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专业14篇)

时间:2023-12-03 23:35:12 作者:笔砚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读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看法和感悟,这也反映了读后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生是一种偶然,死是一种必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也必须接受自己的死亡。我几乎时刻都会想到死亡,但并不是以消极厌世的方式,一方面我对死亡害怕恐惧,不知道何时死、怎样死,因此更加珍惜自己鲜活的生命,感恩知足;另一方面我对死亡疑惑敬畏,不知道什么是死、死后如何,因此需要学习死亡、学习面对死亡。

这样的情况下,翻开读完了《西藏生死书》。这应该是一本写给西方国家读者的书,但不影响阅读。

坦率地说,并不完全理解,不能完全读懂,也并不能做到百分百地认同,还是有很多困惑甚至怀疑的地方,但总体来看,绝对是对心性非常好的净化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抛弃很多杂念,以平和安宁的心态来了解和学习。我是谁?现在的我,是由姓名、年龄、家庭、工作、社会身份所标注的一个客体,如果去除所有外在的符号,此刻坐在这里思考的我,到底是谁?这应该是个哲学命题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如果全部向上追溯,归根结底都会统一到哲学上来。“接触哲学的皮毛会让人成为无神论者,但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导向宗教。”我不讳言,我是个唯心主义者。一方面,我是客观唯心的。我相信世间是有神秘而伟大的力量存在的,也许是主宰一切,也许是裁断一切。人类总是愚昧得可笑,遇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不了的事情时,就用迷信来搪塞,这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即使解释不了那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人类解释不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科学和迷信其实只是一步之遥,人总是以为世界就是自己所能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样子,对还未证实的事总是本能地加以排斥。怎么能认为没看见的就是不存在的呢?证明不了存在就说明不存在吗?这不是很荒谬?就像以前坚持认为地是方的一样,坐井观天的青蛙永远不知道天到底有多大,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相信超自然的力量,而对于宗教的门类,我并不了解,也许像我们隶属于不同的国家一样吧。书中给了很好的答案,信仰什么都没关系,哪怕没有任何明确的宗教信仰,因为任何宗教都只是真理的不同化身而已。书中也提到中阴闻教得度的理论和现代物理学的观点越来越趋于一致,对此我深信不疑,科学向前发展,才赫然发现原来曾经的迷信是更高层次的科学。另一方面,我是主观唯心的。我相信人的意念是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的,可以影响改变身体、生活,可以创造奇迹。当然,不是点石成金那种物欲上的心想事成。任何宗教都是导人向善的,书中极力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让人的心善良而温暖。我觉得自己已经算是个比较宽容、善良的人,但是和上师提倡的境界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不知不觉中,自己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接近颇瓦法的修炼的,但却非常简单地只是祈祷家人平安健康,自己可以为他们承担一切痛苦,远远没有达到为普通众生承受不幸的程度。因为自己以为为太多人祁福都是私念奢望,更无论钱财名利了。我不同意盲目的信,无论是什么,怀疑是必要必须的,允许怀疑接受怀疑的才是真理。自己的疑惑一是宿命到底存在与否,按上师的说法,命运是取决与业的,做什么得什么,虽然果皆有因,但是当下的行却时刻影响着未来的命。二是爱自己和爱别人的关系。其实一向认为自己还算是宽容善良的人,但是要做到对人全部宽容还远不够,特别是以德报怨地对待自己着实不喜的人。禅修的境界是需要完全不考虑自己而全心为人的,而我实在还是很爱自己的,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思想,如果是自己深爱的人纵然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但一般情形下,邋遢的自己是连本人都不能允许的。不过这也大概很少会产生尖锐矛盾吧,进一步修养心性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自己。我想热爱生命关爱自己同时也善待别人宽容包含是自己最理想的状态。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一本让人“放下”的书,等了许多年,许多年。这是个正经版本,内外纸张装帧都很好,精装。

对密宗几乎一无所知,对藏传佛教更是一无所知。

但透过这些平凡的文字,却能感到一股透彻的大悲之悟。

如今浮华满天,连故事、小说、散文,以及所能见到众多文字,

都生生充满浮华。

“默然,悲伤,又心有所悟,又释然,然后安然睡去……”

见人这么一条评论,也似心有所悟。

读到《人生五章》,更是心静如水。

1.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绝望了。这不是我的错,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2.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假装没看到,还是掉了进去。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3.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看到它在那儿,但还是掉了进去……这是一种习气。我的眼睛张开着,我知道我在哪儿。这是我的错。我立刻爬了出来。

4.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绕道而过。

5.我走上另一条街。

不知当我即将告别人世的一刻,我是否能够真正放下。

松开手,放下心头的牵挂。

慢慢地阖然而逝……。

《情断西藏》的读后感

三万英尺抵达你的爱!

