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轨情结范文(17篇)

时间:2023-12-06 11:22:46 作者:BW笔侠

优秀的作文能够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描述和深刻的思考打动人心。优秀作文是在一篇纸上展现出的智慧与才华的结晶,它能够感动读者,引发共鸣。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优秀作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和受众,以便确定适当的表达方式和触发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参考。

我的nba情结作文

曾几何时,我爱上了nba。

曾几何时,我爱上了火箭队。

记不清是那一年的事了,学校办公室一拨年轻人,在电视里看nba,激动的情绪不禁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天我备完了课,闲的无事,也就赶过来凑热闹,跟着看球赛,只记得当时转播的是湖人队与费城76人队的比赛,费城76人队的艾弗森,身负11出伤病,依然在赛场拼搏,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虽然最终76人队输了那场比赛。但从那时起,我们记住了艾弗森这个名字和费城76人这只球队。这也就是我第一次看nba的经历了。从这时起,我开始对nba感兴趣了。

后来,那是的时候,我国的小巨人姚明,以状元的身份,被nba休斯顿火箭队选中以后,我对nba的性兴趣更浓了,可以说,是每天必看,特别是火箭队的比赛。我们关注的除了火箭队的战绩外,就是是姚明:他的上场,他的得分,他的一切的表现,甚至网上关于他的传说,都要看。为了看nba,耽误了我们自己很多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得到一些关于火箭队和姚明的消息意外,其他一无所获。但是我们愿意。

姚明刚进nba的时候,总是那么软,总是那么爱摔跟斗,我们总是为他揪心,当有人说他的短处时,我心里总是那么难过,总是会为他去辩服,说他在适应之中,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如今姚明不服众望,已经成长为nba的大牌明星了,而我们依然看nba,依然看姚明及其他nba的中国球员的表现。我想,这主要的原因,姚明是中国的,姚明代表的是中国人,中国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表现,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关注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我爱nba,我爱火箭队,我爱姚明!

我的nba情结作文

我是坪地一小的男子篮球队队员,我最羡慕的是nba球员所拥有的球技。如:汉密尔顿精准的跳投,奥尼尔无坚不摧的扣篮,韦德闪电般的速度,姚明梦幻般的`步伐。

以前,我只是想拥有厉害的篮球技术和闪电般的速度,但却没有去认真练,去追求。教练严格我们训练时,大家都很懒惰,这里叫苦,那里骂娘。结果在本届全街道的小学生男子篮球赛中,我们倒数第一。经过这次的失败,我得到了教训。

我国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说:“要成功,头脑简单往前冲!”于是,我立即行动。现在,再也不是老师要我训练,而是主动去训练。教练在教育我们时,我不再走神,认真听教练说话,领会教练的意图;训练时,我不再偷懒,而是更加吃苦耐劳,而且每天比别人多练两倍,就算累了也要坚持,受伤也无所畏。

日复一日,我进步很大。我想:经过十年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去nba打球。

指导教师:彭忠诚。

我的铁轨情结作文

距离就在心上。

因为它连着你去的远方。

我们在最美的年华相遇。

一次擦肩的回眸。

你刚好在我来时的路上。

为了这份爱。

我付出了坚定和认真。

从未忘记过那份沒有文字的。

契约誓言。

你说过我们永远携手并肩。

直到皱纹铺展,青丝到白发。

白首相伴看夕阳。

一起走过那岁月的滿城馨香。

穿越时空的隧道。

惊艳的眼眸相遇。

第一次的牵手,第一次的吻。

总在我的.脑海打转。

每一个眼神的怀念。

会心的微笑。

那些美妙的刹那成为了永远。

今生今世,年华老去。

都会放在我的心房一角珍藏。

那唇印定会留在你的心上。

沒有忘记。

那春天幽静的密林。

夏天的绿柳溪边。

秋天的红叶枫林。

冬天的滑雪场上。

轻柔细语,你在我耳边的昵喃。

昔日的画面难以重现。

但思念,就像风铃。

流年的时光常常在耳边。

轻轻的回响。

始终保留为你写的诗篇。

还有那句。

只说给你听的小喜欢,小情调。

令我沉醉,难忘。

若今生不能长相厮守。

那么。

就在这首诗里不离不弃。

常伴灵魂深处别样的美。

有两行脚印。

复制在我的心上。

我祈盼冬雪消融。

南燕北飞归来的春天。

一枝报春的红梅。

在我的窗外开放。

还沒有靠近。

已听出是你的步履蹒跚。

在来时的路上。

你也一定会嗅到。

那枝红梅的芳香。

所有的梦境。

轻轻地在我心上搖晃。

跳动的心房。

再次为你燃烧奔放。

纵然昔日的画面。

难以再现。

相思的记忆。

亦如鲜花般璀璨。

再回首。

爱已远去。

不能提及的回忆。

重复浮现。

无法诉说的故事。

我用文字的墨香。

摘一枝白莲入诗。

只写我们那段。

白雪的爱恋。

过往的情感。

凝结成缕缕的诗行。

给内心画一道永恒的爱。

等你在水一方。

待到红颜褪尽时。

哪怕是风烛残年,白发飘飘。

只有那呜咽的琴声。

还有那唯美,浪漫的诗篇。

默默无语。

静候来生。

穿上待嫁的红妆。

等你在迎娶的路上。

共舞那美丽的年华芬芳。

我的情结

从小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小城,我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对有关水的记忆极为深刻。

