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年级数学(优质17篇)

时间:2023-12-13 16:06:40 作者:文轩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把握好文中的节奏和节拍,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愉悦而流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第1--3页的内容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了解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的大小,会读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

理解容量的含义。

课件,水盆、杯子。

一、揭题示标。

1、设疑导入

师手拿两个杯子,提出问题:如果两个杯子都装满了水,哪个杯子装的水多呢?这里面隐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谁来猜一猜是什么?(让生自由猜)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升和毫升”(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齐读)

1、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2、了解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我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认真自学,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2页的内容,然后动手试一试,比一比,思考:

1、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你是怎样比较的?

2、你认为什么是容量?容量的单位有哪些?

3、升和毫升用字母怎样表示?

师:自学时,可以边看边动手做一做,重点的地方用笔画下来。

(自学时间5分钟,看书-思考-动手-交流-汇报)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也可参与学生的活动中。

2、议一议(对子交流,疑难问题小组讨论,整合答案)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动手演示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成果。以小组为单位由老师指定题目进行汇报,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可以在期间举手示意要求汇报,但只展示不同方式或质疑补充。各组展示后,可以自评,他评或老师评价。对疑难地方师及时点评讲解。

4.小结归纳

生说,师生共同总结:容器中所能装液体的多少,就是容器的容量。

常用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四、学情展示。

1、课本第3页试一试。

2、练一练中的1题.

3、练一练中的第2题。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交流。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讨论、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每两组展示一题,预展速度快的组先展示,另外一组只展示不同之处,或质疑补充评价。由组长分工:展示题1可板演口答,展示题2可以边演示边说明理由,展示题3可以口答。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预展时间:2分钟)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5、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你还存在什么疑惑?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说一说:1、知识点(表格、知识树等)2、方法3、易混易错点4、疑惑5、学情。

六、巩固提升

1、在()内填入升或毫升。

(1)一瓶大瓶可乐的容量是2()

(2)一瓶牛奶的容量是250()

(3)一瓶眼药水的容量是5()

(4)一桶饮用水的容量是15()

(5)一瓶洗发水的容量是200()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3、拓展:课本第3页练一练的第4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第24―25页例1、例2及“做一做”。

练习七的第1―4题。

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

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1. 使学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2. 引导学生能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能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口头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

x-35=40 x-5×7=40

15x-35=40 20-4x=10

2.出示复习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1.教学例1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的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把上面的等式改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1) 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找回”等词的含义。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

(6)教师总结订正。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4=6两种

方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的方法解答。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练习七第2题、3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原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解:设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x元。

8.5-4x =0.1

4x = 8.5-0.1

4x = 8.4

x = 2.1

答:第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2.1元。

说课稿:

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

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1. 使学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2. 引导学生能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能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要本节课中,我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复习准备呈现解应用题的两种基本方法――用算术法解和用方程解,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解法的根本区别点,是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还是从等量关系出发思考问题,第二个环节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同一道题,让学生理解用等量关系分析这类应用题要简单、容易得多,从中切实理解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三个环节就紧紧抓住等量关系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从中掌握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四个环节是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解题步骤用方程解答应用题,放手给学生一个实践机会,形成在层次、有坡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知识发展逻辑顺序的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五年级数学课件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板书。

板书设计: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数学周记

一开始,我把车的数量相加再乘以载重量相加,即:(4+6)×(4.5+8.5)=130(吨)。后来,仔细一想,这样不对,结果算多了。因为两种车的载重量不同,各自需要的车数也不同,不能用车数和乘以载重量和,应该把两种车各自运沙的重量算出来后,再相加才对。

我把算式改为:4×4.5+6×8.5=69(吨),这样就对了。

五年级数学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笔记,并认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书店去搜集资料,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班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一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对数学科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做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这个学期我们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期中试获得了xxx名,但是也会有不足的地方,以后我会补漏补缺,争取更大的进步。

五年级数学周记

这周我们学习了周长,星期三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带了剪刀。白纸。毛线。尺子。和树叶。

上数学课了,老师让我们拿出一张纸,把树叶放到纸上,描出树叶的周长,这时,我拿出了毛线,围着树叶的周长摆上去,然后,把毛线打开,再用尺子量出毛线的长度,这样就能量出树叶的周长。从这节数学课上,让我了解了怎么测量不规律物体的周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数学教案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平上,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构建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突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建议共分17课时。

1、分数的意义3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五年级数学日记

星期六,妈妈交给小明一个“重任”——去市场买鱼.

市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挤到鱼类区,刚好看见马大叔在卖鱼,马大叔的鱼都是活鱼,很新鲜,所以被买走了很多,但还剩一些鲫鱼,鱼虽少,不过条条都活蹦乱跳,想要挣脱盆的约束.

