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快乐的我(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8 14:51:37 作者:HT书生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和评价标准的明确,以实现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馈。这些大班教案的范文展示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新点。

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

一、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

1、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让学生相互在自制的小卡片或自备的日记本上写上一句话。

2、小组中依次有一位学生站立,然后由每位学生说一句评述他最突出的某一点的话。

3、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同学评价的感受。

二、你听我说。

组织学生自由地上台说“xx眼中的我”的话语,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打算。在学生介绍父母等家人的“新年寄语”时。可让学生同时展示父母送的小礼品。

三、照镜子。

1、老师分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填写表”。

2、学生自填。

3、学生介绍“夸夸我自己”。

4、老师结合发言的对象分别送上“新年寄语”。

四、放飞希望。

组织学生寻找好朋友,互写“新年寄语”。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快乐的旅行》

活动目标:

1、学习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

2、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旅行时所想到的人与事。

活动重点:想像旅游活动,引导动态画法。

活动难点:分组作画、贴画。

活动准备:

1、脚印画。

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脚印画(幼儿围坐于脚印边):

——“这是什么?”

“多漂亮的脚印!在哪里会留下脚印呢?大家可以商量一会。”

2、集体画背景:

(抓住幼儿所述的一个地方)。

——“好!那就在xx上留下脚印吧!我们一起来画好吗?和伙伴商量一下怎么画。”

3、自由想像旅行活动,引导动态画法:

——“好!我们都到xx上去旅行了,那么你会在那里干什么事呢?”(幼儿自由想像。)。

——“你们会在xx上做那么多事啊!动作都一样吗?”

请一名幼儿演示动作,教师演示画画。

小结:不同的动作可以用身体的正面、侧面、背面,还可以加上各种手的动作来表现。

4、分组作画、贴画:

现在把你们做的事情画出来,然后沿边线剪下来,贴到xx边或者脚印边。

5、分享、交流:

(集体坐于教师前。)。

——“现在把你们在xx上做的事情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快乐的动物园大班社会教案

教学意图:

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处于“独我”的教育环境。“不愿分享”,这是十分明显的特点。培养孩子分享不是一天一时就能形成的,需要时间、时机,当然也需要策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一点一滴地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共享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及录像,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

2、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友好协商,才能获得友情,感受快乐。

3、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2、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

1、信箱背景,信,摄像机,事先录好的录像,多媒体课件1、课件2。

2、创设四个活动区域。(根据幼儿的人数,准备一些玩具、书等新奇的东西)。

3、墙面布置“快乐屋”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遇事常常自我为中心,做事不顾及他人,交往意识越来越差,交往的能力也不高。例如:不能与他人共同拥有一个玩具,甚至有些幼儿还有很明显的攻击性。(如为了争抢玩具出现打、推、挠、咬等行为。)还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得孤僻,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自己呆滞地坐在一旁等;针对幼儿的这一认知发展特点,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指导幼儿怎样与朋友交往,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获得认知和体验,感受主动地帮助别人、做事互相谦让,不仅会给对方带去快乐,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了。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箱,引起兴趣:

1、师:“又到看宝宝信箱的时候了,我们来看看今天谁的信箱里有信?”

2、师读信,师问:“xx,你听后有什么感觉?”

幼1:说话有礼貌,谁都会喜欢的。

幼2:客人表扬xx,他一定很高兴、很快乐。

3、师:为什么会高兴和快乐?在生活中,小朋友做哪些事情还会感到快乐?”

应对措施:如果幼儿说不出什么是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师引导“快乐”一词的含义。

幼1:说话有礼貌,大人们会夸奖我们,说我们是懂事的好孩子。

幼2:老师喜欢有礼貌的孩子,所以我们会高兴。

幼3:帮助小朋友系鞋带,我很快乐。

幼4:小朋友跌倒了,我把他扶起来,我会很高兴。……。

评析:《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倾听的能力,并营造幼儿积极参与的语言氛围,在这一环节让幼儿说出自己对信的内容的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引出下一个环节。

师:我这里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快乐的事情,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1,引导讨论:

1、画面上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两个小男孩正在夺抢玩具枪的课件)。

2、他们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明明横眉立目,冬冬流着眼泪)。

3、他们这样做会快乐吗?为什么?

