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生活中的比说课稿(专业18篇)

时间:2023-12-08 14:48:13 作者:文轩

教案模板的分享和交流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互换和教学方法的共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的比》六年级说课稿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目前所处的文化环境,正确认识和区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国家应该奏响主旋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以为学好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内容打下铺垫,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知道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能力目标:

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能够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更加丰富多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才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的文化会毒害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三、材料处理与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对第一部分阳光下的阴影作为导入新课的背景材料,点到为止。而第二部分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建议重点分析和讲解,并且补充部分案例和材料,以增强同学对该部分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正确区分,还要自觉提高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第三部分奏响主旋律则作为解决第二部分的问题的对策,则从国家层面的角度加以提升,增加“感动中国”评选、央视“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断作为背景材料,以增强主旋律的权威性,以提高同学们的认识,理应成为本课的第二个重点。

2、教学重点及重点的依据。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比较和识别及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本课的重点。只有掌握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于我国的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及难点的依据。

如何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平时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难以树立对待两者的正确态度和形成正确的做法。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道德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情景导入——问题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教学内容的部分体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产生搞清楚“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质的愿望,并能对以后的文化生活选择产生积极的作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播放视频《“风生水起”的“风水大师”》和《一位母亲的哭诉:手机黄祸害了孩子》,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导入课堂学习。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文化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案例分析法:在探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时,列举20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央视“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说明奏响文化主旋律的重要意义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精神,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情景导入:(3分钟)。

多媒体播放视频《“风生水起”的“风水大师”》和《一位母亲的哭诉:手机黄祸害了孩子》,然后思考如下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探究:(7分钟)。

(1)上述两段视频分别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各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2)试分析存在上述文化现象的原因?

让学生明白上述三个问题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一年级生活中的数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第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第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

四、板书设计。

情境图尺子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会把除法算式改写成比的形式。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在上课前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同学们两只手各拿一支笔,左右手同时画一个长方形。同桌比比,谁的两个长方形画得更像。老师看到好几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画得像。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谁画得更像吗?学了今天这节课你肯定有办法来证明了。

教学过程:

一、提供实例,感受比的意义。

生:图bd像,ce不像。

师:你认为像或不像可能和图片的什么有关?

生:面积。

生:周长。

生:图片的长和宽。

2、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这些图片都放到方格纸中。(点击课件,隐去照片,出示长方形的长与宽数据。)。

3、研究像或不像的图片与图a的长与宽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小组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

1)四人小组合作组长做好记录,并总结汇报。

2)研究长与宽的关系,在数学上可以用算式表示。

(学生小组合作,填表)。

表一:我们组研究的是图与图a的关系:

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

4、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把像的分成一组,不像的写到另一组。书写时注意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及两个除法算式靠一起。)。

5、现在你能归纳一下怎样的图片像,怎样的图片不像了吗?

讲解比: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刚才我们在研究长与宽的关系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在数学中,通常,我们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板书课题:比,)请同学们自学课文p50。

师:从自学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什么是比?(出示概念)你能把它改写成比的形式吗?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同桌说一说。

6、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不能为0)。

7、现在你能用比来解释怎样的两幅图片像或不像吗?

(按统一的方法把他们的长与宽相比,得到的比值相同的就像。)。

8、现在,你能用比的知识来说明你刚才画的两个长方形像或不像了吗?(同桌验证刚才游戏时画的长方形。)。

二、知识拓展,理解不同类量的比。

1、比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像与不像的问题,比还能帮我们解决更多生活问题。

2、(出示速度图)谁的速度快?(生试做,完成表二)。

表二:谁的速度快?

路程。

时间。

速度(写出算式)。

马拉松选手。

骑车人。

(生汇报,师板书:40÷2=20,45÷3=15)试改写成比,比值20表示什么?(速度)它是谁和谁的比?(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速度)。

3、运动会中我们可以找到比,接下来我们到水果市场去看看。(出示价格图)哪个水果摊上的水果便宜?(生试做完成表二)。

表三:哪个摊位(a,b或c)上的苹果便宜?

摊位。

总价。

数量。

单价(写出算式)。

a

b

c

小结:比值5表示什么?它是谁和谁的比?(a水果摊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单价。)。

三、深化练习,理解比与运用比。

1、请同学们想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用比来表示?(生自由说,板书课题:生活中的)。

1)生举班级人数比。

2)体育中的比2:0。

(请同学们想想,这种几比几和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为什么?)。

我们今天学的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比?(除法)。而这个比可以用除法吗?(不能),所以,体育中的这个比是一种记分形式。

3)师举例。五(2)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1。

2、联系实际“说一说”合唱队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4,也就是……。

3、“写一写”:我们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男生和女生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和的比是:;和的比是:。

四、小结:看来比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无处不在的。学了这节课有何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生活中的数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在“数学乐园”的一系列活动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在实践中培养同学们初步分析数据,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简单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

教学难点:

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具准备:

1.教具:课件、门票(算式卡片)、迷宫图、信箱、通关密码卡。

2.学具:迷宫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进入乐园。

师:今天是个好天气,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到数学乐园参加游戏比赛。有没有兴趣?

