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课教案(专业19篇)

时间:2023-12-15 13:37:18 作者:QJ墨客

四年级教案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整理和概括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是一些经过实际教学验证的四年级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战斗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情感。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难点: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1、出示图片,展示铁索桥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2、生自由学习

3、全班交流:

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读读作者看到的部分、想到的部分。相机板书。

写生字词

第2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1、练习读一、二节:

全班交流: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点拨: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朗读

2、练习读三、四节:

师:站在铁索桥上,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课堂、梨花……

练读这一节:这一节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和上一节有什么区别吗?

对和平的向往、喜悦

谁能把你心中的喜悦表达出来?指名读一读

师:看到当年的战场成为课堂、战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开遍了梨花,你还能想到什么?

高楼平地起、宽阔的马路、人们的笑脸……

再读第二节

师点拨:没有英雄们的奉献就没有今天幸福宁静的生活,让我们一同高声歌唱!

齐读最后一节

1、组词

楼()撒()

数()洒()

2、你能写几句吗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当年(),

如今( )。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丽菊、照例、率领、觅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面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美。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本课生词。(屏显)

2、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的哪些风景?

3、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三)阅读提示:

认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风景,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想象那美丽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全班交流:

你最喜欢乡下人家的哪些风景?你喜欢它什么?(生交流)

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乡下人家会觉得怎样?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吃晚饭的情景,找到了吗?(屏显课文图片)乡下人家是怎样吃饭的?如果你坐在这里吃饭你的心情会怎样?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把课文读一读。

这就是乡下人家的生活,因此作者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除了这些,你还有喜欢的风景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农家生活,领略到了平时我们忽略的美。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实践活动:利用周末时间,走进田园,感受田园生活的美。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

1、准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体会父亲诚实、讲信用的品质。

理解“道德难题”之“难”。

学生:

1、自读课文2~3遍。

2、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1、板:中彩

中彩是什么意思?假如有一天你中奖了,奖品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你可能会有

什么样的表现?

2、可是有一个人中奖了却没有这样的喜悦,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

课――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 奔驰 馈赠 迷惑不解

捎信 拮据 梦寐以求

(2)指名领读。

(3)指导读好多音字“据”。

a多音字组词。

b指导读好带多音字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c“拮据”是什么意思?

d你从句子中的哪个地方读懂的“拮据”的意思?

小结: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就读懂了。

e齐读带“拮据”的句子。

(4)指导理解“梦寐以求”的意思。

a指名读。

b指名读“寐”字在字典里的意思:睡觉。

小结: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d指导朗读: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愿望多么强烈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得 留 道德难题 还(父亲得到了一辆汽车,但这辆汽车是为库伯买的彩票中的,于是父亲面临着一个难题:是把车留给自己还是把车还给库伯。最后父亲选择了把车还给库伯。)

(3)小结:叙事性的文章通常都会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得车是故事的起因,父亲遇到了一个难题是故事的经过,还车是故事的结果,把起因、经过、结果巧妙地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5)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同桌两个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反馈。

(1)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课件出示】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a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的为难?(神情严肃)

b神情严肃是什么样子的?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走进当时那个场景,你仿佛看到父亲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开着车从人群中缓缓驶过?师范读。

按常理,父亲好不容易中奖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他应该会是怎样的表情?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d小结:作者抓住了“神情严肃”这一个神态,就写出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课件出示】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a哪个词写出了父亲的为难?(“赶”)为什么?

b你觉得父亲是怎样“赶”他下来的,谁来表演一下?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毫不留情地 极不耐烦地 心烦意燥地。。。 )

c指导朗读:随机让学生把形容的词语带到句子里面读。

小结:作者抓住“赶”这一个动作,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3)母亲让我仔细辨认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课件出示】母亲让我仔细辨认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a这段话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的为难?

b父亲为什么要用橡皮去擦那个k字?

也就是说,父亲用橡皮去擦那个k字,是想要把那辆车留给自己,对不对?你觉得他有理由把车留给自己吗?(要从课文中找理由)。

d【课件出示】小练笔:学着作者的样子描写一下父亲的表情、动作来写一写父亲擦去k字时的情景。

e反馈

a学生反馈。

b【课件出示】父亲满脸通红,额上冒着一层细细的汗珠。他呆呆地凝视着那张彩票,颤抖地拿起桌上的橡皮轻轻地擦着那个代表汽车是库伯的的k字。可是,他始终不能擦去05102右上角的那个k字。

c评一评,他哪个地方写得好。

d加上一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词语,就更加让人体会到了父亲当时的左右为难。齐读再现

1、 当道德的天平出现时,父亲曾经左右为难。但是最后,父亲选择了什么?