小时侯,水缸、水桶、扁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陶制的水缸有大有小,大小以各家人口的多少而定,大的能装十几桶水,小的也能装上三四桶水。

那时,居民定时限量供水,每到供水的时候,公用的水龙头前就排起了长龙。如果家里洗衣要多用水,就要全家上阵,借来邻家的水桶,排队的排队,挑水的挑水,家里所有瓤盆都装得满满的,好一通忙活。孩子们很早就学会挑水,当大人忙的时候,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排队,挑水,肩膀压得生疼,但那份快乐的感觉至今使我记忆犹新。

夏季是缺水严重的季节,经常是排队一两个小时却没来水,大人们就得去较远的地方找水。有时半夜一两点供水,叮当的水桶声和人们奔走相告声汇成了一支优美的交响乐。

长大些,便梦想拥有一套带水龙头的住房,能够有充足的水,自由地使用。上大学的时候,每层宿舍楼有一间共用的水房,定时供水,这已让我感到很幸福了。

毕业后来天津,终于圆了儿时曾经做过的梦。特殊的人生经历,对水的长期渴望,造就了我深深的恋水情结,虽然用水十分方便,我却不轻易浪费一滴水,看着别人把清亮的水倒掉,心里总不是滋味。

这些年,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地方因缺水而无法居住,变为废墟,由于现代工业的'污染,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水荒。想想天津也是缺水十分严重的城市,凡此种种严酷的现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结婚的时候,全自动洗衣机十分流行。我了解到半自动洗衣机要节省很多水,就坚持买了半自动的洗衣机。在跟同事谈起买半自动洗衣机的动机时,同事不解地说那能省几个钱。我不禁默然,深深感到我们之间的差别。好在先生也是西北长大的,他很理解我。

我是个喜欢清洁的人,每次洗衣服至少要漂洗3次,总怕残留洗涤剂。既要节水,又要干净,该怎么办?我每次洗衣服总是要攒一大堆,分成2~3拨;依次放入洗衣机中洗涤,既省水,又可少用洗衣粉,减少对水的污染,最后一桶清水留在水盆中,用来擦洗家具和地面。

几年后,半自动洗衣机坏了,在先生的坚持下,我换了一台全自动的洗衣机,这下节水又成了新问题,看着水一桶一桶流掉真觉得可惜。不行,得想办法,我改变以前攒大堆衣服的习惯,把洗衣与作卫生同时进行。第一桶的洗衣粉水一般用来冲洗马桶,第二桶水用来擦地板,第三桶水用来擦洗家具窗台,最后一桶水存起来留作冲马桶用,这样既提高了做家务的效率又充分利用水资源,一举两得。前年,换了大房子,用水更方便了,但我节水的习惯丝毫没有改变。为了更好地节水,搬到新家,我在洗漱盆内放置一个小塑料盆,旁边放一个大水盆,每次的洗漱用水都能积攒起来,用来冲马桶,实现了水的二次利用。

最近我又在电视上学到淘米水洗碗,洗菜水浇花的新招。虽是麻烦一点,但心里很高兴,也很充实。

现在,自己经常津津乐道自己的节水经验,一次旅游,与同事谈论素质话题时又说起自己的节水经验和感受。同事颇为感慨,自己也是挺注意环保的,但是从小生活在水资源充足的南方农村,从没有想过节水。

生活中,看到节水的人,我便肃然起敬,那些任意浪费水的人,总让我心里感觉不快。公共场所跑水,总千方百计找人解决。但现实却并不让我乐观,随意浪费水的现象处处可见。尤其一些单位公共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真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有力度的措施加以制止。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不能等到没有水可用的时候才想到去珍惜它;从每个人开始,从每个家庭开始,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滴水!

