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教案(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2 11:21:19 作者:MJ笔神

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教案,确保教学质量。以下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个别词语。(重点)。

2、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3、设计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尝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2、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

二、小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预习目标逐项进行。

1、对基础知识的检查。

(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

(2)小老师用卡片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针对学困生)。

(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

2、对课文内容的检查。

(1)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

三、课堂反馈练习。

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特别是学困生)。

3、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重点是学困生)。

4、反馈课文主要内容。(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题。)。

四、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困惑。

教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

五、针对课文内容及疑难布置第二课时的预习内容。

板书设计:

个铁。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教案【精选】

读反复朗读,练习把课文读流利,画出你最受启发的句子,再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一、导入:。

强调多音字着,在这里读zhao。

2.再来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个伟大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啊,这篇文章就是讲了两个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然后经过反复试验,公开试验,最后向大家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三、重点探究。

(一)学习1、2自然段。

1.你们了解这两位科学家吗?现在大家就来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2.咱们来相互交流一下,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们对他们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伽利略十七世纪科学家辩论家。

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人们都信奉他)。

课下大家都查了字典,信奉什么意思呢?(信奉敬仰)。

你知道许多老人一般都比较信奉什么吗?神佛。

3.课文讲的谁信奉亚里士多德?是啊,连科学家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就像信奉神佛一样,所以当别人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就非常愤怒地说:

出示: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4.你来读读。

(我觉得你这个科学家信奉的不够哪个科学家更信奉他啊。

看出来了,你这个科学家已经坚定不移的信奉他了。

是啊,那时的科学家都信奉他,我们一起来信奉一次吧)。

5.亚里士多德还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百科全书”,所以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人类的真理。

(二)、第三自然段。

1.出示:这个博学的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当亚里士多德说关于铁球下落的话时,人们会怎么看待。我们来表演一下。我就是亚里士多德,你们就是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

老师:“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学生:人们来赞扬。

对于这句话,伽利略你是怎么想的?可以说课文内容,也可以含糊回答。

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们听到伽利略的话,会说什么?

自由发言。

听了人们的指责,你会放弃自己的想法吗?

你觉得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敢怀疑,勇敢、不迷信权威。

这才是研究者的态度。

3.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他的疑问是怎么产生的?

(1)、读明白了吗?我看好多同学都迷惑不解。

(2)、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给大家读读这段文字呢?现在明白了吗?

(3)、谁来说说,他得出了哪两个相反的结论吗?学生发言。

(5)、画完了同位来交流一下,把你们这样画的理由讲给同位听听。

(6)、谁来给大家讲讲。同学们束起耳朵认真听伽利略讲啊。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围绕“胆大”一词,读懂了伽利略勇敢地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认识了一个富有勇气和思维缜密的伽利略。这节课,我们继续抓住“妄为”和“固执”进一步走近伽利略。“妄为”就是胡乱做,伽利略真是这样吗?读读课文3——5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来,在旁边做上批注。(生读、找、写)。

生:我觉得不是妄为。他先是秘密试验,接着才公开试验,说明他不是莽干,而是很慎重。

生:他是这样秘密试验的:“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里的“反复”“许多次”说明伽利略做事非常认真,很谨慎。

师:“反复”就是重复吗?

生:是重复,是做了一次又一次。

生:我觉得不是重复。如果是重复,那就是他在一个地方重复同一个动作。“反复”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伽利略先是站在10米的地方做试验,后来又在20米的地方做试验。而且这样做不止一次,而是“许多次”。

师:这是高度不同的“反复”。还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地方也会不一样。先是在室内做,接着在室外做。

生:环境也不同。在无风的情况下做一次,在风非常大的情况下再做。

生:球的重量也不一样。可能是10磅重和1磅重的各一个,后来可能是20磅和10磅重的各一个。

生:也可能球的质量不一样。先是用铁球,后来用的是木球。

生:反复。

师:这反复试验的结果怎样?

生:(读)两个不同重要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不管是什么的试验结果都一样。

师:从这“反复”和“许多次”,你看出了什么?