生:有。

(课件出示数学乐园大门的图片,图中出现一个米奇和米妮在欢迎小朋友们。)。

师: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门口了,谁在欢迎我们呢?赶紧坐上环园列车出发吧!

二、智慧屋——对口令。

(课件出示数学乐园的地图,图上小车行驶到达第一站——智慧屋。喜羊羊说:“你们会对口令吗?”)。

师:第一站到了。对口令,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就说一个关于它的组成。说的时候还要用手指比出来。

师:几和几组成8?

师:请4个同学先给大家示范一下,谁愿意?2个同学为一组。

师请2组同学上台示范。

师:看着他们已经通过这一关了,你们是不是也想快点通过这一关呢?

生:想。

师:那赶紧进入游戏吧!

(课件依次出示6、9、10这几个数字。)。

生生同桌合作对口令。

三、快乐城堡——排排坐。

1.老师发指令。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小车从第一站开往第二战——排排坐。)。

师:到达第二站了。这一关叫做“排排坐”。怎么玩呢?

师:现在请每列同学报数。记清楚自己是第几。

师在其中一列示范。

(课件出示数字2。)。

师:同学们的前面在哪边?后面呢?现在请这一排的同学挺清楚老师的口令。请从前往后第2位同学站起来。请前面2为同学站起来。

生起立,其他同学数一数。

2.学生发指令。

(课件出示数字3、4、5。以及文字:请从前往后第位同学站起来;请前面位同学站起来。)。

师:现在,老师请小帮手们试着用屏幕上的数来发指令吧。发指令的同学可以随意请一组同学听口令。

学生发指令,其他同学根据指令起立。

四、闯迷宫。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小车从第三站开往“迷宫”。)。

师:现在我们到了迷宫,仔细观察发现,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要怎么走呢?

(课件出示:“按1,2,3,···,9的顺序走。”)。

师:没人桌子上都放着一张迷宫图,你想怎么走就把它画出来,每人只能走一次,也就是只能画一条路线。

生动手“闯迷宫”,师请4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黑板上的同学走的路线各不相同,你们还有不同的么?

师:走出迷宫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的同学都找到了迷宫的出口,都是好样的。这里面肯定有跟刚才那些走法不同的同学,下课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师:刚才在走迷宫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只要我们按照从1到9的顺序,就不会迷路了。迷宫有两个出口,从1号出口出来的同学拿上你们的门票站在左边。从2号出口出来的同学站在右边。

学生按要求分成两队。

五、迷你邮局和活动大厅——送信或投球。

1.送信。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小车分成了两辆,一辆开往“迷你邮局”。)。

生:愿意!

师:讲台上有4个邮箱,请同学们看看门票背面的算式,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几号信箱。在送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遵守秩序的好孩子。

师请1个学生当裁判,给送对的孩子发放第三张通关密码卡。

2.投球。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另一辆小车开往“活动大厅”。)。

师:我们现在正在“活动大厅”,比赛马上要开始了!比赛规则:所有队员分成男女两组比赛,每人投1个球,推荐1个队员来记录。

生开始投球比赛。

师:大家都投完球了,现在两小队比一比记录卡,小组讨论,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小组讨论完汇报。

六、离开乐园。

(课件出示乐园地图,两辆小车都驶向乐园出口。)。

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马上要离开数学乐园,出口到了。

(课件出示乐园出口图。)。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在数学乐园逛了一圈,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说。

师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生活中的数学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生分析】。

学生认识了0~10并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愉快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来,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说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我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

【说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1.课件展示——“数学乐园”全景图。

2.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二、活动(一):走迷宫游戏。

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1)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2)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3)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4)排数字:启发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生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

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白兔回家的路线。

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作为课后的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

三、活动(二):对口令游戏。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

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四、活动(三):送信游戏。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五、活动(四):起立游戏。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注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六、活动(五):投掷游戏。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

课后总结。

新课程,新教材,构建的是一个开放、充满生机的课堂体系,对此,在执教本课后,我有更深的体会。

(一)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乐。

“一、二、三……”教室里传来异口同声的数数声。只见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正朝着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小筐里投球,讲台下面几十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着他,眼神里透着几许焦急、几许惊喜,大家都随着投球学生的表现或喜或忧,有的恨不得亲自上台去一试身手。乍看去还真想不到这是数学课堂里的一幕情景呢!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说课稿范文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对这一节课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首先我们来分析一。

