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教学设计范文(13篇)

时间:2023-12-05 21:28:11 作者:紫衣梦

教学计划要注意选择和安排教材,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教学计划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语文:《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个苹果》(五年制课本第七册)系独立阅读课文,教学以导为主。怎么导?我建议抓以下要点和步骤:

一、一条关系式--1个苹果8人分吃剩下大半。

先回顾本册读写例话《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和《一边读一边想》中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初读课文,而后直截了当提问检查:本文说了件什么事?由学生概括初步印象,得出上列关系式。需要说明的是:此步骤务必控制在短时间内(比如10分钟),切忌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少教师领着学生在人物称呼上费功夫,在“转了几圈”、“怎么传”上面兜圈子,导致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偏移,客观上削弱了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思想教育。(问得紧时,学生简直如走迷宫)其实本文写的是一个群体,个体的称呼无关紧要(这可相机告诉学生);传递顺序虽有讲究,但在此并非重点,不宜费时让学生多想;至于转了几圈,则宁可作模糊状,倘若决意落实为一个小圈两个大圈,难免陷入繁杂庸俗的泥潭。

二、三处描写--连长、小李、小蓝。

初读之后,一般学生势必理解战士们不吃苹果并非不渴,顺此引导学生细读表现极度干渴的三处描写(可取朗读形式)。这一步既属语言积累,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为本课后《怎样选择材料》的教学作准备(作者详写三个人实为第三步选材的结果)。

三、三个词语--烟熏火燎诱人动员。

(“烟熏火燎”一词的词义结合上一步细读描写时解决,这类无碍大体的词语在初读时可跳过,以培养速度。)这一步主要采用复述形式。先从优生的回答中提取上列三个词,而后由全体学生据此串连事件经过,进一步体会战友间的关怀之情,同时领悟抓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

四、两个句子--“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学习,可望形成感情的蓄积。但“沉静”句较难,像一道闸门。教师可扶一把,以类比法启发学生理解,打开此闸门;继而通过整段的表情朗读,领会“幸福”和“骄傲”的内涵,将教学推向高潮。(这种朗读同时具有检查的功能)。

诚然,以上建议从严格意义上说,还偏于保守,但我觉得它符合目前农村小学的实际。

推而广之,此类课文的教学应着眼于方法的训练,确定重点后,大刀阔斧削斩枝节,决不能被课文牵了鼻子,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与上述建议相关,原课后1、2两道思考题稍有不当。第1题:“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事?一共有几个人,是哪几个?”可否概括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因为问“哪几个”易导致师生注意的偏移;第2题:“一个苹果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捡到的人不吃,连长也不吃?”问题本身就有暗示性,即“捡到”,且文中别无细节,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又有节外生枝之嫌。再说,此问于领会中心也无意义,不如改为:“为什么运输员捡到苹果不吃,连长也不吃?”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体会战士们表现出来的阶级友爱。

4、学习战士们事事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重点:从传苹果和吃苹果的过程中体会战士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难点:体会为什么说战士们流出的是幸福的骄傲的泪。

(一)谈话导入。

教师: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教室,环顾四周,说,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一个苹。

果,有大的有小的,有青的有红的,你们看: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苹果。出示苹。

果,说,我这个苹果是肖老师送给我的,你的呢?

学生:积极发言。我的是从家里带来的。

教师:那我们课文里边的苹果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板书:一个苹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苹果。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要求:

认真地小声地读课文。

2、交流:

学生:苹果是捡的。

教师:严肃地对学生说,小明,老师给你安排一个任务。明天给老师捡一个苹。

果来。

学生:哄堂大笑。

教师:疑惑地说为什么笑呢?

学生:a、很不好意思地说,因为苹果脏。

b、笑的前仰后合,说因为苹果臭。

教师引导:板书又脏又臭。说不定还有点烂呢?

小结:你们都不愿意捡苹果,那书上的战士为何还要捡呢?(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3、学习1—6自然段。

教师: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知道这个苹果是捡来的?

学生:“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教师:我把这个苹果给了谁?

学生:连长。

教师:连长面对这样的苹果有什么反映?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学生:我望着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教师:连长怎样的问?

学生:惊讶地问?