板书:天平

2、你们有没有想过,父亲虽然失去了一辆梦寐以求的车,他得到了什么?

板:诚信

3.、这正如母亲所说,我们一起读:

【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a你们觉得,财富包括哪些东西?老师从字典中查来关于财富的解释。齐读

【课件出示】财富:有价值的东西。有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b此处,“财富”指的是――精神财富。很多时候,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可贵。

4、所以,作者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齐读

【课件出示】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学习了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文中还写了“我”的情感变化,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把车还给库伯后全家人又会有什么表现呢?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到底还隐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咱们下一节课再探讨。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

一、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二、用数笔画的方法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1.拜:()画,读音是(),主要意思是(),组词()。

2.凹:()画,读音是(),主要意思是(),组词()。

3.爽:()画,读音是(),主要意思是(),组词()。

三、词语搭配。

1.用直线连接。

尝尝便宜。

价钱花生。

印在心上。

外表好看。

2.填上适当的词。

粉红色的()各色的()。

二三丈的()深黑的()。

四、解释画线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1.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时而:)。

2.这个岩洞里的景象太奇异了。(奇异:)。

五、修改下面的病句。

1.班主任多次反复教育我们不要去电子游戏厅。

2.我们全班学生和班长一起去打扫卫生。

3.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改正了错误。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书桌上摆满了各种文具有文具盒钢笔课本练习册。

2.读了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我更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了。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对别人()的人。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少年报》发表了11位小朋友写的保护益鸟的倡议书。这个倡议书很好。他们从小就这样关心国家的利益,真不愧是我们国家的小主人。

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鸟的绝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好处。如:人们根据鸟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希望全国广大小朋友都能积极响应这个倡议,用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态度,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1.写出三个自然段的。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

一、比一比,再组词。

蜷()烘()焰()僵()。

倦()拱()掐()疆()。

梗()填()帐()历()。

埂()颠()胀()厉()。

二、选词填空。

安静平静宁静。

1.孩子的呼吸均匀而(),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2.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地睡着。

3.她那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

发觉发现。

4.火扑灭了以后,他才()自己受了伤。

5.最近,这个地区又()了好几处大岩洞。

三、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这个玩具汽车()好看,()好玩。

2.()你要同车去北京,明天()早点儿起床。

3.()黄伟观察得仔细,()才把文章写得详细。

四、默读本段,并回答问题。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的火柴梗。

1.写近义词。

温暖――()明亮――()奇异――()。

2.把这段话分成三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3.在写实实在在事物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在.写作者想象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五、下面错乱的句子,怎样排列才能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后面列了。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

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以读代讲,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激发爱国之情;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图文结合,多向导读。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一、从课题切入,图片激趣:(5分钟)

谈话导入:孩子们,老师听说你们个个见多识广,知道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有关桂林的情况呢?(板书:桂林)谁能告诉大家你的资料是从哪儿得来的?(看来从网上获取资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板书:山水)桂林的山水非常美,我们一同去观赏观赏吧。(播放桂林山水配乐图)

二、以读代讲,理解课文内容。(17分钟)

1、学习第二自然段。(7分钟)

(1)抽生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教师板书:静、清、绿)

(2)问: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一自然段读好呢?(1、重读有些词语:如“波澜壮阔、水平如镜、静、清、绿……”2、漓江水的三个特点要读出喜爱和赞美的语气。)师配乐范读课文。

(3)自由读,抽读。

(4)理解课文内容。

(5)男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3分钟)

(1)抽生读课文,说说读了后的感受。

(2)抽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然后齐读本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5分钟)

(1)抽生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段?(教师板书:奇、秀、险)

(2)指导朗读,分组读。

(3)桂林山的特点作者运用了三个分句写得非常的生动具体,你觉得每个分句里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它的特点?(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

(4)引读本段。

4、学习第一自然段。(2分钟)

(1)抽生读课文,问:你知道了些什么?(教师板书:甲天下)

(2)齐读本段。

三、欣赏我国其他地方的风景名胜配乐图片,然后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北川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5分钟)

四、分组交流讨论,学习写作方法(5分钟)

1、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观察点在哪儿?