水绘就了我的生命轨迹,我难舍对水的珍惜和渴望,这就是我的节水情结。

我的铁轨情结作文

我家住在戚墅堰,沪宁铁路线将它分成两个区。小时候,没搬家前,我住在北区,却又在南区上幼儿园和小学。一条铁路穿过了戚墅堰,也贯穿了我的童年。

几年前,我父母所在的单位属于铁路局管辖范围,那时,我的父母各有一张沪宁线的免费火车票。每隔一两个月,他们就带我乘火车到周边各个城市去玩。具体游玩的情景已经不大记得了,但沿途火车窗外的风景却久久刻画在我的心里。火车驶过农舍,我看见院子门口拴着的狗朝火车汪汪直叫,火车驶过河塘,我看见家养的鸭子和鹅们在自由地戏水;火车驶过水田,我看见农民赶着水牛悠悠地耕地。如果实在没什么风景,我就会望着那随着火车的行驶不断分开又会合的铁轨。这就像魔法一样,为原本枯燥的旅途带来乐趣。

戚墅堰火车站是个小站,车站的出口几乎不使用。所以,每次乘火车回家,父母都会领我从一条废弃的铁路上抄近道回家。那时,我总是趴在爸爸的背上,听着爸爸的皮鞋时不时踩在铁轨间的石子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那声音是那么悦耳,以致我总是央求爸爸不要踩枕木,而多踩踩石子。这样,我就能多听听铁路的声音了。说到声音就不能不提火车的轰鸣声。没搬家前的房子离铁路很近,站在阳台上甚至可以透过远处的树木看到疾驶而来的.火车。所以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每当有火车开过来时,我甚至觉得我的床都在微微地颤抖。不过,我是听着火车的轰鸣声长大的,火车的轰鸣声早已不是噪音,有时,它还能给我带来乐趣。我所上的小学离我铁路也十分近,铁路与操场只隔着一片树林和一道高高的围墙。每当放学前夕,总有一辆火车准时疾驰而过,这可是放学的预兆!轰鸣声也成为了一种快乐。

小学毕业后,我搬了家,远离了铁路,新初中又在市中心,再也听不到火车的轰鸣声而父母的单位也不再属于铁路局了。火车免费票没了,学习压力重了,我已经没那么多时间乘火车,没那么多机会看不断相交分离的铁轨了。随着童年的结束,我和铁路——这位童年好友的缘分好象也尽了。

前一阵子,青藏铁路通车,电视和保持上铺天盖地的都是相关报道,赞扬铁路带来民族团结,带来经济发展,带来伟大精神。我突然又想起童年的铁路,它给我带来了什么回忆?不,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铁路也教会我一些什么。连绵不断的铁路是人生的跑道,笔直时一帆风顺,交错时会遭遇挫折,中途停站时会感到茫然。但只要坚持勇往直前,最终总会到达成功的终点站的。

现在铁路已离我远去,但在我的记忆深处,那火车的轰鸣声,那车窗外的风景却不曾消退,依然在我的梦里时不时的出现。

我的nba情结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想当老师,有人想成为一位保护国家安全的军人......,而我呢,却想成为一位像飞人乔丹这样的一位nba篮球明星,现在我正努力地打篮球,朝着目标奋斗。

一天深夜,我看完一场nba总决赛,兴奋地躺在床上睡着了。过了不知多久,我的四周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我很纳闷,便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竟站在nba总决赛的球场上,观众观众们不停地呼喊着我的名字,我向观众挥手致意。

比赛开始了,我身穿白色的球衣,担负着前锋的重任。没过多久,队友把球传给了我,我接住了球,迅速向对方的篮框跑去。这时,对方最有经验的'队长来与我抢球,我弹跳力棒极了,轻松地躲过他的抢球,我首当其冲,看准时机,一个扣篮,将篮球投进框里。我们队进球啦!观众们想起了一阵排山倒海的尖叫声、掌声。我微微一笑,继续比赛,我有时带球三步灌篮,有时扣篮,我们队不时的进球加分。就这样我们队以激烈地猛攻,赢得了冠军。大家都跑来与我击掌。忽然,“咚”的一声,我从床上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场梦。

“我的梦,中国梦:中国的梦,我们的梦!”虽然这是我做的梦,但这也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梦想,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音乐情结作文

小时候的我比较内向,不爱听歌,更别说欣赏歌曲了。那时候,看着老师听歌就特别的反感,认为是一种噪音污染。

要说我喜欢上音乐,还得从二年级的暑假开始。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在中午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歌。我虽然不爱唱,但是大家都在唱,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极不情愿的跟着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暑假下来,我竟然喜欢上了音乐。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流行音乐,什么是传统音乐,只是在音乐课上认真欣赏罢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那是老师让我们轮着唱,我自认为唱得不错,当然想出出风头,没想到一张嘴,就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阵笑声。歌词一共也不过10句话,而我有9句半跑调了。不过这并没有阻碍我对音乐的喜爱。反而使我更喜爱听音乐,并尝试着寻找一些乐感。

到了四、五年级,我喜欢上了一些高音歌曲,像《青藏高原》什么的,自己有时候也按耐不住,四处无人的时候,扯开嗓子,挑战高音,当然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有两次把喉咙弄哑了,输液输了四天都没好过来。

家里买了电脑,我也渐渐懂了什么是流行,喜欢上了流行音乐,也学会了欣赏音乐,也不再怕别人笑了,有事没事地哼上两句,什么《半城烟沙》《素颜》都能唱上一两句,虽然调不是多么标准。