小明说:“马大叔,我是你这的常客,这些鱼全卖给我,便宜点.”

马大叔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行,给你个机会!”只见他拿起称连同筐子称了一下,说:“这筐鱼原来连筐重28千克,有一家饭店一次买走了一半,然后又来了一位顾客,买走了剩下的一半,现在连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现在还剩多少千克鱼,我就以最低价卖给你!”

小明可是个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鱼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卖掉了24千克.然后倒过来想,把现在剩下的鱼看作一份,那位顾客来之前还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顾客来之前还有两份,那家饭店买走的鱼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鱼原来就是4份,一共卖出了三份.”

想到这里,小明高兴的说:“我算出来了,现在筐里还剩24÷3=8(千克),这个鱼筐重2千克!”

马大叔竖起大拇指表扬道:“小明真厉害,好,我兑现刚才的诺言!”

五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我无聊的看着书。忽然,我眼睛一亮,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词语:孪生素数猜想。我十分好奇,也非常纳闷:什么是孪生素数猜想?于是,带着疑问,我来到了网上。

终于,在网上,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孪生素数猜想是数论中的著名未解决问题。这个猜想正式由希尔伯特在192019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上第8个问题中提出,可以被描述为“存在无穷个孪生素数”。孪生素数即相差2的一对素数。例如3和5,5和7,11和13,…,10016957和10016959等等都是孪生素数。素数定理说明了素数在趋于无穷大时变得稀少的趋势。而孪生素数,与素数一样,也有相同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比素数更为明显。因此,孪生素数猜想是反直觉的。由于孪生素数猜想的高知名度以及它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联系,因此不断有学术共同体外的数学爱好者试图证明它。有些人声称已经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然而,尚未出现能够通过专业数学工作者审视的证明。

原来,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呀!看来今天果然是“不虚此行”,终于又了解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希望我以后还能了解更多,同时,我也要努力,争取早早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五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数学我没有错!不过,我还是要写一下数学日记,总结一下我学比这一单元的知识。

“两个数相除有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数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数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我将这一段话背给了妈妈听,并说:“能约分的要约分!”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数学不是语文,数学是要看你的灵活运用。语文·,才是你真正的需要去背、去记的东西。做数学题目时,要慢一些,将题目看清楚了再说,不会写的先不写,等题目全做完了再写。”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正好,家里还有一套“比”的单元测试卷,我将它做完了,而且是很认真很细心地做了,时间也没有超过40分钟。爸爸帮我检查了,说:“不错!全对。考试的时候也就像在家里一样,争取考个满分!”

好啦,闲话不多说了,我得去复习、顺便看看课外书喽!

五年级数学日记

“吃一堑,长一智”这句格言陪伴着我走过五个学年,给了我巨大的启示。

一天,我们正进行着数学第三单元的考试。叮铃铃,开始考试了,当我看到那张卷子的时候,我的脸上不禁浮起了笑容,因为这张卷子中的题目非常简单,我有十足的把握考出个满分。很快我就做完了,心想:这么简单的试卷我就不用检查了,妈妈肯定会表扬我的…想着,下课铃声就响了起来,我得意洋洋地就把试卷交了上去。

回到家里,妈妈向我询问今天的考试怎么样,我向妈妈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很自信地说道:“没问题,一定能考满分”,妈妈说:“不要骄傲,骄傲使人退步呦”,我不以为然地说:“这次的试卷非常简单,你就放心吧!”说完就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晨,数学老师满脸微笑的走了进来,这说明大家考得都很不错,很快我就拿到了我的'那张试卷,我迫不及待地望向成绩栏的方向,可是那上面并没有预期中的“一根大葱,两个鸡蛋”,而是—89分,跟我预想中的分数整整差了11分呀!看着这几个大大地红叉叉,我觉得我心中的大石头掉了下来,可是并没有平安落地,而是听到了一声闷响,碎了。

回到家,妈妈看到我垂头丧气,神色黯淡,对我问道:“是不是考砸了”,我点了点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安慰我道:“没关系,这次考砸了没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要吸取了此次的教训,下一次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听了妈妈的话,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一点都不骄傲,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做着每一道题,果不其然考了一个满分。

五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学习数学对我来说还有许多小插曲呢——这几个星期我们都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由于不熟练,我不太能理解,做题时总是出差错,妈妈总是有时间就教导我,可是我脑子里仍然一片空白,总是觉得妈妈说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我不理解的东西。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自己去做题练习。妈妈先告诉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楼梯一样,从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啦除数,就把第二位数移下来,如果后面的`数不够除除数,就在写商的地方直接写0.妈妈说的话让我明白啦其中的奥秘,虽然做题时还是有错误出现,但是我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明白啦做除法的道理,更让我明白啦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脚踏实地,要不然就可能会一步错全盘皆错!

