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明乡镇建立工作汇报(模板21篇)

时间:2023-12-10 11:01:09 作者:MJ笔神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要始终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避免夸大和歪曲事实,以建立诚信和可信的形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精彩的工作汇报范文,从中获取灵感和借鉴。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2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3000多万元。

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3.18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五、加强设施建设,美化镇容镇貌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7年在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各位领导: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精神,对照《xx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实施方案》的指标内容和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工作,我镇在县创建办的支持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口,以全面提升我镇创建水平为主线,以“创建促和谐,和谐促发展”为主题,广泛发动群众,扩大群众参与面,合力开拓,不断创新,我镇各创建工作有序进行。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单的汇报:

一、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为加强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工作的领导,着力落实有关创建活动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力求以文明创建活动带动全民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推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文明新xx,促进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镇党委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毛书记为总指挥、孙镇长为副指挥,副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全体站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开展、督查等具体工作。做到职责分明,为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精心组织,分步实施

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创建目标和任务,结合我镇实际,从构建和谐xx的高度出发,制定了《xx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工作方案》,以创新的原则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全面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明确了创建内容及责任分工,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整体推进。对有序、有效地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三)全面动员,宣传到位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省级文明乡镇建立工作汇报

保安镇位于大冶市西北部,距梁子湖旅游区8公里,离武黄高速公路路口互通25公里,早在公元785年就形成了集镇规模,是千年古镇、鱼米之乡、石雕故里、商贸新城。素有“金汉口、银保安”的美誉。全镇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2个社区,3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8万人,其中镇区人口约3万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依托资源兴镇,超越资源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活动,自加压力、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目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科教文化事业同步推进,镇容镇貌日益优美,全镇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社会风气不断改进,实现了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丰收。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镇党委、政府对“文明乡镇”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镇长负总责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相应的精神文明办公室,制订了保安镇文明创建规划,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切实做到保证经费、保证人员、保证效率。镇党委将创建工作摆上党委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寻找差距,改进提高。为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还积极开展了文明村、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系列评选活动。目前,已有10个村列入创建计划。

二、物质文明硕果满仓。

1、综合经济实力连年攀升。2006年、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完成23.18亿元和25.5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963.14和4062万元;政府自筹收入分别达508万元和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822元和4632元。先后获得大冶市六强乡镇、黄石市“五好”乡镇党委、湖北省乡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民间文化(石雕)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2、现代农业建设显成效。种植业形成规模:建成蔬菜、杂果、优质粮油、湘莲、西瓜等基地20个,年产值达620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450元。水产业深度发展:建成1000亩精养鱼、螃蟹、小龙虾基地9个,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畜牧业蓬勃发展:全镇万以上头生猪养殖基地3个,肉(蛋)养殖基地及大户43个,肉兔养殖基地5个,养殖专业村4个。农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000元。

3、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引进地面企业18家,合同利用镇外资金12.42亿元,实际利用镇外资金8.8亿元。特别是在总投资10亿元的尖峰水泥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的同时,又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的桃树旅游休闲山庄、总投资1000万元朱山湖休闲观光农业、总投资8000万元的五万头生猪等4大农业项目和江苏成德船舶配件、总投资650万美元的金誉服装制衣2个工业项目。特别是金誉服装制衣项目,开创了我镇引进国外资金建设出口创汇项目的新纪元。

4、第三产业协调发展。2007年三产增加值完成8.1亿元,占gdp比重27.2%。农村劳务经济已经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尹解元石雕、黄海霓虹灯、枫林服装缝纫、李华片的桩基建筑、株树片的澡堂、街道的运输等劳务输出已形成特色品牌。2007年我镇外出打工经商达8396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5%;实现打工收入过亿元,户平增收5200余元。

三、精神文明花香果熟。

1、城镇化建设日臻完善。一是强化规划引导。以科学发展为原则,以高品位、高起点、着眼长远为总体要求,投入8万元聘请武汉大学有关专家对镇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突出江南水乡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加大力度抓建设。几年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重点抓好了“12345”工程(“一厂”、“二港”、“三场”、“四化”、“五路”建设工程)。投资600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0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对东港和西港清淤、港坡护砌200米;投资55000元对三元阁及铁贺线路边绿化补植补造;投资311574元对车站路绿化池拆除及路面维修;投资248000元对镇区9座公厕进行维修改造;投资6万余元对福利院水泥路进行铺设;投资20万余元对大桥头至铁贺线800余米的水泥路进行硬化;对镇区五条主要干道进行了改造,铺设彩砖6000平方米,铺设石板人行道550余米,新增路灯30基。三是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以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为重点,深入开展整治活动。对镇区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整顿各类乱搭、乱建和乱停乱靠行为120余起,镇区的秩序和环境卫生有所改观。

2、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镇投资3600余万元完成了乡村公路建设186公里,基本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共发放城镇低保资金293684元,优抚资金303580元,农村救助资金109080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计划生育综合水平实现了争先进位。文教卫生工作整体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5%,高中上线率逐年稳步上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禽流感等畜禽病疫防控覆盖100%,广电事业长足发展,有线电视通村率达86%,入户率达30%。2007年4月投入32万元举办的“迎奥运〃庆五一”保安镇首届农民运动会,使我镇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促进了保安的和谐发展,在全省乡镇农民运动会是首家,得到省农民体协领导的高度评价。

3、科教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投资500万元新建了大冶三中教学楼、牛山中学,改造了株树中学等学校教学楼,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了“扫黄、打非”和净化校园环境活动。加大了对文娱场所监管力度,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建成了古典高雅的三元阁文化广场、功能齐全的晨晚练活动广场、30个高标准的篮球场及多个规范化的羽毛球场、乒乓球活动室等体育运动场地,各村均有图书室、活动室。通过正确引导,群众自发组织了文艺宣传队11个,社区的老年腰鼓队、秧歌队、威风锣鼓队、莲船队等活动开展有声有色,老年戏剧爱好者在居民区义演,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5、社会治安稳定好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民调会、治保会,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司法调解中心;积极开展“五五”普法和平安创建活动,全镇已有23个行政村、2个社区、24所学校企事业单位“平安创建”达标,达标率为95%。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0个,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97起,调处197起,调处成功率100%。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刑事案件破案率比同期提高了8%,治安案件查处率达100%,执行案件执结率达10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胜单位。

四、政治文明花红果绿。

1、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强。通过采取召开动员大会、上党课、进行正面教育、警示教育、举办“廉政、勤政”演讲比赛、进行诫勉谈话、举办了教育系统、党政机关“廉政之声”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开展创建“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并聘请行风监督员对工作进行监督,向全镇各党组织派遣和选聘了党风廉政监督员23名、党建工作指导员20名、党建联络员25名,共征求36条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意见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

2、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推进。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党员干部素质明显增强。2007年集中教育培训达11次,累计教育培训党员干部2200人次。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镇9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准。认真抓好党员电教工作,积极推进“党员电教科技工程”,我镇已有318名农民成为了科技示范户,现有电教科技示范基地3个,先后5次组织林业、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教片中的科技知识进行讲解,受教育人达到近2万名。

3、配套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建紧带群团组织工作。现已在非公企业内设立党支部6个,党员共85人,规模以上非公党建率达100%。二是实施“素质工程、创业工程、扶贫工程”等三大工程,深入推进青年工作。近年来,有360名青年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8次,为困难户募捐30000余元,向农民赠送科技书籍1000多册,推广农业新技术5项。培养青年创业带头人、致富能手44个。三是妇联促进四文明。深入开展“三学三比”、“巾帼文明生态庭院”创建等特色活动。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班3期,培训妇女500多人次,培训面达到了90%以上。救助弱势妇女儿童16人,物品资金达8200多元。

五、生态文明初见成果。

1、自然生态保护格局形成。近年来,通过扎实开展“三项整治”活动,保安湖周边的6家小选厂全部撤除,关闭1家造纸厂,恢复耕地126.3亩;实行封山育林,扩大生态公益林3694亩;引进了桃树生态旅游休闲项目、三山湖农业生态观光项目,逐步形成“一湖(保安湖,包括红星半岛)两山(沼山、狮子山)三库(沼山水库、桃树水库、盘茶水库)四园(冯京纪念园、荆王坟遗址园、石雕艺术展览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旅游格局。

