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坊教学计划(专业19篇)

时间:2023-12-05 00:14:38 作者:紫衣梦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各种教育活动的一种规划书面材料。在以下教学计划范文中,可以看到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独特之处。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1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三)、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数学组所有老师都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大部分班级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这是与学生的努力离不开的',当然还有我们的老师辛勤教学的因素,两者都有吧。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们数学组多有老师都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完整的按照我们之前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们根据上个学期的经验,又制定了一份最新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具体内容有下:

一、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研究、勤于总结,确保课改实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研组规定单周三进行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

2、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思想上要趋于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过程上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课堂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要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要有所突破,课堂上学生自主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要充足一些,教学的环境要宽松一些。要上好课改实践课,分析研究,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3、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要通过比较,研究新老教材的变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让全体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新一年级教师要用好上好新教材,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真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余年级老师也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以发展为根本,关注落实过程性目标;以生活为依托,着力构建鲜活性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

4、积极探索评价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开展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可尝试开展成长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促进评价的内化。

5、以课程为抓手开展课题协作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为主课题,创设合适的外部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为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6、加强课改过程管理,制定好课改实施计划,明确课改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馔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切实做好“五认真”工作。

“五认真”的每一环节,都要讲究实效,要把备课作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要精心备课,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整体结构的设计,注重设计学生的学,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2、加强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特别关爱他们,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歧视责骂他们,不打击他们,让他们也有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感,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结合本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大胆尝试“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本学期教科研组成员要结合本校运用现代媒体的特色,进一步开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围绕“学习资源的开发”、“情境氛围的创设”、“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方式的建立”等子课题扎实规范地开展研究,深化课改的理性思考,增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五年以下教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竞技比赛,择优参加下学期市级课改评优活动。关心培养新上岗的教师,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同科之间要加强协作活动,青年教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善于总结。青年教师一学期要求制作2只有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搜集一个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资料,完成2篇教学论文,上好1堂实践课,每周促进完成电子备课2节。选送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多媒体可见参加苏州市级评比,促进教师现代信息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通过一学期的写字教学,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写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笔顺规则,能够分辨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和握笔姿势。但是,有部分学生在自己写字时不按笔顺规则写,有的学生由于学前已经养成不正确的握笔姿势,现在纠正起来很难。大多学生在刚写字时有比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坐姿,但时间一长就不能保持,需要老师不断提醒,纠正。同时,学生将字写好还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即“头直、身正、肩平、足稳,一拳、一尺、一寸”,防止握拳式和搭扣式的错误握笔姿势,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将基本笔画和平时所学生字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感受基本笔画构成生字的方法和变化,使学生将字写正确的同时,尽量把字写好。

3、让学生在写字中感受到写字的快乐,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4、通过平时作业评价、写字竞赛和优秀作业展评等形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1、巩固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重点纠正几个姿势欠端正学生。

2、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和运笔方法,把握合适的书写力度,提高书写的速度。

3、学习竖提、竖弯、撇折、撇点、横撇、横钩、卧钩、斜钩、

4、综合练习课时。用含有所学笔画的字组成的词语练习写字,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

5、学生习作欣赏。

6、写字水平评价。期中、期末各一次,采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写字水平做出阶段性的评价。

1、2——3月,进行基本笔画训练的同时,反复强化训练学生的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交给学生读帖、描红的方法。

2、4月,进行基本笔画与熟字相结合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基本笔画构成汉字、会读帖、会描红的同时,尽量把基本笔画写好。继续进行正确写字姿势的训练。

3、5月,继续进行4月的教学重点。

4、6月,教将基本笔画与常见偏旁结合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汉字结构、读帖、描红的能力,在写正确的基础上写好,并逐渐养成在写字中自觉保持正确写字姿势的习惯。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2、结合写字课,研究汉字,重点指导规范。

3、鼓励课外书写,培养学生天天写字的习惯,鼓励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

4、制定评价方案,建立每月一过关制度,通过评议找出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5、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把好的字及时粘贴在墙上,要鼓励优秀的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更优秀,鼓励他们多练多写多展示。

