇带来发展,发展带来动力,今年,我镇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畜牧强乡镇和枣树村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发展产业,扶持生产能力差、智力低下的弱势群体学好技术,培养自食其力、自谋生路的能力,帮扶了像洪汉友、洪汉国这样的弱势人20余人。落实经济大户68户。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拓宽群众的市场意识,切实做到从总体把握,全线带动,也不乏激发了像黄彩兰、何云梓这样的致富能。

干部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一、调查分类情况(发出2000份,收回1712份)。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932份,占54.44%。

企业人员271份,占15.25%。

农民146份,占8.53%。

居民363份,占21.20%。

二、总体评价(1712份)。

满意749票,占43.75%。

基本满意858票,占50.12%。

不满意82票,占4.79%。

未填写23票,占1.34%。

其中企业人员、农民、居民(780份)。

满意338票,占43.33%。

基本满意367票,占47.05%。

不满意54票,占6.92%。

未填写21票,占2.70%。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表现(1712份,可多选):

总体情况:

1、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341票,占19.92%。

2、工作程序繁琐,工作流程不科学,办事效率不高724票,占42.29%。

3、部门利益至上,有利乱作为,无利不作为443票,占25.88%。

4、作风漂浮,形式主义严重604票,占35.28%。

5、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推诿扯皮617票,占36.04%。

6、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434票,占25.35%。

7、疑难事情绕道走,遇事不敢担当488票,占28.50%。

8、工作能力差,业务素质低280票,占16.36%。

10、有吃、喝、玩、乐不良风气501票,占29.26%。

11、收取回扣、中介费、好处费147票,占8.59%。

12、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最难打交道的是(可多选)。

领导干部441票,占25.76%。

中层干部693票,占40.48%。

一般工作人员461票,占26.93%。

未填写117票,占6.83%。

四、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1712份,可多选):

2、缺乏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教育,思想滑坡,工作不思进取360票,占21.03%。

3、管理松弛,执纪不严,放任自流531票,占31.02%。

4、缺少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力610票,占32.78%。

5、政务不公开,办事程序不规范,公权没有在阳光下运行561票,占32.77%。

6、没有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和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整体效能低下354票,占20.68%。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倡导“八个良好风气”,抓好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建设,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在作风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高审判效能和法院公信力,主要对我院的作风建设作了专题调研,剖析问题所在,提出合理解决对策和意见。

近年来,新河法院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风与廉政建设、“学党章、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活动、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树新风正气促廉洁从政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法院干警政治素质和司法能力。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作风与廉政建设和法院文化建设等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倡导两个“务必”和“八种作风”,按照“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要求,以务实高效为主线,进一步改进法院的工作作风。

一是规范司法行为。

把司法公正体现在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以及司法人员形象公正上。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作风纪律、规范司法行为巡查活动,制订了规范司法行为、端正审判作风和庭审作风等具体措施,严格按照《庭审运作规程》,抓好案件的开庭审理,促进庭审的全面规范。扩大民主司法、公开审判力度,增加审判透明度。通过树立效率就是法院工作生命线的观念,落实案件流程管理,对久拖未结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和追究责任。

二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认真处理重信重访案件,开展法官下访活动。对排查出的“四类”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处理,院领导分别带队对群信群访、重信重访案件进行下访,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院领导参加县联合大接访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杜绝“冷、横、硬、推”现象。并做好释明、听证和判后答疑工作,有效降低上访、申诉率。

三是主动与外界沟通。

坚持服务大局和支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常汇报法院重大工作和案件情况,主动接受党委领导。建立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制度,进一步疏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增加群众对法院的信赖,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还主动走进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新河法院以作风效能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学党章,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狠抓教育预防和队伍的管理,全面加强了作风效能建设,广大干警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司法作风有明显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与人民的司法需求和期待还有一些差距:

一是有些干警对司法的人民性理解不透,服务意识不强,贯彻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对社情民意了解不深,缺乏化解矛盾纠纷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坐堂办案。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对法院工作的出发点、根本点没有掌握好。

二是有些干警对政治方向把握不好,大局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认识不深,就案办案,不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只单纯考虑完成任务,对审判工作怎样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思考不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审判工作放在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这盘棋去思考、去谋划。

三是个别干警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

工作作风不扎实,缺乏工作热情,责任心不够强,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工作中屡有差错现象出现,直接影响到司法形象和法院的公信力。如个别法律文书和文件公文出现严重错误,错漏字多,甚至引起当事人的投诉;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不扎实,工作拖拉,该为群众和干警尽快解决的事没有及时解决。主要原因是一些干警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细心;时间观念不强,不讲实效。

四是有些干警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能力不强。

与新时期法院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不相适应。如有些干警知识更新不快,对法律理解不透,凭老经验办案,造成有些案件因为理解和适用法律不当而被改判和发回重审;有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这与能力司法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干警不重视学习提高,没有把握好时代的脉搏。

五是一些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健全、抓落实和监督还不够到位。

如考评激励机制还不能把干警的工作全面反映出来,不利于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交流机制还不够健全,还不能形成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的机制。案件管理和统计机制不科学,造成不能客观反映工作量。在制度执行上,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法院干警是法院队伍的主体,抓好司法能力建设和干警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就抓住了法院队伍作风建设的重点。笔者认为,改进作风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思想政治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法院作风建设的根本。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好坏决定其行为是否正确,行为是否正确就表现其作风良好与否。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至上”的思想为指导,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方针,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现代社会活动方式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而多元化又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张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法官的心灵,稍有不慎就会被腐朽思想侵蚀,成为腐败的俘虏。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改进司法作风的根本,是加强新时期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关键,我们要教育干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地位观、权力观及价值观,切实加强求真务实的作风建设,努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培育法官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明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合格法官。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警的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努力提高司法能力,进一步改进法院作风建设,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促进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搞好法院作风建设,重在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良好的作风不仅是教育出来的,更是领导带出来的。“领导就是向导,班子就是样子”。要求干警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做好,凡是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班子要讲民主、讲大局。民主是和谐发展的动力,是凝聚人心的有效手段。对法院重大事项,院党组应做到公开透明,努力实现法院内部多层次、全方位的良性互动监督。班子应不断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使班子成员在处理问题上认识一致,行动上步调一致,成为团结和谐的领路人,积极推进法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制度,要对在职法官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政治、业务、综合知识方面的强化培训,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业务精通、作风正派,言行端正、德才兼备,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法官。做到司法能力培训与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培训、共同促进,以司法能力提高来改进作风建设,以改进作风来促进司法能力不断提高。注重培训实效,注重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提高,增强法官的理论水平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法官容易产生作风问题的地方着重分析原因,坚持作风问题无大小、无轻重的原则,完善司法作风的行为规范,培养法官的良好形象。