2、文明生产方式逐步建立。近年来,我镇大力引进服装制衣、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等5大项目,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同时,教育和引导农民增强生态意识和品牌意识,尽量不施化学肥料,多施农家肥,生产绿色农产品,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

3、文明生活方式得到改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厂矿企业、城乡居民、家庭及个人,落实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农村,禽畜圈养率达96%;改厕、改水面达89%;建立沼气使用试点村3个,480口沼气池代替土灶和液化气;全镇太阳能用户已有484户。生态文明意识在全镇上下逐步形成。

开展创建文明乡镇以来,我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社会治安实现稳定好转,农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四个文明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保安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〇〇八年三月一日。

创建省级文化示范乡镇工作汇报

我们张村镇地处平陆县城西25公里,背靠中条山,南依黄河水,这里曾经是平陆老县城的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全镇28个行政村、158个居民组、6664户、2.8口万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讲话,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打造和丰富农村文化载体为突破口,以探索和推进的“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为抓手,全力围绕创建省级文化示范乡镇,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实现了张村镇文化建设“九个一”目标。截止目前,我镇共投资800余万元,建成镇文化中心和28个村文化大院,文化队伍蓬勃发展,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为了加强创建工作,我们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郑文红为组长,镇长贾全辉为副组长,分管文化工作的宣传委员范能芳、文化站长孙冬生、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省级示范乡镇创建领导组,并召开党委、政府班子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做了认真细致的安排,并把创建文化示范乡镇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并就我镇20xx年平陆县元宵节文化活动,庆祝建党89周年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安排。

1、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20xx年镇里多方筹资53万元,规划建设了集文化活动、科技培训、健身、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镇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占地5亩,主体建筑500平方米,内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棋类牌类娱乐室、书画研究室和多功能培训室,其中、棋类牌类室添置象棋、扑克、麻将、围棋等娱乐设施;书画室、图书室存有各类图书3万余册,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于每月2、5、8日对外开放。镇政府投资5万元为多功能培训室配置了200套桌椅,购置了两台电脑、投影仪、电视、vcd等硬件设施,为群众提供视频点播、技术培训等服务,同时硬化室外广场100余平米,配置了灯光音响及篮球杆、羽毛球、网球、排球等团体健身设施,绿化苗木20xx0余株,达到环境绿化、美化、亮化目标。

2、抓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全面启动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工程。

辛店村投资21万元,建文体健身广场4个,图书室藏书5000余册。西吴村通过在外人员捐助形式投资260余万元建成新建文化广场4796平方米,新建1258平米舞台一座,300平米的多功能小礼堂一个,文化活动室、图书室18间,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杜马战役烈士张村纪念地。窑头村投资50余万元,建成图书室、民间协会活动室,对文化广场进行硬化。张峪村硬化广场1300平米。后南村投资8万元,硬化广场1100平米。张村调回18种1100余株苗木,对2360平米文化广场进行了硬化,并建有休闲亭、拓荒牛、假山为一体的休闲公园。新村投资20余万元,建立起高标准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对文化广场进行了硬化、绿化。前南投资8万元硬化文化广场1800平米。另外,镇机关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向县上有关部门争取资金,以及节省镇里的日常经费,投资5万元对400平米机关广场进行硬化,并安装了健身器材,改变了以前春天尘土飞扬、夏天杂草丛生、秋天遍地落叶的脏、乱、差现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为我镇文化阵地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镇党委、政府积极从省图书馆、新华书店为辛店、西南吴、新村、上张村争取到图书3万余册。

镇里先后组建了以老年书法爱好者为主的书法协会一个,楹联协会一个,组建镇机关、中学及各村篮球队8支,组建西吴、上张、张峪、南吴民间小剧团4支,民间剪纸、刺绣工艺社、丝网绣花5个,照相、摄影协会1个,50人以上锣鼓队5个,100人以上秧歌队3个。

窑头村的俊平自幼爱好剪纸,常为村里结婚等喜事剪窗花、墙花,很受大家的好评。村里的妇女姐妹非常羡慕她有这一好手艺,很想向她学习剪纸,镇里了解这一情况,认为剪纸作为一种手工艺品,我们应该很好地传承和保护,于是在镇里组织了300人的剪纸培训,对剪纸技术进行讲解,并成立剪纸协会,在窑头村专门设立剪纸展览室。今年俊平代表平陆县参加了运城市农博会,作品一经通过,很受客户的青睐,并签订了万余元的订单。

西吴村的欣欣艺术团,是由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经常在自家院落、文化广场自娱自乐,西吴村委了解这一情况之后,非常重视与支持,为他们购置了二十余件乐器,建设了300平米的多功能礼堂,配备了音响、灯光等设备,为他们排练演出提供了的场地,现由刚开始的三五人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余人。他们立足本地,切入生活,切入群众,围绕经济建设,精心编排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坚持每月2、5、8日活动,长年活跃在农家小院,集市庙会巡回演出,使群众在农闲时了解了政策,掌握了信息,增长了见识,得到了娱乐,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年书法协会的会员收集整理了我镇尊老敬老的一些好人好事并出版了贤孝妻一书,为弘扬正气、树立文明新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20xx年元宵节文化活动由我镇、部官、开发区等三个乡镇承办,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党政班子联席会议,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郑文红为组长的领导组,从节目的规模、排练、着装等做了详细的安排。20xx年元宵节,张峪、东张峪、辛店、西吴、三南吴女子锣鼓队,上张村、窑头村、北村女子秧歌队500余人参加元宵节文艺调演,展示了我镇群众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女子秧歌队成为元宵节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元宵节文化活动被县委、政府授予一等奖。

2、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我镇组织西张峪、东张峪、辛店、西吴、三南吴在镇舞台大院进行锣鼓大赛。

3、值此建国61周年之际,我镇组织上张村、窑头村、北村女子秧歌队在镇文化活动中心进行表演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

4、在中秋节,我镇组织欣欣艺术团在镇舞台进行戏剧演出五场,全镇500余名群众观看演出。

5、在元旦来临之际,我镇组织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各村支书、主任将在镇文化活动室举行“庆元旦”联欢晚会,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积极准备节目,或歌舞或朗诵或弹奏乐器,各村主干也毫不示弱,节目丰富多彩,深受群众好评。

近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文化示范乡镇的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加强村民的思想教育及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上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了文明、欢乐、祥和的新农村氛围,促进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创建文明示范乡镇以来,镇政府及时组织腰鼓队、秧歌队进行培训,增进了村之间的和谐交流。

二、沟通了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好转,通过剪纸协会、民间剧团、楹联协会、老年书画协会的成立,解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健康有益的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出现了父母支持子女、丈夫支持妻子、妻子支持丈夫、全家共同参与活动的可喜场面,他们说:到村文化室搞活动我们放心!