摩卡说:"你要是找不到我怎么办?"。

这不是一本小说,这是作者摩卡的经历,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崇敬,一种对人世间真情的崇敬。

沿着她的足迹,我看到了神秘的西藏、圣洁的羊卓雍错、神圣的布达拉宫,看到了苍劲的秃鹫,看到了雪山、湖水、蓝天、白云。感受到了那淳朴的民风,感受到了那人民简单而又单纯的热情。

那儿的山该有多圣洁啊,那儿的水该有多净啊,那儿的天该有多蓝啊,那儿的云该有多美啊!这儿的雪山都是一样的纯白高傲,这儿的湖都是一样的清净无暇,这儿的天都是一样的蔚蓝洁净,这儿的云朵却没有一朵重复的,各富姿态,这儿的人却是一样的纯净善良。

我想象着自己站在圣湖边的样子,展开双臂,冥冥之中似有神力将我托起,让我如鸟儿般轻盈的飞翔。

相信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和我一样,希望它是真的,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摩卡,散兵,这一对在旅途中相识,相恋仅仅七天的恋人,他们的感情胜过七年,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所有人,他们有着相同的理念,他们都热爱自由,向往平淡的生活,就是这种相同的意识促成了他们的恋情。也就是这仅仅七天的故事让女主人刻骨铭心。旅途中发生的车祸使男主角丧命,女主角也受伤严重。而男主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念的依旧是摩卡,直到听见摩卡没事才敢放心地离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我无法形容。最后摩卡在网友支持、家人隐瞒下逐渐恢复健康。她一度以为自己被丢弃,曾埋怨过,伤心过,不过她是最坚强的,她用自己的坚强书写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她的坚强乐观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知道真相时,她用尽力气哭干了最后一滴泪,她知道了他们是同时回家的,只不过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似乎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挣扎着去看他,看他的骨灰,他的遗像,拖着伤残的腿,来到他的墓前,她悲泣着,颤抖着,感受着他曾经的存在,似乎他在身边,一直守护者她。

他是那么的热爱西藏,她感受到了他的魂留在西藏,留在高原顶上,历经三万英尺,他让她感受了他的爱,她似乎听到空中的呐喊:"摩卡,你要幸福!"。

这是一段造化弄人的惊世之恋,曾想,西藏,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冥冥之中,是谁在召唤着无数男女,有什么让他们魂牵梦萦!现在,我终于明白,是它的圣洁,是它淳厚的人民,更是那无数爱的故事牵引着人们向它走来。

点评说:"时间如流水一般,在指尖滑过,老去了年轻的容颜,爱情和思念就像皱纹一样,越陷越深,然而沧海桑田,谁又能昨日重现,你我之间是挽不回的如花美眷,似水游流年……"。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李大庆老师说:“最大的幸福是失而复得。人性往往忽视了拥有的,狂热追求未有的,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却不知幸福就在身边,熟视无睹,缺乏洞见看见。”

昨晚梦见父母出车祸,我疯了一样在人群中找寻他们,那种感觉像自己快死了似的,一边哭一边跑,脑子里想的是再也不和他们吵架了,从睡梦中惊醒后,发现原来不过是一场梦,可心里依然很害怕他们会不会突然就是离我而去,打开手机查了一下,才安然睡去。

从梦中惊醒,恰是我对死亡的深深恐惧。那是一种莫名的、不知由来的、却时时侵袭我的恐惧。

一个人倘若没有经历、觉悟过真正的“死”,是很难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与慈悲之心的。其实,死对于活着的人,不仅仅是绵无绝期的思念,更是一种觉醒。坚强也不是咬着牙硬挺,而是在了知生命苦难的底牌后依然热爱生命的豁达与从容。

前段时间我问老师一个人自杀是想通了还是没想通?

老师说:没想通。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那肯定是想通了吧。可是老师告诉我:“死亡是逃避,是没想通。”

此后,老师推荐我看《西藏生死书》。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人的大善,莫过于知道自己的生期死日,并可以安静地迎接那份盛开与接纳那个凋零。我们藉由对死亡的恐惧,而生出惧怕失去、惧怕丢掉、惧怕一切可能荡然无存的焦虑。而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人生的真谛,那就是“我们一直是在离别中,比如和爱的人,和伤害,甚至和时光。”其实,离别与死亡就是生命的一个状态。每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姿态,也有自己盛开的花期。

可以说,花的凋零与事物的衰败、人的死亡,具有着同样的生命意义与醒悟的价值。这是我初读这本书的粗浅心得。

《西藏生死书》不是专门写给亡者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旨将这本书献给活着、正在面临死亡或已经去世的一切众生。对于正在处于临终过程的众生,愿他们的死亡安详、无痛苦、无恐惧。对于正在转世和正在这一世挣扎的众生,愿他们获得诸佛加持力的滋润,愿他们得遇佛法,实践智慧之道。愿他们的生命快乐、有成果,而没有烦恼。愿所有的读者都能够获得丰富而无止尽的利益,愿这些教法转化他们的心。