我也音乐情结不会中止,他让我在寂寞是快乐,失落时乐观。音乐,真的很美。

我的nba情结作文

我是坪地一小的男子篮球队队员,我最羡慕的是nba球员所拥有的球技,如:汉密尔顿精准的跳投,奥尼尔无坚不摧的扣篮,韦德闪电般的速度,姚明梦幻般的步伐。

日复一日,我进步很大。我想:经过十年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去nba打球。

指导教师:彭忠诚。

[推荐给朋友][显示打印]。

我的航模情结作文

每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自己在家手工做航模,今天下雨,我在家做了个:部落战机。怎么样,名字霸气吧!它费了我很多的心血,当然了它特别帅气。

它有两个硕大的机翼,有着八个大炮,两个追踪弹炮口,十六个小炮,六个火箭推进器,和一个视频防弹荧幕来跟敌方沟通。这些武器可以收缩,便于隐藏。

我的战机有八个大炮,它是为了全方位攻击敌人和有效的保护自己,两个追踪弹孔可以一个左,一个右的攻击两个基地,趁乱时用小炮攻击敌人。十六个小炮全方位的分布可以更好的袭击敌人,保护自己。犹如长了很多只眼睛,看到的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六个火箭推进器,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身,一旦遇到,敌众我寡时,它会利用这个火箭推进器,把这个航模升到几百米的高空让敌人看不到战机,当敌人轻敌时,再来个从天而降,突然袭击。或许会反败为胜,会有意想不到的胜利。

我希望我设计的战机能用在将来中国的军队里,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的强大,没有外国人敢欺负我们。

我的航模情结作文

放航模一次,我和爸爸去沿江大道放航模.起飞前,我和爸爸为航模做了检查,确定一切正常后,我们把电源打开,准备放飞航模.突然,我一拍脑门,说:”糟了,我们忘了带一样东西!”爸爸忙问:”怎么,我们忘带啥了?”我说:”忘带那个自制保护套了!”没办法,爸爸只好临时用透明胶把机头罩起来.我把摇控器的`操纵杆推到底,航模的马达飞速转了起来.爸爸把航模往空中一扔,可航模不但没向上飞,反而往下落.一连试了好几次都是这样.没办法,我们只好让它在地上起飞可也没成功.最后,它的起落架坏了,我们只好回家了.放航模作文2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我的读书情结

中国结,把幸福与平安系在了一起;而读书这个“结”,却把我紧紧地吸附在了文学的殿堂上,让人难以割舍。

我从小就仿佛与书有不解之缘。记得孩提时,一到晚上,我总爱瞪大了眼,不肯去睡觉,哪怕是妈妈拿着糖果连哄带骗,也没有作用。而一旦妈妈拿起了那本烫着金黄色外壳的故事书,我便会乖乖地爬上小床,安静地等待着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每当听到妈妈跟我讲起那时候的我,是如何地喜爱书时,心头便会涌上一阵喜悦。

我稍大了些时,便迷上了那带有有趣图画的小人书。从那时起,在屋外那棵高大的柳树下,便时常有一个小孩儿斜倚着树干,捧着小人书,看那上面的图画。依稀记得,那些书上的人物画得真是漂亮极了:有穿过云层的孙悟空,有斜卧病床的林黛玉,还有长了一脸胡子,模样吓人的张飞。可惜那棵柳树弄脏了我的小裤褂,每次都被奶奶生气地拖回家。

在儿时的记忆里,仿佛那种对书的真切的渴望之情,是挥之不去的,它是那么深地刻在了我的心底里。

现在,我依然挚爱着书。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新生的小蜜蜂,在书的芳香里尽情地成长,忘我地汲取营养,吸取精华。妈妈那可口的饭菜哺育了我的躯体;而书籍,却一点一滴地养育了我的灵魂。是书籍,在我最黑暗最无助时热情地接纳了我,使我不致于孤独;是书籍,在我最困惑最迷茫时帮助了我,使我不致于迷失方向;是书籍,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为我照亮了远方。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我的武侠情结作文

爱幻想,是人们的天性,那些奇思妙想在纯洁的灵魂内总是能碰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都说:“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就会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武侠梦”是多么幼稚,但是不管有多幼稚,你敢说谁没有经历过吗?我相信“人性本善”,在那个幼稚但是纯洁的年代,我们内心满怀的都是善心,所做的都是善举,随岁月几经变迁,有的人放弃了,向世俗屈服称臣,有的人坚持下来,灵魂得到了升华,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美好的誓言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承诺和坚守。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幻想,即使自己是一个女孩子,也无法逃脱那助人为乐的快感,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那些“救世济民”的幻想依旧清晰地保存在我的脑海中,时间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我的这颗“热心”。小的时候,“梦”很大,长大了,“梦”却变小了,一路走来,我们看的太多、经历的太多,但是当我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的那双颤抖的手时,心是触动的,我们会忍不住给他温暖。“人性本善”,我们自来到这个世界,就有着一种先天的想要帮助别人的欲望。