生:伽利略做试验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生:他是抱着严肃的态度来做试验的。试验是严谨慎重的,不是妄为。

师:看来,这“胆大妄为”的背后是缜密的思维、过人的勇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力图以问促读,设计了4个前后紧密相连的问题:(1)“妄为”就是胡乱做,伽利略真是这样吗?(2)“反复”就是重复吗?(3)这反复试验的结果怎样?(4)从这“反复”和“许多次”,你看出了什么?其中(1)、(3)指向课文内容,意在阅读中能发现与问题相对应的语句;(2)、(4)指向学生各自的理解、感受,切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的年段目标,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丰富了“反复”一词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了“反复、许多次”所隐含的意味。可以看到,教师教学的落脚点在词句,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的词句的理解与体会,达到对课文人物品质的真切感受。

提炼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作深入的理解、体悟,从而达到对课文整体的理解,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思路。现代文大多平白如话,多读几遍大体上能读懂,而要读得深入些、透彻些,就需要在关键的词句上作一番“推敲”,以逐渐习得“透视”语言文字的功夫。教师教学的功夫就是要甄别那些值得学生“琢磨”的事关全文理解的核心词句,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也不是“事无巨细”,样样都要“琢磨”。从课文的主旨来看,“反复”、“许多次”及所在的语句,的确是理解全文的一个核心语句,这部分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力的发展。

二、练读“宣布”,感悟“真理”之坚守。

师:秘密试验得出结论后,伽利略做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师:伽利略会怎么样宣布的呢?我们来演一演吧。请个同学当伽利略,老师和其他同学当伽利略的学生。(指名当伽利略)。

师:伽利略,先来第一个宣布。

师:大家觉得伽昨略这样说行吗?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这样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扮演伽利略):同学们,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这是经过我的反复试验得出的结论。

师:伽利略的学生们,你们听到这消息有什么反应啊?

生(扮演学生):老师,祝贺您。

生(扮演学生):老师,这真是好消息啊。我们的老师就是棒!

生(扮演学生):老师,您的发现太了不起了,我们为有您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

师:伽利略,宣布第二个内容。

生(扮演学生):老师,我支持您。

生(扮演学生):等到那一天,我一定到现场为您加油鼓劲。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扮演学生):老师,不觉得你还是再慎重地想想吧。

生(扮演伽利略):为什么要再想想呢,我已经决定了。

生(扮演学生):老师,您想过没有,如果你敢公开试验,也许你就当不成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了,可能还在比萨城呆不下去啊。

生(扮演学生):对啊,老师,教会的那些人会拼命反对您,迫害您的。你还是再三而后行吧!

生(扮演伽利略):谢谢大家的好意。我已经想好了,只要人们从我的试验中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话也有错的,即使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我也认了。

师:真是个“固执”的伽利略。同学们,你觉得这“固执”的背后是什么呢?

生:是对真理的坚持。

生:是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

[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力图以演促悟,组织学生扮演伽利略,演说两次宣布:一次宣布试验结果;一次宣布公开试验。重要的是教师的3次插问:(1)大家觉得伽利略这样说行吗?(2)伽利略的学生们,你们听到这消息有什么反应啊?(3)有不同意见的吗?正是这3次插问,促使学生的话语不再重复课文的语句,而转向生活化的言语交流,直至最后学生之间的精彩对话。那些精彩的话语源自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无形中浸染了伽利略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自然便有了品质。演,是学生运用课文语言、内化课文思想情感,藉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插问,则是提高“演”的话语品质,提高学生表达质量的有效手段。看来,这个“演与问”的组合,才会产生有效的对话与交流。

三、想象补白,体会人们之变化。

师:伽利略要公开试验了。公开试验前,人们有什么反应呢?读读第五自然段。(生读)。

生:人们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带着好奇的心来的,有的是责备伽利略。

师:你就是责备伽利略的人,你来责备责备。

生:“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生:“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又指名学生读这两句话)。

师:公开试验后,人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生:公开试验后,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师:当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再动笔写一写。

(出示: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              。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               ;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        ;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            。)。

师:大部分同学都写好了。请大家交流交流。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欢呼着把他团团围住。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对不起,伽利略先生,我们不该讥笑您!”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原来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有错的啊。”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说:“老师,还是您的决定对啊。”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一下子围了上去,一边欢呼着,一边把他抛向天空。刚才还嘲笑他的人红着脸说:“伽利略先生,我们真是有眼无珠,请您原谅我们的无知!”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搓着手说:“真是太惭愧了,同样是研究学科的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您那样,独立思考呢?”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低头轻声地说:“老师,您真是我们的表率啊,我们要向您学习啊!”