是的,这本书转化了我的心。我开始对那些曾深深伤害我的人不在痛恨,我知道,我的生命藉由自己的宽恕与醒悟而快乐。我需要放下过往的依恋与愧疚,重生出一个欢喜的时光。

世间万物,有生来,必有死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两个方法处理死亡:忽略死亡,或正视死亡,藉着对于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减少死亡可能带来的痛苦以及减少对亲人离世而产生的悲伤。只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让我们真正克服死亡。

佛教徒们把死亡当作是生命正常的过程。只有真正知道逃避不了死亡之后,人才会没有担忧。于是把死亡看成是衣服穿破了必须换件新的一样。然而死亡还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或怎么死。因此,在死亡真正发生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些准备。

那该准备什么呢?我们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详,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力,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执著或恐惧等情绪所控制,显然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详。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好,就必须学习如何活得好;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安详,就必须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这几句话,给了我醍醐灌顶般的开示。

死亡不是一个可怕的词汇,就像死亡本身不是可怕的事情一样,它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就好比一粒种子由播下到开花再到凋零一样,它只是个过程。我们只需要在该盛开的时候尽情绽放,在该凋零时候静候凋零就好。而每一个观花护花者(活着的人),也该有如此豁达的态度。如此人生,是为丰盛,是为自在,是为圆满。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李大庆老师说:“最大的幸福是失而复得。人性往往忽视了拥有的,狂热追求未有的,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却不知幸福就在身边,熟视无睹,缺乏洞见看见。”

昨晚梦见父母出车祸,我疯了一样在人群中找寻他们,那种感觉像自己快死了似的,一边哭一边跑,脑子里想的是再也不和他们吵架了,从睡梦中惊醒后,发现原来不过是一场梦,可心里依然很害怕他们会不会突然就是离我而去,打开手机查了一下,才安然睡去。

从梦中惊醒,恰是我对死亡的深深恐惧。那是一种莫名的、不知由来的、却时时侵袭我的恐惧。

一个人倘若没有经历、觉悟过真正的“死”,是很难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与慈悲之心的。其实,死对于活着的人,不仅仅是绵无绝期的思念,更是一种觉醒。坚强也不是咬着牙硬挺,而是在了知生命苦难的底牌后依然热爱生命的豁达与从容。

前段时间我问老师一个人自杀是想通了还是没想通?

老师说:没想通。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那肯定是想通了吧。可是老师告诉我:“死亡是逃避,是没想通。”

此后,老师推荐我看《西藏生死书》。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人的大善,莫过于知道自己的生期死日,并可以安静地迎接那份盛开与接纳那个凋零。我们藉由对死亡的恐惧,而生出惧怕失去、惧怕丢掉、惧怕一切可能荡然无存的焦虑。而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人生的真谛,那就是“我们一直是在离别中,比如和爱的人,和伤害,甚至和时光。”其实,离别与死亡就是生命的一个状态。每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姿态,也有自己盛开的花期。

可以说,花的凋零与事物的衰败、人的死亡,具有着同样的生命意义与醒悟的价值。这是我初读这本书的粗浅心得。

《西藏生死书》不是专门写给亡者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旨将这本书献给活着、正在面临死亡或已经去世的一切众生。对于正在处于临终过程的众生,愿他们的死亡安详、无痛苦、无恐惧。对于正在转世和正在这一世挣扎的众生,愿他们获得诸佛加持力的滋润,愿他们得遇佛法,实践智慧之道。愿他们的生命快乐、有成果,而没有烦恼。愿所有的读者都能够获得丰富而无止尽的利益,愿这些教法转化他们的心。

是的,这本书转化了我的心。我开始对那些曾深深伤害我的人不在痛恨,我知道,我的生命藉由自己的宽恕与醒悟而快乐。我需要放下过往的依恋与愧疚,重生出一个欢喜的时光。

世间万物,有生来,必有死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两个方法处理死亡:忽略死亡,或正视死亡,藉着对于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减少死亡可能带来的痛苦以及减少对亲人离世而产生的悲伤。只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让我们真正克服死亡。

佛教徒们把死亡当作是生命正常的过程。只有真正知道逃避不了死亡之后,人才会没有担忧。于是把死亡看成是衣服穿破了必须换件新的一样。然而死亡还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或怎么死。因此,在死亡真正发生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些准备。

那该准备什么呢?我们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详,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力,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执著或恐惧等情绪所控制,显然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详。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好,就必须学习如何活得好;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安详,就必须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这几句话,给了我醍醐灌顶般的开示。

死亡不是一个可怕的词汇,就像死亡本身不是可怕的事情一样,它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就好比一粒种子由播下到开花再到凋零一样,它只是个过程。我们只需要在该盛开的时候尽情绽放,在该凋零时候静候凋零就好。而每一个观花护花者(活着的人),也该有如此豁达的态度。如此人生,是为丰盛,是为自在,是为圆满。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在这一本契合时代需要的书中,索甲仁波切深入讨论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

有生,自然有死,每个人迟早都需要面对死亡。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两个方法处理死亡:忽略死亡,或者正视自己的死亡,藉着对于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减少死亡可能带来的痛苦。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让我们真正克服死亡。