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华庙村位于清湖市米来镇西郊1公里处,南倚县河,神渔公路过境2.5公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是一个民风淳朴的行政村,辖9个村民小组565户,2330人,耕地面积2526亩。2015年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11年被评为全市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列为全省“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百镇千村”试点村之一并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和市级卫生村,2015年获得“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华庙村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创建省级文明村的目标和标准,狠抓各项指标和任务的落实,真正做到“两委”重视、精心组织、全民参与,村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续增收,为文明村创建打牢了经济基础。

二、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增强村民参与意识

从2011年创建省级文明村开始,华庙村就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肖志远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为了统一干部群众思想,村上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动员大会、干部走访、开座谈会、出黑板报、悬挂标语横幅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开展文明村创建的目的、目标任务、内容和重要意义,为文明村创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关注。同时,华庙村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了道德讲堂,定期组织群众学理论、技术、法律等知识,学先进经验,学模范人物事迹,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营造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创建文明村的良好氛围。

三、以活动开展为抓手,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整治村容村貌、实现连户路硬化、人畜分离、改水改厕、绿化美化为重点,组织农户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圈粪便,定期除“四害”,实现了村容村貌的靓丽整洁和通畅有序,为文明村创建提供了有力条件。

四、以典型示范为关键,巩固文明创建成效

近年来,华庙村始终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对创建过程中涌现的好典型及时宣传,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感染和引导群众。华庙村一组陈应明等20多位村民自发义救车祸3起,救助伤者7人,获救者许原市彭河镇中源村6组村民曹小峰、肖敏、龚艾庭3人送来锦旗感谢恩人;七组党员程小梅同志带领村民成立组理事会,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上门做拆迁动员工作,最终打动了“钉子户”,使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顺利启动。这些身边的好人好事,成为推动文明村创建走向深入的催化剂。

通过省级文明村创建,华庙村村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文明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上,华庙村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勤思善谋、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村位于***政府所在地,全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6人,69名党员,7名村干部,耕地面积3100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15元。近年来,**村在上级文明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科学制订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先后被授予“**省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

《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省级文明乡镇建立工作汇报

镇地处xx市圩南地区,位于兴化、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总)支部,党员1131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xx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201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38亿元,利税2.95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部署。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2012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2010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xx市首届道德模范。2009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xx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xx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特色文化,提升创建内涵。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xx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2012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xx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2012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2013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xx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四、开展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泰州或兴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3000多万元。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3.18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五、加强设施建设,美化镇容镇貌。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在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014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突出“改革、务实、统筹”的工作基调,着力破解制约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难题,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幸福家庭夯实基础。截止2014年3月底,全县总人口16.97万人,人口出生率4.63‰,人口自然增长率3.12‰,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8.6%,出生人口性别比109.3。各项质量指标和重点工作均好于往年,现就全县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贯彻全市卫生计生会议精神。

5月7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结束后,县、乡各级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对今年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统一了认识,量化了指标,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确保全年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注重效率,“单独两孩”政策全面实施。

我省《关于单独两孩政策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乡镇提前对全县范围内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对象及其生育意愿进行了摸底调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意见》。利用门户网站、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发放宣传单、与群众面对面宣传解释等方式大力宣传单独两孩政策。同时组织县、乡、村计生干部对“单独两孩”政策解读、申报程序、提交资料、办理时限、办理方式等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因为宣传、摸底到位,群众申领“单独两孩”再生育证时,县、乡两级在两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对已申领“单独两孩”生育证的对象列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重点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共有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的对象95户,其中育龄妇女年龄在20—30周岁的约占58%,31周岁以上的约占42%。审批“单独两孩”生育证1例。

2、优质服务,“两项工程”工作扎实推进。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专栏、逢集遇会、“科技之春”进村入户等常规宣传外,今年我县结合多年开展“两项工程”的工作经验,组织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拍摄制作了一部以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和技术服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宣传片,深入乡镇、村组,组织群众观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群众了解“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检查服务的内容、项目。提高了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引导她们积极接受检查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阅读和理解文字性宣传资料困难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就近为群众提供服务。为了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我们以村组为单位,对检查对象达到100人以上的村组,利用村计生、卫生室就地开展检查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检查服务率。三是稳步扎实推进,按期完成既定任务。我县从三月份全面启动“第四轮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检查服务工作,全县共计应查35486人(其中常住人口35032人,流动人口454人),计划年内完成45%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5187人,占应查人数35486人的14.6%。查出患有不同类型疾病1432例,患病率为27.6%,治疗1432例,治疗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共检查535对(1070人),占应检查对象1640对(3280人)的32.6%。

3、以人为本,计生群众办证方便快捷。

在方便群众办证方面,坚持转变作风,以人为本,规范办证流程,及时、便捷地做好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工作,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一是全方位公开办证流程。我县制定出台了《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简化了办证程序,明确了人员职责。通过便民卡、宣传单、媒体网站、设立公开栏等形式,对计划生育各类证件的办理条件、程序、时限、申请表和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公开,服务承诺、咨询电话等信息。二是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全县8镇1乡计生站均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明确专人办理,实行首问责任制,严格落实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六项工作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建立服务评价和反馈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和即办制度。对办证咨询的群众,一次性告知办证流程和所需资料。对要求办证的育龄群众,只要提供的材料齐全,实行即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拖延办理。

4、稳步推进,计生奖扶惠及群众。

今年以来,我县奖扶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针,遵循“谁调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于3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奖扶对象“大审核”活动,做到所有奖扶对象“应奖尽奖、应退尽退”。目前,确认各类奖扶对象共计340人,其中国家奖扶对象226人,新增16人;特别扶助对象累计23人,新增2人(伤残);农村独女户奖励扶助对象累计41人,其中新增9人;市奖励扶助对象累计50人,其中本年新增16人,审核确认全县双女绝育户247户(465人),一次性兑现奖励扶助金56.28万元。圆满完成了奖励扶助“零误差”数据上报工作。同时,重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工作。2014年全县选定230户计划生育家庭户进行帮扶,按照“典型引路、项目扶持、部门包抓”的思路,实行“五长”(县长、局长、镇长、村长、中心户长)抓示范进行帮扶,年内计划投入资金23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资金投入60余万元。二是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落实工作。全县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对象共计36人,为了能够及时将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经过与多部门协调,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发放方式由之前单位(乡镇)现金兑现方式转变为一卡通兑现方式,全部兑现到位。三是失独家庭奖扶工作。我县先后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和《xx县农村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夫妇养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为全县22户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46万元,对失去生活能力及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免费安置在敬老院生活。目前,有3位失独老人已安排入住敬老院,1户失独家庭正在省卫计委指定医院享受免费再生育技术服务。联合民政、人武、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开展以“关怀关爱失独家庭,打造惠民计生、推动社会和谐”的主题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关心照顾失独老人,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让失独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5、科学管理,“一证通”使用率明显提高。

“一证通”系统全面启用以来,各使用单位均能应用“一证通”开展办证和服务工作,应用情况良好。全县“一证通”系统应用率达到85%。通过“一证通”系统的应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6、全面覆盖,流动人口服务贴近群众。

一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全县现有流动人口10398人,其中流出人口7808人,流入人口2590人。为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我县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率先推行“以房管人、以院绘图、以户建档,挂牌服务”的服务模式,目前,该模式运行良好,待进一步完善成熟后,逐步在全县推广。

二是将县域内流动人口纳入管理。根据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需要,我县从3月1日至3月31日,组织全县各乡镇(街)计生站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流动人口调查摸底工作,将县域内4523户(16238人)流动人口数据录入全员人口信息库,各乡镇利用qq群,随时互通信息。通过此举,不仅可以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口数据决策依据,而且对县域内流动人口实行了动态管理,就近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三关爱三服务”活动。在开展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温馨服务”为主题的“三关爱三服务”活动中,全县累计发放计生宣资料12000余份,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共188人,发放慰问金7762元,米面油4130斤。

7、部门联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形成合力。

针对我县近年性别比持续偏高的问题,我县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宣传倡导,政策激励。利用县上大型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宣传,在群众中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婚育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女孩行动的氛围。同时,加强人口计生政策与相关普惠政策的衔接,加大对独女户和双女绝育户的倾斜力度,在全县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农村双女绝育户、城乡独女户子女下沿10分录取;全县247户双女绝育户除享受合疗费用减免外,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奖扶资金,直到纳入市级奖扶为止。营造了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建立部门定期督查制度。三月份,联合县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辖区的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药品营销公司及药店,重点就b超机使用许可和登记备案、从业人员监管,妇产科接诊登记和检查,终止妊娠的药物和盈利性计生器具的进货来源、销售、批号数量进行了检查。依照《陕西省出生实名登记实施方案》,对于各医疗机构产科进行了出生实名登记检查。依法查处了非法经销计生药具的个体户,收缴了违法计生器具200余盒(箱)。并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三是优质服务,规范管理。建立和规范孕情管理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出生实名登记、二胎全程优质服务、新生儿死亡报告的管理以及对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审批。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治理。