根据我市法院年初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程序,突出把法院作风作为考核的重点,包括出勤纪律、会风、庭审作风、裁判文书质量、信访接待效果等,完善具体的量化考评标准。探索建立法官司法作风档案,将考核结果与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直接挂钩。通过对司法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考评,提高法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法官的忧患意识和职业危机感。对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树立法院良好形象的干警要表彰,要树立先进典型,要提拨重用,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树立了良好的法院作风,就树立了法律尊严,就有了司法公信力。司法活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职能定位的关系。坚持依法独立审判、适当延伸司法职能、以卓有成效的服务保障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同;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态度必须坚决;正确处理自觉接受监督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在审理案件中畅通新闻舆论监督渠道、充分吸收舆情民意,适当宣传先进法官典型,特别是法官良好的司法形象。我们在宣传大案要案时,社会群众关心的是案情,当事人关心的是裁判结果,党委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效果,而我们法院关心的是上述的全部。在宣传过程中,若能将法官在庭审时依法裁判的威严与进行诉讼调解时的亲民形象进行宣传,就能进一步促进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获得群众的赞誉,赢得社会的认同。

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根本,而法院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业务上要高度重视对法官的培训,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好的制度,就要贯彻执行,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追究责任,做到令行禁止。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就是督促落实制度的最好办法,能有效防范某些人侥幸心理的产生。因此,作风上要把司法廉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经常性教育,切实加强监督力度,做到“敢抓、敢管、严管”,改进法院作风建设,努力塑造我市法院队伍良好的司法形象。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良好的作风是干部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推进作风转变,不断提高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经过这段时间的教育学习活动,我总结出要培养干部良好的作风建设需要从以下下几个方面做起:

街道作为基层组织既紧密接触群众,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者,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街道基层组织的作风建设尤为重要。思想作风建设是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整改和重点是加强党的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使班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

为什么有一些领导干部起初是人民的好公仆,我们学习的榜样,后来就变成害群之马,沦为阶下囚,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导致理想信念的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强化党员意识,加强组织纪律性,每一位干部都应该明白,组织上入党只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的,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进性,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先进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干部行为,是保障干部改进作风、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制度建设,把作风建设常态化,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防止一阵风、走过场。要着力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具体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考核评议,严格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干部在学习、工作、轮岗交流、作风、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和约束。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监督,规范干部的日常行为,增强自律意识,树立良好作风,切实树立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在督查的形式上,明察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以抽查为主,听取汇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以走访群众为主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监督检查,对一些重大问题,要重点督查,跟踪查促,直到问题解决、工作改进为止,以保证作风的好转。

严格问责、严肃追责不断加大问责力度,做到动真格、不手软。不管涉事的党员干部是谁,涉及多少党员干部,只要发现有失职失责的问题就盯住不放。坚持有责必问、失职必究,党员干部做到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在全街道开展整风肃纪专项检查,坚决纠正查处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行为,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对出现问题的个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不能坐视“问题干部”的问题“小变大”、错误“一变多”,要伸出纪律之手“拉他一把”。

总之,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当前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的,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梦的起航的重要阶段,要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任务、历史责任,广大干部就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真正的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一与巩固和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对照在建项目建设、阶段工作安排等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根源,强化措施,通过改进作风,狠抓工作创新提高。二与产业建设相结合,要求干部集中精力指导群众重点抓好蚕桑、畜牧、烤烟、大棚蔬菜等工作。检验干部苦帮是否到位,工作效率是否提高。三与公路硬化、新农村建设试点、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检验干部苦抓苦帮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效果。四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检查每位干部是否遵规守纪,特别是贯彻县委提出的“事不过三制度”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相结合。

自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学习日制,并确定每周五为培训学习日,严格把好《干部月通报制度》关,极大程度地巩固了干部的技术技能水平,增强服务水平;切实掌握好市场信息、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做到把巩固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该镇还把“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责任强度、树立一面旗帜”作为一种钢性化考核来巩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止目前,共发放养蚕、畜牧养殖及防疫、烤烟生产、劳务信息1500余份,组织召开免费技能培训3场次,达100余人,就业59人,借助2007年夏季人力资源洽谈会,当日签约就达140余人。培育产业女能人65户,增强了以户为单位的技术技能水平,今年早晚春两季共发放蚕种2706张,收购蚕茧3.5万斤,今年以来已完成正大圈舍27户,落实千头仔猪繁育基地1个。

结合该镇实际,深入开展“一帮一扶、一帮一改、一帮一带”活动。机遇带来发展,发展带来动力,今年,我镇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畜牧强乡镇和枣树村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发展产业,扶持生产能力差、智力低下的弱势群体学好技术,培养自食其力、自谋生路的能力,帮扶了像洪汉友、洪汉国这样的弱势人20余人。落实经济大户68户。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拓宽群众的市场意识,切实做到从总体把握,全线带动,也不乏激发了像黄彩兰、何云梓这样的致富能。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区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从20*年起,通过“作风建设年”、“效能建设年”、“制度建设年”等系列活动,从干部作风养成、制度规范、完善监督等方面,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机关干部作风有了较大程度好转,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干部办事有能力、谋事有策略、干事有激情,形成了“服务为先、群众至上、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一是狠抓了细节管理,注重作风养成。结合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的制定和落实,制定了《关于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干部学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惩处措施,通过对上下班、上班吃早餐、通讯工具的使用、会风会纪、车辆管理等方面的明查暗访,对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今年以来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整体工作情况的重点巡查、阶段性督查,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个人的实名曝光,从细节处抓干部作风养成,全区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纪律上有了明显转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上有了明显提高。

二是狠抓了制度建设,提高机关效能。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效能建设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将20*年确定为“政府效能建设年”,围绕“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建设目标,制定了《*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诫勉教育效能告诫暂行办法》、《*区政府效能建设考核办法(试行)》等五个配套制度和相关规定,印发了《建立和完善效能建设十项制度意见的通知》,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等十项便于监督的服务承诺制度,将效能建设考评列入全区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建立了监督管理机制。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讲学习、敢创新,讲发展、敢负责,讲民生、敢作为,讲落实、敢碰硬的良好作风。

三是狠抓了用人导向,打造过硬队伍。倡导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在工作一线发现干部,着力锤炼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打赢硬仗的干部队伍。在全区开展了乡镇街道比发展,看谁争先进位步伐快;部门比服务,看谁优质高效评价高;企业比贡献,看谁做大做强纳税多;党员干部比作为,看谁干事创业本领强的“四比四看”活动,带动了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干事业有激情,干工作有热情,待群众有真情”的“三情干部”和“思想品德好、个人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三好干部”被选拔到重要岗位,形成了风清气正、共谋发展的干事创业环境。

五是狠抓了建效结合,推动科学发展。牢固树立“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干部作风建设的最终成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上。对确定的重点工作实行区级领导、部门包抓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建设大会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重点项目推进攻坚战,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面对金融危机,组织百名干部下企业进行帮扶,让干部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实践中,亲身体验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困难,使为企业服务、助企业走出困境、促企业发展成为干部的自觉意识。