身为佛教徒,我把死亡当做是正常的过程,只要我还活在这个地球上,必然会发生死亡这个事实。在我知道逃避不了死亡之后,就看不出有什么好担忧的了。我宁可把死亡看成是衣服穿破了必须换件新的一样,而不是终点。然而死亡还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或怎么死。因此,在死亡真正发生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些准备的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详,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力,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执著或恐惧等情绪所控制,我们显然也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详。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好,就必须学习如何活得好: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安详,就必须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

诚如各位将在本书中所读到的,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死亡的实际经验非常重要。虽然我们将会如何再生和再生到哪里去,大都取决于业力,但我们在临终那一刻的心境却可以影响下一世的好坏。因此,在死亡的瞬间,尽管我们已经累积了各式各样的业,只要我们努力产生善的心态,还是可以加强和激发善业,造成快乐的轮回。

死亡的那一刻,也可以产生最深沉和最有利的内心经验。透过禅定中对于死亡过程反覆的认识,一位有成就的禅修人,能够藉着他的实际死亡来获得极高的证悟。这就是为什么老僧都在禅定中过世的原因。他们的身体经常在医学上宣布死亡后很久才开始腐败,象征他们的修行成就。

帮助别人死得安详,与准备自己的死亡同样重要。我们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孤立无援,如果出生时没有人照顾和关怀,我们必然活不下来。因为临终者也是无法帮助自己,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解除他们的痛苦和焦虑,帮助他们死得安详自在。

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把临终者的心变得更紊乱。我们帮助临终者的首要目标是让他们安详,方法有很多。熟悉修行方法的临终者,如果有人提醒的话,就可以获得鼓励和启示;但如果我们能够以亲切的口吻恢复临终者的信心,即使他们再平凡,都可以让他们产生安详、平静的心态。

图书意义。

《西藏生死书》在西藏佛教和现代科学两个传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会点。我相信在理解和实践的层次上,两者都互相提供了相当大的利益。在促成这个交会上,索甲仁波切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他生长在西藏传统中,跟从我们最伟大的喇嘛参学。他也从现代教育中获得益处,在西方居住和教学了许多年,对于西方的思考方式了若指掌。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还有实行的方法,可以用来了解死亡和临终的真相,帮助自己和他人死得宁静而充实。

**喇嘛一九xx年六月二日。

自从本书中文版于一九xx年九月问世之后,在华人社会掀起研究生死的热潮。所到之处,不论是台湾,或是美国、加拿大、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甚至尼泊尔、印度等华人不多的地区,都有人向我主动提及这本书。

本书讨论严肃的生命课题,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回响,足见佛法的智慧甚深,佛法的慈悲广大,扣紧每一个人心弦,激发大家的共鸣。生死是每一个人无法逃避的大事,自有人类以来,乃成为人生最主要的目标。在众多努力之中,佛法所提供的理论和实物,最能令人信服,它所散发出来的光明和热力,救度了无数的人们。

这本书已经变成许多人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一遍又一遍地读,不断地思惟,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许多读者告诉我,这本书挽救了他们的婚姻、家庭、事业、人生,提供了他们养生送死的指南,升华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一座座无形的桥,就透过本书在读者与我之间建立,读者们识与不识,都是我感恩的对象,使我加深对佛法的信心。三十五年来,我译而不作,深知自己无修无证,所说皆是葛藤,但高僧大德的景德懿行,则值得世人传诵学习,所以不揣浅陋陆续介绍,愿今后仍有更好的作品,以报三宝及众生隆恩。

郑振煌。

死亡是一个具有终极性意义的命题,书单狗思考了很多,也读了很多书。

关于死亡,人类的认识很有限。

一个是,所有人都会死。

一个是,死了的人都没有回来。

而我们并不知道人死了后真正会怎么样,也不知道人死了后有没有灵魂,如果有,灵魂又会去哪里。

在书单狗读过的所有关于死亡的书里,如果只推荐一本,书单狗推荐《西藏生死书》,这本书读完,书单狗对死亡充满了遐想......我认为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于死亡的无比瑰丽的想象......这种想象非常非常的有趣......啊,太有趣了......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花了一点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当年刚学英语进行时的时候,我还在嘲笑老外脑子有病,die就die了,怎么个dying法呢?如今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死亡还真是一个过程,可以有进行时。

从医学角度来说,死亡的判定依据为心脏停跳,瞳孔放大,呼吸停止。而佛法则说,从五个感官的能力衰退开始直到神识脱离身体,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死亡过程。

我很庆幸,在我看完了《慧灯之光》再来看这本书,否则的话,真是太糟蹋这本书,将会错过很多细节。这本书太浓缩,浓缩到《慧灯之光》铺天盖地的描述,在这本书中只有几页纸。书中提到的“行善的三个要点”,实际就是“三殊胜”;书中提到的“施受法”,实际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