师:这位同学加上了人物的动作、神情,说得更具体生动了。谁也能这样说?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团团围住。刚才还嘲笑他的人真诚地说:“伽利略先生,我们真是有眼无珠,请您原谅我们的无知!”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您真是一个勇敢的人,你不迷信,坚持真理的精神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啊!以后,我们再也不会盲目迷信了!”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深情地望着老师,说:“老师,您真是青年人的楷模啊,我们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

……。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力图以写促解,先说试验前人们的反应,再写试验后人们的表现,两相对比,加深理解伽利略探求科学真理的现实意义。从学生所写的语段看出,补白性的想象写话,是很有语言训练价值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结合课文具体语境,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写作空间的话题,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更有教学收效。

阅读教学常常“君子动口不动手”,鲜有动笔写作的训练。其实,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课文理解设计恰当的话题,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不但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化,而且促进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写”是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学习活动,“写”是学生将模糊的思考转化成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迫使思维更缜密、表达更准确,这是“说”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智慧出在手指上”,这句话在阅读教学中也很有借鉴意义。

四、聚焦文旨,品味公开试验之价值。

师:伽利略的公开试验,还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一读这句话。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师:这里有两句话,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全都是不对的。)。

生:第一句是“不全都是对的”,第二句是“全都是不对的。”

生;两句话意思也不一样。“不全是都是对的”,是说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全都是不对的”就是他所有的话都是不正确的。

(出示: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生:第一句中有个“像”字,意思是说除了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错也有对的,其他的人也是一样。

生:我知道了,课文中多了一个“像”字,就不仅仅是说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了,还指许多许多人,如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家领导人等等,他们说的话也可能不全都是对的。这恐怕就是伽利略为什么要进行公开试验的原因吧。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是啊,伽利略秘密试验只是证明自己的推想是正确的,而冒着危险进行公开试验,则是为了让人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那就是,一起读。

生:(读)“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师:这时大家明白了,你明白了吗?

(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现在我们也明白了:        。)。

生:我也明白了,对权威说的话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生:我也明白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的话,不能迷信。

生:我也明白了,对权威说的话,我们要尊重,但不可盲目相信。要善于思考,依靠实践来证明。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力图通过比较领悟语句的含义。第一组的两个句子,“不全都是对的”、“全都是不对的”,所表达的意思迥然不同,学生自然容易读懂;第二组的两个句子,差在一个“像”字。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像”字之外的意思,读出了言外之意。而教师的一个填空题“现在我们也明白了:        ”,又将学生的思考推向了更深的层面,也回归到了课文的主旨上。这样的语言训练,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表达力,更有学生的思维力。

五、搭建平台,纠正文本之偏失。

师:说是好啊。如果有这样的挑战机会,你敢挑战权威吗?

生(饶有兴趣地):敢!

(出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没问题啊。

师:再认真读读,注意“高处”两字。

生:哦,我知道了。如果一个是在10米,一个是在15米,都是高处,可高处不同,落下来时肯定不可能同时着地。

师:是啊,那该怎么改呢?

生:把“高处”改为“同一高处”就可以了。

六、总结提炼,储存写作之养料。

师:同学们,想想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伽利略这个人物的?

生:用了产生怀疑和试验求证两个典型事例描写伽利略坚持真理、敢于挑战的精神。

生:还用了人们如何反应这样的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

生:课文还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这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

师:说得真好。伽利略勇于挑战、善于思考、执着追求真理的品质就是通过典型事例、侧面描写和背景烘托的写法表现出来的。今后,在写人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写法。

[这部分的教学,意在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表达方法。这里要思考一个问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究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不同类型的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是不同的,我们从中汲取的所谓写作“养料”也是不同的。