总的看来,*区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推进*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思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思想作风是干部作风的首要问题,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求稳怕乱,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敢创新,有的干部甚至盲目乐观,小成即满,不思进取,这些风气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严重制约了部门解放思想、跨越式推进工作,致使工作成绩平平淡淡、干部队伍死气沉沉,缺乏创造活力和干事激情;另一方面是主观冒进,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好高骛远。特别是几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之后,干部的主动性、责任意识增强,干事创业激情勃发。但有的干部热情过头,不顾部门实际,盲目决策、冲动表态,导致摊子铺得太大,头绪过多,难以收场,群众在这方面的意见也比较大。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是学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对领导干部**难题、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视学习为负担,或奉行实用主义,没有自觉将学习作为一项基本功去修炼。更有甚者,以学习装点门面,粉饰、标榜自己,浅尝辄止,机械照搬照抄一些时髦的词汇,套用别人的模式,故作高深之态,而不是认真思考工作。还有些干部陷于事务性工作或忙于应酬,无暇静心学习,结果是“胀了肚子,空了脑袋”,导致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匮乏、本领恐慌。从根源上看,这种现象还是源于干部平时责任意识、争先进位意识不强,干事激情、创新热情不足,这也说明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口”。

三是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工作作风是干部思想、素质、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也是老百姓反映最多、问题最突出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机关的文件多、会议多、讲话多,深入基层的标语多、行动少、镜头多、实事少;有些机关部门不主动研究工作、创新思路,而是热衷于搞目标考核,把工作向基层推。据统计,每年年底乡镇街道年底需要完成的目标考核责任书近十项,包括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计生、司法、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综合治理、劳动就业、工会、妇联、专项重点工作等,有些是必须的有些则应该也完全可以整合。基层疲于应付各类考核,村居干部工作机关化,群众意见较大;有的机关部门把脱离实际,别出心裁作为创新,出台的措施办法不符合基层实际,使基层无所适从;少数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提前通知安排,要基层提供各种汇报材料,调研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作秀,既不身入也不深入,没给基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从而失去群众对领导干部和机关组织的信任;有的机关部门办公室墙上挂满了牌子,看似制度完善、工作规范、内容丰富、花样翻新,但不是从单位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的可行有效的制度、措施,而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照搬照抄,图文并茂看似好看,但与单位具体工作任务、*区发展要求相脱节,仅作表面文章,对推进工作没有一点实际价值。

四是执行力方面的突出问题。一些干部甘于平庸,懒于思考,浑浑噩噩,工作没思路、没章法。特别是一些部门领导干部,领导能力不强,领导水平欠缺,对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心里没底,业务不熟悉,缺乏长远计划和近期目标,对每天干什么、怎么干、干部职工主动性如何发挥、群众盼什么、部门如何科学发展没有通盘考虑,不善于系统思维,不主动研究、谋划工作,还听不进不同意见,不愿虚心学习、弥补不足、缩小差距,导致部门工作缺乏整体性、与全区中心工作相脱节,严重滞后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有的干部责任心淡漠、业务素质不高,抓工作虎头蛇尾,有目标、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措施、没责任,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看似整天忙忙碌碌,事实上该管的没有管到位,不该管的管的过多过死,导致制定政策的初衷与执行政策的结果相背离,部门效能低,群众怨气大。

五是领导干部领导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领导班子之间缺乏沟通,少数成员配合不协调,班子整体不够和谐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表现在决策方面,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力,党组织监督作用发挥不够,“三重一大”事项不经过集体研究、会议决定,而是一把手直接拍板,出了问题没有人敢于负责,以致出现部门决策迟缓、决策失误、资源浪费、群众不满等现象。一些部门领导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讲究领导艺术,一味下死命令、压硬任务,对干部职工的思想、精神状态不关心或关心不够,缺乏人文关怀,导致部门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极少数领导干部不思进取,境界不高,热衷于迎来送往,搞团团伙伙等不良风气尚未完全根除。所有这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悖的,必须认真加以整改。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鲜活实践的不断深入,为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确立了新的标准。要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要以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行阳光政务,将干部作风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一)把着眼点聚焦在作风养成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作风是人的内在思想、品性、气质的自然流露和外化,是最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人的基本精神状态乃至心理特点的外部表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筑牢思想基础。

一是要强化学习教育。要建立干部理论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各种载体抓好干部作风教育,紧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施教;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理论素质、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把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内化为干部的人格品质。二是要开展主题教育,针对不同阶段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不同问题,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党性党风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着力培养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干不好活就寝不安席,干不成事就食不甘味”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三是要注重典型引路,结合反腐倡廉活动,总结宣传一批在实施“两大战略”、推进“四大工程”、打造“三个区”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教育、鼓舞、鞭策、激励广大干部,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教育的成效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把根本点放在制度建设上,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稳定、长效的作风建设监督、评价运行机制。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最核心是用制度管领导干部,通过机制、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本着行得通、做得到、靠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应切实做到“四定”:定制度,对本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彻底梳理,行之有效的要继续坚持,不够健全的要及时修订完善,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要重点规范;定标准,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时限、责任、质量等标准和要求;定措施,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落实机制,保障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定职责,着力理顺部门关系,做到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需要多个部门负责的事情要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责和运转程序,从体制上杜绝部门之间有利就争、无利就推等推诿扯皮现象,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体制机制。

三是健全民主制度。充分发扬民主,是领导干部形成良好作风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防止个人独断专行,防止班子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

四是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建立行政问责问廉制度,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明示问责问廉具体内容、责任划分和处理方式,严格执行问责问廉结果落实,同时深化履责情况报告反馈机制、建立部门履责监督问效机制、强化部门履责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实施问责问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干部履行职责、重大项目推进、重大决策实施的督查力度,提高行政效能、效率和效果。

五是建立面向社会的快速回应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和法定权限,对一些传统工作流程按透明、高效的原则进行流程再造,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减少层级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就涉及多部门处理的事务,建立经常性的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部门联动,快速办理办结。以快捷、高效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x个调研组,于20**年x月x日至x月x日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对象有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部分领导同志、市直部门及其二级单位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人大代表、企业家代表、村(居)民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商会负责人、普通群众等方面人员。调研组共召开各层次座谈会x场次,参加座谈人员x余人,并发放问卷调查表x份,广泛征求和收集了调查对象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干部作风的总体评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领导机关主职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各级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绩效明显提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x气场业已形成并在不断壮大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管理创新、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广大干部发展第一、企业家老大、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效率和服务市场主体的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查违拆迁、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历练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工作能力;通过开展对标管理、“即时记功”争创新业绩”等活动,提升了干部的创先争优和进位意识;通过树立鲜明的用、“创先争优”导向,选贤任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规模轮岗交流、大规模引进人才、大规模改革创新,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四个x”建设论坛、“学讲评”,办干部夜校、举办干部规划读书班等措施,强化了干部学习之风,提升了干部“书香溢x读书活动”、开办干部夜校、举办干部规划读书班等措施,强化了干部学习之风,提升了干部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通过开展治庸问责、“市民问政”、纠风治乱、查办典型案件等,严肃查处庸懒散软问题,惩治腐败,政风恶习得到局部控制,有效遏制了腐败案件的发生。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不断转变,我市干部作风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进而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社会发展信心得到明显增强。20**年,我市经济逆势而进,主要指标在全省份额明显上升;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新城新区框架拉开,未来发展空间明显扩大政策体制效应充分显现,市场影响力和资源集聚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广大干部的努力密不可分。对此,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给予了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这次调研中,共收回问卷调查表x份。统计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对象对我市干部作风的总体评价为:满意x票,占x%,基本满意x票,占x%,满意和基本满意票合计占x%;不满意x票,占x%。其中:调查对象为企业人员、居民、农民的问卷调查表x份,对我市干部作风的总体评价为:满意x票,占x%,基本满意x票,占x%,满意和基本满意票合计x票,占x%不满意x票,占x%。