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并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两类情境——数学情境和生活情境,一类情境是同类量的比较,另一类是不同类量的比较,接着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二)重点、难点与关键。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2、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与比值的区别。

3、关键:

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分析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之后,我们才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

(2)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3)对比的应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我借助一下几种教具来辅助这节课的教学。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两张测量表格。

(3)多张“生活中的比”的图片。

二、教法分析。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本节课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首先通过创设系列情境,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退回“生活”,由浅入深地独立思考,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再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比的意义,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最后则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三、说学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首先通过系列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找出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通过观察、讨论以及自学课本内容后总结出比的意义及相关的知识要点,然后再通过“运用脚掌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来计算身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比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并巩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几种学法让学生能用数学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亲历探索过程。尤其是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在认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经过表象达成理性认知的学习过程。为了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从如下几个程序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景,感知比较的方法。

首先出示情境1。

给同学们来一场“选美”比赛。不过这次“选美”比赛的对象有点特别。(教师出示规格分别是a:6×4、b:2×3、c:8×3、d:8×12、e:2×12五张淘气的照片,全班投票选出最美的几张照片,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选a:6×4、b:2×3、d:8×12为最美的照片。

然后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为什么这3张照片最美,而其他两张不好看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是否跟数学有关联呢?”可贵的数学意识由此而生。如果没有了学生亲身的“选美”体验和经历,就不会有源自内心的思索和自问?就不会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审美的进行联系审视。

通过表1请学生解答了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从而发现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明确是长和宽两个量在比,并使学生体会同类量比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画一个具有这样倍数关系的长方形,进一步丰富例证。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接着出示情境2。

情境2向学生提供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教学时,我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填表得出速度,再说一说,怎样求速度,谁的速度快。

最后出示情境3。

情境3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这里也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直接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怎样才能比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表,再让学生说一说求单价的方法。

情境2和情境3,让学生感受到在同一背景下,总价和它相对应的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使学生体会不同类量比的意义。

利用分块式呈现信息材料,一是渗透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创设不同背景下的数学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逐步体验感悟出:单纯从绝对量的多少(比差)来比较是不够的,还要用相对量(比商)来比较。

(二)探究比的意义,揭示学习的主题。

在以上3个情境的基础上,接着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本第50页“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如何求比值,然后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汇报比的概念的时候,我则着重引导学生寻找概念的重点词、重点意义和条件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而比的概念中,关键字就是“相除”。

接着组织学生回顾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鼓励学生用比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求比值的方法就是用前项除以后项。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北师大(新世纪)版数学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的成员陶文中教授给我们指出:学生是否是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要做到三清——想清、写清和说清。“想清、写清”,绝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而“说清”却往往被忽略。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养成。于是,在我这节课中,我非常重视学生是否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3个情境中有关数量的比的关系,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与时间。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深化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生想清和说清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形成扎实的转化,发展能力,同时体现新课标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组:巩固性练习。

1、读出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1)3:12(2)5/8(3)6:2/3(4)1/5:1/6。

通过各种类型的比,使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后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以及让学生仔细观察比与比值的区别,明确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式子,而比值是一个数,这是很多学生往后比较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难点。

2、找比。

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通过这一题让学生弄清楚,究竟是谁与谁相比。

第二组:综合性练习。

判断。

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2、5÷4又可以说成5比4,又可以写成5/4。

通过这两道题,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

3、体育比赛中的“4﹕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回答。)。

这一环节再次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小_。在同学们的激烈的辩论之后有的同学指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还有的同学指出:从4﹕0这个比出发,根据求比值的方法,4﹕0=4÷0=?这个问题,根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所以这个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比。

第三组:发展性练习。

1、从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柯南破案故事入手。告诉同学们:(前不久,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侦察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这时柯南来了,他仔细观察完现场后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25厘米,就果断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你能算出这个疑犯的身高吗?这个故事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联想和猜测,这可能与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即脚长)之间的关系有关,于是紧接着鼓动他们展开研究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从自己身上进行研究,量一量,算一算,并提示学生将发现的关系用刚学到的比的知识来表示。这样教师就不用多费一句口舌,他们饱涨的热情和关注使得他们立刻就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

汇报交流中:教师随机板书几位学生身高与脚长的比及比值,当写到第5个时,下面就有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身高与脚长的比值都接近整数7!”