幼1:他们都不会快乐的。

幼2:这样做很没礼貌,他们没有互相谦让。

幼3:如果把玩具枪抢坏了,谁也完不成了,他们就高兴不了了。

幼4:如果没有打仗的伙伴了,一个人玩玩具枪也不好玩。

3、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都高兴起来?

实录:幼1: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不应该抢。

幼2:应该大家一起分享玩具,这样才会快乐。

幼3:明明应该让着冬冬,哥哥要学会照顾弟弟。

幼4:明明和冬冬应该好好商量谁先玩,谁后玩,这样就不会打架了。

评析:《纲要》中指出:“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认为,教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来发言,而且应该要求幼儿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初步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

4、再次观看课件2(课件内容:明明主动把枪让给冬冬玩,并说:“冬冬你小,还是你先玩吧,冬冬高兴得说声“谢谢”,两人都高兴得笑了。)说一说:“明明和冬冬快乐吗?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解决问题的好多种办法,这说明活动前幼儿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这与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引出下一环节。

师:“瞧,他们都在干什么?”

三、播放录像(提前录好的有关幼儿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1、让幼儿观察录像中有哪些快乐的事情;有哪些不快乐的事情?

2、xx事情为什么是不快乐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幼1:一个小朋友主动帮助系鞋带,他会很快乐,因为他帮助别人做好事了,所以会很快乐。

幼2:洗手时应排队,不排队会很挤、很乱,这样我会很不高兴。

幼3:我们都会说:“对不起、没关系”就会很快乐。……。

评析:《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看的录像内容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这样通过初步感知及再次渗透,让幼儿了解朋友间的交往方法,这样不仅突出了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3、在与小朋友玩耍时,都会遇到哪些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在此我们会使用哪些礼貌用语。

评析:幼儿根据上述环节的情感经验,能说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些礼貌用语。

引出下一环节。

师:“今天活动室里开设了许多活动区域,想一想应该怎样与小伙伴一起玩。”

四、创设情景,幼儿体验:

幼儿自由结伴,分别到已创设的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教师当场捕捉有价值的进行录像。

评析:创设情境让幼儿来体验礼貌交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最好也要深入其中,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

五、播放刚才幼儿游戏实况录像,再次讨论:

1、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喜欢和谁在一起?快乐吗?为什么?

2、幼儿情景表演。

应对措施:如果幼儿表演遇到困难,教师可随机进入角色与幼儿一起表演。

(1)体验想玩别人的东西时,应该怎么办?

小结:如果要别人东西玩,可以有很多方法解决,关键要有礼貌,征得对方同意,大家一起玩既是快乐的,又会有很多朋友。

(2)想借东西时,应该怎样说?

小结:如果想像别人借东西,必须说一些礼貌的话,这样别人才会高兴的给你使用。

(3)别人遇到困难了,你看见后会怎样做?(模仿一些交往的方法,如礼貌用语等)。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主动地帮助别人,不仅会给对方带去快乐,同时你自己也会很快了。

评析: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情境表演进一步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体验友好协商,才能获得友情,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受快乐。

活动延伸:

展示“快乐屋”墙饰。

师小结: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一些快乐的事情,如果你的快乐也会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么,你将会得到一颗快乐星放到快乐屋里,小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能够依据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创设情境激起幼儿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冲突。

2、活动设计清晰,能按预设的活动环节展开教学活动,活动中各环节的过渡自然。

3、努力领悟《纲要》精神,在活动中,力争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积极的、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4、教师适时的提问、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述,在整个活动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5、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

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不是很好,部分孩子不能说完整话;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干预的有些多,(即给予的命题有些多),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总之,通过活动的教学,既有成功的收获,也有不足。不过,我将不懈努力。让孩子们放飞快乐,尽情的回味着分享快乐的愉悦。通过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快乐的动物园大班社会教案

1.观察并描述各种动物的动态。

2.学习使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

活动准备。

ppt课件:在动物园里。

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小朋友最喜欢到什么公园里去玩?

为什么喜欢到动物园去玩,在那里能看到什么?

二、展开。

1.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课件:小熊在干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讲述。

2.运用动词进行讲述。

ppt课件-。

(1)梅花鹿在干什么?

梅花鹿在吃东西。

重点学习使用动词描述动物的动态,并说完整句。

(2)小鸡在干什么?