调查对象在充分肯定我市干部作风已经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指出了干部作风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的问题,一些突出问题还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整治过的问题又出现反弹,还有一些问题从公开变为隐蔽或以新的形式出现。大家普遍感到,我市干部作风与以往比有变化、有提升,但横向比,与先进地区、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建设“两个中心、四个x”实现跨越发展的任务相比,与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相比,与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相比,尤其是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调查对象反映的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办事效率不够高。调查问卷中,“工作程序繁琐,工作流程不科学,办事效率不高”选项高达x%,反应最为强烈。目前,我市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审批网上集中)不彻底。x个市直单位的行政审批科仅有规划、文化新闻出版等x个单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批科,大部分单位内部科室的职能并未完全整合。市行政服务中心x年加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的牌子后,在招投标市场监督实施上与纪检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能界定不太明确,职能交叉和“打架”现象较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五统一”,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有的部门审批之间前置条件互相交叉,增加了服务对象办事的难度。如,也次有头质性的工商、质检、食药监管等部门常常出现前置条件互相交叉的情况,谁先谁后难以定论,行政服务中心每年总是协调多次,增加了协调工作量。在县(市)区层面,还有不少单位的审批事项未进行政服务中心,有的进了作用也发挥不好。不少服务相对人反映,过去干部作风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如今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但办事还是难”。有些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千,把“急件”拖成“平件”、“快件”拖成“慢件”、“易事”拖成“难事”。有的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有的把审办要求不一次性告知,让群众跑冤枉路。一位农民到基层派出所办理户口手续,上午去了说有事下午再来,下午去了又说手续不全推明天,引起争吵。市铸铁管厂x年就已改制,安置费x年才到位,养老保险至今未到个人账户,职工意见很大。某县一位企业负责人反映,公司在变更一个登记事项时,到海关部门跑了多趟也没有办成,工作人员说领导出差没有回来,最后他发火后,该部门才给盖章。一个企业的厂房用地测量,县规划和土地部门的测量数据不一致,企业多次奔走,部门“推磨转圈”,耽误了半年还没有落实。一名企业负责人感慨:企业办事难,当老总要少活几年。一名企业负责人在描绘有些干部作风时讲了简单六个字:“卡壳”、“拖拉”“盘剥”。

(二)担当意识不够强。群众反映,一些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淡薄,不敢担责、不敢担当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一是“二传手”现象。有的干部缺乏干事勇气,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问题时,不敢硬碰硬,不敢担当,对基层出现的难题、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去研究解决,不敢拍板定夺,只是一级转一级,一转了事。牛首镇一位群众上访,材料转到当地村支书手上后,村支书又批示:“请x组长办理”。还有的领导干部对基层、一线请示的事项,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拿主意,职责范围外的事不提解决意见,只“请领导阅示”,层层上传。二是“踢皮球”现象。一些部门和干部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位于襄城的一家企业,因排放的废弃物堵塞排水道、污染汉江,应当关停搬迁,但区政府与环保、水利部门始终相互“踢”来“踢”去,问题多年悬而未决。不少部门把“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一股脑”推给社区,社区干部反映现在是“白天扫地保洁,晚上安保值班”、“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感到很无奈。一些社区干部反映,违规建房问题社区反映上去没人管,违房建起后,又追究社区的责任。三是“绕道走”现象。有的千部满足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工作缩手缩脚,对待损害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敢正面回应,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在诸如查违拆违、搬迁、信访、招商等急难险重的工作面前,不是挺身而出抢着干,而是推之绕之。一位人大代表反映,市豫剧团改制,因房产纠纷,有关部门总是“绕道走”,个个不敢承担责任,耽误了x年之久没有解决,改制工作至今无法完成。四是“和稀泥”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队伍管理上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批评人,对损害大局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对歪风邪气放任自流,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三)大局意识不强、部门利益至上。有的部门和干部对需要联办、协办的事项总是强调自己的难处,怕犯错,怕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部门之间难沟通、难协作,遇到稍难一点的事情,就报请市领导开会协调。有的部门对国家政策和上级规定,有利(益)的就执行,无利有责的就放一边。一名人大代表讲,对早餐监管,原来部门可以收费时,各个部门都来管,现在不收费了,各个部门相互推诿,都不管了,“脏、乱、差”令人堪忧。一公司负责人反映,公司上市需要办一个必备手续,x的相关部门说按法律规定不能办,但公司咨询省里相关部门说能办,转回来再找市里部门才给办。一名商会负责人反映,因建筑装饰职能部门设置的“门槛”太高,全市几十家装饰企业,没有一家“一级资质”,而宜昌、随州、十堰等地都有不少家,外地的企业还不如x的大,就能获得资质,而在x办比登天还难,x的公司只有借外地公司的证,才能参与竞标,x的企业觉得脸上无光。不少企业反映,如今部门不能乱收费了,有些职能部门借助所属的中介机构或下属事业单位来收费,作推手,为部门谋取利益。还有不少企业反映,供电、消防等垄断部门要求用户使用“指定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如果不用其“指定产品”,则办事“刁难”、“卡壳”,用户敢怒不敢言。

(四)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服务对象反映,有些干部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瞎办事。在办事过程中“吃、拿、卡、要、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形式上由明转暗,办事时“拖一拖”、“放一放”或故意“设障”,迫使办事人“表示心意”。不少服务对象讲,在x办事前的“第一要务”是托熟人、找关系、承人情,公事也得靠私人关系办,否则解决不了问题。一企业负责人说,在上海办事,事情办好了还没有见过办事的干部,而在x办事,事情还没办成就已“结交”了一大圈干部及其亲朋好友。还有一商会负责人讲,在福建做了两年生意没有一个部门上门要钱,在x刚开张的小门店,三番五次受到“盘剥”。有的部门和干部在执法中,重处罚轻教育、重收费轻服务,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不及时制止,而是以罚代管,只罚不管。自由裁量权过大,有关系的可以不收或少收,没有关系的就多收。一位企业负责人反映,在企业不景气时,职能部门躲得远远的。当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时,有的部门人员就来了,挑出点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是要罚款。“招呼”好了就少罚,“招呼”不好就按上限罚。不少商户反映,城管部门在审批广告和招牌时,不按规则行事,对符合审批规定的,设障“卡壳”,引导你去找关系,说好话,变相搞“猫腻”。不少企业反映,有的单位干部卡饭点下去检查,在企业面前官味十足、逼喝酒、说狠话。群众反映,城区城管执法在处罚乱停乱靠时简单一罚了事,很多地方既没有设置禁停标志又无人明确告知,停车人遭罚款却申诉无门。某出租车队想在出租车上贴一个“爱心车队”宣传标示,客运管理部门认定是乱贴乱画,开口就要罚款。