又有学生说:柯南就是用罪犯的脚印长度乘7来推算出疑犯的身高的。

刚刚学到的知识能马上学以致用,自己也当一回“小柯南”,这带给了学生强烈的探究的_、研究的乐趣和发现的激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比的重要性以及比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接着,教师随即分别出示维纳斯女神雕像图片、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的图片、我国的国旗图片及摔碎的古玩花瓶图片,从而引出美学中的比、国旗中的比及考古学中比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奇的体验,一种清新的熏陶。此时教师适时接上: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比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集搜集。从而将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

(四)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要用足用好这些情境,真正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本质的目的,需要我们对这些素材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做一些教学法的加工。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有以下几点思考:

1.精选典型情境,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

教材中提供了四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是同时出现两组、三组或四组相对应的量进行研究,最后对比的结果进行比较。考虑到过多的情节不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和讨论,因此,我选取了“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两个情境,一个是生活情境,一个是数学情境(在数学中使用比和比例式最多的就是几何);一个是不同类量的比较,另一个是同类量的比较。每个情境只研究一组相对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样处理更能凸显比的意义和引入比的必要性。其他素材和任务可以在后面的课时完成。

2.联系数学史料,借助比号的写法沟通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

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苹果买卖”“图形放大缩小”等素材,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三、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对这一节课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教材分析。

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并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两类情境——数学情境和生活情境,一类情境是同类量的比较,另一类是不同类量的比较,接着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二)重点、难点与关键。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2、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与比值的区别。

3、关键:

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分析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之后,我们才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

(2)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3)对比的应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我借助一下几种教具来辅助这节课的教学。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两张测量表格。

(3)多张“生活中的比”的图片。

二、教法分析。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本节课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首先通过创设系列情境,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退回“生活”,由浅入深地独立思考,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再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比的意义,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最后则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三、说学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首先通过系列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找出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通过观察、讨论以及自学课本内容后总结出比的意义及相关的知识要点,然后再通过“运用脚掌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来计算身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比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并巩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几种学法让学生能用数学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亲历探索过程。尤其是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在认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经过表象达成理性认知的学习过程。为了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从如下几个程序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景,感知比较的方法。

首先出示情境1。

给同学们来一场“选美”比赛。不过这次“选美”比赛的对象有点特别。(教师出示规格分别是a:6×4、b:2×3、c:8×3、d:8×12、e:2×12五张淘气的照片,全班投票选出最美的几张照片,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选a:6×4、b:2×3、d:8×12为最美的照片。

然后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为什么这3张照片最美,而其他两张不好看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是否跟数学有关联呢?”可贵的数学意识由此而生。如果没有了学生亲身的“选美”体验和经历,就不会有源自内心的思索和自问?就不会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审美的进行联系审视。

通过表1请学生解答了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从而发现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明确是长和宽两个量在比,并使学生体会同类量比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画一个具有这样倍数关系的长方形,进一步丰富例证。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接着出示情境2。

情境2向学生提供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教学时,我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填表得出速度,再说一说,怎样求速度,谁的速度快。

最后出示情境3。

情境3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这里也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直接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怎样才能比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表,再让学生说一说求单价的方法。

情境2和情境3,让学生感受到在同一背景下,总价和它相对应的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使学生体会不同类量比的意义。

利用分块式呈现信息材料,一是渗透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创设不同背景下的数学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逐步体验感悟出:单纯从绝对量的多少(比差)来比较是不够的,还要用相对量(比商)来比较。

(二)探究比的意义,揭示学习的主题。

在以上3个情境的基础上,接着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本第50页“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如何求比值,然后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汇报比的概念的时候,我则着重引导学生寻找概念的重点词、重点意义和条件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而比的概念中,关键字就是“相除”。

接着组织学生回顾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鼓励学生用比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求比值的方法就是用前项除以后项。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北师大(新世纪)版数学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的成员陶文中教授给我们指出:学生是否是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要做到三清——想清、写清和说清。“想清、写清”,绝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而“说清”却往往被忽略。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养成。于是,在我这节课中,我非常重视学生是否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3个情境中有关数量的比的关系,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与时间。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深化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生想清和说清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形成扎实的转化,发展能力,同时体现新课标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组:巩固性练习。

1、读出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1)3:12(2)5/8(3)6:2/3(4)1/5:1/6。

通过各种类型的比,使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后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以及让学生仔细观察比与比值的区别,明确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式子,而比值是一个数,这是很多学生往后比较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难点。

2、找比。

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通过这一题让学生弄清楚,究竟是谁与谁相比。

第二组:综合性练习。

判断。

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2、5÷4又可以说成5比4,又可以写成5/4。

通过这两道题,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

3、体育比赛中的“4﹕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回答。)。

这一环节再次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小*。在同学们的激烈的辩论之后有的同学指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还有的同学指出:从4﹕0这个比出发,根据求比值的方法,4﹕0=4÷0=?这个问题,根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所以这个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比。

第三组:发展性练习。

1、从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柯南破案故事入手。告诉同学们:(前不久,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侦察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这时柯南来了,他仔细观察完现场后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25厘米,就果断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你能算出这个疑犯的身高吗?这个故事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联想和猜测,这可能与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即脚长)之间的关系有关,于是紧接着鼓动他们展开研究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从自己身上进行研究,量一量,算一算,并提示学生将发现的关系用刚学到的比的知识来表示。这样教师就不用多费一句口舌,他们饱涨的热情和关注使得他们立刻就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

汇报交流中:教师随机板书几位学生身高与脚长的比及比值,当写到第5个时,下面就有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身高与脚长的比值都接近整数7!”