我实在无法去表达这本书有多么得好,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以及《慧灯之光》中的十二缘起支,让我彻底地明白知道轮回是什么。不过离懂得还是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轮回的概念时,心中还是存有抵触和怀疑。虽然从前世今生的诸多案例中获取了一些信心,但是疑问依然存在,两世之间的空白是怎样的?心的相续,如何相续?一系列的疑问铺天盖地。十二缘起是从因果角度讲轮回,而四个中阴的描述是从现象角度讲轮回。对于我这个死不要脸热爱物理的人来说,现象的说法更能让臣服,而当我把这两个说法整合在一起,我心中想要的答案也就出现了。或许我一直在找那个答案,我不在乎那个答案我是否能够懂,或许我在乎的就是要给我一个具体的说法,让整个逻辑连贯起来。我不在乎地明光是什么,红白菩提是什么,我在乎的是我需要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让我把整个事件过程给连起来。

如同我学习物理一样,我不在乎爱因斯坦在说什么,我在乎的.是说的东西前后逻辑能够在我的思维中连贯起来。牛顿可信,爱因斯坦可信,当然佛陀就更可信了。()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一直在宣讲慈悲教法的人所道出的真理。当我看到第十一章时讲述临终关怀,心中开始无比地感动以至于眼眶湿润,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真切,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该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当我将整本书看完后,我很激动,也很高兴,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去想象去理解的一些东西有了更清晰的一个形象描述。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是,索甲仁波切是用英文写的,而且读者面向的应该是老外,文中也提到基督教啊天主教的一些概念,而且仁波切很好地将这些融合在一起。理论终究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关键看你怎么去理解,到达理论的最高层,一定都是相通而圆融的,只是或许文字表达上不同而已,也因为我们没有到达那个层次,而在山脚下高谈阔论山顶上的凉亭造得如何如何,评论爬上山顶的路如何如何,且不知已经坐在凉亭中的圣者所感受的无限美好风光和现实。

最后,我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对于死亡,我们该如何思考?有时候更多的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不接受死亡。目前的现象就是大家都知道一定会死,但是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死,好像死是别人家的事一样。对于不信因果轮回的朋友们,依然可以去阅读此书,临终关怀绝对该放上台面讨论的问题了,如今医患关系的紧张,抗生素的滥用,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生死和无常,这个时代加强了对于生的渴望,对于欲乐的享受。是该停下了,是该反思了。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每一个人类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一步一步地踏在岁月的长河上,一点一点地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灵魂的不断升华,直至死亡。没错,我们人类的终点站就是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常常逃避这个问题,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未来,谈论国家美好的发展,但是,我们始终会忽略,从某种意义上讲,根本没有所谓的“未来”,我们迈向的,一直是死亡。

《生死无尽》中讲述的就是余德慧教授对生与死的理解,是他迈入中年心境的散文集。他说,年轻时迷信【科学】,对看不见的【精神】置若寡闻,当时研究的是“没有心的心理学”,那是一种没有血肉的知识游戏,拯救不了生命的烦忧。后来他慢慢转向,开始安静地看人,而这几年他更走近安宁病房去,看尽生死之间的各种故事,对生命、对死亡、对人的心灵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在书中,他探寻活着的滋味,也思索善终的真意。他谈童年记忆中的雨声、谈安宁病房中的原住民老人家、谈虚无洪流中的心灵之光、谈潜意识和梦境,他引用卡缪的小说、惠特曼的诗歌、托尔斯泰的散文、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佛学及禅学经典……借此告诉我们:生死之间没有边界,过去和未来也在此刻的瞬间。生命是以“我们”作为起点,而不是“我”.人活着是跟其他人紧紧相依,人的死去,也是朝向更广阔世界的一种皈依与返回。生命宛若似水年华:所有的快乐、悲伤、圆满、缺憾,以及瞬间与永恒。不需要可以拥有什么,重要的是去品尝一切。

读《生死无尽》,与其说像是在与智者说话,不如说是思想汇入了奇妙的海洋,深有感触。就像书中谈及活着的问题:我们不愿意对生命说谎,所以我们必须用一种本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活着。最本真的态度是把“活着”当做问题,而不是理所当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后半生还很长,不用着急,每天都虚度着岁月,消磨着时光,似乎对于我们来说,这一辈子依旧是缓慢的时序。这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把死亡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仅仅是知道活着。我认为,我们偶尔也需要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对活着提出“濒临”的对策,也就是将生死的界限抹掉,在任何时候的瞬间都能够准确的捕捉到死亡和存活的'同时存在。若喜,则生死同喜;若悲,则生死同悲。活着,意味着瞬间生命出现与死亡。此生,真的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一秒我们还存活在所谓的世界上,可能下一秒,我们就是面临死亡,死亡和存活是并存于我们身边的。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在活着里的死亡,太过热切于活着,最后总会被证明是一件蠢事。就像是古代帝王总想寻求永生,千秋万代,最后不过是从云端摔落,跌得遍体鳞伤,虚梦一场,化作一g黄土罢了。