小鸡在吃食。

(3)河豚在干什么?

海豚在跳水表演。

….

3.学习使用句式讲述。

ppt课件演示。

(1)看见有一群白鹤。

有的….有的….还有的….

(2)看见有几只袋鼠。

有的….有的….还有的….

(3)看见有几只山羊。

有的….有的….还有的….

4.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三、结束。

快乐的动物园大班社会教案

设计思路:

一、文学作品的赏析。

在主题“不一样的我”中,孩子们通过故事《我家是动物园》,了解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包括性格、脾气、爱好等个性品质)。

《我家是动物园》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充满了惊喜和快乐,它能让孩子产生幽默与共鸣,并展开合理的联想。

“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这让孩子产生了好奇。而读完作品后,从作品中,他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各种不同生命和谐相处是一个美好并值得努力的理想。

二、结合生活,合理联想。

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他们会为一件小事而吵架,会为朋友的一句话而委屈,会一起玩得很高兴,会和朋友说悄悄话……。

迁移作品经验,让孩子把朋友和动物形象展开联想,创设情境,把班级比作动物园,把熟悉的小朋友比作可爱的小动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需要的满足。

本次活动,需要引导孩子从朋友的外表,习惯,喜好等方面对朋友有一个综合形象的`联想。与此同时,挖掘不同状态下朋友的不同特点,如:吵架的时候,一起玩的时候,哭的时候,笑的时候,分别象什么。这些经验都应该是孩子在这一年来,与朋友的相处中累积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

能体会朋友间的“幽默”形象的比喻,亮出自己观点,去欣赏、接纳别人的优点,理解、宽容别人的缺点,同时去帮助、支持他人有合作的意识。

三、班级的背景特点及价值追求。

孩子们很快就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孩子们非常珍视友谊:赠送礼物、保存着朋友的小名片……能让孩子在毕业的时候,感受到我们这个动物班级的欢乐,感受到每个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在他们内心播洒友谊的种子,珍藏最初的友谊。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在心中总会有“小动物”朋友陪伴着他。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观察、思索自己和朋友在外表和性格上的特点。

愿意大胆讲述,介绍自己的朋友。

活动准备:

1、情感准备:离园前的准备。

2、经验准备:故事《我家是动物园》。

3、材料和环境的创设:音乐、动物形象、场景:动物园大门。

活动过程:

一、作品经验迁移。

1、“我家是个动物园”

“我家是个动物园”,你觉得我家里谁很有趣,很滑稽?

还记得祥太的爸爸象谁吗?(奶奶、爷爷……)。

如果把我们班级也变成动物园的话会怎么样呢?

(引导孩子回忆作品的内容,激发孩子对作品的兴趣)。

2、“我班是个动物园”

这是大一班的“动物园”,谁想来做里面的小动物啊?

你象什么小动物呢?你觉得你哪里很象?

(引导孩子说说自己和同伴,能结合性格特征,把“动物”和“人”进行合理联想)。

3、找朋友讨论。

想一想,你的朋友是谁,他象什么动物,他哪些地方象呢?

(引导孩子讨论,并做图片记录)。

4、介绍自己的朋友。

我们的班级真的成了可爱的动物园了,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朋友?

二、说说老师,分析三位老师象什么?为什么?

可别忘了我们班还有三个大动物朋友呢!

(引导孩子结合老师的特点,说说老师象什么动物)。

三、老师眼中的所有孩子的动物形象。

你们在老师眼睛里就象可爱又淘气的小动物。当你走进教室对着老师微笑地点点头说“老师早”的时候,就象一只有礼貌的小熊。当你在海洋球里翻跟头,滑滑梯的时候,就象一只顽皮猴。当你伸长着脖子,好奇得问老师问题的时候,就象一只长颈鹿。当你上课插嘴的时候,象只小八哥,可是,当你在台上,神气地表演节目的时候,就象森林之王,小狮子。

我会永远记得你们这群小动物的,你们会记得我这只xx吗?