2、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3、主要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观察点:船上;顺序:由近到远;景物特点:外形)

五、拓展延伸。(8分钟)

师:桂林的山水实在太迷人了,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赞美它吧(可以画画桂林山水;可以美读课文;可以写写学文后的感想;可以写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情……)

板书设计:

水:静清绿

6、桂林山水 甲天下

山:奇秀险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惯捎()挥()峦()。

四、我会查字典。(5分)。

“挺”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挺”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笔直;(2)撑直或凸出;(3)很;(4)勉强支撑。“挺身而出”的“挺”应选第()种解释。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花()叶茂横七()八一丝不()。

()惫不堪清()见底争先()后。

六、选词填空。(6分)。

沉寂沉浸玩赏赞赏。

1、天色黑下来了,院子里没有一点声响,显得那么()。

2、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大家都()在幸福和欢乐的回忆中。

3、他来到东北,()那千里冰封的雪景。

4、他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

七、补充名言警句、诗句、谚语。(12分)。

1、大漠,长河。

2、日出江花红胜火,。

3、青箬笠,绿蓑衣,。

4、与朋友交,。

5、,明日必有大雨到。

6、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

在于而不是,也不是在于。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那柔嫩的柳条正在对着湖面梳洗打扮。(缩句)。

2、弟弟飞快地跑回家。(改成比喻句)。

3、我的家乡是射洪人。(在原句上改病句)。

4、有哪一个花园能比得上这时天山的无边的繁花呢?(改成陈述句)。

九、我会阅读,完成后面的作业。(18分)。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对我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了现在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

听了爸爸的话,我想:一定要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示。

1、在第二自然段中没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指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三、出示学习目标。

1、细读课文,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5——7自然段:

1、请画出钟子期赞赏伯牙所奏音乐之美的句子,并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2、请划出描写伯牙被赞赏后,感觉找到知音而心情激动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自己朗读、标画、写体会,再与小组内同学交流。5分钟可以吗?)。

1、自学质疑: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在组内按要求自学。

3、展示评价: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子期的手,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一位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由读8——12自然段,划出表现伯牙丧失知音之痛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找出其中一处写出自己的体会。(4分钟后,比一比谁最棒。)。

1、自学质疑: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在组内按要求自学。

2、合作释疑:在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划出表现伯牙丧失知音之痛的神态描写、动作。

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

3、展示评价: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4、巩固深化: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十分伤心、失声痛哭、噙着泪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站、叹、摔”),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倾听俞伯牙吊唁钟子期的乐曲,感受痛失知音的悲伤心情并谈自己的体会。

(1、)伯牙噙着泪水,弹起那首《高山流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2、)伯牙弹着弹着,忽然站起来,接着长叹一声把瑶琴朝地上一块青石摔去,顿时琴被摔得粉碎。

(3、)“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

六、学习纪念知音部分。

1、老师导读引出“纪念”知音。

2、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内容。

3、体会题目内涵。

4、老师小结。

(一、)总结延伸联系生活。

1、相知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老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珍惜身边的友谊。

2、出示珍惜友谊的名言警句,学生齐读一遍。

(二、)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以“友谊”为题写一写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

1、会认“簸”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一课时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刘禹锡的哪些诗呢?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指名说图意,释题。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3、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读古诗,读中正音。

5、同桌互读。

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图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

1、指名读第一行。

(1)说说“九曲”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2、指名读第二行。

(1)说说“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3、指名读第三行。

(1)说说“上、银河”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4、指名读第四行。

(1)说说:“同”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5、学生自读古诗,想想整首诗的意思。

6、分组读、男女生读诗。

7、说说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从哪句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8、学生各自背诵古诗

四、拓展。

请学生回家后再查找刘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浪淘沙。

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万丈)。

背诵并默写古诗、课外查找李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

1、让学生掌握有关气象的谚语。

2、鼓励学生读地名小诗。

3、正确流利地熟读三句名言,背诵名言。

4、通过读诗《根》,体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5、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学习方法。

6、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7、鼓励学生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习作能力。

创设情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1、启发学生懂得做人道理。

2、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信、自强。

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名言。

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五课时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读谚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谚语的意思。

