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高考各类故事大全(16篇)

时间:2023-11-01 23:40:14 作者:琉璃 热门高考各类故事大全(16篇)

优秀作文能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以下是一些高分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参考。

高考哲理故事

寺庙里新来了一个小沙弥。

那天,师父派小沙弥去菜地种菜。山上的土壤贫瘠,这一小块菜地,是师父领着众僧经过好几年才开垦出来的。

可是,小沙弥准备播种的时候,发现菜地与盐碱地之间有一尺多宽的空地,看得出来,这空地土壤肥沃,这么空着太浪费了,于是小沙弥自作主张,在这一尺多宽的空地上也种上了青菜。

半个月后,小沙弥发现四周的青菜叶子开始发黄,甚至整棵都蔫了。

他慌了神,忙找来了师父,师父说:“把菜地四周边上的青菜拔掉,重新留出一尺的空地。”

小沙弥照着做了,经过一段时间,菜地里的青菜重新恢复了生机。

对此,小沙弥疑惑不解,师父意味深长地说:“不被坏事物侵染的最好办法就是划清界限,不管对人,还是对事,都应以一尺为戒。”

听完师父的话,小沙弥顿时如醍醐灌顶……。

励志高考故事

经历了黑色七月,我并没有取得自己梦想中的好成绩,尽管分数上还说得过去,但只能进一所不起眼的大学。

经过半个年头,我终于放了寒假。在家里的时候,父亲向我问起了大学生活,我告诉他说:“其实真的很没劲。”

我的父亲是个铁匠。他听了我的话后,脸上一直很惊愕,沉默了半晌之后,转过身用他那粗糙的手操起了一把大铁钳,从火炉中夹起一块被烧得通红通红的铁块,放在铁垫上狠狠地锤了几下,随之丢入了身边的冷水中。

“滋”的一声响。水沸腾了,一缕缕白气向空中飘散。

父亲说:“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铁却是热的。当把热的铁块丢进水中之后,水和铁就开始了较量——它们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铁冷却,同时铁也想使水沸腾。

生活好比是冷水,自己就是热铁,如果自己不想自己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父亲朴实的话这么饱含哲理,令我回味无穷。

如果你不想被平庸无色的生活“冷却”了你的斗志,你就得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勤的汗水把这盆冷水煮沸。生活不怕冷水击,愈击愈坚强,关键在于一颗心。心由境造,境由心生。心冷了,太阳都不再温暖;心热了,冰雪也会融化。

高考励志故事

很多人知道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但曾拖后腿的竟是他现在的强项---英语。

俞敏洪说,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靠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挺到最后。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个高三。当年暑假,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加上最后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最终被北大录取。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俞敏洪说: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没有人鼓励,就自我鼓励。”

考上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编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大学期间,我从未进入全班前40名。但我没有因此放弃自己,一天内背不下课文,我就花一周的时间天天背,到最后可以脱口秀。”俞敏洪说,在与同学智商相当的情况下,惟一能胜出对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

他寄语参加高考的后进生:即使最后一名,也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高考哲理故事

从前,埃及开罗有个家资巨万的人,他仗义疏财,散尽家产,只剩下祖传的房屋,不得不干活养家。他工作十分辛苦,一天晚上,累得得他在园子里的无花果树下睡着了,他梦见一个衣服湿透的人从嘴里掏出一枚金币,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伊斯法罕,去找吧。”

他第二天清晨醒来后便踏上漫长的旅程,经受了沙漠、海洋、海盗、偶像崇拜者、河流、猛兽和人的磨难、考验后,他终于到达伊斯法罕。刚进城,天色已晚,但在一座清真寺的天井里躺着过夜。清真寺旁边有一民宅,由于万能的神的安排,一伙强盗借道清真寺,闯进民宅,睡梦中的人被强盗的喧闹吵醒,高声呼救。

邻居也呼喊起来,该区巡夜士兵的队长赶来,强盗们便翻墙逃跑了。队长吩咐搜查寺院,发现了从开罗来的人,士兵们用竹杖把他打得死去活来。两天后,他在监狱苏醒,队长把他提去审问:“你是谁,从哪里来?”

那人回答说:“我来自有名的城市开罗,我名叫艾尔。”

队长追问:“你来波斯干什么?”

那人如实说:“有个人托梦给我,叫我来伊斯法罕,说我的好运在这里。如今我到了伊斯法罕,发现等待我的好运却是劈头盖脸给我的一顿好打。”

队长听了这番话,笑得大牙都露出来,最后说:“鲁莽轻信的人啊,我三次梦见开罗城的一所房子,房子后面有个日,日后面有棵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后面有个喷泉,喷泉底下埋着宝藏。我根本不信寻人乱梦,而你这个骡子与魔鬼生的`傻瓜啊,居然相信一个梦,跑了这么多城市。别让我在伊斯法罕再见到你了,拿几枚钱币走吧。”

那人拿了钱,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在自家的园子的喷泉底下也就是队长梦见的地点,挖出了其祖上留下的大批宝藏。

这个故事当然带有神话的色彩,不是真实的。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梦想并非现实,但积极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可以将它变成为现实。

高考励志故事

一个18岁的女生就这样结束了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高考,以及十年寒窗的辛苦和一对农村夫妇的所有希望。

是什么导致蒋多多悲剧的发生?单薄力量“抵制”高考体制,蒋多多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庞大而又复杂的教育改革,还没有真正推进之前,蒋多多的行为可能注定是一场悲剧。

“按照全家人的想法,多多考个好学校,然后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在城里安个幸福的家,那该多好!——”

采访蒋多多时,她的父亲仍然在邻村打工。多多说,她和母亲一直对父亲隐瞒着,她们害怕父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受不了。因为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多多挣学费。父亲的眼里,多多肯定会考上一个好学校,上学需要很多的钱。

“多多参加完高考,在同学家呆了两天才回到家,当天她爸问,考得怎么样?她没有正面回答。12号要报志愿,她爸笑了笑又问,600分,没问题吧?多多低头不说一句话,我们想孩子考得可能不够理想,就没多问。孩子说去报志愿,然后去同学家玩。走的时候,我看见她哭了!谁也没想到她会干出这样的事来!”蒋树梅说。