四、我们在一起。

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寻找自己的朋友,并摆一个动物造型。

五、延伸活动:

我们快要毕业了,马上要离开我们的动物班级、动物朋友了,你想我们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故事:

我家是动物园。

我叫祥太,是个男孩。其实呢。

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

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其实呢。

他是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太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

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其实呢。

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也一起洗了。

这是我爷爷,一郎先生。其实呢。

他是只长颈鹿,个子高高的。散步的时候,我骑在爷爷肩膀上,看街上的风景在不停地变幻。

这是我奶奶,早纪子女士。其实呢。

她是只狐狸。很善于变化。出门的时候,她在镜子前一变――哇!变得连我都认不出来了。可是她回家时带回的礼物,肯定是油炸豆腐和饭卷。

这是我妹妹,茜茜。其实呢。

她是只小白兔,总是竖起耳朵听别人说话。她很天真,很可爱,但吵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她的踢人功。

这是金鱼,太郎和次郎。其实呢。

爷爷告诉我,它们是鲸鱼。等小金鱼变成大鲸鱼,就要把它们放回大海里去。

最后,介绍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其实呢。

快乐的中秋节大班社会教案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问:“老师,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就简单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幼儿很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闹情绪,不开心。为了让孩子了解每个人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心情,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因为开心快乐有助于身体健康。

活动目标。

1、学习保持积极情绪的方法。

2、知道每个人都有不高兴的时候,因此不能产生消极态度。

活动准备。

1、糖果。

2、自制图画,快乐统计图。

3、滑稽短片(倒霉熊)音乐《快乐小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看)。

――两只手里,其中一个手里握住一个东西,让幼儿猜猜在哪个手里,给猜对的幼儿奖励一颗糖果。

――询问幼儿得到糖果和没得到糖果时的心情表现。(如:开心,快乐,难过,失望・・・)。

――当你猜对的时候心里怎么样?猜不对的时候心里怎么样?

二、出示自制图画(图中内容:做游戏,玩玩具,小朋友闹矛盾,抢玩具,)。

――观察图中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当时心情是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

小结: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心情,比如开心,快乐。比如伤心,难过。甚至有时愤怒,生气。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开心和快乐会传染,当你开心的时候会传染给身边的每个人,他们会跟你一起开心,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把心情传染给别人,希望小朋友能保持快乐,把快乐传染给每一个人。

三、快乐统计。

――你们有没有特别高兴的.事,你在什么时候开心?(如:看动画片,做游戏,帮助别人,等等)。

――你们有没有难过的时候,你在什么时候难过?(如:受批评,小朋友闹矛盾,心爱的东西被弄坏,等等)。

――讲述故事:有一个爱生气的小花狗,它经常生气以后,肚子就会变大,它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它:因为你爱生气,所以你的肚子里面装的全是不开心时生的气,这是气病。你要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快乐,那样肚子就不会变大了!

――小朋友当你们不开心的时候你能用什么方法解决来让自己开心起来呢?

――出示快乐统计图,记录幼儿快乐的办法!

小结: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当你们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因为开心有利于身体健康,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开心快乐的宝宝!

四、欣赏滑稽短片,记录快乐瞬间。

――观看短片,

――看了短片,你们开心吗?来把你们的快乐表现出来吧(照相机记录孩子的开心瞬间)。

五、结束舞蹈(快乐小猪),传递快乐。

――小朋友,我们不仅要自己开心快乐,我们还要把我们的开心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那现在你们开心吗?那我们快乐了也要把我们的快乐传染给大家。

――邀请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跳我们最爱的《快乐小猪》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属于心理健康活动,需要幼儿掌握的难点重点没有,希望通过本活动建立幼儿良好的心态,这节课较成功,幼儿基本上人人参与,非常开心,起到了我这节课要达到的效果。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发现姓名中隐藏的秘密,能与他人大胆交流。

2、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体会家长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黑板,小桌子,每个幼儿的名字卡片,红色小圆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热情洋溢的和幼儿打招呼:大家好。

(二)基本部分:

1、自我介绍。

(1)、教师自我介绍:你们已经认识我了,等下你们也介绍你的名字,让我们大家认识认识。

(2)、个别幼儿做自我介绍。

(3)、小结:每个名字都隐藏着秘密。名字很重要。

2、贴名字。

(1)、在桌子上提供每个幼儿的名字卡片,让幼儿自己找出自己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2)、小结:这些名字都隐藏着很多小秘密,谁找到了小秘密?