2、查字典或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见解。

4、全班齐读,集体反馈。

5、延伸: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气象的谚语。

1、出示地图,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京九铁路经过的省市。

2、学生试读。

3、查阅资料,了解9个省市的全称。

4、齐读地名诗。

5、分组学习、集体交流相对应的省市的全称。

6、学生读读议议,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名言,想想意思。

2、说说你读了名言受到的启示。

3、小组合作学习,举例说什么是“江山代有人才出”等等。

4、指导学生练写,注意标点符号。

5、评价练写情况。

6、练习背诵这则名言。

7、检查背诵情况。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案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战斗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情感。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难点: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1、出示图片,展示铁索桥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2、生自由学习。

3、全班交流:

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读读作者看到的部分、想到的部分。相机板书。

写生字词。

第2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1、练习读一、二节:

全班交流: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点拨: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朗读。

2、练习读三、四节:

师:站在铁索桥上,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课堂、梨花……。

练读这一节:这一节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和上一节有什么区别吗?

对和平的向往、喜悦。

谁能把你心中的喜悦表达出来?指名读一读。

师:看到当年的战场成为课堂、战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开遍了梨花,你还能想到什么?

高楼平地起、宽阔的马路、人们的笑脸……。

再读第二节。

师点拨:没有英雄们的奉献就没有今天幸福宁静的生活,让我们一同高声歌唱!

齐读最后一节。

1、组词。

楼()撒()。

数()洒()。

2、你能写几句吗。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当年(),

如今()。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年龄一般在9—10岁之间,学生是由周围的组成.因此,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

经过三年多的语文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和独立阅读课外书的能力,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态度逐步端正,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多数学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这是他们学好语文的有利因素。由于孩子们大多数来自农村,部分学生能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信息。少数学生除教科书外,几乎没有能力再阅读其他书籍。再加上家长的文化底蕴较浅,在家庭辅导和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这是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在上学年期末考查中,本班学生在写字、朗读、背诵、课外阅读和口语交际这五项学科考查中成绩优异。硬笔书写大部分学生能以规范的“双姿”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规定的书写字数;朗读方面学生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或指定的一篇短文;课内要求背诵的课文大都能熟练地背诵,有的学生还背诵了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古诗或精彩片段,调动了学生积累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的积极性。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自觉规范地建立自己的阅读笔记,摘抄了一定数量的精彩片段或优美词句。在习作时学生的课外积累起了很大的作用,出现了多篇优秀习作。有一半的学生能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或心得体会。在口语交际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致高涨,态度大方,70%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围绕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基本技能扎实,听、说、读、写、思基本做到了同步发展,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整体发展。通过抽样查看学生书面考试试卷得知,大部分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规范,已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部分学生书写不整洁,不认真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习作天地中部分学生能做到语句优美流畅,书写认真,所选素材比较广泛。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曾担任过中、高学段的教学工作.但与其他老师相比,还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致使学科成绩不很理想。这正是本学期有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刊物太少,不能满足孩子们阅读的需求,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一)s版教材的特点。

本套教材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四年级下册保持了一、二、三年级教材特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走发展语言的路子,突出母语教育的特点,贯穿现代教育理念,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具有“综合识字、早期阅读、自主实践、和谐发展”特色的教材体系。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2、正确把握当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3、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理念。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留下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4、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结构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特点。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本册教材在每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的内容和情境图。

2.选文形式多样,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前六册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除了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等新的体裁,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

二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1.教材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泡泡图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2.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每篇课文之后都设有“词语花篮”栏目。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

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随着学生会认、会写字的增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动笔写话的愿望会日益增强。本册安排了5次小练笔。

4.听说读写各项内容整合编排,注重各种能力整体推进。本册教材以主题为线索,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组织单元内容。

三重视文化的熏陶,注意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改进“语文百花园”的形式,丰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本册编排了“语海畅游”栏目,将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部分进行综合,接着是“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笔下生辉”及“语文大课堂”。其中“语文大课堂”属综合性学习,使语文百花园的内容更丰富有趣。

(三)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本册教科书继前七册之后,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他们依次是:成长的足迹、秀美的山川、科学与环保、爱国精神、人间真情、故事的启示、人与自然、中外文化。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面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语文百花园”。每个百花园由4----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三个固定的栏目:“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的“语文大课堂”交叉安排。“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各安排6次,分别排在第1、2、5、6、8单元。“语文大课堂”安排2次,在第3、7两个单元。