蒋家有7亩地,3亩种棉花,剩下的4亩种麦子、玉米、芝麻等。这些农作物只能解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蒋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在郑州市上大学,儿子在南阳市上职专,二女儿就是多多。因为负担过重,漏雨的旧房子不能翻新,下雨漏得实在住不成,后来,才搬到现在的房子,房子是多多大伯家的,也有些漏雨。

蒋树梅说多多上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就挺好的,到了高中,成绩也不赖。多多生下来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父母觉得有些多余,就起名“多多”。但优秀的学习成绩让多多成为全家人的最大希望,都以为她考个重点大学不成问题。

“按照全家人的想法,多多考个好学校,然后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在城里安个幸福的家,那该多好!可是——”

面对母亲的无奈,多多仍旧不插话。柜子上的电话又响了,多多去接,对话时,显然,她已经没有耐心了。

“上高中时,这孩子就有些怪,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房间里,不务正业,写她的小说!成绩下降了,就是写小说写的!”蒋树梅说。

多多没有按照父母的设计去努力,而是痴迷于自己的小说世界。《天凉好个秋》、《魂断北京城》、《睡美人复仇记》等,两年时间,多多写出了100多万字。

“刚开始,我只是厌恶学习!”多多说。

“上高中后,你说你的眼界开阔了,看到媒体上报道的一些关于反映中国高考制度弊端的文章,当时,这些文章在你的大脑里,留下些什么,现在你还记得吗?”

“不公平,特别气愤!“‘不公平表现在什么地方?”

“对待优等生和差生的态度。两者相差很大,天壤之别!”

“具体点……”

“所有的政策都对准优等生,差生他们心里如何痛苦,如何无奈,就没有人关心!”“你的反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高二!”

“高中时,你感到了学习压力很大,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你试着分析过吗,这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东西都有哪些?是不是老师管得太严,还是作业太多,还是别的东西?”

“没有分析过,可能是老师、父母看待差生的眼光吧!我的数学很差,老师提问,别的学生回答踊跃,我什么都不会,也听不懂,站在那里,感觉生不如死!”

这种情况下,多多开始厌学,严重的时候,她跟班主任对抗,不听班主任老师的话,即便是班主任生活上关心她,她也不听。“老师也有些没办法,可能给别的学生没有什么太多的民主,但老师说,给够了我民主。”“厌学时,你怎么想到写小说?我们知道一个高中的孩子,阅历较为有限,你的素材来自哪里呢?完成了百万字的文稿,需要大量的时间,你又如何处理学习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呢?”

“刚开始,还是把学习放在首位,实在不想学了才写。当然素材还是来自生活。”

高三下半学期,多多萌生了在高考试卷上“批”高考的想法。当时,她也清楚,这样做对不起老师和亲人。但她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暴露”高考的弊端。就这样,高考前的几天,多多把想法一步步具体化,同时还拟了“草案”。

“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残酷竞争,使得不少学生生活变成单色调。而单纯地按考分升学,也催生了‘高考移民’等怪现象的发生。父母和姐姐很期望我考上好大学,这样才能找个好工作。我很理解他们,但也有些反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难道是我惟一的出路?”多多的大脑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想法。

关于草案的原稿,多多说不在家,也不在学校。“在哪里我就不说了!”

6月6日晚上,和平常一样,多多按时睡觉了,多多说当晚心里很平静,睡眠也较好,次日6时,早早地她就起床了,与别的考生一样,准备参加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高考。按照计划,多多带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黑、蓝两种笔。

“用双色笔答卷,在高考试卷上‘批’高考,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时……同时有两个声音在耳边争鸣,一个是支持(违规)的,一个是反对(违规)的。”回想起答卷时的情景,蒋多多说她也犹豫过,但很快还是按照计划执行了。

对“碎心飞魔”笔名的解释,多多说,这你都不知道?就是心碎了,如同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

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只要靠近,多多就假装答题,一旦离开,多多就实施自己的计划。考试的两天时间里,“暴露”应试教育和高考弊端以引起社会重视的声音占据了多多的.大脑空间,卷面空隙,多多写满了对高考的“反叛”言语。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学校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天赋,老师只有发现学生的兴趣,把他的兴趣发掘出来……”类似的发泄语言,多多说,她在试卷上大约写有8000字。“具体的内容,你可以到教育部门查我的试卷。”多多说。

多多将一份河南省招生办公室6月20日签发的《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拿给记者,上面的大致内容是:蒋多多,科目:文综,处理决定:取消该科成绩。如果考生对处理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到河南省教育厅监察室书面提出复核。

多多说,几天之前,高考成绩出来了,她查了一下分数语文18分、数学30分、英语66分、文综0分。其中“文综”以用两色笔答题,按违纪处罚,判为0分。

6月12日下午5时,多多带上了平时从生活费里省下的200多元钱,准备先到山东避避,想着躲过假期再说。因为没有直达山东菏泽的列车,当晚多多赶到了郑州。在火车站,多多给姐姐打了手机,但是姐姐的手机关机。多多只好在火车站候车室过了一夜。次日,多多见到了姐姐。但没敢告诉高考时所做的一切。

6月14日,多多踏上了开往菏泽的列车,那里有多多的同学。但是因为想家,几天后,多多还是回到了家。妈妈蒋树梅告诉多多,爸爸在南阳火车站找了好几天。

回到家,一方面,多多希望教育部门的官员重视自己的做法,直接到她家找她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她又害怕,害怕父母知道后,无法接受一个令他们想不到的事实。

“6月23日晚上七八点时,我妈妈接到我班主任宋明堂的电话,说让我到学校,我妈问是不是看分数,班主任说别的事情。当时我在市区叔叔家,我以为我的建议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等到第二天我到学校时,才知道班主任让我在《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上签字。”多多说。

后来,多多回到家,再后来多多又去了一趟学校,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多多想不通,没有回家。第二天,父亲急了,找到了南阳市。

“找到多多时,多多正在白河大桥上来回走动,时不时对着大河发呆!她爸冲上去,抱住女儿,将女儿劝回了家。”“女儿心情很不好,担心想不开,回家后,我们什么也没问。”送走记者的路上,蒋树梅哭了。蒋树梅说,多多不想跟你说太多,你也不要介意。孩子就这脾气,一些事,连我们大人都不说,就这事,也是记者们上门了解情况,我才知道的。