3、找名字。

(1)、幼儿找姓和名一样的字。

(2)、小结:名字里有2个字的名,也有3个字的名,有姓一样的,比如:林xx中的“林”是姓。

4、红点贴姓。

(1)、教师示范操作:把红色点贴在姓的下面。

(2)、请幼儿按姓名排列,分别给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的姓名的姓字下面贴上红色点。

5、找同姓的秘密。

(1)、教师提出要求。

(2)幼儿讲诉:我爸爸姓张,我姓张,我们是一样的姓。

(3)、小结:爷爷的姓传给爸爸,爸爸的姓传给孩子,姓氏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6、找找听课的同姓老师。

(1)、提醒幼儿说:老师好,我姓崔,请问有谁姓崔的请举手。

(2)、依次请幼儿和听课老师互动。

(3)、小结:同姓的可多了。

7、找找家里不同姓的家人。

(1)、在家里谁的姓和我们不一样?你们家里有几个姓?

(2)、幼儿回答。

(3)、小结:我们中国有好多姓,共计有500多个呢,这么多的姓,我们就叫“百家姓”。

8、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2)、请个别幼儿说说其自己名字的含义。

(3)、教师示范讲述其他幼儿名字的含义。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每个名字都隐藏着特殊的秘密,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名字是我们认识别人,和别人交往的重要途径。所以,名字很重要。

2、结束。

活动反思:

大班语言快乐的教案

设计意图:

快乐像温暖的阳光,柔柔的,暖暖的,让每个孩子享受阳光,拥有阳光般的心情,无疑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为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知道其实获得快乐很简单,它就在你的身旁。只要你伸出关爱的手,快乐就能到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快乐的'含义,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共同合作劳动会得到快乐,为别人解决困难也会得到快乐。

2、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快乐。

准备:

图片,大型积木若干,让幼儿带自己心爱的玩具入园,布置成“欢乐林”,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欣赏故事,理解“快乐”:

1、教师边出示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大象、小老鼠、乌龟、狐狸它们说了什么?它们快乐吗?为什么不快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习词:孤独,并随音乐让幼儿体验孤独的情感)。

(2)启发幼儿帮助小动物想办法,让它们快乐起来。(幼儿自由讲述)。

2、讲述故事第二段:

“后来它们想的是什么办法?啊,原来它们想造房子,那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它们吧!”

3、幼儿随音乐选择积木进行造房子活动,体验共同劳动的快乐:

请幼儿谈谈: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那我们帮小动物们造好了房子,它们心里觉得怎么样?它们会说些什么呢?(放小动物感谢小朋友的录音)。

二、为小动物分房,让小动物快乐搬家:

1、新房子造好了,可是,小动物们又觉得不开心了,我们来听听看,为什么不高兴?(播放录音:我们这么多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喜欢住高楼,该怎么办?)。

2、请幼儿体验伤心,并为小动物想办法。

3、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进行分房活动。

4、交流分房经验,帮小动物搬家。

三、创设情境,加深幼儿对“快乐”的理解。

情境:鸭妈妈哭着进来:“我的房子被水冲走了我和我的孩子该怎么办?”

师:“鸭妈妈遇到困难了,它很伤心,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启发幼儿将造好的新房分给鸭妈妈一间。)。

四、分享“快乐”:

师:小动物们很感谢你们,想请你们到“欢乐林”去玩,那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你们想去吗?(引导幼儿在玩的时候,与同伴分享快乐,从而感受快乐)。

大班语言快乐的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快乐的含义,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共同劳动会得到快乐,为别人解决困难也会得到快乐。

2、能积极参与活动,会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一起唱《快乐拍手歌》,感受快乐!

师:我们小朋友这么快乐,还应该把快乐的心情传递给朋友们,森林的小动物们却一点儿也不快乐,我们来听听怎么了。

二、分段讲述故事,理解快乐的含义。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提问。(播放ppt)。

提问:

1、老鼠、乌龟、狐狸为什么不快乐?

2、怎么样帮助它们快乐起来?

(2)老师讲述第二段故事并提问。(播放ppt)。

提问:

1、小动物想到了什么办法?

2、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事情?

(3)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每个房间住一种小动物,你们帮小动物们找到它最喜欢,最适合的房间。

提问:为什么这样分?哪一组分的最合理?