“想想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伽利略这个人物的?”这个问题表明教师认定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于是,学生便总结出“典型事例、侧面描写、背景烘托”三个方法来,这三个术语相当专业,一般没有经过专门教学的学生是很难说清楚、说规范的。而如果把这篇课文认定为一篇记事的文章,又会怎么理解呢?课文记述的是伽利略用试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件事,按照“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试验”的顺序来记叙的,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尤其是伽利略的推想过程和试验结论写得清楚、表述严密,值得学生借鉴。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就会有所不同。这份教学实录体现了执教老师以词句训练为核心,创设多种语言运用情境,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其中词句理解、情境对话、想象写话三个部分的教学卓有成效,插问、比照、设置话题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运用。教学中所折射出来的“以运用为重点,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理念具有实践意义,也切合了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技能的宗旨。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观课评课自可以站在比较理想的高度,指点课堂,激qing纵横;然亲历课堂教学,也难免顾此失彼,留下诸多遗憾。或许正因如此,语文教学愈发魅力无穷。由于学识浅薄,评点实为一孔之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教案【精选】

1、教师拿出两个易拉罐,一个还未开封,是满的`,另一个则已经空了。教师拿着两个易拉罐让同学们看一看,用手掂量掂量。

其实今天的课文就解答了这样的问题,只不过,老师试验的对象的是易拉罐,而课文中说的是铁球。

(反思:看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直观可感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让他们动动手,使得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习热情也异常高涨。)。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

四、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幻灯出示比萨斜塔,简介斜塔,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幻灯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教师引导: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这句话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两个铁球着地)(板书:两个铁球   着地)。

(二)研究探讨。

1、研究亚里士多德说过的这句话。

这句话两千多年以来,从没有人怀疑过,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句话是亚里士多德说的。)。

书上是怎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指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

书上又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呢?(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说后,师总结(指板书):两个铁球   着地,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补充板书)。

设疑:谁对谁错呢?

3、细读第3自然段,研究伽利略当时的想法。

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善于思考,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4、探讨伽利略是怎样试验及其结果如何。

细读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第4自然段)。

提问: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

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

(2)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5、研究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1)再次出示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

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2)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4)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5)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6)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要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三)总结升华。

讨论:你觉得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实践)。

(四)实践创新。

1、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幻灯出示句子:

师引导: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得出结论:这句话应该改成——。

2、出示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鼓励学生质疑。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科学家,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  一慢一快。

伽利略    试验(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善于思考 敢于质疑 勇于实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教案【精选】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2、对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个人进行联系比较,理解伽利略可贵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置境引入。

2、请同学齐读课题,质疑。

二、联结感悟。

a.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谁先来读读介绍伽利略的语段?(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4、从这段话中,你对他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

b.感悟理解“信奉”

1、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说明重球比轻球先着地,速度是轻球的十倍。)。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

(1)(出示:伽利略带着……)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3)体会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从这里,你认为伽利略还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严谨治学,认真求实)。

三、生成。

2、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体会人们对伽利略的不满和嘲讽。

你听到了什么?(人们的惊呼声)。

这时你想说些什么?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

5、师总结:

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大哲学家 人人信奉)     (不迷信权威 认真求实)。

先着地   后着地                  总是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往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

(反思:虽然阅读课以学生的朗读体悟为主,但教师也不能完全放弃讲解。由于考虑到学生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理解伽利略是怎样利用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推出两个结论的这一教学难点比较吃力,于是,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列算式来理解:,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这种方式也学科间的知体现出学科知识是相通的)

出示 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

(让学生用这样的关联词语来说,能够令他们感受到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思考:

1)伽利略做了多少次试验?

(无数次)

2)他的实验成功了吗?

(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说明伽利略带着上面的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的确说错了。)

3)为什么要作公开试验?

读课文第5自然段。

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

(反思:这里可以结合作业本,令学生指导,信奉意义,信奉的反义词是怀疑作业本还是要用起来,以后备课一定要记得连作业的内容一起备进去。)

总结: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

公开试验的结果是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那么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吗?

再次朗读朗读第五自然段。

得出结论:之所以要公开试验,就是要向权威挑战。

3、所以伽利略又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默读课文思考:当时人们是怎样崇拜亚里士多德的?人们又是怎样议论伽利略的行为的?