又有学生说:柯南就是用罪犯的脚印长度乘7来推算出疑犯的身高的。

刚刚学到的知识能马上学以致用,自己也当一回“小柯南”,这带给了学生强烈的探究的*、研究的乐趣和发现的激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比的重要性以及比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接着,教师随即分别出示维纳斯女神雕像图片、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的图片、我国的国旗图片及摔碎的古玩花瓶图片,从而引出美学中的比、国旗中的比及考古学中比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奇的体验,一种清新的熏陶。此时教师适时接上: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比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集搜集。从而将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

(四)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五、板书设计。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水果价格”三个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价格”等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比的意义;

2、能用口头表述两个量的比;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反思:

下面我就这次研讨的主题“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谈谈我的教后反思。

一、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创设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环境、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创设如下情境:“这些图片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后发现原因是a、b、d三个图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体会同类量的比;再设计了“速度”“单价”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类量的比,从而感受比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了解“人体上有趣的比”,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这些情境都是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

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从生活中的像片入手,巧设悬念:“为什么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多媒体来演示,注意数形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情境,使学生对比的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节课,我们并不是一下子就归纳出“比”的概念,而是充分创设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数、形的有效结合,感受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的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第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想问题。比如这节课中,课堂上出现了“球赛的比分是不是比”,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今天所学习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是一种比多少,也就是差比,并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比。又比如在抽象出比的意义后,由于前面对比的意义体验较深刻,因此让学生找生活中的比时,学生找出的生活中的比很多,范围也很广,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个环节出现了这节课中的一个小亮点。

三、关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

学生的学习要有方向,而如何把握这个方向,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引导适时、到位,学生就能控制自己,随着学习内容步步深入学习。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图形为什么像或不像,有什么秘密?”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预定目标,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就能根据目标自觉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克服困难,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四、关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并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先为学习小组提供了图形、问题、表格,教师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在他们的合作中,及时地引导他们研究,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鉴赏,最后全班交流;在归纳出比的意义之后让同桌同学互相说“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对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我不能很好地处理、引导、回应,对学生的评价的语言也不够丰富。(用课堂中出现的实例进行简要说明)。

问题归因:

出现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对这堂课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学生能出现的一些问题预想得还不够全面,不够到位,我的专业知识还不够丰富,这些不足都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教学重建:

如果让我再教学这一内容,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应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教师必须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敏捷的教学机智,非凡的驾驭课堂和学生的能力,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每一堂课中的思索与积累。

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带着批判、审视的目光,结合实践对理论加以检验,并且在反思性检验的过程中,使自身的经验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努力提升驾驭课堂、捕捉信息,资源重组等能力,做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小学数学一年级生活中的数学说课稿

与上一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相同,加减混合也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计算过程,但不同的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既要记住第一步计算结果,又要在第二步计算时应对跟第一步不同的运算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另一方面,教材有意地呈现了对比性很强的两组情境图帮助学生学习,情境图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算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但教材是组合型的情境图出现的,学生对图中原来物体的个数很难理解,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看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重难点。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加法先入为主,所以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势,错误地认为加减混合应该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因此改正学生的这一思维定势,正确地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借助多媒体,运用直观教学、启发谈话、讨论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用眼看、动脑想、开口说,使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拟定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导入、回忆法则。

这一环节主要分复习旧知、回忆方法、引入新课三步进行,通过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口述连加连减运算过程,回忆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架起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教学起点,找准学习最近发展区。

2、建构新知、对比认识。

本课中,学生将首次接触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而借助中间的箭头明确看图顺序和理解图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难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将从自主探究、辨析交流、比较归纳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基于教材中的两组图是由易到难的原则,所以教学上我将采取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

教学例1时,由于组合情景图中,原有天鹅的只数、飞来的只数和飞走的只数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学生能独立看明白图意,但要把图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指导学生清楚地说出图意是本例题教学的关键。我将直接出示第一组主题图,以图中箭头为突破口,以说为教学手段,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幅组合图,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尝试“说”来明白图意。如果有学生在表述时能说出“原来”和“现在”这些关键词,老师将马上给予肯定,并适时利用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全班学生完整地说出图意是“湖面上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湖面上还剩下多少只天鹅?”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这两个词,老师也将适时点拨指导他们把“原来”和“现在”这两个词加进去,以帮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对图意的准确理解,这时候再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抓住第一步的得数7,说说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同时明确算第二步时,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7”减去“2”,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很自然地领会了主题图的含义、明确数量关系、理解计算步骤,从而掌握了加减混合的算理与算法。例2的教学,由于组合图中的天鹅是先飞走一部分的,所以原来的'只数不易看出,有学生会认为原来有2只,也有人会认为原来有4只,所以此处我安排学生先看图交流讨论“到底湖面上原来有几只天鹅?”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老师不会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此图中原来的只数既包括湖面上的两只,也包括飞走的那两只,所以原来应该有4只天鹅。接下来的说图意、提问题、说计算顺序,我将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而在运算方法的学习上,为了解决“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我还采用“画一画,写一写”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画出第一步的运算,写出它的结果,有效解决“连续口算”这一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当然,学生熟练计算后,这种辅助手段就可以不用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所以,学习完这两题后,我将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无论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都是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加减混合算式的时候,一定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巩固内化、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组的看图列式和第二组的连线题是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他们计算和表达的能力。