数学五年级日记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

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五年级数学周记

要放学了,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数学作业——做学具,还说按照课本36页上第2题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一回到家,我就动手做了起来。我拿出剪刀把硬纸板剪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圆片。

做学具:然后再定出圆心,把圆分成了9等分,接着在两个圆面上分别写上1~9这9个数字,最后,找来一根牙签穿过圆心,把两个圆固定在一起。做好后,我又看了看书本上的说明:转动一个圆,说出两个对齐的数相乘的积。每转动一格,算出9个得数。我马上动手玩起来,转一圈,说上9个得数,再转一圈又能组成9道不同的乘法算式,这学具真是我熟记口诀的好帮手!

五年级数学日记

昨天学校月考,今天数学成绩正式出台,我看到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是95的时候,我心里很高兴。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地说句:孩子们,你们从来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对于这次抽考的题,全是基础知识。虽然校长让我负责这件事,但是试卷是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出的,我事先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题。即使在我分试卷的时候,我也没有看题。我想,我必须以身作则,否则我自己也会瞧不起自己的。其实,我心里是有把握的,我的学生基础不错,对于学校的月考,不可能考不好。也许是因为自己心里有底,所以在其他老师对月考表现的紧张的时候,我能泰然自若。

虽然学生的`成绩不错,但我还是从中看到很多不足。比如:在计算圆锥体积的时候,有的孩子忘乘1“3,还有的孩子单位没有统一。这说明学生除马虎,不仔细外,还存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我经常对孩子说,会的题必须要做对,可是,每次考试后,总有一部分孩子因为马虎,不仔细失分。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懊悔,老师遗憾成为每次都要上演的一幕后悔剧。

我相信:我的孩子永远不会让我失望的,在元旦竞赛的时候,孩子们就曾证明他们的实力。但我现在还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和我的孩子们继续在数学之路上奔走。争取在最后的毕业统考中,还能得到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五年级数学教案

1、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研究大致分为5个阶段:低年级的平均分和除法、倍的认识、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分数的计算、六年级的比。从这些安排来看可以看出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是小学阶段一次系统的学习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的重要前提。

重点:

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

难点: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活动1【导入】。

一、沟通“1”、整数、分数的联系,度量中感受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师:同学们学习过整数吗?如果用这张红色的纸条表示1,那么你能想办法表示出2吗?3怎样表示呢?我们发现有几个这样的“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纸条(更长的纸条),你知道它表示几吗?(用1作为标准去量发现有不足1的)。

师:这段不足1的长度怎样表示呢?(用分数表示)。

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师:猜一猜,这段不足1的长度是这个标准的几分之几呢?

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都提供了一些学具,请利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你们的猜想。

预设1:两张绿色纸条拼成一个红色纸条,绿色纸条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2:红色纸条对折,不足1的部分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3:两张桔色的纸条。一张桔色的纸条是红色纸条的,两个就是。

我们发现我们只要找到不足1的部分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分数表示了。

活动2【讲授】。

二、分物中体会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生活中其他的地方有没有呢。

大米。

1000克。

拿出小片子,请你分别表示出它们的。

我们表示的都是,可是为什么对应的数量却都不相同呢?

回顾一下找的过程,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师小结: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找到分数,也可以把多个图形或多个物体看作整体通过平均分找到分数。大家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活动3【讲授】。

三、分物中认识分数单位,深入体会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准确的找到了这些糖的,下面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糖来表示你喜欢的分数。

合作建议:

独立思考:想一想、画一画,用这些糖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

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找到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预设:

观察这两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相同点:都是把6块糖平均分成6份。

不同点:取的份数不同。

联系:2个是。

师:你会表示吗?

师:我们发现有几个就是六分之几。

师:你会表示吗?

师:那么有几个就是三分之几。

像、这样的表示一份的分数就叫做分数单位。而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都是由分数单位不断累积而成的。

师:有些同学还找到了一样的分数,对吗?

师:表示了这么多分数,谁能来说说分数的意义。

活动4【导入】。

四、巩固练习。

1、填一填。

2、猜一猜。

师:请你对自己今天课堂学习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这里有10颗星星,你认为你可以得到几颗呢?请在纸上进行涂色。

师:谁再来说说你自己评了几颗星,同学们想一想他获得了全部星星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给大家今天的学习情况评几颗星呢?

出示。

师:你知道这是几分之几吗?

有的同学在为没有得到全部的星星而感到遗憾,其实没有点亮的那半颗星才是我今天送给大家最宝贵的礼物,不满足是进步的首要条件,在陈老师心里你们每个人拥有着无限的潜能,我永远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五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的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