我曾有一个“武侠梦”,源自每个人纯洁灵魂的悸动,我们爱幻想,只是因为我们满怀希望,想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的武侠情结作文

从金庸、古龙、温瑞安武侠小说之比较入手,写一篇文学评论。

金庸笔下的人物大都具有民族主义精神,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艰难地担负起民族的大责任,风格是朴实的;古龙笔下的人物或孤傲不羁,或风流倜傥,大都为自身命运而争斗,风格是冷峭的;温瑞安的小说大多从官场黑暗处入手,正面人物都具有在绝境中奋斗的豪情,正义与邪恶的交战动人心魄,其风格是悲壮的。就个人喜好而言,我最喜欢金庸、古龙次之,温瑞安居第三。

2、初涉江湖。

采用第一人称,以“我”一名从未下山的少年剑客艺成后随师父下山的`所见来反映武侠的荒诞性。

联系中学生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武侠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生动有趣,对人很有吸引力。但其中拉帮结派,任性使侠等,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弊大于利。所以中学生看武侠小说应适可而止。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我的老家在北京的南边大约有四百来公里,不远,也不太近。但是在二十四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北京。那个时候,北京给的我印象就是课本上的天安门和万里长城,要不就是那神秘而古老的故宫。可以说,我对北京的印象是纯粹而天真的,是心中最美丽的向往。

虽然我小时候没有去过北京,北京给我的信息却是铺天盖地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都住在北京城里,这些可都是经天纬地的伟人呀;戏匣子(收音机)里、报纸上也经常说着北京的消息,天天有,时时新。我感觉,那个时候的北京离我们很远,很远,可能是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其实六岁那年,我是有机会去逛北京城的。我爷爷的姐姐也就是我老姑的女儿在解放前就嫁进了北京城,听说还嫁了一个老革命,死后还进了八宝山,日子过得还可以。我六岁那年,爷爷要进北京城去看望他的姐姐。我是爷爷的大孙子,爷爷也想带我去北京城见识一下,开阔一下眼界。爷爷反复地叮嘱我,叫我准备好,和他一起去北京。

那个时候,我们农村没有公共汽车,更没有私人跑交通的个体户。要去北京,得先在村里、公社里开好证明,再早早起床,去我们地区坐通往北京的汽车。那天,爷爷是凌晨四点钟就起了床,当他叫醒我,说要去北京时,我看了一下黑乎乎的天,对爷爷说,天太黑了,我不去北京了。说完,我就又倒下睡着了。

虽然过了好多年,爷爷还一直用这一句话来开我的玩话。爷爷生前经常说,呵呵,当年叫你去北京,你被叫醒了,用手揉了一下眼,说天太黑了,不去北京了,话一说完就倒在炕上呼呼地睡着了,呵呵,呵呵。我小时候,对当年的情况还有一点印象。随着年纪的增大,我对当年的情景印象就越来越模糊了。有的时候,我都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的进北京情节,在没有开花时,就烟消云散了。后来,我和众多的同龄人一样,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求学生涯,开始了从农村到城里的长征。小学、初中、高中,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对进北京这件事也早就束之高阁,无瑕顾及了。只是到了高三,我在县高中里,碰见了一个北京来的插班生韩勇。

韩勇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儿语音特别显眼,和我们说的话差别很大。韩勇戴一副金边近视眼镜,脸很苍白,人也很瘦,平时和我们的话也不多,上完课就走出校门,回自己在县城大街边上租住的地方睡觉。韩勇说,你们住的宿舍也太脏了,哪有二十多人一起住在一大间房里的,那是人住的地方吗?!我才不敢去你们宿舍睡觉呢。

我们上学回家,还是这么睡的`,韩勇怎么会这么说呢。韩勇说,在北京,孩子从小就睡在自己的房子里,不和父母一起睡的。听到这些,我大吃一惊,心里想,原来北京人是这么讲究呀。

韩勇还说,你们可能感觉你们的县高中不怎么样,可是在我们北京,你们学校的名气可非同小可。韩勇还说,他之所以跑了三四百公里来这里读书,是他爸妈通过熟人走门子、托关系才来到我们学校当插班生的,当个插班生可真的不容易。后来,我听说,韩勇的爸妈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在医院里好象都是主任级的。

因为我的学习还可以,帮韩勇讲过几道数学题,因此我曾经幸运地成为极少数被邀请进入韩勇宿舍的男生之一。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单间,就在县城十字大街边上,好象是个二楼,位置很繁华,是当时我们县城的中心区。虽然现在想起来,那个房间也不怎么样,可是在当时我的眼里,自己能够有一间房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里简直就是天堂。