我们一生中会面临很多次死亡。就如书中讲到,现世的活着,是基因不断组合中,一刹那之间形成的一个暂时现身的东西。我们刚好存在同一个时代,不过是意味着我们彼此曾在此世的相同时间共处,我们有了同一时间的游戏。我们彼此因为机缘而联系在一起,我们恰好在同一时间而存活,因为血缘,即基因的亲近,我们依赖着父母和亲人,因为某种情感的共鸣,我们和其他人有了解不开的丝丝缕缕,因为灵魂的触动,我们会爱上一个人。似乎,我们接受了这个世界规则,不知道是谁灌输进来的,是谁规定了法则,我们得不到答案。我们只是一昧地接受,我们的一生:诞生在世界上,学语言,学走路,学会自理生活,上学,恋爱,工作,结婚,等待死亡。我们似乎绕进了一个怪圈,以至于我们走走停停,看不清终点,看不清世界的本质,把生命锁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沉溺或哀怨,等待一个神明的救赎。

细思,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看了一半的书,有多少买了又不穿的衣服,有多少丢弃在回忆里的悔恨,又多少次曾在寂寥的夜晚忍不住埋进自己的臂弯,止不住心疼地抱住自己……心中仿佛追求着什么,却又空荡荡的;想抓住什么,滑过指缝的却是挽留不住的似流水的无奈。于是,尽管我们常常被一堆物质包围和亲朋好友关心,但依旧感受到了灵魂深处的孤寂。每每到这,我们总会分外想珍惜大雨中为我们撑伞的人,帮我们挡住外来物的人,在黑暗中默默抱住自己的人,都自己笑的人,陪自己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自己的人,陪自己哭过的人,在医院陪自己的人,总是以自己为重的人,带自己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自己的人。我们像是渴望触碰太阳的人,想紧紧地拽住最后一根稻草,企盼着如冬阳般的温暖可以救赎自己整个灵魂的寂寥。不至于彷徨,不至于无措,不至于迷失在人流中。

当某天,我们第一次遇见死亡,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时,不再是影片中寥寥几个片段时,那会是我们第一次看见揭开死亡的面纱。如若,死去的是与我们有着深刻共鸣的亲友,我们会被悲伤和无助淹没,会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是隔绝灵魂的墙,是如斯可怕的事情,让人可恨又无可奈何。如若,死去的是与我们交际不多的人物,我们会对死亡视而不见,认为不过是世界又减轻了一个人口压力罢了,在葬礼上,我们依旧笑看岁月,谈论下次放假去哪里玩,晚饭吃什么。两种情况相同的是,逝去的人,终将会被我们遗忘。是否真是忘川河的神秘威力,抑或是孟婆的巧思造就?于是给予了我们一个可笑的理由――我们要看向未来,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悲伤里。什么是未来?我们从未拥有过未来,我们拥有的一直只有现在!

人性,或许,本来就是冷漠的代名词。只有在面临自身危险的那一刻,才会真正去碰触,人,不得不死亡的事实吧!我们总是兴味地注视着某些事物:子女、事情、工作或者休闲。每个人总是在某些频道里生活着,一个他愿意驻留的地方,一件他心甘情愿做的事,以及他愿意与之相与的人群。

但是,我们逃避不了自己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在某年某天某刻,也许是嗅到一种熟悉的气味,也许是听见同样的台词,也许是经过某个地方,我们仿若脱离了世界的喧嚣,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脚尖延伸至心脏,充斥着自己的感官,唤醒了自己沉寂许久的灵魂,回顾自己走过的时光,恍然如梦。有人曾经比喻过,人生不过是梦一场,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恍恍惚惚间,有时我们会分不清梦境和现实。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夜梦里,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是堂吉诃德。剥掉堂吉诃德,我们什么都不是。昨晚夜里,梦见我听人们说话。有人说很悲愤,有人说很诚挚。我问,为什么这样说、那样说?人们回答我,如果我不这样说,我就没有我‘这边’的感觉,我‘这边’的世界;如果你不那样说,我就没有‘那边’的感觉、‘那边’的世界。我说话是我的世界。你可以赞美我的话、我的世界;你可以诋毁我的话、我的世界;如果你连诋毁都不愿意,你根本连我存在的世界都不肯承认。你完全没有资格这么做,做人就是活在世界,就是说话”,也就是说,余德慧教授认为,人所生存的文化层正是人作为“堂吉诃德”的所在之处。梦境是粗糙、原初的心,只有从梦境这里,我们才脱离文化层的制约,反身看到文化层在我们的存在之中。

时间就是活着。我们在时间里头,而不是在时间之外。

作者|庄镇凤。

情断西藏读后感情断西藏摩卡

“我不再相信人世间会有一见钟情,可是见到散兵的第一眼,我便相信了。没有任何理由,冥冥之中仿佛早已注定。”

摩卡和散兵在八郎学旅店走廊上的巧遇,其实仅仅是个偶然。真正让他们的爱情之花绽放的,却是他们一步步相互走近的脚步和一次次的牵手。

爱情,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悄然的在他们的心里诞生了。

《那时西藏》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丁丁历险记》这套书。在这套书里,《丁丁在西藏》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面主要讲了:丁丁和他的朋友阿道克船长在豪华酒店度假时,却梦到自己在中国上海结交的一个叫张的朋友――他是个小孩,全名叫张仲仁。张乘坐飞机时在西藏坠毁,而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在梦中,张向他求救!梦境十分真实,丁丁相信这个梦传递了一个信号,是张的求救信号。于是就立即赶往张的遇难处――遥远的西藏,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有多少次都在绝望中获救。终于找到了张,他真的还活着!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坚持,勇往直前,就会看到成功的彼岸!