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母亲健康检查工作中,因为孩子上学,外出务工等原因,育龄群众流动性大,加之农村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还不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动员群众参与检查难度较大;另外,查治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没有纳入合疗定点机构,群众治疗费用需自己承担,有好些群众,只查不治,查治效果不够明显。

2、在办理计生证明时,由于部分农村育龄妇女外出务工时间较长的,生育和节育信息无法确切掌握,依据诚信承诺给予办证,信息可能失真。

3、由于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入住新型小区,在短期内管理服务难度较大。

4、打击“两非”工作中,人为干预的过程难以发现,违法证据难以采集取证,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任务艰巨。

四、征求意见和建议。

(一)广大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参公入序。

2、办证难,程序多,简化各种申报和网上办证程序。

3、独生子女户奖扶资金少,对少生优生形不成有效激励。

4、严厉打击违法计划生育,迅速遏制性别比失衡势头。

5、改革现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将部门协作落到实处,不要将均等化服务停留在口号上。

6、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

7、失独家庭养老问题,需要形成多部门配合,定期探访,随时了解失独家庭生活情况的机制。

8、给计生工作者解决岗位特殊津贴补助。

1、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机构改革调研少,加大卫生计生改革力度。

2、培训不够,业务新知识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建议多办学习班。

3、各类型创建开展太多,但推动工作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4、习惯于靠会议和文件落实工作,安排多,督查少,深入基层指导解决问题少,只注重半年和年终的考核,要加大平时的明查暗访力度。

5、检查考核中,听汇报、看资料多,进村入户明查暗访了解真实情况少,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改进考核办法。

(三)人口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方面亟待加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转变作风,加强系统内党风廉政方面的教育和考核。

2、受机构改革影响,计生干部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计生工作人员思想有波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有等待观望现象。

3、加大对系统内违法违规事件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做到预防与惩治并举。

4、多深入基层了解计生干部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5、加强职能转变后的服务观念教育,彻底转变以“罚”代“管”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模式。

省级文明乡镇建立工作汇报

茅山镇地处市圩南地区,位于、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总)支部,党员1131人。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201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38亿元,利税2.95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部署。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2014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2013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市首届道德模范。2014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特色文化,提升创建内涵。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2014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2014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2013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四、开展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3000多万元。

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3.18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五、加强设施建设,美化镇容镇貌。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4年在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二

学校基本情况:我校原名贺疃小学创办于1957年,于2004年8月更名为贺疃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33名(其中一级教师18名,本科学历25名,大专学历8名),学生545名,共有13个教学班。校园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3393平方米,运动面积3500平方米,绿地面积17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现代化教育装备完善,已建成有一个媒体室、13个班均安装班班通,建成宽带校园网络;学校有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60米直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场、组成的运动场;还有设施比较齐全的舞蹈练功房、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等专用室。 今年,我校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努力提高全体师生创建文明城市的意识。教育师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现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汇报如此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落实目标任务。

我校高度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的目标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根据实施方案对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检查评比,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树新风的思想认识,教育学生自觉使用文明用语,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都能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创建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我校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标语,并充分利用学校板报、校园广播、文化墙、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步骤、重大意义、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环境。

3、分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知识宣传材料。如学校宣传图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调查问卷等等。通过这些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对创城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又把这些知识带入家庭,影响他人,服务社会。

4、开展“小手牵大手 共向文明走”等宣传活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倡导学生能将校园中的文明言行带出校门,带进社区,带进家庭,使广大家庭成员也能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来。

二、积极开展,强化督查。

学校对创城工作强化督查,力求实效。我校对领导班子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分工,加大对迎接创建工作的检查力度,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开展检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改进和推动管理工作,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规范学校管理 创建和谐校园 提高文明素养。

1、强化管理育人意识,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在学习中小学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贺疃中心学校管理制度汇编》。进一步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教师岗位职责、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功能室管理职责以及教师、学生管理办法等,为依法治校奠定基础。

2、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多方并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常规制度,如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阅卷流水制度等,对各个教学环节严格把关。学校还坚持检查每一天的常规教学,不放过任何一项教学活动。严格按教育局统一作息时间进行教学,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坚决杜绝学校教师乱办班、乱补课行为,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逐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市教育局批准的竞赛活动。学校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3、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良好师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既要靠教育,又要靠规章制度约束。我们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淮南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八条禁令》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们加强了过程考核,逐步建立了以奖优为主和以罚劣为主的激励机制。将师德考核列入教师全面考核的核心内容,坚持“师德第一”。常抓不懈的师德教育,使我校教师不断调整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丰富德育活动 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二》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与文明找差距”活动。组织师生寻找自身与文明的差距,也动员全校师生为学校创建出谋划策,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2、开展好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学校坚持开展 “文明礼仪教育月”、 “我的中国梦”手抄报展评、“文明班组创建”、 “法制安全教育月”等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有效的对青少年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每年三月份开展“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活动,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学生深入街道、敬老院打扫卫生、做好事,加强了雷锋精神、事迹的宣传,受到了社区的一致好评。此项活动结合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4、安全教育常年不懈。安全教育一直是我校少先队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每年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灾减灾、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橱窗向广大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并根据《遇险紧急疏散预案》,积极开展安全疏散演练,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每年四月份我校开展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陵园活动,加强了对学生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敬献花篮、纪念碑下宣誓、瞻仰烈士陵园、参观革命英烈事迹展览馆,使广大学生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了现在要好好学习,准备着,为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7、开展“放飞中国梦、做四有新人”教育活动,我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四有新人,努力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8、学校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安排部署全体师生经典诵读和小学生必背诗篇,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广为传唱,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

9、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上学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10、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演讲等形式开展活动,并进行评比表彰。

五、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突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殊教育职能。

1、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在上级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主线,充分突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殊教育职能,严格规范少年宫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育水准,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

2、创设整洁、优美的少年宫环境,自觉地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同学校的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建整洁、文明、美观、舒适的育人环境。加大了设施设备的修缮、添置投入,坚持一室多用的原则对教学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整合,并添置了相关活动器材现有场地设施能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

3、为了使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少年宫组织的活动中来,我们少年宫活动时间和空间。时间上通过行课期间搞好常规活动项目,保障少年儿童学习活动时间。空间上通过兼用场地开展活动,做到一室多用,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墙壁、长廊、橱窗),作为少年宫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处处体现少年宫新面貌,努力打造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全校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少儿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少年儿童在知识技能、道德情感、文明卫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实。我校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少儿艺术界,排演的节目参加了市、区展演,并获得了好评。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二》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今后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的成功经验,严格对照教育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目标任务,找出差距,增添措施,进一步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工作重心,为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继续努力。

茅山镇地处市圩南地区,位于、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总)支部,党员1131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201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38亿元,利税2.95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2012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2017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市首届道德模范。2017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茅山号子和清明会船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茅山石刻、茅山竹筷制作技艺又被列为市非遗保护项目。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恢复重建千年古刹景德禅寺。加强茅山特色文化的传承,组建文化中心民乐队,茅山号子老年演唱队以及各村20多支文艺演出队。2012年茅山中心校编撰的《茅山号子》、《歌从茅山来》两本校本教材,齐获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2012年举办了首届茅山特色文化艺术节,2017年第二届艺术节又被列为市千岛菜花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爱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我镇10个行政村有6个相继被评为或文明村。每年十星文明户参创率达100%,合格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投入,把创建费用纳入到乡镇财政预决算,近三年共投入创建资金3000多万元。

开展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对茅山农历3.18庙会和清明会船等重大活动制定完善的安保预案,确保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安全。

我镇以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持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规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建设理念,明确“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管理”的思路,遵循开发园区、美化镇区、建设小区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意识,完善园区、小区、社区专业规划,把茅山镇纳入到戴南、张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镇北十字路口广场、府前街沿河风光带、万金广场,投入40多万元新增陈张公路路灯80盏,投入160万元用于集镇及道路绿化,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镇品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镇把康居示范村创建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强势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在全面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中,共对15个自然村实施改厕,受益户达4015户。