教师:他为何惊讶?请你结合书上的语句来体会?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a、因为这个苹果来之不易“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字血迹斑斑。

b、结合文章的背景体会,通讯员在炮火的封锁下,活着回来都很不容易,并且还带回来一个苹果。

教师:我们似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样一个苹果。

学生:很小,水分很少,有点烂。

教师:然而在连长的心目中,它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学生: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教师:为何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因为他们实在太需要水了。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大家对苹果的渴望。

“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不用说一个,就是十几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把它吃完。”

教师:连长现在是怎样的状态?

学生:勾画相关语句,体会连长很需要水。

教师:那他为何不吃呢?

学生思考。

5、学习吃苹果的过程。

a、学习提示:

自读课文把他们吃苹果的过程罗列出来。

结果如何?

第一次:连长—小李又回到连长手中,都没吃。

第二次:连长---小李八个人吃还剩大半个。

b、学生边读边做笔记。

c、交流。

d、在读中感悟,因为他们都想着别人,所以会这样。

6、学习16自然段。

1、在读中感悟。

2、此时他们在想些什么?(为有这样的战友而自豪)。

3、为何说是幸福的骄傲的泪光。

引导要点:

这是幸福的泪,是为战友间的友爱感到幸福。

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在危难时刻,有关心自己的战友而自豪。

(三)小结:

在学生谈体会的基础上小结。

(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他们的鲜血,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确是最可爱的人啊!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长大了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节课是我本学期中上的最满意的一堂课。我觉得它将我和学生的激情都调动起来了。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激情饱满,积极参与、思考、交流、合作这既是能力的提升也是情感的升华。可以这么说,学生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一个苹果

《一个苹果》是主题单元“水”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教材编排本单元的用意在于让学生知道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水,社会经济建设更需要用水。使学生在认识到水的重要性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团结友爱的教育,感受在遇到危难时刻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珍惜水资源,形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本课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齐读。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血丝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5.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1)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出示这个句子:“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再出示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对比性地阅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原因,谈谈感受。

四、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情感(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五、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过让学生补充苹果的含义,再次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一个苹果》的教学设计

文章通过讲述战士们在干渴的情况下,一次次推让一个苹果,最后还是剩下大半个苹果的故事,表现了战士们互相关怀友爱和克己让人的崇高精神。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鹏博士

: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一个苹果》教学设计,教案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体会战士们表现出来的阶级友爱。

4、学习战士们事事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重点:从传苹果和吃苹果的过程中体会战士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难点:体会为什么说战士们流出的是幸福的骄傲的泪。

(一)谈话导入。

教师: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教室,环顾四周,说,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一个苹。

果,有大的有小的,有青的有红的,你们看: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苹果。出示苹。

果,说,我这个苹果是肖老师送给我的,你的呢?

学生:积极发言。我的是从家里带来的。

教师:那我们课文里边的苹果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板书:一个苹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苹果。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要求:

认真地小声地读课文。

2、交流:

学生:苹果是捡的。

教师:严肃地对学生说,小明,老师给你安排一个任务。明天给老师捡一个苹。

果来。

学生:哄堂大笑。

教师:疑惑地说为什么笑呢?

学生:a、很不好意思地说,因为苹果脏。

b、笑的前仰后合,说因为苹果臭。

教师引导:板书又脏又臭。说不定还有点烂呢?

小结:你们都不愿意捡苹果,那书上的战士为何还要捡呢?(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3、学习1—6自然段。

教师: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知道这个苹果是捡来的?

学生:“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教师:我把这个苹果给了谁?

学生:连长。

教师:连长面对这样的苹果有什么反映?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学生:我望着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教师:连长怎样的问?

学生:惊讶地问?

教师:他为何惊讶?请你结合书上的语句来体会?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a、因为这个苹果来之不易“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字血迹斑斑。

b、结合文章的背景体会,通讯员在炮火的封锁下,活着回来都很不容易,并且还带回来一个苹果。

教师:我们似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样一个苹果。

学生:很小,水分很少,有点烂。

教师:然而在连长的心目中,它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学生: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教师:为何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因为他们实在太需要水了。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大家对苹果的渴望。

“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不用说一个,就是十几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把它吃完。”

教师:连长现在是怎样的状态?

学生:勾画相关语句,体会连长很需要水。

教师:那他为何不吃呢?

学生思考。

5、学习吃苹果的过程。

a、学习提示:

自读课文把他们吃苹果的过程罗列出来。

结果如何?