我们曾两次提及现在后不后悔,多多的回答是肯定的,“不后悔,从来不后悔!我要通过故意违规让人们发现高考缺陷,去改正,去创造更完善的高考制度。”

高考励志故事

我们学校3月5号摸底考试,7号成绩出来,我只有260分,这对于在高三“混日子”的人再也正常不过了,并非我没有努力,只是坚持的时间太短,望着拿到手的试卷,想着回家怎么给父母解释,每当想到父母忧心的眼神,我就感到揪心,看到夕阳,也像我的成绩单一样鲜红。

那天,我爸看着模拟考试成绩,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忧虑,而是格外淡定的告诉我,不用担心学习了,他已经给我联系好了一家工厂,3个月小工实习,没几年就能当大工,工资5000朝上。

我脑子嗡一下,一下就蒙了。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我也是做过大学梦,发誓要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好友相约大学,经历着高三日日夜夜拼搏啊!让我把自己的青春交代在那个小工厂里,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要崩溃了。

迈出第一步

我视力不好,不能当兵;看起来,我的未来看上去只有去工厂了。但我真的是不甘心。

7号晚上,我第一次问了自己无数个为什么。我把能想到的问题都写在墙上,最后,我发现这些东西都指向3个问题:

1.没目标:每次制定的计划最多能坚持3天,3天过后准忘,等过几天再看,前几天学的东西也都差不多忘了。

2.做题没有针对性:我平时做题只管做,不管看,更不去选择做题的难度、题型。我对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根本没有把握。

3.看得多,做得少:我看书的时候很少进一步去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原来不会的现在还不会,原来错的也一直错下去。

然后,我翻出来之前做过的所有试题、试卷,逐个开始找,整理我在主科上的缺点:

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不太好

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命中率低,大题后面的3个题不会做

英语:基本看不懂,单词都基本不认识

我的奋斗

既然找出了问题,就得找办法解决。

我去书店买了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和一本阅读素材;数学买了天利38套;英语买了近十年的高考题。

我把语文的基础知识手册和阅读剪成3本,每十天换一本。看基础知识手册当看书,阅读素材着重理解其中心思想。

数学每天做3套题目,只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间控制在2个半小时内。第二天都将昨天做错的题目看一遍,3天、一周后再分别看两遍。这样我的数学解小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快速提高。

英语每天做一套题,将不认识的单词记录下来当晨读材料,每天记半小时。

物理把高中所有的公式写在一张大点的纸上,然后做题,忘了公式就查那2张纸。

化学看两遍书,把书里出现的方程式都写出来,有选择地做课后练习,不会的再查书,对方程式。

生物多看书,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在本子上再阅读。

突破那个坎

突破那个坎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都用这种方法复习,4月5号摸底考试,成绩出来,我的成绩由260飞跃到410。我从班上倒数第3上升到倒数第10位。

你们千万别笑话我。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至少给了我继续努力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数学:将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加上后面的四道大题一起重做一遍。最后两题不做,第二天复习。

英语:每天一套题,每个题目的语法、句型和短语一定要搞清楚,做题的题记录一遍。

物理和化学:基本不变,不再做课后练习,该做高考真题

生物:开始做题,做完检查,把错的知识点再看一遍

用这个第二阶段的方法坚持学习一个月后,5月5号考试,我的成绩再次突破到510分。这时候我在班上的成绩已经是前20名。离一本线还差一些,但是足够上二本。就这样,也是曾经的我难以想象的。

超越极限

我终于明白了跟上老师的步伐和保持一贯的复习进度的重要性,我落下了太多进度,这是自己学习完全不能弥补的。

但我想,既然已经能考上大学了,不妨再试试,看看自己究竟能到什么程度。

我深深地理解到坚持不懈和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在最后一个月里面,我终于跟随上老师教学的脚步,一边不停地做着各式各样的练习,一边将近两个月每天的错题当成武侠小说看得津津有味。我已经入境了。与此同时,最后一次模拟考如约而来,可能是为了给大家保持高考的信心,这一次考得比较容易,我拿到了598分,一举进入班上前十名。

期待已久的高考终于来了。最后,你们都知道了,高考我考了603分。自己终于考个一本,达到这样自己从未想过的高度。

我爸当时就哭了,他跟我说,当初不该对我说那样的话。我没说啥,其实我明白,他要是当时没说那句话,我绝对达不到今天的成绩。

我的老师对我说,他完全不意外。我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成绩,最为重要的,是我已经把学习作为了一项事业、一份责任。

高考各类学科最低分数线

本科一批。

本科二批。

本科三批。

高职(专科)批。

理工类。

539分。

472分。

433分。

270分。

文史类。

557分。

494分。

464分。

333分。

艺术类体育类。

理科。

本科:文考成绩307分。

专科:文考成绩189分。

1.体育类省统考专业本、专科成绩77分。

2、艺术类省统考专业本、专科成绩180分。

文科。

本科:文考成绩321分。

专科:文考成绩233分。

高职单招类。

分数线。

91文化教育类。

213分。

92财经类。

221分。

93旅游类。

264分。

98农林牧渔类。

219分。

99医药卫生类。

288分。

高职单招类。

专业技能测试的测试线。

94艺术设计传媒类。

230分。

注:此四个类别待专业技能测试结束考生成绩计入总分后,再按计划数的1:1.1切线并向社会公布。

95制造类。

119分。

96电子信息类。

101分。

97土建类。

123分。

进入福建高考频道查看最新信息!

2010年福建高考志愿6月26日起填报2010年福建。

名师精读高考语文各类题型

不做各省卷子的汇评,但所讲对全国各地均适用。一直以来并将持续下去的基本命题理路依然是遵循“反命题”,有意规避押题的可能性。我们把话题稍稍岔开一笔,其实,花点时间稍微理解诗歌本体的特质和源流乃是切入古诗解题的正途。陆机《文赋》中讲“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又言“诗缘情而绮靡”,都涉及到一个“情”的问题。做题如探究,必须先走正路,很多人费心背诵了很多意象,比如月、日、江、海等各自在古诗文中表征着的内涵,虽对理解古文化有些助益,但发现做题时往往无法真正用好。解古诗文题目的“第一义”在于对诗歌情感基调的判断,俗化一些,即诗人情感究竟是喜、怒、哀,积极亦或是消极,循此路径再结合注解或所谓“诗眼”——实际上往往是表情感的形容词大概可以判断其方向。人们的一般判断是诗歌要优美、情感要积极,但“反命题”的思路往往要于此设下陷阱。事实上,与故人时空的相隔最容易让人用今天的价值判断去曲解古人。考生备考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在课堂所学那些基本古诗常识之外——这些常识可能包括李白的雄浑壮阔、苏轼的豪放旷达等等,必须深切体会那些不被人重视的看似消极的思想或情感,这些反而最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在我的培训课上,所谓消极情感——古人对于人生的悲天悯人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可奈何之情——往往成为讲授的重点:“被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伤春悲秋之情;孤寂愁闷之情;仕途失意之情——此种典型的“反命题”思维是考试必须具备的。不妨精讲一道今天的全国2卷。

关河令。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经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永夜!