回顾我镇近年来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文明创建的载体不够丰富,创建活动的亮点和品牌打造不多,创建活动的镇村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新的创建目标,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此促进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林厅长,各位领导:

在今天这样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省环保厅林厅长一行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仅代表石坳乡党委、政府和1.7万石坳人民对林厅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石坳乡位于修水县西部,东邻渣津镇、西接大桥镇、南邻上衫乡、北通古市镇,是“古艾都城”的西大门,也是通往“湖广”的古驿道,省道辽南线、柯龙线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46.7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人口1.7万余人。2017年全乡财政收入达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8元。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创新求发展,牢固树立“生态立乡”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治理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近几年来,我乡没有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无一人因环境污染问题上访,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惜野生动物现象,基本杜绝了滥砍滥伐、滥垦滥挖现象。通过不断努力,石坳乡各项环境指标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的要求。回顾开展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的工作,我们的做法和成效是: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会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乡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挂帅、乡主要领导、职能部门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党政主要领导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目标的制定力求切实可行,责任目标的执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商业、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共设施全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生态乡镇的一流风貌。

二、加强宣传,广泛参与,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横幅和橱窗等形式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在乡内主要街道和重点村还设立了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加强环保培训。适时开展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开展企业职工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三是抓好“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以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乡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倡导全乡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为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全面实施环境基础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环卫设施工程。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投入20余万元建立了乡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道路两旁设置垃圾箱,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通过填埋和堆肥等方式处理,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投入30余万元建好了集镇地下排水系统,使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二是实施“改水改厕”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政府给予奖补的办法,激励集镇居民和农户全面改水、改厕。到目前为止,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厕覆盖率达8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0.2%。三是实施绿化工程。按县“一大四小”和集镇“四化”工作要求,搞好了街道绿化、裸露地带绿化、单位庭院绿化、空地绿化;在农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村庄绿化,达到路边有树木、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通过平原绿化工程,我乡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6平方米。

四、加强保护,严管执法,不断提升乡域生态环境质量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创建了冬枣、早熟梨、茶叶等基地,其中黄源村的冬枣基地已初具规模。同时大力推进农作秸秆资源化和沼气工程,加强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治理,使我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规模化畜禽养殖类便综合利用率、污水排放达标率均达90%,从而大力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提高了农村自然生态水平。三是深化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大力加强环境整治工作,针对集镇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另外,乡政府还发动全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力求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防止“白色污染”,确保乡村环境整洁。

总之,通过创建活动,全民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但乡党委、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创建省级生态乡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把石坳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人见人爱的生态花园。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腊口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鼓足攻坚克难的干劲,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创建活动。

一是建立了创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责任制。通过班子专题会,全体干部落实大会,将创建目标责任任务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创建工作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方案,努力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责任落实三到位,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生态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群策群力抓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镇村干部生态创建动员会与工作会。特别是今年清明节期间、麦杆禁烧期间,我镇各村利用有线广播、张贴标语、挂横幅及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材料,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了解保护生态的目的、意义和好处。增强了全镇上下抓生态创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掀起了生态创建工作的热潮,形成了政府、群众齐心合力、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乡环境面貌。重点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扩建了垃圾填埋场,对焚烧炉重新进行了修整,村村成立了保洁队伍,定期清扫、清运垃圾,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集中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在全镇范围内安置了 垃圾桶,并发动全镇村居、部门、企业、学校开展了一次大清扫活动,对沿线、沿江、以及卫生死角做了一次彻底的清扫。加强辖区内绿化建设,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开展村庄、道路、河道沿岸、房前屋后等环境绿化活动。

四是加快生态产业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农业科技。镇党委、政府多次从县农业局请技术人员到镇、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化肥,降低农药的使用率,推进秸杆还田步伐,利用家禽家畜粪便,大量使用有机肥等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化农副产品。在我镇大坑、垟岙等村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在张庄等村推广种植油茶,省科技特派员还为腊口人民带来迷你小番薯、“大分一号”等多个品种,为推进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在生态工业上加强监督,积极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现有企业和新上项目的生产环境污染,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标,并无危险废物排放,大力推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加快生态工业的发展步伐。

口镇全体群众将用上无污染的自来水。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开山采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整治。

总之,我镇在生态创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将更加严格地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工作,真抓实干,全面完成生态创建工作。

3

省级文明乡镇建立工作汇报

泾川县党原乡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33.3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全乡有8105个农户,35668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

近年来,党原乡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活动为契机,把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产业支撑、兴乡富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互支互促、协调推进的路子。

有机肥料厂、丰农有机肥料生产线、陇新牧业公司肉联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半年全乡出栏育肥猪6.2万口,繁育出售仔猪1.8万只,出栏大家畜420头,外销鸡蛋2380吨,全乡畜牧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811.6元。二是果品产业开发取得了强势突破。去年以来,乡村两级组织把果品产业开发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增收产业的重中之重,按照“果畜互支互促、果畜共同发展”的思路,去秋今春建成果园6807亩,全面落实了树干套袋、树下覆膜等关键措施,并全部落实了立体间作,其中订单种植甜椒等蔬菜1300亩。按照“行政+技术”双规责任制要求,建立了果园建设和立体间作责任体系,配备充实了技术队伍,加强了技术服务和指导,细化了领导包片、乡村干部包地块、技术干部包区域的工作责任,坚持建管并重,巩固了建园成果。三是全膜玉米种植保证了农民增收。通过全乡各级干部全力以赴落实“三早”措施,今年全乡共种植全膜玉米10706.9亩,其中种植面积千亩以上的1个村,500亩以上的8个村。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增收产业,为创建“省级文明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启动建设小康住宅214户,其中新建101户,改造113户,带动了全乡农民新村建设,全乡已累计建成小康住宅820户。二是做强产业,支撑拉动。各类养殖小区集中修建养殖圈舍220栋,带动了全乡畜牧产业规模发展,目前全乡生猪饲养量达到13.8万口,牛饲养量2.1万头,笼养鸡饲养量49.5万只,促进了农民增收,支撑拉动了农民新村建设。三是以强带弱,示范带动。在丁寨、城刘联合建立了党总支,已初步达到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目的。四是建改结合,整乡联动。李家村结合“三清五改”,新建小康住宅40户、改造45户。陈袁村已完成26户改造任务,代家村改造旧庄基25户,新建小康住宅9户,村文化广场已启动建设。泾镇、后党公路沿线相关村都进行了整治村容为主的清改工作,塑造了新农村形象。

家等村建起了村专业协会、农资供应点、饲料经销点。按照“一室多用”的要求,各村都设置了村“两委”办公室、会议室、党员群众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并按照“四有”要求,配齐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教设备等办公设施和必要的科技文化图书、文体活动器材,保证了村级创建活动正常开展。三是不断完善公益配套设施。丁寨村、李家村建成了文体活动中心,修建了文化墙,布置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计划生育宣传长廊。建成了党原、合道联通通讯基站,移动营业厅实现了网络服务,电话“村村通”工程不断增容,使全乡23个村都通上了电话,丁寨、樊家等村实施了互联网入户工程,安装宽带用户25户,为产业发展搭建了信息平台。高崖、徐家、柳寨等村实施了学校维修和改造,为师生创造了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力宣传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全乡参合率达到90.3%,参合人数达31714人。争取项目支持,建成了党原卫生院三层业务综合楼,新建成完颜洼、高崖、代家、等9个村级卫生所,完成高丰、吊沟等5个村卫生所的改造。同时,加强村级卫生所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全乡23个村级卫生所从业人员均取得合格的乡村医生资格证书。