情断西藏读后感情断西藏摩卡

10月,一个来自深圳的单身女子和一个来自上海的小伙子相逢在雪域西藏,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于是,他们一起行走,一起感动,一切都那么朴实无华。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两个人的内心都被这场相逢所打动,爱情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七天,在常人眼里,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长度。七天能够做什么呢?然而,这个事件的两个主角却在这短短的七天里经历了一段惊世恋情。当他们相偎在雪域圣湖边上一起看落日的时候,人世间最美的图画在我们眼前展现。美,如此的美!纯净,不搀杂一点杂质!然而,造化往往又是如此弄人,亦或是他们的美惹得众神的嫉妒,在他们的爱达到巅峰的时候,一切又都在瞬间飞逝……情断西藏,爱逝高原。

这是我喜欢的文章,是我喜欢的文笔,更是我喜欢的故事。昨晚从办公室回去读了大部分,今天一早,又迫不及待地继续读。我已经沉浸在故事的感动中,不,这不是故事,诚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绝版的凄美的爱情。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曾经有着斑斓色彩的少女时代,回到了那个为三毛而着迷的永远难忘的时光。所有的往事在眼前铺排,所有的浪漫在瞬间回旋,我们有多久没有去仔细地体味生活中的浪漫,去欣赏朝霞、雾霭、流岚、春花了?当生活的壳将我们一层层包围,当我们的心沉淀在忙碌的工作中,当我们的梦渐渐褪去当初的光泽和色彩时,我们感觉的触角似乎已经变得迟钝和麻木,我们的'生活流程似乎也变得机械和呆板,而我们却毫无知觉。

当一段故事,一段浪漫的经历将我们的心再度敲开时,我们猛然感觉到心又重新开始了颤栗的跳动,我们清晰得感到:情是热的,血是热的,天是蓝的!我们工作,我们忙碌,我们奔波,但我们也不要忘了放飞我们梦想的翅膀,让它携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浩淼的天宇翩翩起舞!

很久以前就喜欢读三毛的作品,不为那清丽的文笔和独特的经历,也不为那份缠绵的爱情和细腻的文笔,感动的是她那份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和对自己的坚持。这是一个懂得怎样生活的女人,这是一个知道为谁而生活的女人,这更是一个能够把生活调制成一杯醇香诱人的美酒的女人。我喜欢她,就像喜欢一个知音,一个心心相通的朋友。是的,我们活着,但绝不单单为了活着。因为我们有感情,有热血,更有七彩的梦,我们需要慰藉,需要感动,更需要真情。我们的躯壳可以老去,我们的容颜也会枯萎,但我们的心灵却永远需要一份希望,一份支撑,一份可以让我们好好生活下去的情怀。

永远会羡慕那些才子佳人,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情,可以用最真切的触角去触摸去感受生活。他们的笔记录着他们的轨迹,也记录着心的跳动和情的昂扬。有时天真地想,他们怎么可以把象形文字调制成魔方?但我知道,在我羡慕的背后,是一份“谁与争锋”的倔强和豪情。虽然我的笔仍是稚嫩,虽然我不能把我的思想,我的情愫用最真切最细腻的文笔婉转传神地表达出来,但我知道,我只能是我,我更知道,我就是我,一片与任何人都不会相同的叶子!

《生死场》读后感

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灯光下,任手指在被窝外面冻得僵冷,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对于那遥远的农村,是陌生而熟悉的,也许东北和南方有着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吧。只是同样的落后,同样的朴素,同样的贫穷仿佛一股暖风,直吹进心里,感觉到亲切的来自土壤的芬芳,遥遥远远的,仿佛记忆,在异乡的城市里若隐若现。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南方的春天,由于连日的雨,潮湿、阴冷得出乎意料。也许冷洌的不是萧红的文字,而是生与死的轻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绘着世间的悲欢,力透纸背。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聂绀弩)。在新年到来之前,我敲下这些拼凑的文字,算是为萧红默哀。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

关于喜欢萧红的文字,也由别人写去吧!

《那时西藏》读后感

三万英尺抵达你的爱!