2、第三组计算大比拼和第四组是综合练习。其中第四组是常见的乘车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完成。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比较两幅图,质疑:为什么第一幅图中车上原来是4人,而第二幅中车上原来是6人呢?在学生讨论后,我再播放这样的一段动画,让学生明确图二中那两个人是刚下车的,也要算在原来的人数里,所以图二中车上原来有6人。

3、第五组灵活运用是拓展练习。

让学生思考解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练习通过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加减混合最后的得数跟第一步的得数有密切的联系,算准第一步的得数是关键。

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总结方法、评价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态度。这样的总结,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课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送给小组卡片,后边藏着加减混合的算式,课的最后,小组成员只有算对了才能拿回去,这样的课堂评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还巩固了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

以两组情境图为主,配以相应的算式和计算过程,对关键文字加以强调,尽量做到清楚明了,图式结合,重点突出,对比鲜明,结合小组评比,提高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上午三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后两节课,都是从解决问题出发,紧扣了这次数学教研专题。我觉得上午的课有以下共同点:

如段佳老师的《分数与除法》,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利用3个小圆片平均分成,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3个块就是3133块,而3块的相当于1块的,也就是块。444414像周凌鹤老师的《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通过三个典型的已知半径和高,直径和高,底面周长和高这样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并小结出了求圆柱的表面积的一般方法,教会了学生思考问题。再如庄芷荻老师的《统计》,一句“你会看统计图吗?”,点燃起学生想尝试看图的欲望,接着出示三城市男青年平均身高统计图,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然会告诉你,他是从哪里看到的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标题、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内容,总结也看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先看标题,再看横轴,后看纵轴。我们知道,内隐的思维过程需要外显的语言传递,在这一过程中,正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表达。

四能指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们的教学往往重视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比如拿到一道题目,首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然后再去解决问题,但周老师在教学例4(厨师帽)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在取近似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所以不得不分析按实际情况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所以在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老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有时对课堂生成的资源挖掘得不够,比如庄芷荻老师的《统计》,在第一个环节,当问到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一共需要订制哪几种校服?学生的回答是:可以先量最矮的,再量最高的,这样就可以知道我们班一共需要订制哪几种校服,可能教师原先预设的答案是:可以制成统计表。当动态生成的资源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有点着急,以致于过早出示统计的学生身高,甚至都忘了交待学生填表。其实教师可以接着追问:那除了量最矮的和最高的,还有什么方法?一句话,轻轻带过,很自然地引回到学生填表这个环节来。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早上,观摩了张老师的课,有三点体会和感受。

张老师设置了符合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从七个方面对对“圆的认识”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中体现了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注重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包括学具的准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兴趣。

从教学方式来看,张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又有用。

从学习方式来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探究的机会,变“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天地,使学数学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通过借助剪刀、圆规、实物拷贝、绳子或木棒来画圆;通过折的方法和画的方法来寻找圆中的半径,直径的条数、长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激发学生思考来考虑,圆是平面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大不相同,区别较大,教师能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考即数学思维,在三维目标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能思考就能学好数学。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的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张老师的课,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这方面做到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动手就体验了吗?数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体验过程,历经过程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动手操作是体验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动手都能得到体验。怎样的动手才能有所体验,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探索。

数学知识背景的了解度有多深?用不同的方法画圆这一环节,课堂上老师说有四种方法来画圆,其实剪刀和圆规来画圆是同出一辙,原理一样。画圆经历了借助实物磨印,到借助绳子或木棒来画圆,最后才到圆规,这些只是工具的演变过程,并不能说用什么工具来圆,就有几种方法。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除了半径,还应有直径和周长,这三者都是决定圆的大小的因素,说法不同,性质相同。