6、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把好的字及时粘贴在墙上,要鼓励优秀的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更优秀,鼓励他们多练多写多展示。

略。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100%。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全校学生数学期末考查及格率达一、二年级95%以上,三、四年级90%以上,五、六年级90%以上,全校优生率高于40%。

1、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规课的教学质量。

3、切实作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档案。

4、通过城区“小教办”和学校教研等活动,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本学期主要任务: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备出优质课,实用课。教师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严格杜绝“只带一本书进教室”,重视个人的二次备课,完善教案的各环节。组织定期检查教案。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注重“情商”的教育,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5、考核:改进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以新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三)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1、单元检测。抓好单元知识检测,严格考核,及时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2、数学竞赛。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单项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

3、期末检测。组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四)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结合各级教研活动,35周岁以下老师至少上一节优质公开教学。

2、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作好反馈工作。

3、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提升学校知名度。

九月份:

1、制订数学教学计划及教研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

3、期初工作检查。(重点:备课)

4、开展教师帮扶结对子。

5、第一阶段教学检测。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3、毕业班教学工作座谈。

十一月份:

1、与灯塔小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2、教学效果检测。

3、教学开放周。

4、座谈开放周课堂教学实例。

5、常规教学检查。

十二月份:

1、中高年级数学竞赛。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3、迎接教学常规考评检查。

4、教学效果检测。

元月份:

1、期末教学工作检查。

2、期末考试、阅卷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段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

今年9月份我接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全班共34人,男生15人,女生19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我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学生总的说来,班上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孩子们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尤其是本次期末测试,成绩相当不理想,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像我们班的丁鹏程、李东阳、李志鑫、樊高雨、樊奥涵、樊思诺等头脑灵活的孩子是班级中学习数学的领头兵,我应该更多关注的在他们已有的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思维再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提高;像李晓亮、樊梦微、樊延磊头脑反应慢、学习基础差,计算能力较差,计算速度慢,是学习数学的学困生,下学期我会把重点放在对他们学习方法的引导上,使他们在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上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让他们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2、学习情况分析。

(1)整体基础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大,但是偏科却是非常严重的,不过经过这些天的努力,还是有进步的。

(2)部分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不明白自己求的是什么。

(4)粗心大意,审题失误,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笔做题。

(5)班级凝聚力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拖欠作业、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作业抄袭、作业不规范、不懂得学习方法等)和组织纪律差、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较差。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2、一如既往抓学风。要做到勤说(每天每时常提醒)、勤问(每天能够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勤查(每天检查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阐明各校之间竞争的严峻形势,让学生有忧患意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多与各科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接受科任老师的建议。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学习,使其进步。

5、让优生带动差生学习,共同取得进步。

6、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7、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质量。

总之,今后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练习设计要加强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薄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高。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这一大部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会收集数据、简单处理数据,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对统计活动具有较浓的兴趣。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第七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7、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安排。

一、除法

课题:分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苹果实物、盘子、小圆片

教学过程: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8道题。

教学反思:本课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由于学生口诀掌握的不错,所以学习起来没有多大的障碍,只是学生对竖式中每一个数意义的理解上有一些困难,以后在学生理解能力方面要多加训练。

课题:分橘子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1、用你手中的学具分一分,可以小组合作。

2、小组汇报。(我们组分给每位客人3个橘子,还剩2个。)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还要剩余的情况,谁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找两个同学说一说。)

把14个橘子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分到3个,还剩2个,我们可以用算式14÷4=3(个)??2(个)来表示。

(学生独立尝试,动手写一写,然后小组内交流。)

每人分3个,4人共分到12个,再加上剩下的2个,正好是14个,算对了。

逐一检查学生的书写格式。

1、4页第1题。2、5页第2题。3.用竖式计算

9÷421÷514÷3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板书设计

14÷4=3(个)??2(个)