韩勇的学习成绩很是一般,一考试,我们经常在总分上把他拉下二百来分。这个成绩按照我们河北的高考成绩,什么学校也上不了的。可是,韩勇却一点也不在乎,还说自己进步太大了,考上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高考前一个月,韩勇被他的爸妈接回了北京,并一举考上了北京医学院,这个消息把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惊了一个目瞪口呆。这样的好学校,我们尖子生也不一定能够考得上,而韩勇竟然能够考上了,太不可思异了。

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河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原来北京城里的孩子,比我们拥有多得多的特权。后来,我还听说韩勇大学毕业后去了德国留学,后来就回国做医疗器材生意,听说发了大财,是最早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再后来,就再也没有听说韩勇的消息了。

高考后,我去上海上大学,在我们班三十七个同学中就有三个北京同学,说话和韩勇的腔调完全一样,做派却各不相同。他们是三种性格、三种脾气、三种人品,一个孤傲,一个随和,一个好强,以至于就有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孤傲的,全班没有一个朋友,男女同学都烦他;随和的,和全班同学的关系都不错;好强的,在班里有多少朋友就不知道了。

三个北京同学的命运也各不相同。孤傲的那个,因为在大二旷课被开除了。这个同学一点也不可惜,因为他根本就不正干,绝对的一个泼皮无赖,据说现在德国流浪,音讯皆无。好强的那个,毕业后去中国公安大学教书,不久就辞职,当了律师,现在好象去加拿大陪孩子读书了,也没有什么联系了。

随和的那个,进大学一个月就因去外边饭店吃饭和一伙刚劳改回来的人打架,被学校记了四年的大过,在大学毕业前一个月,又因故与我班一个男同学打架被开除了,这个就十分可惜。因为我班的那个男同学本来就十分欠揍,人品太差。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个男生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因徇私枉法,收了人家的钱,被关进了班房。而这个被开除的同学,虽历经磨难,现在却也是事业有成,在全国各地开了十几个店,相当兴隆。

毕业后,我就来了海口,好象是来到了天边,离北京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可是真的没有想到,不到半年,我就有了去北京出差的机会,终于在一九九二年第一次进了北京。当时的北京,四处也是破破的、旧旧的、脏脏的、乱乱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第一次到达北京的晚上,我就喝醉了,醉了个一塌糊涂。我好象记得,第一次进北京,住的是京都饭店。

从此以后,我去北京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也顺便逛了好多地方。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长城、十三陵、颐和园都已去过,可是,不论我逛多少地方,再也找不到那种童年时的感觉了。特别是近几年,北京的车越来越堵,人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污浊,雾霾越来越浓,环境越来越差,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我感觉,现在的北京,早就不是我小时候一心向往的北京了。小时候的北京,早就悄悄地离我而去了。

特别是最近两年,我母亲去了北京,儿子也在北京读书,我进北京的频率越来越勤。这两年去北京的次数,几乎超过了前些年的总和。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北京,专门看母亲和儿子。可是,我没呆上几天,就感觉鼻子特别难受,头整天晕晕的难受,象喝醉了一样,一个劲地疼,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因为亲情使然,我还是咬着牙呆了几天,没有给母亲和儿子说。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北京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深爱又有恨,既熟悉又陌生,既向往又背离。我之所以仍然爱着北京,是因为北京城里有我的至亲,有我这一辈子永远也无法报答的人。我之所以恨北京,因为我对这个污染得如此厉害的城市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因为它早就将我小时候的美好向往破坏得体无完肤、支离破碎。说实话,我对北京已经没有感觉了。

我是一个单纯而善良的人,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也如此。我喜欢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喜;我也喜欢写作,各种文体,都会信笔乱来。但是,我有我的原则和底线,绝对不搞网恋,绝对不会异想天开。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也向往我心中的美好。平时有空闲的时候,我喜欢把我的所思所想付于笔端,在夜深人静时,洋洋洒洒,一蹴而就。

今天晚上突然想到了北京,就信笔把我的感想写了下来。

我的怀旧情结散文

怀念我的青春,就像怀念一个老朋友。想到曾经的羞耻,还会脸红,在这个年纪,脸红,少见了。就像当空的星辰,已久违了许久。怀旧是人的普通感情,之所以普通,大约是因为大家人人都有过往,那些炫耀苦难的名人,他们的记忆力,并没有比我们高贵的挣扎力量。人的生物本能要求自身呼吸,吃饭,睡觉,也就必须要有力气和东西来供应。不过你走山路,我走水路,环境不一样,而脚要踩在地上,那是都一样的。

怀旧有很多用处,平常人在闲暇时静静地回忆过去,可以安慰自己,也可以从中找到精神寄托。而有的人要宣布出来,含着泪婉婉道来,却不过是要娱乐大家,并且也从中证明了自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其实那些苦难史,是早就编撰了的剧本,大不必当真的。而有一些人是不爱在人面前吐露自己的过去,因为他知道,那些珍贵的记忆,只有珍藏在心里才是无价的,唯美的,温馨的。说出来就变了味,也干扰了以后的回忆的好心情。每一本市面上的自传书籍都好像是一道回味无穷的菜,因为他加了很多料。我的女儿就爱吃超市里卖的饺子,味很香,才四五块钱一斤,而家里辛苦抱起来的真正的肉馅饺子,她是一口都不吃,宁可吃方便面。人们在感觉美好的东西面前,判断力是很弱的,那是因为,人们在欣赏美好的时候,是不愿意浪费脑筋的,也就不愿意被打扰。