(五)人浮于事,苦乐不均。一是人浮于事。有人用三个“三分之一”来形容机关目前的工作现状,即三分之一的人在埋头实干,三分之一的人在边看边干,三分之一的人只看不干,还有极少数的人在“捣乱”。一部分干部无所事事,不仅“无事生非”,而且严重影响真正干事干部的情绪。调研中,市直部门普遍反映干部“提职改非”后遗留的问题。这批干部数量不少,大多数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上班,但仍然占着编制,享受着与同级干部一样的各种福利待遇,挫伤了在岗干部的积极性。由于历史原因等因素导致的人浮于事的问题也较突出,如襄州区财政局系统现有干部近x人左右,远远超编。其中,区财政局有内设科室x个x余人,所属事业单位x个x余人,所属财政所x个x余人,实际上都不需要这么多。鱼梁洲开发区近十年来一直处于停滞开发的状态,数十名干部长期闲置或工作任务不饱满,干事创业的大好时光被慢慢消耗掉了。二是年龄老化。市直很多部门干部年龄老化问题突出,青黄不接、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不少单位领导班子人数多,有的分工都分不过来,导致具体千事的人少,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市财政局、人社局的科长平均年龄在x岁左右,人社局最年轻的科级干部是团委书记,已经x岁了。市教育局机关x岁以下的只有x人。市审计局、市供销社机关干部平均年龄达x岁。三是苦乐不均。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内部科室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苦乐不均。处于一线的部门非常辛苦,而有的单位非常清闲有的科室和干部“x+x”、“白+黑”,有的干部无所事事,“混日子”、“磨天天”。很多单位负责人反映:拿起钱来觉得人多,干起事来显得人少。很多部门采取长年大量从二级单位或外单位借用、聘用人员的办法来解决没人可用或人手不足的问题。如市直某局本身有x名干部,长年从二级单位借用人员干事,目前还有从下属单位抽调的x余人,有些工作靠抽调人员当“主力军”

(六)文山会海。多数干部反映,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普遍,大家整天泡在“文山会海”里。不少领导成为“传声筒”、“二传手”,在会上传来传去,在文件上批来批去,耗费了大量时间,没有精力搞调研、抓落实。有群众说“上级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有的干部讲:一开会就是一大摞文件材料,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其实只有写材料的人仔细看。有个部门主要领导说,一天接了x个会议通知,都是要求“一把手”参加,很为难,只有哪个官大就去参加哪个的会。一名基层单位负责人讲,领导天天在忙着上边开会,下边传达,多的时候一天开x至x个会,有时一连三四天开会,根本没有时间调研和抓工作落实。有些干部反映,候会也浪费很多时间。一个单位办公室人员统计,x年收到各级各类文件x份,x年是x份。调研中,不少基层单位还反映了考核检查评比项目过多过杂的问题。襄州区地税局成立了各种领导小组x个,各种迎检都要形成一系列资料,诸多应付性工作消耗了大量精力。一企业反映,每个月至少要迎接几拨来自不同部门的检查。

(七)作风漂浮、形式主义。调查问卷统计数字显示,调查对象认为“作风漂浮,形式主义严重”是突出问题的,占比达到x%。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有些地方领导干部有不正确的政绩观,不谋做事,只谋做“秀”,重“唱”功、轻“做”功,喊大而空口号,耍花拳绣腿。有的为显示“政绩”,就玩“数字游戏”,给统计指标“注水”,造成恶性循环有的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就把以往的项目拿来凑数,搞假签约、假开工;有的为了迎合上级领导,善于表现,精心设计参观路线,作“遮羞牌”,搭“花架子”;有的好高骛远,好大喜功,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冲动表态,造成损失浪费。种种这些作为,既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增加了行政成本,又损害了党委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八)公信力不强。调研中,不少企业和基层群众对新官不理旧事,前边点头,后边“扰手”,说话不算话,承诺不兑现,朝令夕改,一个领导一个做法等现象甚为反感。城区和县(市)区的拆迁户为多年未住上还建房大倒苦水,政府承诺得好却不能兑现,有的x年、x年住房还没有影子,有的补偿款不能到位,有的一个地方两个补偿标准,引发拆迁户集体上访。x年修春园西路时拆迁的近百户居民,当时承诺很多事项没有兑现,土地证至今还未办下来。南漳县城关镇一村干部反映,农业部门让村干部动员村民建设x个沼气池,承诺建好后兑现配套资金,如今x年过去了未兑现,村民们认为上当受骗。一商会负责人反映,某房地产企业于x年耗资x万元,在樊城沿江大道买了x亩土地,有关领导已经换了好几茬,都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导致现在还不能开发建设,问题年年反映,至今得不到解决。一上市公司买下x亩地,三年过去了土地证还办不下来,这是前任领导协调的事,后来没有人管了,让企业很无奈。

(九)“中梗阻”问题。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干部中最难打交道的是中层干部及一般工作人员的比例占x%。服务对象反映部门的主要领导好说话、好办事,问题多出在中层干部。局长说了科长拖,科长过了科员拖。在市直部门座谈时,不少干部反映人社部门审批工资相关手续时间过长,常遇“中梗阻”,多次督催才能得到办理,有的半年一年才办好,有的要找领导、找关系打招呼才能办好。一个部门分管领导说,他分管的科室中,是工作上的事派不动,陪客吃饭一说就到。一名人大代表反映,一名县直机关中层干部在x市酒店与朋友“聚餐”,晚上打电话让县里的企业老总赶到酒店,老总不敢怠慢,只有硬着头皮驾车赶到,并“自愿”给“聚餐”和娱乐活动“买单”。调研中,服务对象谈起这些问题是一肚子“苦水”,但又不敢说出具体的单位和人员,认为讲出来也不解决问题,担心不仅得罪一个人,还会得罪一个单位,以后难办事。