 

“秋”、“凄”、“寂”、“孤”等具有词背后投射出的情感基调很容易让我们判断其传递出的伤感,但大部分考生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将理解了的情感最终通过合理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而切中采分点,所以我主张一定要在大量筛选的情况下记诵一些基本的答题语言,从考试学的高度把握之,比如上面讲到的“伤春悲秋之情;孤寂愁闷之情;仕途失意之情”就是经过仔细考量之后需要考生记诵的,这样在考场中一旦正确判断了词人的情感取向后,考生可以将这种正确的语感顺利调整变成得分要点,比如该题,词人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一问,抓住“孤寂愁闷”展开自己的答题,就获得了解题的要点,哪怕后面的分析略有瑕疵,路子走对了,大部分的分值还是可以拿到。

 

二现代文阅读。

高考励志故事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附:俞敏洪的高考励志故事

1977年,家在农村的俞敏洪上高中以后,功课明显跟不上。复习了10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线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师专的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课成绩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考不上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

1979年俞敏洪再度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英语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他再度落榜。

一天,俞敏洪高中时的一个英语老师告诉俞敏洪,江阴县教育局准备办个针对外语的高考辅导班。俞敏洪的母亲到城里找了几个亲戚打听,证实了这个消息,就让俞敏洪去报名。俞敏洪和20多个男孩一起住在一个大房间里。老师指定俞敏洪当副班长,这对俞敏洪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既然是副班长,学习就要认真,俞敏洪带领大家一起拼命,早上带头起来晨读,和大家一起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晚上10∶30熄灯以后,大家全举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单词。

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的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40分钟就交了试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个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被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成绩是95分,高考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

高考成语故事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

高考励志故事

我知道有很多人由于成绩差。都想放弃高考。很多人由于成绩差,于是自暴自弃。

在这里我来说说我往年的`高考阅历。

我高中是在市重点中学。当时认为进了重点中学就有了保障。于是我开始上网,看小说。基本上每节课都拿着个电子词典躲在后面看小说。放学了,先去网吧玩一个小时再回家。高二分班了。我是学理科的。当时学校一共16个理科班。还有8个文科班。头两个班是科技班。号称清华班。

固然是这么说。每年考起清华的也就那么3~5个人。究竟我们这里不是什么大城市。 当初我被分进了最后5个班中。也就是全年级最差的几个班。但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持续看小说,上网。一直连续到了高三。我那时的成绩是200多分。从来没超过300。 一直到了离高考还有260多天时。那时老师也不对我们抱任何盼望。只是天天跟我们说,你们加油吧,考个三本就行了。你们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要实事求是。 那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爱好香港。于是我就跟我的同学说我想去香港上大学。当时什么情形你们应当想得到。一个200多分的人想去香港。

所有人都笑我,说你这个样子,能进大学就不错了,还香港。 我也在网上查了一下香港。的确很难。而且学费要40万左右。我就跟我父母说我想去香港,香港的学费好象要40万。我家也不是很有钱。当时我妈妈听了我说想去香港,非常愉快,她以为我终于想学习了。于是对我说,只要你考起香港,我就算把屋子卖了也要让你去读。当时我听了十分激动,想起以前那么不爱学习,实在太对不起父母了。我把自己关在房里痛哭了一场。下定决心必定要好好学习。要发明一个奇迹。 我找了一个星期天,去书店买了大批的材料。开始认真学习了。那时离高考还有230天。我开始每天只睡7个小时。晚上12点到6点。中午再睡一小时。我在闹钟上贴了封条,天天不停的提醒自己要考香港。我把爸妈手机的背景也换成了香港。

我就这样不停的学习,同时也忍耐同窗们的讥笑。他们笑我装正经,

天天拿本书不知在看什么。他们的话我选择一概不理。一个月后,考了一次月考。我依然200多分,没有任何起色。同学们更加嘲笑我了。我依然不理。两个月后,又一次月考,我考了280多。同学们持续嘲笑我,但我知道我已经有了提高,由于我以前一直是240左右。由于我落伍的太多,所以开端提高实在慢了点。直到第三个月。我终于突破了300分。同窗们继续讥笑我,说,不错啊,从哪抄来的啊。考了300分啊。我持续不理。那时真的非常苦。几乎除了吃饭睡觉,我都呆在教室里。(我是住宿的)

第四个月,离高考还有100天左右。这次月考我考了400多,由于我这个班是最差的,所以400分排在了前5名。这时,同窗们不再讥笑我了,都惊奇我的进步。差班就是差班,全班似乎除了我没一个人提高了。200多天前第一是400多分,现在,第一名还是400多。 老师找到我说,你进步很快,加点油,争夺考个二本。这话我听都懒得听,在老师看来,差班的人似乎只配上二本。 固然我进了班上前5,但我知道我不能自豪,这是差班,在这个班上即使第一也绝不能证实什么。离高考还有100多天,我开始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由以前的7小时变成6小时。我是十分不赞成熬夜的。

每天必需保证最少6小时的睡眠时光。 最后30天。学校组织最后一次模拟测验。我考了590分。全班都惊呆了。老师也大为吃惊。也许她从没见过差班的学生能上500的吧。但我知道我不能放松,我的目的是香港。590什么都不能证实。 最后一个月,我更加努力,甚至可以再减省去食堂走路的时间、洗衣服的时间……直到高考停止。我最后的成绩641。当我知道成绩时,我在笑,我在狂笑。我就这么躺在地上笑了一整天……我证实了我自己。我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差班一样可以出好成绩。 不是有人60天进步了400分吗?我200天为什么不能?正由于你不相信能,所以你永远都不可能胜利。一个胜利者是不会相信有不可能的。以为世界上有不可能的永远都是失败者。