文明程度和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乡开展了省级“文明乡镇”创建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在李家村开展了“省级文明村”创建活动,在丁寨村开展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学习型村镇”等创建活动。党原乡先后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被评为县级“文明乡镇”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全乡评选“文明村”16个、“文明站所”5个、“文明学校”12所,文明家庭1620户。二是抓行业创建活动。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按照文明行业创建《实施意见》,以“三优一满意”活动为基本内容,重点抓了学校、卫生、工商等窗口行业的优质服务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原中学被市爱卫会授予“全市无烟学校”,党原乡和丁寨村、樊家村分别被市爱卫会授予“全市卫生乡镇”和“卫生村”文明称号。三是抓一条路创建活动。乡上把泾党和泾镇两条公路列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重点,按照绿色通道建设要求,突出了生态林业建设。同时配合交通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实施了后党公路26.7公里柏油罩面工程。沿途设立刷新宣传门5座,书写永久性大幅标语210多幅,设立宣传栏6个,使绿色通道成为我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通道,成为代表党原形象、辐射带动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的纽带。通过各类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

茅山镇地处市圩南地区,位于、东台、姜堰三市交汇中心,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是省特色文化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茅山号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镇土地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30417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下辖68个党(总)支部,党员1131人。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财政总收入451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全镇以市台商工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胶粘制品、不锈钢制品、轻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2017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7.38亿元,利税2.95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树立对外形象、改善镇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现将有关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部署

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镇、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明创建办公室,并且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和镇村全年工作目标。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会议,对照文明乡镇测评标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活动,2017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道德教育、道德养成、道德评价,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

1、强化“道德讲堂”载体功能,对公民进行“四德”教育

我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谋划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规范,充分体现茅山人文特色的要求,针对各类受众,有效开展了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农村道德讲堂,通过举办各类道德讲堂,有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修养。

2、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凝聚社会进步正能量

我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评选和表彰,2017年茅山西村党总支副书记金正银,其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个人被评选为市首届道德模范。2017年茅山中心校四年级学生王静文被评为“市十佳美德少年”。通过培树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

3、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镇党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管理规范、经费保证、活动正常的乡村少年宫,少年宫组织编排的学生小合唱茅山号子-----幸福少年获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建立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行业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人数达3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公安、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特色文化,提升创建内涵

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茅山号子、茅山会船、茅山庙会已成为茅山文化的特色品牌,为文明乡镇的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创建内涵。

四、开展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帮困助残氛围。严格执行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组织节庆慰问,关弱势群体,发动“携手援灾区,爱心慈善募捐”,定期开展“走进敬老院,小手献爱心”小学生服务实践活动、爱心妈妈手牵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活动。

深化茅山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氛围,倡导新型和谐婆媳文化,开展好婆媳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十对好婆媳。在全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水平,全镇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汇报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打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镇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力聚焦阵地建设、聚焦模式创新、聚焦功能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实践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文明实践活动,确保各项活动取得实效。

为了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开展,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一名主管宣传工作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均成立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村新时代实践站的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对村绩效的考核,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建设。成立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队长。镇机关、镇直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统一归属志愿服务总队、面向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根据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和任务,开展以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科学普及、法律服务、惠农助农、扶贫帮困、中华文化传播、文明交通、应急救援等志愿者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做志愿者。全镇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以上。目前,已组建志愿服务队*支,拥有固定志愿者*余人,共开展活动*余次。二是抓好新时代文明理事会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新时代文明理事会,形成道德评议、科技服务、移风易俗等多个功能小组,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将农民由孤立和分散的个体变成了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整体,不断激发群众文明实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转变村民的观念和作风。三是抓好文明实践服务,科学规划活动内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推进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农民群众的思想共识,提升农民素质,紧紧围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以乡村振兴为核心,抓好社会生活的热点、群众的关注点,合理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富民政策、法律知识等实践重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地传递到群众心中、融入群众生活,真正让群众产生共鸣,增强认同,确保实践站发挥应有作用。

一是做实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党员活动日”、“主题党课”“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培育志愿组织。通过建立镇村两级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各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推动村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强我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涵养文明乡风。深入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推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性强的道德标杆,引导农民群众重义守信、勤劳致富、节俭持家、孝老爱亲;强化榜样宣传,对评选的先进典型,通过文化墙、表彰激励、道德模范巡讲、网络、两微一端专题宣传等方式,对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尤其提倡和推广,各村在取消春会唱戏的同时开展“评选一个人、影响一个村”的活动。利用村已定的春会时间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等进行敲锣打鼓送荣誉到家活动。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社会正能量。四是开展“关爱结亲”行动。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不同形式的“关爱结亲”行动,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生活关爱、特困救济等援助行动,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社会新风尚。五是构建宣传阵地。在各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大主题,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振兴辣椒产业,真正践行传播党的声音、传递正能量。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依托志愿活动开展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进一步提升我镇的精神文明程度,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努力为文明实践贡献力量。

乡镇精神文明工作汇报材料

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据竹文明委[2011]0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做了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简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学习型党组为契机,切实抓好了各级党员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以红色经典和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各个单位开展了读书竞赛活力,利用7个村及1个居委会的图书室,兴起了全民读书之风。

二、学习宣传了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了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和防洪抢险中的先进个人。

三、认真开展了“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要求,以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在全镇开展了“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四、认真开展了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和第八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开展了“文明礼仪,资源节约”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全镇掀起了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的勤俭节约活动。

五、认真组织参加创建了“爱国歌曲大家唱”“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动,并在全镇掀起了唱爱国歌曲和感恩江苏援建歌曲的热潮,使广大群众更加爱国和感恩。

六、广泛开展了“我们的节目”主题活动,重点抓了传统“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中华经典朗读活动,为镇村订阅了《我们的节日》书籍。

七、利用各种板报,学校课堂,村民大会宣传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征求了广大村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文明交通的维护者越来越多。

八、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着力开展“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网吧等不利于青少年思想健康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做到了“公安进校园,工商进校园”。

九、巩固了xx镇政府机关,xx中心学校,xx镇卫生院,xx镇桂花村四个文明单位的创建成果。在政府机关开展了“创建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努力形成了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风,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表率。

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各级关心支持下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及“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活动。

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全文完整

镇地处。

县东部,全镇辖。

11。

个村、

1

个居委会,面积。

160。

平方公里,人口。

3.98。

万人。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全省中心建制镇、全国环境优美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目标,着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积极探索定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安全文明建设工程,取得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新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2009。

年实现入库税金。

518。

万元。二是加快了现代农业进程。紧抓。

0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898。

元。三是城镇化水平提高。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作,积极争取支持帮助,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紧紧围绕中心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狠抓小集镇建设、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狠抓了村部改造建设。以山王河“。

7+x。

7

个村级活动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样板,投入。

200。

多万元新建了指封山、双乐河、鸟观嘴、四顾冲。

4

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维修改造了真龙地、大沙埂、百福庵、凡冲、石河等。

5

个村村部,新建及改造后的新村部都具有完备的设施、完整的功能和完善的服务,方便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二是狠抓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各村(居)都建立了远程教育接收站,狠抓对党员群众的理论教育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狠抓卫生阵地。各村(居)都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方便了群众就医。农村阵地的不断完善,为精神文明创建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丰富的创建活动是倡导文明新风、丰富精神文明创建内涵的根本。近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以评选“平安家庭”、“十星户”、“致富能手”、“平安村(居)”为主要内容创建活动。并建立了以镇政务服务中心为中心、以村便民服务中心为支点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融便民服务、政策兑现、证照办理、科技培训、法律宣传为一体,广泛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积极履行服务承诺制,积极改善服务态度,便民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全县率先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并结合村村通养护,对全镇实施全天候保洁机制,同时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沼气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改厨、改圈、改厕。这一系列活动的逐步完善到形成工作机制,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认可。通过开展活动,真正凝聚民心,倡导新风,抵制陋习,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不断改观。

11。

个村(居)建立了集图书阅览、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村文化活动室。并多次组织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活动。

390。

个村民组都设制了中心户长,由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牵头负责,白天专人值守,晚上轮流巡逻。三是积极开展平安校园活动,全镇中小学治安环境大为改善。四是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治保民调组织机构,规范了各项工作制度,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全镇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总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镇精神文明建设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在促进我镇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实事求是的讲,我镇的文明创建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是存在有一定差距的,特别是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方面,还有所欠缺。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绩。