(十)玩风大于学风,能力素质不强。调查问卷统计数字显示,调查对象认为吃、喝、玩、乐不良风气是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占比x%。群众反映,如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滋长蔓延,一部分干部心态失衡,不思进取,玩风大于学风,工作作风散漫,纪律性不强,上班炒股聊天、玩电脑游戏、干私活办私事。市区一居民反映,到派出所办理户口手续,排队一个多小时才到窗口,而办事民警打私人电话就聊了二十多分钟,服务相对人憋气、窝火,还不敢提意见。有些干部热衷于吃吃喝喝、打麻将“卡五星”。吃喝风、赌博风屡禁不止,把时间浪费在饭局和牌场上,沉溺于娱乐活动中。极少数干部通宵“卡五星”,白天精神萎靡不振。部分机关周五下午无人办公现象普遍存在,影响群众办事。一名机关负责人说:有的干部“人在曹营心在汉”,下午一上班就想着晚上的聚餐和娱乐安排,结果是“胀了肚子,空了脑子”。相当一部分干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一些机关和干部在学习上只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干部学习提能风气不浓,导致能力素质不强。在领导干部层面,存在驾驭能力不强、思维方式僵化、开拓创新意识缺乏等问题,对上级的决策部署理解不深,工作落实不到位,面对种种矛盾和复杂问题时,遇到资源约束和瓶颈制约时,拿不出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层面,存在缺乏机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问题,少数干部既缺乏敬业精神,又缺乏专业能力,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调研中,很多领导干部反映,相当一部分干部不是不愿干,而是干不了、干不好,缺乏干事的能力和素质。对这些干部,单位领导也不敢用或不愿用,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干部能力得不到提高,工作受到影响。有些干部“谋事缺想法、遇事没办法、干事少章法”,难以为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位企业负责人讲,公司在江苏常州投入x亿元新建企业,当地主管部门为此专门制定了详细方案,其他相关部门提供了贴身式服务,这在x几乎做不到,主要是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还不如企业有些人员的素质高。有位群众说:有的干部花名册上有名单,平时就是看不出是干部,还不如老百姓的能力。

在调研中,调查对象也对干部作风问题的成因进行一些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少数领导和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沉不下心来认真学习,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久而久之,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化,工作热情降低,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情操滑坡等问题。二是领导表率作用发挥不够。领导带头不够、率先垂范不够、以身作则不够,以及不敢担当、管理不严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在有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习惯于搞“文山会海”,自身有官僚主义,甚至以权谋私,致使上行下效,投其所好。三是干部人事制度不科学。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提拔干部凭关系、搞平衡、给照顾、论资排辈等问题,挫伤了能干事的干部的积极性,感觉前途无望,意志消沉;选拔干部要求“第一学历”,使一批因学历低但能干事的干部得不到提拔,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干部轮岗交流不畅,有的干部在一个中层岗位上一干就是一二十年甚至干到退休,消磨了锐气激情;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老化严重,更新缓慢,损耗了活力;干部经济待遇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奖惩机制;干部年度考核“以票取人”,少干事、不干事、不得罪人,多得优秀票;多干事会犯错,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容易得罪人,会丢票,致使干部不敢大胆抓、大胆管、大胆干。

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由,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干部队伍群体自身的原因,又有与整个社会风气相互影响的原因。但从解决问题的需要深入分析,我市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学习提能风气不浓和行为习惯消极,应是产生作风问题的两大主要因素或根本原因。干部队伍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法治精神、职业操守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是这两大因素的集中表现。对此,尚需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找准着力点,推动干部作风问题的解决。

三、建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x来说,扎实推进“两个中心、四个x”建迅守时玄生人而建小康社人的日标泊切雪更雨直的标准和雨亚战更求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此建议:

(一)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八项规定”,充分表明了实于兴邦的坚定决心和亲民务实的作风。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反对和纠正急功近利、虚报浮夸、华而不实、追求表面政绩的行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当前,尤其要处理好抓建设、抓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科学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二是力戒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要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要下决心砍掉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落实“三短一简”的要求,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要进一步简化接待、减少不必要的迎来送往;整合压缩各类检查考评项目,减轻基层负担。要带头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不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调查研究,多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三是强化服务发展和干部作风建设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当前各类矛盾多、困难大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同志要变压力为动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在服务发展上,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真抓实干**各类瓶颈制约难题;在抓班子带队伍、转变干部作风上,敢于担当,大胆管理,综合运用教育引导、选拔使用、责任考核、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作风转变。

(二)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组织力量对现行的行政审批、行政管理项目、流程、收费进行再清理,取缔整合精简项目,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继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将所有审批项目全部纳入其中,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要积极推行大科室改革,稳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解决职能不清、职责交叉问题,减少部门之间、科室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坚持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不动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多层面、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全面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让思想作风好、能力素质高、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适时得到提拔重用。鉴于我市干部队伍中相当一批干部学历层次不高、年龄偏大的实际,在继续招硕引博,注重知识化、年轻化,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同时,在选拔任用干部时,除政策另有规定的以外,对不同层次学历和年龄的干部给予同等的竞争选拔机会,以工作实绩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把学历低、年龄偏大,但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任用到合适的岗位上。二是要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及时研究出台科级干部的轮岗交流办法,积极推行单位内部的轮岗交流,把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的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与轮岗交流结合起来,使干部有机会在更多的岗位履职尽责,增加新压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发挥新作用。探索推进部门间的干部交流。针对当前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的实际,结合政府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科学界定部门职责任务,动态调整部门人员定编、动态调配干部,解决人浮于事、苦乐不均的问题,使每个干部有岗位、有责任、有事干。三是完善干部“改非”制度。一方面,比照省直机关的做法,对达到一定任职年限符合任职条件的干部提任上一级非领导职务,进一步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探索改革对“改非”干部(包括“提职改非”干部)的管理使用办法,对“改非”干部应与其他干部一样进行管理,结合干部轮岗交流等工作,统筹调配,安排相应的岗位和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作用,以解决这批干部在编不在岗、影响干部队伍情绪等问题。四是探索公务员制度改革。学习借鉴深圳等地实行公务员聘任制的做法,选择试点,对新进的公务员实行聘任制等改革。

(四)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奖励机制。大张旗鼓地对能千事、干成事的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将市级层面的“即时记功”扩大到各部门、推广到各个党政机关,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财政部门在部门公用经费中列出奖励专项资金,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配套实施办法,重奖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建立正常收入增长机制,根据财力增长水平,适时适度提高干部工资收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完善考核机制。改革年度考核以票定结果的做法,解决以票取人、“一团和气”的问题。从多方位来考察掌握干部的工作实绩,制定能力席位标准,确保人人都有清晰的责任、明确的目标,将考评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三是健全惩处机制。继续加大对庸懒散软等不正之风、不良行为的整治力度,实现治庸问责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及时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干部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应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的管理责任。

(五)切实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干部作风不实,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其根源在于信仰、信念问题没有解决好;其次是能力不足、“能力恐慌”问题突出。为此,要把学习作为干事创业的成事之基,掀起新一轮学习高潮。要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干部的业务学习,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履职能力。要丰富学习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坚持我市实行的“学讲评”、“四个x”建设论坛等学习方式,摒弃形式主义,引导干部结合实际学,提高学习效果。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典型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的浓厚氛围。