读课文2、5段,对比人们的不同态度。

总结: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1、 出示最后一句话。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

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

2、教师总结。

出示: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教师拿出两个易拉罐,一个还未开封,是满的,另一个则已经空了。教师拿着两个易拉罐让同学们看一看,用手掂量掂量。

其实今天的课文就解答了这样的问题,只不过,老师试验的对象的是易拉罐,而课文中说的是铁球。

(反思:看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直观可感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让他们动动手,使得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习热情也异常高涨。)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思考这个试验是谁做的,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然后试着连起来说一说。

2、出示生字,边读边解释。其间融入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以及比萨斜塔的介绍。(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教师补充介绍)

出示课文中的多音字,指导读音、组词。

读反复朗读,练习把课文读流利,画出你最受启发的句子,再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课文知道的。

师: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生:伽利略。

师:今天,我们通过25课的学习,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这个结论。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检查交流。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进行正音;

2)学习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的读音和用法;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走进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1.再读课文,说说对这两个人物的初步了解。

2.人们是怎样对待亚里士多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他?

通过学习1、2两节让学生明确伽利略的特点和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态度。

3.朗读1、2自然段。

四、完成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作业本、同步练相关字词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亚里士多德有什么了解?

二、学习精讲课文。

(一)了解第一对矛盾(伽利略——亚里士多德)。

1.学生读课文。

2.讨论: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而伽利略对这句话抱有怀疑态度。

3.伽利略的怀疑有根据吗?你从哪里得知?

伽利略通过假设推出两个结论,也就是两点根据。

4.第一个结论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结论的意思是:1磅重的铁球拖住了10磅重的铁球,使捆在一起的两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减慢。

第二种假设与第一种有什么不同?

落下的速度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上黑板书写)10+1=1111>10。

能仿照第一个结论说说道理吗?

因为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铁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你对这两个结论有什么看法?

生:两个结论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说不通。

(二)课文重点设境。

导:要想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出示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生读句子,读了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反复——许多次是重复,学生说观点。

(三)了解第二对矛盾。

导:伽利略做这个试验不仅要解决和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其实他还要解决他和——的矛盾。(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们)。

1.面对年轻的教授,人们是怎样对待他的?

找出句子,反复读。

讨论: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四)再次设置重点情境。

导: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对照课文第四段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塔下的人们在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沸腾场面。

1.生想象:……。

2.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站在54.5米高的塔顶上的伽利略此时此刻会怎样呢?

生:……。

师:同学们想象得多么具体。现在,我来做试验,现在,请同学们当“塔下的观众”要身临其境。现在开始,一、二、三!

生:啊!……(“塔下的观众”的呼喊声异常热烈)。

师:我成功了!(“伽利略”兴奋地站在凳子上举起双臂)。

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课文铺导。

伽利略敢于打破迷信权威、坚持科学实践的精神。

……。

你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四、完成作业。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1.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过程:怀疑—实验—公开验证。

2.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1.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2.理解伽利略怀疑思考的过程。

今天这堂课,李老师要同同学们一起感受伽利略的伟大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齐读)。

1.出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体会。

3)小结:

2.出示斜塔图片: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

3)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a)指名读。

b)所以老师想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书,看看在做公开试验前,伽利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一边读一边思考,第三四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c)生提不明白之处,师出示伽利略的思考过程,生自由读这部分,边读边想,还可以用笔作个图示以帮助自己理解。

d)生说、师说(课件演示)。

e)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3.创设情境,自主阅读。

大家可以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自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2)学生读书、交流。

5)生生对话。

6)生表演(点击课件,是范读第六自然段的一部分)。

8)可适当初,你们是这么说的吗?(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9)现在,你们明白了什么?

4.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是的,伽利略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表现出来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真让人叹服。

同学们有没有读过类似追求真理的小故事呢?

我们小朋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联系材料:《动手做做看》)。

5.尾声:

正如《伽利略传》的作者布莱希特说的那样“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出示),这些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应该留在同学们人生的长河中。

6.老师建议:

创作一条格言勉励自己。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过程:怀疑—实验—公开验证。

2.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2.理解伽利略怀疑思考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这堂课,李老师要同同学们一起感受伽利略的伟大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齐读)。

(二)自渎自悟:

1.出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体会。

3)小结:

2.出示斜塔图片: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

3)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

a)指名读。

b)所以老师想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书,看看在做公开试验前,伽利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一边读一边思考,第三四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c)生提不明白之处,师出示伽利略的思考过程,生自由读这部分,边读边想,还可以用笔作个图示以帮助自己理解。

d)生说、师说(课件演示)。

e)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3.创设情境,自主阅读。

大家可以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自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2)学生读书、交流。

5)生生对话。

6)生表演(点击课件,是范读第六自然段的一部分)。

8)可适当初,你们是这么说的吗?(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9)现在,你们明白了什么?