乡镇精神文明工作汇报材料

xxx镇201x年精神文明村镇建设汇报材料中共xxx镇党委xxx镇人民政府(201x年5月25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我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三大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自1992年,我镇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集体”;被国务院评为“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神文明建设长抓不懈镇党委、政府立足于全镇的经济建设大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是我镇把今后三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纳入《xxx镇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纲要》,并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实行镇四套班子成员对村级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联系制度;二是强化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按时召开例会,及时。

总结。

经验,认真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改善了必要的办公条件,配备档案柜,将创建活动的档案资料及时归档,各村和镇直单位都配备了一名宣传员,基层宣传网络工作得到加强;四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村镇的宣传工作。目前,我们坚持舆论宣传为先导,配备两名宣传干事和一名记者,加大对我镇的宣传力度,书写永久性标语102条,树立形象广告牌、永久性宣传牌75个,印发宣传资料6000份。

求,在勤劳致富、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家庭和睦、社会公德、移风易俗等方面进行具体量化,评出“文明家庭”220户。四是创建群众满意站所6个,人民满意村(场)4个,人民满意公务员32名,人民满意科室5个。五是大力开展拥军优属的军民共建活动,把“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武装部硬软件设施的投入,今年解决了2万多元的服装、被褥、床以及巡夜所需的器材,并加强集中训练,提高了专武干事、治保主任、民兵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

以人为本,强化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附送:

工作汇报乡镇级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汇报乡镇工作情况政务公开。

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我镇在19**年全面推行村务公开,2000年推行镇级政务公开。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全镇**个村都已全面实行了村务公开,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村里重大问题都向村民公开;镇政府、派出所、国土所等近**个行政部门和事业性单位也实施了政务公开,方便了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践了“三个代表”,取得良好效果。近日,我镇对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扎扎实实搞好镇(村)政务公开工作文秘-http:.mxz.n市、区推行镇政务、村务公开现场会议后,镇委、镇政府对这两项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召开了书记碰头会议和联席会议,分析情况,统一思想,研究部署开展工作。为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会议专门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学习了试点镇村的经验。通过学习,班子领导认识到实行镇(村)政务公开是推行依法治镇的重要工作环节,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逐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措施。实行镇政务、村务公开,对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有好处。通过政务、村务公开,使政府逐步走向依法行政,依章办事,选贤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基层干部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需要。通过政务、村务公开,将促进我镇对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这项工作的开展。领导层的认识统一,为政务公开奠定了基础。为了使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迅速开展,镇委分别成立了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纪检、组织、宣传、建设、党政办、政法、财政所等领导任小组成员。在各部门抽调15人组成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明确了各人的责任,分工合作,确保了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组织落实和人员落实。镇政务、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日程安排表,明确了镇政务、村务公开的单位、内容、形式、监督措施和考察评比措施等,建立和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并以文件形式将镇委、镇政府关于推行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情况发至各村(居)委和各政务公开单位,分别召开了镇政务、村务公开动员大会,全体镇干部、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负责人,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等参加了会议。动员会上,区镇领导阐明了镇政务、村务公开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各部门积极参与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每年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都组织人员对公开单位进行检查,对先进单位进行表扬,督促后进单位改进工作。

二、拓宽公开渠道,扩大公开内容,使政务公开内容充分、具体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根据本镇的实际进行。为使全面协调解决群众的矛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公开带来的好处,我镇在政务公开上,除了镇主管的行政事业性单位外,同时要求群众接触较多的工商、邮政、电信、供电、国税、地税等双管单位实施政务公开,使镇政务公开起步更快、公开面更广。在公开的内容上,既以上级的要求为依据,又注意结合本镇的实际。镇政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目标规划公开、财务公开、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公开、农民负担公开、计划生育情况公开、干部奖惩任用公开、勤政廉政情况公开、为民办事程序公开。镇政务公开栏首期公开了三年目标规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规划、财政收支情况、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三年主要项目的建设情况、十年经济建设成就,以及建委、国土、环保部门的办事程序等。

务信息、编印《镇政务公开资料汇编》等形式,方便群众了解、理解政务工作,从而积极配合工作,减少群众与部门的矛盾,加强对政务工作的监督。

(完)。

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1.您为乡镇增光添彩,乡镇因您魅力无限。

2.干干净净好环境,快快乐乐好心情。

4.乱扔的是垃圾,抛弃的是文明,丢失的是人格,危害的是生命。

5.创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6.你我多一份自觉,西安多一份清洁!

7.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

8.人人动手,除害防病。

9.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10.让我们共同营造洁静的生活空间。

11.树文明新风,创文明社区,建文明乡镇。

1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14.搞好乡镇公共卫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5.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我校荣获xxx市“花园式学校”、“绿化先进单位”、济宁市“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但对照评估标准,我们在自查中发现,尽管我们付出了相当的努力,终因各种条件所限,在卫生工作还存在硬件设施方面的一些不足,比如,校园水龙头尚达不到每班一个,校园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等。今后,学校将以这次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条件,使学校卫生工作乃至整体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汇报

2018年以来,岭泉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帮助下,大力弘扬“肩膀要硬敢担当、撸起袖子比实干、用心用情做公仆、纪律严明当铁军”的岭泉精神,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岭泉镇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调整充实宣传思想战线力量,盘活一切可用资源,以抓融合为突破口,建强阵地。

一是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借助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拓展优势资源,打造1+6+27+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着力打造3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全面提升文明实践硬件基础。

二是整合资源,建好队伍。依托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原有庄户剧团、业余舞蹈队的基础上,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的文化人才,按照专业+草根相互补充、专职+业余相互辅助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村级文明实践队伍、文艺演出队伍。目前,全镇已建立1+27支宣讲队伍、1+33支文艺演出队伍、3+5支志愿服务队伍。

一是强化领导,夯实组织保障。镇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党委书记担任分中心主任,镇村两级分别成立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党组织书记负责牵头抓总,将文明实践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文明实践讲堂、层层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会议等形式,让每一名党员干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明白人。

二是足额预算,夯实经费保障。统筹镇财政预算经费10万元,整合党建等活动经费,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和各项活动开展;为突出特色,设立专项活动经费,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

三是统筹推进,夯实机制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每月一调度,定期对文明实践站试点工作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以考核促落实,以督办促实效。

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岭泉镇围绕“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开展了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期达到知行合一、成风化人的良好效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面发展。

一是以理论宣讲为引领,让党的政策春风化雨。按照政策宣讲户户到、理论传播天天有、解疑答惑时时行的工作目标,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上党课、定期举办培训班、镇村干部入户宣讲、大讲堂等多种文明实践形式,传递党的好声音,切实提高各类政策的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是以我是岭泉人为主题,让行动的种子遍地开花。以开展“我是岭泉人”主题征文比赛为起点,着眼于践行新思想、提高文明素养,先后组织开展了演讲比赛、升旗仪式、文艺汇演等10余场主题实践活动,用活动感染群众,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汇聚起向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是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让文明的力量积沙成塔。创新组建了由镇党委领导干部、市科协第一书记工作组、县委党校教师、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联合村党员、庄户剧团组成的5支特色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理论政策宣传、社会文明带动、生产技术志指导、困难群众帮扶、人居环境改造等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以来,我镇已开展各项志愿活动20余次,参与志愿者达560余人次。

下一步,岭泉镇将继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紧紧围绕文明实践主题,着力在阵地建设标准化、管理运行制度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等重点工作任务上下功夫,高标准建好、管好、用好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贡献岭泉力量。