总之,课堂上所有活动都是为“有效性”而展开,“是否有效”应作为每一节课前和课后询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特级教师刘可钦提出课堂教学三境界: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启迪智慧,三是点化生命,愿老师们为第三种境界而努力!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1、李老师的课由判断套圈游戏的公平性引入圆,通过课件出示银河系、一些圆形建筑等图片、再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李老师让学生通过摸、折、画等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去学习。首先通过组织学生摸摸自带圆形物体的边,注意与其他平面图形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小结出圆的概念;然后组织学生对手上的圆形纸进行折、画,从而介绍圆心、直径、半径,改变了教材三个概念的呈现顺序;最后对例3通过画、折、比的方法进行探究,得出圆的有关特征,同时进行了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全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目标达成度较高。

3、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演示突破了知识的难点。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4、用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从课始问题的提出到课末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学知识。

建议:在理解圆的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时,最好能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证明在同一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的规律,如可以让学生去量长度、或通过动手折等。

六年级数学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二课时,它属于“拓扑学”的内容。这个内容对老师来说不是个好组织的内容,但对学生来说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等特点,因此教科书将此内容安排为“数学好玩”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在一般纸环与莫比乌斯带相比较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操作实践活动,突破重点和难点:

首先在第一个环节,教材呈现处于纸条一面小蚂蚁在不能越过纸条边缘又想吃到另一面的面包这个童话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它到底能不能吃到面包呢?”这是小蚂蚁的困惑,它突出一个“趣”!

在第二个环节“做一做想一想”中,是让学生学习制作莫比乌斯带,并初步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特征,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制作中体会,重在一个“扭”!

而在第三个环节取点涂色活动中,采用一般纸环和神奇纸环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分别给两个纸环涂色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从而体会神奇纸环实际上“只有一个面”。

最后一个活动“剪莫比乌斯带”,在活动中发现莫比乌斯带“沿着中间的一条线剪开后,不是形成两个纸环,而是成了一个大的纸环”,从而体会莫比乌斯带的“奇”与“妙”!

二、改变原由:

(二)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逻辑思维有所成熟,他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及伸张正义的责任感。

三、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在尊重教材“奇”“趣”“妙”的基础上,改变了主题情境,以“聪明的捕快”的故事来引入,这样既方便演示、操作、观察、思考,直观展示纸圈的神奇,同时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多方位的实践如看一看、画一画、摸一摸、做一做、剪一剪、议一议的活动,去领略莫比乌斯带的神奇,此外,在课堂的第四大环节,我增加了欣赏环节,通过大量的莫比乌斯带的应用图片与剪纸视频的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莫比乌斯带作用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为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所有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示范演练与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完成的。而操作实践最容易造成“一动就乱”的局面,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1)操作之前,问题来引领。在每一个操作活动之前,我都会呈现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从而使操作有目的、有方向。

(2)操作之中,调控是重点。为了让课堂紧凑,活动有效,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感受知识的应用,在合作与比赛中增强凝聚力,提升学习趣味性。

(3)操作之后,反思是关键。每一次的操作,每一个活动之后,都有或者是老师的总结、或者是学生实践后的结论,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意义。

那么这样的活动学生喜欢,所以他们会乐于用心学,也会乐于认真做。

四、教学目标:

(1)体会、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会制作莫比乌斯带;

(2)在看一看、描一描、做一做、剪一剪、议一议中,直观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以及它的作用。

(3)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猜想与探索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认识莫比乌斯带,会制作莫比乌斯带,体会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体会、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七、教具、学具:

纸条、剪刀、胶水、彩笔等。

(一)、故事引入,设疑激趣。

师讲述故事《聪明的捕快》。

提出疑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的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二)、深度体验,探究新知。

师直观演示捕快手中的纸圈,生代表上台模拟,全班观察思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直观感知,初步解疑。

(1)设疑:明明是两个纸圈上的字怎么就跑到一起去了呢?这真是一个神奇的纸圈。(板书:神奇的圈)。

(2)演示:师演示普通纸圈围法,感知普通纸圈两个面上的字不能“跑”到一起;

(3)展示:师展示神奇纸圈围法,明白神奇纸圈两个面上的字“跑”到一起。

(4)质疑:普通纸圈变为神奇纸圈哪一步最为关键?

(5)结论:将纸条一端不动,另一端翻转180度,然后再用胶水将两端粘牢。(板书:翻转180度)。

(6)师再次演示围法,强化感知。

【设计意图】:标准倡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环节围绕神奇的纸圈展开,让学生经历质疑、尝试、观察等多种学习过程,感受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

2.动手实践,体验特征。

(1)制作:生独立制作一个普通纸圈和一个神奇纸圈;

(2)对比发现:

面的特征:

普通纸圈有几个面?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两个面。

神奇纸圈有几个面?再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一个面。

边的特征:

普通纸圈有几条边?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两条边;

神奇纸圈有几条边?看一看,摸一摸;

根据生回答板书:一条边;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制作普通纸圈及神奇纸圈的过程中,以及在其后的对比发现中深化了对莫比乌斯圈神奇之处的理解。