我并不羡慕现在的青春少年或者孩子,他们的物质的丰富,并不能使我的往昔在心里变得廉价,我的`记忆里会有很多的灿烂的东西与之相映。那是一个宝库,令你取之不竭,那就像一口井,足够你饮用,但你非要大力开采,妄图挖出金矿来,那你也就永远的失去了它。有时我感觉,往昔就像故乡一样,每回想起,都好像回家,倍觉温暖,恋恋不舍。记得五年前,母亲要与我分家,那时我的儿子将要出生——村委给协调分完家的时候,儿子还没有满月——我一直以来不愿分家,因为弟弟在外,父母又老了,一起过日子也能节省些,但是他们不这样想,不愿给我带孩子了,给他们交的钱也不如以前多了,而且,那时父亲将要退休,他们是想要过清净自在的二人世界去了。还叫了人来闹,强迫我搬出去。后来倾其所有给他们买了一套七十多平米的房子,在签字的时候,被迫将房子转给弟弟。也就是说,我给弟弟买了一套养老的房子。谁见过这样精明的父母呢。我那时就天天喝酒,喝了酒就想哭。那时搬到楼上几年了,原先的村子被夷为平地,我独自一人走回到那里,一堆废墟,已经分不出哪里是我曾经的家了,在月光里,一片灰白。我就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心里如荒野一般的情景,只有凉风走过。母亲大概是发现了自己的过分,便追来了。我坐在那里,并不回头,只说了一句,只想看看这个家。她便要给我指点,我拔身而去。逃也似的。

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有了白头发,我老了。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的任何抉择都不能绕开她们母女三人。现在看看她们或看电视,或玩手机,我却仿佛多余,我的心情好极了。因为我怕得病,怕她们无所依靠。我的自在,正保障了她们的生活。此乐何及啊。

在儿女的身上找不到儿时的影子,使我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和生命的神奇。虽然都是平淡的,但是走过去,再回头来看,还是会有不尽的回味在心里。我的房子到现在还没有装修,很多儿子能够得到的墙面上,都保留着他的作品。那是无价的,胜过那些博物馆里的宝藏。它同时也印在心里,不着一尘。只是,要你在闲暇时,来探望探望。

我的校园情结_

三年前的秋天,我和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一起踏入了一个陌生的校园,在这里,我们开始了人生一段新的旅途。“这就是三初?好大啊!”“听说有三个校区?有空一定去转转!”······耳边传来各种叽叽喳喳声。跨区入学的我在这里没有什么熟人可交流,默默地转身,向教室走去。之后,便是同小学入学一样的情景,只不过多了一个军训。正是这军训,开始将我们融入第三初级中学,将36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联系在了一起。记得在军训场地,“呃······”我突然捂着肚子蹲下来,胃不知怎么地疼了。旁边一个瘦小的女生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没事吧?”我笑笑,对她的.关心表示感激。于是,我成了“逃避”军训的第一人,不过也因此结识了第一个小伙伴。

转眼一年过去,我们从新生小毛孩儿竟也变成了学长学姐。“大家要努力了啊!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啊!”耳边总是传来班主任不断的鞭策之声。这年秋天,我第一次发现校园里有不少果树,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引诱着我们的食欲。“嘿,你还没去过北部校区吧?那儿可漂亮多了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真想去啊!”我心里想着,也耐不住憋了一年的好奇心,便跟着她去了。“真的啊,好漂亮!”“看那棵石榴树,哦,还有银杏,那是什么?看,是紫叶李!”这次换我感叹了。我们像两只兴奋的小鸟飞进静谧美好的丛林,一下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突然,我们停下了脚步,紧张地发现校长正在侧边的走廊上打电话,我们扭头就跑,一直跑回中部校区,然后站在操场上哈哈大笑起来,完全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现在我们已经初三,对这个校园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我知道春天时那棵最高大的树上会开满一串串紫色的花,花香飘满整个校园,经受住寒冬的杉树冒出星星点点绿绒绒的幼叶,有鸟儿站在枝丫上远眺;我知道夏天时树叶茂密,微风吹起会有绿波荡漾,小池里鲤鱼冒上水面,嗅着莲的清香;我知道秋天时木瓜、柿子、石榴会引来一群嘴馋的孩子,猫儿们攀上树干,跳过围墙来到校园,观看同学们在运动会上活跃的表现,不时还有悠扬的二胡声传来;我知道冬天时被大雪覆盖的操场上,会有老师们用脚踏出来的美丽图案,变换着花样,寒冷阻止不了同学们的热情,风中有篮球落地的声音。