(六)坚持不懈反腐倡廉。腐败问题是对党的事业的致命伤害,也是对干部作风、干部形象的致命伤害。反腐倡廉要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要警钟长鸣。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我市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教育和反腐文化建设。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面对名利得失、进退留转,要保持内心宁静,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不为浮华所惑,不为私情所扰,始终保持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并以此带动整个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一、调查分类情况(发出x份,收回x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x份,占x%。

企业人员x份,占x%。

农民x份,占x%。

居民x份,占x%。

二、总体评价(x份)。

满意x票,占x%。

基本满意x票,占x%。

不满意x票,占x%。

未填写x票,占x%。

其中企业人员、农民、居民(x份):

满意x票,占x%。

基本满意x票,占x%。

不满意x票,占x%。

未填写x票,占x%。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表现(x份,可多选):

总体情况:

1.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x票,占x%。

4.作风漂浮,形式主义严重x票,占x%。

5.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推诿扯皮x票,占x%。

6.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x票,占x%。

7.疑难事情绕道走,遇事不敢担当x票,占x%。

8.工作能力差,业务素质低x票,占x%。

10.有吃、喝、玩、乐不良风气x票,占x%11.收取回扣、中介费、好处费x票,占x%12.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最难打交道的是(可多选):

领导干部x票,占x%。

中层干部x票,占x%。

一般工作人员x票,占x%。

未填写x票,占x%。

四、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x份,可多选):

2.缺乏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教育,思想滑坡,工作不思进取x票,占x%。

3.管理松弛,执纪不严,放任自流x票,占x%。

4.缺少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力x票,占x%。

5.政务不公开,办事程序不规范,公权没有在阳光下运行x票,占x%6.没有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和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整体效能低下x票,占x%。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机关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承担着直接责任。我市要实现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进程中作贡献、打头阵的既定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关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公信力,而这“三力”的源动力又在于机关作风建设。近期,按照市直机关工委调研课题安排,我们采取重点走访、个别座谈等方式,就机关作风建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与思考。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机关效能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机关作风建设成效明显。

——思想观念明显进步。以开展”三严三实”等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思想大解放,破除“僵”、“旧”、“左”,机关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普遍得到增强,进一步形成了谋发展、干事业、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领导能力明显增强。局党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行统一分工抓发展、促和谐,团结协作,形成了强大合力。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绝大部分干部精神状态好、工作干劲足。特别是我局办公室、人教科、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常年加班加点,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在任务繁重、人员不足等情况下,不畏艰辛,扎实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工作有特色、有成效,并积极主动、认真开展帮扶村工作。

——机关效能明显提高。通过开展“三严三实”、行风政风民主评议活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机关行为更加规范、服务更加高效,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机关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机关干部作风主流是很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比较集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不作为”现象。仍然有极少数干部存在不作为现象,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不思进取。有些同志懒散拖沓、自由散漫,整天无所事事,上班时间泡在网上消磨时光,或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缺乏事业心,得过且过混日子。工作中缺乏争先进位意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作风漂浮。有的接受任务满口应承,工作起来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有的好大喜功,干工作华而不实,重形式轻实效,重数量轻质量,热衷于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数字工程”。三是冷公热私。少数干部对公事不积极、不用心、不尽力,工作上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成天忙于奔走个人私事;有的则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头脑中想的都是个人利益得失。

——“中梗阻”现象。在极少数部门特别是有行政执法权、资金支配权、项目审批权的机关,存在着中层干部梗阻现象。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阳奉阴违,政令不畅。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至上,对于上级决策部署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工作中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致使上级决策意图、政令规定在一些科室干部中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二是耍弄特权,吃拿卡要。少数中层干部存在“衙门作风”,对待服务对象态度冷漠、说话生硬,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办事看交情、看好处、看背景,不给好处就借找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顶着、拖着不办,给了好处甚至乱办事;有的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人情执法等现象存在。三是倚老卖老,我行我素。少数中层干部多年在一个岗位工作,“根底深”,利用业务为借口变相抵制上级决策执行,搞“业务霸权”;个别改非领导摆“老资格”,或不上班不做事,或找由头发牢骚,或捅漏制造矛盾,导致单位编制紧缺、无人做事,同时还影响在岗人员的积极性。对于这两种人,一些单位主要领导难管理,形成“少帅老将”的被动局面。

——“低效能”现象。有的部门把机关作风建设肤浅地理解为“按时上下班”,在效能建设上重视不够或手段不力,致使机关效能低下。一是办事效率较低。有的部门办事“规矩”太多,或内部缺乏协调、衔接失当,导致工作流程较烦琐、秩序较混乱,耽误服务对象办事进度。有的干部办事拖拉,当天能够办好的事,往往拖上个三五天甚至十天半月;有的干部上班时间擅离职守,或不一次性地告知有关事项,以至本来一次能够办结的事,让前来办事者反复跑来跑去。二是工作推诿扯皮。少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存在职责人明、整体配合不力问题,工作中无利则相互推诿,有利则相互阻碍。特别是对于一些棘手难办的事情,习惯于“踢皮球”,谁也不愿管,谁也不负责,把矛盾交给领导或他人,致使工作难以落实、问题久拖不决。三是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有的部门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中讲得多做得少、布置多检查落实少。有的仅凭个人主观意志和盲目热情办事,工作抓不住关键处,不仅没有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反而影响大局、增添麻烦。

以上问题虽然只是极少数或个别现象,但其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不容忽视,必须从深入学习“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出发,认真对待和有效解决。

造成机关不良作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一)思想观念因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机关作风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受干部思想观念的影响。

——理想信念缺失。少数干部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造成信仰危机、情感困惑、精神焦虑,这样必然会迷失方向、荒于公务。

——宗旨意识淡化。随着思想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钱本位、等价交换等,逐步改变着干部的行为,执政为民观念在部分干部身上逐步淡然,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

——思想保守僵化。随着时代进步,虽然干部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解放程度仍不够,一些陈旧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消除。有的因循守旧,为企业、基层、群众办事总是抱着条条框框不放,遇到困难不去尽力想办成事的办法,而是从客观上找办不成的理由。有的不顾实际,盲目照抄照搬,敢想敢闯敢干的劲头不足。

——工作激情退化。少数干部由于不能正视目前的某些现实差异,导致心态消极、安于现状。少数老科长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感到政治上进步无望、经济上发财无路,工作上不仅自己不思进取,而且影响他人工作情绪。

(二)素质能力因素。有些问题,不光是思想和作风问题,还在于少数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弱化,形成“本领恐慌”,影响机关效能提高。

——缺乏理论思维能力。平时不重视理论学习,浅尝辄止,运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工作中,缺乏先进的科学理念和举措,超前谋划、科学统筹不够。

——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忽视业务知识学习,业务水平不高,导致难胜其任,总是打不开工作局面,遇到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或瞎乱操作,贻误工作,失职渎职。