3.问题解决,升华新知。

师与一生合作演示;

生独立试一试,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师作小结:这再次验证了这条神奇的纸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作重点记号)。

4.介绍莫比乌斯带的由来(板书:莫比乌斯)。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县官设置的难题,让学生更加深刻领会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的本质特征,体会到知识价值的同时,收获学习的成就感,也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拓展研究,见证神奇。

动手剪一剪,感受“怪圈”的“怪”

(1)独立画一画,做一做,再剪一剪;

(2)小组交流欣赏作品。

师小结:莫比乌斯圈真的很神奇。

视频欣赏,感知“怪圈”神奇。

播放“莫比乌斯带”不同剪法视频,深入感知它的神奇,激发学生好奇心及学习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从自己制作,到欣赏视频,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比较、验证、思考、发现,直观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拓展了数学思维。

(四)、生活应用,感知数学魅力。

莫比乌斯带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请大家一起欣赏:

过山车:有些过山车的轨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莫比乌斯爬梯:可以循环攀爬,真是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机器传送带:利用莫比乌斯原理做成的传送带降低损耗;

各类建筑上的应用。

【设计意图】:多个“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它的作用,深刻体会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

(五)、课后实践作业。

画出一张长方形纸条的三等分线,将它做成莫比乌斯带,再沿着它的三等分线剪一剪。你有什么发现?再试着沿着纸条的四等分线画一画,剪一剪。

【设计意图】:课堂是知识的起点而不是结束,让学生课后继续通过操作,进一步发现莫比乌斯带的奇妙,激发他们探究的意识,追寻知识的奥妙。

(六)、板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两个面一个面。

两条边一条边。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本节课王xx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但是世间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面我就个人观点说一下这节课中,还有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课前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录制的微课进行预习,这节课如用平板答题代替学生汇报环节能更节省时间更高效。

本节课有三处设计了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环节,合作学习起到绑带的作用,学生发言更充分,但是本课中这样的环节我认为有些多。

当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汇报环节,一般只有一个小组进行汇报,如再找几个小组,这样展示的孩子能多些,并且可以汇报不同验证方式。

教材在课堂中应充分利用,本节课只在练习画圆时使用了教材使用率不高,我觉得还可以在概念教学时使用教材。

以上是我粗浅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本课是在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时要变除为乘,去乘除数的倒数。这节课则是进一步丰富分数除法的内涵,扩展到分数除以分数,并由此统一分数除法的法则。

教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用不同的策略来验证此猜想是正确的。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最后再经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充分感性的基础上加以巩固。

课始让学生先来编几道分数除法的算式,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分类,这样既对已学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又很自然的过渡到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并为探究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做好了铺垫,同时深化了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在出现了分数除以分数的题目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且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猜想直接尝试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挑战。然后再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正因为教师相信学生有这样的能力,才有这样的设计,才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交流。最终证明了同学猜想是正确的,让大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信心无疑会得到增强,并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观察比较——提出猜测——探索验证——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学习策略。

不管是在导入部分学生编题得到的除法算式,在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验证中,在后面的每一个练习中,甚至是在课堂小结中,教师都是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前后或小组内进行交流,再进行集体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例如:先计算再比一比的题目安排,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方法运用这一层次,而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宏观视野,在熟练运用计算方法时,探讨分数除法中的规律,这是一种更高的系统化。

建议:

1、对于学生每次做题的结果应该及时进行评价,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在学生自己独立猜想方法尝试解决了分数除以分数的题目之后,应该重点鼓励,让他们感受快乐,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2、教学中引导的语言如果能注重一些细节主,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陶雪玲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反思这节课的教与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成功的。

通过网上图片和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的土地上竟有这么缺水的地方,然后让学生汇报网上查阅的资料,了解到不仅仅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缺水,特别是今年云南遭受的旱灾,而且世界许多地方也同样缺水。从情景中,学生自己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自然引入课题。

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该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为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课堂上,无论是本校用水情况,还是家庭用水情况,始终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和分析问题,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存在的不足:学生感悟太少。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看(看图片或视频),说(汇报资料),算(先算出每人浪费一小杯水,再算出全国的小朋友浪费水的一个天文数字),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小知识),感悟水资源额的缺乏,发自内心的行动起来节约用水。由于老师课前担心时间不够,四个环节匆匆而过,因此留给学生感悟的时间太少。

我的建议:把探究、感悟的时间留给学生,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

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孩子们对分数的运算有了一定的掌握,计算能力的日益提高,也使得孩子们有更深一步探求的欲望,因此,利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本节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掌握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基本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基本思想目标:在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建模、迁移等数学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把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通过以下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

1.观察发现法,通过观察电脑课件中国王的故事的演示,突出单位1这一重要知识点。

2.尝试发现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讲解自己的方法和见解,自己去列式,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