(4)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帮助鸭妈妈解决困难。

提问:鸭妈妈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怎么办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给公寓起名字。

师: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给这个新房子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小结:小动物们用自己的特长,靠自己的劳动一起盖了新房子,还帮助了鸭妈妈,大家一起住在造好的房子里。小动物们很快乐!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们也很快乐,让我们一起唱着快乐的歌回教室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体验快乐的情绪,其中包括很多种快乐:大家住在一起很快乐,大家一起合作造房子很快乐,孩子们为小动物们分房也很快乐。

在开头部分讲故事的环节中,一遍故事下来就立即提问,而且用的还是逆向思维,孩子们一下子无法正确回答我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应该自己讲完故事后不急于提问,而是再帮孩子们疏通一遍故事内容,让孩子真正了解整个故事后再进行提问。

另外整个活动的重点应该是放在让孩子们体验快乐情绪上,尤其是小动物们分工合作造公寓时的快乐,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去建造属于大家的公寓。这之前可以再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小动物们各自的特征特点,为下一步分房做准备。在孩子们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孩子们学习小动物造公寓效果可能会更好!孩子们更可以感受到一起劳动的快乐情绪。

快乐的笑脸大班教案

在看动画片时,孩子们被精彩的内容所吸引,更被有趣的情节逗得笑声不断,一张张笑脸非常可爱。笑是我们美好情绪的宣泄,是一个人乐观、愉悦的体现。孩子们爱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对笑有了一些体验和感知,将它作为教学内容容易被幼儿接受。因此我以《一张笑脸》为内容,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再一次让幼儿体验和感受“笑”,并运用手工的方式来表现笑脸,以此来培养他们乐观的态度,以及促进他们良好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笑”,说“笑”,初步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

2、通过想象“谁的笑脸”,拓展幼儿的思维。

3、感受笑时的脸部特征,用贴贴、画画的形式表现“笑脸”。

(二)活动准备:

1、多功能活动室。笑脸的课件、电脑、投影仪。

2、一次性纸盘、笔、彩纸、剪刀、双面胶、泥、黄豆、纽扣等。

3、开心列车展示板。

4、数码照相机。

(三)活动过程:

a、观看动画片,感受快乐。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动画片,想不想看?(看一段动画片,配班老师及时将幼儿的笑脸拍下来)。

b、说“笑”。

幼儿:猫傻傻的很可爱。

幼儿:画面很滑稽。很搞笑。

幼儿:看得很开心,很喜欢看动画片。

……。

2、小结:刚才我们看了动画片,觉得猫和老鼠很滑稽、幽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大家都笑了。

幼儿:受到表扬就很开心,会笑。

幼儿:妈妈发奖金了。

幼儿:我帮助别人,人家谢谢我。

……。

4、小结:笑能带给我们快乐,笑一笑,身体好,我们都要做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

c、观察人物笑时的脸部特征。

1、老师:大家都喜欢笑,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呀?老师把你们看动画片时的笑脸拍下来了,看,谁在笑?他笑起来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笑时五官的变化。

2、出示qq笑脸:我还有几张有趣的笑脸,你们想不想看?(微笑、大笑、做鬼脸、傻笑)。

d、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出示“谁的笑脸”,老师:咦,这是谁的笑脸?他为什么要笑?你们来猜一猜,可以和小朋友们讨论讨论。

(在电脑上展示小朋友说到的)。

幼儿:小朋友在笑,因为有很多朋友。

幼儿:一张纸在笑,它可以给我画画。

幼儿:书在笑。

……。

e、制作笑脸娃娃。

幼儿制作时指导语:想一下你的笑脸娃娃笑起来眼睛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它是谁呀?开心列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还没上车的娃娃要抓紧时间了。

f、把笑脸娃娃送上车,带幼儿开火车回教室。

“一张笑脸”是一个与幼儿生活很贴近的教材内容,整个活动的设计主要以感受笑——说笑——想象——做笑脸来贯穿。在活动设计时首先要解决的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幼儿的情感受到真正的冲击,能让幼儿由感而发,由感而想,由感而做?这就需要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能让幼儿愉悦,能让幼儿笑的氛围。遵循《纲要》中指出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我想到让幼儿在活动时看喜欢看的动画,既使他们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自由地感受,也为后面的说和操作做了情绪和经验的准备。