——缺乏开拓创新能力。拘泥于老经验、老办法、老措施,对本部门、本职工作不善研究,工作平庸,难有起色、难有亮点、难有成效。

(三)体制机制因素。机关作风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源,主要还在于体制机制问题。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滞后性。目前,市直机关的人员编制是前10年核定的,随着行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有的部门职能在弱化,有的部门职能在强化,但其编制人员没有随之调整,导致有的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有的部门编制不够、人力不足。有的单位虽然职能弱化,但编制较多,一个人的事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来做;而有的单位职能强化,但编制只有9个、10个,除去领导班子成员后,工作人员就更少,一个人要负责几个科室的工作,势必导致混岗和抽调二级单位人员。

——选人用人渠道存在局限性。第一,由于受编制性质和数量等因素制约,人员进出不够畅通。近些年来,机关新进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员较少,干部队伍结构失调。据调查,目前全市水务系统党员干部共454人,平均年龄为46.8岁,其中35岁以下的21人、仅占总人数的4.6%,36—44岁的90人、占总人数的19.8%,45—49岁的228人、占总人数的50.1%,50岁以上的116人、占总人数的25.5%。总体来看,干部队伍趋于老化、青黄不接。

第二,由于有些干部多年在一个岗位任职,缺乏动力,缺乏活力。据统计,局机关在岗人数28人,其中在一个单位工作10年以上的21人、占总人数的75%;在同一岗位,任职5—9年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36%,任职1-8年以上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14%。

第三,由于领导和非领导职务晋升职数有限,有的工作十几年、几十年还是没走上更高一级岗位,认为职务晋升与自己无缘,意志消沉。

——约束激励机制缺乏有效性。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职责不明、关系不顺等问题,有的部门内部管理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岗位说明,岗位职责未明确到人,混岗乱岗,导致越肯干事、越能干事的人事情越多,而愉懒耍滑、不会干事的人无所事事。在监督方面,制度建设存在一些弊端,有的部门建立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走过场、图形式,脱离实际,不管用;有的部门虽然制度多而全,但是执行不严,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在抓落实上不敢碰硬,或为了本位利益在执行中搞“变通”,使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成为一纸空文。在激励方面,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考评奖惩体系,机关工作忙闲不均、苦乐不平,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针对当前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应着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机关管理更加科学、行为更加规范、作风更加好转。

(一)进一步创新教育引导机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根据机关干部的年龄、文化、职务等特点,把握其思想脉膊和知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在思想政治方面,要针对当前机关干部的思想实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政治理论教育,认真查找和解决思想根源问题,帮助机关干部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理顺情绪。在业务技能方面,要根据不同岗位的业务需求,选择必要专题,切实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采取知识灌输与思维启发、集中辅导与实践锻炼、请进来传授与送出去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育的吸引力。着重通过党校培训、挂职锻炼、外派学习、外出考察等的方式,辅以竞赛、征文、研讨会、事迹报告会、民主生活会等各类活动,促进机关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知识、增强本领。

——注重教育制度的严肃性。科学制定系统性的教育培训计划,完善学习教育及述学、评学等配套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抓好落实,促进机关干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一些不能胜任工作的,可采取待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二)进一步创新行政服务机制。服务是机关的基本职能,提高服务质效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基本方向。要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改进行政服务。

——创新行政服务方式。按照“方便群众、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着力完善和落实“六项制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根据工作职能要求,对行政服务的内容、程序、时限等事项,通过媒体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公开承诺,并承担违诺责任;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对象前来办事时,最先接问人负责直接办理或导办;大力推行一次性告知制,经办人员必须向服务对象一次性告知其所要办理事项的程序、所需全部材料等;大力推行全程代理制,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组建专班和部门确定联络员等方式,为审批服务事项全过程代理,解决服务对象多头跑的问题;大力推行工作补位制,积极探索建立ab角岗位和重要窗口节假日轮流值班等制度,实行不间断开放服务,切实做到“零缺位”;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按规定或承诺时限,及时办结各种服务事项,并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设,促进机关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服务对象独自办理向专门机构全程代理转变、由单一常规渠道向“绿色高速通道”转变,营造人性化、高效能的服务环境。

(三)进一步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机关规范化管理,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激发整体活力。

——实行编制动态管理。在搞好编制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对各单位的职能变化、工作任务和职责履行等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按照适当增减、整合优化的原则,适时合理调整编制资源配置。在同类型编制中,对职责弱化、任务减少的单位,适当减少编制,调整到职责增多、任务较重的单位,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为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和高效运转提供保障。同时,完善基础台帐,实行静态定编与动态核编相结合,加强动态管理。

——加强岗位设置管理。积极开展定岗、定职、定责“三定”工作,推进机关内部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轨,变“因人设事”为“因事设岗”,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逐步实现“人尽其用”。在“三定”过程中,要坚持职责相称、责任分明、便于考核的原则,根据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科学确定工作岗位,并对每个岗位制订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指标科学的岗位细则,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就各位、人人有责,形成人人有事干、人人有压力的工作格局。对于原领导班子成员改任非领导职务和保留级别人员应在“三定”工作中因人而异,妥善安排工作,充分发挥其能力强、业务精、经验丰富等优势,为单位发展当好参谋助手,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可探索仍将其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或分管一方面工作,不参与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但明确负责一个科室或某一项力所能及的工作等多种方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力度。把握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调整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特别是配强“一把手”;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提拔重用等方式,加大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疏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真正让想干事者有舞台、能干事者有奔头、干成事者有地位,激发干部成长的欲望和潜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对市直关键部门和部门重要岗位的中层以上干部进行适时轮岗交流。实施过程中,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循序渐进。

(四)进一步创新监督约束机制。监督约束靠制度,落实制度领导是关键,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作表率,建立健全符合新形势下高效能机关发展要求、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切实抓好落实。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务、政务、公共事务公开制度,提高办事透明度,避免工作随意性。要坚持主动公开,各部门要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要完善公开内容,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事项以外,凡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事项,均应如实地进行全面公开,包括审批服务项目的设立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和依据、承办人员、监督电话、办理结果等内容;同时还应公开各项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便于群众监督。要创新公开形式,通过公开栏、编制服务指南和流程图、电子触摸屏、网站、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扩大公开范围,提高公众的知晓度。

——行政监督制度。在加强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的基础上,采取明查暗访、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和公开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注重抓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尤其是要做好重大问题的深度报道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追踪报道,对机关作风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个人,要通过电视等形式予以曝光。同时,要加快完善贪腐风险防控体系,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部门和重要岗位、重点环节实行全程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整合资源,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服务,将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行政问责制度。研究制定市直机关干部行政问责办法和各机关内部干部行政问责办法,重点围绕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就机关履行职能、干部履行责任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滥用权力、违法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态度冷漠、作风粗暴,监管不力、处置不当等情行,严格实行责任追究。行政问责要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使两者互相促进,在绩效考核中发现有责不问或问责不到位的行为,要从严处理。通过严格问责,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和干部行为的制约,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公信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