第一次:连长—小李又回到连长手中,都没吃。

第二次:连长---小李八个人吃还剩大半个。

b、学生边读边做笔记。

c、交流。

d、在读中感悟,因为他们都想着别人,所以会这样。

6、学习16自然段。

1、在读中感悟。

2、此时他们在想些什么?(为有这样的战友而自豪)。

3、为何说是幸福的骄傲的泪光。

引导要点:

这是幸福的泪,是为战友间的友爱感到幸福。

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在危难时刻,有关心自己的战友而自豪。

(三)小结:

在学生谈体会的基础上小结。

(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他们的鲜血,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确是最可爱的人啊!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长大了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节课是我本学期中上的最满意的一堂课。我觉得它将我和学生的激情都调动起来了。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激情饱满,积极参与、思考、交流、合作这既是能力的提升也是情感的升华。可以这么说,学生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摘苹果》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算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索精神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即38看成40,。

40+17=57能装下;或者38看成40,17看成20,40+20=60,能装下。

师:同学们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的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进行估算。

1、验证估算。

师:那么究竟有多少个苹果?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可以从摆小棒,计数器和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啊!都学会自己学习了,有这么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2、算一算,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练习用竖式计算下面习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组织交流汇报。

38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17。

55数位对齐,个位算起。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2、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对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圆片或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图片)小熊想让大家帮它分苹果,我们一起来,好吗?

生:好。

师:谁能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生: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教师板书问题)。

二、问题探究。

1、解决第一个问题: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苹果分分吗?看谁分得最快。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把12个苹果分成4堆,每堆3个,3个放一盘,这种分法最快。

生:先往每盘里放2个,再往每盘里放1个,每盘就是3个苹果。

……。

教师给予评价鼓励。

2、解决第二个问题: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师:同学们分分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就把12个苹果2个2个的分,就可以分6盘。

生:我知道12里面有6个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盘。

……。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书上的这两种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小圆片试着分一分。

生: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生: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生: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个。

生:每个盘子放6个苹果,可以放2盘。

……。

四、实践应用。

出示试一试的1、2、3题。

教师说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

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生:可以排4排,每排4人。

生:可以排3排,每排8人。

生:可以排2排,每排12人。

教师小结。

练习设计:第32页的分一分、33页的试一试。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6盘。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具准备:12个苹果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讲述小熊摘苹果的情景,出示课题:分苹果。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小熊分苹果。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同时,贴出12个苹果,板书贴出“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字条)。

先孩子们独立分,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请学生来板演不同的分法(可能有1个1个分的,2个2个分的,3个3个分的等等)并说一说。

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说。教师引导学生能完整地说出平均分这种含义,即: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师:现在小熊家又来了两个客人,小熊想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好朋友,聪明的你,愿意帮帮小熊吗?动手分一分!

学生独立分,分完后小组互相说一说,请个别学生说,大家一起说说。(12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请学生来板演,并说一说。

多媒体课件: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盘?(同时贴出相应字条)。

学生动手分,然后互相说一说。

学生板演,大家一起说。教师引导让孩子们体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含义。

3)小结:从帮小熊分苹果中,我们知道了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以闯关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学生会更感兴趣!)。

一、个人尝试(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3、鼓励学生,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2、思考:还可以怎么排?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

3、汇报结果。

(四)、课堂小结。

一、小结。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教后感:

首先,能较好的理解教材,操作突出;其次,针对问题解决做到了算法多样化;并能较好的突出算理,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比我想象的好一些!

不足:如果可以个性化的处理教材效果会更好,比如可以把第1课时和本节课并作一课时,感觉就不会那么单调了,效果会更好!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应学会装傻,这样可以留给学生多一点空间给学生,从而也不会认为的降低难度,可以更好的挖掘孩子的潜力!另外,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适当的家大课堂的作业量,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有很大的帮助。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教学关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图片盘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生动手分一分。)。

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嘿,老师刚把话说完,机灵狗不服气了,它说:“这不就是昨天学过的平均分吗,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们敢和我挑战吗?”(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35页第4题的挂图,引导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他说得好吗?(让学生参与评价。)。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分有两种情形:

1、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

2、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分苹果》教学设计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

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4、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列式计算)。

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

3、汇报结果。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洋思教学模式。

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齐读。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血丝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5、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1)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出示这个句子:“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再出示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对比性地阅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原因,谈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情感(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三、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过让学生补充苹果的含义,再次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动员传递。

关心他人胜于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