利用数码相机在幼儿看动画片时现场抓拍幼儿的笑脸照片,并把这些来自他们的`实际素材直接反馈给幼儿,是我在活动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幼儿获得信息更快捷和直观,有助于他们巩固认知,进一步激发他们说的兴致。幼儿对笑除了有现场的感受,还有很多来自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所以在说的环节中要给幼儿更广的表达范围,说说自己和自己的见闻,并通过一张简单的笑脸引起幼儿更大的遐想。最后通过自己制作笑脸娃娃让幼儿心中的“笑”变得触手可及。

活动过程证明,幼儿对这样的活动是感兴趣的。活动中幼儿也谈到了一些因“利他”行为而带来的快乐,虽然活动中没有进一步的深入,但根据幼儿的需要,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想本次活动还可以进行延伸,引导幼儿围绕“不开心时怎么办?”、“怎样帮助别人,让别人开心”等的话题来开展活动,让幼儿结合自身的感受、经验,通过更多的“利他”言行的表现来促进他们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大班快乐的音乐教案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此,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煮面作为活动的切入点,让幼儿在了解了煮面的过程的同时,感受面条的不同变化,在结合音乐节奏的明显变化发挥想像,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大胆模仿和创造性的进行表现。从而让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并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1.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想象并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不同动态。

2.在音乐游戏中体验自由表现角色的快乐。

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想象并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不同动态。

能大胆想象并创编表演动作。

音乐《快乐的面条》、煮面的视频、厨师服和厨师道具等。

一、自我介绍,引出活动

二、观看视频,感受面条的变化。

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煮面过程中,面条的变化。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感受面条的变化。

(1)师:小朋友们,我煮的面条是怎样跳舞的?

(2)引导幼儿说说面条的变化。

三、感受乐曲的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变化。

1.鼓励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没下锅时硬硬的、直直的面条。

2.播放音乐第一段,集体表现下锅之前面条的样子。

3.鼓励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刚下锅时慢慢弯曲变软和厨师搅拌时的面条。

4. 播放音乐第二段,集体表现下锅之后面条变软和厨师搅拌时的样子。

5. 鼓励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沸腾时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的面条。

6. 播放音乐第三段,集体表现面条沸腾时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的样子。

四、组织、开展游戏

1.明确游戏规则和要求。

2.教师扮演厨师,幼儿扮演面条进行第一次游戏。

3.总结游戏,进行第二次游戏。

4.为客人老师煮面条,再次进行游戏。

五、结束活动师:啊!客人老师对我们煮的面条赞不绝口--太好吃啦!我们小朋友们都还没吃到的,我们重新找间大"厨房"继续煮吧!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大班《快乐的传递》教案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作为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更好地抛好球:要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性格、让孩子跑一跑,接到球;二是如何更好地接住球:它表现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根据孩子抛过来的球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或生成有意义的活动。幼儿在抛接球的时候要注意球的高度、难度和力度,并在其中形成自己的抛球经验。并且能在下一次抛球的时候保留原有的经验水准。

大班快乐的音乐教案

我园一直在开展园级课题《民俗传统节日与幼儿园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园教师和幼儿逐渐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南宁每年的民歌节更是给老师和孩子们了解广西的风土人情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合理地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把本民族的艺术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深受孩子的喜爱。“扁担舞”是广西壮族文化中一块瑰宝,是壮族人民喜欢的一项民俗活动,它的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而具有感染力,能激发孩子参与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选择扁担舞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试图通过与“扁担舞”的接触,让孩子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本土艺术的魅力。

1、 感受壮族扁担舞强烈有力的节奏,体验欢快、热闹的气氛。

2、 初步学习扁担舞的典型打法,并尝试进行创造性表现。

3、 感受扁担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乐。

1、知识方面:了解扁担的作用,观看影像——《可爱的广西》初步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2、场景布置: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玉米和稻穗、火红的辣椒、饱满的大蒜、壮族的常见饰物——绣球、壮锦袋和香包。

3、物质方面:

(1) 扁担与幼儿人数相当;条凳若干张;

(2) 录音机、磁带《大地飞歌》、《碰蛋歌》;

(3) 图谱一张;

(4) 大鼓一个

(5)煮熟的红蛋与幼儿人数相当。

一、游戏:到壮乡做客——教师扮演壮族“刘三姐”在壮族原生态音乐《壮乡春早》中带领幼儿感受壮乡丰收的气息,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讨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方式,并大胆地表述。

指导语:你都知道壮族人民哪些庆祝丰收的方式?