(四)各单元教材特点。

每单元教材的前面编排有导语情境图、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部分组成。1—7单元每单元都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第8单元由2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

第一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为训练重点,课文反映的都是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了儿童情感。

第二单元四篇课文以“描写景物”为主,共同的主题是通过描写祖国河山的神奇而壮丽,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山水之秀,语言之美。

第三单元课文体裁多样,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有故事,有调查报告等。它们所讲述的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有的是学生身边的事情。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写作方法,都给学生很大的启发。

第四单元以“爱国”为主题,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学习专题。单元导语情感浓烈,情境图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带着爱国热情去学习后面的课文。

第五单元共有4篇课文,以“爱”为主题。这几篇课文感情真挚,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课文所表现并赞美的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第六单元课文重在说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启迪学生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的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第七单元围绕“了解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这一专题来安排学习内容,整个单元围绕动物组织材料,加强了语文百花园的学习内容和课文的联系,意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动物世界,主动阅读,积极探究。

第八单元课文以“中外传统文化”为专题,故事性强,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每篇课文均编排有一至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五)教材重难点。

本册教材继续指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4、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5、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

1、能用普通话交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六)学习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经过三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学会综合使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基本掌握了独立识字的能力,特别是养成了查字典和读书看报的习惯,并能写简短的记叙文。

学完本册教材后学生能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独立读书看报,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展开想象,乐于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6、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7、能用普通话交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9、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积极学习先进的课改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收集并认真学习新的课改信息,了解前沿的课改动向,认真及时、系统地做好学习笔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养成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勤奋好学、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为座右铭。

2.把握好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整体设计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结合本班情况和自身条件,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3.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勇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及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积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乐学、善学、积少成多,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5.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我准备凭借教材把写字任务妥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不容易读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加强课外辅导,及时转化后进生,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校内图书室、班内图书角)拓宽课程教学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从身边学语文,从身边用语文。

7.与家长、社会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方法,实施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师评、生评及家长评相结合,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得到提高。

8.开展各种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实践活动。

9.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言环境,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10.指导学生用好《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等课外书籍,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背诵,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断积累课外知识,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11、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五、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内容备注。

1——2一《种子》《只拣儿童多处行》《钓鱼》《爷爷的芦笛》语文百花园一。

3——4二《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走进丽江》《五彩池》语文百花园二。

9期中考试。

10—11五《莲叶青青》《萧山杨梅》《地震中的父子》《母亲的呼唤》语文百花园五。

12—13六《爬山》《语言的魅力》《寓言两则》《米芾学书》语文百花园六。

14—15七《鸟的天堂》《鲸》《麋鹿》《小狮子爱尔莎》语文百花园七。

16—17八《孔子学琴》《端午节的来历》《西门豹》《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百花园八。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古诗诵读浪淘沙》教案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峰、岭。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本班共有学生44人,男生25人,女生19人。经过一学年的教育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爱好,学习较规矩。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把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览、学习一般话。开始学会结合词语了解词义,把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开始学会区分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开始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动参与学习,把握了根本的学习方,开始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他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诵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天然段主要讲什么,了解课文,具备了必定的阅览才能。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认识地深化的体会和了解,知道抓住要害词句爱情其内在。

但因为学生学习,接受才能等差异较大,因此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气还欠培育,书写大意,学习懒散,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才能有待进步。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短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详细、不生动,没有特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泛无味,后进生的习作句子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尽力拓展孩子的思想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讲义,共分四个部分:培育杰出的学习习气、习作、课文和单元操练。

1、“培育杰出的学习习气”共2课。

2、“课文”共组织23课,分为7个单元。

3、“习作”共组织了7课。

4、“单元操练”共7个。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讲义,共分四个部分:培育杰出的学习习气、习作、课文和单元操练。

1、“培育杰出的学习习气”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神调查事物。

2、“课文”共组织23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根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开展,提供了富余的材料。本册生字均组织在课文里。持续选用“识写分流”的方法。课文后的操练设计精约、实用。一是朗诵、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稳固温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络语境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剖析天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操练;五是依据课文特色相机组织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间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部分仿写操练,以便进步学生的表达才能。

3、“习作”共组织了7课,“以靠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组织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出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操练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立异认识。

4、“单元操练”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含字词句方面、朗诵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白话外交。意在丰富言语教育的内在,进步学生的言语实践才能。