4.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是的,伽利略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表现出来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真让人叹服。

同学们有没有读过类似追求真理的小故事呢?

我们小朋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联系材料:《动手做做看》)。

5.尾声:

正如《伽利略传》的作者布莱希特说的那样“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出示),这些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应该留在同学们人生的长河中。

6.老师建议:

创作一条格言勉励自己。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掌握违、妄、执三个字的读音。

2、重点字的.书写提示。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的汉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并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自己容易写错的字。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4、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1、结合课文内容填空,并说明理由。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2、指名朗读能体现伽利略善于思考的品质的语句。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

信奉一词的意思。

3、齐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伽利略思考过程的句子划出来。

4、四人小组讨论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并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

四、升华情感,小结课堂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2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词语,说说它的意思。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4、齐读这段话。

(五)课堂作业设计朗读课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个别词语。(重点)。

2、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3、设计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尝试)。

2、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

(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

(2)小老师用卡片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针对学困生)。

(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

(1)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

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特别是学困生)。

3、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重点是学困生)。

4、反馈课文主要内容。(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题。)。

教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1. 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过程:怀疑—实验—公开验证。

2.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1. 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2. 理解伽利略怀疑思考的过程。

今天这堂课,李老师要同同学们一起感受伽利略的伟大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齐读)

1.出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体会

3)小结:

2.出示斜塔图片: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

3)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

a)指名读

b)所以老师想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书,看看在做公开试验前,伽利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一边读一边思考,第三四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c)生提不明白之处,师出示伽利略的思考过程,生自由读这部分,边读边想,还可以用笔作个图示以帮助自己理解。

d)生说、师说(课件演示)

e)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3.创设情境,自主阅读

大家可以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自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2)学生读书、交流

5)生生对话

6)生表演(点击课件,是范读第六自然段的一部分)

8)可适当初,你们是这么说的吗?(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9)现在,你们明白了什么?

4.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是的,伽利略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表现出来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真让人叹服。

同学们有没有读过类似追求真理的小故事呢?

我们小朋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联系材料:《动手做做看》)

5.尾声:

正如《伽利略传》的作者布莱希特说的那样“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出示),这些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应该留在同学们人生的长河中。

6.老师建议:

创作一条格言勉励自己。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字卡片、课件。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内容,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要求。

3、(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4、出示学习目标

二、预习检测,引导自学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多形式检查课文朗读。

三、小组讨论,合作互助

1、学习提示:

(1)小组再读读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3)读1、2自然段,思考: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表现在哪?找出相关语句谈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

四、精彩展示,点拨释疑

1、小组再读读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归纳整理:课文为我们讲述的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2、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读1、2自然段,思考: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表现在哪?找出相关语句谈感受。

4、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

五、课堂检测,总结评价

1、书写并会听写下列字词,争取写正确,写美观。

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 拴住

拖住 宣布固执比萨城 胆大妄为

2、请注意本课的多音字并标注拼音:

着( )地 更( )正的( )确胆大妄为( )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表现在哪?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往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

(反思:虽然阅读课以学生的朗读体悟为主,但教师也不能完全放弃讲解。由于考虑到学生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理解伽利略是怎样利用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推出两个结论的这一教学难点比较吃力,于是,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列算式来理解:,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这种方式也学科间的知体现出学科知识是相通的)。

出示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

(让学生用这样的关联词语来说,能够令他们感受到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思考:

1)伽利略做了多少次试验?

(无数次)。

2)他的实验成功了吗?

(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说明伽利略带着上面的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的确说错了。)。

3)为什么要作公开试验?

读课文第5自然段。

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

(反思:这里可以结合作业本,令学生指导,信奉意义,信奉的反义词是怀疑作业本还是要用起来,以后备课一定要记得连作业的内容一起备进去。)。

总结: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

那么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吗?

再次朗读朗读第五自然段。

得出结论:之所以要公开试验,就是要向权威挑战。

3、所以伽利略又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默读课文思考:当时人们是怎样崇拜亚里士多德的?人们又是怎样议论伽利略的行为的?

读课文2、5段,对比人们的不同态度。

总结: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1、出示最后一句话。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

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

2、教师总结。

出示: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