余数

答:每人分到3个,还剩下2个。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由于上学期我们加强乘法算式中填最大的数的练习,所以学习起来没有多大的障碍,只是学生对竖式中每一个数意义的理解上有一些困难,特别是对余数的理解,所以我运用实物操作分一分,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余数的意义,效果显著。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划

(一)、小数、三步运算和应用、统计表和条形图。

(二)数和运算的教学。

1、分数的认识;

2、小数;

3、混合运算;

(三)统计图表的教学。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计算式题,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笔算、口算和估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

(2)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3)倍数和因数,找搭配规律。

(4)解决问题的策略。

(5)升和毫升。

(6)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称、平移和旋转。

(7)折线统计图。

(1)进一步巩固所学运算定律和性质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正确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进一步掌握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能根据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2、5、3的倍数。

(4)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意义,正确进行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

(5)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与平行线。

(6)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会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把图形按要求平移和旋转90°,发展空间观念。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1、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倍数和因数。

3、平移和旋转。

1、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要根据相关内容的要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达到加深体验与理解,形成结构,锻炼基本技能、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2、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2、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深入研究教材,针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以及班级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写好每一节有针对性的复习课。注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的整理。

2.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注意口算灵活性的培养。培养学生耐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做题后认真验算。以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加强应用题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常见数量关系。每人掌握基本例题的解题方法。注意例题的变式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题目的同时进行比较、归纳,形成一种有序的思考方法。以扎实的灵活的解题能力来应对千变万化的测试题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概念复习教师首先要对本学期的主要概念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又有层次性的对学生的基本概念进行复习,同时注意一些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扩散与连带训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5、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注意课内补差,做练习时,特别重视差生的辅导,及时解答差生提出的问题,为他们解决困难。课后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学困生补习所缺的知识。使他们尽快的赶上班级同学前进的步伐,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计算…………………………………………1课时。

几何……………………………………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概念…………………………………………1课时。

综合练习……………………………………2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56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包括:圆、圆柱、圆锥。数与代数包括: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统计与概率包括: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还包括小学五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重点:圆及圆的有关知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整合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1、联系实际加强概念教学,融知识的理解于体验之中。

2、动手实践要把握好“度”,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3、重视方程教学,初步建立代数观念。

4、加强探索方法的指导,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5、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6、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全面、合理、科学。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现阶段作为数学教师的自我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本事,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我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我班学生大部分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还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针对学生的不一样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本事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活动园地;11至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学校,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资料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资料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资料,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1、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一样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明白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表达式题。

(4)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明白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5)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师的帮忙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3、解决问题方面。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当研究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能够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2、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经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本事。

3、设计安排贴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供给丰富的素材或信息。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一样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三(2)班共有44人,三(3)班共有43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估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测量”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5、“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你主要的内容就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6、“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习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打基础。

7、“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并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8、“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9、“数学广角——集合”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就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数的认识。

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采用先学(课前预习)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尽量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该学期我任教五(3)班和五(4)班。五年级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仍有小部分后进生的存在,五(3)班有五个学生是上课纪律差,从来不完成作业的,而且很不好沟通,这些孩子的家长不是离异就是在异地做生意,都跟在爷爷奶奶身边,缺乏教育与监督,导致他们的成绩很不理想。五(4)班也有这样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根据我对以上教材的理解,特制定以下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有些孩子很粗心,不能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错,因此在这学期的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要多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而且在这学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数学组所有老师都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大部分班级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这是与学生的努力离不开的,当然还有我们的老师辛勤教学的因素,两者都有吧。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们数学组多有老师都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完整的按照我们之前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们根据上个学期的经验,又制定了一份最新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具体内容有下: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研究、勤于总结,确保课改实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研组规定单周三进行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

2、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思想上要趋于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过程上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课堂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要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要有所突破,课堂上学生自主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要充足一些,教学的环境要宽松一些。要上好课改实践课,分析研究,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3、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要通过比较,研究新老教材的变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让全体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新一年级教师要用好上好新教材,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真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余年级老师也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以发展为根本,关注落实过程性目标;以生活为依托,着力构建鲜活性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