本学期的教育意图:

(一)思想教育。

1、在常识传授和才能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杰出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建立远大目标,吃苦学习文明科学常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爱好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言语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杰出习气。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天然,受到中华民族优异文明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育。

1、学习习气。

(1)持续把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气;养成珍惜学惯用品的习气。

(2)持续把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持续培育积极说话,专注听讲的习气。

(3)持续培育勤于朗诵背诵,乐于课外阅览的习气。

(4)持续培育勤查实践典,自动识字的习气。

(5)持续培育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气。

(6)持续培育自主预习温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气。

(7)可以有选择地阅览课外书本,培育读书做记号和留神调查事物的习气。

2、汉语拼音。

持续稳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协助识字、学习一般话。

3、识字写字。

(1)能精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色把字写规矩、写匀称。

(3)持续操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规矩、整齐。

(4)持续操练写毛笔字,写得规矩纸面洁净。

4、白话外交。

(1)能认真听他人说话,听懂他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根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调查事物后,用一般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一般话答复问题,做到句子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他人进行白话外交,做到句子比较通顺,大方,有礼貌。

(5)评论问题能自动说话,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古诗诵读浪淘沙》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簸”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刘禹锡的哪些诗呢?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指名说图意,释题。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3、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读古诗,读中正音。

5、同桌互读。

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图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

1、指名读第一行。

(1)说说“九曲”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2、指名读第二行。

(1)说说“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3、指名读第三行。

(1)说说“上、银河”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4、指名读第四行。

(1)说说:“同”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5、学生自读古诗,想想整首诗的意思。

6、分组读、男女生读诗。

7、说说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从哪句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8、学生各自背诵古诗。

四、拓展。

请学生回家后再查找刘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万丈)。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课外查找李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

1、《飞夺泸定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介绍事情发展的背景;然后围绕“飞”“夺”两字展开,叙述红军飞速赶到泸定桥、攻占泸定桥的过程;最后从长征和抗日的全局评价了飞夺泸定桥的意义。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2、《桥之思》以散文诗的形式描述了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从桥的基本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介绍了“路桥”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心桥”的和谐美好,寄托了作者希望世界更加和谐、美好的愿望。

四年级科学下学期《关节》教案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名称、类型。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1、能够通过看、摸、运动等方法观察感知关节的形状和结构。

2、能提出与关节有关的科学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关节的连接方式进行猜想与假设并通过探究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1、参与探究关节的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乐于用所获得的关节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并做好宣传。

2、积极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绳子、木棍、夹板、骨架模型。

(一)交流谈话,解释课题。

2、学生交流、猜测。

教师演示:(骨架)骨骼的运动。

学生观察:骨骼运动位置的变化过程。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与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演示:(骨架)骨骼的运动特点。

2、学生:解释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3、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不是闭合的,而是由许多骨头组成的,骨与骨之间有关节相连。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书上人身图上圈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各种关节名称。

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请同学们分组实验,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这些动作与原来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1)用夹板绑住食指与拇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里;。

(2)用夹板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用木棍和夹板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体验。

9、学生小结:关节的作用——帮助骨骼运动,使人体活动自如。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变得僵硬。

过渡语:关节的活动方式怎样呢?我们继续探究。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关节所能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样连接的?

4、你的预测正确吗?观察书中第六页的三种活动关节的图片介绍,说出名称,看有什么特点?做几个动作感觉一下它的作用。

5、出示骨架模型,指导学生认识骨是如何连接的。

6、活动:完成下列活动,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跪下。

7、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那些部位的关节是这三种常见关节类型。

8、学生小结:关节类型。不同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使我们身体活动自如。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4、学生小结:关节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六、课堂总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教师: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调重点引入下节内容。

板书设计:

1、名称: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

关节2、作用:运动、缓冲。

3、运动方式:旋转、屈伸。

4、类型: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等。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古诗诵读浪淘沙》教案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第一课时。

(学习《题西林壁》)。

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游山西村》)。

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四年级科学下学期《关节》教案

·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

·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

教学重点。

认识关节的作用和缓冲作用。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

一课时。

了解关节的概念,查阅资料了解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关节,大概明白关节的类型。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1.按活动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2.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转动你的胳膊;推开门;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大幅度甩手;转动你的头;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

除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1.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小问答”。(提问教学参考书上相关本节课的习题)。

关节。

关节的类型: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