你们问学习方式,我说了你们别不信,最重要的就是课本,做基础题。我的数学老师就对我们说过,高考就是考基本,真正难的题就那么一两道题,这些题又耗时分又少,假如想不出最好就放弃,真正能写出来的人并未几个。我数学125,最后一题我只写了一问,后面两问扫了一眼就直接废弃了。填空也有2个空没写,但其它的题,我只能说只要你弄懂了课本,绝对没问题。我说了,你想胜利首先就要相信自己能。然后给自己定个高目标。我相信也有人对你们说过,要实际一点,目标不要太高,盼望越大扫兴就越大。

让他见鬼去吧,没有高目标哪来的动力,这也可能就是我那个班的人提不高的原因。他们把自己的目标只定在二本。所以他们经过200天的努力依然是400多分。 还有,你们千万别放弃,还有180天,够了。我可以告知你们,别看我们是学了三年,实在真正有用的也就那么点,你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的课堂,是不是发现大部分时光老师都是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有时一个内容反复了很多次。真正有用的东西,180天足够了。

再说一点,学问是无止境的,但高考是有一个度的,你们可以看看你们学校的一些尖子生的成绩,特别是那些650以上的,你可以发现他们很早前就已经是这个分数了。他们依然天天认真的学习,高考后他们成绩依然在这个分数,为什么呢?由于他们已经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了,在这里他们很难再有所进步了,高考是考基本的,他们都会了,他们只是在攻困难,当然高考的困难不是随意能做出来的。所以他们仍然只是原地踏步。所以我们一些成绩比较差的不要被吓到了,不要看见他们成绩已经那么好了还在认真读书。他们成绩已经很难进步了,而你,只要把基本的弄懂,很轻易就能追上他们,即使不能超过也没关系。比他们低几十分有关系吗?没关系的,对你没任何影响。

我现在在复旦,我没有去香港,我不可能真的让父母卖掉屋子。而且上海也是我憧憬的城市,固然我更爱好香港。 我说这些是让大家知道,这世上没有不可能,只要你肯去做。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在于一个提前就放弃了自己,而另一个则为了那所谓的不可能而斗争。放弃的人永远不会成功,而斗争的人将完成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任务,成为别人眼里的天才!最后一句话请牢记!

高考励志故事

在非洲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度假时,我曾一连3小时坐在河边,看一小群角马如何鼓起勇气下河饮水。每年夏天,上百万只角马从干旱的塞伦盖蒂北上迁徙到马赛马拉的湿地,这群角马正是大迁徙的一部分成员。

在这艰辛的长途跋涉中,格鲁美地河是唯一的水源。这条河与迁徙路线相交,对角马群来说既是生命的希望,又是死亡的象征。因为角马必须靠喝河水维持生命,但是河水还滋养着其他生命,例如灌木、大树和两岸的青草,而灌木丛还是猛兽藏身的理想场所。冒着炎炎烈日,焦渴的角马群终于来到了河边,狮子突然从河边冲出,将角马扑倒在地。涌动的角马群扬起遮天的尘土,挡住了离狮子最近的那些角马的视线,一场杀戮在所难免。

在河流缓慢的地方,又有许多鳄鱼藏在水下,静等角马到来。一天我看到28条鳄鱼一同享用一头不幸的角马。另一天,一头角马跛着一条腿,遍体鳞伤地从鳄鱼口中逃生。有时湍急的河水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角马群巨大的冲击力将领头的角马挤入激流,它们若不是淹死,就是丧生于鳄鱼之口。这天,角马们来到一处适于饮水的河边,它们似乎对这些可怕的危险了如指掌。领头的角马磨磨蹭蹭地走向河岸,每头角马都犹犹豫豫地走几步,嗅一嗅,嘶叫一声,不约而同地又退回来,进进退退像跳舞一般。它们身后的角马群闻到了水的气息,一齐向前挤来,慢慢将“头马”们向水中挤去,不管它们是否情愿。如果角马群已经有很长时间没饮过水,你甚至能感觉到它们的绝望,然而舞蹈仍然继续着。

那天我看了3个小时,终于有一只小角马“脱群而出”,开始痛饮河水。为什么它敢于走入水中,是因为年幼无知,还是因为渴得受不了?那些大角马仍然惊恐地止步不前,直到角马群将它们挤到水里,才有一些角马喝起水来。不久,汹涌的角马群将一头角马挤到了深水处,它恐慌起来,进而引发了角马群的一阵骚乱。然后它们迅速地从河中退出,回到迁徙的路上。只有那些勇敢地站在最前面的角马才喝到了水,大部分角马或是由于害怕,或是无法挤出重围,只得继续忍受干渴。每天两次,角马群来到河边,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一仪式。一天下午,我看到一小群角马站在悬崖上俯视着下面的河水,向上游走出100米就是平地,它们从那里很容易到达河边。但是它们宁可站在悬崖上痛苦地鸣叫,却不肯向着目标前进。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像角马一样?是什么让你藏在人群之中,忍受着对成功之水的渴望?是对未知的恐惧,害怕潜藏的危险?还是你安于庸常的生活,放弃了追求?大多数人只肯远远地看着别人痛饮成功之水,自己却忍受干渴的煎熬。不要让恐惧阻挡你的前进,不要等待别人推动你前进,你必须起而行动。只有勇于冒险的人才可能成功。

做一个笑在最后的人

高考成功,是不是就可以尽情大笑了呢?如果你仅仅把“考上大学”作为你的终极目标的话,那自然可以,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考上大学”与成功之间还有着长长的距离,这一距离有时甚至就是一辈子。我们已经见惯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也看多了大学生给仅有小学或中学文凭的老板打工的现象。我们提这个问题不带一点偏见,只是为了说明一但是多少人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仍对文凭抱着狂热的执着,这一点中外皆然。美国曾出版了一本叫《羊皮纸偏狂症》的书。因为美国的大学毕业证书是用羊皮纸做的。书中批判了那种拘泥于一张“羊皮纸”的.“病态的人”。日本教育家伊藤隆二也指出:要想从日本人当中找出不拘泥于学历的人是极其困难的。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学历———而且又要追求毕业于“一流大学”的标签呢?“学历病患者”相信,毕业于“一流大学”才是实现“功成名就”可靠的通行证。看来在对文凭的看法上,各国倒有着惊人的相似。