工作汇报5个步骤。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汇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坚守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照省委、市委相关要求,就我镇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我镇严格按照我市《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建平台、建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着手,大力开展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重要任务是思想引领,核心内容是传播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牢牢把握这个主线,教育引导广大干群坚定信念信仰,把广大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要从加强“两个坚决维护”核心思想、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高度,提升政治站位,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摆在首位,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基层意识形态、党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把牢方向导向,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精心设计,切实把宣讲宣传贯彻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注重实践让文明建设发挥更大效力。突出强调“农村”实践,补短板,提高农村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事实上,我镇在农村文明建设中,已经探索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抓好村风民俗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平安村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消费观;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尚向善的浓厚文明乡风。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的“精气神”。在此基础上,抓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样强调实践的作用,通过实践探索,让农民在文明创建中增强自豪感,增强自觉性,增强自信心,增强凝聚力,让广大农村真正焕发出加快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应体现在提升农民素质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让传统农民转变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把文明实践贯穿融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着力建设和拓展载体,组织开展好送理论、送科技、送论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集中宣讲十九大精神和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以期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同时,注意虚功实做,广泛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成立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家为主的讲师团,指导基层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服务。扶持农民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创建家庭农场,跟踪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是全面铺开,打造村级文明实践站。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保障“五有”标准,通过整合村级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现有资源,村“两委”班子担任文明实践活动站工作人员,镇党委支持活动经费,在全镇13个村建立了村级文明实践站。

四是因地制宜,打造屯级文明实践点。要求有屯级文化综合楼的村屯的必须建立文明实践点,没有文化综合楼的村屯可以因地制宜在村级活动室或者人员集聚比较多的地方设立文明实践点,所需要的经费由镇、村两级提供。如我镇主力村就在群众经常集聚的村口小广场中设立了文明实践点,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扭转了屯里面聚众打牌、喝酒的风气。

“新时代文明传习所”是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学习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宣传宣讲各项方针政策、助推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平台。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传习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文明程度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城乡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文明向全域文明转变,奋力建设创新人文宜居新镇。一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群众一起奋斗,推动城乡发展、乡村振兴,创造幸福生活。二坚持精准务实。始终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供需精准、供给有效,真正为城乡群众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文明传习志愿服务。三保持常态长效。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文明传习活动和传习队伍常态化,持续化,打造一支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把传习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人人都是“文明传习者”。四注重全面覆盖。采取“集中+分散”、“固定+流动”相结合原则,广泛开展文明传习活动和服务,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助力乡村振兴,共建幸福家园。五着力补齐短板。把各种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有序、有效、持久地配送到农村,全力打造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富足、健康、快乐、时尚”的品质生活。探索形成一套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路、对策和方法,实现乡村精神文明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补齐“精神短板”。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进一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发挥好镇一级的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着力整体统筹工作内容、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高标准、高质量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开创美好镇凝神聚力。

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1.发扬传统美德,倡导时代精神。

2.社会动员,全民参与,除害防病,广泛开展第十九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3.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4.人人动手,整治环境,关注健康,美化环境。

5.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

6.打造碧水蓝天生态宜居乡镇,建设文明卫生和谐魅力巴中。

8.安居天津我们是一家,清洁环境不分你我他!

9.关爱乡镇家园,倡导品位人生!

10.摈弃陋习,崇尚文明!

11.西安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1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13.广告牌匾安装好,以免意外生烦恼!

14.人民乡镇人民管,管好乡镇为人民!

15.携手共建卫生城,齐心同育文明花。

16.清洁环境,保障健康。

17.天津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18.做乡镇主人,当创卫先锋!

19.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创建卫生乡镇!

20.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汇报

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厅字〔20**〕**号)文件精神及省、市、县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全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五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1.坚持为民服务。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服务聚民心。

2.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

3.坚持重在实践。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让群众在乐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升自身素质。

4.坚持用好网络。积极运用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融媒体中心等新技术,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5.坚持抓好重点。以关心关爱空巢老人、残障人士、贫困户、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群众为重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6.坚持常态长效。建立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文明实践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农村党员群众深入学习领会**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农民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农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市民大舞台”、经典诵读、乡村广场舞、文艺会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化培训等活动,提振广大群众的精气神。

5.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针对红白事宜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治陋习活动,发挥“一约一队五会”作用,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遏制红白事宜大操大办,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宣传办统筹协调,各村、驻村工作队组织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开展。

(一)成立组织架构。

1.建立**镇组织机构。成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实践所主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其他党政领导任成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宣传办,**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实践中心的日常工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全镇文明实践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协调,组织指导各级党组织做好工作实施、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活动项目设计等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好人工作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在各村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实践站由第一书记担任实践站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任站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站长,村级好人工作站站长兼任实践站专职副站长,村设文明实践站专干1名。部门单位支部实践站长由支部书记兼任。村级实践站建设结合好“五站合一”工作,融合好人工作站服务项目。

设立各类实践点。各类群团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协会、商会、社会组织等,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文明实践工作。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系制度。建立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要职责为研究部署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调查分析情况,统筹党建、文体、科技、卫生健康、教育、法治、志愿服务等部门和组织资源。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实行联点负责,蹲点联系的乡镇村,指导其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搭建活动平台。

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形成固定的实践场所,配套完善活动设施,突出文明实践功能打造理论宣讲、党群连心、教育服务、文体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法律服务、卫生健康、文明创建八大平台,统筹使用,协同运作。

1.建立理论宣讲平台。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整合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基层大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资源,整合善行义举榜、道德红黑榜、村务公开栏、宣传文化长廊、宣传栏(牌)、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大力开展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教育。

2.建立党群连心平台。由镇党建站牵头,整合全镇服务中心、村级服务中心和好人工作站、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站、电商服务站等各类基层服务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3.建立教育服务平台。由**镇学校牵头,整合普通中学、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儿童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资源,组织师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4.建立文体服务平台。由镇文化站牵头,整合基层文联组织、文化馆、纪念馆、图书馆、电影院以及艺术团、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长廊、农村广播“村村响”、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资源,将文化活动、文化培训、体育竞赛、文娱表演等各类公共文体服务的内容通过平台发送,向全县百姓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精彩的文体盛宴。

5.建立法律法规服务平台。由镇政法委牵头,整合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便民服务中心、调解室、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场所资源,开展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志愿服务引导,为**的社会稳定、公平正义提供新的基础支持。

6.卫生健康服务平台。由**镇卫生院牵头,整合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服务平台,为城乡居民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7.文明创建服务平台。由镇宣传办牵头,整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好人之城建设、志愿之城建设、好人之城建设等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村级“一约一队五会”(村规民约,好人志愿服务队,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好人协会)平台,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

(三)建设志愿服务队伍。

按照《**县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宜文明委〔20**〕1号)和《**县“好人之乡”“好人之村”建设工作方案》(x文明委〔20**〕x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全镇志愿服务队伍和各村三级好人服务网络体系,在全镇范围建立起“1个大队、12个特色支队、21个小队”的专兼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好人志愿服务队伍。

(一)动员部署阶段(20**年6月—7月):制定方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成立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落实人员、场地、配套软硬件设备设施,对志愿服务队伍和“好人”队伍进行登记造册,开展培训。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8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正式全面挂牌,整合各方力量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选树典型,开展交流推广。

(三)总结评估阶段(20**年10月—12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抓好查漏补缺及成果巩固,确保实践活动进入长效常态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驻村工作队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领导,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分步骤、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广大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营造浓厚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与融媒体中心建设同步推进,建立线上线下共同实施机制。要及时总结推广各村、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三)提供政策保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搞好资源整合,要依托存量、不大搞增量、另起炉灶,避免重复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努力发挥经费使用的最大效益。对文明实践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所、站和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志愿者、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结合“五个一批”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推介。

(四)严格督查考核。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全镇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特别是要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乡镇精神文明工作汇报材料

镇党委、政府立足于全镇的经济建设大局,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是我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纳入《xx镇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纲要》,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建立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配置了16个村的文化书屋,配备了各类书籍5000册;三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村镇的宣传工作。范文写作镇上坚持舆论宣传为先导,配备一名宣传干事,加大对全镇的宣传力度,书写永久性标语56条,树立形象广告牌、永久性宣传牌20个,印发宣传资料xx多份。

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严格标准,加大村镇建设力度。

2---制度化,取得了用政治上的坚定来全面促进业务上提高的目的。

4---。

8---是少数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二是各村发展不平衡,村级财力有限,在新型文明村硬件建设中资金缺口较大。三是部分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新农村试点村村庄布局不够合理,改造、拆迁压力较大。四是少数群众认识上还存在差距,大局意识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教育提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