4、积极探索评价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开展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可尝试开展成长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促进评价的内化。

5、以课程为抓手开展课题协作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为主课题,创设合适的外部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为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6、加强课改过程管理,制定好课改实施计划,明确课改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馔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1、切实做好“五认真”工作。

“五认真”的每一环节,都要讲究实效,要把备课作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要精心备课,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整体结构的设计,注重设计学生的学,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2、加强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特别关爱他们,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歧视责骂他们,不打击他们,让他们也有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感,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结合本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大胆尝试“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本学期教科研组成员要结合本校运用现代媒体的特色,进一步开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围绕“学习资源的开发”、“情境氛围的创设”、“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方式的建立”等子课题扎实规范地开展研究,深化课改的理性思考,增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

开展五年以下教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竞技比赛,择优参加下学期市级课改评优活动。关心培养新上岗的教师,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同科之间要加强协作活动,青年教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善于总结。青年教师一学期要求制作2只有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搜集一个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资料,完成2篇教学论文,上好1堂实践课,每周促进完成电子备课2节。选送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多媒体可见参加苏州市级评比,促进教师现代信息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1、要用好《小学生数学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数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进一步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组织参加xx省《小学生数学报》探索与应用能力竞赛,力争多出成果。

现在的孩子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他们真的是最重要的。只有他们的综合素质上去了,我们祖国的未来才更加的光明;反之没有优秀未来的民族是不会在世界强国上站住脚的,早晚会被淘汰掉。

我们数学组所有教师本着教学第一,育人第一的原则,将会在新的学期将我们的所有学生教育好,我们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将学生们教育到最好!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习和复习,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近六年的学习,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新知识]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习]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习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1.圆柱和圆锥: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15课时。

3.数与代数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

7、综合学力练习10课时。

8、机动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会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升和毫升,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初步了解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看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会解答稍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

3.知道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知道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的)和最小公倍数。

4.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5.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正确地进行分数加碱混合运算。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6.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7.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1.认识长、正方体,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知道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求它们表面积的方法。

3.知道体积的意义。理解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4.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对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形状、大小有较明确的观念。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

5.知道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6.通过对长、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使他们能运用已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结合长、正方体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实践第一”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验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度:长方体和正方体15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5。

4复习3。

机动2。

1.使学生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并会分析表中所反映的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解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问题。

4.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学会正确收集整理数据。

3.会正确填好统计表。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收集数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进度:统计初步知识8课时。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4。

2.统计中的平均数3。

3.实践活动1。

1使学生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整除与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3、5整除,认识偶数和奇数。

3.掌握质数、合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4.理解互质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

5.理解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求两、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6.通过“约数和倍数”、“质数与合数”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事物是互相依存的,受到“对立统一”观点的启蒙教育。

7.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概念教学、求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理解互质、求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电脑课件。

进度:数的整除21课时。

1约数和倍数3。

2能被2、5、3整除的数3。

3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3。

4最大公约数4。

5最小公倍数3。

6复习3。

机动2。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整数、带分数与假分数与互化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掌握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

4.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矛盾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体验并初步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仔细和自觉进行验算的学习习惯。

理解分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对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正确理解。

进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4课时。

1分数的意义4。

2真分数和假分数3。

3分数的基本性质2。

4约分3。

5通分3。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3。

7复习4。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对于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认真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异分母加减法的教学,初步树立矛盾转化的观点。

掌握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运用运算定律简算.分数加减应用题。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2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5。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5。

3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5。

4复习5。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分析: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1、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2、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3、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4、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15、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6、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8、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19、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0、.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1、掌握整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2、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23、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4、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5、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6、通过复习、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7、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

28、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9、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班集体期末学科综合评定进入全乡先进行列,学生综合素质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

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首先,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同时,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其他信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中设计的场景均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去采集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