三、出示扁担,在《大地飞歌》的音乐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拿扁担舞蹈。

指导语:跳扁担舞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一起拿着扁担舞蹈吧。

四、请幼儿分组进行自编扁担舞的表演展示。

五、欣赏原生态扁担舞的vcd,引导幼儿发现扁担舞的典型动作特点和节奏特点。

1、欣赏vcd中扁担舞的场面。

2、将幼儿分为“小阿牛哥”和“小刘三姐”两队,通过有趣的抢答游戏,引发幼儿说出扁担舞的特点。

(1) 扁担舞是一个人在舞蹈还是很多人在舞蹈?

(2) 扁担舞的道具有哪些?

(3) 跳舞时,扁担都敲打了哪些地方?是怎样敲打的?

(4) 扁担敲打时,你感觉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5) 扁担要怎样拿才不会打到别人或自己?

六、师生共同学习扁担舞典型的打法。

1、讨论:我们能够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示扁担敲打的位置?

2、引导幼儿看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练习扁担敲打的位置和节奏。

3、教师按照图谱的节奏敲击大鼓,引导幼儿听鼓声跳扁担舞。

七、鼓励幼儿自由结伴,在音乐《大地飞歌》中跳起欢快的扁担舞,并大胆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打法与节奏。

八、壮族传统游戏:碰蛋——进一步体验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快乐的我大班教案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有了对时间认识的基础。加上大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他们喜欢用姿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知。而本班的幼儿想象创造的能力比较强,因此我选择了这个音乐。让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利用自己的姿体动作来表示3点,6点及12点。

活动目的:

1、通过节奏、律动、游戏等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感受并区分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3、能模仿音乐配上合适的乐器及创编优美的肢体动作,并能愉快地参与游戏。

重点:能够区分二分音符及八分音符。

难点: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秒针及整点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时钟一面与自制可用于拨钟点的钟一面。

2、音乐《快乐的时间》。

3、乐器:木鱼、单响筒、双响筒。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小时钟在说话》。

二、运用节奏进行问好。

1、师幼问好:xxx/xxx/。

2、运用同样节奏让小朋友同客人老师问早。

三、师幼共同讨论生活中的各种声响节奏,复习基本节奏。

提问:平时你在家里都能听到哪些声音?师幼共同讨论敲门的声音及厨房切菜的声音。

四、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

1、出示钟,复习其特征。

(2)秒针是哪一根?秒针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走路的?

(3)到点时,有一种大钟,它会发出什么声音。1点时敲几下?3点、6点呢?

2、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引导幼儿用乐器伴奏。

(1)听音乐分辨不同的声音。

提问:在音乐哪里有秒针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唱歌的声音?哪里有当当当整点报时的声音?

(2)最先听到什么声音?

利用节奏卡让幼儿熟悉八分音符。

xx/xx/xx/xx(利用拍手、跺脚、舌头等感受)。

(3)除了秒针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x-/x-/x-/。

3、引导幼儿使用乐器找出音乐中秒针的声音。

4、用肢体动作创编秒针滴答滴答走的样子。

五、通过自制时钟,玩音乐游戏〈快乐的时间〉之时间造型游戏。

1、教师拨出时间(3点、6点、12点)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这三个时刻。

2、选出最合适的动作集体练习,并运用到音乐游戏中。

1、创编敲钟的动作。(两个小朋友创编敲钟的动作)。

2、将创编敲钟的动作运用到音乐游戏中并与老师互动。

3、进行守时教育。

活动反思:幼儿在活动中非常的积极踊跃,特别是在最后的创编活动,利用姿体动作表示3点,6点及9点。以及两个小朋友敲钟的动作创编非常的非常丰富。赢得了家长的阵阵笑生及掌声。但是,在感受8分音符时,特别是利用乐器跟着音乐伴奏时。很多幼儿跟不上节奏。因此,在活动中,我及时调整。让幼儿跟着老师的儿歌来感受8分音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