其实所有对文凭狂热执着的人,并不是相信文凭就等于成功,而是迷信文凭能带给他们意想中的成功。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个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个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但科莱特委婉地拒绝了。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个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那个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个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

就学历来说,比尔?盖茨与科莱特是无法相比的——前者是大学仅读一年而后者是博士后;但就成功来说,科莱特与比尔?盖茨同样是无法相比的--当然这种成功绝不仅仅是就财富而言。

因此,看淡高考,视金榜题名为“外加的一条藕”,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成功的良好心态。一旦高考这个目标被异常地放大了,就挡住了其他很多可能更加远大的、更加有意义的理想,使得它们不能被发现(至少暂时不能);如果我们的理想超越了“高考”,我们就会自然地认为“考上大学”以及“上大学”无非就是实现理想过程中的一步而已,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通过“高考”这一关,从而以一种非常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迎考。

高考励志故事

彭超6岁时因触电失去双臂,但他通过艰辛训练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日常生活起居基本能够自理。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其父彭昌富陪着儿子在校外租房,陪读一年。20xx年,彭超选择复读。

复读这一年,彭昌富一直在学校陪着儿子读书,父子俩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这一年,彭超的行动轨迹基本上就是教室与寝室之间,而彭昌富则是当起了儿子的“保姆”,打饭、洗衣服、拖地……父子俩走过了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

20xx年,彭超成为四川省首批享受高考特殊政策的考生之一,除了可以携带便于用脚写字的小课桌,每科考试时间还延长了30%,相当于每科考试时间延长了45分钟。

超过预期,交出603分答卷

“马上就要晓得成绩了,到底这次能考好多,心里没底。”彭超说,之前,他对20xx年高考进行了一次估分,分数是590分,如果能达到这个分数,也还不错。

当603分这个成绩出现在眼前,父子俩都有些吃惊,继而和家里人相拥欢呼。这个分数比预计的还高了13分,超过20xx年四川的一本线75分,也比20xx年的成绩提高了65分。彭超的邻居和同学听闻彭超考出好成绩,都纷纷打电话或跑到他家里来祝贺。

“悬起的心终于放下了。”彭昌富舒了一口气,他说,在复读的一年内,彭超给自己加压,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高考后的这段时间,彭超丢下课本好好休息,和同学一起放松,疯耍了几天,“他还是个孩子,我也不忍心看他压力过大。”

未来如何?还需和父母商量

对于下一步的志愿填报,彭超说,603分应该可以上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但目前,他还没有决定填报哪一所学校。

按照彭超之前的想法,是想走出四川,去北方看一看,但由于身体的原因,实现愿望还不容易。而彭超的家人、同学和老师也考虑到彭超的身体情况,都劝他最好能留在四川上学,父亲也方便照顾他,以后肯定有机会到省外去的。

对于去哪儿读大学,彭超并不是很纠结。他说,成绩出来后,一家人都非常高兴,去哪儿读书,他不能全凭自己的想法,还要跟父母商量后,才决定如何填报志愿。

对于不幸的彭超来说,参加高考是件幸运的事,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他们,在与这个世界较劲。一个身体不健全的人对自己还抱有希望,不放弃自己,拼了命的在挣扎,与命运相搏。

大学生活

20xx年9月12日,无臂考生彭超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四川大学报到,成为该校法学院20xx级的一名新生,正式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刚刚来到川大的彭超,就成了校园内的“明星”,不少同学和家长与他拍照合影。川大已经提前对他宿舍的床铺、书桌进行了定制改造,以方便他用脚写字。他还认识了大学里的第一个朋友:与他同宿舍的同学黄进波。黄进波表示,将在生活上帮助彭超。

20xx年9月12日下午,四川大学副校长步宏专程去看望了彭超。他鼓励彭超努力学习,学校方面会为其学习、生活方面提供帮助,但是不会降低对其培养的标准。

高考励志故事

再过xx个月,孩子们就要迈进高考考场,应对人生的关键一搏。如何引导孩子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期,这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注的问题。xxx中学高级教师、曾经的高三家长xxx老师在这里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家长们交流他和爱人的做法。

xxx老师的女儿今夏即将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儿子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许xxx老师认为,最后三个月,作为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心灵、信心呵护三方面缺一不可。希望他写来的这封信能让家有考生的高三家长受到启发。

第一是生活的呵护

高三学生正处在发育的旺盛期、情绪的多动期和应考的消耗期,对他们生活的呵护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理生活,二是环境生活,三是营养生活,四是精神生活。

我们很注重孩子的生理卫生,每天都要求孩子内外衣服要换洗,并经常为他们换洗枕巾、床套和被套,力求让他们穿得舒服,睡得舒适。平时留心观察孩子的生理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调理,确保他们的生理不出问题。

对于环境生活,我们尊重孩子的成长经历、志趣爱好和现实要求。我的女儿很看重自己的成长经历,我的爱人总是变换着用她小时候喜欢的玩具和其他用品以及她的相片等来布置她的房间,让她在学习疲倦之时欣赏自己的成长过程,油然而生兴奋、快乐的心情。我的儿子喜欢听轻音乐,我的爱人就天天在他回家之时放轻音乐,让他回到家心情倍加舒畅。

对于营养生活,我们从来不强迫孩子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一个原则,务必保证子女青春期的营养,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尽力满足孩子的饮食要求,让他们吃得开心。

至于精神生活,我们针对孩子的不同实际,因势利导。我女儿喜欢时尚,儿子喜欢时事,我们便把每天报纸上健康的时尚内容和重大的国内外时事剪下来,给孩子阅读,并经常陪着他们看新闻联播,交流一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悟,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调整他们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

通过这四种生活的呵护,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的学习状态。

第二是心灵的呵护

孩子在学校整天听到的是老师关于学习的唠叨,他们不希望回到家里又听到家长围绕着学习问这问那。因此,我们从来不询问孩子学习问题,即便我和儿子同在高三年段。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对子女的学习撒手不管,我们多是心灵的呵护。

心灵的呵护在于对孩子学习体验的深切体悟。有一次,儿子回到家,连晚饭都不吃,就躲进自己的房间,发出声声叹息,半个小时之后,他去了卫生间,我和爱人推断,他心里一定有问题。

我急速写了一张字条放在他桌上:“叹息没法解决任何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振奋精神,请你把心里的问题从从容容地说出来,好吗?”他从卫生间出来之后,看到字条,沉思了一下,就大叫一声:“我肚子饿了!”