三年,三初与我携手走过春夏秋冬,看我渐渐成熟,三初也迎来了110周岁的生日,并将恢复原校名——钟英中学。我庆幸自己赶上了这次机会,与同学、老师为三初庆祝。我们的欢笑是送给它的最好礼物。也许未来,在某个美好的秋天,它会记起我、我们与它的点滴。

我的文学情结

梁实秋生于乱世长于乱世。他原名治华,祖籍河北沙河,191月6日生于北京。19就读于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国,先后就学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26年回国,由于战乱,梁实秋四处奔走,从北平到青岛,从青岛到广州,从广州到四川,再从四川到北平,饱受颠沛流离之苦。1948年梁实秋从北平移居台湾。二女一子,只有小女儿梁文蔷随他入台,大女儿梁文茜和儿子梁文骐留在大陆。梁实秋到台湾后一去就是三十年,一直没有再回过大陆。山川阻隔,骨肉分离,飘泊羁旅,因此在梁实秋的散文作品里,浓烈的故园之思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思乡和念旧,是梁实秋散文情感的主旋律。他的这份乡愁到了晚年越是热烈,因思乡心切,他一会儿想喝北京的豆汁儿,一会儿又想吃故乡的栗子,可由于两岸未实行三通,这些均成泡影。梁实秋几乎有半数的散文小品都是念旧之作,他的好友、旧交、文坛故人、亡妻,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的作品里。“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对家乡和往事固执的怀念,就形成了梁实秋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结。

“过年时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心情?”晚年的梁实秋是一个典型的漂泊无依的老人,得了严重的“思乡病”。对故园强烈的思念使得梁实秋提笔写下了大量的带有浓郁思乡情结的文章,《雅舍谈吃》即是代表。《雅舍谈吃》所写的都是作者30多年前足迹所至的大陆生活,即北平、上海、青岛、武汉、重庆和广州等地当年的'美食,尤其是对于北平四时八节的饮食风尚,名楼饭庄的佳肴名厨,街头巷尾的零食小吃,不断流露出赞赏之情,寄托着对故土家乡的眷恋和向往。作者曾说:“偶因怀乡,谈美食以寄兴。”道出了写作的真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借一饮一啄,品味久历人生,回首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著文谈吃以遣怀寄兴来过瘾,作一番回乡的梦和精神漫游。

梁实秋生长在北京,凡是与北京有关系的,他讲起来无不如数家珍,且充满了一脉深情。他对北京的名吃、风味了如指掌。在描写京城美味中,有全聚德、便宜坊烤鸭;正阳楼、烤肉宛的烤羊肉;致美斋的锅烧鸡、煎馄饨、爆双脆;东兴楼的芙蓉鸡片、乌鱼线等等。在谈到这些名吃时,他经常是旁征博引,用一些古诗文的名句来佐证名菜的美妙。对北京小吃,从“豌豆黄”“热芸豆”“铁蚕豆”到“爬糕”“油炸花生仁”等等,他均能一一说出它们的制作方法,味道特点。还有许多因历史沿革的关系原义已经失去的街道名称,他也记忆犹新。例如,“肉市”已不卖肉,“米市胡同”已不卖米,“鹁鸽市”已无鹁鸽等等。足以看出梁实秋对自己的故乡有多么熟悉,而在这种娓娓细语中又透露出多少的亲切。“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悠然而生,一句话说到家,他太热爱自己的故乡了!

《雅舍谈吃》是真正的“意在吃外”,或者说在“吃”中隐现着一股浓郁的乡愁,透露其思念故土的文化情怀。如《火腿》,分述三个片断性的回忆:一是在上海吃火腿,鲜明似火的瘦肉,依稀透明的肥肉,“至今思之,犹有余香。”具体地描写了火腿的色、香、味。而色越鲜,味越浓,越想吃,又吃不到,思乡之情就越浓。二是回忆在民国十五年冬,在南京与友人共享的情景。而今与友人天涯各一方,何时才能相见呀,思乡的心情变得惆怅起来。由吃火腿想到人,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种无可奈何的浪迹天涯的游子的思乡之愁跃然纸上。三是忆抗战时,与张道藩在重庆留春坞吃的那顿火腿。吃火腿的地点由上海转到南京,由南京吃到重庆。接着来到了台湾,偶得一只真的金华火腿,去切割时,老板的举止言谈把文章推向了高潮。当老板把火腿劈成两截时,他惊叫道:“这是道地的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离乡有年,火腿勾起了他故土的情怀。细细地品着来自内地的火腿,“言外之意”是他心中不解的思乡情结,浓烈、回荡。

1987年梁实秋先生故去,家人把他的墓碑面向隔海相望的大陆,大概就是为了使这位文坛耋宿能在九泉之下遥望魂牵梦萦的故乡吧!

(来源:凯风网江苏频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