摩卡说:”你要是找不到我怎么办?“。

这不是一本小说,这是作者摩卡的经历,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崇敬,一种对人世间真情的崇敬。

沿着她的足迹,我看到了神秘的西藏、圣洁的羊卓雍错、神圣的布达拉宫,看到了苍劲的秃鹫,看到了雪山、湖水、蓝天、白云。感受到了那淳朴的民风,感受到了那人民简单而又单纯的热情。

那儿的山该有多圣洁啊,那儿的水该有多净啊,那儿的天该有多蓝啊,那儿的云该有多美啊!这儿的雪山都是一样的纯白高傲,这儿的湖都是一样的清净无暇,这儿的天都是一样的蔚蓝洁净,这儿的云朵却没有一朵重复的,各富姿态,这儿的人却是一样的纯净善良。

我想象着自己站在圣湖边的`样子,展开双臂,冥冥之中似有神力将我托起,让我如鸟儿般轻盈的飞翔。

相信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和我一样,希望它是真的,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摩卡,散兵,这一对在旅途中相识,相恋仅仅七天的恋人,他们的感情胜过七年,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所有人,他们有着相同的理念,他们都热爱自由,向往平淡的生活,就是这种相同的意识促成了他们的恋情。也就是这仅仅七天的故事让女主人刻骨铭心。旅途中发生的车祸使男主角丧命,女主角也受伤严重。而男主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念的依旧是摩卡,直到听见摩卡没事才敢放心地离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我无法形容。最后摩卡在网友支持、家人隐瞒下逐渐恢复健康。她一度以为自己被丢弃,曾埋怨过,伤心过,不过她是最坚强的,她用自己的坚强书写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她的坚强乐观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知道真相时,她用尽力气哭干了最后一滴泪,她知道了他们是同时回家的,只不过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似乎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挣扎着去看他,看他的骨灰,他的遗像,拖着伤残的腿,来到他的墓前,她悲泣着,颤抖着,感受着他曾经的存在,似乎他在身边,一直守护者她。

这是一段造化弄人的惊世之恋,曾想,西藏,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冥冥之中,是谁在召唤着无数男女,有什么让他们魂牵梦萦!现在,我终于明白,是它的圣洁,是它淳厚的人民,更是那无数爱的故事牵引着人们向它走来。

《那时西藏》读后感

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市山里的植物园,在秋天里是非常的美。来这里定居三年了,才在第二年跟随朋友去过一次。那天上得山去,偶遇一群同样是来赏秋的中国人。熙攘寒暄之际,我看到其中有一位长者,背山而坐,静的如一尊佛像。那超然的面容和态度让我怔住。我顾不得跟其他的中国同胞打招呼,一心想和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先生认识。他告诉我他是摄影师,叫徐家树,有个博客,可以去看看。虽然只是简短的对话,我却被他的独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产生了想去阅读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的欲望;想知道,有着这样超凡脱俗态度的人,曾经走过的是什么样的路?因为这种欲望的异常强烈,我突然感觉到人与人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虽然只是近在咫尺!无心再看秋的美景,只在心中祷念:哪一天,我会在阿德莱德的街道上遇上他,进一步了解他。就看我们有缘无缘。

我捧回《那时・西藏》,读了前言和后记。没有急于读完它,更多的只是把它带在身边。那段时间因为一本书的陪伴,我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平静祥和的心境。但是只要头脑从工作中闲下来就会在心中品味所读的内容和看到的摄影画面。会有这样异乎寻常的感受,是因为这本书是集结了徐家树先生三十年来屡次入藏的摄影和随行笔记。书中那一祯祯图片,展示给我们的是未来不会再出现,不会再看见的人面、场面和气息,里面蕴含的内容是超出有限的文字和有限的图的。

作者不急于呈现,我也要细细品读。

因为这个三十年让我感觉书的沉重,让我似乎不忍心以太快的速度读完它,就像我们不愿意以太快的速度度过宝贵的青春一样。三十年里,一个人会经历怎样的变故!身体上的,思想上的,生活中的,还有那些面对生死的经历……而放下那些数不清的变故,他克服一切困难,没有停息过到西藏去的`脚步。将此解释为西藏的魅力有多么的大是不准确的,我所感悟到的是徐先生的坚韧的力量的不可估量。哪里有他所追寻的,他就抬脚去了,不管脚下的路是怎样的坎坷。只不过对于他来讲,那个地方叫西藏,来到西藏他就会像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到故乡"。

自从开始读这本书,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西藏,对宗教,对人生,对自我,都有了新的思考。为了能够真正读懂这本书,领悟作者的领悟,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啃读了数本关于西藏和佛教的着述。感谢《那时?西藏》和它的着者,帮我推开一道道了解藏地、佛教、认识宗教、领悟人生真谛的大门!

徐先生在书中经常慨叹命运的无常和因缘的巧合,冥冥中的有一股力量把人们拉到一起又拆分开来……我也常常慨叹那次真正如愿发生了的街头偶遇,也许正是由了这样的因缘。那是在山上奇遇后的数月,我开车来到一个路口,为两位过马路的行人让路。那其中的一位竟然是徐家树先生!因为为此一直做着心里准备,一经确认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踩下刹车拨下车窗叫住他。"我们在山上见过,我看了您的博客。""记得,你好!读后可以留言啊!"这次见到了徐先生有比佛更亲切的微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