吃饭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说:“真倒霉,一道物理题一个多小时还解不出来。”他妈跟他说:“你不是圣人,圣人也未必能够解出每一道题。学科的问题解不出来不是那么重要,做人的问题解不出来才重要。”我接着说:“虽然你今天花了一个多小时解不出一道物理题,但你现在却解开了一道做人的大题。”儿子听后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在距离高考不到xx个月的时候,儿子打篮球摔伤了腿,一个半月无法行走,我和同事轮流背着他。儿子忧郁地对我说:“我不怕我的脚怎样,我只怕影响学习。”我对他说:“我不怕你的学习怎样,我只怕你的脚……”我俩说着相视而笑。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最疼爱他的爷爷去世了。我们带着他回老家奔丧。赶到老家,面对他爷爷的遗体,他因腿伤无法下跪,黯然神伤。出殡那天,他坚持拄着拐杖送爷爷一程,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学校还要人背着的他,居然能够走了下来。

回到厦门之后,他连续几天睡不着觉,我们知道他既承受着腿部的伤痛,又承受着备考的压力,更承受着失去爷爷的巨大痛苦,但我们也知道,在这个时候,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如何迅速让他振奋精神?的办法只有心灵的抚慰。

还是我爱人知道儿子啊!她找出儿子小时候睡觉时最喜欢抱的小枕头,又找出他爷爷送给他的所有礼物,并让我给他写了一张纸条:“儿子,想爷爷的时候,就看看这些礼物吧;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抱抱这个小枕头吧!”真灵验,那天晚上,儿子就在端详这些礼物、抱着这个小枕头中睡着了。

第三是信心的呵护

孩子正在走向成长和成熟,思想和心态难免有反复,这就特别需要信心的呵护。

儿子在参加物理竞赛的关键阶段,成绩不上不下,有一天回到家里问我们:“我要不要坚持下去呢?”我说:“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把握。”他妈接着说:“坚持不下去就要果断放弃,不能放弃的是信心!”他坚持了下去,最终获得二等奖,没有获得保送资格。

过了不久,校长建议让他参加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当我把校长的关心转告他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不能再受挫了,我还是要通过高考考上大学。”话虽这么说,他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复。参加完物理竞赛后的第一场统考,他只考了年段182名。为此他打电话问他姐姐:“我只列年段182名,我还有希望吗?”他姐姐把情况告诉了我们,我们不急不躁,认为这个时候还是以无声引导为好。

我们又在他桌上留下一张字条:“任何人都没办法给你希望,希望是信心和信念给予的,你只有以快乐的心情和顽强的意志去征服一切,才能赢得希望!”第二次统考,他考了年段120名,前进了63名,可是最拿手的物理考砸了,他气得在试卷上写道:“一个获得物理竞赛二等奖的人,就考80来分,不丢人吗?”

对此,他妈开导他:“儿子啊,你参加完物理竞赛,急着赶其他科目,一时忽视了物理复习,成绩一时掉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丢人。”我对他说:“知道了成绩为什么掉下来的原因就好了,你以后如果能够周密地统筹好每一科的学习,各科成绩自然都会好起来。”

令我们欣慰的是,第三次统考,他考了83名,又前进了37名,但是他仍有顾虑,又打电话给他姐姐:“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我现在只是83名,怎么能够考上大学?”我们获知情况后,认为单靠我们鼓励的力量已经不够了,于是让他伯伯打电话鼓励他,又把他爷爷生前写给他的一封信压在他的桌上。

他爷爷在信中写道:“为了解放全中国,我们发扬的是一往无前的精神;为了实现人生的梦想,你也要发扬一往无前的精神。一往无前,是征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法宝。”我们坚信,他会由此增强信心的。我们的预料没有错,第四次统考,他考了年段52名。然而,他还是不够自信:照这个名次,列全省多少名呢?真能考上大学吗?他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他的担心。

趁热打铁的时候到了,我们对他说:“儿子啊,有信心就有奇迹!你回顾一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既战胜了腿伤,又忍受了失去爷爷的悲痛,还前进了130名,这不是奇迹吗?你继续坚持下去,肯定还能前进,哪有考不上大学的道理!”

就这样,直到儿子迈向考场的那一刻,我们鼓励儿子“冷静,沉着,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你!”坚信儿子,我们是有根据的,这根据就是我们始终给予他的信心呵护。有信心,什么奇迹都会出现。奇迹真的发生了,xxxx年高考,他考了620分,列年段31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录取,本硕连读,实现了人生梦想。

解析高考各类投档分数线

各类高考分数线详细解释,各有不同。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参考分数线

所谓参考分数线就是国家教育招生部门或者高等院校招生办,根据往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以及综合今年的报考人数等各项因素,从来预先推测出今年录取分数线,但可能未必是学校的最终录取分数线,可以根据录取情况而作出调整,故称为参考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分数线即是通过考试选拔一些合格者进一步进修或升学,而制定的被选拔的底限分数。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

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例: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出档分数线

出档分数线,就是调档分数线。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对某地报考该校考生的文化成绩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该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该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确定。

在同批录取的院校中,由于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均衡,按照各院校招生计划、调档比例和考生成绩,各校的最低调档分数并不一样,这就自然形成了院校的调档分数线。

它们一般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

所不同的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调档分数线高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调档分数线就只好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还有部分院校(专业)调档分数线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便是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档线也不同,这是由当地考生所报志愿情况决定的。考生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在当地的录取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正因为如此,有的.考生统考成绩虽然上了同批控制分数线,但由于未达到所报院校的调档分数线,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因而参加不了该校的录取。

提档分数线

在同批录取的院校中,由于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均衡,按照各院校招生计划、调档比例和考生成绩,各校的最低提档分数并不一样,这就自然地形成了院校的提档分数线。他们的共同特点一般是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而其不同特点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提档分数线高于同批控制分数线,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提档分数线就只好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还有部分院校(专业)提档分数线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因此,有的考生高考成绩虽然上了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由于未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分数线,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因而参加不了该校的录取,但也有部分学校由于生源不足,而低于某批控制分数线却被录取,就是由于降分的缘故。

调档分数线

投档线只是高校将你的档案提走的最低分数线。一般按120%提档,是为了避免因各种情况录不满留出的选择的余地。而录取分数线是正式被该校录取的最后一名的分数,所以过提档线并不一定被录取,只是很有可能而已。一般录取分数线会高于投档线,如果你的高考分数正好和某校的投档线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被该校录取。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高多少分的话还是要看学校的录取人数和分数来定的,这个是没什么规律的.

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录取考生时对某地报考该校的考生在文化成绩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有的院校在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这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例如北京大学2003年在天津市录取的理科最低分为597分,而当年天津市第一批录取的分数线为477分,两省相差120分之多。重庆大学在天津录取的理科最低分为492分,与天津市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只差15分。可见,同一批录取院校在同一省市的调档分和录取分是不同的,各校的录取最低分与各批分数线也不同,有些学校两者间分差可达百余分,有些可能只差几分,十几分,甚至完全相同也是可能的。如青海省2003年第一批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中国农业大学在该省录取的理科调档分、最低分也是338分,三者分数一样。

录取线是和试题的难度和整体的分数线来定的,历年的只是一个参考,所以最好不要用录取分数线估计当年的投档线,因为每年的分数变化实在太大.

统招分数线

统招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中毕业报考中专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对毕业生生源的一种定义,它是相对于当时“委培”、“定向”及“自费”三种毕业生生源而言,统招就是“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并享受国家补助待遇的新入学大学生的称谓。

如今到了21世纪,由于每年扩招力度加大,统招的概念已在新大学生印象中逐渐淡化。统招这个概念已经被下放到初升高考试当中了,如今分:统招(公费)、指标、自费。统招分数线便是录取统招生的最低分数线。

择校分数线

择校分数线就是选择学校要达到的分数线。比如2009年理科一本线是586.二专线是210.

超过一本线的可以选择一本学校。超过二专线的可以选择专科二批学校。

控制分数线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分批录取,根据每个批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确定一个分数线,每批次录取考生时一般不得低于该分数线,这个分数线就叫该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最低高考分数线

录取最低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由于条件各异,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如2004年山东省最低分数线理科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数线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

无论差距多大,但是各地确定分数线的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例: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通常最低控制分数线分文科和理科线。

高考投档分数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各地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招投总分(含政策照顾分,下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而投档高校的最低一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的调档线。通常情况下,调档线往往高于录控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调档线等于录控线。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最关键取决于招投总分是否达到了调档线。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只有高考总分(艺术、体育考生含专业成绩)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是分专业类、分批次确定的。专业类一般分为文史、理工,以及音乐(文、理)、美术(文、理)、体育(文、理)等等,每一专业类又各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文史、理工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只对文化总分作出规定,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则同时针对文化与专业两方面的总分作出规定。

录取线差

相对于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专家建议考生用“录取线差”来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上述就是‘高三必看:解析高考各类分数线是什么’的内容,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更多精彩的教育资讯更新在这里,请大家继续关注。

名师精读高考语文各类题型

介入学生作文教学的维度很多,但必须具备可靠的突破口;我就个人的教学和命题经验,总结出两天有效应对考试的方式。首先,必须认清,考试作文材料或题目大致可以归纳为时事时评类和泛文化哲理类两大块。前者如今年的全国二由代买彩票引发的调查、北京卷对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的看法、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等;后者如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回到原点、这世界需要你、旧书等等。

就审题立意来说,特别是对那些时事时评类题目,在正面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展开反向思维进行立意是考试取得高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精讲一道题目,如江苏卷的“拒绝平庸”,实际上,就完全可以在正面立意个性重要的基础上把论题进一步推向深入,“拒绝平庸”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开放的主语,考试完全可以由此自问“拒绝平庸”一定是人生通向成功的通途么?“拒绝平庸”在另一层的维度可能是忽略生活中的平淡之美,因此完全可以在“拒绝平庸”一定是人生的正确选择吗,这样一个反思的维度深化自己的文章,在发展等级的深刻、新颖等角度切中给分点。

另外,一定在平时阅读和积累一些充满文气的、言说精美的片段记诵,语文作文问题说到底还是文学问题,从阅卷者的年龄构成、知识结构等方面看,那些充满文学气息的文章必然受到追捧,学生可以绕开常规例子如李白、苏轼、司马迁;充分在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如老舍、沈从文、柳永、米兰·昆德拉、海德格尔等文学、哲学家的故事润饰自己的文字,只要根据不同题目具体做些调整既能够得到高分。精讲一道湖北省的《旧书》,该省一名曾听过我亮剑高考的学生认真按照我的要求搜集材料并在和我的通信中经过我点拨,今年写出了这样的文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少次在灯下展读柳三变的那些旧书,总是颇为感慨。学者大略愿意将其仕途不顺作为理解柳永的关键,而我更在意他对词调的贡献。人于痛苦时往往能够激发内心创造的强烈欲望,苦痛的柳永未尝不是这样。读前人的词,无论是温韦的花间派,还是欧阳修、范仲淹的那些写景之词,似都还未脱词刚刚兴起时的稚气,词调殊为平缓、短促。也许是因为内心过于的忧伤,柳永之词则全用长调,在那些娓娓道来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故中,我们读懂了一个时代。我赞赏很多学人将柳词的特点归结为“以身世之感打并入艳科”(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在那些浮华背后,我见到的是一颗处处碰壁但决然不向命运妥协的高贵灵魂。人言“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我揣想,若不是生活中如斯的磨砺,如斯的苦痛,怎能最终成就柳词的创调呢?是啊,旧书虽旧,却给我以这样难忘的教益。

该考生能整段记诵并发送给我这段文字,得益于他平时对这些充满文气材料的谙熟,这不是要考生弄虚作假,考生平时按照老师要求整理经典作品,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写成几个不同的片段,并经过平时不断的润色,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精华材料,而这对日渐关注语文教学本质——文学本体的作文题目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了对比(反衬、衬托),这样答案才能够完整。

 

四结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